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1建筑与气候1

合集下载

建筑环境学

建筑环境学
18. 终日日影,永久日影 由于建筑的护遮挡和自遮挡,有的地方在一天中都没有日照,这种
现象成为终日日影,同样在一年中都没有日照的现象成为永久日影。
第三章:重点 1. 内扰,外扰,பைடு நூலகம்括什么
外扰: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传湿、空气渗透使热量和湿量进入 到室内,对室内热湿环境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室外气候参数,如 室外空气温湿度、太阳辐射、风速、风向变化、邻室的温度。
15. 空气湿度 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16. 温湿度的关系, 一天中绝对湿度比较稳定,而相对湿度由于气温的日变化较大而变
化较大。
17.小区风场 (1)小区风场设计时要注意哪些东西
城市的主导风向 对污染程度不同的企业、建筑进行布局,把大量产生污染物的企业 或建筑布置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游位置 (2)小区风场形成机理 建筑物对来流风的阻碍和聚积作用 小区内太阳辐射导致各表面存在温差而产生自然对流。 (3)不当的规划设计导致的风场问题: 冬季造成热负荷增加 高风速影响人员行动 夏季自然通风不良 风速太低导致气体污染物无法有效排出
A.自然条件:市内风速,对天空长波辐射 云量:市区内云量大于郊区云量 太阳辐射:市内大气透明度较低。 下垫面的吸收和反射特性、蓄热特性,地面材料,树皮,水
体的设置 B.人为影响(人为热):交通、家电、炊事产热 空调采暖产热
由于城市下垫面特殊的热物理性质、城市内的低风速、城市内较大 的认为热等原因,造成城市的空气温度要高于郊区的温度,是城市热岛 产生的原因。 (4)危害:
14. 地源热泵工作原理 在制冷状态下,地源热泵机组内的压缩机对冷媒做功,使其进行 汽-液转化的循环。通过蒸发器内冷媒的蒸发将由风机盘管循环所携带 的热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冷媒循环同时再通过冷凝器内冷媒的冷凝,由 水路循环将冷媒所携带的热量吸收,最终由水路循环转移至地水、地下 水或土壤里。在室内热量不断转移至地下的过程中,通过风机盘管,以 13℃以下的冷风的形式为房间供冷。 在供暖状态下,压缩机对冷媒做功,并通过换向阀将冷媒流动方向 换向。由地下的水路循环吸收地表水、地下水或土壤里的热量,通过冷 凝器内冷媒的蒸发,将水路循环中的热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冷媒循环的 同时再通过蒸发器内冷媒的冷凝,由风机盘管循环将冷媒所携带的热量 吸收。在地下的热量不断转移至室内的过程中,以35℃以上热风的形式 向室内供暖。

第2-2讲建筑室外热环境

第2-2讲建筑室外热环境

7 12.515.2
8 15.318.2
9 18.321.5
10 21.625.1
11 25.229.0
12 >29.0
6 9.912 12.4
强风
粗枝摇摆,呼
呼响
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
风名 风的目测标准
疾风 大风 烈风
树杆摇摆,迎 风步艰
大树摇摆,细 枝折断
大枝折断
狂风 拔树
暴风 有重大损毁
建筑朝向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 对于北半球,水平面最强、南向次之、西向和
东 向再次之,北向最弱。
6
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
建筑热工
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
1. 2 室外热环境(气候)
➢ 空气温度 室外气候分类的主要因素,热工设计的主要依据 空气温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 太阳辐射,迟滞效应; ❖ 地表状况(下垫面)大气的对流作用 ❖ 海拔高度、地形地貌 空气温度的变化特点 ❖ 周期性变化——日周期和年周期 ❖ 日较差和年较差,自南向北逐渐增大
11
2018年10
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
1. 2 室外热环境(气候)
风级 风速 风名 风的目测标准 风级 风速
0 0-0.5 无风 缕烟直上 1 0.6-1.7 软风 缕烟一边斜 2 1.8-3.3 轻风 树叶沙沙响 3 3.4-5.2 微风 细枝动不息 4 5.3-7.4 和风 细枝摇动 5 7.5-9.8 清风 大枝摆动
7
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
建筑热工
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
1. 2 室外热环境(气候)
➢ 空气湿度 空气中水蒸汽的含量,常用相对湿度或绝对湿度 来表示 空气湿度变化的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主要受地面性质、水陆分布、 季节寒暑、天气阴晴等因素影响 ❖ 一般陆地大于海面;夏季大于冬季;晴天大于 阴天 ❖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及年变化趋势一般与气温变 化相反,但由于我国南方大多地区受海洋气候 影响较大,夏季的相对湿度要高于冬季

建筑环境学思考题答案

建筑环境学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1.现有的建筑样式有着千差万别的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建筑形式的差别原因在于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以及不同地区、民族文化之下人们对于舒适美观的要求不同,加上各个地区的地理条件自然条件不同。

2.为什么炎热,潮湿,寒冷和干燥地区的建筑样式差别很大?炎热、寒冷、潮湿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是造就不同建筑样式的主要原因,炎热地区需要建筑能够抵御炎热的侵袭;寒冷地区需要抵御寒冷的侵袭;潮湿地区则需要注意防潮。

再者炎热或者寒冷或者潮湿的气候早就了不同的地理条件,不同的需求加上不同的自然条件因此建筑样式差别较大。

3.为什么不同地区的当代的建筑之间的差别比起不同地区传统的民居之间的差别要小?当代社会文化趋于融合,当代新建建筑一般都体现社会现阶段的文化特色,而趋同的文化以及现代工业的发展带来的统一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形式,使得建筑的形式单调。

而不同地区的传统民族建筑体现的是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历史流传下来的文化积淀,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同样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美学追求,因此建筑的形式千差万别。

4.决定建筑形态的主要的因素有哪些?最基本的因素是:安全和功能。

其次包括美观和舒适的要求。

5.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比例有多大?建筑物通常寿命有多长?建筑能耗占社会能耗的20%,建筑的寿命一般为50年。

6.什么是绿色建筑?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利用光能、风能等自然界中的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绿色建筑的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

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建筑环境学习题.

