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物理书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
人教版物理书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人教版物理书九年级全一册知识点【篇一】机械能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10.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9.比热(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10.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11.比热的单位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2.水的比热是:C=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13.热量的计算: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汇总
冲刺期末知识点1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扩散可以发生在气体,液体,固体之间。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叫热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3看见的叫机械运动,闻到的叫分子热运动。
4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5内能是指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内能与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体积有关。
6物体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少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7热量是指传递能量的多少,指的是过程量,可以说转移多少热量,不可以说具有多少热量。
8做工和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只要是动的,就是做功,一冷一热就是热传递。
9比热容反应的是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10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叫热机,常见的热机有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
11内燃机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他们都有,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
12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成机械能,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13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空气和汽油混合物,柴油机吸气冲程吸入空气,汽油机做功冲程有14火花塞,柴油机做功冲程有喷油嘴。
15热值是指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与其质量的比,热值是物质的一种性质是由材料本身决定的与其他量无关。
16能量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灭,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和保持不变。
因为能量是守恒的,所以永动机不可能造成。
17带电物体本身就有吸附轻小物体的性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18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玻丝正,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橡皮负。
19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0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2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负电荷或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22通路:电路有电流,断路:电路无电流,短路:电路电流过大,且用被短路的电器无法工作。
首尾依次相连叫串联,两端分别相连再连入电路叫并联。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1. 运动的基本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等。
2. 重力与运动:重力概念、地球引力、物体自由落体、抛体运动等。
3. 动量与力:动量的概念、动量守恒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合力与分力等。
4. 动力学:牛顿第一、二、三定律、摩擦力、弹力、弹性力学等。
5. 机械能与功:机械能的概念、机械能守恒定律、功的概念、功率等。
6. 压强与浮力:压强的概念、变形与应力、浮力的概念、浮力定律、浮力应用等。
7. 稳恒电流:电流的概念、电流表的使用、电阻与电流的关系等。
8. 电路的分析:串联与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电功率与耗散功率、电阻与导体的区别等。
9. 磁场与电流:磁感应强度、电磁感应、电动势、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原理等。
10. 声音的传播与听觉:声音的产生、传播、频率、波长、声音的反射与回声、声音的音调和音色等。
11. 光的传播与成像: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凸透镜和凹透镜成像、眼睛的构造和视觉等。
12. 温度与热学:温度的测量、热量的传递、物体的热膨胀等。
13. 热与功、功与能:热力学第一定律、功与热的关系、能的转化与守恒等。
14. 物质的三态与物态变化:固体、液体、气体的特性、物态变化的热学过程、气体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等。
15. 环保与绿色能源:能源与环境、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等。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背诵精华 (推荐)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名师剖析必考知识点,值得下载打印背诵)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2节内能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②质量③材料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热传递: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
“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注: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叠加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的距离,海的深度,冰川到船的距离);四、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也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我们听见立体声就属于双耳效应的应用);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小;3、音色:声音的品质特征;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六、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 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一、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③换算关系T=t+273K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展工作。
分类及比拟: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用处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量程-20℃~110℃-30℃~50℃35℃~42℃分度值1℃1℃0.1℃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分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分开人体读数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合适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外表相平。
二、物态变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1、熔化和凝固①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熔化图象:②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2、汽化和液化:①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外表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外表积⑶液体外表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外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到达沸点。
