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语文教育观综述
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思想
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思想导读:被誉为“教育改革家”的魏书生,有比语文教学思想更大的方面或更小的方面值得我们研究、学习。
从大的方面讲,魏书生的师品,他对教师工作的神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他的努力学习、勤于思考、努力探索的精神;往细里说,在教学改革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地牵动了对语文课程的改革、对语文教材的改革。
但这些,本文均放在视野以外,而将研究锁定在语文“教学”这一层面。
锁定在语文教学,意味着“就教学论教学”。
说教学“思想”,而不说成是教学“理论”,基于两点理由。
第一,在教育学领域,“理论”与“思想”是有分野的。
教学理论,“研究教学情景中教师的引导、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构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解释框架,提供一般性的规定和处方,以指导实践”。
“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是构成教学理论的必要条件。
我们将不具备这两个必要条件的,称之为“教学思想”。
第二,这也符合事实的本相。
魏老师的语文教学改革,始终是在独特情境下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的,改革发端于现实的需要,目的也是作用于当下的实践。
魏老师写了大量的文章,出了不少的书,在各地作了许多场报告,但是,这些报告和写作,主基调是传布自己的教改实践,志趣尚不在构建一种教学理论。
魏老师的文章和报告,讲的主要内容是“我怎么做的”、“我怎么想的”、“我这么做的效果如何”,其中当然有为什么这么想、这么做的理由,以及为什么会有好效果的论证,但这些理由和论证,尚未深入到学理的层面,往往还是以“我喜欢”、“我觉得”来了断。
定位于“思想”而不是“理论”,提醒我们注意到,魏老师的有些言论,不宜看成是理论的严谨表达;将之主要看成是一种思想的传递,也许更能把握住它们的真实含义。
也就是说,对有些说法,不宜匆忙地进入命题合理性的研究;对有些用词,包括一些关键的用词,也不宜直接导入抽象的辨析或论争,甚至还不能搬来作为研究的工作概念。
比如,魏老师说他的改革(包括语文教学改革和学校管理改革)成功,靠的是“两大点一小点”,两大点一是“民主”,二是“科学”,一小点“就是领着师生员工练气功”。
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研究及现实启示
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研究及现实启示魏书生,语文特级教师,他在语文教育教学上举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教育思想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不仅得益于魏书生本人对语文教学工作的孜孜不倦和努力追求,同时也是在吸收、借鉴其他语文教育家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经过大胆创新得出了教育思想结晶。
魏书生教育思想作为我国教育理论资源的宝贵财富,对一线教师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20世纪70年代始,魏书生在普通学苗、师资和办学条件下,在理论和实践的融合下,逐步探索了一条成功的育人之路。
在改革开放发展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学界出现了各种改革的浪潮,最为彻底、最为深刻的当属魏书生。
魏书生对于语文教学思想,他个人做了非常多的创新和积极探索,其中,关于教书与育人的关系、科学与民主等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对我国当前语文教学起到了非常巨大的指导作用。
民主是魏书生语文教学思想的关键,他主张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体现课堂平等,科学主要就是通过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体现教学活动的有序性、系统化和创新性,在教育和育人方面,以生本原则为先导,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创新思想的引导下,魏书生紧紧抓住教育改革的大旗,实现了语文教育教学思想的创新。
本文主要是从四个部分进行了分析,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对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现状及创新之处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了本文研究的主要意图和写作思路;第二部分从魏书生生平、教育经历、主要贡献三个方面入手,对魏书生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总结;第三部分在阐述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从写作教学、阅读教学、文言文教学、课堂氛围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魏书生的语文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展示了魏书生在语文教学方面的创新;第四部分从影响和启示两个方面对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进行了总结,在影响层面,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不仅突破了语文教材的局限性和明确了师生关系的转变,同时开启了学生知识能力体系的构建和学生主体能力的提升,在启示层面,一方面有利于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师生关系的融洽,另一方面则会强化对语文教学评价指导。
魏书生教育思想
魏书生教育思想一、平凡而大度豁达的人生魏书生是个平凡的人,但有着不平凡的境遇,干着不平凡的事业。
魏书生不仅是个大度的人,还是一个豁达的人。
他的豁达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境遇观,二是苦乐观。
人不要埋怨境遇。
命运把你放在皇家花园,你应该长成参天大树;命运把你甩到千山的石头缝中,你应该紧紧地抓住大地,依然生机勃勃,郁郁葱葱。
魏书生面对这一切却非常坦然,常能变苦为乐,以豁达的心情乐此不疲地心情愉快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他常常说,读书是享受,写作是享受,教学是享受,散步是享受,生活中的一切一切都可以是享受。
二、淡泊名利魏书生是名人,是个精神富有者。
虽然他现在并不缺钱,但一直是个苦行僧的形象。
他说过:苦行是一种幸福,一来可享受理智的满足,二来可砥砺意志,最主要的,它能省掉不少为个人衣食住行而奔波的麻烦。
他自律很严,严得让人觉得他傻,觉得他怪,他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很大的贡献,但只知奉献,不求索取。
正像有人评论他的那样:绚烂之极,归于淡泊。
而我要说:淡泊名利,才有绚烂。
魏书生不仅是为师者的榜样,也是为官者、为人者的榜样。
四、敢说真话魏书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实事求是,实话实说,说的看似小道理,其实是大道理。
而魏书生却从“小”处着眼,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强化素质,提高能力.书生谈话,慢条斯理,娓娓道来,宏论一泻,语惊四座,其感染力、穿透力、影响力是其他人的谈话所罕见能及的,这秘诀大概除了他的语言技巧外还在于他谈话中的“真”和“实”,这也是广大教师提高表达能力所应该学会和牢牢把握的。
五、自爱爱人的心理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
魏书生爱自己,爱家人,爱他人,尤其是爱学生。
魏书生人格高尚,又极注意锻炼和养生,这是自爱的表现。
魏书生爱学生,尤其是爱那些差生。
魏书生认为差生最不容易。
每天课听不懂,还要硬着头皮听,不懂装懂,装模作样,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因此给他们一些关爱,帮助他们进步也应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魏书生教育理念
