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 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每日一题

合集下载

2020年领军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07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含解析)

2020年领军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07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含解析)

专题07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考纲解读】1 •渗透作用指____ 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___________ 膜的扩散过程。

渗透作用产生的条件:一是具有_________ 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__________ 。

2 .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 )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细胞 ___________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细胞 ___________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水分进出 _________ 。

(2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成熟植物细胞为例)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通过___________ 作用 ____ 水,植物细胞就发生 ______________ 现象。

将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放入清水中,此时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清水,植物细胞____ 水,发生质壁分离________ 现象。

3. 物质运输的方式(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动运输包括和两种。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扩散的特点是:___________ 浓度梯度,载体,能量。

协助扩散的特点是:_______ 浓度梯度,______ 载体,________ 能量。

主动运输的特点是:________ 浓度梯度,______ 载体,________ 能量。

(3) 通过自由扩散运输的物质有通过协助扩散运输的物质有通过主动运输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原理是成熟的植物细胞的______________ 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细胞能渗透吸水和失水。

_____________ 比____________ 的伸缩性大。

【考点精讲】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1 •渗透作用(1 )概念: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过程。

新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3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

新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3 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
2.利用电化学梯度提供能量的主动运输,可以“逆势”转运——如图所示,也可以“顺势”转运— —如小肠上皮细胞通过Na+浓度梯度提供的能量同向吸收葡萄糖。
二、常见物质跨膜运输实例
类型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胞吞、胞吐
实例
O2、CO2和甘油、脂肪酸、性激素、乙醇等脂溶性小分子、水(通过磷脂双分子 层进出细胞膜)
(1)初始漏斗管内外的液面高度相等,S1溶液浓度大于S2溶液浓度,则单位时间内S2→S1的水分子数 多于S1→S2,表现为漏斗管内液面上升。
(2)在达到渗透平衡后,图中存在液面差Δh,此时S1溶液浓度仍大于S2溶液浓度。因为液面高的一侧 形成的压强会阻止水分子由低浓度溶液一侧向高浓度溶液一侧渗透。
知识拓展 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现象 将植物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中,细胞会先失水,发生质壁分 离。但由于K+和N O可3 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即将植物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后,K+和N O3 就会进入细胞,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会使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蔗 糖等溶质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故质壁分离后不会发生自动复原。
三、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判断 1.结合模型判断


①:顺浓度、不需转运蛋白→自由扩散。 ②④:顺浓度、需转运蛋白→协助扩散。 ③⑤:逆浓度、需转运蛋白和能量→主动运输。 ⑥:经囊泡进入细胞→胞吞。 ⑦:经囊泡排出细胞→胞吐。 2.结合运输条件判断 首先根据大分子(如蛋白质)、颗粒物(如病菌)、神经递质的分泌等,判断运输方式是胞吞或胞 吐。根据气体分子(CO2、O2)和脂溶性物质(甘油、脂肪酸、性激素、乙醇等),判断运输方式是自 由扩散。如若不符合,再结合“方向”“能量”“转运蛋白”判断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 输。

生物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基础默写卷(3)(4)

生物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基础默写卷(3)(4)

生物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基础默写卷(3)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渗透作用(1)渗透作用:指(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一是,二是。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

原生质层:。

3、质壁分离产生的条件:(1)(2)4、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内因:外因:三、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1、对矿质元素的吸收(1)运输方式:(逆浓度梯度)(2)对物质是否吸收以及吸收多少,都是由细胞膜上决定。

2、细胞膜是一层膜,可以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⑴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⑵蛋白质分子有的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整个磷脂双分子层⑶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又称为,它的作用是、、血型鉴定、保护润滑等。

二、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功能特点: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二、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是。

生物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基础默写卷(4)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一节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一、相关概念:新陈代谢:是的总称,是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酶:是所产生的具有作用的一类。

活化能:分子从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所需要的能量。

二、酶的本质: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也有少数是。

合成场所:主要是,水解酶的酶是功能:降低,提高特性:①: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

