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激酶C抑制剂及激活剂对鸭肠炎病毒增殖的影响

合集下载

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性影响实验报告

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性影响实验报告

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性影响实验报告
影响酶作用的因素: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常有酶的浓度、底物浓度、pH值、温度、抑制剂、激活剂等。

其变化规律有以下特点:
1、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底物足够,其它条件固定的条件下,反应系统中不含有抑制酶活性的物质及其它不利于酶发挥作用的因素时,酶促反应的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

2、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近乎成正比,在底物浓度较高时,底物浓度增加,反应速度也随之加快,但不显著,当底物浓度很大且达到一定限度时,反应速度就达到一个最大值,此时即使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也几乎不再改变。

3、酶的活性受激活剂或抑制剂的影响。

氯离子为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铜离子为其抑制剂,激活剂使酶的活性升高,抑制剂使酶活性降低。

注意事项:
激活剂和抑制剂对于酶活性的影响,常常分不清激活剂,因为加入蒸馏水、NaCl、Na2SO4这3支试管的颜色一致,都是黄色。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酶活性太高了,需要稀释唾液,唾液稀释至加入蒸馏水的试管呈浅红色即可。

这样一来,这3支试管的颜色分别是浅红、黄、浅红,就可以断定Cl-是激活剂。

偶尔也有分不清抑制剂的就是加入蒸馏水、CuSO4、
Na2SO4这三支试管的颜色一致,都是蓝色。

因为酶活性太低,需要提高酶活性,只要重新制备唾液淀粉酶就行(但是新酶的活性不可太高,否则又分不清激活剂)。

最后3支试管的颜色应该是浅红、蓝、浅红,可以断定Cu2+是抑制剂。

浅谈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及其防控措施

浅谈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及其防控措施

摘要: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是一种急性、慢性细菌性传染病。

各日龄阶段鸭均能感染,2~3周龄鸭感染后死亡率最高。

鸭场一旦发病,细菌可长期存在,很难根除,给养鸭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文章综述了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控措施,以期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疫里默氏杆菌;防控措施浅谈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及其防控措施吴忆春1,于新友2,苗立中2(1.滨州职业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山东滨州256603;2.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山东滨州256600)收稿日期:2023-08-30基金项目:滨州市农社领域科技创新政策引导计划项目(2022KPTY024);山东省家禽产业技术体系项目(SDAIT-11-16)。

作者简介:吴忆春(1976—),女,安徽枞阳人,教授,研究方向:微生物学和生物制品学。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4.04.027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新鸭病,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是一种急性、慢性细菌性传染病[1]。

以眼、鼻有大量分泌物,咳嗽、呼吸困难,腹泻及神经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是当前鸭场最重要的疾病之一[2]。

各日龄阶段鸭均能感染,2~3周龄鸭感染后死亡率最高[3]。

容易同多种疾病发生混合感染,死亡率增加。

1982年我国学者首次从北京鸭体内分离到细菌[4],证实该病的存在,随后福建、广东、湖南、浙江等省份均有相关报道。

鸭场感染发病后很难根除,随着我国禁抗、限抗政策的实行,该病发病率有不断增加趋势,细菌血清型众多,各型间交叉保护性差,疫苗预防效果有限,细菌耐药性增加,发病后,很难选择有效药物治疗,药物的滥用同时也严重威胁我国食品安全。

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1病原鸭疫里默氏杆菌是为革兰氏阴性细菌,宽约0.3~0.5μm ,长约0.7~6.5μm 。

酶的抑制剂与激活剂

酶的抑制剂与激活剂

(4)反应结束时加入10%三氯醋酸溶液2 ml(终止反应) , 立即摇匀,静置10 min。
(5)各取上清1.5ml于EP管中,6000rpm,离心1min 。取上 清1ml于试管中,各加入0.4 mol/L Na2CO3溶液5ml及 福林一酚试剂1 ml,置于40℃显色15 min 。
(6)测定OD680值 ,并以原酶活力为100,算出相对酶活 。空白试验时,先加三氯醋酸溶液,再加入酶液和 底物,同样测定OD680值。
Folin-酚法测碱性蛋白酶酶活原理
Folin-酚试剂在碱性条件下,其磷钼酸盐-磷钨酸 盐易被酚类化合物还原而呈蓝色反应(钼蓝和钨蓝的混 合物)。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蓝色深浅与含酚羟基氨基酸 (酪 氨酸)的量成正比,通过比较加入金属离子(或洗衣粉)后 和未加入金属离子(或洗衣粉)的反应酶液的OD680值,可 以推断出该种金属离子是该酶的激活剂还是抑制剂。
2.洗衣粉对酶活力的影响: (1)分别在pH 7.0和pH 10.0酶液中加入洗衣粉(反应液
终浓度为0.03%)。 (2)混合液和pH7原酶液、 pH7空白(共4支)于25℃下放
置20 min。 (3)测酶活力,并以原酶活力为100,算出相对酶活。
五.注意事项
1.实验中,以先加TCA的酶液为空白,以原酶液试管为 标准液,对其操作应与实验试管同步一致。
表2 洗衣粉对酶活力的影响
剩余酶活
相对酶活
pH7.0 酶
100


pH10.0 酶
100
洗 pH7.0酶
100

粉 pH10.0 酶
100
八.问题与思考
1.根据你的实验结果,上述实验因子哪些是枯草杆 菌碱性蛋白酶的抑制剂,哪些是激活剂?

实验五激活剂、抑制剂、温度及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五激活剂、抑制剂、温度及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五激活剂、抑制剂、温度及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一、目的要求通过实验加深对酶性质的认识,了解测定α-淀粉酶活力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酶是生物体内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通常称为生物催化剂。

酶催化的反应称为酶促反应。

生物催化剂催化生化反应时具有:催化效率好、有高度的专一性、反应条件温和、催化活力与辅基,辅酶,金属离子有关等特点。

能提高酶活力的物质,称为激活剂。

激活剂对酶的作用有一定的选择性,其种类多为无机离子和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使酶的活力中心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导致酶的催化作用受抑制或丧失的物质称为酶抑制剂。

氯离子为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铜离子为其抑制剂。

应注意的是激活剂和抑制剂不是绝对的,有些物质在低浓度时为某种酶的激活剂,而在高浓度时则为该酶的抑制剂。

如氯化钠达到约30%浓度时可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酶促反应中,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和PH值称为某种酶作用时的最适温度和PH值。

温度对酶反应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随着温度的增加,反应速度也增加,直至最大反应速度为止;另一方面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而使酶逐步变性从而使反应速度降低。

同样,反应中某一PH范围内酶活力可达最高,在最适PH的两侧活性骤然下降,其变化趋势呈钟形曲线变化。

食品级α-淀粉酶是一种由微生物发酵生产而制备的微生物酶制剂,主要由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米曲霉等微生物产生。

但不同菌株产生的酶在耐热性、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PH、对淀粉的水解程度,以及产物的性质等均有差异。

α-淀粉酶属水解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可随机作用于直链淀粉分子内部的α-1,4糖苷键,迅速地将直链淀粉分子切割为短链的糊精或寡糖,使淀粉的粘度迅速下降,淀粉与碘的反应逐渐消失,这种作用称为液化作用,生产上又称α-淀粉酶为液化淀粉酶。

α-淀粉酶不能水解淀粉支链的α-1,6糖苷键,因此最终水解产物是麦芽糖、葡萄糖和α-1,6键的寡糖。

本实验通过淀粉遇碘显蓝色,糊精按其分子量的大小遇碘显紫蓝、紫红、红棕色,较小的糊精(少于6个葡萄糖单位)遇碘不显色的呈色反应,来追踪α-淀粉酶作用于淀粉基质的水解过程,从而了解酶的性质以及动力学参数。

温度、pH、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温度、pH、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温度、pH、激活剂和抑制剂 对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1.掌握温度、pH、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性影响 的基本原理; 2.熟悉唾液淀粉酶所催化的酶促反应过程;
[原理] 1. 温度:对酶的活性的影响为双效性,当酶促反应 的温度为最适温度时,最有利于酶促反应的进行。 温度过低,酶的活性减弱,温度太高,会使酶变性、 失活; 2.pH :酶活性最大时的环境 pH 为最适 pH 。 pH 不仅 会影响酶的活性,还会影响底物的解离状态,从而 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过酸或过碱性的环境可使酶 变性、失活。

3、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C.激活剂、 抑制剂组 1%淀粉 试剂 (2滴) 唾液
C1管
1ml 1%NaCl 10d
C2管
1ml 1%CuSO4 10d
C3管
1ml
C4管
1ml
1%Na2SO4 蒸馏水 10d 10d
摇匀, 37℃保温,每隔30秒从1号管中吸取溶液1d加到白瓷 盘小池中(小池预先加好0.1%碘液) 。当碘液不变色时, 分别向4管中加入1%碘液2滴,观察颜色变化。
收集唾液 ( 自来水漱口、收集唾液约 2-3ml 于小烧杯 中,蒸馏水稀释10倍,备用) 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A.温度组 唾液 (2ml) 1%淀粉 (1ml) 1%碘液 A1管 冰水浴 5分钟 冰水浴 15分钟 2d A2管 37 ℃水 浴5分钟 37℃水浴 15分钟 2d A3管 沸水浴 5分钟 沸水浴 15分钟 2d
2、pH对酶活性的影响 B.PH值组 B1管 PH5.0 2ml 10d B2管 PH6.8 2ml 10d B3管 PH8.6 2ml 10d
磷酸盐缓冲液 (2ml) 1%淀粉 唾液
摇匀,立即置37℃保温,每隔30秒从2号管中吸取溶液1滴 加到白瓷盘小池中(小池预先加好0.1%碘液)。当碘液不 变色时,分别向3管中加入1%碘液2滴,观察颜色变化。

pH、激活剂、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 实验教学中心

pH、激活剂、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 实验教学中心

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间接碘量法)(effects of temperature pH activitor and inhibitor to activity of enzyme)一、目的1.了解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2.学习酶活性的判定二、原理酶活性大小可以用反应速度来表示,即在单位时间内,酶所催化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来衡量。

酶活性大,反应速度就快。

反之则慢。

酶促反应速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等。

本实验是观察在不同温度,pH,以及缺乏激活剂或有抑制剂的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大小。

借以验证各种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

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此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最后生成麦芽糖。

麦芽糖具有还原性。

根据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水解后产物的生成量(即还原性麦芽糖的多少)判定酶活性的大小。

