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雪有多大 康熙年间大雪连降40天

合集下载

清康熙九年大雪连降40天

清康熙九年大雪连降40天

清康熙九年大雪连降40天“民多冻死,鸟兽入室呼食”从明朝中期起,中国进入了第四个寒冷期,一直到1900年前后的清末才结束,长达500年,明、清两朝恰好处于这一时间段内,所以国内学者把这一时期称为“明清小冰期”,国际上则称为“现代小冰期”。

自然,明清两朝的雪灾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频繁。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综合卷》中,1900年以前的“严重强寒潮灾害”仅节选17次,明清就占13次。

朱祁钰(明代宗)当皇帝的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冬,中国自北到南大部分地区都下了罕见大雪,极为严寒,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广西等地连下一个多月的雪,灾情严重:江苏苏州,太湖断航,港口封冻,“人畜冻死万计”;浙江安吉,“冻死百余人”;河北沧州,“冻死人畜无数”;山东德州,“人畜冻死”。

朱厚照(明武宗)当皇帝的正德八年(公元1513 年),雪下得最凶猛的是华东地区,这些地区江河冰合,鸟兽冻死,甚至冻毙村民。

南方的太湖、洞庭湖、鄱阳湖等大湖竟然同时成了“超级溜冰场”:太湖,“冰,行人履冰往来者十余日”;洞庭湖,“冰合,人骑可行”。

在明清小冰期,又以清朝遭受的雪灾最严重。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综合卷》节选明清“严重强寒潮灾害”13次中,有9次发生在清朝。

有学者又把17至19世纪的这一段时间称为小冰期中的“寒冷期”。

离现在最近的500年中最寒冷的五十年,即出现在这一时期,具体说,是公元1650至1700年间。

这最冷的五十年里,连下一个月大雪并非罕见,而是常见。

如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的全国雪灾,被冻死者“甚众”。

在河北一带,不少人被冻毙在山洞里。

而当年南方的湖南永州等地,竟然也连下40多天雪,“民冻死者无算。

”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冬天,华北、华东、华中等地连降大雪,连续下40至60天不等,黄河至龙门段都冻起来了,淮河更是坚冻两个月。

全国好多省市的地方志上,都有冻死人记载——湖北大冶等地,“冻饿死者甚众”;河南开封一带,“井冰,道路多冻死者”;江西南昌等地,“行人多冻死”;安徽怀宁等地,“冻馁死者甚众”;江苏盱眙等地,“民多冻死,鸟兽入室呼食”;山东临沂等地,“人多冻死”,威海“行人死者无算,屋内亦有冻死者。

中国历史气温变化曲线

中国历史气温变化曲线

中国历史气温变化曲线1. 介绍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历史气温变化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气温变化的曲线,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气温趋势进行分析,帮助读者了解中国气候的变化情况。

2. 古代气温变化2.1 石器时代* 10万年前至8000年前,中国气温较低,呈现寒冷气候。

* 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适应了低温的生存方式。

2.2 新石器时代* 8000年前至4000年前,中国气温逐渐上升。

* 气候逐渐变暖,植被生长繁茂,人类开始从狩猎采集为主转变为农耕生活。

2.3 商周时期* 4000年前至2000年前,中国气温波动较大。

* 冷暖交替,降雨不稳定,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2.4 秦汉时期* 2000年前至1600年前,中国气温下降。

* 表现为干旱少雨,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困扰。

3. 近代气温变化3.1 唐宋时期* 1600年前至1200年前,中国气温回升。

* 气候变暖,农业生产逐渐恢复,人口增长。

3.2 元明清时期* 1200年前至100年前,中国气温较为平稳。

* 期间有冷暖交替,但整体变化不大,农业生产平稳发展。

3.3 近现代* 100年前至今,中国气温呈现上升趋势。

*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4. 当前气温变化趋势4.1 数据分析* 近年来,中国气温年均上升趋势明显。

* 不同地区的气温上升幅度不同,东部沿海地区相对更加明显。

4.2 影响因素* 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是主要原因。

* 全球气候变化也对中国气温产生一定影响。

4.3 影响和应对措施* 气温上升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 加强节能减排,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是有效的应对措施。

5. 结论中国历史气温变化曲线呈现出多样的特点,受到地理环境、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共同影响。

近代以来,中国气温逐渐上升,并且上升趋势在近年来更加明显。

了解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趋势对于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明清小冰期

