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纤化纤维素及其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纤维素制备微球材料的研究进展

纤维素制备微球材料的研究进展
c h a n n e l c h i p i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s u p e r i o r t o ma n y o t h e r me t h o d s f o r c e l l u l o s e mi c r o s p h e r e s p r e p a r a t i o n wi t h a c c u r a t e c o n —
Re s e a r c h Pr o g r e s s o f Mi c r o s p h e r e s Ma t e r i a l s S y n t h e s i z e d f r o m Ce l l u l o s e
Z ENG Da n l i n ,CHEN S h i y u a n ,ZHANG Qi ,LI U S h e n g l a n
其 中微流通道法更 易于精确操控 , 微球 粒径 均一 , 在纤 维素微球 的制备 方法 中 占有 突 出优 势 。将微球 的合成 过程概 括为溶解 、 分散 、 固化等阶段 , 而纤维素溶剂、 分散剂 、 固化再生 的方法都将 影响微球 的最终形貌 。从化 学改性 、 共 混
改性两方面 出发 , 探讨 了纤维素微球 常用的改性 手段 及最终 改性 的效果 。详 细介绍 了纤 维素微 球在 生物栽体 、 金属
( Hu b e i K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Co a l Co n v e r s i o n a n d Ne w Ca r b o n Ma t e r i a l ,S c h o o l o f Ch e mi c a l E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

纤维素酶的生产与应用研究进展

纤维素酶的生产与应用研究进展

纤维素酶的生产与应用研究进展纤维素酶是一种能够降解纤维素的酶类,具有重要的生产与应用价值。

纤维素作为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资源,但其结构复杂,难以降解。

纤维素酶的生产与应用研究为利用纤维素资源、提高生物质酶解效率开辟了新途径。

纤维素酶的生产主要有两种方法:微生物发酵和基因工程技术。

微生物发酵是利用能够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进行培养,通过调节培养条件、选用优良菌株等方式来提高酶的产量和活力。

近年来,采用转基因技术制备纤维素酶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通过将纤维素酶基因导入高效酶产生菌株,可以大幅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

纤维素酶的应用涉及生物质能源、饲料行业、食品工业等多个领域。

在生物质能源领域,纤维素酶可以将纤维素有效降解成可发酵的糖类,进一步转化为乙醇、柴油等可再生能源,用于替代传统石化能源。

饲料行业利用纤维素酶可以提高动物对纤维素的消化吸收率,增加饲料的利用效率,减少饲料浪费,降低养殖成本。

食品工业中,纤维素酶可以用于果汁澄清、酒精酿造、食品加工等环节,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纤维素酶的研究还涉及酶学性质、结构功能等方面。

研究发现,纤维素酶的降解效果与其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

通过对纤维素酶的分子结构进行改造,可以提高其活性和稳定性。

同时,研究人员还通过对不同纤维素酶家族成员的研究,发现其在降解机制、底物特异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为深入理解纤维素降解过程提供了基础。

虽然纤维素酶在生产与应用方面取得了不容忽视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

纤维素酶的生产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

此外,纤维素酶的稳定性和活性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因此,在纤维素酶的研究和应用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优化,以进一步提高其产量和效能。

