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上第4课《外国诗两首 蝈蝈与蛐蛐 夜》ppt课件2
合集下载
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夜课件演示文稿
第十四页,共24页。
你觉得这首诗有何艺术特色 ?
这首诗注重氛围的营造, 动静相衬,意境优美,情 味浓郁。
第十五页,共24页。
4、这首诗构思上的特点可以用下列图式表示
构思巧妙,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点明主旨)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 停息(再次点明主旨)
生机勃勃的盛夏(动 景) 前 后 呼 应
1、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 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你是怎么理解的?
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 他们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 然的无限美好和生机勃勃,表达对大自然的无 限热爱和由衷的赞美之情。
第十一页,共24页。
2、《蝈蝈与蛐蛐〉哪些句子点明了主 旨?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第十八页,共24页。
《夜》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与 叙事诗不同,抒情诗不要求有完 整的故事情节,但它可以有生活细 节。抒情诗的主人公常常就是诗 人自己。这个“诗人自己”不仅 仅是指作者本人,还代表某一社 会群体内心深处的理想和愿望.
第十九页,共24页。
反复诵读,在头脑中形成 作者所描绘的画面。
这首诗着力展示夜的静谧、美 丽,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 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
一旦唱得疲劳了
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渲染了“蝈蝈的 乐音”浓郁、喜 悦的感情色彩
第九页,共24页。
在寂寞的冬天的夜晚
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
在逐渐升高的暖气
昏昏欲睡中
表现了严冬寂寞宁静 的冷清景象和人们家 中的温馨气氛
第十页,共24页。
这首外国诗并不以词语的精炼见长,而 是以意境深远、情感隽永出色。试着体验诗 中的情感和意境。
你觉得这首诗有何艺术特色 ?
这首诗注重氛围的营造, 动静相衬,意境优美,情 味浓郁。
第十五页,共24页。
4、这首诗构思上的特点可以用下列图式表示
构思巧妙,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点明主旨)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 停息(再次点明主旨)
生机勃勃的盛夏(动 景) 前 后 呼 应
1、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 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你是怎么理解的?
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 他们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 然的无限美好和生机勃勃,表达对大自然的无 限热爱和由衷的赞美之情。
第十一页,共24页。
2、《蝈蝈与蛐蛐〉哪些句子点明了主 旨?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第十八页,共24页。
《夜》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与 叙事诗不同,抒情诗不要求有完 整的故事情节,但它可以有生活细 节。抒情诗的主人公常常就是诗 人自己。这个“诗人自己”不仅 仅是指作者本人,还代表某一社 会群体内心深处的理想和愿望.
第十九页,共24页。
反复诵读,在头脑中形成 作者所描绘的画面。
这首诗着力展示夜的静谧、美 丽,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 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
一旦唱得疲劳了
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渲染了“蝈蝈的 乐音”浓郁、喜 悦的感情色彩
第九页,共24页。
在寂寞的冬天的夜晚
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
在逐渐升高的暖气
昏昏欲睡中
表现了严冬寂寞宁静 的冷清景象和人们家 中的温馨气氛
第十页,共24页。
这首外国诗并不以词语的精炼见长,而 是以意境深远、情感隽永出色。试着体验诗 中的情感和意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4 外国诗两首 蝈蝈与蛐蛐 夜(叶赛宁) 课件 (共23张PPT)
请找出文中的主旨句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诗中是怎样体现 这一主旨的?
从内容上来说,夏天,鸟儿不叫了,就 出现了蝈蝈的乐音,冬天,夜晚寂寞了,就 出现了蛐蛐的歌儿,春秋两季本来就是百鸟 千虫欢唱的季节,由此体现了诗歌的主旨。 从语言上来,蝈蝈---蛐蛐---蝈蝈,浑 然一体,回环往复,主题就呈现在读者的眼 前。
找找看:哪首是田园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别董大>>、<<山居秋暝>>
<<赤壁>>、<<过故人庄>>
<<钱塘湖春行>>、<<春望>>
<<山居秋暝>> <<过故人庄>>
中国田园诗的特点:
标举隐逸 寄情山水 歌咏田园生活
歌唱自然,赞美自然
——诗歌的永恒主题。
(英)济慈
作者简介
约翰· 济慈(1795——1892)英国浪漫 主义诗人,出身卑微,生活贫困,自 幼喜爱文学。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 《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蛐》 ,从此崭露头角,他的著名诗篇有 《夜莺颂》、《秋颂》等。他的诗想 像丰富,绚丽多彩,对世人具有极 大的影响。
自读,思考:
全诗描写了哪两种昆虫的鸣唱, 勾勒了哪两幅小景?
