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皖地区汉族人群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与血小板反应素4基因A387P多态性的关系
血小板反应素-4基因A387P多态性与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发 生频 率 明显 低 , 与 MI 发 病 无 显 著相 关性 。 且 的
TS 一 P 4基 因 3 7 — P变异 在 中 国 华 东地 区汉 族 人 群 中 8A
关键 词 : 肌梗 塞 ; 血 酶敏 感蛋 白 类 ; 心 凝 多态 性 , 限制 性 片段 长度 ; 聚合 酶链 反 应 中 图分 类 号 : 4 . 2 R5 2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 0 2 ( 0 7 0 — 3 60 1 0 — 1 6 2 0 ) 60 7 — 3
Ab ta t Ob e t e To n e t a e h p s il a s cain ewe n h t r mb s o dn 4 sr c : j ci v iv si t t e o sbe s o ito b t e t e h o o p n i 8 P) p l mo p im n o a d a n a c i n ( I i h i e e e e G2 9 6 A3 7 o y r h s a d my c r i li f r t o M ) n t e Ch n s
( e a t n o a d o g Af i a e jn Hop t l f J a g u U iest Dpr me t f C r il y, f l td Wu i s i in s n v ri o i a o y,C a g h u 2 3 0 ,C ia h n z o 10 2 hn )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体内辅助性T细胞细胞因子变化及意义
关 键 词 : 绞 痛 , 稳 定 型 ; 淋 巴 细胞 ; h 心 不 T T l细 胞 ; 2细胞 ; 胞 因子 类 ; 细胞 介 素 类 Th 细 白
S u y o ha e a t i nii a c fThl a d Th y o ne t d n c ng nd is sg fc n e o n 2 c t ki s i a i n s wih u s a l n i e t r s n p te t t n t b e a g na p c o i
l ves o FN一 nd I 2 we ee e a e n pa int t e l fI 7 a L一 r l v t d i te swih UAP o p r d w ih t s n p te swih c m a e t ho e i a int t SAP n o r l .The l v l L一 nd I 1 r e r a e n p te t t AP c mpa e a d c nt o s e e s ofI 4 a L一 0 we e d c e s d i a i n s wih U o rd
U A P. e h ds Fo t — wo pa i n s w ih M to r y t te t t U A P 。 4 pa i nt ih S P a a t o unt e s 3 te s w t A nd 22 he lhy v l e r
中华老 年 心脑 血 管病 杂 志 2 1 O 4月 第 1 卷 第nJG rt at ri se DsA r2 1 , l 2No4 a nVesl i, p 0 oVo 1 , .
・3 3 ・ 1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_缺失多态性分析
龄、绝经年龄、绝经时间的关系 见表2。
表2 增生性改变组各病理类型与子宫出血病人相关因素病理类型例数年龄(岁)*绝经年龄(岁)发病高峰年龄(岁)绝经时间(年)子宫内膜鳞癌 子宫内膜腺癌 不典型增生过长 复杂型增生过长 简单型增生过长 子宫内膜增生反应1431105704269.79±9.0461.61±6.2058.90±8.3960.40±14.0854.77±7.1458.48±9.8751.00±1.0050.86±1.6848.83±3.0848.33±2.0846.86±5.7146.61±4.2870~7960~69--40~49-7.50±0.7113.14±6.9610.83±6.7111.33±16.1711.00±1.419.13±8.72 *P <0.05(组间比较)3 讨 论3.1 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子宫内膜的病理类型 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子宫内膜病理类型较多。
其中,由于子宫内膜癌及癌前期病变的危害大,必须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因此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本组病例中,子宫内膜癌占12.54%,较国外报道的11.1%稍高[1],较国内报道的16.7%低[2]。
其中子宫内膜腺癌占8.64%,与国外报道的8%相仿[3],鳞癌占3.90%。
子宫内膜癌加上子宫内膜癌癌前期病变(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过长及复杂型过长),共占16.82%。
因此对于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人总是要考虑恶性病变的可能。
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子宫内膜病理80%以上无恶性证据,且表现为多样化。
在本组病例中,简单型增生过长及子宫内膜增生反应共占31.2%,子宫内膜分泌反应占6.41%,慢性子宫内膜炎占24.79%,子宫内膜萎缩占20.89%。
3.2 绝经后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病理与病人年龄、绝经年龄、绝经时间及怀孕次数的关系 从本组资料可见随着年龄的增加,慢性炎症病人的比例迅速增加,高峰年龄在60岁以上;分泌反应内膜病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迅速下降,高峰年龄在50岁以下,至50岁后维持在低水平。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脂联素及相关因子变化的分析研究的开题报告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脂联素及相关因子变化的分析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心绞痛是指由于心肌缺血导致的胸痛或不适感,是冠心病的主要表现之一。