②: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③酶需要较温和的作用条件:在下,酶的活性最高。

温度和pH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

【2020高考生物】渗透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考点复习)

【2020高考生物】渗透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考点复习)

胞吞与胞吐的共 同点
影响物质跨膜运
输的因素
以曲线或 细胞结构或 某一生理过 程的形式考 查学生对各 种物质跨膜 运输和膜泡 运输概念的
理解
物质出入细 胞的方式
实验探究
2015课标 Ⅱ,3
2013课标 Ⅰ,3
2017课标 Ⅱ,4
20 曲线分析 12分 质壁分离与复原 实验
针对训练2 如图1所示,在U形管中部c处装有半透膜(半透膜 允许水分子通过,但不允许糖类通过),在a侧加质量分数为 10%的葡萄糖水溶液,b侧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水溶 液,并使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动态平 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侧液面高度变化为________,达到动态平衡时,两侧液面 不再变化,此时a侧溶液浓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 于”)b侧溶液浓度。 (2)当a、b两侧液面高度不变时,在b侧加入一定量蔗糖酶,则 a侧液面高度变化为________,达到两侧液面不再变化时,a侧 溶液浓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侧溶液浓度。在 此过程中a侧溶液吸水力________。 某同学在缺少实验仪器的情况下,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生鸡 蛋大头的蛋壳去掉,保留壳膜完好,将小头打破,让蛋清和蛋 黄流出,如图2所示。然后,在蛋内灌上清水,把它放在
【解析】 (1)葡萄糖是单糖,蔗糖是二糖,因此b侧溶液物质 的量浓度较低,b侧的水分子透过半透膜流向a侧,a侧液面升 高,达到动态平衡时,由于a侧液柱压强的影响,此时a侧溶液 浓度大于b侧溶液浓度。(2)在b侧加入一定量蔗糖酶,b侧蔗糖 水解,浓度变大,a侧的水分子透过半透膜流向b侧,则a侧液 面高度变化为降低,达到两侧液面不再变化时,a侧溶液浓度 小于b侧溶液浓度,在此过程中a侧溶液浓度不断增大,吸水力 增强。(3)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鸡蛋壳内发生了渗透失 水,重量减轻,所以鸡蛋壳上浮。(4)如果蛋壳里面是蔗糖溶 液,外面是清水,水分子透过壳膜(半透膜)流向蛋壳内,蛋壳

高中生物 每日一题 渗透作用现象的分析 新人教版

高中生物 每日一题 渗透作用现象的分析 新人教版

渗透作用现象的分析高考频度:★★★☆☆难易程度:★★☆☆☆典例在线下列关于渗透作用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A.将红细胞、变形虫细胞放在清水中会出现破裂现象B.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C.腌制的蔬菜之所以不容易变质是因为蔬菜脱水后含水量少,从而代谢缓慢D.质壁分离的过程中植物细胞吸收水分的能力逐渐增强【参考答案】D正确。

学霸推荐1.若图示表示植物细胞渗透作用的图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一定条件下,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发生渗透失水或吸水C.当溶液甲的浓度>细胞液乙的浓度时,细胞发生渗透失水,当细胞液乙的浓度>溶液甲的浓度时,细胞发生渗透吸水D.当溶液甲的浓度=细胞液乙的浓度时,细胞处于平衡状态,水分子不再通过原生质层2.下列现象属于渗透作用的是①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②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细胞膜③蔗糖分子通过细胞壁④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液泡膜⑤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原生质层⑥干大豆种子泡在清水中逐渐胀大⑦暑天新鲜蔬菜在空气中萎蔫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④⑤D.①③⑤3.甜菜块根细胞中的花青素使块根呈红色,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入蒸馏水中无明显变化,将块根小块先用盐酸处理,再放入蒸馏水中,则能使蒸馏水变红,这是因为A.盐酸破坏了细胞壁B.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C.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D.盐酸破坏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4.如图甲为渗透作用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漏斗内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图甲中的渗透作用发生需要两个条件:有半透膜c及a与b之间具有浓度差B.图乙中液面不能一直上升的原因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相等C.图丙中③④⑤组成原生质层D.如果丙细胞没有细胞壁支持,置于清水中也会发生吸水涨破的现象5.某校生物实验小组要对动物细胞是否也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进行实验探究,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专题13 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 教案.doc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专题13 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 教案.doc

