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代欧美传播思想承继变异再研究_贺碧霄

合集下载

试论美国早期传播思想的流变

试论美国早期传播思想的流变

XINWENAIHAOZHE2010·1(下半月)曼海姆《意识形体与乌托邦》一书,从知识社会学方法论的层面来看,展示了一种关于社会思想史建构的技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黄旦教授《美国早期的传播思想及其流变———从芝加哥学派到大众传播研究的确立》一文向我们展示了这种建构的技巧。

该文以李普曼这个没能在罗杰斯的《传播学史》中留下一席之地的专栏作家为中间环节,以期展示从芝加哥学派到哥伦比亚学派这条美国传播思想史的逻辑发展线索。

在这条始于芝加哥学派,经由李普曼,再到哥伦比亚学派的逻辑线条上,他不仅令人信服地告诉我们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李普曼这个环节不可或缺,而且向我们展示了从芝加哥学派到哥伦比亚学派之间的变异:即大众传播研究偏离了“关系”的视角,以效果研究为主要研究领域,大众媒介也成为彻头彻尾的控制工具。

这条清晰的逻辑是建立在一个假设之上的:即从芝加哥到哥伦比亚,确实经历了一场变异,而且这种变异彻底改变了美国大众传播研究的基本方向。

如果我们能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从芝加哥学派到哥伦比亚学派之间,从研究立场到研究问题,都没有发生重大的偏移,那么这个假设还能成立吗?李普曼在其间,还有作为重要环节的必要吗?抑或李普曼根本就不在这个链条之中?黄文中提到了这一点,并在开篇就介绍和分析了杜威的传播思想。

杜威是芝加哥学派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

作为哲学家的杜威,是“交流就是参与”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

把他与当时的其他哲学家做一个比较是很有意思的。

同时代的存在主义者海德格尔与马丁·布伯在20世纪20年代各有一本著作问世,探讨人的交流困境。

前者展示了人类的无家可归状态,给出的药方是:人必须在自己的有限生命里,与自身的存在可能性进行对答。

后者则指出了一条切实的路径,来实现这种对答。

同样关注这一问题的,还有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卢卡奇。

无独有偶,他的重要著作《历史与阶级意识》也在当时出版。

出身于匈牙利大银行家家庭的卢卡奇,曾是齐美尔的热烈追随者,后来却转而投向了马克思。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概论》周庆山育明教育 内部考研笔记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概论》周庆山育明教育 内部考研笔记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中传中传教授创办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概论》周庆山
【育明教育】考研内部笔记
传播——人类运用符号并借助媒介来交流信息的行为与过程
第一章传播学总论
第一节导论
传播学:研究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现象和行为及其规律的人文社会科学
分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网络传播
发源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逐步成型于40年代,6、70年代初步建立起较完整的学科体系。

两大学派:传统学派——以美国为中心,自称经验学派,注重经验和实证,欧洲也称其为行政学派,认为其从管理者的利益出发。

批判学派——以欧洲为中心,也有部分美国学者,英国的传播学批判研究自60年代蓬勃兴起,大致分为四派:以麦奎尔为首的社会学派;以霍洛伦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派;以奇斯曼和加纳姆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派,以利兹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为代表的“职能”学派。

第二节起源和发展
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修辞”的概念,提出政治传播中宣传的意义并从说服的角度开始了传播效果研究
中世纪:西塞罗与昆提连提出更广泛的传播理论
早期学术思想源流——19世纪末
欧洲:
塔尔德(1843-1904):法国社会心理学家,1890年出版《模仿的法则》一书,成为社会心理学中模范理论的创始人。

对美国传播学的社会学习论、创新扩散论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奇莫尔(1858-1918):德国社会学家,提出网络理论,认为社会上的个人都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要解释人的行为,最根本的是要搞清个人在这个传播链中的位置,也就是与谁有着信息传播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实证主义的超越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实证主义的超越

作者简介:肖 (1976—),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外交研究;李炳霖(1988—),男,吉林吉林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2023 12No 12,2023学 术 探 索AcademicExploration2023年12月Dec.,2023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实证主义的超越肖 1,李炳霖2(1.吉林大学 公共外交学院、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2.吉林大学 行政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摘要:实证主义作为哲学概念,历经19世纪中期和20世纪下半叶的两段发展,最终将其自身所形成的科学主义取向照进了国际关系理论之中。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作为对其展开批判的阵营中的一支,以马克思主义所发动的哲学革命作为理论立场与出发点,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视角,政治经济学批判为理论内容,在具体理论中超越了实证主义为国际关系理论所定下的框架。

这一理论事实说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理论立场与视角是高于和超越朴素唯物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其既不是经济决定论,也不是对资本主义国际机制的单纯道德批判,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角,是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进行理论身份识别的题中应有之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实证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23)12-0001-10 20世纪80年代开始,围绕科学性所建立起来的结构现实主义理论和自由制度主义理论形成了理性主义为基底的理论联盟,[1]同时也开始受到反思主义的审视。

[2]在这样的批判性理论场域中,对于主流学科理论的实证主义哲学基础的识别、争论和批评声逐渐汇聚起来,并延续至今,[3]不同理论源流所组成的反思主义集群,将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立场共冶一炉,揭发和批判了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精巧的理论逻辑体系所立足的前提、自洽的逻辑结构所必需的背景和理论思维出发点的预设性现实朝向。

第六章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欧美戏剧思潮(上)

第六章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欧美戏剧思潮(上)

超真实
虚拟支配了世界,支配了真实,虚拟取代了
真实成为了超真实。消费社会的以攫取财富 为目的,并且不断制造欲望。欲望的生产。 生产欲望。超前消费恶化无限消费甚至于一 掷万金成为消费表征。消费的速度成为社会 的表征。速度产生的眩晕成为现代人的普遍 感觉。广告中虚假幸福与民主的承诺。人造 物质的丰富与自然权利的匮乏。