用碘的反滴定法测定还原物的量,还原物多,酶活性大。

具体反应如下:1、试剂成分(S、H、S试剂):CuSO4、Na2CO3、NaHCO3、KI、KIO3、酒石酸钾钠、草酸钾。

2、判定酶活性大小的化学反应过程:Na2CO3 +2H2O —→2NaOH + H2CO3CuSO4+2NaOH —→Cu(OH)2↓+Na2SO45KI +KIO3 + 3H2SO4—→3I2+3K2SO4 +3H2O酶淀粉———→麦芽糖麦芽糖+Cu++—→麦芽糖氧化产物+Cu+Cu++ I2—→Cu++ + 2I-COO- 草酸钾COO-Cu+++|—————→| >CuCOO- 防止逆反应COO-剩余I2+Na2S2O3—→2I- +Na2S4O6(与淀粉呈兰色) (与淀粉无色)3、判定酶活性大小的标志酶活性大→麦芽糖多→Cu+ 生成量多→I2消耗量多→剩余I2少→Na2S2O3消耗量少酶活性越大,Na2S2O3消耗量越少。

空白实验无酶活性,因此Na2S2O3消耗量最多。

与空白实验进行对比,差值越大,说明此条件下酶活性越大。

实验四 温度、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力的影响

实验四 温度、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力的影响
(三)抑制剂对酶反应的影响 抑制剂能与酶分子上某些必须基团结合,使酶的活性中心的化学 性质发生改变,导致酶活力下降或丧失。酶的抑制剂一般具备两 个特点: 1、在化学结构上与被抑制的底物分子的过渡状态相似。 2、能够与酶的活性中心以非共价或共价的方式形成比较稳定的 复合体。
1、实验器材: (1)恒温水浴锅 (2)试管 (3)烧杯 (4)量筒 (5)玻璃棒 (6)白磁板 三、试剂和器材 (7)铁三角架 (8)酒精灯 (10 )试管夹 (11)试管架 (12)秒表 2、实验试剂 (1) 0.2%淀粉的0.3%氯化钠溶液 (2) KI-I2 (4) 1%NaCl 6) 1%Na2SO4 (7) 0.1%淀粉溶 (8) 唾液淀粉酶
(二)激活剂对酶反应的影响 激活剂大部分是一些无机离子和小分子有机物。这些物质可与酶 分子上的氨基酸侧链基团结合,可能是酶活性部位的组成部分, 也可能作为辅酶或辅基的一个组成部分起作用。 一般情况下,一种激活剂对某种酶是激活剂,而对另一种酶则起 剂 抑制作用; i ] 对于同一种酶,不同激活剂浓度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实验四 温度、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 力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学会检测酶 最适温度的方法。 2、了解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3、学习检测激活剂和抑制剂影响酶促反应 速度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一)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一方面是温度升高,酶促反 应速度加快。 另一方面,温度升高,也将导 致酶活性降低甚至丧失。 因此大多数酶都有一个最 适温度(即 酶促反应速度最 快时的环境温度) 酶的最适温度不是一个常 数,它与作用时间长短有 关。
— 1.5 1.0
1-2滴
1.0 1.5 1.0
1-2滴
— 1.5 1.0

激活剂及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激活剂及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报告明天交,请组长负起责 任。谢谢同学们配合!
实验现象分析
试管1遇碘呈无色,证明Cl-离子对唾液淀粉酶有激活 作用。
试管2遇碘呈红色,证明唾液淀粉酶也能催化淀粉水 解,但比加入激活剂Cl-离子水解慢。
试管3遇碘呈蓝色,证明Cu2+离子对唾液淀粉酶有抑 制作用,使酶活性丧失,淀粉不能水解。
试管4遇碘呈紫色,唾液淀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催化淀粉水解比试管 2有不更干是慢扰抑,;制证同剂明时。N也a+ 证、明S了O4N2-a离+离子子对不唾是液激淀活粉剂酶、的催SO化42-活离性子
3. 做完实验所有试剂摆放好,取淀粉 的刻度吸量管冲洗干净,桌面擦干净,登 记签名。
4.值日生听老师安排,认真打扫,经 老师批准才能离开实验室。
六、思考题
1.什么是激活剂和抑制 剂?本实验中的激活剂和抑制 剂分别是什么?
2.四支试管中加入1% Na2SO4的目的是什么?
下次实验: P76页
血糖测定
激活剂及抑制剂对酶活性影响的意义
很多药物是酶的抑制剂,通过 对病原体内某些酶的抑制作用或改变 体内某些酶的活性而发挥其治疗功效, 了解酶的抑制作用是阐明药物作用机 制和设计研究新药的重要途径。
1. Cl-对唾液淀粉酶具有激 活作用。
2.重金属离子,例如Cu2+对 唾液淀粉酶有抑制作用,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1.仪器
当点滴板上有一孔呈现无色时, 取出水浴中的4支试管,各管加碘
液1~3滴,摇匀。
观察4支试管的颜色,比较反应 速度。
五、注意事项 1.刻度吸量管不能交叉使用,否则污
染试剂,影响反应现象。 2.实验所用试管冲洗干净;编号1、2、
3、4的烧杯及滴管取淀粉水解液时不能交 叉使用,否则污染试剂,影响反应现象。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温度,ph,激活剂及抑制剂,生化实验报告(共8篇)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温度,ph,激活剂及抑制剂,生化实验报告(共8篇)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温度,ph,激活剂及抑制剂,生化实验报告(共8篇)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生化实验实验二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目的】观察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原理】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生成一系列水解产物,即糊精、麦芽糖和葡萄糖等。

淀粉及其水解产物遇碘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在不同温度,不同PH值下,唾液淀粉酶活性不同,催化淀粉水解程度不一,生成的产物也就不同。

此外,激活剂、抑制剂也能影响淀粉酶活性,影响淀粉的水解。

因此可根据在不同反应条件下,溶液加碘呈现的不同颜色来判断淀粉的水解程度,从而验证了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淀粉I2 【操作】1. 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取3支试管,编号,按下表操作:2. 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取3支试管,编号,按下表操作:3.激活剂与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取4支试管,编号,按下表操作:【结果及分析】观察各管颜色变化,说明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实验注意事项】篇二:生化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生化实验讲义思考题参考答案实验一淀粉的提取和水解1、实验材料的选择依据是什么?答:生化实验的材料选择原则是含量高、来源丰富、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

从科研工作的角度选材,还应当注意具体的情况,如植物的季节性、地理位置和生长环境等,动物材料要注意其年龄、性别、营养状况、遗传素质和生理状态等,微生物材料要注意菌种的代数和培养基成分的差异等。

2、材料的破碎方法有哪些?答:(1) 机械的方法:包括研磨法、组织捣碎法;(2) 物理法:包括冻融法、超声波处理法、压榨法、冷然交替法等;(3) 化学与生物化学方法:包括溶胀法、酶解法、有机溶剂处理法等。

实验二总糖与还原糖的测定1、碱性铜试剂法测定还原糖是直接滴定还是间接滴定?两种滴定方法各有何优缺点?答: 我们采用的是碱性铜试剂法中的间接法测定还原糖的含量。

间接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缺点是在生成单质碘和转移反应产物的过程中容易引入误差;直接法的优点是反应原理直观易懂,缺点是操作较复杂,条件剧烈,不易控制。

激活剂及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激活剂及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2 . 实验 讲 解 实验讲解主要包括 目的 、 原理 、 试剂 、 器 材、 操作等 。
2 . 1目的
目 的是学生实验的总指导 . 也是 我们教 师让学 生掌握的主要知识 点, 目的解析好 了, 学生做实验的思路就清晰了。本实验的 目的是 : 掌 握激 活剂及抑制 剂对酶活性 的影响 , 培养学生 耐心 、 观察分 析和思考 的能力 。 根据激活剂及抑制剂的概念 , 我们知 道在某一种酶促反应 中, 如果 我们加 入了这种酶 的激 活剂后 , 会提 高此 化学反应 的速 率 . 如果 加入 了这种酶 的抑制剂 . 会降低化学反应的速率。 通 过本次实验 , 我们 可 以用实验来验证 出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性 的影响
大 多数激酶 的必需激活剂 。而有些激活剂是即使不存在时 . 酶仍有一
不管经验多么丰富 的教师 . 任何一次的实验课都要认真书写教案 讲 稿。首先要对酶这一章 的理论知识认真把握 . 对本次实验 内容 的重 点、 难 点要做 到了如指掌 。 本次实验的重点是 : 通过实验掌握激活剂及 抑制剂对 酶活性 的影响 . 难点是 : 实验终点的判断。 另外对 实验过程 中 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都要一一设计好 所以教案讲稿要尽 量写 的详细认真 、 条理清晰. 要 突出实验 目的和实验重点。 1 . 2试剂 药品的配制 本次实验需用试剂 : 蒸馏水 , 1 %N a C I , I %C u S O , 1 %N a 2 s O , 1 %淀 粉液 , 唾液( 需过滤 ) , 碘液 。① 1 %淀粉液的配制 : 配制时尽量用沸水 , 这样配出的溶液较 为清澈 .否则淀粉会有部分不溶解而呈乳状浑浊 。 在配制过程中 . 先加水再缓慢 的加入淀粉粉末 , 并且边加边搅拌 。 如果 先倒入淀粉再加热 水 . 因淀粉遇水 迅速糊化结成糊 团 . 造成淀粉不易 溶解 , 如果加水过猛 . 会造成烧杯壁下层有部分淀粉没有溶解 , 而使烧 杯受热不均 . 造成烧杯炸裂 。 另外淀粉溶液要现配现用 . 否则淀粉易从 溶液中析出 . 影响浓度 。 ②1 %N a C I , I % C u S O , I %N a 2 S O 溶 液配制 时 , 注意保证药 品与仪器 的洁净 . 使所 配制 出的溶液较纯 . 以免影响实验

