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专业课发展心理学知识点:自我发展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什么是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发展的内涵广义:心理的种系发展——动物种系演进——比较心理学心理的种族发展——人类历史发展——民族心理学个体心理发展——一生全过程——个体发展的心理学狭义:个体心理发展心理发展的规律性(1)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2)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1)方向性: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2)顺序性:从婴儿、幼儿、童年、少年、青年到中老年期心理发展方向和顺序是先天的、固定的。
(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一生全程发展按不均衡速率向前进展,时快时慢一般趋势:第一发展加速期:婴幼儿期缓慢发展期:童年期第二加速发展期:少年期(主要指青春期发育期)成熟期(平稳变化阶段):中年期下降期:老年期心理发展的动因之一: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高尔顿)之二: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华生)之三:遗传与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二因素论)之四: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班杜拉)之五: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维果斯基)之六: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皮亚杰)主要观点:心理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1)在心理发展中,主体和客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即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2)主体和客体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
3)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受个体主观能动性的调节。
●认知发展本质的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1. 图式:认知结构功能:对客体信息进行整理、归类、改造和创造作用:使主体有效地适应环境发展:不断建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方式:同化和顺应2. 同化: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作用:强化并丰富已有的认知结构。
使图式得到量变。
3. 顺应:当主体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的要求时,改变原图式,或创造新图式的过程。
使图式得到。
4. 平衡:主体发展的心理动力,是主体的主动发展趋势。
皮亚杰认为主体与环境的平衡是适应的实质。
皮亚杰认为,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1、发展心理学:广义上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和发展的科学。
狭义上是指个体心理发展心理学。
2、图式:就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3、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当幼儿处于陌生的、不仍肯定的情景时,他们往往从成人的面孔上探寻表情信息,然后决定自己的行动。
婴儿成长到七八月时发生。
3、镜像自我:以镜子中自己的形象为比喻,指从外界得到关于自己的外表、形象的认识和他人对自己的行为举止和人格等方面的评价。
4、直接推理:是由一个前提本身引出某一结论的推理。
间接推理:是由几个前提推出某一结论的推理。
5、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特定的条件中的自我整合与适应之感,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
6、同一性迟缓:是指青少年正处于同一性危机之中,但是成人或社会没有给予他们责任或义务,或者对他们的责任只是进行了模糊的定义。
一、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Preyer,1842-1897)撰写的《儿童心理》出版,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
霍尔将研究的范围扩大到青年期。
最早研究老年心理学《衰老:人的后半生》荣格最早对成年心理学做了研究。
精神分析学派对个体一生全程发展率先做出了研究。
荣格提出前半生和后半生分期的观点;重视“中年危机”;论述老年心理。
埃里克森扩充到老年期。
二、发展心理学问世。
霍林沃思发展心理学概论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三、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意识和无意识人格结构理论本我:无意识的本能;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意识结构;遵循现实原则超我:良心和自我理想;遵循(道德)伦理原则文明的产生与超我密切相关人格发展阶段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人的本能,尤其是性本能。
性概念是广义的,不仅包括两性关系,也包括使身体产生快感的一切事情,比如吸吮、排泄、皮肤接触、和身体运动等。
性本能表现为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被称为“力比多”(libido)。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第1节:发展心理学概述第一单元个体发展心理学(教程第117-119页)知识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要点:发展心理学的定义(识记)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
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的心理发展。