建筑环境学习题.

建筑环境学习题第1章绪论一.填空题1.人们对建筑的要求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不断提高,至今人们希望建筑物能满足的要求包括: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和美观性四方面。

2.通过学习“建筑环境学”,我们要完成的任务之一是了解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需要什么样的室内、外环境。

3.通过学习“建筑环境学”,我们要完成的任务之一是掌握改变或控制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4.人们对建筑的要求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不断提高,至今人们希望建筑物能满足的要求包括:、功能性、舒适性和美观性四方面。

5.人们对建筑的要求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不断提高,至今人们希望建筑物能满足的要求包括安全性、、舒适性和美观性四方面。

6.人们对建筑的要求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不断提高,至今人们希望建筑物能满足的要求包括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和四方面。

7.“建筑环境学”的英文名为:。

8.通过学习“建筑环境学”,我们要完成的任务之一是了解各种内外部因素是人工微环境的。

二.综合题1.试论述和分析“建筑环境学”的任务。

2.做一些热湿环境实验并加以分析,例如:1)挂窗帘的影响2)墙体的热响应(注意采暖期和非采暖期的不同)3)室外空气综合温度和辐射在建筑热环境中的作用4)不同朝向房间的自然室温的区别5)攀藤植物对墙体热过程的影响6)不同下垫面对微气候的影响7)不同小区布局对小区风场的影响8)不同建筑设计的自然通风效果9)总结不同地域建筑特征与气候条件的关系10)………3.做一些场所的CO2浓度的现场实测和IAQ问卷调查分析。

4.做一些光环境的现场实测和分析调查5.做一些噪声环境的现场实测和分析调查,例如:1)交通噪声对不同楼层的影响2)不同窗类型、建筑构件对环境噪声的衰减作用3)试试不同隔音或减噪措施的效果6.做一些与热感觉有关的实验并进行分析7. 对一些有亲身体验的与热感觉有关的现象进行分析8.对一些有亲身体验的与光环境有关的现象进行分析9. 分析光环境控制与建筑节能之间的关系或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一些检索和综述10.对劳动卫生保护方面的问题进行总结综述11.对“风水”学的初步分析12.文献综述与分析:目前IAQ问题的研究焦点有哪些?有哪些问题还有待解决?13. 对研究长期在空调环境中逗留人员的健康问题的文献进行综述(SBS问题、IAQ或热环境的影响)14. 协助老师做一些有关建筑环境模拟或实验研究的工作并写出工作报告15. 任何你感兴趣的有关建筑环境的话题第2章建筑外环境一.选择题1. 一般气象台站记录的风速都是当地()A.2m高处的风速B.5m高处的风速C.10m高处的风速D.12m高处的风速2. 我国各地气温的年较差 ( )A.自南向北、自内陆到沿海逐渐增大B.自南向北、自沿海到内陆逐渐增大C.自南向北、自内陆到沿海逐渐减小D.自南向北、自沿海到内陆逐渐减小3.不考虑季节因素,上海(东经121°26′)与喀什(东经75°59′)两地的标准时差为()A.3小时2分钟B.2小时58分钟C.2小时54分钟D.2小时52分钟4.夏至日这一天的赤纬为()A.-23.5°B.0°C.+23.5 °D.+90°5.不考虑季节因素,喀什(东经75°59′)与北京标准时间相差()A.2小时59分B.2小时56分C.2小时48分D.2小时34分6.地球中心和太阳中心的连线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称为()A.太阳位置B.太阳高度角C.太阳方位角D.赤纬7.室外气温升降的直接原因是()A.室外空气直接接受太阳辐射热的多少而引起的B.室外空气与地面之间的热量交换而引起的C.室外空气与天空之间的有效辐射换热而引起的D.室外空气与周围建筑物外表面之间的长波辐射换热而引起的8.相对湿度的日变化趋势与气温日变化趋势()A正好同步,即相对湿度与气温同时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B.正好相反,即气温最高时,相对湿度最小,气温最低时,相对湿度最大C.存在相位差,即相对湿度峰值滞后气温最大值约6小时D.存在相对差,即相对湿度峰值超前气温最大值约6小时9.降水性质包括()A.降雨量、降雨时间和降雨强度B.降雪量、降雪时间和降雪强度C.降水量、降水强度和降水现象D.降水量、降水时间和降水强度10.由于照射在地球上的太阳辐射不均匀,造成赤道和两极间的温差,引发大气从赤道到两极和从两极到赤道的经常性活动,叫做()A.大气环流B.季风C.地方风D.海陆风11.太阳位置常用两个角度来表示,即()A.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时角B.赤纬和太阳时角C. 赤纬和太阳方位角D.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12.某时刻太阳入射的日、地中心连线在地球赤道平面上的投影与当地时间12点时,日、地中心连线在赤道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称为( )A.太阳方位角B.太阳高度角C.太阳时角D.赤纬13.若垂直于太阳射线方向的直射辐射强度为I N ,则建筑物水平面上接受的太阳直射辐射强度I DH 的计算式为( )A.cos DH N I I β=B./cos DH N I I β=C.sin DH N I I β=D./sin DH N I I β=14.冬至日这一天,赤纬d 为( )A.+90°B.+23.45°C.0°D.-23.45°15.对南北方向的板楼建筑,如果要求日照时间同为2小时,则长春、北京和上海地区的日照间距系数d/h 的关系是( )A .(d/h )长春 >(d/h )北京 >(d/h )上海B .(d/h )北京 >(d/h )长春 >(d/h )上海C .(d/h )长春 >(d/h )上海 >(d/h )北京D .(d/h )北京 >(d/h )长春 >(d/h )上海16.地球表面处的法向太阳直射辐射强度( )A.随太阳高度角的增大而减小B.随太阳高度角的增大而增大C.先随太阳高度角的增大而增大,达到最大值后,又随太阳高度角的增大而减小D.先随太阳高度角的增大而减小,达到最小值后,又随太阳高度角的增大而增大17.北京、昆明和拉萨三城市的大气压力B 的关系是( )A .B 拉萨>B 北京 >B 昆明 B .B 拉萨>B 上海 >B 昆明C .B 拉萨>B 昆明 >B 北京D .B 昆明>B 拉萨 >B 北京18.关于城市的热岛强度,说法正确的是( )A.白天热岛强度大于夜晚热岛强度B.日平均热岛强度大于夜晚热岛强度C.夜晚热岛强度大于白天热岛强度D.热岛强度的大小仅与城市所在地点有关,与城市规模无关二.填空题1.描述风特征的两个要素是。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8-93)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区分我国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对建筑影响的差异性,明确各气候区的建筑基本要求,提供建筑气候参数,从总体上做到合理利用气候资源,防止气候对建筑的不利影响,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规划、设计与施工。

