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汇总(同名17291)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材料201906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材料201906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材料1、制作印迹化石模型实验名称:制作印迹化石模型实验材料:圆柱形塑料棒、黏土、塑料沙盘1个、树叶、贝壳、骨头实验过程1、将黏土擀平。

2、把叶子、骨头或贝壳放在黏土上,用手把它压进去,留下印迹后取出。

3、把留有印迹的黏土模型晾干。

实验现象:黏土上留下了印迹。

实验结论:化石是被埋到了地下,留下印迹后,经过长期的高温高压形成的。

2、观察一棵树上的昆虫实验名称:观察一棵树上的昆虫实验假设:树上可能有蚂蚁、蝉、蜘朱等昆虫。

实验材料:雨伞一把、放大镜一把、记录纸若干张、笔实验过程:1、打开雨伞,把雨伞倒挂在树枝上。

2、轻轻摇动树枝。

3、观察落到伞里的昆虫,太小的昆虫可以用放大镜观察。

4、用记录纸记录昆虫的种类和数量。

实验现象:从树上掉下了许多不同种类的昆虫,各种昆虫的数量不同。

实验结论:同一栖息地里生活看许多不同种类的生物。

3、仙人掌耐早的本领实验名称:仙人掌耐旱的本领。

实验假设:被蜡纸卷包起来的纸巾不易晒干,平铺的蜡纸最易晒干。

实验材料:3张纸巾、水、1张蜡纸、1张塑料布、水槽实验过程:1、将3张纸巾分别腰湿,一张平铺,一张卷起来,一张用蜡纸卷包起来,都放在望料布上,放置在窗台前。

2、一小时后检查三张纸巾的干湿程度。

实验现象:平铺的纸巾已经完全晒干了,卷起来的纸巾外面被晒干了,里面还是湿的,用蜡纸卷包起来的从里到外都是湿的。

实验结论:蜡纸可以防止水分的蒸发,仙人掌茎的表面也有生一层蜡质,可以防止水分的蒸发,所以仙人掌才耐早。

4、探究鱼颜色的保护作用实验名称:探究鱼颜色的保护作用。

实验假设:相同的颜色有利于隐藏自己,不易被发现。

实验材料:白色纸1张、黄色笔1支、橘黄色透明纸1张实验过程:1、用黄色笔在白纸上画条鱼。

2、横上一张橘黄色的透明纸。

实验现象:黄色的鱼与橘黄色的纸融为一体,看不到后面的鱼了。

实验结论:鱼可以利用自身的彰色与周围环境鬲为一体,让天敌难以发现。

5、模拟生态平衡实验名称:摸拟生态平衡实验材料:鱼缸1只、金鱼几条、池塘里的绿”水、沙子、水草、硬纸片1张、胶带实验过程:1、舀些池塘里的绿”水,放到鱼缸里。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含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含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含答案)六年级科学实验题集锦一、实验探究题1.铁生锈实验题如图——甲试管中:把铁钉放在一团湿的棉花球上;乙试管中:把铁钉放入后注入经煮沸(赶走空气)快速冷却的水,将铁钉浸没后在水面上加一层植物油;丙试管中:加少量干燥剂,再放一团干的棉花球,把铁钉放在干棉花球上,塞紧橡皮塞。

(1)上图所示是用于研究________的一个实验装置。

(2)甲中的铁钉,能和水与空气充分接触;乙中的铁钉,只能和________接触;丙中的铁钉,只能和________接触。

(3)一星期后观察发现,________试管中的铁钉锈蚀比较严重,而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试管中的铁钉基本上没有生锈的现象。

(4)该实验证明,铁钉的生锈是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作用的原因。

(5)通过对铁钉生锈的探究,请写出两种常见的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①________②________2.本学期我们研究了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物体。

(1)下图是显微镜,请把目镜、物镜、反光镜填写在相应的括号中。

(2)用显微镜窥察洋葱内表皮时,必需先把洋葱表皮制作成________标本,才干举行窥察。

(3)以下三种细胞图片中,图为显微镜下窥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

A.B.C.(4)假如在显微镜下窥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在视野的左面,那末我们应该:把标本向左移动还是向右移动,才干使洋葱表皮细胞呈现在视野的中央?________。

3.课堂上小明知道了我们身边的物质会发生变化。

一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回家后,他就迫不及待地在厨房里开始了物质变化的探究。

(1)XXX用长柄金属汤匙取了一小勺白糖,小心地移到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发现________。

(2)XXX取了一只玻璃杯,倒入三匙白醋,然后小心地倒入一匙小苏打,发现________等现象,于是他立即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玻璃杯中,看到________。

