第10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800字)
北师大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0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优质课教学设计_6
第10课宏伟的历史转折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水平1、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宏伟转折。
2、说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给农村社会带来的变化。
3、了解对外开放的步骤,掌握对外开放形成的格局。
1、通过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比较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思想、政治、组织路线的例外,探究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宏伟意义。
2、通过材料分析,明白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宏伟转折。
知道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强国之路。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宏伟意义,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
难点:如何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宏伟转折。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改革开放前后吃、穿、住、行对比,师:是什么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强大的变化?生:改革开放。
师:什么是改革开放?又是谁提出来的?我们一起来学习《宏伟的历史转折》,引入本课。
图说历史: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让学生说)师:四人帮倒台后,左倾错误结束了吗?展示图片:两个凡是指出“两个凡是”的提出,实质是左倾错误的继续。
国家要想有出路,必须纠正左倾错误,实行改革。
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严重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改革开放的春雷播放视频《十一届三中全会》自主学习:学生看书填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间、地点、会议内容、意义,巩固基础知识点。
议一议:为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被全党和全国人民共识为“社会主义时期的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宏伟转折过渡: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二)在希望的田野上合作探究: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教师注意引导)(1)为什么改革先从农村开始?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不安定,政治局势就不安定。
(2)改革前的人民公社制度存有什么弊端?人民公社制度危机影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教学方案】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教学方案】伟大的历史转折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转折点,认识这些转折点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历史事件,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春秋战国时期的转折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重大转折点,认识这些转折点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 教学内容:春秋战国时期的转折点包括:周朝的衰落,诸侯国的崛起,百家争鸣的出现等。
第二章:秦朝的统一与崩溃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秦朝的统一与崩溃过程,认识这一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 教学内容:秦朝的统一,包括灭六国、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等;秦朝的崩溃,包括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争霸等。
第三章:汉朝的兴起与衰落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汉朝的兴起与衰落过程,认识这一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 教学内容:汉朝的兴起,包括刘邦建汉、文景之治等;汉朝的衰落,包括王莽篡汉、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等。
第四章:三国魏晋南北朝的转折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三国魏晋南北朝的转折过程,认识这一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 教学内容:三国鼎立,包括魏、蜀、吴的建立与发展;魏晋南北朝的转折,包括晋朝的建立、南北朝的对峙等。
第五章:唐朝的繁荣与衰落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唐朝的繁荣与衰落过程,认识这一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 教学内容:唐朝的繁荣,包括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唐朝的衰落,包括安史之乱、黄巢起义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看法。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分析历史发展的规律。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历史作业,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教案:伟大的历史转折一、教学内容:通过学习伟大的历史转折,了解历史的变革和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伟大的历史转折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历史转折的典型案例,并了解其背后的因果关系。
3. 分析历史转折对社会、政治、经济以及个人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学生理解并确立伟大的历史转折的概念。
2. 学生能够分析历史转折对各个方面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呈现一张历史事件时间轴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历史的变迁和转折。
2. 概念讲解(15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并讲解伟大的历史转折的定义和特点。
3. 典型案例学习(25分钟):教师介绍几个典型的历史转折案例,例如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以及中国的新中国成立等。
学生在听讲的同时可以记下关键的事件和年份。
4. 学生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一个案例进行深入的讨论,分析该历史转折对社会、政治、经济以及个人生活的影响,并记录下来。
5. 小组汇报(15分钟):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并与全班进行分享和讨论。
6. 总结和归纳(10分钟):教师对学生们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历史转折对社会的影响和重要性。
五、教学方法:1. 导入:通过直观的图片让学生对历史变革有感受。
2. 概念讲解:教师讲解并举例说明,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 典型案例学习:教师讲解案例,并帮助学生理解其背后的因果关系。
4. 学生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思考能力。
5. 小组汇报: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结果,促进全班的学习和讨论。
六、教学资源:1. 历史事件时间轴的图片。
2. 伟大的历史转折典型案例介绍。
七、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和汇报,可以评价学生对伟大的历史转折的了解和思考能力。
同时可以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延伸:学生可以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深入探讨伟大历史转折的背后原因和影响。
第10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第10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标内容]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所学内容,培养从宏观把握历史发展趋势的能力。
(2)通过“两个凡是”错在什么地的方的讨论,培养学生个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品质。
(3)通过访谈前辈的活动,加深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读、讲、议、行”四步教学法,让学生理解所涉及的理论问题,认识真理标准讨论和邓小平讲话的深远意义。
(2)从思想路线、工作重心、总方针、领导核心四个方面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由“文革”动乱到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转折。
(3)学习用哲学和经济学的观点去理解历史内容的方法,学习比较思维的方法,学习从历史史实归纳历史特征的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知以邓小平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勇于纠正错误的伟大胸怀和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