纤维素酶的生产与应用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随着对纤维素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利用,纤维素酶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广阔。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深入研究,纤维素酶的生产与应用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微纤化纤维素用于纸张处理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微纤化纤维素用于纸张处理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摘 要 : 小 迁 介 “J 微 i i !  ̄ / f . r 化纤维 粜 ( Mi c l ’ o i f b r i l l a t e d( ’ e l l u l o s e ,f i ; J 你 MF c)的 件 : 能干 制 * i 综 述 J C 处川 …川J 0 K :处 :
( 一 ) MF C l f 1 ] 简 介
) , j f I L j 水 微 纤 ( Na n o ib f r i l l a t e d Cc l l u o s e ) 。 MF C对 环 境
儿 . 微 r 化 纤维 素 ( Mi c r o f i b l ’ …a t e d C e l l u l o s e , 简 称 , MF C)址 一 种 新 型 的广 泛 仃 、 价慷 物 卜 的儿 C f ,  ̄ f 降f j [ ; t , J 纳 米 级 纤 维 系功 能 4 ¨ f …, 址 { i ' l l J I ~1 O 0 t i n 1 之川 I , K瞍 为 小到 2 0 做 水
m , .  ̄ - j / J 处 、 磨 法 、 冷 粉 l i  ̄ ' - E 、巡声波法 。 l 1
川 的 坝处 的方 法 有 化 : 法4 : u 牛物 法 。 化 学 法 叉
分 TEMP O 化 法 预 处 、 段 l l I 』 化 颅 处 、磺 化 预 处 。 物 卜 是嗨预处川 】 , 『 勺, J ’ 。
率 。在制 各MF C的 过 程 中 , 酶 水 解 处 理 的 目 的 是 降 低 提供 能量 。 同时 由于其 为强度高 、刚度大 、重量 轻 、可 MF C纤维 素 之 间 的结 合 力 , 使 其 易于 微 纤 化 , 并 最 大 程 生物 降解 和可再生 的环 保材料 ,使其在先 进纳米复合材 度的保持纤维的长度 。 ( 三 ) MF C 的 性 质 料 中 的应 用 前 景 极 为 广 阔 。 最 后 ,浅 谈MF C 在 印刷 领域 的 应 用 。首 先 , 印刚 用

细菌纤维素的制备和应用研究进展

细菌纤维素的制备和应用研究进展

细菌纤维素的制备和应用研究进展陈竞;冯蕾;杨新平【摘要】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简称BC)又称微生物纤维素,具有独特超细网状纤维结构、不含木质素和其他细胞壁成份,吸水性强、高生物兼容性、可降解性等优良特点,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细菌纤维素的菌种筛选、碳源优化、发酵工艺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细菌纤维素在肾透析膜、血管支架、皮肤代用品、化妆品膜、减肥代餐食品等方面的应用.【期刊名称】《纤维素科学与技术》【年(卷),期】2014(022)002【总页数】6页(P58-63)【关键词】细菌纤维素;醋酸杆菌;BC膜【作者】陈竞;冯蕾;杨新平【作者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91;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91;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815;TQ352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简称BC)主要是由细菌在细胞外合成的一类高分子碳水化合物,与天然植物纤维素化学组成非常相似,都是由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

由于其独特的合成方式,使得细菌纤维素具有超细网状纤维结构,质地纯,结晶度高,有很强的吸水性,是一种天然的纳米材料的“海绵”,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可降解性,合成过程温和同时具有强大的成膜特性,BC膜被形象的比喻成“是以无数的细菌为梭子织就的一块无纺布”。

以上优势预示着细菌纤维素在许多需要使用精细纤维素的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应用前景,因此细菌纤维素已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细菌纤维素的菌种筛选、碳源优化、发酵工艺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细菌纤维素在肾透析膜、血管支架、皮肤代用品、化妆品膜、减肥代餐食品等方面的应用,为我国在这一领域研究和应用做铺垫。

1 细菌纤维素的制备1.1 BC生产菌的分离筛选目前,已知能够生产纤维素的细菌有许多种,常见的有醋杆菌属(Acetobacter)、根瘤菌属(Rhizobi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八叠球菌属(Sarcin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气杆菌属(Aerobacter)、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固氮菌属(Azotobacter)和产碱菌属(Alcaligenes)等。

探析微纤化纤维素在造纸中的应用

探析微纤化纤维素在造纸中的应用

探析微纤化纤维素在造纸中的应用摘要:原材料产业作为造纸业的基础产业,关系到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造纸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和人们息息相关。

根据研究统计,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因此我国对于纸类产品的消耗非常大,占全球纸张用量的百分之三十,纸和纸板已经被我我国广泛使用到了各行各业当中。