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和治疗手段的发展,冠心病的治疗已经由传统的药物治疗发展成介入治疗,其中包括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PCI)。
PCI是通过在冠状动脉狭窄区域植入支架或导管等物质,以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液流通,从而缓解心绞痛的治疗方法。
但是,一些患者在PCI手术后,由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自身免疫反应等原因,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
因此,对PCI手术后患者的生理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对评估手术疗效,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研究表明,脂联素是一种与冠心病相关的脂肪因子,其在机体能量代谢、炎症反应、内皮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在PCI 手术后,血管内皮受到了一定的损伤,可能会导致脂联素的产生和释放增加,从而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展进展。
因此,探究PCI手术后脂联素及相关因子的变化规律,有助于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更深刻的认识。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旨在探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脂联素及相关因子的变化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对不稳定型心绞痛PCI手术后患者进行观察和记录,测定其术前、术后1d、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脂联素水平。
(2)分析PCI手术后患者血清中脂联素的变化规律,并探究其与相关因素如肝肾功能、血脂水平、炎症指标等之间的关系。
(3)通过统计分析来揭示不同治疗方法对于恢复患者健康状态的影响。
2.研究方法(1)选取具有典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的患者200例,其中经PCI手术治疗的120例作为手术组,80例未经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2)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中脂联素水平,并测定患者血清中相应的肝肾功能、血脂水平、炎症指标等相关因素。
(3)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比较手术组和对照组的脂联素和相关因素的变化规律,并评估PCI手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小板P-选择素的表达
病人血 小板聚集率及血 小板 P一选择素 的表达 。结果
处 于 活化 状 态 , 给 予 充 分 的抗 血 小板 治 疗 。 应
各组病人血 小板聚集率 比较无统计 学意义 ; 小板 P一选择素 阳性 率 S 血 A组
同对 照 组 比较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UA组 为 5 3 % ±13 % , 著 高 于 S 组 和 对 照 组 ( .7 .0 显 A P<0 0 ) .5 。结 论 不稳 定 型 心 绞 痛 病 人 血 小 板 关键词 : 不稳 定 型 心 绞 痛 ; 一选 择 素 ; 小板 P 血 中 图分 类 号 : 5 14 R 5 . R 4 . 2 6 2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6 2 3 9 2 0 )1 0 6 2 1 7 —14 (0 7 1 —16 —0
取 20 0 6年 1月一2) 【) 1 ( 6年 2月在本 院心内科住 院病人 8 6例 , 所有病人 均行 选择 性 冠状 动脉造 影确诊 为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 性心脏
病 , 中稳 定 型 心 绞 痛 ( A 组 3 其 S ) 6例 , 不稳 定 型 心 绞痛 组 5 0例 。选 取 同期 冠状 动 脉 造 影 正 常的 住 院病 人 1 作 为 对 照 组 , 7例 比较 各 组
血小板聚集率是临床常用的榆测血小板功能状态的手段本研究显示ua组病a的血小板聚集率高于sat组和对照组但经分析后发现吾组病人血小板聚集率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由于样本量小也可能是由于血小板聚集率测定的是乏红细胞的静态血不能很好反映体内血小板活化
维普资讯
・
16 ・ 06
D pr et f ad l y Th i t optl S ax Mei l nvri T i a 30 1 e at n rio , eFr si , h n i d a U ie t m oC og sH a c s y( ay n0 0 0 ) u A s atO jci T eet h —e ci epe i np tl n l e tg rgt nrt d n e iae h l e t ci t n bt c: bet e odt e r v c t P—sl t rs o o l e t d a l geai e n vsg t te a l t ai e nx sn a ea p tea o a a i t p te a v o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反应素-4基因A387P多态性分析
[] S a esA 6 t t r D.A g tan 1 r et n gn t f er rh ni es I e p rat o s o hat o ,i c o a i s r 舢 ueJ . er,98 8 ( ) 5 . r[] H at19 ,0 1A: —6 [] : d e T T ecncl r l o t nie i I r et 7 H nr . h l i o e fh ag t n I e p r e i ap f e o n c o i s bokr p sr (] J yr s n2 0 ,0 Spl ]8 3 l e r a a J . pt i ,022 [up : c eo t n H no 5 3
tn i dcdltetcl etnf co(] NE - i t wt r ue evnru r j i r tn J . n es he f i a eco a i
g JM d 19 ,2(0 :8 —6 1 l e ,9 23 7 1) 65 9 .
