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1.1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教案 北师大版 教案

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1.1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教案 北师大版 教案

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目标:学生一分钟内说出隋朝大运河的要素。

能力目标:学生明白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通过史实理解大运河开通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①学生绘制地图,并结合课文内容,掌握运用数字浓缩法“三点,四段,五河”来了解隋朝大运河的具体情况。

②学生通过历史法庭掌握一分为二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

学生通过探讨隋朝大运河开凿的原因,明白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保障。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隋朝大运河的要素
教学难点:认识大运河的作用和评价大运河
三、设计思路
结合“教是为了不教”课堂是要老师教学生学会学习,侧重于学生的学,以及课堂教学“轻负高质”的要求,我通过让学生扮演穿越角色“隋文帝的军师”,创设情境,贯穿整节课。

即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首先,全班同学(军师团)合作帮隋文帝分析全国情况(统一的背景);其次,了解开皇之治为大运河的开凿奠定了基础;再次,激发学习兴趣进一步了解大运河的开凿及其作用;最后,通过角色扮演,学会多角度评价大运河。

四、教学方法
教法:学案导学法、激趣法、问题教学法
学法:讨论探究、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学教练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学教练案

金塔县第三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教练案班级:持案人: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课型:新授主备人:杜生国时间:2014年月日学习目标:1.掌握下列基础知识:隋朝的建立与统一、隋文帝杨坚、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概况及影响。

2.通过识读“隋朝疆域图”和“隋朝大运河示意图”,逐步培养和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导学过程:一、自主预习、认真准备1. 581年,______建立隋朝,_____年,隋灭陈,继秦汉之后,又一次实现了对全国的统一。

2. 大运河开凿于____ __时期,是古代世界上___ __的运河。

3. 大运河以____中心,北抵_____,南至__ __,自北向南分为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四段,连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大水系。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 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2.请你认真阅读教材4--6页“贯穿南北的动脉“一目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开凿目的:(2)填图:本图比较模糊,请你用彩笔在图上填上大运河的中心是;南北端点是和;从北向南的四段、、、;连接的五大水系、、、、;最后填上隋朝的都城。

(3)作用:大运河通航后,不仅成为的纽带,也成为沟通和的枢纽;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和发展;发挥着的作用。

三、当堂训练、检测固学1.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B.加强水利灌溉C.供隋炀帝到江都巡游D.为了对高丽战争2.隋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 ( )①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②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③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④东晋南朝时北人南迁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③金塔县第三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教练案班级:持案人:3.隋朝大运河,连接淮河和长江的一段是()A.永济渠B.江南河C.通济渠D.邗沟4.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开凿于隋炀帝统治时期B.全长四、五千千米C.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D.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5.隋朝作为统一的朝代存在的时间是()A.581 — 618年B.589 — 618年C.581 — 600年D.588 — 618年6.隋朝的统治类似下列哪个朝代()A.秦朝B.东汉C.西晋D.东晋7.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A.满足了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实现了南水北调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D.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8.隋炀帝乘“龙舟”从洛阳巡游到扬州,要经过大运河的哪几段?()①通济渠②永济渠③邗沟④江南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①④9.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1)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2)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指现在的什么地方?(3)此河的开通在起到了什么作用?四、学(教)后记(知识清单)1.隋朝建立与统一的时间、人物。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教学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教学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第1课时隋的统一与大运河教学案主设计人:审核人一、【学习目标】二、【课堂预习】(一)基础知识梳理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隋建立的时间、首都、人物分别是?第几次统一全国?2、贯通南北的动脉:隋朝为什么开凿大运河?是谁在位时开凿的?其概况如何?大运河开凿的影响和作用如何?(二)预习检测1、581年北周外戚建立隋朝,定都_______;年,隋灭掉陈,统一南北。