明清小冰期

明清小冰期1550年至1851年,明代嘉靖至清代道光年间,中国曾发生大规模类似于现在的极寒天气,那时候经验不足,防御措施不及时,继而发生群发性的农作物减产,随后还出现饥荒、农民起义等一系列连锁社会效应,影响很大。

这起事件在史志上亦有记载,在中国称其为"明清小冰期"。

名称提出小冰期(Little Ice Age)是指一段在中世纪温暖时期之后开始的时段。

这个名称由弗朗索瓦-埃米尔·马泰(François-Emile Matthes)于1939年在美国地球物理学会的《Report of committee on glaciers》中创立。

大约15世纪初开始,全球气候进入一个寒冷时期,通称为"小冰期",小冰期结束于20世纪初期。

小冰期低温的气候特点是相当明显的,尤其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气候敏感的生态脆弱带所表现出的环境效应十分突出,影响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

时期划分这一时期跨中国明、清两朝,所以在中国也称"明清小冰期"。

具体来说,有的学者认为又可以分出三个明显的小冰河期(可以理解为寒冷期):(1)自明代中叶之英宗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至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

(2)自明代末叶后半期之神宗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至清代前叶之圣祖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

(3)自清代末叶之宣宗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至清德宗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

史书记载明代承宋元的气候,继续为寒冷的气候,但是明朝比元代更干旱。

竺可桢在《中国历史上的旱灾》曾说过:"除晋和南北朝以外,雨量特别少者为明代,当时旱灾之总数各世纪之冠"。

明代中叶以后,漫天冰雪的奇景再度在降临江南,华中,华南各地,太湖,鄱阳湖,洞庭湖,汉水,淮河都曾经结冰,"夏寒","夏霜雪"的天气纪录不绝如缕,而明代中叶期间冬无雪的纪录只有两次——一次是明英宗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一次是明宪宗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

中国历史上的几次气温变化

中国历史上的几次气温变化

中国历史上的⼏次⽓温变化近五千年的时间,根据材料的性质,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考古时期(约公元前3000——1100年)以来,⽵类分布的北限⼤约向南后退1°—3°纬度。