(3)XXX找来了一些食物:米饭、馒头、土豆、玉米、XXX等,各取它们的一小部分,分别滴上一滴稀释的碘酒,发现碘酒滴在________等食物上变蓝了。

《小升初科学总复习资料》-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素材苏教版

《小升初科学总复习资料》-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素材苏教版

重要实验部分(一)一、探究能量的转换(一)实验器材:细铁丝、软木塞(或橡皮泥)、花生米、火柴、蜡烛、小烧杯、适量的水、温度计、三脚架、石棉网。

(二)操作步骤:1、组装实验装置,用细铁丝将花生米固定在软木塞(或橡皮泥)上。

2、用温度计测量加热前烧杯里的水温并记录。

3、点燃花生米并放于石棉网下,加热烧杯里的水。

(可借助燃着的蜡烛点燃花生米。

)4、花生米燃烧完后,测量水温并记录。

5、对比加热前后的水温变化。

(三)实验结论:花生米燃烧产生的( )加热了水,花生米中的( )就转化为( ) 和( )。

二、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一)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二)假设:与线圈的匝数有关。

匝数多,磁力大;匝数少,磁力小。

(三)实验设计:1、不变的因素:电池节数、导线粗细、铁钉长短等。

2、改变的因素:线圈匝数。

(四)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两端去掉绝缘层分别能绕大铁钉 30、60 圈左右的导线两根;大铁钉、回形针、火柴、开关等。

(五)操作步骤:1、探究导线绕30圈左右电磁铁吸引回形针的数量。

(1)将导线沿相同方向在大铁钉上缠绕30 圈左右。

(2)把绕上导线的大铁钉连接到装有电池的电池盒上,闭合开关,用大铁钉去吸引回形针。

(3)断开电源,数被吸引的回形针的数量并记录。

2、探究导线绕60圈左右电磁铁吸引回形针的数量。

(1)将导线沿相同方向在大铁钉上缠绕60 圈左右。

(2)按照步骤“1”中(2)(3)完成。

3、比较不同的线圈匝数,电磁铁吸引回形针的数量。

(六)实验结论:电磁铁磁力大小与 ( ) 有关,))o)越多,电磁铁磁力(三、探究影响太阳能小车速度的因素(一)实验器材:光电板、小车、量角器、遮光纸。

(二)情况一:1、问题:光电板受光面积与小车速度是否有关?2、假设:受光面积大,小车速度大。

3、改变的条件:光电板的面积大小。

4、不变的条件:光电板的受光角度。

5、实验方法:对光电板进行部分遮挡。

苏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苏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硬纸板、轮子、细木棍







1.按要求制作气垫汽车
2.学生实验
把“气垫汽车”平放桌面,松开充满气的气球,让“气垫汽车”开动起来。




空气的反作用力是气垫汽车动起来。




签字
年 月 日







1.做小水轮
(1)用4个塑料片插在软木塞的槽里,做成水轮。
(2)用钉子在塑料瓶的相对的侧面钻两个孔 。
(3)把塑料瓶的底部去掉,将两根牙签推压进软木塞两端,装进瓶里。
2.操作小水轮
把瓶子安放在玻璃盘上,将塑料管放进瓶子的颈口里,并且往漏斗里倒水,让下落的水冲击水轮使之旋转。




水的动能转化为水轮的动能。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
姓名
班级
六年级
组次
实验时间
科目
科学
实验内容
制作印迹化石模型
所需仪器名称及数量
黏土、树叶、贝壳等







1、将黏土擀平。
2、将贝壳、骨头或树叶放在心上黏土上,用手把它压进去,留下印迹后取出。
3、把印有印迹的黏土模型晾干。




化石是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生物的残骸或遗迹。




签字
年 月 日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
姓名
班级
六年级
组次
实验时间
科目
科学
实验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3、把留有印迹的粘土模型晾干。Fra bibliotek实验结论
晾干的模型上留下了动、植物的印子。
《科学》实验报告单(2)
实验
名称
仙人掌耐旱原因实验
实验
时间
班级
小组
实验
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生物是不断进化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生物的形态是其适应所处生活环境的结果;
使学生意识到人类活动会对生物产生影响,体验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制作发射器,按书中步骤与要求制作一个简易的发射器。
模拟不同能量发射吸管火箭,在发射器边放置米尺,调整米尺的零刻度。将吸管火箭放到发射器上,将吸管火箭模型拉到1厘米处,发射,借助米尺,观察火箭上升后的高度,并记录,要求注意安全,不让吸管火箭对着实验的其他同学。重复做三次。重复以上过程,依次实验并记录不同能量情况下的发射高度。
实验