2、隋朝大运河:(1)目的:加强_____________,巩固_______________。

观察教材第5页的运河图,填写下面(2)至(5)项:(2)三点:中心在,北达______,南至______。

(3)四段:大运河从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邗沟、。

(4)地位:全长______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的运河。

(5)作用:大运河的开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堂教学】(二)课堂练习1、隋朝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A、重新统一南北B、设三省六部C、创立科举制D、开通大运河2、公元589年中国在长期内乱后再次归于统一,统一全国的是()A、隋文帝B、唐高祖C、秦始皇D、宋太祖3、隋朝大运河南至余杭,即今天的()A、北京B、天津C、南京D、杭州4、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A、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是隋文帝B、隋文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开凿大运河C、隋文帝时,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繁荣D、隋朝的都城在长安5、你知道今天的常州在隋朝时在哪段运河上吗?()A.永济渠B.江南河C、通济渠D、邗沟6、关于隋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他是隋朝的开国皇帝B.他在位时南北重归于统一C.他在位时励精图D.他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开通了一条贯通北的大运河7、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A. 秦朝B. 东汉C. 西晋D. 东晋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咏史诗·汴水》材料二:“尽道随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教案01(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教案01(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隋文帝生平的介绍,使学生了解隋文帝其人。

通过对隋王朝建立并兴盛统一最后灭亡的讲述,使学生认识隋王朝的兴衰。

通过对隋大运河文字与图片知识的引入,让学生充分了解这条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的相关问题。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熟悉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状况。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隋朝开通大运河的利弊等问题,培养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观察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历史意义。

难点:隋朝统一的原因、经过;隋开凿大运河的功与过;隋的统一以及隋开通大运河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讲述:在中国历史上,分立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其中东汉末年到隋统一前近四百年,是大一统国家形成以来时间最长的分裂时期。

那么,是谁完成了这次国家的大一统?又建立了怎样一个新的朝代呢?二、讲授新课1、隋的统一①隋的建立北魏之后分裂为东魏、西魏,后来由北周统一我国北方。

北周末年继位的周静帝只有八岁,大权落到外戚——皇帝的外祖父杨坚手里。

581年,杨坚废掉小皇帝,自己称帝,改国号为隋(解释“隋”的来历——获封随国公),定都长安,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

②隋统一南北师:隋朝建立时,南方还有陈的存在,国家没有实现统一。

为什么隋能够灭掉陈实现南北方的统一呢?有哪些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呢?(通过举例提示学生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统一的条件)生:客观条件:a长期以来,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b江南经济发展,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物质条件;广大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乱和分裂割据,向往统一。

南朝陈政权本身的腐朽,陈后主骄奢淫逸。

主观条件:隋建立后,经济繁荣、军事强大、政治稳定、战略战术运用恰当。

师:南北朝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打破界限,加强经济交流,结束分裂割据局面。

而广大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乱,人心向往统一,企盼有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教案【DOC范文整理】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教案【DOC范文整理】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教案课题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个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下列基础知识:隋朝的建立、隋文帝杨坚、隋朝的富庶、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概况及其影响。

通过识读“隋朝疆域图”和“隋朝大运河示意图”,逐步培养和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及跨学科知识迁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阅读课前导言,并提问学生本节课要讲述的几个问题;在老师的启发下,围绕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开展讨论,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看法或观点;课后,能独立或与别人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通过上述活动,使学生感知中华文明的伟大成就,学会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逐步掌握对比法、讨论法,多途径收集历史资料、历史信息、整合信息等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她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教学重点:贯通南北的动脉教学难点:如何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及大运河通航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中国历史上,分立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个大统一的朝代是秦,之后出现了西晋的短期统一。

中国历史经历了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封建社会前期的政权分立和民族大融合。

今天我们将要进入一个“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中国封建社会的隋唐时期,这是一个对中华民族有着深远影响的时代,是每一个炎黄子孙自豪的时代。

这就是隋朝,那么隋朝是由谁建立的呢?上学期我们学到了中国历史的战乱阶段,就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大家对南北朝知道的可能不多,南朝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北朝即从北魏开始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接着东魏被北周取代,西魏被北齐取代,后北周取代北齐,那么杨坚就是北周外戚。

一、隋朝的统一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出身于汉族军事贵族集团。

他的女儿是北周的皇后。

580年,北周宣帝死,年仅8岁的静帝继位,杨坚以大丞相身份辅政。

初中历史初一历史下册《隋的统一与大运河》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初一历史下册《隋的统一与大运河》教案、教学设计
4.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客观、公正的评价态度,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5.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历史、追求真理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他们对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要素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历史事件深层次的分析与评价能力还有待提高。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将面临以下挑战:
(2)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关于大运河的PPT,内容包括大运河的背景、开凿过程、主要作用等,要求图文并茂,展示清晰。
3.实践活动:
(1)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或相关展览,了解隋朝统一与大运河的实物资料,撰写一篇观后感,不少于300字。
(2)开展“我是小小考古家”活动,通过模拟考古发掘,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注重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提问、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4)实施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
4.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提问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2)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和实践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评估学生的应用能力。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隋朝统一的意义、大运河的开凿及其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地位。
2.难点:分析隋朝统一与大运河建设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能力。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重点内容的设想
(1)通过故事导入法,讲述隋朝统一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隋朝统一的意义。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大运河的图片、地图和相关史料,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运河的开凿过程及其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地位。