细胞骨架和内吞作用的抑制、激活剂

细胞骨架和内吞作用的抑制、激活剂
制霉菌素(C47H75NO17)
胞膜窖介导的内吞作用
胆固醇隔离。
溶于DMSO、DMF、乙醇和甲醇。抗微生物(酵母、支原体)。增加Na+- K+泵活性。
莫能菌素(C36H61O11。Na)
内涵体成熟
阻止内涵体酸化
溶于氯仿、乙醇和甲醇。聚醚类抗生素。Na+离子载体。阻断糖蛋白分泌。阻断神经酰胺在高尔基体中的运输
溶于DMSO和乙醇。抑制收缩。抑制依赖于p-53的细胞通路。引起G1-S转化过程中的细胞周期阻滞。抑制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转运。
Lantraculin A(C22H31NO5S)
肌动蛋白
扰乱微丝介导的过程。与G-肌动蛋白单体形成1:1的复合物(Kd= 200 nM)。
溶于DMSO和乙醇。比细胞松弛素的抑制效果强10-100倍。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比Lantraculin B的效果更强。
溶于DMSO。具有细胞通透性。在很高浓度时抑制肌球蛋白轻链激酶和PI4激酶活性。抑制polo样激酶1(PLK1)(IC50= 5.8 nM)。
激活剂
靶点
机制
作用特点及效果
佛波醇-12-十四酸酯-13-乙酸酯(PMA)(C36H56O8)(佛波酯)
巨胞饮
在体内和体外都激活蛋白激酶C。诱导膜转运和酶激活。
肌动蛋白
它选择性地将F-actin彻底解聚成G-actin。与actin1:1进行结合。
溶于DMSO、甲醇或异丙醇。抑制肌动球蛋白ATP酶。
Nocodazole(C14H11N3O3S)
微管
抑制微管的动态变化并促使其解聚。与β-tublin结合并阻止两个链间二硫键中任意一个的形成。
在DMSO的溶解度达10 mg/ml。有丝分裂抑制剂。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抑制各种癌症相关的激酶,包括ABL、c-KIT、BRAF、MEK1、MEK2和MET。

酶的抑制剂与激活剂

酶的抑制剂与激活剂

Folin-酚法测碱性蛋白酶酶活原理
Folin-酚试剂在碱性条件下,其磷钼酸盐-磷钨酸 盐易被酚类化合物还原而呈蓝色反应(钼蓝和钨蓝的混 合物)。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蓝色深浅与含酚羟基氨基酸 (酪 氨酸)的量成正比,通过比较加入金属离子(或洗衣粉)后 和未加入金属离子(或洗衣粉)的反应酶液的OD680值,可 以推断出该种金属离子是该酶的激活剂还是抑制剂。
(4)反应结束时加入10%三氯醋酸溶液2 ml(终止反应) , 立即摇匀,静置10 min。
(5)各取上清1.5ml于EP管中,6000rpm,离心1min 。取上 清1ml于试管中,各加入0.4 mol/L Na2CO3溶液5ml及 福林一酚试剂1 ml,置于40℃显色15 min 。
(6)测定OD680值 ,并以原酶活力为100,算出相对酶活 。空白试验时,先加三氯醋酸溶液,再加入酶液和 底物,同样测定OD680值。
酶的抑制剂与激活剂
一.目的与内容
目的:学习研究酶的抑制剂和激活剂的方法,并通 过几种金属离子和表面活性剂对枯草杆菌碱性蛋白酶 活力的影响,筛选出该酶的某些抑制剂和激活剂。
内容:1.几种金属离子Ca2+、Ag+、Cu2+、Hg2+和 Mg2+对枯草杆菌碱性蛋白酶活力的影响;2.洗衣粉对枯 草杆菌碱性蛋白酶活力的影响。
2.洗衣粉对酶活力的影响: (1)分别在pH 7.0和pH 10.0酶液中加入洗衣粉(反应液
终浓度为0.03%)。 (2)混合液和pH7原酶液、 pH7空白(共4支)于25℃下放
置20 min。 (3)测酶活力,并以原酶活力为100,算出相对酶活。
五.注意事项
1.实验中,以先加TCA的酶液为空白,以原酶液试管为 标准液,对其操作应与实验试管同步一致。

