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创新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合集下载

基于真实生活情境及化学史融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以“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为例

基于真实生活情境及化学史融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以“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为例

基于真实生活情境及化学史融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单元教学——以“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为例摘要:以淮北一条历史悠久的石板街作为教学载体,将石板街中的青砖、皖F 牌汽车、染布、临涣月饼、汽车尾气处理五种真实的生活情境,分别与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紧密呼应,以实验探究和问题驱动相结合,并融入化学史教育,引导学生建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模型,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生活情境;化学史;氧化还原反应;石板街以初识石板街——初见氧化还原反应为第一课时,探秘石板街——重现氧化还原反应为第二课时,邂逅石板街——再探氧化还原反应为第三课时,进行基于真实生活情境及化学史融合的单元教学[1]。

本教学案例基于淮北地方文化特色,选取淮北一条历史悠久的石板街作为教学载体,以淮北石板街宣传视频导入,在邂逅石板街的过程中,将石板街中的青砖、皖F牌汽车、染布、临涣月饼、汽车尾气处理五种真实的生活情境,分别与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紧密呼应,以实验探究和问题驱动相结合,并融入化学史教育[2]。

从拉瓦锡建立氧化学说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再到弗兰克兰提出化合价的概念后,引导学生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再到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以及柯赛尔、路易斯提出的成键电子理论,从表面现象过渡到表观特征再到微观实质,从局部到整体,从宏观到微观,旨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实施“素养为本”的单元教学,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1.教学设计本节教学案例选自鲁科版(2019版)化学第1册第2章第3节,是基于真实生活情境及化学史融合的单元教学设计,围绕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模型的建构及模型应用。

在此之前,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只有简单的了解,但并不深入和系统。

本节课的作者简介:刘超(1996- ),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高中化学教学及实验教学设计与研究.*课题项目:教育部安徽教研基地项目总课题“普通高中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教育部安徽教研基地项目课题“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单元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课题编号:HX202001)的研究成果。

融合创新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融合创新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融合创新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中国教育界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这被称作“乔布斯之问”,发人深省,值得我们反思。

“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教育信息化的绩效和期待之间存在这么大的落差?”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媒体人聚焦教育的难点、重点、焦点、痛点,一直在关注、在思考。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大战略背景下,我们希望通过媒体的聚合力,博采众家之长,以“创新人才培养”为起点和归宿,推动学术研究和技术实践。

为了解决中小学在信息技术深度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让优质的创新课程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深度应用示范校联盟成员之间沟通交流与实践分享,2016中小学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与创新课程研训会于6月28日-30日在上海嘉定召开。

会议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共同主办,上海市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承办。

会议以“融合创新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为主题,对“创客教育与Scratch创意案例展示”“三维创意设计与3D打印案例展示”“信息技术深度应用典型案例分享”“STEM创新课程教学展示”“数字科学家案例展示”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会议采用TED演讲和工作坊的形式,内容精彩纷呈,现场交互热络、气氛活跃。

中央电化教育馆刘雍潜研究员、上海海事大学魏忠副教授等专家分别作了主题报告,上海喵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红等致力于创新教育的企业代表进行了展示交流。

北京市教育装备协会会长丁书林主持大会时评价:本次大会大咖云集,是教育技术行业一场令人炫目的盛会。

创客教育的兴起,为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打开了一扇窗户。

我们唯有以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教育的初衷,从创新的原点出发,才能开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什么是创客?“创客是一群喜欢或享受创新的人;创客是一种自由、开放、民主、草根的社会文化;创客是一种无所不能、不走寻常路的人生态度;创客是一种动手操作、探究体验式的学习方式。

创新创业案例: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创新创业案例: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当前,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逐步广泛应用,社会各行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日趋明显,已深入到高校教学、科研与管理的各个层面,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大学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为目标,以教学资源建设为基础,以研究性教学为主线,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全面深化教学模式改革,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有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意识和能力。

一、强化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拓展学生学习时空(一)实施重点课程建设工作2014年,学校召开教学研讨会,确定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建设的工作方向。