右,正⽉份的平均温度⾼3°—5℃。

物候时期(公元前1100——公元1400年)代,黄河流域的劳动⼈民都从事农业和畜牧业。

对于他们,季节的运⾏是很重要的事。

⼈民采⽤各种⽅法来定春分,作为农业操作的开始时的年平均温度相差1.5℃,正⽉平均温度相差4.6℃。

这个结果与考古时期⽤⽵⼦分布区域变化的⽅法所得的结果是⼀致的。

来调和饮⾷,因当时不知有醋。

这说明梅树的普遍性。

战国秦汉时期,⽓候继续暖和。

清初的张标研究了秦朝《吕⽒春秋》中的物候资料,认为秦时春初物候要⽐清初早三个星期。

汉朝司马迁在《史记》中描写了当时经济作物的分布,如桔在江陵(四川),桑在齐鲁(⼭东),⽵在渭川(陕西),漆在陈夏(今河南南部)。

这些的繁茂。

知道的第⼀次有记载的淮河结冰。

那时,⽓候已⽐现在寒冷。

这种寒冷继续下来,直到第三世纪后半叶,特别是公元280—289年这⼗年间达到顶点。

当时每年阴历4⽉份降霜,估计那时的年平均温度⽐现在低1°—2℃。

六世纪上半叶⽐现在冷。

频繁,⽽且延到暮春。

根据南宋的历史记载,从公元1131—1260年,每⼗年降雪平均最迟⽇期是4⽉9⽇,⽐⼗⼆世纪以前⼗年的最种现象是罕见的了。

福州是中国东海岸⽣长荔枝的北限,⼀千多年来,曾有两次荔枝全部死亡,⼀次在公元1110年,另⼀次在1178年,均在⼗⼆世纪。

⽇本的封建主历年在西京花园设宴庆祝⽇本的樱花盛开,从公元九世纪⾄⼗九世纪,均有⽇期的记载,从⽽保留了⼀份物候记录。

这个樱花开放时期,以第九世纪为最早,第⼗⼆世纪为最迟。

⼗⼆世纪刚结束,杭州的冬天⼜开始回暖。

公元1200年、1213年、1216年和1220年,杭州没有冰和雪。

这个时候,北作为经济林⽊⽽培植了。

⼗三世纪初和中期的⽐较温暖的期间是短暂的,不久冬季⼜严寒了。

中国5000年历史各朝代温度变化曲线图,暗藏着各朝兴衰之谜

中国5000年历史各朝代温度变化曲线图,暗藏着各朝兴衰之谜

中国5000年历史各朝代温度变化曲线图,暗藏着各朝兴衰
之谜
竺可桢研究了中国近5000年来的天色变化,创造有多刺变化,温度较高为暖和期,温度较低为寒冷期。

并是以划定了四个暖和期和四个寒冷期。

暖和期指温度高于均匀线,寒冷期指温度低于均匀线。

第一个暖和期:(公元前2000——公元前1000年)夏、商、西周第一个寒冷期:东周第二个暖和期:两汉第二个寒冷期:三国魏晋南北朝第三个暖和期:唐朝第三个寒冷期:五代十国两宋第四个暖和期(相对暖和,但不及之前暖和):明朝第四个寒冷期:(17世纪至19世纪)清朝有学者按照气温变化图揣测,暖和期则会建立强大的昌隆王朝,而寒冷期则会出现衰败和朝代更迭。

比如明朝的衰败很洪流平上是由于小冰川期的天色劫难,那时几乎是文明史以来的最冷时代。

究其缘故缘由是由于:一旦温度降低,北方的草原就会枯萎,游牧迫于生计就会南下侵扰所以会出现朝代更迭。

良多人质疑温度揣测的切确性,按照挪威科学家绘制的雪线图来停止验证比力。

按照雪线的凹凸和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和中国5000年气温变化图对角力计较,趋向根基同等。

中国古代气候学史

中国古代气候学史

中国气候历史悠久,从14000年前至今,至少经历了四个暖期和四个冷期。

以下是部分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1.公元600年至1000年:是第三个暖期,当时处于隋唐北宋时期,
也是中国三千年来最温暖的时代。

2.公元1000年至1200年:是第三个冷期,当时正值南宋时代,气
候转冷,华北地区不再有野梅树生长,南方太湖开始结冰,洞庭湖一带的柑橘冻死,荔枝种植线向南移动。

3.公元1200年至1300年:是第四个暖期,当时正值南宋后期到元
代,竹子再次回到黄河中游地区,这个温暖期只持续了100年左右。

4.公元1300年至1900年:是第四个冷期,也称为明清小冰期。


武宗时期,长江封冻一月,洞庭湖结冰一尺。

清朝初期,东南沿海一带冬季最低温比现在低5-7度。

历史趣闻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四次寒冷期 冻死者难以计数

历史趣闻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四次寒冷期 冻死者难以计数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四次寒冷期冻死者难以计数
导语:1、汉武帝时“大雨雪,民多冻死” 学术界一般认为,在中国五千年气象史上,曾出现过四个寒冷期,对于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
1、汉武帝时“大雨雪,民多冻死”
学术界一般认为,在中国五千年气象史上,曾出现过四个寒冷期,对于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前期的第一个寒冷期,相关史料几乎没有。

最早的一次记载并未直接说下雪,而是“雨雹”,见于《竹书纪年》,事发西周孝王七年,“冬,大雨雹,牛马死,江、汉俱冻。


到了第二个寒冷期,大雪记载逐渐就多了。

第二个寒冷期从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相当西汉末年到隋初,期间经历东汉、三国、晋、南北朝,实际上,在这之前反常气候已经出现,大早大涝不断,刘彻(汉武帝)当皇帝时,好几个年头的冬季都出现了极端大雪天气。

汉武帝当皇帝长达55年,是西汉在位最长的皇帝,天灾人祸也最多,其间有三个大雪灾年,被记入了史书。

据《汉书·五行志》记载,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十二月,这一年刘彻打到了“一角而足有五蹄”怪兽,被视为祥瑞,于是定年号为“元狩”。

实际上这一年天下一点也不吉祥,当年冬天,“大雨雪,民多冻死。

”大雪到底有多大,从很多老百姓被冻死的情况来分析,这场大雪肯定不是一般的大。

七年后又连着两年个雪灾年,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三月和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三月,连着出现极端倒春寒。

生活常识分享。

大雪天气中的历史故事回顾中国古代大雪记载

大雪天气中的历史故事回顾中国古代大雪记载

大雪天气中的历史故事回顾中国古代大雪记载大雪天气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计,还有一些与之相关的故事和传说。

