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引领型一体化鉴定模式”的“课证融合”课程设计探索与
建筑工程造价专业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教学篇誗教学研究建筑工程造价专业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文|郝桂荣随着新科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建筑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建筑理念应运而生:装配式建筑改变了施工的作业格局;自动绘图、协同设计平台信息技术逐步探索;BIM技术普遍使用。
与此同时,随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的实施,首都城市发展定位发生变化,核心区注重腾笼换鸟,推动腾退空间、老旧厂房再利用,发展楼宇经济。
面对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及城市功能转移,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专业定位、培养目标也随之改变。
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4月12日至13日在京召开,会上强调坚持立德树人,优化类型定位,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一体化设计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深化“三教”改革,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提升教育质量。
职业院校的新型人才培养需要新的教育理念、模式、方法和手段的支撑,因此我们在不断探索并尝试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改革。
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我们构建了“岗课衔接、课证融合、思政同行、课赛联动”岗课赛证四位一体融合的建筑类专业育人模式。
一、岗课赛证的内涵研究“岗”是工作岗位,亦指岗位(群)的核心技能,是技能教学的标准和就业方向。
“课”是课程体系,是专业课程的设置,对接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的岗位核心职业能力,同时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标准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衔接,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融合,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基础,是融通的核心与载体。
“赛”是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课程教学水平,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是课程教学的高端示范和标杆。
“证”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评价课程学习,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具备企业岗位需求的职业能力,是行业企业对课程学习的评价和认可。
通过对岗课赛证的深入学习与研讨,明确岗课赛证的内涵,绘制了以“课”为中心的岗课赛证融合模型。
因岗设课,岗课衔接;课赛联动,以赛促学;课证融合,思政同行;以岗设赛,以证设赛,赛证协调,赛服务岗;岗证一致,相辅相成,从而培养符合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岗课赛证一体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岗课赛证一体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摘要:技能型人才的短缺是目前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
本文以1+X 证书制度试点建设为背景,提出构建“1”与“X”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创新、教育资源创新、教学保障创新”的三创一体人才培养新模式。
同时以测绘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为实例,将1+X证书试点建设标准理念全过程、全方位的贯穿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探索一条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课证深度融合的测绘人才培养新路径。
关键词:高职岗课赛证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基金项目:辽宁省职业院校教育学会2022年度深化产教融合教学改革专项课题:高职院校“岗课赛证一体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LZYJGZXLFZC2262)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he "Integration of Post Course Competition and Certification"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odel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Zhang Huihui(Liaoning Provincial Transportation College, Shenyang, Liaoning, 110122)Abstract: The shortage of skilled talents is currently one of the bottlenecks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is article takes the pilot construction of the 1+X certificate system as the background and proposes a new model of talent cultivation that integrates "innovation in teaching system, innovation in educationalresources, and innovation in teaching guarantee" with a deep integration of "1" and "X". At the same time,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for surveying and mapping majors as an example, the standard concept of the 1+X certificate pilot construction is comprehensively integrated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exploring a new path for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courses and certificat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1+X certificate system pilot.Key words: vocational courses, certification competitions, school 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odelFund Project: Liaoning Vocational College Education Association's 2022 Special Project on Deep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he School 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odel of "Post Course Competition Certificate Integr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LZYJGZXLFZC2262)1引言党的十九大对我国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xx工贸高级技工学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为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人社厅发〔2009〕86号)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西省技工院校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赣人社字〔2010〕161号)文件精神,通过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以切实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学校教学核心竞争力,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
