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功率》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2《功率》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2《功率》教案高中物理必修2《功率》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功率的定义及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定义;(2)P=w/t,P=Fv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1)P=w/t通常指平均功率,为瞬时功率;(2)P=Fv,分析汽车的启动,注意知识的迁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功率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功率的概念,并灵活应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计算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并能够利用相关公式计算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教学工具多媒体、板书教学过程一、功率、额定功率、实际功率1.基本知识(1)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功W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功率.(3)定义式:P=(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1 W=1 J/s,1 kW=103 W.(5)功率有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之分,用公式计算的一般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6)额定功率指电动机、内燃机等动力机械在额定转速下可以长时间工作时的输出功率.(7)实际功率指电动机、内燃机等动力机械工作时实际消耗的功率.实际功率往往小于额定功率,但在特殊情况下,如汽车越过障碍时,可以使实际功率在短时间内大于额定功率.2.思考判断(1)各种机械铭牌上所标功率一般是指额定功率.(√)(2)某机械工作时的实际功率一定比额定功率小.(×)(3)机械可以在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的情况下长时间工作.(√)探究交流去过泰山的同学会遇到挑山工,假设挑山工和缆车将相同的货物运至山顶,两者对货物做的功相同吗?做功的功率相同吗?【提示】两者对货物做的功都等于克服重力做的功,由于将相同的货物运往相同高度的山顶,因此两者做相同的功,而用缆车运送货物所用时间远小于挑山工的用时,根据功率定义知缆车的做功功率远大于挑山工的做功功率.二、功率与速度1.基本知识(1)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式P=Fv(F与v方向相同).(2)推导(3)应用由功率速度关系式知,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和各种起重机械,当发动机的功率P一定时,牵引力F与速度v成反比,要增大牵引力,就要减小速度.2.思考判断(1)物体的速度为v,则重力的功率一定是mgv.(×)(2)汽车的速度越大,牵引力的功率也越大.(×)(3)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时,加速度减小.(√)探究交流在越野比赛中,汽车爬坡时,常常换用低速挡,这是为什么?【提示】由P=Fv可知,汽车在上坡时需要更大的牵引力,而发动机的额定功率是一定的,换用低速挡的目的是减小速度,进而增大牵引力.【问题导思】1.什么是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2.如何求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3.P=Fv中的三个物理量有什么制约关系?1.平均功率平均功率表示在一段时间内做功的平均快慢.平均功率与某一段时间(或过程)相关,计算时应明确是哪个力在哪段时间(或过程)内做功的功率.2.瞬时功率P=Fv·cos α(α表示力F的方向与速度v的方向间的夹角),它表示力在一段极短时间内做功的快慢程度.瞬时功率与某一时刻(或状态)相关,计算时应明确是哪个力在哪个时刻(或状态)做功的功率.也可用于计算瞬时功率,此时时间极短,t→0,但在中学阶段较少用到.3.P=Fv中三个量的制约关系误区警示1.求平均功率时必须说明是哪段时间或哪一个过程的平均功率.可由或P=F计算.2.公式P=Fv仅适用于F与v方向相同的情况,若F与v方向不同,则用P=Fvcos α来计算功率,其中α是F与v的夹角.例:如图所示,质量为m=2 kg的木块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已知: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求:(1)前2 s内重力做的功.(2)前2 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3)2 s末重力的瞬时功率.【审题指导】解答本题应注意下列问题:(1)前2 s内重力方向上物体的位移.(2)前2 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3)2 s末物体的速度.(4)重力和速度的夹角.【答案】(1)48 J(2)24 W (3)48 W规律总结:求解功率时应该注意的问题1.首先要明确是求哪个力的功率,是某个力的功率,还是物体所受合力的功率,汽车的功率是指汽车牵引力的功率,起重机的功率是指起重机钢丝绳拉力的功率.2.若求瞬时功率,需明确是哪一时刻或哪一位置,再确定该时刻或该位置的速度,应用公式P=Fv,如果F、v不同向,则投影到相同方向再计算.四、机动车的两种启动方式【问题导思】1.如何分析机车恒定功率启动时的运动性质?2.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时,功率怎么变化?3.如何用图象描述两种启动过程?1.分析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的运动过程2.分析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的运动过程汽车先以恒定的加速度启动,达到额定功率P额后再以恒定功率运动,因此启动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误区警示1.在P=Fv中因为P为机车牵引力的功率,所以对应的F是牵引力,并非合力.例: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汽车的额定功率为100 kW,质量为10 t,设阻力恒定,且为车重的0.1倍(g取10 m/s2).(1)求汽车在运动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2)若汽车以0.5 m/s2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这一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3)若汽车以额定功率不变从静止启动后,当汽车的加速度为2 m/s2时,速度多大?【审题指导】解答该题应注意以下问题:(1)汽车达到最大速度时牵引力等于阻力.(2)匀加速运动时牵引力恒定,且可用牛顿定律求出.(3)匀加速运动结束时汽车达到额定功率.【答案】(1)10 m/s(2)13.4 s(3)3.3 m/s规律总结:机车启动问题的求法1.机车的最大速度vm的求法:机车达到匀速前进时速度最大,此时牵引力F等于阻力Ff,故五、功率问题的实际应用例:跳绳是一种健身运动,设某运动员的质量为50 kg,他每分钟跳180个,假定在每次跳跃中,脚与地面的接触时间占跳跃一次所需时间的2/5,则该运动员跳绳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多少?(g取10 m/s2) 【答案】75 W规律总结:求解本题的关键是求平均功率的时间应是跳跃一次时间T,而非上升过程所用时间2(t),即要明确求的是哪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课后小结板书第三节功率1、功率在物理学中,一个力所做的功W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的比值w/t,叫做功率。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3功率(4)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同学们,请你们思考一下,如何计算一个物体在斜面上滑动的平均功率呢?我们可以根据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换关系,结合机械能守恒定律来求解。
核心素养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功率的概念,能够运用功率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2.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并能够运用该定律分析实际物理问题。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加深对功率概念的理解。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能够运用物理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利用动画或模拟实验,展示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的区别。
-分步骤讲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从简单情况入手,逐渐过渡到复杂情境。
-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操作,亲自动手测量数据,培养实验技能。
-提供问题解决策略,如使用控制变量法,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的计算问题。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过合作交流,共同突破难点。
教学资源准备
首先,我在课堂提问环节发现,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但当涉及到一些具体问题时,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这让我意识到,我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的能力。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多地引入实际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其次,在实验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实验仪器的使用不熟悉,对实验数据的处理不够准确等。这让我意识到,我需要在实验前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培训,并提醒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注意数据的精确记录。
