役畜借用习惯与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
05魏晋更迭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核心考点
05魏晋更迭一、单选题1.(2024·辽宁·高考真题)下表是北魏皇族女性墓志的部分内容。
该表反映了当时()A.门第观念得到强化B.因俗而治政策得到推广C.礼仪规范得到传承D.儒家伦理道德得到认同【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时期(中国)。
根据表格中的关键信息“母义”“肃穆”“德”“柔恭”“女节”“妇道”可知,墓志撰写者对北魏皇族女性道德形象的刻画反映出儒家知识分子对女性道德伦理的期许,共同塑造符合社会期许的女性道德形象:德、孝、贤、仪等。
结合所学北魏孝文帝自上而下的进行封建化改革,推广儒家文化,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普遍价值观念和以儒家道德伦理为主导的社会意识,D项正确;材料未突出门第等级等内容,无法得出门第观念得到强化,排除A项;因俗而治政策即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进行治理,材料所述与此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礼仪规范的传承和延续,排除C项。
故选D项。
2.(2024·全国·高考真题)三国魏代汉、西晋代魏,都通过“禅让”实现:权臣在切实掌握军政权力后,皇帝下诏表彰其功业、德行,表示尊重天意、民心,主动让位;公卿大臣则群起劝进,权臣再三谦退,“不得已”建立新政权。
“禅让”反复出现()A.保障了政治和平稳定B.放弃了血缘世袭传统C.维护了特权阶层利益D.巩固了儒学忠孝伦理【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两晋时期(中国)。
根据材料“权臣在切实掌握军政权力后,皇帝下诏表彰其功业、德行,表示尊重天意、民心,主动让位;公卿大臣则群起劝进,权臣再三谦退,“不得已”建立新政权。
”并结合所学可知,三国魏代汉、西晋代魏,都通过“禅让”的方式实现,禅让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一大批官僚集团的心理需求,他们也希望皇帝把这个位置让给那些权臣们,这样不仅仅能使政治局面和平过渡,同时根本上也维护了官僚集团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C项正确;“保障了”的说法太过绝对,不能依赖禅让方式就实现政治的和平稳定,排除A项;“放弃了”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封建社会政权的延续仍是家天下,排除B项;皇帝下诏主动退位,本质上是被迫的行为,权臣实质上仍是夺取了皇帝的权力,这不符合儒家思想中的“忠”,排除D项。
华北抗日根据地区域的社会变迁评析
华北抗日根据地区域的社会变迁评析作者:江沛文章来源:南开大学网更新时间:2007年07月18日抗战时期,在广袤的华北大地上,中共领导的政治机制创造了一个与国民党统治区大相迥异的政治实体──华北抗日根据地,在这块土地上曾带动起一个天翻地覆的社会变迁,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意识觉醒的鲜明亮点。
••••抗日根据地区域一般可以分为巩固区和游击区两大部分。
游击区的社会意识随着战争的发展变化不明显,且难以找出足够资料加以印证。
故而本文阐述之历史事实、引用之资料均以各根据地区域的巩固区为主要范畴。
•••••一、社会整合与区域政治重构•••••••••在传统的华北农村,乡村社会是靠地主乡绅自治和宗法家族来整合农村基层的,农民只是政治的组织和管理对象。
生活在宗法家庭结构中的这种生活方式与集权政治的强力压迫,使得农民们缺乏独立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
20世纪以来,由于传统的政治-社会一体化结构解体,农村中传统的政治意识与管理过程开始松散,但中央政权却无法有效地进行政治组织,进而引发的无政府状态导致了一系列的农村社会问题。
••••华北根据地初创时,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从政治上对各根据地区域内的农村实行新的社会整合。
••••传统的政治意识是保守而讲究亲情的,它使得农民对于城市与知识阶层有一种敏感的抵触。
所以,要想使管理机制真正地深入农村,就必须使乡村基层管理机制农民化。
农民化并不是将农村社会整合完全交由农民自己进行,也不是附合传统的乡村政治文化与管理机制,而是在通俗地向农民灌输民族、民主主义基本概念的同时,从农民中吸收先进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然后把这一批具有相对较高素质、又有朴素意识形态信仰的农民转化为乡村基层管理者。
当乡村基层社会权力为被训练过的农民来管理时,农民阶层才有可能从心态上认同这一体制,进而产生倾向、支持中共及其政权的政治取向。
••••这种新的政治取向与给农民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减租减息政策的结合,导致了各区域内旧的政治意识的坍塌和农民对新民主主义政治的亲合与认同。
关于中国村落共同体的论战二
关于中国村落共同体的论战——以“戒能—平野论战”为核心(之二)李国庆2012-10-8 9:13:32 来源:《社会学研究》(京)2005年06期第194~213页【作者简介】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当今的中国农村正处于剧烈的阶层分化之中,村干部与村民之间常常处于对立状态。
要搞清出现这些问题的历史根源,需要深刻认识中国村落的社会结合性质究竟是建立在合理打算基础之上的结社,还是受共有的社会规范制约的、作为命运共同体的村落共同体。
围绕这一根本问题,日本社会学、法学等领域的学者基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的“中国农村惯行调查”资料,展开了一场被称为“戒能-平野论战”的大辩论。
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村落是以完成特定功能为目的的结社,村落由于阶层分化和宗族组织而缺少凝聚力,村干部并非村民利益的代表因而缺少绝对权威。