鸭疫里默氏菌病疫苗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鸭疫里默氏菌病疫苗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动物医学进展,2021,42(5):114G118P r o g r e s s i nV e t e r i n a r y Me d i c i n e 鸭疫里默氏菌病疫苗的应用现状与展望㊀收稿日期:2020G08G13㊀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禽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 A R S G42G39)㊀作者简介:万㊀明(1994-),女,山东省日照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动物生理与生殖.∗通讯作者万㊀明1,2,曹中赞1,于㊀堃1,2,卢立志2∗,栾新红∗(1.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辽宁沈阳110866;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所,浙江杭州310000)㊀㊀摘㊀要:鸭疫里默氏菌病是严重危害鸭健康的细菌传染病之一,该病具有四季多发㊁传播途径广泛㊁其致病菌可在养殖场长期存在㊁经常继发或并发于其他疾病等特征.临床上,疫苗免疫是防控鸭疫里默氏菌病的重要方法.目前鸭疫里默氏菌疫苗主要有活疫苗㊁灭活疫苗㊁多价苗㊁联苗㊁菌体成分疫苗等,但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因此研究更理想的疫苗是控制鸭疫里默氏菌病的重点.近年来,根据当地鸭疫里默氏菌血清型流行情况筛选当前流行血清型毒力较强的菌株研制灭活疫苗之外,还有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原生质体结合的联苗和菌体成分疫苗.本文综述了鸭疫里默氏菌疫苗的研究㊁应用及应用效果和前景,同时讨论了各类型疫苗的优缺点,以期为以后鸭疫里默氏菌病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㊀㊀关键词:鸭疫里默氏菌;灭活苗;活疫苗;联苗;菌体成分疫苗;鸭中图分类号:S 852.61;S 8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G5038(2021)05G0114G05㊀㊀鸭疫里默氏菌病又叫鸭传染性浆膜炎㊁新鸭病㊁鸭败血症㊁鸭疫综合症等,是由鸭疫里默氏菌(R i Ge m e r e l l aa n a t i p e s t i fe r ,R A )引起的一种水禽急性或慢性接触性传染病.最初是在1904年R i e m e r 报道了鸭疫里默氏菌感染鹅的情况,当时称之为 鹅渗出性败血症 ,随后德国学者F l o r e n 和W i e d e k i n g 等发现水禽都是该菌的易感动物.C o o p e rG L 等[1]发现鸭疫里默氏菌与火鸡的脊髓炎有关,而且C h a r l e sSD [2]等发现鸭疫里默氏菌病会伴随火鸡新城疫的发生而出现.1988年,H a t f i e l d R M 和M o r r i s BA 通过试验分别经肌肉㊁口腔㊁鼻腔接种该菌,证明最佳投菌途径是肌肉注射,这给日后做攻毒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3].1993年,L e a v i t t S 等[4]从家鸭中分离出该菌,随后该病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在我国1982年郭玉璞等[5]首次报道了北京鸭场鸭疫里默氏菌感染情况.目前,国际上公认该菌共有21个血清型,我国流行较多的是1型㊁2型和10型,其他血清型伴随发生,各个血清型之间无交叉保护,因此给该病的免疫预防带来很大的困难.目前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是药物治疗.但是随着临床药物的使用,细菌的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现象也随之加重.Z h uD 等[6]研究发现,鸭疫里默氏菌具有获得外来基因的能力,包括耐药基因等.L i S 等[7]发现鸭疫里默氏菌的R I A _1614基因可以增加其对链霉素和阿米卡星等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抗性,同时可以提高其对有机溶剂的耐受性.1993年,荷兰学者D E等[8]使用疫苗很好地解决了农场鸭疫里默氏菌病泛滥的问题.因此,疫苗的研制依然是控制该病的重要方法.本文就鸭疫里默氏菌病疫苗的应用现状和展望进行综述.1㊀鸭疫里默氏菌病疫苗的应用现状1.1㊀灭活疫苗灭活疫苗一般是利用培养好的菌株,加热或者用化学剂(福尔马林等)将其灭活,即灭活疫苗可能由整个菌体或者病毒组成,也可能由它们的裂解片段组成.灭活疫苗是当前预防和控制鸭疫里默氏菌病用的最多的疫苗,主要包括福尔马林灭活苗㊁油乳剂灭活苗㊁氢氧化铝胶灭活苗㊁蜂胶灭活苗和多价苗等.1.1.1㊀福尔马林灭活苗㊀早在1979年,学者E G H a r r y 和JR D e b 就开始研制福尔马林灭活疫苗,随后分别在实验室和野外对3周龄的雏鸭进行免疫接种,取得了较好的免疫效果[9].1979年-1984年间,英国和美国的一些学者也开始研制福尔马林灭活疫苗并进行了实验室和野外试验,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1987年,张大丙等[5]从北京㊁广东等病死鸭中分离得到血清1型鸭疫里默氏菌,研制出福尔马林灭活苗和福尔马林超声灭活苗,分别进行了实验室和野外试验.结果显示,疫苗保护率在86.67%~100%,保护效果良好.1.1.2㊀油乳剂灭活苗㊀1988年,德国学者F l o r e nU 等研究了油乳剂灭活疫苗,并做了免疫保护试验.随后,高福等[10]试制鸭疫里默氏菌双相油乳剂疫苗,首免8日龄雏鸭,22日龄攻毒,保护率达到91.67%,而且相对于之前的两种福尔马林灭活疫苗用量减少一半.程龙飞等[11]使用血清型1型和2型鸭疫里默氏菌分离株各6株,将细菌培养到一定数量后(1.0ˑ107C F U),腿部肌肉注射19日龄樱桃谷鸭,筛选出1和2型各3株毒力较强的鸭疫里默氏菌菌株,研制出油乳剂灭活疫苗,首免5日龄樱桃谷鸭,14日龄攻毒(每个血清型不同菌株之间都进行攻毒处理),各找到1株对其他菌株具有90%保护率的菌株,该菌株可以作为制备疫苗的理想的菌株.1.1.3㊀氢氧化铝胶灭活苗㊀1989年,日本学者T i mm sL M等[12]研究了鸭疫里默氏菌血清型G型(对应血清型2型)的氢氧化铝胶灭活苗,试验证明,在免疫后14d保护效果最佳.1996年,泰国学者P a t h a n a s o p h o nP等[13]利用鸭疫里默氏菌肉汤培养液研制氢氧化铝胶灭活苗,设计了不同疫苗浓度梯度试验㊁免疫后不同时间间隔攻毒试验和不同血清型之间交叉保护的试验.结果表明,正常浓度与两倍正常浓度梯度的疫苗保护率之间没有明显差别,但是与稀释10倍㊁100倍和1000倍的保护率差异性显著;7日龄进行首免的雏鸭,分别在14㊁21日龄和2㊁4㊁6月龄攻毒.结果显示,在免疫该疫苗后14日龄保护率最高,保护指数(p r o t e c t i o ni n d e x,P I)为95.6.2002年,邓舜洲等[14]通过培养鸭疫里默氏菌2型研制出氢氧化铝胶灭活苗,于5日龄首免樱桃谷鸭,5d㊁10d㊁15d的攻毒试验证明,该疫苗的保护率达到50%~60%,25日龄进行二免,5d后攻毒,保护率达到91.7%.1.1.4㊀添加免疫增强剂的灭活苗㊀在疫苗研制生产过程中,还有添加各种佐剂作为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来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蜂胶是一种传统的天然药物,富含大量多酚和黄酮类物质.在畜牧生产方面,在日粮中适量添加蜂胶可以增加动物机体的免疫力,提高动物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蜂胶的免疫增强作用最早是苏联学者提出来的.我国首先将蜂胶应用到动物疫苗的是禽巴氏杆菌(C48G1菌株)蜂胶灭活苗,其保护率达到100%.蔡家利用鸭疫里默氏菌分离株制备的鸭疫里默氏菌蜂胶灭活疫苗保护效果良好,且雏鸭注射部位没有出现结节㊁红肿等现象.魏光河等[15]通过设计不同分组研究蜂胶多糖复合佐剂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证明,注射高浓度蜂胶多糖复合佐剂苗(1ʒ2)的组,产生抗体的时间最早,与其他组相比,抗体滴度最高,持续时间最长.黄芪多糖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提取成分,安全性高,有助于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金尔光等[16]以鸭疫里默氏菌1型分离株为菌株,添加黄芪多糖佐剂,研制出灭活疫苗,于5日龄首免雏鸭,在第3㊁7㊁10㊁14㊁21天时攻毒,其保护率分别为100%㊁90%㊁100%㊁100%㊁90%;利用琼脂扩散法检测发现,雏鸭从第3天开始就出现鸭疫里默氏菌的抗体,第10天时抗体滴度达到高峰,而且以黄芪多糖为佐剂的鸭疫里默氏菌灭活疫苗近7倍剂量颈部皮下注射5日龄樱桃谷鸭,未见异常反应.1.1.5㊀多价灭活菌苗㊀鸭疫里默氏菌病在临床上难以控制和预防的原因是其血清型种类多且各个血清型之间没有交叉保护,在临床上的某些症状又容易和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菌病混淆,同时还与大肠埃希氏菌和沙门氏菌有交叉感染㊁继发感染等,所以有学者将鸭疫里默氏菌的流行血清型放在一起研制多价苗.多价灭活菌苗最早是1979年,美国学者S a n d h uTS[17]根据当时流行的1㊁2和5型研制出三价福尔马林灭活苗和氢氧化铝胶灭活苗,并在实验室试验中给10日龄和17日龄的雏鸭接种,攻毒后第2周和4周依然有良好的保护效果;将免疫后的雏鸭放养在野外,保护期可长达7周;该试验还证明不加氢氧化铝胶的疫苗有更好的免疫效果.谢永平等[18]使用鸭疫里默氏菌1㊁2和3型血清型研制鸭疫里默氏菌油乳剂三价灭活疫苗,颈部皮下注射于7日龄樱桃谷鸭,7d后保护率为60%,15d保护率达到100%,免疫期持续到42d;E L I S A检测显示,动物体内抗体从50d开始出现下降,该实验还证明鸭疫里默氏菌病具有明显的日龄抗性的特点.程龙飞等[19]使用血清型2和11型鸭疫里默氏菌分离株制备二价油乳剂灭活疫苗,皮下接种7日龄番鸭,并在首免后每隔7d用E L I S A法检测血清总抗体水平.结果表明,首免后14d开始产生抗体,28d 左右体内抗体水平达到峰值,该疫苗保护率超过80%,最高可以达到91.3%,且血清中抗体可以持续2个月.多价灭活菌苗安全性高,易于保存,无污染危险,对母源抗体的中和作用不敏感,容易制成联苗或多价苗.在添加了佐剂或免疫增强剂的疫苗中,蜂胶灭活疫苗安全性最高,刺激免疫个体产生免疫应答的时间最早,但是免疫期较短.油乳剂灭活疫苗的保护率最高,经过两次以上的免疫,其保护效果可511万㊀明等:鸭疫里默氏菌病疫苗的应用现状与展望以达到91.3%,体内抗体可以持续2个月.但是根据相关文献报道,注射油乳剂疫苗的部位,皮肤可能出现红肿㊁结痂现象,故其安全性不及蜂胶灭活苗.灭活疫苗刺激的免疫反应以体液免疫为主,对细胞外病原微生物能产生良好的抵御效果,但是不能激活机体产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 y t o t o x i cTl y mGp h o c y t e,C T L)应答,且灭活疫苗中抗原成分不高,所以保护力不及弱毒疫苗,需要加大剂量且多次免疫才能刺激机体产生长久的免疫力.1.2㊀减毒活疫苗活疫苗是指在人工条件下使病原体减毒或者从自然界筛选出无毒株或弱毒株制成的活的微生物制剂.由于灭活疫苗存在以上不足,故早在1984年, L a y t o nH W等[20]就利用体外培养的血清型1㊁2和5型鸭疫里默氏菌菌株,处理后皮下注射免疫雏鸭,可以保护70%~85%的雏鸭不受以上3种血清型的侵袭,而未免疫的空白对照组雏鸭死亡率达90%~100%.将细菌培养物稀释1/5,保护率仍高于80%.该实验室在长岛养鸭场的实地研究表明,使用该细菌培养物免疫雏鸭,死亡率显著降低. S a n d h uT等[21]利用美国当时流行的血清型1㊁2和5型鸭疫里默氏菌制作活疫苗,通过口服或气雾剂的途径免疫1日龄和7日龄北京鸭,分组观察14d㊁28d㊁42d.结果表明,单一血清型活疫苗对感染这一血清型鸭疫里默氏菌的雏鸭有很好的保护率,但对其他血清型没有很好的保护率(0~52%),且无论用什么途径进行活疫苗免疫,联合血清型1㊁2和5型的三价活疫苗对感染以上3种血清型鸭疫里默氏菌的雏鸭均有良好的保护率(68%~100%).显然,活疫苗的优点是免疫次数少㊁抗体产生时间长㊁抗体滴度高,同时可以减轻动物因注射疫苗产生的应激反应,保证动物胴体品质.但由于活疫苗中含有的抗原就是病原微生物本身,所以临床可能会出现毒力返祖的现象,因此在活疫苗研制时和投入使用前,需要进一步确证.1.3㊀菌体成分疫苗菌体成分疫苗又分为亚单位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由于鸭疫里默氏菌血清型种类多,各个血清型之间没有交叉保护,且同一血清型的不同菌株其毒力也不尽相同,研制的多价苗或者单价苗若是与当前地区流行菌株的血清型不同,也无法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故研制鸭疫里默氏菌的亚单位疫苗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外学者对鸭疫里默氏菌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做了大量工作.亚单位疫苗重点集中在菌体成分和细菌荚膜上.林世棠等[22]通过培养血清1型鸭疫里默氏菌分离株,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 D S)提取细菌的亚单位成分研制疫苗,首免7日龄的番鸭,试验组的平均保护率为92.5%,保护指数87.5,相对于只有60%存活率的对照组,提取的菌体亚单位成分对雏鸭具有很好的保护效果.T o n B依赖性受体是活跃在革兰氏阴性菌外膜的转运蛋白家族,主要是帮助细菌吸收铁离子和协助锰㊁V B12和碳水化合物的运输.但T b d R1(T o n BGd e p e n d e n t r e c e p t o r1)除了转运功能以外,还是一个毒力因子,在血清型1㊁2㊁10型的鸭疫里默氏菌中,是具有交叉免疫原性的抗原.罗雅莉等[23]利用鸭疫里默氏菌D S M15868株的T b d R1的序列生物学信息,分两段表达T b d R1的抗原表位,构建表达载体,将重组蛋白表达和纯化后用弗氏完全佐剂乳化,皮下注射2日龄雏鸭,免疫18d后,用10倍L D50的剂量攻毒.结果表明,两个单一蛋白片段均对雏鸭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两个片段同时免疫时保护率达到50%.除了T b d R1外,还有O m p A㊁C AM Pc o h e m o l y s i n㊁V a p D和S i p(s i dGe r o p h o r eGi n f e r a c t i n g)毒力因子.L iT等[24]最近发现,M949GR S00050基因也与鸭疫里默氏菌的毒力有关.S u b r a m a n i a mS等[25]发现O m p A基因是鸭疫里默氏菌外膜上与其毒力相关的基因,表达产物分子质量为42k u,它也是鸭疫里默氏菌感染宿主很重要的一个抗原物质,与鸭疫里默氏菌各种血清型无关.也有研究表明,毒力因子C AM Pc o h e m o l yGs i n在血清型1㊁2㊁3㊁5㊁6和19型鸭疫里默氏菌菌株中都有表达,S i p在鸭疫里默氏菌铁摄取系统中有重要作用,与细菌的毒力大小有重要联系,此发现将为以后研究鸭疫里默氏菌亚单位疫苗克服不同血清型之间无交叉保护的弊端提供理论依据.亚单位疫苗中没有细菌的核酸成分,安全性高,虽然有些细菌血清型较多,血清型之间没有交叉保护,但是由于菌体成分上决定细菌毒性的基因序列是相同的,因此利用这个特点可以改善普通疫苗保护率低和克服使用弱毒疫苗时不能使用抗生素的问题.但是亚单位疫苗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疫苗,研制成本较高,在市场上推广较困难,因此亚单位疫苗的研究进展受到了限制.1.4㊀联苗联苗是由两个或多个灭活的生物体或者提纯的抗原联合配制而成,用于预防多种疾病.1985年, S a n d h uTS和L a y t o n H W[26]研制出O78大肠杆菌和鸭疫里默氏菌二联苗,在2周龄和3周龄的北京鸭上接种后进行实验室和野外试验,结果证明该611动物医学进展㊀2021年㊀第42卷㊀第5期(总第335期)疫苗可以保护雏鸭不受强毒O78大肠杆菌和血清1型㊁2型和5型鸭疫里默氏菌的感染.刘晓文等[27]研制了鸭坦布苏病毒(D u c k T a m b u s u v i r u s d i s e a s e,D T MU V)㊁鸭源大肠埃希氏菌和鸭疫里默氏菌三联苗,选取的分别是鸭坦布苏病毒G D N S2010.1株㊁鸭源大肠埃希氏菌O1株和鸭疫里默氏菌2型.于10日龄首免麻鸭,随后在31日龄二免和100日龄三免.结果显示,免疫一次,三联苗对大肠埃希氏菌和鸭疫里默氏菌攻毒的保护率为70%和60%,二免的保护率均为90%,三免则达到100%.因此,临床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蛋鸭㊁雏鸭进行三次免疫,即可达到良好的免疫效果.除了以上用不同细菌的培养物制作灭活联苗之外,也有利用细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构建细菌的多型融合子,这样可以克服鸭疫里默氏菌血清型多且没有交叉保护的问题,也能将不同细菌的免疫原性物质集中在同一个细菌上,这对鸭疫里默氏菌疫苗的研制具有极大的启发作用.王春平等[28]利用鸭疫里默氏菌和鸭大肠埃希氏菌的优势血清型T X R A1和Z B O78进行融合试验,培育出耐药标记菌株鸭疫里默氏菌T X R A1(C h l r,E r y s)和鸭大肠埃希氏菌Z B O78(E r y r,C h l s)融合菌株,这为以后鸭疫里默氏菌联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除以上几类疫苗外,W u H C等[29]研究了传统的灭活疫苗与使用D N A和蛋白质亚单位疫苗(D N A+蛋白质亚单位㊁蛋白质亚单位+蛋白质亚单位㊁蛋白质亚单位+灭活疫苗㊁D N A+D N A)的免疫方案.结果表明,与灭活疫苗相比,D N A+蛋白质亚单位疫苗诱导的抗体水平更高,显著提高了C D8+细胞毒性T细胞的比例,并使I F NGγ㊁I LG6和I LG8m R N A的表达水平升高,且以D N A为主要成分的疫苗用来免疫和加强免疫,可以诱发强烈而长期的免疫反应;随着重组D N A技术的出现和疫苗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使用D N A+蛋白质亚单位的疫苗有望被广泛用于预防鸭疫里默氏菌病.蛋白质亚单位疫苗往往引起抗体高水平,而表达内源性抗原的D N A疫苗可以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使用D N A+蛋白质进行免疫接种后不仅可以预防细菌性疾病,还可以有效地预防病毒性疾病.2㊀展望近几年来看,我国鸭疫里默氏菌病严重影响养鸭业的发展,并因此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由于鸭疫里默氏菌病经常与大肠杆菌病合并发生,故给该病的确诊带来一定困难.