课堂总结
《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 田园诗。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而又各有其特点。《蝈蝈与蛐蛐》是一首 大自然的颂歌,它以盛夏“蝈蝈的乐音”和 冬日蛐蛐的歌儿”来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 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的无比美好和无限 生机。《夜》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 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 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一单元第4课外国诗两首 (共32张PPT)
右的青少年参加。(删除“超过”或“左右”)
C. 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了解作者的全面生平以
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将“环境”改为“背景”)
D. 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
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研究”和“了解”互换)
4. 仿照前面的句子,在后面的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
整段话语意连贯。
种子在泥土中等待,因为它渴望光明;小溪在奔 小鸟在飞翔中等待 , 流中等待,因为它心系大海;________________
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停息,象征着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 __________________对待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1. 知识储备
外国诗两首
名师导学
课文节选的两首诗都是田园诗。诗人们以自然风 光或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对生活、自然的各种 情感融入到细腻的风光描写中。这些诗歌的主要特 点是“情景交融”“景语即情语”。
2. 内容梳理
《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以盛夏
“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来赞美“大地
C. 阅读课上,同学们像一只只勤奋的小蜜蜂,扑在
书上,呕心沥血地吮吸着知识的营养。
D. 夕阳像一个巨人被捆缚了手脚,使出浑身解数,
憋红了脸,在天边挣扎。
3.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春节回到家乡,我又看到了母亲那亲切的笑容和
久违的乡音。(在“久违”前加上“听到”)
B. 每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超过1 000万名左
C. 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了解作者的全面生平以
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将“环境”改为“背景”)
D. 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
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研究”和“了解”互换)
4. 仿照前面的句子,在后面的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
整段话语意连贯。
种子在泥土中等待,因为它渴望光明;小溪在奔 小鸟在飞翔中等待 , 流中等待,因为它心系大海;________________
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停息,象征着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 __________________对待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1. 知识储备
外国诗两首
名师导学
课文节选的两首诗都是田园诗。诗人们以自然风 光或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对生活、自然的各种 情感融入到细腻的风光描写中。这些诗歌的主要特 点是“情景交融”“景语即情语”。
2. 内容梳理
《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以盛夏
“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来赞美“大地
C. 阅读课上,同学们像一只只勤奋的小蜜蜂,扑在
书上,呕心沥血地吮吸着知识的营养。
D. 夕阳像一个巨人被捆缚了手脚,使出浑身解数,
憋红了脸,在天边挣扎。
3.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春节回到家乡,我又看到了母亲那亲切的笑容和
久违的乡音。(在“久违”前加上“听到”)
B. 每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超过1 000万名左
4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夜PPT演示课件
9
音频一首大自然 的颂歌,他通过对盛 夏“蝈蝈的乐音”和 冬日“蛐蛐的歌儿” 的描写,赞美“大地 的诗歌从来不会死 亡”。
11
课文讲解
1、诗歌两层景、物有何不同? 以季节特点分为两层,各层特点不同。 虽然景物特点不 同,但全诗情感前后 一致:明朗欢快,热 爱、赞美自然。
12
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5
学习重难点
1、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2、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形象, 体会其感情意蕴。