平 。本次 临床试验结果提示 , R A B和 A E 合用 CI 治 疗心衰 患 者半年 及 两年后 均 可 明显 降低 血浆 N 、 E Ag n Ⅱ和 A D水 平 , 高 L E , 降 低 心 衰 患 者 再 L 提 V F并 入院率及住院次数 , 故作者认为 A l T 受体拮抗剂与 A E 联合 应用 治疗 心 衰 , 从 不 同水 平 阻 断 A gI CI 可 n 1 的作 用 , 于 单 用 A E 组 , 加 疗 效 , 高 心 衰 患 优 CI 增 提 者的生活质量。由于本试验样本数偏少 , 试验结果 有 待今后 更 大规模 的临床试 验进一 步证 实 。 [ 考文 献 ] 参
[ ] Crl p er Fir: a ohsl i i eaii 3 a  ̄k A .H a aue pt pyio c n hn i e t l h o g e 8l S [JA N r,01 11 1)2 —3 . J . J us20 ,0 (2 :6 3 m [] T eC N E S S% a SuyG op E et o nlplo 4 h O S N U l td r 。 f c f a r n u s e ai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KLOTHO基因C-1818T多态性分析
( . e a t e t f adoo y fl td Wui o pt f i gu U ies y h n z o in s 1 0 2; . n t u fC riv sua i。 1 D p r n o ril ,A f i e j H s i l a s n vri ,C a gh uJ gu 2 3 0 2 Is tt o a oa c l D s m C g ia n aoJ n t a i e d r
维普资讯
第 1 8卷第 4期
20 0 8年 7月
江 苏 大 学 学 报( 学 版) 医
Junlo i gu U ie i ( dc eE io ) ora fJa s nvrt Me in dt n n sy i i
Vo . 8 No. 11 4
mo hs n nt l a g apco s( A )n aC ieeHa o ua o fS w nrg n r i ad u s be ni et i U P i hn s n p p l in o u a ei .Meh d : p m a n r t o to s
Rea ins p b t e heKLOT O e e C一 1 lto hi e we n t H g n 1 8 8 T
po y o p im n l m r h s a d uns a l n i e t r s t b e a g na p c o i
m rs hi at na dgn ira a .R s l : o p rdw t tecnrl ru , 1 T ef q e c s eaec a r c o n e em cor y eut C m ae i o t o p ( ) h e u ni ne i r s hh og r e o C C T e o p n h l l o eC 1 1 Ti A ru a n t i icnl df rn;( ) f C, T, Fgnt ea dteT a e fh 一8 8 U Pgo pw s o s nf at iee t 2 y le t n g i y f T epe a neo eT e e p a o vr ul hg e o ne ae< 0 p t ns( 0 0 7 , h h rvl c fh rgn t ew s b ei s ihri yu gr( g 6 ) ai t P= . 1 ) te e t y o y n e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内皮素与血小板聚集的关系
[ e rs Un tbea gn E d tei Paee a geain K y wod l s l n ia a n oh l n ltl g rg t t o 近年来血浆内皮素 ( T) E 及血小板 聚集 ( A) P 与心 血管疾
病 的关系 日益受到重视 ,为 了解 这些因素对 不稳定性 心绞 痛 ( UA)的影响,我们 动态观察了 uA患者血浆 E T含量及血小 板 聚集 的改变 ,旨在探讨二者之问的相互关系及在 UA发 生、 发展 中的临床意义 , 以便选择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d t ei n lt]l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g e a in i h a in swi u sa l n i aw eem e s rd b p cf a imm u o sa n oo i o h l a d p aee g rg t n t e p te t t n tbe a gn r a u e y s e ii r do n o c n as y a d c ]r . merca a y i namo n 、 2 2 h 4 h、 2 n n e s ls Th ifrn e ewe n u sa l n iag o p a dt e ti n ]ssi me t 1 h、 4 8 7 h a do e we k Re ut : edfee c sb t e n tb ea gn r u n h
不稳定型心绞痛与血栓素A2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度 的增加 是脉 压升 高 的主要 因素 O 有研 究表 明 。 大动
脉 顺 应 性 减退 3 %。 使 收 缩压 升高 2 % , 张压 5 可 5 舒 下 降 1% . 2 导致 脉 压增 大 O大 动 脉顺 应 性 是 左 心室
4参 考文 献
- -
1 sa . l eu d oi. s wv a a e fa i mr P s p s r a  ̄ p e a e r  ̄oed 一 A R ue rs e n a c u e r m k ro t v c arkn y anv p u tnA Hprn20, (: a u s ih eese o aos mJ y ts014 ) s l i p i p i . ee , r l
4e 刘 t n
so n . 99 . 2 : 3 i 1 8 ( 3 6 98 )
力松 华琦
2 4
时平 均脉 压和诊所脉压对高血压病患者左 学影像技术 20 3.9()586 0 1 5: 5 saRL o crY wa r c ta ei fyeese m ,c re . n p a ssg nhp nv A r a u ie A e p o h os sn a i a i t a : e emn o u e rs e a ern ixii : r yfcota e p sp srC d aa leln h p e t f t tn. : eu . st ce t e f r l n Hp no A b ar Ma r e ldP 船 r( A P y sn m uty u m n o B 0 r u 、 M , e i l o s e t f o e e H ) C
后负荷的主要决定因 素, 顺应性减退导致左心室收
不稳定性心绞痛伴血小板减少抗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不稳定性心绞痛伴血小板减少抗栓治疗的临床分析作者:欧昌元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16期摘要:目的探讨抗栓治疗对不稳定性心绞痛伴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7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与抗栓组,每组38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抗栓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治疗。