鸭疫里默氏菌的血清型复杂多样,不同地区流行的血清型可能大不相同,且各个血清型之间没有交叉保护作用,这些也给该病的防治带来极大的难度.所以,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该病,应当找到一种临床鉴别该病的快速诊断方法,以便更加高效和快速地诊断出该病.同时,在研究灭活疫苗或者减毒活疫苗时,要从各个地区流行的血清型中找到毒力较强的菌株,从而研制出安全㊁高效㊁可以重复使用的多价苗,以打破普通单价疫苗保护机体的单一性,从而更好地预防鸭群的鸭疫里默氏菌病.随着基因组学㊁蛋白组学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鸭疫里默氏菌的相关毒力基因或者免疫原性基因被相继发现,也能推动有关菌体成分疫苗的研究,有望在生产实践中得以更好地应用.参考文献:[1]㊀C O O P E R GL,C H A R L T O NBR.S p o n d y l i t i s i n t u r k e y s a s s o c iGa t e dw i t he x p e r i m e n t a l P a s t e u r e l l aa n a t i p e s t i f e r i n f e c t i o n[J].A v i a nD i s,1992,36(2):290G295.[2]㊀C HA R L E SSD,N A G A R A J A K V,H A L V O R S O N D A,e t a l.I n f l u e n c e o fN e w c a s t l e d i s e a s e v i r u s o n t h e s e v e r i t y o f P a s t e uGr e l l aa n a t i p e s t i f e r i n f e c t i o n i nt u r k e y s[J].R e sV e tS c i,1993,55(2):209G214.[3]㊀HA T F I E L D R M,MO R R I SB A.I n f l u e n c eo f t h e r o u t eo f i nGf e c t i o no f P a s t e u r e l l aa n a t i p e s t i f e r o n t h e c l i n i c a l a n d i mm u n er e s p o n s e s o fw h i t eP e k i nd u c k s[J].R e sV e tS c i,1988,44(2):208G214.[4]㊀SL,M A.R i e m e r e l l aa n a t i p e s t i f e r i n f e c t i o no f d o m e s t i cd u c kGl i n g s[J].C a nV e t J,1997,38(2):113.[5]㊀张大丙,郭玉璞.北京地区鸭疫里氏杆菌及其血清型的分布[J].中国兽医杂志,1998,(4):15G17.[6]㊀Z HU D,Y A N GZ,X UJ,e t a l.P a nGg e n o m ea n a l y s i so f R i e m eGr e l l aa n a t i p e s t i f e r r e v e a l si t s g e n o m i cd i v e r s i t y a n da c q u i r e da n t ib i o t ic r e s i s t a n c e 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 g e n o m i c i s l a nd s[J].F u n c tI n t e g rG e n o m i c s,2020,20(3):307G320.[7]㊀L IS,C H E N Q,G O N G X,e ta l.R a n B,a p u t a t i v e A B CGt y p e m u l t i d r u g e f f l u x t r a n s p o r t e r c o n t r i b u t e s t o a m i n o g l y c o s i d e s r eGs i s t a n c e a n do r g a n i c s o l v e n t s t o l e r a n c e i n R i e m e r e l l aa n a t i p e sGt i f e r[J].V e tM i c r o b i o l,2020,243:108641.[8]㊀D E W I TJ J,H A R T MA NEG,B R A U N I U S W W.P a s t e u r e l l a a n a t i p e s t i f e r:ac o n t r o l l a b l ef a r m p r o b l e m[J].T i j d s c h r D i e rGg e n e e s k d,1993,118(15):469G471.[9]㊀HA R R YEG,D E BJR.L a b o r a t o r y a n d f i e l d t r i a l s o na f o r m aGl i n i n a c t i v a t e dv a c c i n e f o r t h ec o n t r o l o f P a s t e u r e l l aa n a t i p e sGt i f e r s e p t i c a e m i a i nd u c k s[J].R e sV e tS c i,1979,27(3):329G333.[10]㊀高㊀福,郭玉璞,张应国.小鸭传染性浆膜炎疫苗的研究Ⅲ㊁鸭疫巴氏杆菌矿物油佐剂灭活苗[J].中国兽医杂志,1990,(03):46G48.[11]㊀程龙飞,傅光华,牟㊀巍,等.鸭传染性浆膜炎二价灭活疫苗制苗用菌株的筛选[J].福建农业学报,2014,29(12):1164G1166.[12]㊀T I MM SL M,MA R S HA L L R N.L a b o r a t o r y a s s e s s m e n to f p r o t e c t i o n g i v e n b y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P a s t e u r e l l a a n a t i p e s t i f e rv a c c i n e[J].B r iV e t J,1989,145(5):483G493.711万㊀明等:鸭疫里默氏菌病疫苗的应用现状与展望[13]㊀P A T HA N A S O P H O N P,S AWA D A T,P R AMO O L S I N S A P T,e t a l.I mm u n o g e n i c i t y o f R i e m e r e l l a a n a t i p e s t i f e r b r o t h c u lGt u r e b a c t e r i na n dc e l lGf r e ec u l t u r e f i l t r a t e i nd u c k s[J].A v i a nP a t h o l,1996,25(4):705G719.[14]㊀邓舜洲,何后军,温庆琪,等.鸭疫里氏杆菌(2型)灭活疫苗的研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2,(5):569G573.[15]㊀魏光河.复合多糖对鸭疫里氏杆菌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10,42(1):64G66.[16]㊀金尔光,陈㊀洁,钱运国,等.黄芪多糖佐剂对Ⅰ型鸭疫里氏杆菌灭活疫苗的作用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09,36(3):151G153.[17]㊀S A N D HU TS.I mm u n o g e n i c i t y a n d s a f e t y o f a l i v e P a s t e u r e lGl aa n a t i p e s t i f e r v a c c i n e i n W h i t eP e k i nd u c k l i n g s:L a b o r a t o r ya n d f i e l d t r i a l s[J].A v i a nP a t h o l,1991,20(3):423G432.[18]㊀谢永平,陈泽祥,许力干.鸭疫里氏杆菌油乳剂三价灭活疫苗的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0,26(4):33.[19]㊀程龙飞,林群群,许利娜,等.2型和11型鸭疫里默氏菌二价灭活苗的研制[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6,24(5):25G28.[20]㊀L A Y T O N H W,S A N D HUTS.P r o t e c t i o n o f d u c k l i n g sw i t h ab r o t hGg r o w n P a s t e u r e l l a a n a t i p e s t i f e r b ac t e r i n[J].A v i a nD i s,1984,28(3):718G726.[21]㊀S A N D HU T.I mm u n i z a t i o no fW h i t eP e k i nd u c k l i n g sa g a i n s t P a s t e u r e l l aa n a t i p e s t i f e r i n f e c t i o n[J].A v i a n D i s,1979,23(3):662G669.[22]㊀林世棠,郁晓岚,黄㊀瑜.鸭疫巴氏杆菌亚单位成分的提取及免疫原性初步研究[J].福建畜牧兽医,1994,(S1):4G6+15.[23]㊀罗雅莉,黄㊀春,李㊀沛,等.鸭疫里默氏菌T b d R1表位抗原免疫原性研究[J].生物学杂志,2016,33(6):29G32.[24]㊀L IT,S H A N M,L I U L,e t a l.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o f t h e R i e m eGr e l l aa n a t i p e s t i f e r M949_R S00050g e n e[J].V e t M i c r o b i o l,2020,240:108548.[25]㊀S U B R AMA N I AM S,HU A N GB,L O H H,e t a l.C h a r a c t e r i z aGt i o no f a p r e d o m i n a n t i mm u n o g e n i co u t e rm e m b r a n e p r o t e i no f R i e m e r e l l a a n a t i p e s t i f e r[J].C l i n D i a g n L a bI mm u n o l,2000,7(2):168G174.[26]㊀S A N D HU T S,L A Y T O N H W.L a b o r a t o r y a n df i e l dt r i a l s w i t h f o r m a l i nGi n a c t i v a t e d E s c h e r i c h i ac o l i(O78)GP a s t e u r e l l aa n a t i p e s t i f e rb ac t e r i ni n w h i t eP e k i nd u c k s[J].A v i a n D i s,1985,29(1):128G135.[27]㊀刘晓文.鸭坦布苏病毒㊁鸭源大肠杆菌和鸭疫里默氏菌三联苗的研制[D];广东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16.[28]㊀王春平.鸭疫里默氏菌和大肠杆菌融合菌株的构建及其双重P C R检测方法的建立[D];山东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9.[29]㊀WU HC,C H A N G W C,WU M C,e t a l.A s s e s s m e n t o f i m m u n iGz a t i o nr e g i m e n so fd u c k R i e m e r e l l aa n a t i p e s t i f e r v a c c i n e s[J].JA p p lM i c r o b i o l,2020.A p p l i c a t i o nS t a t u s a n dP r o s p e c t o f R i e m e r e l l aA n a t i p e s t i f e r D i s e a s eV a c c i n e sWA N M i n g1,2,C A OZ h o n gGz a n1,Y U K u n1,2,L U L iGz h i2,L U A N X i nGh o n g1(1.C o l l e g e o f A n i m a l S c i e n c e a n dV e t e r i n a r y M e d i c i n e,S h e n y a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S h e n y a n g,L i a o n i n g,110866C h i n a;2.Z h e j i a n g A c a d e m y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H a n g z h o u,Z h e j i a n g,31000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R i e m e r e l l aa n a t i p e s t i f e r i so n eo f t h eb a c t e r i a l i n f e c t i o u sd i s e a s e s t h a ts e r i o u s l y e n d a n g e r s t h e h e a l t ho f d u c k s.T h ed i s e a s eh a s m u l t i p l es e a s o n s,i sw i d e l y s p r e a d,i t s p a t h o g e n i cb a c t e r i ac a n p e r s i s t i n f a r m s f o r a l o n g t i m e,o f t e n s e c o n d a r y o r c o n c u r r e n tw i t ho t h e r d i s e a s e s,t h u s p o s i n g a s e r i o u s t h r e a t t o t h e d u c k i n d u s t r y.I n 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v a c c i n e i mm u n i z a t i o n i s a n i m p o r t a n tm e t h o d f o r 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 o nGt r o l o f t h e d i s e a s e i nd u c k s.A t p r e s e n t,t h e r e a r em a i n l y l i v ev a c c i n e s,i n a c t i v a t e dv a c c i n e s,p o l y v a l e n t v a cGc i n e s,c o m b i n e dv a c c i n e s a n db a c t e r i o l o g i c a l c o m p o n e n tv a c c i n e s,b u t t h e r ea r es o m ed e f e c t sa n dd e f i c i e nGc i e s,s o t h e s t u d y o f am o r e i d e a l v a c c i n e i s t h e f o c u s o f t h e c o n t r o l o f t h e d i s e a s e.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l o c a l R i e m e r e l l aa n a t i p e s t i f e r s e r o t y p ee p i d e m i cs i t u a t i o n,t h ec u r r e n tv i r u l e n ts e r o t y p ev i r u l e n c e s t r a i n s h a v eb e e n s c r e e n e d t od e v e l o p i n a c t i v a t e dv a c c i n e s.I na d d i t i o n,g e n e t i c e n g i n e e r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sh a v e b e e nu s e dt oc o n s t r u c t p r o t o p l a s tGb o u n dv a c c i n e sa n db a c t e r i a l c e l lc o m p o n e n t sv a c c i n e.T h i sa r t i c l er eGv i e w e d t h er e s e a r c h,a p p l i c a t i o n,a p p l i c a t i o ne f f e c t sa n d p r o s p e c t so f R.a n a t i p e s t i f e r v a c c i n e s,a n dd i sGc u s s e d t h e a d v a n t a g e s a n dd i s a d v a n t a g e s o f v a r i o u s t y p e s o f v a c c i n e s i no r d e r t o p r o v i d e a s s i s t a n c e f o r t h e f u t u r e r e s e a r c ho f R.a n a t i p e s t i f e r v a c c i n e.K e y w o r d s:R i e m e r e l l aa n a t i p e s t i f e r;i n a c t i v a t e dv a c c i n e;l i v e v a c c i n e;c o m b i n e dv a c c i n e;b a c t e r i a l c o m p oGn e n t v a c c i n e;d u c k s811动物医学进展㊀2021年㊀第42卷㊀第5期(总第335期)。

