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新)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什么是周长》。

二、教材分析《什么是周长》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的第一节课,是新课标教材中"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有关"图形与测量"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基础上展开的,这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计算的基础。

因此,使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非常重要。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体验"边线、一周"这些词,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结合具体实物,通过观察、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教学难点是能测量并计算图形的周长。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基础上展开的,这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计算的基础。

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我在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用观察演示和动手操作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操作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建构新知。

四、教学目标:(一)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能测量并计算图形的周长。

(二)让学生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在观察、“摸一摸”、“描一描”等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进行交流的过程认识周长;结合具体情境,小组同学通过观察、度量、计算等活动,探索图形的周长。

(三)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实物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什么是周长。

教学难点:探索、掌握测量周长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树叶、尺子、绳子、4个正方形。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周长”。

1.激趣导入师:同学们,秋天到了,秋天是树叶飘落的季节。

老师搜集到许多各种各样的树叶,同学们,你们想欣赏一下吗?请看大屏幕。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

什么是周长东阳市城东街道塘西小学张汉丽【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起始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是本课和本单元学习的重点。

过去的教学把关注点放在图形周长的计算上,而对周长概念的构建仅是一带而过,这样常常会给学生后面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带了困难和障碍,部分学生也会因缺乏对周长概念的深刻理解,而在后续的学习中常常把周长和面积的概念混淆。

因此,教科书在编排上重视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从任意(不规则)图形入手,通过看、描、量、数等系列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直观的体验和感悟周长的实际意义,同时也避免学生产生只有规则图形才能求周长的思维定势。

学生从周长意义的角度探索出如何得到平面图形周长的一般方法,体现了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为后续学习奠定很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什么是周长”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这是由于在实际生活体验中,学生见到、摸到、用到的图形形状、大小比较多,而感受和关注周长的时候比较少。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在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中,认识物体表面或图形的周长。

2、会计算多边形的周长,并能寻求简单合理的运算途径。

3、能与他人合作,测量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周长,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发展合作技能。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周长,会测量并计算基本图形的周长。

难点:理解周长的含义,初步探索各种图形的周长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直尺、软尺、线绳、叶子、多媒体课件、5厘米的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1)描一描师:秋天来了,树叶纷纷从树上飘落下来,有一只小蚂蚁开心地在树叶上爬起来。

请仔细观察。

谁来说一说它是怎样爬的?生: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爬了一圈。

(一圈也就是一周。

)师:老师把蚂蚁爬的路线描了下来,我们就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了。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教材解读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教材解读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教材解读全文共2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教材解读1一、说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

是学生以后学习各种图形周长计算的基础,在整个几何知识教学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材在编写上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生活,强调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让学生具体感知什么是周长,从而真正理解周长的概念。

二、说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并且已经掌握了这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

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及各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知道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

由于周长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因此在教学时我通过“描一描”﹑“摸一摸”图形或通过物体的边线来具体感知什么是周长,从而真正理解周长的概念。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周长意义里“长度”含义的理解可能会有困难。

但低年级学生对身边的、有趣的学习内容特别感兴趣。

因此,我在本课教学中注重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演示、动手操作等生动的学习过程中建构新知。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课标中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认知规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能测1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2)过程与方法:在“描一描”“摸一摸”等学习活动中培养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估腰围、测腰围的过程中培养估测的能力,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2)教学难点是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1《什么是周长》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1《什么是周长》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1《什么是周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5.1《什么是周长》》这一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知道周长是指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但是对于周长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能够找出简单图形的周长。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周长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能够找出简单图形的周长。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周长的形成过程,能够用语言描述周长的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引导发现法、操作活动法、交流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周长的概念。

同时,我还会运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周长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形,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特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周长。

2.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周长的意义。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会适时给予引导和反馈,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

3.演示: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的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周长的形成过程,加深对周长的理解。

4.练习:让学生自主找出一些简单图形的周长,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5.总结:通过学生总结和教师点评,让学生巩固对周长的理解,并能够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北师大版数学教案设计

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北师大版数学教案设计

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北师大版數學教案設計
一、教学目标
(这部分主要描述您希望学生在完成这堂课后能够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
(这部分主要介绍《什么是周长》这一主题的主要知识点和教学重点)
三、教学方法
(这部分主要描述您将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例如讨论,实践操作,小组合作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或故事引导学生对“周长”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 新知讲解:利用直观教具或者多媒体设备,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

3. 学生实践: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手测量物体的周长,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周长的概念。

4.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检查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周长的概念。

