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训练积累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训练积累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训练积累一、单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 1 )前人之述备矣备: 详尽( 2 )连月不开开: 指天气放晴( 3 )薄暮冥冥薄: 迫近,接近( 4 )沙鸥翔集集: 停息( 5 )不以物喜以: 因为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2 )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3.“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中的“衔”“吞”二字有何妙处?“衔”“吞”二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山在湖中、湖蓄江水的壮阔气象,把静止的景物写活了,生动地表现了洞庭湖广阔浩渺、气势非凡的特点。

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第二、三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只是为了传达出游人的“览物之情”。

B.第四段是全篇的中心,在这段中,作者拟出一问一答,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点明全篇主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陈涉世家》之中考文言文精细阅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陈涉世家》之中考文言文精细阅读

中考文言文精细阅读之《陈涉世家》一、文章内容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初三年级上学期文言文阅读训练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初三年级上学期文言文阅读训练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初三年级上学期文言文阅读训练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兴国一中初三年级上学期文言文阅读训练(一)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

天雨,解素衣,衣缁〔注〕衣而返。

其狗不知,迎而吠之。

杨布怒,将扑之。

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

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衣:雨:是:怪:2、将“迎而吠之”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3、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答:(二)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

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曹咎书抵栋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

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令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以是知其能。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

族矣!”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吴中人子弟皆已惮籍矣。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1.给文中加点字释义。

A.戮()B.俱()C.惮()D.族() 2.《陈涉世家》中,“”句抒发了干古志士之胸臆,此文中“”句表达了项羽的抱负理想,被人称颂,“史公极力描写。

”3.下列句中带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其季父项梁(小叔父)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被)B.学万人敌(抵挡)项氏世世为楚将(做)C.去学剑(前往)又不肯竟学(竟然))D.梁以此奇籍(认为奇异)与籍避仇于吴中(躲避)4.对本段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叙述项羽的远大抱负及成长过程。

B.叙述季父项梁的生平事迹。

C.叙述项籍与叔父的相识相知。

D.叙述项羽叔侄起义前的生活经历。

(三)害群之马黄帝将见①大(taì)隗(wěi)②乎具茨③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④焉,曰:“若⑤知具茨之山乎?”曰:“然⑥。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专项复习(七)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天镜园天镜园浴凫堂①,高槐深竹,樾②暗千层,坐对兰荡③,一泓漾之,水木明瑟④,鱼鸟藻荇类若乘空。

余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

每岁春老,破塘⑤笋必道此。

轻舠飞出,牙人⑥择顶大笋一株掷水面,呼园人曰:“捞笋!”鼓枻⑦飞去。

园丁划小舟拾之,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

煮食之,无可名言,但有惭愧。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 【注释】①浴凫堂:天镜园中一个堂名。

②樾(yuè):树荫。

③兰荡:湖名。

④明瑟:明净新鲜。

⑤破塘:绍兴地名,以产笋著称。

⑥牙人:商人。

⑦枻(yì):船桨。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字俱.碧鲜俱:都(2)每岁.春老岁:年飞出轻舠:小船(3)轻舠..(4)无可名.言名:说出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无可名.言名.之者谁B.鱼鸟藻荇类若.乘空猛浪若.奔C.一.泓漾之而或长烟一.空D.破塘笋必道.此道.不通,度已失期(解析:A.说出/命名;B.好像;C.数字“一”/全;D.经过/道路。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

(这笋)形状像象牙,像雪一样白,像花藕一样鲜嫩,像蔗糖一样甜。

4.选文描写了哪两个生活场面?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作者在文中描写了读书堂中、仆人捞笋两个场面。

流露出作者对天镜园的喜爱,以及沉醉于美景的愉悦之情。

附参考译文:天镜园的浴凫堂,(有)高耸的槐树,茂密的竹子,树荫层层叠叠,面对着兰荡湖闲坐,(只见)一泓(湖水)微波荡漾,水清木秀,游鱼飞鸟,还有那水中的藻荇,都像是浮在空中一样。