⑵继续吸热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②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节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那么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那么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互相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 当分子间间隔增大,大于r 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② 当分子间间隔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间隔大于10 r 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非常微弱,可以忽略了。
〔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势能越大〕第二节内能1、内能:▲物体温度改变,内能一定改变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内能不能为零〕。
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 〕。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质量、物质的种类、物质状态、体积等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一样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一样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是等效的〕。
①做功:〔能量的转化〕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本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互相转化的过程。
9年级物理人教版知识点
9年级物理人教版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知识点包括:
1.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
也可以称其为热能。
2.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 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以上就是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知识点考点精华总结归纳人教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考点精华总结归纳人教版初中上册物理公式和知识点一、能量的转化与守恒(1)能量及其存在的形式:如果一个物体能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自然界有多种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内能、光能、电能、化学能、核能等。
(2)能量的转移与转化: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如发生碰撞或热传递时;也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如太阳能电池、发电机等。
(3)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4)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最普遍的基本定律。
大到天体,小到原子核,也无论是物理学问题还是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的问题,所有能量转化的过程,都遵从能量守恒定律。
二、热机1、内燃机及其工作原理: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又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按燃烧燃料的不同,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柴油机等。
(1)汽油机和柴油机都是一个工作循环为四个冲程即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的热机。
(2)一个工作循环中曲轴和飞轮转2圈,对外做一次功,有四个冲程。
(3)压缩‘冲程是对气体压缩做功,气体内能增加,这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做功冲程是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这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5)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其它三个冲程要靠飞轮的惯性完成。
(6)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不同处物理九年级上知识点人教版一、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③换算关系T=t+273K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超全知识点总结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质子原子核宇宙物质分子原子中子核外电子二、质量符号:m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国际单位:千克(kg)常用:克(g)、毫克 (mg)、吨(t)3、单位的换算关系: 1kg=103g 1mg=1o-3g=10-6kg 1t=103kg4、测量工具:天平种类: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5、天平的使用方法(1)天平的调节(一放平,二回零,三调横梁成水平):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b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上 c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这时横梁平衡.(2)天平的使用:a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b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从大到小试加砝码,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c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值。
(称物体,先估计,左物右码方便自己。
增减砝码用镊子,移动游码平高低。
)(3)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a被称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即测量范围)b用镊子加减砝码,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弄湿、弄脏砝码。
c潮湿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盘中。
三、密度符号:ρ1、物理意义:密度是表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物质,比值不同的性质的物理量.2、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3、符号:ρ单位:千克/米3kg/m 3 常用单位:克/厘米 3 g/cm34、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克/厘米3= 103 千克/米35、常见物质的密度值: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 表示的意思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6、性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 同各物质, 密度值一定 ,不同的物质密度值一般不同 .物质的密度值是由物质本身决定, 跟质量、体积、形状、位置无关.7、应用:(1)据m = ρv 可求物体的质量。
(2)可鉴别物质。
(可以用比较质量、体积、密度等三种方法)(3)可据v = m /ρ求物体的体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一、力和运动1. 力的表示方法及单位:力的大小用牛顿(N)表示,方向用箭头表示,箭头指向力的作用方向。
2. 力的合成与分解:多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一个力也可以分解为多个分力。
3.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力为零。
4.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a = \\frac{F}{m}\\)。
5.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于不同的物体上。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1. 力的合成:当多个力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可以用合力代替这些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力的合成法则决定。