一般认为,象征主义戏剧的上述特点,是由于该派 剧作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病态现象深感厌恶、 绝望,遂将笔触从现实的“此岸世界”转向“彼岸 世界”,并认为这种“彼岸世界”只有用剧作家的 直觉和想象才能感知,而不能凭借理性去认识。因 此,这派剧本又大都具有非理性主义的倾向。 象征主义戏剧的另一特点是:多采用与自然主义、 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不同的象征、暗示、隐喻等表 现手法。这类表现手法,后来被表现主义戏剧、超 现实主义戏剧、荒诞派戏剧大量借用,甚至也为后 来的现实主义戏剧所吸收,从而丰富了自身的表现 力。
3、利奥塔后现代研究
《后现代的状况》。
文化不可通约性。解构了宏大叙事,科学仅
仅成为一种话语体系。知识的精神维度消失, 彻底外在化,成为一种商品,不再是目的本 身。立法者变为阐释者。精英变为终端机的 聆听者和机械命令的执行者。数据库成为后 现代人的本性。后现代主义是现代性的初期 阶段。
4、杰姆逊的后现代文化研究

写实主义 象征主义 题材 社会 个人(个人的精神追求与生命体悟) 表现方法 再现(客观) 表现(主观) 效果 通俗明确 多意朦胧 目的 为人生而艺术 为艺术而艺术
旅行理论
Theory。 概念新车:Concept Car. 扎格纳特神车:Juggernaut Car 1958,纳博科夫(Nabokov )《洛 丽塔》Lolita。

打开内陆中国的方法

打开内陆中国的方法

①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8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〇汪晖:《地方形式、方言土语与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形式”论争》,《汪晖自选集》,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44页。

打开内陆中国的方法王琳贺桂梅的新作《书写“中国气派”:当代文学与民族形式建构》(以下简称《书写“中国气派”》),将1939—1942年左翼知识界发生的“民族形式”论争视为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并置的当代文学的另一源头,关注1950—1970年代当代文学如何在“中国”这一政治与文化场域中展开书写实践,也关注“中国”如何通过文学形式进行自我表达,从而为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范式突破的新的可能。

贺桂梅善于从基本的概念范畴出发,进行批判性反思并将之重新问题化,从而打开丰富的问题视域与阐释空间。

她于2010年出版的《“新启蒙”知识档案:8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1〇一书,是从“80年代”“中国”“文化”这三个基本范畴的重新定位出发,来考察1980年代历史与文化意识的基本形态。

而《书写“中国气派”》则于“中国”范畴集中用力,将这一似乎不言自明的历史主体问题化和对象化,从而带来一种在空间关系中寻求理论对话和反思实践的可能性。

在空间而非时间轴线中重新安置中国与西方,本身就意味着“互为主体”“文化自觉”的可能性。

本书所呈现的“民族形式”在文学实践中的多重面向,又将为我们显影革命中国如何召唤与表达人民主体、形塑自身及其在时空层面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而提供在21世纪的当下重新理解1950—1970年代文学实践并汲取别样历史动能的契机。

一、空间格局中的中国“母体”《书写“中国气派”》格外关注文学实践的地缘政治空间关系格局,因而从根本上拓宽了1940—1970年代文学研究的广度。

贺桂梅的这一考察主要在两个基本维度上展开:首先是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缘政治主体位置,本书将当代文学建构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性的历史时期,分别是延安时期的民族化大众化、1950年代的“苏联化”、1950—1960年代之交的“中国化”与1966—1976十年间的“世界化”文学诉求。

作为方法的“集体创作”:从民间传说到红色经典歌剧《白毛女》

作为方法的“集体创作”:从民间传说到红色经典歌剧《白毛女》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147 EASTERN FORUM—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No. 3, 2022作为方法的“集体创作”:从民间传说到红色经典歌剧《白毛女》贺 滟 波重庆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媒学院,重庆 401331摘□要:20世纪40年代,延安“鲁艺”以集体创作的方式将流传于晋察冀边区的民间传说——“白毛仙姑”改编为歌剧《白毛女》。

这一文本生产机制涉及先主题后文本生产、创作集体的优化配置、合作型创作组、反复“实验”和党组织的“介入”这五个元素。

左翼文学的写作传统、延安时期文艺大众化的政治要求以及自身的优越性等,共同促成了歌剧《白毛女》采用集体创作方式进行文本再生产。

关键词:《白毛女》;民间传说;集体创作;话语方式;周扬中图分类号:J822;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22)03-0147-10区的民间传说——“白毛仙姑”改编为歌剧《白毛女》。

就生产者及其生产方式而言,“白毛仙姑”被改编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文本故事的讲述方式也经历了由口耳相传的民间状态向文人集体创作方向的转变。

事实上,在延安文艺实践中,集体创作不仅仅是一种创作方式,更是一种创作方法,一种话语表达形式。

由此,本文重回历史语境,进一步探究歌剧《白毛女》集体创作方式的内在机制及其深层动因。

一、“集体创作”:歌剧《白毛女》文本生产的内在机制1940年代流传于晋察冀边区的民间传说——“白毛仙姑”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了延安。

“1944年周巍峙同志带领着西北战地服务团到延安参加文艺整风的时候,带来了这个素材。

大家听着故事很好,一下子就在鲁艺传开了。

”a与此同时,李满天改编的短篇小说《白毛女人》也以书面文字的形式辗转送至周扬的手里,引起周扬的重视并开始着手准备对其进行改编。

周扬在“听了关于‘白毛女’基金项目: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当代大众文化形态、成因、演变及评价的诗学研究”(16JJD750009)的阶段性成果。

文学革命中的西方文学思潮

文学革命中的西方文学思潮

文学革命中的西方文学思潮【摘要】:1917-1927年在文学史上被称为“文学革命”的十年,在这十年中西方文学思潮在文学革命的舞台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成为文学革命的提倡者们反对旧文学的利剑,而且还是建设新文学的最重要资源。

