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资料大全)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重要知识点整理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重要知识点整理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基础知识1. 化学元素化学元素是由原子组成的物质,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种,其中92种是自然存在的元素,其他的都是人工合成的元素。

元素的周期表是化学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表格,通常以周期表中的周期和族来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主要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过渡金属元素三类。

2.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有分子和离子化合物两种,分子化合物是由非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化合物元素组成,离子化合物是由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合物。

3.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生成的新物质称为产物。

化学反应按照反应方式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双替反应等几种基本类型。

二、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1. 原子结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一种将化学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表格,现代元素周期表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数来排列。

周期表的横向行称为周期,纵向列称为族,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其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来排列。

三、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 金属和非金属金属是指具有典型的金属性质的元素,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金属光泽等特性。

非金属是指不具备金属性质的元素,大多数非金属为固体。

2. 酸和碱酸和碱是化学反应中非常常见的性质,酸呈酸性,碱呈碱性,酸碱通过pH值进行表示,pH值在1~6之间的物质为酸性,pH值在8~14之间的物质为碱性。

3. 盐和氧化物盐是指酸和碱中和得到的物质,氧化物是指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质所组成的物质。

四、化学反应和实验1. 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过程中通常使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化学变化通过符号和化学式进行表示。

2.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化学实验可以观察化学反应的过程,验证化学知识的正确性。

初三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

初三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

初三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初三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是初中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下面将为大家总结初三化学全册的必背知识点,希望能够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物质的分类1. 纯物质:由同种元素或化合物构成的物质,如金属铜、氧气等。

2. 混合物:由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盐水等。

二、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1. 化学变化:物质发生新的物质变化,如燃烧、酸碱中和等。

2. 物理变化:物质只是在形态、状态上发生改变,如固体溶解于水中、水的沸腾等。

三、原子与分子1. 原子: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具有质量且带有电荷。

2. 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如氧气、金属铁等。

3.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结合而成的粒子,若原子间是不同的则称为化合物,如水分子(H2O)等。

四、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以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包括反应物、产物以及它们的配比关系。

五、常见化学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有氧化剂和还原剂参与的反应,如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火焰燃烧等。

2. 酸碱反应: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如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等。

3. 酸和金属反应:酸与金属发生反应生成气体和盐,如盐酸与锌反应等。

六、离子理论1. 正离子:失去电子后带正电荷的离子,如氢离子(H+)。

2. 负离子:获得电子后带负电荷的离子,如氯离子(Cl-)。

3. 离子化合物: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NaCl)。

七、溶液和溶解度1.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如盐水。

2.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溶剂中溶解的溶质数量已达最大值的溶液。

3.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的溶剂中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八、常见化合物1. 重要无机化合物:如氯化钠、氧化铜等。

2. 重要有机化合物:如甲烷、乙醇等。

九、化学实验常见仪器1. 锥形瓶:用于反应时的混合溶液的容器。

2. 密封瓶:贮存气体或固体试剂的容器。

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一、元素和化合物
1、元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元素,元素是由原子组成的。

2、原子: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它由中心核和无定数量的绕核质子和中子组成。

3、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一个便于查看、比较、排序的工具,它把元素分类排序,形成元素周期表。

4、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是指当元素种类依次按原子序数在周期表中排列时,它们的一些性质表现出相似的波动变化规律。

5、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以上的元素(原子)组成的新物质,它的性质与原子的性质不同。

6、化学式:化学式是用符号表示化合物的前提,它是表示化合物组成成分及它们的比例关系的符号组成。

7、分子式:分子式是指化合物由原子组成的精确比例构成的标志,以它来表示物质的组成。

8、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是指原子或分子之间发生物质结构变化的过程,并产生新的物质。

二、物质的变化
1、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受到物理或化学的影响时所发生的反应,它们产生新的物质。

2、物质的形态变化:物质的形态变化是指物质在温度、压强、分子引力等因素的作用下,由液体到气体、乃至固体的变化过程。

九年级化学总复习资料大全

九年级化学总复习资料大全

九年级化学总复习资料大全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一)、固体的颜色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5、淡黄色固体:硫磺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二)、液体的颜色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三)、气体的颜色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18、黄绿色气体:氯气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绝大部分气体。