魏书生的教育理念无论做什么事,你只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你就能够放下求之不得之苦,放下浮躁的心理,让灵魂不再流浪,思想不再浮躁,建设自己灵魂的乐园。
●说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一以贯之,持之以恒,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不怕慢,只怕站,久而久之,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一个强大的自我就出现了。
●关于习惯教育即是帮助人培养良好的习惯,1分钟做小事。
到这个时间做这个事、到那个时间做那个事,培养良好习惯,把这个事往深去做,就会感到趣味无穷,质量不断提高。
●狠抓习惯的三块内容:1、计划系统: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2、监督检查系统:严格按计划去做。
3、总结及反馈制度●对于孩子:能做的事,一定让他自己做,一旦这样,他越做越多,责任感就是在做事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堆积起来的。
●关于创新:什么叫创新?盯住一个目标,持之以恒地往深处去钻井,方能钻出甘泉,人最怕的是遍地挖坑。
●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地多做平平凡凡、实实在在的事情。
●当你把这些极小的事情,干得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如诗如画、如舞如歌、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时,你自然就在尽到生存责任的同时,更多地享受到了生命的快乐和幸福。
松、静、匀、乐——魏书生的教育理念之一学习了我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教育理念,感触颇深。
关于魏老师的教育理念,其中关于教师快乐工作的心态的理解印象很深。
教师这个职业既是平凡的岗位又有着不同于其它岗位的地方,因为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大职责。
以往社会将着眼点只放在教师的教学工作上,却忽视了教师本身的心理。
可事实在于绝大部分的教师因为承受来自工作和生活两方面的压力,或多或少都有着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
魏老师提倡教师要拥有一种快乐工作的心态。
何为教师快乐工作的心态?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永远记住四个字:松、静、匀、乐,即身体轻松、心灵宁静、呼吸均匀、心情快乐。
走进学校松、静、匀、乐;走进办公室松、静、匀、乐;走进教室松、静、匀、乐;下班买菜松、静、匀、乐;讨价还价松、静、匀、乐;吃晚饭当然更是松、静、匀、乐……那如何做到拥有这种快乐工作的心态呢?每晚睡觉前记得对自己说:“今天发生的不管好的坏的都已经过去,明天会是一个新的开始!”早上起来的时候伸个懒腰,再对自己说:“加油!”遇到令人不愉快的事时,就要对自己说:“没什么大不了的!”总之一天要尽量保持一份好的心情。
魏书生教育思想心得体会3篇
魏书生教育思想心得体会3篇魏书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改革家,他自教书伊始,便开始进行教学改革,在语文教学、班级管理、教书育人等方面,魏书生教育思想心得体会范文1:久闻魏书生思想席卷中国教育界,假期读了有关他的教育理念这方面的著作。
从中我发现书中他写到的并不是纯理论的东西,而更多的事那些特别实实在在的,在他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时的一些具体教育方法。
拜读了以后,我从书上真实体会到了魏书生的人格魅力。
在这教育改革的年代中,魏书生的教育理论无疑就是一盏启明灯,为教育大潮的师者们指明了航向!魏书生的教育思想精辟地归纳为:一句话;两本书;三个魅力;四字精髓;五点启示;六步教学法;七个一分钟。
全面且简洁明了地涵概了魏书生的基本教育思想。
其中的三个魅力让我的内心募然升腾起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新,魏书生的人格魅力、知识魅力、成就魅力使他在恶劣的环境中催化自己发奋图强而更加卓越,他以自己的经历勉励着取经者要做到天人合一,解放自我,正是这种解放才使魏书生有能力有勇气去创造一般人难以创造出来的奇迹。
作为一个师者,不能用狭隘的人与人之间权与利争禁锢自己的内心世界,作自己的心灵主人,胸怀坦荡,淡泊名利,发扬光大自己内心的大智慧,真正的将生命付于教育事业,真正地做到燃烧的蜡烛,在发光发热中不断思考、学习与进步,自强不息,真真做到博学为师,厚德为范。
通过阅读,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肩负的光荣与责任。
老师就是给孩子提供服务,要给不同的孩子提供不同的服务,要以孩子为中心,牢固树立服务的观念。
没有坏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教育是一门艺术,我们要琢磨怎样才能发挥它的艺术性,我们要把能走上讲台培育下一代,能传授自己的所学所知而感到自豪和荣耀。
书中我也非常欣赏的魏书生老师的一句话,当你每做一件极小的事,都能做的如诗如歌,有滋有味,你就能够享受快乐! 。
现在让我们也这样想:我正在从事着快乐的事业,也正在享受快乐!魏书生教育思想心得体会范文2:为师当学魏书生,三尺讲台,魏老师做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并以高尚的人格、崇高的师德成为当代教师学习的楷模。
魏书生教学理念
魏书生教学理念
【原创版】
目录
1.魏书生的教学理念概述
2.魏书生的教学理念内容
2.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2 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
2.3 倡导师生互动与合作
2.4 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3.魏书生的教学理念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正文
【魏书生的教学理念概述】
魏书生,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学理念在教育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品德教育,强调师生互动与合作,倡导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魏书生的教学理念内容】
2.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魏书生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他主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去探索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
2.2 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
魏书生非常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他认为,品德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基石。
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热爱生活,积极向上。
2.3 倡导师生互动与合作
魏书生倡导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他认为,教师应该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2.4 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魏书生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他认为,学生应该在实践中学习,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魏书生的教学理念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魏书生的教学理念对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魏书生的教学观
方法;三结合的自学方法:听说读写结合,语文科学学习与语文学习结合;学用结合。探索了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
2.用民主的思想和方法育人