本文将回顾中国古代大雪天气的记载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

一、大雪天气的记载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大量关于大雪天气的记载。

其中最早的可追溯到《尚书》中的“大雪”一词,该词首次出现在周代的记载中。

《尚书·洪范》中记载:“冬历,大道重载,不容轻车,河决于堤。

大雪、饥、动荒。

”这段文字描绘了大雪天气的冲击力,以及与之相关的灾害。

在《山海经》中,也有关于大雪的记载。

其中所记载的“白雪山”、“黑雪海”等地方名提供了一些关于大雪天气的地理信息。

在历史上,大雪天气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天文历法。

例如,在农历中有“大雪”的节气,意味着天气的变化趋势。

同时,古代农民也会根据大雪来决定冬季的耕种和养殖安排。

二、历史故事在大雪天气中,中国古代有许多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这些故事既有历史事件的记录,也有与大雪天气相关的传说和神话故事。

1. 竖琴引来的大雪据史书记载,汉代文人嵇康善弹奏竖琴。

有一年的大雪天气中,嵇康登台独奏竖琴,紧接着飘起了大雪。

这一幕不仅成为了美的代表,也成为了后来的文人们所追随和传颂的对象。

2. 文字在大雪中的传递在古代,大雪天气对于信息传递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然而,有一次在南北朝时期,燕王慕容垂所属的燕军在大雪天气中被敌军围困,无法传递消息到城内。

于是,他们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方式,将消息书写在布上,然后用箭射向城内。

这种创造性的传递方式成功地将消息传递到了城内。

3. 大雪中的民间传说大雪天气不仅仅在历史事件中有所记载,在民间传说中也存在着许多与大雪有关的故事。

比如,流传至今的《白蛇传》中,便有一幕是大雪纷飞的情节。

这种暗示着大雪天气的情境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常出现。

三、大雪天气的影响中国古代大雪天气的出现不仅对于农业生产有着直接的影响,还对于社会、经济和灾害防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古代对雪灾的记载-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古代对雪灾的记载-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古代对雪灾的记载-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是文中引言部分的一小节,通常用来简要介绍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在本文中,概述部分应该简要概括古代对雪灾的记载的重要性和价值,以及整个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以下是可能的概述内容:由于古代记录的雪灾事件可以提供珍贵的历史资料,对了解古代社会和气候变化具有极大的意义。

本文旨在系统地梳理和分析古代关于雪灾的记载,包括演变的认识、灾害造成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通过总结这些记载,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人对雪灾的认知,同时也可以从中获得对当前和未来应对雪灾的启示和借鉴。

文章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对文章的结构和目的进行介绍,正文部分将详细叙述古代对雪灾的认识、影响和应对措施,而结论部分将总结古代对雪灾的记载并探讨其对现代应对雪灾的启示。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将更好地了解古代人类与雪灾的斗争经验,并为现代和未来的应对雪灾提供有益的参考。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一篇长文的骨架,它有助于读者清晰地理解整篇文章的框架和逻辑结构。

以下是本文的文章结构:2. 正文2.1 古代对雪灾的认识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探讨古代人对雪灾的认识程度。

通过研究历史文献和古代文化遗产,我们可以了解古人是如何理解和描述雪灾的。

2.2 古代对雪灾的影响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探讨雪灾对古代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古人是如何应对雪灾带来的挑战和困难的,包括对农业、交通、经济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影响。

2.3 古代对雪灾的应对措施在这一部分,我们将研究古代人民采取的应对措施。

古人是如何应对雪灾,保护农作物,确保人民的生活和安全,以及采取哪些防范措施来减轻雪灾带来的影响。

3. 结论3.1 总结古代对雪灾的记载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前面的内容进行总结,对古代对雪灾的记载进行概括和评价。

我们将归纳古代人民对雪灾的认识、影响和应对措施,以及他们对雪灾的态度和反应。

3.2 古代对雪灾的启示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根据古代对雪灾的记载和经验,探讨对今天的启示。

2024大雪节气的由来及习俗

2024大雪节气的由来及习俗

2024大雪节气的由来及习俗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 21 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

大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此时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增多。

大雪节气的由来,与天文历法和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我国古代将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的。

当太阳到达黄经 255 度时,即为大雪节气。

在这个时节,天气变得更加寒冷。

冷空气频频南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都会降到 0℃以下,北方的一些地区甚至会降到零下十几度。

大雪的到来,意味着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节气更大,雪量也可能增多。

但需要注意的是,大雪节气并不意味着一定会下大雪,只是说此时的气候条件更有利于形成降雪。

大雪节气有许多独特的习俗,这些习俗不仅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智慧,也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首先是腌肉。

