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教育学习资料】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力学提升专题01运动学图像问题x_t图与v_t图

合集下载

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动力学中的图像问题

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动力学中的图像问题

动力学中的图像问题一、动力学图像二、针对练习1、如图甲所示,水平长木板上有质量m=1.0 kg的物块,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 作用,用力传感器测出相应时刻物块所受摩擦力F f的大小.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5 s内拉力对物块做功为零B.4 s末物块所受合力大小为4.0 NC.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D.6~9 s内物块的加速度的大小为2.0 m/s22、(多选)如图所示,蹦极运动就是在跳跃者脚踝部绑有很长的橡皮条的保护下从高处跳下,当人体落到离地面一定距离时,橡皮绳被拉开、绷紧、阻止人体继续下落,当到达最低点时橡皮再次弹起,人被拉起,随后,又落下,反复多次直到静止。

取起跳点为坐标原点O,以竖直向下为y轴正方向,忽略空气阻力和风对人的影响,人可视为质点。

从跳下至第一次到达最低点的运动过程中,用v、a、t分别表示在竖直方向上人的速度、加速度和下落时间。

下列描述v与t、a与、y的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B.C.D.3、水平地面上有一轻质弹簧,下端固定,上端与物体A相连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下的力压物体A,使A竖直向下匀加速运动一段距离,整个过程中弹簧一直处在弹性限度内.下列关于所加力F的大小和运动距离x之间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4、如图所示,竖直轻弹簧一端与地面相连,另一端与物块相连,物块处于静止状态。

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物块向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此过程中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B.C.D.5、水平力F方向确定,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a所示,用力F拉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小物块,在F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块的加速度a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 m/s2,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由图示可知()A.物块的质量m=2 kgB.物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C.在4 s末,物体的动量为12 kg· m/sD.在2~4 s时间内,小物块速度均匀增加6、(多选)如图甲所示,物块A、B中间用一根轻质弹簧相连,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物块A 的质量为1.2kg。

2018版高考物理人教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能力课 精品

2018版高考物理人教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能力课 精品
图4
解析 由题图可知,在 0~T2时间内 a=a0>0,若 v0≥0, 物体做匀加速运动;若 v0<0,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故选项 B、C 错误;由于在 T~2T 时间内 a=-a0,故物体做匀减 速运动且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与 0~T2时间内相同,故选项 A 错误,D 正确。
答案 D
方法技巧
图象转换问题的“三个”关键点 (1)注意合理划分运动阶段,分阶段进行图象转换。 (2)注意相邻运动阶段的衔接,尤其是运动参量的衔接。 (3)注意图象转换前后核心物理量间的定量关系,这是图象转 换的依据。
解得 vb=8 m/s 从 t=0 时刻起经过 3 s,a 车和 b 车的位移分别为: a 车的位移 xa=vat=6 m b 车的位移 xb=vb+2 vb′t=15 m 因 t=3 s 时,a 车和 b 车到达同一位置, 则 t=0 s 时 a 车和 b 车的距离 x0=xb-xa=9 m
答案 9 m
3~4 s内物体做反向减速运动,4 s末速度为零,位移为零,所 以D中的位移一定为零,选项D错误。 答案 C
角度2 图象信息类问题 这类问题是对某一物理情景给出某一物理量的具体变化图 象,由图象提取相关信息或将图象反映的物理过程“还原” 成数学表达形式从而对问题做出分析判断作答。
【真题示例2】 (2014·全国卷Ⅱ,14)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 同向行驶。在 t=0 到 t=t1 的时间内,它们的 v-t 图象如图 2 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
2.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 常见情形:物体A追物体B,开始二者相距x0,则 (1)A追上B时,必有xA-xB=x0,且vA≥vB。
(2)要使两物体恰不相撞,必有xA-xB=x0,且vA≤vB。
角度 1 与运动图象相结合的追及相遇问题 【真题示例5】 (2016·全国卷Ⅰ,21)(多选)甲、乙两车在平

高中物理复习提升-运动学问题的图像解法

高中物理复习提升-运动学问题的图像解法

1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木块A 、B ,用轻弹簧连接,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开始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现用水平恒力F 推木块A ,则弹簧在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A 、A 、B 速度相同时,加速度A B a a =,B 、A 、B 速度相同时,A B a a >C 、A 、B 加速度相同时,A B υυ>D 、A 、B 加速度相同时,A B υυ<.2. 一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 、B 、C 三点,AB =BC 。

