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特性教学设计
《认识三角形》的教学设计
《认识三角形》的教学设计《认识三角形》的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认识三角形》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认识三角形》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直到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难点:不同三角形的高的画法。
教具准备:PPT、三角板学具准备:小棒、白纸、铁丝、三角形、稳定性学具教学过程:一、引入1、教师出示三角形,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2、在哪看到过这种图形?(生举例)二、教学三角形的定义1、师: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三角形。
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学具做一个三角形。
(学生动手操作)展示学生的作品:生1:用小棒摆的一个三角形师:你们对他摆的三角形有什么想说的吗?生:他摆的三角形小棒与小棒处没有粘牢。
师:你愿意上来让这个三角形变得更完美些吗?生2:用白纸折了后剪出来的一个三角形。
生3:用铁丝折的一个三角形师刚展示,就有学生在下面提意见:那不是三角形?师:你为什么认为这个不是三角形?生:它没有封口。
师:其他同学的意见呢?师动手捏住铁丝的两头问:这样是一个三角形了吗?2、师:现在我们说也说了,做也做了,那谁能说说什么样的图形式三角形呢?同桌交流3、学生回答,教师不断完善。
得出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断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4、提问:什么叫围成?学生齐读三角形的定义5、师:接下来让我们当一回小法官,判断一下上面的图形式不是三角形。
(PPT出示)5、自己动手画一个三角形。
教师也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
(反思:关于三角形的知识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关于三角形的定义作业本中也曾以判断的形式出现过,因此备这节课的时候,一直在犹豫,是直接以提问形式出现:“关于三角形的知识,你都知道哪些?”还是先建立表象,再得出定义。
人教版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三角形的形状特征;2. 能够辨别三角形和其他形状的差别;3. 能够根据给定的条件,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三角形。
教学重点:1. 三角形的形状特征和命名;2. 通过给定条件判断是否为三角形。
教学难点:根据给定条件判断是否为三角形。
教学准备:1. 三角形卡片或图片;2. 形状卡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引入新知识:1. 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名称和特征,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2. 通过拿出三角形卡片或图片,提问学生这是什么形状,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形状特征。
探究三角形的形状特征:1. 让学生观察三角形的卡片或图片,询问学生三角形有哪些特点。
2. 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闭合图形,它有三个内角和三个顶点。
3. 让学生自由探索,找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并辨别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讨论三角形的命名:1. 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命名规则,即根据边长的关系,可以命名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
2. 让学生举例说明不同命名的三角形。
判断是否为三角形:1. 给学生提供一些图形,让他们判断是否为三角形,并解释自己的判断依据。
2. 引导学生总结判断的方法,即如果一个图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闭合图形,且满足三角形的定义,就可以判断它是一个三角形。
拓展练习:1. 让学生在教室或校园中寻找三角形,并进行比较和讨论。
2. 给学生一些条件,让他们画出满足条件的三角形,并互相交流分享。
教学反思:1. 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充分参与和发挥主动性;2. 要注意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8篇)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通常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概念、特性,按角分三角形的分类,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高的意义,并会正确地作三角形的高。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概念、特性和分类。
教学难点:掌握三角形高的意义和画法。
教学过程:一、教学三角形的概念和特性1、说一说:我们以前学过三角形,请你说说看,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形状是三角形的?2、画一画:请你在纸上任意画几个三角形。
3、议一议: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4、(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得到):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
重点理解:三条线段、围成、封闭这些词的意义。
看一看:三角形有()个顶点,()条边和()个角。
出示:(1)用力拉一拉,你发现什么?(三角形不会变形)(2)说明: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3)请你说一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二、教学三角形的分类和高出示一些三角形:(1)你能不能给上面的三角形分分类?并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分的。
(如果学生分不出,可做适当的引导。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得出:1、6一类:三个角都是锐角:叫锐角三角形;2、4一类:有一个角是钝角:叫钝角三角形;3、5一类:有一个角是直角:叫直角三角形。
(3)可用下面的图来表示这三种三角形的关系: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师画三角形的高。
说明: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它的对边(或对边延长线)画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个顶点的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注意:(1)高要用虚线表示,并且标上垂直符号;(2)底边的延长线也要用虚线表示。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通用6篇)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生动手操作,通过量、剪、拼、折的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规律。