2. 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被分解成多个分力,分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力的分解法则决定。
三、平衡力与平衡条件1. 平衡力:当物体受到的力平衡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平衡力是使物体保持平衡的力。
2. 平衡条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满足两个条件:合力为零,力的矩(力对物体的作用点产生的力矩)为零。
四、摩擦力1. 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物体在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下,可以处于静止或滑动状态。
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当物体处于滑动状态时,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
2.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性质和物体之间的压力有关。
五、力的性质与力的计算1. 力的性质:力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量。
2. 力的计算:力的计算可以通过力的合成和分解、牛顿第二定律等方法进行。
六、力的作用效果1. 使物体产生形变:拉力、压力等。
2. 使物体产生速度的变化:推力、拉力等。
3. 使物体改变形状:剪切力、挤压力等。
七、机械能与能量转化1.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动能,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平方成正比。
2. 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作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3.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一个封闭系统中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知识梳理:1.物质的结构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2物质一般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式存在,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3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绕核运动;4量度宇宙的大小通常用光年,量度原子的大小通常用纳米;2.质量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kg,测量质量通常用天平;3.密度1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2密度的公式:P= ,国际单位是:kg/m33密度测量的一种间接测量方法,通过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物体的体积,再根据公式进行计算;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知识梳理:1.机械运动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2.参照物1定义:说物体是在运动还是在静止,耍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2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是相对于所选择的参照物而言的,即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3.运动的快慢1速度①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②速度的公式: ,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③速度的主单位为米/秒m/s,常用单位为千米/时km/h,1 m/s= km/h;④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它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平均速度①变速运动: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变速运动;②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大致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运动快慢的程度.③求平均速度或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都可以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只要知道公式中的两个因素,就能计算出第三个未知量;4.长度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使用刻度尺前要“三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选、放、看、读、记”五点方法:要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的刻度尺;放置刻度尺要沿着被测物体;观察示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的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2更精确的测量工具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3长度的单位①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其他常用单位,比米大的是千米km,比米小的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②单位换算:1 km=103m, 1 m=10 dm=102cm=103mm=106μm=109nm.5.时间1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其他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1 h=60 min,1 min=60 s;2测量工具是钟表;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用停表,日晷和沙漏是古代的计时工具;6.误差①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②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与测量工具和测量的人有关;③减小误差的方法主要有:使用精密测量工具;测同一长度时选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④误差和错误不同;误差不是错误,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错误是由予不遵守测量规则引起的,是不应发生的,应当避免;7.力1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托起一个鸡蛋的力大约是 N;2力的作用效果: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包括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示意图:可以形象描述力的三要素;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一般起点在物体上即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代表力的方向,在同一图中,线段越长表示力越大,最后在箭头旁用数字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5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有力作用的物体可以不相互接触;8.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解释:“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指当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任何运动的物体将以力消失时的速度沿力消失时的方向沿直线永远运动下去;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得出的;9.惯性1定义: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2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而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处于何种运动状态等因素无关;3认识身边的惯性现象,并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现象;10.二力平衡1二力平衡的概念: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说这几个力平衡,这时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且合力为零;如果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就称二力平衡;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是: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但“平衡力”的两个力的作用点在同一物体上,而“相互作用力”的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第十三章力和机械知识梳理:1.