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四课测试题
高二政治练习题哲学
高二政治练习题哲学哲学是一门深奥的学科,涉及到对人类存在、思维和价值的探究。
学习哲学可以拓宽我们的思维,增进人生的智慧。
在高二政治的学习中,了解哲学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将从哲学的定义、基本原理和与政治学的联系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哲学的定义哲学是研究人类存在意义、思维方式、价值规范等问题的学科。
它涉及到人类的认识、道德、宇宙观、历史观等方面的探讨,是对人类存在和文化进行深刻思考的学科。
二、哲学的基本原理1. 辩证法:辩证法是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对矛盾的认识和处理。
辩证法认为,世界上存在着各种相互矛盾的事物和现象,矛盾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动力。
2. 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是哲学上重要的思想体系,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精神是物质的产物。
唯物主义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强调通过实践来认识和改造世界。
3. 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与唯物主义相对立的一个哲学观点,认为意识和精神是世界的本源,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唯心主义强调意识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思考和理性的发展来认识和改造世界。
三、哲学与政治学的联系哲学与政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基石。
1.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的思想深度和广度为政治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学科方法。
哲学的思想内容被应用到政治学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2. 政治伦理:哲学研究人类的道德和伦理问题,而政治学研究政治伦理问题。
哲学的伦理观念为政治学提供了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3. 政治哲学: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权力和政治行为的哲学分支,是政治学的理论基础。
政治学借鉴了哲学的思想和方法,通过研究政治哲学理论,为政治实践提供指导。
综上所述,高二政治练习题涉及哲学部分,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了解和学习哲学,可以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为政治学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哲学部分的学习,努力理解和应用其中的思想和原理,为自己的政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课 把探索认识的奥秘 同步练习(含解析)下学期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
第四课把探索认识的奥秘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表明()A.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才是真理B.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的始终C.真理具有普适性不受条件限制D.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2.人工智能渗透到各个行业,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大提高了各行各业的效率和准确性。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人工智能会有更多创新应用出现。
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人工智能()①超越人的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①具有创新性思维和情感等高级意识①发展目的在于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①通过创新劳动方式促进了人类实践发展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3.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引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强烈反响。
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会议用“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八个字对这一思想的重大意义作出总结。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认识会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自主变化①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要正确对待谬误①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①实践出真知,真理能够更好地推动实践发展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4.近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科研团队与合作者,综合利用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技术,对嫦娥五号返回月壤样品的玄武岩和角砾岩颗粒中的硫化物开展精细结构研究,揭示了其中镍黄铁矿成因。
由此可见()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①新问题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①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人类认识发展①认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因而具有反复性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5.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
高中政治精品试题(原题+模拟)必修四生活与哲学-课课练·哲学·第四课·B组
2020届高考·课课练《生活与哲学》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B组模拟题1.(19届重庆南开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2018年3月14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逝世,他曾做出过“预言”,称人类可能在2600年之前就会灭绝。
他认为,随着地球人口增长,能源消耗将会增加,地球将变成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球”。
霍金的预言表明(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都能够正确反映存在B.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赖的,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C.客观规律是普遍永恒的,人类可以认识利用和改变规律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世界是运动变化的2.(19届湖南永州高考一模)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曾“预言”人类可能在2600年之前就会灭绝。
他认为随着地球人口增长,能源消耗将会增加,地球将变成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球”,霍金的预言告诉我们(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都能够正确反映存在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是变化发展的C.规律是客观的,人类可以认识利用和改造规律D.物质和意识是密不可分的,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3.(19届浙江绍兴高三9月选考)受生态环境破坏和喀斯特地貌影响,黔西海子村痛定思痛,决定向生态要效益,实施开荒育林。
昔日荒山如今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经果林,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海子村的转变告诉我们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②社会的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③人类活动可以突破地理环境的制约④人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19届江西红色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55年来,从一棵松到百万亩林海,从最初的369人毅然上坝到三代人传承不息,塞罕坝人将荒山沙地变成绿水青山,创造了令世界为之惊叹的奇迹。