物体在AB 段加速度为a 1,在BC 段加速度为a 2,且物体在B 点的速度为2A C B υυυ+=,则A .a 1> a 2B .a 1= a 2C .a 1< a 2D .不能确定3. 汽车由甲地从静止出发沿平直公路驶向乙地停下。

在这段时间内,汽车可做匀速运动,也可做加速度为a 匀变速运动。

已知甲、乙两地相距S,那么要使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所用时间最短,汽车应如何运动?最短时间为多少?4.物体A 、B 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

A 以10m s 的速度匀速前进,B 以22m s 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求A 、B 再次相遇前两物体间的最大距离。

B FAυ竖直上抛,T秒后小球B以相同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上抛,则5.小球A从地面以初速度两小球相遇的时间及相遇处距离地面的高度分别为多少?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υ后,再匀速行驶一段6.火车从某站出发,开始以加速度1a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

如果火车经过的位移为s,则火时间,然后又以大小为2车运动时间为多少?υ,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7.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的行驶,速度均为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

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的距离为s,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多少?υ在地面上某处竖直向上抛出A球,当8. 有A、B、C三个完全一样的小球,先以初速度υ竖直向上抛出B球,当A、B球在A球到达最高点的瞬时,又在同一地点以同一初速度υ沿同一直线向上抛出C球。