结果抗栓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的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栓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不稳定性心绞痛伴血小板减少患者中采用抗栓治疗,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且出血事件发生率不会明显增多。
关键词:心绞痛;血小板;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不稳定性心绞痛是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一种,也是冠心病急性发病的一种常见症状。
该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斑块破裂引发急性非闭塞性血栓导致等[1]。
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常伴有血小板减少者,对于该类患者抗栓治疗由于担心出血事件的发生,临床医师有所顾忌,因此对不稳定性心绞痛伴血小板减少患者抗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显得十分重要。
本次研究对我院7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伴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7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伴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床号码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与抗栓组,每组38例。
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56~79岁,平均年龄为(67.5±5.5)岁。
入选标准:①均符合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2];②血小板<100×109/L。
排除标准:①对本次研究药物治疗过敏者;②严重肝功能损害。
1.2方法常规治疗组患者给予β受体阻滞剂、他汀、ACEI、硝酸酯类等常规药物治疗,抗栓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拜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首次负荷剂量均为300mg/d,次日予以拜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的剂量分别维持在100mg/d与75mg/d,连续治疗6个月;低分子肝素4250uih q12h皮下注射,连续8d。
NPPA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心房颤动的关联分析
1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心肌细胞按形态和功能可分为普通心肌细胞和特殊心肌细胞。前者是构成心房 壁和心室壁的主要部分,主要功能是收缩,它们不能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即不具 有自动节律性,但具有在外来刺激下产生和传导兴奋的能力;后者是一些特殊分化 了的心肌细胞,组成了心脏的传导系统,它们除了具有兴奋性和传导性之外,还具 有自动节律性,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和传导冲动,控制心脏的节律性活动[2]。
1.2 心脏传导系统及心律失常概述
心脏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sinoatrial node)、结间束(internodal tract)、房室结 (atrioventricular node)、希氏束(His bundle)、左、右束支(left and right bundle branch) 以及浦肯野纤维网(Purkinje fibers)(见图 1.2)。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 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 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汉语名称 单核苷酸多态性 房颤 心律失常 动作电位持续时间 脱氧核糖核酸 单脱氧核苷三磷酸 双脱氧核苷三磷酸 核糖核酸 导管射频消融术 钠尿肽前体蛋白 A 心房利钠肽/心钠素 核孔蛋白(155KD) 冠心病 高分辨溶解曲线 间隙连接蛋白α5 利钠肽受体-A 利钠肽受体-B 利钠肽受体-C 相对优势比 置信区间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聚合酶链式反应 小等位基因频率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H-FABP、cTnI及差异蛋白表达及其意义
DOI:10.19338/j.issn.1672-2019.2021.02.010·论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H-FABP、cTnI及差异蛋白表达及其意义武利娟(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0006)摘要: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心肌钙蛋白I(cTnI)及差异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意义。
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UAP患者与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各90例,分为UAP 组与SAP组,并取同期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的一般临床资料与相关危险因素、血浆H-FABP、cTnI及差异蛋白-免疫球蛋白κ链C结构域(IGKC)水平,并比较UAP患者不同冠脉狭窄程度亚组、预后良好组与不良组血浆H-FABP、cTnI、IGKC水平。
结果血浆H-FABP、cTnI水平:UAP组>SAP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IGKC蛋白水平:UAP组>对照组>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与中度组血浆H-FABP、cTnI、IGKC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重度组与完全闭塞组(P<0.05);预后良好组血浆H-FABP、cTnI、IGKC水平低于不良组(P<0.05)。