(2)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途径。
[重点和难点]重点: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十一届三中全会。
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学探究法[教学过程]课前引导:提问: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文化大革命”的有关内容。
“文化大革命”哪一年开始?哪一年结束?在学生回答后指出:“文化大革命”的10年是动乱和灾难的10年。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历史出现了重大的转折,迈入了一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导入新课一、真理标准讨论提问:“文革”刚刚结束,人们有怎样的要求?当时的中央主要领导人采取了怎样的政策?你对此有何评价?指导学生阅读本目第一段大字和所附的两段小字,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指出:当时人们要求平反冤假错案,纠正“文革”错误,而当时中央领导人却继续坚持“左”的错误,经济上急躁冒进,造成严重的浪费和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政治上指出“两个凡是”的方针,不愿纠正“文革”的错误。
【教学方案】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教学方案】伟大的历史转折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转折点,如秦统一六国、汉朝的建立、唐朝的盛世等;(2)掌握转折点的背景、原因、过程及影响;(3)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评价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了解每个转折点的相关史实;(2)学会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历史问题,培养历史思维能力;(3)学会团队合作,提高沟通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历史转折的重大意义,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由无数个转折点构成的;(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3)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珍惜当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伟大的历史转折概述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历史转折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历史转折,历史转折的意义何在。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历史转折的定义、特点及影响。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教材中提到的几个重要历史转折点,分享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秦统一六国1.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秦统一六国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2.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秦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强调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第三课时:汉朝的建立1.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汉朝建立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2.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汉朝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地位,引导学生认识到汉朝的繁荣与强大。
3. 课后作业:学生绘制一幅汉朝疆域图,加深对汉朝的认识。
第四课时:唐朝的盛世1.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唐朝盛世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2.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唐朝盛世的历史意义,强调唐朝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三、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作业的质量,包括内容、表达、创新等方面。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系统的history 教材;2. 图片:收集与历史转折相关的历史图片;3. 视频:寻找历史转折点的相关视频资料,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体验。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伟大的历史转折》选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
本课讲述的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因此,本节课在本单元、乃至本册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我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能够体现三维目标的设计理念。
首先是知识目标。
我会将本课所有需要识记的知识点概括出来,形成题目化:①什么是“两个凡是”?②真理标准讨论的历史背景和内容是什么?③在1978年底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一个以什么为题目的重要讲话,有何重大意义?④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什么时候召开?主要内容有哪些?⑤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怎样的改革开放的总方针?⑥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组织上是怎样进行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的?其次是能力目标。
①组织学生讨论“两个凡是”错在什么地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②指导学生归纳真理标准讨论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最后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何重大意义?为什么说它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通过组织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使学生感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勇于纠正错误的伟大胸怀和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使学生理解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途径。
另外,我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全面、具体、可操作性强。
因为我的教学目标涵盖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我的教学过程就是围绕这9个问题展开的,只要学生把9个问题掌握了,我的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而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因此,我将这两个内容确定为本节课的重点。
真理标准讨论,本是一个哲学问题,要初二学生理解它已经不易,而要理解它产生的社会影响,更是不好把握,因此,我将它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方案】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教学方案】伟大的历史转折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转折点,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由许多重大事件所构成的。
2. 通过分析历史转折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和它的衰落原因。
2. 教学内容:a. 封建社会的特点:土地私有制,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科举制度等。
b. 封建社会的衰落: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兼并,农民起义等。
3. 教学活动:a.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历史资料,了解封建社会的特点和衰落原因。
b.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封建社会的理解和看法。
第二章:辛亥革命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2. 教学内容:a. 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清朝的衰落,民族危机的加深。
b. 辛亥革命的过程:武昌起义,各省响应,中华民国的成立。
c. 辛亥革命的影响: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3. 教学活动:a. 引导学生阅读辛亥革命的相关资料,了解其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b.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他们对辛亥革命的理解和看法。
第三章:新文化运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影响和意义。
