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练案15 拿来主义(1)新人教版必修4
推荐K12学习2019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实战演练
第一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专题综合提能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雅的产生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雅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礼为衡量的标准。
而只有雅的观念产生,雅乐与俗乐之间才开始真正有了区分。
在雅乐的生产过程中,“艺术加工”有着重要的作用。
雅乐有些是专业艺人的创作,有些却是对俗乐进行艺术加工的结果。
“俗乐”的概念,是依“俗”的原始含义经过漫长的发展衍变而自然形成的,期间没有经过刻意的艺术加工,因而保留的原始的、民间的东西多一些。
如果俗乐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与改造,能够遵从礼的规范,就变成了雅乐。
如《诗经》中的《国风》,很多都是乡间的俗乐,但它们经过乐官的加工后,就成为能在正式场合演奏的雅乐了。
对俗乐的艺术加工,实际上涉及材料选择、金属铸造、丝竹加工、协调音律、乐曲创作、舞蹈编排,以及最后的审查、修订等诸多生产领域与环节。
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条件与社会分工程度,加工才能顺利进行。
可以说,只有社会分工的出现,才使得从事精神生产的人脱离了物质生产,从而有更多的时间、精力进行专业的精神生产,并因此而具有了很高的专业文化修养。
如“大师”“乐师”等专职乐官的出现,就使得音乐的生产有了比较明确的分工,同时也为雅乐的艺术加工活动提供了专业的人才保障。
而《礼记·乐记》:“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
”《荀子·王制》:“修宪命,审诛赏,禁淫声,以时顺修,使夷俗邪音不敢乱雅,大师之事也。
”更是从制度上为社会分工和艺术分工找到了依据。
因此,在由俗到雅的音乐生产过程中,艺术加工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雅乐的生产过程中,由俗向雅的艺术加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的艺术加工,一是间接的艺术加工。
直接的艺术加工,就是针对音声、曲调、节奏、辞句等等所作的直接修改。
如周代的乐官所进行的剔除邪音的工作,就是直接的艺术加工。
间接的艺术加工主要表现在对不同方言的诗歌进行翻译过程中的加工。
原来的作品,所用的语言可能是极为通俗的方言。
【配套K12】[学习]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单元导读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4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第1单元 单元导读
《窦娥冤》
唱一曲《窦娥冤》感天动地,屈死的窦娥无人不怜。
贞洁
敬孝哀怨感天雪飞六月,刚烈争抗悲愤动地旱延三年。
鲁迅先
生曾说过:“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列之于
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色”的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就向我
们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的善良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
有价值
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那窦娥究竟犯了何法而被毁灭呢?
《雷 雨》
红颜已逝,韶华不在,鲁侍萍三十年后声声控诉,一切恍
然如梦,她咬牙切齿宣称是不公平的命指使她又出现在周朴园
的面前。
周朴园变得冷酷无情,但对侍萍,他却是表面保留记
忆,爱情早已成空谈,只剩下鲁侍萍的苦苦悲叹。
那个惊心动
魄的雷雨之夜呵,爱与恨的厮杀渗透出的血腥之气,让人们不
寒而栗。
当一切又回归平静,我们早应该明白,爱与恨终究不能长久,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令人断肠伤心……
《哈姆莱特》
生存还是毁灭?是默默忍受命运的暴虐,还是挺身反抗人世
间无涯的仇恨?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可贵?哈姆莱特选择了后
者,承担起了他承担不起,几乎连渺茫的希望都没有,但又不容
推卸的复仇重任。
丹麦的王子,忧郁是你的颜色,悲哀是你的芬
芳。
哥本哈根初升的太阳,成就你寂寞的哀伤。
北欧的绿光,是
否使你遗忘?对于这世界,你更像一个外来者,善意的闯入,却被无情地灼伤。
一段往事,在你沉睡的时候被提起,尘封已久的痕迹,至今不能磨灭你的忧伤。
【配套K12】[学习]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练案21 师说 新人教版必修3
练案21 师说(1)满分43分,时间40分钟一、打牢语言基础(24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 25894142( A )A.近谀.(yú)郯.子(tán)老聃.(dān)师襄.(xiāng)B.子蟠.(fān)苌.弘(cháng)贻.之(yí)句读.(dòu)C.巫.医(wū)经传.(chuán)也欤.(yú)或不.焉(bù)D.愚.人(yú)大遗.(yí)而已.(yí)余嘉.其能行古道(jiā)【解析】B.蟠:pán ;C.传:zhuàn,不:fǒu ;D.已:yǐ。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 25894143( A )①吾师.道也②吾从而师.之③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⑤则耻.学于师焉⑥不耻.相师⑦孔子师.郯子⑧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⑨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A.①③④/②⑦/⑤⑥⑧⑨B.①③④/⑧⑦/②⑤⑥⑨C.③④/②⑥⑤/①⑦⑧⑨D.③④/②⑥⑦/①⑤⑧⑨【解析】①③④名词作动词,②⑦名词意动用法,⑤⑥⑧⑨形容词意动用法。
3.下列加点词中属古今异义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 25894144( B )①古之学者..不必不如师④圣人....必有师②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③是故弟子之所以为圣⑤小学..师之⑧是故..百工之人⑦吾从而..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⑥巫医乐师弟子不必..不如师⑨犹且从师..而问焉A.②③⑤⑦⑧B.①②⑤⑦⑧C.③⑤⑦⑧⑨D.④⑤⑦⑧⑨【解析】①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②古义:一般的人,今义:很多人;⑤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小学教育; ⑦古义:动词“从”和连词“而”,今义:合成一个连词,表目的;⑧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