(七年级历史教案)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教案

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教案七年级历史教案●一、学习目标1.公元589年,中国再一次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

2.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贯通了南北,有利于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大运河开凿的意义难点:隋统一的条件●三、教授新课1、隋的统一(1)隋朝的建立: 年,北周外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 就是隋文帝。

(2)隋朝的统一: 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

① 的大融合, 的发展客观上②长期分裂割据,人民渴望(3)隋统一的条件③南方陈政权①隋朝建立后,励精图治, , ,主观上军事强大②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 运用得当(4)隋统一的影响:隋的统一,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局面,继秦汉之后, 。

(5)隋的富庶:开皇年间,隋帝国, ,和垦田面积。

2、贯通南北的动脉--大运河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①自古以来,②隋统一后,南北、、和需要加强③为了,必须加强对、的控制④ 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3、大运河的概况:: 教你记忆3+4+5=13个点:中心,北抵,南至4段河段: 、、、连接5大水系: 、、、、1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4、大运河开凿的影响:(1)大运河通航后,不仅成为南北、、的纽带,也成为沟通。

(2)运河的通航促进了发展。

(3)历朝对运河不断、,使它持续发挥着&nbsp七年级历史教案; 的作用。

四、随堂练习1.隋朝的建立者是:( )A.杨广B.杨勇C.杨业D.杨坚2.隋朝最终完成国家统一是在:( )A.581年B.589年C.605年D.608年3.历史上把隋文帝统治时期成为"开皇之治"主要是因为:( )①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注重吏治。

②隋文帝注意发展生产。

③隋文帝开凿了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④统一全国,结束分裂。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4.巴拿马运河是通过巴拿马地峡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通航运河,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两大洋之间的航程,与苏伊士运河同样具有世界战略意义,因此素有"世界桥梁"之称。

七年级历史下册《隋的统一与大运河》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下册《隋的统一与大运河》教案、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请大家看看大屏幕上的这张地图,这是隋朝时期的疆域图。大家能发现隋朝与之前我们学过的秦汉时期有什么不同吗?
2.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生:隋朝的疆域比秦汉时期更广阔。
3.教师引导:是的,隋朝实现了中国的统一。那么,隋朝是如何实现统一的?它又有哪些重要的成就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方面: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我国历史的热爱,培养其民族自豪感。
(1)感受隋朝统一带来的国家繁荣、民族融合;
(2)领略大运河作为古代伟大工程的风采,体会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
(3)关注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2.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2.方法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方法,使其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
(1)比较法:通过比较隋朝与其他朝代的异同,加深学生对隋朝特点的理解;
(2)因果分析法:分析隋朝统一、大运河修建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评价法:对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成就进行客观评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技能方面: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分析,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隋朝统一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2)通过地图、史料等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分析、归纳历史信息的能力;
(3)运用所学知识,对大运河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进行评价。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方面:采用问题驱动法、史料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3.教师强调重点内容。
师:隋朝的统一、大运河的修建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创新,都是我们需要深刻理解的内容。希望大家在课后继续复习,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

北师大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学案

北师大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学案

1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讲学稿【学习目标】 掌握隋朝的建立及统一,大运河相关知识。

理解大运河开凿的作用;评价大运河的开凿。

【学习重点】 隋朝大运河。

【学习难点】 关于大运河的评价【知识梳理】一、隋的统一(请你认真阅读教材2-4页“隋的统一”一目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 年, 建立隋朝,年号 ,定都 。

2、 年,隋灭掉南方的 朝,结束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二、贯穿南北的动脉(请你认真阅读教材4--6页“贯穿南北的动脉“一目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开凿目的:2、填图:本图比较模糊,请你用彩笔在图上标出大运河的中心 ;南北端点 和 ;从北向南的四段 、 、 、 ;连接的五大水系 、 、 、 、 ;最后填上隋朝的都城 。