《功率》教案
《功率》教案功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功率的概念、单位以及功率与能量、时间的关系。
2.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实验测量功率,并掌握计算功率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热情和实验探究兴趣,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功率的概念及单位的介绍2. 测量功率的方法与实验探究应用三、教学重点1. 掌握功率的概念和单位的计算方法2. 了解功率与能量、时间的关系3. 通过实验测量功率,掌握计算功率的方法四、教学难点1. 掌握功率测量的方法2. 了解功率与能量、时间的关系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五、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2. 实验教学法3. 讨论合作学习法六、教学过程设计1. 引入环节:用问题导入问题Q1、小李和小王同时爬上一个山丘,小李用了5分钟,小王用了10分钟,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讨论问题:两个人同时做了同一件事,为什么时间不同,我们应该如何描述这个现象?2. 讲授环节:讲解功率的概念和单位1)通过举例解释功率概念,并介绍功率的单位——瓦特(W);2)介绍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如电功率,机械功率等;3)通过实验教学法测量不同电器的功率,并掌握计算自己居家用电的功率的方法;4)通过讲解及实验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理解功率与能量、时间的关系。
3. 实践环节:完成实验任务1)分组完成实验任务,通过应用教学,让学生掌握测量功率的方法;2)通过讨论合作学习法,帮助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并进行计算。
4. 总结环节: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特别是思考题的答案。
七、教学评估1. 教学中测试:利用讨论活动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2. 课后作业:给学生出功率的计算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资源1. 电动机、电热器等电器;2. 实验台、万用表等实验设备;3. 课件、PPT、实验手册等相关资料。
九、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功率的概念、单位及其与能量、时间等的关系。
高中物理必修二功率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二功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功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
2. 掌握功率的单位及转换。
3. 能够运用功率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
1. 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功率的单位及转换。
三、教学难点:
1. 计算功率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2. 理解功率对物体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功率的概念,比如汽车的马力、电器的功率等。
2. 讲解功率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功率是完成单位功的时间率;用数学公式表示为P=W/t。
3. 讲解功率的计算方法:通过例题演算,让学生理解如何计算功率。
4. 讲解功率的单位及转换:介绍常用的功率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如瓦特、千瓦、马力等。
5.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功率对物体的影响,如功率越大,对物体的影响越大。
7. 总结:概括功率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单位转换,加深学生对功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资源:
1. PowerPoint课件。
2. 习题册和答案。
3. 实验器材(如万用表、电源等)。
六、教学评价:
1. 学生参与度。
2. 学生对功率概念的理解及计算能力。
3. 课堂练习和作业的完成情况。
七、教学反思:
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确保教学效果。
2. 在实际生活中引用功率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运用能力。
人教版必修二第七章第3节功率教案
人教版必修二第七章第3节功率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三节 功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功率的定义及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定义。
2、tWP =,Fv P =的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1、tWP =通常指平均功率,0→∆t 为瞬时功率。
2、Fv P =,分析汽车的启动,注意知识的迁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功率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理解功率的概念,并灵活应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计算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并能够利用相关公式计算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录相资料、CAI 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不同的物体做相同的功,所用的时间可能不同,或在相同的时间内,做的功可能不同。
也就是说做功存在着快慢之分,那么,怎样描述做功的快慢呢?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1、功率提出问题:一台起重机能在1min内把1t的货物提到预定的高度,另一台起重机只用30s就可以做相同的功。
两台起重机谁做功更快你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它们做功快慢的学生思考回答,后一台起重机做功更快。
做相同的功,比较所用时间。
教师追问:一台起重机能在1min内把1t的货物提到预定的高度,另一台起重机用30s把0.4t的货物提到相同的高度。
两台起重机谁做功更快你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它们做功快慢的学生认真思考,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回答,教师点评。
【投影问题】力F1对甲物体做功为W1,所用时间为t1;力F2对乙物体做功为W2,所用时间为t2,在下列条件下,哪个力做功快?A.W1=W2,t1>t2B.W1=W2,t1<t2C.W1>W2,t1=t2D .W 1<W 2,t 1=t 2学生认真完成上面的问题。
高中物理功率有关的教案
高中物理功率有关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功率的概念及公式;
2. 学会计算功率的大小;
3. 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4. 锻炼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难点: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
教学准备:
1. 实验仪器: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导线等;
2. 实验材料:电池、灯泡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问题(5分钟)
1. 让学生观察实验仪器和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功率的概念是什么;
2. 提出问题:什么是功率?功率与电压、电流有什么关系?
二、探究功率的实验(15分钟)
1. 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探究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2. 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3. 学生根据数据计算功率的大小,并进行讨论。
三、讲解与总结(10分钟)
1. 讲解功率的计算公式及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2. 总结实验结果,让学生明白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四、实验报告(10分钟)
1.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数据、结论等内容;
2. 学生进行实验报告展示和讨论。
教学反思:
1. 本节课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学生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锻炼了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3. 下一步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功率实验,拓展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第七章:7.3 功率 教案设计
功率【教学目标】理解功率的概念,会计算有关功率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教学重点】功率的概念【教学难点】功率的计算【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过程】1.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1)功率的定义式:t WP =,所求出的功率是时间t 内的平均功率。