在我国近几年的纸张材料选择当中,竹材方面已经成为现在讨论的热点内容,与传统的原材料相比,其存在很多的优点,其中存在纤维素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并且在自然界当中存在很多,主要分布在植物当中,尤其是木材当中。

在对纤维素的使用当中,其被广泛开发成了纳米纤维素,以及纤维素等新型材料,在造纸领域当中主要的对其存在的特点进行广泛使用。

本文就对微纤化纤维素在造纸中的应用进行全面分析。

关键词:微纤化纤维素;造纸;应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纸类产品的使用逐渐增多,使得存在的自然资源在不断地消耗,导致大部分资源已经出现匮乏状况。

所以,在现在时代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人们逐渐关注可再生资源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造纸行业也不例外。

微纤化纤维素英文名是MicrofibrillatedCellulose,简称是MFC,其实一种新型材料,具有纳米级别的纤维功能。

该纤维素的直径在1-100纳米之间,其长度不超过20微米,形态是一种胶状体。

微纤化纤维素的优点是,结晶度很大,保水值很高,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分散性[1].并且还存在优秀的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可降解性强。

生产时,原料来源广泛,在竹子、木头、棉花和海藻之类的植物中都能提取出大量的微纤化纤维素,并且这些微纤化纤维素可再生性比较强。

所以近几年来微纤化纤维素的制备和应用已经受到了国内外的很多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随着近几年的不断发展,已经逐渐地走向了产业化,微纤化纤维素在医学制药、食品加工、造纸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推广。

1.微纤化纤维素的制备微纤化纤维素制备方法存在很多种,可以分为机械法、化学法、生物法。

微晶纤维素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微晶纤维素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微晶纤维素的制备及性质研究近年来,由于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微晶纤维素(MFC)已成为具有重要意义的可再生资源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MFC可以用于制造轻质、强度高的复合材料,同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低燃烧性。

因此,MFC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

本篇文章将介绍MFC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研究。

MFC是一种微小纤维形状的纤维素,其制备主要包括水湿法和吹尘法两种方法。

水湿法是一种可逆的碳水化合物结构调整方法,它可以利用木质素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将木质素降解成由细小的纤维素组成的结构,再经过升温蒸发使结构均匀,最终生成MFC。

吹尘法是一种射流喷雾技术,通过控制木质素微粉末受力状态,使其在一定温度和压力反应形成MFC,并在凝胶凝固和乳化状态间发生转变,从而达到生成MFC的目的。

MFC具有良好的湿稳定性,其分子结构致密,表面电性,因此很容易构筑复合材料。

例如,MFC可以与塑料和橡胶复合,以构建轻质、高性能的复合材料;也可以与金属复合,形成具有良好隔音和节能性能的复合材料;在其它领域也可用于制造电子材料、高性能涂料等。

而在MFC性能研究方面,研究人员一般会探究MFC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电学性能等。

MFC在这些方面的性能比其它类似材料都要好,受到广泛的关注。

例如,在力学性能方面,MFC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极高,远超其他类型的纤维素;在热性能方面,MFC的热衰减性能十分突出,比其它类型的纤维素要低;在电学性能方面,MFC的抗电弧性能极佳,可有效抑制电弧传导,有效保护电气设备。

此外,对MFC性能影响最大的因素是MFC的分子结构和形貌。

研究表明,分子结构上,MFC的分子链节点越接近,性能越好;形貌上,MFC表面越细腻、形状越均匀,其性能也越好。

总体而言,MFC具有良好的可再生性、可塑性和性能稳定性,是一种有前景的可再生材料。

研究人员应聚焦于MFC制备方法及其性能的研究,以期开发出更先进、性能更优越的MFC材料,促进MFC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使用。