6
作者简介
济慈(1795~ 1821)英国浪漫主 义诗人,自幼家境 窘困,是当时英国 文坛上一颗光彩夺 目的巨星。
7
济慈创作的第一首诗是《仿斯宾塞》, 接着又写了许多优秀的十四行诗,次年,他 根据古希腊一个美丽神话写成的《安狄米恩》 问世,全诗想象丰富,色彩绚丽,洋溢着对 自由的渴望,表现了反古典主义的进步倾向。
导入新课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当我们将身心投 入大自然的怀抱,它会以博大的胸怀赋予 我们灵感与力量。
1
让我们用身心和自然熔铸而成美的 赞歌。
2
3
4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匠心独到的构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 反复诵读,感受诗歌形象,体会其感情
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拟(人2)明月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一
切披上银装。(
)
(3)一旦唱比疲喻倦、了拟,人便舒适地栖息
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
拟人
42
拓展阅读
哦,孤独
济慈 哦,孤独!假若我和你必 需同住,可别在这层叠的一片 灰色建筑里,让我们爬上山, 到大自然的观测台去,从那 里——山谷、晶亮的河,锦簇 的草坡看来只是一柞;让我守 着你。
音频一首大自然 的颂歌,他通过对盛 夏“蝈蝈的乐音”和 冬日“蛐蛐的歌儿” 的描写,赞美“大地 的诗歌从来不会死 亡”。
11
课文讲解
1、诗歌两层景、物有何不同? 以季节特点分为两层,各层特点不同。 虽然景物特点不 同,但全诗情感前后 一致:明朗欢快,热 爱、赞美自然。
12
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5
学习重难点
1、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2、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形象, 体会其感情意蕴。
6
作者简介
济慈(1795~ 1821)英国浪漫主 义诗人,自幼家境 窘困,是当时英国 文坛上一颗光彩夺 目的巨星。
7
济慈创作的第一首诗是《仿斯宾塞》, 接着又写了许多优秀的十四行诗,次年,他 根据古希腊一个美丽神话写成的《安狄米恩》 问世,全诗想象丰富,色彩绚丽,洋溢着对 自由的渴望,表现了反古典主义的进步倾向。
导入新课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当我们将身心投 入大自然的怀抱,它会以博大的胸怀赋予 我们灵感与力量。
1
让我们用身心和自然熔铸而成美的 赞歌。
2
3
4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匠心独到的构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 反复诵读,感受诗歌形象,体会其感情
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拟(人2)明月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一
切披上银装。(
)
(3)一旦唱比疲喻倦、了拟,人便舒适地栖息
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
拟人
42
拓展阅读
哦,孤独
济慈 哦,孤独!假若我和你必 需同住,可别在这层叠的一片 灰色建筑里,让我们爬上山, 到大自然的观测台去,从那 里——山谷、晶亮的河,锦簇 的草坡看来只是一柞;让我守 着你。
九年级语文外国诗两首_蝈蝈与蛐蛐_夜课件人教版
再读诗歌,诗人用这种恬静的 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 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诗歌主旨
诗人为了将这种心境形象的展示 出来,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 举例,并说说这种手法的好处。
拟人。如:“只听得溪水轻 轻的歌唱”,采用拟人的手法, 既写出了小溪流动的声响,又以 动衬静,烘托了夜的宁静,同时 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
栖息:停留。 沉浸: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 活动中。 草茸茸:指草又短、又软、有密。
有感情的朗读: 注意把握诗的语调、重音和停顿。
蝈蝈与蛐 蛐.swf
蝈蝈与蛐蛐 (济慈)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 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 声音 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 飘荡, 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 他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 他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 一旦唱得疲劳了, 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 间。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 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 从炉边就弹起了蛐蛐的歌儿, 在逐渐升高的暖气, 昏昏欲睡中, 人们感到那声音 仿佛就是蝈蝈 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
诗意的一天
早晨,带上心爱的诗集, 去一片安静的树林里, 读诗、写诗。
同学们用你手中的笔书写心中的诗情!
大地的色彩从来不会单调, 当所有的花儿因寒冷而凋零, 在皑皑的白雪中, 就有一缕暗香, 在安静的大地上荡漾, 那就是梅花的芬芳啊! 她凌雪绽放于冰天雪地, 她从未感到自己生命的消逝, 一旦春日的第一丝温暖到来, 她便安静地飘落在生长的泥土中,睡去, 蓄积来年生命勃发的力量!
