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轴对称说课稿
《轴对称》说课稿
《轴对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轴对称》。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轴对称》这节课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基础上进行的。
轴对称现象在生活中广泛存在,通过对轴对称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形的性质,还能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本节课主要包括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轴对称的性质以及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作图等内容。
这些知识为后续学习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以及圆等内容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但是,对于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帮助他们理解。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混淆的情况,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区分。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能够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
(2)掌握轴对称的性质,能够利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3)能够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以及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2)经历探究轴对称性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欣赏轴对称图形,感受数学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轴对称的性质。
教学难点:轴对称性质的探究和应用,画出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图形。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1、教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大量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轴对称的特征。
轴对称(说课稿)
背景分析
知识与 技能
通过欣赏、感知、折叠等活动认识 轴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能识别简 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通过实 践操作,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 形成轴对称的联系与区别。 经过剪纸、折叠等活动,发展学生 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积累数学 活动的经验,在动手实践中学会与 人合作、彼此交流。 初步获得动手的乐趣和成就感,欣 赏并体会对称美,感受轴对称的价 值,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 的情感。
(三) 分”对称 提升认识 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两个概念 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轴对称图形
区别 联系 一个图形
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两个图形
1、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都能 互相重合; 2、都有对称轴(至少一条) 3、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 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如果把 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图形,那么这个图 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课堂结构设计
教法学法分析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 、引导探究法
学习方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教学用具: 剪刀、 正方形纸片、 多媒体课件
课堂结构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玩”对称,激趣引 入 1、千手观音
教学过程设计
“玩”对称,激趣引 入
教学过程设计
“玩”对称,激趣引 入
教学过程设计
展开,则所得的图形大致是( B
)
设问4:把四个选 项的图形按题目
从下往上折
从左往右折
沿虚线剪下
的折叠顺序做轴 对称,最后得到 的图形是什么样 的?
(A )
(B)
(C )
(D )
(四) “做”对称,拓展延 伸
关于《轴对称图形》说课稿(通用12篇)
关于《轴对称图形》说课稿(通用12篇)《轴对称图形》说课稿篇1教材分析《轴对称图形》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几何图形的特征、初步形成了空间观念的基础上教学的;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特性的许多事物,也为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提供了必要的感性认识,为此教材在编写时十分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
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的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这两个概念,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和创造生活中的美。
为了更好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对教材适当调整,以贴米奇的耳朵游戏引入新知充分利用有关素材开展数学活动。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一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并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准确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通过观考、实践、发现,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究新知的活动中,培养审美意识,这样的目标设计打破了传统概念教学的规律,从过于注重概念教学的本身转化到了更加专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立足教学目标多元化,不仅让学生掌握认知目标还要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美学价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准确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准确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及学具准备教具准备:课件,尺子,米奇头像,轴对称图形图片和常见几何图形。
学具准备:剪刀,尺子,已学的各种平面图形纸片一份。
《轴对称图形》说课稿篇2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第三册第五单元第二小节p68页《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说课稿优秀15篇
轴对称图形说课稿优秀15篇《轴对称》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对称现象,初步理解对称轴和轴对称图形的含义,掌握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2、经历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发展空间观念。
3、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美感。
教学重点: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识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1、说说在游乐场喜欢玩的项目,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2、从蝴蝶形状的风筝引出“对称”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一)观察图形,认识对称1、观察几幅对称图形,引导学生感悟对称。
2、说一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二)动手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1、猜一猜:出示几幅轴对称图形,猜一猜它们是怎么来的。
2、动手操作,剪出轴对称图形(1)师示范剪一件上衣的过程: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
(2)生动手剪出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
(3)交流展示学生的作品3、认识对称轴(1)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2)画一画:师示范画出对称轴,然后学生自己画,再交流。
4、初步理解轴对称图形(1)说一说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初步理解轴对称图形。
(2)议一议:讨论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对折后完全重合才是轴对称图形)。
(3)举一举身边的轴对称图形的例子。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判一判: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猜一猜:出示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猜出它是什么图形。