微晶纤维素的研究进展思路

微晶纤维素的研究进展思路

微晶纤维素的研究进展思路微晶纤维素是一种由纤维素大分子进行微细化处理得到的纤维素纳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晶度和高结晶度等特点。

近年来,微晶纤维素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微晶纤维素的研究进展思路。

一、制备方法的改进目前,微晶纤维素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处理法、机械法和酶法等。

化学处理法中,硫酸处理是一种经典的方法,然而,硫酸的使用会带来环境问题和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寻求环境友好的替代方法。

机械法中,高压减容方法能有效降低纤维素晶胞尺寸,但存在高能耗和设备复杂的问题。

酶法是目前研究较为活跃的方法之一,但酶的可获得性和耐受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因此,研究人员可以尝试开发新的制备方法,如氧化法和超声波法等,以提高微晶纤维素的制备效率和安全性。

二、性能的改善与应用拓展微晶纤维素的特殊结构和纳米级尺寸使其具有许多杰出的性能,如高比表面积、高结晶度和优异的力学性能等。

然而,目前微晶纤维素的应用主要局限于纸张、薄膜和涂料等领域,如何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是一个关键问题。

一方面,可以通过表面修饰和功能化处理,增强微晶纤维素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提高其在复合材料和电子器件等领域的应用性能。

另一方面,可以将微晶纤维素与其他纳米材料相结合,如石墨烯、纳米金属等,以制备具有更好性能和功能的复合材料。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控微晶纤维素的表面性质,制备具有特殊功能的微晶纤维素材料,如抗菌、药物缓释和光催化等应用。

三、机制的深入研究微晶纤维素具有许多独特的结构和性质,但其形成机制和性能发展规律尚不完全清楚。

因此,研究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扩展微晶纤维素的机制研究。

首先,通过分子模拟和实验手段,深入研究微晶纤维素形成的过程和机理,揭示其晶胞尺寸和结晶度的形成原因。

其次,研究微晶纤维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和调控机制,以提高微晶纤维素的产量和降低制备成本。

此外,研究微晶纤维素的力学性能和变形机制,有助于深入理解其力学性质和应变行为,为其在纳米材料和生物材料领域的应用提供基础。

NaOH溶液预处理结合超声制备微纤化纤维素的研究

NaOH溶液预处理结合超声制备微纤化纤维素的研究

第27卷第1期2019年3月纤维素科学与技术Journal of Cellulo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V ol. 27 No. 1Mar. 2019文章编号:1004-8405(2019)01-0057-08 DOI: 10.16561/ki.xws.2019.01.02NaOH溶液预处理结合超声制备微纤化纤维素的研究徐雪冬,刘斌*,吴雪,王晶,刘美莲(北京工商大学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北京100048)摘 要:应用NaOH溶液与超声处理进行微纤化纤维素的制备研究。

粒径分析表明,NaOH溶液造成纤维素有限溶胀和溶解,后续超声处理后的纤维素粒径指标D[4,3]和D[3,2]明显减小。

电镜观察发现,超声空化作用促使纤维素微纤束直径和长度减小;经过化学预处理(10%NaOH,70℃,1 h)和超声作用,比单一超声处理时纤维素微纤束直径尺寸缩减更加明显。

电镜观察结果说明NaOH溶液预处理造成纤维素溶胀和解离,而超声空化强化了纤维素微纤束的剥离与分解。

单一超声处理(200 W,15 min)不改变纤维素的结晶度和热稳定性。

10%NaOH溶液预处理(70℃,1 h)和超声处理(200 W,15 min)后,纤维素的结晶度下降,但热稳定性几乎不发生变化。

关键词:纤维素;NaOH碱化处理;超声处理;微细化中图分类号:TS721 文献标识码:A微纤化纤维素是通过物理化学等作用将纤维素纤维浆料解离制得的。

1983年,Turbak等首先将木浆纤维经过高压均质处理后得到微纤化纤维素,并对其形态结构、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等进行研究[1]。

