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试验曲线

合集下载

抽水试验参考

抽水试验参考

抽水略浅一些、短一些,距离抽水孔愈远则其深度应 淀管,其长度 2~4m
更小
非完整孔多孔抽水
观测孔下过滤器的深度和长度应视含水层透水性 能及影响半径而定,一般距抽水孔愈远则愈小
非均质含水层中抽水
过滤器最好安装在透水性较强的地段
在含水层厚度较大的钻孔中 过滤器穿孔部分不应小于 5m,当含水层厚度小于
抽水
含水层在不同方向上的渗透性、漏斗影响范围和形态、补给带宽度、各含水层间或与地表水之 间的水力联系。可较准确地确定水文地质参数,但成本较高。
2.在同一钻孔中根据含水层的多少分类 (1)分层抽水试验,即分别确定各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当布有不同深度的观测孔时, 尚可了解各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该试验应严格分层止水。 (2)混合抽水试验,即概略的确定某一含水层组的水文地质参数。 3.根据钻孔揭露含水层的情况分类 (1)完整井抽水。钻孔深度达到含水层的底部,且含水层的整个厚度都是透水的,即过滤 器的长度等于含水层的厚度(当过滤器长度大于 3/4 含水层厚度时,也可视为完整井)。除大厚 度含水层地区外,一般均应进行完整井抽水,以确定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 (2)非完整井抽水。钻孔深度末达到含水层底部,即过滤器长度小于含水层厚度。当为大 厚度含水层或从经济条件考虑时,方采用非完整井抽水。
165
尺寸,宜采用 d50 的 1~1.5 倍。
(2)非均匀的砂类含水层,网眼的尺寸和缠丝间隙的尺寸,中砂宜采用 d40~d50,粗砂宜采
用 d30~d40。
装置过滤器的位置和长度的一般要求
表 2-3-2
试验孔类型及含水层特征
装置过滤器的位置或长度
附注
完整孔抽水 不完整孔抽水
完整孔多孔抽水
过滤器穿孔部分长度一般不应小于含水层厚度的 1.河床底下的单孔抽水过滤器

抽水试验规范

抽水试验规范

1、一般要求1.1.抽水试验是煤炭资源地质勘探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研究含水层重要水文地质特征,取得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评价含水层的富水性,并为预计矿井涌水量与对地下水综合利用的评价提供资料。

1.2.抽水试验工作应在分析勘探区及邻区已有的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的要求进行合理布置。

对富水性不均一的含水层,应注意选择遇有漏(涌)水的地质勘探钻孔改作抽水试验孔。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水量大小和设计目的,可分别选择单孔、群孔、孔组进行抽水试验。

1.3.抽水试验空必须编制施工设计书。

内容包括:抽水试验任务及要求;试验含水层(段)的起、止深度;孔径大小、止水套管的直径及下入层位、下入深度以及止水方法;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所采用的抽水设备;抽水试验质量要求等。