2018版 高中物理 图像 知识梳理

2018版 高中物理 图像 知识梳理

2018版高中物理图像知识梳理2018版高中物理图像知识梳理 (1)◆ 运动学图象的理解和应用 (2)1.x-t图象 (2)2.v-t图象 (2)3.对两种图象的理解 (2)◆ 三种模型(绳杆簧)对比 (2)◆ 连接体问题的情景拓展 (3)◆ 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 (3)◆ 绳(杆)端速度分解模型 (5)◆ 机车的两种启动模型 (5)◆ 用F-x图象求变力做功 (6)◆ 等量同种和异种点电荷的电场强度的比较 (6)◆ 静电场中图象问题几种常见图象的特点及规律 (6)◆ 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 (7)◆ 两个等量同种点电荷电场 (9)◆ I-U图线 (11)◆ 对伏安特性曲线的理解 (12)◆ 电源的输出功率 (12)◆ 电源和电阻U-I图象的比较 (12)◆ 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运动的三种常见情形 (13)◆ 切割的“有效长度” (14)远距离高压输电的几个基本关系 (15)◆ 极限频率逸出功遏制电压最大初动能图像 (15)◆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16)◆ 分子力、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17)◆ 气体实验定律 (17)◆ 气体状态变化的图象问题 (17)◆运动学图象的理解和应用1.x-t图象(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斜率意义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②切线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2.v-t图象(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斜率意义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3)面积意义①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②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方向.3.对两种图象的理解(1)x-t图象、v-t图象都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图象中各点的坐标值x、v与t一一对应.(2)x-t图象、v-t图象的形状由x与t、v与t的函数关系决定.(3)无论是x-t图象还是v-t图象,所描述的运动都是直线运动.◆三种模型(绳杆簧)对比柔软,只能发生微小形既可伸长,也可压缩,◆连接体问题的情景拓展1.2.3.◆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1.常见的动力学图象v-t图象、a-t图象、F-t图象、F-a图象等.2.图象问题的类型(1)已知物体受的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要求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2)已知物体的速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要求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3)由已知条件确定某物理量的变化图象.3.解题策略(1)分清图象的类别:即分清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明确其物理意义,掌握物理图象所反映的物理过程,会分析临界点.(2)注意图线中的一些特殊点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图线与横、纵坐标的交点,图线的转折点,两图线的交点等.(3)明确能从图象中获得哪些信息:把图象与具体的题意、情境结合起来,应用物理规律列出与图象对应的函数方程式,进而明确“图象与公式”“图象与物体”间的关系,以便对有关物理问题作出准确判断.利用表达式判断图象形状当根据物理情景分析物体的x-t图象、v-t图象、a-t图象、F-t图象、E-t图象等问题,或根据已知图象确定相应的另一图象时,有时需借助相应的函数表达式准确判断,其思路如下:(1)审题,了解运动情景或已知图象信息.(2)受力分析,运动分析(若是“多过程”现象,则分析清楚各“子过程”的特点及“衔接点”的数值).(3)根据物理规律确定函数关系式(常用规律: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规律、功能关系等).(4)根据函数特点判断相应图象是否正确(要弄清所导出的待求量表达式的意义,如变化趋势、截距、斜率等的物理含义).纵观全国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以图象的方式考查牛顿第二定律是一类很重要的题目,此类问题要求考生具备理解图象所给予的信息和破译图象信息的能力,图象的形式以v-t、a-t、F-t图象居多,考查最多的是v-t图象,题型既有选择题也有计算题,难度中等.1.明确常见图象的意义,如下表:2.图象类问题的实质是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以牛顿第二定律F=ma为纽带,理解图象的种类,图象的轴、点、线、截距、斜率、面积所表示的意义.运用图象解决问题一般包括两个角度:(1)用给定图象解答问题;(2)根据题意作图,用图象解答问题.在实际的应用中要建立物理情景与函数、图象的相互转换关系.◆ 绳(杆)端速度分解模型1.模型特点沿绳(杆)方向的速度分量大小相等.2.思路与方法合速度→绳(杆)拉物体的实际运动速度v分速度→⎩⎪⎨⎪⎧其一:沿绳(杆)的速度v 1其二:与绳(杆)垂直的分速度v 2 方法:v 1与v 2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3.解题的原则把物体的实际速度分解为垂直于绳(杆)和平行于绳(杆)两个分量,根据沿绳(杆)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等求解.常见的模型如图11所示.图11◆ 机车的两种启动模型◆ 用F -x 图象求变力做功在F -x 图象中,图线与x 轴所围“面积”的代数和就表示力F 在这段位移所做的功,且位于x 轴上方的“面积”为正,位于x 轴下方的“面积”为负,但此方法只适用于便于求图线所围面积的情况(如三角形、矩形、圆等规则的几何图).◆ 等量同种和异种点电荷的电场强度的比较◆ 静电场中图象问题几种常见图象的特点及规律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1.电场特征(1)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电场线的特征是:电场线大部分是曲线,起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有三条电场线是直线.如图16所示.图16(2)在两电荷连线上,连线的中点电场强度最小但是不等于零;连线上关于中点对称的任意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同,都是由正电荷指向负电荷;由连线的一端到另一端,电场强度先减小再增大.以两电荷连线为x轴,关于x=0对称分布的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的E-x 图象是关于E轴(纵轴)对称的U形图线,如图17所示.图17图18(3)在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电场强度以中点处最大;中垂线上关于中点对称的任意两点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同,都是与中垂线垂直,由正电荷指向负电荷;由中点至无穷远处,电场强度逐渐减小.以两电荷连线中垂线为y轴,关于y=0对称分布的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在中垂线上的E-y图象是关于E轴(纵轴)对称的形图线,如图18所示.2.