五、教学评价
(这部分主要描述您将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课堂表现,作业,测验等)
六、教学反思
(这部分主要是您在完成这堂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成功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以上就是一个基本的教案设计框架,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什么是周长》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什么是周长》教案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什么是周长》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什么是周长》。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理解周长的概念,知道周长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2.学会使用直尺测量封闭图形的周长。
3.能够找出生活中具有相同周长的图形。
4.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合作能力。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周长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测量不同物品的周长。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学生将使用直尺测量不同图形的周长,并计算出结果。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学生们对生活中的周长实例很感兴趣,这说明他们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得较为紧密。但在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上,学生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为此,我会设计更多贴近生活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周长应用的理解。
另外,我发现在新课导入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但在提问过程中,部分学生显得有些紧张,不敢大胆发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将在课堂上创造更加轻松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

北师大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教案

北师大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教案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在这一环节,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仍不够牢固。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计划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举例:以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图形为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测量其周长,强调周长的计算方法。
(2)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掌握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举例:讲解如何计算等边三角形、矩形、圆的周长,并给出具体计算公式。
(3)比较图形周长的大小:学会比较不同图形周长的大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和应用。从教学过程来看,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和总结。
首先,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这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大多数学生对测量物体边界长度的问题表现出较高的关注度,这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基础。但在这一环节,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今后在提问时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周长的基本概念。周长是指封闭图形边界上的长度总和。它是衡量图形大小的重要指标,在日常生活和工程测量中有广泛的应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以正方形为例,讲解如何计算其周长,并解释周长在制作桌布、围栏等实际场景中的应用。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周长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周长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什么是周长》(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什么是周长》(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什么是周长》(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在执教《什么是周长》这一课时,我选择了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概念,并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来测量和计算封闭图形的周长。

一、教学内容1. 周长的定义:周长是指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2. 周长的测量方法:用尺子直接量、滚动法、摆动法等。

3. 周长的计算方法:对于规则图形,可以通过边长×边的数量来计算周长;对于不规则图形,可以通过化简为规则图形的方法来计算周长。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周长的概念,能够正确地测量和计算封闭图形的周长。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周长的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难点是对于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尺子、剪刀、彩笔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张自己喜欢的图形纸片,一把尺子,一张白纸,一支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形,问学生:“你们能告诉我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吗?”引导学生思考周长的概念。

2. 讲解周长的定义: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周长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

3. 测量周长: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选择一个图形进行测量,记录下测量的结果。

5. 计算周长:讲解规则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一下自己测量的图形的周长。

7. 课堂练习:出示一些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用学到的方法测量并计算出它的周长。

8. 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收获。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什么是周长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测量方法:尺子直接量、滚动法、摆动法等计算方法:规则图形:边长×边的数量;不规则图形:化简为规则图形七、作业设计1. 请用尺子量一量,并计算出下面各图形的周长。

(1)正方形:边长4厘米(2)长方形:长6厘米,宽3厘米(3)圆形:直径8厘米答案:(1)正方形周长=4×4=16(厘米)(2)长方形周长=(6+3)×2=18(厘米)(3)圆形周长=3.14×8=25.12(厘米)2. 自己画一个不规则图形,并尝试用学到的方法计算出它的周长。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什么是周长》省级比赛说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什么是周长》省级比赛说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什么是周长》省级比赛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什么是周长》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它让学生初步接触周长的概念,理解周长的意义,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来测量和计算物体的周长。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周长概念的初步认识,为其后续学习平面几何图形周长计算、实际应用等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他们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需要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活动,理解和掌握周长的概念。

同时,由于周长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对其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周长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和计算物体的周长。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思考、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和计算物体的周长。

2.难点: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以及周长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感受周长在生活中的应用。

2.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周长的概念。

3.操作教学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周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周长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周长的意义。

3.实例讲解: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和计算物体的周长。

4.实践操作: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巩固周长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什么是周长》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测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周长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周长,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他们对新知识充满好奇,愿意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但同时,学生的数学思维还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和动手操作来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周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周长。

2.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周长的意义,灵活运用测量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周长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在动手测量中体验周长的意义,提高操作能力。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圆形的硬币、长方形的手帕等。

2.学具:每组准备一把尺子,用于测量物体周长。

3.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和测量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硬币、手帕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引发学生对周长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一些实例,如圆形硬币的周长、长方形手帕的周长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什么是周长?如何测量周长?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物体,用尺子测量其周长,并记录结果。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1课时 什么叫周长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1课时 什么叫周长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1课时:什么叫周长第一部分:教学目标1.了解周长的概念和基本概念;2.能够用公式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3.通过练习巩固了解和掌握周长的相关知识。

