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教育教学改革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_刘灿

合集下载

西南财经大学 刘灿 政治经济学1剖析

西南财经大学 刘灿 政治经济学1剖析
2010年以来,西南财经大学开始了一轮以深彻转变课 程教学范式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课程教学范式”是指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学共同体 成员所秉持的信念与价值、采取的技术及形式、形成的特 质及效果的总称。
课程教学范式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根据现代课程教 学的核心理念,围绕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应该提供 什么样的课程教学?怎样提供这样的课程教学?
二、当前政治经济学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困难
(一)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定位
政治经济学是高等学校经济学类核心课、经济学科理 论基础课,是经济学专业的“入门课”,是学习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和研究中国经济理论和实践的专业课。
(二)政治经济学教学面临的挑战 1、中国经济市场化对政治经济学传统体系的挑战。 2、教育国际化对政治经济学教学的挑战。 3、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引入对政治经济学带来“竞争性” 挑战。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 重要讲话中强调,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大 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提高质量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 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 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
按照资源共享的技术标准,对已经建设的国家精品课 程进行升级改造,更新完善课程内容,建设一批资源共享 课。
2012年建设1100门精品资源共享课。每门精品资源 共享课支持建设经费10万元。
(三)背景之三: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成为当前高 等院校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重点 3、完善和优化课程共享系统,大幅度提高资源共享服 务能力。 爱课程网 /home/ 4、继续建设高校教师网络培训系统,积极开展教师网 络培训。
教学管理等影响本科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综合改革 2012年建设180个专业综合改革示范点。每个专业点

全国第七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创新论坛在成都举行

全国第七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创新论坛在成都举行
家 ,也 有 2 O多岁 的年轻博士 。 在当前 国内上下深入开展 中国共 产党群 众路 线教 育活 动背景 下召 开本届 论坛 可 以说别 有 意蕴 。会议 开 始 ,全体 起
立 ,奏唱 国歌 ;四川大学 、中国社科 院经 济所 、四川省社科联 的领导讲话 言简意赅情切 。 专家大会发言精彩 纷呈 。卫新华 、裴长洪 、刘树成 、杨 春学 、孟捷 、张晖 明 、何 自力 、简新华 、张 衔 、蔡继 明 、杨 继瑞 、丁堡骏 、刘灿 、朱方 明、耿 明斋 、杨万东 和中国现 实经济
0 0 4 .2 7 0— 2 7 2 . [ 4 ] 马克思.资本论 :第 3卷 [ M] . 北 京 :人 民 出 版 社 ,2
[ 5 ] 十三大 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 上) [ z] .北京 :人 民出版社 ,1 9 9 1 .1 2 .
( 责任编辑 :张
琦)
全国第七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 与创新论坛在成都举行
问题等不 同维 度所做 的研究 报告 引人深思 ;分 会场讨论争论热烈 ,老 中青专家学者各 抒己见。
( 张

琦)
2 0・
马 克 思 主 义 经 济 学 , 具 有 普 适 性 是 一 项 重 要 的
步 探 索 ,形 成 新 的 理 论 及 实 践 成 果 ;其 三 是 根 到 全 新 的 理 论 成 果 及 实 践 成 果 。 第 一 个 方 面 着 重 于 马 克 思 主 义 经 济 学 的 运 用 ,第 二 个 方 面 及 第 三 个方 面 着重 于创 新 。这 三个 方 面都 可 能形 成 理 论 与 实 践 成 果 ,但 不 是 每 一 项 成 果 都 具 有 普 适 性 , 也 不是 每一 项 成果 都 创 新 或 发展 了 马 克 思 主 义经 济 学 。 可 以 这 样 认 为 ,只 有 被 实 践 证 明 正 确 、 且 能 够普 遍运 用 于 世 界各 国 、具 有普 适 性 意 义 的理 论 ,才 能 认 为 是 发 展 了 马 克 思 主 义 经 济 学 。 如 果 在 马 克思 主义 经 济学 中 国化 进 程 中形 成 的理 论及

【申请书】立本开新-强化特色-持续推进经济与管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五大改革

【申请书】立本开新-强化特色-持续推进经济与管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五大改革

成果名称:立本开新,强化特色,持续推进经济与管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五大改革1.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财经类大学担负着培养适应国家建设和行业发展需求的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使命。