第1.0.3条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时,除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筑气候区划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1条建筑气候的区划应采用综合分析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第2.1.2条建筑气候的区划系统分为一级区和二级区两级:一级区划分为7个区,二级区划分为20个区,各级区区界的划分应符合图2.1.2的规定(见文后插图)。

第2.1.3条建筑上常用的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等21个气候要素的分布,应按本标准附录一全国气候要素分布图附图1.1至附图1.21的规定采用。

第2.1.4条建筑气候参数应按本标准附录二全国主要城镇气候参数表附表(一)至(九)的规定采用。

注:当建设地点与本标准附录二各表所列气象台站的地势、地形差异不大,水平距离在50km以内,海拔高度差在100m以内时,本标准附录二所列建筑气候参数,可直接引用。

第二节区划的指标第2.2.1条一级区划以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相对湿度为主要指标;以年降水量、年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和年日平均气温高于或等于25℃的日数为辅助指标;各一级区区划指标应符合表2.2.1的规定。

第2.2.2条在各一级区内,分别选取能反映该区建筑气候差异性的气候参数或特征作为二级区区划指标,各二级区区划指标应符合表2.2.2的规定。

第三章建筑气候特征和建筑基本要求第一节第Ⅰ建筑气候区第3.1.1条该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凉爽;西部偏于干燥,东部偏于湿润;气温年较差很大;冰冻期长,冻土深,积雪厚;太阳辐射量大,日照丰富;冬半年多大风。

该区建筑气候特征值宜符合下列条件:一、1月平均气温为-31--10℃,7月平均气温低于25℃;气温年较差为30--50℃,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0--16℃;3--5月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大,可达25--30℃;极端最低气温普遍低于-35℃,漠河曾有-52.3℃的全国最低记录;年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干5℃的日数大于145d。

世界地理 杨青山版(原创)第一章 全球地表形态与地表气候

世界地理 杨青山版(原创)第一章  全球地表形态与地表气候

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
第一章 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
思考题:为什么亚欧大陆被分成两个洲?
厄加勒斯角 合恩角 67 ° W 20° E 147° E
思考题: 什么叫地峡?地峡与运 河有什么关系?
目前,一般认为全球共有十二个板块,其中以大陆为主、涉及少量海洋的板块有 欧亚、阿拉伯、非洲、北美、南美和南极洲等板块;以海洋为主的板块有太平洋、 菲律宾海、纳兹卡、科科斯、印度-澳大利亚和加勒比等板块。
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主要是研究地球表层各个系统相互作用的 地理格局和区域分异现象的学科。作为地理专业的 一门专业必修课,长期以来我国都将其分成自然与
经济两个部分,分开来讲授。近来发生了普通的变
化,出现自然与经济融合的趋势。
Hale Waihona Puke 世界地理当前世界地理学习的基本任务是:
• 掌握知识 • 培养分析能力 • 掌握重大的全球性问题 • 掌握区域地理学的新领域
世界海陆演化模式
a.前寒武纪;b.寒武纪;c.泥盆纪;d.上石炭纪;e.上二叠纪;f.中生代 早期;g.上白垩纪;h.新生代。所绘缝合线表示陆地板块的合成
挪威冰川学家近一万年来挪威的雪线升降图
/zt/kpzt/443061.shtml

建筑初步 第1章 建筑概论

建筑初步 第1章 建筑概论
密尔沃基美术馆
结建构筑初步
向外伸展的拱形结构骨架是该大楼设计的特点之处。 建筑仿佛骨胳一般,单体的排列组合,大型的体量,给人 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科技创新大厦
结建构筑初步
“女人桥”建成于2001年,桥长160米,桥面宽 6.2米,大约重800吨。酷似跳着探戈的女人脚上的 高跟鞋。
触建觉筑初步
节建奏筑初步
建筑初步
建筑初步
建筑初步
2019/11/8
建筑初步
1.4.2 建筑空间构成的色彩
材料固有色的空间构成 人为色彩处理的空间构成 外部光色的空间构成
建筑初步
建筑初步
建筑初步
建筑初步
建筑初步
建筑初步
建筑初步
1.4.3 建筑空间构成的表现形式
形体 结构 触觉 节奏
建筑初步
1.2 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建筑功能 适用
使用功能、基本功能(保温 隔热 采光 通风等)
建筑技术 坚固
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设备和建筑施工
建筑形象 愉悦
建筑体型、建筑色彩、材料质感、细部装饰等
建筑初步
建筑采光
2019/11/8
建筑采光
建筑材料
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
建筑施工
建筑体型
建筑初步
建筑色彩 圣·克里斯特博马厩与别墅
建筑初步
材料质感
细节装饰
细节装饰
建筑初步
1.3 建筑的分类和分级
1.3.1 建筑的分类 1.3.2 建筑的分级
建筑初步
1.3.1 建筑的分类
在文明社会中,建筑不仅是人们遮蔽风雨、抵御寒暑、防止虫兽侵害而建造 的赖以栖身的场所,同时也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功能载体。