2、在探究过程中,经历知识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通过交流、比较,培养策略意识和初步的空间思维能力。
3、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感受思维提升的过程,激发求知欲和探索兴趣。
【教学重点】探究发现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这一规律的过程,并归纳总结出规律。
【教学难点】对不同探究方法的指导和学生对规律的灵活应用。
【教具准备】课件、表格、学生准备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各一个,量角器。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
1、猜谜语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生:喜欢。
师:那么,下面老师给大家出个谜语。
请听谜面: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
(打一图形)大家一起说是什么?生:三角形2、介绍三角形按角的分类师:真聪明!!板书“三角形”!那么,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这几类师分别出示卡片贴于黑板。
3、激发学生探知心里师:大家会不会画三角形啊?生:会师:下面请你拿出笔在本子上画出一个三角形,但是我有个要求:画出一个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
试一试吧!生:试着画师:画出来没有?生:没有师:画不出来了,是吗?生:是师: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为什么画不出来呢?这就是三角形中角的奥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三角形角的知识“三角形内角和”(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
1、认识三角形的内角看看这三个字,说说看,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生:就是三角形里面的角。
师:三角形有几个内角啊?生:3个。
师:那么为了研究的时候比较方便,我们把这三个内角标上角1角2角3,请同学们也拿出桌子上三角形标出(教师标出)师:你知道什么是三角形“内角和”吗?生:三角形里面的角加起来的度数。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各局部的名称,能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理解三角形底和高的对应关系,会在三角形内画高,初步理解三角形的外高。
2.在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的过程中感知三角形的定义,理解“围成”的含意;在画高的过程中感受三角形底与高的互相依存的关系。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作图才能,数学语言表达才能。
积累在三角形内画高等数学活动经历。
4.培养学生乐于考虑,勇于质疑的良好品质。
养成用数学的目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概念、会画指定底边的高。
教学难点:能准确画出指定底边的高。
教具、学具:老师准备:课件一套,三角尺一个。
学生准备:三角板,铅笔,白纸。
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提醒概念1.初步感知。
猜今天学什么?提示:一种平面图形!你猜可能是什么?是呀,这么多的平面图形我们到底要研究哪一个呢?仔细观察下面两副图,也许能找到答案。
课件出示古金字塔和安康汉江三桥画面。
如今能确定今天要学什么了吗?从古到今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人类智慧的象征。
今天我们将一起来认识三角形。
板书课题2.画图理解概念。
三角形是什么样的?能把你记忆中的三角形画出来吗?在白纸上画一个三角形。
画好以后跟同桌或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开场吧!说说看,你是怎么画的?还有不同的画法吗?〔根据学生汇报的画图方法,老师在黑板上画两个三角形。
〕〔相机板书“三条线段”等〕3.尝试概括定义。
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通过课件画图比照分析^p 学生的概括结果,引导学生逐步完善。
〔理解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出示定义:完善板书。
二、认识各局部名称1.引导观察并讲述:〔课件出示〕围成三角形的这三条线段就是这个三角形的边,每相邻两边相连的端点叫做顶点,由一个顶点出发的两条边所组成的图形就是角。
《三角形的特性》优秀教学设计(通用8篇)
《三角形的特性》优秀教学设计《三角形的特性》优秀教学设计(通用8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角形的特性》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角形的特性》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P80、81页例1、例2,练习十四1、2、3题。
教材分析:《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0--81页的内容。
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
本节内容的设计是在上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的编写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和动手实验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概念,构建数学知识。
学生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三角形,对三角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几何初步知识无论是线、面、体的特征还是图形的特征、特性,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比较抽象。
要解决数学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特点之间的矛盾,就要充分运用其直观性进行教学。
设计理念: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是通过操作、实践而获得的。
因此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三角形概念以及特性。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含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特性。
难点:三角形高的确定及画法。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硬纸条制作的长方形和三角形,三角板,作业纸等。
认识三角形的教学设计(热门8篇)
认识三角形的教学设计(热门8篇)认识三角形的教学设计第1篇[设计思路]这节课主要运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主动地获得数学知识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中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设计练习时应具有一定针对性、层次性、实践性,以此巩固三角形特征的认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让学生在由实物到图形的抽象过程中,在探索图形特征以及相关结论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锻炼思维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准备小棒若干根(包括10cm、6cm、5cm、4cm长的小棒各一根),三角板,铁丝。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课件出示:如下图)师:老师每天上班都要从学校先经过加油站,再从加油站到学校,有没有更近一点的路呢?(从家直接去学校)2、师:为什么从家直接去学校这条路最近呢?我们可以把这几个地点和路线看成什么图形呢?3、谈话:三角形是我们过去认识的图形,这里面还有很多数学问题,今天同学要通过动手操作,自己来探索发现。