我校长期以来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不断探索,1999年9月,学校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班正式开始招生,并在前期“211工程”建设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加强通识教育,拓宽专业面向,实施分类培养,发挥个性特长”的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思路,开始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2006年,学校以“质量工程”为抓手,推出通识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三大改革,构建有财经特色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2008年光华实验班招收第一届学生,学校坚持立本开新,强化特色,着力推进人才培养机制的五大改革,在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和创新经济与管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2010年,学校承担了“教育体制改革项目-—经济与管理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与创新”,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为抓手,在优质课程建设机制、金融学科群人才培养体系(即金融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改革取得新的进展,进一步实现高等财经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新突破。

学校在长期的实践中,在深化人才培养改革的各个阶段,立足于面向国家建设和行业发展需求,尤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指出的培养数以百万计的具有经济学、管理学及相关学科知识,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按照“理念优先、整体设计、改革推动、机制创新”的基本思路,构建了包括三类人才培养计划、五大机制改革、四大保障平台的经济与管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框架体系,努力为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格养成提供多样化的机会和充分的条件,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优良环境。

本成果经过长期在西南财经大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国内其他高校尤其是同类高校中起到了良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共享单车现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品质培养的启示

共享单车现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品质培养的启示

共享单车现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品质培养的启示收稿日期:2018-04-22基金项目:2018内涵发展定额项目-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经费-教学团队-北京农学院生物工程核心技术应用教学团队(5046516638/028)通讯作者:刘灿(1983-),男(汉族),湖北天门人,北京农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天然产物研究。

作为“互联网+公共交通”的模式创新,共享单车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出现,给大众绿色出行带来了方便,共享单车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崭新的交通工具使用模式。

共享单车的出现为大学生的培养带来了哪些启示呢?大学阶段深刻影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道德观念的建立,肩负创新人才培养、塑造人格的重要任务。

当前社会各界提倡创新、创业,创新不是喊出来的、凭空想出来的,它需要环境的孕育与培养,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1,2],大学阶段学习和熏陶尤为重要,大学课堂、图书馆、实验室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环境。

除了创新需要引起重视,在共享单车使用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和社会问题,值得深思和探讨,也对大学教育中人文道德的培养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一、强调紧密联系生活大学校园里,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在一起学习、交流,扩大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

此外,大学生自身具备一定的学习和思考能力,具有发现和创造新生事物的强烈愿望。

作为教师需要下功夫将教学活动与现实的生活联系起来,通过设置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让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

尤其是应用学科,知识一旦脱离生产、生活,就仿佛空中楼阁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时密切联系生活,解析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从而调动学生对知识探索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养。

二、重视信息课程教育共享单车是在二维码、卫星定位系统、无线网络等信息技术下发展产生的。

现阶段,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渗透到生活中,智能手机、电脑、应用软件与我们生活密切相伴,在信息化时代,新事物的出现离不开信息技术。

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经济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一支拔尖的经济学人才队伍变得尤为重要。

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应运而生,旨在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培养方案,培养出具备深厚经济学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精英人才。

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注重学科基础的打造。

学生在入学时将接受系统全面的经济学基础课程教育,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数学、统计学等。

这些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计划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

在基础课程的学习之后,学生将进入专业领域的深入学习。

计划将提供一系列的专业课程,涵盖国际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金融学、市场营销等。

通过这些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面,掌握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技能。

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除了理论学习,学生还将有机会参与各类实践项目和实习机会,如参与经济研究项目、参与社会调查、参与企业咨询等。

这些实践机会将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升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和经验。

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除了专业课程之外,计划还将提供广泛的通识教育课程,如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

这些通识教育课程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国际交流与合作变得尤为重要。

计划将提供丰富的国际交流机会,如学生交换项目、国际研讨会等。

通过这些国际交流活动,学生将有机会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拓宽自己的国际视野。

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出具备深厚经济学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拔尖人才。

通过系统的基础课程学习、专业能力培养、实践能力锻炼、综合素质培养以及国际视野拓展,计划将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培养方案,为他们成为经济学领域的杰出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一、本院简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NSD)是在著名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基础上新组建的、一个以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为主的科研教学机构,致力于中国社会科学的国际化、规范化、本土化,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的创新。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将作为国家发展研究院的一个机构继续存在。

作为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具有良好的学术气氛和学术传统,为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致力于推进中国社会科学的综合研究,尝试组织跨学科的研究,培养综合性的国家发展高级人才,以综合性的知识集结服务于我国改革发展和全球新秩序的建设,服务于社会科学的发现与探索。