1、点燃花生米,用温度计测量烧杯里水的温度,并作好记录。将花生米小心地穿在铁丝上,并将铁丝固定在木板上,注意高度略低于三角架。用火柴小心地点燃花生米。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2、加热水,将三角架放置在点燃的花生米上,并迅速放上石棉网及装了水的烧杯,将温度计悬垂于水中。等花生米燃烧完毕后,读出温度计上的读数,并记录。
实验
名称
比较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实验时间
班级
小组
实验
目的
1、知道什么是能量、能源以及能量的形式、能源的种类;
2、知道能量是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外一种形式的。
实验
器材
吸管、剪刀、胶带、记号笔、橡皮筋若干、米尺
实验


制作吸管火箭,按书中步骤与要求,制作一个吸管火箭模型。注意不要剪到手,不要乱扔剩余的吸管。将吸管火箭模型放到发射器上,在吸管下端标记0刻度,然后往下拉吸管火箭,用记号笔在吸管上以厘米为单位依次标上刻度。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2.一小时后检查三张纸巾的干湿程度。
实验结果是:平铺的最干,蜡纸包的最湿,
实验结论
仙人掌上的蜡质层既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又能很好的储存水分
科学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下册③
班级
六()班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时间
月日
实验者
课 题
各种各样的能量
实验名称
制作“火箭”及其“发射器”
实验材料
吸管、剪刀、胶带、记号笔、橡皮筋若干、米尺、纸筒
6.再向瓶壁浇冷水,染色的水会经吸管被吸入瓶中。
实验结论
向瓶壁浇热水,瓶内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压力增大,瓶内空气的压力大于瓶外空气的压力,从吸管中排出气体,因而产生气泡;再向瓶壁浇冷水,瓶内空气受冷体积收缩,压力减小,瓶外空气的压力大于瓶内空气的压力,将水经吸管压入瓶中。因此,瓶内空气的热胀冷缩是导致瓶子吹泡泡的原因。
2.用钉子在塑料瓶的相对侧面钻两个孔。
3.将两根牙签推压进软木塞两端,装进瓶里。
4.把瓶子安放在玻璃盘上,将塑料管放进瓶子的颈口里,并且往漏斗里倒水,让下落的水冲击水轮使之旋转。
实验结论
水的势能转换成动能,带动水车,使水车旋转。
科学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下册⑤
班级
六()班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时间
月日
实验者
课 题
科学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下册①
班级
六()班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时间
月日
实验者
课 题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实验名称
制作印迹化石模型
实验材料
黏土、树叶、骨头或贝壳
实验猜测
晾干的模型上留下了动、植物的印子。
实验过程

《小升初科学总复习资料》重要实验部分-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素材苏教版

《小升初科学总复习资料》重要实验部分-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素材苏教版

重要实验部分(二)十六探究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水温是怎样变化的(一)问题: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水温是匀速下降,还是先快后慢地下降,或是其他?(二)假设:水温是先快后慢地下降。

(三)实验器材:温度计、铁架台、计时器、热水、烧杯。

(四)操作步骤:1、安装好测温装置。

2、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水温,连续记录6次。

3、把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点并连成线。

(五)实验结论:十七、点燃酒精灯加热烧杯里的水,测量水温(一)猜想:给水加热时水温慢慢升高,水冷却时水温慢慢下降。

(二)实验器材:铁架台、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石棉网、水等。

(三)操作步骤:1、将各个器材安装好。

2、点燃酒精灯给烧杯里的40毫升左右的水加热。

3、把温度计悬入水中。

4、首先记录下开始时水的温度,然后每隔1分钟记录下一次水的温度,最后测量至3分钟。

5、移开并熄灭酒精灯,然后每1分钟量一次温度,并记录。

(四)实验结论:十八、研究液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一)问题:水在受热和遇冷时,体积会有什么变化?(二)实验器材:烧瓶、水、墨水、空心管、胶塞。

(三)操作步骤:1、准备一个中间插有空心管的胶塞和配套的烧瓶。

2、往烧瓶里加满染了颜色的水,用胶塞塞紧瓶口,记下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

3、把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4、再把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又有什么变化。

(四)实验结论:十九、研究气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一)问题:空气在受热和遇冷时,体积会有什么变化?(二)实验器材:气球、烧瓶、水。

(三)操作步骤:1、用气球嘴套住烧瓶瓶口。

2、将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

3、再将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

(四)实验结论:二十、研究固体受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一)问题:铜球在受热和冷却后,体积会有什么变化?(二)实验器材:酒精灯、火柴、铜球、铁圈。

(三)操作步骤:1、观察常温下铜球通过铁圈的情况。

2、用酒精灯给铜球加热后,观察铜球是否能通过铁圈二十一、模拟环形山的形成(一)问题:月球环形山的形成及与环形山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小实验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小实验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小实验(一)研究鱼颜色的保护作用的实验。