布置作业:
1.熟读成诵。 2.完成课后随笔(发挥想 象和联想写一首关于自然的诗歌)。
俄·叶赛宁
叶赛宁(1895~1925)被誉为“天才的 乡村歌手”、苏维埃诗歌奠基人之一,1916 年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同年应征入 伍,一年后,时值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诗 人写了《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 鸽子》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 人对革命的感受。1919年参加意象派并成为 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 自由》。1921年诗人与到莫斯科访问的美国 舞蹈家邓肯相识,热恋成婚,并出游西欧、 美国。两人很快由热恋变为争吵,终于离异。 1923年诗人回国。 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 人抑郁消沉的心灵。诗人创作高峰期,写出了组诗《波斯抒情》、 长诗《安娜· 斯涅金娜》、诗集《苏维埃俄罗斯》等。1925年9月三 度结婚(与列夫· 托尔斯泰的孙女)。然而,11月便因精神病住院 治疗,完成自我审判式的长诗《忧郁的人》,12月26日写下绝笔诗, 28日拂晓在列宁格勒的一家旅馆投缳自尽。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夜》4精品PPT教学课件
同: 这两首诗都描绘了静谧的夜景、
美丽的月色。
这首全篇描写眼前的实景,从中传达
异: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
静的心境;《静夜》在写景的基础上
转入想象的世界,引出诗人对神话传
说的遐想。 2020/11/21
13
课堂总结
《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 田园诗。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而又各有其特点。《蝈蝈与蛐蛐》是一首 大自然的颂歌,它以盛夏“蝈蝈的乐音”和 冬日蛐蛐的歌儿”来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 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的无比美好和无限 生机。《夜》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 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 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 2020/11/21
14
布置作业:
1、练习三,任选一题。 2、注音: 昏晕yùn 树篱lí 栖息qī 撒下sǎ 喧响xuān 3、解释词语 沉醉: 栖息: 喧响:
4、读背两首诗。
草茸茸róng
2020/11/21
15
感谢你的阅览
Thank you for reading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皆为可修改式文档,下载后,可根据读者的需求 作修改、删除以及打印,感谢各位小主的阅览和下载
叶赛宁
9
俄罗斯著名抒情诗 人谢尔盖·叶赛宁
(1895~1925)
2020/11/21
被誉为“天才 的乡村歌手”、 苏维埃诗歌奠 基人之一的谢 尔盖·叶赛宁出 身农民家庭, 9岁开始写诗, 15岁迈入诗坛。
10
反复朗读
用自己的话,描绘
一下诗中所写的夜景,
本诗展示了夜的什么
特点?
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
样的心境?
5
自读,思考:
美丽的月色。
这首全篇描写眼前的实景,从中传达
异: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
静的心境;《静夜》在写景的基础上
转入想象的世界,引出诗人对神话传
说的遐想。 2020/11/21
13
课堂总结
《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 田园诗。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而又各有其特点。《蝈蝈与蛐蛐》是一首 大自然的颂歌,它以盛夏“蝈蝈的乐音”和 冬日蛐蛐的歌儿”来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 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的无比美好和无限 生机。《夜》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 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 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 2020/11/21
14
布置作业:
1、练习三,任选一题。 2、注音: 昏晕yùn 树篱lí 栖息qī 撒下sǎ 喧响xuān 3、解释词语 沉醉: 栖息: 喧响:
4、读背两首诗。
草茸茸róng
2020/11/21
15
感谢你的阅览
Thank you for reading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皆为可修改式文档,下载后,可根据读者的需求 作修改、删除以及打印,感谢各位小主的阅览和下载
叶赛宁
9
俄罗斯著名抒情诗 人谢尔盖·叶赛宁
(1895~1925)
2020/11/21
被誉为“天才 的乡村歌手”、 苏维埃诗歌奠 基人之一的谢 尔盖·叶赛宁出 身农民家庭, 9岁开始写诗, 15岁迈入诗坛。
10
反复朗读
用自己的话,描绘
一下诗中所写的夜景,
本诗展示了夜的什么
特点?
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
样的心境?
5
自读,思考:
中学九年级上册语文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夜教学课件PPT课件
2020年10月5日
10
叶赛宁(1895~1925)被誉为“天才的 乡村歌手”、苏维埃诗歌奠基人之一,1916 年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同年应征入 伍,一年后,时值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诗 人写了《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 鸽子》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 人对革命的感受。1919年参加意象派并成为 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 自由》。1921年诗人与到莫斯科访问的美国 舞蹈家邓肯相识,热恋成婚,并出游西欧、 美国。两人很快由热恋变为争吵,终于离异。 1923年诗人回国。
2020年10月5日
12
2020年10月5日
13
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 作者着力表现夜的静谧、美丽,传达出对自 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感受。
诗人在描绘夜景时,采用了哪些不同 的角度展开描写?
分别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动景
比较阅读:
静夜——郭沫若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蝈蝈与蛐蛐》
2020年10月5日
4
有感情的朗读: 注意把握诗的语调、重音和停顿。
2020年10月5日
5
这两首外国诗并不以词语的精炼见长,而是 以意境深远、情感隽永出色。试着体验诗中 的情感和意境。
1、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 “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你是怎么理解 的?
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
2020年10月5日
8
4、《蝈蝈与蛐蛐》一诗构思有什么 特点?