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合贯通,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按照全面实施、突出重点的原则,明确工作目标和措施,狠抓落实、注意实效。
二、工作目标1、确定粮食工程、酒店管理等2个专业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
2、在学习借鉴外省技工院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粮食工程、酒店管理2个专业中开发出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并进行教学实验。
初步建立具有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既符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又符合市场用人单位需求的全新课程教学体系。
三、任务与要求1、开发制定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
依据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基本原则,设计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开发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统一规范专业课程名称、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与内容、教学安排和教学保障条件等。
2、组织开发一体化课程教材。
创新教材编写模式,打破学科体系,编写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材和教辅材料,依据劳动者的职业特征、职业成长规律和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教材教学单元,力争实现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
3、探索建设一体化课程教学场地。
打破理论课与实训课授课地点分离的传统模式,建设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具备技能训练的一体化教学场地,将传统理论教学教室和实训场地合一,力争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合进行,为学生提供体验实际工期过程的学习条件。
“岗课赛证”融通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岗课赛证”融通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摘要:为响应与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岗课赛证”融合、严把“1+X”证书体系质量关的要求,指导高职院校借鉴行业龙头企业成熟的人才培养与评估标准,根据自身实际,对相关课程与专业进行更新与完善,本课题拟以“智能控制系统集成联调”为研究对象,针对企业的实际工作需要,在“1+X”证书体系的基础上,依据行业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将其分为不同的项目模块,并结合技能竞赛的主要考核内容,对其教学目标、工作情境设计、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内容进行重新构建,并对其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以期为我国电气化教育的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岗课赛证;智能控制系统综合联调;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引言在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教育界人士认为,在“1+ X”证书制的大背景下电气化技术课程,是适应新形势下高素质人才需要的必然选择。
所以,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岗课赛证”的课程改革,不仅可以深化高职教育的课程教学,而且可以从“岗、赛、证”的需求出发,通过对课程的改革,以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以“岗”“赛”“证”为导向,以“职”为导向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可以促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也可以通过“岗”“赛”“证”与“岗”相结合的新形势下,对“岗”与“赛”与“证”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的“岗、课、证”一体化的发展。
一、教学改革与实施(一)“岗课赛证”深度融通,重构教学内容不能更加主动地适应新技术、新形式和新需求以及数字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岗位1+X,智能产品制造业中的1+X标准与工业机器人技术水平的匹配,职业学校从新技术新工艺中受益,新的标准化的行业中的典型的职业技能比赛都符合这个标准,以知识和技能点为负责到“教室”,以课程为单位,对知识进行拆分和重构,并进行明确的考核标准,将其纳入电气课程标准中,积极开展课程教学,实现课程教学即为大赛学习,课程实训即为大赛备赛,杜绝无岗位对接的课程和实训。
“岗课赛证”融通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岗课赛证”融通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摘要:为了响应并实施教育部提出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岗课赛证”相互融合,把住“1+X”证书制度质量关,引导职业学校充分利用行业龙头企业在专业人才培养和评价方面的成熟标准,结合自身实际,充实改造提升相应课程和专业的改革要求,以智能控制系统综合联调课程为例,根据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基于“1+X”证书制度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领域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标准,从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出发,划分出项目模块,结合技能能大赛考核要点,分析每个项目模块的教学目标、工作情境设计、内容,重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改革与实施,努力培养有岗位胜任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扩大高职院校人才输出力度。
关键词:岗课赛证;智能控制系统综合联调;教学改革1课程改革背景国家重视发展职业教育,2019年重磅推出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新政,启动了1+X证书制度试点等多项新举措[1]。
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就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建设任务。
山东省作为职教高地建设试点之一。
2021年4月,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坚定不移地加快完善人才培养体系[2],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关键,课程作为理念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落脚点。
“所有的教育教学改革,改到深处都是课程,改到难处也是课程”。