1.4.抽水试验的段距应根据抽水的目的确定,以能分别获得各含水层(带)的水位、流量、水质、渗透性为原则。

1.5.抽水试验层(段)的孔径一般不应小于100mm;下过滤器时,过滤管的直径不应小于108mm。

观测孔的孔径不应小于75mm;下过滤器时,过滤管的直径不应小于73mm。

大口径(或孔组、群孔)抽水,其抽水层(段)的孔径一般不应小于200mm。

孔深超过300m时,对于非大水矿区,其孔径可减小到168mm。

1.6.抽水试验层(段)与隔离止水层(段)必须取芯,其采取率要求见表1。

1.7.抽水试验钻孔的孔斜要求,应严于《煤田地质勘探钻孔质量标准》的规定。

使用深井泵抽水时,深井泵下放深度以上的钻孔段,其孔斜均不得超过2度。

1.8.抽水试验钻孔与观测孔,一般应采取清水钻进。

若必须采用泥浆时,在正式抽水前必须采用活塞洗井或空气压缩机反复抽洗或其它有效的洗井方法,使泥浆排出,至水澄清为止。

1.9.抽水试验钻孔与观测孔的止水层(段)必须选择在岩石完整的隔水层(段)内,且应用可靠的方法检查止水效果,并作正式记录。

1.10.抽水试验所抽放至孔外的水,若有可能重新渗入含水层时,必须有防渗漏措施,保证不抽循环水。

Q-S曲线的类型判别方法分析PPT课件

Q-S曲线的类型判别方法分析PPT课件
Q-s曲线法
❖ 原理:根据抽(放)水试验所获得的资料建立起来的Q -s曲线方程,预测井筒、矿井开采水平或开采地段的涌水 量,反之,也可以根据涌水量预测水位降深。
❖ 应用条件:预测地区与试验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基本相 似,同时,要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稳定降深和阶梯流量抽 水试验资料。
❖ 计算方法:
.
1
Q-s曲线法
.
9
Q-s曲线法
(3) 确定参数a、b.
方法有:图解法、
均衡误差法、最小
二乘法



.
10
Q-s曲线法
图解法确定参数a、b
.
11
Q-s曲线法曲线法
最小二乘法确定参数a、b
.
13
.
14
离抽水进较远的地方则水流仍保持层流状态;
大裂隙中的水呈紊流状态,而小裂隙中的水仍
呈层流状态时,Q-s曲线呈抛物线型;
③ 曲线Ⅲ,在地下水以储存量为主且补给来源
差和导水性强的地区,水位降深小时,涌水量
随降深大幅度增加;当水位降深过一定深度后,
涌水量随降深增加的幅度很小,曲线有明显的
下垂现象,曲线呈幂函数型,
计算方法:
(1)分析整理抽水试验资料,一般列出这样的表格:
抽水试验资料表
Q2
q2
.
Q2
2
Q-s曲线法
.
3
Q-s曲线法
① 曲线Ⅰ,当含水层均质、等厚且抽水试验水
(2)判别曲线类型,选择计算公式 位降深不大,水井附近地下水运动状态保持层 流时,呈直线关系;
② 曲线Ⅱ,在富水性强的承压含水层中进行强
烈抽水时,抽水井附近水流呈紊流状态,而在
.
6

抽水试验确定渗透系数的方法及步骤

抽水试验确定渗透系数的方法及步骤

抽水试验确定渗透系数的方法及步骤1.抽水试验资料整理试验期间,对原始资料和表格应及时进行整理。

试验结束后,应进行资料分析、整理,提交抽水试验报告。

单孔抽水试验应提交抽水试验综合成果表,其内容包括:水位和流量过程曲线、水位和流量关系曲线、水位和时间(单对数及双对数)关系曲线、恢复水位与时间关系曲线、抽水成果、水质化验成果、水文地质计算成果、施工技术柱状图、钻孔平面位置图等。

并利用单孔抽水试验资料编绘导水系数分区图。

多孔抽水试验尚应提交抽水试验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平面图、剖面图。

群孔干扰抽水试验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还应提交抽水孔和观测孔平面位置图(以水文地质图为底图)、勘察区初始水位等水位线图、水位下降漏斗发展趋势图(编制等水位线图系列)、水位下降漏斗剖面图、水位恢复后的等水位线图、观测孔的S-t、S-lg t曲线[注]、各抽水孔单孔流量和孔组总流量过程曲线等。

注意:(1)要消除区域水位下降值;(2)在基岩地区要消除固体潮的影响;3)傍河抽水要消除河水位变化对抽水孔水位变化的影响。

多孔抽水试验、群孔干扰抽水试验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均应编写试验小结,其内容包括:试验目的、要求、方法、获得的主要成果及其质量评述和结论。

2. 稳定流抽水试验求参方法求参方法可以采用Dupuit 公式法和Thiem公式法。

(1) 只有抽水孔观测资料时的Dupuit 公式承压完整井:潜水完整井:式中K——含水层渗透系数(m/d);Q——抽水井流量(m3/d);sw——抽水井中水位降深(m);M——承压含水层厚度(m);R——影响半径(m);H——潜水含水层厚度(m);h——潜水含水层抽水后的厚度(m);rw——抽水井半径(m)。