微纤化纤维素在水中表现出类凝胶特性,假塑性以及触变性,在医药、化妆品、吸附产品、造纸等领域有巨大应用前景。

Spence等[2]比较了高压均质、高速研磨、高压微射流制备微纤化纤维素的工艺、能耗以及产品性能。

Chakraborty[3]等用液氮冷却浆料后在高剪切力下制备微纤化纤维素。

多孔性微纤化纤维素(MFC)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多孔性微纤化纤维素(MFC)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多孔性微纤化纤维素(MFC)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纳米纤维素是一种易生物降解、可再生的环保天然高分子材料。

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一定长径比的微纤化纤维素(MFC)可制备成具有独特孔隙结构和力学性能的膜材料,这种多孔的MFC膜在导电储能、分离及吸附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论文首先探索和优化了MFC膜的刮涂成型工艺;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纤维素原料羧乙基化预处理程度和机械研磨程度以及原料种类对所得MFC性质及MFC膜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初始原料为漂白竹浆;最后,系统地研究了有机溶剂、干燥方式和阳离子型添加剂对MFC膜孔隙结构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为多孔性MFC膜的制备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探讨了刮涂成型技术制备MFC膜的可行性,该技术包括脱泡、刮膜、预干燥和热压干燥等环节。

通过研究MFC悬浮液初始固含量、涂布基底和膜厚度对MFC膜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制备工艺。

研究结果表明,较适宜的MFC悬浮液初始固含量为1%~2%,在该浓度范围内既能保证刮涂过程的顺利进行,还可以加快干燥进程,提升制膜效率。

通过实验选定芳纶纸为较适宜的涂布基底。

另外,经分析MFC膜的厚度与其力学性能的关系,得出较合适的制膜厚度范围为35~70μm。

2.采用羧乙基化预处理与机械研磨相结合的方式制备了MFC。

通过改变预处理条件和研磨程度,得到了一系列不同羧基含量、不同研磨程度的MFC,再经刮涂成型法制备成膜,测定了MFC的性能及其膜材料的的基本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及孔隙结构等。

同时,对比分析了竹浆、阔叶浆、针叶浆、化学机械浆、棉短绒浆和玉米芯纤维素六种不同的原料对所得MFC及膜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原料羧基含量在1mmol/g左右时,MFC保水值适中,浆料在涂布过程中既不会固液分离,又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够保证刮涂成型过程的顺利进行,并且所得MFC膜的抗张强度较高。

另外,随着预处理后原料研磨程度的加剧,所得MFC纤丝化程度提高,孔隙率下降,制得MFC膜的强度先升高后降低。

微纤化纤维素的制备与结构控制

微纤化纤维素的制备与结构控制

微纤化纤维素的制备与结构控制微纤化纤维素是由纤维素酶催化反应后产生的纤维素水解产物,是一种具有高度纤维化特性的纤维素产物。

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在合适的条件下,利用高效纤维素酶催化反应,将天然纤维素水解成为微纤维化的纤维素,具有高效的应用价值。

微纤化纤维素的制备主要是通过纤维素酶对纤维素进行水解反应,将纤维素水解为微米级的纤维素产物。

目前,微生物、真菌和植物等都可以用来制备微纤化纤维素,其中以微生物发酵法制备的微纤化纤维素较为常见。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微纤化纤维素需要选择适宜的微生物菌株,培养条件与生长环境等。

通常利用厌氧发酵或反渗透浓缩等技术,使微纤化纤维素浓缩程度较高,纯度较高,并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微纤化纤维素结构与其制备方法和环境参数有关。

通过优化发酵条件和控制培养环境等,可以对微纤化纤维素的结构进行调控。

1. 酶种类:选择高效的纤维素酶种,如金黄色木霉菌(Aureobasidum pullulans)A-1,能够有效催化纤维素的水解反应。

2. 反应条件:通过调整水解反应的酶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值等参数,可以改变微纤化纤维素的结构和形态。