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个体心理发展规律。
知识点:发展心理学的发展(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1.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普莱尔(W.Preyer)。
普莱尔1882年发表的《儿童心理》一书是第一本较为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被公认为是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识记)3.儿童心理学的演变与发展。
(二)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研究(三)我国的发展心理学(四)要点: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理解)1.揭示了婴儿心理发展能力。
2.儿童社会化的问题受到普遍的重视。
3.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获得了新的突破。
4.毕生发展的观点日益为广大心理学家接受。
5.系统的观点已经渗透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
第二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程第119-122页)要点: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识记)1.客观性原则2.能动性原则3.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要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式(识记)1.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察,也叫追踪研究。
纵向研究是了解心理在时间上的实际变化。
2.横断研究: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考察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
3.纵向与横断相结合的研究。
知识点: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要点:观察法(应用)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记录被试者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并以此为依据分析心理发展特征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是发展心理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
观察法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发展心理学知识点发展心理学知识点第一节概述一、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以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心理发展的规律。
二、个体心理发展具有多种特殊的性质,可归纳为如下几种基本性质:1.总是指向一定的方向并遵循确定的先后顺序)。
2.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人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而是按不均衡的速率向前推进的。
从出生到幼儿期属于第一发展加速期,青春发育期为第二个发展加速期)。
3.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
4.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
5.心理发展进程中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2.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3.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4.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四、各种发展心理学派都必须对如下一些问题作出阐述:1.遗传素质与环境和教育因素空间是以什么样的关系制约着心理的发展;2.心理的连续不断发展与阶段性跳跃之间是如何有机统一起来的;3.在心理发展中个体的自主生成、自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之间是怎样取得平衡4.不同心理机能发展过程中是否具有各自的“关键期”,与发展可塑性的关系如何。
五、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达尔文的《一个婴儿的传略》。
六、1.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
德国生物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科学獐心理学的奠基人。
他于1882年发表的《儿童心理》一书被公认为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2.20世纪中期以后,儿童心理学的发展进入了演变和增新的时期。
3.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从此确立了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地位。
4.早在20世纪初,霍尔就对老年心理进行了研究,并著有《衰老:人的后半生》七、横断研究:是在短的相同的时间段内,同时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
发展心理学复习要点
发展心理学复习要点1.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生物和遗传因素
-行为主义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
-社会文化理论
2.早期发展
-出生后的感知和认知能力
-社会情绪发展
-社交关系的形成
-早期语言发展
3.儿童和青少年发展
-认知发展阶段
-情绪和性格的发展
-社交和同伴关系
-学业和职业发展
4.成年发展
-身份和角色的发展
-爱情和亲密关系
-职业和事业的发展
-中年危机和后期发展
5.老年发展与晚年
-老年认知能力
-健康和身体变化
-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
-死亡和丧失的处理
6.发展心理学中的研究方法-实验设计
-观察研究
-问卷调查
-长期追踪研究
7.性别和文化差异
-性别发展和身份认同