(2)功率的计算式:P=Fvcos θ,其中θ是力与速度间的夹角。
该公式有两种用法:①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
这时F 是该时刻的作用力大小,v 取瞬时值,对应的P 为F 在该时刻的瞬时功率;②当v 为某段位移(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时,则要求这段位移(时间)内F 必须为恒力,对应的P 为F 在该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
(3)重力的功率可表示为PG=mgvy ,即重力的瞬时功率等于重力和物体在该时刻的竖直分速度之积。
(4)汽车的两种加速问题。
当汽车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加速运动时,有两种不同的加速过程,但分析时采用的基本公式都是P=Fv和F-f = ma①恒定功率的加速。
由公式P=Fv 和F-f=ma 知,由于P 恒定,随着v 的增大,F 必将减小,a 也必将减小,汽车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F=f ,a=0,这时v 达到最大值f P F P v m m m ==。
可见恒定功率的加速一定不是匀加速。
这种加速过程发动机做的功只能用W=Pt 计算,不能用W=Fs 计算(因为F 为变力)。
②恒定牵引力的加速。
由公式P=Fv 和F-f=ma 知,由于F 恒定,所以a 恒定,汽车做匀加速运动,而随着v 的增大,P 也将不断增大,直到P 达到额定功率Pm ,功率不能再增大了。
这时匀加速运动结束,其最大速度为m m m m v fP F P v =<=',此后汽车要想继续加速就只能做恒定功率的变加速运动了。
可见恒定牵引力的加速时功率一定不恒定。
这种加速过程发动机做的功只v a能用W=F ∙s 计算,不能用W=P ∙t 计算(因为P 为变功率)。
物理功率的教案高中
物理功率的教案高中教学目标:1. 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公式。
2. 掌握功率的单位和换算。
3. 能够应用功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 功率的单位和换算。
教学难点:1. 功率的应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黑板、彩色粉笔、实验器材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引入功率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功率。
2. 示范一些例子,让学生体会功率的作用。
二、讲解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10分钟)1. 介绍功率的定义: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 讲解功率的计算公式:功率 = 功 ÷ 时间。
三、讲解功率的单位和换算(10分钟)1. 介绍功率的单位:瓦特(W)。
2. 讲解功率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四、实验演示(15分钟)1. 教师进行功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2.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功率并验证计算公式。
五、练习与讨论(15分钟)1.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应用功率计算公式解决问题。
2. 学生讨论解题过程,解答疑惑。
六、总结与习题训练(5分钟)1. 综合讲解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和换算。
2. 布置功率的习题训练。
教学反馈:1. 对学生在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和练习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2.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物理功率的知识。
拓展:1. 分组进行物理功率相关实验,探究功率的应用。
2. 拓展讨论功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电器功率、马力等概念。
教学反思:1. 教师要注重启发性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2. 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7章-第3节-功率(教案)
人教版 高中物理必修2第7章第3节 功率【知识与技能】1.知道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式、单位。
2.理解功率的导出式P=F ·v 的物理意义,并掌握其用法,会利用功率的两个公式来解释现象和进行计算。
3.理解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了解平均功率、瞬时功率、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区别与联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体验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功率的实际意义,通过功率的定义过程,体会应用比值方法建立物理概念的方法。
2.学会求解各种不同的功率。
3.运用功率的不同表达式分析和解决动力机械的运动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严密思维的习惯。
2.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观点、善于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功率的概念。
2.知道功率的种类及其计算。
3.功率的表达式P=F ·v 的物理意义和运用。
4.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的计算。
【教学过程】★重难点一、对公式P =Wt 和P =Fv 的理解★ 1.公式P =Wt 和P =Fv 的比拟P =WtP =Fv适用条件(1)功率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情况下功率的计算,一般用来求平均功率;(2)当时间t →0时,可由定义式确定瞬时功率 (1)功率的计算式,仅适用于F 与v 同向的情况,一般用来求瞬时功率;(2)当v 为平均速度时,所求功率为平均功率联系 (1)公式P =Fv 是P =Wt 的推论; (2)功率P 的大小与W 、t 无关。
2.公式P =Fv 中三个量的制约关系 定值各量间的关系应用P 一定 F 与v 成反比 汽车上坡时,要增大牵引力,应换低速挡减小速度v 一定 F 与P 成正比 汽车上坡时,要使速度不变,应加大油门,增大输出功率,获得较大牵引力 F 一定v 与P 成正比汽车在高速路上,加大油门增大输出功率,可以提高速度★思考讨论1.什么是平均功率?平均功率的公式是怎样的?什么是瞬时功率?瞬时功率的公式是怎样的?提示:平均功率是一段时间内或某一过程中做功的快慢,平均功率的公式是P —=Wt ,或者P —=Fv —,v —是一段时间内或某一过程中的平均速率;瞬时功率是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做功的快慢,P =Fv ,v 是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2.做功的快慢和做功的多少有必然联系吗?能不能说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提示:做功快慢和做功多少没有必然联系;做功多,功率不一定大.3.汽车上坡时,司机为什么要用“换挡〞的方法减小速度,而在平直公路上可以使用高挡?提示:由P =Fv 可知,汽车在上坡时需要更大的牵引力,而发动机的额定功率是一定的,换用低速挡的目的是减小速度,从而增大牵引力.【典型例题】摩擦因数为0.4,倾角为370的斜面上,质量为2kg 的滑块在F =28.4N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上滑,在t =2s 时刻撤去F ,之后物块继续上滑直到最高点。
高中物理功率教案二
高中物理功率教案二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功率的定义,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理解功率与能量转换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激发对科学研究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功率与能量转换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1. 概念讲解
通过展示例子,引出功率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 实验操作
让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通过测量一个物体在一段时间内做的功来计算功率。
引导学生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
3. 知识拓展
介绍功率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能量转换与功率的关系。
4. 练习与巩固
布置功率计算的相关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手段与资源:
1. 教学手段:板书、实验仪器、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
2. 教学资源:实验仪器、教学PPT、教辅资料等。
五、教学评价:
1. 实验成绩:包括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报告的完整性。
2. 学习态度: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课后练习的完成情况。
3. 理解深度: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提问,检验学生对功率概念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了初步了解,但仍需进一步巩固和拓展。
下节课将继续深入功率与能量转换的关系,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识。
人教课标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功率》教案-新版
功率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在物理知识体系中所占的地位《功率》是普通高中人教版必修二第七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必修二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整个高中物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通过对功、功率的学习,一方面对前面运动学和力学的整理应用,另一面也为能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做铺垫。