3、作用:大运河通航后,不仅成为 的纽带,也成为沟通 和 的枢纽。

还促进了沿岸地区 和 发展。

【合作探究】图一 见上图图二 京杭大运河【课堂自测】 1、隋朝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 )A.重新统一南北 B.设三省六部 C.创立科举制 D.开通大运河2、隋朝大运河的河段中,从洛阳到涿郡的一段是( )A.通济渠 B.永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3、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隋朝的建立者是杨坚,他是隋文帝B.隋文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开凿大运河C.隋文帝时,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繁荣D.隋朝的都城在长安4、隋朝得以统一全国的原因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①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③江南经济的发展 ④大运河的开凿5、阅读材料:材料一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河》材料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1)这两首诗对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态度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各是什么态度?(2)你怎样评价隋炀帝修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

七年级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教案

七年级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教案
建立者:杨坚
建立时间:581年
定都: 长安
(通过举例提示学生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统一的条件)
客观条件:a长期以来,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b江南经济发展,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物质条件;c广大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乱和分裂割据,向往统一。d南朝陈政权本身的腐朽,陈后主骄奢淫逸。
运河开通以后,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还促进了两岸城市的发展,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也起了促进作用。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师):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沟通已有的天然河流和以往开凿的运河,开通了纵贯南北四五千里的大运河。
师):对照图示向学生讲解大运河的组成运河开凿及通航的影响:
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伟大的工程之一,不仅长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而且河道的水深、宽度和通航能力也是最大的。它的完成,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部分河段在今天仍然发挥着通航的重要作用。但对它的作用一直褒贬不一,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
1、隋的建立
在北魏之后分裂为东魏、西魏,后来由北周统一我国北方。北周末年,继位的周静帝只有八岁,大权落到外戚——皇帝的外祖父杨坚手里。581年,杨坚废掉小皇帝,自己称帝,改国号为隋(解释隋的来历——获封隋国公),定都长安,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
建立方式:利用自己外戚的特殊地位,与北周周静帝年幼,逼帝退位从而取得政权。
课题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日期
教学Hale Waihona Puke 目标知识与方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等基本史实。

2014年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隋的统一和大运河》教案

2014年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隋的统一和大运河》教案

课题名称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课型新授课授课班级七一~ 七六授课时间2014年2月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隋朝建立及统一的条件和意义,了解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这项工程及其影响;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培养学生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教学重点贯通南北大运河的开凿;大运河开凿的原因、走向;大运河开通的历史影响;教学难点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大运河开通的历史影响课前准备制作课件,布置预习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导入温故知新自学指导合作共研当堂检测观看视频《古运河之恋》,培养历史情境并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根据课件提示,完成上册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图。

自行阅读课本,完成《同步学习》中的“自学指导”部分以及回答老师问题。

其中7、8、9、小组成员派代表分别回到老师问题,10、11、12组派C层成员回答《同步学习》的填空部分。

回答:1.⑴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⑵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⑶南方陈政权统治腐败;⑷隋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⑸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2.(1)自古以来,南北交通多有不便。

(2)隋统一后,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需要加强。

(3)为了巩固统一的成果,必须加强对东南地区的控制。

(4)隋朝的富庶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完成课件中的随堂检测部分及《同步学习》中的选择部分,巩固新知。

播放《京杭运河两岸行》主题曲《古运河之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复习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朝代发展脉络,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播放视频《隋的建立与统一》并提出自学要求:一、隋的统一隋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年号隋的统一:时间条件影响播放视频《隋朝大运河》。

二、贯通南北的大动脉1.开凿时的皇帝2.开凿的原因和条件3.开凿情况4.影响:小组合作:1.589年,隋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

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2.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3.你能画出隋朝大运河的简图吗?4.大运河对生态环境方面会有哪些影响?(参考:隋开凿大运河时,充分利用天然河道、湖泊,运河通航后两岸大规模植树造林,这些措施都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北师大版历史七下《隋的统一与大运河》word教案

北师大版历史七下《隋的统一与大运河》word教案

第一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课时编号: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教学媒体: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隋的建立、隋文帝杨坚、隋的统一、隋炀帝开凿运河、大运河的概况及其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资料的积累,课堂上的小组讨论,了解“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通过阅读材料、资料对比,小组讨论,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她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生命教育目标通过对“大运河开凿以及通航的影响”的学习,使同学们明白创造历史辉煌的是人民群众,一个没有创造力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没有创造精神的人,就不能算是完全意义上的人。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一开始,我们将要把学生带入一个“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中国古代社会的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不仅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繁荣和鼎盛时期,更是中华文明在各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的辉煌灿烂时期。