(板书:三角形的认识)[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引起悬念,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的愿望]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一)感知三角形1、师: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三角形?课件演示生活中的一些三角形。
2、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找出了许多三角形,你能想办法自己做个三角形吗?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3、展示学生做出的各种三角形,并说说做的过程和方法(学生可能是用小棒摆,铁丝围,用纸折,用三角板画……)指名让一名学生用小棒摆一个三角形,师故意拨动小棒,使学生明白摆小棒时应首尾相连。
4、师: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做出了不同的三角形,你们能自己画一个三角形吗?在课本第23页的点子图上自己画一个三角形。
三角形教学设计(共6篇)
三角形教学设计〔共6篇〕第1篇:《三角形》教学设计《三角形》教学设计仓子中心小学杨素英教学内容:冀教版第八册数学第六单元多边形第一课时三角形教学目的:1.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经历认识三角形的过程。
2、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征,认识三角形各局部的名称,会画出三角形的高。
3、感受三角形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络,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学重难点:1、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的特征。
2、认识三角形各局部的名称,会画出三角形的高。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
课前调查: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外形或外表是三角形?请搜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二、认识三角形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 [活动1] 多媒体展示图片〔自行车、梯子、魁北克的桥、电线杆等〕问题:〔1〕展示的图片中最根本的图形是什么?〔2〕为什么这些物体中最根本的构造都是三角形呢?学生考虑并答复下列问题。
〔设计意图:从视觉上冲击学生大脑,感受数学图形的魅力,拓展学生的见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活动2] 探究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问题:探究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在独立探究的根底上,学生交流总结归纳,老师深化学生参与活动,指导,倾听。
本次活动老师应注意:1 学生是否按步骤,按要求完成探究。
2 学生是否能积极参加小组活动。
〔设计意图:亲手操作寻求数学的结论,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进步语言表达才能,让学生深化领会问题的本质,以及学会从现象找规律。
〕[活动3] 制作模型问题:〔1〕你能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性稳定性的事例吗?〔2〕你能说出你所做的模型中那些用到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学生通过竞赛的形式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事例。
展示学生做好的模型,并讲解。
老师针对学生的答复做出恰当的评价及补充,并对学生提供的生活素材给予肯定和鼓励。
本次活动老师应注意:1 对学生鼓励教育,激发学生的思维。
四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含试卷)
四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数学教科书第80、81页,练习十四第1、2、3题。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师准备木条(或硬纸条)钉成的三角形、学习卡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2、课件展示课本第80页情境图,让学生指出图上的三角形。
3、让学生讨论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
二实验解疑,探索特性1、三角形在生活中有这么广泛的运用,究竟它有什么特点?下面我们来变个小魔术。
2、生上台前拉教具:拉一拉,你有什么发现?3、实验结果: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请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
(如:自行车三角架、交通警示牌等)5、出示教材第81页插图:图中哪儿有三角形?它具有什么作用?三、操作感知,理解概念1、4人为小组画三角形,理解含义。
2、展示学生画的三角形,组织交流:三角形有什么特点?3、生板演完成习题:三角形有()条边,()个角,()个顶点。
(生齐读)4、概括定义:大家对三角形的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指名说)5、辨一辨:(出示幻灯片)它是三角形吗?说说你的理由。
6、师小结: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四、画三角形的底和高。
1、出示图形:看这是老师课前画的三角形,大家仔细观察老师画的与你们画的有什么不同。
2、生观察指出,师引导出高和底的概念,以及三角形的字母表示形式。
3、学生分组讨论练习画三角形的高。
4、展示学生作品:说说你是如何画的。
5、幻灯片演示画高过程。
6、学生板演画高。
五、总结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三角形具有一一稳定性,还知道了怎样画三角形的一一高。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教案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教案【篇一:三角形的初步认识复习教案】龙文教育学科老师个性化教案【篇二:《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感悟三角形底和高相互依存的关系。
2.在认识三角形有关特征的活动中,体会认识多边形特征的基本方法,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体会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三角形的一些最基本的特征,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难点:懂得底和高的对应关系,会画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教学准备】方格纸、三角尺、小棒、练习纸等【教学过程】一、走进生活,导出课题谈话:出示三角板,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三角尺)它是什么形状的呢?出示书上图:你能从这幅图中找到三角形吗?提问: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三角形?(结合举例出示自行车图等)揭示:三角形在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研究三角形。