2.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功率是表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难点是正确区分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并能够利用相关公式计算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学情分析:1.知识:通过前面对功的认识和学习,已经对做功有了一定的了解,再进一步对做功快慢的描述进行推进学习。
2.技能:初中对做功和功率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和一定的理念基础,高中教学要求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化对功率的理解。
3.思维:区分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这节课的教学需精心设计实验,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核心素养:通过《功率》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严密思维的习惯。
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观点、善于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1、知道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式、单位。
2、理解功率的导出式P=F•v的物理意义,并掌握其用法,会利用功率的两个公式来解释现象和进行计算。
3、理解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了解平均功率、瞬时功率、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点:①理解功率的概念。
②知道功率的种类及其计算教学难点:1.功率的表达式P=F·v的物理意义和运用。
2.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的计算。
教学方式:归纳式讲授法,情景教学法教学手段:启发式讲授,多媒体辅助法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教师引导并提问】从生活中常见的两种耕地方式的不同,让学生判断哪种方式更快?学生是怎么比较出来的?【学生回答】拖拉机工作的更快,速度更快一些。
【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出发,当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所在,然后通过学习进行解决问题。
最新人教版必修二高中物理7.3功率教学设计
3 功率整体设计“理解功率,关心生产和生活中常见机械功率的大小及其意义”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必修2”中对于功率一节的内容标准要求旨在要求生理解功率的概念,会进行功率的计算;会分析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和速度的关系;尝试自己设计实验,测量机械在工作中的功率由于功率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很广,教中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指导多举实例,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容易接受发展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功率”概念的建立,采用了物理中经常使用的比值定义法,所以本节课的教应立足于培养生的思维能力,通过习物理研究方法,使生会思考问题在机车启动过程的分析着重培养生的逻辑思维,引导生认识物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综合运用动力知识和功率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生设计测量机械功率的实验,达到以致用的目的,培养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功率的概念、功率的物理意义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如果生能懂得做功快慢表示的是能量转化的快慢,自然能感悟出功率实际上是描述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瞬时功率的概念生较难理解,这是难点生往往认为,在某瞬时物体没有位移就没有做功问题,更谈不上功率了如果生没有认识到功率是描述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这个难点就不易突破,因此,在前面讲清楚功率的物理意义很有必要,它是理解瞬时功率概念和物理意义的基础关于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与汽车的最大速率之间的关系,最好采用课后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以便通过分析汽车由开动到匀速行驶的物理过程,使生养成分析物理过程的习惯,避免简单地套用公式教重点理解功率的概念教难点理解功率与力、速度的关系,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的计算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功率的概念2知道功率的定义和定义式P=t W ,能够用公式P=tW 解答有关的问题 3知道公式P=Fv 的物理意义,能够用公式P=Fv 解答有关的问题4区别理解额定功率、实际功率和最大功率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体验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功率的实际意义,理解功率概念 2从功率概念的定义,体会用比值方法建立物理概念的方法3理解功率与力和速度的关系会利用功率的两个公式解释现象和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功率概念建立的探究过程,培养生敢于发表自己观点,坚持原则,善于合作的良好习惯2通过对生活中机械的实际功率、额定功率的观察和测量,培养生以致用的思想教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导入用多媒体分别演示两幅画面,并进行对比画面一:一台起重机在1分钟内把1吨重的货物匀速提到预定的高度画面二:另一台起重机在30秒内把1吨货物体匀速提到相同的高度教师指导生观察刚才画面上展示的两个过程中,起重机都对物体做了功,且做的功是相同的,但是它们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不同,第一台起重机做功所用时间长,我们说它做功慢;第二台起重机做同样的功,所用的时间短,我们说它做功快通过上述例子,我们知道力对物体做功有快慢之分,今天我们就习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情景导入教师指导生回忆日常生活中人们劳动时的情景,并分组让生举例,讨论分析人和机械做功有什么区别,教师归纳1挖土机与人,要完成相同的挖土任务,人花的时间要长得多2建筑工地上要把砖块或水泥等建筑材料搬到楼顶上,起重机和搬运工相比,起重机要比工人快得多3从水井里提水,使用抽水机比人工要快得多4家住在高楼(如9层),乘电梯比走路要快得多5拖拉机耕地比牛耕地要快得多,等等列举生产、生活中发生的事例,使生体会功率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研究功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引出本节课的习内容——功率图片导入大屏幕投影有关功率的几幅图片,并提供相应的性能参数,让同们仔细观察,体会即将习的物理量——功率,是衡量机械的重要参数自行车长时间前进功率约70 W;优秀运动员短时间功率可达到1 W韶山型电力机车输出功率为4 200 W通过观察图片,引导生体会,在不同的机械装置中,功率这一参数的数值是不同的,它就是用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习了本节课,我们会对“功率”这一参数,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推进新课一、功率首先以提问方式复习上一节所习的主要内容,重点是功的概念和功的物理意义然后提出力对物体做功的实际问题中,不但存在着做功多少的问题,还有做功快慢的区别做功多少的计算我们上节课已经讨论了功的计算公式,引导生思考:物理中又是如何描述做功快慢的呢?物理中为了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引入了“功率”这一物理量,本节课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情境设置1:现有甲、乙两人摘棉花,甲6天摘了500 g ,乙8天摘了600 g ,你打算怎样比较谁摘得快,并说出你的方法情境设置2:力F 1对甲物体做功为W 1,所用时间为1;力F 2对乙物体做功为W 2,所用时间为2,在下列条件下,哪个力做功快( )A .W 1=W 2,1>2B .W 1=W 2,1<2.W 1>W 2,1=2 D .W 1<W 2,1=2生能够想到利用工作量与时间的比值衡量甲、乙两人的工作快慢用比值反映快慢,比值大的快,比值小的慢在以上基础上,继续创设情境,引出“功率”的概念对于功率的概念,初中已经作了初步的习,因此生在理解上较为容易教师直接创设情景主要是让生感受“功率”这一概念提出的必要性总结:做功快慢的比较有两种方式:一是比较完成相同的功所用的时间;另一是比较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的功在物理中,一个力所做的功W 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tW ,叫做功率用P 表示,即P=t W 物理意义:功率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上式是功率的定义式,也是功率的量度式,P 与W 、间无比例关系,做功的快慢由做功的物体本身决定根据这一公式求出的是平均功率,同时这个公式变形后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求功的方法:W=P指导生说出公式中各个字母所表示的物理量和单位并概括功率的单位,国际单位:瓦特,常用单位有千瓦【讨论与交流】小实验:把一枚硬币放在书的封面上,打开书的封面形成一个斜面,并使硬币开始下滑请同仔细分析一下,在下滑的过程中硬币共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哪些力做正功?哪些力做负功?哪些力不做功?如果斜面的倾角增大,情况会有什么变化?倾角增大时,功率是否也增大?