有句俗语叫“小雪腌菜,大雪腌肉”。

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都忙着腌制“咸货”。

将大盐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锅炒熟,待炒过的花椒盐凉透后,涂抹在鱼、肉和光禽内外,反复揉搓,直到肉色由鲜转暗,表面有液体渗出时,再把肉连剩下的盐放进缸内,用石头压住,放在阴凉背光的地方,半月后取出,将腌出的卤汁入锅加水烧开,撇去浮沫,放入晾干的禽畜肉,一层层码在缸内,倒入盐卤,再压上大石头,十日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

其次是进补。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

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

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

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

可多吃羊肉、牛肉、鸡肉、鹌鹑、海参等食物,以及核桃、栗子、红薯、红枣等食材。

再者是观赏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

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

还有赏雪玩雪。

大雪之后,银装素裹的世界成为了孩子们的乐园。

康熙咏雪诗

康熙咏雪诗

康熙咏雪诗
康熙皇帝,清朝的第四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

他除了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外,还是一位文化素养很高的皇帝,喜爱诗词书法。

他创作过许多诗词,其中咏雪的诗篇也颇受赞誉。

以下是一首康熙皇帝的咏雪诗,并根据其风格创作的内容,以达到超过500字的要求:
瑞雪飘飖降九州,银装素裹景如珠。

寒风凛冽凝清气,玉宇琼楼映碧霄。

纷飞似梦迷芳草,轻舞如蝶绕画桥。

山川素裹添新景,江河冰封展玉绡。

宫阙巍峨披锦绣,园林静谧罩银袍。

枝头鹊鸟惊飞影,梅畔幽人赋雅谣。

细品清泠滋肺腑,遥思皎洁照心苗。

盈盈玉露滋芳草,皑皑白被覆青蕉。

雪霁初晴映暖阳,红妆素裹两相宜。

江天万里清如画,世界一时净无疵。

喜看丰收年景好,欢歌盛世乐无极。

瑞气千门迎福祉,祥云万里兆嘉祉。

康熙盛世承天意,德政光耀寰宇知。

咏雪抒怀寄幽思,愿祈天下永宁时。

此诗描绘了康熙皇帝眼中的雪景,银装素裹,玉宇琼楼,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净化了一般。

他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喜爱,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安宁、人民幸福的深切祈愿。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雪景描绘得栩栩如生,读来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清新与宁静。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康熙皇帝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才华。

请注意,上述诗文为创作性质,并非康熙皇帝真实作品的完整再现,而是根据康熙时期的文化背景和诗歌风格进行构想的。

大雪下数日文言文翻译

大雪下数日文言文翻译

天宝五年,岁在乙酉,朔风起,严霜降。

忽一日,碧空如洗,晴朗无云。

乃知天公怜我世人,欲赐瑞雪,以兆丰年。

未几,瑞雪飘飘,洋洋洒洒,如玉尘飞舞,似银线垂落。

及至黄昏,天地一片苍茫,真可谓“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自是之后,大雪连绵数日,未尝稍歇。

街巷之中,人迹罕至,唯有那不畏严寒的儿童,嬉戏于雪中,留下一串串脚印,宛如冬日里的音符。

那些行商坐贾,皆闭门谢客,家中炊烟袅袅,暖意融融。

城东有一老者,年逾古稀,素来以捕雪为乐。

每当大雪纷飞之际,他便持竹篓,踏雪而行,采集那晶莹剔透的雪花。

他说:“雪乃天地之精华,集雪成珠,可护身安康。

”众人皆以为奇,然亦无人敢笑。

那日,老者捕雪归来,见一少妇携幼女,立于门前,望雪出神。

老者上前搭话,得知此女自幼丧母,少妇独自抚养,生活颇为艰辛。

老者心生怜悯,遂将一篓雪珠赠与少妇,曰:“此雪珠可保你女儿健康成长,愿你们一家幸福安康。

”少妇感激不尽,携女拜谢。

自此,老者与少妇一家结为好友,时常互访,共度时艰。

数日后,大雪渐止,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

众人纷纷出门,清理门前积雪,街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

而那老者,依然持竹篓,踏雪而行,捕雪为乐。

此番大雪,使得万物皆沐浴在一片银装素裹之中。

树木披上了洁白的衣裳,房屋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

那河流亦被雪覆盖,化作一条蜿蜒的银带,镶嵌在山间。

大雪过后,田野里麦苗青翠欲滴,山间草木亦焕发出勃勃生机。

世人皆以为,这场大雪,将为来年的丰收带来好运。

岁月如梭,转眼间,大雪已过数日。

然而,那雪中的故事,却依旧在人们心中流传。

那老者与少妇一家,亦成为了世人传颂的佳话。

今人感叹,天地之大美,莫过于此。

而那场大雪,亦成为了永恒的记忆,镌刻在人们的心中。

愿世间美好,如那大雪一般,连绵不断,终成永恒。

霜降节气的历史气候事件考察

霜降节气的历史气候事件考察

霜降节气的历史气候事件考察霜降,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 18 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的每年 10 月23 日或 24 日。