今年12月5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环境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尊重自然规律是“荒原变林海”的基础和前提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创造出绿水青山③从一松到百万林海的质变是几代人奋斗的结果④获得“地球卫士奖”实现了建设者的真正价值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5.(19届吉林长春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三上第一次调研)面对自然灾害,必须树立战胜困难的昂扬斗志和必胜信念,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沉着冷静地面对挑战,坚忍不拔地克服困难,在挑战和困难面前不惊慌、不退缩、不悲观,坚定信心、顽强拼搏。
高二(文科)政治必修四(哲学)经典例题集锦
政治综合练习(四)---依据类一、单项选择题:1.建设生态文明,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建设生态文明的哲学依据是A ()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②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③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是互相制约的④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A.①②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温家宝总理在首届东亚峰会上发表讲话指出,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区域合作,为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作出不懈努力。
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区域合作的哲学依据是( )C A.人类实践或动具有客观性B.人类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C.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D.人类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哲学依据是 C ()A.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B.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事物的发展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4.2008年是奥运年,人们不断听到“奥运年结婚、奥运年生子,有福气”的说法。
从哲学上讲,将个人命运同年份联系在一起是不足取的,其依据是 A ()A.想象的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的联系B.基于主观目的的行为不会产生客观的联系C.非本质的联系掩盖不了本质的联系D.联系是客观的,于人的活动无关5.清人张潮《幽梦影》中:“《水浒传》是一部怒书;《西游记》是一部悟书;《金瓶梅》是一部哀书。
”张潮对古典名著做出不同的评价,其哲学依据是()C A.矛盾就是对立统一B.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C.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的事物矛盾各不相同D.由于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识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等重大命题的哲学依据是 B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辨证关系的原理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的原理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辨证关系的原理D.量变与质变辨证关系原理7.以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的辩证法依据是 D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③世界是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④辩证的否定观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8.西气东输工程是国家“十五计划”确定的重点工程之一,我国最大的西气东输项目的三大控制中心工程分别设置在轮台、靖边和上海。
高二政治-2018学年度哲学常识第四课随堂测试卷(40分钟
2018-2018学年度哲学常识第四课随堂测试卷(40分钟)第I卷(客观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在“神舟”系列飞船经过四次成功发射的基础上,我国科技工作者辛勤劳动、不断对飞船进行改进、试验,勇攀载人航天科技高峰。
2018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中国宇航员杨利伟被送上太空,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的伟大成就。
这表明①规律是可以改变的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④事物发展是内因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③④##C##2.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决于西部地区能否自力更生、努力奋斗、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同时还需要国家各项政策和财政的支持,需要东部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
这是因为A、事物的发展主要靠内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B、事物发展主要靠外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C、事物发展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C##3.“南水北调”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这一工程的建设将有计划、分步骤、分阶段的开工建设,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有计划、分步骤、分阶段”体现了A、要坚持适度原则,将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B、事物的发展最终要经过量变来实现C、没有一定量的积累,质变就不可能发生D、只要有量变,就必然有质变##C##4.“非典”肆虐,广大科技工作者经过刻苦攻关,对SARS病毒的认识不断深化,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度难关,终于取得了抗击“非典”斗争的胜利。
这表明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②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③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④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A##5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的这一主张表明A、内因是人变化的根本原因B、外因并非人变化的必要条件C、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D、只有先净化环境,才能净化人的心灵##C##6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名言包含的哲理有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②外因对事物的发展有时起重要作用③逆境中充分发挥内因的作用,事必有成④只有逆境才能使人更快成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A##7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四课单元练习 最新
哲学常识第四课单元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 解决13亿人口的问题,不能靠别人,只能靠自己。
这句话强调的哲理是A 办事情要成功,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B 办事情要成功,就要重视内因的作用C 办事情要成功,就要尊重客观规律D 办事情要在成功,就要坚持从实际出发2 五年来,我国着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把吸收外资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组改造、西部大开发结合起来。
这是因为A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B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C 在一定条件下外因能起决定作用D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3 法国的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精神文明的产物和动植物界的产物一样,只能用各自在的环境来解释。
”这一观点①正确把握了矛盾双方的相互变化②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③片面夸大了外因的作用④表明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4 孟子曰:“天将大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这表明A 量变必然引起质变B 外部条件影响事物的发展C 内在因素决定事物的发展D 联系构成了发展5 俗语有“师不高弟子拙”的说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既能见到“师不高”但“弟子不拙”的情形,也能看到“师高”而“弟子拙”的情形。
这说明A 外因在事物变化发展中的作用是可有可无的B 外因在事物变化发展中的作用有时是决定性的C 内外因在事物变化发展中的作用是同样重要的D 外因在事物变化发展中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6 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必须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充分发挥企业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自身优势,挖掘内部潜力,激发内在活力。