P41(二)用尺子挑报纸的实验。

P64实验材料:报纸,尺子等。

实验方法:(1)在向下压尺时,尺成为一根杠杆。

(2)轻而慢的向下压尺子时,观察有什么现象。

(3)快而重地向下压尺子时,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1)轻而慢地向下压尺,报纸能很快的翘起。

(2)重而快地向下打击尺,报纸不会被轻易的抬起。

我的解释:向下压尺时,尺成为一根杠杆。

在慢压时,空气能进入纸下,是上下大气压相等,从而能翘起报纸;而在快压时,空气来不及大量进入纸下,作用在纸上的向下气压远大于纸下向上的气压,所以报纸哪怕破裂,也不会轻易抬起。

(三)研究问题:把一条小金鱼放进一个装了三分之二冷水的试管里,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的底部,把试管的上半部分放在蜡烛上烧,金鱼会有生命危险吗?为什么?我的假设:小金鱼不会死。

实验设计:(1)(2)实验器材:小金鱼、试管、试管夹、蜡烛、水等。

(3)(4)操作步骤:把一条小金鱼放进一个装了三分之二的试管里,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的底部,把试管的上半部分放在蜡烛上烧,观察小金鱼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3)我的结论:小金鱼没有死。

解释:金鱼不会有生命危险。

试管内的小金鱼之所以能够存活。

一是由于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二是加热的位置在试管的上端;三是热的传递方向主要是向上。

小金鱼虽然能存活,但能持续的时间不长。

如果改变加热的位置,或者将试管尽可能平置,金鱼就会处于危险境地了。

(四)在同样生长的小草上盖着一个瓶子,为什么结果就是不一样了呢?P64(1)瓶子改变了小草周围的温度和湿度。

(2)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答:因为盖上瓶子后小草周围的温度和湿度将会上升,有利于小草的生长.但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小草一旦得不到充足的二氧化碳,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反而会枯萎。

(五)实验内容:做一个生态瓶P47实验器材:水草、小水生动物(如小鱼、螺蛳)、河水、沙子、玻璃瓶、凡士林。

实验步骤1.瓶子处理: 洗净玻璃瓶,并用温开水烫一下瓶子和瓶盖。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汇总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汇总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汇总(一)研究鱼颜色的保护作用的实验。

实验名称鱼颜色的保护作用的实验实验材料黄色水彩笔、白纸、橘黄色的透明纸实验方法1.用黄色笔在白纸上画条鱼;2.在白纸上覆盖上一张橘黄色的透明纸。

实验现象透过橘黄色的透明纸不易发现白纸上的黄色鱼。

实验结论鱼身上的黄色与透明纸的颜色很相似.所以会起到保护作用。

(二)科学探究:通过实验寻找仙人掌耐旱的原因。

实验名称仙人掌耐旱的原因实验材料三张纸巾、一张蜡纸、一杯水、一块塑料布等。

实验过程1、把三张纸巾充分浸湿.一张平铺.一张卷起来.一张用蜡纸卷起来.都放在塑料布上.放置在窗台前。

2、一小时后检查三张纸巾的干湿程度。

实验现象(平铺的纸巾)最干.(卷起来的纸巾)居中.(用蜡纸卷起来)最湿。

实验结论这说明仙人掌这种独特的外形特征既(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又能(很好的储存水分)。

(三)完成点燃花生米的实验.研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研究内容:点燃花生米.研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实验材料:火柴(打火机)、细铁丝、花生、小烧杯、软木塞、水等。

实验方法:(1)用细铁丝或针将一粒花生米固定在软木塞或橡皮泥上;(2)点燃花生米.加热适量水;(3)花生米燃烧完后.测一测水温。

实验结论:燃烧一粒花生米.加热了水.花生米中的化学能就转换成光能和热能。

(四)比较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实验名称比较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实验材料吸管、剪刀、胶带、纸筒、橡皮筋、米尺、记号笔等。

假设能量越大.吸管火箭飞得越高实验方法1.制作吸管火箭.注意安全.不要乱扔剩余的吸管;2.将吸管模型放到发射器上.在吸管下端标记(0刻度).然后往下拉吸管火箭.用记号笔在吸管上以厘米为单位依次标上刻度;3.在发射器边放置米尺.调整米尺的零刻度;4.把吸管火箭放到发射器上.将吸管火箭模型拉到1厘米处.发射.借助米尺.观察火箭上升后的高度.并记录。