3. 细胞壁酸解法:在微纤化纤维素制备过程中,利用细胞壁酸解法可以有效控制微纤化纤维素的形态和大小。

过程中,需要将纤维素酶处理后的微纤化纤维素与一定浓度的盐酸混合,控制pH值在酸性范围内,并通过温度和时间控制进行反应。

4. 水热法:通过利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水热反应,可以制备出纤维素纤维凝胶状微纤化纤维素。

在此过程中,纤维素酶产生的微纤化纤维素经加热后会发生交联,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稳定的凝胶状体。

总结微纤化纤维素具有高效的生物分解性和分散性,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在医学、食品、化工及环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制备微纤化纤维素的过程中,对其结构进行控制是实现其高效利用的重要手段。

因此,未来制备和应用微纤化纤维素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其结构控制方法,以实现更高效、可控和可定制的微纤化纤维素制备。

微纤化纤维的制备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_项秀东

微纤化纤维的制备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_项秀东

后,大部分研究都是采用木材纤维为原料 ,但随着地 球森 林 覆 盖 率 的 不 断 减 少, 非 木 材 纤 维 日 益 受 到 关注。 2. 1. 2 非木材纤维 非木材纤维木素含量很少, 不需要漂白, 因此, 越来越 多 的 研 究 者 以 其 为 原 料 进 行 微 纤 化 来 制 备 MFC , 如 大 麻、 亚 麻、 剑 麻 等。 另 外, 蔗 渣、 玉 米 秆、麦秆和稻梗以及一些蔬菜的根部和残余物都可以 作为原料。非木材具有来源丰富、种类繁多、价格便 宜的优点, 且可以再生; 其中的纤维素在细胞壁 S1 层的含量低于木材细胞壁 S2 层中的状态, 因而, 易 于微纤化且能耗低,工艺简单。 Bhattacharya 等人[6]以蔗渣为原料,80℃ 条件下, 经 4% NaOH 处理 4 h,脱出大部分木素和半纤维素, 再经过亚氯酸钠冰醋酸漂白, 除掉残留的木素和半 纤维 素, 洗 涤 多 次, 经 两 段 高 压 均 质 化 处 理 得 到 MFC 。但是,扫描电镜 ( SEM) 观察结果表明, MFC 横向直径为 20 ~ 200 nm, 直径不均一, 且易聚集成 纤维束。 Robin Zuluaga 等人[7] 以香蕉残余物为原料, 通 乙醇有机溶剂抽提,在碱性条件下用 H2 O2 氧化 过苯漂白,然后 用 体 积 分 数 80% 冰 醋 酸 和 70% 硝 酸 在 120℃ 温度下作用 15 min, 脱出木素和半纤维素, 然 后经 过 高 压 均 质 得 到 直 径 5 nm、 长 度 几 个 微 米 的 MFC 。 2. 1. 3 动物纤维 被囊动物由于具有较大的长径比 ,通常被用来制 8] 表明,Terech 等人通过硫酸水解 备 MFC 。文献 [ 被囊动物制备出宽度为 10 ~ 20 nm、 长度为几微米 的 MFC 。 2. 2 2. 2. 1 植物纤维纤维素、 半纤维素、 木素三大化学组 分对微纤化的影响 纤维素对微纤化的影响 影响 MFC 得率的因素有原料中纤维素的含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T i a n j i n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P t d pa n d P a p e r , T i a n j i n Un i v e r s i t y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T i a n j i n 3 0 0 4 5 7 , c } l i n a : 2 C h i l  ̄Na i t o n a l
P u l p a n d P a p e r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B e i j i n g1 0 0 1 0 2 ,C h i n a ;3 j i l i nC h e n mi n g P a p e r C o . ,L t d . ,J i n l i n ,1 3 2 0 0 0 ,J i n l i n ,C h i n a)
( 天津科技大 学,天津 市制浆造纸重 点实验 室,天津 3 0 0 4 5 7 ;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 院,北 京 1 0 0 1 0 2 ; 吉林晨 鸣纸业有 限责任公司 ,吉 林 吉林 1 3 2 0 0 0 ) 摘要 :微 纤化 纤维 素 ( MF C)是 一种主要 由植物 纤维制备 而得 的可再 生高分子材料 ,兼具天然纤 维和 纳米材料