用民主的思想育人是魏书生多年来酝酿成熟的,针对封建专制思想的教育主张。民主思想实质上也是科学思想,因为民主是解放生产力、解放人的创造力的科学,民主与法制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基础和保证。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长大才能做国家的主人,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主力军。魏书生常常让学生讨论这样—个问题咱们国的种种弊端是什么?“就是口削门这个民主的层次太低。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有些领导者缺乏民主意识,更体现在相当多的人民群众身上,民主的观念也是比较淡薄的。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清官的身上,寄托在大救星身上,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某个人的身上,就是不想如何最大限度地去发挥自己个人的最大潜能。”怎么办呢?魏书生教导他的学生说:“从小就要树立民主的观念,科学的观念。长大了,要是真的当了官,当了个小头头,你千万不能少了民主,千万不能当‘民王’,要真心实意地当人民群众的公仆,如果不能当官,而是一个老百姓,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人员的话,你也要时时刻刻有主人翁责任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民族,为我们的人民,多做实实在在的事。”
所谓用科学方法育人,是指用唯物辩证法、现代科学方法指导教学实践。魏书生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建立了自己的教学方法论体系,探索了教学思想的科学化,指导全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与发展的主人,展开自我教育和自学的两翼,飞向理想的彼岸。探索了教学
内容的科学化,归纳了语文知识结构系统,设计了语文知识树。探索了教学方法的科学化,总结出课堂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探索了学生自学方法的科学化,自学教材的方法:自学六本语文书的方法,自学一册语文书的方法,自学一类课文的
魏书生的十四大教育观及评论
魏书生的十四大教育观及评论【魏研所推荐】魏书生成功了,鲜花和掌声常伴不离。
魏书生的成功是作为教育改革家的成功,是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双重成功,诚如辽宁省实验中学校长姬庆生所言:“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是博大精深的,既有理论高度,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1]如果与国外著名教育家作横向比较的话,魏书生的主要建树或优势恐怕还是在教改的实绩。
宁夏一位青年教师在致魏书生的公开信中写道:“目前您还只领我们,不,您还只和我们完成了这伟大的乐章的第一部——对教育教学规律、艺术剖理璞玉似的发现和质朴的运用,这还基本上是以方法论的方式体现出来的?”[2]如果我的理解不错的话,那么这里的“方法论”基本上相当于古人所说的“术”。
这位青年教师的评价有相当的代表性,事实上,除了少数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学者,大多数人对于魏书生的兴趣更多的是在那些可触摸的操作方法上。
“可操作性”是一个比较时髦的名词,人们在提到它时往往流露出对理论、观念的不屑一顾;于是在不少人心目中,魏书生被分成虚实两面,取“实”舍“虚”也就成了学习魏书生的一种捷径。
成套的管理章程和操作方法照搬不误,在有些人那里或许收到了立竿见影的短期效果,在有些人那里只是上演了一幕“皮毛改革剧”,热闹一阵子后便一切归于寂静,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我们并不怀疑只得皮毛者的取经真心,我们怀疑的是:是否魏书生实绩的光环和操作方法的新奇掩盖了其深邃独到的思想观念?我们知道,仅仅是观念——哪怕最正确的观念——改革不了现实,但没有正确观念指导的实践很难避免盲目性。
笔者选择这样一个题目来做关于魏书生的文章,也许会被讥为“客里空”、“空手道”什么的,然而我却认定,如果不是类似“宗教家的精神”(吕叔湘语)支配着魏书生,他会打那么多次报告要求当教师吗?魏书生倘若做了“厂级领导”也许会成为企业改革家,但绝不会有教育改革家魏书生。
魏书生这个典型已经树立了起来,但一个人若在思想深处就不热爱教师这一职业,即使你硬逼着他学魏书生,能学好吗?“学习魏书生,必须研究魏书生”(姬庆生语),窃以为,研究魏书生,首先得研究其思想观念,以便在认识上向魏书生靠拢时有个目标。
魏书生的全新教育观念
魏书生的全新教育观念一、放大显微的职业观情感基于认识,热爱自己的职业必须以正确认识该职业的重要性为基础。
行业不同,只是分工不同,并无高下之分。
魏书生主张一方面用缩小镜去看宇宙、看世界,另一方面又用放大镜、显微镜去看自己从事的职业,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
他认为教育教学虽不是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一旦你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了,那么它将显得广袤无比,里面的世界真精彩,异趣纷呈。
所谓放大显微,从认识的角度是指善于将总体的事业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观照、分解,使其中的每一个层次、每一个细部都纤毫毕现;从情感的角度看,是将职业神圣化。
魏书生认为:“每项有利于人类的工作都是神圣的,倘用一种神圣的态度去对待、去做,一定能将这工作做得很神圣。
”这并不是一种阿Q主义,而是自觉地培养职业情感。
二、积极自重的角色观从社会学角度看,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面临着多种角色的选择和不同角色的转换,魏书生主张“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
首先,他主张舍劣取优,即尽量不扮演拙劣的社会角色。
其次,他主张众优兼备,从“向善成美”的愿望出发,兼扮各种好角色。
如面对吵骂打架的学生,可以兼扮严父、慈母、兄长、亲属、良师、保健医生、心理诊疗医生等多种角色。
再次,他主张一个人要能灵活自如地进行角色转换,这里又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要有主动转换角色的强烈意识,二是当外力迫使自己转换角色时,心理上要有足够的准福?员阕?坏? 迅速而自如。
最后,他主张,作为教育者要善于进行“换角思维”,即善于站在不同的角色位置上进行思考。
总之,有了积极自重的角色观,就能根据教育的不同需要扮演好各种主角和配角、正角和“丑角”,就能在环境变化时及时作好转换角色的身心调整,避免不必要的烦恼,“容易成为一个成功者”。
魏书生认为,“选择的角色不同,决定着教育效果的不同”。
因此,学习魏书生的角色观,无疑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有利于治疗角色单一症、机械症和角色自恋症。
三、扬长补长教育者首先要发展自己,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呢?魏书生认为,一是发展自己的长处,一是借鉴他人的长处。
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魏书生是一位明代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强调“以人为本”。
2. 倡导“启发式教育”,即通过启示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方式,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3. 提倡“亲师互动”的教育方式,即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成长,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问题。
4. 认为学习应该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5.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重视个性差异和发展潜能。
在教育方法方面,魏书生主张:
1. 采用“以状师固”的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灵活掌握教育技巧,有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掌握“辩证思维”和“德育智育并重”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思考和创新。
3. 通过实践教学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关注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其自我发展和成长。
