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软件质量标准
软件质量标准规定及检验依据和示范
1. 软件质量标准(ISO)1.1 软件质量保证(ISO)ISO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 TC/176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质量保证标准(ISO9001/2/3)•质量管理标准(ISO9004)TC176即ISO中第176个技术委员会,成立于1980年,全称是“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1987年又更名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TC176专门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的标准1.2 ISO 软件质量标准思想•控制思想,即对产品形成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任何事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过程活动的结果,只要对产品形成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并达到过程质量要求,最终产品的质量就有了保证•预防的思想。
通过对产品形成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以及建立并有效运行自我完善机制达到预防不合格,从根本上减少或消除不合格品1.3 ISO 软件质量标准结构ISO9000系列标准的主体部分分为两组:•“需方对供方要求质量保证”的标准ISO9001-9003•“供方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标准ISO9004ISO9001: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中质量保证模式;ISO9002:生产和安装中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3:最终检验和测试中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导则。
1.3.1 ISO9000与GB/T19000的关系1.3.2 ISO9000-3 是什么ISO9000-3其实是ISO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在软件开发、供应和维护中的使用指南,并不作为质量体系注册/认证时的评估准则,主要考虑软件行业的特殊性制定。
参照ISO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并引用ISO 8402《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使得ISO9000系列标准应用范围得以拓展 .1.3.3 ISO9000-3标准软件开发、供应、维护中应用ISO9001的指南是指南,不是标准依然困惑:依然强调的是供应商和顾客的关系,不是工程师该如何做1.3.4 ISO 9000-3 体系结构•合同评审•需方需求规格说明•开发计划•质量计划•设计和实现•测试和确认•验收•复制、交付和安装•维护2.软件测试规范2.1 概念软件测试规范就是对软件测试的流程过程化并对每一个过程元素进行明确的界定,形成完整的规范体系。
软件验收标准和验收方法
软件验收标准和验收方法一、引言为了确保软件的质量满足预期需求,制定详细的软件验收标准和验收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档将详细描述软件验收的各个方面,包括功能符合性、性能达标、安全性测试、稳定性验证、用户界面友好性、文档完整性、兼容性测试、可维护性评估以及不同类型的测试方法。
二、软件验收标准1.功能符合性软件应满足所有预定的功能需求,包括但不限于基本功能、可选功能和扩展功能。
验收过程中需确保各项功能与实际需求一致,无遗漏或偏离。
2.性能达标软件应达到预定的性能指标,如响应时间、处理速度、并发用户数等。
通过性能测试和对比,确保软件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满足预期要求。
3.安全性测试软件应通过安全性测试,包括权限控制、数据加密、漏洞扫描等,确保软件在数据传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4.稳定性验证通过长时间运行和模拟用户操作,验证软件的稳定性。
软件应无明显的内存泄漏、崩溃或异常情况。
5.用户界面友好性用户界面应简洁明了,易于操作。
验收时应考虑用户体验,确保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各项操作。
6.文档完整性提供完整的软件文档,包括但不限于用户手册、安装指南、技术手册等。
文档应清晰描述软件的功能、用法和注意事项。
7.兼容性测试软件应在不同的操作系统、浏览器和设备上正常运行,确保良好的兼容性。
8.可维护性评估软件应易于维护和升级,代码结构清晰,便于后续的功能扩展和修改。
三、验收方法1.黑盒测试通过模拟用户操作,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
测试人员无需了解软件内部结构,仅根据需求文档和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2.白盒测试测试人员需了解软件内部结构和代码逻辑,对软件进行深入测试,包括代码覆盖率、分支覆盖率等。
3.压力测试通过模拟大量用户同时操作软件,测试软件在高并发、大数据量下的性能和稳定性。
4.用户体验调查收集用户对软件的评价和反馈,包括易用性、功能性、性能等方面,以评估软件的实际应用价值。
5.文档审查对软件文档进行详细审查,确保文档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软件质量国家标准GB(质量管理度量)
软件质量国家标准GB-T8566--2001G,软件质量要素:1.功能性-与一组功能及其指定性质有关的一组属性,这里的功能是满足明确或隐含的需求的那些功能.包含:a.完备性-软件功能完整,齐全有关的软件属性.b.正确性-能否得到正确或相符结果或效果有关的软件属性2.可靠性-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和条件下,与软件维持其性能水平的能力有关的一组属性.包含:a.可用度-软件运行后在任一随机时刻需要执行规定任务或完成规定功能时,软件处于可使用状态的概率.b.初期故障率-软件在初期故障期(一般为软件交付用户后的3个月)内单位时间(100小时)的故障数.c.偶然故障率-软件在偶然故障期(一般为软件交付用户后的4个月以后)内单位时间的故障数.d.平均失效前时间(MTTF)-软件在失效前正常工作的平均统计时间.e.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软件在相继两次失效之间正常工作的平均统计时间.一般民用软件大体在1,000小时左右.f.缺陷密度(FD)-软件单位源代码(1,000行无注释)中隐藏的缺陷数量.典型统计表明,开发阶段平均50-60个缺陷/千行源码, 交付后平均15-18个缺陷/千行源码.g.平均失效恢复时间(MTTR)-软件失效后恢复正常工作所需的平均统计时间.3.易用性-由一组规定或潜在的用户为使用软件所需作的努力和所作的评价有关的一组属性.包含:a.易理解性-用户认识软件的逻辑概念及其应用范围所花的努力有关的软件属性.b.