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一、目的本制度旨在保障患者在输血过程中的安全,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行为,提高输血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涉及输血操作的科室和护理人员。
三、定义⒈输血:将血液及其组分通过静脉途径输注给患者的过程。
⒉输血反应:输血过程中引起的患者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感染等。
⒊输血卡片:记录患者输血情况、输血过程和输血反应等信息的卡片。
⒋输血设备:用于输血的输液器、输血管、无菌采血针等相关设备。
⒌输血风险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输血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因素,对患者进行输血安全风险评估。
四、管理机构和责任⒈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审核医院输血管理制度,监督输血操作的执行情况。
⒉输血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协调医院内涉及输血操作的科室和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监督。
⒊科室主任:负责本科室的输血管理工作。
五、输血预备工作⒈输血风险评估:在确定进行输血的患者时,必须对其进行输血风险评估,并记录评估结果。
⒉输血血型鉴定:患者和供血者的血型必须进行鉴定,并做好血型对应的标注。
⒊输血卡片填写:填写患者的个人信息、输血过程和输血反应等内容,并在输血过程中及时更新和记录。
⒋输血设备准备:核对输血设备完整性、有效期,并保证设备的无菌性。
⒌输血室准备:输血室必须保持整洁,准备好输血所需的消毒液、无菌巾等物品。
六、输血操作⒈患者安全确认:核对患者的身份、姓名、床位号,确保输血的患者与输血卡片上的信息一致。
⒉血液安全核对:核对输血袋上的血型、配血结果等信息与输血卡片上的信息一致。
⒊输血设备安装:正确安装输液器、输血管,并确保无气泡,连接牢固。
⒋输血速率控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输血目的,控制输血的速率。
⒌输血观察与记录:对患者进行输血前和输血过程中的观察,及时记录输血的情况,并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
七、输血反应处理⒈早期识别和处理:对患者输血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异常症状和体征要及时观察、识别,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一、总则⑴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工作,确保输血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和护士的职业健康,并提高护士的技术水平。
⑵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所有涉及输血操作的护理人员。
二、术语定义⑴输血指将血液或血液成分经过相应处理后,经血管直接注入患者体内的过程。
⑵输血反应指输血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输血相关感染等。
⑶输血标本指开袋前的待输血的血液样本。
⑷输血工具指与输血过程相关的各类器械、药物等。
三、护理安全输血管理要求⑴输血前的准备工作⒊⑴患者评估在进行输血前,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临床情况、血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评估。
⒊⑵患者知情同意在进行输血前,护士应向患者详细介绍输血的目的、步骤和可能发生的风险,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⒊⑶输血标本采集和标识护士应按照相关规定采集输血标本,并在标本上正确标识患者信息、血型等。
⑵输血操作技术要求⒊⑴输血准备护士应按要求准备输血所需的血袋、输血管路等。
⒊⑵输血检查护士应检查输血血袋、输血管路等是否符合要求,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⒊⑶输血过程护士在输血过程中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性。
⒊⑷输血观察护士应密切观察输血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
⑶输血后的处理⒊⑴输血后观察护士应在输血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⒊⑵输血后护理护士应对输血后的患者进行及时护理,包括监测体温、观察尿量、进行输血后血常规等检查。
四、附件⑴输血知情同意书范本⑵输血操作规程范本注:以上为部分内容,完整内容请参阅附件。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⑴《卫生部关于护理质量管理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关于护理质量管理的规定。
⑵输血反应:在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寒战、呼吸困难等。
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输血知情同意书范本附件2:输血操作规程范本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卫生部关于护理质量管理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关于护理质量管理的规定。
全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技术规范
全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技术规范输血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起到了关键作用。
然而,输血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技术规范来确保患者安全。
全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技术规范的建立,是为了规范输血操作流程,降低输血风险,提高输血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利益。