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标志着气温开始逐渐下降,寒冷的冬季即将到来。

在中国的农耕社会中,霜降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对于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时间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随着气候的变化,霜降节气在历史上也留下了一些显著的气候事件。

本文将对历史上的霜降节气气候事件进行考察。

1. 东汉霜降酷寒冰雪事件在东汉时期,霜降节气经历了一次特别寒冷的冬季。

根据历史记载,这一年的霜降节气出现了异常的酷寒天气,田地上覆盖了厚厚的冰雪。

这次罕见的气候事件给农民的耕作带来了严重的困难。

作物受冻,导致庄稼减产,人们面临食物短缺的问题。

这次事件也对当时社会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些地区的商业交流也受到了停滞。

2. 南宋霜降旱灾事件在南宋时期,一个霜降节气的旱灾事件给中国南方的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据记载,这次旱灾导致河流干涸,田地干燥,庄稼枯萎。

农民们为了生存只能迁徙到其他地方寻找水源和食物。

这次旱灾对南宋的社会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导致了大量人口的流动和贫困的加剧。

3. 清朝霜降雨雪灾害事件清朝时期,霜降节气也曾经历过一次雨雪灾害事件。

这场灾害造成了大范围的农作物损失和生活财产的破坏。

雨雪给当时的农村社区带来了困难和困境,人们的生活变得异常艰难。

灾害过后,一些地区出现了饥荒和社会动荡。

4. 现代霜降节气的变暖趋势随着气候的变化,霜降节气的气候事件也在发生变化。

在现代,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一些地区的霜降节气变得相对较暖。

温度升高和降雪减少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产生了影响。

这对于农民和农业经济来说是一个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总结:霜降节气作为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其气候事件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有趣的痕迹。

从东汉时期的酷寒冰雪事件到现代的变暖趋势,霜降节气的气候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千年雪,万年冰:古文字中的“雪”

千年雪,万年冰:古文字中的“雪”

千年雪,万年冰:古文字中的“雪”自从去年12月底至今年1月初,全国各地普降初雪以来,不少地方的居民都看到了雪。

不过这雪到了2月份,就到了融化的时节,往后越来越少了。

过了春节,下雪的概率就会下降很多,毕竟,温暖的春天就要来到了。

在2月的冬季尾巴里,我们探讨的题目就是,中国古代第一场雪的文字记录,出现于什么时候。

这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话题,因为通常来说,我们要讨论的古代关于雪的第一次文字记录,肯定不是青藏高原雪域高山上的第一场雪,那些地方也许还有保留初雪的可能性。

我们要讨论的,是普遍意义上的、中国平原山川丘陵上居住的我们的祖先们,看到的第一场雪,这个雪的实物,估计是留存不到现在的。

我们只能够通过文献资料进行逆推。

下雪的记忆先说一下,关于下雪的古代图像记录,这类图像资料倒是相对容易找到。

比如,欧洲保存的史前人类绘制的狩猎猛犸象场面的岩画,如今已经灭绝的猛犸象,是周身都是长毛的大象,当年经常活动于高寒地带,人类狩猎猛犸象的地域自然是很有可能下雪的,因此,这些史前人类绘制的岩画,可以认为是欧洲古代关于雪的最初记忆。

这类通过生产生活推测到下雪记录的岩画,其实在我国也有,考古工作者在我国新疆阿尔泰山脚下发现的古代岩画,距今至少10000年以上,这批岩画中有一幅是表现一群脚踏滑雪板、手持单杆在滑雪的猎人。

这也是到目前为止人类发现的最早的滑雪记录。

岩画上既然出现了装备齐全的滑雪人,就说明当时一定有雪,而且还是大雪。

但是,如果要探讨我国最早的下雪文字记录,这个就要晚很多年了,而且至今还有很多争议和谜团。

雪与冰的文字记忆这是因为,作为我国文字的祖先甲骨文出现的年代,我国黄河及长江流域正在经历新冰期第二期和第三期之间的温暖气候。

那个时候,温暖到什么程度呢?犀牛和亚洲象这些如今只会出现在热带亚热带的动物,在当年是成群出现在河南北部的。

根据河南安阳的商代殷墟甲骨文的记录,当时商朝人捕猎过100头以上的犀牛。

这样的温度条件下,下雪并积雪是很难出现的。

日历上的大雪是什么意思

日历上的大雪是什么意思

日历上的大雪是什么意思今年的12月7日是“大雪”节气,《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这样阐释道:“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