魏书生——精选推荐
论魏书生语文课程观对新课改的启示--湖南师范大学于源溟华东师范大学李冲锋魏书生语文教学改革对新时期语文教学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有两个问题一直困挠着魏书生的解读者们。
一个是魏书生语文教改经验推广的艰难性问题:另一个是魏书生语文教学的非语文化倾向问题。
我们认为正确理解魏书生语文课程观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钥匙”。
魏书生语文课程观是他的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对科学理解语文课程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本文深入研究了魏书生语文课程思想,以期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一、魏书生语文课程观的价值取向1、重视学生主体性开发取向魏书生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特别注重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通过对学生”自觉的自我”、“强大的自我”、“开放的自我”三方面的塑造,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
所谓“自觉的自我”,是指学生能够正确的感知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地位、作用、责任等。
魏书生的课程选择充分体现出民主精神,任何一项课程内容的选择都是通过与学生“商量”集体表决而决定的。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平等参与的机会,使学生的主体性在参与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使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价值等得以确认,从而使之成为“自觉的自我”。
所谓“强大的自我”,是指学生内心对自我力量的一种强烈的、积极的正面的认识。
这种认识可以指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强烈的自信、果敢的行动。
魏书生要求学生要善于超越自我,不要自己给自己砌“精神监狱”,要笑对人生,保持乐观的情绪;鼓励学生面对困难要用一百种办法去克服它;启发学生善于发现自己强大的一面,并在潜意识中不断地强化它。
所谓“开放的自我”,是指要解放思想以开放的心态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生活、对待社会。
他引导学生要用力去改变自己,变换角色进入生活;要多互助少互斗,不断提高尊重人的能力,使自己与别人和谐相处,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要多吸收少批判,以开放的思想对待知识与学习。
对魏书生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回顾和反思
关键词:学生为主体、注重思维 训练、教学方法
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的学生为主体观念,提倡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放在主体 地位。他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引导者和帮助者。这种教育思想对 于当今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采用 传统的教学方法
,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种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 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魏书生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
魏书生认为,语文教育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和实践能力。他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 的主角。同时,他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鼓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
2、教学方法的探索
3、不断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
尽管魏书生的教学方法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但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 也需要不断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开展交流研讨会、学习先进 的教学理念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结论
总的来说,魏书生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通过 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改革教学评价方式,魏书生为我们的语 文教育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其改革的成功实践表明,只有不断地进行教 育教学改革,
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这些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 学习效果,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总之,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提倡“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思维 能力培养,以及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这些思想对于当今语文教学实践具有重要 的启示意义。我们应该借鉴魏书生的语文教育思想,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
魏书生的十四大教育观及评论
魏书生的十四大教育观及评论魏书生的教育观来源:网络魏书生成功了,鲜花和掌声常伴不离。
魏书生的成功是作为教育改革家的成功,是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双重成功,诚如辽宁省实验中学校长姬庆生所言:“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是博大精深的,既有理论高度,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1]如果与国外著名教育家作横向比较的话,魏书生的主要建树或优势恐怕还是在教改的实绩。
宁夏一位青年教师在致魏书生的公开信中写道:“目前您还只领我们,不,您还只和我们完成了这伟大的乐章的第一部——对教育教学规律、艺术剖理璞玉似的发现和质朴的运用,这还基本上是以方法论的方式体现出来的?”[2]如果我的理解不错的话,那么这里的“方法论”基本上相当于古人所说的“术”。
这位青年教师的评价有相当的代表性,事实上,除了少数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学者,大多数人对于魏书生的兴趣更多的是在那些可触摸的操作方法上。
“可操作性”是一个比较时髦的名词,人们在提到它时往往流露出对理论、观念的不屑一顾;于是在不少人心目中,魏书生被分成虚实两面,取“实”舍“虚”也就成了学习魏书生的一种捷径。
成套的管理章程和操作方法照搬不误,在有些人那里或许收到了立竿见影的短期效果,在有些人那里只是上演了一幕“皮毛改革剧”,热闹一阵子后便一切归于寂静,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我们并不怀疑只得皮毛者的取经真心,我们怀疑的是:是否魏书生实绩的光环和操作方法的新奇掩盖了其深邃独到的思想观念?我们知道,仅仅是观念——哪怕最正确的观念——改革不了现实,但没有正确观念指导的实践很难避免盲目性。
笔者选择这样一个题目来做关于魏书生的文章,也许会被讥为“客里空”、“空手道”什么的,然而我却认定,如果不是类似“宗教家的精神”(吕叔湘语)支配着魏书生,他会打那么多次报告要求当教师吗?魏书生倘若做了“厂级领导”也许会成为企业改革家,但绝不会有教育改革家魏书生。
