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障碍与对策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已经成为了农业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为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转化效率低、农业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等。
本文将分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现状问题1.转化效率低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相对较低,一些优秀的科技成果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
这不仅浪费了科研人员的劳动成果,也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一方面,部分科研人员只关注基础研究,缺乏对农业生产的需求了解,导致科技成果与实际生产脱节;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不高,导致科技成果难以推广。
2.农业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一些农业科技成果与实际市场需求脱节,无法满足农产品的生产和市场需求。
一些新品种的农作物虽然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抗病抗逆能力,但却由于口感差、风味不佳无法获得市场认可;一些新技术虽然能够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但由于成本过高,无法在市场上得到应用。
3.转化路径不畅、机制不健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路径不畅、机制不健全也是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问题。
一些科研成果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转化应用,转化渠道不够畅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不够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不够,导致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难度加大。
二、对策建议1.加强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的对接为了解决农业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农业部门应该加强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一方面,加强与农业企业、农民的沟通与合作,开展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科研院所应该更加关注市场需求,将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引导科研人员将研究方向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实用性。
2.建立健全的转化机制为了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农业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的转化机制。
一方面,建立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促进科研成果的及时转化应用;加强科技成果的宣传推广,鼓励企业对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应用,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当今社会,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农业科技创新更是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然而,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何有效应对这些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存在的问题1. 农业科技人才短缺:我国农业科技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高层次的农业科技人才严重短缺,这对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巨大挑战。
2. 技术转化难:虽然我国在农业科技研发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许多科研成果无法真正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3. 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占比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较低,农业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展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
二、解决对策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1.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大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引进和培养更多高层次的农业科技人才,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持。
2. 加强政策引导: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技术成果向农业生产实际转化,鼓励企业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3. 加大资金投入:增加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优化投入结构,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
4. 促进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搭建更多的产学研合作评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市场和农田的转化速度。
5. 提升农民科技意识: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教育,提升他们的科技素养和创新意识,让农民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农业科技创新中。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农业科技创新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解决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不懈的奋斗和不断的努力,才能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不断向前发展,为我国农业提质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深度分析和全面论述,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科技行业痛点与解决措施
农业科技行业痛点与解决措施农业科技行业是指以科技手段和技术应用为核心的农业领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农业科技行业在推动农业生产效率、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农业科技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痛点和困难。
一、农业科技行业痛点:1.技术应用不足:尽管农业科技行业涉及到很多先进的技术和手段,但在很多地区农民对这些技术的应用和了解仍然较少,导致科技成果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在农村地区,由于教育水平不高和科学知识的匮乏,很多农民难以接触到农业科技,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2.创新投入不足:农业科技的研究和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在一些地区农业科技的研究经费相对较少,导致农业科技创新进展缓慢。
很多农业科技公司和研究机构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难以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
3.产学研配合不够紧密:农业科技创新需要产业界、学界和研究界的密切合作,但在实际情况中,三者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导致科技成果不能快速转化为生产力。
农业科技公司和研究机构在研发技术时缺乏与农民和农业企业的深入对接,导致技术研发与市场需求的脱节。
4.农业科技人才短缺:农业科技领域需要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和专业人才进行研究和技术应用,但目前农业科技领域人才的供给相对不足。
很多高端人才更倾向于选择其他行业,导致农业科技人才的短缺。