4.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 25894145( B )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师不必贤于弟子【解析】B项,宾语前置句;A、C、D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短篇小说 3《杜十娘
3《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理想幻灭的女性追求爱情幸福,暗积百宝,设计赎身;捍卫人格尊严,怒斥背叛,抱匣沉江。
杜十娘以整个生命谴责了纨绔子弟和市侩势力,向那个社会、那个时代提出了最强烈的抗议:哪怕是低贱的生命,也有追求爱的权利,也有维护尊严的抗争。
一个平凡的女子,一场风花雪月的爱情,演绎出一曲千年的绝唱。
我读小学的时候看过明朝冯梦龙编写的拟话本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我读初中时,这个故事被搬上银幕,拍成了电影《杜十娘》,我喜欢潘虹扮演的容貌美丽、性情刚烈的杜十娘,《笼儿不是鸟的家》,会背诵杜十娘怒斥李甲的一大段台词,可是我仍然不理解:有着价值连城的财宝,即使李甲负心不再爱她,冯梦龙:非主流文人的乱世晚年“三言”的作者,明代才子冯梦龙一生受挫于科举,直到57 岁才获得贡生资格。
崇祯七年(1634),年过六旬的他才被破格委派,出任福建寿宁知县。
寿宁是一个贫穷而偏僻的山区小县,城门崩塌,学宫废弃。
冯梦龙筑城墙、设司更,带头捐俸,集资修建一些必要的设施。
在知县任上,他施行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做贤明官员,造福百姓。
他发布的政纲是劝耕、弥讼、戒溺女,鼓励百姓耕作。
在那些唯利是图的贪官看来,怎样捞钱、如何笼络上司最重要,而溺杀女婴之类,根本就是闲事,只有冯梦龙这样的理想主义者,才会满腔热情地投入。
在人口问题上,冯梦龙认为“人生二男二女”,势必造成人口大量膨胀,无法养育。
他可算是古代最早突破“多子多孙为福”传统观念的文人。
可想而知,冯梦龙的思想与周围的环境多么格格不入。
4年任职期满,冯梦龙始终没能再度得到委派,从此赋闲离职。
很快,变故到来。
吴三桂领着清军入关。
这场“天崩地裂,悲愤莫喻”的变乱彻底搅乱了冯梦龙宁静的晚年生活。
他以70岁高龄,奔走反清。
顺治二年,冯梦龙最后一次远游,经吴江,到杭州、绍兴、台州。
年事已高的他不是游山玩水,也不是逃避战乱,而是奔走呼号,为反清复明做宣传,只可惜徒劳无功。
次年,冯梦龙回到家乡苏州,带着满腔悲愤离开了人世。
【K12教育学习资料】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
陕西省榆林高新完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 12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隐逸文化的精神价值(1)“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陶渊明的这一声清啸,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尚令人追慕不已。
其实,这并非陶渊明有卓异之处,而是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翼,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一种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
(2)如果从传说中的巢父、许由算起,中国的隐逸传统应与民族的文明史几乎同源,隐士亦不下万余人,有文献记载、事迹可考的就有几千人。
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
孔子当然不是隐士,甚至还明确反对过隐逸,但他的思想里却隐含着许多隐逸成分,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
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但他还提倡“无道则隐”。
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
(3)庄子则是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他不仅本人是大隐士,而且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
他否定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使之不扰于心,并进一步卸除了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
这还不够,他不仅要隐身,更重要的是要隐心,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喜怒哀乐的情绪,即使“大浸稽天”也不感到潮湿,“大旱金石流”也不感到炎热,由纯粹的自我存在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
这样,庄子就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
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一直起着强烈的破坏作用,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这一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作用的。
(4)儒道两家的融合互补为传统的隐逸文化奠定了基础。
到了汉代,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统一和强固,隐士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就出现了以东方朔为代表的朝隐,它体现了传统隐逸文化的初期特征——注重现实功利;魏晋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治意识形态的解体,出现了林泉之隐,它更多地体现出传统隐逸文化中精华的一面;由于唐代的包容性,反而使得隐逸文化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出现了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的中隐;至宋代,整个传统文化走向内倾,注重精神超越的酒隐就应运而生了。
【配套K12】[学习]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学习质量综合检测题(二)新人教版必修4