这也是实现北京大学在新时期创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发展研究院将以国家发展为中心议题,立足于中国改革发展与现代化的实践,前瞻性地提出重大的战略、制度、政策和基础理论问题,持续关注全球格局的演变,参与改革发展与建设国际新秩序的高层对话。

按照“小机构、大网络”的原则,组织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培养综合性的国家发展高级人才,成为中国集结高水平综合性知识的一个学界思想库。

国家发展研究院现有博士生导师30名,陈平、宫玉振、龚强、海闻、胡大源、霍德明、雷晓燕、李立行、李玲、梁能、林毅夫、卢锋、马浩、平新乔、沈艳、宋国青、唐方方、汪丁丁、汪浩、巫和懋、鄢萍、姚洋、易纲、余淼杰、曾毅、曾志雄、张黎、赵耀辉、周其仁、朱家祥。

硕士研究生方向包括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政治经济学、金融学、经济史以及国民经济学等。

二、经济学双学士学位和经济学辅修介绍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双学位(辅修)项目成立于1996年,其目的是为适应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富有创新精神、跨学科优势的新型人才;以及选拔有志于经济学研究的优秀学生,培养世界一流的中国经济学家,和各行业未来的领军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及成长规律

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及成长规律

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及成长规律陈敬贵张鲜元刘黎一、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2005年3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宣布,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由于大学具有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人才荟萃、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国际交流广泛等优势,特别是大学通过教学与科研活动,培养优秀青年才俊,培养在科学技术和社会重要领域中最富创造力的群体,这是高等学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面临的新的重要历史责任。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在规模上获得了空前的发展,高等教育领域的各项重大改革正在逐步深入,不仅大大提高了我国总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人员的比例,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人才和智力准备,而且在为社会发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也进行了许多努力和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不少高校在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还采取了某些特殊的政策措施,例如允许智力超常、创造力强、表现优异的学生,在选课、跳级、提前毕业、免试保送研究生、硕博连读等方面有较大的自由度,增加了这些学生充分发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高校在加强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增强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能力等方面,又进行了很多新的探索。

但在我国经济和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的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与方法、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制度、人事与管理体制的改革,还很不适应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表现出相当的局限性,还未形成有利于各类专门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

因此,加强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也对高等学校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必须深刻理解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制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建构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

在线点播培训课程表

在线点播培训课程表
769
中国美学史(张法、刘方喜、刘成纪、余开亮、朱志荣)
804
中国民间文化(刘晔原)
147
美学(王德胜、邹华)
874
中国周边国际环境与海洋安全(吴希来,林宏宇,亓成章)
768
中国伦理思想史(“马工程”重点教材及课程培训)(张锡勤、张怀承、肖群忠等)
283
中西方哲学智慧(宋志明)
185
比较政治制度(谭融)
ID

培训课程
ID

培训课程
“马工程”重点教材课程教学培训(29)
本课程群均由“马工程”教材课题组专家担纲主讲,结合自身多年从事课程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探索和实践,引导学员学习、领会“马工程”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基本精神和总体要求以及“马工程”教材的主要内容和课程重点难点。
713
西方经济学(文建东、王志伟、吴汉洪)
707
网络写作(尹相如)
101
写作(董小玉)
384
应用写作(胡元德、冒志祥)
89
写作(高职)(尹相如)
427
古代汉语(王宁)
235
语言学(张先亮、聂志平、陈青松)
57
古代汉语(洪波)
55
比较文学(曹顺庆)
588
当代语言学(陈保亚)
239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先秦-六朝)(郭丹)
60
文学理论(陶东风)
162
400
经济法(郑曙光)
646
劳动法(常凯、陈布雷、李坤刚)
599
公司法学(赵旭东、王涌、李建伟)
258
国际环境法(林灿铃)
808
民事诉讼法(“马工程”重点教材培训)(李浩、谭秋桂、肖建国、汤维建)

新时代地方综合高校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新时代地方综合高校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新时代地方综合高校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作者:王德超裴长春尹凤哲朴成道来源:《科技风》2022年第28期摘要:以新时代卓越拔尖人才培养为目标,探析“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综合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本为本,落实四个回归,以全方位开放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为纲本,注重新时代教育技术与“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