第二部分:教学重点1.掌握周长的概念和基本概念;2.理解周长的计算方法;3.巩固和加深对周长的认知。

第三部分:教学难点1.如何应用公式计算周长;2.怎样将周长的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第四部分:课堂教学1. 自主探究活动1:教师先拿出一根棒子,然后问学生:这根棒子的长度是多少?学生回答后,再问学生:如果我们把这根棒子交还给你,如何才能知道这根棒子的周长?活动2: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然后问学生:这条线段有几个边?这条线段的周长是多少?如果将这条线段变成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让学生计算。

2. 提高学习1. 教师讲解周长的概念、性质及应用,可以用板书进行概念讲解。

2. 通过自主探究活动的引导与指导,让学生对周长有了直观的认识,然后师生共同探讨周长计算方法和公式,加深对周长的认识。

3. 根据教材内容,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周长计算训练题,让学生熟练掌握周长计算方法,能够简单应用周长公式进行计算。

3. 巩固练习1. 小组合作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周长计算练习,教师在练习过程中进行巡视,对于练习困难的学生可以进行指导和帮助。

2. 课堂测试:测试学生是否掌握了周长的相关知识,能够简单应用周长公式进行计算。

第五部分: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周长的概念、性质及应用。

教师通过自主探究和提高学习等环节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巩固练习。

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和掌握周长的相关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什么是周长》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用直尺和圆规测量图形的周长,并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周长的规律,从而达到理解周长概念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但是对于周长的概念可能会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来理解。

他们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对于长度单位的概念和应用有一定的了解,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此外,学生对于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有一定的经验,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来完成任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用直尺和圆规测量图形的周长。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用直尺和圆规测量图形的周长。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直尺和圆规测量图形的周长。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操作活动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操作活动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和理解周长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直尺、圆规、图形卡片、绳子等。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张自己喜欢的图形,用直尺和圆规测量周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情境,如“小猫围着花坛跑了三圈,请问小猫一共跑了多少米?”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周长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围巾、操场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的周长是什么。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周长的概念。

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本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基础上展开的,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计算的基础。

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开始逐步抽象出周长的概念,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加深对周长的认识和掌握。

能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此课也是后面学习周长的测量与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与关键。

数学课标中提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在设计本课时我从以下几点进行了尝试:1、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观察和描画喜欢的图形来感受周长的含义。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对知识产生兴趣是课堂的根本,本课尝试使用演示导入的方式,引入课题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观察力。

2、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在进行知识技能学习的同时,不忘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

本课设计让学生摸一摸,量一量腰围的活动,感到周长的例子身边到处有。

3、注重数学活动中的评价,在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兴趣的同时,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摸对周长送实物,回答问题后除了言语上的鼓励,同学还可以自己贴上小贴片。

师评、互评、自评等评价方式贯穿课堂始终。

4、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来帮助学生理解难点,多媒体的运用还可以省略一些环节,节省出时间让学生有更多活动时间。

二、学生分析授课前对学生进行了三角形、平行四边、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考察,学生对于以上图形认识扎实,同时班上还有一些学生对梯形、不规则图形也有了解。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什么是周长》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周长的意义,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探究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前两年级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图形知识和简单的测量方法。

他们对图形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意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周长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1.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知道周长是指封闭图形的边界线的长度。

2.让学生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和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

对于周长的概念,学生可能有一定的困惑,不容易理解周长是指封闭图形的边界线的长度。

对于计算周长的方法,学生需要掌握如何测量和计算不同图形的周长,这需要一定的实践操作和思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3.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播放视频和动画,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封闭图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引起学生对周长的兴趣。

2.探究周长的概念:通过展示不同图形的边界线,引导学生理解周长是指封闭图形的边界线的长度。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什么是周长》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用直尺和圆规测量封闭图形的周长,为后续学习面积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但对于周长的概念和测量方法还是陌生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测量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知道封闭图形的周长是指围成封闭图形的所有边的总长度。

2.让学生学会用直尺和圆规测量封闭图形的周长。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探究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用直尺和圆规测量封闭图形的周长。

2.难点: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测量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合作交流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测量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封闭图形卡片、直尺、圆规等测量工具。

2.准备PPT,展示相关图片和动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封闭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特征。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图形的周长是什么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周长的定义:“周长是指围成封闭图形的所有边的总长度。

”并用动画展示封闭图形一周的边。

让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张封闭图形卡片,使用直尺和圆规测量图形的周长。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测量方法。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并说出测量方法。

教师点评并总结测量周长的方法。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测量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引导学生探究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测量方法。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周长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新)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新)