这是因为A 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B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C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D 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7 下列选项中同时包含有“规律是物质运动中本身所固有的必然联系”、“特殊的矛盾构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和“内因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三条哲学道理的是A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B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C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D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8 GDP是一个经济增长的指标,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经济的规模和增长的速度,但它不是反映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
高二政治第四课测试题
高二政治第四课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内因是()①事物的内部矛盾②事物的外部矛盾③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④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D②④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这是因为()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唯一原因 B 内因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 D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种说法表明( )A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D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4、田忌赛马的哲学寓意是( )A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加能引起质变B事物在数量上的减少能引起质变C新事物能战胜旧事物D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能引起质变5、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这符合()A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B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C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D 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6、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是()A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同一 B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内因和外因的统一 D 量变和质变的统一7、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A矛盾,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B事物是客观存在的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8、下列表述,属于辩证法的是,属于形而上学的是()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③是亦彼也,彼亦是也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⑥满招损,谦受益A ①②③④⑤⑥B ①③⑤②④⑥C ①②④③⑤⑥D ④⑤⑥①②③9、中央的决策为东北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遇。
这里的“机遇”从哲学上看是指()①主要矛盾②矛盾的主要方面③外部联系④外部矛盾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D ③④某经济学家虚构的“索洛维亚寓言”:“联合国”决定向“索洛维亚”岛国提供不受限制的一次性赠款,用以帮助其形成一种经济增长的格局。
但多年以后,“联合国”项目官员发现,这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依然如故,人们的消费又回到援助前的水平,“索洛维亚”岛国依然处于经济贫国行列。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四课测试题.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四课测试题、选择题(50 分)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认真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要落实中央的各项政策措施, 突出体制机制创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充分发扬广大干部群众的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
据此回答 1 —2题。
1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充分发扬广大干部群众的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
这是因为()A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B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C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D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2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要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 •事物的发展是质变与量变的统一B •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起决定作用C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D .发扬创新精神,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鲶鱼效应”是渔民发现的一种使捕获的鱼保持鲜活的方法,通常打捞到船舱里的鱼时间一长容易萎靡不振,亡率高,而放入几条凶猛的鲶鱼,就把整个鱼群激活了。
据此回答 3 —4题。
3 •“鲶鱼效应”体现的哲理是()A •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B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C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4 •如果船舱中放入的鲶鱼过多,则效果适得其反。
这说明A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B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 •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 •人们能够改造和利用规律5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枯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这些说法共同表明A .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B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C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D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6 •明代著名哲学家朱熹有首哲理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古诗蕴含的哲理是()A .事物的运动是有条件的B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 •只有不断创新,事物才能保持旺盛的活力D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7• (2004 •辽广大综合卷)“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终日乾乾,与时偕行”的观点,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反映了( )A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 .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D •唯心论与形而上学的联系8.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才能真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表明:( )A .辩证法是唯物论的基础B .唯物论和辩证法是统一的C .坚持辩证法也就是坚持了唯物论D .唯物辩证法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观察问题的总原则9.“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4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练习