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所提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岗课赛证”相互融合,把住1+X证书制度质量关,引导职业学校充分利用行业龙头企业在专业人才培养和评价方面的成熟标准,结合自身实际,充实改造提升相应课程和专业,恰好为职业院校指明了课程变革的新路径。
即对标国家新政,职业教育联合企业开发实用的高职“岗课赛证”融通的工学结合特色一体化课程。
《PLC》实训课程标准
《PLC》实训课程标准课程编码: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学时:204开课学期:一、课程目标(一)专业能力目标(1)掌握安全用电常识和提高电工安全作业的基本素质,并能在工作中严格遵守电工安全操作规程;(2)具有可编程控制器的安装能力;(3)能够使用计算机编程软件进行编程;(4)能够利用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指令对相关项目进行编程与调试;(5)能够进行 PLC 控制系统的外部电路的安装与调试;(6)能够根据工作任务书完成电器的合理选择及正确安装;(7)在熟练掌握基本逻辑指令的基础上,进行顺序控制指令的编程应用,并且能够合理的使用一些常用功能指令完成复杂学习任务的设计与调试工作。
(8)具备变频器安装、参数设定及修改能力。
可以使用变频器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控制,并且掌握变频器在安装过程中的方式、方法;(9)能够运用三菱触摸屏设计软件进行控制系统界面的制作与系统的通信;(10)掌握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驱动器的设置与步进电机的安装、接线和调试;(11)可以进行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系统的运行维护及修理工作;(12)取得国家高级电工职业技能证书和适应将来的较高级工作岗位。
(二)方法能力目标(1)学生可独立进行工作计划实施,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2)学生自己处理在项目中出现的问题;(3)能够灵活的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4)对已有知识与技能的应用,而且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新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5)具有一定的资料收集整理、制定、实施工作计划和自我学习的能力;(6)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掌握基本的思考与分析方法,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三)社会能力目标职业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就是造就大量具有高尚职业道德、良好职业素质的职业人,而职业素质应包含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二大内容。
《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探索》小学教学研究
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探索为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我校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问题1:教学中教师目标意识不强,学习目标叙写不规范。
教学评一体化遵循逆向设计的路径,即“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过程”,其核心是学习目标的设计,关键是评价的嵌入。
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导学、导教、导评”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普遍存在目标叙写不规范,难观察、难检测、难评价的现象。
要探究教学评一体化必须先解决目标确立的问题,因此,我校以学习目标确立为突破口展开探索。
1.将《课程标准》分解、细化“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是宏观体现国家意志、基于学科逻辑的育人目标,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将抽象笼统的育人目标具体化、细节化才是学习目标设计的重点。
因此,在设计学习目标时,教师要解读《课程标准》,将《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分解和细化。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针对“内容要求”提出了“学业要求”“教学提示”。
指向更加明确,表述更加清晰,学生学习哪些知识、要求达到什么程度、教学实施如何开展一目了然,更加好用。
因此,在确立学习目标时应该依据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确立。
内容要求中的“知道”是内隐行为动词,不好测评,但学业要求中给到了一个外显的行为动词“操作”是可测评的,因此在确立学习目标时我们可根据学业要求制定可测评的学习目标。
还要注意的是:有时根据所授课的设计流程,要由教师创造性的将课标中的内隐行为动词分解成系列可观察、可测评的外显行为动词,以便在教学中展开对学习目标的评价。
如本节课学生要经历猜测——探究——验证这样的“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过程,因此可将“知道”细分成“猜测、操作、验证”等系列外显行为动词。
2.学习目标要三维叙写一个完整的学习目标包含四个核心元素:行为主体(有时可以省略,但省略后仍明确指向学生)、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行为标准。
即谁来学、学什么、在什么条件下学、学到什么程度。
中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岗课赛证”融合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中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岗课赛证”融合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作者:***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2021年第11期课程改革是中职学校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关键环节,对人才培养起决定作用。
经过多年的不断改革和实践,已形成一系列成果,育人效果明显。
一、改革背景1.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升级对技能人才岗位能力提出新要求广东拥有全国最大的经济体量,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等对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建筑行业和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显著上升,迫切需要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且需要具备适应岗位变化的综合职业能力,以应对产业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目前职业院校的课程目标与岗位能力需求不适应,需对课程目标进行重新定位,以满足岗位能力要求,这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2.课程内容需要与实际工作内容对接传统学科型体系课程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原理、操作方法、练习等,与实际工作不相符。
调研显示中职学生因年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所限,对理论性知识接受度低,无法将学习的理论和技能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
学生即使在学校完成课程学习,考试及格甚至优良,会操作仪器,但到了企业,却无法开展工作,不知从哪做起,需要师傅带,按师傅要求做,为什么做、怎么做、下一步做什么基本不知道,需要较长时间的工作岗位学习才能胜任工作,用人企业是不满意的。
深入行业企业,了解岗位需求,梳理岗位能力,结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内容、课程思政等重构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承载课程目标是改革的基础。