考案6 学习质量综合检测题(二)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22题,共150分,共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导学号 41594430春节是民俗,更是中华文化经久不息的情感盛宴,每个家庭的快乐与团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全社会不约而同的互动与和谐,让寒冬因春节而有活力而有温度。
春节是对人生社会的美好礼赞,充满了真诚祝福,是体现人民幸福指数的直接标尺。
春节更是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直接追求,是中国文化助推社会进步、助力民族凝聚的引擎。
长期以来,对春节的研究只在民俗学的范畴去把它当作传统文化遗产来研究和对待,而忽略了春节的文化基因价值和精神引领地位,忽略了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具活力的文化节点和经济抓手。
春节文化的弘扬,最核心的就是认识和总结春节形成的生态学意义、春节发展的社会学意义和春节充满活力的经济学意义。
对春节文化的研究,不该仅于民俗学意义上的事象总结与评价,而是要将春节文化当作民族文化的主流体系和撬动杠杆来认识,要站在文化自信的角度去理解和对待春节文化。
党的十九大把建设文化强国放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地位,文化自信,就要找到我们的文化坐标,重新认识和整合文化资源,构建具有民族气质的文化战略,寻找文化走向国际的路径。
春节,同样像“一带一路”一样是中国通向世界的充满活力的有形动脉。
春节,应该以更加鲜明的特色,更加完整的体系,更加灵活的方式,携带着中国文化语汇和精神,携带着中国人民的激情与风采来感动世界。
春节还是重要的经济抓手。
要有效聚合春节最活跃的市场要素,形成春节产业文化体系和运行平台,使散落在各地的碎片化春节市场、低端化春节产业、地域化交易制约和时效性市场短板得到提升和解决,让春节经济既具有体现中华民族性格的张扬与传承,又能够让中国文化具有国际化人文语汇的重要主题,最终以经济为载体,走向全人类的生活。
K12推荐学习2018-2019年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专题七 语言运用
专题七语言运用1.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说故事的人要针对人性的好恶来安排情节,始终抓住听众的兴趣。
②如果故事很长,则这种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的功夫尤其重要。
③说故事面对的听众则比较复杂,听众的注意力比较难以集中。
④谈天和说故事是有差异的。
⑤谈天是和“谈得来的人交谈”,无须费许多心机去吸引对方。
A.④⑤①③②B.④⑤③①②C.⑤③②①④ D.⑤④②①③解析:④是总起句,其他是分说,①②是对③的解释。
答案:B2.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遵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④①③②⑤B.④③①②⑤C.④①②⑤③D.④②⑤③①解析:第④句为总说句,应放在最前,接着先说“传统”,再说“文化”,因此为②⑤,第③句是对②⑤的总结,第①句是对文段的总结,应放在最后。
答案:D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直言不讳”很好,“婉言动听”有时候也需要。
②说话的方式很多,这里介绍两种:直言和婉言。
③所用词语的意思与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一致,直截了当,就是直言。
④批评别人或不同意别人的意见,要尽量避免用直言,而采用委婉含蓄的语言形式。
⑤说话要讲究方式,但是违背真实的原则,一味追求说话的方式,是不足取的。
⑥对于有些事物,人们一般不愿意直接说明白,而用一些相应的同义词委婉曲折地表达出,这就是婉言。
⑦我们现在的社会,抛弃了旧社会许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虚伪客套,要求在有礼貌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直截了当地交流思想,交换意见。
A.⑤②③④⑦①⑥ B.②③⑦①⑥④⑤C.⑤②③⑦④①⑥ D.②③⑦⑤⑥④①解析:这些句子主要说了“直言和婉言”两种说话方式及其适用场合。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2018-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体验情感 第1课 我的母亲导学
第1课 我的母亲 学习目标 1.分析母亲的性格特征及对作者产生的影响,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2.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①敷衍.( ) ②刮痧.( )③庚.子( ) ④廿.三( )答案 ①yǎn ②shā ③ɡēnɡ ④niàn(2)多音字①折⎩⎪⎨⎪⎧ 折.腾( )折.扣( )折.本( ) ②揣⎩⎪⎨⎪⎧揣.手( )揣.测( )挣揣.( )③殷⎩⎪⎨⎪⎧殷.红( )殷.勤( )殷.天动地( ) ④晕⎩⎪⎨⎪⎧晕.车( )晕.倒( )⑤撮⎩⎪⎨⎪⎧ 撮.土( )一撮.毛( )答案 ①zhē/zhé/shé ②chuāi/chuǎi/chuài ③yān/yīn/yǐn④yùn/yūn ⑤cuō/zuǒ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 睑( )脸( )(2)⎩⎪⎨⎪⎧ 惦( )掂( ) (3)⎩⎪⎨⎪⎧ 概( )慨( )答案 (1)眼睑/脸庞 (2)惦记/掂量 (3)气概/慷慨二、词语积累1.理解运用(1)门当户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相依为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鸡蛋里找骨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相当,结亲很合适。
(2)互相依靠着生活,谁也离不开谁。
(3)比喻故意挑毛病。
[对点小测] 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为了和一个门当户对....的阔小姐结婚,周家在大年三十晚上赶走侍萍,强迫留下长子,让她带走刚刚出生三天而病得奄奄一息的次子。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学习质量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
考案3 第三单元学习质量检测题本考案共六大题,16个小题,满分为120分,用时120分钟。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导学号 41594398魏晋时期文的自觉鲁迅说:“曹丕的一个时代可以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
”“为艺术而艺术”是相对于两汉文艺“厚人伦,美教化”的功利艺术而言。