3、折一折、画一画、数一数: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欣赏轴对称图形的美丽轴对称图形教案2优秀教案片段:(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些轴对称图形)师:小朋友们,这些图形美吗?仔细观察这些图形,它们有哪些特点?生:这些图形的两边都一样。
生: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
师:你们想自身动手做一个漂亮的对称图形吗?生:想。
师:那就抓紧时间拿出你们准备的彩纸和剪刀,开始行动吧!不会做的小朋友可以请老师和同学帮助。
《轴对称》说课稿
《轴对称》说课稿张宗敏对于《轴对称》,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法分析,教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轴对称现象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在数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性质和运用.本节课让学生学习了解轴对称现象的数学本质,为学习轴对称的性质、变换,等腰三角形的直观认识打下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涉及到"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图形与变换内容,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类比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经历数学现象的探究过程,感受数学美,从而激发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理解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
②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对称轴、对应点。
③了解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比较一操作一概括一检验一应用”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丰富的轴对称现象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一般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重点是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
难点是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法分析学情分析从认知情况来说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相关内容之后安排的一节课,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具备学习本节内容的认知条件,具备参与课堂探索活动的热情,因此,这节课通过观察图片和演示实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总结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概念是切实可行的.在教学过程中,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在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掌握好的学习和解题方法,并且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概括、实践、表述论证的能力。
轴对称图形说课学习教案重点学习学习教案稿文本.doc
轴对称图形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对称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教科书分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两部分讲述。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这一节是在学生小学学过对称的基础上,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前安排的一节内容。
它是前面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后面学习中心对称的重要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和初步的图案设计操作技能,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小学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课教材的地位、作用依据课标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能力:①理解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②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对称轴、对应点.③了解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学习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进一步认识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因为后面在研究很多几何图形和函数图像时,对称性是研究的重要方面。
)②通过学习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学习,让学生关注生活,学会观察,增强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3、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难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正确区分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两个不同概念,原因有两点:(1)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比较熟悉,但往往不能够完全掌握它的定义;(2)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联系,体现了中学数学中的整体思想,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这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转换角度看待事物也是学生今后处事必备的。
二、教学方法与教材处理鉴于教材特点和学生模仿能力强,思维信赖于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我选用的是引导发现教学法,充分运用教具、学具,在实验、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师生的共同活动引导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动口、动脑积极思维,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另外,在教学中动态演出直观生动的教学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轴对称》说课稿
人教版《轴对称》说课稿一、说课背景在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轴对称》这一章节是几何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章节不仅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而且通过具体的图形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本说课稿旨在阐述《轴对称》一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过程,以及评价方式,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掌握识别和绘制轴对称图形的方法,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和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内容1. 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明确轴对称的定义,即一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称为对称轴。
2. 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探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如对称轴的确定,对称图形的对应点之间的关系等。
3. 轴对称图形的绘制方法:教授学生如何通过折叠、测量和绘图等步骤来绘制轴对称图形。
4. 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轴对称图形在建筑、艺术设计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价值。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2. 实践操作法:通过剪纸、折叠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绘制过程,加深对轴对称概念的理解。
3.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轴对称图形案例,让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应用和美学价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概念讲解:详细解释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定义,通过图示和实例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轴对称》说课稿
《轴对称》说课稿一、说教材:《轴对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内容,在前面二下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轴对称,知道了轴对称的特点。