(4)
(5)
(6)
开口的图形没有周长,只有封 闭的图形才有周长。
谁来帮帮小蚂蚁? 我到底爬了多 少厘米?
怎样才能知道我的周长有多长呢?
7㎝ 5㎝ 2㎝
7+5+2=14(㎝)
三角形三条边的总和就是三角形的(周长)
量一量、算一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6厘米 2 4厘米 厘 米 3厘米 2 厘 米 2 厘 米
三、运用“平移”的方法比较两个图 形周长是否相等。
用四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下面 的图形。哪个图形的周长最短?
(1 ) 10厘米
(2 ) 10厘米
(3 ) 8厘米
小朋友们, 在今天的游玩中,你 有什么收获吗?
一、周长的含义,掌握了什么是周长 (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 长。),同时能正确地描出物体的边 线。
二、掌握了测量物体或图形周长的方 法。(①测量规则图形的周长可采用 尺测法;②测量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则 采用绳测法。)
1厘米 2 厘 米
3厘米 6+3+4=13(厘米)
3厘米 2+2+3+3=10(厘米)
3厘米
2+2+1+3=8(厘米)
小结:对于规则图形周长测量,可采用尺测法。 用尺子测量出图形外围每条边的长度,再把每条边 的长度相加,这样就可以求出规则图形的周长。
量一量
算一算
小结:测量不规则图形(曲线型图形)的周长, 可采用绳测法,用一条细绳绕图形一周,减去绳 子多余部分,再拉直,量出绳长,就得到了不规 则图形的周长。实际上就是“变曲为直”,再用 尺测法。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学习目标
1. 掌握什么是周长,并能正确的描出物体的 边线。 2. 知道如何测量规则与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3.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能比较不同图形 的周长情况。 4. 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 切联系。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教学课件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教学课件
8×2+5×2+9=35(厘米)
9厘米
4、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5米,周长是 多少米?
15+15+15+15=60(米) 答:周长是60米。
课堂小结
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就是把所有围成多边形的 线段长度相加,是几边形就是 几条边的长度相加。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 收获?
课后作业
将每段小路依次相加
190+410=600(米) 560+240=800(米) 600+800+200=1600(米)
一条小路环绕着一个小公园,小公园 的周长是多少米?
列综合算式
240+410+200+190+560 =1600(米)
答:小公园的周长是 1600米。
求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120米 86米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课后反思
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 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Nhomakorabea天




伴你成长
200米
(170+230)+(140+160)+200=900(米)
2、用4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出3种不 同形状的图形,说说拼成的图形周长是多少。
10厘米
8厘米
10厘米
3、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8分米
15分米
17+8+15=40(分米)
(18+22)+26+36=102(米)
3、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120+120+120=360(米) 120×3=360(米)
(110+90)+(124+86)=400(米)
求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75米
100米
75米
75+75+75+75+100=400(米) 75×4+100=400(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厘米 2 厘 米
3厘米
三角形的周长 是13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 是10厘米。
这个四边形的周长 是8厘米。
找一找:下面哪些图形能找出它们 的周长,哪些不能,为什么?
(1) (2)
(3)
(4)
(5)
(6)
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
答: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
不一样长。
这两幅图形的周 长一样长吗?
动物锻炼身体:一片长方形草地被分 成A、B两部分,小鼹鼠和大象要分别绕A、 B两块草地跑一圈,他们跑的路一样长吗?
B
A
比一比,,看谁最聪明
用四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下面 的图形。哪个图形的周长最短?
(1 ) 10厘米
(2) 10厘米
(3 ) 8厘米
小朋友们, 在今天的游玩中,你 有什么收获吗?
一、周长的含义,掌握了什么是周长 (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 长。),同时能正确地描出物体的边 线。
二、掌握了测量物体或图形周长的方 法。(①测量规则图形的周长可采用 尺测法;②测量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则 采用绳测法。)
三、运用“平移”的方法比较两个图 形周长是否相等。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我爬过一周的长度 就是树叶的 周长 。
我跑过的一周的长度就是跑道的周长。
图形一周的长度 一周 长度 周长 就是图形的周长。
不仅树叶的表面有一周,许许多多物体的表面都 有一周,在你的身边找一找、摸一摸吧!
窗户的周长
哈哈, 你会描吗?
哈哈, 你会描吗?
银杏叶的周长
枫叶的周长
请用彩色笔描出下面图形的边线。
1、请用彩色笔描出下面图形的边线。
×
谁来帮帮小蚂蚁? 我到底爬了多 少厘米?
怎样才能知道我的周长有多长2=14(㎝)
三角形三条边的总和就是三角形的(周长)
下面图形的周长是多少?量一量、算一算。
3厘米 6厘米 4厘米 3厘米 2 厘 米 2 厘 米 3厘米 2 厘 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