以曹丕为最早标志,它确乎是魏晋新风。
鲁迅又说:“汉文慢慢壮大是时代使然,非专靠曹氏父子之功的,但华丽好看,却是曹丕提倡的功劳。
”曹丕地位甚高,后来又做了皇帝,极人世之崇荣,应该是实现了人生的最高理想了吧,然而并不。
他依然感到“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两者并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帝王将相、富贵功名可能很快便是白骨荒丘,真正不朽、能够世代流传的却是精神生产的东西。
“不假良史之词,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曹丕《典论·论文》)显赫一时的皇帝可以湮没无闻,华丽优美的词章并不依附什么却被人们长久传诵。
可见曹丕所以讲求和提倡文章华美,是与他这种对人生“不朽”的追求相联系的。
这样,文学及其形式本身,其价值和地位便大不同于两汉。
在当时,文学实际总是宫廷玩物。
司马相如、东方朔这些专门的语言大师乃是皇帝弄臣,处于“俳优畜之”的地位。
那些堂哉皇也的皇皇大赋,不过是歌功颂德、点缀升平,再加上一点所谓“讽喻”之类的尾巴以娱乐皇帝而已。
至于绘画、书法等等,更不必说,这些艺术部类在奴隶制时代(作者持“魏晋封建说”,认为我国秦汉时期仍处于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自魏晋开始。
)更没有独立的地位。
在两汉,文学与经术没有分家。
《盐铁论》里的“文学”指的是儒生,贾谊、班固、张衡等人也不是作为文学家而是因具有政治家、大臣、史官等身份而有其地位的和名声的。
在两汉,门阀大族累世经学,家法师传,是当时的文化保护者、垄断者,当他们取得不受皇权任意支配的独立地位,即建立起封建前期的门阀统治后,这些世代沿袭着富贵荣华、什么也不缺少的贵族们,认为真正有价值有意义能传之久远以至不朽的,只有由文学表达出来的他们个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品格,从而刻意作文,“为艺术而艺术”,确认诗文具有自身的价值意义,不只是功利附庸和政治工具,等等,便也是很自然的了。
配套K122018-2019年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模拟测试卷(一)
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卷(一)(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本大题11小题,共26分(1~10题每题2分,11题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庄严的南湖书院,书香弥漫,静谧安然。
书院正门有一副遒劲.有力的楹联( )“细嚼梅花读汉赋,漫研竹露裁唐诗。
”历经悠远的岁月,隽.永的联句仍似甘霖点点,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徽州学子在这里开启人生的智慧,幼小的生命被书墨之香慢慢滋养,如一颗颗莲子,绽放成一朵朵璀璨的莲花。
饱读诗书、□古通今的学子们走出徽州,展翅高飞,擎天地日月,度人世沧桑。
1.“遒劲.”“隽.永”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jìn jùn B.jìn juànC.jìng juàn D.jìng jùn答案:C2.文中“□”处用字正确的一项是( )A.搏 B.溥 C.缚 D.博答案:D3.文中“( )”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B.: C.无标点 D.,答案:B4.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正是初夏时节,阳光有些摇摆,它穿行于山野巷陌间,________出对盛夏的一丝憧憬。
远山与青青田园构成富有层次感的画卷。
绿,由高及低,错落有致。
远山是梦里的黛绿,禾苗是青翠欲滴的新鲜。
溪畔的马鞭草、向日葵、矢车菊、金盏菊尽情绽放,________绚烂。
乡村戏台边,怒放的蔷薇________着一种自由和热烈的气氛,没有人可以阻挡它倾诉。
A.透露随意渲染B.透露肆意浸染C.流露肆意渲染D.流露随意浸染解析:透露:显露。
流露:是指(意思、感情)不自觉地表现出来。
随意:任凭自己的意思。
肆意: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
渲染:指对事物铺张、夸大。
浸染:逐渐沾染。
答案:C5.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危难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人民解放军无愧为共和国的中流砥柱....。
[K12配套]2018-2019年高考语文基础训练题套Word版
高考语文基础训练题11套(附参考答案)限时训练(一)一、(共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2题。
长长的山道上很难得见到人。
……最后在霹雳石边上见一位蹲在山崖边卖娃娃鱼的妇女。
曾问那位妇女:整个山上都没有人,娃娃鱼卖给谁呢?妇女一笑,随口说了几句很难听懂的当地土话,像是高僧的偈语。
色彩斑斓的娃娃鱼在瓶里不动,像要从寂寞的亘古(停驻/停伫)到寂寞的将来。
山道越走越长,于是宁静也越来越纯。
越走又越觉得山道修筑得非常完好,完好得与这个几乎无人的世界不相般配。
当然得感谢近年来的悉心(修缮/修葺),但毋庸质疑,那些已经溶化为自然景物的坚实路基,那些新桥栏下石花苍然的远年桥礅,那些指向风景绝佳处的磨滑了的石径,却镌刻下了很早以前曾经有过的繁盛。
无数的屋檐曾从崖石边(伸/飞)出,磬钹声此起彼伏,僧侣和道士们在山道间拱手相让。
1.文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偈语(jié) 斑斓 B.亘古(gèn) 质疑C.镌刻(juān)桥礅 D.磬钹(bó)拱手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停驻修葺伸B.停伫修缮飞C.停驻修缮伸 D.停伫修葺飞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严肃查处各类严重违纪案件,充分彰显了党中央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激发出我党激浊扬清、反腐肃....贪的强大正能量。
B.入春的大观园,春草萋萋,杨柳依依,桃花吐蕊,流水浅浅,游人置身于这秀色可餐的春景中,恍如....回到了红楼之中。
C.德国是希腊最主要的国际债权国之一,经历过两轮失败的救助行动,给病入膏肓的希腊继续提供资金....援助的做法在德国十分不受欢迎。
D. 经过心理专家的精心疏导,一年来心情沉郁的他豁然开朗,终于走出心理的误区,过上了健康的生活。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今年第9号台风灿鸿于7月11日在浙江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造成华东多数地区强降雨天气。
【配套K12】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8-2019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经典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精神源泉,而经典阅读则是传承与激活民族文化精神的关键环节。