着眼于“三位一体”卓越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实现新时代经济发展所需的高层次创新型拔尖人才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卓越拔尖人才;金课;三位一体中图分类号:G642.0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Outstanding and Top-notch Talentsin local Comprehensiv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Wang Dechao Pei Changchun Yin Fengzhe Piao Chengdao1.College of Engineering,Yanbian UniversityJilinYanji133002;2.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School of Engineering,Yanbian UniversityJilinYanji133002Abstract:With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outstanding and top-notch talents in the new era,this paper explores and analyzes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local comprehensiv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adheres to this principle,implements the four regressions,takes an all-round and open innovativ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as the outline,and pays attention to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the new era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ix outstanding and one top-notch" talents.Focus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ree-in-one"excellent and top-notch talent training system,we will realize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of high-level innovative top-notch talents required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Keywords:Outstanding and Top-notch talents;Golden class;Trinity我國高等教育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进入了内涵发展、模式转变和质量提升的重要节点,注重“以本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立德树人、发挥地域特色优势和注重教育顶层设计,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卓越拔尖人才的培养,改变教育教学方式,应用现代化教学资源,突破传统的课程理念和形态,建设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财政局关于表彰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的决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财政局关于表彰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的决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财政局关于表彰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财政局•【公布日期】2013.09.11•【字号】京教人[2013]18号•【施行日期】2013.09.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财政局关于表彰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的决定(京教人〔2013〕18号)各高等学校、区县教委、中等职业学校及有关单位:根据国务院《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和《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奖励办法》等文件精神,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财政局开展了第七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第一届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第四届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

经报请市政府批准,对以下教学成果予以表彰:北京大学王恩哥等申报的“北京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等8项成果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清华大学袁驷等申报的“推动国际化培养体系建设,促进高水平创新人才成长”等274项成果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北京工业大学刘中良等申报的“扬学科优势促研究性学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等381项成果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北京市商业学校史晓鹤等申报的“学生综合职业素养成长模式”等29项成果获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北京市自动化工程学校李季等申报的“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等38项成果获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王欢等申报的“校本课程优质资源共享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研究”等40项成果获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北京市育英学校于会祥等申报的“聚合课程合力,实现学生综合发展实效的实验研究”等120项成果获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中国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与成本的关系探析

中国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与成本的关系探析

数 的 一 般 形 态 可 以 表 述 为 : : Q, C F( P) 或 C F( P, )其 中 c为 成本 , 为 自 = Q, S ; Q
变 量 即大 学教 育 产 品 . 生产 要 素 的 P为 价格 . S为 类 别 变 量 。 C h , v o n Dai N. d
及 科 研 基 金 的 获 得 亚 太 经 合 组 织
或 未 知原 因 . 校人 才 培养 成 本 的提 升 高
育部 直 属 高校 成 本 投 入/ 出 效率 进 行 不 能显 著地 提高 其质 量产 出 。 产 了研究 : 中高 校 人才 培 养质 量 指标 用 其 师 资结 构 代 理 : 果 显 示 : 校 所 在 地 结 高 域 、 校类 型 和层 次 都 显著 地影 响 高校 高 成本 投入 的产 出效 率 理论 上 , 高校 的规 模 、 结构 类 型 、 质 影 响 :而 国 内外相 关 实证 研 究表 明 : 高 校 的 成 本 投 入 对 高 校 的规 模 、结 构 类 型 、质 量水 平 都有 较 为显 著 的 产 出 效 益 : 少 看 来 . 校 成 本 投 入 与 质 量 产 至 高 出具 有某 种 间接 的关联 国 内相关研 究
关键 词 : 高水平 大学 : 才培养 ; 人 质量 ; 成本
中图分 类号 :67 G 4 文献 标识 码 : A
作 为 高 等 教 育 实 施 和 职 能 发 挥 的 主 阵地 . 高等 学 校人 才 培养 的 质量 直接 关 系到 高等 教 育 的质 量及 其 产 出效率 : 既 然质 量 意味 着投 入 和代 价 . 么 在 现 那 有 技术 的 水平 上 . 国高校 人 才培 养 的 我
下假设 :
工资 、 生师 比等 规模 指标 观 测 出大 学规

西南财经大学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导师情况

西南财经大学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导师情况

西南财经大学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导师情况经济学院2003—2005年师资建设规划及2003年年度执行计划2003年1月一、导论(一)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从2003年到2005年,经济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要达到以下目标:1、通过本校培养(留校)和引进,适当增加在岗教师数量,基本满足理论经济学学科建设,本院各教学层次对理论经济学相关课程教学任务的需要。

2、通过引进、留校和在职培养等方式,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在岗教师的学历结构和整体知识水平。