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2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任何物体受力后都会发生形变,有些物体撤去力时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特性叫弹性,这样的形变叫弹性形变;也有一些物体撤去力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特性叫塑性;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撤去力后物体也不能恢复原状,如在使用弹簧、橡皮筋等时不能超过它们的弹性限度,否则会损坏它们;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恢复弹性形变的方向一致;2.弹簧测力计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叫测力计;常用的测力计有弹簧测力计、握力计等;2弹簧测力计①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②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两看、一调”,“两看”即使用弹簧测力计是先观察量程测量范围,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最大测量值,否则会损坏弹簧测力计,要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认清每一个小格表示多少牛;“一调”即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指针不在零刻线位置,应该先调节指针归零;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此外,用弹簧测力计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二是测量时,拉力的方向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三是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指针对磕钧刻度线垂直;3.重力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2重力①重力的大小也叫重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比值约是 N/kg,用g表示这个比值,用G表示重力单位为N,m表示质量单位为kg,则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以写成G=mg;g= N/kg,表示质量是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牛顿;在不要求很精确的情况下,取g=10N/kg.②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应用它可以做成重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可以检查桌面是否水平;③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质地不均匀或外形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以用支撑法或悬挂法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找到重心.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不在物体上;4.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2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3种类: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4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接触面积、运动速度等因素无关;5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使接触面更粗糙;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得光滑、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使两个相互接触的摩擦面彼此离开;5.杠杆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2五要素:一点、二力、两力臂.“一点”即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O”表示;“二力”即动力和阻力,它们的作用点都在杠杆上;动力是使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F1”表示,阻力是阻碍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F2”表示;“两力臂”即动力臂和阻力臂,动力臂即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L1”表示,阻力臂即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L2”表示;3杠杆平衡条件当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下就说杠杆平衡;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表达式是F 1L1 =F2L2,或写成 = ;4三种杠杆及其特点①省力杠杆:当动力臂>阻力臂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阻力,则此杠杆为省力杠杆;省力杠杆虽然省力,但费距离;如起子、剪铁皮的剪刀、铡刀等;②费力杠杆:当动力臂<阻力臂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阻力,则此杠杆为费力杠杆;费力杠杆虽然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竿、理发剪刀、赛艇的桨等;③等臂杠杆:动力臂=阻力臂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阻力,则此杠杆为等臂杠杆;等臂杠杆即不省力也不省距离;如天平;6.滑轮及滑轮组滑轮是变形的杠杆;1滑轮的种类及特点①定滑轮:滑轮的轴不随物体移动,这种滑轮为定滑轮;定滑轮不省力F=G物,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动力臂和阻力臂都为滑轮的半径;②动滑轮:滑轮的轴随着物体移动,这种滑轮为动滑轮;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当不考虑滑轮自重和摩擦等条件且竖直提升时,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F= G物,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滑轮的直径是阻力臂滑轮的半径2倍的杠杆;③滑轮组: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成为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取决于接触动滑轮的绳子的段数n,在不考虑滑轮摩擦条件下,使用滑轮组的拉力F= G物+G动滑轮;7.其他简单机械:轮轴和斜面都是省力的简单机械;生活中的轮轴有门把手、方向盘、扳子等;盘山公路属于斜面;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知识梳理:1.压力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2方向:总是与被压物体表面垂直并指向被压物体表面;3压力的作用点在被压物体上;4压力有时由重力引起,这时它的大小与重力有关;有时不是由重力引起,它的大小与重力无关;5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大小有关,还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2.压强1压强的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2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任何物体能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3公式和单位压强公式为p= ,其中F表示压力,单位为牛N;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p表示压强,单位为牛/平方米N/m2,牛/平方米有一个专用名称叫帕斯卡,简称帕,符号为Pa;这个公式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4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减小压力可以减小压强;3.液体的压强1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系,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2公式和单位液体压强公式为p=ρgh,其中ρ表示液体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kg/m3;g为常数,一般取 N/kg;h表示液体深度,即自由液面到所求液体压强处的距离,单位为米m;p表示压强,单位为帕斯卡Pa.液体压强只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液体重、容器的横截面积粗细等因素无关;4.连通器1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2特点:如果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3应用:茶壶的壶身与壶嘴组成连通器,锅炉与外面的水位计组成连通器,水塔与自来水管组成连通器,此外船闸也是利用连通器的道理工作的;5.