我在里边读书,绿色满头满脑地向我扑来,在幽静的窗边打开书本,好像每个字都是碧绿新鲜的。

每年春末,(载着)破塘笋(的小船)必定经过这里。

轻舟飞出,商人就选择最大的一株笋抛掷到水面上,并向园中人叫道:“捞笋!”然后划桨飞一样离开。

园丁划着小舟把笋拾起来。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15篇(含答案、译文)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15篇(含答案、译文)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一、曾巩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

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

甫冠,名闻四方。

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中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

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

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

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

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

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

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

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

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

(节选自《宋史》)【注释】常平:官仓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4分)(1)甫冠.,名闻四方(2)讽.富人自实粟(3)欧阳修见其文,奇.之(4)力能动.权豪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1)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

(2)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

(3)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

3.曾巩以“仁”为怀,有君子之风,请概括出表现他“仁”的事例。

(4分)二、是仪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

孙权承摄①大业,优文②征仪。

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

从讨羽,拜忠义校尉。

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

欲复授兵,仪自以为非才,固辞不受。

黄武③中,遣仪之皖④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

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

大驾东迁,使仪辅太子。

后从太子还建业。

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大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

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

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

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仪据实答问,辞不倾移。

九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

九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21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土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一:1、摘录文段语句回答。

⑴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导火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这次起义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表现陈胜、吴广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胜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怎样的分析?提出了什么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陈胜、吴广在起义的准备过程中明显的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可以看出来。

九年级文言文阅读10篇含答案

九年级文言文阅读10篇含答案
mǐn):怜悯。④规
箴:对别人的言行进行规劝和告诫。
【解词】
①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
)②将去时但当屡顾帝
()
【答案】
①汉武帝乳母 尝于外犯事(曾经)②将
去时但当屡 顾 帝(回头
看)
【课内词语】
①尝射于家圃(曾经)(曾经)②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译文】
汉武帝的乳母曾经在外犯了法,汉武帝想要依法惩处,乳 母向东方朔求救。东方朔说:“这不是靠言辞可以争辩的,你 一定想要得到救助的话,就在离开时,只频频回头看皇上,千 万不要说话。 这样或许还有万一的希望。 乳母来和武帝告别时, 东方朔也侍立在武帝身旁,于是就对乳母说:“你真愚笨啊! 皇上哪里还能想起你给他哺乳的恩情呢?”武帝虽然才能出众 心狠手辣,但对乳母也深有感情,于是悲伤怜悯她,随即敕令 赦免了她的罪。
【译文】
广东有个猎人, 带着弓箭进山打猎。 他偶尔躺在地上休息, 不觉睡过去了,被一头大象用鼻子卷了去。自己想,这次肯定 遭象残害。
不一会儿,大象把他放在一棵树下,点了点头。又叫了一 声,一群象便纷纷来到, 四面围绕着他, 似乎对他有什么企求。 刚才卷他的那只大象趴在树下,仰头看看树,又看看猎人,好 像让他上树。 猎人领会了它的意思, 就踏着象背爬到了大树上。 虽然爬到了大树顶,却不知大象要他干什么。
【注释】
①矢:箭。如:往,到。②摄:夹。③分(fèn):料想。④未
几:不久。⑤狻猊(suān ní):传说中的一种猛兽,形如狮。 ⑥弩: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泛指弓。⑦殪(yì):死。⑧
瞻:往上或往前看。⑨袕(xué):本指衣服开孔,这里指挖地。 脱牙:指象牙。多无算:无法算计。形容数目多。⑽束治:捆束整理。
王敦刚娶了公主,去上厕所,看到漆箱里盛着干枣,这原 本是用来塞鼻孔防臭的,王敦以为在厕所里也要放置果品,就 把干枣吃光了。回到屋里,婢女托着金澡盘盛了水,琉璃碗中 盛着澡豆,他就把澡豆倒进水中喝了下去,以为是干饭。婢女 们都捂着嘴笑话他。