3、通过师资结构调整,优化本院教学资源配置。

按理论经济学学科发展和相关课程教学的需要,整合各学科和教研室的师资力量,挖掘内部师资潜力,提高整体效率。

4、加强理论经济学的科学研究,为本学科的科研积极分子、具有较大科研潜力的教师适当减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时间从事理论经济学的相关研究,克服本院工作在科研方面的薄弱环节。

(二)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1、符合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

2、满足日常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

3、力争将国家级的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做大做强做优。

4、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建设一个知识水平高,年龄结构合理,充满生机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师资团队。

(三)对师资总量的供求分析1、师资缺口。

经济学院承担了全校与理论经济学学科相关的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层次多,教学任务繁重,教学科研压力大。

一些教研室的教师由于教学任务过于繁重,不仅没有时间进修学习,更新知识,没有时间静心从事科研,而且也没有时间休闲放松,高负荷的教学使我们的一些教师长期处于劳累和疲惫状态,影响到了我院教学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各教研室师资队伍的供需状况如下:(1)经济理论教研室,包括政治经济学教研室、国民经济学教研室。

现有教师15人,2002年全年教学工作量4739学时,按14.5人(1名教师进校半年)计算,人均327学时,从总体上看与学校规定的定额工作量(320学时)基本相当,但是考虑到以下因素,该教研室的师资仍然处于短缺状态;一是在最近三年内,有2名教师将陆续达到退休年龄;二是在最近的一两年之内,将有2名女教师妊娠生育;三是该教研室所授课程大班较多,学生人数在100人以上的班次达到25个;四是全校及本院本科和研究生的大幅度扩招。

西南财经大学 刘灿 政治经济学25815

西南财经大学 刘灿 政治经济学25815
郎咸平,杨瑞辉:《资本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改革》 《资本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改革》写作的目的是想重塑一个 马克思,也就是用唯物辩证法分析《资本论》所谈到的欧 洲的历史,重新塑造马克思的思想,以解答为什么资本主 义能持续领导世界。经过对欧洲一千年历史的分析,笔者 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现存所有社会的历史都是通过提 高民主和法治水平来遏制腐败的阶级斗争史。” 同时,笔者透过对马克思和亚当· 斯密的理论比较,还 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两个伟大思想家的思想有着惊人的 类似。马克思是透过“民主和法治”打击权力的腐败,而 斯密是透过“看不见的手”打击权力的腐败,而这两位大 思想家打击权力腐败的终极目标就是追求一个理想的社会, 马克思称之为“和谐的社会”,而斯密称之为“社会整体 利益”。
本文档相关内容参见 视频 6
思考与讨论:
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看待劳动价值论? 2、如何创新和发展劳动价值论? 3、如何认识资本的属性? 4、剩余价值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有现实 意义吗? 5、如何看待当代中国的资本、资本所得? 6、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剩余价值 和剥削吗?如何看待中国当前的劳资关系? 李铁映:《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相信国家是万能的; ——过去四十年中,所有引人注目的激进运动都 源自马克思主义以外的思想。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进一步阐明了在马 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运作市场经济体系的可行性, 同时还为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观找到了一个 极佳的契合点,基本上代表了西方关于马克思理 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该书于2011年4月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后, 即引起西方社会的普遍关注和争议,美国亚马逊 网站读者五星评论认为,“面对当前已经如行尸 走肉般的资本主义,这本书回归到马克思的基本 思想,并发掘出其哲学理论中的本质力量。他没 有回避马克思思想中的不足,但又充分阐述了马 克思对当今社会强大的影响力。”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教务处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教务处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教务处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公布2014年下半年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计划的通知》的通知各教学单位: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在我院的应用和共享,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2014年下半年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计划的通知》(教高司函[2014]33号,详见附件1)文件精神,学院决定组织教师参加网络培训。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培训对象院内承担与所培训课程相同或相近教学任务的在职教师,重点为中青年教师。

二、培训方式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以先进教学理念、经验、技术和方法的传授与交流为主要内容,由“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奖教师、国家精品课程主持人、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等担任主讲教师。

培训方式主要通过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系统进行,分为集中培训、网络直播培训、在线培训和网络公益讲座,详见附件1。

三、参加方法1.参训教师需在“网培中心”网站()上提前注册报名。

2.培训费先由教师个人垫付,待完成学习内容并取得《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培训证书》后,凭证书原件、复印件和学习总结到教务处确认、审核、报销。

请各教学单位根据本单位师资培养规划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需要,本着专业相近、课程相近的原则组织教师报名参加培训,每位教师限报一门课程,每门课程限报一人。