-文化对发展的影响
-文化差异的心理解释
-跨文化研究方法
8.风险因素和发展障碍
-基因和遗传障碍
-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心理和情绪问题
-社会和经济因素对发展的影响
9.教育和发展
-学校环境和学业成就
-教育对认知和情绪发展的影响
-教育政策和实践的发展
10.发展心理学的应用
-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养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照顾
这些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些重要复习要点。
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衰老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学科。
它涵盖了人类在不同阶段的生理、认知、情感、社会和人格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变化。
以下是对发展心理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在较长时间内对同一组个体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了解其心理发展的连续变化过程。
这种方法能够揭示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但也存在研究时间长、样本流失等问题。
2、横向研究横向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的个体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比较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
其优点是研究时间短、效率高,但难以揭示发展的连续性和因果关系。
3、聚合交叉研究聚合交叉研究结合了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的特点,先对不同年龄组进行横向研究,然后在一段时间后对同一批被试进行纵向追踪。
这种方法可以克服纵向和横向研究的一些局限性。
二、胎儿的发展胎儿的发展从受精卵开始,经历了胚种期、胚胎期和胎儿期三个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如母亲的营养、健康状况、情绪等)都会对胎儿的发育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母亲在怀孕期间饮酒、吸烟或接触有害物质,可能导致胎儿出现生理缺陷或认知障碍。
三、婴儿期的发展1、生理发展婴儿在出生后的第一年里,身体迅速成长,身高和体重不断增加,大脑也在快速发育。
他们逐渐掌握了抬头、翻身、坐立、爬行和行走等动作。
2、认知发展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婴儿处于感知运动阶段,通过感觉和动作来认识世界。
他们逐渐发展出客体永久性的概念,即明白物体即使不在眼前仍然存在。
3、语言发展婴儿在 1 岁左右开始说出第一个词,然后逐渐增加词汇量,掌握语法规则。
语言发展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父母与婴儿的交流互动对其语言能力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4、情感和社会发展婴儿与主要照顾者(通常是父母)之间形成依恋关系,安全型依恋有助于婴儿建立良好的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同时,婴儿也开始表现出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并逐渐学会与他人互动和分享。
2017考研专业课心理学:学习与心理发展(1)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第 1 页 共 1 页 2017考研专业课心理学:学习与心理发展(1)学习的含义与作用1.学习的含义由经验而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1)学习的发生是由经验引起的;(2)经验所引起的改变可以是行为上的,也可以是思维上的,但都应该是持久的变化;(3)并不是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意味着学习的存在,生理成熟、疲劳、药物等因素也可以引起行为变化,但不能视为学习;(4)学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人类普遍具有,动物也有学习;(5)学习是个体的一种适应活动。
2.学习的作用(1)学习是有机体为了生存,与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2)学习可以影响成熟,尤其是大脑智力和性格的形成和发展;(3)学习能激发人脑的潜力,从而促进个体心理发展。
学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1.学习与个体的心理发展个体的心理发展制约着学习,学习又促进个体心理的发展。
(1)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指个体在接受正规教育以前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这就是教学的准备性原则。
(2)发展性教学:维果茨基认为,教学要着眼于、落实于最近发展区,即教学要走在发展前头。
教学不仅要根据儿童已达到的心理发展水平,而且要预见到今后的心理发展。
2.学习准备与发展性教学赞可夫根据此思想提出了“教学的结构决定学生的发展进程”,认为要把教学目标确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要有一定难度,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并提出了五条教学原则:提高教学难度、提高教学速度、使学生依据理论指导行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得到一般的发展。
很多人认为,学习受制于个体的心理发展,这只是学习和个体心理发展关系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个体心理发展必须通过学习才能实现,希望各位考生都能通过不断的学习让自己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书写更美好的人生。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整理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整理
1.生理发展:生理发展是指个体在生物层面上的成熟和进步。
从胎儿开始,个体经历着肌肉控制、感知和运动能力的发展。