一、输血管理制度1.1 输血安全责任制度1.1.1 医院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输血安全工作,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责任分工,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
1.1.2 输血科室要配备专业输血医师和护士,开展规范的输血操作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
1.2 输血操作规范1.2.1 输血操作必须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确保输血质量。
1.2.2 输血前需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和检查,包括输血适应症和禁忌症。
1.2.3 输血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输血速度、输血量和输血时间,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1.3 质控体系建设1.3.1 建立完善的输血记录和追溯制度,对输血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和监控。
1.3.2 定期进行输血操作的质量评估和内部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输血操作技术规范2.1 输血前准备工作2.1.1 核对患者信息,确保患者身份正确。
2.1.2 准备输血所需的输血器材和血液制品,对输血液制品进行核对和检查。
2.2 输血操作流程2.2.1 采血前要做好消毒和穿刺准备,选择适当的穿刺部位和针头。
2.2.2 输血过程中要注意输血速度和患者反应,随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
2.3 输血后处理2.3.1 输血结束后要对输血器材进行正确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2.3.2 对患者进行观察和监测,及时处理输血反应。
结语全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技术规范的建立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输血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做好输血操作工作,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输血服务,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医院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医院护理安全输血制度一、输血预防控制1.护士应定期接受输血安全知识培训,掌握输血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护士在进行输血操作前,应仔细阅读有关的病历资料,了解患者的病情及输血需求,并与医生沟通确认。
3.护士需要确保血液制品的正确配对,包括A型血患者输A型血、B 型血患者输B型血等。
4.护士需要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和禁忌症,对于不适宜输血的患者应及时上报,并与医生进行讨论。
6.护士应确保输血所需的器材、药品和设备完好无损,且符合卫生要求。
二、输血前的准备工作1.护士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和体格检查,确认患者的身份及基本信息,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和接受血液制品的情况。
2.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和呼吸频率,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护士应告知患者输血的具体步骤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征得患者本人的同意。
4.护士需要准备适当的输血韧带和适用的输血管道,确保输血的顺利进行。
5.护士应向患者提供舒适的输血环境,包括调整良好的床位、适宜的室温和舒适的照明。
三、输血操作流程1.护士在输血前应进行手卫生,使用洗手液或消毒剂进行彻底洗手,并戴好手套。
2.护士需要熟悉并掌握输血的操作流程,包括输血管路的建立和接通、血液制品的输注速度和输注量等。
3.护士应在输血前将输血韧带在患者的上臂上适当位置缠绕,并通过触摸动脉,确认适当的压力。
4.护士需要严格按照医嘱中规定的输血速度进行输血,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的输血反应。
5.护士应观察患者的输血情况,包括血压、脉搏和呼吸频率的变化等,并记录在病历中。
四、异常情况的处理1.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输血反应和输血相关感染等。
2.对于出现异常情况的患者,护士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和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3.护士需要及时收集必要的样本,如尿液、血液等,以便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判断。
4.护士应及时记录患者出现异常情况的时间、症状和处理措施,并及时上报给相关的上级。
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 5.血液内不可随意加入其他药物,如钙剂、酸性及 碱性 药物和高渗或低渗液体,以防血液凝集或溶解。 • 6.输血前需由两名医务人员核对输血申请单与血袋标签 上供血者的编号、血型(含Rh血型)、住院号及血量 是否相符,交叉配血试验有无凝集等,确认无误后并两 人签名。
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 3.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时与发血人员共同做好“三 查”、“八对”。“三查”即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 质量和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即对姓名、床号、 住院号、血袋号、血型(含Rh血型)、交叉配血试验 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 • 4.取回的血需在室温下放置15-20min后再输入,放置时 间不超过30min,以防污染。不得私自储存,输血前以手 腕旋转动作将血袋内的血液轻轻摇匀,避免剧烈震荡。