第1章-第1节 环境概述

第1章-第1节 环境概述

第1章-第1节环境概述第一节环境概述●课标要求了解有关环境的基础知识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课标解读1.通过图像材料,区别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同时指出它们包含的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2.结合案例材料,分析环境受污染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新课导入建议课堂播放《沂蒙山小调》顿时好像我们大家一起走进了沂蒙山区,这首歌曲在山里、在田间,四处回荡,我们无不被那迷人的田园风光所陶醉,以此导入新课。

●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①看教材P2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1、环境的概念及分类”并完成【思考交流】1;②看教材P2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2、环境因素”并完成【思考交流】2;③看教材P2~3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3、环境质量”并完成【思考交流】3。

→步骤1:导入新课。

→步骤2:教师提问,检查预习效果。

→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并完成【问题导思】1、2题。

步骤8:先由学生自主总结本课时学习的主要知识,然后对照【课堂小结】以明确掌握已学内容,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步骤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图表活动解读】中的【图表应用】。

←步骤6:教师通过【例2】讲解探究2“环境因素”并得出特别提醒。

←步骤5: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并且完成【问题导思】1、2、3的设问。

←步骤4:教师通过【例1】讲解探究1“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区别”。

(2)社会环境因素:通常包括人口、工业、农业、交通、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等。

2.环境因素是纯自然的,人类不能改变吗?【提示】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环境因素分为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如生产力、科学技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的。

人类在进行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时,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自然环境(如改变着水、大气的成分,导致生物物种减少;改变着地表形态等)。

环境质量1.概念:指环境因素受污染影响的程度,是对环境状况的一种描述。

建环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第1章初识专业

建环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概论-第1章初识专业
第1章 初识专业
1.1人-气候-建筑-环境 1.1.1人类发展与建筑气候的适应性
原始起源时期 云南巢居
父系社会时期的半地下住宅
第1章 初识专业
1.1人-气候-建筑-环境 1.1.1人类发展与建筑气候的适应性
从穴居、巢居发展到真正意义上的建筑
第1章 初识专业
1.1人-气候-建筑-环境 1.1.1人类发展与建筑气候的适应性
第1章 初识专业
1.1人-气候-建筑-环境 1.1.2 建筑与领域,但其目标都是在一个 相对封闭的空间内营造不同于外界的物理环境,通常涉 及如下科学与工程问题:
为了满足人类的上述活动,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室内物理 环境?如何定义和评价这样的物理环境?
1.1.1人类发展与建筑气候的适应性
古老的文明,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代中国, 都位于南北位于南北纬20°-40°之间,即所谓中低纬 度文明带
第1章 初识专业
1.1人-气候-建筑-环境 1.1.1人类发展与建筑气候的适应性 北极寒冷异常
爱斯基摩人的冰屋
中东地区
第1章 初识专业
1.1人-气候-建筑-环境 1.1.1人类发展与建筑气候的适应性
空气,和由某一房间或空间排出空气的过程,送入的空 气可以是经过处理的,也可以是不经过处理的。
古建筑的自然通风示意图
第1章 初识专业
1.2 建筑环境营造 (供暖通风简要发展历程) 1.2.2室内环境控制与通风
高层建筑热压通风
第1章 初识专业
1.2 建筑环境营造 (供暖通风简要发展历程) 1.2.2室内环境控制与通风
室内环境是怎样受构成这一封闭空间的围护体系以及外 部环境的影响或由其所决定?
怎样通过机械的或被动的物理环境调控系统作用于封闭 空间的围护体系,营造出各种需求的室内物理环境?

建筑环境学习题答案

建筑环境学习题答案

《建筑环境学》第一部分建筑外环境1.1 地球绕日运动的规律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几何关系和定量描述模型。

1.2 太阳辐射太阳常数与太阳辐射的电磁波谱;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能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其能量的组成成分;太阳辐射作用与地球的热平衡关系;日照的作用。

1.3 室外气候自然室外气候形成特点和影响因素。

1.4 城市微气候由于人工的建设活动导致的城市微气候特点和影响因素,包括热岛效应、城市和小区风场、建筑物的布局与日照效果的关系。

1.5 我国气候分区特点我国两个主要的气候分区法以及不同区域的气候特点。

1.6 基本概念太阳时、太阳常数、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照度、太阳直射辐射、太阳散射辐射、有效天空温度、大气层消光系数、热岛效应。

第二部分建筑热湿环境2.1 太阳辐射对建筑物的热作用围护结构外表面所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透明和半透明材料对太阳辐射的作用。

2.2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与得热通过非透明围护结构和透明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特征;不同材料和结构的门窗和墙体的热过程特点;围护结构不稳定传热过程和传湿过程的数学模型。

2.3 以其他形式进入室内的热量和湿量室内产热产湿和空气渗透带来的得热的特点和定量描述方法。

2.4 冷负荷与热负荷负荷与得热的关系。

2.5 典型负荷计算方法原理国内外负荷计算方法的发展;不同类型负荷计算方法的适用条件;目前国内外典型的建筑热过程与负荷模拟分析软件。

2.6 基本概念维护结构、室外空气综合温度、夜间辐射、遮阳系数、得热、太阳得热系数、冷负荷、热负荷。

第三部分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3.1 人体对热湿环境反应的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人体的热平衡、人体的温度感受系统、人体的体温调节系统、热感觉、热舒适等原理和理论体系。