《第4课探索认识的奥秘》一轮复习精练___一、单选题1.“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小儿甲认为早晨的太阳离人近, 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的大,近大远小;小儿乙认为中午的太阳离人近,因为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的热,近热远凉。
两小儿的辩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C.理性认识是高级的、正确的D.认识事物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2.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经过漫长的过程终于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
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中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这对我国进一步研究火星和宇宙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蕴含的哲学道理()①探究精神是人类认识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②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③人类对火星的认识永远处于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④实践的发展能为认识深化提供新工具和新条件A.②④B.②③C.①②D.③④3.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将运送嫦娥五号探测器至地月转移轨道。
此次发射要在满足地球与月球位置关系的限制、火箭射向和滑行时间的约束、探测器地月转移时间、返回器再入航程等的条件下,选择最合适的发射时间,而凌晨发射最有利于奔月轨道的设计。
火箭发射窗口的选择佐证了()①实践具有能动性和客观物质性②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③把握真理是做事情成功的前提④尊重规律是实践成功的基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自2020年10月10日起,“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赴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完成13次下潜,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奋斗者”号于2016年立项,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等20家科研院所与13家高校、60余家企业的近千名科研人员联合研发,贡献了最强中国智慧。
由此可见( )①实践活动具有主观性的特征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③实践为认识的发展创造动力④科学实验是认识的唯一来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2020珠峰高程测量综合运用北斗/GNSS定位、卫星遥感、三维建模等多种传统和现代测绘技术,精确测定珠峰新高度。
高中政治必修4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基础知识+巩固练习(附答案)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自然界是物质的(P28)一、世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的(P30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人的思维是物质的(P35)1.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2.总之: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运动:1.运动与物质的辨证关系: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辨证关系:①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②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规律:1.规律: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是普遍的;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3.方法论①: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方法论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巩固练习1.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上,正确的认识有()①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下列选项中不能称之为规律的是()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②日出东方③新陈代谢④水往低处流A.①③ B.②③ C.③④D.②④3.下列选项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①月亮绕地球转②新陈代谢③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④生物体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⑤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⑥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⑦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⑧苹果落地⑨市场商品的价格时涨时落⑩水往低处流A.①②⑨B.③④⑧C.⑦⑧⑩D.②④⑥⑦4.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我国积极融入这一进程,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四课测试题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四课测试卷参考答案.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承认运动变化,而后者则否定运动变化,以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显然这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答案抓住题中的关键词“无关”。
各国联系日益密切,一国安全问题的解决会影响其他国家,体现了联系的观点和外因对事物的影响,因此、、三项都是题目体现的哲学道理,而与题目无关。
应选项。
.此题是考查学生对哲学常识的运用问题,对结构调整这一事件的分析,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搞好局部发挥整体的最优化,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抓住重点等哲学道理,所以②③④都要选,而①与题干没有直接关联,故要舍去,因此对应的是项。
.〔解读〕()首先必须明确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进行完整科学的表述,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再结合材料加以分析,便不会疏漏。
前四次无人飞船实验是量变的过程,是产生由无人到载人飞船这一质变的基础前提,完成了第一步,还要发展“空间实验室”“空间站”,最后“探测月球甚至火星”,这一步一步的发展,恰恰体现了事物发展的状态:总是从量变到质变,再从新的量变到新的质变,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答案〕()①前四次无人飞船实验是“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的前提和基础。
(分)②“神舟”五号是在前四次无人飞船实验基础上引起的质变。
(分)③从“神舟”五号到空间实验室,再到空间站、探测月球等,是在新质基础上不断量变、质变的过程。
(分).解读:题目要求回答既要对外开放,又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哲学依据,很明显应是内外因关系原理。
表述时要注意既要有原理又要联系题目。
通过该题考生要注意重视书本基础知识的把握。
答案:①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构成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因。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所以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②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
③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高二政治哲学知识练习题
高二政治哲学知识练习题高二政治哲学知识练习题一、哲学辩证法一、选择题当地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发生40年来最强的地震。
地震在印度洋海域引起的海啸袭击了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沿海地区,造成了罕见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回答1~3题1、地震、海啸等监测水平的提高,大大增强了人们对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但目前还不能对地震进行准确的预测。