3.课堂效率需要提高建筑工程测量课程课时少。
学生技能学习时间也较少,很难培养企业需求的高技术、能创新、会合作的综合职业能力人才。
创新课程模式、改变课堂学习方法、延伸课前后学习、改进课程学业评价方式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手段。
二、改革内容1.采用聚焦岗位能力培养的工学结合课程模式本课程以工程测量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采用工学结合课程模式,通过开展行业情况分析→工作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描述→学习情境与课业设计→课程实施与评价,实现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按照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律把学习领域分解设计成相对独立的学习情境,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任务,制定具体的课程学习内容、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方法等,使课程目标对接岗位能力需求。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江西工贸高级技工学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为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人社厅发〔2009〕86号)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西省技工院校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赣人社字〔2010〕161号)文件精神,通过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以切实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学校教学核心竞争力,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
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合贯通,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按照全面实施、突出重点的原则,明确工作目标和措施,狠抓落实、注意实效。
二、工作目标1、确定粮食工程、酒店管理等2个专业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
2、在学习借鉴外省技工院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粮食工程、酒店管理2个专业中开发出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并进行教学实验。
初步建立具有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既符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又符合市场用人单位需求的全新课程教学体系。
三、任务与要求1、开发制定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
依据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基本原则,设计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开发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统一规范专业课程名称、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与内容、教学安排和教学保障条件等。
2、组织开发一体化课程教材。
创新教材编写模式,打破学科体系,编写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材和教辅材料,依据劳动者的职业特征、职业成长规律和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教材教学单元,力争实现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
3、探索建设一体化课程教学场地。
打破理论课与实训课授课地点分离的传统模式,建设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具备技能训练的一体化教学场地,将传统理论教学教室和实训场地合一,力争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合进行,为学生提供体验实际工期过程的学习条件。
“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课岗证赛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探索
习能力与追求卓越的信心。
医疗发展日新月异,医学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结合健康中国的要求,地方医学高校应加快改革的步伐,将就业创业指导作为医学生培养的重要一环,不断加强相关教师的授课技能,转变授课思路,为学生提供更高的就业创业视野,提供更为丰富的职业选择,为医学生就业创业做好服务。
4 参考文献[1] 姚凤祯,王贺,于钦明.“健康中国”战略下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9,30(6):1479-1481.[2] 柏颖,陈宗涛.为健康中国提供更多人才和智力支撑[J ].中国高等教育,2022,702(23):46-48.[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EB/OL ].(2022-11-15)[2023-04-20]./jyb_xwfb/xw_zt/moe_357/jjyzt_2022/2022_zt18/mtbd/202211/t20221116_992995.html.[4] 孙宏亮.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研究[D ].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21.[5]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S/OL ].[2023-04-20]. /2020_06/03_15/content-54463.html.[2023-05-11收稿]近几年,职业技能竞赛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
医学检验技术主要研究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各级医院、血站、防疫、检验等部门进行医学检验、卫生检验等。
2017年,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面向全国各地招生,为满足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
通过数年来的实践和研究,“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课岗证赛四位一体人才模式已经逐渐形成,将该课程与岗位需要、行业技能证书和专业竞赛需要密切联系起来,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_任务引领型一体化鉴定_模式_省略_索_以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为例_姚卫丰
基于“任务引领型一体化鉴定”模式的“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方案实践与探索*——以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姚卫丰, 贾晓宝, 张 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摘 要:结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探索“任务引领型一体化鉴定模式”下“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方案思路。
认为须从从专业培养目标及核心技能入手,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才能真正做到职业资格标准与专业课程标准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课证融合”;任务引领型一体化鉴定模式;人才培养方案;智能楼宇管理师 中图分类号:TU855-4 文献标识码:A笔者所在院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建设近二十年,一直在探索“课证融合”教育模式。