2015年,学校正式启动重点课程建设工作,重点建设新生研讨课、精品课程、专业核心课程、通识核心课程等400余门课程。

优秀的课程离不开优秀的资源,学校依托信息化课程平台,对每门课程分别建设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主要包括教学录像、多媒体课件、典型案例库、专题讲座、试题库、文献检索系统等。

教师依托生动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结合课程特点,推进课上与课下、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促进学生多途径高效学习。

(二)开展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学校依托学科优势和师资优势,建成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6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充分发挥了在全国行业高校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了我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共享。

同时,学校积极推动课程体系重塑和课程内容改革,强化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的融合融通,2016年启动首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立项工作,共遴选23门优势课程立项建设。

目前,我校《石油工业概论》和《石油工业与环境保护概论》课程已分别在中国大学MOOC、卓越智慧树成功上线。

(三)加强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为解决石油工业的高温高压高集成带来的学生现场实习动手难的问题,学校利用信息化技术,根据石油工业上中下游产业特点,搭建了覆盖石油勘探、开发、炼化、储运、机电五个方向的系列化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为学生创设了工业化的实训情境。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内容提要:针对目前教学中出现注重教学形式忽视学生发展的教学表层化现象,“深度学习”应运而生。

高中政治课堂深度学习的基本特征包括深度解读学科知识、深入学科思维方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为此,教师需改变教学策略,精选整合学科资源,挖掘学习内源力,着意于迁移运用。

关键词: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学习内源力/迁移运用学习是自我的内心世界之“旅”,是自身智慧的“上下求索”,是同自身内心世界的对话。

通过读书实现的学习,犹如在教科书这样的葡萄园里品尝葡萄的果实那样的快乐。

①高中思想政治的学习,学生应逐步构筑起同世界的关系,塑造自身在这个世界里实现某种抱负的能力;认识到自我是不可替代的存在,确证其生存的价值。

然而目前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学习内容,这样的浅表化学习导致过程丧失,意义不足,价值残缺,失去了学习的快乐。

一、缘起:教学表层化导致了学习的浅层化1.学科知识的表层化。

学科知识的表层化指的是教师游离于学科的本质和知识的内核之外,对学科教材和实际教学内容的理解缺乏应有的深度。

主要表现在:偏重知识的表层而不是知识的深层;偏重知识的数量而不是质量;偏重知识点而不是知识的结构;偏重知识本身而不是知识蕴含的思想方法;偏重知识教学的进度而不是知识教学的深度。

②教学表层化现象普遍存在,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显得尤为突出。

教师常常关注的是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大部分课堂时间花在对单个知识点的讲解上,而很少深入知识的逻辑根据和深层意义,更不能触及学科基本结构、基本经验、基本思想和基本价值等更富有教育内涵的层面,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也遥不可及。

2.学生思维的浅层化。

学生思维的浅层化是指,学生的思维没有真正启动,或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思维状态不佳。

主要有以下表现:不敢大胆质疑和推测,不会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缺乏变通地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善于全面地从事物的整体与局部、现象与本质、前因与后果、偶然与必然等诸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认识事物、处理问题;不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顺应同化,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不善于处理自己所学的知识,呈无序散乱状态,构不成知识块,织不成知识网络,理不清知识层次,建不起知识系统;思维表层化,缺乏应有的深度,学习只流于表象的理解,不能深入到意蕴层领会知识的真谛;思维迟钝而不敏捷,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被广泛认可为一项重要任务。

而作为中学生,他们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培养他们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通过融合学生实验来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二、融合学生实验的定义和意义1.融合学生实验的定义融合学生实验是指在中学教育中,将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通过学生亲自操作和实践,达到巩固和加深知识的目的。

2.融合学生实验的意义融合学生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并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如何融合学生实验1.设计实践性强的实验针对中学生的学科特点和兴趣,设计实践性强的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在实验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选取更加接地气的实验内容,如研究手机电池的使用寿命、比较不同品牌手机的电池续航能力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强调实验过程的探究性和创新性在实验过程中,强调学生的探究性和创新性,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探索规律、独立思考。

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实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调整实验方案,设计更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实验。