村民之间的互助行为是一种最低限度的经过合理计算的交换行为,村落仅仅是维持生活所必需的“生活共同体”。
基于这种认识,今天中国农村在推进向以功能组织为主导的村落类型转变的过程中,亟需加强村落的共同体性质,强化村民对村落的认同感,修复村落的过度分化,促进村落社会的整合与稳定。
【关键词】村落共同体/结社/生活共同体/阶层分化/消极的互助(1)福武直论华中地区缺乏村落共同体特性在1946年出版的《中国农村社会结构》一书中,福武直首先论述了中国华南地区农村社会的特点。
他指出,按照一般规律,农村地区社会集团的统一性强,农村地区居民的连带意识比城市居民更强大,具有自给自足性,甚至表现出孤立性、封闭性和排外性。
但是对华中地区考察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华中地区的村落已经不再是一个小王国,也不是孤立的环节社会,村落已经丧失了共同体特质。
福武直指出,华中地区农村的一般类型是,村落中的近邻是结合程度很强的地缘集团,但是村落不是一个在社会生活中能够自我满足的统一体。
在华中的村落中,村落之下的村社是具有显著统一性的组织,而村落应该视为范围极广的社会生活组织。
传统文化的在地性连结、现代化转型和生活化升维
传统文化的在地性连结、现代化转型和生活化升维作者:曲茹亢艳丽来源:《对外传播》2024年第01期【内容提要】在当下传播语境中,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兼具自身特性和受众接受等方面的融合。
以往,常以传播者和受众互为主客体进行对象性研究。
在如今注重文化交流互融的“软”传播中,重点在于将主客之间的强对象性让渡于两个主体之间的强相关性,注重二者之间可以转换的文化内容,在尊重彼此独立性与独特性的前提下,寻找主体间、国家间、文化间的易理解地带和可沟通空间。
本文以此为研究依据,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传播中更易被接受的在地性、现代化、生活化特质,作为传统文化自身革新的向度,为传统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提升与发展提供可能倾向和维度。
【关键词】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文化间性生活化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形式丰富多样,包括思想观念、传统习俗、器物典章、文物景点等诸多形态。
在历史脉络中也有多种形式,从真实可感的物质交流开始,传统的丝绸、茶叶、瓷器特色产品等远播海外,同时也将中国的生产生活方式传播出去;古代建筑、琴声古乐、儒道哲学等等文化形式的观赏与交流方式,具有超越时空的特色,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人外显的日常生活和内蕴的精神世界。
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应寻求受众习惯偏好与文化主体间的平衡。
在传播前端应作出基本观察和评判,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接受状况进行特点分析和趋势预判,从而形成具有針对性的传播方向与实践维度。
在全球媒介变革和平台社交风尚盛行的当下,具有在地性、现代化、生活化等特质的文化形态与符号,更能引发共情以触动人们的精神价值内核而易于被理解和接受。
一、传统文化的符号提升与在地性连结在地性的文化景观往往不但能表现出一个地区和民族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遗产等,还承载着当地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认知。
同时,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的提升和凝结,也能够与国家文化形象形成连接,形成由点及面的文化内涵的辐射,让人在看到这一符号时就能联想到中华文化以及背后蕴含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价值。
国家与社会视野下的近代农村合作运动_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华北农村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2008.2国家与社会视野下的近代农村合作运动*——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华北农村为中心的历史考察刘纪荣(安徽财经大学合作经济研究中心)内容提要: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华北农村合作运动整体上在逐步发展、壮大,运行基本良好;作为先后倡导与推行农村合作运动的两种外在的主导力量民间社会团体与国家政权,在国家与社会的框架下交相更替;民间社会团体从最初的创导者地位逐步淡出,而作为国家象征的政府机构却几乎沿着一条与民间社会团体相反的趋势伸入;在此消彼涨间,虽曾一度相携合作,然而,农村合作运动最终为国家政府所控制,在总体上完全可以说是一种国家化的态势,从而影响到整个农村合作运动的健康发展。
这不仅是华北农村合作运动区别于全国其它地区的典型特征,也是中国近代农村合作运动区别于西方纯粹自下而上式合作运动的最根本之处。
关键词:国家与社会 华北农村 合作运动 发展形态一、引言在中国近代合作运动史上,相对于全国其它各个区域来说,惟有华北农村合作代表了近代中国农村合作运动由发生、发展到高潮的全过程。
因此,考察华北农村合作运动就具有某种整体意义上的代表性。
近年学术界有关这一历史研究领域的成果较多,例如有从社会经济史角度对近代合作运动的整体分析(赖建诚,1990)以及专就民国时期农村合作社的发展与评价(潘劲,2002);有先后就南京国民政府农村合作运动的成因、过程以及政府与合作社及乡村社会的关系等所作的深入研究(姜枫,1990;赵泉民,2007);也有对华洋义赈会或河北、山东等区域农村合作运动所作的个案描述和评价(杨菲蓉,2001;刘招成,2003;薛毅,2003;蔡勤禹等,2005);李金铮(2000)、王先明等(2002)还就二三十年代华北乡村合作社的借贷活动及其资金构成来源等作了广泛探讨,并以此揭示了近代乡村社会变迁的一个侧面;潘培志(2006)、郝宏桂(2006)等就晏阳初、梁漱溟等历史人物的合作思想及其活动有过简要论述。
近代华北农村的农家生产条件-农耕结合-村落共同体