九年级(上)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上)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上)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文言文阅读专题一[05温州]阅读《出师表》中的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13分)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败攸之、祎、允之任也。

1.第①段中有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是。

(1分)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1)先帝不以臣卑鄙(2)恐托付不效(3)以伤先帝之明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之”与“败军之际”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三分)()A.咨臣以当世之事B.吾欲之南海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D.永之人争奔走焉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4.你从这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2分)二[武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14分)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2分)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②后值倾覆值: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

中学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中学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中学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课外文言文冲刺(一)《曾子杀彘》曾子妻之市, 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同“汝”)还, 顾反, 为女杀彘(猪)。

”妻适市反, 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 待父母而学者也, 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 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 子而不信其母, 非所以成教也。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A.曾子妻之市之:往B.顾反, 为女杀彘反:.同“返”C.妻适市反适:往D.特与婴儿戏耳特:特别2、请把“今子欺之, 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3、试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简要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昔吴起①出遇故人, 而止之食。

故人日:“诺。

”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 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 令人求故人。

故人来, 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俟②者, 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 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 非信不可也!【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②俟:等待。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①明日早, 令人求故人()②故人来, 方与之食()③恐其自食其言也()④欲服三军, 非信不可也()2、下列“之”的用法与另三个不同的一项是()A.(吴)起不食待之。

B.故人来, 方与之食。

C诸葛孔明者, 卧龙也, 将军岂愿见之乎?D.(吴)起之不食以俟者, 恐其自食其言也。

3、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人至暮不来, 起不食待之。

4、这个小故事中, 吴起在为人处事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是:(三)人生小幼, 精神专利, 长成已后, 思虑散逸, 固须早教, 勿失机也吾七岁时, 诵《灵光殿赋》, 至于今日, 十年一理(理:温习。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一.王维画品妙绝,于山水平远尤工。

今昭国坊庾敬休屋壁有之。

人有画《奏乐图》,维熟视而笑。

或问其故,维曰:“此是《霓裳羽衣曲》第三叠第一拍。

”好事者集乐工验之,一无差谬。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今昭国坊庾敬休屋壁有之:或问其故:2.翻译下面句子。

好事者集乐工验之,一无差谬。

3.文中反映了王维具有方面的杰出才能?二.日喻(节选)苏轼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

”扣盘而得其身,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

”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之人也。

[注释]①眇:miǎo,目盲。

②扣:敲打。

③扪:mén,用手摸。

④龠:yuè,古代一种乐器,形状象笛子,但比笛子短。

1.“问之有目者”和“扣盘而得其身”省略了什么?请从文中找出原词。

2.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扣盘而得其身,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译:②.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之人也。

译:3.传统上习惯把“眇者”看作贬抑对象,如果换个角度思维,做点翻案文章。

你能否把“眇者”值得肯定和称道的地方排列几点出来?三.王著教帝学书太宗①朝②,有王著学右军③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④。

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

又以问著,对如初。

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⑤称善,恐帝不复用意。

”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注释】①太宗:宋太宗赵匡义。

②朝:一代君主的统治时期③右军: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

④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

⑤遽:匆忙。

1.依据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写出一个成语。

太宗益刻意临学词义___________成语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又以问著,对如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认为王著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攘鸡者强辩孟子曰:“今有人日攘①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②,’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③,然后已。

初中语文中考 文言文阅读(九年级上册)

初中语文中考 文言文阅读(九年级上册)