(板书课题:认识三角形)【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
三角形的稳定性决定了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结合身边熟悉的物品、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导入新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二、动手操作,了解特征1.激趣:想动手做一个三角形吗?首先,我们要明确活动要求。
出示要求:(1)用你手中的工具,想办法做出一个三角形。
(2)小组成员比较所做的不同的三角形,看看有什么共同点。
2.操作: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3.交流:指名某组代表上台利用实物投影介绍,别的小组补充。
(材料:小棒、三角尺、方格纸、点子图、白纸)4.感受围成提问:刚才有同学是用小棒摆三角形的,那么摆一个三角形至少要用几根小棒?出示开口和出头的两种摆法:这样行吗?不管是摆还是画三角形,都要注意三条边首尾相连。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优秀5篇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优秀5篇《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准备:三角尺教师准备:多媒体投影、课件、三角板、礼物盒(内含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各一个)、作业单(每人2份)教学重点:1、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2、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过程:一、联系旧知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了一份礼物(出示盒子,摇一下)咦!里面有东西!大家想不想知道里面有什么?生答。
师:那让我们来摸摸他里面的东西,好不好?生答。
师:老师需要一位小助手蒙眼睛,谁愿意帮帮老师?准备就绪,宣布活动规则:将你摸到的东西大声地说出来并告诉大家你是如何判断出来的。
活动结束后教师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我们已经学习过了,所以大家能够根据他们的性质准确的认出他们,三角形大家也能够认出来,但是今天我们还需要更进一步地学习三角形,看看三角形有哪些特性?(板书课题)二、情境导入师:大家在生活中见过三角形吗?生答。
师:那现在老师给大家出示一组图片,看看大家能不能找出图中的三角形(课件出示图片)。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样三角形形状的东西一直陪伴着大家,你们知道吗?生答:红领巾。
师:没错,是红领巾(课件出示)今天老师就把同学们的红领巾画到黑板上,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看看它有哪些特点(黑板上画三角形)。
三、探究新知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师:同学们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吗?指名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的三角形标出各部分的名称(课件展示)。
现在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个三角形,你能看到什么?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师:请同学们画出一个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2.熟练应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解相关问题;3.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直角三角形的相关教学素材,如图片、幻灯片、教学视频等;2.学生准备直尺、量角器等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直角三角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1.这个三角形有几个角?每个角的度数是多少?2.这个三角形的哪个边是直角边?直角的度数是多少?3.你能否找到其他的直角三角形?二、直角三角形的定义(15分钟)1.教师给出“直角三角形”这个概念的定义:“一个三角形,其中一个角是直角(90°),称为直角三角形。
”2.教师给出直角三角形的符号表示△ABC(其中∠C=90°)。
3.教师通过绘制示范,帮助学生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同时引导学生观察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三、直角三角形的性质(25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包含直角三角形示意图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a)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是多少?b)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哪两边之间最长的那一条?c)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满足什么关系?2.教师通过幻灯片或板书总结直角三角形的性质:a)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是90°;b)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哪两边之间最长的那一条;c)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满足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平方的和。
3.教师给出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并通过例题讲解如何应用勾股定理求解直角三角形的边长。
4.学生自主练习: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互相出示自己练习的题目,互相检查答案。
四、直角三角形的应用(30分钟)1.教师出示几个直角三角形应用的实例,如测量高度、求解航程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决这些问题。
2.学生探究:学生们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报告。
要求学生使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并画出问题的图形。
《三角形的特征》教学设计.docx
《三角形的特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三、学生分析1.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相关知识,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建立了基本的几何概念,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备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