近代华北农村的农家生产条件•农耕结合•村落共同体摘要:本文采取文献史料利用与亲身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农耕结合的角度去关照近代中国农村家庭的生产样态以及村落共同体的变迁等问题,进而对旧中国农村社会的性格进行考察。
华北的旱作农业条件决定了近代华北的农家必须与他人相互结合起来,以解决农繁期畜力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在近代华北农村存在着多种农家间的农耕结合,相当多的农耕结合形式以其合理的、对等的原则及灵便性逐渐成为华北农家农耕结合的主流。
关键词:华北农村、生产条件、农耕结合、村落共同体所谓农耕结合在本文中是指农家之间在耕作、收获等农业生产作业中所结成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结合或关系,包括:①劳动力•役畜•农具的相互融通和共同使用(例如,近代华北农村的搭套、搭伙具、合具、插犋等);②劳动力•畜力的各种形式的交换(如中国北方各地农村的换工、伴工、变工、拨工、串换,以及跟套、跟具带地、日本农村的“结”、朝鲜半岛农村的“契”、泰国农村的“阿奥•莲Ao Laeng”、爪哇农村的“卢昆”等);③役畜•农具的借用;④无偿的劳动援助(在华北农村有帮工、帮忙、代耕等);⑤役畜的共同饲养和利用(在华北一些农村称作伙养)、共同租种土地、共同雇工以及灌溉水井的共同开凿和使用乃至雇佣和租佃关系中的“干活带地”与“伙种”等等。
与治安防卫、作物看护、防灾救济、祭祀庆祝等村落社会中的大规模集团性行动相比,历史上的农耕结合作为一种日常的、广泛进行的生产协作行为,长期以来难得受到史学家的重视。
究其原因,可能是出于如下情况:近代以来中国农村的农耕结合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在组织上过于简单,在规模上极不发达。
然而,既然农耕结合与农民家庭实际的、具体的生活紧密相关,那么关于农耕结合的史的研究,便属于考察农村家庭史乃至农村社会生活史的一项基础作业,或可以从中获得在土地和家族制度研究以及那些轰轰烈烈的大规模集团性活动研究中所得不到的最具普遍意义的知识。
此外,如果说近代中国农村的农耕结合存在着在组织上较简单、规模上欠发达的特征的话,这正说明在其背后隐藏着旧中国农村的一些重要特质,恰恰也是一个有待解答的课题。
从近世到近代,华北农村社会结合的变质
从近世到近代,华北农村社会结合的变质内容提要:关于中国农村社会结合问题的讨论总是直接关系着对该时代农村社会性质等基本问题的认识。
本稿通过对近世以来华北农民日常社会结合行为的探讨来参与上述讨论。
对沙井村形成过程的个案研究表明,华北农村的社会结合具有地域特征。
对近世华北农村的“锄社”、”合具”等农耕结合习惯与近代的”搭套”在组织规模、劳动范围、持续时间等方面的相互比较证明本世纪30-40年代华北农村的社会结合已经变质。
关键词:社会结合、共同体理论、近世的与近代的、搭套(合具)。
村落社会中的农民在生产劳动、自治防卫、精神活动、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需要结成各种协同、合作关系,并以共同的行动和行为表现出来。
对于近代中国农村的上述种种社会结合(出于学术上的见解或禁忌,有些学者称之为“共同体关系”,有些学者则称之为“协同关系”或“共同关系”)的性格,诸如内聚性、封闭性、紧密程度、合作程度等等的议论在30-40年代关于旧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中便被提出来,并在日本学者中间发展为一场引人注目的村落共同体理论之争。
论争的一方以平野义太郎为代表,注重旧中国农村村落社会的对外封闭性、村落成员间的紧密结合与集团性的一面,另一方的代表人物戒能通孝则强调旧中国农村村落社会相对开放、内部成员结合松散和自私自利的一面,双方由此形成了完全截然对立的中国农村社会认识论。
这一论争经过二战之后的一度偃旗息鼓之后,又不断地以类似的形式被美、日等国学者提出来。
例如,70年代初在关于东南亚农村共同体社会性质与农民学理论方面曾出现詹姆斯•斯科特(James C. Scott)与萨缪尔•波普金(Samuel L. Popkin)之间的“道义的小农”与“合理的小农”的理论对立,这里便展现出同当年的村落共同体理论论争如出一辙的图式;80年代初日本的中国学者中有人重拾“共同体”说而引起质疑,随后中国村落中“共同关系”的侧面再次得到学者的关注,这些学者的问题意识也明显地源自于当年平野—戒能间的论争 [1]。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读书笔记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读书笔记姓名:***指导老师:***专业名称:外交学班级:二班学号:**********一、本书逻辑黄宗智先生所著的《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根据多种档案材料和实地考察,并结合社会学诸多方面,探讨了华北小农经济长期未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形式的原因,并系统总结了西方和日本学者在此问题上的各种观点,内容丰富充实。
全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包括背景介绍、近代华北农村经济社会变迁、村庄与国家政权关系的变迁。
最后一部分主要包含全书的结论。
1.背景介绍这一部分主要从探讨的问题、引用的史料与研究的村庄与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来交代研究的背景。
首先是关于中国小农的有关问题的探讨。
何为小农,不同的学者根据小农的不同特点,有自己的不同见解。
西方经济学家研究其类似资本主义企业一面的代表西奥多·舒尔茨精辟地将其论述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
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在投入现代的机械动力和化肥以前)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做最适度运用的人。
而且,小农作为“经济人”,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
因此,他认为改造传统农业的正确途径,不是苏联式的改造,而是在保存家庭式农场的生产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提供小农可以合理利用的现代生产因素。