已参加过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计划的教师不可报名参加本次集中及在线培训课程。

请各教学单位于9月24日前将汇总整理好的《网络培训报名汇总表》发送至教务处徐践老师的办公网邮箱。

联系电话:7626121。

附件1:关于公布2014年下半年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计划的通知附件2:网络培训报名汇总表教务处2014年9月15日附件1教高司函〔2014〕33号关于公布2014年下半年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计划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为促进优质教学成果的应用与共享,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根据《教育部关于批准“本科教学工程”高等学校教师网络培训系统项目二期建设方案的通知》(教高函〔2012〕6号)精神,经研究,现将2014年下半年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计划予以公布(具体见附件1、2、3、4)。

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刘灿

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刘灿


成 员,国家社 会科 学基金 学科 评 审组 专 家 ,9)11省技 术 与学 术带 头人 ,享 受 国务 院特殊 津 贴
专 家 现 兼 任 中华外 国经 济 学说 研 究会 副会 长 、全 国马克 思列 宁主 义经 济思 想 史研 究会 副
会 长 、全 国《资 本论 》研 究会 副会 长等 职 务 、
业 ,留校任 教 至今 ..2()01年 3月 一2012年 12月任 西南财
经 大学 党委 常委 、副校 长 ;2{)10年 至 2()16年 任 西 南财 经
大学马 克思 主 义经 济 学研 究 院院 长 ,现 任 西 南财 经 大 学 学术委 员会 主任 、西 南 财 经 大学 全
国 中国特 色社会 主 义政 治经 济 学研 究 中心 学术委 员会主 任;国务 院 学位委 员会 学科 评 议 组
学》负责人

刘灿教 授 主 义经 济理 论 、经 济转 型
与 国有企 业 改革 、社会 主 义 产权 制 度创新 等 领 域发 表 论 文 多篇 ,主 持 完成 国家社 科 基金 重
点项 目和 一般 项 目 3项 ,独 著或合 作 出版 专 著 多部 ;1998年其 论 文“二 滩 经验 :我 国 大型投
果 一等 奖 ;还 获 四Jl1省 哲 学社 会科 学优 秀科研 成 果二等 奖 2项 、三 等 奖 2项 、




. 、




碑 瞅 毛『
擎祭 霹 零 ’
寥·
% 改
欧 略 以 双 嗓 改 一
一擎
袋 . ≥口
当代马克思 主义 经济学家

西南财大-刘灿

西南财大-刘灿

1、合理定位,科学发展,办出特色
建造特色是世界高校通行的发展战略,建设一批具 有行业背景的有特色的财经院校将成为推动中国高 等教育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现有高等财经院校中不少学校过去由行业部门举办、 服务行业发展、具有行业特色,这些学校随着学校 隶属关系的变化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 战,需要我们重新明确自身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地 位、作用和使命,即合理定位,科学发展,办出特 色。
时间
合计
2000年
1041
2001年
1225
91
231
42
6
96
210
15
65
28
14
29
12
386
2002年
1396
112
224
40
6
99
203
15
62
30
15
30
12
548
2003年
1552
121
223
37
6
97
188
16
64
33
15
29
12
711
2000~2003年高等学校分类别统计
经济学类在校学生数量变动情况 (1979-2005)
3644
2005年、2006年、2007财经院校新增专业分学科统计
3、传统的专业教育思想、模式还在影响着我们的人 才培养及教学过程,大众化背景下的“通识教育+宽 口径的专业教育”的理念还没有被广泛接受;与社 会需要不适应、与经济管理实践脱节的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还没有根本转变。
4、教学(学生学业)管理缺乏灵活性和选择性,限 制了学生的学习自由和多样性人才的发展,难以支 撑创新人才的培养。

坚持质量优先内涵发展全力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坚持质量优先内涵发展全力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坚持质量优先内涵发展全力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副校长刘灿全面解读本科人才培养A 2006年以来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主要成果回顾记者:“十一五”时期,学校党委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员工抢抓机遇、改革创新、艰辛实践,学校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实现了我校教育事业的历史性跨越,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

本科教学作为学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本科教学质量持续提升,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上学校主要采取了哪些举措?刘灿:让每一位学生受到最好的大学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学校本科教学一直坚持的目标,学校党政、各学院、广大教师、教务战线上行政工作人员都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十一五”以来,围绕“深化改革,提高质量”这一主题,我们着重推进了三大本科教育改革。