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 11.输血后,再次将血袋、输血申请单与病人进行核对。并 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归入病历中;输血袋送输血 科保留24h以上,以便必要时复查。 • 12.一旦发生输血反应,按“输血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进行处理。
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泌尿外科:刘秀敏
2018.08.31
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 1.护理人员在输血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和输 血无菌操作程序。 • 2.抽取血样严格遵守“一人一次一管”的原则,严禁同 时采集两名患者的血标本,采集血标本时需2人核对患 者姓名、性别、住院号、血型(含Rh血型)等;患者 病历、输血申请单同试管标签信息无误;并与患者核实 后方可抽血。
• 7.输血时需与患者或家属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 龄、床号、血型(含Rh血型),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 确认无误后进行输血。 • 8.输血前用0.9%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入不同 供应者血液时,必须在前一袋血输
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附件1护理安全输血制度一、护士接到输血医嘱后,需二名护士(若护士单独值班,应请医生核对)根据病历于床边核对输血申请单、试管、患者,三者一致再抽取血标本,并签名于试管及输血申请单上(抽血者及核对者姓名)。
二、采集血标本时,不能从正在输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以防影响血型交叉试验结果。
要求每次为一位病人采集,禁止同时采集二位病人的血标本,避免发生差错。
三、采集后的血标本及输血申请单应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送至血库,与血库工作人员共同核对,双方确认、签收后方可离开。
四、护士接到血库取血通知后,应先确认患者体温,体温正常者通知相关人员取血,体温高于正常范围者应报告医生。
五、护士根据输血医嘱,凭提血单到血库取血,与血库人员共同做好三查八对。
确定无误后在配血单上签名后方可提取。
六、血液领回科室后,由两名医务人员持交叉配血单、病历与血袋标签逐项核对无误,并确认血液质量完好、血袋无破损渗漏后方可输血。
七、清醒患者让患者自述姓名、血型,经核对无误后,开始进行输注。
八、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使用合格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九、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输血前后及两袋血之间必须使用静脉输注用的生理盐水得加入药物。
.冲洗输血管道。
十、输血时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
输血全分钟应严密观察有30过程特别是输血开始15分钟内及输血结束后无输血反应,出现异常及时启动输血反应应急预案。
输血过程中按要求填写输血护理过程关键环节质量监控单十一、及护理记录单。
24小时。
十二、输血完毕应及时将血袋送回血库保存至少内输注完十三、输血的时间限制:每袋全血或红细胞要求在4h分钟内输注完毕;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毕;每袋浓缩血小板应在20新鲜冰冻血浆应在淀要求以患者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输入,200ML同一患者输分钟内输完,分钟内输完,一个单位的冷沉淀应在1020 注多种成分血液制品时应优先输血小板。
十四、输血全过程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
医院安全输血护理管理制度
医院安全输血护理管理制度一、目的和依据1.1目的:为了确保医院输血过程中患者的安全,规范输血护理工作,保障患者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1.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输血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和规章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相关指导意见。
二、适用范围2.1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的输血科、血液科及相关临床科室。
2.2医院输血过程包括输血前准备、输血操作、输血过程中的监测和动态观察、输血后处理等环节。
三、工作责任和流程3.1输血科和临床科室负责人要明确本科室的工作责任,制定内部工作流程,并确保执行。
3.2输血前准备阶段: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输血指征,进行血型鉴定、血液净化等必要检查和处理。
3.3输血操作阶段:输血操作由熟悉操作规程的医护人员完成。
操作过程中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输血器械和输血袋的完整性,严禁任何污染行为。
3.4输血过程中的监测和动态观察:输血期间,医护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并记录观察结果。
3.5输血后处理:输血结束后,医护人员应妥善处理输血残留物并做好相关记录,以确保安全无恙。
四、输血管理要求4.1输血前风险评估:医护人员在为患者进行输血前应进行综合评估,包括患者的临床病情、输血相关的并发症风险等。
4.4输血操作规范:输血操作需有专人负责,输血器械必须洁净无菌。
医护人员应按规定进行皮肤消毒和静脉通路准备。
4.5输血监测和观察:输血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监测和观察,主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意识状态等。
4.6输血并发症处理:输血期间如发生严重过敏反应、输血反应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五、质量管理和安全防范5.1质量管理要求:医院输血科必须建立质量管理制度,执行相关标准要求,建立相关质量档案。
5.2安全防范:为保证输血安全,医院要严格控制输血指征,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同时,加强对输血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
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模版