经典阅读曾经只限于少数学者,并通过相对固定的教育场所得以薪火传递。
当今,我们则可以借助大众媒体的多元途径,将经典阅读推向大众。
在此过程中,有两种选择:一是由学者个体阅读引导大众阅读;二是由学者个体阅读取代大众阅读。
显然后者更受欢迎。
这标志着传统的经典阅读与传授方式的重大变化:一是在对象上,由知识阶层转向大众群体;二是在空间上,由教育场所转向媒体空间;三是在方式上,由讲——读互动转向单向传授。
学者、媒体与大众群体三向合力,意味着一个新的经典传播时代——经典“代读”时代的到来。
②经典“代读”热的兴起,是大众传媒与学者群体携手合作、一同满足大众精神需求的时代产物。
以上三者在经典“代读”中融为一体,是基于以下原因:一是大众媒体的泛生活化。
在当今时代,媒体内化为人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是知识精英的抗边缘化。
面对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与商业逻辑的残酷选择,日益趋于边缘状态的知识精英渴望走出书斋,重返文化中心舞台。
三是经典崇尚的中介化。
随着大众精神追求的高涨,崇尚经典成为新的时代风气,然而大众群体普遍无法自主阅读,不得不求助于学者“代读”,以获得对经典的了解和体会。
央视《读书时间》与《百家讲坛》的兴替交接,自然地成为其典范性的标志。
③从大众传媒时代本身的发展历程与规律来看,经典“代读”之火爆或缺陷,都具有某种历史必然性。
早在20世纪7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率先经历了类似的历史阶段。
其中法国电视二台创办于1975年1月的《毕沃读书》最具典范意义。
该栏目在约90分钟节目里,全是主持人、作者和读者一起自由论谈。
10多年间,这个高雅节目赢得了难以想象的20%左右的收视率,被称为法国的“文学弥撒”,法国作家、学者都将在《毕沃读书》中亮相视为无上荣耀。
【配套K12】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山东省惠民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题(共35分)(一)阅读下面论述类文本,完成1-3题。
(每题3分,共9分)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
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
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
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
但是,一名水手也许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
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
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
【K12教育学习资料】2019年高考语文题型整合练15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人教版)语文题型整合练(15)李仕才一、古诗词欣赏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元日田家①薛逢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
蛮榼②出门儿妇去,乌龙③迎路女郎来。
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
长笑士林④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
注①本诗作于诗人贬官四川之时。
②蛮榼:酒器。
③晋朝时,民俗以“龙”字为家犬命名。
后世以乌龙泛指犬。
④士林:此处指读书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诗首联描写了南村和北村不同的风景。
在元日这天,家家户户很早就打开了家门。
B.诗歌前三联写出了当地淳朴的民风。
元日百姓的生活热闹却又不失田园生活特有的宁静。
C.“但”字写元日这一天百姓相逢之后只彼此祝福健康长寿,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的告诫。
D.“元日”即今天的元旦,是“新正”第一天,别名有元朔、元正、正旦、端日等等。
E.“暮景”一词含义丰富,既指一日之“暮”,也指一年之“暮”,亦可指一生之“暮”。
2.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参考答案】1.AD [A项“南村晴雪北村梅”互文见义,所以“不同的风景”错误。
D项“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
“元旦”一词古今异义,现在的元旦指公历的一月一日,古时的元旦指农历的正月初一(汉武帝始,清末止)。
“新正”指农历新年正月。
]2.①过节的愉悦之情:“但祝”“那愁”表现出元日这天诗人、百姓欢度佳节的景象。
②对宦游生活的厌倦之情:“长笑士林因宦别”,读书人为了做官,不得不去乡别亲,多么的可笑。
③对回乡的渴望之情:“一官轻是十年回”,外出做官,至少十年才能回到家乡,可见回乡之情是多么的迫切。
④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之情:“树里茅檐”“蛮榼出门”“乌龙迎路”“但祝”“那愁”表现了当地民风的淳朴,流露出诗人的羡慕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安九世孙也。
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辟贞为主簿。
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河北省张家口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11月月考试题(扫描版)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11月月考试题(扫描版)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答案1.C(原文只说“对一些作家来说力有不逮”。
)2.C(文章主要从外部方面论证了生活对青年作家的磨砺、考验与挑战。
)3.D(A项“青年作家和老一辈作家没有区别”错,原文为“极有可能相差无几”。
B项说法信息遗漏。
C项说法绝对化,“现实的冲击和诱惑”只是外部条件。
)4.D(“表达对文化大革命强烈批判的主题”错)5文化特质①学识渊博,写过许多振聋发聩的专著;他向陶淘讲述庄子,书和讲义全装在肚子里,②责任感强:他在困境中坚持写完书,收陶淘为关门弟子,以传承文化为己任。
磊落胸怀③从容镇定:中文系着火,他不慌不乱。
④洒脱随性:文革中被批斗,他毫无沮丧之色,从容自在。
(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得满分))6①以“逍遥游”为题目符合贺先生的身份,“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篇目,贺先生是研究《庄子》的专家;②以“逍遥游”为题目强调了贺先生的性格:贺先生自由自在,不以环境险恶为念;③以“逍遥游”为题目寄寓了作者的人生理想,暗示了小说的主题。