(2) 当有抽水井和观测孔的观测资料时的Dupuit 或Thiem公式式中hw ——抽水井中水柱高度(m);h1、h2——与抽水井距离为r1和r2处观测孔(井)中水柱高度(m),分别等于初始水位H0与井中水位降深s之差,h1= H0 –s1;h2= H0 –s2。

抽水试验确定渗透系数的方法及步骤

抽水试验确定渗透系数的方法及步骤

抽水试验确定渗透系数的方法及步骤1.抽水试验资料整理试验期间,对原始资料和表格应及时进行整理。

试验结束后,应进行资料分析、整理,提交抽水试验报告。

单孔抽水试验应提交抽水试验综合成果表,其内容包括:水位和流量过程曲线、水位和流量关系曲线、水位和时间(单对数及双对数)关系曲线、恢复水位与时间关系曲线、抽水成果、水质化验成果、水文地质计算成果、施工技术柱状图、钻孔平面位置图等。

并利用单孔抽水试验资料编绘导水系数分区图。

多孔抽水试验尚应提交抽水试验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平面图、剖面图。

群孔干扰抽水试验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还应提交抽水孔和观测孔平面位置图(以水文地质图为底图)、勘察区初始水位等水位线图、水位下降漏斗发展趋势图(编制等水位线图系列)、水位下降漏斗剖面图、水位恢复后的等水位线图、观测孔的S-t、S-lg t曲线[注]、各抽水孔单孔流量和孔组总流量过程曲线等。

注意:(1)要消除区域水位下降值;(2)在基岩地区要消除固体潮的影响;3)傍河抽水要消除河水位变化对抽水孔水位变化的影响。

多孔抽水试验、群孔干扰抽水试验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均应编写试验小结,其内容包括:试验目的、要求、方法、获得的主要成果及其质量评述和结论。

2. 稳定流抽水试验求参方法求参方法可以采用Dupuit 公式法和Thiem公式法。

(1) 只有抽水孔观测资料时的Dupuit 公式承压完整井:潜水完整井:式中K——含水层渗透系数(m/d);Q——抽水井流量(m3/d);sw——抽水井中水位降深(m);M——承压含水层厚度(m);R——影响半径(m);H——潜水含水层厚度(m);h——潜水含水层抽水后的厚度(m);rw——抽水井半径(m)。

(2) 当有抽水井和观测孔的观测资料时的Dupuit 或Thiem公式式中hw ——抽水井中水柱高度(m);h1、h2——与抽水井距离为r1和r2处观测孔(井)中水柱高度(m),分别等于初始水位H0与井中水位降深s之差,h1= H0 –s1;h2= H0 –s2。

抽水试验线型及经验公式

抽水试验线型及经验公式

抽水经验公式及其适用条件序号线型曲线类型及其经验公式经验参数计算公式S值外延极限适用条件说明Q=f(S)图像抽水曲线方程式直线图解法解析法均衡误差法最小二乘法Ⅰ直线型Q=q n S 当抽水试验有两次水位降深时,可由两相应的出水量点绘Q=f(S)曲线是否通过原点来判断有无直线关系<1.5S n承压水近似计算Q:推算设计出水量(吨/日)。

S:相应Q时的水位降深(米)。

Q n:单井实抽最大出水量(吨/日)。

S n:相应Q n时的最大水位降深(米)。

q n:单位出水量(吨/日米)。

S0=S/Qq、a、b、m、n:由抽水试验决定的经验参数。

N:降深次数。

n1、n2:均衡误差法求参数时将三次以上抽水试验资料分成两组,计算第组和第二组的次数。

曲度法鉴别曲线类型:用Q=f(S)曲线的曲度值(n)来鉴别:n=(lgS2-lgS1)/(lgQ2-lgQ1)当n=1时,为直线型;当n=2时,为抛物线型;当1<n<2时,为指数曲线型;当n>2时,为对数曲线型;当n<1时,一般为异常型曲线。