结论UAP患者存在血浆H-FABP、cTnI、IGKC表达异常升高现象,其水平检测对UAP患者病情判定、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心肌钙蛋白I;差异蛋白中图分类号:R446.1Expression of plasma H-FABP,cTnI and differential protein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and its significanceWU Lijuan(Zhengzhou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Zhengzhou,Henan450006,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xpression of plasma 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cardiac troponin I(cTnI)and differential proteins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and analyze its significance.【Methods】Ninety patients with UAP and90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treated in the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included in UAP group and SAP group,respectively.Ninety healthy people completing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The general clinical data,related risk factors,levels of plasma H-FABP,cTnI and differential protein-immunoglobulin kappa chain C domain(IGKC)were compared among the three groups.The levels of plasma H-FABP,cTnI and IGKC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coronary stenosis,in the good prognosis group and the poor prognosis group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levels of plasma H-FABP and cTnI were the highest in UAP group,followed by SAP group and control group(P<0.05).The level of plasma IGKC protein was the highest in UAP group,followed by control group and SAP group(P<0.05).The levels of plasma H-FABP,cTnI and IGKC protein in mild group and moderat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severe group and complete occlusion group(P<0.05).The levels of plasma H-FABP,cTnI and IGKC in good prognosi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poor prognosis group(P<0.05).【Conclusion】Plasma H-FABP,cTnI and IGKC levels are abnormally high in patients with UAP.The detection of above indexes is of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condition judgement and prognosis evaluation of UAP.Keywords:unstable angina pectoris;stable angina pectoris;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cardiac troponin I;differential protein收稿日期:2020-06-17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一种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间的状态,临床发病率高,患者病情进展快[1]。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
1.1.2主要试剂与仪器同型半胱氨酸测定试剂 盒 (德 国 德 赛 诊 断 系 统 有 限 公 司 ),两个浓度水平 (低 与 高 )质 控 品 (美 国 伯 乐 公 司 ),亚甲基四氢 叶 酸 还原 酶 基 因 677C/T 检 测 试 剂 盒 (深圳泰乐德医疗 有 限 公 司 );AU5 4 0 0 全 自 动 生 化 分 析 仪 (美国 Beckman公 司 ),罗 氏 LightCycler 4 8 0 实时焚光定 量 PCR仪 (美国罗氏公司)。 1 . 2 方法 1.2.1 一 般 检 查 常 规 测 量 指 标 主 要 包 括 身 高 、体 质 量 、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和舒张压测量时要 求 受 检 者 休 息 至 血 压 平 稳 ,取 坐 姿 测 量 右 上 臂 血 压值。 1.2.2标本采集与处理于清晨空腹抽取心绞痛组 患者静脉血5 mL,3 13〇xg 离 心 10 min,分离血清,吸 取 500 |xL血 清 置 于 1.5 m L 离心管中,-80 t :冻存。 同时采集2 mL EDTA-K2 抗 凝 全 血 用 于 MTHFR基
心 脑 血 管 疾 病 严 重 危 害 人 类 健 康 和 寿 命 ,是目 前 死 亡 率 最 高 的 疾 病 。不 稳 定 型 心 绞 痛 (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是冠心病的一种常见的表现 形 式 ,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心肌梗死之间的疾病 状 态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和进行性胸骨后疼 痛 ,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1 。 近年研 究 发 现 ,血 清 同 型 半 胱 氣 酸 (homocysteine, Hey)升高是心血管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4]。亚 甲 基 四 氢 叶 酸 还 原 酶 ( methylene tetra 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 是叶酸代谢以及同型半胱氨酸 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7],能 够 催 化 5 , 10-亚甲基四 氢叶酸转化为5-亚甲基四氢叶酸,作为甲基供体参 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MTHFR基因突变可导致其 酶 活 性 下 降 ,引 起 高 同 型 半 胱 氨 酸 血 症 、早期动脉粥 样硬化斑块形成、妊 高 症 等 疾 病 。迄 今 发 现 MTHF R 基 因 至 少 存 在 6 5 个多 态 性 位 点 ,最具临床意义 的 2 个 多 态 位 点 是 C677T 和 A 1298C ,其 中 C677T 是最常见的突变位点,与 多 种 疾 病 易 感 性 有 关 [8]。 但 MTHFR基因多态性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否有 关 ,目前尚存争议。