3.结合实践经验进行讨论与总结在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总结,促进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并探讨其中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融合学生实验的实施策略1.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中,将实践环节融入课堂教学,合理安排实验时间和内容,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机会。

2.提供必要的实验仪器和设备为了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验,学校应提供必要的实验仪器和设备,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实验。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实践与创新是中学生发展的重要能力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学校教育不仅需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将实践与创新融入教学中。

本文将以化学课程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实验教学融合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一、实践与创新教学价值实践与创新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融合实践与创新的实验设计1.选择适宜的实验课题要融合实践与创新教学,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实验课题。

要选择与学生生活和实际问题相关的课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实践与创新意识。

2.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在实验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由选择实验目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引导学生创新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验。

通过举一反三、换位思考等方式,鼓励学生在实验中进行创新尝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给予充分的支持和鼓励。

4.提供合适的实验设备和材料为了实现实践与创新教学的目标,学校需要提供合适的实验设备和材料。

充足的实验设备和材料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实践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5.建立合作学习与交流平台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与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报告和展示等形式,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实践与创新成果,互相学习、借鉴和鼓励,促进实践与创新教学的效果。

三、实践与创新教学策略1.设计项目化实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可以设计项目化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来解决具体的问题。

例如,设计一个水质检测项目,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收集样品、进行测试和分析,并根据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通过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2.开展科学探究实验在实验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实验。

例如,让学生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探究化学反应的速率、溶解度等因素,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而学生实验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本文将浅谈教学融合学生实验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利用学生实验来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一、教学融合学生实验的重要性1.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而学生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现象,进行实践操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学生实验,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到实验的每个环节中,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生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之一。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

在实验中,学生也可以自由发挥,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提出自己的假设,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实验往往需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需要互相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学生实验,学生可以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尊重他人的想法,提高了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二、学生实验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1.设计灵活多样的实验项目为了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教师可以设计灵活多样的实验项目。

通过多样性的实验项目,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提供自己的解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提供适当的实验装置和设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验操作,教师需要提供适当的实验装置和设备。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此外,教师还需要告诉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实验装置和设备,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学生实验的目的不仅在于完成实验任务,还在于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摘要】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是提高中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实验也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

教学融合实验可以通过结合课堂教学和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对于效果评估,可以通过学生平时表现、实验报告质量等方面进行评判。

教学融合实验对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有积极影响,有利于他们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学融合,学生实验,中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重要性,提升,培养,实施方式,效果评估,积极影响。

1. 引言1.1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是一种融合了教学和实验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实践操作来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在中学教育中,这种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中学生需要具备更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而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正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可以帮助中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探究问题、分析数据,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种培养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正文2.1 教学融合实验的重要性教学融合实验是一种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对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融合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将课堂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实践,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生除了学习基础知识外,还需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而实验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的良好平台。

本篇文章旨在探讨如何通过融合实验教学,促进中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实验教学作为一种直观、亲身参与的教学形式,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抽象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加深记忆强度。

此外,实验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巧妙融合实验教学为了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可以将实验与其他教学内容相融合,创造出更有实践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模式。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巧妙融合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案例。

1.融合科学探究实验教学可以融入科学探究,让学生从调研、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数据分析到得出结论的完整科学研究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例如,在学习有机化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取家居用品,通过实验和调查了解其成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2.融合社会实践实验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物理课上,可以通过学习电路原理,设计一个可节能的街灯系统,并实际应用于学校或社区,从而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3.融合实践技能训练实验教学还可以融入实践技能训练,如科学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操作等。

通过操作和实践,学生不仅掌握了实验技能,更能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比如,在化学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制备某种新材料,从中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实验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要有效地融合实验教学,需要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点的选取在实验教学中,要选取与学科紧密相关的实验内容,以确保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能够深刻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2.实验的设计实验设计应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创新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

从混合走向融合融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从混合走向融合融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从混合走向融合融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在这场变革中,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混合式教学不仅结合了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的优点,还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灵活多样的学习体验。

混合式教学并非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需要在深入理解两种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巧妙的设计与实践,实现真正的融合。

《从混合走向融合:融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这篇文章旨在探讨融合式教学的设计理念与实践方法。