易学习性-用户为学习软件(运行控制,输入,输出等)所花的努力有关的软件属性.c.易操作性-用户为操作和运行控制所花的努力有关的软件属性4.效率性-与在规定条件下软件的性能水平与所使用资源量之间关系有关的一组属性.包含:a.输出结果更新周期-软件相邻两次输出结果的间隔时间.b.处理时间-软件完成某项功能(辅助计算或决策)所用的处理时间(不含人机交互的时间).c.吞吐量-单位时间软件的信息处理能力(各种目标的处理批数).d.代码规模-软件源程序的行数(不含注释), 属于软件的静态属性5.可维护性-与进行指定的修改所需的努力有关的一组属性6.可移植性-与软件从一个环境转移到另一个环境的能力有关的一组属性.影响软件系统质量的4个关键技术要素1.技术平台的寿命2.试运行期3.对于现有系统的迁移4.技术扩展服务质量的要素1.可靠性-不仅可靠,而且准确地实现许诺服务的能力2.责任-认真服务顾客的愿望3.保障-员工的知识和服务水平以及他们承担责任的能力4.专心-关系顾客以及个性化的服务5.硬件设施-硬件设施,器具以及员工的表现以及其他影响感官的因素(如噪音,温度等质量成本:当生产的产品不是100%合格时, 由于产品质量而增加到生产当中的全部成本质量成本的分类1.鉴定成本-为确保产品(或工序)是可接受的而进行的检验,试验以及其他工作所产生的成本.2.预防成本-为防止缺陷产生而发生的成本总和.3.内部故障成本-系统内部缺陷发生时的成本(如废品, 返工, 维修等).4.外部故障成本-系统外部发现缺陷时的成本(保修,失去客户及信誉,处理投诉以及产品修理等)。
软件测试行业质量标准与流程
软件测试行业质量标准与流程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软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软件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软件质量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软件测试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流程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软件测试行业的质量标准与流程。
一、质量标准软件测试行业的质量标准旨在确保软件在功能、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优秀表现。
以下是在软件测试过程中常用的质量标准:1. 功能性:软件的功能是否满足用户需求,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性能:软件在不同负载下的表现,如响应时间、吞吐量等。
3. 可靠性:软件在特定环境下的稳定性和故障率。
常用指标包括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和平均修复时间(MTTR)。
4. 安全性:软件的抗攻击能力和数据保护能力。
包括漏洞检测、数据加密等。
5. 易用性:软件的用户界面是否友好、易于操作。
6. 兼容性:软件在多个平台、操作系统、浏览器等环境下的兼容性。
二、流程软件测试行业根据质量标准制定了一套规范的测试流程,以保证测试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一般性的软件测试流程:1. 需求分析:明确软件的功能、性能和安全等需求,制定测试目标和测试计划。
2. 测试设计:根据需求和测试目标设计测试用例,包括正常情况下的功能测试用例、性能测试用例、安全测试用例等。
3. 测试环境搭建:搭建适合测试的环境,包括硬件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
4. 执行测试用例:按照测试计划执行测试用例,记录测试结果。
5. 缺陷管理:对于测试中发现的缺陷进行记录、跟踪和管理,包括问题的定位、复现、修复和验证等。
6. 验收测试:在开发完成后,对软件进行最终的验收测试,确保软件达到质量要求。
7. 测试报告:整理测试结果,包括测试覆盖率、缺陷概况等信息,撰写测试报告并提交给开发人员和相关部门。
8. 持续改进:根据测试结果和反馈,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测试流程和方法,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
软件质量体系标准
软件质量体系标准
软件质量体系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功能性:软件应该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功能,并且正确、准确地完成各项任务。
2. 可靠性:软件在各种情况下都能稳定运行,不会出现突然崩溃或数据丢失等问题。
3. 易用性:软件的用户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易懂,符合用户习惯。
4. 效率性:软件能够快速响应用户操作,处理速度满足用户需求。
5. 维护性:软件的代码结构清晰,易于修改和维护。
6. 兼容性:软件可以与各种不同型号、不同配置的硬件和软件进行兼容。
7. 可扩展性:软件可以适应业务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方便地进行升级和扩展。
8. 安全性:软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护用户数据和隐私。
以上标准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质量保证计划、进行代码审查、测试验收、上线部署等环节来保证实现。
同时,持续改进也是软件质量体系标准的重要一环,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可以提高软件的质量水平,提升用户体验。
软件项目验收标准
软件项目验收标准软件项目验收标准一、软件功能性验收1. 常规功能:验收软件的各项基本功能,如主要菜单、工具栏、菜单快捷键组合,设定参数,引用数据、输入和分析等,需符合开发文档中规定的功能要求;2. 灵活性:系统功能扩展性要好,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进行配置灵活设置;3. 完备性:所有功能要求都需要满足,不得漏掉任何一项;4. 支持性:系统要具备完备的用户支持功能,要求用户可以自行安装、部署和使用软件;二、软件系统性能验收1. 速度效率:要求系统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各种功能的反应速度要达到用户的实际需求;2. 健壮性:系统的健壮性需要稳定,能够承受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长时间运行时不得出现任何自然错误;3. 占用资源:系统要求占用合理范围内的资源,各项资源(存储、内存)都必须满足开发文档规定的要求;三、软件质量性验收1. 代码质量:系统源代码必须符合通用质量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标准;2. 安全性:系统要求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在各种网络环境中防范黑客的攻击;3. 合规性:软件需满足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政策;4. 隐私性:系统要具备完善的隐私保护功能,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四、软件可操作性验收1. 操作界面:系统界面要求简洁易用,组件布局要合理,并符合界面规范;2. 标准互操作:系统具备标准的互操作性,可以和第三方设备或系统进行可靠的交互;3. 文档质量:软件使用文档的质量要求高,要能够帮助用户快速、方便的掌握系统的操作方法;五、软件可维护性验收1. 发布文档:系统部署文档需要包括系统安装/卸载、配置、运行以及管理等方面的手册;2. 可维护性:软件安装、部署、配置以及使用的过程都要快捷方便,可以根据用户实际需要更新;3. 维护手册:软件要提供详细的维护手册,涵盖系统升级、常见错误解决方法以及运维规范等;。