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内皮素的变化意义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内皮素的变化意义摘要】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变化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并与其病变程度相关。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内皮素【Abstract】The data indicated that imbalance of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 and Endothelin(ET) may be a possible pathogenesis of UA and correlate with severness of coronary stenosis.【Key words】unstable angina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Endothelin冠状动脉不完全或间断阻塞常表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并极易发展为完全阻塞酿成心肌梗塞的严重后果,已证明,血管内皮损伤及血栓形成是UA的重要病理基础[1],但其促发因素尚不清楚,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是一种强力的血管保护因子,而内皮素(ET)的作用则相反,本文探讨二者的消长变化在UA发病学中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1)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8~76岁,平均(56.4±12.1)岁。
其中自发型18例,初发型10例,恶化型12例。
(2)稳定性心绞痛(SA)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46~79岁,平均(55.2±13.1)岁。
两组心绞痛均符合1979年WHO标准。
(3)正常对照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45~68岁,平均(53.2±12.7)岁。
经临床及辅助检查证实的健康人。
1.2 方法对照组清晨空腹取血,UA、SA患者于心绞痛发作时及心绞痛终止后次日晨取外周静脉血5ml,缓慢注入含有10%依地酸(EDTA)二钠30ul和抑肽酶40ul的试管内,在4℃下离心10分钟,取1.5ml血浆用于测定CGRP,1ml血浆测定ET,均用解放军总医院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提供的药盒,按说明书进行放射免疫法测定,各项质量控制指标均符合要求,为防止误差,每份标本均测定复管。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调脂干预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调脂干预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廖志坚;林泽鹏;陈玲【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测定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商品名立普妥)20mg,治疗12个月前后血浆hs-CRP.结果 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经阿托伐他汀治疗12个月后血浆hs-CRP显著下降(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减少炎症反应起着重要的作用.【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2(007)013【总页数】2页(P46-47)【关键词】冠心病;脂类和降脂药;高敏C-反应蛋白【作者】廖志坚;林泽鹏;陈玲【作者单位】518020 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药剂科;518020 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门急诊;深圳市人民医院二门诊部【正文语种】中文近来研究发现,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可降低其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稳定斑块和减少炎症反应是他汀类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非降脂作用之一[1,2]。
本研究通过阿托伐他汀对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调脂干预后对血浆hs-CRP浓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入选标准:①按照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协会(ACC/AHA)诊断标准选择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20例,所有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1支冠状动脉狭窄>50%。
②年龄≤75岁。
排除标准:感染性疾病或炎症性疾病,肝、肾功能衰竭、严重心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及血液系统疾病。
将120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随机分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
阿托伐他汀治疗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57.5±11.5)岁;对照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56.3±14.2)岁。
1.2 研究方法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商品名立普妥)20 mg,1次/d,疗程为12个月。
血小板反应素-4基因A387P多态性与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血小板反应素-4基因A387P多态性与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研究高磊;何国平;马继政;戚传平;杨国英;卞智萍;杨笛;张寄南【期刊名称】《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07(9)6【摘要】目的研究中国华东地区汉族人群血小板反应素-4(thrombospondin-4,TSP-4)基因G29926C(A387P)多态性与心肌梗死(MI)发病的关联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TSP-4 A387P多态性,将639例患者分为MI组和对照组,MI组为30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MI患者,对照组为337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排除冠心病诊断者.