魏书生这个典型已经树立了起来,但一个人若在思想深处就不热爱教师这一职业,即使你硬逼着他学魏书生,能学好吗?“学习魏书生,必须研究魏书生”(姬庆生语),窃以为,研究魏书生,首先得研究其思想观念,以便在认识上向魏书生靠拢时有个目标。
青年教师魏书生教育理念学习心得
青年教师魏书生教育理念学习心得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对教育理念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学习心得。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
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首先,我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我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锻炼他们
的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让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
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我认为教育应该注重个性化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不同的兴趣、能力和潜力。
因此,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我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和学习活动,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
同时,我也鼓励
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立能力。
最后,我认为教育需要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教育也应
该紧跟时代的步伐。
我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育
模式。
我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教学,创造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将继续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
育理念,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魏书生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在我国的教育史上,魏书生老师是一位享誉全国的教育家,他的语文教学理念和方法对无数教师和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名热爱教育事业的教育工作者,我有幸接触到魏书生老师的语文教学思想,并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以下是我对魏书生语文教学心得的体会。
一、重视学生主体地位魏书生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他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而非灌输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 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魏书生老师认为,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他提倡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魏书生老师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魏书生老师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主动地学习。
他提倡“五步学习法”,即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总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注重阅读教学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魏书生老师在阅读教学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阅读教学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魏书生老师认为,阅读兴趣是学生阅读的动力。
他提倡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开展读书分享会、举办阅读比赛等。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魏书生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快速阅读、理解阅读、批判性阅读等。
他提倡通过阅读训练、阅读笔记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拓展阅读范围。
魏书生老师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不仅限于教材,还要关注课外阅读。
他认为,课外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强化写作教学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魏书生老师在写作教学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他认为,写作教学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从魏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看其践行的课程观
从魏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看其践行的课程观杨巧娟在“大语文观”下,将课程理论化为教学实践,主张自主和合作的学习方式,民主科学的实践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来体现其自主科学、合作探究的课程观。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基本理念”,教师都开始追求合理的课程教学。
魏书生是语文教育大家,自教书起,就钻研对语文课程的教学实施,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贯穿教学过程,更能使学生在繁冗的课程学习中轻松愉快的获取知识。
1 研究缘起1.1 传统课程观的弊端语文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后,多数老师与教育家根据自己的教育经验创造出符合自己想象的课程论来指导实践,文章的重要与否全部依靠老师自己的对课程大纲的认知。
传统的课程理论,教师只是片面的理解,将自己认为正确的、可行的思想灌输给学生,学生不能理解语文带来的情感体验,失去兴趣。
1.2 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实用主义教育学说,“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是在批判脱离儿童生活的、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上提出的”杜威认为学校的组织生活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即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效果集中体现在学生身上,教师的课程观念要明确学生地位,使课堂主次分明,教学过程清晰,才能使学生具有主人翁意识,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1.3 教师对课程编制内容的模糊课程的顺利进行要在教师的掌控之中。
在新学期教学开始之前教师都会有一份教学大纲,有的老师在课程教学中忽视大纲,忽视课程内容本身,对文章的解读草草了事。
并且将时间浪费到非重点的课程内容中,忽视其他名篇的阅读。
并且上课时要根据教学大纲分配好授课时间,避免对无意义问题的提问。
2 概念阐释2.1 什么是课程观?课程观,可以理解为有关课程的概念,研究“什么是课程”。
课程简单来说就是科目,也可以根据课堂实施环节,理解课程是经验、目标与计划。
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