我们将首先分析混合式教学的基本概念与特点,然后探讨如何实现从传统混合式教学到融合式教学的转变。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详细介绍融合式教学的设计原则、实施步骤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我们将通过具体案例来展示融合式教学的实际效果,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在未来的教育领域中,融合式教学有望成为一种主流的教学模式。

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融合式教学将为学生带来更加优质、高效的学习体验,同时也将推动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1. 混合式教学与融合式教学的概念辨析随着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创新与变革。

混合式教学与融合式教学作为两种重要的教学模式,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有所相似,但在其核心理念和实践方法上却存在明显的差异。

混合式教学,顾名思义,强调的是“混合”,即将传统的面对面教学与在线教学相结合。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既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传授,也可以利用在线平台提供的学习资源进行辅助教学。

混合式教学注重的是两种教学方式的互补和优化,旨在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而融合式教学则更加注重“融合”二字,它强调的是各种教学元素的无缝衔接和有机融合。

在融合式教学中,不仅教学方式是混合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也都应实现深度融合。

这种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合作性和创新性。

加强学科知识融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加强学科知识融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加强学科知识融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教师要致力于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学科融合打破了学科界限,有利于发展学生高阶思维,实现深度学习。

本文结合三年级学科融合课堂实践研究,对学科融合课堂表现进行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学科融合深度学习小学课程一、基本理论概述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只专注于自己所教学科,对其他学科教学知识所知甚少。

尽管课程改革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但重“主学科”、轻“综合学科”的现象时有抬头。

即使在语数外学科的学习中,有的学生依然只埋头于单科的学习,忽视知识间的联系。

这就造成了教师教学封闭、学生偏科、各方面素养发展不均衡的现象。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是指学习者以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且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

学科融合是在承認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

课堂上融合两门以上的学科知识,以相同的知识点为线索,打破学科界限,重新整合知识体系,建构新型课堂。

学生在学科融合的课堂上,要学习“融合的知识”,将不同的学科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打通知识结构,发展高阶思维,实现深度学习。

二、学科融合课堂的实践探索笔者现以三年级学科融合课《种子的旅行》部分教学为例,探索其实践效果。

本节课融合了语文和科学两门学科内容,语文学科选择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课《“小伞兵”和“小刺猬”》和练习2中的“学和用”部分,科学学科则是选择苏教版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果实和种子》。

这两个学科的教学内容都与“种子”有关联,因此教师将这两科的内容进行整合,实现学科融合教学。

(一)着眼最近发展区,学习语言图式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启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1. 引言在当前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已成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目标。

而学生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本文将浅谈如何通过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来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2. 学生实验的重要性学生实验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深入了解科学原理和现象,培养观察、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等实践技能。

同时,学生实验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的意义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是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通过融入学生实验,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经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的实施方法(1)确定合适的学生实验课程: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基础知识,选择适合的实验课程。

可以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验课程,也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实验课程。

(2)明确实验目的与要求:明确学生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知道实验的目标和任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设置合理的实验步骤:根据实验目标和要求,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确保学生能够有序地进行实验。

同时,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问题和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供必要的实验材料与设备: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材料和设备,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同时,鼓励学生运用现有的材料和设备进行创新实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5)引导学生总结和分享实验结果:学生完成实验后,引导他们总结和分享实验结果。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的效果评价在教学融合学生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近年来,学科之间的融合教学已成为中学课堂教学的热点之一,其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部分就是将实验教学融入到各学科中去。

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文将从实验教学融合的必要性、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关系以及实验教学融合的一些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实验教学融合的必要性实验教学融合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迅速地理解知识的实际应用。

同时,实验教学能够给学生带来灵活、自主地思考问题的积极体验,从而刺激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知识。

此外,实验教学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针对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更多的方案与创新性的思考,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相辅相成。

实践是创新的前提,而创新是实践的反馈。

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操作、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等过程,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性思维的习惯,从而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另一方面来看,创新是熟练掌握实践技能与技巧的结果。

不断探索、分析与总结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一方面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实践技能与技巧,另一方面也会启发学生思索更多的实践场景与实践经验,从而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实验教学融合的教学方式与策略(一)将实验教学融入学科教学中。