软件质量标准与测试依据和规范
1. 软件质量标准(ISO)1.1 软件质量保证(ISO)ISO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 TC/176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质量保证标准(ISO9001/2/3)质量管理标准(ISO9004)TC176即ISO中第176个技术委员会,成立于1980年,全称是“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1987年又更名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TC176专门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的标准1.2 ISO 软件质量标准思想控制思想,即对产品形成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任何事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过程活动的结果,只要对产品形成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并达到过程质量要求,最终产品的质量就有了保证预防的思想。
通过对产品形成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以及建立并有效运行自我完善机制达到预防不合格,从根本上减少或消除不合格品1.3 ISO 软件质量标准结构ISO9000系列标准的主体部分分为两组:“需方对供方要求质量保证”的标准ISO9001-9003“供方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标准ISO9004ISO9001: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中质量保证模式;ISO9002:生产和安装中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3:最终检验和测试中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导则。
1.3.1 ISO9000与GB/T19000的关系1.3.2 ISO9000-3 是什么ISO9000-3其实是ISO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在软件开发、供应和维护中的使用指南,并不作为质量体系注册/认证时的评估准则,主要考虑软件行业的特殊性制定。
参照ISO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并引用ISO 8402《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使得ISO9000系列标准应用范围得以拓展.1.3.3 ISO9000-3标准软件开发、供应、维护中应用ISO9001的指南是指南,不是标准依然困惑:依然强调的是供应商和顾客的关系,不是工程师该如何做1.3.4 ISO 9000-3 体系结构合同评审需方需求规格说明开发计划质量计划设计和实现测试和确认验收复制、交付和安装维护2.软件测试规范2.1 概念软件测试规范就是对软件测试的流程过程化并对每一个过程元素进行明确的界定,形成完整的规范体系。
软件质量标准及测试依据和规范
1. 软件质量标准(ISO)1.1 软件质量保证(ISO)ISO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 TC/176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质量保证标准(ISO9001/2/3)•质量管理标准(ISO9004)TC176即ISO中第176个技术委员会,成立于1980年,全称是“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1987年又更名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TC176专门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的标准1.2 ISO 软件质量标准思想•控制思想,即对产品形成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任何事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过程活动的结果,只要对产品形成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并达到过程质量要求,最终产品的质量就有了保证•预防的思想。
通过对产品形成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以及建立并有效运行自我完善机制达到预防不合格,从根本上减少或消除不合格品1.3 ISO 软件质量标准结构ISO9000系列标准的主体部分分为两组:•“需方对供方要求质量保证”的标准ISO9001-9003•“供方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标准ISO9004ISO9001: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中质量保证模式;ISO9002:生产和安装中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3:最终检验和测试中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导则。
1.3.1 ISO9000与GB/T19000的关系1.3.2 ISO9000-3 是什么ISO9000-3其实是ISO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在软件开发、供应和维护中的使用指南,并不作为质量体系注册/认证时的评估准则,主要考虑软件行业的特殊性制定。
参照ISO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并引用ISO 8402《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使得ISO9000系列标准应用范围得以拓展.1.3.3 ISO9000-3标准软件开发、供应、维护中应用ISO9001的指南是指南,不是标准依然困惑:依然强调的是供应商和顾客的关系,不是工程师该如何做1.3.4 ISO 9000-3 体系结构•合同评审•需方需求规格说明•开发计划•质量计划•设计和实现•测试和确认•验收•复制、交付和安装•维护2.软件测试规范2.1 概念软件测试规范就是对软件测试的流程过程化并对每一个过程元素进行明确的界定,形成完整的规范体系。
软件质量标准_2
软件质量标准
G16
目 录
1
软件质量标准 概述 2 ISO 9001和ISO900-3在软 件中的应用