2.学习需要情况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四边形的相关特性后,他们迫切想知道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有那些特性,本课时的展开将极大的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四、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主要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章《三角形》第 1 课时的内容,主要学习三角形的定义以及三角形的特性,并学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本节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三角形的特性》是本章第 1 课时的内容,是学习本章内容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三角形的特性,才能更好的学习三角形的分类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
本节课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五、教学媒体与资源的选择和应用(一)教学方法1.教法本节课根据“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
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独立探索,再让学生操作实践,合作交流,从而达到概念的自主建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之美。
三角形教学设计方案
三角形教学设计方案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一定也能展开一个完善的主题班会活动。
对于三角形的认识,学生还不够了解,需要教师展开相干的主题教学活动。
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三角形教学设计方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三角形教学设计方案篇1【设计理念】新课标重视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进程,要请教师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愿望,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视察、猜测、验证、交换反思等进程,使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换等活动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进程。
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掌控知识,而且可以积存探究数学问题的活动体会,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教材内容】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67页例6、“做一做”及练习十六的第1、2、3题。
【教材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点。
本课是安排在三角形的概念及分类之后教学的,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及解决其它实际问题的基础。
教材很重视知识的探索与发觉,安排两次实验操作活动。
教材出现教学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的形成进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换的空间和时间,为教师灵活组织教学提供了清楚的思路。
概念的形成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通过量、拼等活动,让学生探索、实验、交换、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学情分析】1、在学习本课时,学生已经有了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基础:知道直角和平角的度数,会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知道他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了三角形按角分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已经知道了等腰三角形和正三角形。
2、已经有一部分学生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只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教学目标】1.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觉、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能运用这个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在视察、料想、操作、合作、分析交换等具体活动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积存基本的数学活动体会,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三角形的特性教案 三角形特性优秀教案
三角形的特性教案三角形特性优秀教案三角形特性教案《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内容:教科书80页、81页、练习十四1、2、3题课题:三角形的特性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主动参与学习。
学法:自主探索,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教具、学具准备:教学重点: 1.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2. 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
师生准备:三角形、三角板、平行四边形框架教学过程:一、联系旧知,情境导入。
1、(出示课件)这些精美的图片中藏着同一种图形,你能一眼看出是什么图形吗?生:三角形。
指名学生上黑板指出来,其余的同学在下面比划。
2、想一想,在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物体上有三角形呢?师:看来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广泛存,它在生活中究竟有什么作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三角形。
(板书课题:三角形)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画三角形(1)生画师:一年级我们就认识三角形了,你会画一个三角形吗?请你尝试快速画出一个三角形。
边画边想一想,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生画。
同学们互相比较一下你们画出的三角形,认为自己画得很满意的同学请高高的举起你的右手来,敢于说出自己画的三角形没画好的原因是什么的同学请高高地举起左手来。
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画的三角形呢?并且评价一下自己画的三角形怎么样?谁有什么好办法能快速划出一个三角形,教给大家。
(2)师画师:看老师教你一个简便画法:先点上三个点,再顺次连接起来。