这说明A.地震的发生没有规律可寻B.人们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C.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地震的发生D.人们的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制约2、海啸袭击了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沿海地区,造成了罕见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这说明A.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B.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事物有联系C.关键的部分的性能与状态对整体起着决定作用D.量变引起质变3、针对这次海啸事件,许多国家都采取了预警机制。
这说明A.任何联系都是因果联系B.承认因果联系是人们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C.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能够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D.因果关系就是先后关系4、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和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绝不能把他们割裂开来,否则不利于改革和发展大业。
这说明事物内部两个方面之间A.无任何联系B.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C.相互排斥相互对立D.相互转化5、“穷则变,变则通,能则久”、“终日乾乾,与时偕行”的观点,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反映了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D.唯心论与形而上学的关系2004年12月3日至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回答6~8题6、在200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200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明确提出了“双稳健”,即既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又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四课4.3.1、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四课4.3.1、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重点〗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难点〗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
〖素质要求〗知识方面:识记:事物发展的前提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理解:①联系实际,正确理解为什么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为什么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②运用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结合具体事例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困难。
能力方面:⑴辩证思维能力: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以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为指导去观察、把握事物全局,预见事物发展前途的辩证思维能力;⑵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对原理的学习和分析理解,提高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在当前和今后的改革事业中,提高适应和参与的能力。
觉悟方面:通过对本框题的学习,要做到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要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
【重点解决办法】1、关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这一问题是第二课的深化和扩展,是在学生明确了"发展的实质"问题之后,进一步回答事物发展的方向道路和趋势的问题。
也是第四课的重点问题之一。
解决这一重点问题应注意:A、重视运用已知的道理。
B、以基本事实来证明基本观点。
C、搞好综述。
这一个问题实际上包括两个主要内容,即"新拳物必定战胜旧事物"(前进性)和"新事物成长壮大一般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曲折性)(1)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总是迂回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2)前进性是指事物运动的方向,即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发展,而曲折性是指事物运动的道路像螺旋或波浪一样有曲折有起伏。
(3)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是前进的。
这里的总方向是指事物发展的全过程的方向。
高二政治哲学练习题库
高二政治哲学练习题库在高二政治课堂上,政治哲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内容。
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政治哲学的概念和原理是非常关键的,因此练习题的设计和使用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些高二政治哲学练习题,帮助学生加深对政治哲学的理解和掌握。
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哪一位思想家被誉为政治哲学的创始人?A. 亚里士多德B. 孟子C. 孔子D. 笛卡尔2. 政治哲学研究的是:A. 国家和政府B. 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C. 经济和文化D. 文学和艺术3. 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是:A. 权力与道德的关系B. 公民权利的保障C. 社会阶级的存在D. 政府组织的原则4. 政治哲学思考的是:A. 个体的行为B. 社会的道德价值C. 历史的发展规律D. 统治者的权威第二部分:解答题1. 请解释政治哲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认为,国家的目的是什么?请谈谈你对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理解。
3. 自由与平等是现代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请比较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和强调。
4. 政治哲学与伦理学有何区别?请谈谈你对这两个学科的认识。
第三部分:分析题就下列政治哲学思想家的观点,进行分析并阐述你自己的看法。
1. 思想家:约翰·洛克观点:政府的正当性基于人民的同意。
分析和看法:2. 思想家:卡尔·马克思观点:阶级斗争是社会变革的动力。
分析和看法:3. 思想家:汤因比观点:自然状态下人们是平等自由的。
分析和看法:第四部分:应用题1. 现代社会,如何平衡个体的自由权和国家的权力?2. 政治哲学对于现代国家治理的实践有何启示?总结:本文提供了一些高二政治哲学练习题,涵盖选择题、解答题、分析题和应用题四个部分。
通过做这些题目,学生可以加深对政治哲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升。
希望这些练习题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有所帮助。
高二政治哲学1-5课练习题
高二政治哲学1-5课练习题出题人:吴燕双审题人:宫晶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哲学和我们的生活之间的关系是()①哲学和我们的生活的关系不大②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③人人都懂哲学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有关世界观与哲学联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哲学和世界观都可以自发形成B.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不是每个人都是哲学家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D.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3、“哲学总揽一切,综括一切,仰观宇宙之穷,俯究万类之运动,观古今于须舆,抚四海于一瞬。
”这段话说明()A.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最一般的规律B.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C.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D.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知识为基础4、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思维能力、精神状况和文明素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离不开自然科学的繁荣发展,也离不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上述材料体现了()A.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B. 哲学是人类对其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5.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