这一阶段还包括神经系统的发展、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成熟以及荷尔蒙水平的变化。
2.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指个体在思维能力、记忆、问题解决等智力方面的发展。
从婴儿时期开始,个体经历了感知、注意力、记忆、语言和逻辑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个体逐渐能够从自身经验和环境中获取信息,并建立起心智模型来理解世界。
4.情绪发展:情绪发展是指个体从婴儿时期开始经历的情绪体验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从出生时开始,个体逐渐学会识别、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情绪发展过程中,个体学会如何自我调节情绪,并逐渐从父母和照顾者那里学会情感交流和情绪管理技巧。
5.社会关系发展:社会关系发展是指个体在与他人建立和维护关系的过程中的成长。
从婴儿期开始,个体与父母、兄弟姐妹、同伴和其他重要人物建立起亲密关系。
这些关系对个体的发展和幸福感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可影响个体的认知、情绪和行为。
6.发展障碍和干预:发展心理学还涉及发展障碍和干预的研究。
一些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如学习困难、行为问题和自闭症等。
通过早期干预和治疗,可以帮助这些个体克服困难,促进他们的发展和适应能力。
总之,发展心理学研究了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的生理、认知、社会性和情绪等方面的发展。
了解这些重点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发展的过程,并为个体的教育、健康和幸福提供指导。
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心理笔记
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心理笔记自我发展是指个体在生活中不断学习、成长和改进自己的能力,以提高生活品质、实现个人潜力。
心理学中对于自我发展的研究包括认知、情感、社会和行为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我对自我发展的一些心理笔记:1. 自我认知:认识自我是自我发展的基础,包括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优势和弱点等。
通过反思和观察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并找到改进的方向。
2. 自我意识:意识到自己的感受、情绪和需求是自我发展的关键。
通过提高自我意识,可以更好地管理情绪、满足需求,并与他人建立健康的关系。
这包括情绪调节、情绪表达和情绪智力等方面的发展。
3. 自我决策:学会做出独立的决策,是自我发展的重要一部分。
通过了解自己的价值观、目标和优先级,可以更好地选择和决策。
同时,学会处理决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后果,可以提高自信和成熟度。
4. 自我改进:积极主动地改进自己的能力和技能,是自我发展的关键点之一。
通过学习新知识、培养新技能和挑战自己的舒适区,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
5. 自我目标: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可行的计划,是实现自我发展的关键。
通过设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并分解成具体的行动计划,可以更好地跟踪进展并持续改进。
6. 自我反思:反思是自我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回顾自己的经验和行为,可以分析成效和不足。
将反思的结果应用于改进自己的行动,可以不断提高个人的表现和成长。
总结起来,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心理笔记是一种自我探索和提升的方法,帮助个体更好地认识自己、管理自己,并实现自我潜力的发展。
通过不断地学习、反思和改进,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和职业目标。
发展心理学详细知识点笔记(3)
发展心理学详细知识点笔记发展心理学详细知识点笔记——关于人的成长一、发展心理学的定义狭义: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广义:研究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个体发展:个人从诞生到成年直至衰老的身心变化过程发展的基本性质:(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二、个体心理发展与种系发展的关系霍尔:个体心理发展是一系列或多或少复演种系进化历史的过程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相关理论:1、遗传决定论2、环境决定论3、二因素论4、相互作用论(1)遗传和生理成熟是个体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基础生理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个体心理状态的发展(爬楼梯实验)(2)环境和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现实水平起决定作用(3)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个体心理发展水平的最重要的因素(4)个体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5、生态系统理论:微系统:直接环境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系统:(相关知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故省略详细记录)内因与外因(由于本人极其厌恶马克思主义,故省略)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重点,切记)关键期:环境影响能起到最大作用的时期(由于废话太多,省略)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发展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与演变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Preyer,1842-1897)撰写的《儿童心理》出版,