三个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师指着画好的三角形,说一说组成三角形的这些线是什么线?(线段)一个三角形有几条线段呢?(3条)2、比较归纳,揭示三角形的概念。
《三角形的特性》教案
《三角形的特性》教案教学目标1.体会三角形的稳定性。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发展推理意识和归纳总结能力。
3.了解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学难点:三角形的稳定性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发现问题(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展示“新首钢大桥”图片。
2.发现:很多三角形结构。
3.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很多三角形结构?4.探索学习:三角形的特性。
二、操作活动,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一)学生活动1.活动要求:用3根小棒围三角形,用4根小棒围四边形。
(小棒长度相同)2.思考:各能围出几个?你发现了什么?(二)交流分享1.作品交流。
(1)学生作品1:三角形:无论怎么围都是同样的三角形。
四边形:可以围出许多不同形状的四边形。
(2)学生作品2:三角形:围来围去只围出了这样的三角形。
四边形:角度变化了,形状就变化了。
(3)学生作品3:三角形:怎么都改变不了形状。
四边形:推动上面那根小棒,就可以得到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2.提出问题:观察几名同学摆出的图形,你发现了什么?3.聚焦问题:三个三角形的形状一样吗?4.重合验证,感受唯一性。
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通过几个三角形完全重合,感受唯一性。
5.小结提问:用3根长度相同的小棒来围三角形,只能围出这一种形状来。
结合你刚才摆小棒时的过程,说说你的感受。
预设1:围出一个三角形后,如果改变小棒所成的角度,就不能正好围成三角形。
6.借助经验理解稳定性。
借助学生摆小棒时的感受,利用多媒体动图,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7.通过对比,突显三角形的稳定性。
利用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四边形边长固定时,角度可变,所以四边形容易变形。
通过对比四边形和三角形,突显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验证三角形的稳定性(一)观察操作1.观察感受。
通过观察对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框架的推拉过程,感受四边形易变形,三角形稳定。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设计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经历“激疑—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探索过程,并体会数形结合与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能说出勾股定理的内容。
(2)、能力目标:会初步运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践探索,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中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的聪明才智和成就的介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和民族自豪感,体会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并受到激励发奋学习。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勾股定理的由来,并用它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难点:勾股定理的发现。
课前准备:8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三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002年世界数学家大会在我国北京召开,投影显示本届世界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会标中央的图案是一个与“勾股定理”有关的图形,数学家曾建议用“勾股定理”的图来作为与“外星人”联系的信号.今天我们就来一同探索勾股定理.(板书课题)(二)探索发现勾股定理1.画一画,猜一猜①学生动手:画△ABC,∠A,∠B,∠C所对边分别为a,b和c,其中∠ACB=90°,a=3厘米,b=4厘米,量出斜边c的长度。
②(出示投影1)分别以上图的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作正方形,这三个正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讨论,与同桌交流结果。
师生共议:以斜边为边的正方形面积恰好等于以直角边为边的两正方形面积的和,即:32+42=52③教师提问:是否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有这个性质呢?学生交流讨论:每个同学另画一个直角三角形,量出a,b,c的长度,并算a2,b2,c2,以及a2+b2的值,与同桌交流。
让学生观察a2+b2和c2有何数量关系,验证猜想:a2+b2=c2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2.介绍有关勾股定理的小知识在国外,相传勾股定理是公元前500多年时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发现的。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7篇)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伙儿带来的7篇《《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的概念。
教学关键: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抽象出三角形的图形,从而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观察发现。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幅图,有没有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或你发现了什么?)2、说一说生活中你还见到了那些物体中有三角形?3、三角形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角形,来研究有关三角形的知识。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二、合作交流,探究体验。
1、你能用彩笔在A4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吗?(老师在黑板上画出1个三角形)2、小组内的同学观察你们画的三角形,都有什么共同点?3、全班交流:(老师板书:三条线段、三个角、三个顶点。
)4、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吗?(当学生说由3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时,课件:图1是三角形吗?图4是三角形吗?理解围成)5、揭示三角形的概念。
(板书: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6、老师介绍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在黑板上标出(边、顶点、角)。
7、介绍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以用字母A、B、C表示,三角形就表示为三角形ABC。