3.2 人体对稳态热环境反应的描述热舒适方程、预测平均评价、有效温度和 ASHRAE 舒适区等,人体对稳态热环境反应的描述方法。

3.3 人体对动态热环境的反应人体对动态热环境的反应的研究历史与发展。

01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一章绪论1

01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一章绪论1

2012-09-04
6
yqun
2012-09-04
7
yqun
极端高温事件:当某一观测站,最高气温超过其气候标准 期(1981-2010年)年最高气温的95%分位阈值时,定义为 一次极端高温事件。 极端连续高温事件:当某一观测站,连续高温(≥35℃)日 数超过其气候标准期(1981-2010年)年最长连续高温日数 95%分位阈值时,定义为一次极端连续高温事件。
2012-09-04
11
yqun
课程目的
• 通过本课程学习,了解气象学与气候学基 本知识,有一定的气象气候观测、资料整 理的技能,了解气象气候学在地理、环境、 资源等学科方面的应用和发展状况。
2012-09-04
12
yqun
构成及主要内容
• 第一章引论 • 第二、三、四章为气象学基本内容,这些 气象要素构成了第五章天气系统 • 第六、七、八、九为气候学的基本内容 重点内容: 大气的热能、水分、运动、天气系统、气 候形成、气候带气候型、气候变化和人类 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 今夏气温偏高 局地高温极端性明显 据统计,今年夏季我国平均气温为21.4℃,较常年同期(21.0℃) 偏高0.4℃。全国共有89站发生极端高温事件 ,其中3站日最高温突 破历史纪录。较为显著的是,河南宜阳(42.8℃)等7站出现日最高 温超过42℃的极端酷热天气。 8月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入夏以来全国共有198站出现极端连续高 温日数事件 ,主要分布于黄淮西部、江淮西部、江汉东部、川渝、东 南沿海等地,其中18站连续高温日数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重庆开县 (28天)和奉节(22天)连续高温日数超过20天。 8月上中旬,受持续高温及降水偏少影响,重庆、湖北、河南等地 一度出现干旱。湖北28个县(区、市)、河南南阳市唐河县、重庆万 州区、湖南桑植县等地出现人畜饮水困难、农作物受旱现象。8月下 旬以来上述旱区普遍出现降水,气象干旱得到缓和。

第一章 气象学与气候学

第一章  气象学与气候学
继建立地面气象观测站,开始积累气 象资料。在1860—1865年间各国纷纷 绘出了气象图。
这一时期气象学与气候学的主要 研究成果有:关于海平面上风压关系 定律、气旋模式和结构、大气中光电 现象和云雨形成的初步解释、大气环 流的若干现象解释等。
我国气象学处于长期停顿状态。 在这一时期,帝国主义为了侵略我国, 纷纷在我国设立气象观测机构,收集 气象资料为其军事、经济侵略服务。
总之,在气象学萌芽时期,我国和希 腊是露过锋芒的,这时从学科性质来讲, 气象学与天文学是混在一起的,可以说具 有天象学的性质。
㈡发展初期
发展初期包括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 末。1593年意大利学者伽利略 (Galileo)发明温度表。1643年意大 利学者托里拆利(Torricelli)发明气 压表。1783年索修尔(Saussure)发 明毛发温度表。1653年在意大利北部 首先建立气象台,此后其它国家亦相
在地理系、环境科学系等系科开设的 气象学与气候学是以普通气象学为基础, 以气候学为重点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基 础技术训练课程,它的基本任务是:
㈠通过实践,掌握气象观测,气候统 计分析和气候调查的方法,来记叙所观测 到的气候现象,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说明 它们的特征。
㈡探讨它们的正确解释和研究它们的 发展规律,特别要掌握天气演变和气候形 成的规律性,了解和解释各不同地区的气 候特征,弄清气候资源及其地理分布,进 行气候分类和气候区划,研究气候变迁的 原因及其规律。
大气中的氧是一切生命所必须的,氧还 决定着有机物质的燃烧 、腐败及分解过程。
大气中的氮能够冲淡氧,使氧不致太浓,
氧化作用不过于激烈。
大气中的水汽来自江、河、湖、海及潮湿
物体表面的水分蒸发和植物的蒸腾,并借助 空气的垂直交换向上输送。空气中的水汽含 量有明显的时空变化,一般情况是夏季多余 冬季。低纬度暖水洋面和森林地区的低空水 汽含量最大,按体积来说可占大气的4%,而 在高纬度寒冷干燥的陆面上,其含量则极少, 可低于0.01%。从垂直方向而言,空气中的 水汽含量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观测证明, 在1.5~2km高度上,空气中水汽含量已减少 为地面的一半;在5km高度,减少为地面的 1/10;再向上含量就更少了。

建筑环境学-考点总结

建筑环境学-考点总结

第一章思考题1.建筑内外空间环境包括那些,每个部分主要研究什么?(1)建筑外环境:研究影响建筑室内环境的自然气象环境(2)室内空气环境:研究室内空气污染物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3)建筑热湿环境:形成热湿环境的物理因素及其变化规律(4)建筑声环境:主要研究控制环境噪声和振动的基本原理与方法(5)建筑光环境:研究室内天然光特性,影响因素,评价方法,设计基础2.自然环境与建筑环境以及室内环境的关联室内环境∈建筑环境∈城市环境∈自然环境3.建筑环境学的定义建筑环境学是指建筑空间内,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如何使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感到舒适和健康的一门学科.4.建筑环境学设计目标的演绎过程掩蔽所→舒适建筑→节能建筑→健康建筑→绿色建筑重点病态建筑综合症(SBS):(1)定义:它是指由室内空气品质,室内热环境,室内声环境和室内光环境等的恶化而引起的人体病态症状。

(2)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定义的病态建筑综合征;另一类是由于空调环境的“稳定性”引起,对象时长期滞留于空调环境的人员.第二章思考题1.赤纬,太阳高度角β,太阳方位角γ的定义。