考点13 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高考频度:★★★☆☆难易程度:★★★☆☆1.渗透作用原理(1)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①具有半透膜。

②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渗透作用的实质:单位时间内由清水进入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数多于由蔗糖溶液进入清水中的水分子数,导致蔗糖溶液液面上升。

2.动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和失水(1)(2)成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①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②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失水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3.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1)实验原理①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②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能渗透吸水和失水。

③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得多。

(2)实验步骤考向一渗透作用的发生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作用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长颈漏斗内外液面平齐,记为零液面。

实验开始后,长颈漏斗内部液面的变化趋势为【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仔细观察图示,长颈漏斗内为蔗糖溶液,实验开始后长颈漏斗内部液面将上升,由于实验初始阶段半透膜内外溶液浓度差较大,所以液面上升速率较大。

随着液面高度的增大,液柱抑制水分渗入的作用力逐渐增大,当与浓度差促进水分渗入的作用力达到平衡时,液面不再上升。

此时,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渗入与渗出达到平衡。

2.把体积与质量百分比浓度相同的葡萄糖和蔗糖溶液用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隔开(如图),一段时间后液面的情况是A .甲高于乙B .乙高于甲C .先甲高于乙,后乙高于甲D .先甲低于乙,后乙低于甲 【答案】C【解析】在体积与质量百分比浓度相同的情况下,因为葡萄糖分子是单糖,蔗糖分子是二糖,所以同样的体积内葡萄糖分子数目多于蔗糖分子,即单位体积内半透膜甲侧的水分子数少于乙侧,水分整体表现为由乙侧向甲侧流动,导致甲侧液面越来越高,后来甲侧的葡萄糖通过半透膜进入乙侧,导致乙侧溶液浓度越来越高,水分子又从甲侧流向乙侧,最终表现为乙液面高于甲液面。

渗透作用高三复习题

渗透作用高三复习题

渗透作用高三复习题渗透作用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在半透膜的分隔下,溶剂分子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移动的过程。

这种过程是生物体内物质交换的基础之一。

在高三复习中,理解渗透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是十分关键的。

渗透作用的基本原理:1. 半透膜:一种只允许某些分子通过的屏障,通常只允许溶剂分子通过,而不允许溶质分子通过。

2. 浓度梯度:渗透作用的驱动力是两侧溶液的浓度差。

溶剂分子会从浓度较低的一侧向浓度较高的一侧移动,直至两侧浓度达到平衡。

3. 水势: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移动的趋势可以用水势来描述。

水势差是渗透作用的直接原因。

渗透作用的生物学意义:1. 细胞内物质的平衡:细胞通过渗透作用维持内部物质的平衡,如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

2. 植物水分的吸收:植物通过根部的渗透作用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3. 动物体内水分的调节:动物体内的渗透压平衡对于维持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渗透作用在医学中的应用:1. 输液治疗:在医疗中,通过调节输液的渗透压,可以治疗脱水或水肿。

2. 透析:血液透析利用半透膜的原理,帮助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

复习题:1. 描述渗透作用的基本条件。

2. 解释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的重要性。

3. 举例说明渗透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4. 简述渗透作用在动物体内水分调节中的作用。

5. 讨论在医疗中如何利用渗透作用进行治疗。

答案提示:1. 渗透作用需要半透膜和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

2. 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对于细胞形态的维持和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

3. 植物根部的渗透作用可以帮助植物吸收水分和矿物质,促进生长。

4. 动物体内的渗透压平衡有助于调节体内水分,维持生命活动。

5. 医疗中可以通过调节输液的渗透压来治疗脱水或水肿,透析技术也是基于渗透作用原理。

通过这些复习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渗透作用的相关知识。

希望这些内容对高三学生的复习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知识点题库 渗透作用的原理GZSW059