二、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绝大部分的盐溶液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一)质量增加的1、因为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2、因为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3、因为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二)质量减少的1、因为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2、因为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一)、气体的检验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二)、离子的检验.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三)、相关例题14、如何检验Na O 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16、检验NaO H中是否含有N a 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 N 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 a Cl。

初三中考必备化学全册完美总复习资料大全(WORD打印版)

初三中考必备化学全册完美总复习资料大全(WORD打印版)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初中化学实验仪器介绍(看192-193页)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药品的取用:(1):不能用手 不要(2):如果不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用 ,固体 (3):用剩的药品
(4):固体药品
联系是:在化学变化的
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 变化,但在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发生 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还伴随一些现象,如:
6:我国古代的化学工艺像 我国人民在 器,春秋战国时就会 。
8:练习:
(1):镁带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 A、放出大量的热 B、看到耀眼的白光 C、有白色固体生成 D、镁带消失 (2):请将A物理性质,B化学性质,C物理变化,D化学变化的序号填入适当括号内。 ①用铜为主要原料铸造静海寺的警世钟 ( ) ②食物腐败 ( ) ③纸张能燃烧 ( ) ④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 ) ⑤点燃蜡烛时,蜡烛油滴下,蜡烛越来越短 ( ) ⑥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了 ( ) (3)、有关物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6):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化学做出过巨大贡献,象 、 、 -等是世界闻名的三大化学工艺,在商代就制造出了精美的 ,春秋战国时期就会 。
(7):试举例分析是否所有发光发热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初三化学全册总复习 新课标 绪言 化物质的的基础自然科学。 2:物理变化 ,例:
3:化学变化,又叫。例: 4:物质在性质叫化学性质。
5:物质性质,如颜 色, 等,叫做物理性质。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C、春秋晚期 D、西汉
(5):化学变化中常伴有 、 、 、 、- 等现象发生,这些现象 (填一定或不一定)同时发生,它们在化学实验中重要作用是 。

化学初三中考必背知识点

化学初三中考必背知识点

化学初三中考必背知识点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原子和分子的定义- 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别- 周期表的基本结构2. 化学反应- 反应类型:合成、分解、置换、复分解-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质量守恒定律3.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与混合物- 酸碱盐的概念- 氧化物的识别二、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氧气、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碳、硫、磷的化学性质- 常见金属元素(如铁、铜、铝)的性质2. 酸碱盐的性质- 酸碱的定义和pH值- 常见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盐的溶解性规律3.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三、实验操作与安全1. 常见化学实验操作- 药品的取用规则- 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2. 实验室安全常识- 实验室安全规则- 常见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废弃物的处理四、计算题解题技巧1. 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 物质的量和摩尔概念- 质量守恒定律在计算中的应用 -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2. 溶液浓度的计算- 质量分数和体积分数- 溶液稀释和浓缩的计算- pH值的计算五、综合应用1.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常见分离方法:过滤、蒸发、萃取- 物质的提纯技术- 综合应用实例分析2. 能源与环境- 能源的分类和利用- 常见环境问题与化学处理- 可持续发展与化学附录:重要化学公式与常数- 气体定律公式- 溶液浓度换算公式- 标准电极电势表(部分)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概要,您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在Word文档中,您可以使用标题、子标题、列表和表格等格式化工具来组织内容,确保文档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同时,建议在文档末尾附上参考文献和附录,以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人教版初三中考化学复习资料(超全版)

人教版初三中考化学复习资料(超全版)

人教版初三中考化学复习资料第1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初三化学复习全全资料大全30209

初三化学复习全全资料大全30209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初三中考必备化学全册完美总复习资料大全(WORD打印版)

初三中考必备化学全册完美总复习资料大全(WORD打印版)

初三化学全册总复习新课标绪言化学实验绪言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的基础自然科学。