构思巧妙,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 死亡。(点明主旨)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 没有停息(再次点明 主旨)
生机勃勃的盛夏 前 (动景) 后 呼 应 宁寂严冬和温馨
《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夜》精品教学课件
<<过故人庄>>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中国田 园诗的 特点:
• 1标举隐逸 • 2寄情山水 • 3歌咏田园生活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歌唱自然,赞美自然
——诗歌的永恒主题。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育网 -
合作探究:
这首诗歌短小精致而又十分 大气,你认为它的构思哪些方 面别具匠心?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仅仅写了夏冬两篇小景,仅仅描写 了两种昆虫的鸣唱,但所表现的却 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 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 命 不息的永恒美,以少胜多,富有 内涵,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角 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
约翰· 济慈(1795—— 1892)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出身卑微,生活贫困,自幼 喜爱文学。1817年出版第一 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 篇《蝈蝈与蛐蛐》,从此崭 露头角,他的著名诗篇有 《夜莺颂》、《秋颂》等。 他的诗想像丰富,绚丽多彩, 对世人具有极大的影响。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1“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 死亡”, 2“大地的诗歌呀,从来 没有停息”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三、诗中是怎样体现这一主旨的?
通过对盛夏“蝈蝈的 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 儿”的描写,赞美“大地 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英)济慈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蝈蝈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蛐蛐
教学目标:
人教版语文九上第4课《外国诗两首 蝈蝈与蛐蛐 夜》ppt课件2
有感情的朗读: 注意把握诗的语调、重音和停顿。
蝈蝈与蛐 蛐.swf
这首诗描绘了哪两幅图景?
1、描写盛夏里蝈蝈的乐音。 2、描写冬日里蛐蛐的歌儿。
理解部分诗句所描写的情景、渲染的气氛
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 隐藏在阴凉的林中 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 可喜的草丛
展现了盛夏生机勃勃 的景象,烘托了夏天 白日“蝈蝈的乐音” 的美妙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 死亡。(点明主旨)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 没有停息(再次点明 主旨)
生机勃勃的盛夏 前 (动景) 后 呼 应
宁寂严冬和温馨 家庭(静景) 联 想
夏冬两幅画面叠印在一起
俄·叶赛宁
谢尔盖·亚历山大德罗奇·叶赛宁
(1895-1925),俄罗斯 诗人。早期诗作描写农村 自然风光,赞美宗法制农 民生活,他的抒情诗感情 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 描绘农村大自然景色,被 誉为“天才的乡村歌手”、 苏维埃诗歌奠基人之一
歌唱自然,赞美自然 ——诗歌的永恒主题。
蝈蝈与蛐蛐
济慈(1795~1821)英国 浪漫主义诗人,自幼家境窘 困,是当时英国文坛上一颗 光彩夺目的巨星。他的诗歌 想象丰富,诗中有画,色彩 感强,有一种永恒的美,多 体现对自然、自由的向往。
济慈诗才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死时 他年仅25岁,可是他遗下的诗篇一直誉满人间, 被认为完美地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 并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
热丽 爱, 和表
1《夜》蕴含了怎样的感情基调?
恬静、喜悦是诗的最主要的感情基 调。蕴含了诗人对生活中的一切美好 事物的钟情与热爱。
2具体说说《夜》传达了诗人怎样 的心境?
感受到一份独特的静谧与柔美, 陶醉其中而尽情地享受着这份恬静与 闲适。
九年级语文上册 4 外国诗两首课件2 (新版)新人教版
(安适、宁静的心境)
(静态) (动态)
拓展延伸
•静夜——郭沫若
1.比较阅读:同是写夜的诗 歌,这首诗和郭沫若的《静 夜》给人的阅读感受有什么 异同? •这两首诗都描绘了静谧、美丽 的月色。叶赛宁的《夜》全篇描 写眼前的实景,从中传达出诗人 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 的心境;郭沫若的《静夜》在写 景的基础上转入想象的世界,引 出诗人对神话传说的遐想。
•俄·叶赛宁
读准字词
喧( xuān )响 夜莺( yīng ) 欢嚷( rǎng ) 沉浸( jìn )
• 叶赛宁(1895~1925)被誉为“天才的乡村 歌手”、苏维埃诗歌奠基人之一,1916年第一本 诗集《扫墓日》出版。同年应征入伍,一年后, 时值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诗人写了《变容节》 《乐土》《约旦河的鸽子》等著名诗作,以抒情 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1919年参加意 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 氓的自由》。1921年诗人与到莫斯科访问的美国 舞蹈家邓肯相识,热恋成婚,并出游西欧、美国。 两人很快由热恋变为争吵,终于离异。1923年诗 人回国。
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 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诗人创作高峰期,写出了组 诗《波斯抒情》、长诗《安娜·斯涅金娜》、诗集《苏 维埃俄罗斯》等。1925年9月三度结婚(与列夫·托尔 斯泰的孙女)。然而,11月便因精神病住院治疗,完成 自我审判式的长诗《忧郁的人》,12月26日写下绝笔诗, 28日拂晓在列宁格勒的一家旅馆投缳自尽。
《夜》这首诗描绘了怎样夜晚?