第30篇 岳阳楼记 〔北宋〕范仲淹
全文翻译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到岳州做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 ,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全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 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滕子京)嘱托 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第30篇 岳阳楼记 〔北宋〕范仲淹
第30篇 岳阳楼记 〔北宋〕范仲淹
原文呈现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 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 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者矣。
第30篇 岳阳楼记 〔北宋〕范仲淹
得无:___表__推___测________________ 淫雨:___连___绵__不__断__的___雨_________ 霏霏:___雨___雪__纷__纷__而___下__的__样__子___ 开: 指天气放晴 排空: 冲向天空
第30篇 岳阳楼记 〔北宋〕范仲淹
➢ 词语释义 (17)日星隐曜 (18)樯倾楫摧
第30篇 岳阳楼记 〔北宋〕范仲淹
全文主旨 本文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物时所触发的不同情 感,抒发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以及“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情怀。
第30篇 岳阳楼记 〔北宋〕范仲淹
➢ 词语释义 1.重点字词
(1)越明年 (2)百废具兴 (3)增其旧制
全文翻译 到了春天天气暖和,日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风浪;天色湖光相 接,一片青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鸟儿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在 水中畅游;岸上和小洲上的花草,茂盛并且青绿。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 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 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相互应答,这样的乐趣哪有尽头!这时登上 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端着酒,迎 着风,那是喜气洋洋的欢乐啊!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全解(原文+翻译+阅读理解有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全解(原文+翻译+阅读理解有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全解(原文+翻译+阅读理解)岳阳楼记范仲淹原文展示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哮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全文翻译宋仁宗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巴陵做知州。

到了第二年,巴陵郡政事通达百姓和顺,各种荒废的事业全都复兴了,于是再度修整岳阳楼,扩大其原有规模,在上面刻录唐朝贤人以及当代人的诗赋,嘱托我写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就在洞庭湖的风光上。

它包含远处的山峦,吞吐壮阔的长江,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晚明暗变幻,景色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非常详尽了。

这样,那么(从这里)向北可以通到巫峡,向南到达潇湘,被贬职的官员和多愁善感的文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游览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还是有所不同吧?那雨水连绵纷纷而下,接连数月不放晴,寒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浪潮冲击天空,太阳和星星都隐藏起光辉,高大的山形也隐没在阴云中,商人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时分天色昏暗,猛虎长啸啼猿悲诉。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作业课件 期末专题复习九 文言文阅读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作业课件 期末专题复习九 文言文阅读
(选自《明史·郑和传》) 【注释】①侪(chái):同辈。②齑(jī):携带。③占城:今越南南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成祖欲示.中国富强( 显示 ) (2)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 带领 ) (3)帝大悦,爵.赏有差( 封爵 )
(4)所历凡.三十余国( 总共,共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以次遍历诸番国”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全 都相同的一项是( B )
(四)(2020·陕西)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郑和,云南人。成祖欲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①通使西洋。将.士卒 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齑②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 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③,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五年 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帝大悦,爵.赏有差。十年复命和等往使,至苏门答 腊。十四年冬,满剌加等十九国咸遣使朝贡。 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凡.三十余国。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自和后, 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和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
2.对这篇短文所蕴含的道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D ) A.学无止境,一个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 B.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学习都是有益的。 C.应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做到从善如流。 D.要让人信服自己,必须要用打比方的方法。
【参考译文】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虽然想要学习,但是恐怕 已经晚了。”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 和君主开玩笑的呢?”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呢?我 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的光明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 习,就像正午太阳的光芒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燃的蜡烛一样明亮。 点亮蜡烛的光亮和在黑暗中走,哪一个更好呢?”平公说:“(讲得)好啊!”

寒假作业:文言文阅读++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寒假作业:文言文阅读++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文言文阅读—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寒假巧练习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日:“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下列句中加粗字注音、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A.吴广素爱人(素:sǜ,朴素)B.广故数言欲亡(亡:wáng,死亡)C.尉果笞广(笞:chī,用竹板打)D.被坚执锐(被:biè,同“披”)2.翻译下面语句。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3.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4.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______。