高中生物知识点题库 渗透作用的原理GZSW059

溶液A(左侧)溶液B(右侧)装置1 0.3g/ml的葡萄糖溶液0.3g/ml的蔗糖溶液装置2 1.3mol/L的葡萄糖溶液 1.3mol/L的葡萄糖溶液两套渗透装置中,假如开始时两侧液面高度一致,过一段时间后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情况为()A 装置1两侧液面高度一致,装置2左侧液面高于右侧B 装置1左侧液面高于右侧,装置2两侧液面高度一致C 装置1左侧液面高于右侧,装置2右侧液面高于左侧,D 两套装置液面高度均相等答案:B解析:装置2中由于两侧的液体均是1.3mol/L,所以水分从左向右移动与从右向左移动速度是相等的,故液面高度一致。

而0.3g/ml的葡萄糖溶液物质量的浓度大于0.3g/ml的蔗糖溶液溶液物质量的浓度,所以水分更多的移动到葡萄糖一侧,故左侧液面高于右侧。

题干评注:渗透作用的原理问题评注:渗透作用: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隔以半透膜(允许溶剂分子通过,不允许溶质分子通过的膜),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从低浓度的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的现象。

或水分子从水势高的一方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一方移动的现象。

2.下图中E、F、G为3个用半透膜制成的小逮,内盛有溶液甲或乙,上端分别接上口径相同的下玻璃管。

E和F体积相同,G体积较大,三者置于盛有溶液丙的大容器内。

起初3个小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相同。

已知3种溶液的浓度高低顺序为溶液甲<溶液乙<溶液丙。

请回答()1小时后,管e和管f的液面升降变化是()A.管e下降,管f下降B.管e下降,管f上升C.管e上升,管f上升D.管e上升,管f下降答案:A解析:根据渗透作用的原理,溶液甲和乙的浓度都比丙的低,因此甲和乙的水分别通过半透膜E、F、G向丙中扩散,导致efg管的液面都下降。

题干评注:渗透作用的原理问题评注:渗透作用: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隔以半透膜(允许溶剂分子通过,不允许溶质分子通过的膜),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从低浓度的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的现象。

新人教版一轮复习 渗透作用练习

新人教版一轮复习 渗透作用练习

考向一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分析1.如图是平衡时的渗透装置,二糖不能通过半透膜,在此基础上继续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向漏斗中滴入清水,平衡时m将不变B.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分子,则平衡时m不变C.若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则平衡时m减小D.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平衡时m将增大答案 C解析向漏斗内滴入清水,漏斗内溶液浓度降低,平衡时m将减小,A错误;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分子,漏斗内溶液浓度升高,水分子进入漏斗更多,平衡时m增大,B错误;若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则其中溶质也被吸出,其漏斗中溶质减少,渗透压降低,吸水能力也减弱,则平衡时m将减小,C正确;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a增大,b也增大,但小于a的增加值,m将减小,D错误。

2.下图装置中,甲、乙、丙中分别放置了相等物质的量浓度的蔗糖溶液、麦芽糖溶液和乳糖溶液(溶液体积关系:V甲=V丙<V乙),a、b表示用半透膜(水分子和单糖可以自由通过,但二糖不能通过)将它们分隔开,对装置进行相关处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向甲、丙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蔗糖酶和乳糖酶,稳定后液面高度:乙>甲>丙B.若向乙中加入一定量麦芽糖酶溶液,稳定后液面高度:乙<甲=丙C.若向丙中加入一定量的半乳糖后,稳定后液面高度:甲=乙=丙,并且甲、乙、丙中半乳糖含量相同D.本实验中半乳糖等单糖分子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通过半透膜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答案 B解析向甲、丙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蔗糖酶和乳糖酶,甲中的蔗糖水解成两分子单糖,丙中的乳糖分解为两分子单糖,都可通过半透膜进入乙中,引起乙液面升高,稳定后液面高度乙>甲=丙,A错误;向乙中加入一定量麦芽糖酶溶液后,乙中的麦芽糖水解为两分子的葡萄糖,会通过半透膜分别进入甲和丙,稳定后液面高度乙<甲=丙,B正确;向丙中加入一定量的半乳糖后,由于半乳糖可以通过半透膜,因此稳定后液面高度甲=乙=丙,但因为乙体积最大,所以乙中半乳糖含量最多,C错误;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本实验中水分子是溶剂分子,故本实验中半乳糖等单糖分子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不能称为渗透作用,D错误。