3
能力成熟度模型 CMM&CMMI
4
IEEE 软件工程 标准
6
其他质量标准
7
问题
8
组员提供的配合
5.1 软件质量标准概述
人月神话的博客 /cmmi
2 可重复级
人月神话的博客 /cmmi
(3)软件项目跟踪和监控 目的是建立对实际进展适当的可视性,使管理者在软件项目性能显 著偏离软件计划时能采取有效的措施。 (4)软件子合同管理 目的是选择合格的软件子承包商,并有效地管理它们。它把用于基 本管理控制的需求管理、软件项目策划、软件项目跟踪和监督等关 键过程区域所关注的事情.与软件质量保证以及软件配置管理等过 程区域中必不可少的协调结合在一起.并且在合适时对子承包商实 施这项管理。 (5)软件质量保证 目的是给管理者提供对软件项目正采用的过程和正在构造的产品恰 当的可视性。软件质量保证是绝大多数软件工程过程和管理过程不 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6)软件配置管理 目的是在项目的整个软件生存周期中建立和维护软件产品的完整性, 软件配置管理是绝大多数软件工程过程和管理过程不可缺少的部分。
处于CMM初始级项目
人月神话的博客 /cmmi
杰出的主管和优秀的队伍 CMM1 一般的主管和队伍
项目成功
项目成功难以预测
2 可重复级
人月神话的博客 /cmmi
已建立基本的项目管理过程去跟踪成本、进度和功能性。 必要的过程纪律已经就位,使具有类似应用的项目,能 重复以前的成功。 下面是对等级2上每个关键过程区域的描述。 (1)需求管理 目的是在顾客和软件项目之间建立对顾客需求的共同理 解顾客需求将由软件项目处理。与顾客的协议是策划和 管理软件项目的基础。对与顾客关系的控制依靠遵循有 效的更改控制过程。 (2)软件项目策划 目的是制定进行软件工程和管理软件项目的合理计划。 这些计划是管理软件项目的必要基础。没有切合实际的 计划不可能实旖有效的项目管理。
软件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软件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质量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决定了软件产品的最终质量、用户满意度以及项目的成功与否。
下面将详细介绍软件质量管理基础知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质量概念与目标软件质量是指软件产品或服务在满足明确或隐含需求方面的程度。
它包括功能、性能、可靠性、易用性等方面的要求。
软件质量的目标是确保软件产品或服务在一定的条件下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提高软件组织的声誉和竞争力。
2.质量管理体系软件质量管理体系是建立和实施软件质量管理的基础和保障。
它包括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等方面的内容。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步骤包括明确质量方针、设定质量目标、分析质量风险、制定质量计划等。
3.质量标准与评估软件质量标准是衡量软件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依据。
它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用户体验等方面的内容。
功能测试主要测试软件产品或服务的功能是否符合需求;性能测试主要测试软件产品或服务的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可靠性测试主要测试软件产品或服务的稳定性和容错能力;用户体验测试主要测试软件产品或服务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4.质量设计与开发软件质量设计与开发是提高软件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它包括需求分析、设计规划、编码实现、测试验证等方面的内容。
需求分析阶段要明确用户需求,形成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设计规划阶段要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系统设计和规划;编码实现阶段要将设计转化为实际的代码;测试验证阶段要对代码进行各种测试,确保其符合预期要求。
5.质量测试与评估软件质量测试与评估是发现并纠正软件产品或服务存在问题的关键手段。
它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用户体验等方面的内容。
功能测试主要测试软件产品或服务的功能是否符合需求;性能测试主要测试软件产品或服务的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可靠性测试主要测试软件产品或服务的稳定性和容错能力;用户体验测试主要测试软件产品或服务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测试与评估的结果将为软件质量的改进与优化提供依据。
软件质量的衡量标准
软件质量的衡量标准
软件质量的衡量标准是评估软件产品质量的一种方法。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了解和掌握软件质量的衡量标准,可以帮助开发者在软件设计、编码、测试等各个环节中更加精细地把握软件质量。
软件质量的衡量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功能性:软件能否按照用户的需求和期望进行功能上的实现和表现。
2.可靠性:软件在使用过程中是否能够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不出现崩溃,死机等错误情况。
3.易用性:软件的界面设计是否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操作习惯,是否简单易懂,可操作性强。
4.效率:软件的执行效率和资源占用情况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不影响其他应用程序的正常运行。
5.可维护性:软件是否易于维护和升级,是否容易添加新功能或者修复已有的缺陷。
6.安全性:软件是否有足够的安全保障,是否具备防止恶意攻击和数据泄露等安全风险的能力。
通过上述软件质量衡量标准的评估,可以全面了解软件产品的质量状况,指导开发者在软件开发的各个环节中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达到用户的要求。
- 1 -。
软件产品质量评价标准
软件产品质量评价标准软件产品质量评价标准一、引言软件产品质量评价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决定了软件的可用性和可靠性,还直接影响了用户满意度和软件产品的商业成功。
本标准旨在明确软件产品质量评价的目标、原则和方法,为软件开发团队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评价目标软件产品质量评价的目标是确保软件产品符合用户需求,同时满足相关标准和规范。
具体而言,评价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功能性:软件产品应具备所有承诺的功能,并能正确执行。
2.性能:软件产品应具有优良的性能,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稳定性等。