(用原文回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胜游记[明]陈继儒余癖于山水之趣。

戊辰春暮,拟为石梁、雁荡之游,道经于剡,将览右军之池,并康乐覆卮所。

清妙秀异,杜工部之语不虚也。

行一舍许,见其峰峦叠翠,涧水潆回,乔松壮谷口,古柏郁溪头,依稀盘谷,仿佛辋川,徘徊久之,不忍离去。

方眺览间,遇一矍叟,黄发台背,逍遥山径,诚葛天氏①之民也。

余揖询其地,知是潇溪。

居虎豹,偃虬龙,佳哉胜地。

忽一童子把竿垂钓,余私计曰:“是儿器宇不凡,何物老妪生此宁馨儿也②。

”童子罢钓揖予,登堂洗爵、奠斝③,宰鸡款予。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训练积累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训练积累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训练积累一、单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 1 )前人之述备矣备: 详尽( 2 )连月不开开: 指天气放晴( 3 )薄暮冥冥薄: 迫近,接近( 4 )沙鸥翔集集: 停息( 5 )不以物喜以: 因为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2 )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3.“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中的“衔”“吞”二字有何妙处?“衔”“吞”二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山在湖中、湖蓄江水的壮阔气象,把静止的景物写活了,生动地表现了洞庭湖广阔浩渺、气势非凡的特点。

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第二、三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只是为了传达出游人的“览物之情”。

B.第四段是全篇的中心,在这段中,作者拟出一问一答,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点明全篇主旨。

九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练习与答案解析

九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练习与答案解析

九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练习与答案解析题目一:《孟子·梁惠王下》太宗曰:“愿闻梁惠王之器。

”孟子对曰:“为人君者必佞。

”太宗曰:“请闻其具。

”孟子对曰:“为人君者必辩。

”太宗曰:“请闻其故。

”孟子对曰:“为人君者必让。

”太宗曰:“善。

愿闻让之实。

”孟子对曰:“让有三:让于天,让于地,让于人。

”问题:根据上述对话,梁惠王之器指的是什么?解析:根据孟子的回答,梁惠王之器指的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品质和能力,即佞、辩、让。

题目二:《史记·滑稽列传》少年时的滑稽多出口而少进头,长大以后,纡朱怀金,变态立异,为人笑者百计,为人恶者千端,为人轻者无穷,为人狂者不可胜数。

问题:根据文段分析,滑稽的特点是什么?解析:根据文段描述,滑稽的特点是多出口而少进头,喜欢展示自己的才华,搞笑,却容易引起他人的不满和轻视。

题目三:《庄子·天下篇》庄子曰:“今我则歌之。

嗷嗷之声若何?”子脔曰:“呜呼!丘也不适得。

”庄子曰:“桓公游于宋,有宫室之美,鸟兽之声不绝于耳。

逐者百二十里,仕者十有五年,然后一游。

”问题:根据文段,庄子为什么会问“嗷嗷之声若何”?解析:根据文段描述,庄子问“嗷嗷之声若何”是因为他感叹自己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无法享受到桓公所能享受到的美好环境。

庄子以自己无法适应社会环境的感叹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态度。

题目四:《左传·庄公二十五年》晋大夫任高、郤涓侍孝于庄公。

郤涓蚤死,公以为吊。

宰人使于高曰:“可矣,君子行忧,无入于无节。

”于是,高被以职衰,如哭于哀公。

公谓高曰:“寡人闻之:乐道之难行也。

寡人吊亲于哀公三年,不衰其服;宾用辱,无入于廷墙;鞠朝不病;内忧,不见外;召见有故,不敢封也。

召见之日不满一年,君有阙事于晋国,宁舍而不见?”对曰:“善。

”乃止。

问题:根据文段,为什么晋大夫任高要行忧于庄公?解析:根据文段描述,晋大夫任高要行忧于庄公是因为郤涓(他侍奉的人)去世了。

行忧是表达哀悼之情、表示追思之意的一种礼仪行为,晋大夫任高要行忧是出于对郤涓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人物篇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人物篇

课外文言文阅读—人物篇【甲】王冕者,诸暨①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田②,父怒挞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③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④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⑤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⑥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⑦为通儒⑧。