2:物理变化,例:3:化学变化,又叫。

例:4:物质在性质叫化学性质。

5:物质性质,如颜色,等,叫做物理性质。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联系是: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变化,但在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还伴随一些现象,如:6:我国古代的化学工艺像,,。

发明很早我国人民在制造出了青铜器,春秋战国时就会。

8:练习:(1):镁带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放出大量的热B、看到耀眼的白光C、有白色固体生成D、镁带消失(2):请将A物理性质,B化学性质,C物理变化,D化学变化的序号填入适当括号内。

①用铜为主要原料铸造静海寺的警世钟()②食物腐败()③纸张能燃烧()④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⑤点燃蜡烛时,蜡烛油滴下,蜡烛越来越短()⑥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了()(3)、有关物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D、发光发热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4):我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我国古代人民开始炼钢的历史时期是()A、战国晚期B、商代C、春秋晚期D、西汉(5):化学变化中常伴有、、、、- 等现象发生,这些现象(填一定或不一定)同时发生,它们在化学实验中重要作用是。

(6):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化学做出过巨大贡献,象、、-等是世界闻名的三大化学工艺,在商代就制造出了精美的,春秋战国时期就会。

(7):试举例分析是否所有发光发热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初中化学实验仪器介绍(看192-193页)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1):不能用手,不要(2):如果不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用,固体(3):用剩的药品(4):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取量大时用,取量少时用,粉状取用的方法是块状固体取用方法是(5):液体药品的取用: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________在桌上。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1.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同一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具有确定的化学组成和固定的性质。

- 混合物:由不同种类的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可以分离为其组成部分。

2.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可通过观察和测量来确定,不改变物质的化学组成,如颜色、硬度、密度等。

- 化学性质:物质在不同条件下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燃烧、腐蚀等。

3. 常见的物质:- 元素: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如氧、氢、铁等。

-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的原子以一定的化学方式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盐酸等。

- 混合物:由不同种类的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海水等。

4. 物质的分离方法:- 过滤:利用不同物质的颗粒大小,通过滤网或滤纸使固体物质与液体物质分离。

- 蒸发: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使液体物质蒸发成气体,留下固体物质。

- 蒸馏: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将混合物加热使某种物质沸腾后冷凝成液体,分离出纯净物质。

- 浓缩:通过蒸发去除溶剂中的水分,使溶液中物质浓度增高。

- 离心:利用物质的密度差异,使固体物质与液体物质分离。

5. 常见化学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两个或多个物质反应生成一个新物质。

- 分解反应:一个物质分解成两个或多个不同物质。

- 双替反应:两个物质互相交换部分或全部原子组成。

-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到电子的转移过程,氧化剂与还原剂相互作用。

- 酸碱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6. 酸碱盐的性质:- 酸:味酸、蓝红试纸变红、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 碱:味苦、滑润、红蓝试纸变蓝、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 盐:晶体状、无色或白色、熔点高、在水中能导电。

7. 阳离子与阴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如金属离子。

-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如非金属离子。

8. 化学方程式:- 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组成的化学式,表示了化学反应的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关系。

初三,化学总复习,资料重点,高分必备,笔记整理

初三,化学总复习,资料重点,高分必备,笔记整理

初三,化学总复习,资料重点,高分必备,笔记整理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分子: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9、原子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 2O 2 === 2H 2O + O 2 ↑ 此反应MnO 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初三化学复习资料大全

初三化学复习资料大全

初三化学复习资料大全初三化学复习资料大全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以及与能量的关系的科学。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重要的科目,不仅涉及到学生的学业成绩,还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为了帮助初三学生复习化学知识,本文将提供一些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基础知识回顾1.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按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复习时可以通过制作元素周期表和化合物结构图来加深记忆。

2.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电子绕核运动。

可以通过绘制原子结构示意图来帮助理解。

3.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常见的有共价键和离子键。

可以通过举例子、绘制化学键的示意图来加深理解。

4.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列举酸碱中和反应的例子来复习。

二、实验技能训练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化学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在复习中,可以通过回顾常见的实验操作步骤、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实验安全知识来加深理解。