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模版一、目的本制度旨在确保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性,预防输血相关感染的发生,保障受血者的生命健康。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从事输血操作的医务人员。
三、术语和定义1. 输血:将血液制品经过特定途径输进受血者体内的过程。
2. 输血感染:受血者在输血过程中感染病原体的情况。
四、安全输血措施1.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1.1 受血者选型:根据受血者的临床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定输血的适应症和输血血型。
1.2 输血风险评估:根据受血者的个体特点和输血前的相关检查结果,评估输血的风险。
1.3 术前告知:向受血者详细说明输血的目的、过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征得其书面同意。
1.4 术前准备:准备输血所需的输血袋、输血管、输血质控记录表等设备和文件。
2. 输血过程管理2.1 输血过程管控:确保输血既定的操作流程,并按相关规定记录和反馈各项数据。
2.2 输血核对:在开始输血前,通过受血者的住院号、姓名、血型和再次核对的方式,确保输血的准确性。
2.3 输血血袋质量控制:检查输血血袋的密封性、标示是否清晰,有效期是否过期,并记录在血袋标签上。
3. 输血感染预防措施3.1 输血前的感染筛查:通过实验室检查,排除受血者存在的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3.2 输血血袋的储存和管理:按照相关规定,将输血血袋储存于指定的设备中,并保证其存放的环境符合卫生要求。
3.3 输血管的选择和管理:根据受血者的临床病情和输血需求,选择合适的输血管,并在输血前进行消毒处理和相关检查。
3.4 输血操作的无菌控制:在输血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减少细菌污染的风险。
3.5 输血后的感染监测:对受血者在输血后的感染情况进行及时监测,并按需进行病原学检测。
五、工作责任与监督1. 医院管理层负责制定本制度,并确保其得到有效的执行。
2. 各科室负责按照本制度的要求,开展输血操作,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及规范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及规范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及规范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护理人员在输血前需要进行以下步骤:持输血申请单和贴有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信息,采集血样时禁止直接从输液管或正在输液的一侧肢体采集血液。
非急症患者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不得同时使用一个血液标本。
应先进行血型鉴定,需要申请输血时再另外采集血标本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对于急症患者,采集血样时医护人员要两人核对相关信息,避免抽错血标本造成重大的输血事故。
血样采集后,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和输血申请单代送交血库,交接双方核对无误后签全名。
配血标本必须是在输血前3天内采集的,超过3天必须重新采集。
取血时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与发血人员共同核对患者信息和血液信息,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名。
不符合要求的血液制品拒绝领取。
在输血前,两名医护人员需要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质量是否异常。
输血时也需要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和血液信息,并确认与交叉配血报告单相符。
血液制剂放在室温下不得超过30分钟,取回的血液制剂应按照要求在30分钟内输注。
血小板、冷沉淀取回后尽快输注。
暂时不输注的血液应保存于血库输血专用冰箱中。
输血前需要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使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输注,至少每12小时更换一次输血器。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节滴速,含凝血因子的血制品(血小板、冷沉淀、纤维蛋白酶原复合物)应以患者能耐受的速度尽可能快的输注。
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皮肤过敏反应、寒战发热、腰痛血尿、四肢抽搐等。
需要在开始输血前,开始输血后15分钟以内,输血过程中至少每小时一次,输血结束后4小时进行监测。
护理工作制度输血查对制度
护理工作制度——输血查对制度一、背景与意义输血是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地治疗各种疾病,挽救患者生命。
然而,输血过程中若出现差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制定严格的输血查对制度,确保输血安全,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二、输血查对制度内容1. 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1)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患者血型验单、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号、住院号。
(2)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参与(只有一名护士值班时,应由值班医师协助),一人抽血,一人核对,核对无误后执行。
(3)抽血(交叉)后须在试管上贴条形码,并写上病区(号)、床号、患者的姓名,字迹必须清晰无误,便于进行核对工作。
(4)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血量,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
(5)抽血时对验单与患者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生、当值高年资护士重新核对,不能在错误验单和错误标签上直接修改,应重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及标签。