注意火箭吸管不要对着其他同学。

5.重复以上过程.认真做好记录。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考试实验专题复习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考试实验专题复习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毕业考试实验整理复习目录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整理复习 (1)1、探究的问题:在哪些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 (1)2、实验名称:地球的形状模拟实验 (1)3、实验名称: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 (1)4、实验名称:地震的模拟实验 (2)5、探究问题:冷暖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2)6、探究的问题:流水的搬运作用 (2)7、实验名称:蜡烛变化的实验 (2)8、探究的问题:铁钉生锈的原因 (3)9、实验名称:变色花实验 (3)10、探究的问题:比较哪种洗涤用品的效果好 (3)11、实验名称:环行山的形成的模拟实验 (3)12、从高处丢纸和小球的实验 (4)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整理复习 (4)1、制作印迹化石模型 (4)2、观察一棵树上的昆虫 (4)3、仙人掌耐旱的本领 (5)4、探究鱼颜色的保护作用 (5)5、模拟生态平衡 (5)6、种小草 (6)7、制作“火箭”极其“发射器” (6)8、点燃花生米 (7)9、探究飞旋扣子的秘密 (7)10、制作太阳灶 (7)11、制作小水轮 (8)12、比较白炽灯和荧光灯的效率 (8)13、用瓶子盖住小草 (8)14、用直尺向下压报纸 (9)15、金鱼会被烧死吗(探究热的传递方式) (9)16、探究气垫汽车运动的原理 (10)17、让瓶子吹泡泡 (10)18、小学科学实验常识 (10)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整理复习1、探究的问题:在哪些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材料:干湿馒头、塑料袋。

2、实验名称:地球的形状模拟实验材料:地球仪、纸做的小船、火柴梗等。

步骤:(1)用纸做的一只小船,插一根火柴梗作为桅杆。

(2)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

(3)观察船进港,有什么发现?我的发现:先看见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

结论:地球是球形。

3、实验名称: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材料:铁盒、土豆泥、番茄酱、铁架台、酒精灯等。

2022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册答案新苏教版

2022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册答案新苏教版

2022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册答案新苏教版1、红糖在水中溶解,使水的颜色改变,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用放大镜观察,可发现蝴蝶的翅膀由许多彩色的小鳞片组成,这些小片是扁平的细毛。

( ) [单选题]对(正确答案)错3、在组成花岗岩的矿物中,硬度最硬的是( )。

[单选题] *A.云母B.石英(正确答案)C.金刚石4、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就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下面物体中,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的是()。

[单选题] *A.凸透镜B.凹透镜C.三棱镜(正确答案)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汽车反光镜运用了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B.我们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看到的像是正立的C.关闭台灯,台灯不能发光,所以关闭后的台灯不是光源(正确答案)7、学校举行萝卜牙签搭高塔比赛,提供的材料有已经切好的胡萝卜颗粒和牙签。

要想搭得高而且稳,下列做法不合适的是( )。

[单选题] *A.把大的胡萝卜粒放在底层,小的放在上层B.塔身要尽量上下一样大(正确答案)C.牙签尽量组成三角形的形状8、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统一将全天星空划分为88个星座。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在制作简易电动机时,把漆包线上的漆刮掉,是因为刮掉这层漆可以让导线()。

[单选题] *A.轻便B.结实C.导电(正确答案)10、24.绿豆芽在生长时可以不需要阳光。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1、播种在土壤里的种子发芽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种子发芽需要土壤B.种子发芽不需要光照C.不能说明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或光照(正确答案)12、家用灯泡工作时既能发光,同时也会发热,说明电灯可以把电能转化为()。

[单选题] *A.光能B.热能C.光能和热能(正确答案)13、(太原市)阳光下,地球上同一地区一天中物体影长的变化规律是()。

[单选题] *A.长→短B.短→长→短C.长→短→长(正确答案)14、一块条形磁铁不小心摔倒了地上断成两截。

实验(素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实验(素材)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1.什么是能量(1)实验名称:通过游戏,观察、分析、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

实验目标:通过撞棋游戏和生活中的一系列事例,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动能。

实验器材:棋子实验步骤:1.把A棋子弹向B旗子,看谁能使B棋子移动的距离更远。

2.通过撞棋游戏,让学生感受手指运动的能量,可以传递给A棋子,接着A棋子运动的能量传递给B棋子,并且A棋子运动速度越大,B棋子被撞开的距离越远。

运动的手指、棋子等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就动能的大小与物体速度大小的关系进行研讨。

3.知道了什么是动能,再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事物的动能表现在哪里,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动能存在的事例,不断丰富学生对动能的认知。