大气压强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大气压是由于气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而产生的;2大气压的测量①两个着名实验世界上筹名的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实验者是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奥托·格里克;第一个准确测量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实验者是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②气压计:测量大气压的仪器;主要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两种,氧气瓶上的气压计就是一种无液气压计;③标准大气压:托里拆利通过实验测得的水银柱高度为760 mm,通常把这样大小的气压叫做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 mm水银柱汞柱=×105 Pa,在粗略计算时,标准大气压的值可以取105 Pa.3大气压的变化①大气压与高度: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减小是不均匀的;在海拔3000 m以内,大约每升高10 m,大气压减小100 Pa;②大气压与沸点: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高原上气压低,水的沸点低于100℃,所以烧饭要用高压锅;③大气压与天气有关,一般情况是晴天的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气压比夏天高;4大气压的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都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6.液体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7.浮力1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3浮力的大小可由以下方法求测得:示重法两次测量法:F浮=G物—F示;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二力平衡法悬浮、漂浮时:F浮=G排;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 F向上—F向下;受力分析法:物体在三个力或多个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可利用竖直向上的力之和=竖直向下的力之和列方程求解;4阿基米德原理①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它同样适用于气体;②表达式:F浮=G排=ρ液gV排;5物体的浮沉条件:浮力与物重及整个物体密度的关系浸没时是:当F浮< G物时,下沉,这时ρ物<ρ液;当F浮> G物时,上浮,这时ρ物>ρ液;当F浮=G物时,悬浮,这时ρ物=ρ液,V排=V物;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F浮=G物,ρ物<ρ液,V排<V物;6浮力的应用①轮船:是利用密度大于水的钢铁做成空心,使之能浮在水面上的道理做成的,轮船的大小通常用排水量表示;轮船的排水量是指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②潜水艇:是靠充水或排水的方式改变自身重来实现浮沉的;③气球与飞艇:内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④密度计:密度计是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密度计在较大密度的液体里比在较小密度的液体里浸得浅一些,所以密度计的刻度是上小下大;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知识梳理:1.功1功的初步概念: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做了功;2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3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功=力×力的方向上的距离;功的计算公式:W=Fs,用F表示力,单位是牛N,甩s表示距离,单位是米m,功的符号是w,单位是牛·米,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焦耳,焦耳的符号是J,1 J=1 N·m;在竖直提升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时,计算公式可以写成W=Gh;在克服摩擦做功时,计算公式可以写成W=fs;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当不考虑摩擦、机械自身重等因素时,人们利用机械所做的功等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这是一种理想情况,也是最简单的情况;2.机械效率1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用不用机械都必须做的功;额外功: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是总功;2机械效率的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3计算公式:η=W有用/W总,其中,用W有用表示有用功,用W总表总功,用η表示机械效率,从公式中不难得出η的结果没有单位,且用百分比“%”表示;3.功率:1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2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3计算公式:P= ,其中W代表功,单位是焦J;t代表时间,单位是秒s;P代表功率,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1瓦=1焦耳/秒,即1W=1J/s;功率的常用单位还有千瓦kW,kW=103W;4.能的概念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能量和功的单位都是焦耳;具有能量的物体不一定正在做功,做功的物体一定具有能量;5.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大;3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静止的物体动能为零,匀速运动的质量一定的物体不论匀速上升、匀速下降,匀速前进、匀速后退,只要是匀速动能不变;物体是否具有动能的标志是:它是否在运动;6.势能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1重力势能①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②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被举的高度.质量相同的物体,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越大;被举得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③一般认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重力势能为零;位置升高的质量一定的物体不论匀速升高,还是加速升高,或减速升高,只要是升高重力势能在增大,位置降低的质量一定的物体不论匀速降低,还是加速降低,或减速降低,只要是降低重力势能在减小,高度不变的质量一定的物体重力势能不变;2弹性势能①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②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是:弹性形变的大小对同一个弹性物体而言;③对同一弹簧或同一橡皮筋来讲在一定弹性范围内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物体是否具有弹性势能的标志:是否发生弹性形变;7.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8.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9.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利用的机械能源有水能和风能.大型水电站通过修筑拦河坝来提高水位,从而增大水的重力势能,以便在发电时把更多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第十六章热和能知识梳理: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及分子间有间隙;温度越高,扩散过程就越快,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大;3.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由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跟温度有关;因此物体的内能也跟温度有关;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4.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但本质不同;做功是其他形式的能与内能的转化,而热传递只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5.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单位是J/kg·℃.6.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7.