这是一个巨人辈出的时代,是一个对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文明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的时代,是每一个炎黄子孙感到非常自豪的时代。

隋朝建立于581年,灭亡于618年,前后仅存3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命而又极其重要的年代。

本课主要叙述了隋的统一和隋开凿大运河两个重要内容。

教学重点贯通南北的动脉教学难点1. 隋统一的条件。

2. 如何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及大运河通航的影响。

三、学情分析通过上一个学期中国古代史的学习,学生们已经了解了中国古代社会前期的基本情况,弄清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及相应的社会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和政权分立与民族大融合等重要内容。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回顾上个学期中国古代史的学习,简单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及相应的社会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和中国古代社会前期的政权分立与民族大融合等重要内容。

特别回顾了南北朝的历史线索,导入“隋的统一”。

新课学习(一)、隋的统一本目分四个板块:隋的建立、隋的统一、隋的疆域、隋的富庶“隋的建立”:根据教材提供的材料以及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帮助学生对杨坚建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对杨坚这一重要历史人物有一个初步认识。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设计【篇一:北师大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知道隋朝建立和统一南北的时间。

了解大运河开通情况并认识其历史作用。

2. 过程方法与能力:通过分析隋朝统一南北的原因,帮助学生掌握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通过正确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隋朝结束南北分裂、实现统一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千百年来享誉世界,是中华民族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感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教学要点重点: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的开凿极其历史意义。

难点:①开皇之治:由于本部分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不易引起学生兴趣,而且教科书叙述比较简洁,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②对开凿大运河的评价:学生由于生活经历有限,评价历史事件容易简单化。

如何引导学生对大运河的开凿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是本课的又一难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项伟大的工程,与长城一样,千百年来享誉世界,被称为世界工程技术史上的奇迹。

你们想知道它的具体情况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隋朝,了解相关的历史。

(板书课题)2.讲授新课一、祖国南北重归一统(一)隋的建立和统一⒈隋朝的建立建立者:杨坚建立时间:581年定都:长安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北周的功臣,封隋国公。

581年杨坚废周静帝自立,国号隋,都城在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他在位时有两个年号,开皇和仁寿。

隋朝建立后8年,攻灭陈朝,统一全国。

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是什么呢?(自东汉以来,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特别是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后,经过长期交往,在生活、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已基本上汉化了。

南北政权的使者往来频繁,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教案北师大版
学习比较
拓展思维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围绕目标达成、教与学的方式、学校理念体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进行反思
3、隋朝统一全国后,出现了怎样的社会风貌?
4、简要概述大运河的开凿
探究交流:
1、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
2、数学公式2+3+4+5+6=1对大运河的基本内容做了形象的概括,你能说出其中的含义吗?
3、你怎样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
重难点突破:
隋初经济的繁荣,教材写得比较概括,学生较难感受和理解,教师通过一些具体的史料和数据,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繁荣表现”的基础上对“繁荣原因”进行理性分析,从而突破难点。通过阅读查找资料、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有效突破重点
三、整理归纳,系统总结
隋的建立与统一
大运河的开凿及影响
四、强化基础,训练反馈
设计一幅简图,准确反映出大运河的方位和走向,并在简图上注明大运河的起止点,中心点及四段名称
五、迁移拓展,尝试应用
1、隋朝的统治类似于历史上哪一个朝代?
2、你知道世界上著名的运河有哪些吗?请你比较一下,哪一条开凿的时间最早、线路最长?
学生准备
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内容及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调控
设计意图(含德育渗透点)
自备、集备补充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回忆上学期所学知识,
以隋炀帝看琼花的故事导入新课。
二、新知探索,善于发现
问题情境:
1、隋朝是怎样建立的?它的建立者是来自?2、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讲一讲隋朝的统一。你认为隋朝统一有哪些有利的历史条件?
梳理朝代线索、积极参与
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归纳主要内容

七年级下册《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学案北师大版范文

七年级下册《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学案北师大版范文

七年级下册《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学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学案北师大版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教案示例本课重点:隋朝大运河;暴君隋炀帝本课难点:科举制度的创设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提问:(1)北周是什么时候统一北方的?(2)(展示杨坚的图片),581年,这个人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了隋朝,他是谁?二、讲授新课1、隋朝统一南北南北朝经济的发展,要2、开皇之治运河的开凿1)之治 教师让学生教材大运河教师让读(多媒体(学生的人超过百万。