一旦有经济利益的刺激,小农便会为追求利益而创新,从而改造传统农业。
而在波普金看来,小农的农场,最宜于用资本主义的“公司”来比拟描述。
作为政治行为者的小农,最宜于比作一个在政治市场上的投资者。
波普金分析说,小农是一个在权衡长、短期利益之后,为追求最大利益而做出合理生产抉择的人。
但是以苏联的学者蔡雅诺夫为代表的对把小农当做资本主义企业家的分析持批评态度的学者认为,小农经济不能以研究资本主义的学说来理解。
因为这种农场不是依赖于雇佣劳动,很难分计为一个个劳动单位的成本。
最重要的是:小农的家庭式农场的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其家庭的消费需要,不是为了追求最大利润。
中国村落的历史变迁及其当下命运_李飞
网络出版时间:2015-01-26 14:48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11.4084.s.20150126.1448.010.html中国村落的历史变迁及其当下命运李飞杜云素[摘要]村落因满足农户的生产生活需要而产生。
在家户制传统下,中国传统村落的自主性相对较低,但实质仍是共同体,形成了“国家—士绅—村落”三者互构的治理模式。
自晚清现代性转型以来,村落先后经受了国家和市场力量的冲击,但并未解体,这从经验层面说明了村落共同体的功能不可替代。
由此,虽然当前国家和市场对农民的影响日趋增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村落的终结,而是实现转型,从传统封闭自律的生产生活共同体走向现代开放自为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为规避市场对村落的僭越,国家理应承担保护责任,但村落的未来仍取决于农民的主体实践。
[关键词]村落;共同体;国家;市场;转型法国著名农村社会学家孟德拉斯在其经典著作《农民的终结》中曾指出“20亿农民站在工业文明的入口处,这就是在20世纪下半叶当今世界向社会科学提出的主要问题”。
在近百年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不论被动还是主动,中国已经踏上现代化的征程,其过程不可谓不艰辛,其成就不可谓不壮观。
时至今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工业大国,其城市化亦取得了重要突破。
《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指出,中国城市化率已超过50%,已经初步成为城市型社会。
在此背景下,农民及其村落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这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是,在这一场大转型中,农民及其村落是否必然走向终结?是什么在终结?村落的未来究竟会怎样?要回答这些问题,做纯粹的社会发展理论推演,从共同体与社会[1]、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2]、礼治社会与法治社会[3]等发展的二分法的视角来看,作为传统农业文明的村落在面临现代性转型时无疑将走向终结;抑或单纯对比西方发达国家村落共同体在现代性过程中走向“去社区化”的事实[4],进而结合中国当前的城市化和农村过疏化的现[收稿日期] 2014-07-16[基金项目] 本文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土地流转后农村家庭的社会风险与保障机制研究”(编号:14CSH021)、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学子项目“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村落共同体的转型研究”(编号:13ZHFD04)、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民城镇化与村落共同体的转型”(编号:2013175)、长江大学社会发展哲学研究所开放基金项目“转型背景下中国村落的变迁研究”(编号:J201402)的资助。
流动、不安的共同体--近代华北村落社会与韩、日农村比较
村村落共同体的存在①。
值得注意的是,当年双方的论争并未停留在孛圜农村共同体存在与否的瑟 瑟上,丽是将孛国的树落社会与墨本秘西默的树落共同体社会进行了毙较,并
在此基础上引申出了关乎中国社会性质的判断,甚至得出了关乎中国近代化前
途与道路选择的重大结论。例如,戒能通孝认为,当时华北平原上的农民已从 血缘共同体分离出来,结合松散,村落够不上是保障、限制个入的共阕体,村痉 为少数人把持,一般树民对公共事务缺乏关心;从丽,中国的树庄没有形成一不 存在相互认同的结合意识及其社会规范秩序。戒能接着指出,在缺乏共同归属 于某个集体的认同意识这一点上,中国的村庄与西欧、日本截然不同;近代西洋 形成的国民国家和市民社会,芷是来自予对抗封建领主的农村共露体(Genos- senschaft);孛因由予没有西欧、曩本历史上的封建制一度园制等层层相对自立 的公共权力等级结构,结果在村庄的层次上没有农村共同体(Genossenschaft) 式的结合形式,最终很难形成熬个国家范围内的统一的囡民圜家意识;因为国 民是在共同体对抗封建势力的行动中逐渐得到锻炼的,所以,中莺不存在共露 体也就不具螽实现现代化的可能性⑦。 战后以来,平野所主张的以互助、亲和、封闭、集团性为特征中国农村村 落共同体肯定论已为大多数瞄本学者所疏远,而戒能所主张的以自私自和、
明,至少在400年前的登州府一带农村,农家从事耕种时一般是使用四头牛,
流动、不安的共同体
——近代华北村落社会与韩、毽农村比较
张 思
(南舞大学中莺旌会史研究审心
天津300071)
序言
对于近代以来,龙冀是截壹予20整纪靛半咔的华墨|:乡村社会,姨社会类
型上讲,应该用“共同(体)社会”(Gemeinschaft)来定性才好,还是用“利菔社 会一社团社会”(Gesellsehaft)加以把握才更为合适呢回? 在20落纪前半时,一些爵本学者曾围绕着上述闷题,具体地说霞绕着当
役畜与近代华北乡村社会
作者: 王建革[1]
作者机构: [1]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上海200433
出版物刊名: 社会科学研究
页码: 139-146页
主题词: 役畜;华北;社会生态