(每点2分,答出3点得满分)7.B(混淆状态,原文“这一事件可能与优步自动驾驶系统中负责决定如何对传感器检测到的物体做出反应的软件有关”,把可能性说成必然性。
)8.D(以偏概全,原文“特斯拉与货车相撞的事故,是人没有尽到相应的责任,汽车系统自身也有缺陷。
”)9.①从制度上看,自动驾驶测试要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并按照相应的程序申请。
②从技术上讲,要进一步完善自动驾驶技术及各项功能。
③从法律上讲,要尽快制定自动驾驶汽车方面的法律,保障驾驶者和行人的权益。
④从驾驶员上讲,加强对驾驶员的各项培训,确保其随时接管自动驾驶车辆。
(共6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
其他答案表述合理清晰,也可得分。
)10.A(原文标点:召县民亲勘,有田无粮者令自首,有粮无田者除之,富无隐粮,贫无赔累。
行取工部主事,考选户科给事中。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时间 120分钟分值 100分第I卷(共33分)一、( 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江南的春天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而中原的春天,也是百般红紫斗芳菲:“春来谁敛韶华主,动魄)的诗句。
1.文中画线的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宛约摇曳飞檐吊角 B.曲径肆意呼朋喝友C.娇莺寂寥隐隐笙歌D.乌篷馨香肥马轻裘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弥散清净荡气回肠 B.弥漫清静荡气回肠C.弥散清静惊心动魄 D.弥漫清净惊心动魄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无限风情随着蜿蜒的绿水荡漾着②簪花而行,狂歌痛饮,醉卧丛下B.①无限风情随着蜿蜒的绿水荡漾着②醉卧丛下,狂歌痛饮,簪花而行C.①随着蜿蜒的绿水荡漾着无限的风情②簪花而行,狂歌痛饮,醉卧丛下D.①随着蜿蜒的绿水荡漾着无限的风情②醉卧丛下,狂歌痛饮,簪花而行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自2018年起,中国将每年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体现了党和国家对100多万卫生和健康工作者的关怀和肯定。
B.《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以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作出判断外,还对读错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C.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茅草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D.近年来,中国努力倡导并带头实践“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和广泛赞誉。
二、( 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儒家几位圣人有一项重要的贡献,那就是他们对尧舜以来优良家学、家教、家风的传承、弘扬与创新发展,形成了圣人家风。
孔子、颜子、曾子、盂子拥有最优秀的家教。
他们的家教,一半出自母教:孔子、孟子自幼丧父,靠母亲抚养、教育成人。
【配套K12】[学习]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评 苏教版必修3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导学号:51362105】①若想要叙述整个世界的历史,不偏不倚地讲述整个人类的故事,便不能仅仅依靠文字。
因为世界上只有部分地区拥有文字,大多数地区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都没有发展出文字。
书写是人类在发展后期才取得的成就,直至近代,即使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社会,在记录自己的忧虑与渴望时,使用的载体依然不仅有文字,还包括物品。
②一部理想的历史记录应该把文字和物品结合起来,但在很多情况下这是无法完成的。
最能清楚地表现文字历史与非文字历史不对称的例子也许是库克船长的探险队与澳大利亚土著在植物学湾的第一次相遇。
在英国方面,我们对这一特殊的日子有科学记载及船长日志为证,而在澳大利亚方面,他们仅有一面木制盾牌。
如果我们想要重构那一天的真实情境,就需要像对待那些文字记录一样,深入而严谨地对这面盾牌进行研究和解读。
③除了双向误解之外,还有由胜利带来的有意或无意的扭曲。
历史通常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尤其在只有胜利者知道如何书写的时候。
至于失败者,那些被征服或毁灭的社会,通常只能通过物品来讲述事件。
当我们研究有文字的社会与无文字的社会之间的接触时,需要参考的则不仅是文字,也应包括物品。
④这些全部知易行难。
通过文献解读历史是人们熟知的方式,数百年来我们已经学会该如何判断文字材料的坦白、失真与诡计。
而对于物品来说,当然也有考古学、科学和人类学的专业知识结构来帮助我们提出关键性的问题。
但我们还必须加上一定程度的想象,才能构建出这些物品的前世今生。
我们需要借助尽可能丰富和诗意的想象,才能真正理解它们所传达的深刻内涵。
⑤这是我们了解许多文化的唯一途径。
这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不确定因素的过程,这些历经层层文化转译的物品需要再次被严格审视,重新想象。
⑥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解读和欣赏是“通过文物看历史”的关键,对过往文化的重建是理解人类共性的基石。
推荐K12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单元质量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
单元质量检测二(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逍遥游》是《庄子》内7篇之首,又是整部《庄子》的开卷第一篇。
不管《内篇》是否庄子手订,把《逍遥游》放在首篇,客观上也的确显示了它在整个《庄子》中的突出地位。
这足以证明编书者是一位对庄子思想理解极深又有高明见解的人。
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种独特的思想学说——逍遥哲学的开创者。
“逍遥”一词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但作为哲学概念和对人生心理状态的抽象哲学概括来使用,却始于《庄子》。
它的内涵虽然继承了《诗经》中的基本义项,但总体而言又不同于《诗经》中的“逍遥”,而是更丰富了。