通过将实验教学与教材知识有机结合,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在课堂内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设置交叉实验。

多学科实验教学旨在发现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加强学科综合素养。

通过使不同学科的学生一起进行实验,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开拓视野,加强团队协作能力。

(三)搭建实验项目平台。

学生可以通过设立实验项目模拟平台,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实验项目进行探索,进而发展自己的实践与创新经验。

此外,可以将学生自主探究结果与答案进行分法交流,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

(四)案例共享。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学生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大多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实践和创新的机会,这对于培养他们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是不利的。

因此,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堂教学方法,它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多实践和创新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首先,教学融合学生实验能够提供学生们丰富的实践经验。

通过实验,学生们可以亲自动手操作、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实践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更是一种对知识的运用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

而且通过实践,学生们还能够培养观察、实验设计和实验分析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其次,教学融合学生实验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

实验中的问题和挑战往往需要学生们进行思考和探索,引导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需要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不断思考如何改进实验方法和设计更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样的思考和实践,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此外,教学融合学生实验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现潜能。

实验作为一种生动有趣的学习方式,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学生们在实验中往往能够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和问题,并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发展更多的可能性。

这种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

然而,教学融合学生实验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教学融合学生实验需要一定的实验设备和场地,这对于一些资源匮乏的中小学校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其次,教学融合学生实验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教学能力,这对于一些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另外,教学融合学生实验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可能对一些学校和教师的工作负担造成一定的压力。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和挑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和方法。

融合PhET虚拟实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以小学自然《饮食与健康》一课教学为例

融合PhET虚拟实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以小学自然《饮食与健康》一课教学为例

融合PhET虚拟实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以小学自然《饮食与健康》一课教学为例
李冬
【期刊名称】《教育传播与技术》
【年(卷),期】2022()4
【摘要】虚拟实验技术具有直观化、游戏化、受众广、重探究的特点,可用于开展基于研究设计的、开放的实验教学。

本文以小学自然《饮食与健康》一课的教学为例,探讨融合PhET虚拟实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可能性。

在教学案例中,通过合理设置教学目标,采用虚实结合、创设情境等方法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本文还对融合虚拟实验教学的积极意义和使用原则进行了论述。

【总页数】6页(P36-41)
【作者】李冬
【作者单位】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附属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初中物理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实践与思考\r——以《光的反射》一课为例
2."―课一例"案例教学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实践探索——以初中《道德与法治》“生命的韧性”一课教学为例
3.“体医融合”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的教学实践--以《运动强度》一课为例
4.促进深度学习的初中科学探究教学设计与实践--以“酶
的催化作用”一课为例5.在课堂追问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与思考--以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第一课时教学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引言在传统的中学教育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往往是相对独立的两个环节。

学生在教室里接受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后,随后再去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

然而,这种分离的教学模式往往无法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创新能力。

因此,教学融合学生实验,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已经成为了当前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文将探讨教学融合学生实验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1. 学生参与实验过程教学融合学生实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学生参与实验过程。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进行实验操作,而在教学融合学生实验中,学生将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实验的各个环节中。

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验的设计和方案制定过程中,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的材料和步骤。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提高实验操作的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融合学生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亲手进行实验操作来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并能够通过实验中的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实验操作也能够提供一种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机会,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教学融合学生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

在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和观察实验现象,提出自己的疑问,并通过实验操作来解决问题。

同时,学生也可以在实验中进行自主的创新尝试,探索新的实验方法和设计新的实验方案。

这样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的应用与挑战教学融合学生实验在中学教育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如何合理安排教学融合学生实验的时间和内容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学校课程繁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兼顾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是一个难题。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培养高素质的新一代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同使命。

而实践与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成为了教学中的关键问题。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学生实验作为一种形式多样的科学教育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教学实现知识和技能真正的融会贯通、收获复合型的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多种教育目标。

但仅仅是单纯的实验教学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将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深度融合,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具体方案如下:一、合理规划实验教学教师需要合理规划实验教学,将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使实验教学具有可操作性、可见性、可比性。