(1)赤纬是太阳光线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2)太阳高度角β是地球表面上某点和太阳的连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3)太阳方位角γ是太阳至地面上某给定点连线在地面上的投影与南向的夹角2.太阳辐射的组成直射辐射:太阳直接到达地面的部分散射辐射:经大气散射后到达地面,它的射线来自各个方向(大气长波辐射)3.利用日照和避免日照的建筑物有哪些利用日照:病房,疗养院,幼儿活动室和农业用的日光室等避免日照:展览室,阅览室,绘图室,精密仪器车间,某些化工车间,药品车间等4.日照间距,日照面积设计规定值日照间距:Do=(Ho-H1)cotβcosγDo——日照间距Ho—-前栋建筑物计算高度H1—-计算点m的高度,一般取后栋建筑底层窗台高度β—-太阳高度角γ—-后栋建筑物墙面法线与太阳方位所夹的夹角()A-—太阳方位角,—-墙面方位角日照面积0。

建筑物理复习资料(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物理复习资料(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篇建筑热工学第一章建筑热工学基本知识习题1—1、构成室内热环境的四项气候要素是什么?简述各个要素在冬(或夏)季,在居室内,是怎样影响人体热舒适感的。

答:(1)室内空气温度:居住建筑冬季采暖设计温度为18℃,托幼建筑采暖设计温度为20℃,办公建筑夏季空调设计温度为24℃等。

这些都是根据人体舒适度而定的要求。

(2)空气湿度:根据卫生工作者的研究,对室内热环境而言,正常的湿度范围是30—60%。

冬季,相对湿度较高的房间易出现结露现象。

(3)气流速度:当室内温度相同,气流速度不同时,人们热感觉也不相同。

如气流速度为0和3m/s时,3m/s的气流速度使人更感觉舒适。

(4)环境辐射温度:人体与环境都有不断发生辐射换热的现象.1—2、为什么说,即使人们富裕了,也不应该把房子搞成完全的“人工空间"?答:我们所生活的室外环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它要求人有袍强的适应能力。

而一个相对稳定而又级其舒适的室内环境,会导致人的生理功能的降低,使人逐渐丧失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危害人的健康.1—3、传热与导热(热传导)有什么区别?本书所说的对流换热与单纯在流体内部的对流传热有什么不同?答:导热是指同一物体内部或相接触的两物体之间由于分子热运动,热量由高温向低温处转换的现象。

纯粹的导热现象只发生在密实的固体当中。

围护结构的传热要经过三个过程:表面吸热、结构本身传热、表面放热。

严格地说,每一传热过程部是三种基本传热方式的综合过程.本书所说的对流换热即包括由空气流动所引起的对流传热过程,同时也包括空气分子间和接触的空气、空气分子与壁面分子之间的导热过程.对流换热是对流与导热的综合过程。

而对流传热只发生在流体之中,它是因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互相掺合而传递热能的。

1—4、表面的颜色、光滑程度,对外围护结构的外表面和对结构内空气间层的表面,在辐射传热方面,各有什么影响?答:对于短波辐射,颜色起主导作用;对于长波辐射,材性起主导作用。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重点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重点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时间、空间尺度)2.气象学发展历程:气象仪器、无线电报、无线电探空仪、遥感探测、自动气象站第二章大气的基本情况1.大气组成:干洁空气(N2、O2、CO2、O3)、水分、悬浮杂质2.大气的垂直结构(温度、成分、电荷、大气垂直运动)a.对流层: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②垂直对流运动③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④主要大气现象发生在此层分层:贴地层、摩擦层、对流中层、对流上层、对流层顶b.平流层:①25km(臭氧层)以下,气温保持不变;25km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显着升高。

(臭氧层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热而使空气温度大大升高)②空气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无明显的垂直运动。

③水汽和尘埃含量极少,晴朗少云,大气透明度好,气流比较平稳,适宜飞机航行。

c.中间层: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下降,并有强烈的垂直运动。

d.热层:气温随温度的增加而迅速增高;电离现象e.散逸层3. 气象要素: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云量、降水量、能见度a.比湿:一团湿空气中,水汽质量与该团空气总质量(水汽与干空气的质量)的比值;b.露点:空气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时,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露点温度气压一定时,露点的高低只与空气中水汽含量有关,水汽含量高,露点高;实际大气中,空气经常处于未饱和状态,露点温度比气温低第三章辐射系统1.辐射通量及辐射通量密度定义辐射通量:单位时间通过任意面积上的辐射能量辐射通量密度: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2.辐射规律(选择)a.基尔荷夫定律(选择吸收定律)黑体吸收(放射)能力最强同一物体,温度T时它放射某一波长的辐射,同一温度下也吸收这一波长的辐射。

b.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物体温度越高,放射能力越强c.维恩位移定律:物体的温度愈高,放射能量最大值的波长愈短,随着物体温度不断增高,最大辐射波长向短位移。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地面、大气辐射是长波辐射。

3.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光谱:可见光(50%)、红外区(43%)、紫外区(7%)◆太阳常数:指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在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8-93)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区分我国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对建筑影响的差异性,明确各气候区的建筑基本要求,提供建筑气候参数,从总体上做到合理利用气候资源,防止气候对建筑的不利影响,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规划、设计与施工。

第1.0.3条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时,除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筑气候区划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1条建筑气候的区划应采用综合分析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第2.1.2条建筑气候的区划系统分为一级区和二级区两级:一级区划分为7个区,二级区划分为20个区,各级区区界的划分应符合图2.1.2的规定(见文后插图)。

第2.1.3条建筑上常用的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等21个气候要素的分布,应按本标准附录一全国气候要素分布图附图1.1至附图1.21的规定采用。

第2.1.4条建筑气候参数应按本标准附录二全国主要城镇气候参数表附表(一)至(九)的规定采用。

注:当建设地点与本标准附录二各表所列气象台站的地势、地形差异不大,水平距离在50km以内,海拔高度差在100m以内时,本标准附录二所列建筑气候参数,可直接引用。

第二节区划的指标第2.2.1条一级区划以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相对湿度为主要指标;以年降水量、年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和年日平均气温高于或等于25℃的日数为辅助指标;各一级区区划指标应符合表2.2.1的规定。