电势特征(1)沿电场线,由正电荷到负电荷电势逐渐降低,其等势面如图19所示.若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在两电荷连线上的中点处电势为零.图19(2)中垂面是一个等势面,由于中垂面可以延伸到无限远处,所以若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在中垂面上电势为零.(3)若将两电荷连线的中点作为坐标原点,两电荷连线作为x轴,则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势φ随x变化的图象如图20所示.图20两个等量同种点电荷电场1.电场特征(1)电场线大部分是曲线,起于正电荷,终止于无穷远;只有两条电场线是直线.(如图22所示)图22(2)在两电荷连线上的中点电场强度最小为零;连线上关于中点对称的任意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都是指向中点;由连线的一端到另一端,电场强度先减小到零再增大.(3)若以两电荷连线中点作为坐标原点,沿两电荷连线作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分布的两个等量同种点电荷在连线方向上的E-x图象是关于坐标原点对称的图线,两个等量正点电荷的E-x图象如图23所示的曲线.图23(4)在两等量同种电荷的连线中垂线上,以中点最小为零;中垂线上关于中点对称的任意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都沿着中垂线指向无穷远处;在中垂线上由中点至无穷远处,电场强度先从零开始增大再减小至零,其间必有一个位置场强最大.若把中垂线作为y轴,沿中垂线方向的E-y图象大致如图24所示的曲线.图242.电势特征(1)两个等量正点电荷电场中各点电势均为正值,两个等量负点电荷电场中各点电势均为负值,两个等量正点电荷电场的等势面如图25所示.图25(2)在两个等量正点电荷连线上,由连线的一端到另一端电势先降低再升高,中点处电势最低但不为零,电势φ随x变化的图象大致如图26所示.图26图27(3)在两个等量正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中点处电势最高,由中点至无穷远处逐渐降低至零.若把中垂线作为y轴,沿中垂线方向的φ-y图象大致如图27所示的曲线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I-U图线(1)I-U图线:以电流为纵轴、电压为横轴所画出的导体上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曲线称为I -U图线,如图1所示.图1(2)电阻的大小:图线的斜率k=IU=1R,图中R1>R2.(3)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是直线的电学元件,适用欧姆定律.(4)非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为曲线的电学元件,不适用欧姆定律.◆对伏安特性曲线的理解图4(1)图线a、e、d、f表示线性元件,b、c表示非线性元件.(2)在图甲中,斜率表示电阻的大小,斜率越大,电阻越大,R a>R e.在图乙中,斜率表示电阻倒数的大小.斜率越大,电阻越小,R d<R f.(3)图线b的斜率变小,电阻变小,图线c的斜率变大,电阻变小.注意:曲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不是电阻或电阻的倒数.根据R=UI,电阻为某点和原点连线的斜率或斜率的倒数.◆电源的输出功率(1)任意电路:P出=IU=IE-I2r=P总-P内.(2)纯电阻电路:P出=I2R=E2R(R+r)2=E2(R-r)2R+4r.(3)纯电阻电路中输出功率随R的变化关系①当R=r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为P m=E2 4r.②当R>r时,随着R的增大输出功率越来越小.③当R<r时,随着R的增大输出功率越来越大.④当P出<P m时,每个输出功率对应两个外电阻R1和R2,且R1R2=r2.⑤P出与R的关系如图2所示.图2◆电源和电阻U-I图象的比较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运动的三种常见情形(1)直线边界(进出磁场具有对称性,如图2所示)图2(2)平行边界(存在临界条件,如图3所示)图3(3)圆形边界(沿径向射入必沿径向射出,如图4所示)切割的“有效长度”公式中的l为有效切割长度,即导体在与v垂直的方向上的投影长度.图1中有效长度分别为:图1甲图:沿v1方向运动时,l=cd;沿v2方向运动时,l=cd·sin β;乙图:沿v1方向运动时,l=MN;沿v2方向运动时,l=0;丙图:沿v1方向运动时,l=2R;沿v2方向运动时,l=0;沿v3方向运动时,l=R.◆ 远距离高压输电的几个基本关系图2(1)功率关系:P 1=P 2,P 3=P 4,P 2=P 损+P 3.(2)电压、电流关系:U 1U 2=n 1n 2=I 2I 1,U 3U 4=n 3n 4=I 4I 3,U 2=ΔU +U 3,I 2=I 3=I 线.(3)输电电流:I 线=P 2U 2=P 3U 3=U 2-U 3R 线. (4)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P 损=I 线ΔU =I 2线R 线=(P 2U 2)2R 线. 当输送功率一定时,输电电压增大到原来的n 倍,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就减小到原来的1n 2.自耦变压器(如家用调压变压器),铁芯上只有一个线圈,可升压,也可降压.如图14甲、乙所示.◆ 极限频率逸出功 遏制电压 最大初动能图像①极限频率:图线与②逸出功:图线与W ③普朗克常量:图线的斜率强度不同的光,①遏止电压②饱和光电流③最大初动能:颜色不同时,①遏止电压②饱和光电流③最大初动能①极限频率②遏止电压③普朗克常量荷量的乘积,即反向电压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1)物质分子间存在空隙,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实际表现出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2)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变化得快;(3)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线由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关系图线(如图1所示)可知:图1①当r=r0时,F引=F斥,分子力为零;②当r>r0时,F引>F斥,分子力表现为引力;③当r<r0时,F引<F斥,分子力表现为斥力;④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r0(约为10-9 m)时,分子力很弱,可以忽略不计.◆ 分子力、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分子力F 、分子势能E p 与分子间距离r 的关系图线如图3所示(取无穷远处分子势能E p =0).图3(1)当r >r 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r 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 (2)当r <r 0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r 减小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 (3)当r =r 0时,分子势能最小.◆ 气体实验定律◆ 气体状态变化的图象问题1.气体实验定律图象对比(质量一定)等温变化在由大,故远离原点的等温线对应的温度高,象是通过原点的直线,斜率越大则温度越高,所以等容变化的直线,由图线斜率小,所以等压变化的的直线,由时斜率小,所以2.利用垂直于坐标轴的线作辅助线去分析同质量、不同温度的两条等温线,不同体积的两条等容线,不同压强的两条等压线的关系.例如图5中A、B是辅助线与两条等容线的交点,可以认为从B状态通过等温升压到A状态,体积必然减小,所以V2<V1.。