2. 教学内容:a.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民主、科学、民生、国家的复兴。
b.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思想解放,民众觉醒,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c.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的: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思想基础。
3. 教学活动:a. 引导学生阅读新文化运动的相关资料,了解其主要内容、影响和意义。
b.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新文化运动的理六、教学活动1. 分析新文化运动的背景,理解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人物,如陈独秀、鲁迅等,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深入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观点和主张。
八年级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范文
八年级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转折点,如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宋元之际、明清之际等;(2)掌握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中关于“伟大的历史转折”的相关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历史转折的原因和意义;(2)运用比较法,分析不同历史转折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历史转折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2)各个历史转折时期的原因、意义和影响。
2. 教学难点:(1)历史转折时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2)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历史转折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历史转折的概念;(2)提问:请大家举例说明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中关于“伟大的历史转折”的相关知识;(2)引导学生关注历史转折的原因、意义和影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不同历史转折时期的特点和影响;(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课堂讲解:(1)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补充;(2)重点讲解历史转折的原因、意义和影响。
5. 课后作业:(2)选择一道相关的历史题目进行练习。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和课堂讲解中的表现,评价其对历史转折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2. 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书籍、文章、视频等;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1. 组织一次历史知识竞答比赛,让学生通过竞赛的形式巩固所学的历史转折知识。
2.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选择一个历史转折时期的人物,扮演其角色,并向其他同学介绍该人物在历史转折中的作用和影响。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完美版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完美版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涉及“文革”结束后,思想理论届展开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及意义,以及民主与法制建设对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作用。
本课的重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民主与法制加强的表现。
本课的难点是讲解真理标准问题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二、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的城市中学师资条件较好,我共教四个班历史,每个班平均70人,男女生人数基本持平。
学生对历史研究的热情很高,能够积极配合教师,课下查找资料,探究历史。
这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改革。
三、设计理念: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本课程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研究态度,关注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经验,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活动,并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变化。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意义;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极其重大决策和历史意义,归纳整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了解拨乱反正和平反冤假错案工作;说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形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完整准确地评价历史事件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以大家熟悉的音乐入手,采用诱导的方式导入新课。
对课文内容进行分述,再详细解释相关知识点。
利用图片资料和电教手段播放电影和新闻中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华民族开始复兴,并对___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产生敬仰之情。
学生应该了解“文革”后我国立法工作开展的情况,接受法制教育,形成一定的法制意识。
五、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法,谈论法较好。
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文化大革命”视频片段2.视频资料“两个凡是”3.视频资料《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书影4.视频资料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讲话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图片、影响资料6.视频歌曲《走进新时代》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文化大革命”动乱视频片段,复“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原因和反革命集团。
初中八年级历史第10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名师教案岳麓版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0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标内容]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所学内容,培养从宏观把握历史发展趋势的能力。
(2)通过“两个凡是”错在什么地的方的讨论,培养学生个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品质。
(3)通过访谈前辈的活动,加深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读、讲、议、行”四步教学法,让学生理解所涉及的理论问题,认识真理标准讨论和邓小平讲话的深远意义。
(2)从思想路线、工作重心、总方针、领导核心四个方面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由“文革”动乱到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转折。
(3)学习用哲学和经济学的观点去理解历史内容的方法,学习比较思维的方法,学习从历史史实归纳历史特征的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知以邓小平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勇于纠正错误的伟大胸怀和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
(2)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途径。
[重点和难点]重点: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十一届三中全会。
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学探究法[教学过程]课前引导:提问: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文化大革命”的有关内容。