3.可用性:软件产品应易于学习和使用,提高用户工作效率。
4.可靠性:软件产品应具有较高的容错能力和稳定性,避免因偶然错误而导致系统崩溃。
5.可维护性:软件产品应易于维护和升级,降低长期运营成本。
6.可扩展性:软件产品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方便进行功能扩展和升级。
7.安全性:软件产品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数据泄露、非法访问等安全问题。
三、评价原则在进行软件产品质量评价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客观公正:评价者应以事实为依据,遵循科学、公正的评价方法。
2.全面覆盖:评价应涵盖软件产品的所有方面,包括功能、性能、用户体验等。
3.定量与定性结合:在评价过程中,应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以便更准确地反映软件产品的质量状况。
4.过程与结果并重:评价应关注软件开发过程和结果,确保产品质量贯穿整个开发周期。
5.持续改进: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开发团队,以便进行持续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
四、评价方法根据上述目标和原则,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软件产品质量评价方法:1.功能性测试:通过测试用例的执行,验证软件产品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和预期功能。
2.性能测试:评估软件产品的响应时间、吞吐量、稳定性等性能指标。
3.可用性测试:评估软件产品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包括界面设计、操作流程等。
4.可靠性测试:通过模拟各种异常情况,测试软件产品的容错能力和稳定性。
软件产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软件产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软件产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软件产品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软件产品的质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问题。
为了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我们需要明确软件产品的质量标准,并采取相应的检验方法来评估软件产品的质量。
本文将探讨软件产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估软件产品的质量。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软件产品的质量标准。
软件产品的质量标准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功能完整性:软件产品应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对于产品功能的完整性要有明确的定义和要求。
通过对软件产品的功能进行测试和验证,来评估软件产品是否满足用户需求的标准。
2. 可用性:软件产品应易于使用,用户应能够轻松掌握软件的操作方法,且能够顺利完成所需的任务。
可以通过用户界面的设计评估、用户体验测试来检验软件产品的可用性。
3. 可靠性:软件产品应具备稳定可靠的工作性能,能够长时间持续运行,并且在出现错误时能够快速恢复正常。
可以通过对软件进行压力测试、故障模拟测试等方法来评估软件产品的可靠性。
4. 性能:软件产品应具备较高的性能,包括响应速度、处理能力等。
可以通过性能测试来评估软件产品的性能表现。
5. 可维护性:软件产品应易于维护和更新,包括修改、测试等操作。
可以通过对软件代码的结构、文档和注释的完整性等进行评估。
6. 安全性:软件产品应具备较高的安全性,能够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可以通过安全性测试、漏洞扫描等方法来评估软件产品的安全性。
一旦明确了软件产品的质量标准,我们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检验方法来评估软件产品的质量。
常见的软件质量检验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静态检查:通过代码审查、代码复查,来检查软件产品的代码是否符合编码规范,是否存在潜在的错误和问题。
2. 单元测试:对软件产品的每个模块进行单独的测试,以确保每个模块的实现都是正确的,无论是功能的正确性还是性能的正确性。
软件质量国家标准GB(质量管理度量)
软件质量国家标准GB-T8566--2001G,软件质量要素:1.功能性-与一组功能及其指定性质有关的一组属性,这里的功能是满足明确或隐含的需求的那些功能.包含:a.完备性-软件功能完整,齐全有关的软件属性.b.正确性-能否得到正确或相符结果或效果有关的软件属性2.可靠性-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和条件下,与软件维持其性能水平的能力有关的一组属性.包含:a.可用度-软件运行后在任一随机时刻需要执行规定任务或完成规定功能时,软件处于可使用状态的概率.b.初期故障率-软件在初期故障期(一般为软件交付用户后的3个月)内单位时间(100小时)的故障数.c.偶然故障率-软件在偶然故障期(一般为软件交付用户后的4个月以后)内单位时间的故障数.d.平均失效前时间(MTTF)-软件在失效前正常工作的平均统计时间.e.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软件在相继两次失效之间正常工作的平均统计时间.一般民用软件大体在1,000小时左右.f.缺陷密度(FD)-软件单位源代码(1,000行无注释)中隐藏的缺陷数量.典型统计表明,开发阶段平均50-60个缺陷/千行源码, 交付后平均15-18个缺陷/千行源码.g.平均失效恢复时间(MTTR)-软件失效后恢复正常工作所需的平均统计时间.3.易用性-由一组规定或潜在的用户为使用软件所需作的努力和所作的评价有关的一组属性.包含:a.易理解性-用户认识软件的逻辑概念及其应用范围所花的努力有关的软件属性.b.易学习性-用户为学习软件(运行控制,输入,输出等)所花的努力有关的软件属性.c.易操作性-用户为操作和运行控制所花的努力有关的软件属性4.效率性-与在规定条件下软件的性能水平与所使用资源量之间关系有关的一组属性.包含:a.输出结果更新周期-软件相邻两次输出结果的间隔时间.b.处理时间-软件完成某项功能(辅助计算或决策)所用的处理时间(不含人机交互的时间).c.吞吐量-单位时间软件的信息处理能力(各种目标的处理批数).d.代码规模-软件源程序的行数(不含注释), 属于软件的静态属性5.可维护性-与进行指定的修改所需的努力有关的一组属性6.可移植性-与软件从一个环境转移到另一个环境的能力有关的一组属性.影响软件系统质量的4个关键技术要素1.技术平台的寿命2.试运行期3.对于现有系统的迁移4.技术扩展服务质量的要素1.可靠性-不仅可靠,而且准确地实现许诺服务的能力2.责任-认真服务顾客的愿望3.保障-员工的知识和服务水平以及他们承担责任的能力4.专心-关系顾客以及个性化的服务5.硬件设施-硬件设施,器具以及员工的表现以及其他影响感官的因素(如噪音,温度等质量成本:当生产的产品不是100%合格时, 由于产品质量而增加到生产当中的全部成本质量成本的分类1.鉴定成本-为确保产品(或工序)是可接受的而进行的检验,试验以及其他工作所产生的成本.2.预防成本-为防止缺陷产生而发生的成本总和.3.内部故障成本-系统内部缺陷发生时的成本(如废品, 返工, 维修等).4.外部故障成本-系统外部发现缺陷时的成本(保修,失去客户及信誉,处理投诉以及产品修理等)。