河的通航,使南北更加便利有利于国家统和中央大运河是一造祖国河山的伟它不仅是一条上 但后人对隋朝开运河却评说不一。

引入有关评价大运诗。

学生朗读、教读)例如:千里一旦开,亡波浪来。

锦帆未—胡曾汴水通淮多,生人为害亦相东南四十—敬之 尽道隋亡为,至今千里赖通波无——休 3、暴君隋炀隋朝的灭亡 强大王朝仅经过37年亡隋炀经三次巡游都。

1.605年8第一次从洛阳到江都。

随从大队嫔妃、2.610年令开江南河3.6荣一时的隋朝灭亡了。

教师总结:一游反映出隋炀帝奢腐朽二游江都(学考隋亡的原因,教导可以讨论国家的和巨大巨大建筑工程的是对国家发展有利是使国家隋的繁强大是隋文帝励精的结果,隋的灭亡小结: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在学完隋朝之后,会(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泰和隋之间的相同。

) 参考答案: 相同短命、二世而亡:续17年,隋持续了37年。

都修建了的工程:秦建长城建运河。

建立的都对后世影响深远首皆因暴政而亡。

七年级历史下册 1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1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为中心,北到,南至,自北向南分为、 、 、,分别连接了、 、 、 、五条河。
3.开通大运河的作用和意义。
10
课后作业
材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晚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根据材料,指出晚唐诗人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
教学后记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第1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本学期总
第1课 时
本单元第1课时
日 期
课型
新授
主备
复备人
审核人
感知目标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隋朝建立和统一南北的时间。了解大运河开通情况并认识其历史作用。过程方法与能力:通过分析隋朝统一南北的原因,帮助学生掌握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通过正确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难点:①开皇之治:由于本部分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不易引起学生兴趣,而且教科书叙述比较简洁,学生理解起来有 一定难度。②对开凿大运河的评价:学生由于生活经历有限,评价历史事件容易简单化。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预
计安排
复备标注
启动课堂
复习旧知
预习反馈
复习夏代至南北朝时期各朝代的时间、定都、建立者
5
课堂导入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项伟大的工程,与长城一样,千百年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隋朝,了解相关的历史。
2
自学文本
自学方式
自学解决,解决不了的小组交流解决,也可以进行组际交流。将疑难问题提出
问题预设
1.隋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定都、年号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教案拥有帝国一切,皆有可能。

欢迎访问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教案本课重点:隋朝大运河;暴君隋炀帝本课难点:科举制度的创设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提问:(1)北周是什么时候统一北方的?(2)(展示杨坚的图片),581年,这个人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了隋朝,他是谁?二、讲授新课1、隋朝统一南北南北朝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打破界限,加强经济交流,结束分裂割据局面。

而广大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乱,人心向往统一,企盼有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

所以隋灭陈,就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开皇之治与大运河的开凿1)开皇之治教师让学生自读教材,归纳、总结,然后提问。

最后教师总结要点:隋完成统一,社会稳定;隋文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隋文帝节俭,提倡减轻人民负担。

2)大运河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强大、富足的隋王朝使大运河能够开通,大运河好不好?(多媒体演示:运河上的船只,运河边的粮仓,运河沿线的城市。

用事实说明大运河的作用)(学生思考)运河给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起到什么作用?大运河的开通,改变了局部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一个南北东西全方位的大水网。

运河的通航,编织起一个前所未有的物资交流网,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突破性的发展。

两岸日渐繁荣,城镇增多,规模不断扩大。

洛阳,是运河的中心,南北均归于此,在全国的政治、经济中有重要地位;江南的扬州,城池之大,货物之多,生活之繁华,交通之发达,当时号称天下第一;中心城市苏州,处于江南运河的中心位置,航运繁忙;大运河的起运点杭州,是当时全国最富庶的郡县之一,城市的扩大与繁华,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后来靠运河生活的人超过百万。

大运河的通航,使南北交流更加便利,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

大运河的通航,大大促进了南北科学文化的交流。

大运河是一项改造祖国河山的伟大创举,它不仅是一条南北水上大动脉,而且在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发生过重要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隋朝的统一与大
运河》教案设计
课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
教案示例
本课重点:隋朝大运河;暴君隋炀帝
本课难点:科举制度的创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提问:
北周是什么时候统一北方的?,581年,这个人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了隋朝,他是谁?
二、讲授新
隋朝统一南北
南北朝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打破界限,加强经济交流,结束分裂割据局面。