1、《夜》这首诗描绘了怎样夜晚?
静谧:
河水悄悄进入梦乡, 松林不再喧响, 夜莺停止歌唱, 秧鸡不再喧嚷。
美丽:
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 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静态) (动态)
拓展延伸
•静夜——郭沫若
1.比较阅读:同是写夜的诗 歌,这首诗和郭沫若的《静 夜》给人的阅读感受有什么 异同? •这两首诗都描绘了静谧、美丽 的月色。叶赛宁的《夜》全篇描 写眼前的实景,从中传达出诗人 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 的心境;郭沫若的《静夜》在写 景的基础上转入想象的世界,引 出诗人对神话传说的遐想。
•俄·叶赛宁
读准字词
喧( xuān )响 夜莺( yīng ) 欢嚷( rǎng ) 沉浸( jìn )
• 叶赛宁(1895~1925)被誉为“天才的乡村 歌手”、苏维埃诗歌奠基人之一,1916年第一本 诗集《扫墓日》出版。同年应征入伍,一年后, 时值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诗人写了《变容节》 《乐土》《约旦河的鸽子》等著名诗作,以抒情 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1919年参加意 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 氓的自由》。1921年诗人与到莫斯科访问的美国 舞蹈家邓肯相识,热恋成婚,并出游西欧、美国。 两人很快由热恋变为争吵,终于离异。1923年诗 人回国。
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 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诗人创作高峰期,写出了组 诗《波斯抒情》、长诗《安娜·斯涅金娜》、诗集《苏 维埃俄罗斯》等。1925年9月三度结婚(与列夫·托尔 斯泰的孙女)。然而,11月便因精神病住院治疗,完成 自我审判式的长诗《忧郁的人》,12月26日写下绝笔诗, 28日拂晓在列宁格勒的一家旅馆投缳自尽。
《夜》这首诗描绘了怎样夜晚?
1、《夜》这首诗描绘了怎样夜晚?
静谧:
河水悄悄进入梦乡, 松林不再喧响, 夜莺停止歌唱, 秧鸡不再喧嚷。
美丽:
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 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九年级语文蝈蝈与蛐蛐(2)PPT课件
-
3
约翰·济慈(1795— 1821),英国浪漫主义 诗人。他的诗歌想象丰 富,诗中有画,色彩感 强,有一种永恒的美, 多体现对自然、自由的 向往。
-
4
蝈蝈与蛐蛐 济慈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 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
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
-
5
-
6
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它争先 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 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
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
7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歇: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 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 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
❖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
有 停歇”是怎样体现的?体现了诗人什
么样
的感情?
-
22
暖春
︱
盛夏 —— 四季 —— 严冬 (蝈蝈乐音) ︱ (蛐蛐歌儿)
金秋
↓
百鸟争鸣、千虫欢唱
一年四季、歌声不绝
↓
对大自然周而复始、
生命不息的美的无限赞美
-
23
面对大自然,诗人永远有唱不完 的歌,感情朗读济慈的另一首诗《蝈 蝈与蟋蟀》。在读中感受诗中美景和 领悟诗歌写作的主旨。
-
24
-
25
蝈蝈与蛐蛐
——济慈
九年级语文上册
-
1
大自然的景色如此迷人,相比之下,你是喜 欢万紫千红的春天?还是喜欢郁郁流烟的夏天? 你是喜欢硕果累累的秋天?还是喜欢银装玉砌 的冬天?