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第一阶段:1882年以前——准备时期第二阶段:1882~一战——形成时期第三阶段:一战~二战——分化演变时期第四阶段:二战~——发展增新时期二、从儿童的发展到生命全程的发展的研究(一)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了青春期(二)精神分析学派最先研究生命全程的发展荣格对人生的阶段划分(三)生命全程发展心理学的问世在冯特之后美国的心理学家何林渥斯最先提出要追求人的心理发展全貌而出版《发展心理学概论》第一部生命全程发展的心理学著作,1932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客观性原则矛盾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教育性原则(重要)生态化原则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一)横断研究设计是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探究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详细总结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详细总结1.发展阶段理论:发展心理学研究了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
最著名的理论是雅克·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埃里克·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理论将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操作阶段、具体操作阶段和形式操作阶段。
埃里克森的理论关注的是个人在不同阶段面临的心理挑战和危机。
2.社会化和情感发展:发展心理学研究了个体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社会化过程。
这包括学会社会规范、发展人际关系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图。
在儿童发展方面,从早期依赖到逐渐独立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过程。
3.性别认同和性角色发展:发展心理学关注了个体对性别身份的认同和性别角色的发展。
这包括研究性别认同的形成、性别角色的学习和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发展对个体的自我概念和社会互动起着重要的影响。
4.思维和认知发展:发展心理学研究了个体在认知方面的发展,包括思维、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指出,认知能力在儿童各个阶段都具有特定的特征。
例如,儿童在前操作阶段往往以自己的感觉和操作为中心思考,到具体操作阶段开始理解符号和逻辑推理。
5.自我概念和身份发展:发展心理学研究了个体对自我的认知和理解。
自我概念是对自己的思想、感受、能力和特征的认识。
自我概念的发展与个体的社会互动和身份认同密切相关。
身份发展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社会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6.社会认知发展:发展心理学研究了个体对社会世界的理解和解释。
这包括研究孩子们如何理解他人的情感、意图和信念,以及他们在社会交往中如何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
7.社会文化因素:发展心理学重视个体在特定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的发展。
文化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体现在社会化过程、价值观和信仰系统、教育和家庭环境等方面。
跨文化研究对于理解发展心理学的普适性和文化差异至关重要。
总之,发展心理学研究了人类在不同生命阶段中的心理变化和发展。
这些知识点的了解对于了解个体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和需求,以及设计适合的教育和干预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展心理学主要知识点归纳
发展心理学主要知识点归纳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领域,研究人类从生命开始到成年的心理发展过程。
通过研究婴儿、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在认知、情感、社会与性别等方面的发展,发展心理学揭示了人类发展的规律与特点。
本文将对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包括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发展以及性别发展。
认知发展:1. 传感器imotor阶段:这一阶段从出生到两岁左右,婴儿通过感官和运动发展认识世界,形成基本的认知结构。
2. 预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在2岁到7岁之间,儿童开始使用语言和符号进行思维,但仍然缺乏逻辑推理能力。
3. 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在7岁到11岁之间,儿童能够进行具体的逻辑推理和数学计算。
4. 形式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在11岁之后,青少年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发展出更高级的认知能力。
情感发展:1. 依恋理论:根据约翰·鲍尔比和玛丽·艾因斯沃斯提出的依恋理论,婴儿与主要照顾者建立起依恋关系,这对婴儿的情感发展至关重要。
2. 情绪表达与调控:儿童和青少年逐渐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并逐渐掌握情绪的调控能力,以适应不同的情境。
3. 自我概念: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和青少年开始建立自己的自我概念,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和特点。
社会发展:1. 理论:根据埃里克·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立良好的个人身份与社会角色的平衡。