同时,实验教学需要有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操作流程,以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教师还需要加强实验教材的编写和整理,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才能更好地学习。

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营造一个积极、开放、鼓励思考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等,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注重个性化教学教师应了解学生的个性及特殊需要,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和手段,如小组实验、个性化探究等,满足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现个性化的教学目标。

四、提高实验效益在实验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思维方式,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实验效益的目的。

通过实践中的错误和失误,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真正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进行全面的系统学习。

通过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了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科学的魅力,真正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结合。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教学融合学生实验,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一、引言近年来,实践与创新能力已成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目标。

实践和创新能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然而,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中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发展较为有限。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种教学融合学生实验的方法,以提高中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二、背景传统的中学教学模式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缺乏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通常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有机会进行实践和创新活动。

然而,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是在实际操作中逐渐培养和发展起来的。

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我们需要将实践和创新活动融入到教学中。

三、融合实践与学生实验的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可以是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也可以是与实践和创新活动相关的问题。

通过提出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行实践和创新活动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水平,设计一些实践和创新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和创新。

例如,在物理课上,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物理现象。

在化学课上,可以设计一些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

3.提供问题解决的机会在实践和创新活动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引导和帮助,让学生主动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鼓励学生创新在实践和创新活动中,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创新的例子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四、教学融合学生实验的实施效果通过教学融合学生实验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中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首先,学生通过实践和创新活动,可以深入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其次,学生在实践和创新活动中,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与创新

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与创新

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在当今社会,科技和教育已经密不可分,二者的融合不断加深并引领着教育领域的创新发展。

科技的发展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教育的需求也推动着科技不断进步,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教育的变革和进步。

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首先体现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而现在通过科技手段,教学内容可以更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比如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课堂等,让学生在参与互动中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

同时,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个性化定制教学方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其次,科技为教育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打破了地域的限制。

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优秀的师资,即便是身处偏远地区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同时,教育也可以跨越国界,进行国际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和融合,培养跨文化的综合素养。

再者,科技与教育的融合还体现在教育管理和评估上的创新。

借助大数据和智能化技术,可以更科学、客观地对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同时,科技也为教育管理提供了便利,提高了教育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构建起更加规范和健康的教育生态。

另外,科技与教育的融合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力。

现代学生成长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渴望通过新颖的方式获取知识,科技的加入使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同时,教育也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帮助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和挑战。

在未来,科技与教育的融合将更加深入,创新的教育模式将不断涌现。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将进一步融入教育领域,为教育带来更多可能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科技只是手段,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推动科技与教育融合的过程中,仍需坚守教育的初心,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让科技真正为教育提供更好的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融合创新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作者:王晓波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6年第08期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变革的时代。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指导下,教育正在发生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中国教育界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这被称作“乔布斯之问”,发人深省,值得我们反思。

“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教育信息化的绩效和期待之间存在这么大的落差?”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媒体人聚焦教育的难点、重点、焦点、痛点,一直在关注、在思考。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大战略背景下,我们希望通过媒体的聚合力,博采众家之长,以“创新人才培养”为起点和归宿,推动学术研究和技术实践。

为了解决中小学在信息技术深度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让优质的创新课程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深度应用示范校联盟成员之间沟通交流与实践分享,2016中小学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与创新课程研训会于6月28日-30日在上海嘉定召开。

会议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共同主办,上海市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承办。

会议以“融合创新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为主题,对“创客教育与Scratch创意案例展示”“三维创意设计与3D打印案例展示”“信息技术深度应用典型案例分享”“STEAM创新课程教学展示”“数字科学家案例展示”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会议采用TED演讲和工作坊的形式,内容精彩纷呈,现场交互热络、气氛活跃。

中央电化教育馆刘雍潜研究员、上海海事大学魏忠副教授等专家分别作了主题报告,上海喵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红等致力于创新教育的企业代表进行了展示交流。

北京市教育装备协会会长丁书林主持大会时评价:本次大会大咖云集,是教育技术行业一场令人炫目的盛会。

创客教育具有无限的价值潜能创客教育的兴起,为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打开了一扇窗户。