首先是选择优质的职业资格证书,从最开始的电工,到之后的AutoCAD ,到目前基于“任务引领型一体化鉴定”模式的智能楼宇管理师,选择了更贴近专业技能及行业普遍认同的主流职业资格证书。
但鉴于智能楼宇管理师认证内容及认证模式与普通的职业资格不同,如何在新型的鉴定模式下构建“课证融合”人才培养方案成为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任务引领型一体化鉴定”模式的智能楼宇管理师(助理级)职业资格2010年深圳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智能楼宇管理师职业资格提出采用“任务引领型一体化鉴定模式”进行。
任务引领型一体化鉴定模式是以工作任务为目标,以掌握完成岗位任务技能要求、技术标准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一体化的鉴定模式。
该模式与传统的职业资格鉴定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不是通过一次考试即可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任务引领型一体化鉴定”模式采用形成性评价(理论占100%,实操占40%)和终结性评价(实操占60%)两种方式同时进行(理论考试、实操考试满分各100分,2门考试均超过60分才可获得资格证书)。
其中形成性评价(含理论与实操)通过过程任务考核或举证评估两种评价方式进行,终结性评价(实操)通过现场终结考核评价、业绩证明和主管鉴定三种评价方式进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按照比例计算理论成绩及实操成绩,全部合格则通过技能鉴定,才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教学做训评一体化”教学的探讨
“教学做训评一体化”教学的探讨一、“教学做训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一)“教学做训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概念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积极倡导“做中学,学中做”教学方法。
“教学做训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正是在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构建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新型教学模式。
它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活动为载体、以工作任务引领,通过有效设计、学习、训练、评价,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一种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做训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学做训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特点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教”是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教学理念及方法;“学”是基于会计典型职业活动为学习内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做”是核心,是基于一定的环境和知识、技能,在做上教,做上学;“训”是做上训,先会做、再做好,做好离不开训练;“评”是基于成果为导向的、多维度、多元化、全过程的教学评价。
“教学做训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学校课堂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基础知识与实用技能相结合、专业教师与企业实践专家相结合,在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会计课程改革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教学做训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课程中的应用探索《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这门课是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的核心课程之一,属于会计典型职业活动直接转化的专业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本人以其中的一个子任务《通过转账支票结算销货款》为例,应用“教学做训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对这节课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的分析1.教材分析《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这门课最大的特点是遵循“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改理念,将传统的货币资金内容进行了改革创新,主要体现在将枯燥的会计理论知识转换成具体的实务工作,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有机结合,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货币资金业务,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设计为3个学习单元,从而使重点知识动态化,难点知识可操作。
《 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 》课程标准
《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课程标准1.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 ys0043 课程名称: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学分: 4 学时:64适用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课程类别:专业课编制负责人:编制日期:2019.09.032.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2.1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建筑装饰构造设计原理,掌握建筑装饰施工的质量要求和工艺流程,学习各种建筑法规知识,了解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的基本知识,达到建筑装饰施工员、建筑装饰质量员职业资格的考核要求,为今后从事建筑装饰工程的施工及建筑装饰企业的管理工作打好基础,培养“肯吃苦、懂技术、会施工、能管理、知法规”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学习本课程之前需掌握建筑装饰制图课程设计、建筑装饰材料等课程知识,它为学习后面相继而来的其它课程如建筑装饰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装饰预算等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2 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
课程结构以实际工程岗位需求为线索进行设计,主要包括建筑装饰构造与施工工艺。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同时又与建筑法规及验收规范密切关联,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将职业道德、吃苦耐劳、大国工匠、依法治国的思政教学目标贯穿整个教学设计中。
学生通过完成具体学习项目,校外实习基地实训,校内装饰施工综合实训室等多途径实地参观和实践操作。
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循序渐进,根据高等职业学校学生认知特点,融合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如装饰施工员、装饰质量员等)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倡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与感悟并掌握相关技能。