三、常见化学反应1. 酸碱反应:酸和碱反应产生盐和水。

例如,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可以通过列举常见的酸碱反应方程式来复习。

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与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同时发生。

例如,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

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列举氧化还原反应的例子来复习。

3. 燃烧反应:燃烧是指物质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热能的化学反应。

例如,石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列举燃烧反应的例子来复习。

四、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 金属:金属具有导电性、延展性和可塑性等特点。

例如,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可以用来制造建筑材料和工具。

可以通过列举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来复习。

2. 非金属:非金属的导电性差,多为脆性固体或气体。

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初中化学总复习资料大全

初中化学总复习资料大全

初中化学总复习资料大全第一章:物质的分类和性质1. 物质分类- 元素: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纯物质-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化学结合而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不同物质的物理混合而成2.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来确定,如颜色、形状、熔沸点等- 化学性质: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第二章:物质的组成和变化1. 原子、分子和离子- 原子:构成元素的最小粒子-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以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粒子- 离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2. 变化过程- 化学变化:物质发生新的化学性质,如燃烧、发生酸碱反应等- 物理变化:物质的性质发生改变,但其化学组成不变,如融化、沉淀等第三章: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 常见的元素和化合物- 氧气(O2):支持燃烧的气体,用于呼吸和燃料燃烧- 水(H2O):生命必需的物质,用于饮用、洗涤等- 酸、碱和盐:用于酸碱中和反应和调节 pH 值-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用于制造工具、建筑材料等2. 常见物质的用途- 化学肥料: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药品:治疗疾病和保护健康- 塑料制品:用于包装、建筑、日常用品等第四章: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1. 反应类型- 酸碱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金属反应:酸和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燃烧反应: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2. 化学方程式- 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用化学式表示- 平衡化学方程式满足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第五章:电和电化学1. 电流和电路- 电流:电荷在导体中的传递- 电路:由电源、导线和负载组成的通路2. 电解和电化学反应- 电解:利用电流使溶液中的离子发生化学变化- 电化学反应:在电化学电池中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第六章:分子结构和分子间力1. 分子结构-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以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粒子- 分子式:表示分子中各种原子种类和个数的化学式- 结构式:用线条和原子符号表示分子中原子间的排列2. 分子间力- 静电力:分子中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范德华力:由分子间极性引起的吸引力- 氢键:氢原子与氮、氧、氟等元素的负电性较大的原子形成的强力第七章:酸碱中和和溶液的酸碱性1. 酸碱中和- 酸与碱的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pH 值表示溶液的酸碱性,酸性溶液 pH 值小于7,碱性溶液pH 值大于72. 溶液的酸碱性- 酸性溶液:含有过多的氢离子- 碱性溶液:含有过多的氢氧根离子- 中性溶液: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相等以上是初中化学总复习资料大全的部分内容,希望能帮助你进行化学知识的复习和回顾。

初三化学重点知识复习资料大全

初三化学重点知识复习资料大全

初三化学重点知识复习资料大全初三化学重点知识复习资料大全在初三学习阶段,要怎样学好化学这门课程呢?初中才开始学习的化学有哪些重要知识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三化学重点知识复习资料,欢迎大家来阅读。

初中化学重点知识1.物质的组成(1)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物质①H2O2和H2O②CO2和CO③KMnO4和K2MnO4④Fe2O3和Fe3O4(2)某些物质中含有同一元素①H2O2、H2O、O2②C、CO、CO2、CaCO3③CaCO3、CaO、Ca(OH)2、CaCl2④NaOH、Na2CO3、NaHCO3、NaCl2.物质的性质(1)颜色特征①蓝色沉淀:Cu(OH)2②红褐色沉淀:Fe(OH)3③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aSO4、AgCl④黑色固体:CuO、Fe3O4、MnO2、C、Fe粉⑤红色固体:Cu、Fe2O3⑥浅绿色溶液:FeCl2、FeSO4、Fe(NO3)2⑦黄色溶液:FeCl3、Fe2(SO4)3、Fe(NO3)3⑧蓝色溶液:CuSO4、CuCl2、Cu(NO3)2(2)状态、气味特征①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HCl、SO2②无色无味气体:H2、O2、CO2③无色有毒气体:CO3.特征反应(1)O2的特征反应:能使的带火星木条复燃。