热量的计算——热平衡方程当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接触时,热量就要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一直到两个物体温度相等为止,此时称它们达到热平衡;在无热量损失的情况下,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Q放就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Q吸;Q放=Q吸;8.热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如汽油机、柴油机火箭都是利用燃料燃烧放出的内能转变为机械能来做功;9.燃料的热值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单位是J/kg.10.热机的效率任何热机都不可能把燃料释放的内能全部用来做有用功,如汽油机、柴油机的废气要带走相当一部分内能,冷却系统也要散出很多内能,在热姆里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跟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11.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1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第十七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梳理:1.一次能源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例如:化石能源、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2.二次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定的能源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例如:电能;3.不可再生能源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例如: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气、核能;4.可再生能源可以在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例如:水的动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食物等生命物质中存储的化学能;5.核能原子中由于原子和中子依靠核力紧密结合在一起,所以是原子核分裂或聚合需吸收或放出能量,这种能叫核能;6.得到原子能的两种方法一是用中子轰击比较大的原子核重核使其发生裂变,变成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巨大的能量;另一种是用某些质量很小的原子核轻核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释放出巨大的核能,这就是聚变;7.链式反应用中子轰击铀235原子核,铀核分裂时释放核能,同时还会产生几个新的中子,这些中子又会轰击其他铀核……于是就导致一系列铀核持续裂变,并释放出大量核能,这就是链式反应;8.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核能火炉”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巨太的核能;。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学好物理的每一个知识点,会让你发现更多的奥秘。
那么关于九年级上册的物理知识点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仅供参考。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1、电路的组成: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电路。
(1)电源:提供电能;(2)用电器:消耗电能;(3)导线:传输电能;(4)开关:控制电流通断。
2、电路的三种状态①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②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做开路;③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的极上而不经过任何用电器的电路叫短路。
是绝对不允许的。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连接情况的图叫做电路图。
(1)用规定的元件符号(2)导线画线做到横平竖直(3)元件不要画在电路拐角处4、内能(1)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②内能与温度有关,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从微观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都有关。
③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2)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
内能也常叫做热能。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①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形变有关。
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②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比如静止在地面土的物体。
③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做功相互转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
-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以相近于光速的速度直线传播;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
-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镜面反射:光线经过镜面反射形成像。
2. 光的折射和透镜
-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角、入射角和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 透镜的种类:凸透镜和凹透镜,以及它们的特点和成像规律。
3. 光的色散和光的原理
- 光的色散: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所以会发生色散现象。
- 白光的分光:白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谱。
- 光的干涉和衍射:光的干涉是光的波动性质,衍射是光的波动性质和直线传播性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4. 机械波和声音
- 机械波的分类:横波和纵波。
- 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的震动传播的,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 声音的特性:声音的频率决定了音调,声音的振幅决定了音量。
5. 电学基础
- 电流和电压:电流是电荷的流动,电压是电场力对单位正电荷所做的功。
- 串联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中电流相同,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并联电路中电压相同,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
- 电阻和电功率:电阻是电流受到的阻碍,电功率是电势差和电流的乘积。
这些是九年级上册物理的主要知识点,具体内容可以根据教材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人教版
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人教版【力学部分公式】1、速度:V=S/t2、重力:G=mg3、密度:ρ=m/V4、压强:p=F/S5、液体压强:p=ρgh【热学部分公式】1、吸热:Q吸=Cm(t-t0)=CmΔt2、放热:Q放=Cm(t0-t)=CmΔt3、热值:q=Q/m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利用/Q燃料5、热平衡方程:Q放=Q吸【篇二】1.实验:用两相同的电加热器给M相同的沙子和煤油加热,它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
可以看到:1)在通电相同的时间里,甲醇的温度升高得高。
2)要使水和煤油升高到相同的温度,则应给水的挥发的时间熔化要长一些。
2.结论:质量相同(如:1kg,也叫单位质量)的不同的物质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如:大家都升高1°C时),吸收的热量是各异的。
物理上,把物质的这一种特点叫比热容比热容。
3.比热容定义:单位质量的某一种物质的职能部门温度上升(降低)1°C时吸收(放出)的热量a.单位:J/(kg°C)读作:L焦耳每千克摄氏度b.符号:C如:C水=4.2×103J/(kg°C)c.意义:1kg水在温度升高(降低)1°C时,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d.比热表:1)水的比热要记住。
水的比热很大。
2)水和冰的比热未必一样,说明:同一物质,在不同的状态下的比热各异一般不同。
3)液体的比热比固体的比热大。
金属的比热都较小。
e.分压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受温度、质量和物体的形状的损害,但要受物态的影响。
f.练习:关于比热容,下列廉洁正确的是:()A.比热容大的压强物体吸收的热量多。
B.质量相同的相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在的吸收的热量多。
C.比热容的单位为J/kg.D.一桶水的比热容大于一杯水的比热容。