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1. 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魏书生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魏书生先生作为中国教育界的重要人物,其教育理念和实践对于当代语文教育改革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首先对魏书生先生的生平和主要教育成就进行简要回顾,为理解其教育思想提供背景。
随后,文章重点分析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他对语文教育目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建设的独特见解。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体现,特别是如何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文章将评估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对于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启示,探讨其对于未来语文教育发展的潜在影响。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够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促进语文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2. 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体系构建魏书生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系构建是建立在他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之上的。
这一体系不仅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融合了现代教育思想和方法。
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
魏书生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儒家教育思想,特别是孔子和孟子的教育理念。
他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即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
这与儒家“仁爱”、“礼仪”、“智慧”的教育目标相吻合。
在魏书生的教育体系中,语文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教授语言文字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语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他认为,语文教育应该让学生学会如何思考,如何欣赏文学之美,如何理解和传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魏书生倡导的语文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启发式教学和情境教学。
他主张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在教学中,魏书生强调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认为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
魏书生的语文教育思想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体现在他的教育实践中。
魏书生语文教育教学创新思想研究
魏书生语文教育教学创新思想研究摘要:魏书生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理论家和语文教育家,其关于语文教学创新的思想贯穿于其整个教育生涯中。
本文通过对魏书生语文教育教学创新思想的深入探讨,分析其教学思想对教育实践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了在当前语文教育中应该遵循的魏书生式的教育教学方法。
关键词:魏书生、语文教育、教学创新、教育实践、教育教学方法正文:一、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魏书生在其教育思想中,始终强调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
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因此,他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二、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实践特点: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性魏书生的教育思想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性。
他认为,学生是教育实践的核心,教师应该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与期望。
同时,他也主张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贴近实际生活,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去探究和掌握知识。
三、魏书生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在语文教学中,魏书生强调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学生应该通过实践去探究并创造性地运用语文知识。
他认为,语文教学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使其具备思考和表达能力。
因此,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语文教学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四、魏书生教育思想对语文教育的启示魏书生的教育思想为当前语文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始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性,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语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同时,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语文教育中得到实际发展和提高。
总之,魏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创新思想提醒我们,在今天的社会中,教育教学必须紧密结合实际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思想
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思想“ 一、解题本文的论述对象,是魏书生老师的语文教学思想。
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是魏老师的语文教学思想“是什么”,并力图对“是什么”作出学理的阐释。
被誉为“教育改革家”的魏书生,有比语文教学思想更大的方面或更小的方面值得我们研究、学习。
从大的方面讲,魏书生的师品,他对教师工作的神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他的努力学习、勤于思考、努力探索的精神;往细里说,在教学改革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地牵动了对语文课程的改革、对语文教材的改革。
但这些,本文均放在视野以外,而将研究锁定在语文“教学”这一层面。
锁定在语文教学,意味着“就教学论教学”。
说教学“思想”,而不说成是教学“理论”,基于两点理由。
第一,在教育学领域,“理论”与“思想”是有分野的。
教学理论,“研究教学情景中教师的引导、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构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解释框架,提供一般性的规定和处方,以指导实践”。