结果 GC基因型在两组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5.3%νs7.1%,P=0.34),未检测到CC纯合予.C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6%νs 3.6%,P=0.35),对照组TSP-4 387A→P变异频数明显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SP-4 A387P多态性与MI的发生无显著性相关(OR=0.81,95%CI:0.41~1.62,P=0.55).结论 TSP-4基因387A→P变异在中国华东地区汉族人群中发生频率明显低,且与MI的发病无显著相关性.【总页数】3页(P376-378)【作者】高磊;何国平;马继政;戚传平;杨国英;卞智萍;杨笛;张寄南【作者单位】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心内科,江苏,常州,213002;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心内科,江苏,常州,213002;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29;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心内科,江苏,常州,213002;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心内科,江苏,常州,213002;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2【相关文献】1.整合素-α2和整合素-β3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J], 富学林;陈军宁;韦广粤;梁丽萍;李作兴;邓玉英;夏中华2.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基因G+1688A多态性与中国汉族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J], 杨颖;罗晖;程龙献;何美安;邬堂春3.苏皖地区汉族人群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与血小板反应素4基因A387P多态性的关系 [J], 高磊;何国平;马继政;杨国英;顾君;肖建强;徐波;柏庆利;翁伟进;张寄南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反应素-4基因A387P多态性分析 [J], 何国平;高磊;马继政;戚传平;卞智萍;杨笛;吴恒芳;陈相健;张寄南5.血小板反应素-1基因G1678A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J], 高磊;何国平;马继政;杨国英;戚传平;卞智萍;杨笛;张寄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小板P-选择素的表达
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小板P-选择素的表达王睿;吕吉元;王应志;贾永平;范春雨;高宇平;郭晓红;田晶【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07(5)11【摘要】目的测定不稳定型心绞痛(UA)病人血小板P-选择素的表达,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小板活化状态.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6年12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病人86例,所有病人均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组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50例.选取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住院病人1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病人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P-选择素的表达.结果各组病人血小板聚集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P-选择素阳性率SA组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UA组为5.37%±1.30%,显著高于SA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应给予充分的抗血小板治疗.【总页数】2页(P1066-1067)【作者】王睿;吕吉元;王应志;贾永平;范春雨;高宇平;郭晓红;田晶【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0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R256.2【相关文献】1.体外ADP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小板刺激后P-选择素表达及患者血浆对自身血小板的活化功能影响 [J], 季明德;朱小飞;李思洋2.狼疮性肾炎患者外周血血小板P-选择素、淋巴细胞L-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 [J], 戴勇;李富荣;王新根3.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血小板P-选择素、L-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研究 [J], 李德萍;戴勇;李富荣;贺晓蕾;王新根;黄瑞芳;彭保4.血小板表达的P-选择素对B16细胞分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的影响 [J], 亓翠玲;王丽京;叶杰;郭四美;周秦;韩露;魏波5.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外周血血小板P-选择素、L-选择素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的研究 [J], 戴勇;李富荣;贺晓蕾;王新根;黄瑞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研究
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研究
孟莉;胡元会;贾岱琳;肖响;吴华芹
【期刊名称】《北京中医药》
【年(卷),期】2013(32)8
【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在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中的作用。
方法运用流式
细胞术准确测定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CD63、CD42b、PAC-1的表达水平。
结果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3、PAC-1表达水平较健康人明显上调、CD42b表达水平较健康人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处于亢进状态,血小板活化参与了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生发展。
【总页数】3页(P563-565)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流式细胞术;血小板活化;CD63;CD42b;PAC-1
【作者】孟莉;胡元会;贾岱琳;肖响;吴华芹