2. 同伴关系:随着年龄增长,同伴关系在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同伴关系能够帮助他们学习合作、沟通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3. 学校环境:学校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环境,通过学校的教育和社交活动,儿童和青少年能够获得知识和发展社交技能。
性别发展:1. 性别认同:在幼儿期,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别,并逐渐形成性别认同。
2. 性别角色:儿童通过社会化和模仿,学习并适应社会对于男性和女性的不同角色的期望。
3. 性别差异:随着成长,男性和女性在认知、兴趣、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这部分来自于生物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自我发展心理学
自我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在《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第二章中涉及到的几项研究,我按照研究方式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访谈戴蒙和哈特对少儿自我认识的研究就是采用的访谈法,设计了详细的访谈提纲和计分标准以及数据分析的方法;其他在研究交互反观自我意识的发展时所讲到的比赛游戏也部分采用了访谈法,让被试描述自己行为的原因以及对对方行为的解释。
2、观察这一章中介绍的很多研究都采用了观察法,一方面由于婴儿没有语言表达能力,只能观察其行为来探讨内部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即使儿童已经发展出良好的语言能力,语言和行为可能存在不符,这时可以通过观察行为和言语的不符来进一步探讨自我发展的过程。
本章中最初介绍的镜子研究,探讨儿童身体自我形成的过程;后来的猜子游戏、比赛游戏等也属于观察研究,具体来说,属于参与性观察。
3、行为实验实验法能够比较好地控制变量,直接研究自变量(主要是年龄)对因变量的影响。
所以在研究中经常会被用到。
这一章节介绍的实验,也有很多属于实验性研究,如角色采择实验、第48页开始介绍的研究掩饰情绪和隐蔽动机的实验以及数学动机实验。
4、日记法在本章的最后几节介绍观察者自我意识的演化特征以及自我社会性探索意识的形成时,分析了大量学生的日记。
这些日记生动地证明了自我意识发展阶段的存在,能够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这些发展过程。
而且,这种研究方法也与这些儿童所处的独特阶段有关。
探索自我社会性意识时的孩子虽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但是也存在很多的冲突和矛盾,很可能无法直接裸露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写日记这种方式更能够帮助他们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几点启示和问题:1、研究自我多采用行为实验,以及访谈和观察的方法。
“自我”是心理学中非常核心的概念,涉及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和调节等。
因此,无法直接测量和观察,只能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推测内在的发展过程。
因此,关于自我的研究往往设计非常精巧,并且对研究者的洞察能力和理论素养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详细总结
论者强调发展的连续性,认为心理的发展只是数量的变化,一个婴儿与成人仅在量的方面上有差别,儿童是成 人的一个缩影。而阶段论者认为发展要经历一些不连续的步骤和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和水平上,行为的组织有 着质的差异,他们强调发展是阶段性的,而不是平稳而连续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学观点认为个体的心理发 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它既表现出一定的连续性又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在一定的时期内,个体心理 的发展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只发生一些细微变化,即属于量的积累,体现了发展的连续性;当某些新质要素 取代旧质要素占据主要地位,这时量变的过程就发生了质的“飞跃”,表现出发展之中的间断或跳跃现象,意味 着新的阶段形式。 2 定向性和顺序性:在正常情况下,个体身心的发展总是指向一定的方向并遵循一定的先后顺序,而且这种顺序 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逾越的,这就是心理发展的定向性和顺序性。 3 不平衡性: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的发展不是按照一个模式进行,也不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进行,而是表现出不平 衡性。从个体发展的不同方面来看,个体神经系统发展先快后慢,生殖系统的发展则是先慢后快;从个体发展 的不同阶段来看,发展的速度不同,幼儿前期是第一个发展加速期,童年期平稳发展,青春期又出现第二个加 速期,成年期是一个少变化期,最后老年期是下降期。 4 个别差异性:一般来说一个正常儿童的发展总是要经历基本的发展阶段,但同是在正常范围内的个体,在发展 速度、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发展的领域等总是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2. 如何理解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 特征。 个体的心理特征与年龄有关系,但又不是由年龄决定的。同时,它是从许多个别儿童的心理特征概括出来的,只代 表某一年龄阶段的个体发展的一般趋势,而不能代表该年龄阶段的所有个体的个别特征。 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是可以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的改变而有一定程 度的改变。 3. 说明遗传,环境在个体心里发展中的作用。 对于遗传与环境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三种观点——单因素论,二因素论和相互作用论。 遗传决定论的基本观点是儿童心理发展是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些先天遗传素质的 自我表露过程,与外界影响、教育无关。外界影响和教育即使对儿童发展起作用,至多只能是促进或者延缓遗传素 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露,不能改变它的本质。