[8]“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是构成教学理论的必要条件。
我们将不具备这两个必要条件的,称之为“教学思想”。
第二,这也符合事实的本相。
魏老师的语文教学改革,始终是在独特情境下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的,改革发端于现实的需要,目的也是作用于当下的实践。
魏老师写了大量的文章,出了不少的书,在各地作了许多场报告,但是,这些报告和写作,主基调是传布自己的教改实践,志趣尚不在构建一种教学理论。
魏老师的文章和报告,讲的主要内容是“我怎么做的”、“我怎么想的”、“我这么做的效果如何”,其中当然有为什么这么想、这么做的理由,以及为什么会有好效果的论证,但这些理由和论证,尚未深入到学理的层面,往往还是以“我喜欢”、“我觉得”来了断。
定位于“思想”而不是“理论”,提醒我们注意到,魏老师的有些言论,不宜看成是理论的严谨表达;将之主要看成是一种思想的传递,也许更能把握住它们的真实含义。
也就是说,对有些说法,不宜匆忙地进入命题合理性的研究;对有些用词,包括一些关键的用词,也不宜直接导入抽象的辨析或论争,甚至还不能搬来作为研究的工作概念。
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启示
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启示魏书生在中国教育界可谓是传奇式的人物。
1978年开始教书,1981年全国扬名,历经二十余年,经久不衰,从有关省市成立魏书生教育思想研究会这一现象来看,可以说影响是巨大的。
一、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多年来,魏书生潜心研究中外教育理论,以创造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坚持民主、科学的育人,创立了“六步教育模式”,画出了“语文知识树”,形成了科学的教学管理,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富有创新性、发展性和求实性的语文教育思想。
(一)“科学、民主”的育人观魏书生说:“民主像一座搭在师生之间的桥。
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之桥就越坚固,越宽阔。
”魏书生的民主思想的基点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他认为教与学是一对矛盾,教师和学生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要解决这个矛盾,教师需要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彼此充分信任,相互理解,才能探讨问题,探讨改革,才能共同完成语文教改的任务,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所以无论是学习还是班级管理的事情,他从不擅自做主,总与学生商量。
这样学生把自己放在了主人翁的位置上,使学生具有了参与意识。
同时他还尊重学生的意见,哪怕是不正确的意见,也要引导学生在试验、实践中去领悟错误之所在,以此实现真正的教学决策民主和教学过程民主,培养学生当主人的能力。
正因为有了民主作风作先导,学生参与教改的意识才空前提高,因而班里一系列的事情,学生都主动愿做,且乐此不疲。
(二)创设了课堂“六步教学法”课堂“六步教学法”,是魏书生经过长期在实践中摸索出的、符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
分为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定向,就是确定每堂课的学习重点,做到目标明确。
自学,学生围绕目标,自己学习,寻找答案。
讨论,经过自学,大部分难点可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小组研究讨论。
答疑,分组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全班,全班解决不了的由教师解答。
自测,形式多样的自我测验,自出自答,一人出,大家答,一组出,其余组抢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书生语文教育观综述(网上转用)纵观人类历史是的每一次大变革,都是以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为先导的。
在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就是观念不断变革的历史。
在教育发展史上,任何教育改革,无不以教育观念的变革为先导。
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也就是教育观念不断变革的历史。
我们所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也正是以观念的更新与变革为先导的。
魏书生在语文教育改革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适应当今教改形势的需要,探索出成功的语文教学改革道路树立了榜样。
这些成果的取得与魏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息息相关。
1、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魏书生认为:“有这样两部分学生,一部分是学习的主人,一部分是学习和奴隶。
”是学习主人的学生有着明确的学习目的,远大的理想追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强。
知道自己每天学什么,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他们把学习当成是内心深处的需要,是一种乐趣、享受。
是学习奴隶的学生多是为了避免父母的指责或老师的批评而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差。
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对他们来说是负担,没有学习兴趣,甚至觉得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针对这样的现实,魏书生认为:“我们当教师的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习被动的同学得到解放而成为学习的主人,使班集体学习的主人越来越多,从而也就使自身的教学工作得到较大程度的解放。
”魏书生的这种教育观既解放了学生,也使教师得到了解放。
这是一种“双赢”的教育观。
我们是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还是学习的奴隶,一些教师往往责任归咎在学生身上。
事实上有的学生消极地对待学习与老师有着不可分割的责任,或者说处于消极状态的学生有时是由于我们老师采取不良的教育观念和不当的教育行为造成的。
在魏书生眼中学生是主人,是学习和主人,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人。
他始终把学生看作是在教师影响下有权成为自己学习活动主人的积极对象。
而有的老师往往把学生看作是听命于教师指挥的消极而被动的对象。
在此观念指导下,必然出现在教育目标上以统一的“模式化”目标要求学生,从而否定学生主体的独立性和能动性;在教学方法上,教师的教成为对学生的“注入”,学生变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灌输。
从而失去了学习和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样的学习过程难以满足学生丰富的精神生活需要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排斥了学生主体的个别差异和能动性的发挥。
如果学生长期处于这样一种学习状态,不仅阻碍建立合作的师生关系,更无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素质全面肯且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魏书生靠什么把学生培养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呢?主要是发扬教学民主。
一是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教师应该放下自己的“尊严”和“架子”和学生融为一体,处处想着学生的需要,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二是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三是发展学生的人性和个性。
“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内心世界的广阔,学会用自己的能源照亮自己的内心世界,用自己的积极、乐观、实干、豁达、好学去战胜自己的消极、悲观、空谈为、狭隘、厌学。