高中物理力学思维导图(可打印)

高中物理力学思维导图(可打印)

力学知识结构图力的概念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所以每一个实在的力都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矢量性力的矢量性表现在它不仅有大小和方向,而且它的运算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

效果力的作用效果表现在,使物体产生形变以及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两个方面。

力的合成与分解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如果与几个力的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这个力的分力。

由分力求合力的运算叫力的合成;由合力求分力的运算叫力的分解。

重力由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

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大小G =mg 。

g 为重力加速度,由于物体到地心的距离变化和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周围各地g 值不同。

在地球表面,南极与北极g 值较大,赤道g 值较小;通常取g=9.8米/秒2。

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几何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吸引力叫万有引力,2RMm GF 。

通常取引力常量G =6.67×10-11牛·米2/千克2。

物体的重力可以认为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

弹力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且发生了形变的物体之间。

支持面上作用的弹力垂直于支持面;绳上作用的弹力沿着绳的收缩方向。

胡克定律F=kx ,k 称弹簧劲度系数。

滑动摩擦力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时,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其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其大小f=μN 。

N 为接触面间的压力。

μ为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决定。

静摩擦力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产生相对运动趋势时,沿接触面产生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的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随两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强弱,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变化。

“最大静摩擦力”的具体值,因两物体的接触面材料情况和压力等因素而异。

摩擦力三种常见的力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衡量惯性的大小的物理量是质量。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运动学图像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运动学图像

运动学图像一、基本运动学图像:x-t图像、v-t图像、a-t图像运动x-t图像v-t图像a-t图像图像物理意义图线斜率面积纵轴截距两线交点若v-t图像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说明物体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a-t图像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说明物体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运动学图像六个看:一看“轴”,二看“线”,三看“斜率”,四看“面”,五看“截距”,六看“特殊值”。

(1)“轴”:纵、横轴所表示的物理量,特别要注意纵轴是位移x,还是速度v。

(2)“线”:线反映运动性质,如x-t图像为倾斜直线表示匀速运动,v-t图像为倾斜直线表示匀变速运动。

(3)“斜率”:“斜率”往往代表一个物理量.x-t图像斜率表示速度;v-t图像斜率表示加速度。

(4)“面”即“面积”:主要看纵、横轴物理量的乘积有无意义.如x-t图像面积无意义,v-t图像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

(5)“截距”:初始条件。

初始位置x0或初速度v0。

(6)“特殊值”:如交点,x-t图像交点表示相遇,v-t图像交点表示速度相等(不表示相遇)。

典型例题【例1】如图所示是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x-t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t1B.两车都运动起来后甲的速度大C.当t=t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D.当t=t3时,两物体相距x1【变式1】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质点以20 m/s的速度匀速运动B.B质点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C.B质点最初4 s做加速运动,后4秒做减速运动D.A、B两质点在4 s末相遇【例2】日本在2013年9月中旬用“艾普西龙”号固体燃料火箭成功发射了一颗卫星.此前多次发射均告失败.若某次竖直向上发射时火箭发生故障,造成火箭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0~1 s内火箭匀速上升B.1 s~2 s火箭静止不动C.3 s末火箭回到出发点D.5 s末火箭恰好回到出发点【变式2】某跳伞运动员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机上跳下,他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在空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t图像如图,则下列关于他的运动情况分析正确的是()A.0~10 s加速度向下,10 s~15 s加速度向上B.0~10 s、10 s~15 s内都在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速运动C.0~10 s内下落的距离大于100 mD.10 s~15 s内下落的距离大于75 m【例3】如图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像和速度(v)-时间(t)图像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B.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C.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变式3】物体甲的x-t图像和物体乙的v-t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甲在整个t=6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B.甲在整个t=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C.乙在整个t=6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D.乙在整个t=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例4】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2017年高频考点解密高考物理第1辑力与运动:考点5 动

2017年高频考点解密高考物理第1辑力与运动:考点5 动

物理公式与物理图象的结合是一种重要题型,也是高考的重点及热点。

1.常见的图象v–t图象,a–t图象,F–t图象,F–x图象,F–a图象等。

2.图象间的联系加速度是联系v–t图象与F–t图象的桥梁。

3.图象的应用(1)已知物体在一过程中所受的某个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要求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2)已知物体在一运动过程中速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要求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3)通过图象对物体的受力与运动情况进行分析。