提示:①比较不同倾角时的功率,应注意硬币开始下滑处的高度应相同讨论功率时须指明哪个力的功率②实验的分析讨论,要注意所分析的是某个力的平均功率注意引导生进行受力分析、做功分析,可利用功率的定义式,在理论上进行的推演,使思维更加严密开拓视野:认识一些常见机械做功功率①汽车发动机:5×104 W—15×104 W②摩托车约2×103 W③喷气客机约2×108 W④火箭的发动机约1×1013W⑤人的平均功率约1×102 W,优秀运动员短时间内的功率可达1 000 W⑥人心脏跳动的功率15 W左右⑦万吨巨轮106 W以上⑧蓝鲸游动的功率可达350 W等等例一个物体在F的作用下,在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为,已知作用力F的方向和位移方向相同,求:(1)力F所做的功;(2)力F的功率解答:略由此得到功率的另一种求解公式P=Fv,即力F的功率等于力F和物体运动速度v 的乘积由于v=/求出的是物体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则P=Fv求出的是F在时间内的平均功率如果取得足够小,则v就可以为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据P=Fv求出的就是F在该时刻的瞬时功率讨论:由P=W/求出的是平均功率还是瞬时功率?综合生讨论得到:由于据P=W/求出的功率反映的是做功的平均快慢程度,所以,据P=W/求出的是平均功率总结:P=W/ 求平均功率P=Fv 可求瞬时速度(v是瞬时速度)P=Fv 可求平均速度(v是平均速度)课堂训练1一台机器用2分钟时间做了6×104 J的功,这台机器的功率是多少?2关于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功率是说明做功多少的物理量 B功率是说明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做功时间越长,功率一定小 D力做功越多,功率一定大答案:1500 W 2B二、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问题1:人用力直接做功能否像汽车做功那样快呢?汽车做功能否像飞机做功那样快呢?人如果做功过快,会产生什么后果呢?汽车超负荷运转会产生什么后果呢?问题2长跑运动员能否用100米短跑的速度完成5 000米的赛跑路程呢?为什么? 提示:1人做功过快,会引起疲劳,甚至受伤、生病等,汽车超负荷工作会造成发动机熄火或烧毁2奥运比赛是一种挑战运动极限的比赛,人与机器一样,不能长时间超负荷运动,短跑运动员在100米赛跑中,时间不过是十几秒,能以最大的速度跑完全程,此时运动员的输出功率是正常时的数十倍在5 000米的长跑运动中,运动员不可能长时间超负荷运动,因此长跑运动员不可能一直保持百米赛跑那样的速度总结:1额定功率:指机械在长时间正常工作时的最大输出功率,也是机械发动机铭牌上的标称值,额定功率是动力机械重要的性能指标,一个动力机械的额定功率是一定的2实际功率:机械在运行过程中的功率是实际功率,实际功率可以小于额定功率,可以等于其额定功率(称满负荷运行),但不能大于额定功率,否则会损坏机械课外作业:很多机械的铭牌上都标有这台机器的额定功率,请同将家里的电器设备上的额定功率都记录下,并计算家里的每部机器每天要做多少功?要消耗多少电能?哪一部机器最耗电?并与同桌进行交流三、功率与速度根据力、位移、时间与功率之间的联系,指导生推导出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式自主活动:生结合课本内容,推导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式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帮助生解决;投影生的推导过程,点评、总结;分析公式的意义问题:汽车等交通工具在启动和行驶过程中,其牵引力和行驶速度是怎样变化的?请同们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话加以解释生阅读教材,讨论、推理、作答结论根据公式P=Fv①当功率P 一定时,F 与v 成反比,即做功的力越大,其速度就越小当交通工具的功率一定时,要增大牵引力,就要减小速度所以汽车上坡时,司机用换挡的办法减小速度得到较大的牵引力②当速度v 一定时,P 与F 成正比,即做功的力越大,它的功率就越大汽车从平路到上坡时,若要保持速率不变,必须加大油门,增大发动机功率得到较大的牵引力③当力F 一定时,功率P 与速度v 成正比,即速度越大,功率越大起重机吊起同一物体时以不同的速度匀速上升,输出的功率不等,速度越大,起重机输出的功率越大教师投影教材上的例题,引导生独立审题,分析后写出解题过程投影生的求解过程,总结点评例2 如图所示,位于水平面上的物体A 的质量=5 g ,在F=10 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位移为=36 时撤去拉力F 求:在下述两种条件下,力F 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各是多大?(取g=10 /2)(1)水平面光滑;(2)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5解题思路1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步让生计算力F 在36 位移中所做的功,强调功只由F 和这两个要素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因而两种情况下力F 做的功相同,均为W=360 J;第二步由同计算这两次做功所用的时间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1=2 /2,2=05 /2;用=221at 分别求出1=6 ,2=12 第三步用功率的定义式即平均功率的计算公式求得P 1=60 W ,P 2=30 W解题思路2用公式v 2=2分别求出每次的末速度,再用公式=v/2求出每次的平均速度1和2,最后用P 1=F 1和P 2=Fv 2求最后结果,这是解决问题的另一思路课堂训练质量=3 g 的物体,在水平力F=6 N 的作用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时间=3 ,求:(1)力F 在=3 内对物体所做的功;(2)力F 在=3 内对物体所做功的平均功率;(3)在3 末力F 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解答:物体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出加速度=F/=2 /2则物体在3 末的速度v==6 /物体在3 内的位移=221at =21×2×32 =9 (1)力F 做的功W=F=54 J(2)力F 在3 内的平均功率P=tW =18 W (3)3 末力F 的瞬时功率P=Fv=36 W课堂小结引导生回顾本节主要内容1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功率的单位有W 、W ,1 W=1 000 W3功率的求解公式有:P=W/、P=Fv 其中P=W/和P=Fv 可用求解平均功率,而P=Fv 也可用求解瞬时功率4要会用P=Fv 分析汽车的两种启动过程布置作业1教材“问题与练习”第1、2题2认真观察身边的电器铭牌,记录电器的额定功率,并与同交流板书设计3 功率一、功率1定义:功和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2表达式:P=tW ,变形式P=Fv3单位:W 、W二、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1额定功率:正常条件下可以长时间工作的功率2实际功率:机车实际输出的功率三、功率与速度的关系P=Fv活动与探究课题:探究某种运动中人做功的功率,让生设计一个测量方案,并进行实际测量 目的:培养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通过亲身的实验,达到内化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同时也在实验过程中培养生严谨的态度过程:教师激励生积极思考,设计可行方案,动脑动手,体验实验方法和感受实验成果的喜悦放手让生自行讨论、分工,这样才能培养生的实验能力,给生以合作交流的机会方案选定后,要注意引导生如何求功和功率,需要选择哪些实验器材,测量哪些物理量?测量是否存在误差问题,如何才能较准确地测量根据生设计的方案,组织生进行实验最后实验结果,让生通过实物展台进行交流汇报,师生共同观看,最后还可以进行评选活动实验方案举例:(让生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设计实验)方案1:生提一桶水上楼时的平均功率方案2:设计沿某一竹竿和树干上爬一定的高度,测量做功功率方案3:运动会上,百米比赛的同的最大功率方案4:测算自己举起杠铃时的最大功率习题详解1.解答:在货物匀速上升时,电动机对货物的作用力大小为F=G=2.7×105 N由P=Fv 可得v=53107.21010⨯⨯=F P /=3.7×10-2/ 2.解答:这台抽水机的输出功率为P=1101030⨯⨯==t mgh t W W=3×103 W 它半小时能做功W=P=3×103×1 800 J=54×106 J3.解答:此人推导的前提不明确当F 增大时,根据P=Fv 推出,P 增大的前提应是v 不变,从v=F P 推出,P 增大则v 增大的前提是F 不变,从F=vP 推出,v 增大F 减小的前提是P 不变说明:对这类物理问题的方向,应注意联系实际,有时机械是以一定功率运行的,这时P 一定,则F 与v 成反比有时机械是以恒定牵引力工作的,这时P 与v 成正比4.解答:(1)汽车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因为,此时开始发动机在额定功率下运动,即P=F 牵vv 增大则F 牵减小,而=m F F 牵,所以加速度减小(2)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F 牵=F ,所以v=F P ,此为汽车在功率P 下行驶的最大速度设计点评“功率”这一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们的联系较为密切,生也有接触,因此在实际的教中,教设计立足于实际生活,采用让生“自主举例、自主提问、自主探讨、自主总结”的探究方式加强了与生产生活的结合,体现了物理知识以致用的思想“功率”与生活、生产联系密切,在引入功率、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等概念时,注意通过生产、生活的具体实例引入,增强了生习的趣味性与知识性,使生便于认识和理解“功率”概念,有利于激发生的习热情在知识形成过程中,教设计注重引导生习思维方法,体会比值法在定义“功率”概念的作用,提高生的应用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测定人在某种运动中做功功率实验,达到内化和强化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实现知识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加强物理与生活、生产和技的联系本教设计在实际的教过程中,能够充分地发挥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新课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设计目标。
高中物理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3功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
6.额定功率. 指电动机、内燃机等动力机械在额定转速可以长 时间工作时的输出功率.