三、反思总结,自我建构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师: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三角形,知道了三角形有三条线段、有三个顶点、有三个角;还知道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了解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优秀7篇】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7篇《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篇一【内容分析】认识三角形和认识三角形特性在四年级中属于较为简单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因为上个学期学生已经学过画垂线,所以给三角形画高能起到很好的迁移。
【学情分析】:本班有学生27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10人。
本班的每个学生都活泼可爱,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
但是有一半的同学的数学基础较差,差生占50%。
是本校数学成绩中等的一个班。
他们不仅计算能力差,空间想象能力也差。
因此为了上好本节课,我利用多媒体教学,另外我还精心制作了一些教具,来进行直观教学。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进一步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特征。
2、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
名称、3、会在三角形上画高。
【学习重点】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学习难点】给三角形画高【学习过程】一、激趣定标1、出示埃及金字塔的和桥的资料图。
2、你从图中发现三角形了吗?3、展示目标: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1、小组合作,利用学具摆三角形,上台展示。
2、出示以下三角形引导学生说出三角的定义。
3、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出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4、播放图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三角形。
5、小组合作阅读60页,回答三个问题。
什么是三角形的高?怎么画三角形的高?自己画一条三角形的高。
6、一个三角形的有多少条高、7、生活中的三角形有什么作用?举例子8、如何增加椅子的稳定性?三、测评训练。
完成课文65页第一题。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在摆一摆、拉一拉的活动中,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易变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三角形特性
单位:上高县锦江中心小学
姓名:熊光华
时间:二O一三年六月十八日
三角形特性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1—82页内容
教学目标:
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性和特征;会给三角形画高;
能力目标:
学会观察,操作分析概括去获得学习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
在小组合作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
教学难点:
会给三角形作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答题卡、硬纸条做成的三角形和四边形活动模型、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1、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和表面是三角形的?
2、出示课件图片:说一说哪是三角形?(学生观察后发现)这些物体都是由三角形框架构成的。
3、问:这些物体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的形状?提示课题:《三角形的特性》
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发现三角形的特性,理解概念
(1)教师先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根据经验,说一说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说说为什么?
(2)学生观察得出③⑦是三角形,①②④⑤⑥⑧不是三角形。
(3学生自学课本,并小组讨论: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学生交流得出几个关键词:“三条线段,围成每相邻两端相连”,才能准确无误围成三角形。
教师总结:由三条线段围成(相邻两个端点相连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4)提问:不同三角形都 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课件出示)
学生答: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
三、探究验证三角形的特性
请学生拿出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活动模型,动手拉一拉:发现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师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可以做成三角形的形状,为什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四: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1、让学生在答题卡上: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段。
(并出示课件)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2、请会画的同学上台演示,并说说他们的创意。
(教师课件演示)
3、让学生在答题卡上: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做指定边上的垂线(出示课件)
4、展示学生作品:提问:三角形有几条高呢?(因为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所以有三条不同的高)
5、根据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
6、做一做:教材P81页,给不同的三角形做不同的高
五、巩固练习
口答:
1、三角形有( )条边,( )个角,( )个顶点;
2、由三条线段( )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3、三角形具有( )性; 判断
1、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 )
2、自行车车架运用了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
( )
3、三角形有一条高、一条底。
( ) 解决问题:
如果请你来修理,你准备把这个木档钉在哪里?(出示课件)
六:总结
(1)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2)质疑,提出不同见解; 七:板书设计
底
高
稳定性
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