我们唯有以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教育的初衷,从创新的原点出发,才能开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什么是创客?“创客是一群喜欢或享受创新的人;创客是一种自由、开放、民主、草根的社会文化;创客是一种无所不能、不走寻常路的人生态度;创客是一种动手操作、探究体验式的学习方式。

” 中央电化教育馆刘雍潜研究员给出了这样的定义。

那么,对于创客的未来发展,刘雍潜研究员给予了怎样的评价呢?“创客运动为培养21世纪的创新人才提供了新的契机,创客教育具有无限的价值潜能,将对个体发展、课程改革、教育系统变革以及国家人才战略产生重大影响。

”创客教育如何才能在学校落地生根?创客空间以及创客课程被认为是很好的形式。

在工作坊交流时,深圳市龙城小学特级教师吴向东给出了这样的回答:“时代在发展,学习环境在变化,创客空间为创客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工具支持,网上课程的多样化、微型化,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选择性和灵活性。

”人的创造跟技术总是紧密相连的在“互联网+”时代,各种变革的力量逐步从独立走向联合,从各自为战走向共生、共进,形成一个全新的生态环境。

置身其中,教师和学生需要与时俱进。

难怪上海喵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红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的孩子将会在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3D打印、虚拟现实等新技术营造的环境里生存——如果没有创新能力,在未来的社会里立足将是难以想象的。

”华东师范大学杨晓哲博士在报告开篇表达了相同的观点:“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奇妙的时代,新技术层出不穷,人的创造跟技术总是紧密相连的,每一个人都能重新发现自己的潜能,每一个人正在诞生新的潜能。

”当学校有了全新的生态环境之后,教师需要如何成长起来,进而发现自己的潜能呢?杨晓哲博士给出了四种建议:一是给予更多专业成长的空间;二是鼓励更多蜂窝式的联盟团队;三是积木式创新的服务组织;四是新木桶理论的生态搭建。

技术正在改变着教育,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体验和变化。

这种改变正在一点点沉淀、一点点积累,也许是一项新的技术,也许是一个新的软件……但最终还是要从量变走向质变。

上海海事大学魏忠副教授从教育信息技术谈起,为我们介绍了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独特的视角、深入的分析、激情澎湃的演讲令人如痴如醉,给我们带来了众多的启示。

例如,对于深度学习——从外界信号的输入进入人脑,大脑皮层开始进行分层判断,这个时候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会并行和多层进行处理,并形成人类的智慧。

这启示我们,教会的是知识,教不会的是连接。

教育必经是系统性和着眼于未来30年的良心工程,默会知识、隐含变量、大脑分区等数十年的脑科学的进步也逐渐结成正果,体系化、深层次、分布计算、神经网络等工具性的科技既得益于生命科学,又反哺教育。

在国内,编程类、媒体制作类软件在中小学STEAM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以综合实践课程、信息技术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为主。

北京的吴俊杰老师研发了“人工智能”“Scratch 编程”课程、温州的谢作如老师依托Arduino、Scratch软件研发了“互动媒体技术”课程……正是一线老师默默无闻的耕耘,才使得信息技术教育多了一抹亮色。

在对一线教师实施编程教学的长期追踪和关注中,北京师范大学3D技术与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进宝副教授产生了一个独特的动机:手机可以用于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科学的概念。

当这个成果开始在Dave Wolber教授的课堂上进行试验时,张进宝副教授意识到,它的能量超乎想象:App Inventor把学生从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能够亲手为自己的手机创建应用,这让学生感到有趣和兴奋。

创新课程正越来越顺应时代需求在“互联网+教育”发展背景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创新课程正越来越顺应时代需求,技术为创新课程形态及实施带来跨越时空、跨越情景、满足个性需要的支撑,而社会资源的课程提供、多方参与的课程实施、关联前沿的学习内容创新、面向现实世界的问题解决等课程创新实践正由一股新的力量整合而来。

创新课程的生成与发展正向我们大踏步走来。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数字学习与教育公共服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李玉顺副教授认为:新课程改革是我国21世纪初教育改革与学生发展中最有影响力的事件。