第2.2.2条在各一级区内,分别选取能反映该区建筑气候差异性的气候参数或特征作为二级区区划指标,各二级区区划指标应符合表2.2.2的规定。

第三章建筑气候特征和建筑基本要求第一节第Ⅰ建筑气候区第3.1.1条该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凉爽;西部偏于干燥,东部偏于湿润;气温年较差很大;冰冻期长,冻土深,积雪厚;太阳辐射量大,日照丰富;冬半年多大风。

该区建筑气候特征值宜符合下列条件:一、1月平均气温为-31--10℃,7月平均气温低于25℃;气温年较差为30--50℃,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0--16℃;3--5月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大,可达25--30℃;极端最低气温普遍低于-35℃,漠河曾有-52.3℃的全国最低记录;年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干5℃的日数大于145d。

(完整版)建筑环境学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建筑环境学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环境学》课后习题第一章绪论1.何为建筑环境学?建筑环境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建筑环境学研究的内容及其研究方法为何?第二章建筑外环境1.与建筑密切相关的气候因素有哪些?2.何为“平均太阳时”、“世界时”和“北京时”。

3.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可用哪些参数来表示,影响相对位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太阳离地球最远时而最热,离地球最近时却是寒冷天气。

4.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是由哪些部分组成,辐射能量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5.我国民用住宅建筑的最低日照标准是什么,日照时间与建筑物配置和外型有何关系。

6.日照与人体健康有何关系。

7.室外地表气温的升降主要取决于什么,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8.何为“日较差”和“年较差”,我国各地的“日较差”“年较差”遵循什么规律。

9.何为“霜洞”,何为“有效天空温度”;影响“有效天空温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10.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其变化规律如何,为何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在黎明前后最大,而午后却最小。

11.风可分为哪两大类,并解释其定义,我国气象部门是如何测定当地的风向与风速的,风玫瑰图的含意是什么?12.城市气候环境变暖且高于周边郊区农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在城市密集区易形成热岛现象。

13.我国建筑热工设计中为什么要按分区进行设计,是如何分区,分成几个什么区域。

第三章建筑环境中的空气环境1.室内空气环境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上人们为什么如此关心室内空气环境。

2.何为空气环境的“阈值”,根据人在空气环境中停留时间长短给出了几种阈值。

3.室内空气品质(IAQ)较狭义与广义上的定义是如何确定的。

4.了解室内空气品质的相关标准,以及国内外标准的差异。

5.何为室内环境品质(IEQ)。

6.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污染的种类及其造成的危害为何。

7.为了减轻室内空气污染可采取哪三种途径;分别写出稳态和非稳态下的全面通风换气稀释方程,并解释其含意。

8.理论上的通风换气量是如何确定,工程设计中新风量如何确定,ASHRAE Standard62-1989R 给出的新标准如何。

昆虫记好句摘抄第一章

昆虫记好句摘抄第一章

昆虫记好句摘抄第一章1、象征需要在建筑上开花,于是建筑艺术同人类的思想一道发展起来,它成了千头万臂的巨人,把有着象征意义的飘浮不定的思想固定在一种永恒的,看得见的,捉摸得到的形式下面。

2、普通的蝉喜欢把卵产在干的细枝上,它选择最小的枝,粗细大都在枯草与铅笔之间。

这些小枝干,垂下的很少,常常向上翘起,并且差不多已经枯死了。

3、这些时候,它是在地底下梨形的巢穴里居住着的。

它很渴望冲开硬壳的甲巢,跑到日光里来。

但它能否成功,是要依靠环境而定的。

4、虫,与蝉一样,很能引起人的兴趣,但不怎么出名,因为它不能唱歌。

如果它也有一种钹,它的声誉,应比有名的音乐家要大得多,因为它在形状上与习惯上都十分的不平常。

它将是一名出色的乐手。

5、梨紧贴着地板的部分,已经敷上了细沙。

其余的部分,也已磨光得像玻璃一样,这表明它还没有把梨子细细的滚过,不过是塑成形状罢了。

6、假使那贼安然逃走了,主人艰苦做起来的东西,只有自认倒霉。

它揩揩颊部,吸点空气,飞走,重新另起炉灶。

7、有些小事往往变成大事:一颗牙齿会战胜一块岩石,一只尼罗河的老鼠会杀掉一条鳄鱼,一把带柄的剑会杀掉一条鲸鱼。

8、这样几下抖动便去掉了舍腰蜂刚刚初具规模的窠巢,就是在这个时候,在这么短暂的时间里,它的蜂巢居然已经有一个橡树果子那样大了,真让人始料不及。

它们可真是一些让人惊奇的小动物。

9、你能知道我对你的爱情是怎么回事,那是火,是烧熔的铅,是一千把插在我心上的刀子啊!10、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11、蝉:能够很容易的在穴道内爬上爬下,对于它是很重要的,因为当它爬出去到日光下的时候,它必须知道外面的气候如何。