摘要:近代华北的畜牧业处于高度的人口压力之下,野生草地资源和作物秸秆饲料愈加减少,役言的生态空间被压缩。
养牛都用基本上没有什么营养价值的麦秸作饲料。
马的饲养和卫生条件要求较高,养马逐渐被养骡代替。
在饲料缺乏的压力下,到20世纪30年代,无论是马还是骡子都变得越来越少,而驴和小牛变得越来越普遍,且有许多家庭没有役畜。
在田间作业中,以前靠畜力完成的工作开始大量地被人力完成。
役畜的减少并没有使小农经济全面崩溃,小农以更艰苦的生活适应了这种变化。
近代华北农村的农家生产条件农耕结合村落共同体
近代华北农村的农家生产条件农耕结合村落共同体华北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其农村地区的农家生产条件一直备受关注。
在近代,华北农村的农家生产条件主要以农耕为主,同时也形成了以村落共同体为核心的生产模式。
本文将从农家生产条件和村落共同体两个方面来探讨近代华北农村的特点和发展。
一、农家生产条件在近代,华北地区的农家生产条件主要受到自然环境和人力资源的影响。
首先是自然环境的影响。
华北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同时,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适宜农业生产。
这为农家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其次是人力资源的影响。
华北地区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样的自然和人力条件下,华北农村的农家生产主要以农耕为主。
农民们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以及棉花、麻等经济作物。
同时,他们还养殖牲畜,如牛、羊、猪等。
这些农产品不仅可以满足农民自己的生活需要,还可以进行交换和销售,增加家庭收入。
除了农作物的种植和牲畜的养殖,华北农村的农家生产还包括了一些手工业和副业。
比如制作土布、编织草席、制作瓦器等手工业活动,以及磨面、打柴、挑水等副业活动。
这些活动都是农民们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产物,为农家生产增加了多样性和灵活性。
二、村落共同体在农家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华北农村形成了以村落共同体为核心的生产模式。
村落共同体是指一种以村庄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它包括了农民、土地、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等各个方面。
村落共同体在华北农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村落共同体为农民提供了相互帮助和合作的平台。
在村落共同体中,农民们可以互相借用农具、互相帮助耕种,共同应对自然灾害和疾病等问题。
这种合作精神不仅增强了农民的凝聚力和团结力,还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
其次,村落共同体为农民提供了社会保障和福利。
在村落共同体中,农民们可以共同出资建立公共设施,如水井、灌溉渠道、学校、医院等,为村民们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教育医疗服务。
近代华北农村的农家生产条件·农耕结合·村落共同体
近代华北农村的农家生产条件·农耕结合·村落共同体“ 摘要:本文从农耕结合的角度去关照近代中国农村家庭的生产样态以及村落共同体的变迁等问题,进而对旧中国农村社会的性格进行考察。
华北的旱作农业特别是耕种作业需要并行使用复数的役畜和多人的共同协作,因此近代华北的农家不得不与他人相互结合起来,以解决农繁期畜力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在近代华北农村存在着多种农家间的农耕结合,除了搭套之外,还有劳动力与劳动力、劳动力与畜力、畜力与畜力间的换工,有役畜和农具的无偿借用,以及代耕、帮工、伙养役畜、共同租种、共同雇工等形式。
对这些农耕结合的不同评价导致了泾渭分明的近代中国农村社会认识论。
本文指出,在近代华北农村,相当多的农耕结合形式以其合理的、对等的原则及灵便性逐渐成为华北农家农耕结合的主流。
关键词:华北农村、生产条件、农耕结合、村落共同体所谓农耕结合在本文中是指农家之间在耕作、收获等农业生产作业中所结成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结合或关系,包括:①劳动力·役畜·农具的相互融通和共同使用(例如,近代华北农村的搭套、搭伙具、合具、插犋等);②劳动力·畜力的各种形式的交换(如中国北方各地农村的换工、伴工、变工、拨工、串换,以及跟套、跟具带地、日本农村的“结”、朝鲜半岛农村的“契”、泰国农村的“阿奥·莲Ao Laeng”、爪哇农村的“卢昆”等);③役畜·农具的借用;④无偿的劳动援助(在华北农村有帮工、帮忙、代耕等);⑤役畜的共同饲养和利用(在华北一些农村称作伙养)、共同租种土地、共同雇工以及灌溉水井的共同开凿和使用乃至雇佣和租佃关系中的“干活带地”与“伙种”等等。
与治安防卫、作物看护、防灾救济、祭祀庆祝等村落社会中的大规模集团性行动相比,历史上的农耕结合作为一种日常的、广泛进行的生产协作行为,长期以来难得受到史学家的重视。
究其原因,可能是出于如下情况:近代以来中国农村的农耕结合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在组织上过于简单,在规模上极不发达。
近代华北农村的农家生产条件农耕结合村落共同体
近代华北农村的村民结合——以搭套习惯为中心村落社会的农民为了某种共同的目的总要结成各种协同、合作关系,这些关系反映在生产劳动、自治防卫、精神需求、日常生活等许多方面,以共同的行动和关系等多种村民结合的形式表现出来。
有关旧中国农村的种种村民结合以及村落共同体性质的议论在30-40年代关于旧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中便被提出来,并曾开展为一场引人注目的村落共同体理论之争。
论争的一方注重旧中国农村村落社会的对外封闭性、村落成员间的紧密结合与集团性的一面,另一方那么强调旧中国农村村落社会相对开放、内部结合松散和自私自利的一面,双方由此形成了完全截然对立的中国农村社会认识论。
这一论争在经过二战之后的一度偃旗息鼓之后,自70年代初又以类似的形式被美、日等国学者提出来。