每个项目的学习都以施工工艺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关理论与实践,实现学做一体化。
教学过程中,通过校内实训、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采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培养模式,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强化实际操作训练,更好地掌握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等各项技能。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背景的中职艺术设计课程改革探索
作者简介:蒋薇(1983-),女,江苏宜兴人,讲师,从事美术教学与研究。
蒋薇(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宜兴214200)摘要:“岗课赛证”融通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背景的中职艺术设计课程改革中,将岗位需求与课程内容相结合,以竞赛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可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这就要求中职教师积极创新教学理念,调整课程内容,整合教学资源,强化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训练,改革考试形式,制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习成果转换办法,全方位、多角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中职艺术设计课程改革。
关键词:岗课衔接:课赛融合:课证融通:艺术设计课程;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9-0137-04艺术设计课程改革一直是职业教育领域的重点。
一直以来,艺术设计课程以基础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而基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这种知识传授模式既不能满足行业需求,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因此,艺术设计课程的改革调整迫在眉睫。
“岗课赛证”融通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方向,也为艺术设计课程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其可形成更加完善的教育培养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知识基础、实践基础。
目前,很多职业院校已经开始进行艺术设计课程改革,制定了以设计实践为主的课程目标,或开设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的课程,或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训练,并取得相应成效。
可以说,艺术设计课程改革既有理论可依据,也有实践可借鉴,但还需要更多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以此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其发展提供保障。
一、“岗课赛证”概念界定在“岗课赛证”中,“岗”是工作岗位,“课”是课程体系,“赛”是技能大赛,“证”是技能等级证书。
其中,课程体系是“岗课赛证”融通的核心与载体,而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与课程教学相衔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是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动手能力,丰富学生实践经验的有效途径[1]。
《综合布线系统》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导, 全面提 高学生综合 能力 的新型的教学模 式。结合高职《 综合 布线 系统》 课程教 学改革 的研 究, 对理 实一体化教 学 目
标、 实施条件 、 项 目设置 、 实施过程 、 考核评价等 几个方面, 进行 了探讨和总结。 关键词 : 理 实一体化 ; 教 学模式 ; 教 学改革
中图 分 类号 : G 6 4 2 . 0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3 ) 0 6 — 0 1 9 5 — 0 3 征是 :
一
、
1 . 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过程强调学中做 、 做 中学 , 围绕 着各个任务进行探究和解决 ,情境设 置适合学生 自主学 习, 小组讨论 , 团结协作 , 解决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 的问题 。 教师则是学生主动构建意义上的帮助者 、 促进者 。 2 。 以任务为引领。 学生通过完成项 目设定 的任务来获 得实 际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 , 做 到理论 和实践的统一 , 培 养、 强化和提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 。 3 .以实操为手段。按照真实 的工作环境设置教学情 景, 以技能训练为中心 , 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 知 识的理解 , 使知识与技能更加牢固。 二、 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条件 1 . 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高素质双师型教师是理实一体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是行为导 向教学模式 的一种具体 方法 , 它 改变 了传 统 的理 论 + 实 验+ 实训 的教 学 模 式 , 将理
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融于一体进行组合教学 , 能明显提高学 生 的学习积极性 ,在一些职业技能课中应用效果非常好。 《 综合布线系统》是高职电气类专业具有较强实践性 的一 门核心职业技能课程 , 非常适合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学 目标及表现特征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是 以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实用 型人 才为直接 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 它充分利用现代教育 技术 , 将理论 、 实验 、 实训等教学 内容进行一体化设 置 ; 讲 授、 听课与实验 、 操作等教学形式一体化实施 ; 教室 、 实验 室与实训场地等教学条件一体化设置 ; 知识 、 技能与素质 等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最明显的特
“课证融合”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探索与实践
“课证融合”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探索与实践作者:赖洁来源:《科技风》2024年第20期摘要:本研究以B校“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为例,结合已有研究的成果,从课程目标、内容、评价三个方面提出“课证融合”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蒙台梭利课程建设方案,对课程教学成效、实践成效进行验证和讨论,并针对现存问题对课程进行改进。
实践证明,“课证融合”的高职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校企合作;课证融合;课程建设一、概述随着2019年“1+X”证书制度的试行,“赛岗一体、课证融通、全程式、多元化”的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