“文化大革命”哪一年开始?哪一年结束?在学生回答后指出:“文化大革命”的10年是动乱和灾难的10年。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历史出现了重大的转折,迈入了一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导入新课一、真理标准讨论提问:“文革”刚刚结束,人们有怎样的要求?当时的中央主要领导人采取了怎样的政策?你对此有何评价?指导学生阅读本目第一段大字和所附的两段小字,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指出:当时人们要求平反冤假错案,纠正“文革”错误,而当时中央领导人却继续坚持“左”的错误,经济上急躁冒进,造成严重的浪费和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政治上指出“两个凡是”的方针,不愿纠正“文革”的错误。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1977年邓小平对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整顿;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及历史意义;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展开;十一届六中全会及《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能力方面:(1)通过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及历史意义的教学,培养学生结合史实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主要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通过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历史意义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而且是中国命运的转折点。
从此,中国走向了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通过对《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主要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树立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观点,并对学生进行真、善、美观念的教育。
4.学法指导方面:(1)通过引导学生结合史实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意义,帮助学生学会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方法。
(2)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有关资料,帮助学生学会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重点。
这个决议,是对建国32年的历史,包括重大历史事件、毛泽东等重要领导人物的功过是非进行全面总结和客观评价。
学习这一内容,既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又能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科学方法。
2.难点分析;(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难点。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是难点。
三、课堂教学设计师: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三年恢复和三年改造,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也开始在实践中探索建设本国社会主义道路。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优秀教案发布者:翁赞良一、课程标准:1、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实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这次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这次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揭开了新篇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内容标准通过“民法”“刑法”等重要法律的颁布使学生了解这一历史过程。
二、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了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及历史意义;3、了解全面展开的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4、了解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情况;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收集、收看、调查走访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资料,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比较辨证分析历史事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实践上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国家在统一大业、统战、外交、教育、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三、课前准备1、教师:收集相关图片资料和影视资料,制作教学课件2、学生:(1)课前预习,收集相关资料、图片(2)调查、访问经历过“文革”的人,了解文革前后的变化(3)结合政治课内容,谈谈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进展3、教具:电脑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方法1、教师教法:活动法,课堂讨论法2、学生学法:小组合作,社会调查,学会收集整理资料一、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 北京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思想准备)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3、重大意义中国改革开放的开端,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1、平反冤假错案2、全国立法工作的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部)198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结合政治课所学的法律知识,说一说提高法制观念。
北师大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0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优质课教学设计_2
第十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授课时间,2019年5月21日,班级二年二班,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视频资料,使学生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背景,主要内容,历史意义。
水平目标: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表达水平,分析概括水平。
思想目标:体会伟大转折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情感。
教育方法:主体目标小组,合作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前置诊测:中共八大的主要成果是什么?师生活动:问答形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文革后的转折,时间分配三分钟。
展示目标: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师生活动,学生阅读。
设计意图,明确教学目标,时间分配二分钟。
导入新课: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在媒体上看到使用较多的名词之一,这是为什么?这个转折体现是什么?教师叙述。
设计意图:起到导入作用,时间一分钟。
自主学习提纲:一,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背景性质意义是什么?背影文革后人们,急切盼望着什么?性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意义:肯定了,真理标准是实践,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准备工作:内容:意义:内容,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
意义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转折,二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新决策,是历史性的巨变,三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师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问题,教师评定明确明确学习目标,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水平,阅读水平,表达水平,时间分配,30分钟。
达标检测。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主要内容,意义是什么?时间四分钟。
小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转折,五分钟。
板书设计,标题:伟大的历史转折一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背景,性质,意义?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背景,主要内容,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中央工作会议,主要内容:分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岳麓版
《第10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课题
备课时
间
月
日
执行时
间
月日教学目的
与要求
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
伟大转折。
重点难点
重点: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十一届三中全会。
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教具准备
教学程序
个人随
笔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
一、自学与交流:(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