-
2
这是一首田园诗,田园诗一 般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因 人、因诗而议,各有其特点。这 首诗表达的也是对大自然由衷的 赞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
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 渲染了“蝈蝈 的乐音”浓郁、 喜悦的感情色 彩
一旦唱得疲劳了
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在寂寞的冬天的夜晚
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
在逐渐升高的暖气 昏昏欲睡中
表现了严冬寂寞宁 静的冷清景象和人 们家中的温馨气氛
这首外国诗并不以词语的精炼见长,而 是以意境深远、情感隽永出色。试着体验诗 中的情感和意境。 1、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 “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你是怎么理解 的? 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 把他们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 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生机勃勃,表达对大自 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的赞美之情。
有感情的朗读: 注意把握诗的语调、重音和停顿。
蝈蝈与蛐 蛐.swf
这首诗描绘了哪两幅图景? 1、描写盛夏里蝈蝈的乐音。
2、描写冬日里蛐蛐的歌儿。
理解部分诗句所描写的情景、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气氛
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 隐藏在阴凉的林中 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 可喜的草丛
展现了盛夏生机勃勃 的景象,烘托了夏天 白日“蝈蝈的乐音” 的美妙
1.“小楼一夜听风雨,明朝深巷卖杏花”。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
2.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
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
4.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
2、《蝈蝈与蛐蛐〉哪些句子点明 了主旨?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3、《蝈蝈与蛐蛐》要表达怎样的主 题思想?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通过对 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 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 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美好如诗,永远 歌声不断,永远充满生机。
4、这首诗构思上的特点可以用下列图式表示
构思巧妙,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 死亡。(点明主旨) 生机勃勃的盛夏 (动景)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 没有停息(再次点明 主旨)
前 后 呼 应 联 想
宁寂严冬和温馨 家庭(静景)
夏冬两幅画面叠印在一起
俄·叶赛宁
谢尔盖· 亚历山大德罗奇· 叶赛宁
2具体说说《夜》传达了诗人怎样 的心境?
感受到一份独特的静谧与柔美, 陶醉其中而尽情地享受着这份恬静与 闲适。
►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
心境?
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诗 人安适、宁静的心态。
比较 阅读
月光淡淡,
静
夜
天河何处?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远远的海雾模糊。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1895-1925),俄罗斯 诗人。早期诗作描写农村 自然风光,赞美宗法制农 民生活,他的抒情诗感情 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 描绘农村大自然景色,被 誉为“天才的乡村歌手”、 苏维埃诗歌奠基人之一
反复诵读,在头脑中形成 作者所描绘的画面。
这首诗着力展示夜的静谧、美 丽,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 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这首诗与郭沫若的《静夜》给你的感受有 什么异同? 这两首诗都描绘了静谧的夜景、 同: 美丽的月色。 这首全篇描写眼前的实景,从中传达 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 异: 静的心境;《静夜》在写景的基础上 转入想象的世界,引出诗人对神话传 说的遐想。
比较阅读
拓展延伸
我国古代诗词中描写夜的名句:
侧重听觉 衬托,以动 衬静 抓住意象 大河、小 溪、青草 银 装
又回到夜的静谧, 第四节 并再次写到美丽 的月色。
安达 描 适诗 写 宁人 夜 静对 的 的大 静 心自 谧 境然 、 。的 美 热丽 爱, 和表
1《夜》蕴含了怎样的感情基调?
恬静、喜悦是诗的最主要的感情基 调。蕴含了诗人对生活中的一切美好 事物的钟情与热爱。
歌唱自然,赞美自然 ——诗歌的永恒主题。
蝈蝈与蛐蛐
济慈(1795~1821)英国 浪漫主义诗人,自幼家境窘 困,是当时英国文坛上一颗 光彩夺目的巨星。他的诗歌 想象丰富,诗中有画,色彩 感强,有一种永恒的美,多 体现对自然、自由的向往。
济慈诗才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死时 他年仅25岁,可是他遗下的诗篇一直誉满人间, 被认为完美地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 并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
蝈蝈与蛐蛐.swf
反复朗读
用自己的话,描绘 一下诗中所写的夜景, 本诗展示了夜的什么 特点?
你是如何体会到这一 特点的?
静谧 美丽
河水、松林 夜莺、秧鸡 溪水 明月、大河 小溪、青草
}
}
静谧(自然沉入梦乡)
美丽(一切披上银装)
整体感知
第一节 描写夜的静谧。 通过听觉、视学 第二节 写出夜的美好。 进一步描写月光 第三节 下大自然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