代表人物如高尔顿,格达特,霍尔等。 环境决定论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这种理论重视环境与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作用,但片面强 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或教育的作用。行为主义者大多持有这种观点。 二因素论提出了折中的观点,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有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如格赛尔的“成熟优势论”。 相互作用论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的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 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代表人物有皮亚杰、瓦 龙等。 现代发展心理学家已经不再执迷于遗传和环境的作用孰大孰小的疑惑,而是更深入细致的探讨两者到底是以怎样的 方式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问题。遗传与生理成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和基础,正是遗传素质, 使人类的个体在正常的生活条件下可能发展为一个高度心理发展水平的人。没有正常人的遗传素质,就没有正常人 的心理。在遗传和生理成熟所提供的可能范围内,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水平起着决定作用。人类的后 代如果不生活在正常的社会环境里,那么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就不会变为现实。 4. 说明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发展是连续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成熟与不成熟时间只是行为的数量和复杂性的差异;而发展又是非连续的、 分阶段的,婴儿和儿童有着与成人不同的、独特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必须以不同的方式了解他们。发展是分 阶段的,不同阶段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有质的变化。
发展心理学自我整理
发展心理学自我整理一章1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发展心理学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发展:指个体在生命期间,因年龄与经验的增加,所发生的有规律有层次的行为变化过程。
)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Preyer)于1882年发表《儿童心理》(The mind of the child)最具价值,被看作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3、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研究精神分析学派对个体生命全程的发展率先进行研究荣格:是最早对成年期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4发展心理学的四个研究问题关于遗传与环境(含教育)在心理发展的作用问题关于心理发展的外因与内因问题关于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的问题生命全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生命全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年龄特征的划分⏹年龄特征的研究5发展心理学的问世和研究霍林沃斯,1930年,《发展心理学概论》,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古德伊洛弗,1935年,《发展心理学》。
1957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了“儿童心理学”习题:1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2年龄特征——是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典型特征或本质特征。
三研究方法:1横向研究是在一特定时间同时观测不同年龄的不同个体来探索其发展状况优点:获得信息量大,研究时间短,花费少缺陷:世代效应(cohort effects)----(指由于出生时代不一样,使得对每一年龄段被试观测的结果不一定是由于年龄差异或发展的结果,其间混淆着社会历史与文化变量)无法获得个体发展趋势或变化的数据资料2纵向研究设计是对同一个(或一组)个体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年龄)上反复地进行观测,从而取得相继年龄上的变化资料。
优点:能够更加确切或精确地揭示心理发展的过程与规律能够看到心理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消除横向研究中的世代效应主要缺陷:研究时间长,花费大,被试流失,时代效应3聚合交叉设计: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融合在一起的研究方法它通过选择不同年龄的群体为研究对象,在短时间内重复观察这些对象。
发展心理学相关知识总结(1)
发展心理学发展(development):心理学中广义指个体从胚胎期到出生直至死亡的生命全程中,在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下,生理与心理随年龄增加而发生的有序变化过程。
狭义指从出生到青年期,个体的身心随年龄增加而生长、发育、成熟的变化过程。
如机体各种组织功能的完善,复杂性的提高,组织结构的增长等。
个体发展(ontogenetic development):个体从生命开始,经成熟、衰老直至生命结束身心诸方面运动变化的全过程。
个体发展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在主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中,通过主体的各种活动实现的。
发展的方向通常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发展,而后出现衰退。
个体从出生到青少年期是生理和心理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从青年期、中年期到老年期,身体发育逐渐停止并开始衰老,某些心理活动水平也逐渐递减,但仍有部分心理机能可以继续发展,至老年期依然保持较高水平。