从《逍遥游》的内容来看,“逍遥”在这里是指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近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
追求“逍遥”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庄子思想的核心。
庄子思想的庞大体系,就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构建起来的,其他一切思想观念和理论元素无不与这一核心存在着紧密联系。
正是在这个基本点上,显示了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主要特质。
因此我们可以说,庄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就是一整套关于追求“逍遥”的“逍遥哲学”。
若从“逍遥哲学”这个角度来观察庄子思想的各个部分,我们就会发现,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它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它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庄子的社会思想是它产生及形成的心理土壤,庄子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是它的具体表现和外化形式。
庄子认为,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不逍遥的,因为它的存在和生活方式都是“有所待”的,即有条件的、受限制的,因而都是不自由的,即使那些自以为逍遥,表面上看去也貌似逍遥的人与物,也是如此。
比如,在《逍遥游》中描写的貌似逍遥的大鹏,是很不自由的,因为体形太大,飞翔时不仅需凭飓风之力来托付,而且还必须有大的空间才能展翅。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才受到小鸟斥的嘲笑。
【配套K12】[学习]2018-2019年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专题十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题十二论述类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经典阅读与文明之根丁刚夜深人静时,捧一本莎士比亚的剧本细读,让经典的纤指轻轻拨动心灵的琴弦……在这个繁忙的网络时代,不知还有多少人会有这样的阅读经历。
人文经典是文明的土壤,是文明延续的血脉。
它饱含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凝聚着民族文化的气质,构成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与道德观的基础。
经典之中,跃动的是文明的灵魂.一种文明能否长青,取决于人文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这个民族的子孙后代读什么经典,拥有怎样的人文经典阅读经历。
现代社会的通病,往往与经典的远去相关.很多人把几乎所有的闲暇时间都用来应对社交媒体互动,年轻一代花费在电视、客户端和网络游戏上的时间远远超过读书时间,学校课本中仅存的那一点点人文经典,也早就沦落成为考试的工具。
目光由此开始变得短浅,精神多了一些浮躁,胸怀也变得越加狭小。
不止一位美国学者认为,美国文明的真正衰落将从年轻人读书时间,尤其是阅读经典时间大幅减少开始。
当年轻人被现代科技层出不穷的成果搞得眼花缭乱,他们也越来越相信所有的进步都是技术的.但是,世界历史告诉我们,很多伟大的进步实质上却是人文的。
美国《时代周刊》专栏作家斯坦因为美国大学人文教育的衰退而深感焦虑,他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大学新生应当是为了学习伟大的书籍,不应是为了要跟上那些伟大的应用程序而走进校门.”美国学者马克·鲍尔莱恩则将不再喜欢阅读的年轻人称作是“最愚蠢的一代"。
他在同名著作中略带悲伤地写道,那些坚信“书籍早已被互联网所取代”的年轻人,根本不知道他们是在丢弃人类文明的成果啊。
当阅读经典成为奢侈,甚至成为痛苦,文明的光亮也就会变得逐渐黯淡。
哈佛大学历史学家弗格森近年来不断提醒人们注意,能够让西方文明避免衰落的关键就在于人文教育。
文明的传承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继承与培养的。
我们不可能服用一种药丸,就一劳永逸地成为某种文明的成员,而只能通过持续不断、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来延续文明的精神,其主要方式之一就是阅读经典,因为一种文明密码的关键部分往往就隐藏在经典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案15 拿来主义(1)本练案共2页,满分为50分,用时40分钟。
一、夯实语言基础(3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 41594181( C ) A.展览.(lǎn)发掘.(jué)礼尚往来售完既止B.缘.故(yuán)冠.冕(guān)残羹冷灸佳节大典C.孱.头(càn)脑髓.(suǐ)勃然大怒磕头贺喜D.羡.慕(xiàn)吝啬.(shè)欣然接受摩登女郎【解析】A项,“售完既止”应为“售完即止”;B项,“残羹冷灸”应为“残羹冷炙”;D项,“吝啬”中的“啬”应读“sè”。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导学号 41594182( D )A.糟粕女婿渊源残羹冷灸B.撕碎遵循惶恐礼上往来C.罪孽时髦存膏人才倍出D.鱼鳍摩登羡慕走投无路【解析】A“残羹冷灸”应为“残羹冷炙”,“炙”在这里的意思是烤肉,而“灸”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如“针灸”。
B“礼上往来”应为“礼尚往来”,“尚”的意思是崇尚、重视。
C“人才倍出”应为“人才辈出”,“辈出”的意思是一批一批地连续出现。
3.对文中“送去主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 41594384( D )A.指把中国的东西送给外国人,以搞好中外关系的思想。
B.指把中国的东西送给外国人,以搞好中外关系。
C.指送东西给外国人,以显示中国的地大物博。
D.指中国对外交流中的媚外政策。
4.第4段中“抛来”与“抛给”在实质上的主要区别是(3分)导学号 41594385 ( C )A.“抛来”动机良好,“抛给”企图较坏。
B.“抛来”动机较坏,“抛给”动机良好。
C.“抛来”一般不带有坏的动机和目的,“抛给”是有目的、有企图的。
D.“抛来”和“抛给”的说法表面似有区别,但本质一样。
5.根据课文的观点,下列词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 41594386( C ) A.“送去”:指国民党反动政府所奉行的媚外卖国政策和出卖领土主权等罪恶行径。
B.“拿来”:指对文化遗产进行鉴别后进行独立自主的选择。
C.“抛来”“抛给”:含义一样,都是对方不要的、施舍的东西。
D.“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这一句,从性情、方法、心胸等方面论述拿来的条件。