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核心要义是打破知识传递目标取向,尊重个性差异,立足于每一位学生的自身特点,帮助其有效学习,使之按自己的取向得到尽可能的充分发展,培养学生健全个性和完整人格。

课程改革正从源头上通过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推进,向着促进学习者核心能力提升、张扬学习者潜能以及创新课程实践方向发展……对于翻转课堂在国内的盛行,有教育人士给予了这样的评价:翻转课堂之所以如火如荼,正是因为翻转课堂的理念踏在了中国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上。

通过实验分析,江南大学教育技术系副主任刘向永副教授给出了自己的“理解”:翻转课堂的出路何在?用理解性教学重构课堂,应该围绕理解而翻转,而且要把理解定位为整个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

理解就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分析,将有关联的事物相互联系,通过自我消化、整合,形成新认识的心理过程。

理解的含义不仅仅是“明白、懂得”,更是应用知识的能力,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嘉定区实验小学是上海市第一所以BYOD进行数字化学习研究的学校。

上海市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兼嘉定实验小学校长花洁通过改变“教”和“学”的流程,找到了一条创新课程的实践之路。

发现每一位教师,成就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使用自带设备进入“互联网+教育”时代进行个性化学习。

从“评价为了学习”到“评价就是学习”“互联网+”时代,生产力对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不同的生产力决定了对未来劳动者素质要求的不同。

将来应该培育什么样的人才,以什么标准来评价教育的质量,“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评价?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网络部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张生副教授从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1.科学教育的质量观基于标准的发展,其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二,要关注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其三,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是在过程中产生的,是过程和表现的持续发展。

如何追求科学教育质量观的追求?从宏观上来看,需要建立健全的教育督导和评价机制;从中观来看,需要建立和持续完善现有课程标准和评价标准;从微观层面看,应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框架。

2.评价即学习的理念评价即学习,意味着评价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过程,是未来学习的重要环节而不是辅助手段。

其一,评价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高级思维过程。

其二,评价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对原有认知的动态调整、顺应、同化。

其三,评价是一种表现、发展的学习过程。

3.核心技术的革新利用大数据,对教育数据(结构化、非结构化)进行全方位与全程性采集,对多维教育数据的深度分析。

这有效地促进了从经验主义向数据主义的转变;从宏观群体向微观个体的转变;从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的转变。

总之,互联网时代的基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不仅涉及评价机制体制的顶层设计,还涉及评价理念的革新,包括从“评价为了学习”到“评价就是学习”过渡,也涉及未来人才素质素养的理念革新,以及评价核心技术的革新。

本次会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创新教育、计算思维、深度学习、增强现实、教育评价、课程改革、创客教育、STEAM教育等关键词成了此次会议的热词。

从中可以看出,教育界人士开始关注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式发展、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课程的生成与发展。

同时,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加明确。

我们正处在大变革时代,教育改革开始回归教育本质。

从创新原点出发,具有开放、融合、共享等鲜明时代特征的教育正在走来。

除了主题报告之外,5个并行的主题工作坊以创新课程项目为依托聚集了各自的铁杆粉丝。

工作坊里既有精彩的经验分享、交流互动,也有3D打印、深度学习、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带来的快乐体验。

会议主办方搭建了形式多样的网上互动平台,参会人员进行了充分的互动交流。

其中,参会者“乡村贝司”留言:“在真实环境中倾听,徘徊在创新、创客和STEAM教育中的我有了新的感悟。

非常喜欢刘雍潜研究员的报告,幽默风趣的风格活跃了参会者的思维。

”本次会议在专家和一线教师之间,中小学校和教育企业之间建立起了畅通的渠道,让先进的理念、鲜活的经验充分碰撞,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喵爪迎来了成立后的第二年,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喵爪是为了帮助人的学习和创新才成立的。

在这半年里,我们以搅局者的面目出现在互联网教育领域。

我们设计了教育机制来帮助学生跳出框框想解决方案,背后不仅仅是奇思妙想那么简单,还需要克服种种困难,用自我的坚定信念去创造不可能。

新技术已经为我们创造不一样的未来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而我们却非常容易受困于自己的固有思维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