二、解决农业科技行业痛点的措施:1.推广科技普及教育:通过加强农民的科技普及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
政府可以组织农技培训班,向农民介绍农业科技知识和应用技术,帮助农民了解和掌握先进的农业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2.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政府和企业可以增加对农业科技的研究经费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创新科技成果。
政府可以设立相应的科技创新基金,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公司和研究机构进行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
3.加强产学研合作:政府可以鼓励农业科技公司、研究机构和农业企业之间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加强技术研发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试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问题与对策
试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问题与对策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环节。
目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诸多问题,如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科技资源配置不均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够完善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和对策,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目前,一些农业科技成果虽然在实验室和试验田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实际生产中却难以得到落地推广。
这主要是因为科技成果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够强,无法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导致实际效果远低于预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强科研人员与农民的沟通与合作,充分考虑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需求,开展科技成果的实地验证和推广应用,提高科技成果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二、科技资源配置不均衡在一些地区,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一些地方的农业科技水平与生产力水平脱节。
一些发达地区拥有较多的科研人员和科技资源,而一些欠发达地区则科技力量不足,缺乏科技支撑。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健全的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农业科技资源的均衡配置,推动农业现代化全面发展。
三、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够完善目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够完善,部分科技成果无法有效转化为生产力。
这主要是因为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存在诸多障碍和瓶颈,如缺乏有效的科技成果评估机制、缺乏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缺乏专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评估和产业化引导机制,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四、加强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开发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开发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目前,一些农业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完善,导致科技成果的转化面临一定的风险和困难。
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困难及建议
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困难及建议
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困难:
1.技术难题:农业科技成果通常包含复杂的技术和专业知识,不易于被农民或农业从业者理解和应用。
2.缺乏资金支持:科技成果转化需要资金投入,但是当前农业科技转化的资金支持相对不足。
3.缺乏专业人才: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有相关的专业人才进行科技推广和培训,但当前专业人才供给不足。
4.市场适应性差:农业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常常面临市场需求不匹配或适应性差的问题。
建议:
1.加强科技普及教育:通过培训和宣传,提高农民和农业从业者对农业科技成果的理解和认识,增强他们的科技应用能力。
2.增加科技转化资金支持:加大政府部门对农业科技转化的资金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农业科技企业和农民参与科技转化项目。
3.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大对农业科技转化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专业人才的供给。
4.促进科技与市场衔接:加强科技成果的市场需求调研,引导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开展科技研发,将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市场适应性。
农业技术行业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方案
农业技术行业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方案一、农业技术行业的不足在现代社会,农业技术的发展对农民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收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农业技术行业也面临着一些不足之处,这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和应对农业挑战的能力。
1. 缺乏适应性:农业技术行业中存在相对较低的适应性问题。
传统上,许多农业技术是根据特定地区和季节性需求开发的。
但随着气候变化和全球化的影响,需要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技术来适应新兴挑战。
2. 缺乏信息共享:在许多地区,由于缺乏信息共享机制,农民无法获得最新的农业技术知识。
这导致了知识分散以及与其他地区相比落后于先进技术应用。
3. 资源有限:尽管现代农业需要大量投入才能实现高产量和效益,但在一些地区资源有限,并且难以获得先进农业设备和专家人才。
4. 不足的技术培训:农业技术行业需要提供相关技术培训来确保农民和从业人员能够有效地使用新技术。
然而,在一些地区,缺乏针对农民和从业人员的专门培训机构和计划。
二、改进方案为了解决农业技术行业存在的不足,并实现更高效的农业生产,需要采取以下改进方案:1. 加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建立一个全面的信息共享平台,以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分享最新的农业技术知识。
这将有助于解决不同地区之间的知识差距,并推动先进技术在广大农田中的应用。
2. 开展科研与创新:加大对农业科研和创新的投入,并建立相关研究机构和实验基地。
通过深入研究和测试,开发出更适应性强、生产效益高、资源利用率高的农业技术,为解决当前及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3. 推动合作与合作社建设:鼓励各方参与合作社或联合组织,在经济和技术层面上为农业技术行业提供更多支持。
通过资源整合和风险共担,提高资金、人力和设备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为农民提供更广泛的专业技术支持。
4. 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建立完善的农业技术培训体系,包括开办培训课程、组织交流研讨会以及提供实践指导。
这将有助于提高农民和从业人员对新技术的了解和应用能力,从而发挥出其潜在的最大效益。
农业科技化发展中的难点及解决办法
农业科技化发展中的难点及解决办法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农业科技化已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难点和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阐述农业科技化发展中的难点,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二、第一个难点:资金投入不足在农业科技化过程中,资金投入一直是制约因素之一。