例如在涉及东南亚农村共同体社会性质与农民学理论方面出现的“道义的小农〞亦或“合理的小农〞的理论对立中,便展现出同当年的村落共同体理论论争如出一辙的构图〔参见旗田巍,1973、岸本美绪,1990〕。
可以看出,有关农村社会村民结合问题的讨论总是直接关系着对该时代农村社会的性质等根本问题的认识和评价。
笔者近年来一直尝试着透过对村民结合的研究去接近旧村落共同体社会中的“公•集团〞和“私•个人〞的侧面,去观察这两个侧面的实在形态以及在近代社会中的演化过程,进而把握它们所表征的该时代农村社会的性格。
由于篇幅关系本稿不准备展开对上述课题的讨论,而只是把任务限定在对在近代华北农村普遍流行的“搭套〞习惯的实态介绍上。
关于近世与近代华北农村村民结合以及对村落共同体社会演化过程的分析等相关问题的详细讨论请参见笔者其他论著〔张思,1998、1999〕。
一、近代华北农村的各种农耕结合以本世纪30-40年代的河北省顺义县〔今属北京市〕各处农村为例,这里普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农耕生产上的村民结合〔以下简称为农耕结合〕。
当年的日本殖民地机关满铁调查部所实施的华北农村实态调查当中对这些农耕结合做了不少记录,对这些农耕结合的最初研究大概也是从这时开始的。
中古时期北方地区畜牧业的变动(doc44)
中古时期北方地区畜牧业的变动提要中古时期,我国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畜牧经济的比重曾有明显上升,畜产结构也发生了大变化,具体表现为:畜牧区域曾向内地显著扩张,大型国营和私营畜牧业一度相当繁荣,农耕地区家庭饲养规模也有所扩大,羊取代了猪成为主要肉畜。
但经过一段上升和繁荣之后,畜牧业重新渐转衰退。
上述这些变动,与人口密度的升降和游牧民族的内徙直接相关,是农耕与畜牧两种具有不同生态适应性和能量生产效率的经济生产方式不断竞争消长的结果,与所谓“胡化〞和“汉化〞过程互为表里。
中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关键词】中古时期北方地区畜牧业农史学家认为,进入传统农业时代之后,中国的经济开展长期处于“重农轻牧的跛行状态〞,与欧洲中世纪一直保持着农牧并重的局面迥然不同,作物种植特别是谷物栽培占据着绝对支配地位,畜禽饲养业那么无足轻重。
因而,自战国以来,中国农业乃是一种“跛足农业〞,即作物种植与畜禽饲养开展极不平衡的农业〔注:参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中国农学史?上册,科学出版社,1984年,56、75页。
〕。
大体说来,这种看法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在长城以南地区,自战国秦汉以来,畜牧业确实根本处于农耕经济的附属和补充地位,并且从总体上说,其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呈下降的趋势。
不过,具体就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而言,这种下降的趋势是波浪式,而不是直线式的。
在某些历史阶段,这一地区的畜牧经济比重曾经比前一历史时期有明显的上升,中古时期即是如此。
关于中古黄河中下游畜牧业的问题,一些学者的论著曾有所涉及,比方关于中游地区畜牧业的分布、北魏时期的国营畜牧业、唐代的马政等均曾有所论述〔注: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一文〔收入其?长水集?下册,人民出版社,1987年〕,为探讨东汉以后黄河长期安流的原因,曾对先秦至唐代黄河中游的农牧消长情况做了较多论述;史念海?隋唐时期重要的自然环境的变迁及其与人为作用的关系?和?论唐代前期陇右道的东部地区?等文〔收入所著?河山集?5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对黄河中游的半农半牧地区和牧业生产有所论述;朱大渭?北魏的国营畜牧业经济?〔收入所著?六朝史论?,中华书局,1998年〕,对北魏国家牧场建立的动因、实况及其与北魏统一北方及国势强盛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马俊民、王世平著?唐代马政?〔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对唐代马政〔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进行了较系统研究。
近代华北农村农具、役畜的使用习俗探讨
近代华北农村农具、役畜的使用习俗探讨
朱洪启
【期刊名称】《农业考古》
【年(卷),期】2008()1
【总页数】6页(P155-160)
【关键词】农具;役畜;农村;华北;近代;习俗;经济关系;农业生产
【作者】朱洪启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221;F127
【相关文献】
1.近代华北农家经济与农具配置 [J], 朱洪启
2.役畜与近代华北乡村社会 [J], 王建革
3.华北农村的近代转型——评《传统与变迁:近代华北乡村的经济与社会》 [J], 马菁
4.事变俗移:从春节习俗看社会变迁——以近代以来华北农村为例 [J], 贾滕
5.役畜借用习惯与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 [J], 张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中国北方畜牧业产生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论中国北方畜牧业产生与环境的互动关系"1 引言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早期,采集、渔猎、畜牧是与原始农业相伴而存在的生产部门。
虽然在采集、渔猎中萌生了原始农业,而原始农业又分化出畜牧业,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并没有明显的部门区别与区域分异,各生产形式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结构特征。
例如在我国内蒙古东西部许多史前时期聚落遗址中都发现有代表畜牧文化的细石器与表现鲜明定居农业的陶器、石器共存的现象,其中内蒙古西部老虎山遗址出土的器物就是一则农牧共存的典型事例[1]。