因此文学革命中的西方文学思潮一直是文学史家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

文学“变异”是由严绍璗先生提出来的一个命题。

根据文学“变异”的理论,“文明社会”中的几乎所有文学文本都是经“变异”而来的。

而所谓文学的“变异”,指的是一种文学所具备的吸收外来文化,并使之溶解而形成新的文学形态的能力。

这样的观点不禁让我们对文学革命中的西方文学思潮这一问题有了重新的思考。

本文正是以比较文学有关文学“变异”的理论为指导,试图对文学革命时期中国新文学与西方文学思潮的关系给以重新解读。

本文第一章首先对文学“变异”的基本理论加以说明,并对文学革命的文化语境加以分析;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则通过结合具体的历史文献与历史事实分别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及古典主义等西方文学思潮在文学革命中的“不正确理解的形态”及其所引起的中国文学的“变异”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通过这样的一番分析,我们认为:文学革命中的西方文学思潮都是以“不正确理解的形态”存在的;中国文学在将西方文学思潮的“不正确理解的形态”中的部分因子充分地吸收融合后发生了“变异”,也即生成了新的文学创作潮流;西方文学思潮与中国新文学之间并非简单地一方“予”而一方“受”的关系,而是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关键词】:文学革命西方文学思潮“不正确理解的形态”“变异”【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I206.6【目录】:中文摘要8-9ABSTRACT9-11引言11-15第一章概述15-231.1文学的“变异”15-181.1.1“不正确理解的形态”15-161.1.2“变异”16-171.1.3中国文学的“变异”17-181.2文学革命的文化语境18-231.2.1文学的科学化19-201.2.2文学进化观20-211.2.3“人的文学”21-23第二章文学革命中的现实主义23-302.1“写实—自然”主义23-272.2“写实主义”文学27-30第三章文学革命中的浪漫主义30-363.1“反抗者”拜伦与自由空想的浪漫30-333.2“表现自我”的文学33-36第四章文学革命中的现代主义36-424.1现代主义——新浪漫主义36-384.2新浪漫主义与中国新文学38-42第五章文学革命中的古典主义42-465.1两种古典主义42-445.1.1作为文学思潮的古典主义42-445.1.2作为文学典范的古典主义445.2古典主义与中国新文学44-46结语46-48参考文献48-51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1-52致谢52-53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53-55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

14文化传播学第十一章批判学派2

14文化传播学第十一章批判学派2

第二节 政治·经济·文化
一、传播与意识形态 西方马克思主义一向把革命斗争的问题归结到意识形态上,把政治实践
归结为文化批判。无产阶级革命要取得成功,必须首先动摇占统治地位 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20世纪20年代 卢卡奇 《历史和阶级意识》 提出“物化”概念,分析支配当代多数人头脑的物化意识,“物化是生 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每个人的必然的直接现实”,其集中表现就是商 品拜物教,这种虚假意识构成资本主义制度的保护层。
二、勃兴时期
经验学派国际性学术机构——“国际传播协会”
批判学派国际组织——“大众传播研究国际协会”
代表人物:A·马特拉,詹姆斯·哈洛伦,K·努登施特伦,C·哈 默林克和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传人哈贝马斯。
第二节 政治·经济·文化
一、传播与意识形态 二、传播与垄断控制 三、传播与大众文化
二、传播与垄断控制
“控制”的命题是批判学派的一条主线,不论意识形态还是政治
经济的探讨,不论是社会文化还是其他层面的研究。 批判学派在研究上摒弃经验学派一向标榜的“价值中立”,而公开承
认自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力图揭示传播媒介在维护统治阶级利 益上所扮演的角色。
批判学派看的是传播者,经验学派想的是受传者。
这种理想,是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普遍异化进行揭露与批判
的同时,唤醒被资本主义文明所扭曲压抑的主体意识。
三、传播与大众文化生产者,而
且同生产者相对的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生产者的一种社 会现象。
三、传播与大众文化
西方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青年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并将它奉为马克思力 量后总的精华而发扬光大。被异化的消费过程,随着日新月异的技术 进步,现代人越来越成为贪得无厌、永无止尽的消费狂。消费本是达 到目的的手段,而如今却成为目的本身。

传播学的反思要正视芝加哥学派的传统_兼评胡_省略_的_再度发言_论社会学芝加哥学

传播学的反思要正视芝加哥学派的传统_兼评胡_省略_的_再度发言_论社会学芝加哥学

C2008年第5期当代传播新闻传播研究笔者一直不太认同花太多的精力在追问谁是传播学的奠基人之类的问题上,因为在笔者看来,研究传播现象的本身远比弄清楚由谁创造了这个学科更迫切。

当然,可能那些乐意追溯学科创始人的学者认为,从源头着手,可以看出创始者的意图,并以此推论传播学的大体布局。

此言大体不谬,但毕竟任何学科的发展都会向人们展示,学科的未来走向,必定是在后继者的努力下超越创始者的构想,这正是学科发展的必然。

因此,传播学超越施拉姆本人当初所定的学术视域,探索更广阔的学术空间,就成为一种正常的学术思维了。

一、传播学需要反思1959年雷尔森就指出传播学研究正在“枯萎”。

就在发表雷尔森文章的同一期刊物上,编辑还特意安排了施拉姆和其他两位学者的不同意见。

不过,20几年后,施拉姆本人也不得不承认,到20世纪80年代,“传播学仍旧没有发展出一个系统的中心理论,让传播研究者可以围绕这个中心来思考,来组织,来建立一门成熟完备的学问。

”①最近也有学者指出:“以社会科学方法为基础的研究多年来已经‘停滞不前’,研究传播行为方面的重要突破也太少。

”②对此,胡翼青冷静地提醒说,“主观随意地裁定传播学的奠基人,会错误地构建人们头脑中的知识谱系,更糟糕的是当人们的思想囿于某种片面、错误的知识谱系时,就可能丧失正确的研究方向”。

③不过,在笔者看来,传播学本身的问题如果仅仅归因于施拉姆设定的四大奠基人和他着力推进的行政研究,那又多少有些不公平。

因为,一个科学的发展是需要借助于范式的革命的,施拉姆应该没有这样的野心也没有能力去控制传播学范式的革命。

所以,传播学至今没有达到这样的范式革命的出现,主要的责任在后继者身上,当然更重要的也许在于当下学术研究的氛围和社会需求。

出于正本清源的考虑,胡翼青博士在其著作《再度发言:论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中,将自己的探索的眼光投注到芝加哥社会学派那里,他认为“只有回到包括芝加哥学派在内的原本真实存在的传播学源头,才有可能使传播研究重归正确的发展方向”。