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①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中,邓小平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
结一致向前看》实际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②十届三中全
会的召开:1978年12月底,北京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
线;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全党的工作重点
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③形成了。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1、课程定位。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意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用角色扮演、新闻报道、分组讨论、播放视频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的体验与领悟。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实事求是是我党纠正错误,开拓创新的根本思想路线,从“伟大的历史转折”中认识到党的伟大,培养爱党情怀。
(4)教学重难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及伟大历史意义。
二、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1分钟,屏幕循环播放有关邓小平的flash,教室回响起歌曲《春天的故事》。
上课伊始,我提问:“同学们听到的这首熟悉的旋律叫什么?歌中唱到的老人是谁?学生响亮地回答:“《春天的故事》,邓小平!”“共和国经历了十年文革的寒冬,终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出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探究第八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同学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积极投入到教学中来。
2、创设课本短剧情境,理解新知,为突破重点难点作铺垫。
首先,进入自学指导(一)这个环节,我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一自然段,提出两个问题:文革结束后,人们最渴望的是什么?中共中央领导人仍坚持的“左”的指导方针是什么?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说出文革结束后,人们要求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革的错误,然而,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我又进一步指出:什么是“两个凡是”的方针?它的实质是什么?学生准确地回答后,屏幕上出现“两个凡是”方针的内容及实质。
我强调:两个凡是的方针束缚着人们的思想,于是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我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及手中的材料,提出以小组为单位编演题目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课本剧。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精选5篇)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一、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本课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改革开放的一系列内容,其地位与作用不言而喻。
这次会议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是旧革命的总结、新革命的曙光;是旧思想的发展、新思想的开始.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光辉的标志,是党在纠正指导思想上的“左的错误”后,开始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转折,因此本单元内容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也是整册教材的一个重点内容。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了解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内容,意义);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口述史料的能力,分析史料的能力。
培养学生识图、填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通过了解邓小平的事迹,总结学习他身上的优秀的品质;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对外开放。
教学难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地位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对课文中的事件,没有深刻的认识。
这节课主要靠教师吸引学生,打动学生。
三、教法和学法1、教法:采用互动、情境、讨论、探究、启发式教学法等。
2、学法:让学生学会阅读归纳、看图、看影视,辩证分析,结合事实谈内心的感受。
四、教学工具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放歌曲《走进新时代》,大家对这首歌非常熟悉了,你能说出歌词中“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的人是谁吗?那“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的这个伟人是谁吗?从1978年冬天开始,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完成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教学难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转变,还有其召开的历史意义。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音乐:《走进新时代》。
师:同学们,这首歌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那你们知道带领“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的伟人是谁吗?生:毛泽东。
师:那带领我们“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伟人又是谁?生:邓小平。
师:正确。
1978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国人民走进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从此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转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共和国历史上的这一伟大转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1.教师讲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而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2.引导学生讨论:对“两个凡是”方针,你们是怎么看的?提示: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是正确的,毛主席是伟大的革命领袖,这点我们不能否认,他确实为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并不是他所说的、所做的都是正确的,比如说“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那我们还要继续进行下去吗?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会遇见很多的新问题,我们不可能总是用旧的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所以,对于“两个凡是”的方针,我们是应该予以反对的。
其实质就是“左”倾错误的继续。
3.教师总结:针对“两个凡是”的方针,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目的就是要反对“两个凡是”的方针。
4.图片展示:5.教师过渡: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播放纪录片《伟大转折》的片断。
北师大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0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优质课教学设计_5
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理解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北师大2019年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课。教材分为两个子目:“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讲述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及意义等基本史实。
3.意义:
教学反思
3.教师点拨:两次会议在思想纠错、领导核心、历史地位上具有共同性。
总结归纳巩固生成
一、总结归纳:师生通过板书共同总结知识点。
二、巩固生成:随堂检测(课件展示),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第10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解放思想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地点
2.内容:
展示提升
见解历史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共和国发展的关键时刻,成功地解决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结束了过去,开拓出未来,成为共和国现代化腾飞的起点。历史学家胡绳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遵义会议。”你是如何理解的呢?