进入国家阶段以后,这样的事例也仍然存在,如夏商周三代时期华戎之间的地域分异仍然十分不清晰,许多中原民族往往在农业中杂以狩猎与畜牧。
由于广泛存在这样的生产结构,以至于在中原文人撰写的文献中,也不过用西北多牧畜少农耕,中原多农耕少牧畜描述而已,你我之间还没有明显的界限。
萌生于原始农业的畜牧业,不但在地域上与农业相互交叉,而且由于早期的畜牧业是与原始农业相伴而生,因此并不具备迁移特征,属于放养型畜牧业。
随着农业生产内部结构进一步分化,以迁移生活为代表的游牧业逐渐游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而依附于定居农业的放养型畜牧业继续与农业生产保持着密切联系,并以家庭舍养、近地放牧等不同形式持续发展到近现代。
在各类非农业生产类型中,游牧型畜牧业(简称游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无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还是在由人类活动而塑造的人文景观中,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许多学者就游牧业与骑马民族的产生提出了多方面的见解,其中日本学者江上波夫认为骑马民族的发生和发展,极大程度上决定于地理环境。
尤其欧亚大陆中部的茫茫草原,既因干旱缺雨而无法进行农耕,又没有大型食肉动物对草原牲畜造成威胁,是理想的牧场[2]。
美国学者欧文·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则就中国历史背景指出,草原游牧的产生与马的应用关系密切[3]。
乘马可以使依草原而生存的牲畜与依牲畜而生存的社会密切联系在一起,从而由部落发展成草原国家。
走近华北农村合作社的最新尝试与探索——评刘纪荣著《合作运动与乡村社会变迁》
走近华北农村合作社的最新尝试与探索——评刘纪荣著《合作运动与乡村社会变迁》魏本权【摘要】Based on the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rural cooperative movement in North China, Liu Jirong' s Cooperative movement and rural social changes studied the rural social changes caused by the rural cooperative movement in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social relation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the mechanism of cooperation system,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cooperation system. In the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rural cooperation movement, the book made up one of the weakest areas and it was one masterpiece in the field of the study on North China. In the study of regional social change in North China, the book should have a broader perspective and thinking.%刘纪荣所著《合作运动与乡村社会变迁》一书,在对华北农村合作运动历程纵向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华北农村合作运动中合作组织的经营运行、合作体系的运行机制、合作制度的功能机理,在国家—社会关系的视野下讨论农村合作运动引起的乡村社会变迁. 在近代中国农村合作运动的研究上,该书弥补了以往学术界研究中的一大薄弱领域,是华北学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 在华北区域社会变迁研究层面,该书值得探讨的问题还应具有更为广阔的视野与思路.【期刊名称】《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17)003【总页数】4页(P41-44)【关键词】华北;合作运动;乡村社会变迁;合作社【作者】魏本权【作者单位】临沂大学,山东临沂 276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9刘纪荣博士的新著《合作运动与乡村社会变迁——20 世纪20—30 年代华北农村合作运动研究》,于2015 年3 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畜牧业结构变迁动因分析
畜牧业结构变迁动因分析作者:李琦珂曹幸穗单位: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农业博物馆游牧畜牧业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第一次社会分工准备了条件,出现专以畜牧为业、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畜牧业。
如果说驯化野生动物使之家畜化,是人类与牲畜关系的开始,那么,游牧则是人与牲畜关系发展的新阶段。
随着饲养牲畜数量的日益增加,居住区周围的空间便显得有些逼仄局促,驯养者只好早晨把畜群赶到有水草的地方去放牧,晚上再赶回来。
随着畜群数量的进一步增加,一个日程范围内的草地远远不够牲畜采食了,驯养者不得不携其家庭成员赶着畜群逐水草而居,游牧畜牧业便产生了。
东北地区的游牧畜牧业,是畜牧经济日益发展、草畜矛盾不断激化的产物。
放牧牲畜的时候,行走范围一旦超过了人类步行所能达到的极限,畜群就会面临的危险。
马能够提供远大于人的速度与耐力,可以使牲畜吃到更远处更新鲜的青草,获取更大范围的水草资源。
马的驯化可以让人类拥有新的生态空间,让人类第一次真正有可能全面利用草原环境,这也正是草原地带马业兴盛的主要原因。
马是游牧畜牧业阶段的重要牲畜。
符拉基米尔佐夫曾指出:在游牧民族中,"马比一切更受重视,马群是古代蒙古人的主要财富,没有马,草原经济便无法经营。
马是蒙古人的交通工具,用于战争与围猎,并赖以供给马乳,蒙古人吃马的肉,用它的皮和毛"[9]。
牛也是游牧民主要的家畜。