2. 取血查对制度(1)到血库取血时,应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床号、血袋号、血型、输血数量、血液有效期,以及保存血的外观,必须准确无误;血袋须放入铺上无菌巾的治疗盘或清洁容器内取回。
3. 输血查对制度(1)输血前患者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与患者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
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配血报告单上内容是否一致。
(2)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发现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保留余血备检。
(3)按手术进行情况调整好输血速度,密切观察输血反应。
有特殊反应者,应保留余血备检。
凡输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应在两者之间输以少量生理盐水,两者不可直接混合。
(4)输血毕,保留血袋,以备查对。
(5)输血起始、完毕时间及输血量,由麻醉医师记录于麻醉记录单上。
三、执行与监督1. 各级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1、输血时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2、血制品取回后应在30分钟内输入,如未及时输上,应尽快送回血库保管。
3、选择理想的血管或静脉导管,用生理盐水注射液建立静脉通路。
4、输血(血制品)前遵医嘱用药。
5、先慢速滴注15min,观察患者的反应。
6、输注顺序:血小板、CIK取后立即输注,几种血制品同时输注时优先输血小板和含凝血因子的血制品。
7、输注速度:含凝血因子的血制品(血小板、冷沉淀、纤维蛋白酶原复合物)应以患者能耐受的速度尽可能快地输入(60-100滴/分)。
8、观察输血(血制品)过程的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①皮肤过敏反应②寒战、发热③腰痛、血尿④四肢抽搐⑤其他
9、并发症的处理流程:停止输血(血制品)→无菌封存血液制品→更换输液管→立即报告医生→根据医嘱用药、处理→按要求填写不良反应报告单→通知输血科及其他相关科室
10、输血完毕,用生理盐水注射液冲管。
11、准确记录输血的开始时间、输完时间以及有无输血反应。
12、输血后24小时内将血袋及输血反应报告单送返输血科。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6篇)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1.输血治疗前,经管医生必须与病人或家属谈话并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
2.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
3.血液取回后在室温下放置____分钟,不宜放置过久。
4.对于第一次输血的患者,应告知其血型。
5.输血时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有无输血反应。
如发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报告医生及时配合处理,并做好抢救准备,同时查明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将原血袋余血妥善保管____小时以便备查。
6.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一袋血需要在____小时内输完,放置时间过长而发生血液变质。
7.输血结束后,认真检查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出现象并做相应的处理。
8.输血完毕,护士还应该将与输血有关的化验单应当存入病历,尤其是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输血同意书放入病历中做永久保存。
同时详细记录输血的时间、种类、量、血型、血袋号以及有无输血反应等。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2)一、背景介绍安全输血是指在输血过程中,通过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确保输血的质量和安全性,避免输血引起的并发症和意外事件发生。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整个输血过程,保障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安全输血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步骤。
二、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内容1. 输血准备管理(1)建立临床输血相关责任制,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2)建立安全输血指征和适应症的审查制度,确保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输血;(3)确保输血患者的血型鉴定和配血结果准确,并建立相关档案;(4)制定输血的准备工作流程,包括医务人员培训、设备检查和准备、储存和物资管理等。
2. 输血过程管理(1)建立输血操作规范,明确输血前、中、后的操作步骤和要求;(2)建立输血文书和记录管理制度,包括输血申请单、输血同意书等;(3)建立输血事件报告制度,对输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意外事件进行及时报告和处理;(4)建立输血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输血器具的清洗、消毒、检验和维护等;(5)建立输血药物管理制度,包括输血药物的购进、储存、使用、追溯和报废。
护理安全输血制度_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护理安全输血制度_护理安全输血制度护理安全输血制度_护理安全输血制度范文为保证输血的安全进行,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应制定规范的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有关护理安全输血制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护理安全输血制度篇11医生填写患者输血申请单及患者输血同意签字单后,护士核对原始血型、RH正反定性实验结果及患者姓名、病历号、家属同意书、采血样,并在配血单的指定处签名送血库备血。