一是实施通识教育改革。

借鉴国内外一流综合性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学校对传统的专业教育进行大胆改革,按“授蒙养正,博雅信达,经世济民,大德天下”这一彰显财经特色的通识教育理念,将“求知、做事与做人相统一”作为通识教育的直接目标并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实行前期按大类培养、后期进行宽口径专业教育,先学科基础教育、后专业教育的教学安排秩序;进一步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建成了7个模块200余门课程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并重点建设了一批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在学生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方面不断创新,设立“通识教育学院”,实施“1+3”学生管理模式。

学校通识教育成功实现了两个转化:第一,将宽广的知识与无处不在的财经人文气息内化为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求真务实的科学品质、诚实守信的财经道德。

第二,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生形成的素质外化为诚实守信做人、开拓创新做事的形态,实现了求知、做事和做人的有机统一。

二是强化实践教学。

以“理论与实践、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三结合的建设思路,学校构建了具有财经特色立体化实践性教学体系,通过实践教学体系、创业教育体系、创新教育体系等三大体系打造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平台,实现了实践活动学分的互通互认。

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基于经管专业的融合提升

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基于经管专业的融合提升

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基于经管专
业的融合提升
韩飞;孙国伟
【期刊名称】《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36)1
【摘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民族地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发展滞后,不利于该地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文章以西部民族地区高校经管专业为例,结合“三螺旋理论”运行机制,研究经管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构建了西部民族地区经管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期为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总页数】6页(P69-74)
【作者】韩飞;孙国伟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陕西教师发展研究院;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欠发达地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校中企的建设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r——基于工商管理学院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视角
2.地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探析r——以土地资源管理与测绘工程专业融合为例
3.\"管工
融合\"视角下地方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r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4.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背景下地质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索5.民族地区高校经管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大学教学 2012年第1期30 刘灿,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

中国经济学教育教学改革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刘 灿摘要:进入新世纪,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及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创新,对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适应新形势和新变化,中国经济学教育应坚持“质量优先,内涵发展”,不断深化改革,探索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的路径。

中国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涉及教育教学过程各环节的综合改革,应以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为载体,以学科优势为支撑,以教学改革为动力,紧紧抓住基础理论教学、科研训练与社会实践三个基点,把知识、能力素质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一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本科基础教育平台。

关键词:中国经济学教育;深化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经济学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理论创新和高端应用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中国经济学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面临着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一重大问题。

一、中国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中国经济学教育教学改革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树立全面发展和多样化的人才观念,力争在影响和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和薄弱环节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创新经济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

在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我们应坚持经济学基地建设的三大宗旨:一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学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二是为国家、民族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理论素养的经济学基础人才;三是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经济学创新基础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国经济学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中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培养一大批站在时代前列、具有强烈民族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经济学基础理论功底宽厚,专业知识丰富,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了解中国国情,具有国际视野,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应用实践能力,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使之能够成为国家需要的经济学理论创新人才、中国经济学学科未来领军人物、经济金融机构中的高级经济学家和高端应用人才。

中国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我们应着力于三大任务:第一,继续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学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理论阐释和理论指导。

第二,坚持中国的经济学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进入世界主流;同时,立足于中国的本土实践,植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制度背景,构建适合中国历史、文化和制度背景,符合中国本土经济社会需求的经济学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

第三,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创新高校人才引进、培养、用人机制,着力打造由学术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组成的创新团队,形成专业教师职业发展、教师教学能力与学术水平提升的新机制,努力造就一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经济学教育教学的专业队伍。

二、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本科基础教育平台中国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涉及教育教学过程各环节的综合改革。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主要任务,我们在这一改革的整体设计上,应以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为载体,以学科优势为支撑,以教学改革为动力,紧紧抓住基础理论教学、科研训练与社会实践三个基点,把知识、能力素质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一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本科基础教育平台。

该培养平台的内容包括:1.共同知识基础教育。

按照“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的理念,除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外语、数学、计算机、统计与数理分析、体育等基础课外,开设自然科学、哲学、心理学、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通识课程,构建学生“大文”、“大理”和跨学科的共同知识体系。

2.经济学学科基础教育。

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积极吸收人类社会优秀文明成果,从大学科、开放性的视野出发,构建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和方法+西方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中国经济改革与实践”为内容的三大板块的经济学理论课程体系。

3.学生科研创新训练。

针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通过实施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学术训练及科研课题、开放性学科学术交流和暑期学校等相关科研训练项目,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学术研究能力。