草原部族饮牛乳,食牛肉,制作奶油、酸奶、奶块等食品,但更主要的是,用它做运输工具。
史载,蒙古"草地之牛纯是黄牛,其大与江南等,最能走,既不耕犁,只是拽车,多不穿鼻"[10]。
游牧民族逐水草而迁徙,经常地变换牧地。
每到一处,牧民们搭起帐篷,草原上便炊烟四起,牧歌悠扬;若要更换牧地,就要把帐篷连同牧民的生活用品一并带走,这就需要牛来作为挽畜,拉起草原特有的轳轳车,游走四方,浪迹天涯。
猪虽然可以放牧,但并不适于大规模的游牧,养猪应与定居农业相表里。
因而在游牧畜牧业阶段,与定居农业共生猪的饲养,逐渐退居次要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役 畜的 无偿 借用 及 其盛 行
近代华北农村 的旱 作农 业 以役 畜 的使 用为 必 要
条件 , 而近代华 北农 村役 畜缺 乏 的状况 又 普遍 存 在 。 根据 日本满 铁调查部 的调查 , 在2 0世纪 3 0 —4 O年 代
的顺义县沙 井村 , 没有役 畜 的农 家总保 持 在 2 0余 户 左右 , 占全 村农 家 总数 的 1 / 3 。在 顺 义 县 的其 他 地
旱作农业特别 是农忙期的畜力需 要 。简单 地讲 , 近代
基金项 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 目《 现代中国的 日常生活》 ( 1 1 J J D7 7 O O 2 6 )
作者简介 : 张思( 1 9 5 7 一) 。 重庆 人 , 文学博士 , 北 京 大 学 社会 学 人 类 学 研 究所 博 士后 , 南 开 大 学 历 史 学 院暨 南 开 大 学 中 国社 会 史 研 究 中 心 教 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 从 事 中 国近 现 代 史 、 华北 地域 社 会 史 研 究 。 ① 参见张思 : 《 近 代华 北 农 村 社 会 的变 迁 与 换 ] 二 —— 以 劳动 力 、 畜 力 问 的 对 等交 换 为 中心 》 , 《 河 北 广播 电视 大 学 学 报 》 , 2 0 1 8年 第 5期 。 ② 中 国农 村 惯 行 调查 刊行 会 编 《 中 国晨 村 惯 行 调 查 》 ( 东京 岩波书店 , 1 9 8 1年 再 刊 本 。 以 下 引 用 时 简 称 作 ; 《 惯 行调查》 ) , 第 1卷 , 第 7 3
第 1 8卷 第 1 期 2 0 1 3年 2月 2 5日
阿 广播 电 天雩 雩报
J o u r n a l o f He b e i R a d i o & TV Un i v e r s i t y
Vo 1 . 1 8 No . 1
Fe b .2 5, 2 0l 3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
张 思
( 南 开 大 学 历史 学 院 , 天津 3 0 0 0 7 1 )
摘
要: 近 代 华 北 农 村 中普 遍 流 行 着 无 偿 借 用 役 畜 的 习惯 。那 些土 地 不 多 , 经 营 能 力 不 强 的农 家 依 靠 该
得以窥见这个 时代 村落共同体变迁 的动 向 , 进 而可 以
发现处于激 烈社会 变迁 中的近代华 北农 村乃 至 整个 中国农村 的某 些重要性格 。 ①
一
关 于役畜无偿借 用的较为具体且 固定 的名称—— “ 问
具” “ 问头牯 ( g u ) ‘ 问着使 ” 。本文将 这种 普遍 流行于 近代华北农村 的农耕结合 习惯 简称为“ 役畜借用 ” 。 近代华北农村 中的役 畜借用 习惯 看似极 为寻常 , 没什么研究价 值 , 但 笔者在另一篇 论述 近代华 北农村 换 工习惯 的论 文 中曾指 出, 目前学 术界 尚缺少对 近代 中 国农 村 中 的役 畜借 用 习惯 、 劳 动 力一 畜 力交 换 习 惯、 役畜有偿雇用 习惯等近代华北农 村 多种农耕 结合 习惯的研究 与 比较 , 这 是一个 有 待 探索 的研 究 领域 。 在那篇论 文里 , 笔者 为 本文设 定 的 任务 是 , 以考察 近
在1 9 世纪末 到 2 0 世 纪初 的大多数华 北农 村 , 农 民们 为 了应对农忙季 节常见 的牲 口( 畜力 ) 不足 问题 , 除了考虑用“ 搭套” 形式 以及“ 换 驴工 ” 、 “ 工 换工 ” 等畜
样 极为流行 的畜力 交换 习惯 、 役 畜有偿雇 用 习惯 进行 比较 , 进而深入 思考 以下 问题 : 上 述几 种农 耕 结 合 习 惯 是否存在着 本 质 上的区别 ?在近代 华 北农 民的观
习惯 来 解 决 农 耕 生 产 中 的 畜 力缺 乏 问 题 。 考察 2 O世 纪 华 北 农 村 的役 畜借 用 习惯 , 并 与 换 工 习惯 以及 役 畜 赁
用 习惯 进 行 比 较 , 可 以窥 见 该 时期 村 落 共 同体 社 会 的 变 迁 和 时代 动 向 , 进 而 发 现 处 于 激 烈社 会 变 迁 中 的近 代
力交 换形式之外 , 采用无偿 借用役 畜的方 法加 以解 决
也是 非常普遍 的。大概 由于这种农 家 习惯 ( 包括农 具
念 和规范 中 , 役畜 的无偿 借用或 援助与役 畜交换 这二 者 之间是否存在着 不可混淆的界线 ?最后 , 上述 这些
农 耕结合 习惯 在农 民 的实际 生产 和生 活 当中具 有何 种特别 的意义 ?笔者进而指出 , 透过这样 的考 察或 可
区, 有 的村子 1 / 2左 右的农 家没 有役 畜 。 0另 外 , 有 役 畜的农家也 几乎只保有 1 头, 其 中还 有一些 两户农 家 共 同饲育 、 使 用 1头役 畜的情 况 , 这 都无 法 应对 华 北
代华 北农村 的役畜借用习惯 为中心 , 同时与在 当时 同
收 稿 日期 : 2 0 l 2 —1 2 —1 0
华 北 农 村 乃 至 整 个 中国 农 村 的 某 些 重 要 性 格 。 关键 词 : 役 畜借 用 ; 近代 华 北 农 村 ; 社 会 变迁 ; 村 落共 同体 中图分类号: C 9 1 —0 9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O O 8 —4 6 9 X ( 2 O 1 3 ) O 1 -0 0 0 1 -0 9
的无 偿借用 ) 犹如 家常 便饭过 于 寻 常 , 很 多地 方 的农 民们反倒说不 出来 它应 该 如何 称 呼 。如果 非 要从 农
民那里讨一个 说 法 的话 , 得 到 的 回答 多 是 “ 借 用” 二
字— — 与其他 日常 家什及 生 活用 品 的无偿 借 用没 有
什么区别 。在 山东省平原县后夏 寨村 , 笔 者听 到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