应用软件质量标准
应用软件质量标准
一、主控项目
1、质量检查应按照规范执行。
并应采用系统实际数据和实际应用案例进行测试。
2、被测软件功能、性能确认宜采用黑盒法进行,主要测试内容如下:
(1)功能测试: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软件系统所有功能。
(2)性能测试:应检查软件是否满足设计文件中规定的性能,应对软件响应时间、吞吐量、辅助存储区、处理精度等进行检测。
(3)文档测试:应检测用户文档的清晰性和准确性,用户文档中所列应用案例必须全部测试。
(4)可靠性测试:应对比软件测试报告中的可靠性数据与实际试运行情况,进行可靠性验证。
(5)互连测试:应验证两个或多个不同系统间互连性。
(6)回归测试:软件修改后,应进行回归测试,验证修改后的软件是否仍能满足系统设计要求。
二、一般项目
1、应用软件操作命令界面应为用户图形界面,应风格统一、层次简洁,操作命令的命名不得具有二义性。
2、应用软件应具可扩展性,系统应预留升级空间,能适应最新版本的信息平台,并应适应信息系统管理功能变动。
软件质量检验管理制度内容
软件质量检验管理制度内容一、总则为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提高软件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软件产品能够满足用户需求,提出软件质量检验管理制度,以规范软件质量检验工作,保障软件质量。
二、软件质量标准1. 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规定的软件质量标准进行检验。
2. 根据软件开发文档和用户需求文档,明确软件质量检验的具体要求和标准。
三、软件质量检验范围1. 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阶段的软件质量检验。
2. 软件交付前的最终验收。
四、软件质量检验人员1. 负责软件质量检验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
2. 软件质量检验人员应当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关资质证书。
五、软件质量检验流程1. 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的质量检验(1)检查需求文档是否清晰、完整、一致。
(2)按照软件需求文档,进行用例分析和测试用例编写。
2. 软件设计阶段的质量检验(1)检查软件设计文档是否满足需求、合理、清晰。
(2)审查软件设计文档,对软件设计进行评估和审查。
3. 软件编码阶段的质量检验(1)进行静态代码分析,检查代码风格、命名规范、注释规范等。
(2)进行代码走查和代码审查,对代码质量进行评估。
4. 软件测试阶段的质量检验(1)编写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
(2)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各项测试工作。
(3)编写测试报告,进行测试结果分析。
5. 软件交付前的质量检验(1)进行最终验收,确保软件产品符合用户需求。
(2)对软件产品的功能、性能、安全等进行全面检验。
六、软件质量检验工具1. 质量检验工作需要借助各种软件质量检验工具,以提高检验效率和质量。
2. 常用的质量检验工具包括静态代码分析工具、自动化测试工具、性能测试工具等。
七、软件质量检验记录1. 检验过程中的各项检验工作和结果都要进行详细记录。
2. 检验记录包括检验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报告、检验结果等。
八、软件质量检验评定1. 对软件质量检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给出合格或不合格的评定结果。
5、软件质量标准
5.5 其它质量标准
5.5.1 ISO/IEC 15504-2:2003软件过程评估标 准 5.5.2 Tick IT
5.6小结
3
5.1 软件质量标准概述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软件行业形成的标准分工细, 体系繁多。本节主要从标准的层次来说明软件质 量标准的情况。 根据软件工程标准制定机构和标准适用的范围, 将软件质量标准分为5个级别,即国际标准、国 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项目规范。 很多标准的原始状态可能是项目标准或企业标准, 但随着行业发展与推进,它的权威性可能促使它 发展成为行业、国家或国际标准,因此这里所说 的层次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ISO/IEC TR15504 《软件过程评估》于 1995年发布,目的是向世界软件界推荐 软件工 程实践方法。 CMMI沿用了CMM等级方式,在开发过程中又 吸取了TR15504的特点,增加了与类似的连续 表达形式。
17
5.2 ISO9001和9000-3在软件中的 应用
ISO 9001描述的20条需求所面向的是以下问题。
它所公布的标准带有ISO字样,如 ISO10012:1995质量手册编写指南。
6
5.1.2 国家标准
由政府或国家级的机构制定或批准,适用于本国范围的标准, 称为国家标准。如:
GB(GuoBiao)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是中国的最高标准化机构,它所公布实 施的标准简称为“国标”。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是美国一些民间标准化组织的领导机构,具有一定 的权威性。 美国商务部国家标准局联邦信息处理标准。它所公布的标准均冠有 FIPS字样。如,1987年发表的FIPS PUB 132—87 Guideline for validation and verification plan of computer software(软件确认与验证计划指南)。 英国国家标准。 德国标准协会。 日本工业标准行业标准。
软件质量标准及测试依据和规范
1。
软件质量标准(ISO)1.1 软件质量保证(ISO)ISO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TC/176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质量保证标准(ISO9001/2/3)•质量管理标准(ISO9004)TC176即ISO中第176个技术委员会,成立于1980年,全称是“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1987年又更名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TC176专门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的标准1.2 ISO 软件质量标准思想•控制思想,即对产品形成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任何事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过程活动的结果,只要对产品形成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并达到过程质量要求,最终产品的质量就有了保证•预防的思想。