新保守主义

新保守主义

• 当代保守主义旳理论特征 • 一、反对理性之上。 • 二、强调人性旳不完善。 • 三、注重老式经验旳作用。 • 四、提倡机会平等。 • 五、主张渐进改良。 • 六、坚持精英论。
• 亨廷顿旳民主危机论
• 塞缪尔.亨廷顿是当今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最享有盛名旳新保守主义 学者之一。
• 他以为,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一场戏剧性旳民主精神复兴运动。 大众对已建立旳政治、社会、经济构造旳权威进行挑战,越来越多旳 人参加并控制了这些机构。民主旳活力当然增长了,但民主旳混乱加 剧了。现存权威制度受到全方面挑战,政党体制逐渐腐败,公众对政 府旳信心与信赖日趋衰落。
• 二、从文化角度对西方社会旳批评
• 他在《资本主义旳文化矛盾》一书中,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在经济、政治、 文化、三大领域之间存在明显旳冲突。并要点分析了当代主义文化对西方 社会旳冲击。
• 贝尔提出了“轴心构造”和“轴心原则”两个概念,用以分析西方社会。
• 他以为西方社会由技术——经济、政治、文化三个领域构成,每个领域分 别遵守不同旳轴心原则,具有不同旳轴心构造。这三个领域相互独立,分 别围绕自己旳轴心原则,以不同旳节律运营。因为支配三个领域运营旳轴 心原则不同,所以运营旳方向相互逆向,有时甚至摩擦。伴随后工业化社 会到来,这种价值理念和构造上旳冲突将愈加突出。贝尔对资本主义文化 矛盾旳分析,对西方当代主义文化旳批判、对恢复宗教约束作用旳强调, 都经典旳反应了当代保守主形态化 • “意识形态是否已经终止”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思想界争论旳一种主
要问题。 • 贝尔在1960年出版了《意识形态旳终止》一书,其副标题是对50年
代政治思想枯竭旳考察。他以为,19世纪旳意识形态已经枯竭,世界 发生旳一系列重大事件阐明了这点。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有不幸 和困难。“曾经是行动指南旳意识形态目前已经逐渐走到了死亡旳终 点”。意识形态旳没落体现为老式意识形态无力指导现实,资本主义 旳发展离西方意识形态已经很远。意识形态就其性质而言,要么是全 能旳,要么是无用旳,“从这个意义上讲,意识形态旳时代已经走向 终止”。

文化保守主义思潮

文化保守主义思潮


(二)西洋人的生活是向外的,中国人的 生活是向内的。因此,西洋人往来不绝, 而中国人“勤俭克己,安心守分”。(三) 西洋社会多团体,中国社会无团体。(四) 西洋社会重竞争,轻道德;中国社会重道 德,轻竞争。所以,西洋的道德是竞争的 工具,而中国的道德在于消灭竞争,“拘 束身心,清心寡欲”。(五)西洋社会以 战争为常态,和平为变态;中国社会以和 平为常态,战争为变态。


宣言系统地阐述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过去、现在 和未来,以及中西文化关系等问题的基本观点和 立场,提出了当代新儒家“返本开新”(“返本” 即返传统儒学之本,“开新”即开科学民主之新) 的思想纲领。他们强调中国历史文化为一活的精 神生命存在,儒家的道德理想和宗教精神对人类 社会具有普遍的意义。它与现代科学、民主并不 矛盾。主张由“内圣”(儒家心性之学)开出新 “外王”(科学、民主)。 现代新儒学的基本特征:1,民族本位的文化立场; 2,中体西用的基本态度;3,道德形上的哲学追 求;4,推重直觉的思维方式。

梁漱溟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活的样法。 而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因此,文化 的根源就是意欲。文化包括三方面:一是 精神生活方面,如宗教、哲学、科学、艺 术等。二是社会生活方面,如社会组织、 伦理习惯、政治制度及经济对于自然界求生存的各种器物。




余英时:“保守”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 只能同激进比较而言。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 《再论中国现代思想史中的激进与保守》
学术界关于激进与保守的论争,收录在 李世涛编:《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 之间的动荡》,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有学者把中国文化保守主义分为封建的文 化保守主义和近代文化保守主义。认为19世 纪末以前为封建文化保守主义居主流时期, 此后则为近代文化保守主义的形成发展时 期。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包括国粹主义、 学衡派、东方文化派以及现代新儒家等。

《传播学总论(第二版)》笔记与知识点整理

《传播学总论(第二版)》笔记与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传播学的兴起和发展第一节传播学的兴起一、传播学兴起前的传播研究二、传播学兴起的背景传播学的诞生期: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传播学的诞生地:美国传播学诞生的背景:①(社会基础)工业化大生产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活动和范围走向国际市场,因而对信息的要求就更高。

②(社会需求)报业加上各种新兴媒介逐步形成了传播业,这给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因此,社会急需要关注和思考传播带给人们的一切。

③(学科基础和需要)两次科技革命带来了两次思想革命,人们的认识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认识广度和深度有了大幅度的拓展.人们能够科学而全面地研究影响日益扩大的传播活动.传播学诞生于美国有政治、经济、社会、学科四方面的背景:1.政治:①政治家对传播媒介宣传重视和利用,进而重视对传播的研究,这推动了传播研究在美国的开展。

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宣传起了重大作用,战后学者又进行了总结分析.③二战中格外重视宣传工作,推动了传播研究的深入,为传播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经济:①战后美国经济空前发展,自由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普遍关注营销环节中的各种传播问题。

②战后大众传播业逐渐形成,媒介竞争的日趋激烈推动大众传播业进一步研究传播规律,改进传播行为,扩大传播效果。

3.社会:科技革命中产生的新的传播技术推动了传播业的大发展.新媒介在推动社会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新问题(暴力、色情、特别是对儿童的影响),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4.学科:①传播学具有学科交叉性,不同学科的学者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研究传播学,从而使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异彩纷呈.②新闻学是传播学的基础和前身。

随着新闻实践的逐步深化,“新闻”概念逐步让位于“大众传播”概念。

此时大众传播学出现,大众传播学进一步深化的结果就是传播学。

传播学的基本发展轨迹:新闻学→大众传播学→传播学新闻学发展的四个趋势:①从定制分析到定量分析。

②从人文学方法到行为科学方法.③从伟人研究到过程与结构.④从区域性角度到国际性角度。

第四章 媒介批评理论(一)