Ab s t r a c t : Mi c r o i f b r i l l a t e d Ce l l u l wa b l e ma c r o mo l e c u l a r ma t e r i a l d e r i v e d f r o m
理、冷冻破碎处理和 高强超 声处理等 ,并对 MF C机械 制备存在的 问题进行 了分析 。本文还介 绍了 MF C制备 过
程 中的 预 处 理 方 法 ,包括 纤 维 素 酶 预 处 理 、酸一 碱 抽 提 预 处 理 、羧 甲基 化 预 处 理 、T E MP O 氧 化 预 处 理 、 高碘 酸 盐 氧 化 预 处 理 等 。 最后 对 MF C在 规 模 化 生 产 及 干 燥 过 程 中 存在 的 问题 进 行 了总 结 。
l i g n o c e l l u l o s i c f i b e r , wh i c h p o s s e s s e s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o f n a t u r a l c e l l u l o s e a n d n a n o ma t e r i a l s . Re c e n t l y ,ma n y s t u d i e s h a v e b e e n c a  ̄i e d o u t i n t h e p r e p a r a t i o n,mo d i i f c a t i o n,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MF C. Ho we v e r ,i t s a p p l i c a t i o n i s h a mp e r e d b y t h e h i g h c o s t ,d r y me t h o d s a n d r e — d i s p e r s a b i l i t y ,e s p e c i a l l y i n
l rg a e s c a l e p r o d u c t i o n o f MF C.T o b e r e t u n d e r s t nd a t h e p r o p e r t i e s a n d p r o g r e s s o f mi c r o i f b r i l l a t e d c e l l u l o s e p r e p a r a t i o n,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a n d d e i f n i t i o n o f M FC we r e i f r s t l y i n v e s t i g a t e d,a n d t h e d i f e r e n t
关键 词 :纳米材料 ;纤维素 :微 纤化 纤维 素 :预处理 ;机械制备 中图分类号 :T S 7 2 7 . 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0— 6 6 1 3( 2 0 1 7 )0 1 —0 2 3 2—1 5
DoI :1 0 . 1 6 0 8 5  ̄ . i s s n . 1 0 0 0 — 6 6 1 3 . 2 0 1 7 . 0 1 . 0 3 0
Pr o pe r t i e s a n d pr e pa r a t i o n pr o g r e s s o f mi c r o ibr f i l l a t e d c e l l ul o s e :a r e v i e w
G AO Y a n h o n g ,S H I Y u ,T I A NC h a o ,L I Q u n ,L I UW e i z h e
的特 点 。近 年 来 , 有 关 MF C 制备 、 改 性 及 应 用 方 面 的研 究越 来越 多 ,然 而制 备 成 本 高 、 干燥 以 及 再 分 散 等 仍 然 是 MF C 规 模 化 生 产 所 不 可 回避 的 问题 。 为 了更 全 面地 加 深 对 MF C 及 其 制 备 技 术 发展 现 状 的 认识 , 本 文 首 先 探 讨 了 MF C 物 化 特 性 及 其 命 名 , 然后 介 绍 了 MF C 机 械 制 备 方 法 , 包括 高压 均 质 处 理 、微 射 流 处 理 、 超 细 研 磨 处

・2 3 2・



2 0 1 7年 第 3 6卷 第 1 期
C H E MI C A L I NDUS T R Y A ND E NGI NE E R I NG P R OG R E S S
微纤化纤维素及其制备技术 的研究进展
高艳红 ,石瑜 2 田超 ,李群 ,刘玮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