Ⅰ为抛物线型,Ⅱ为指数曲线型,Ⅲ对数曲线型。

Ⅱ抛物线型Q={(2H-S)S}/[2H-]S n]S=[H2-S n\Q n(2H-S n)Q]1\2Q n=Q n/S nA=q n/(2H-S n)/ / <1.5S n<(0.5-0.8)H潜水近似计算Ⅲ抛物线型Q=[√(a2+4bS)-a]/(2b)S=aQ+bQ2S0=S/Qa=(S1Q22-S2Q12)/(Q1Q22-Q2Q12)b=(S1Q2-S2Q1)/(Q12Q2-Q22Q1)a=(∑S0-b∑Q)/Nb=(N∑S0-∑S0∑Q)/[(N∑Q2-(∑Q)2)(1.75-2.0)S n用于承压水,当抽水试验与公式计算相符时,也可用于潜水Ⅳ指数曲线型Q=nS=(Q/n)mm=(lgS2-lgS1)/(lgQ2-lgQ1)lgn=lgQ1-lgS1/m=n1lgn+1/m=n2lgn+1/mm=N∑(lgS)2-(∑lgS)2/[N∑(lgslgQ)-∑lgQ∑lgS]lgn=(∑lgQ-1/m∑lgS)/N(1.75-2.0)S n用于承压水,当抽水试验与公式计算相符时,也可用于潜水Ⅴ对数曲线型Q=a+blgSS=arclg(Q-a)/ba=Q1-blgS1b=(Q2-Q1)/(lgS2-lgS1)=n1a+b=n2a+ba=(∑Q-b∑lgS)/Nb=(N∑(QlgS)-∑Q∑lgS)/[(N∑(lgS)2-(∑lgS)2)(2.0-3.0)S n用于承压水,当抽水试验与公式计算相符时,也可用于潜水QSQSQSQSQS。

抽水试验确定渗透系数的方法及步骤讲解

抽水试验确定渗透系数的方法及步骤讲解

抽水试验确定渗透系数的方法及步骤1.抽水试验资料整理试验期间,对原始资料和表格应及时进行整理。

试验结束后,应进行资料分析、整理,提交抽水试验报告。

单孔抽水试验应提交抽水试验综合成果表,其内容包括:水位和流量过程曲线、水位和流量关系曲线、水位和时间(单对数及双对数)关系曲线、恢复水位与时间关系曲线、抽水成果、水质化验成果、水文地质计算成果、施工技术柱状图、钻孔平面位置图等。

并利用单孔抽水试验资料编绘导水系数分区图。

多孔抽水试验尚应提交抽水试验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平面图、剖面图。

群孔干扰抽水试验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还应提交抽水孔和观测孔平面位置图(以水文地质图为底图)、勘察区初始水位等水位线图、水位下降漏斗发展趋势图(编制等水位线图系列)、水位下降漏斗剖面图、水位恢复后的等水位线图、观测孔的S-t、S-lg t曲线[注]、各抽水孔单孔流量和孔组总流量过程曲线等。

注意:(1)要消除区域水位下降值;(2)在基岩地区要消除固体潮的影响;3)傍河抽水要消除河水位变化对抽水孔水位变化的影响。

多孔抽水试验、群孔干扰抽水试验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均应编写试验小结,其内容包括:试验目的、要求、方法、获得的主要成果及其质量评述和结论。

2. 稳定流抽水试验求参方法求参方法可以采用Dupuit 公式法和Thiem公式法。

(1) 只有抽水孔观测资料时的Dupuit 公式承压完整井:潜水完整井:式中K——含水层渗透系数(m/d);Q——抽水井流量(m3/d);sw——抽水井中水位降深(m);M——承压含水层厚度(m);R——影响半径(m);H——潜水含水层厚度(m);h——潜水含水层抽水后的厚度(m);rw——抽水井半径(m)。