第四章 媒介批评理论(一)


因而,能否成为一个批判的世纪还要经受 时间的检验,而这其中的最为关键的还在于我 们能否建立起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具有现 实批判成效的批判方法,并不是在于我们拥有 了多少种众多的批判方法,那些没有批判实效 的、空洞意义上的批判方法再多也是没有实际 价值的。

这样看来,我们所要做的就不仅仅是提 出多少种批判方法,而是要看重某一种批判 方法的实际效用,也可以说,让传媒批判切 近大众传播的现实,直面大众文化的实际, 对推动传播和引导阅听起到一种具有实效的 功用,这就是我们当前传媒批判所要面对和 所要解决的一个迫切问题。

在知识建立的层面,也就是科学哲学的 层次上,主流传播研究被批判为缺乏理论, 落入科学主义的意识形态而不自知。
2、铨释社会现象层面的问题

在解释社会现象的层面上,也就是社会 理论的层次上,主流传播研究被批判为“隐 含”著一套未加验证的功能论和多元论。
传播理论层面的问题

在传播理论的层面上,主流传播理论 被批判为仅注重可见的,个人或微观的, 和行为的效果研究;而忽略了宏观的、结 构的、和历史的研究。

日内瓦学派的代表人物乔治· 布莱就曾指 出过,“要等到21世纪,才能看出来本世纪 是否是一个伟大的批判的世纪。”看来,欧 洲国家那种传媒批判表面上的繁荣并不等于 实质上的批判成效,要想真正的成为一个真 正伟大的批判世纪,就不仅仅在于我们拥有 了多少种批判方法,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还 要有几种可以操作的、富有成效的批判方法, 由此我们才可以说,20世纪是一个当之无愧 的批判的世纪。

政治传播学者布鲁勒(Jay Blumler) 即指出,当时的社会危机也引发了媒介危机, 许多社会群体认为媒体扭曲了他们的本质。 参与柏克莱大学学生运动的吉特林(Todd Gitlin)即曾就当时主要的电视及报纸如何 矮化、窄化“民主社会学生会”组织的情形 进行过专门的研究。

第四讲 西方马克思主义

第四讲 西方马克思主义

思考:
“存在论”或“本体论”(ontology),即 关于“存在”的学说,构成了西方哲学史的重 要主线。巴门尼德开创的本体论传统初步奠定 了西方哲学的“知识论”的理论之路,形成了 一种特有的思维方式。那么,它究竟体现了怎 样的思维方式?我们该如何来看待和评价它?
1.它把寻求终极实在、最高实体和事物的“最后 本质”或终极的超验本原作为人思维和生存的 最高宗旨和目标。 2.它把寻求单极统一性的“一元化原则”当作解 决思想和生存问题的基本原则。 3.它把寻求非时间、非语境的非历史的“永恒在 场”的“本真存在”作为思维和生存的最高支 撑。
★主要问题:A
生态危机与马克思的生态学
B
资本主义的双重危机与生态社会主义
四、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意义
1、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启示 2、马克思主义与近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 3、当代资本主义批判与合理的乌托邦 4、传统社会主义的反思 5、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考 题
1、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包括哪些内 容?如何评价?
《读<资本论>》
★主要问题:A 认识论断裂 B 依据症候的阅读

C 多元决定论
6、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主要代表:彼得洛维奇、赫勒、沙夫、科西克 ★代表作:《人的哲学》、《日常生活批判》
★主要问题:A
异化与人道的社会主义
C 日常生活革命
B
激进
需要与激进哲学
7、生态马克思主义
★主要代表:奥康纳、克沃尔、福斯特 ★代表作:《自然的理由》、《马克思的生态学》
第四个时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内部冲突、转向和终 结时期(20世纪60-70年代)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形成的理论背景
1、第二国际:1876年第一国际解散后,

传播效果研究历史 -回复

传播效果研究历史 -回复

传播效果研究历史 -回复
传播效果研究一直是传媒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

早在20世纪初期,传媒学者们就开始尝试通过实证研究来探索传播效果。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1920年代的芝加哥研究和1930年代的普林斯顿研究。

这两项研究开创了传播效果研究的先河,并成为今天仍被广泛引用的经典研究之一。

在此后的几十年中,传播效果研究不断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例如,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美国传媒学者们提出了“媒介效应”、“桥接效应”等重要概念,进一步深化了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探索。

在信息化时代,传播效果研究的方法也逐渐多样化,涵盖了面对面调查、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网络调查等多种方式。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广告效果的日益重要,传播效果研究也在不断拓展新的研究方向。

例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大数据,可以更加有效地评估广告的传播效果;同时,社会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学科的发展也为传播效果研究提供了更加深入的解释与理解。

总之,传播效果研究可以说是传媒学领域中一项至关重要的研究内容,它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传媒学科的蓬勃发展。

运用播化学派观点做分析论述

运用播化学派观点做分析论述

运用播化学派观点做分析论述
是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出现的西方民族学流派。

他们反对进化论学派的理论。

主张从空间上研究文化。

认为人类文化的类似性可以用文化传播的概念来解释,每一种文化现象都是在某个地点一次产生,一旦产生后,便开始向各个地方传播,各民族的文化并不都是自己发明的,而主要是从其他文化发明中心向外传播着的文化现象中“借用”来的,因此,可以根据若干共同的文化特质或因素来划分文化圈。

传播学的主要人物就是研究作为文化历史基本内容的文化传播和文化圈。

故此,该学派被称为“文化圈学派”或“文化历史学派”。

播化
学派又分为德奥播化学派和英国播化学派。

1:主要观点:
(1)相信传播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2)认定文化采借多于发明(3)认为不同文化间的相同性是许多文化圈相交的结果,因此,文化彼此相同的方面越多,说明发生过的历史关联的机会就越多。

(4)认为进化论忽略传播迁徙,并从传播角度重构人类文化史。

2:主要贡献:
首先:它提出了收集民族志材料的系统方法,并将田野工作确定为人类学资料收集的主要方式。

传播论者所积累下来的大量翔实的文化地理资料,为后人进行跨文化比较(如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分析)留下了宝贵的原始依据。