【作者单位】北京市南苑医院中医科;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中国中医
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4
【相关文献】
1.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价值评价 [J], 杨晓莉;牟建军
2.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效果及对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研究 [J], 邱平
3.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机体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分析 [J], 文建宏
4.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J], 金露
5.舒心益脉胶囊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J], 杨丁友;段学忠;周次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血聚集法检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阿司匹林反应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全血聚集法检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阿司匹林反应性研究
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会感受到胸闷、胸痛等症状。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疾病的发生。
但是,部分心绞痛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后会出现过敏反应和不良反应,这是因为他们具
有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基因和/或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阿司匹林反应性的检测方法,并找出与阿司匹林反应性相关的因素。
三、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法
选取50例确诊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采用全血聚集法检测其阿司匹林反应性。
同时,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血脂、血糖、血压等相关因素进行收集,并进行统
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收集数据后,对患者的全血聚集实验结果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与阿司匹林反应性相关的因素。
(三)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药物反应性,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此外,本研究的方法可以获得更准确的阿司匹林反应性评估结果,有
助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四、研究计划
(一)研究对象:50例确诊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
(二)研究方法:全血聚集法检测阿司匹林反应性,同时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血脂、血糖、血压等相关因素。
(三)研究时间: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
(四)研究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的药物反应性评估,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2024年GDF-15血浆水平及基因多态位点+157A-T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相关性研究》范文
《GDF-15血浆水平及基因多态位点+157A-T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相关性研究》篇一GDF-15血浆水平及基因多态位点+157A-T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相关性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GDF-15血浆水平及基因多态位点+157A/T 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相关性。
通过分析患者血浆中GDF-15的浓度及其基因型,探讨其在U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一、引言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基因和生物标志物的参与。
近年来,GDF-15(生长分化因子15)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研究通过分析GDF-15血浆水平及基因多态位点+157A/T,探讨其与UAP的相关性。
二、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XX例UAP患者和XX例健康对照者,采集血液样本。
2. 实验方法(1)血浆GDF-15浓度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中GDF-15的浓度。
(2)基因型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157A/T基因多态位点的基因型。
3. 统计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UAP患者与健康对照者间GDF-15血浆水平和基因型的差异,以及不同基因型间GDF-15血浆水平的差异。
三、结果1. GDF-15血浆水平比较UAP患者血浆中GDF-15的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
2. 基因型分布及频率+157A/T基因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在UAP患者和健康对照者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5)。
其中,AA基因型在UAP患者中占比更高。
3. GDF-15血浆水平与基因型的关系不同基因型间GDF-15血浆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AA基因型患者血浆中GDF-15的浓度显著高于AT和TT基因型患者。
四、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UAP患者血浆中GDF-15的浓度显著升高,且+157A/T基因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分布与健康对照者存在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