(2)CO2的特征反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但通入CO2后变浑浊的溶液不一定是澄清石灰水,也可以是Ba(OH)2溶液。

(3)H2O的特征反应:能使无水CuSO4从白色变为蓝色,可用来检验水。

(4)能使CuO由红变黑的物质:C、H2、CO。

(5)在空气中燃烧有H2O、CO2生成的物质:CH4、C2H5OH、C6H12O6。

(6)与酸反应有CO2产生的物质是碳酸盐(或NaHCO3)(7)与碱反应(研磨)有NH3产生的物质是铵盐(铵态氮肥)(8)常温下唯一有氨味的铵态氮肥是NH4HCO3(碳铵)4.反应条件(1)高温:高温煅烧CaCO3;C和CuO高温反应;CO和Fe2O3高温反应。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大全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大全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大全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大全小伙伴们在初中的阶段中,要学好化学的这科目,除了要重视它以外,还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

Cu2(OH)2CO3—6、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空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水)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

(完整版)初三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

(完整版)初三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

(完整版)初三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初中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一、化学用语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非金属: O氧 H氢 N氮 Cl氯 C碳 P磷 S硫金属: K钾 Ca钙 Na钠 Mg镁 Al铝 Zn锌 Fe铁 Cu铜 Hg汞 Ag银 Mn锰Ba钡原子团(根):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硫酸根铵根OH- NO3- CO32- SO4 2- NH4+2、(1) 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氯氢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三铝四硅五氮磷,单质零价要记清。

(2) 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4、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2KMnO4===K2MnO4+MnO2+O2↑(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 2H2O2 ===2H2O+O2↑(3) 实验室制取氧气三:2KClO3===2KCl+3O2↑(4)实验室制法CO2:CaCO3+2HCl==CaCl2+H2O+CO2↑(5)实验室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 Zn + 2HCl= ZnCl2 +H2↑ (6)电解水制取氢气:2H2O===2H2↑+O2↑(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 (Fe与盐、酸反应都生成的是+2价亚铁离子)(8)炼铁原理: 3CO+Fe2O3===2Fe+3CO2 (Fe2O3与酸反应生成的是+3价铁离子)(9)熟灰水[Ca(OH)2 ]的制取办法:CaO+H2O==Ca(OH)2(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办法:CaCO3 ===CaO+CO2↑二.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 K Ca Na Mg Al ,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

(按5个一句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三、常见物质的颜群、状态1、黑群固体:炭粉、铁粉、CuO、MnO2、Fe3O42、红XXX固体:Cu、Fe2O3、红磷▲硫磺:淡黄群▲绿XXX:碱式碳酸铜(铜锈,俗称铜绿)3、溶液的颜群:含Cu2+的溶液呈蓝XXX(如CuSO4溶液);含Fe2+的溶液呈浅绿群(如FeCl2溶液);含Fe3+的溶液呈棕黄群(如FeCl3溶液),其余溶液普通为无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资料大全)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单位为“1”,省略不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 中子质子注: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阴离子 原子 得e 失e 失e得e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 2O 2 === 2H 2O + O 2 ↑ 此反应MnO 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均一、稳定。

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就是说在20℃时,10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食盐36克。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强。

若要分离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的物质,应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24、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例如:CO 2、 SO 2)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aO 、Fe 2O 3 )25、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 2CO 3 ●10H 2O 、CuSO 4●5H 2O ) 26、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 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27、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基本知识、理论: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主要的空气污染物:有害气体:NO 2 、CO 、SO2、H 2S 、NO 等物质和粉尘。