其次,它强调地理环境等因素,关注发明和适应等文化过程,从而填补了早期进化论者所欠缺的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重视。

最后,恐怕也是最重要的在于,传播论所一脉相承的德国理想主义哲学,经由博厄斯的发展和倡导,使得文化相对论成为人类学的学科共识。

跨越媒介:欧美文学银幕转化的生成机制探微

跨越媒介:欧美文学银幕转化的生成机制探微

跨越媒介:欧美文学银幕转化的生成机制探微李易霏【期刊名称】《《电影评介》》【年(卷),期】2019(000)014【总页数】4页(P73-76)【作者】李易霏【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大学外语部【正文语种】中文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北美、西欧逐渐转型为消费社会,电影作为大众文化产品的属性得到了持续加强,以好莱坞为代表的西方电影工业,开始寻求商业运作范式的深度变革,对市场和影片类型进行了进一步细分,由此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欧美文学作品与电影创作的合流,使通过改编小说、剧本生成影像产品,成为西方社会拓展电影输出渠道、激活文化发展脉络的全新样式。

而依托文学作品进行的电影创制,则可以视作是一种基于感性表达、进而转向理性言说的文本再创作,其在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节、思想等要素进行视听语言再现的基础上,通过与时代文化潮流、社会现实生活、大众发展诉求等完成耦合,建构起了兼容抽象与具象符码,书写情感结构、心灵图景乃至人类文明的多重象喻的美学形态,由此也负载了彰显精神文化、投射意识形态的媒介功能。

所以,从某种角度看,欧美文学作品的电影化呈现与传播,无疑也成为了西方世界播撒文学价值、彰显文化话语权的重要载体。

一、基于互文的叙事建构在文学作品电影化呈现的过程中,互文这一源自文学的修辞手法,为电影文本以视听语言的叙述形式,去还原小说、剧本、童话等文学作品的基本样态,提供了最为直观且最具效率的实现途径。

基于互文衍生出的各类改编手法,进一步提升了西方电影工业输出影片、增强艺术表现力的效能,使其能够在保留文学作品精神内核的基础上,借助联结历史记忆、现实图景以及未来幻觉的文化想象,去打造多向延伸的书写空间,令电影文本自身从表象转化到具体叙事、再到超越式的价值言说,得以彰显出镜像映照、形塑与转喻、内爆和聚合等涵义丰富的美学能指。

电影《西区故事》海报表意,是电影作为视听媒介最为核心的功能之一,而由表意衍生的表象转化,则是影片与文学作品建立互文关系、进而实现融合的基础所在。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新闻传播业——以黑幕揭发运动为例的研究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新闻传播业——以黑幕揭发运动为例的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 f Capi tal N ormal University2009年增刊(Social Sciences Edi tion)世界历史研究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新闻传播业以黑幕揭发运动为例的研究苏辉摘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情况下,美国曾出现第一次大的新闻报道揭丑浪潮。

其杂志新闻界发起了一场揭发当时社会弊病的社会运动,史称黑幕揭发运动。

黑幕揭发时期新闻媒体的大众化是推动黑幕揭发运动得以进行的外部因素。

其发展过程经历了19世纪80年代报业新式新闻事业的出现,到90年代以煽情闻名的黄色新闻年代,直至90年代末20世纪初黑幕揭发时代黑幕揭发新闻的兴起。

黑幕揭发者通过一系列黑幕揭发作品对美国的政治腐败、经济腐败、劳工问题、医疗卫生问题等黑暗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揭露,在社会上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推进了进步主义运动的深入。

在公众舆论的压力之下,当权者不得不加强立法,规范司法与行政。

然而,媒介所传播的精英文化意识无疑也打上了时代和阶级的烙印。

美国媒体对政府的批评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捍卫资本主义的价值标准。

舆论监督对社会变革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探讨该问题对我国社会变革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黑幕揭发;新闻;舆论;文化中图分类号:G 2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09)增刊-0174-05收稿日期作者简介苏辉,女,湖南衡阳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

(北京)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1906年4月发表的演说中,将当时专门揭露各种腐败现象的一批记者、作家和批评家冠以对美好事物视而不见,专门盯住卑鄙堕落之物不放的黑幕揭发者(muckraker)之名。

这些黑幕揭发者欣然接受这一称呼,以大众化杂志为阵地,通过深入调查,专门发表揭露社会阴暗面的纪实文章,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黑幕揭发运动(the M uckraking M o ve ment)。

20世纪西方表述中国的延续与移转

20世纪西方表述中国的延续与移转

20世纪西方表述中国的延续与移转
潘娜娜
【期刊名称】《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8(039)001
【摘要】20世纪,西人对中国的表述呈现出延续性误读和批判性误读的双重特征,
延续性误读和批判性误读既相互区别又紧密相连.延续性误读更多关注中国是什么
样的,中国是怎么运动的以及中国运动的内在维度,体现为对西方作为核心价值的肯
定和中国作为沉默他者的默许;批判性误读更多从非西方的视角来认识中国,试图揭
示占统治地位的西方文化与被压制的中国文化之间的对抗关系.在延续性误读和批
判性误读的交替表述中,中国的文化身份不断被质疑和确认.
【总页数】7页(P73-79)
【作者】潘娜娜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青岛 2665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07
【相关文献】
1."现代性的中国式诉求"与西方影响——试论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文艺理论中的西方影响问题 [J], 王德胜;杨光
2.西方翻译理论"旅居"中国的印迹——读《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史》[J], 罗雪
3.西方哲人如何论证哲学为中国固有之学——16—20世纪西方学者的中西哲学比
较研究综述(一) [J], 许苏民
4.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镜像与中国当代文论的建构——读《中学西话: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中国》 [J], 王中原;周计武
5.俄罗斯问题的中国表述--关于20世纪中国对苏俄认知的研究 [J], 林精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贺碧霄: 1920 年代欧美传播思想承继变异再研究
新闻学与传播学
1920 年代欧美传播思想承继变异再研究
■ 贺碧霄
【内容摘要】
1920 年代传播研究兴起的前夜 ,有大量人文社会科学学者从不同的观察立场和视角出
, “传播 ” 的问题即 “人 ” 的问题。 学者们无论来自何种学 发,对人的交流困境进行了探讨 。在欧洲 科,研究立场与方法存在怎样差别 ,他们的关注所在,始终是 “人 ” 以及 “人的存在价值本身的唯一 。就美国本土而言,1922 年李普曼 《舆论学 》 的出版,1927 年杜威 《公众及其问题 》 和不可证明性” , “传播 ” 的问世,使传播研究在美国发端 。 相较而言, 杜威与欧洲思想的对接更为直接 , 在他那里 的问题依旧是人的问题 ,但与同时代欧洲学者的研究路径不同 , 他用 “价值判断可测量 ” 的逻辑和方 法证明价值研究可行且有意义 。 价值、 情感等因素变成了可量化 、 可证实的东西, 从而失落了 “传 播” 的问题就是 “人” 的问题之探讨本身。同时,这种论证法则也成为了美国传播研究对欧洲传播思 想的创新和发明。这条线索,与李普曼成为美国传播研究从 “交流 ” 到 “控制 ” 的转向之关键点一 起,一隐一显,成为美国传播研究共同的思想资源 。 【关键词】 1920 年代; 传播; 李普曼; 杜威; 价值可证
1940 年代以后 , 从欧洲发源的传播研究 , 成为 建制日趋 完 善 的 一 门 学 科 , 在 美 国 得 以 确 立 。 至 此 , 学科史的书写 , 延续的大多是施拉姆四大奠基 人的神话 。 对此 , 也有许多学者表示质疑 。 他们的