而广大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乱,人心向往统一,企盼有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

所以隋灭陈,就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开皇之治与大运河的开凿
)开皇之治
教师让学生自读教材,归纳、总结,然后提问。

最后教
师总结要点:隋完成统一,社会稳定;隋文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隋文帝节俭,提倡减轻人民负担。

)大运河
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强大、富足的隋王朝使大运河能够开通,大运河好不好?
运河给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起到什么作用?
大运河的开通,改变了局部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一个南北东西全方位的大水网。

运河的通航,编织起一个前所未有的物资交流网,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突破性的发展。

两岸日渐繁荣,城镇增多,规模不断扩大。

洛阳,是运河的中心,南北均归于此,在全国的政治、经济中有重要地位;江南的扬州,城池之大,货物之多,生活之繁华,交通之发达,当时号称天下;中心城市苏州,处于江南运河的中心位置,航运繁忙;大运河的起运点杭州,是当时全国最富庶的郡县之一,城市的扩大与繁华,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后来靠运河生活的人超过百万。

大运河的通航,使南北交流更加便利,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

大运河的通航,大大促进了南北科学文化的交流。

大运河是一项改造祖国河山的伟大创举,它不仅是一条南北水上大动脉,而且在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发生过重要的影响。

古运河哺育我国古代文
明,使之达到了经济空前繁荣,文化空前昌盛,交通空前发达的境界。

但后人对隋朝开通大运河却评说不一。

例如: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李敬之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暴君隋炀帝与隋朝的灭亡
强大的隋王朝仅经过37年就灭亡了,是大运河造成的吗?为什么“尽道隋亡为此河”?
隋炀帝曾经三次巡游江都。

.605年8月,次从洛阳到江都。

随从大队嫔妃、歌舞乐队、侍从军士共近20万人。

整个船队首尾相接,前后200多里,为船队拉纤的壮了就达8万多人,运河两岸还有大队骑兵护送。

一路上鼓乐不息。

船队所过州县,强令500里内居民贡献珍品美味。

由于勒索品太多,每次起程前,要把许多食品倒入河里或埋到地里。


队如同蝗虫一般,所到之处,地方被吃尽搜空。

.610年3月,二次到江都。

又下令开江南河,准备东游会稽。

611年2月从江都北上巡游涿郡,为对高丽的战争作准备。

612年—614年,隋炀帝三次进攻高丽。

为转运军需,男子征调完了,就征调妇女。

有人为躲避繁重的徭役,把自己四肢弄成残废,称作“福手福足”。

战争损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带来无休止的兵役、徭役。

.616年秋,第三次巡游江都。

当时已经是各地人民纷纷起义,反抗隋炀帝暴政了。

隋炀帝依然奢侈腐化,横征暴敛。

当时有民谣说:“要抗兵、要抗选,家家要把铁器敛。

敛起铁来做成枪,昏君赃官杀个光。

”618年隋炀帝的侍卫部队政变,在江都用巾带缢死隋炀帝。

繁荣一时的隋朝灭亡了。

教师总结:一游江都反映出隋炀帝的奢华和腐朽,二游江都说明了隋炀帝急功近利,国家繁重的徭役、兵役,三游江都说明隋炀帝已是人心尽失,连他的部下都反对他。

巨大的建筑工程的修建是对国家发展有利,还是使国家走向危机,取决于统治者对工程的使用。

开通大运河已经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本应该修养生息,减轻徭役赋税。

但是在隋炀帝的眼中大运河首先为他巡游享乐、发动对外战争、对内镇压人民反抗提供了便利。

通过巡游来显威风,巩
固统治,为发动战争作准备。

变本加厉的剥削,兵役、徭役更加繁重,结果隋朝被淹没在人民的反抗中。

隋的繁盛、强大是隋文帝励精图治的结果,隋的灭亡是隋炀帝暴政的直接后果。

由此可见,封建时期,统治者个人的素质、统治才能对着国家的兴衰有重要作用。

小结: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在学完隋朝之后,我们会发现历史上有一个王朝——秦朝和隋朝有着惊人的相似。

参考答案:
相同点:短命、二世而亡:秦持续17年,隋持续了37年。

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秦建长城,隋建运河。

建立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秦首创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代沿用,隋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被后代沿用。

皆因暴政而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