(2) 当有抽水井和观测孔的观测资料时的Dupuit 或Thiem公式式中hw ——抽水井中水柱高度(m);h1、h2——与抽水井距离为r1和r2处观测孔(井)中水柱高度(m),分别等于初始水位H0与井中水位降深s之差,h1= H0 –s1;h2= H0 –s2。

水文地质现场试验-抽水试验

水文地质现场试验-抽水试验
考虑到不同深度的观测井或观测井在不同深度具有不同的水位值,观测井与 抽水井尽可能的同结构同孔深。
⑺ 水文地质参数的正确概念
• 参数的概念 • 参数的应用条件 • 参数的尺度
出现问题? 解决问题!
中外研究交流方面 以为然所以为然 发展与创新
1、K-渗透系数,T-导水系数,S-储水系数,μ-给水度 2、T=K*M S=μ+Ss*M 3、 在 含 水 层 厚 度 变 化 较 大 的 情 况 下 , 采 用 K/Ss 组 合 ; 在 含 水 层 厚 度变化较小的情况下可以采用T/S组合, 4、不存在在潜水含水层中采用K,S;承压含水层中采用T,S或稳定流 为K,非稳定流为T,S说法。 5、含水层参数与井流参数并不完全吻合,对井流而言,不同深度的 K参数
5 抽水试验专题讲座
⑴ 大厚度含水层 ⑵ “影响半径模型”错误 ⑶ 抽水量的保障 ⑷ 由稳定流理论引发的开采量保证问题 ⑸ 抽水会影响到边界吗? ⑹ 三维流及非完整性对抽水试验设计的影响 ⑺ 水文地质参数的正确概念 ⑻ 中外抽水试验的差异及进展 ⑼ 抽水试验性能分析可代替井群规划 ⑽ 抽水试验重要提示
4 抽水试验小结
一、文字部分 ⑴抽水试验的类型,时间,落程安排及人员观测情况; ⑵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背景情况; ⑶抽水试验观测值及误差统计情况; ⑷抽水试验参数计算; ⑸存在问题; 二、图表部分 ⑴抽水试验现场曲线二条(稳定流),非稳定流一条; ⑵降深与涌水量历时曲线,相应观测记录表; ⑶ 配线及参数(非稳定流); ⑷抽水试验统计表及实际材料图。
去井损后的潜水非完整井公式 与影响半径经验公式迭代,如 右图。如果只有单落程,则加 入阿勃拉莫夫水跃值经验公式。
K
Q (H 2
h2 )
(ln

抽水试验规范

抽水试验规范

1、一般要求.抽水试验是煤炭资源地质勘探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研究含水层重要水文地质特征,取得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评价含水层的富水性,并为预计矿井涌水量与对地下水综合利用的评价提供资料。

.抽水试验工作应在分析勘探区及邻区已有的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的要求进行合理布置。

对富水性不均一的含水层,应注意选择遇有漏(涌)水的地质勘探钻孔改作抽水试验孔。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水量大小和设计目的,可分别选择单孔、群孔、孔组进行抽水试验。

.抽水试验空必须编制施工设计书。

内容包括:抽水试验任务及要求;试验含水层(段)的起、止深度;孔径大小、止水套管的直径及下入层位、下入深度以及止水方法;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所采用的抽水设备;抽水试验质量要求等。