正常发展(normal development):个体的发展水平同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相一致的状况。
人一生的发展阶段可大致分为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和成年期,各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年龄特征,在生理、心理、社会性上表现各异。
正常发展即个体的身心发展与社会性发展符合同时期相应阶段的年龄特征。
心理发展(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个体或种系从出生到死亡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参见“心理个体发展”和“心理种系发展”。
发展连续性(continuity of development):与“发展间断性”相对。
个体心理发展观点之一。
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心理发展是有序的、前后一致的、渐进的,既没有一个绝对的起点,也没有一个绝对的终点,整个发展过程的机制可用一套独立的原则解释。
发展按照一定模式有规律地进行,遗传和早期经验对后天发展有重要影响。
心理特性具有永恒性,每一个体的发展有内在稳定性,早期特征将在以后发展阶段持续、经常地表现出来。
自我发展心理学
自我发展心理学:
青少年的自我发展
青少年自我发展,主要是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等素质,提高在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的竞争力,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精神分析理论关于自我形成的见解。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认为,人格由本能的本我、现实的自我和道德化的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是人生而具有的本能。
随着个体的生长发展,受现实的影响,自我从本我中分化出来,在现实原则的支配下,管制本我的冲动。
随着儿童对社会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的学习和内化,超我从自我中分化出来,根据道德原则指导自我,监督、管制本我,是人格中最后形成、最文明的部分。
埃里克森的心理阶段论认为,整个人生只有从自我发展诸阶段的角度看才是可以理解的。
自我发展的方法
青少年的自我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青少年通过对自身性格和喜好做出识别、判定,以发现自身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特长从而有意识有方向有计划地培养和专业发展。
长辈也可以有意识地帮助青少年更有效地做自我发展。
详细下列会一一陈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考研专业课发展心理学知识点:自
我发展
1.青少年自我发展的一般特征
(1)初中生自我意识高涨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第一个在1-3岁),他们的内心世界越发丰富,常常用很多心智用于内省。
这也导致了个性上的主观偏执,一方面总认为自己正确;另一方面总感到别人在挑剔自己。
初中者这种突然高涨的自我意识,使个性出现了暂时的不平衡性,即并普遍存在反抗心理和情绪上的矛盾。
(2)高中生自我意识高度发展
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于其形成稳定的人格特征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基本特点归结如下:
①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
②自我意识成分分化(形成自我和超我)
③强烈地关心着自己的个性成长
④自我评价的成熟
⑤较强的自尊心
⑥道德意识高度发展
自我形象:个人对自己的态度,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品行成分
自我形象在高中阶段已趋于稳定。
自我评价:个体对自身思想、能力、水平等方面所作的评价,是自我调节机制的主要成份自我评价能力只有在高中阶段才开始成熟
2.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参考P6 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关于自我同一性的结构、内容、过程、功能目前处于极大的争议中。
——MJ注)
个体在青少年期必须对自己和他人有较充分的了解。
当然,这里的他人是指与自己有重要关系的人。
同一性的概念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坚持自我整合感,二是指坚持与他人分享一些基本经验(Erikson,1959)
处于青少年晚期的个体,会对自己的核心本质产生强烈的好奇和疑问。
在努力为自己心中的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他们必须把自己过去已经与他人建立的关系和未来的志向结合起来进行考虑,通过重新检验获得有选择的反馈。
在这一过程中,同一性就好比一个基点,使个体在社会关系中获得必要的、连续性的经验。
许多女性不符合同一性发展标准,他们趋向于被动地社会化,通过留心别人的行为来界定自己的同一性。
同一性获得:个体成功将自我许多成分统合,形成明确的世界观和前景目标。
将内部的信仰和价值观与新的外部的社会需求整合在一起,促进个体从事积极有意义的行为。
同一性危机:个体所依赖的赋予日常生活意义和目的的价值和目标体系的突然解题或退化通常包含强烈的情感焦虑和抑郁(六年来我第一次知道自己为什么如此痛苦——MJ注)。
同一性早闭:个体没有经过内心抉择的危机时期就已经投入到了自己的制药和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之中
这种选择几乎完全依赖父母,因此具有一定欺骗性。
同一性混乱:个体在心理社会性危机中表现出适应不了的一种更加明显的状态。
个体不能确定自己的想法,也不会将想法付诸行动,无法把自己扮演的各种角色进行整合,对自己能力毫无信心。
根据艾里克森的理论,青春期的发展任务是同一性的建立和防止同一性混乱,但这种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是一生发展的课题。
许多青年处于一种心理社会型停滞的状态,即一直处于自由试验阶段,以延缓承担义务和责任,避免同一性提前完成。
在确立自我同一性之前需要的一段时间叫“合法延缓期”(见P7),虽然同一性寻求的拖延可能是痛苦的,但这将最后导致个人整合的更高级形式和真正的社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