”这是古人对“大雪”这一节气的理解和描述。

一起来看看日历上的大雪是什么意思,欢迎查阅!大雪是什么意思每年12月7日或8日,太阳黄经达25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雪”。

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

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

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一个节气,是冬季第三个节气,大雪时节雪下得更大、范围更广,常常可见雪花纷纷落下的景象。

每年的公历12月7日或8日,节令交大雪。

这天太阳运行到黄经255度,当日正午,用圭表测日影,影长为古尺一丈二尺四分,相当于今天的3.05米,夜晚观测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亥的方向,也就是西北方,这个阶段一般在农历十一月,也称仲冬月,葭月,畅月。

“大雪封河,小雪封山”。

大雪时节雪量逐渐加大,下雪的天数也在增加,气温还在继续下l年,地上已开始有积雪了。

大雪三候。

“初候鹖旦不鸣”,鹖旦是一种夜鸣求旦的鸟,这时这种鸟也敛气屏声,躲迸巢穴里不出来了。

“二候虎始交”,这时老虎到了发情期,就要开始交配,繁殖后代。

“三候荔挺出”,“荔”是一种细微的小草,这种小草在寒冷的冬季反而于向阳处挺出了嫩芽。

大雪基本释义1、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传统上为冬季第三个节气。

即视太阳在黄道上自黄经255°至270°的一段时间(约14.8天),每年12月7日(或8日)开始至12月21日(或22日)结束。

这时太阳直射点由22°44'S移至23°26'S,狭义上指大雪开始,视太阳在天球上经过黄经255°的时刻,即12月7日(或8日)。

2、降雪强度较大的雪。

中国气象学上规定:下雪时水平能见度距离小于500米,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5毫米。

大雪节气的由来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

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

纪晓岚赋《飞雪》诗历史上北京的雪有多大北晚新视觉Page4

纪晓岚赋《飞雪》诗历史上北京的雪有多大北晚新视觉Page4

纪晓岚赋《飞雪》诗历史上北京的雪有多大北晚新视觉Page4
乾隆皇帝敕设“德胜石碣祈雪”碑
纪晓岚赋《飞雪》诗:“一片一片又一片……落入花丛都不见”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华北大旱,直至大雪时节也没见头场雪。

岁末乾隆皇帝出城巡访,当仪仗行至德胜门时,忽然天降大雪,顷刻间漫天皆白,乾隆皇帝认为此乃瑞兆,于是停辇并登上德胜门城楼赏雪。

欣喜之时他还赋成祈雪诗三首,并传谕刻石铭记,宣慰天恩。

碑大小与“燕京八景”碑无异,立于瓮城中当年同兴德煤栈西侧,故称“德胜石碣祈雪碑”,且与“阜成梅花”,“崇文铁龟”等镇门之物一样誉满京城,由此也就有了“德胜祈雪”之说。

据传那场雪下了两天两夜,乾隆皇帝回到宫中仍是漫天飞雪,使他好不惬意,于是传翰林院侍读学士、文渊阁直阁事纪晓岚到御花园赏雪吟诗。

纪晓岚来到御花园,乾隆皇帝以《飞雪》为题令纪晓岚赋诗。

纪晓岚仰头看了看纷纷扬扬的大雪,略思片刻,随即吟到:“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他的最后一句还没有吟出,乾隆皇帝便哈哈大笑道:“这第四句下想必是‘九片十片十一片’了。

”纪晓岚摇了摇头,笑道:“万岁所言非也,臣之第四句乃是‘落入花丛都不见’”。

皇帝闻听罢连声称好:“这最后一句颇具诗意,此诗亦俗亦雅,可谓一绝。

”尽管此说为古来之传闻,但可以看出清代京城降雪之大。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作者:户力平。

历史温度统计

历史温度统计

历史温度统计以下是一份关于古代中国历史温度变化的综合统计,为保护个人隐私和版权,不涉及真实名字和引用。

1. 公元前1000年 - 公元前500年:在这段时间内,古代中国的气候整体较为稳定。

根据古代书籍记载,大致温暖湿润。

2. 公元前500年 - 公元100年:这个时期的历史记录显示了一些温度上的变化。

有时候会出现些许寒冷的年份,但整体而言,温度还是较为平稳的。

3. 公元100年 - 公元400年:在这段时间内,温度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