高一生物渗透作用知识点

高一生物渗透作用知识点

高一生物渗透作用知识点渗透作用是生物体内外物质传输的一种重要方式。

它是指溶质由浓度较高的溶液自由地通过半透膜进入浓度较低的溶液的过程。

渗透作用在生物体内起到了维持渗透平衡和调节内外环境浓度的重要作用。

下面是关于高一生物渗透作用的一些知识点:1. 渗透作用的原理渗透作用的原理是溶质分子在浓度梯度的驱使下,通过半透膜孔道或膜的空隙,从高浓度溶液自由地进入低浓度溶液,直到达到渗透平衡。

这是一种被动的物质传输方式,不需要能量消耗。

2. 渗透压的概念渗透压是溶质分子对渗透作用的驱动力,用来表示溶液浓度的大小。

浓度越高,渗透压越大,渗透作用越强烈。

渗透压的单位是帕斯卡(Pa)或摩尔浓度(mol/L)。

3. 半透膜的特点半透膜是指具有选择性通透性的膜,它能够允许某些物质自由通过,而阻止其他物质的通过。

半透膜的选择性通透性是由于膜的结构和孔径的大小决定的。

4. 渗透作用对生物体的意义渗透作用在生物体内起到了维持渗透平衡和调节内外环境浓度的作用。

通过渗透作用,生物体可以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并排出代谢产物,保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5. 渗透作用在植物体中的应用在植物体中,渗透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水分的吸收和输送过程。

根据渗透作用的原理,水分可以通过根系的渗透作用从土壤中吸收,进入细胞内部,并通过渗透作用的驱动力在植物体内进行输送。

6. 渗透作用在动物体中的应用在动物体中,渗透作用也起到了重要的生理功能。

例如,肾脏通过渗透作用的调节,控制尿液的浓缩和稀释,维持体内的水分平衡。

此外,在消化系统中,渗透作用也参与到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废物的排泄过程中。

7. 渗透作用的影响因素渗透作用的强弱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包括溶液的浓度差、半透膜的通透性、温度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渗透作用的速率和程度。

总结:渗透作用是生物体内外物质传输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半透膜的作用,溶质分子可以自由地在浓度梯度下传输,从高浓度溶液进入低浓度溶液,以保持渗透平衡和调节内外环境浓度。

【备战高考生物】渗透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试真题)(2020-2021)

【备战高考生物】渗透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试真题)(2020-2021)

专题三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考点08 渗透作用的原理和应用1.(2015·海南单科,10,2分)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

假设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协助扩散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推断一定时间后甲的浓度变小是因为叶片失水,乙的浓度不变说明乙的浓度与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相等,丙的浓度变大是因为细胞吸水,由此推断,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A、B 错误,D正确;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自由扩散,C错误。

2.(2014·课标Ⅱ,4,6分)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

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D)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C.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 mol·L-1【解析】分析实验结果可知,a、b、c三组花冠切条在实验后长度变大,表明细胞吸水,其中a组细条浸泡后较b组细条浸泡后长,说明a组吸水较多,其液泡中的溶质浓度应比b组的低,A错误;d、e、f三组花冠切条在实验后长度变小,表明细胞失水,所以浸泡导致f组液泡的失水量大于b组的,B错误;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C错误;当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1时,花冠切条长度不变,根据实验结果可判断其对应的蔗糖浓度应介于0.4~0.5 mol·L-1,D正确。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渗透作用的专题复习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渗透作用的专题复习