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
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
这是因为()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6.“没有景物,何来感情”与“没有感情,何来景物”两者分别代表了下列哪些哲学派别()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B.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 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7.“气者,理之依也”“未有此气,先有此理”“心外无物”“动恒动,静恒静”这些观点依次是()①主观唯心主义②客观唯心主义③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④形而上学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④①③ D.②①③④8、2008年5月,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机理及及后续灾情科学分析的紧急科学会议在北京举行。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 1.2.1 哲学的基本问题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1.2.1 哲学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含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和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和的关系问题。
(2)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和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决定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决定的,就是唯心主义。
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和两大阵营。
②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划分为和。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和中遇到和基本问题。
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因此,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要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要回答宇宙问题、人生问题和认识问题。
哲学所涉及的问题很广泛,但哲学的基本问题只有一个,这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举例:思维:如计划、构想、思想、观念;存在:客观实在的东西(可见的桌椅,花草等;不可见的如电磁波、引力、浮力等)【典例1】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利、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等关系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了A.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D.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答案】D【解析】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古代哲学家们探讨的问题,归纳起来都是围绕这一基本问题展开的,故选D。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③思维和意识的关系问题④物质和存在的关系问题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①②符合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四课测试题一、选择题(50分)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认真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要落实中央的各项政策措施,突出体制机制创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充分发扬广大干部群众的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
据此回答1—2题。
1.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充分发扬广大干部群众的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
这是因为()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C.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2.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要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的发展是质变与量变的统一B.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起决定作用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D.发扬创新精神,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鲶鱼效应”是渔民发现的一种使捕获的鱼保持鲜活的方法,通常打捞到船舱里的鱼时间一长容易萎靡不振,死亡率高,而放入几条凶猛的鲶鱼,就把整个鱼群激活了。
据此回答3—4题。
3.“鲶鱼效应”体现的哲理是()A.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4.如果船舱中放入的鲶鱼过多,则效果适得其反。
这说明A.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人们能够改造和利用规律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枯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这些说法共同表明A.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C.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6.明代著名哲学家朱熹有首哲理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古诗蕴含的哲理是()A.事物的运动是有条件的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只有不断创新,事物才能保持旺盛的活力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7.(2004·辽广大综合卷)“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终日乾乾,与时偕行”的观点,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反映了()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D.唯心论与形而上学的联系8.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才能真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表明:()A.辩证法是唯物论的基础B.唯物论和辩证法是统一的C.坚持辩证法也就是坚持了唯物论D.唯物辩证法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观察问题的总原则9.“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这段话在哲学上给我们的启示是;()A.内因是变化的根据B.看问题要一分为二C.外因是变化的条件D.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10.下列选项中同时包含有“规律是物质运动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特殊的矛盾构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和“内因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三条哲理的是:()A.一着不慎,满盘皆输B.头痛医头,脚痛医脚C.士别三日,刮目相看D.种豆得豆,种瓜得瓜11.据报载,美国波特兰市有一家“二人桌”餐馆生意非常兴隆,就餐必须提前几个月预定。
许多人建议老板增加营业面积,多招揽顾客,老板缺坚定不移地说:“我们要得就是这种特色,我们不上没有效益的规模。
”这种特色在哲学上是指:()A.意识能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主观符合客观B.企业的大小与小是相对的,小就是特色C.外因要通过内因其作用D.矛盾的特殊性12.上题中这家餐馆生意兴隆地事实告诉我们:()A.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大小各有优势,不能以偏概全B.有特色就能产生效益,特色是效益的基础C.因地制宜,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D.市场经济就是特色经济在我们中华民族珍藏无限、美丽神奇的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名句、寓意深刻的典故格言。
它们浸润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被人们千古传诵。
回答13-14题。
13.“图(注:打算)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的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①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质变开始的②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③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④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质变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14.“见贤思齐(齐:看齐),见不贤而内省(内省:自我反省,警惕)。