由于传统观念的依赖性较强,对于新兴技术和设备往往缺乏投资信心。
此外,由于传统农业收入较低,农民很难承担昂贵的投资成本。
解决办法:1. 政府补贴措施:政府可以通过设置相关政策,提供补贴来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农业科技化项目。
2. 引导基金支持:建立专门的基金用于支持农业科技化项目,并优先保证创新型企业和项目获得资源和资金支持。
3. 利益共享机制:推动多方合作,形成更多的利益共享机制,降低新技术推广的成本和风险,提高财务回报率。
三、第二个难点:农民缺乏科技意识我国许多地区仍存在农民缺乏科技意识的问题,对于新兴的农业科技应用了解不足,并对传统方法较为依赖。
这种情况导致了科技创新在农业生产中的潜力无法充分发挥。
解决办法:1. 科普教育宣传:通过开展科技知识普及活动,向农民传授最新的科技进展和知识,提高他们对农业科技化的认识。
2. 农村互联网普及:利用互联网和手机普及项目,在线教育等方式向广大农民介绍现代化耕作和管理方法。
3. 推广示范站点:建立起一批示范站点,在实践中验证创新成果,并向周围地区宣传推广。
四、第三个难点:技术中断与停滞由于某些原因造成的科技研发投入不足、市场需求不稳定以及政策支持不力等问题,导致了农业科技化的技术中断和停滞。
这使得现有技术无法得到良好的推广和应用,丧失了科技创新的动力。
解决办法:1. 加大研发投入:增加政府对农业科技研发的资金支持,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
2. 建立科技支撑平台:构建一个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整合专业机构和企业之间的资源,加快科研成果向市场转化。
3. 优化政策环境:制定一揽子配套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科研投入,并给予相应扶持措施。
农业科研单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对策
农业科研单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对策众所周知,农业科研对于我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面临着诸多困难。
那么,如何克服这些困难,推动农业科研单位实现高质量发展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业科研资源不足农业科研单位在人才、资金、设备等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这导致了科研力量的不足。
以人才为例,虽然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资金和设备的投入也是制约农业科研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科研成果转化难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是提高农业产值、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
目前我国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仍然较低。
这主要是因为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以及科研人员对市场需求的认识不足等原因。
三、农业科研合作不够紧密农业科研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
目前我国农业科研合作尚不够紧密,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机制有待完善。
国际合作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跨国科研合作项目较少等。
针对以上困难,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呢?一、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提高农业科研单位的资金保障。
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科研,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
还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支持力度。
二、优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农业科研管理体制,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加强对农业科研成果的管理,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还可以通过设立奖励机制等方式,鼓励科研人员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
三、加强农业科研合作推动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
还可以通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建立国际合作基地等方式,拓宽国际合作渠道,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科研成果和技术。
四、培养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训和选拔,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整体素质。
鼓励农业科技人才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其国际化水平。
还可以通过引进国外优秀人才等方式,补充和丰富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农业科技的问题和整改对策
农业科技的问题和整改对策一、农业科技的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提升,农业科技在现代农业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们也必须正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找到相应的整改对策。
1. 科技水平不均衡:由于各地区发展水平和经济条件不同,农业科技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一些发达地区在种植、养殖、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拥有先进设备和高效方法,而贫困地区仍然依赖传统方式进行生产。
这导致了生产效益和收入差距加大。
2. 农民科学素质较低:大多数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在应用新型科技时存在困难。
他们缺乏更新观念和学习能力,并且缺少适应新模式所需的相关培训机会。
因此,即使有先进设备或新方法出现,也无法充分利用。
3. 技术推广不到位:很多优秀的农产品生产技术没有得到有效推广与普及。
目前尚未建立起全面覆盖农村的技术推广体系,导致一些重要的农业科技无法传递到实际生产中。
二、整改对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完善培训和教育体系:通过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先进科技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政府可以建立专门机构,开设相关课程,并邀请专家学者为农民进行现场指导。
此外,利用信息化手段(如互联网、手机等)进行在线学习也是提高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
2. 加大投入力度:政府需要增加对农业科技研发与创新项目的资金支持。
鼓励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积极参与有关领域的合作项目,并给予相应奖励和荣誉。
此外,加强基层实验室建设与装备更新也是必要之举。
3. 拓展服务渠道:建立健全覆盖全国乃至边远地区的综合性技术推广网络。
在城市及县级以上设立更多个人或团队负责技术推广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和培训。
同时,加强与农业科技企业、合作社的合作关系,实现科研成果向生产一线的有效转化。
4. 改进农产品上市销售机制:构建统一、高效且规范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整合各方资源,优化供应链。
利用先进仓储和物流设施改善产品保鲜能力,并推广电子商务等新兴模式扩大销售渠道。
科学技术支持农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及对策建议
科学技术支持农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及对策建议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支持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科学技术支持农业发展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农业科技创新不足1. 困难: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科研机构和农民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导致科技创新成果无法及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对策建议: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建立科研机构与农民合作的桥梁,鼓励科研人员深入农田了解实际需求,提供切实可行的科技支持。