实验结论:1.龙卷风的动能表现在:空气的高速运动形成猛烈旋风,会拔起大树,掀翻车辆,摧毁建筑等,甚至把人卷至空中带往他处。

2.泥石流的动能表现在:大量石块、泥沙,伴随着洪水从高处急速流下。

泥石流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常造成严重灾害。

3.保龄球的动能表现在:保龄球沿滑道向前滚动,将球瓶撞倒。

4.钱塘江大潮的动能表现在:海潮倒灌时具有巨大的动能,会把大量泥沙带进河口,掀翻船只,拍打礁石,卷走岸边物体。

注意事项:动能是个抽象的概念,要通过大量的事例分析来让学生感知、理解,教学时不能“硬塞”概念。

1.什么是能量(2)实验名称:小球反弹实验,观察拉长橡皮筋、压缩弹簧等现象,知道什么是势能。

实验目标:让学生感知、理解、接受势能的概念。

实验器材:小球,尺子1.固定尺子。

从低、中、高三处位置,让小球自然下落,记录小球反弹高度。

2.势能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更抽象的概念。

通过做小球反弹实验,分析小球反弹的原因:位于高处的小球具有能量,释放后能量显现;位置越高,能量越多,小球反弹越高。

3.除了位于高处的小球、跳板上的跳水运动员、拉长的橡皮筋、被跳水运动员压着的跳板、拉开的弓、压缩的弹簧都具有势能。

可以引导学生在动手体验中具体感知。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部问答及实验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部问答及实验答案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全部问题及实验答案第一单元我在成长1、我在成长问题1、(2页)回想一下,有没有以前由于自己太小做不了,但是现在却可以做的事情?答:原来够不到的东西现在一伸手就够得到,小的时候骑四轮车现在会骑自行车了,原来衣食住行都靠父母照顾现在能帮助家长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了。

问题2、(3页)我们的身体在成长过程中有了哪些变化?答:身体长高了,体重增加了,能力提高了。

问题3(3页)、我们如果按照出生后第一年的生长速度一直长下去会怎样?答:人体有两个生长高峰,一是青春期,一是出生后一年内,出生后一年内身高增加50%,如果按照出生后第一年的生长速度一直长下去,以出生时50厘米的孩子计算,到12岁时他的身高将是出生时的80多倍。

2、悄悄发生的变化问题1(4页)、近来我们的身体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哪些变化?答:女生有的出现月经,乳房开始发育,身高突增,开始长出阴毛、腋毛,臀部变宽等。

男生有的身高突增,睾丸、阴茎开始增长,长出喉结,长出阴毛、腋毛,变声、遗精等。

问题2(4页)、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会出现哪些变化?答:课本第五页《青春期身体发育表》问题3(6页)、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些变化?答:1、女生注意月经期卫生。

不穿高跟鞋。

少用化妆品,防治青春痘。

不束胸勒腰。

2、男生不拔胡须,以免损坏毛囊。

不要过度使用嗓子。

3、不要吸烟酗(xu)酒。

4.正确对待与异性交往。

问题4(6页)、你是否理解,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她(他)将要更加自觉的去承担起更多的责任?答:成长与成熟意味着我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们长大了,长大就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要学会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增强社会角色感和社会责任感。

3、人生之旅问题1(7页)、哪一种动物开始用四条腿走路,后来用两条腿走路,最后用三条腿走路?答:这是斯芬克司之谜,谜底是人,开始时,孩子软弱无力只能用两手两脚爬,后来成了壮年,就用两只脚走路了。

最后到了老年,需要扶持就拄了拐棍,成三只脚了。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一览表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一览表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一览表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都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做好实验教学工作,无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

在上个学期的基础上,这个学期的实验教学我准备这样做:一、实验方式的安排四年级下册教材中实验很多,我们能做的有8个,分别是:土壤里有什么、各类土壤的保水性、想办法研究我们收集的石头、探究植物的向光性、热是怎样在固体中传递的、小米粒为什么会在水中游、它们会生热吗、凸透镜成像。

土壤里有什么、各类土壤的保水性、想办法研究我们收集的石头、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凸透镜成像五个实验采用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小米粒水中游、它们会生热吗采用老师演示的方式。

二、合理组建实验小组小组合作实验是本册书实验的主要形式,因此小组合作不能流于形式,要在管理上下硬功夫。

我计划把四个人分成一个小组,四个人都有各个的职责,一个人是组长,负责全面协调工作且重点管理组内的纪律与评价;一个是材料管理员,负责安排带材料;一个是实验员,负责做实验时的分工与操作;一个是记录员,实验是专门记录实验的情况。

实验时要求小组成员各司其职,教师每节课都要强调安全,包括带材料也要注意安全。

三、课堂上精心指导学生实验。

1、指导学生设计实验。

要让学生在假设的基础上拟定实验的计划,再根据计划制定实验步骤,还要让学生明白每一步的实验目的和实验的总的目的。

2、精心指导学生实验。

学生不知道怎么做时帮助学生,学生做错了实验时帮助学生找到实验出错的原因,如果实验失败,要分析失败的原因,给学生一个解释。

3、让学生认识仪器,并学会使用仪器。

因此,每次实验前向学生介绍仪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4、对整个实验教学做好记录,写好总结,以便发现实验中的问题,有哪些不足,哪些困难,来改进自己的实验教学。