渗透作用考点一知识链接1、渗透作用的概念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的过程。

注意:这里的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量有关,与其质量大小无关。

2、渗透作用发生条件1)半透膜或者相当于半透膜的结构注意:半透膜与生物膜的区别半透膜是由人工合成(如玻璃纸)或者取自生物材料(如猪的膀胱膜、洋葱内表皮膜、鸡蛋壳内膜、花生种皮或猪的肠衣等),它们利用微孔孔径大小对物质通过进行选择,小分子、离子能通过微孔,则能通过半透膜,大分子不能通过微孔,则不能通过半透膜。

生物膜指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等细胞的膜结构(上述膀胱膜等虽取自生物体,但不是生物膜,它们实际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生物组织)。

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物质能否通过,取决于膜中的脂质(如亲脂小分子自由通过)和蛋白质(特异性载体蛋白)以及ATP的供能。

2)膜两侧有浓度差简单化理解:浓度高的一侧,对水分子的吸引力更大,单位时间内吸引更多数量的水分子通过半透膜。

3. 重点突破如图为类似教材中基本的渗透装置,初始时漏斗内液面与烧杯内液面平齐,S1溶液浓度大于S2溶液,微观上,单位时间从烧杯进入漏斗的水分子数量多于从漏斗到烧杯的水分子数量,宏观体现为S1向S2吸水,因此漏斗内液面上升,烧杯内液面下降。

随漏斗液面上升,烧杯液面下降,内外形成高度差,这个高度差会阻止一部分水分子进入漏斗,高度差越大,水分子进入漏斗的阻力越大,这样直到膜两侧进出的水分子数量相等,漏斗液面不再升高。

因此,当漏斗内液面不再上升时,实际可以总结为:S1溶液对水分子的吸引力=S2溶液对水分子的吸引力+高度差形成的阻力。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只要最终漏斗内液面高于烧杯液面,S1溶液对水分子的吸引力就大于S2溶液对水分子的吸引力,即达到渗透平衡时,S1溶液浓度大于S2溶液的浓度。

且根据总结的公式中,漏斗内外溶液的浓度差越大,高度差越大。

这与我们所学的内容是相符的。

2024届新高考生物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三 考点09 渗透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2024届新高考生物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三 考点09 渗透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2024届新高考生物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三考点09渗透作用的原理和应用1.下列有关渗透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植物细胞放在清水中,当细胞不再吸水时细胞内外浓度不一定相等B.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主要通过渗透作用吸水C.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D.低温能影响水分子通过生物膜的速率2.大型超市里的蔬菜货架上往往带有喷水装置,可以定时喷出水雾,防止蔬菜失水,保持蔬菜挺拔、舒展的姿态。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新鲜蔬菜细胞的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喷水后,蔬菜细胞因渗透吸水而膨胀C.当蔬菜细胞不再吸水时,细胞内外渗透压相等D.环境温度变化会影响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速率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时,选择了三种实验材料:①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②洋葱鳞片叶内表皮;③黑藻成熟叶片。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选用①和③进行实验时,可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来处理实验材料B.选用②进行实验时,可用一定浓度的红色染液(染料不易跨膜)来处理实验材料C.①的紫色部分是液泡,③的绿色部分为细胞质D.发生质壁分离的①,滴加清水引流后,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直至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相等4.污水净化中应用的超滤膜技术指的是一种能够将溶液进行净化、分离、浓缩的膜分离技术,超滤过程通常可以理解成与膜孔径大小相关的筛分过程。

在一定的压力下,当水流过膜表面时,只允许水及比膜孔径小的其他小分子物质通过,达到将溶液净化、分离与浓缩的目的。

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A.超滤膜技术中使用的“滤膜”实质上是一种人造半透膜B.超滤膜技术中使用的“滤膜”实质上是一种人造生物膜C.超滤膜技术可以滤去污水中的各种污染物D.透过“滤膜”的水,已被除去了臭味5.如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水分子和单糖分子能通过半透膜而二糖不能。