二、科技资源分配不均衡2. 困难:农村地区科技资源相对匮乏,科技人才流失严重,科技支持农业发展的力量有限。
对策建议:加强农村地区科技资源的配置,提高农村地区科技人才的保障和待遇,吸引更多的科技人员投身农业领域。
三、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难3. 困难: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面临着缺乏有效的推广渠道、农民对新技术接受度低、技术难以适应不同地区的问题。
对策建议:建立科技成果推广的有效机制,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宣传,推动科技成果适应不同地区的需求,提高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度。
四、农业科技与市场需求脱节4. 困难:农业科技研究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科技成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影响了科技支持农业发展的效果。
对策建议:加强科技研究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建立科技研究和市场需求的反馈机制,确保科技成果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五、农民科技意识薄弱5. 困难:部分农民对科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科技应用意识薄弱,对新技术的接受和应用存在障碍。
对策建议:加强农民科技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意识,增强农民的科技应用能力,培养农民科技创新能力。
六、农业科技标准缺失6. 困难:农业科技标准缺失,科技成果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影响了科技支持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对策建议:加强农业科技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建立科技成果的质量评估体系,确保科技成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七、农业科技投资回报周期长7. 困难:农业科技投资回报周期长,科技支持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无法立竿见影,影响了农民对科技的积极性。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1. 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目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着渠道不畅的问题,即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对接不够紧密,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率不高。
一方面是由于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机制,科研成果无法及时转化为可应用的技术产品;另一方面是由于市场主体对科技成果的需求缺乏有效引导和激励,导致科技成果无法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
2. 技术推广力度不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另一个问题是技术推广力度不足,即科研成果无法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许多地方的科技推广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的技术推广手段,如会议、讲座等,缺乏创新和有效的推广方式,使得科技成果无法得到充分的应用和推广。
3. 农民缺乏科技转化意识农民的科技转化意识相对薄弱,对科技成果的应用理解和意愿不足。
一方面是由于农民普遍接受教育水平较低,缺乏对科技成果应用的理解和认知;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民对科技成果的实际效益和市场需求的认知不足,导致他们对科技成果的应用意愿不高。
4. 技术成果转化环境不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不完善,包括政策支持不足、市场环境不稳定、资金投入不充分等问题。
现行的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缺乏有效支持,导致农业科技成果无法得到有效的转化和应用。
5. 需要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目前,尚未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和不适应性。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需要更加创新和灵活,与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相适应,才能更好地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二、对策建议1. 加强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机制,促进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的对接一方面,可以加强政府对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的支持和引导,鼓励双方开展深度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生态;可以建立健全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服务体系,引导科研成果向市场需求对接,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应用。
2. 支持和鼓励科技成果的技术推广和示范应用可以加大对科技推广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通过建立科技推广示范基地、组织示范推广活动、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成果,从而推动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和推广,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推进农业成果转化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推进农业成果转化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领域也逐渐迎来了许多创新成果。
然而,在农业成果转化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讨论一些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便更好地推进农业成果的转化。
困难问题1. 技术难题:农业成果转化的第一个困难是技术难题。
许多农业创新成果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才能实现,但目前许多农村地区仍存在技术的落后和不足。
这导致了农业成果的转化进程受到限制。
农业成果转化的第一个困难是技术难题。
许多农业创新成果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才能实现,但目前许多农村地区仍存在技术的落后和不足。
这导致了农业成果的转化进程受到限制。
2. 资金不足:农业成果转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研究和开发费用、生产投入费用以及市场推广费用等。
然而,许多农业创新项目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从而无法顺利转化。
农业成果转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研究和开发费用、生产投入费用以及市场推广费用等。
然而,许多农业创新项目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从而无法顺利转化。
3. 市场需求不明确:如果对农业成果的市场需求不明确,会导致农业成果的转化过程存在困难。
因此,农业创新项目在实施之前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以了解市场需求并根据需求进行定制。
如果对农业成果的市场需求不明确,会导致农业成果的转化过程存在困难。
因此,农业创新项目在实施之前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以了解市场需求并根据需求进行定制。
4. 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农业成果的转化需要专业的管理人才来进行组织、协调和推动。
然而,目前农村地区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导致农业成果转化过程中出现问题和困难。
农业成果的转化需要专业的管理人才来进行组织、协调和推动。
然而,目前农村地区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导致农业成果转化过程中出现问题和困难。