苏教版三----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汇总

苏教版三----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汇总

变化。
4. 整理器材
玻璃器皿清洗干净,整理收回实验室。
实验结论:
液体混合后,总质量没有变化;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变小了。
关心天气 4 今天刮什么 制作风向标 风
水槽、盐、糖、味精、玻璃 棒、汤匙 温度计 大饮料瓶、剪刀、硬纸片
硬纸板、大头针、泡沫板、小 珠子
分组 10
分组 12 制作 13 制作 15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观察研究土壤
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课题: 2、了解土壤
实验器材:湿土块、含较多腐殖质的土壤、餐巾纸、烧杯、水、三角架、 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




1、出示材料、工具介绍:黄豆、大米、淀粉、天平。
2、指导天平的正确使用: ①将天平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 ②将游标放置于 “0” 刻度; ③ 用左右调节螺旋校准左右平 衡; ④左盘放置要称的物品,右盘放置砝码; 5、⑤砝码放 置应先小后大,最后调节游标,使两边平衡; 6、⑥物品质 量应是右盘所有砝码总质量加上游标指示的质量,砝码不要 用手直接拿,应用镊子取用。
3、持续加热一段时间,让学生观察变化,等到有白烟冒出 后,可以请学生代表上来闻一闻,闻的时候提醒学生不能直 接去闻,应该用手扇一些白烟到旁边闻。
4、交流实验现象。
3. 实验总结 4. 整理器材
5、等土块冷却,请学生再捏一捏硬度和原来的泥土进行比 较。 对所观察、记录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整理出土壤中的主要成 份。 收拾使用过的实验器材,整理桌面,保持清洁。
3.分离混合物
3、比较混合前、后体积的变化。 1、可以用工具箱中的两层筛网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分离操 作,指导学生先用大孔的筛网过滤。
4.实验总结 5.整理器材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汇总)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汇总)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汇总)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一些现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________。

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___________。

3、________ 是地球的卫星,它围绕着地球________ 方向运动。

4、蚯蚓喜欢生活在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

5、当导线中有________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________ 。

6、像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________ 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________ 。

7、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是我们目前使用的三大能源。

8、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物体的________。

二、选择题。

(共20分)1、昆虫头上()的就是它的鼻子A.触角B.复眼C.鼻子2、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它就会死亡。

这说明生物()。

A.能影响环境B.能改变环境C.需要依赖环境3、安全帽承受压力好的性能是利用()的原理。

A.拱形B.圆顶形C.塔形4、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方法是()。

A.使用一次性用品B.填埋C.减少垃圾数量5、用蜡烛火焰加热金属汤匙中的白糖约5分钟,白糖()。

A.只是液态的糖 B.先变成液态的糖,后来生成黑色的物质C.先变成水,后来变成黑色物质 D.没有发生变化6、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发生()现象。

A.反射B.折射C.辐射7、下列关于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定滑轮能省力,动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B.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能省力C.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相同8、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的现象是()等。

A.改变颜色B.发光发热C.产生沉淀物D.产生气体9、咀嚼米饭会感觉到甜,这是因为米饭中含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汇总
(一)研究鱼颜色的保护作用的实验。

(二)科学探究:通过实验寻找仙人掌耐旱的原因。

(三)完成点燃花生米的实验,研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研究内容:点燃花生米,研究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实验材料:火柴(打火机)、细铁丝、花生、小烧杯、软木塞、水等。

实验方法:(1)用细铁丝或针将一粒花生米固定在软木塞或橡皮泥上;(2)点燃花生米,加热适量水;(3)花生米燃烧完后,测一测水温。

实验结论:燃烧一粒花生米,加热了水,花生米中的化学能就转换成光能和热能。

(四)比较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五)实验内容:用尺子挑报纸的实验。

实验材料:报纸,尺子等。

实验方法:(1)在向下压尺时,尺成为一根杠杆。

(2)轻而慢的向下压尺子时,观察有什么现象。

(3)快而重地向下压尺子时,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1)慢压时,能翘起报纸;(2)快压时,报纸哪怕破裂,也不会轻易被抬起。

我的解释:向下压尺时,尺成为一根杠杆。

在慢压时,空气能进入纸下,是上下大气压相等,从而能翘起报纸;而在快压时,空气来不及大量进入纸下,作用在纸上的向下气压远大于纸下向上的气压,所以报纸哪怕破裂,也不会轻易抬起。

(六)研究问题:把一条小金鱼放进一个装了三分之二冷水的试管里,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的底部,把试管的上半部分放在蜡烛上烧,金鱼会有生命危险吗?为什么?
我的假设:小金鱼不会死。