【解析】“抛来”和“抛给”的含义有区别。
6.下列对课文的评价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 41594387( C )A.本文的论证结构一目了然,前四段批判“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后六段论述“拿来主义”。
B.文章批判“送去主义”,揭示了它的来源、表现、实质和危害,才愈显现“拿来主义”的正确和必要。
C.“闭关主义”指清政府的闭关自守政策,其腐朽性人们尚未充分认识,所以作者才用了大量的篇幅进行驳斥。
D.批驳种种“非拿来主义”,是为了正确地看待“拿来主义”,为论证“拿来主义”扫除层层障碍。
【解析】“闭关主义”未用大量篇幅。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6分)导学号 41594388(1)对文化遗产中的精华__鱼翅__,应采取什么态度?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是:__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__。
(2)对文化遗产中精华、糟粕互见的部分__鸦片__,应采取什么态度?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是:__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__。
(3)对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__烟枪和烟灯__,应采取什么态度?课文中表现作者的这种主张的句子是:__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__。
(4)对文化遗产中的糟粕__姨太太__,应采取什么态度?课文中表现作者的这种主张的句子是:__大可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__。
8.阅读下面三个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导学号 41594188①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连续搜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
”②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说:“我在这一点上就像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
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他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
”③一位历史学教授曾给学生讲:“如果你能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界成为权威。
”上面三个文段都讲到了材料积累的重要性,但又各有侧重。
请分别回答:①鲁迅侧重的是__积累要长期坚持。
__②歌德侧重的是__要积累有价值的材料。
__③历史学教授侧重的是__要多积、广积材料。
__【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大意的把握。
能从作者的论述中提炼出观点,也是一种基本的阅读能力。
文段①中要注意“连续”、“十年”等字眼,文段②中要注意“有价值的银币和铜币”,文段③中要注意“两万张”这个数据。
9.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个句子。
(6分)导学号 41594189如果说生命是一本书,那么时间则是一支笔,书写着人生;如果说生命是一张白纸,那么时间则是一把颜料,描绘着人生;如果说生命是一条长河,那么时间则是涌动的波涛,推动着人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如果说生命是一棵树,那么时间则是一片片绿叶,充实着人生;_如果说生命是一扇门,那么时间则是一把钥匙,开启着人生;_如果说生命是一杯咖啡,那么时间则是一袋佐料,调味着人生;_如果说生命是一场戏,那么时间则是无名主人公,演绎着人生;如果说生命是一幅画,那么时间则是调色盘,渲染着人生;_如果说生命是一匹快马,那么时间则是一块绿地,承受着人生;_如果说生命是一块绿地,那么时间则是一场春雨,滋润着人生。
_(写出其中两句即可)二、提高阅读能力(17分)阅读文本选段,完成10~13题。
导学号 41594190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
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
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刺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
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10.第8段中,鲁迅先生用“孱头”、“昏蛋”、“废物”三个形象,尖锐而生动地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请说说他们的态度各是怎样的。
(6分) 答: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是:①不敢接受;②全盘否定;③全盘吸收。
11.对第二段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A.鱼翅是贵重食品,来之不易,用它来宴大宾未免可惜。
B.用鱼翅宴大宾,过于招摇,会造成不良影响。
C.不要用拿来的贵重文化遗产摆阔气、装门面。
D.穷青年用鱼翅宴大宾是不可能的。
【解析】A、D太拘泥于鱼翅的本义,B侧重谈不良影响。
12.对第三段画线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D )A.强调了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
B.强调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C.强调了实行拿来主义对产生新人与创立新文艺的重要性。
D.强调了新人的产生对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
【解析】分析画线句我们可以发现:“没有……不能……”、“没有……不能……”,用双重否定强调,强调了“拿来”的重要性,而不是强调“新人”的重要性。
13.如何理解“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这句话的内涵?(5分)答:这句话揭示了继承文化遗产的意义。
强调实行“拿来主义”对于改造民族素质和建设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其中特别提到“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显示了作者认为首要的是改造民族精神和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