4.应用创新及社会实践。

通过加强实务、实践性课程项目、学科应用创新实验教学项目、社会实践及实习项目建设,学科知识竞赛等,将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有机融合,构筑课内外一体化、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5.国际化培养及交流。

根据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与工作能力培养的要求,构建一个开放性的国际化培养平台,包括以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跨国经济管理和国际商务能力等培养为重心的双语或全英文教学体系及课程设置;实施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人才培养项目如海外访学及实习计划、全英文短期(暑期)课程(海外教授讲授)和学生自主参加国际学术交流项目(会议、论坛、课题研究等)。

三、拔尖创新人才的质量标准和人才类型作为国家和经济社会需要的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其本科人才质量标准体现在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当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包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以及主动实践和创新的能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具有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能够用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现实经济问题;掌握和系统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分析工具,了解中外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发展历史;具有较强的数理经济学功底,掌握现代计算和分析技术,对现实经济问题具有较强的敏感性以及较强的获取和分析经济数据、经济信息的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开放精神,具备熟练的国际语言交流能力和较强的跨文化沟通及工作能力;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广博的跨学科知识,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具备进入经济学及相关专业研究生培养深造的潜力。

我们培养出来的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应该是独具特色的学生,他们共同具有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的理论知识基础和方法论基础,经过研究生阶段培养和实践工作经验积累,今后会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科学技术、政治上有创造力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优秀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针对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需要和经济社会的不同需求,这些学生今后可能成为以下三种类型的人才:一是理论经济学学术型创新人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家,高校经济学高水平教学科研人才,经济学学科未来领军人物和学术骨干等高层次研究人才。

二是复合型高端经济学应用型人才: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高层管理者,经济金融机构总部中高层管理人员及分支机构负责人,经济、金融机构的首席或高级经济学家等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

三是国际化创新人才:在世界经济、金融组织和外资(总部或区域总部在外或驻华)企业从事经济预测分析、战略规划、综合事务管理的国际化高端人才和高级经济管理者。

四、质量优先、内涵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实施通识教育改革,夯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础创新人才的一个成才特点是“厚积薄发”。

因此,培养高素质的本科创新型人才,在基础知识结构的形态方面要求“宽”、“厚”、“通识”;在思维特征方面要求“思变”和“慎密”,树立批判性思维;在人格素养和精神气质方面凸显“高品位”、“个性化”、“崇尚创新”。

中国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引进现代通识教育理念,借鉴国外一流综合性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对传统的经济学专业教育进行大胆改革,按“授蒙养正,博雅信达,经世济民,大德天下”这一通识教育理念,将“求知、做事与做人相统一”作为通识教育的直接目标并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行前期按大类培养、后期进行宽口径专业教育,进一步调整课程体系结构,构建“共同基础课+通识核心课+大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跨专业选修31课”组成的逐次递进的课程模块,建立“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体系。

2.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加强学生科研及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基于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的特质,应按照全面发展、能力为重的原则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理论与实践、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三结合的建设思路,构建开放性、一体化的实践性教学体系,通过科研训练、实验实践教学、社会实践三大体系打造学生经济学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平台。

在教学环节上,推行专业经典文献研读、本科生科研训练、社会实践与调查、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增加实践教学的学分;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上,构建校内学科基础实验和综合创新实验的实验平台及校外实习基地;在课程建设上,重视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开设一些研究型、实验型和方法论课程,通过这些课程训练学生的自主创新和研究能力。

3.探索特殊人才特殊培养的多通道途径为了给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格养成提供多样化的机会和充分的条件,我们应在各校已有的经验基础上推进新的改革,如全面构建集主副修制、第二学位培养制、双学位制、校际合作培养制、校企合作培养制和国际合作培养制等多通道的学业修读体系;如针对特殊人才特殊培养的双语或全英语教学实验班、“经济学+X”等双学位班、各种特殊培养计划和创新人才班、国际化的“2+2”、“2+1+1”等联合培养项目,以及本硕博长学制、连通培养等。

中国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没有统一模式,应鼓励各个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与优势,探索和积累自身特有的经验。

五、深化改革,推进培养机制体制创新一是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建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组织形式。

根据学科性质和教学需求,逐步推广小班授课,关注学生差异,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个别教学,突出因材施教;加强互联网交流学习平台建设,推行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网络教学组织形式;推行现场教学,通过深入企业或项目现场,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推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要大力推广启发式、讨论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营造开放性、协作性、自主性学习氛围。

推动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研究性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

鼓励教师减少课堂讲授内容,精讲重点难点,给学生更多自主思考和探索的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