2、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 3(氨气)、CO (一氧化碳)、CO 2(二氧化碳)、CH 4(甲烷)、SO 2(二氧化硫)、NO (一氧化氮)、NO 2(二氧化氮)、H 2S (硫化氢)、HCl (氯化氢)3、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 42-(硫酸根)、NO 3-(硝酸根)、CO 32-(碳酸根)、ClO 3-(氯酸根)、 MnO 4-(高锰酸根)、MnO 42-(锰酸根)、PO 43-(磷酸根)、Cl -(氯离子)、HCO 3-(碳酸氢根)、HPO 42-(磷酸氢根)、H 2PO 4-(磷酸二氢根)、OH -(氢氧根)、HS -(硫氢根)、S 2-(硫离子)、NH 4+(铵根或铵离子)、K +(钾离子)、Ca 2+(钙离子)、Na +(钠离子)、Mg 2+(镁离子)、Al 3+(铝离子)、Zn 2+(锌离子)、Fe 2+(亚铁离子)、Fe 3+(铁离子)、 Cu 2+(铜离子)、Ag +(银离子)、Ba 2+(钡离子)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4、化合价口诀:一价氯氢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MnO注意各酸根或 离子所带的电荷氢(H)氦(He) 锂(Li) 铍(Be)硼(B) 碳(C) 氮(N) 氧(O) 氟(F)氖(Ne)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 硫(S)氯(Cl)氩(Ar)钾(K)钙(Ca)++++++++++++++++++++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①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用元素符号表示的: a.金属单质。

如:钾K 铜Cu 银Ag 等; b.固态非金属。

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气体。

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 等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 2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 2(氧气)、N 2(氮气) 、H 2(氢气) F 2(氟气)、Cl 2(氯气)、Br 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 3等(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 (氧化镁)、NaCl (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 4(高锰酸钾)、K 2MnO 4 (锰酸钾) MgSO 4(硫酸镁)、CaCO 3(碳酸钙)(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正价先,负价后,标出价,找个数。

6、课本P73. 要记住这27种元素及符号和名称。

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 2个电子(n 表示层数)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读:直接读其元素名称 (稀有气体的可多加个 “气”字或不加也可)稳定结构: ①最外层8电子②第一层为最外 层2电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值说明:(1)PH 值=7,溶液呈中性;PH 值<7,溶液呈酸性;PH 值>7,溶液呈碱性。

(2)PH 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 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 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 钠、 镁、 铝、 锌、 铁、 锡、 铅、 氢、 铜、 汞 、银、 铂、 金)说明: (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来(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盐酸或稀硫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3)钾、钙、钠三种金属比较活泼,它们直接跟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置换 出氢气,生成对应的碱。

例如: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 + 2H 2O=2NaOH + H 2 ↑2NaOH +CuSO 4=Na 2SO 4+Cu (OH )2↓ 10、物质的结构: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物质化合物(化合态) 存在状态 表示方法单质(游离元素符号元素宏观组成 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相对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微 观 构 成核外电子(—)表示方法元素符号质子中子(0)化学式 由原子构成结构 表示方法原子核 无机化合物单质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氧化物 酸混合物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表示方法 离子符号 相对质量—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质11、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书写:(1)化学符号的意义:a.元素符号: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b .化学式:本知识点的第5点第(1)小点 c .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d .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当符号前面有数字(化合价符号没有数字)时,此时组成符号的意义只表示该种粒子的个数。

(2)化学符号的书写: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如:H 、O b .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学式表示如:CO 2 c .离子的表示方法:用离子符号表示如Mg 2+d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用化合价符号表示注:原子、分子、离子三种粒子个数不只“1”时,只能在符号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

如:两个氧原子:2O(而不是O 2,O 2是分子);7个二氧化碳分子:7CO 2; 两个钙离子:2Ca 2+先写出粒子的符号,再在符号前面标出粒子的个数!12、原子、分子、离子、元素和物质(纯净物和混合物)间的关系::离子元素符号:原子 :分子 如:5CO 2 只表示5个二氧化碳分子如:4Mg 2+只表示4个镁离子如:3S 只表示3个硫原子Ca13、14、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15蒸发溶剂、加入溶质、升高(或降加入溶剂、降低(或升高)温度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一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