7.实际功率. 指电动机、内燃机等动力机械工作时实际消耗的功 率.实际功率往往小于额定功率,但在特殊情况下,如 汽车越过障碍时,可以使实际功率在短时间内大于额定 功率.
A.0.1g B.0.2g C.0.3g D.0.4g
解析:令汽车质量为 m,汽车行驶时的阻力 f=0.1mg,
当汽车速度最大 vm 时,汽车所受的牵引力 F=f,则有: P=f·vm.当速度为v2m时有:P=F·v2m.由以上两式可得:F
=vPm=
f·vm vm =2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22
F-f=ma,所以 a=Fm-f=2fm-f=mf =0.1mmg=0.1g. 故 A 正确,B、C、D 均错误.
则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 t=va=120s=5 s. (3)3 s 末的速度 v3=at′=2×3 m/s=6 m/s,则 3 s 末 的功率 P3=Fv3=8 000×6 W=48 kW. 答案:(1)4 000 N (2)5 s (3)48 kW
题后反思
机车启动问题中几个物理量的求法
1.机车的最大速度 vm 的求法:机车达到匀速前进时 PP
(2)落地功率是瞬时功率.
1.平均功率.
—
P
=Wt ;若 F 为恒力,则—P
=F—v
cos α.
平均功率表示在一段时间内做功的平均快慢.平均
功率与某一段时间(或过程)相关,计算时应明确是哪个力
在哪段时间(或过程)内做功的功率.
2.瞬时功率. P=Fv·cos α(α 表示力 F 的方向与速度 v 的方向间的 夹角),它表示力在一段极短时间内做功的快慢程度.瞬 时功率与某一时刻(或状态)相关,计算时应明确是哪个力 在哪个时刻(或状态)做功的功率.
高中物理功率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功率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功率的应用。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深入理解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功率的相关知识,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目标:1. 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功率的概念解决相关问题。
3. 了解功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功率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把功率的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理解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问答或实例引入本节课要讲解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检测学生对功率的初步理解。
二、讲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15分钟)1. 讲解功率的定义:力做功的速率。
2. 引入功率的公式:P = W / t,P代表功率,W代表做功,t代表时间。
3. 通过实例讲解功率的计算方法。
三、练习与讨论(20分钟)1. 让学生进行功率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拿出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讨论功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四、应用实例分析(10分钟)在实例中,让学生应用所学功率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加深对功率概念的理解。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1. 整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帮助学生梳理所学内容。
2. 展望下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展开,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应用所学知识,加深对功率的理解。
同时,通过实际应用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功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功率》教学设计1
3、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推理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书本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使学生树立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该回归到生活的理念。
2、通过学生课堂发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另一台乙起重机在30 S内把1吨的货物匀速提升了10m.。
两台起重机哪台做的功多?
两台起重机哪台做的功快?
思考:你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它们做功快慢的?
(2)一台甲起重机在30 S内把1吨的货物匀速提升了10m,
另一台乙起重机在30 S内把1吨的货物匀速提升了5m.。
两台起重机哪台做的功多?
两台起重机哪台做的功快?
思考:你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它们做功快慢的?
学生:做功快慢的比较有两种方式:
(1)比较完成相同的功所用的时间
(2)比较在相同的时间内所做的功
1、功率的物理意义:
功率是描述作用力对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学生互动交流:如何来描述快慢?
类比:运动的快慢――速度;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2、定义:
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功率
课题
功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功率的概念;知道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理解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公式P=W/t,P=FVcosα,并能用于计算;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3、能够运用公式P=W/t和P=FVcosα解答有关的问题。
方法与过程
1、瞬时功率P=FVcosα计算式在交通工具运动中的简单分析、运用。
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某台机器的功率,或某物体做功的功率,实际上是指某个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例如:汽车的功率就是汽车牵引力的功率,起重机吊起货物的功率就是钢绳拉力的功率。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7.3 功率 教案设计
们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
预测学生可能有以下认识:1、选择相同时间,比较做功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就快;2、选择做相同的功,比较做功的时间长短,时间长的,做功就慢;3、类比“速度”的定义方法,用做功和完成这些功所花的时间的比值来定义“功率”;4、……说明: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方案可能有问题或不完整,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交流中补充完善自己的认识。
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类比如“速度”、“加速度”概念的定义方法,体会比值法定义功率概念。
新课推进一、功率的含义1.定义:功W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功率。
(板书)2.定义式:P=W/ t(板书)3.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板书)4.单位:(板书)教师请一位同学正确地说出定义式中各个字母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其单位。
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单位:千瓦(kw)或焦耳/秒(J/s)(板书)W→功→单位:焦耳(J)t→做功所用时间→单位:秒(s)换算关系:1kw = 1000 w1w=1J/s(板书)说明:用已知物理量的比值定义新的物理量,是建立物理概念常用的方法。
使用该方法能够进一步揭示和表述被探究对象的某些物理性质及变化规律,像我们已经研究过的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就是用这种方法来定义的。