建议1. 加强技术培训和支持: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技术培训和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以促进农业成果的转化。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技术培训和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以促进农业成果的转化。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障碍与对策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障碍与对策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农业科技成果的总量很大,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另一方面,真正运用于生产,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又很少。
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65%~85%之间,而我国仅为30%~40%;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0%~80%,而我国只有42%。
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固然很多,而存在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信息的发布与接收诸环节中的各种障碍则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信息本质,把握其信息特点,遵循信息传播规律,改善信息传播条件,以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一、影响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信息因素1.信息形式问题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也同样取决于其传播的深度与广度。
不仅知识的内容决定其是否构成信息,而且知识的传递与表达方式也决定着它是否构成信息。
虽然科技成果本身就是一种信息集合体,但是由于科技成果的生产往往相对集中于某些时间和空间,在对其进行相关的信息化处理之前,其本身的形式并不一定适合进行传播与运用。
所以科技成果的信息传播形式就成为影响其最终价值的重要因素。
在我国,由于农业生产者数量庞大,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虽然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等传媒在农业科技成果的传播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最主要、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仍然是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与农业生产者面对面的沟通。
2.农业科技信息的载体障碍农业科技信息的载体主要有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推广组织等。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发展很快,但网上资源匮乏,因此网络用户稀少,这又使得用户入网费用提高,进一步限制了网络信息的开发。
同时,农业信息网络技术水平低,信息交流方式落后,传递速度缓慢,信息时效性不强,大大限制了信息网络作用的发挥。
农业科技的应用难点分析与解决途径
农业科技的应用难点分析与解决途径一、引言农业科技的应用是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和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农业领域也得以快速发展。
然而,在推动农业科技应用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难点和挑战。
本文将对农业科技应用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途径。
二、农业科技应用的难点分析1. 技术落地难:虽然我国在农业科技研究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仍存在困难。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缺乏有效的渠道和机制,使科技成果无法快速传达到基层。
1.2 农民普遍缺乏了解和接受新技术的能力。
1.3 市场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差距,导致部分先进技术得不到有效利用。
2. 技术经费匮乏:农业科技研究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在财政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很多地方无法给予足够的科技经费支持。
这导致了以下问题:2.1 农业科技研究机构面临着经费不足的困境,无法开展深入有效的研究工作。
2.2 农民缺乏资金投入,难以购买和应用先进农业设备和技术。
3. 农民意识转变难:农业科技应用需要农民积极参与和配合,但在一些地方,农民对科技应用仍存在固有观念和抵制情绪:3.1 部分农民对新技术缺乏信任,宁愿按照传统方式进行种植。
3.2 农村文化传统的束缚使得一些老年农民难以接受新方法。
三、解决途径为了克服上述难点,推动农业科技的应用发展,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体系:- 加强政策引导和财政资金支持,建立起将科技成果快速传达到基层的渠道和机制。
- 加强高效智能化延伸服务体系,在田间地头提供农技指导和培训,提高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与应用能力。
2. 增加科技经费支持:- 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机构的投入,增加科研经费预算,鼓励创新研究。
- 推动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农业科技项目。
3. 提升农民意识和技术素养:-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先进种植养殖技术的好处,引导农民逐渐改变观念。
- 针对老龄化地区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工作,提高老年农民对新方法的认知与应用能力。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产业的发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科技研究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科技成果转化难、转化效率低、转化机制不完善等,因此需要进行对策建议来解决这些问题。
1.科技成果转化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主要体现在科技成果的技术含量高、知识产权保护不足、市场需求不清晰等方面。
很多农业科技成果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普通农民难以理解和应用;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科研人员在转化过程中面临着技术泄露和知识产权纠纷的风险;由于市场需求不清晰,科技成果转化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销售渠道。
2.转化效率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低主要是因为转化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风险承担不明确等问题。
农民、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信息交流不畅,双方对于科技成果的需求和期望存在误差;由于交易成本高和风险承担不明确,科技成果转化往往需要经过繁杂的手续和程序,增加了转化的时间和成本。
3.转化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缺乏完善的机制支撑,缺乏专业的转化服务机构和平台,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化程度不高。
科研机构和企业往往缺乏转化管理和市场开发的经验,导致科技成果难以融入市场;缺乏专业的转化服务机构和平台,使得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缺乏标准化的服务和支持。
二、对策建议1.加强科技成果的科普宣传为了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需要加强对农民和企业的科技成果科普宣传,提高他们对科技成果的认知和理解。
可以通过举办科技成果展览、组织科技成果推广培训等方式,向农民和企业介绍科技成果的特点和应用方法,提高他们的接受度和应用能力。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了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需要加强对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对科技成果的技术和商业秘密进行保护,防止技术泄露和知识产权侵权。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
农业科技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和保障,科技成果的转化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现实中,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制定有效的对策建议来解决。
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慢。
目前,国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较慢,新技术、新品种难以迅速在农田落地应用。