本节课将进一步学习轴对称。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在以后的学习探索图形特征积累活动经验。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第二学段解决问题教学的具体要求,以及教材的编排意图,本课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
2.在探究轴对称图形性质的过程中体会对应思想,在总结画法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活动中欣赏图形的变换美,进一步感受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三、集备研修的思考1、在课时划分上,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教学建议时4课时,而轴对称有两个例题,是两个例题一起教学,还是单独教学。
根据教材编写及课时容量,最后决定例1、例2一起教学,再加练习二十第1、2、5题,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而练习二十第3题、第6题是开放加思考题,可能还需一个课时去延伸2、本节课的重点在讨论:例1松树图上点A与点A’该如何呈现用什么方式呈现通过前期的集备,第一次试教结果不理想,课件和插件之间的切换耗费太多时间,教学内容没有上完,而且学生的回答总是得不出老师想要的答案。
最后,我们教研组决定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来推进教学找出对称点A’。
接着,老师提出你能像这样找出其它对称点吗你们还有什么发现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再讨论。
3、如何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能规范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是我们在集备中重点讨论的问题。
在学生理解题意之后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讨论操作,逐步掌握规范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方法步骤。
人教版《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人教版《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十四章第一节《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与作用
《轴对称》是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十四章第一节,本节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认识轴对称的特征;同时与图形的三种运动(平移、翻折、旋转)之一的“翻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图形的三种基本运动中“翻折”在几何知识中的作用,又为学生后继学习对称变换、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及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等做好充分准备;同时这一节也是联系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法目标:
1、知识技能——理解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
了解两种图案的对称轴、对应点,区别和联系。
2、数学思考——通过学习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进一步认识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
通过学习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14.1 轴对称说课教案
人教课标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轴对称》说课教案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汝溪镇中的刘建英。
我说课的题目是:《轴对称》。
以下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三大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轴对称》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第一节的内容。
虽然“轴对称”这个概念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但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随处可见,因此学生对此并不陌生。
本节课通过观察图片、动手操作、思考归纳等方式使学生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为后边学习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轴对称变换以及等腰三角形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了解两者的区别和联系,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丰富的实例观察、动手操作,进一步认识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发展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增强审美意识。
3、情感与态度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与应用,感知对称美,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
教学难点: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二、教法学法教法分析:力求体现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教学方法灵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学法指导:学生主动参与、认真观察、比较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大胆表述,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感知对称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包含自然景观、分子结构、建筑物、艺术作品、动植物、生活用品等),学生欣赏、感知对称,并把学生自带的有关轴对称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设计目的:通过欣赏图片的对称美,增强审美意识;通过展示学生自带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成功感。
(二)动手动脑,形成概念1、轴对称的概念老师把长方形纸片对折,用剪刀剪出一个图案,再打开这张对折的纸,让学生欣赏,然后学生自己动手按上述方法剪一剪,观察剪出的图案以及前面展示的图片,位于折痕两侧的部分有什么关系?与同伴交流,教师归纳学生的表述,引导得出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的概念,并板书概念。
《轴对称》说课稿(精选3篇)
•••••••••••••••••《轴对称》说课稿《轴对称》说课稿(精选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轴对称》说课稿(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轴对称》说课稿1一.说教材教材分析《轴对称图形》这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
教材在编排上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指导同学们感知图形的轴对称现象,层次分明,循序渐进。
对称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和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多,同学们对于对称现象并不陌生。
例如,许多艺术作品、建筑设计中都体现了对称的风格。
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美感。
教材从同学们熟悉的事物入手,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同学们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进而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为同学们今后进一步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特性,把握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以及利用轴对称方法对图形进行变换或设计图案打好基础。
教材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材先通过天安门、飞机、奖杯的实物图让同学们观察、分析他们的共同特点,引出“对称”的概念。
接下来教材将这几样物品抽象为平面图形,引导同学们通过对折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描述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教材还在图中出现了“对称轴”这一名词,但没有给“对称轴”下定义或作出描述,只是让同学们有所认识。
第二道例题则让同学们利用刚掌握的轴对称图形的初步知识,“做”出轴对称图形。
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积累感性认识,丰富对轴对称图形的体验,锻炼同学们的实践能力。
“想想做做”中,通过一系列的习题,加深同学们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其中第3题在方格纸上提供一个轴对称图形的一半,要求画出它的另一半,使同学们有机会再一次在操作中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轴对称说课稿
轴对称说课一,教材分析轴对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小节内容。
此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许多事物也为学生的认知奠定了感性基础。
为此,教材在编写时,十分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
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基础。