.抽水试验的段距应根据抽水的目的确定,以能分别获得各含水层(带)的水位、流量、水质、渗透性为原则。

.抽水试验层(段)的孔径一般不应小于100mm;下过滤器时,过滤管的直径不应小于108mm。

观测孔的孔径不应小于75mm;下过滤器时,过滤管的直径不应小于73mm。

大口径(或孔组、群孔)抽水,其抽水层(段)的孔径一般不应小于200mm。

孔深超过300m 时,对于非大水矿区,其孔径可减小到168mm。

.抽水试验层(段)与隔离止水层(段)必须取芯,其采取率要求见表1。

.抽水试验钻孔的孔斜要求,应严于《煤田地质勘探钻孔质量标准》的规定。

使用深井泵抽水时,深井泵下放深度以上的钻孔段,其孔斜均不得超过2度。

.抽水试验钻孔与观测孔,一般应采取清水钻进。

若必须采用泥浆时,在正式抽水前必须采用活塞洗井或空气压缩机反复抽洗或其它有效的洗井方法,使泥浆排出,至水澄清为止。

.抽水试验钻孔与观测孔的止水层(段)必须选择在岩石完整的隔水层(段)内,且应用可靠的方法检查止水效果,并作正式记录。

.抽水试验所抽放至孔外的水,若有可能重新渗入含水层时,必须有防渗漏措施,保证不抽循环水。

T5-抽水试验成果图1

T5-抽水试验成果图1

30
2月27日18
30
按潜水完整孔单
孔抽水考虑:
时间间隔 分
1 2 2 2 2 2 2 2 5 5 5 10 15 15 10 30 60 60 60 60 60 60 60 300
水位 (m) 6.59 7.12 7.78 8.12 8.41 8.81 9.10 9.70 9.87 10.05 10.22 10.35 10.61 10.80 10.90
10.97 10.97 10.97 10.97
10.97
10.97
10.97
10.97 10.97 10.97
降深 (m)
0.53 1.19 1.53 1.82 2.22 2.51 3.11 3.28 3.46 3.63 3.76 4.02 4.21 4.31 4.38 4.38 4.38 4.38 4.38 4.38 4.38 4.38 4.38 4.38
孔号 试验地层 试验深度 (m) 含水层厚度 (m) 抽水井半径 (m) 过滤方式 水位观测 水量观测 试验条件 静止水位 (m) 气温/水温
抽水试验综合成果图
抽水试验技术参数
WJZ-Ⅲ07-3 圆砾层
8.4—13.6 5.2
0.055 花管穿孔包网并充填过滤层
电测水位计 水表
潜水完整井抽水 6.59
9.5℃/19.5℃
抽水试验s-t曲线
0
1
3
5
7
9 11 13 15 20 25 30 40 55 70 80 110 170 230 290 530 830
0.0
t(min)
1.0
2.0
3.0
4.0
S-t
观测时间

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要求

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要求

吉林大学精品课>>专门水文地质学>>教材>>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教学实习指导§4.4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要求4.4.1 钻孔涌水量钻孔涌水量应保持常量,其变化幅度不大于3%。

4.4.2 抽水延续时间抽水延续时间除满足表4-1的要求外,并可结合最远观测孔水位下降与时间关系曲线[S(或Δh2)-lg t]来确定。

(1) 当S(或Δh2)-lg t曲线至拐点后出现平缓段,并可以推出最大水位降深时,抽水方可结束;注意:在承压含水层中抽水,采用S-lg t曲线,在潜水含水层中抽水采用Δh2-lg t曲线。

Δh2是指潜水含水层在自然情况下的厚度H和抽水试验时的厚度h的平方差,即Δh2=H2-h2。

(2) 当S(或Δh2)-lg t曲线没有拐点或出现几个拐点,则延续时间宜根据试验的目的确定。

4.4.3 观测频率及精度要求观测频率及精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 水位观测宜按第0.5、1、1.5、2、2.5、3、3.5、4、5、6、7、8、10、12、15、20、25、30、40、50、60、75、90、105、120 min进行观测,以后每隔30 min观测一次,其余观测项目及精度要求可参照稳定流抽水试验要求进行;(2) 抽水孔与观测孔水位必须同步观测;(3) 抽水结束后,或试验期间因故中断抽水时,应观测恢复水位,观测频率应与抽水时一致,水位应恢复到接近抽水前的静止水位。