通过对产品形成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以及建立并有效运行自我完善机制达到预防不合格,从根本上减少或消除不合格品1.3 ISO 软件质量标准结构ISO9000系列标准的主体部分分为两组:•“需方对供方要求质量保证”的标准ISO9001-9003•“供方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标准ISO9004ISO9001: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中质量保证模式;ISO9002:生产和安装中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3:最终检验和测试中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导则.1。
3。
1 ISO9000与GB/T19000的关系1。
3。
2 ISO9000—3 是什么ISO9000—3其实是ISO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在软件开发、供应和维护中的使用指南,并不作为质量体系注册/认证时的评估准则,主要考虑软件行业的特殊性制定。
参照ISO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并引用ISO 8402《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使得ISO9000系列标准应用范围得以拓展.1。
3。
3 ISO9000—3标准软件开发、供应、维护中应用ISO9001的指南是指南,不是标准依然困惑:依然强调的是供应商和顾客的关系,不是工程师该如何做1.3。
软件产品质量标准
软件产品质量标准软件产品质量是衡量软件成功的关键标准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软件产品质量的概念、重要性以及构建卓越软件所需的质量标准。
我们将探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的关键阶段,以及如何通过制定明确的质量标准确保软件在功能、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达到用户的期望。
1.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产品的质量成为企业和用户关注的焦点。
卓越的软件产品不仅应当满足用户需求,还应具备高度的可维护性、安全性和性能。
因此,软件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和遵循变得至关重要。
2. 软件产品质量的概念2.1 定义软件产品质量软件产品质量是指软件产品在设计、开发和使用过程中,满足用户期望、符合规定标准,并且具备良好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的程度。
质量不仅仅体现在软件的功能完整性,还包括非功能性特征如性能、安全性和用户体验。
2.2 软件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卓越的软件质量不仅关系到用户的满意度,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
高质量的软件产品能够提高用户忠诚度,降低维护成本,并为企业带来更多商业机会。
3.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的质量标准3.1 需求阶段在需求分析阶段,质量标准应确保准确捕捉用户需求,明确定义功能和非功能性需求,以及设计合理的用户界面。
3.2 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质量标准应关注软件的架构、模块化、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设计应当符合行业最佳实践,并满足未来变更和需求扩展的可能性。
3.3 编码阶段编码阶段的质量标准包括编程规范、代码可读性、模块独立性和错误处理。
同时,进行代码审查和单元测试是确保软件质量的关键步骤。
3.4 测试阶段测试阶段的质量标准涵盖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和用户验收测试。
测试用例应全面覆盖软件的各个方面,确保软件在各种场景下表现良好。
4. 质量标准的具体内容4.1 功能性质量标准要求软件的功能满足用户需求,且能够在各种使用情境下稳定运行。
功能性标准涵盖功能完备性、正确性、易用性等方面。
4.2 性能性能标准关注软件在不同负荷和压力下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从CMM到CMMI
CMMI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rgration).即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是美 国国防部的一个设想,想把现存所有的以及将被 发展的各种能力成熟度模型集中到一个框架中去。 CMMI是CMM的修订版。
16
CMMI与ISO/IEC TR15504
5.3.1 5.3.2 5.3.3 5.3.4 5.3.5
CMM质量思想 CMM关键域 PSP和TSP CMMI CMM中的质量框架
2
内容提要
5.4 IEEE软件工程标准
5.4.1 5.4.2 程 5.4.3 5.4.4
IEEE 730:2001 结构与内容 IEEE/EIA Std 12207——软件生命周期过 IEEE Std 1012——验证与确认 IEEE Std 1028——评审
管理职责; 质量系统; 合同复审; 设计控制; 文档和数据控制; 对客户提供产品控制; 产品标识和可跟踪性; 过程控制; 审查和测试; 审查、度量和测试设备的控制; 审查和测试状态; 对不符合标准产品的控制; 改正和预防行为; 处理、存储、包装、保存和交付; 质量记录的控制; 内部质量审计; 培训; 服务; 统计技术; 采购。
29
CMM已管理级
等级3组织已经定义和 系统地采集了数据。 等级4的组织使用等级 2和等级3积累的过程 资产支持项目,基于 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 析,做出客观的决策 ,使项目能有定量理 解的、稳定的过程。 当绩效超出限制时, 识别绩效变化的特殊 原因,合适时采取改 正措施。
在第4级中,组织为 软件产品和软件过程 指定了量化的质量目 标。 利用组织级的软件过 程数据库采集、分析 来自项目定义软件过 程的有用数据,评价 所有项目的重要软件 过程的产品和质量, 并将其作为组织评价 计划的一部分。
14
ISO9001与CMM
CMM是专门针对软件行业设 计的描述软件过程能力的模型 ,是“专有”模型。 CMM强调的是持续的过程改 进,通过评估,可以给出一幅 描述企业实际综合软件过程能 力的轮廓。 审核结果有五级
CMM
TQM全面质 量管理
ISO9000-3 ISO9000系列标准
TQM、 ISO9000与CMM
它所公布的标准带有ISO字样,如 ISO10012:1995质量手册编写指南。
6
5.1.2 国家标准
由政府或国家级的机构制定或批准,适用于本国范围的标准, 称为国家标准。如:
GB(Guo国的最高标准化机构,它所公布实 施的标准简称为“国标”。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是美国一些民间标准化组织的领导机构,具有一定 的权威性。 美国商务部国家标准局联邦信息处理标准。它所公布的标准均冠有 FIPS字样。如,1987年发表的FIPS PUB 132—87 Guideline for validation and verification plan of computer software(软件确认与验证计划指南)。 英国国家标准。 德国标准协会。 日本工业标准行业标准。
例如,美国IBM公司通用产品部(General Products Division)1984年制定“程序 设计开发指南”。
9
5.1.5 项目规范
项目规范是为一些科研生产项目需要而由 组织制定一些具体项目的操作规范,此种 规范制定的目标很明确,即为该项任务专 用。 项目规范虽然最初的使用范围小,但如果 它能成功指导一个项目的成功运行并重复 使用,也有可能发展为行业规范。
已定义级
2级
可重复级
纪律化的过程
1级
见下图
初始级
成熟级别
过程能力 关键过程域 目 标
公共特性
实施及规范
关键实践
基本设施及活动
5、关注过程持续改进 4、过程已测试和控制
3、为组织刻划过程
2、为项目刻划过程
1、过程不可预测
23
CMM 关键过程域
CMM内容结构示意图
24
CMM 初始级
软件过程的特点是无序的,混乱的, 几乎没什么过程是经过定义的。
CMM质量思想
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是 指一个特定过程被明确 地定义、管理、测量、 控制并且是有效的程度。 成熟度意味着能力上的 增长能力,并表明一个 组织软件过程的丰富性 和在项目中运用它时的 一致性。
过程能力与成熟度关系
20
成熟度等级
5级
不断改进的过程
优化级
4级
可预测的过程
已管理级
3级
标准一致的过程
30
CMM4级KPA之 定量过程管理
定量过程管理(QPM)的目的在项目层上定量地 控制软件项目的过程绩效。它包括:
建立过程绩效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 测量项目绩效 分析这些测量 做出调整以保持过程绩效在可接受的限制范围内
这四步是PDCA的体现,目标如同一个估计,所以QPM是SPP(软件项目策划) \PTO(项目跟踪与监督)\ISM(集成软件管理)的进化。 在组织层上,组织从软件项目处采集过程绩效数据,建立OSSP( Organization’s Set of Standard Process 组织标准过程集合 )的过程绩效基线。
5.5 其它质量标准
5.5.1 ISO/IEC 15504-2:2003软件过程评估标 准 5.5.2 Tick IT
5.6小结
3
5.1 软件质量标准概述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软件行业形成的标准分工细, 体系繁多。本节主要从标准的层次来说明软件质 量标准的情况。 根据软件工程标准制定机构和标准适用的范围, 将软件质量标准分为5个级别,即国际标准、国 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项目规范。 很多标准的原始状态可能是项目标准或企业标准, 但随着行业发展与推进,它的权威性可能促使它 发展成为行业、国家或国际标准,因此这里所说 的层次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
第5章 软件质量标准
1
内容提要
5.1 软件质量标准概述
5.1.1 5.1.2 5.1.3 5.1.4 5.1.5
国际标准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企业规范 项目规范
5.2 ISO9001和9000-3在软件中的应用 5.3 能力成熟模型CMM&CMMI
例如,1988年发布实施的GJB473-88军用软件开发规范。美电 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该学会成立了软件标准技 术委员会(SESS),开展软件标准化活动。
8
5.1.4 企业规范
一些大型企业或公司,由于软件工程工作 的需要,制定适用于本部门的规范。
18
5.3 能力成熟模型CMM&CMMI
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CMM)的本质是软 件管理工程的一个部分。
它是对于软件组织在定义,实现,度量,控制 和改善其软件过程的进程中各个发展阶段的描 述。
通过5个不断进化的层次来评定软件生产 的历史与现状。
19
4
标准的层次
5
5.1.1 国际标准
由国际机构指定和公布供各国参考的标准称为国 际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ISO)具有广 泛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它所公布的标准也具有国 际影响力。 20世纪60年代初,国际标准化组织建立了“计 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委员会”,专门负责与计算 机有关的标准工作。
7
ANSI(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FIPS(Fede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tandards)
BS(British Standard)
DIN(Deutsches Institut for Normung) JIS(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
5.1.3 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是由一些行业机构、学术团体或国防机构制定,并适 用于某个业务领域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GJB)。是由我国国防科学技 术工业委员会批准,适合国防部门和军队使用的标准。
美国国防部标准(Department of Defense-Standards, DOD-STD)。美国军用标准(Military-Standards, MIL-S)。 另外,我国的一些部门(如信息产业部)也开展了软件标准化 工作,制定和公布了一些适合本部门工作需要的规范。 这些规范的制定参考了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 对各自行业的软件工程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10
软件质量标准的沿革
各个标准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体系,有着或 多或少的联系或渊源。
常用软件质量标准:
ISO 9001 CMM CMMI ISO/IEC TR 15504
11
相关知识
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s国际标准化组织 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SW-CMM,简称CMM,能力成熟 度模型 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 IEC: International Electro technical Commission 国际电工委员会 TR:技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