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和创造美。
二、学生分析新课程沐浴下成长的五年级学生,在灵活开放的课堂中,学生们善于独立思考,乐于合作交流,课上表现极为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十分愿意发表独立见解,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或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特点,以“学生的全域发展”为标准,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概念,能准确判断那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对称轴。
能力目标: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基于以上目标分析我确定本节的重难点是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能准确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难点:找出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五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方式: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引导探究法,直观演示法等,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
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学习方式:有人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为此我十分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本课运用了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剪一剪,折一折,说一说,辩一辩等一系列活动中参与学习的过程,从而使学生会学乐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精选轴对称的说课稿6篇
精选轴对称的说课稿6篇精选轴对称的说课稿(篇1)《对称、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二上)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二班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二课时(第68页内容)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洁的轴对称图形。
2.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观赏数学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忱,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对称图形的美,学会观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理解对称图形的概念,能正确找、画对称轴。
教学难点:准确找对称轴。
教、学具预备:1.教具:图片、剪刀、彩纸、课件2.学具:蝴蝶几何图片、剪刀、白纸精选轴对称的说课稿(篇2)15.1轴对称图形教案【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能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已知点关于x轴或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规律。
2、能作出与一个图形关于x轴或轴对称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1、通过作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通过现实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培养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贴近生活的素材和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忱和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多方位审视问题的制造技巧。
2、在作图过程中使学生体验数形结合思想,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加解决问题的信念,获得解决问题的胜利体验,逐步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用坐标表示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难点:找对称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规律。
【自主学习】一、复习:1、假如一个平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_____,那么这个图形叫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____。
2、经过线段的___并且___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又叫做线段的中垂线。
一条__的中垂线是它的对称轴。
3、假如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_____;反过来,假如两个图形各对对应点的连线被同一条直线____,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八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优秀说课稿
14.1《轴对称(一)》说课各位领导、同行,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数学(上)第十三章第一节《轴对称》。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传统教材只注重知识的传受和学生的解题能力,而新课程的教材力求体现“课程标准”实质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归纳去总结,本节课刚好体验了这一点, “轴对称”作为本章的一个重点,教材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论,再用实践检验理论,层次分明,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前面所学的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
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难点:根据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是能够识别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它的对称轴。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经历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过程,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分析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与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
3、情感目标: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它丰富的文化价值,结合教材和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1、教学方法的设计新课程理念强调“经历过程与获取结论同样重要”,但我觉得有时过程比结论更有意义。
我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方法,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知识的发现、发展的形成,采用实验发现为主,直观演示法、设问诱导法为辅。
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操作,教师适时地演示,并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轴对称说课稿
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轴对称》,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的及重难点的确定、教学法、教学过程设计、设计说明等方面来具体说明。
一、教材分析“轴对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与变换”的部分内容。
教材立足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教学中的学习经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图形、物体,引出轴对称的概念,在探索过程中经过比较、归纳、激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充分体现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轴对称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许多事物也为学生的认知奠定了感性基础。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具备了学习本节课程的认知条件,具备了善于课堂探索的活动个性,因此本节课通过观察图片,动手操作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总结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使学生提高。
三、教学目的:[认知目标]掌握并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认识对称轴,能正确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能力目标]经过观察、操作、比较、归纳、检验、运用等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过程中对数学问题的探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热爱数学的情感。