通过“课证融通”或“课证融合”将知识课程和技能证书等有机结合,学生不仅能学会理论知识,还能掌握实际应用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为了践行相关文件精神,本研究将进行“课证融合”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蒙台梭利课程探索与实践,从而提升高职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二、“课证融合”的学前教育课程研究现状“课证融合”的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最早是基于2015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正式纳入全国统考的背景而提出的,指课程的设置与考证相对应。
此后的一些研究发现了“课证融合”课程改革的困境和问题:课程内容与教师资格要求脱节、不重视职业理念和师德教育、课程标准缺乏实践性、实践教学活动流于形式、缺乏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等[1]。
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内容选择、教学手段、师资建设、评价手段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路径和建议[23],进行了实践探索[4]。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后,研究者在“课证融合”的基础上探讨了“1+X”“课证融通”的课程和教学改革模式,即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相适应的新型课程体系[5]。
目前关于“课证融合”的学前教育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很少实证研究。
基于“能力导向,考核牵引,课赛融合”的专业实践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专业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重要环节,从能力培养出发开展相关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专业实践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用能力导向的教育理念,以课程考核为课程改革牵引力,采用课赛融合的教学方法体系,从课程考核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体系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基于“能力导向,考核牵引,课赛融合”的专业实践课程改革方法策略,为丰富课程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供了课程改革路径参考。
[关键词]能力导向;考核牵引;课赛融合[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4)12-0149-04基于“能力导向,考核牵引,课赛融合”的专业实践课程改革研究秦雷,党可征,白诚,王涛(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湖北武汉430030)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对于专业创新实践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1]。
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巩固和深化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理解和应用的重要过程。
突出专业实践课程的能力培养属性,围绕课程考核改革的实际需求,采用基于“能力导向,考核牵引,课赛融合”的课程改革方法体系,以课程考核改革为牵引,深化教学方法创新,提升课程挑战度,发挥专业竞赛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升学习兴趣方面的作用,进一步释放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活力,提升教学效果。
一、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现状分析一是学习反馈不够及时,实践训练精度不足。
专业实践课程较为突出专业实践技能培训和岗位实用能力训练,在课程教学方法上以课堂灌输较多,学生自主探索较少,缺少及时的教学反馈,部分专业实践课程实践任务多、教学周期短,等到课终考核发现问题时教学周期已经结束,难以提前预判训练效果。
二是实践操作单调乏味,实践训练热情不高。
由于专业实践课程多数具有岗位任务属性,特别是一线岗位实践操作类任务。
随着训练进展,部分学生存在实践训练兴趣逐渐消失、实践操作麻木等情况,缺乏进一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训练自觉性。
基于“岗、课、赛、证”的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创新
基于“岗、课、赛、证”的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创新作者:***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2年第27期[摘要]为了贯彻并实施好《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以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为例,基于“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为后续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办学提供有效的办学经验。
[关键词]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改革;集控运行[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22)27-0050-03一、研究背景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1],实施好《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教职成〔2019〕6号)[2],积极稳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各试点院校要及时与培训评价组织对接,根据证书考核需要调整完善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统筹好现有教学资源,在厉行节约的基础上合理安排财政资金、社会资源和自有资金,开展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要健全内部控制机制,不得截留挪用财政资金,确保资金使用规范有效。
[1]职业教育主要目的是培育大国工匠,结合学生工作的岗位素养要求培养专业技能。
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电厂热力设备运行、维护与检修人员,其职业教育相关人员的培养模式比较单一,急需在人才培养领域探索一条以岗位技能为核心、课程学习为基础、大赛为辅助、证书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技能的培养需要专业设备的支撑,其大量专业设备购置需要大量资金,结合本校实际培养学生模式需求,购买相应模拟软件,结合1+X制度试点构建“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探索模式[3-5]。
二、“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一)岗位实践为了构建“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模式,培养学生岗位技能,实现在岗教学,目前本专业联合福建恒申集团、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梅花氨基酸有限责任公司、蓝山屯河能源有限公司、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敦煌首航节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实现了学生在岗教学模式,在岗期间学生主要分布在锅炉巡检、汽机巡检、集控运行等岗位,在岗实训见图1。
高职院校1+X证书课证融通的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1+X证书课证融通的实践探索作者:邓志革陈刚刘兴恕来源:《时代汽车》2023年第20期摘要:新技术、新业态、新领域、新岗位不断催生,对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融合发展和内涵建设提出了新的标准。