5. 功率是标量,功率表示做功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快慢。
(板书)6. 讨论与交流:小实验:把一段粉笔放在书的封面上,打开书的封面形成一个斜面,并使粉笔开始下滑。
请同学仔细分析一下,在下滑的过程中粉笔共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哪些力做正功?哪些力做负功?哪些力不做功?如果斜面的倾角增大,情况会有什么变化?倾角增大时,功率是否也增大?提示:(1)比较不同倾角时的功率,应注意粉笔开始下滑处的高度应相同。
讨论功率时须指明哪个力的功率。
(2)实验的分析讨论,要注意所分析的是某个力的平均功率。
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受力分析、做功分析,可利用功率的定义式,在理论上进行推演,使思维更加严密。
7. 一些常见机械做功功率(1)汽车发动机5×104 W~15×104 W (2)摩托车约2×103 W (3)喷气客机约2×108 W (4)人心脏跳动的功率1.5W左右(5)火箭的发动机约1×1013 W (6)万吨巨轮106W以上(7)蓝鲸游动的功率可达350kW (8)人的平均功率约1×102 W (9)优秀运动员短时间内的功率可达1000W二、功率P与力F、速度v的关系(板书)大,起吊速度就越大?思考:汽车等交通工具,如何才能获得更大的行驶速度?教师:由P = W / t求出的是瞬时功率还是平均功率?学生小组讨论后得出:由公式P = W / t求出的功率,反映了该力在t时间内做功的平均快慢,故由公式P = W / t求出的功率是平均功率。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功率》教学设计4
功率【教学目标】1.理解功率的概念。
2.知道功率的定义和定义式,能够用公式解答有关的问题。
3.知道公式的物理意义,能够用公式解答有关的问题。
4.区别性理解额定功率、实际功率和最大功率;【重点、难点分析】1.功率的概念、功率的物理意义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如果学生能懂得做功快慢表示的是能量转化的快慢,自然能感悟出功率实际上是描述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
2.瞬时功率的概念学生较难理解,这是难点。
学生往往认为,在某瞬时物体没有位移就没有做功问题,更谈不上功率了。
如果学生没有认识到功率是描述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这个难点就不易突破,因此,在前面讲清楚功率的物理意义很有必要,它是理解瞬时功率概念和物理意义的基础。
【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首先以提问方式复习上一节所学习的主要内容,重点是功的概念和功的物理意义。
然后提出力对物体做功的实际问题中,有做功快慢之分,物理学中又是如何来描述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教学过程设计1.功率初中同学们学习过功率的有关知识,都知道功率是用来描述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我们一起讨论一些问题。
力F1对甲物体做功为W1,所用时间为t1,力F2对乙物体做功为W2,所用时间为t2,在下列条件下,哪个力做功快?A.B.C.D.上述条件下,哪个力做功快的问题学生都能作出判断,其实都是根据W/t这一比值进行分功和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功率。
如果用表示功,表示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表示功率,那么。
明确告诉学生上式即为功率的定义式,然后说明的单位,用、用作单位,的单位为,称为瓦特,符号为。
最后分析并说明功率是标量。
接下来着重说明,功率的大小与单位时间内力所做的功为等值。
至此,再将功的定义式与速度的定义式作类比,使学生理解,虽然研究的是不同性质的问题,但是研究方法是相同的(同时也为后面讲瞬时功率做了些准备)。
然后提出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功率的物理意义。
上一节我们讲了功的概念、功的公式之后,经过分析和讨论,对功的物理意义已有所了解。
物理必修二人教版功率教学设计
环节3:功率意义的进一步理解(互助学习)
这一环节中,PPT课件展示了洗衣机铭牌上的额定,小轿车、高速列车的功率
设计意图:通过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一关联,将功率的物理意义与能的转化效的问题联系起来,深化功率意义。
教学方法反思:本课采用翻转课堂理念,将知识的讲授放在课前,在课堂中进行知识的内化过程,集中精力研究本课的重难点,所以本课设计课前通过QQ群向学生传了微课,布置了自学任务,课中集中对功率意义及计算展开研究。这样做的好处:课前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课中的的讨论、合作学习帮助学生突破困难,改变了以往课后作业时不会写而挫败的情形;翻转课堂的模式,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体现的更彻底,对学生的主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环节4: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计算
本环节设计了一道习题
问题4:质量为1Kg的小球从高空某处由静止释放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重力在第2秒内做了多少功?
(2)重力在第2秒内的平均功率?
(3)重力在第2秒末的瞬时功率?
(4)如果该物体从倾角θ=30°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g=10m/s2)求:2s末重力的瞬时功率?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从不同做功方式对比中体验关注做功快慢的重要性:,初步感知功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这一环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习题,得到正确答案的同时,分析答案得出的理由,明晰概念。
学生说出功率的物理意义
学生四人一组,合作解决问题,并通过智慧课堂平板电脑将小组讨论答案拍照上传到教师端。
学生思考讨论,然后汇报交流答案,对理由回答不充分,不符合物理专业术语的其他学生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率【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功率的概念。
2.知道功率的定义和定义式P =,能够用公式P =解答有关的问题。
3.知道公式P =Fv 的物理意义,能够用公式P =Fv 解答有关的问题。
4.理解额定功率、实际功率和最大功率。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体验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功率的实际意义,理解功率概念。
2.从功率概念的定义,体会用比值方法建立物理概念的方法。
3.理解功率与力和速度的关系,会利用功率的两个公式进行计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功率概念建立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观点,坚持原则的良好习惯。
2.通过对生活中机械的实际功率、额定功率的观察,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功率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功率与力、速度的关系,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的计算。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情景导入教师指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人们劳动时的情景,并分组让学生举例,讨论分析人和机械做功有什么区别,教师归纳。
(1)挖土机与人,要完成相同的挖土任务,人花的时间要长得多。
(2)建筑工地上要把砖块或水泥等建筑材料搬到楼顶上,起重机和搬运工相比,起重机要比工人快得多。
(3)从水井里提水,使用抽水机比人工要快得多。
(4)家住在高楼(如9层),乘电梯比走路要快得多。
(5)拖拉机耕地比牛耕地要快得多,等等。
列举生产、生活中发生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功率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研究功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功率。
2.图片导入大屏幕投影有关功率的几幅图片,并提供相应的性能参数,让同学们仔细观察,体会即将学习的物理量——功率,是衡量机械的重要参数。
自行车长时间前进功率约70W ;优秀运动员短时间功率可达到1kW 。
t W tW韶山型电力机车输出功率为4200kW 。
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体会,在不同的机械装置中,功率这一参数的数值是不同的,它就是用来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