”这种修身之道包含的哲理有()①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②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③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④要具体分析一事物同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④15.明代著名学者方孝孺说“天下大事,常发于至微,既终为大患”。
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是()A.要尊重事实,使主观符合客观B.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必须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16.上题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A.要反对唯心主义B.要反对形而上学C.要坚持适度原则D.要重视量的积累17.下列成语中属于形而上学的有()①滴水穿石②物极必反③刻舟求剑④断章取义⑤墨守成规⑥浅尝辄止⑦因势利导⑧)固步自封A.①②⑥⑦B.③④⑤⑥⑧ C.①③④⑤⑥D.③④⑤⑥⑦18.下列各项符合辩证法观点的有()①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②蝼蚁之穴,可溃千里之堤③杀鸡取卵,竭泽而鱼④近朱者必赤,近墨者必黑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9.创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创新既有质的飞跃,也有量的变化;既有大的突破,也有小的改进;既有内容的更新,也有形式的改变。
这一认识蕴含的哲理是()A.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B.居于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C.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D.量变和质变是同等重要的2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要像十六大报告指出的那样,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否则欲速则不达。
这是因为()①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②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③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南水北调,就是要利用南方水资源相对丰富的优势,弥补北方水资源不足,遏制并逐步改善当地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使地区间经济社会和生态得以协调发展。
据此回答21题。
21.有水利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成调电,即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减少用水量,把更多的水输往中下游,简言之,就是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
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必须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③发挥创造性思维,可以充分发挥人的认识能力④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A.①③B.②④C.①④D.①③④22.温家宝总理谈到:“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必须把握好货币量的调节力度。
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的变化,针对苗头性问题,适时适度进行调控”。
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①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③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发展的性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2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其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要重视量的积累B.要注重内因的作用C.要积极利用外部条件D.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24.(2006文综·北京)当今世界,一国的安全问题不完全局于一国之内。
随着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国际社会正成业务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国安全问题解决得好可能惠及别国,反之,则可能殃及他国,国家安全在一事实上程度上显现出“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
以下选项中与上述特点无关的哲道理是:()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B.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C.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D.事物处于因果联系的链条之中25.(2006·北京)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产能过剩在钢铁、水泥等行业显现。
推动这些行业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控制新增产能,支持优势企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是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任务。
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整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这说明()①要善于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③要注意重视量的变化、学会优化结构④搞好局部可以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50分)26.(2004·北京)航天界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经过前四次无人飞船的试验后,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但这仅仅是载人航天的第一步。
在此之后,我国再发射载人飞船,会将飞船的一个太空舱留在太空轨道,使之成为空间实验室;通过多次发射,多个太空舱在太空对接,便可以形成真正的空间站;再向前发展,中国人探测月球甚至火星,也将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回答: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11分)27.(2006·全国)近代以来, 在西方列强的武力胁迫下, 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开放了多处通商口岸,图9表示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分布(图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开启了民族独立和富强的新时代。
自20 世纪70 年代末以来, 中国从实际出发, 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加。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同时还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简述其中的哲学依据。
(12分)28.材料一某国有特大型钢铁企业由于生产成本高、技改资金少、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企业负担重等原因,在激烈的竞争中一度陷入困境。
为了生存和发展,该企业进行了一场深刻的革命。
材料二该企业从国外引进一批关键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创新后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再将技术输出,使对外出售技术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开发出硅钢片等五大系列40多个品种的“双高”(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新产品,重新夺回市场;调整内部组织结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科技人员在员工中的比重,下岗分流富余人员9千余人。
材料三2003年度,该企业盈利14亿元,实现了规模和效益的飞跃,率先走出了一条由弱到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请结合材料分析说明该企业的变化过程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
(12分)29.(06·江苏)(15分)材料一自禽流感发生以来,我国政府启动了整体防控体系,采取免疫、监测、发现、扑杀等对策,有效控制了疫情扩散,并批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用禽流感疫苗进入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