通过多途径探索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智慧课堂可视化精准展示课程教学以及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实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和学校高质量发展,以期为全国高职院校提供参考。
关键词:1+X证书制度课证融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1 多途径探索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学生发展路径同质,难以满足汽车产业“多领域跨界、多技术融合、多学科交叉、多岗位联动”人才个性化培养需求的问题[1],本文通过实施分层分类培养模式和“9+3”汽车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多途径、全方位应用实践。
1.1 创新“交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分类分层培养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依托校企共建的人才培养基地和技术创新平台,结合订单、定向、学徒制、灵活学制等多种方式,组建了12个汽车专业社团、8个汽车创新工作室、9个技能竞赛团队和N个跨专业教学组织(校企合作班),先后开设订单班29个、军士生定向班10个,本科生班3个、留学生班2个,实施分层分类分级培养(图1),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成才[2]。
1.2 “大平台+双定向”的汽车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深化校企合作,制定了“大平台+双定向”校企双元协同育人模式。
“大平台+双定向”校企双元协同育人模式打破招生计划硬性壁垒,将学生在校学习的3年划分为“1.5+1+0.5”的“专业群大平台”和“双定向”。
第一个1.5学年为专业群公共大平台课程,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通用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第二个1学年为“定向(定品牌或定向)培养”,学生突破专业的限制按照校企合作厂商品牌(或岗位方向)以定向班形式重新选拔组班,学生按照校企合作的丰田、宝马等品牌(或钣金、油漆、二手车、新能源等岗位方向)进入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平台,主要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第三个0.5学年学生通过双选会选择学习品牌(或岗位)对应的企业开展顶岗实习,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真实工作任务的综合训练,实现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划教学计划 , 如下图所示 。在“ 智能楼宇管理师” ( 助理级 ) 考证 之 高校教学安排 。
前。 开设前导课程《 工程制图》 《 电工及 电气测量 技术》 《 应用 电子
针对 “ 智 能楼 宇管理 师 ” “ 设备监 控 ” 模块, 《 楼宇 自动化 技
规划 4 8学 时进行理论教 学和实训教 学 , 要求在 每个任 务实 技术》 及《 电气控制 与 P L C 》 等技术基础课程 , 结 合前导课程 的知 术》 必须进行相关理论知识 的讲 解。为完成“ 智能楼宇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识, “ 智能楼宇 管理师” ( 助理级 ) 职业资 格标 准的基础 知识理 论 训之前 ,
课 题 ◆研 讨 ◆反 思
课题
基于“ 任务 引领型 一体化鉴定模式” 的
“ 课证 融合 ’ ’ 课程设计探 索与实践①
以“ 智能楼字管理师" 设备监控模块 ( 楼 宇 自动化技术课程 ) 为例
贾晓宝 , 姚 卫丰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广 东 深圳 5 1 8 0 5 5 )
[ 摘
“ 仿真任务” 驱动 课程开发
《 r r 程制图》 《 电工及 电气测 量 技术》 《 应用电子技术》 《 电气控制与 P L c 》
因此 , 在进行“ 课证 融合” 教学设计 时 , 先分析职业技 能要求与 岗 位 能力 , 再对应职 业资格标准 的要求 , 从课程标 准 、 职业 资格鉴 定 考核 点 、岗位 要求 等多方面进行教学计划 的整体设计 ,确定
“ 课证通 融” 就 是要在分 析职业资格标 准的基础上 , 对课程 的教 ( 五 大模块之一 ) 与《 楼 宇 自动化技术 》 课程 为例介绍 “ 课证融 合” 学 内容 、 课程标准进行设计 , 将 职业资格标准 的考核 内容与课程 的融合方法与实践 。 的教学 内容一一对接 ,将课程 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 相融合以获 取职业资格证书为 目标进行教学 。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 要求获得“ 智能楼宇管理师 ” 职业
二、 学 时设 置
设计与施工“ 双任务” 驱动课程开发 《 建筑电气技术》 《 楼字 自动化技术》 《 楼字安防技术》 《 通信网络与综合 布线》 《 建筑消防与给排水》
《 楼宇智能 化系统设 计》 ‘ 毕业顶 岗实习》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 术专业教学计划
“ 课证融合” 课程 与职业资格标 准的基础知识 、 学时设置 、 课程教
能 实U t 1 )
引领 型一体 化鉴 定模 式” 进行 , “ 一体 化” 是指工 作过程的知识是
系统化 的 , 完成工作任务的专业理论 和专 业技能是一体化 的, 鉴 定 采用形 成性 评价 ( 理论占 1 0 0 %, 实操 占 4 0 %) 和终 结性评 价
( 实操 占 6 0 %)两种方式 同时进行 ,鉴定模式也 是一体 化的 。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
资格证 书, 而“ 智 能楼 宇管理师 ” 职业 资格 在深圳市是采用 “ 任务
1 . 技术基础能力
, ‘。 。‘ 。— ——— ’ 。 。。 。‘ 、
2 . 专业能力
, 。。 。 。。。 ‘‘‘‘。。 ’。’。~
3 . 综合能力
培养专业学 生职业 行动 能力 “ 课证” 融合一体 化鉴定 校企合 作一系统 设计 校企合 作一顶 岗实习 《 电T操作技 能实U F I ) ‘ 智 能 楼 宇专 业 高 级
学 内容 等方 面的对接 。
一
因深圳 人力资 源与社会保 障局“ 任务 引领型一体 化鉴定模 式” 的“ 智 能楼 宇管理师 ” 培训 每次 3学 时( 2 . 5小时 ) , 培训人 员 不超过 2 0人 , 实训设备人均一套 , 且配备一位 主讲 教师 、 一位 辅
、
课 证 基础 知 识 的对 接
定模式” 职业资格的“ 课证融合” 提供 了借鉴。
[ 关
键 词 ]鉴 定模式 ; 课证 融合 ; 课程设计
[ 中图分类号 ]G 7 1 2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2 0 9 6 — 0 6 0 3 ( 2 0 1 6 ) 3 6 — 0 0 3 4 — 0 2
高 职教育培养 的是技能型人 才 , 课 程理论 知识 以“ 必需 、 够 信网络与综合布线》 《 建筑消防与给排水》 四门课 以及 《 智能楼宇 用” 为原则 , 不宜过 深过 多 . 职业 资格标 准是 岗位能 力 的体 现 , 专业高级技 能实训》 。下面 以“ 智能楼宇管理师” “ 设备监控模块”
“ 智能楼宇管理师” ( 助理级 ) 职业资格标准 对理论基础知识 讲教 师 , 仅仅设备 监控模块就需要 培训 2 8次( 8 4学时 ) , 而且要
有 明确 的要求。具体包括技术基础知识 ( 基础 电气识 图 、 常用 电 求学员有相关的理论 基础 。针对社会人才 , 采用一体化鉴定能有
: [、 电子元器件基 础 、 电工基础 、 模拟 电路基础 、 数字 电路基 础 、 效提高学员 的技能 , 提高学员的 出勤率 , 全面提升学员 的专项 能
计 算机 应用 基本 知识 、 安 全用 电基础 知识等 ) 和专业 基础 知识 力 。但针对学校学生 , 没有相应 的理论知 识基础及技能基础 , 且
( 设备监控技术 、 安全防范 、 综合 布线 、 通信 网络及消防技术等 ) 。 教学设备 、 教师配置均不能满足“ 一体化” 鉴定 的要求 , 如 果完全
一体化” 鉴定模式操作 的话 , 需要大 量的学时 , 显然 不符 合 在 进行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时 , 就充分 考虑到“ 课证 融合” 需要 , 规 按照 “
要 ]高职“ 课证融合” 教 育模 式是 新型职业教育模式 , 而深圳 的“ 智能楼 宇管理师” 职业 资格是采 用“ 任务 引领 型一 体化鉴定模 式” , 结合深圳职业技 术学院建筑智能化工程技 术专业《 楼 宇 自动化技 术》 课程 , 给 出了“ 课证融合” 课程与职业 资格标准的基础知识 、 学时设 置、 课程教 学内容等方 面的对接 , 为其他基 于“ 任务 引领型一体化 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