4.热量的计算: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t其中:c为该物质的比热容职能部门一定用J/(kg°C)。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电学基础电流的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在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在导电溶液中,电流方向与正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与负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电流强度:表示电流大小的物理量,简称电流。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I=I1=I2)。
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I=I1+I2)。
电压: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二、质量与密度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地理位置、状态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国际制单位是千克(kg)。
密度: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不同物质有不同的密度。
三、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分子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就越大。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包括做功和热传递。
四、机械能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是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弹性势能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单位是焦耳。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五、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这些知识点构成了九年级上册物理课程的主要内容。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建议多做练习题,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也要注重实验操作和观察,以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致辞讲话、条据书信、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物理讲的是“万物之理”,在我们身边到处都蕴含着丰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理知识。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概述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推力或拉力。
- 力的作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物体的形状。
- 力的单位:牛顿(N)。
2. 力的分类-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 弹力:物体发生形变后产生的力。
- 摩擦力:物体间接触面之间的阻力。
- 支持力:物体受到的垂直于接触面的支持力。
3. 力的合成与分解- 合力与分力: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可以合成一个等效的力,反之亦然。
-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两个力的合力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计算。
4. 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的位移。
- 加速度:速度的变化率。
5. 运动的规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除非受到外力作用。
- 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F=ma。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压强和浮力1. 压强- 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
- 压强的计算公式:P=F/A,其中P是压强,F是作用力,A是受力面积。
- 液体压强: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的压力。
2. 浮力- 浮力的产生:物体浸入液体时,受到的向上的力。
-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 浮力的计算:F浮=ρ液gV排,其中ρ液是液体密度,g是重力加速度,V排是排开液体的体积。
三、功、能量和功率1. 功- 功的定义:力使物体沿着力的方向移动所做的工作。
- 功的计算公式:W=Fscosθ,其中W是功,F是作用力,s是位移,θ是力与位移方向的夹角。
2. 能量-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3. 功率- 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 功率的计算公式:P=W/t,其中P是功率,W是功,t是时间。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总复习重点短语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总复习重点短语
1. 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 动力:动力是使物体发生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的力量。
3. 速度:速度是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是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距离。
4. 质量:质量是物体所固有的属性,是物体对惯性的度量。
5. 重力:重力是地球吸引物体的力,也是物体的重量产生的原因。
6. 弹性:弹性是物体恢复形状和大小的能力。
7. 热量:热量是物体间由于温度差异而传递的能量,是由分子
间的热运动引起的。
8. 牛顿:牛顿是物理学家,提出了经典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
9. 压力:压力是物体受到的力除以作用在物体上的面积。
10. 阻力:阻力是物体在运动中受到的与其运动方向相反的力。
11. 浮力: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12. 效率:效率是执行某项任务的有用功率与总功率之比。
13. 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和相互作用的科学。
14. 磁力:磁力是磁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力。
15. 电力:电力是由电荷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
16. 电流:电流是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线截面的数量。
17. 电压:电压是电荷在电路中移动时产生的势能差。
18. 电阻: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通过的程度。
19. 电能:电能是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能量。
20.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这些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学的一些重点短语,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2节内能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②质量③材料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热传递: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
“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注意:①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②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③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④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
如果没有温度差,就不会发生热传递。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第3节比热容1、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是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比较比热容的方法: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②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大。