2护士到血库取血时需与血库工作人员共同核对:2.1受血者姓名、床号、病历号、血型、交叉相溶实验结果。
2.2供血者姓名、编号、血型及交叉相溶实验结果。
2.3血液库存日期,库存血在4℃冰箱中可冷藏保存2-3W,超过3W不能使用。
2.4检查血液是否有溶血现象:血浆颜色变红或混有泡沫,红细胞呈紫玫瑰色,红细胞与血浆界限不清等。
2.5核对完毕在指定处签名。
3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震荡,以免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库存血不能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性,应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放置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引起污染。
4输血前由两名护士再次核对供血者血型、血液种类、编号、血袋号及受血者姓名、病历号、原始血型、交叉相溶实验结果和医嘱。
5至患者床前输血时,严格执行查对及无菌操作制度。
6输血应为独立静脉通道,使用专用静脉输血器,不能同时混输其它药物。
输血前按医嘱应用抗过敏药物,用0.9%盐水冲管后再行输血,如同时输两位不同供血者的血时,两袋血之间应用盐水冲净输血器后再输另一供血者的.血,输血完成后要用0.9%盐水冲管。
7若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遵医嘱进行对症处理,保留输血器及血袋,并封存保管。
8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年龄调整输血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8.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8.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9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好以下工作:9.1核对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化验记录,与输血科联系,采取相关检验措施。
安全输血制度(护理相关)
1、确定输血后,护士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与患者当面核对姓名、性别、病案号、床号、血型,同时抽取血标本。
2、将抽取的血标本、输血同意书、输血申请单(要有住院处的收费章)送到血库,双方核对无误后,携带输血同意书方可离开。
3、携带专用取血箱、取血单、病历(必需填写完整,并由具有执业护士资格的护士双签字)到血库取血。
取血与发血双方共同核对:受血者姓名、性别、病案号、病区、床号、血型,血液制备日期、有效期、配血试验结果、及所配相合血液的献血码、血型、血量、以及血液的外包装,是否有破损,外观是否澄清,有无凝集,有无溶血,核对无误,双方签字,血液方可取走,出库的血液一律不得退回血库。
4、血液取到病区后应在4小时之内输注完毕,不得自行储血。
5、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床号、血型,确认与穿插配血单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开头输血。
6、输血时应先慢后快,依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
输血过程中检查穿刺部位有无血肿和渗血,并严密观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有无输血反响,做好记录。
7、遵照医嘱,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使用标准输血器进展输血。
8、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开猛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参加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9、连续输注不同献血者的血液时,两袋之间需用0.9%无菌生理盐水将输血管路冲洗干净或更换输血器。
10、输血后,在输血记录单上签字放入病例中。
空血袋在输完血液后1 小时内送回血库在4℃冰箱内保存24 小时。
11、如发生输血反响,应依据“患者发生输血反响应急程序”进展处理,并准时填写《输血反响记录单》,于3 天内返回血库。
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穿插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展输血。
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护理安全输血制度一、确定输血后,有资质的两名护士持“临床输血申请单” 和贴好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当面核对床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血型,无误后方可采集血样,配血要求:一人一次一管。
二、采集血标本时,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以防影响血型交叉试验结果。
三、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患者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四、取血时护士携带病历到血库,与血库人员双方交接核对:(一)受血者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 因子)、血液成分、血量、有无凝集反应;(二)核对血袋标签:献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包括 Rh 因子)、血液有效期;(三)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
双方核对无误后,在发血单上签字。
五、血液领回病房后,由两名护士持“输血申请单” 、病历与血袋标签逐项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 Rh 因子)、血液成分、有无凝集反应及献血者编码、血型(包括 Rh 因子)、储血号及血液有效期;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
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