”四是决策过程多商量。
“商量”是魏书生发扬民主教学思想的一个集中体现。
语文学什么,怎么学,课怎么讲,教材怎么处理,怎样留作业,怎样考试,魏书生都和学生商量。
这样使魏书生有机会了解学生的需要,又增强了学生有参与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
五是给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机会。
魏书生认为:“学生既然是学习的主人,就要在参与教学实践中不断增强做主人的能力。
”他经常请学生讲语文课,帮助学生备课,学生学会留作业、批改作业,学会出考试题,评考试卷。
只要是学生能做的事情,魏书生都是放手让学生去做。
由于学生参与教学实践又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主人意识。
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这些新的教育理念能否得到有效的落实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
2、科学化地管理语文教学教育是一门科学,只有我们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我们才能找到实现预期教育目标的“金钥匙”。
教育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需要我们以科学的眼光去看待,去研究。
魏书生是一个尊重科学的教育改革家。
他的一系列改革都不是空想出来的,都是他长期进行科学研究的结晶。
在语文教学改革中,他一直致力于探索语文教学科学化管理的途径。
魏书生在文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他首先帮助学生解决了学什么的问题。
有人认为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比教给学生一个现成和结论更重要。
这是有科学道理的。
魏书生认为:“一篇课文,即使是一篇非常浅显的千字文硬要编出许多目标,硬要围绕这篇文章从语音、文字、词汇、单句、复句等方面出1000道试题,能不能出得来?显然能够。
但能不能因此在讲课中方方面面都讲到呢?显然不可能。
”“另一方面,语文又有这样的特点,人们可以任意删掉现行教材中的任何一篇文章,学生的语文能力照样可以提高,知识链条也不会中断。
”那么,针对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我们不能盲目从教,更应该科学地规划语文教学。
究竟一篇课文教给学生什么,一本语文书教给学生什么,学生通过三年的语文学习学什么,需要进行科学的设计。
语文学科表面上看好象是无序的,但事实上语文知识,语文能力都是有序的。
魏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和与学生商量,将语文的知识以树式结构表述、归纳为4部分、22项、131个知识点(见下页附表)。
这样学生感觉语文知识也像数理知识一样,脉络清晰,知识点明确。
魏书生认为:“学生面对这张图,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学生就可以驾驶思维的汽车,在知识原野上奔驰。
一个层次、一个类别地征服语文知识目标。
”魏书生不仅引导学生明确了学什么,而且解决了怎样学的问题。
主要是从科学管理的角度来管理语文学习。
他认为:“培养听、说、读、写实践。
实践过程中有许多事情要做,写作业,写日记,办日报,练字,搜集名言,读课外书,出考试卷,等等。
不统筹安排,我和学生都常常顾此失彼,手忙脚乱,互相干扰,以致不能形成合力。
”“于是我们师生从管理的角度思考语文教学,制定出适合我们实际的规章制度,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做哪些事,不做哪些事,哪些事多做,哪些事少做,都用法的形式固定下来。
”因此,魏书生强调以法治语文教学,减少随意性,减少人治的成份。
他努力将事情、时间、承包人落到实处,依靠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建立了计划系统、监督检查系统、反馈系统。
从而使班级语文学习走上以法治语文教学的轨道。
魏书生长期不在班级,学生每天都知道学什么,进入自学的理想状态,这与魏书生建立起科学的语文管理体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1)计划系统:魏书生和学生经过筛选,觉得和语文学习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实事共有34件,然后又将这34件事分为6类,具体制定出了计划,规定做事的人、做事的时间和方法。
6类事情包括:每人每天必做的6件事情。
一是写500字的练习。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实际水平,选择合适的内容来写。
这个数字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改变,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是每天写一篇日记。
每位学生一入学就开始写日记。
三是口头作文。
每天语文课前,全体起立,师生问好之后,同学们站在那里七嘴八舌地口头作文。
四是明确自己新学知识在语文知识结构图中的位置。
每当学一个新的语文知识点,引导学生将这一点与语文知识结构多边连接起来。
五是统计“三闲”的数量。
“三闲”指的是闲话、闲事、闲思。
学生每天都在日记上统计自己说了多少句闲话,做了多少件闲事,用了多少分钟闲思。
不断的进行自我反思,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
六是强调效率感。
魏书生是一个做事效率极高的人,他认为:“一件事不做则已,做就在讲求效率,力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每天按学号轮流做的3件事。
即办班级日报,搜集格言、警句、名人名言,实行“课堂教学的六个步骤”。
每周做一次的3件事:练写字、学新歌、文学欣赏课。
每学期做一次的9件事:确立座右铭、出考试卷、重视知识结构图、写教材分析、复习一类文章的读法,复习一篇文章的读法,写作文,批改作文,作业检查积累。
不定期的6件事:读课外书,郊游,介绍学习方法,介绍教育学、心理学有关知识及国外教信息。
和语文相互渗透的7件事:写学习病例,写个人法庭审判程序,写说明书,智力训练,三结合学习语文,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练气功。
(2)监督检查系统:魏书生和他的班级建立起了5种监督检查的方式,并且制定了具体的检查时间、检查方法和奖励措施。
一是自检。
魏书生认为:“18年来,我体会最深的,就是把检查监督的着重点放在学生自检上,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才能培养学生忠于自己的习惯。
二是互检。
一种是互助组式的,一种是互检方式是保护人式的。
三是班干部检查。
常务班长、值日班长、学习委员、科代表按照自己的职责范围检查、监督学生执行语文学习计划情况。
四是班集体检查。
引导班集体树立起好学上进的学习风气,对不认真执行学习计划、制度的学生形成一种批评、帮助的集体舆论,这是最重要的集体监督方式。
五是语文教师抽检。
有了以上4道检查关口,魏书生所承担的任务少了。
(3)反馈系统:魏书生通过这个系统旨在为了更好地完善语文科学化的管理,有针对性地完善语文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主要包括:个别讨论反馈、班干部反馈、班集体反馈、家长反馈。
魏书生觉得:“有了上述4种反馈方式,就使我们的学习计划,制度符合学生、干部、教师、家长的心里实际。
也保证了在时空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计划制度能从新的实际出发,得到极时的修正、补充,甚至废除。
”由于有系统的学习计划,科学的管理制度,促使语文学习步入了法制的轨道,为实现语文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大语文教育”是已故的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首先提出来的。
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各人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知识同培养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培养和训练。
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结合,是“大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
语文的社会性决定了语文与生活同在,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难怪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