实验设计:
(1)实验器材:小金鱼、试管、试管夹、蜡烛、水等。

(2)操作步骤:把一条小金鱼放进一个装了三分之二的试管里,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的底部,把试管的上半部分放在蜡烛上烧,观察小金鱼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3)我的结论:小金鱼没有死。

(4)为什么会这样?请解释。

答:金鱼不会有生命危险。

试管内的小金鱼之所以能够存活。

一是由于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二是加热的位置在试管的上端;三是热的传递方向主要是向上。

小金鱼虽然能存活,但能持续的时间不长。

如果改变加热的位置,或者将试管尽可能平置,金鱼就会处于危险境地了。

(七)研究问题:剪下纸杯的杯底,按同样的大小,在餐盒上剪下一个圆圈,把纸杯插进餐盒的圆孔内,做一个“气垫汽车”。

用力往纸杯里吹气,“气垫汽车”能开动吗?为什么?
(1)我的假设:气垫汽车能开动。

(2)实验设计:
①实验器材:剪刀、纸杯、餐盒等。

②操作步骤:剪下纸杯的杯底,按同样的大小,在餐盒上剪下一个圆圈,把纸杯插进餐盒的圆孔内,做一个“气垫汽车”。

用力往纸杯里吹气,观察“气垫汽车”能否开动。

③我的结论: 气垫汽车能开动。

(3)“气垫汽车”能行驶的秘密是什么?请解释。

(3分)
答:气流进入杯中后受纸杯壁的阻挡向后下方吹出,向下方的力托起气垫汽车,向后方的力推动气垫汽车前进。

(八)在同样生长的小草上盖着一个瓶子,为什么结果就是不一样了呢?(3分)(1)瓶子改变了小草周围的温度和湿度。

(2)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答:因为盖上瓶子后小草周围的温度和湿度将会上升,有利于小草的生长.但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小草一旦得不到充足的二氧化碳,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反而会枯萎。

(九)填写下列实验发生的现象,并解释。

(4分)
(1)轻而慢地向下压尺,看到的现象是报纸能很快的翘起。

(2)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慢压时,空气能进入纸下,使上下大气
压相等,从而能翘起报纸。

(3)重而快地向下打击尺,看到的现象是报纸不会被轻易的抬起。

(4)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快压时,空气来不及大量进入纸下,作
用在纸上的向下气压远大于纸下向上的气压,所以报纸哪怕破裂,
也不会轻易抬起。

(十)填写下列实验发生的现象,并解释。

(4分)
(1)向瓶壁浇热水,看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从吸管中排出。

(2)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向瓶壁浇热水,空气受热体积膨胀,从吸管
中排出气泡。

(3)再向瓶壁浇冷水,看到的现象是:水经过吸管压入瓶中。

(4)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向瓶壁浇冷水,空气受冷体积收缩,压力减
小,瓶外空气的压力大于瓶内空气的压力,从而将水经过吸管压入瓶中。

第三单元进化
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实验化石
目的了解化石的形成及发现
准备擀棒黏土或橡皮泥贝壳骨头或树叶。

提示先启发学生思考恐龙化石是怎样形成的然后介绍化石形成和被发现的基本过程。

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
3、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实验1仙人掌耐旱
目的知道仙人掌耐旱的原因
准备三张纸巾三张锡箔纸一张蜡纸一杯水电吹
提示这是对比实验先启发学生比较相同与不同条件以发现结果的不同与变量有关形成正确的解释。

知道仙人掌因其独特的外形特征既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又能很好地储存水分。

外形特征是在长期适应沙漠的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

实验2适应环境
目的认识海洋生物适应环境的本领。

准备橘黄色透视纸黄色水笔白纸。

提示引导学生进行使学生获得形象化的感知。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
1、各种各样的能量
实验发射火箭
目的探究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准备剪刀橡皮筋圆纸筒吸管尺胶带
提示先假设再实验提醒学生做好纪录和统计。

2、能量的转换
实验能量转换
目的了解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准备火柴花生米水烧杯软木塞铁丝
提示盛50毫升水先测水温再加热2-3分钟后测下水温对比水温。

3、能源
实验制水轮
目的学习利用可再生性能源之二体会水能的可重复利用。

准备塑片软木塞塑瓶钉子牙签盘漏斗皮管。

提示把水轮安装在瓶的中间牙签在小孔中应旋转自如。

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
1、拓展
实验瓶子吹泡
目的能对瓶子为什么会吹泡泡进行解释。

准备塑料瓶吸管橡皮泥玻璃杯水颜料大盘。

提示一定要用橡皮泥把交接处封严实。

不可用开水洗瓶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