六、输血时:(一)输血时必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至床旁,用两种识别患者的方法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 Rh 因子)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严格执行“三查九对”“三查”即查血的有效期、质量、输血装臵,是否完好;“九对”即查对受血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供血者血袋条形码编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采血日期、种类、血量。
(二)让患者自述姓名,经核对无误后,开始进行输注。
(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使用标准输血器进行输血。
(四)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药物。
输血前、后静脉滴注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连续输注不同供血者血液时,两袋血之间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五)输血时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反应,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1、减慢或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安全输血护理管理制度
安全输血护理管理制度一、输血治疗前,经管医生必须与病人或家属谈话,并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二、护士根据医嘱,完善输血全套、血型、交叉配血等各项化验检查。
三、护士接到输血医嘱后,从电脑上打印标本采集条码,并将条码分别粘贴在经管医生填写好的《临床输血申请单》和标本瓶上。
四、凡申请输注红细胞、全血者,护士必须持《临床输血申请单》、试管和条码,双人在床边共同核对患者腕带,清醒患者请患者陈述自己的姓名,确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ID 号等信息无误后,准确采集血标本,再将条码粘贴在试管上。
五、凡申请输注血小板、冰冻血浆或冷沉淀凝血因子者,一般情况下无需交叉配血。
六、同时有两名以上患者需进行血型检查或交叉配血时,必须一人一次分别采集血标本,严禁一次采集两名或以上患者的血标本。
七、护士采集标本并核对后,由临床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将血标本与《临床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核对并签名。
八、输血科血液备好后,临床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到输血科领取血液,采用冷链密闭式转运。
九、领血时,认真做好“三查十一对”,核对相关信息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运送。
血袋应轻拿轻放,勿用力振荡。
血液自输血科取出后,运输过程中勿剧烈震动,以免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
从2℃~6℃冰箱取出的库存血不能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性,也不能立即输入患者的体内,根据情况可在室温下放置 15~20min,放置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引起污染。
血液制品一旦从血库发出后不得退回血库。
十、输血前、输血时、输血后,均应双人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
输血时应挂上醒目的血型标识牌,并告知患者血型。
十一、输血通道为独立通道,不能同时加入任何药物输用。
如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应用生理盐水冲净输血器后,再输另外一袋血液。
十二、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开始前 15min 要慢,每分钟约 20 滴,护士在床旁严密观察 15 分钟,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血速度,注意听取病人主诉,严密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1·背景介绍1·1 目的和适用范围1·2 定义和缩略词解释1·3 相关法律和法规2·过程描述2·1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2·1·1 确认输血指征2·1·2 身份核对和标本采集确认 2·1·3 输血危险因素评估2·2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2·2·1 输血流程安排2·2·2 配血和交叉配血2·2·3 输血血液品质控制2·3 输血过程中的操作要点2·3·1 输血前的确认和核对2·3·2 输血设备检查2·3·3 输血速率和观察要求2·3·4 输血期间的护理措施2·4 输血后的处理和观察2·4·1 输血结束后的核对2·4·2 输血后并发症的处理2·4·3 输血后观察和记录3·质量管理3·1 质量评估指标和标准3·1·1 输血相关感染率3·1·2 输血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 3·1·3 输血操作符合率3·2 质量纠正和改进措施3·2·1 质量事件报告和处理3·2·2 改进提案的收集和评估 3·2·3 培训和教育措施4·文件管理和培训4·1 文件的编写和更新4·1·1 文件的编写和审核4·1·2 文件更新的流程和要求4·2 培训和教育计划4·2·1 新员工的培训要求4·2·2 定期培训和复习计划4·2·3 培训记录和考核5·附件5·1 输血流程图5·2 输血品质控制记录表5·3 输血并发症处理流程图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输血:指将血液或血液成分经过特定方法输送给患者的治疗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1、输血前必须做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
2、采集血标本时,须做好核对,不能从输液侧肢体抽取,以防影响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3、由护士将患者血标本与临床输血申请单、输血记录单送交血库。
4、取血时护士携带病历到血库,与血库人员共同认真做好“三查八对”,双方核对无误后,在临床用血发血单上签字。
5、血液取回后,由两名医护人员再次进行“三查八对”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
6、输血完毕后,将血袋送回血库保留24小时。
7、发生输血反应,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