这样的目标设计,立足教学目标多元化,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认知目标,还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教学难点: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四、说教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并适当归纳或总结性讲解,最后进行巩固练习。
轴对称说课教案稿
《轴对称》讲课稿敬爱的各位评委老师:今日我讲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轴对称》,下边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课流程、说板书设计几个方面对本课时的教课进行论述。
一、说教材《轴对称》这堂课是人教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
这部分教课内容在《新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轴对称,知道了轴对称的特点,本课将进一步学习轴对称,教材注意创建情形,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合时的提出疑问,并指引学生研究和发现,同时启迪学生进行思虑。
这部分知识主假如对轴对称图形的再认识,要修业生掌握对称轴的画法和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步骤,也是此后进一步学习图形方面知识的基础。
依据这一部分教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联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纪特色,我拟订以下教课目的:第一点,知识技术:使学生经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研究轴对称图形的特色;能用“折叠” “重合”这样的词语正确的描绘出轴对称图形的特色;能辨别轴对称图形并能确立它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第二点,数学思虑与问题解决:在丰富的现真相境中,让学生经历观察剖析、赏识想象、操作发现等数学活动过程,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想能力,发展其空间观点。
第三点,感情态度:在活动中培育学生的合作研究、沟通反省的意识。
领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宽泛存在性,学会用世界的目光来观察、感觉数学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本课的教课重点是:能辨别轴对称图形并能确立它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此外一半;研究轴对称图形的特色。
教课难点是: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色和性质。
二、说教法讲堂教课第一是感情成长的过程,而后才是知识成长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立、动向形成的过程,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实感悟新知。
轴对称说课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中的许多轴对称和轴对称图 形,他们不但体现了一种对称美,还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你们知道么? ----飞机的对称使飞机能够在空中保持平衡。 ----人眼睛的对称使人观看物体能够更加准确全面。 ----双耳的对称能使听到声音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图形的对称不仅仅是因为美观,还有 一定的科学道理。
自主学习 问题引导
合作交流 变式训练
展示提升 释疑点拨
测评反馈 归纳小结
韩张中学
出 示 目 标 创 设 情 境
学习目标:
1 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概念。 2 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个图形关于某直 线的对称轴、对应点。 3 掌握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能准 确判断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并能找 出对称轴。
8
说心得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 得 体 会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充分利用 激励机制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学会学习。
韩张中学
韩张中学
设计意图:让学生清晰本节的主要内容,指引学生学习。
韩张中学
出 示 目 标 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设 情 境
设计意图:欣赏剪纸图片,感知对称图形,从而激起学生动手欲望。 韩张中学
自 主 学 习 问 题 引 导
(1)小组合作,各小组制作一份剪纸,3分钟后展 示作品。
(2)反复打开和折叠你剪纸的两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演示剪纸起一个示范作用,随后的学生动手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思考,初步感知具体的轴对称图形的特 是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 征,为抽象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作铺垫。
设计意图:将刚才学生制作的作品沿折痕剪开,引入“轴对称”概念,为 下面讲解“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打下了铺垫,符合学 生的认知规律。 韩张中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1《轴对称(一)》说课教案
各位领导、同行,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数学(上)第十四章第一节《轴对称》。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传统教材只注重知识的传受和学生的解题能力,而新课程的教材力求体现“课程标准”实质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归纳去总结,本节课刚好体验了这一点, “轴对称”作为本章的一个重点,教材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论,再用实践检验理论,层次分明,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前面所学的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难点:根据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是能够识别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它的对称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过程,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分析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与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
3、情感目标: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它丰富的文化价值,结合教材和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1、教学方法的设计
新课程理念强调“经历过程与获取结论同样重要”,但我觉得有时过程比结论更有意义。
我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方法,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知识的发现、发展的形成,采用实验发现为主,直观演示法、设问诱导法为辅。
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操作,教师适时地演示,并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2、在学法指导上,本节课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指导他们动手操作、交流合作,体验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3.教学手段
并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通过直观演示,切实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教学过程分析(配课件)
1、本节教学将按以下六个流程展开
观图激趣,导入新课
指导观察
认识特点
演示导学
形成概念
动手操作
综合练习
2、教学过程
五、评价分析
1、注意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通过课堂中学生展示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交流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动手操作的表演,各种问题尝试解答等活动,使教师从学生思维活动、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序等多层面地了解学生。
2、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并对学生中出现的独特的想法或结论给予鼓励性评价。
六、设计说明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在本节课设计时,我遵循以下原则:观图引入激发兴趣,学习过程体现自主,知识建构循序渐进,思想方法有机渗透。
七.归纳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下写一篇100字以内的报告.喜欢设计的同学设计一些轴对称图形,带来贴在黑板上,供大家欣赏.
(新课程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让学生学会课后探究新的问题,尝试解决更层次的问题.)
八.板书设计:
对称轴:
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轴对称:
随堂练习
小结
归纳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