选自《元史•王冕传》注释①诸暨(jì):县名,今属浙江省,现诸暨市。

②蹊(xī)田:践踏田地,指踩坏了庄稼。

③曷:通“何”,为什么。

④依:投靠。

⑤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熄的灯。

⑥安阳韩性:安阳人韩性,原代理学家。

⑦遂:成。

⑧通儒:博学多识的学者。

【乙】先主①一见马超,以为平西将军,封都亭侯。

超见先主待之厚也,阔略②无上下礼,与先主言,常呼字③。

关羽怒,请杀之。

先主不从。

张飞曰:“如是,当示④之以礼。

”明日,大会诸将,羽、飞并挟⑤刀立直⑥。

超入,顾坐席,不见羽飞座,见其直也,乃大惊。

自后乃尊⑦事先主。

(选自《智囊·上智》)注释①先主:指刘备。

②阔略:疏放,不拘束。

③字:表字,名字。

④示:教导。

⑤挟:持,拿。

⑥直:立。

⑦尊:恭敬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或牵牛来责蹊田或:(2)已而复如初初:(3)如是,当示之以礼如是:(4)自后乃尊事先主事:2.用“/”给甲文中画线句子进行断句。

(断两处)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3.下列各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曷不听其所为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陈涉世家》)B.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学而时习之(《论语》)C.以为平西将军当示之以礼D.执策映长明灯读之超见先主待之厚也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听已,辄默记。

译文:(2)明日,大会诸将,羽、飞并挟刀立直。

译文:5.阅读了甲乙两文,你从两个人物身上学到了什么?。

绝对有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

绝对有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一)[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乙]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⑴度已失期()⑵为天下唱()⑶陈胜佐之()⑷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野芳发而幽香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B. 既克,公问其故广故数言欲亡C.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此诚危急存亡之秋D.不以物喜扶苏以数谏故3.翻译下列句子。

⑴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文:⑵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译文:4.分别用一句话简要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甲][乙]5.结合[甲][乙]两段文字从三个方面概述陈胜在反秦斗争中表现出的卓越才能。

答:(二)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九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一)陈涉世家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

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或(有的人)以为死,或以为亡(逃亡)⑵又间(暗地里)令吴广之(去、到)次所旁丛祠中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度已失期/ 宁信度,无自信也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既克,公问其故D.固以怪之矣/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失期,法皆斩。

误了期限,按照(秦朝的)法律,都要被杀头。

②天下苦秦久矣。

全国百姓苦于秦朝统治已经很久了。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④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士兵们(或:士兵中)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情),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

3.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4.对陈胜、吴广采用“鱼腹藏书”、“篝火狐呜”等办法的原因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卜封的人要他们“卜之鬼”,于是就照着做了。

B.这样做增加了神秘感,使大家认为鬼神都在帮助陈胜,增强了信心。

C.借以在群众中树立“大楚兴、陈胜王”的信念和起义队伍的威信,表现了陈胜、吴广的组织才能。

D.为了制造革命舆论,争取群众的支持,表现了陈胜、吴广的组织才能。

5.选段划线处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1)士兵对陈胜的敬畏(2)起义爆发前夕人心躁动、紧张而兴奋〔3)陈胜善于斗争和他的组织领导才干6.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

(1)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2)做事周密细致(3)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能7.用自己的话说说节选部分是怎样表现陈胜非凡的领导才干的?在谋划之初,以“死国”来突出起义的必要性,再分析形势,指出起义的必要性。

接着果断提出“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然后丹书“陈胜王”三字于帛,置人所罾鱼腹中,又命吴广夜之次所旁丛祠中,用篝火装“鬼火”,学狐狸的声音大叫“大楚兴,陈胜王”,从而树立并巩固了陈胜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为他率众起义打下牢固的群众基础。

8.读贾谊《过秦论》中的一段文字,结合上文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

(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天下云集响应,赢(赢:提,背)粮而景(景:同“影”,像影子一样)从。

山东(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①这段文字与《陈涉世家》(节选)中陈胜怎样的预见相一致?请你把陈胜的预见写出来。