这导致许多优秀的科技成果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
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
目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相对滞后,缺乏统一的转化标准和规范,导致转化成果的质量和效果难以保证。
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投入不足。
目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不足,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广和应用困难,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
二、对策建议
1.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提高转化效率和质量。
3. 加强农民科技培训。
加强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他们对科技成果的认知和理解,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应用和推广。
4. 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的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激励,鼓励企业和农民积极投身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工作中。
结语: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关键,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力度,完善转化机制,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质量,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发展。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更好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科技产业中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困难与加强措施
高科技产业中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困难与加强措施一、高科技产业中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困难1. 缺乏有效的技术转移机制在高科技产业中,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然而,许多科研成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面临着技术转移困难。
这主要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转移机制导致的。
一方面,科研人员可能缺乏与企业合作进行技术转移的机会;另一方面,企业可能缺乏对科研成果进行快速评估和采纳的能力。
2. 技术壁垒和知识产权问题另一个困扰高科技产业中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问题是技术壁垒和知识产权问题。
很多高新技术领域存在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措施,这样就限制了其他企业或个人在相关领域开展类似研发活动。
同时,高新技术领域往往需要大量专业知识和经验,这使得普通企业无法突破相关领域的技术壁垒。
3. 人才队伍建设困难高科技产业对人才的要求非常高,而目前我国的高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困难。
首先,一些高科技领域的专业知识更新速度快,加之薪资待遇不够吸引人,导致许多优秀人才选择了海外就业或创业。
其次,高科技领域需要跨学科合作和综合素质较强的人才,但传统教育体系中对跨学科培养和综合能力培养的机制还不够完善。
二、加强高科技产业中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措施1. 加强政策支持为了推动高科技产业中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政府应该加大对相关领域的资金投入、税收优惠和政策支持力度。
例如,可以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技术转移和产业化项目,在税收方面给予企业一定程度的减免或优惠,并制定相关政策规定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
2. 建立有效的技术转移机制为了解决缺乏有效技术转移机制这一问题,可以在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政府可以设立专门机构或平台来促进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对接和合作,提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创新创业孵化等支持;其次,建立起科研人员和企业之间的社交网络,并加强交流和沟通,以便及时发现合作机会。
3. 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和共享为了解决技术壁垒和知识产权问题,政府应该加强对高科技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以鼓励创新。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科技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农业科技成果应用水平不高、科技成果转化与市场需求脱节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对策建议,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问题现状1.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在农业科技成果研发过程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由于各种原因,很多科技成果最终没有得到有效转化和应用,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2. 农业科技成果应用水平不高即便是一些成功转化的农业科技成果,其应用水平也不够理想。
由于技术推广力度不够、农民培训不足和农业科技管理缺乏标准等原因,很多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得不到充分应用。
3. 科技成果转化与市场需求脱节很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在立项前缺乏市场调研,导致科技成果无法有效满足市场需求。
部分科技成果缺乏市场化运作和合理的市场定位,无法顺利进入市场。
二、对策建议1.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建设要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建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和水平。
鼓励和支持大学、科研院所、企业等机构设立独立的科技成果转化部门,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3. 完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要完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体系,大力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对科技成果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建立健全的农业科技管理标准体系,规范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和管理。
4. 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支持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提出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
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和农民参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5.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重视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科技成果能够持续产生经济效益。
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跟踪和评估,借鉴国际经验,提高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性和市场竞争力。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1. 引言1.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农业科技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更加科学、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现状分析显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较低。