2、热量的计算公式:①温度升高时用:Q吸=cm(t-t0)②温度降低时用:Q放=cm(t0-t)③只给出温度变化量时用:Q=cm△tQ——热量——焦耳(J);c——比热容——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m——质量——千克(kg);t——末温——摄氏度(℃);t0——初温——摄氏度(℃)审题时注意“升高(降低)到10℃”还是“升高(降低)(了)10℃”,前者的“10℃”是末温(t),后面的“10℃”是温度的变化量(△t)。
由公式Q=cm△t可知: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是由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变化量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1节热机1、热机:热机是利用内能来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热机的种类:蒸汽机、内燃机(汽油机和柴油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2、内燃机:内燃机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四冲程内燃机包括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在单缸四冲程内燃机中,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为一个工作循环,每个工作循环曲轴转2周,活塞上下往复2次,做功1次。
在这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而其它三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
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①汽油机工作过程: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气缸。
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
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结束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曲轴转动,对外做功。
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气缸。
②柴油机工作过程:3、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①汽油机的气缸顶部是火花塞;柴油机的气缸顶部是喷油嘴。
②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柴油机吸气冲程吸入气缸的是空气。
③汽油机做功冲程的点火方式是点燃式;柴油机做功冲程的点火方式是压燃式。
④柴油机比汽油及效率高,比较经济,但笨重。
⑤汽油机和柴油机在运转之前都要靠外力辅助启动。
第2节热机的效率1、热值: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用符号q表示。
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等无关。
单位:固体燃料的热值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J/kg);气体燃料的热值的单位是焦耳每立方米(J/m3)。
公式:①Q=qm 变形:m=Qq q=QmQ——放出的热量——焦耳(J);q——热值——焦耳每千克(J/kg);m——燃料质量——千克(kg)。
②Q=qV变形:V=Qq q=QVQ——放出的热量——焦耳(J);q——热值——焦耳每立方米(J/m3);V ——燃料体积——立方米(m 3)。
物理意义: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 ,它表示:1kg 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7J 。
煤气的热值是3.9×107J/m 3,它表示:1m 3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9×107J 。
影响燃料有效利用的因素:一是燃料很难完全燃烧,二是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散失很多,只有一小部分被有效利用。
2、热机的效率:定义: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标志,与热机的功率无关。
公式:总有用Q Q η由于热机在工作过程中总有能量损失,所以热机的效率总小于1。
热机能量损失的主要途径:废气内内、散热损失、机器损失。
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① 使燃料充分燃烧,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② 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
③在热机的各种能量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常见热机的效率:蒸汽机6%~15%、汽油机20%~30%、柴油机30%~45%,内燃机的效率比蒸汽机高,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高。
第3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第十五章 电流与电路第1节 两种电荷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符号是Q 。
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 )。
2、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①使用验电器。
验电器的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
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②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③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摩擦起电原因:由于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的物体,要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的物体,要得到电子,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注意:①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只能转移带负电荷的电子;②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将带上等量异种电荷;③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两物体摩擦不会起电;④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但电荷总量守恒。
能量转化:机械能-→电能4、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常见的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湿润的物体、含杂质的水、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油、陶瓷、纯水、空气等。
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既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它们可以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导体内部自由移动。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在绝缘体中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
(绝缘体中有电荷,只是电荷不能自由移动)金属导体容易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酸碱盐的水溶液容易导电靠的是正负离子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绝缘体不能导电但能带电。
第2节电流和电路1、电流:电流的形成: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
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
2、一个完整电路的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3、电源: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叫做电源。
干电池、蓄电池供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发电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持续电流形成的条件:①必须有电源;②电路必须闭合(通路)。
(只有两个条件都满足时,才能有持续电流)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用电器: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
导线:传导电流,输送电能。
4、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此时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路是闭合的。
开路(断路)——断开的电路叫断路,此时电路不闭合,电路中无电流。
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把电源正、负极连在一起,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或使导线的绝缘皮燃烧引起火灾,这是绝对不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