某理工大学化学院《食品化学》考试试卷(6)

某理工大学化学院《食品化学》考试试卷(6)

某理工大学化学院《食品化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40分,每题5分)1. 糖的甜度与糖的构型无关。

()答案:错误解析:2. 低聚糖是由2~10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的。

()答案:正确解析:低聚糖是指能水解产生2~10个单糖分子的化合物。

按水解后所生成烷烃单糖分子的数目,低聚糖可分为二糖、三糖、四糖、五糖等,其中以二糖十分重要,如蔗糖、乳糖、麦芽糖等;根据其还原性质不同也可分为还原性低聚糖和非还原性低聚糖。

3. 用氨肽酶水解某肽,Leu释放最快Gly其次,推断该肽N端序列为GlyLeu。

()[扬州大学2017研]答案:错误解析:氨肽酶氧化氨基酸为N端的肽键,由题熟可推断该肽N端序列为LeuGly。

4. 麦拉德反应早期加入亚硫酸可防止氨基酸营养价值损失。

()[华中农业大学2018研]答案:错误解析:5. 风味物质属于非营养物质,成分多、含量少、多热不稳定、易挥发、易破坏。

()答案:正确解析:6. 光敏氧化历程中1O2进攻的碳位是αC位。

()[华中农业大学2017研]答案:错误解析:光敏氧化历程中1O2能够进攻双键上的任一羟基。

7. 一种酶蛋白只能与一种辅酶(基)结合,构成专一的酶。

()答案:正确解析:8. 蛋白质在它们的等电点时比在其他pH时,对变性作用更稳定。

()答案:正确解析:2、名词解释(30分,每题5分)1. 维生素原[浙江工业大学2017研]答案:维生素原是指维他命原来没有维生素活性,本身不是维生素但在体内或者说能转变为维生素的物质,例如β胡萝卜素可被胆管黏膜或肝脏中的加氧酶作用转变为中所视黄醇,所以又称作维生素A原。

解析:空2. 乳化剂答案:乳化剂是指分子中同时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聚集在油水界面上,可降低界面张力同时实现和减少已经形成乳状液所需要的能量,从而提高乳状液的稳定性的表面活性物质。

植物蛋白激酶CK2的调控与功能研究进展

植物蛋白激酶CK2的调控与功能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西北植物学报
29卷
酪蛋白激酶是包含两种蛋白激酶的混合物,分别命 名为I型及Ⅱ型酪蛋白激酶(CKl及CK2),它们均 属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在真核生物中普 遍存在,其结构高度保守,主要定位于细胞质、细胞 核、细胞膜和线粒体等部位,参与多种代谢过程。但 是这两种酶生化特性各异,具有不同的识别底物,决 定了它们在生命体内发挥着不同的功能。I型酪蛋 白激酶(CKl)在动物中可参与到包括基因表达、囊 泡运输、生长及形态建成、生物节律性的维持、DNA 修复、细胞周期的进行及细胞增殖等多种细胞调节 过程中[3],在植物中,“u等[43已证明其在生长发育 调节及激素信号转导途径中发挥作用。Ⅱ型酪蛋白 激酶(CK2)在酵母和哺乳动物中可参与肿瘤发 生[5]、病毒感染[6]等多种疾病的发生过程,并对炎症 反应【73及神经组织退化性疾病(如多系统萎缩症, Lewy痴呆症)中关键基因行使调节功能[8],被认为 是在细胞的生长调控中处于中心地位的蛋白激酶。 鉴于其亚基的结构特点及序列的高度保守性,在植 物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K2在昼夜节律调节、细 胞周期、DNA转录、RNA翻译、蛋白酶的降解、核运 输、病毒入侵、光信号转导途径、SA介导的信号转 导途径,抗逆境生存,种子贮藏等许多过程中也具有 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本文对CK2的基本特性及 其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作一重点介绍。
有关CK2的结构特征,理化特性、活性调控、在植物中的功能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其在代谢及信
号转导中的调控作用.明确其在植物生长发育调控网络中的地位及在作物品质提高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植物;蛋白激酶CK2;功能;调控;信号转导
中圈分类号:Q789
文献标识码:A
ReguIation and FunctionaJ Characteristics of Protein Kinase CK2 in Plant