4.4.4 群孔干扰抽水试验要求群孔干扰抽水试验除按非稳定流抽水要求进行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1) 干扰孔之间的距离,应保证一孔抽水,使另一孔产生一定的水位削减;(2) 水位降深次数应根据设计目的而定,一般应尽抽水设备能力做一次最大降深;(3) 各干扰孔过滤器的规格和安装深度应尽量相同;(4) 各抽水孔抽水起、止时间应该相同;(5) 试验过程中,宜同时对泉和可能受影响的地表水点进行水位、流量和水温的观测。

4.4.5 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试验性开采抽水试验除按群孔干扰抽水要求进行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1) 抽水试验一般在枯水期进行;(2) 抽水钻孔总涌水量尽量接近设计需水量;(3) 水位下降漏斗中心水位稳定时间不宜少于一个月;(4) 若水位不能达到稳定,应及时调节总涌水量,使其达到稳定。

流量和水位降深关系的经验公式

流量和水位降深关系的经验公式

流量和水位降深关系的经验公式
前一提到,在评价小型水源地或勘探开采井的单井出水量时,可用理论公式进行流量预报。

但因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性、水流状态和井损的影响,实际抽水中的流量和降深关系,并非完全像理论公式:
所显示的那样为已过原点的直线(承压水井)和二次抛物线(潜水井),而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曲线。

因此,为使预报的流量符合实际情况,常根据多次降深(或落深)抽水试验得出Q-关系建立经验公式,进行流量预报。

大量抽水井的实测资料证明,常见的几种Q-曲线类型有直线型、抛物线型、幂函数曲线型和对数曲线型。

下面分别对这几种曲线类型的经验公式、判别公式、确定系数和应用范围加以讨论。

(1)直线型
反映直线型关系的表达式为
它和承压水井Dupuit公式一致。

其中,q为待定系数。

首先,用图解法判别抽水试验得出Q-关系曲线的类型。

将不同落程的Q和s资料点会在坐标纸上。

如果这些点分布在一条直线上,并通过坐标原点时,即可判定为直线型,符合式(3.40).
然后确定系数q。

当资料不多,且资料点基本分布在同一直线上时,可直接取直线的斜率确定q值;当资料较多,且点岩直线两侧分布较分散时,可1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q值,即使残差平方和为最小,则有

由此求得待定系数:
式中:n为抽水试验降深的次数。

讲所求q值带回式(3.40),给出井中设计降深(s),即可预报流量。

(2)抛物线型
反映这种曲线的经验公式为
式中:a,b为待定系数。

抽水试验方法及过程讲解

抽水试验方法及过程讲解

图1-1 潜水非完整孔示意图
图1-2 潜水完整孔示意图
() 0.0(0.00) 0.1(0.50) 0.2(1.00) 0.3(1.50) 0.4(2.00)
稳定水位3.40
t(h) 日期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007年5月11日
、 过程曲线
2 抽水试验仪器设备
2.1 过滤器
图5.1.10 承压水完整井示意图
k Q ln R 公式二
2MS r
5.1.11 承压水完整井,一个观测孔、中心井抽水试验计 算渗透系数k:
k 0.366 Q lg r1 m(S S1) r
k——渗透系数(m/d); Q——抽水井涌水量(m3/d); m——含水层厚度(m); S——抽水井水位下降值(m); S1——观测孔水位下降值(m); r1——观测孔到中心井距离(m); r——抽水井半径(m)。
2.5 抽筒 当钻孔水位较深,水量不大,试验要求不高时,可选择抽 筒提水。
2.6 量测器具
观测水位宜使用电测水位计。地下水位较浅时,可采用浮 标水位计。观测读数应精确到1cm。
流量的测试用具应根据流量大小选定。流量小于1L/s时, 可采用容积法或水表;流量为1L/s~30L/s时,宜采用三角 堰;流量大于30L/s时,应采用矩形堰。
4.6 试验结束后,应进行恢复水位观测,停泵时按1、 3、5、10、15、30min的间隔进行水位观测,以后每 小时进行一次。
5 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整理
5.1 渗透系数
5.1.1 潜水非完整井,单孔抽水试验计算渗透系数k:
k 0.366Q lg 0.66L
LS
r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