尽管我国在农业科技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是这些成果并没有得到有效转化和应用,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益不高的问题。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面临着市场需求不足、产业化水平低、技术转移困难等问题,导致农业科技成果无法真正为农民和农业生产服务。
问题的症结在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理念不够先进,机制不够完善,资源配置不够合理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我们需要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加强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建立健全的市场推广机制,增强农业科技成果的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
通过组织展示交易会、开展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活动等方式,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促进成果的广泛应用。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合作,共同努力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只有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现状分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升级和农业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以下几个现状问题:科研成果与实际生产脱节严重。
一些科研机构开展的研究成果往往无法顺利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够完善。
现有的转化机制存在着政策不明确、资金不足、渠道不畅等问题,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农民对科技成果的接受度不高。
农业科技产业的挑战与解决策略
农业科技产业的挑战与解决策略一、农业科技产业面临的挑战随着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科技产业也逐渐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驱动力。
然而,农业科技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这些挑战主要包括人才培养不足、资金支持不够、市场需求与供给不匹配以及政策环境不完善等。
首先,人才培养不足是农业科技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虽然农业科技领域涉及广泛,涵盖了生物学、植物育种、动物医学等多个专业领域,但是优秀的科研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相对较少。
这导致了创新效率低下和研发能力有限,使得我国在农业科技产业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其次,资金支持不够也是制约农业科技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我国在投入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上还存在着“补贴不到位”、“资金来源单一”等问题。
尤其是在农业科技产业创新方面,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限制了农业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再者,市场需求与供给不匹配是制约农业科技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我国农村市场规模庞大、地域差异明显,各地农业科技需求不同。
然而,在农业科技产品研发和推广过程中,往往出现了“粗放式”生产方式,无法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且贴合市场需求的解决方案,导致市场供求矛盾。
最后,政策环境不完善也是限制农业科技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对于农业科技产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政策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不健全等。
这使得农民和企业在投入资金、时间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困扰,并且无法更好地保护创新成果及相关利益。
二、解决策略为了克服以上挑战,促进我国农业科技产业的发展,应采取以下解决策略:1.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
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应该采取多元化、符合市场需求的方式。
通过加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人才培养和交流机制。
同时,还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国内外优秀科研人员投身农业科技领域。
2.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国家应当提高对农业科技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并制定针对性政策,支持农村地区或者小企业在农业科技领域进行创新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障碍与对策" 一、影响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信息因素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农业科技成果的总量很大,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另一方面,真正运用于生产,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又很少。
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65~85%之间,而我国仅为30~40%;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0~80%,而我国只有42%。
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固然很多,而存在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信息的发布与接收诸环节中的各种障碍则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这些障碍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信息形式问题。
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也同样取决于其传播的深度与广度。
不仅知识的内容决定其是否构成信息,而且知识的传递与表达方式也决定着它是否构成信息[3]。
虽然科技成果本身就是一种信息集合体,但是由于科技成果的生产往往相对集中于某些时间和空间,在对其进行相关的信息化处理之前,其本身的形式并不一定适合进行传播与运用。
所以科技成果的信息传播形式就成为影响其最终价值的重要因素。
在我国,由于农业生产者数量庞大,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虽然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等传媒在农业科技成果的传播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最主要、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仍然是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与农业生产者面对面的沟通。
然而,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农业科技信息持有者尚未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和传播特点,农业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传递者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传递机制,从而造成大多数农业科技成果始终处于“阳春白雪”、深锁春闺的状态,没有以适合农业生产者特点的朴素简洁的形式与他们见面。
2.农业科技信息的载体障碍。
农业科技信息的载体主要有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推广组织等。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发展很快,但网上资源匮乏,因此网络用户稀少,这又使得用户入网费用提高,进一步限制了网络信息的开发。
同时,农业信息网络技术水平低,信息交流方式落后,传递速度缓慢,信息时效性不强,大大限制了信息网络作用的发挥。