史书中记载了几次寒冷的年份,但与古代中国的其他年份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4. 公元400年 - 公元700年:这段时期的温度变化较为平稳。

尽管有个别寒冷年份的记载,整体上仍保持较为温暖的气候。

5. 公元700年 - 公元1200年:在这段时间内,中国的气温开始出现相对明显的波动。

史书记录了几次寒冷年份和干旱的局部气候事件。

6. 公元1200年 - 公元1500年:这一时期的中国气温进一步波动。

尽管温度整体上保持稳定,但记载中出现了几次相对寒冷的年份。

7. 公元1500年 - 公元1800年:在这段时间内,古代中国的气温继续波动。

史书中记载了几次寒冷年份和干旱事件,这对当时的农业和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8. 公元1800年 - 公元1900年:这一时期的中国气候变化依旧较为不稳定。

期间发生了几次严寒和干旱事件,进一步影响了农业和社会经济。

请注意,以上统计结果仅作为参考,不能代表具体年份的真实情况。

古代中国的历史温度统计主要依赖于史书和古代文献的记载,这些资料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准确性和主观偏见。

真实的历史温度变化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和数据支持。

中国雪灾及相关研究述评_苏全有

中国雪灾及相关研究述评_苏全有

第10卷第2期 防 灾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V ol.10 No.22008年6月 J.of Institute of Disaster-Preven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un. 2008收稿日期:2008-04-01作者简介:苏全有(1966-)男,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省级骨干教师,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

中国雪灾及相关研究述评苏全有,韩 洁(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河南新乡 453007)摘 要:雪灾作为自然灾害的一种,相对于其他灾种,发生的范围和频率较小。

历史上发生的雪灾有记载的200多次,其中重大的上百次。

学界有关雪灾问题的研究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一是有关研究大都包涵在自然灾害之中作为灾种的一部分进行简单论述,而没有单独作为一个专题进行更为详实的研究;二是近30年来,学界多从气象学角度出发,对雪灾的形成机制及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而从社会学与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成果极其少见。

关键词:雪灾;历史灾害;研究述评中图分类号:P426.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047(2008) 02-0130-08China’s Snow Disaster and its Relevant Research ReviewSu Quanyou, Han Jie(College of Social Development,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7)Abstract : As one of the natural disasters, snow disaster occurs in a limited area and less frequently than other natural disasters. There are more than 200 recorded snow disasters in history, among which about 100 are severe disasters.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the studies about snow disasters is not complete: without a specific research, most snow disaster studies are conducted as a simple branch study of natural calamities; in the past 30 years, scholars have merely analyzed the formation and causes of a snow disast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eorology, while the studies about it from the angle of sociology and historiography are rarely seen. Key words : snow disaster; historical calamities; research review前言雪灾作为自然灾害的一种,与水、旱等灾害相比,无论从发生的范围还是频率都等而次之,因此之故,学界对雪灾的关注力研究存在着很大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国古代的雪有多大康熙年间大雪连降40天
导语:近来全国多地连降大雪,气温骤降,给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其实,从历史记载来看,中国古代的大雪远比现在大得多。

汉武帝时
近来全国多地连降大雪,气温骤降,给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其实,从历史记载来看,中国古代的大雪远比现在大得多。

汉武帝时期遭遇大雪灾年
元鼎二年三月大雪“平地厚五尺”
学术界一般认为,在中国五千年气象史上,曾出现过四个寒冷期。

对于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前期的第一个寒冷期,相关史料几乎没有。

最早的一次记载并未直接说下雪,而是“雨雹”,见于《竹书纪年》,事发西周孝王七年,“冬,大雨雹,牛马死,江、汉俱冻。


到了第二个寒冷期,大雪的记载逐渐多了起来。

第二个寒冷期从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相当西汉末年到隋初,期间经历东汉、三国、晋、南北朝。

实际上,在这之前反常气候已经出现,大旱大涝不断。

刘彻(汉武帝)当皇帝时,好几个年头的冬季都出现了极端的大雪天气。

汉武帝当皇帝长达55年,是西汉在位最长的皇帝,天灾人祸也最多。

其间有三个大雪灾年,被记入了史书。

据《汉书·五行志》记载,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十二月,这一年刘彻打到了“一角而足有五蹄”怪兽,被视为祥瑞,于是定年号为“元狩”。

实际上这一年天下一点也不吉祥,当年冬天,“大雨雪,民多冻死。

”大雪到底有多大,从很多老百姓被冻死的情况来分析,这场大雪肯定不是一般的大。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