大利北部的修道士恰好目睹了这一起事故,于是对五 , “为什么是他们 ” ,而 人的生平展开调查。他想知道 不是别人,成为了这场事故的受害者。小说由此展开。 第一个故事即讲了五位中的两位: 女侯爵和跟她一同 罹难的侍女。这是一个没有办法与自己女儿沟通的母 亲。女儿为了躲避她,远嫁西班牙。 于是她把对女儿 的思念,都化作一封封写给女儿的书信。但是女儿毫 不领情。当她最后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重新开始 的时候,她和她的侍女遭遇了坠桥事故。在这五人里, 怀尔德展示了各种交流悲剧: 母女之间、 男女之间、 孪生兄弟之间、施恩人与受恩人之间 …… 这个获得普 利策小说奖的作品,成为年代之写照。 彼得斯在 《交流的无奈 》 中, 将卡夫卡的 《城 堡》 ( 1926 ) 、 沃尔芙 《到灯塔去 》 ( 1925 ) 、 艾略特 《荒原 》 ( 1922 ) 这些 1920 年代出版的文学作品视为 人类交流困境的揭示之作 。 文学的视野 , 是时代的
52
论日常此在的沉沦时的影子 。 只有将这个物的世界 以及这个世界中进入我们生命的个体 , 领会为与自己 , 我们的人生才能 生命相逢的 “独一无二 ” 的 “你 ” 获得意义 。也就是说 , 人只有挣脱了因果律的 “它 ” 世界 ,才能实现自由 ,而自由便是为自己选择一次的 , “命运与自由彼此定有神圣誓 权利 。马丁 ·布伯讲 , 专注于自身与相 约 …… 实现自由而后与命运相逢 ”

讨论 , 更多地回到传播研究兴起的前夜 , 在学科建 制化之前探寻其源头 , 强调李普曼和杜威的论争作 为美国传播研究源头的重要性 , 并批判施拉姆的奠 基人神话说 。 在这两种观点交锋的背后 , 是人文主 义与科学主义之间的对立 , 也是传播学传递观与文 化观之间的分歧 。 在这些批判之后 , 大多数学者都 是用他人的酒杯 , 浇自己的块垒 , 有策略地选择了 自己的传统与先贤 。 本研究想要探讨的是 , 在这两 种看似对立的二元叙述中 , 二元之间的联系被忽略 和淡化 。 表现在美国传播思想的欧洲源头探讨问题 上 , 则是李普曼与杜威所代表的两种不同传播观念 的区别 。 而如不能厘清两者之间的共识与关联 、 差 异与分歧 , 则有碍于我们了解欧洲源头与美国本土 思想之间的差别 , 以就更难从现有的欧美关于传播 的思想与源头吸取经验与教训 。 1920 年代,美国作家怀尔德在他的 《圣路易斯雷 大桥》 一书出版。这本书讲述了 18 世纪秘鲁一座大桥 垮塌导致五位旅者坠入深谷的古老故事。一个来自意
瑏 瑣
瑏 瑢
逢的 “你 ” 的事物本身 , 成为人获得意义感 、 获得 精神自由 、摆脱因果律的唯一方式 。 不与自身错过的 , 在相遇的关系中发现 办法 ,是将 “它 ” 视为 “你 ” 我们的人生 。 在对人与人的共在的意义上 ,海德格尔与马丁 · 布伯有共识 ,更有差异 。 他们的共识表现在对 “它 ” 世界的理解与叙述中 。就差异而言 , 前者认为他人虽 然是与个人共在的生存 , 但是对于个体而言 , 只 是
, 因此,生活在 “他人 ” 之中,即是一种沉沦的 质” 方式 。他还进一步将沉沦的不同形式归结为闲言 、 好 : 奇、两可 “共处是靠闲言 、 好奇与两可来引导的 ,

。而 而沉沦于 ‘世界 ’ 就意指消散在这种共处之中 ” 存在论结构的根据是时间性 。此在在死亡中达到整全 同时就是丧失了此之在 ,死亡使此在的存在论界说成 为可能,存在者正是向终结而存在 , 对死亡的看法照 亮的是对此在的领会 。
瑤 瑏
新闻学与传播学
思主义这一 1920 年代的哲学家谱系中 , 哲学仍然关 注人类的命运 ,关注人类作为独一无二的有价值的个 体的存在 。 三、杜威 、 李 普 曼 : 欧 洲 传 播 思 想 美 国 化 的 双 在美国 ,20 世 纪 最 初 的 20 年 是 满 怀 信 心 的 20 年,也是一切社会和经济方面的不公平现象体现集中 的 20 年 。每一个头脑清醒的美国人在享受经济发展 的成果的同时 ,也为现实中存在的腐败 、 贫困和犯罪 等社会问题所苦恼 。 各个领域里的改革力量开始汇 流 ,形成了一场蔚为壮观的 “进步主义 ” 运动 。 交 流的问题 ,进入 20 世纪最初 20 年的美国也出现了 。 随着城市化 、移民进入美国 、电报铁路系统建立 、 报 刊等媒介的兴起 , 人们开始将 “传播 ” 视为一种重 要的社会现象 ,甚至将其视为引发社会失范等问题的 源头 。 史蒂文 ·迪纳在他关于进步主义时代美国的研究 : 中,提到了威尔逊总统在 1912 年的一次讲话 “昨 天,乃至自有历史以来 ,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作为 个体存在 ; 今天人们日常关系很大程度上跟非个人化 ” 人的孤 的大公司和机构发生的 , 而不是跟其他人 。