由于近年来面对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原本效果不错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如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在人员与经费规模、工作所需投入上呈倒金字塔结构,即县级农技推广人员占的比重大,而乡村两级农技推广人员所占比重小;而据研究,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乡村两级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的工作状况(钱永忠,2000)。
因此,目前的情况不符合农业科技推广的规律,对农业科技成果信息深入到千家万户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也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是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综合应用,是理论与实践经验的高度结合。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与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新技术大量涌现的新形势相比,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的问题日趋严重。
3.信息供体与信息受体的行为动力障碍。
信息供给与需求双方的共同作用是农业科技成果顺利进行产业化的前提。
信息供体的行为动力当然地来源于市场诱因,但是又不完全依赖于市场机制。
研究表明,越接近于科技成果形成的源头,科技成果的转化越依赖于非市场因素的作用;越接近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终端,市场机制作用的强度越大。
同时,由于农业科技成果公共物品的性质,免费搭乘“信息快车”,无偿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使得成果拥有人(包括成果转化开发单位和各级推广组织)的经济利益不能得到切实保障,严重者甚至无法收回成本。
作为回应,信息供给者常常被迫提高信息产品的价格或信息使用的门槛。
这就使科技成果供应陷入了一个怪圈:免费或过低的收费,将使科技成果与信息的供给者血本无归,而过高的收费又往往造成潜在用户的流失。
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还是要通过政府行为,提供完善的政策法规或一定的经济补贴来支持信息供体,鼓励其开展农业技术信息的传播与服务。
当然,现实中也有少部分信息供应商,如一些刊物、报纸、信息咨询中心等通过有效的市场运营获得了成功,但网络信息供应商目前的经营状况还不甚理想。
这主要是因为信息高速公路“最后一公里”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此外,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科技成果研发的困难,也使得技术供给者市场活跃程度较低。
农业科技成果使用者接受农业科技成果的原因来自于农业科技带来的产品创新或土地劳力等生产要素的集约。
其本质是带来农业生产机会成本的降低和生产收益的提高,因而带来农民生活状况的改善。
由于农业产业的弱质性,我国农业生产者经常处在被市场挤压的境地,生产效益不高,单位产品的利润有限,加之生产规模较小,因而缺乏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同时,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中国农民更是深受“平安是福”、“小富即安”思想的浸淫,不愿意冒险行事,因此,他们不会轻易接受风险不明的农业科技信息。
而等他们看到别人使用某项科技信息获利并开始模仿时,其技术收益又因使用者的增加而往往比预期的要低。
这些因素又反过来成为进一步影响农业生产者接受农业科技信息积极性的因素。
4.信息的信度与效度问题。
信度是反映事物稳定性、可靠性的指标。
信度的作用在于消除不确定性。
但是,如果信息路径的噪音太大,那么,科技成果信息的传播过程反而可能成为增加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
因此,对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每一个中间环节的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
信息的效度即信息的准确性和应用效果。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加之农业生产环境的开放性,因此几乎没有具有普适性的农业科学技术。
任何一项技术都需要结合一定的生产条件进行适度的改造。
而农业科技信息的加工方法和改造程度直接影响着它的效度。
农业科技成果的立意是否以解决特定问题为导向是决定其信度与效度的关键因素。
问题导向在决定科技成果内容的同时,也决定了科技成果的信息形式,即它充分考虑了接受者的特点。
比如说,农业生产有很强的地域性,要提高技术使用效率,就必须使农业科学技术与当地生产条件相结合,实现技术的本地化。
5.信息的不对称性。
在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非常普遍。
信息不对称最经常地表现为“不懂”技术的使用者(包括技术开发的风险投资商、科技推广组织、农业企业和农民)和“不懂”市场的技术持有者之间的沟通困难。
进行信息充分沟通的一个前提,是对话双方能够在同一个对话平台上把事情“说清楚”。
可是事实上很难做到这一点。
而封建社会婚姻中常见的那样一种现象倒是时有耳闻——技术持有者出于对技术保密的心理以及法律、政策所允许的某些保护性措施,使得技术成果的信息发布不完全,就像一位护雏心切的家长,对自己的女儿娇宠过度,不让她抛头露面,同时又不论其长相如何,在自己看来总是貌美如花,因此希望她能找到一个上好的婆家;而对投资者而言,由于对技术了解程度有限,但出于保护自己投资利益及规避风险的本能,总想更多地获得有关的技术信息,可是科技成果这一待嫁的新娘却总是披着红色的盖头,在她与自己正式成婚之前,无论如何难睹芳容。
于是,双方在成为亲家之前,总要先互为敌人,都想摸清对手的情况,而又往往云里雾里,不知所以,最后是“不打不成交”或者以告吹了事。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经常出现技术持有者对技术效果的高估,而投资者迟迟不予投资的现象。
如果信用制度完善的话,这些问题应该不难解决。
但恰恰是由于不规范行为的泛滥,政府评奖制度以及中立性的技术评估机构的评估结论往往仍不足以为投资者采信,所以,科技成果使用者对一项科技成果的接受行为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成果持有者的声望,投资者的眼光、胆魄和运气。
信息不对称的客观事实,加之制度的失范,造成了以上的尴尬局面。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当然不能是让科技成果使用者成为技术专家或者使科研人员成为项目经理人。
完善法律制度,规范操作行为,确保科技成果评估机构的中立和专业化,提高农业科技信息的信度与效度,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6.信息的梯度转移问题。
信息的梯度转移规律是指信息总是按照一定的层次和方向循序进行传递的。
由于知识和文化水平的差异,在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甚至在接受者群体之间都存在着“知识差”[4],由此也就难以避免形成“信息差”。
这一差距的大小直接决定信息传递的速度、方向、范围和效果。
“信息差”的大小决定了信息转移的梯度。
梯度是指某物质的空间分布在一定方向上有规律的递增或递减的现象。
实物的能量是沿着梯度最大的方向流动的:水向落差最大的方向倾泻,电向电位差最大的方向流动,热量向温差最大的方向传导,等等。
然而,科技信息的传播扩散却与之相反。
由于它是一种知识商品,如果接受的一方没有相应的知识、技术和经济基础,就很难接受、消化它。
所以,科技成果是沿着应用梯度最小的方向转移的。
科技成果的生命周期与科技成果梯度纵向转移(由科技发达地区转向科技不发达地区,这是地域上的纵向转移;由发达地区的衰落型科技转移到落后地区变为先进型科技,这是时间上的纵向转移)规律,提醒我们要紧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努力推动科技成果的“平民化”和相关科技知识的“普及化”,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工作。
二、政策建议与措施1.进一步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
首先,要进行制度创新,改革农技推广项目的拨款制度,建立推广项目的基金管理制度;建立公开公平的农技推广项目招投标竞争制度;改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和个人发展条件,解决其长远发展的后顾之忧,以调动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其次,制定政策,健全民间科技推广体系。
以农民专业协会为代表的民间科技推广组织是农业科技推广的新生力量,它有效地弥补了政府农技推广部门的不足,填补了农业科技推广的一段真空地带。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民间科技推广组织的作用,积极扶持、促进其健康发展。
第三,为涉农企业等中介组织提供良好的政策空间。
融技术、产品、服务于一体的中介组织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将技术成果、技术转化、技术应用有机地联系起来,促进农业科技信息的交流与利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2.消除噪音,提高科技信息的信度与效度。
消除噪音的关键就是要控制好信息源的信息行为。
从理论上讲,科研人员、推广转化组织(包括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示范户都可能成为信息源。
完善法律、行政管理和社会信用制度是消除人为信息噪音的根本。
同时,缩短信息传输路径,减少中间环节,尽可能做到信息的直线传递,是减少信息噪音的技术手段。
实施信息的标准化是提高信息信度与效度的重要措施。
农业标准信息是指反映农业标准的技术性文献。
它不仅技术手段先进,而且通俗易懂,易于为信息用户所接受。
农业标准信息对于建立科技成果的市场信誉,加快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