所以它要工作好几个星期,甚至一个月,才做成一道坚固的墙壁,适宜于它上下爬行。

在隧道的顶端,它留着手指厚的一层土,用以保护并抵御外面空气的变化,直到最后的一霎那。

只要有一些好天气的消息,它就爬上来,利用顶上的薄盖,以便测知气候的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变其中的一个因素可补偿其他因素的不足。如室内 空气温度低而平均辐射温度高,室内空气温度高而平均辐 射温度低的房间就可以有同样的热感觉。任何单项因素都 不足说明人体对热环境的反应。
——希望用单一参数描述,以综合同时起作用的全部 因素。
三、室内热环境综合评价 评价方法
物体则会对人产生“冷”辐射。——不舒 适
二、影响人体热舒适的因素
人体因素
(二)人体因素: 主要有:
人体新陈代谢产热率 人体衣着状况——衣服热阻
二、影响人体热舒适的因素
讨论
人体在室内感到寒冷,通常由哪几个原因造成?
(1)周围空气温度低,人 体表面对流散热量过多;
对策 •向室内供暖,提高室温。 •提高围护结构保温性能。
3、室内风速
▪ ——影响对流换热和蒸发换热,也影响室内空气 更新。
▪ 一般舒适的气流速度为0.1~0.3m/s。但在夏季利用 自然通风降温的房间,风速在0.3~1m/s之间令人 感到愉快。
▪ 当气流速度大于1.5m/s时,多数人认为风速太大, 不舒适。
二、影响人体热舒适的环境因素 环境物理因素
4、室内表面平均辐射温度 ▪ ——影响人的辐射换热量。 ▪ 高温物体会对人体产生“热”辐射,低温
qc — 人体与周围环境的对流换热率(W / m2) qr — 人体与环境的辐射换热率(W / m2) qw — 人体蒸发散热率(W / m2) “( ”代表得热,“”代表失热)
一、人体热舒适 q qm qc qr qw
(1)人体新陈代谢产热量(q m)——正值 主要取决于人体的活动量或生产劳动的强度。
第1篇 建筑热环境设计
建筑热工学、建筑光学与建筑节能密切相关 ——建筑节能的基础知识
基本知识、保温设计、防潮设计、隔热设计、日照设计
第1章 建筑热环境基本知识 ——建筑与气候 ——建筑中传热方式 ——建筑围护结构的稳定传热 ——建筑围护结构不稳定传热
第1章 建筑热环境基本知识
人 • 建筑 • 气候——基于人的考虑
室外气候 矿物燃料
调节系统 围护结构 工程设备
室外能源环境系统
室内气候 条件

室内热环境平衡系统
1.1 建筑与气候
人与室内热环境 人体热舒适 影响人体热舒适的因素 室内热环境的综合评价
建筑与气候 影响室内热环境的气候条件 结合气候设计的建筑策略
室内热环 境P25
人与室内热环境
一、人体热舒适
成年人平均产热量
ti
一、人体热舒适
q qm qc qr qw
(2) 对流换热量(q c) ——与人体皮肤温度tsk、环境空气温度ti及 气流速度v有关。 当: tsk > ti时,人体散热; tsk < ti时,人体得热。 气流速度v越大,换热率越高。
一、人体热舒适 q qm qc qr qw
只有那种使人体按正常比例散热的热平衡才是 舒适的。——正常热平衡
一、人体热舒适
热舒适
2、人体热舒适条件
(1)∆q=0时,即人体处于热平衡状态。
(2)人体按正常比例散热: 对流换热占总散热量的25%~30%; 辐射换热占总散热量的45%~50%; 蒸发散热量占25%~30%。
二、影响人体热舒适的环境因素 环境物理因素
二、影响人体热舒适的环境因素 环境物理因素
2、室内空气湿度
▪ ——直接影响人体的蒸发散热。 ▪ 最适宜的相对湿度应为50~60%。 ▪ 当湿度过低(低于20%)时,则人会感到干燥、呼
吸器官不适;当湿度过高(高于70%)时,则汗液 不易蒸发,形成闷热感,令人不舒适。
环境物理因素
二、影响人体热舒适的环境因素
一、人体热舒适
q qm qc qr qw
当 ∆q = 0时,人体达到热平衡,即:
思考: q qm qc qr qw 0 当∆q = 0,即人体达到热平衡时,就一
定会感到热舒适吗?
一、人体热舒适
回答:不对。 公式中各项可在较大范围内变动,可能有许
多不同组合,都可使∆q =0,但并不是所有热平 衡都舒适。如大汗淋漓下的热平衡,蒸发换热量 太大,超出人体生理调节机能。——负荷热平衡
体表面对流得热量过多;
•加强(夜间)自然通风。
(2)室内各表面温度高, 对人体造成过多热辐射;
对策
•加强围护结构隔热性能, 可降低室内表面温度。
(3)周围空气湿度高,人 体表面水份蒸发量小;
对策
•降低湿度。
三、室内热环境综合评价
为什么要对室 内热环境进行综 合评价?
四个物理环境因素是互不相同,密切相关,一种综合 效果。
(一)环境因素: 室内热环境(室内气候)的四个参数: 室内空气温度 室内空气湿度 室内风速 室内壁面平均辐射温度
二、影响人体热舒适的环境因素 环境物理因素
1、室内空气温度 ▪ ——直接影响人体对流换热。 ▪ 室内最适宜温度:20℃~24℃。 ▪ 规定:冬季一般在16~22℃,夏季为24~28℃。 建筑设计者的任务——通过改善围护结构的传热特 性,使室内实际温度达到室内计算温度。
(3) 辐射换热量(qr)
——取决于人体表面平均温度tsk和室 内各表面平均辐射温度tr。
当: tsk > tr时,人体散热; tsk < tr时,人体得热。
一、人体热舒适 q qm qc qr qw
(4) 蒸发散热量(qw)——负值
主要取决于气流速度v和空气湿度φ。 若v增加,则蒸发换热量增加,反之则减 少; 若φ增加,则蒸发换热量减少,反之则 增加。
“生存” 与 “热舒 适”
Δ生存 —— 人对环境有适应性生理反应(局
限性)。
Δ热舒适——将人从热难受中解脱出来,建筑 需要为人提供舒适。
一、人体热舒适
热平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q qm qc qr qw
1、人体热平衡
q — 人体产热率与散热率之差(W / m2) qm — 人体新陈代谢产热率(W / m2)
为保持恒温状 态,人体须不断与 外界环境进行热交 换。
(2)室内各表面温度低, 对人体造成过多冷辐射;
对策 •提高围护结构保温性能, 从而能够提高室内表面温 度。
(3)周围空气湿度低,人 体表面水份蒸发量大;
对策 •提高湿度,减少人体表面 蒸发。
二、影响人体热舒适的因素
讨论
人体在室内感到炎热,通常由哪几个原因造成?
(1)周围空气温度高,人 对策 •向室内供冷,降低室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