二、新课讲解(一)功率首先以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重点是功的概念和功的物理意义。
然后提出力对物体做功的实际问题中,不但存在着做功多少的问题,还有做功快慢的区别。
引导学生思考:物理学中又是如何来描述做功快慢的呢?为了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引入了“功率”这一物理量,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情境设置1:现有甲、乙两人摘棉花,甲6天摘了500kg ,乙8天摘了600kg ,你打算怎样比较谁摘得快。
情境设置2:力F 1对甲物体做功为W 1,所用时间为t 1;力F 2对乙物体做功为W 2,所用时间为t 2,在下列条件下,哪个力做功快()A .W 1=W 2,t 1>t 2B .W 1=W 2,t 1<t 2C .W 1>W 2,t 1=t 2D .W 1<W 2,t 1=t 2学生能够想到利用工作量与时间的比值来衡量甲、乙两人的工作快慢,用比值来反映快慢,比值大的快,比值小的慢。
在以上基础上,继续创设情境,引出“功率”的概念。
总结:做功快慢的比较有两种方式:一是比较完成相同的功所用的时间;另一是比较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的功。
在物理学中,一个力所做的功W 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 的比值,叫做功率。
用P 表示,即P =。
物理意义:功率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上式是功率的定义式,也是功率的量度式,P 与W 、t 间无比例关系,做功的快慢由做功的物体本身决定。
根据这一公式求出的是平均功率,同时这个公式变形后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求功的方法:W =Pt 。
指导学生说出公式中各个字母所表示的物理量和单位,并概括功率的单位,国际单位:瓦特,常用单位有千瓦。
讨论与交流小实验:把一枚硬币放在书的封面上,打开书的封面形成一个斜面,并使硬币开始下滑。
请同学仔细分析一下,在下滑的过程中硬币共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哪些力做正功?哪些力做负功?哪些力不做功?如果斜面的倾角增大,情况会有什么变化?倾角增大时,功率是否也增大?提示:①比较不同倾角时的功率,应注意硬币开始下滑处的高度应相同,讨论功率时须指明哪个力的功率。
②实验的分析讨论,要注意所分析的是某个力的平均功率。
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受力分析、t W tW做功分析,可利用功率的定义式,在理论上进行的推演。
开拓视野:认识一些常见机械做功功率①汽车发动机:5×104W~15×104W②摩托车约2×103W③喷气客机约2×108W④火箭的发动机约1×1013W⑤人的平均功率约1×102W,优秀运动员短时间内的功率可达1000W⑥人心脏跳动的功率1.5W左右⑦万吨巨轮106W以上⑧蓝鲸游动的功率可达350kW等等【例1】一个物体在F的作用下,在时间t内发生的位移为s,已知作用力F的方向和位移方向相同,求:(1)力F所做的功;(2)力F的功率。
【解析】略。
由此得到功率的另一种求解公式P=Fv,即力F的功率等于力F和物体运动速度v的乘积。
由于v=s/t求出的是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
则P=Fv求出的是F在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
如果t取得足够小,则v就可以为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据P=Fv求出的就是F在该时刻的瞬时功率。
讨论:由P=W/t求出的是平均功率还是瞬时功率?综合学生讨论得到:由于据P=W/t求出的功率反映的是做功的平均快慢程度,所以,据P=W/t求出的是平均功率。
总结:P=W/t,求平均功率;P=F v,可求瞬时速度(v是瞬时速度);P=Fv,可求平均速度(v是平均速度)。
(二)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问题1:人用力直接做功能否像汽车做功那样快?汽车做功能否像飞机做功那样快?人如果做功过快,会产生什么后果?汽车超负荷运转会产生什么后果?问题2:长跑运动员能否用100米短跑的速度来完成5000米的赛跑路程?为什么?学生思考,讨论,总结。
总结:1.额定功率:指机械在长时间正常工作时的最大输出功率,也是机械发动机铭牌上的标称值,额定功率是动力机械重要的性能指标,一个动力机械的额定功率是一定的。
2.实际功率:机械在运行过程中的功率是实际功率,实际功率可以小于额定功率,可以等于其额定功率(称满负荷运行),但不能大于额定功率,否则会损坏机械。
(三)功率与速度根据力、位移、时间与功率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推导出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式。
自主活动:学生结合课本内容,推导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式。
问题:汽车等交通工具在启动和行驶过程中,其牵引力和行驶速度是怎样变化的?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话加以解释。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推理、作答。
结论:根据公式P=Fv。
①当功率P一定时,F与v成反比,即做功的力越大,其速度就越小。
当交通工具的功率一定时,要增大牵引力,就要减小速度。
所以汽车上坡时,司机用换挡的办法减小速度来得到较大的牵引力。
②当速度v一定时,P与F成正比,即做功的力越大,它的功率就越大。
汽车从平路到上坡时,若要保持速率不变,必须加大油门,增大发动机功率来得到较大的牵引力。
③当力F一定时,功率P与速度v成正比,即速度越大,功率越大。
起重机吊起同一物体时以不同的速度匀速上升,输出的功率不等,速度越大,起重机输出的功率越大。
教师投影教材上的例题,引导学生独立审题,分析后写出解题过程。
【例2】如图所示,位于水平面上的物体A的质量m=5kg,在F=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位移为s =36m 时撤去拉力F 。
求:在下述两种条件下,力F 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各是多大?(取g =10m/s 2)(1)水平面光滑;(2)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5。
解题思路1: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步让学生计算力F 在36m 位移中所做的功,强调功只由F 和s 这两个要素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因而两种情况下力F 做的功相同,均为W =360J ;第二步由同学计算这两次做功所用的时间。
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a 1=2m/s 2,a 2=0.5m/s 2;用s =分别求出t 1=6s ,t 2=12s 。
第三步用功率的定义式即平均功率的计算公式求得P 1=60W ,P 2=30W 。
解题思路2:用公式v t 2=2as 分别求出每次的末速度,再用公式=vt /2求出每次的平均速度1和2,最后用P 1=F 1和P 2=Fv 2求最后结果,这是解决问题的另一思路。
三、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主要内容。
1.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的单位有W 、kW ,1kW=1000W 。
3.功率的求解公式有:P =W /t 、P =Fv ,其中P =W /t 和P =Fv 可用来求解平均功率,而P =Fv 也可用来求解瞬时功率。
4.要会用P =Fv 分析汽车的两种启动过程。
四、布置作业1.教材习题。
2.认真观察身边的电器铭牌,记录电器的额定功率,并与同学交流。
五、板书设计功率(一)功率1.定义:功和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2.表达式:P =,变形式:P =Fv 。
3.单位:W 、kW 。
(二)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1.额定功率:正常条件下可以长时间工作的功率。
2.实际功率:机车实际输出的功率。
(三)功率与速度的关系:P =Fv 。
六、活动与探究课题:探究某种运动中人做功的功率,让学生设计一个测量方案,并进行实际测量。
目的: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通过亲身的实验,达到内化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同时也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实验方案举例:方案1:学生提一桶水上楼时的平均功率。
方案2:设计沿某一竹竿和树干上爬一定的高度,来测量做功功率。
方案3:运动会上,百米比赛的同学的最大功率。
方案4:测算自己举起杠铃时的最大功率。
【教学后记】221at v v v v 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