病毒学课后习题自测

病毒学课后习题自测

病毒学课后习题自测1.判断某病毒是否有包膜可用下列哪种方法?(). [单选题] *A. 超速离心B. 细胞病变C. 对脂溶剂的敏感性(正确答案)D. 对温度的抗性E. 对石炭酸的敏感性2.对病毒特征的叙述正确的的是(). [单选题] *A. 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B. 含两种核酸C. 出芽方式增殖D. 必须在活的敏感细胞内寄生(正确答案)E. 对抗生素敏感3.下列哪种病毒能在光镜下观察到?() [单选题] *A. 口蹄疫病毒B. 乙型肝炎病毒C. 乙脑病毒D. 痘病毒(正确答案)E. 狂犬病病毒4.对病毒核酸的论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 可控制病毒的遗传变异B. 可决定病毒的感染性C. 可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D. 每个病毒只有一种类型核酸E.只有DNA才能携带遗传信息(正确答案)5. 对病毒核酸的论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 dsDNAB. dsRNAC. (-)ssRNAD. (+)ssRNA(正确答案)E. ssDNA6. 病毒侵入机体后最早产生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免疫分子是() [单选题] *A. sIgAB. IFN(正确答案)C. 中和抗体D. IgME. 补体结合抗体7.抗病毒感染中其局部免疫作用的抗体是() [单选题] *A. IgGB. IgMC. IgAD. SIgA(正确答案)E. IgE8.引起流感世界性大流行的病原体是() [单选题] *A. 流感杆菌B. 甲型流感病毒(正确答案)C. 乙型流感病毒D. 丙型流感病毒E. 副流感病毒9. 流感病毒的核酸特点是() [单选题] *A.一条完整的单负链RNAB.分段的单负链RNA(正确答案)C.分段的双链RNAD.完整的双链DNAE.分段的单链DNA10.划分流感病毒亚型的依据是() [单选题] *A.核蛋白抗原B.M蛋白抗原C.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正确答案)D.核酸类型E.培养特性11.与流感病毒吸附有关的成分是() [单选题] *A.核蛋白B.血凝素(正确答案)C.神经氨酸酶D.M蛋白E.脂质双层12.流感病毒的哪一成分诱导的抗体保护性最强? () [单选题] *A.M蛋白B.神经氨酸酶C.血凝素(正确答案)D.核酸E.核蛋白13.与流感病毒成熟释放有关的成分是() [单选题] *A.HAB.NA(正确答案)C.M蛋白D.脂质双层E.LPS14.对甲型流感病毒抗原转变的错误叙述是() [单选题] *A.HA和(或)NA变异幅度大B.属质变C.可形成流感病毒新亚型D.由不同型别的流感病毒基因重组造成E.由病毒基因点突变造成(正确答案)15.检测流感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指标通常是() [单选题] *A.CPEB.红细胞凝集或吸附试验(正确答案)C.蚀斑测定D.干扰现象E.包涵体16.关于肠道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核酸类型为单负链RNAB.各型别病毒有交叉免疫保护作用C.可细胞培养,并产生典型的细胞病变(正确答案)D.主要的感染类型为隐性感染E.目前均有疫苗预防17.婴幼儿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是() [单选题] *A.腺病毒B.人类轮状病毒(正确答案)C.埃可病毒D.葡萄球菌E.霍乱弧菌18.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侵犯() [单选题] *A.三叉神经节B.脑神经节C.脊髓前角神经细胞(正确答案)D.神经肌肉接头E.海马回锥体细胞19.小儿麻痹症的病原体是() [单选题] *A.脊髓灰质炎病毒(正确答案)B.乙脑病毒C.单纯疱疹病毒D.麻疹病毒E.EB病毒20.下列哪组病毒都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 [单选题] *A.脊髓灰质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ECHO病毒,柯萨奇病毒(正确答案)B.腺病毒、流感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ECHO病毒C.柯萨奇病毒、甲型肝炎病毒、麻疹病毒、EB病毒D.冠状病毒、腮腺炎病毒、ECHO病毒、柯萨奇病毒E.EB病毒、ECHO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21.脊髓灰质炎病毒最主要的感染类型是() [单选题] *A.隐性感染(正确答案)B.急性感染C.慢性感染D.潜伏感染E.慢发感染22.脊髓灰质炎病毒排出体外主要通过() [单选题] *A.鼻分泌物B.眼分泌物C.粪便(正确答案)D.小便飞沫23.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人体主要通过() [单选题] *A.呼吸道传播B.血.液传播C.皮肤感染D.神经传播E.消化道传播(正确答案)24.属于小RNA病毒科的病毒是() [单选题] *A. HAV(正确答案)B. HBVC. HCVD. HDVHEV25.HAV与小RNA病毒的不同点是() [单选题] *A. 核酸为单股正链RNAB. 耐脂溶剂,耐酸C. 可通过粪一口途径传播D. 以隐性感染多见,易感者多为儿童E. 细胞培养一般不引起明显细胞病变(正确答案)26.甲型肝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单选题] *A. 呼吸道传播(正确答案)B. 消化道传播C. 血液接触D. 蚊虫叮咬E. 性接触27.甲型肝炎病毒颗粒首先是使用什么方法发现的? () [单选题] *A.电镜直接观察B.免疫电镜检查法(正确答案)C.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包涵体D.免疫荧光技术E.PCR技术28.HAV从机体内排出最主要的时间是() [单选题] *A.感染后1周内B.发病前后2周内C.发病2周后(正确答案)D.恢复期E.发病后1个月29.Dane颗粒是指() [单选题] *A.HAV颗粒B.完整的HBV颗粒(正确答案)C.HBV球形颗粒D.HBV管形颗粒E.狂犬病病毒包涵体30.HBV的核酸类型为() [单选题] *A.单正链RNAB.单负链RNAC.双链分节段DNAD.双链环状DNA(正确答案)E.双链RNA31.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单选题] *A.消化道传播B.血液、血制品传播(正确答案)C.呼吸道传播D.蚊虫叮咬E.直接接触32.下列病毒中抵抗力最强的是() [单选题] *A.脊髓灰质炎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正确答案)C.乙脑病毒D.单纯疱疹病毒E.流感病毒33.对HBV最敏感的动物是() [单选题] *A.幼猪B.黑猩猩(正确答案)C.大白兔D.豚鼠E.鸭34.HBsAg在血清中的最主要存在形式是() [单选题] *A.小球形颗粒(正确答案)B.管形颗粒C.Dane颗粒D.免疫球蛋白E.免疫复合物35.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体是() [单选题] *A.森林脑炎病毒B.东部马脑炎病毒C.西部马脑炎病毒D.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E.日本脑炎病毒(正确答案)36.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媒介是() [单选题] *A.蚊(正确答案)B.蜱C.白蛉D.幼猪E.鼠37.在乙型脑炎的流行环节中,蚊子是() [单选题] *A.传染源B.中间宿主C.储存宿主D.传播媒介和储存宿主(正确答案)E.传染源和储存宿主38.在乙型脑炎的流行环节中,幼猪是() [单选题] *A.传染源B.中间宿主C.传染源和中间宿主(正确答案)D.储存宿主E.传染源和储存宿主39.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 [单选题] *A.是直径为30~50nm的球形颗粒B.核酸为单正链RNAC.结构蛋白有M、C和E三种D.M蛋白镶嵌在包膜中,组成血凝素(正确答案)E.C蛋白位于衣壳中40.汉坦病毒的核酸类型是() [单选题] *A.单节段单负链DNAB.多节段单负链RNA(正确答案)C.单节段单正链RNAD.多节段单正链RNAE.双股DNA41.汉坦病毒基因组的中节段编码() [单选题] *A.DNA多聚酶B.包膜糖蛋白(正确答案)C.核蛋白D.RNA多聚酶和核蛋白E.核蛋白核糖蛋白42.汉坦病毒的传播与哪种动物有关() [单选题] *A.鼠(正确答案)B.猫C.狗D.猪E.牛43.汉坦病毒在细胞培养中增殖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是() [单选题] *A.CPE观察法B.PCR技术C.Northern-BlotD.红细胞吸附实验E.免疫荧光法(正确答案)44.对汉坦病毒最易感的动物是() [单选题] *B.豚鼠C.黑线姬鼠(正确答案)D.褐家鼠E.家兔45.控制汉坦病毒传播最重要的措施是() [单选题] *A.灭鼠(正确答案)B.灭蚤C.灭蚊D.防蜱叮咬E.使用特异性疫苗46.HSV-1主要潜伏于() [单选题] *A.口唇皮肤B.唾液腺C.脊髓后根神经节D.骶神经节E.三叉神经节(正确答案)47.HSV-2主要潜伏于() [单选题] *A.骶神经节(正确答案)B.三叉神经节C.颈上神经节D.局部淋巴结E.B淋巴细胞48.引起生殖器疱疹的病毒主要是() [单选题] *B.HSV-2(正确答案)C.VZVD.CMVE.EBV49.唇疱疹常由下列哪种病毒引起? () [单选题] *A.HHV-1(正确答案)B.HHV-2C.HHV-3D.HHV-4E.HHV-550.HSV潜伏的细胞主要是() [单选题] *A.单核吞噬细胞B.T细胞C.B细胞D.神经细胞(正确答案)E.红细胞51.VZV常潜伏于() [单选题] *A.三叉神经节B.颈上神经节C.脊髓后根神经节(正确答案)D.骶神经节E.腰神经节52.CMV可通过产道引起() [单选题] *B.带状疱疹C.围产期感染(正确答案)D.病毒性脑炎E.鼻咽癌53.目前认为与鼻咽癌发病相关的病毒是() [单选题] *A.鼻病毒B.EBV(正确答案)C.HSV-1D.HSV-2E.CMV54.从新生儿血清中检测出抗CMV IgM,说明该新生儿() [单选题] *A.先天性CMV感染(正确答案)B.出生后CMV感染C.从母体获得的IgMD.先天性HSV感染E.后天获得IgM55.可导致胎儿先天畸形的一组病毒是() [单选题] *A. 风疹病毒、CMV、HSV-I(正确答案)B. 风疹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C. 风疹病毒、乙脑病毒、HSV-2D. CMV、HBV、腺病毒E. CMV、腮腺炎病毒、鼻病毒56.逆转录病毒含有() [单选题] *A. 一种依赖RNA的DNA多聚酶(正确答案)B. 一种依赖RNA的RNA多聚酶C. 一种依赖DNA的DNA多聚酶D. 一种脱氧胸腺嘧啶激酶E. 一种核苷酸磷酸水解酶57.HIV侵犯的主要细胞是() [单选题] *A. T细胞B. CD4+T细胞(正确答案)C. CD8+T细胞D. B细胞E. Ts细胞58.编码HIV衣壳蛋白的基因是() [单选题] *A. env基因B. pol基因C . gag基因(正确答案)D. vif基因E. tat基因59.编码HIV包膜gp 120的基因是() [单选题] *A. gag基因B. env基因(正确答案)C. pol基因D. E6基因E. LTR60.HIV gp 120的主要功能是() [单选题] *A. 逆转录酶功能B. 介导膜融合C. 与细胞CD4分子结合(正确答案)D. 调控蛋白E. 介导病毒基因组整合61.H1V的结构中不包括() [单选题] *A. 包膜B. gpl 20C. 反转录酶D. 正链RNA的二聚体E. 血凝素(正确答案)62.用于确证HIV感染的是() [单选题] *A. ELISA测p 24抗原B. IF A查p 24抗体C. ELISA测gp 120抗体D .Western blot测p 24及gp 120抗体(正确答案)E. RIA测gp 120抗原63.狂犬病病毒的基因组为() [单选题] *A. 单正股RNAB. 单负股DNAC. 不分节段的线状单负股RNA(正确答案)D. 分节段的线状单负股RNAE. 环状双股DNA64.狂犬病病毒是一种() [单选题] *A. 嗜神经性病毒(正确答案)B. 嗜肝细胞性病毒C. 嗜呼吸道粘膜病毒D. 嗜多种组织细胞性病毒E. 嗜肠粘膜性病毒65.狂犬病病毒感染神经细胞可形成() [单选题] *A. 胞核内嗜酸性包涵体B. 胞核内嗜碱性包涵体C. 胞质内嗜碱性包涵体D. 胞质内酸包涵体(正确答案)E. 胞核和胞质内嗜酸性包涵体66.内基小体是() [单选题] *A. 狂犬病病毒包涵体(正确答案)B. 麻疹病毒包涵体C. 腺病毒包涵体D. 疱疹病毒包涵体E. 衣原体包涵体67.下列哪种疾病患者可出现“恐水症”?() [单选题] *A. 乙型脑炎B. 狂犬病(正确答案)C. 出血热D. 脑膜炎E. 登革热。

鸭瘟病毒TK基因的研究与应用

鸭瘟病毒TK基因的研究与应用

鸭瘟病毒TK基因的研究与应用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DPV)又称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 DEV),属于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主要引起鸭、鹅、天鹅等雁形目成员的急性、败血性及高度致死性病毒性传染病[1]。

鸭瘟病毒为球形囊膜病毒,直径约为160-180nm,由核心(core)、衣壳(capsid)、外膜(tegument)、囊膜(envelope)四部分组成[2]。