漏斗中(S1)和烧杯中(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实验开始时漏斗内外液面相平,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Δh(如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最新】精选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每日一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如图为常见的两套渗透装置图(图中S1为30%蔗糖溶液、S2为蒸馏水、S3为30%葡萄糖溶液;已知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但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装置A漏斗中溶液液面上升速率逐渐下降
B.装置A渗透过程中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方向是S2→S1
C.装置A达到渗透平衡后,S1溶液浓度仍大于S2溶液浓度
D.装置B的现象是S3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S3和S2溶液液面持平
【参考答案】B
平衡后,由于漏斗中溶液存在势能,所以S1溶液浓度仍大于S2溶液浓度,C正确;由于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所以装置B的现象是S3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S3和S2溶液液面持平,D正确。

走出渗透作用发生的“4”个误区
(1)水分子的移动方向是双向移动,但最终结果是由低浓度溶液流向高浓度溶液的水分子数多。

(2)实验中观察指标为漏斗内液面变化,但不能用烧杯液面变化作描述指标,因为现象不明显。

(3)渗透系统的溶液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实质是指渗透压。

(4)如果溶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在达到渗透平衡时,一般两侧溶液的浓度并不相等,因为液面高的一侧形成的静水压,会阻止溶剂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

1.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来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在发生质壁分离时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增大
B.滴加质量浓度为0.5 g/mL的蔗糖溶液比0.3 g/mL的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长
C.用任何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都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
D.滴加清水后,质壁分离的细胞又复原,说明此细胞是活细胞
2.将人的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中均发生渗透作用
B.丙溶液浓度>甲溶液浓度>乙溶液浓度
C.一段时间后,丙细胞内外水分子的相对数相等
D.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涨破的乙细胞的膜由一层单位膜组成
3.将若干生理状况基本相同,长度为4 cm的鲜萝卜条分为四组,分别置于清水(对照组)和浓度相同的三种溶液中(实验组),尿素溶液、KNO3溶液和蔗糖溶液分别编号为1、2、3组。

测量每组萝卜条的平均长度,结果如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组中都发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B.对照组中水分子在前15 min进入了细胞,15 min之后不再进入
C.1组中的尿素分子和2组中的K+、NO3-都进入了细胞,但进入的方式不同D.3组中,如果一直增大蔗糖溶液浓度,萝卜条会一直缩短
1.【答案】D
【解析】细胞在发生质壁分离时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变小,A错误;滴加质量浓度为0.5 g/mL的蔗糖溶液比0.3 g/mL的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因为浓度大,失水快,B错误;用适宜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同样可引起细胞质壁分离,C错误;只有活的细胞才能发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所以滴加清水后,质壁分离的细胞又复原,说明此细胞是活细胞,D正确。

2.【答案】B
3.【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在清水中,细胞吸水,萝卜条长度先稍微变长一点,然后保持不变,说明细胞吸收了少量的水;在尿素溶液中,萝卜条长度先变短,再变长,最后保持原来的长度不变,说明细胞先失水,后来由于尿素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内,细胞吸水复原;在KNO3溶液中,萝卜条长度先变短,再变长,最后保持原来的长度不变,说明细胞先失水,后来由于硝酸钾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内,细胞吸水复原;在蔗糖溶液中,萝卜条长度因失水而变短。

实验组3中将萝卜条置于蔗糖溶液中,细胞只能发生质壁分离,A错误;对照组中在前15min 进入细胞的水分子多于出细胞的水分子,15 min之后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B错误;1组中的尿素分子和2组中的K+、NO3-都进入了细胞,尿素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而K+、NO3-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C正确;3组中,如果一直增
大蔗糖溶液浓度,萝卜条会缩短,但由于细胞壁的支持和保护作用,不可能无限缩短,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