号召天下的百姓反抗秦朝的统治,会得到很多人的响应。

②两段文字写的都是陈胜、吴广起义,但在表现内容上各有侧重,请分别说明。

《陈涉世家》中这段文字侧重写起义的原因和策划(谋划)的经过;《过秦论》中的这段文字侧重写起义的影响和起义引发的结果。

9.通过天下形势的分析,陈胜认为起义能够成功的条件有两个:①天下苦秦久矣;②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1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中“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鸿鹄”比喻有远大志向的人,陈涉的“鸿鹄之志”是反抗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摆脱受压迫、受奴役的地位。

11.为了这次起义,陈胜、吴广做了哪些舆论准备?置书鱼腹,篝火狐鸣12.“世家”是记王侯的,因为王侯是一个地区的实际统治者,世代保有其国,对全国政局有一定影响,故其传记称“世家”。

陈涉并非王侯,司马迁为什么把他列入世家?《史记》中的任务传记分三类:“本纪”记帝王,“世家”记王侯,“列传”记人臣。

陈涉出身低微,起义后虽自立为王,但为时仅六个月。

之所以列入世家,是因为在秦王朝的严密统治下首先发难,的确是非常之功。

可见司马迁看重的是功业,而不以成败论英雄。

(二)《陈涉世家》(节选)《史记•项羽本纪》(节选)[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1.试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

①吴广素爱人(向来)②比至陈(等到)③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统帅,率领)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①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军官恼怒,让他们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卒。

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甲文中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过程。

4.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陈胜是怎样的一个人?陈胜是一个富有谋略,机智果敢,并有一定组织和领导才能的确人。

5.这段文字写的是起义开始的情形,能准确表示起义步骤的三个关键词语是激怒其众、并杀两尉、召令徒属。

6.吴广为什么要故意激怒将尉?答案要点:①以激怒其众。

②以激怒众人,也为杀尉寻找理由③杀尉7.陈胜、吴广为什么在杀尉之后才“召令徒属”?“召令徒属”的目的是什么?在杀尉之后才“召令徒属”,表现谋划之周密,以防不测。

“召令徒属”的目的是晓以利害,坚定起义信念(或召令“徒属”共举大计,争取“徒属”参加起义)。

8.你如何评价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发表自己的看法。

鼓励有创新的看法。

提示:说出理想抱负信念,只要自圆其说即可。

这种比较阅读题型很重要【甲】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联系两段文字看,甲段中的“将军”也就是乙段中的先帝。

2.甲段中加点的两个字,“胄”的读音是Zhòu,“身”的意思是亲自。

3.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共同目标是什么?恢复汉室一统霸业。

(或:“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兴复汉室”“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等4.“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前句中的“天下计”,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5.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以上杜甫的诗句外,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句、对)。

(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写出三个即可)有关典故如:初出茅庐:火烧新野:借东风;空城计;失街亭;气周瑜。

等等。

有关成语如: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等等。

有关名言警句如: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等等。

有关俗语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等等。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⑴仓鹰击于殿上(同“苍”,青色。

)⑵长跪而谢之(道歉)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可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

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⑴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⑵与臣而将四矣。

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4.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

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

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

(答出要点及过程,意近即可)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

5.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示例:⑴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

⑵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⑶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吴抗曹。

6.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的意思。

弗(fú)敢不敢长(zhăng)者忠诚厚重的人,也指年高有德行的人错(cuò)意放在心上怫(fú)然发怒的样子免冠(guān)徒跣(xiăn) 摘下帽子,光着两脚以头抢(qiāng)地撞地休祲(jìn)吉祥和凶险缟(găo)素穿丧服色挠(náo)屈服的神色7.根据课文内容的理解,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秦王与安陵君“易地”并非真心,何以见得?秦王并非真心易地,意在吞并。

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可看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视;B.“寡人欲以……安陵君其许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气强硬,并无商量余地;C.秦王不说,可看出秦王名易实夺的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