鸭瘟病毒基因组较大,其中TK基因,即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TK)基因,编码病毒的非结构蛋白--胸苷激酶,本文针对国内研究概况,对TK基因及蛋白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述。

基因鸭瘟病毒基因组为双股DNA,约150kb,目前已有多株鸭瘟病毒完成了基因组测序,如强毒株CHv、鸡胚化弱毒疫苗株C-KCE及分离弱毒疫苗株V AC等。

整个基因组分为UL(unique long)和US(unique short)区,病毒的基因依次取名UL1,UL2,UL3等和US1,US2,US3等,其中TK基因位于UL23,因此TK基因又称UL23基因。

TK基因在不同病毒株的位置稍有不同,如在V AC株基因组的74481-75557位置,而在CHv株基因组77994-79070位置,全长1077bp,无内含子结构[3]。

将DPVTK基因与α、β和γ疱疹病毒的TK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比较,发现DPV 与α疱疹病毒的相似性(36.8%)要高于β(26.8%)、γ疱疹病毒(29.6%),其中与α疱疹病毒亚科的马立克氏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 MDV)(相似性36.3%)、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Avian 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 ILTV)(相似性36.8%)及火鸡疱疹病毒(Herpevirus of turkey, HVT)(相似性40.6%)等禽类疱疹病毒的进化关系最近[4]。

激活剂及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修)

激活剂及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修)

激活剂及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酶是一种催化化学反应的生物催化剂。

它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此可以加速化学反应。

酶在许多生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了解酶催化反应的机制以及如何改变酶的活性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激活剂和抑制剂如何影响酶的活性。

激活剂激活剂是一种可以提高酶活性的分子。

它可以通过与酶结合来改变酶的构象,并增强酶的活性。

激活剂通常与酶的活性部位结合,并通过改变酶的构象来影响酶的功能。

激活剂对酶的作用可以是可逆的或不可逆的。

一些激活剂可以增加酶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kcat)。

这意味着,反应的速率可以增加,而反应所需的物质量可以减少。

激活剂可以作用于酶本身或作用于底物。

例如,ATP(三磷酸腺苷)就是一种常见的激活剂,它可以作用于许多酶,并提高它们的活性。

ATP可以通过与酶活性部位结合来影响酶的构象,从而增强酶的催化活性。

抑制剂抑制剂是一种可以减低酶活性的分子。

它可以通过与酶结合来阻碍酶的功能。

抑制剂通常与酶的活性部位结合,并通过改变酶的构象来影响酶的功能。

抑制剂对酶的作用可以是可逆的或不可逆的。

抑制剂可以分为两类: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

竞争性抑制剂可以与底物竞争结合酶的活性部位,并阻止底物结合酶。

这可以减慢酶催化反应的速率。

例如,苯丙氨酸羧化酶具有两个基本底物,苯丙氨酸和乙酰辅酶A。

竞争性抑制剂可以与酶的活性部位结合,并阻止苯丙氨酸结合酶,从而减慢反应的速率。

另一方面,非竞争性抑制剂不结合酶的活性部位,而是结合在其他部位上。

这可能会影响酶的构象,从而降低酶的活性。

例如,草酸可以作为异柠檬酸脱氢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

草酸的结构与该酶的辅酶结合部分相似,因此可以结合在辅酶-酶复合物上,从而降低酶的活性。

激活剂和抑制剂是可以影响酶活性的分子。

激活剂可以通过改变酶的构象来增强酶的催化活性,而抑制剂通过改变酶的构象来减慢酶的催化活性。

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抑制剂,它们对酶的构象影响是不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畜牧兽医2018,45(7) :2001-2007China Animal Husbandry &Veterinary Medicinedoi: 10.16431%. cnki. 1671-7236.2018.07.034蛋白激酶c抑制剂及激活剂对鸭肠炎病毒增殖的影响贺欣薇、苟万里2,张明洋、周碧君13,程振涛13,文明1(1.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阳550025 &.贵阳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贵阳550005;3.贵州省动物疫病与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25)摘要:为进一步探究鸭肠炎病毒(d u c k enteritis v5u S,D E V)的致病机理,试验采用鸭蛋白激酶C C p r o t e-k-a s eC,P K C)的抑制剂星形孢菌素(staurosporine,S P)和激活剂佛波醇(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P M A)研究P K C/P K C I能否对D E V的增殖产生影响,为阐述D E V致病机理提供新的思路。

用S P/P M A处理正常鸭胚成纤维细胞(d uck e m b r y o fibrobkst,D E F)后,实时荧光定量P C R方法检测不同时间段F K C/F K C J基因表达;用D E V病毒液感染S P/P M A处理的D E F后,收集不同时间段培养物,以R e e d-M u e n c h法计算D E V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T C I D50)值,实时荧光定量P C R方法检测分析D E V N P基因转录水平。

结果显示,S P处理对宿主细胞F K C/F K C J基因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P>0. 05)而P M A处理可极显著提高宿主细胞R K C基因表达(P<0. 01),但对F K C J基因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P>0. 05) ;S P/P M A处理对D E V复制能力影响显著(P<0. 05 ;P<0. 01),且在感染前期可显著或极显著降低D E V N P基因的转录水平(P<0. 05;P<0. 01)综上所述,S P和P M A对F K C、F K C J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效果不同,且都能有效抑制D E V增殖,本试验结果可为D E V的防控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鸭肠炎病毒;蛋白激酶C(P K C);P K C抑制剂;P K C激活剂;增殖中图分类号:S853. 6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236(2018)07-2001-07Effects of Protein Kinase C Inhibitor and Activator on Proliferation of D u c k Enteritis Virus HEXinwei1,GOU W anlf,ZHANG Mingyang1,ZHOU Bijun1,,CHENG Zhentao1’3,WEN Ming1’3"(1. College o f Animal Science’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550025, China;2.Department o f Biology and Environmeni Engineering,Guiyang University,Guiyang550005, China;3.Key Laboratory o f Animal Diseases andVeterinary Public Health in Guizhou Province,Guiyang550025, China)A b str a ct:To identify t he pathogenesis of duck enteritis virus(DEV),inhibitor and activator ofPKC(SP and PMA )were used to research that whether PKC/PKCI could affect the proliferationof DEV,rying to provide some new ideas for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 of DEV infection.Normal duck fibroblasts(DEF)were treated with SP or PMA,and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method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e x pression levels of PKC and PKCI genes at different time.TheDEV was used to infect DEF which treated with SP or PMA,then the cell cultures were collectedat different time,and the TCID50and e x pression levels of DEV NP gene w Muench and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f SP t reatment on PKC/PKCI genes e x pression levels in DEF (P>0. 05), while收稿日期:2017-12-0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607、31560703);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项目(黔科合人字[2013]25号);贵州省百层次创新型人才项目(黔科合人才[2016*009号)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项目(黔科合人才团队[2015*016号)作者筒介:贺欣薇(1J4-),女,侗族,贵州凯里人,硕士生,研究方向:病毒学,E-mail:1535411331®qq. com"通信作者:文明(1969-),男,贵州凯里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预防兽医学,E-mail: as mwen@gzu. edu. cn2002中国畜牧兽医45卷the P M A treatment could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PKC gene expression (P&0. 01) »but had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PKCI gene (P'0. 05) ;S P/P M A processing could significant or extremely significant affect the ability of D E V replication (P&0. 05;P<0. 01),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D E V NP gene was significantly or extremely significant decreased at the early stage of infection (P<0. 05;P<0. 01). T h e abov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ffects of S P and P M A on P K C/P K C I were different,while both of them could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D E V.These results could provide the basis for D E V prevention and its pathogenesis studying.K e y w o r d s:duck enteritis virus (D E V);protein kinase C (P K C);P K C inhibitor ;P K C activator;proliferation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是目前威胁水禽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病原之一[1]。

近年 来,国内外学者开展了 D EV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等多方面的深人研究[25]。

但相对其他疱疹病毒而言,DEV研究进展缓慢,尤其在病毒蛋白受体及其对病毒增殖影响等方面。

病毒致病过程就是病毒 与宿主相互作用过程,病毒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可 使宿主细胞基因和病毒基因表达谱在时间和时空上 发生变化,而这种基因表达变化正是决定病毒增殖与诱导免疫应答的分子基础。

贵州大学动物疫病研 究所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并鉴定了DEV NP 蛋白在鸭宿主细胞上的受体,即蛋白激酶C抑制蛋 白(PKCI)6]。

蛋白激酶 C(proteinkinaseC,PKC)属Ser/T h r蛋白激酶家族,参与细胞内多种功能的信号转导过程,包括增殖、分化和凋亡等[71]。

宿主 细胞PKC可通过调节病毒蛋白磷酸化,造成病毒蛋 白分布差异,进而影响病毒复制转录过程,但PKC 能否在DEV增殖中发挥作用,目前鲜有相关研究报道。

因此,本试验进行了 PKC抑制剂星形孢菌素 (staurosporine,SP)和激活剂佛波醇(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PMA)对 DEV 增殖影响的研究,以期为阐明D EV致病机理及开发抗病毒药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鸭胚、毒(菌)株及质粒 无免疫受精鸭胚购自四川省内江市某种鸭养殖场。

鸭肠炎病毒GZ 株(DEV-GZ)由贵州省动物疫病与兽医公共卫生重 点实验室(培育)提供;鸭源PKC I基因重组质粒、|3-a C基因重组质粒、G A PD H基因重组质粒均由 贵州省动物疫病研究室惠赠。

大肠杆菌DH5$感 受态细胞由贵州大学动物疫病研究所提供;X T载 体购自北京鼎国昌盛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1.1.2 主要试剂T4 D N A连接酶、RQ1 RNase-free DNase、M-MLV 连接酶均购自Pro­mega公司;dNTPs、Agarose 琼脂糖、SYBR Green I (10 X)、GenGreen 核酸染料、PrimeScript™RT MasterMix,MiniBEST Universal RNA Extraction K it均购自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100 bp Ladder I、2 X Tag PCR Mix、PCR 回收试剂盒、P/m DNA Polymerase、6XLoading Buffer 均购自北京鼎国昌盛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Trigol、DEPC水、LB培养基、氨苄青霉素、卡那青霉素、胰酶 均购自HyClone公司;胎牛血清购自浙江天杭生物科 技有限公司;TRIzol、DMEM/HIGH-GLUCOSE 均 购自赛默飞世尔生物化学制品(北京)有限公司;异 丙醇、三氯甲烷、无水乙醇均购自北京化工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