1.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对比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学生活动:各组代表发言,展示讨论成果。
(2)学生根据播报制作新闻简报,归纳总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2.教师课件展示国内外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评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成就图片,协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二)平反冤假错案
1.学生活动:以刘少奇案为例,说明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展开情况。
2.教师点拨: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系列重大历史问题做出准确结论,并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转折点,如秦统一六国、汉朝的建立、唐朝的盛世等。
(2)认识历史转折的含义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转折的原因和影响。
(2)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转折的过程。
(3)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转折的异同,提高他们的历史认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和热爱,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
(2)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转折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3)通过历史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民族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转折点及其原因和影响。
(2)历史转折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1)历史转折的发生原因及其与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
(2)如何理解历史转折中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与历史转折相关的历史事件和案例。
(2)整理历史转折的相关资料,制作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的历史知识点。
(2)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2)提问:同学们认为历史上哪些事件可以称为“历史转折”?为什么?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历史转折的定义和特点。
(2)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历史转折的原因和影响。
3.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与历史转折相关的历史事件和案例。
(2)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历史转折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4. 小组交流:(1)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2)教师点评小组报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总结提升:(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历史转折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标内容]
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所学内容,培养从宏观把握历史发展趋势的能力。
(2)通过“两个凡是”错在什么地的方的讨论,培养学生个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品质。
(3)通过访谈前辈的活动,加深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读、讲、议、行”四步教学法,让学生理解所涉及的理论问题,认识真理标准讨论和邓小平讲话的深远意义。
(2)从思想路线、工作重心、总方针、领导核心四个方面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由“文革”动乱到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转折。
(3)学习用哲学和经济学的观点去理解历史内容的方法,学习比较思维的方法,学习从历史史实归纳历史特征的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知以邓小平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勇于纠正错误的伟大胸怀和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
(2)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途径。
[重点和难点]
重点: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十一届三中全会。
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导学探究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提问: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文化大革命”的有关内容。
“文化大革命”哪一年开始?哪一年结束?在学生回答后指出:“文化大革命”的10年是动乱和灾难的10年。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历史出现了重大的转折,迈入了一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导入新课
一、真理标准讨论
提问:“文革”刚刚结束,人们有怎样的要求?当时的中央主要领导人采取了怎样的政策?你对此有何评价?指导学生阅读本目第一段大字和所附的两段小字,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指出:当时人们要求平反冤假错案,纠正“文革”错误,而当时
中央领导人却继续坚持“左”的错误,经济上急躁冒进,造成严重的
浪费和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政治上指出“两个凡是”的方针,不愿纠正“文革”的错误。
提问:什么是“两个凡是”?“两个凡是”错在什么地方?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回答,亦可进行讨论。
教师讲评指出:这是在继续维持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是搞教条主义,不利于拨乱反正和开创新局面。
教师可结合重点难点分析进一步拓展。
提问:什么是真理?什么是实践?这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求学生回顾政治学科知识进行思考讨论。
提问:为什么要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在学生讨论后讲评?(1)理论上拨乱反正的需要;(2)坚持实践标准,能破除迷信和个人崇拜,解放思想;(3)有利于政治上拨乱反正,开创新局面。
提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指导学生阅读小字,思考回答,教师归纳:《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申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原理;强调对“四人帮”设置的禁区,“要敢于去触及,敢于去弄清是非”。
提问:真理标准讨论有何重大意义?帮助学生归纳:(1)理论上拨乱反正;(2)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3)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解放了思想;
(4)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新时代的到来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提问:邓小平在批“两个凡是”中有何重大贡献?帮助学生归纳:(1)提出要完整准确地对待毛泽东思想;(2)支持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提出:邓小平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中起了领导作用。
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1、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提问:在1978年底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一个什么为题的重要讲话?这个讲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本目第一段大字和所附的两段小字后,可结合重点难点进行讲评。
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及其主要内容
提问: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什么时候召开?主要内容有哪些?指导学生从思想路线、工作重心、总方针、领导核心四个方面进行归纳。
提问: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怎样的改革开放总方针?指导学生阅读本目第二段大字后的两段小字,指出第一段小字提出了对内改革的目的和具体政策的设想,第二段小字提出了对外开放政策的内容和目的。
提问:十届三中全会在组织上是怎样进行拨扰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的?为什么说十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指导学生阅读第三段小字内容并加以适当阐释。
提问:十届三中全会的意义如何?为什么说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重大转折?在学生思考回答后,结合重点难点进行讲评。
[小结]
提问:“文革”刚刚结束时,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继续坚持“左”的错误,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提问:邓小平是怎样批“两个凡是”的?真理标准讨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个运动有何意义?
提问:在1978年底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一个以什么题目的重要讲话?
这个讲话的意义何在?
提问: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什么时候召开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意义如何?
[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基础训练
教学反思:还不错,教学效果很好。
本课我注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比如“通过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历史意义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而且是中国命运的转折点。
从此,中国走向了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通过对《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
决议》主要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树立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观点,并对学生进行真、善、美观念的教育。
并且注重了能力培养,通过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及历史意义的教学,培养学生结合史实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主要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不足的地方就是学生课外找的材料还是不太充分,对本课难点的突破有些困难。
在这一点可以让学生到社会去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就在我们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