一种理想的人生状态 ,正是要以重新发现存在的 意义为前提。只有抱着向死而生的决心 , 接受死亡的 悬置,并依此展开生 存 中 的 各 种 可 能 性 , 拒 绝 “闲 ,才可能找到人生的意义 。 在这个 谈、好奇与两可 ” , “存在 ” 与 “时间 ” , 几乎概括了人的存 角度上看 在本身。 马丁 · 布伯的 《我与你 》 以 “我 — 你 ” 关系为 枢机, 系统地阐述了他的 “关系 ” 哲学。 在这位宗 教哲学家看来 , 宗教不过是人与上帝及其先知的对 话。人与人的关系也是如此 。如果, 我们只是将与自 身产生关联的一切在者都看成自身经利用的对象和欲 求满足的工具 ,那么是将他人作为物在进行把握和处 理。然而人生是唯一的 ,因而具有不可被证明的先天 特征 。在这个关于唯一性的寻求意义的命题 里 , 马 丁· 布 伯 的 “我 ” 与 “你 ” 的 视 角 , 具 有 了 意 义 。
⑤ ⑥ ④
另一 种 是 “把 ‘自 我 ’ 理 解 成 ‘唯 一 之 我 思 我 在 ” 。 它们导致同一结果 : 与世界的分离 。 这两种 者’

学说 ,其实都是出自同一逻辑 ,即非客即主 , 二元对 立。这两种思路 , 都只能用 “我 ” 与 “它 ” 的视角 来描述自身与世界的关系因而永远无法将人导入当下 。 的生活 ,永远 “不能抵达 ‘你 ’ 的现时 ” 他 认 为, 只 有 将 那 个 与 我 们 相 遇 的 人 认 作 “你” ,才能构成人与人的关系 , 人才能在这样的交 往中得到真正的满足 。即人的价值呈现于我与宇宙其 他在者的关系之中 ,而遮蔽于主体的二元对立之说则 、 “它 ” 的世界 ,唯有关系能把人引 滞留在表现世界 入崇高的神性境界 。 这位主张 “相遇 ” 哲学的犹太 学者 1965 年去世时 , 阿拉伯学生联盟派了代表团参 加了他的葬礼 ,向他致以哀思 。 存在主义者探讨人生的意义问题 。 他们展示了人 类的无家可归状态 ,海德格尔给出的药方是 : 人必须 在自己的有限生命里 , 与自身的存在可能性进行对 答。而马丁 ·布伯做的 ,是指出一条切实的路径 , 来 实现这种对答 。 因此 , 他倡导用 “我 ” 和 “你 ” 相 遇的思维 ,来化解这个难题 ,让人的因其唯一性而使 自身无法得到证明的生存本身具有意义 。 将所有与自己生命相遇的人都外在为 “它 ” 世 界,便是对时间万物表现出一种 “无差异 ( Indiffer瑡 瑏 。在这里 ,我们可以看到海德格尔讨 ence) ” 的心态
现代传播 2014 年第 1 期 ( 总第 210 期)
贺碧霄: 1920 年代欧美传播思想承继变异再研究
“常人” ,而只有逃避于常人 , 才能避免在世的沉沦 。 而马 丁 · 布 伯 却 认 为 , 人 与 人 之 间 , 只 有 相 互 以 “你” 的立场 ,即与他人实现主体与主体间的相遇 , 不做主体与主体观看的客体 、 或满足主体需求的客 体 ,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和价值 。 重奏 二、卢卡奇 《历史与阶级意识 》 的出版与 “人 道主义的马克思 ” 成为重要思潮 20 世纪前 20 年 , 与存在主义同样重要 , 而且彼 此之 间 有 过 论 争 与 交 锋 的 , 是 西 方 马 克 思 主 义 思 , 潮。 这种思潮 , 既批判资本主义社会 “人的异化 ”
贺碧霄: 1920 年代欧美传播思想承继变异入人
⑨ , 生” 的状态 。 一种是 “上帝进入我之 ‘无我之在 ’
不能把哲学思辨的观点从经验研究中完全剥离出来 , 是研究交流必然要研究当时的哲学思潮的原因 。 因为 在解读交流现象时 ,必须对解读该现象的读者本人已 经具有的 “启 示 性 原 则 ” 问 题 加 以 解 释 而 非 遮 蔽 。 而在 1920 年代的场景中 , 存在主义哲学是至关重要 的哲学思潮之一 。 《存在与时间 》 最早出现在 1927 年春胡塞尔主编 的 《哲学与现象学研究年鉴 》 第八卷上, 并同时出 : 版了单行本 。 海德格尔在本书的开篇提出 “存在 着” 或者 “是 ” 指的是什么? 我们至今无答案 , 所 以,需要重新提出 “存在的意义 ” 问题。 为了理解 这个问题 ,需要 “对时间进行阐释 ,表明任何一种存 。 当涉及到对个体 在之理解都必须以时间为其视野 ” , “此在的在世 与他人之间的共处时 , 海德格尔认为 本质是由共在组建的 ,…… 但是即使他人实际上不现 成摆在那里,不被感知 ,共在也在生存论上规定着此 ” , “他 们 的 共 同 存 在 在 淡 漠 和 陌 生 的 样 式 中 照 在 。 在 这 个 意 义 上 , 共 处 具 有 “庸 庸 碌 碌 的 性 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