4.解题策略(1)弄清图象斜率、截距、交点、拐点的物理意义。

(2)应用物理规律列出与图象对应的函数方程式,进而明确“图象与公式”、“图象与物体”间的关系,以便对有关物理问题作出准确判断。

5.分析图象问题时常见的误区(1)没有看清纵、横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

(2)不注意坐标原点是否从零开始。

(3)不清楚图线的点、斜率、面积等的物理意义。

(4)忽视对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分析。

6.动力学中图象的实质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求解这类问题的关键是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理解图象的轴、点、线、截、斜、面六大功能。

7.动力学中图象特例——运动图象物理意义的理解(1)一看“轴”:先要看清两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即图象是描述哪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2)二看“线”:图象表示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和规律。

在v-t图象和x-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分别表示物体的速度和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运动情况。

(3)三看“斜率”:x-t图象中斜率表示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v-t图象中斜率表示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4)四看“面积”:即图线和坐标轴所围的面积,也往往代表一个物理量,这要看两物理量的乘积有无意义。

例如v和t的乘积vt=x有意义,所以v-t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x-t图象与横轴所围“面积”无意义。

(5)五看“截距”:截距一般表示物理过程的初始情况,例如t=0时的位移或速度。

(6)六看“特殊点”:例如交点、拐点(转折点)等。

[配套K12]2017年高考物理(热点+题型全突破)专题3.3 动力学中的两大类基本问题与图像问题(

[配套K12]2017年高考物理(热点+题型全突破)专题3.3 动力学中的两大类基本问题与图像问题(

专题3.3 动力学中的两大类基本问题与图像问题一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1.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方法: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知道物体的初始条件,根据运动学公式,就可以求出物体物体在任一时刻的速度和位置,也就求出了物体的运动情况.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方法: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由运动学公式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确定物体的合外力,从而求出未知力或与力相关的某些量.可用程序图表示如下:3.解决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应把握的关键(1)两类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和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2)一个“桥梁”——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力的桥梁。

4.解决动力学基本问题时对力的处理方法(1)合成法:在物体受力个数较少(2个或3个)时一般采用“合成法”(2)正交分解法:若物体的受力个数较多(3个或3个以上),则采用“正交分解法”。

【典例1】航模兴趣小组设计出一架遥控飞行器,其质量m =2㎏,动力系统提供的恒定升力F =28 N。

试飞时,飞行器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

设飞行器飞行时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g取10m/s2。

(1)第一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1 = 8 s 时到达高度H = 64 m。

求飞行器所阻力f的大小;(2)第二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2 = 6 s 时遥控器出现故障,飞行器立即失去升力。

求飞行器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3)为了使飞行器不致坠落到地面,求飞行器从开始下落到恢复升力的最长时间t3。

【答案】⑴4N ⑵42m ⑶2.1S【解析】(2)第二次飞行中,设失去升力时的速度为1v ,上升的高度为1s 匀加速运动221121t a s =设失去升力后的速度为2a ,上升的高度为2s 由牛顿第二定律2ma f mg =+211t a v =22122a v s = 解得)(4221m s s h =+=(3)设失去升力下降阶段加速度为3a ;恢复升力后加速度为4a ,恢复升力时速度为3v 由牛顿第二定律 3ma f mg =-F+f-mg=ma 4且22333422v v h a a += V 3=a 3t 3解得t 3(s)(或2.1s) 【典例2】如图所示,一个竖直固定在地面上的透气圆筒,筒中有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其下端固定,上端连接一质量为m 的薄滑块,圆筒内壁涂有一层新型智能材料——ER 流体,它对滑块的阻力可调。

高一物理上册 运动和力的关系(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1)

高一物理上册 运动和力的关系(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1)

一、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甲所示,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 =0.2kg 的小球从弹簧上端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从它接触弹簧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其速度v 和弹簧压缩量∆x 的函数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A 为曲线的最高点,小球和弹簧接触瞬间的机械能损失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5N/mB .当∆x =0.3m 时,小球处于失重状态C .小球刚接触弹簧时速度最大D .从接触弹簧到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C .由小球的速度图象知,开始小球的速度增大,说明小球的重力大于弹簧对它的弹力,当△x 为0.1m 时,小球的速度最大,然后减小,说明当△x 为0.1m 时,小球的重力等于弹簧对它的弹力。

则有k x mg ∆=解得0.210N/m 20.0N/m 0.1mg k x ⨯===∆ 选项AC 错误;B .当△x =0.3m 时,物体的速度减小,加速度向上,说明物体处于超重状态,选项B 错误;D .图中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由图可知,从接触弹簧到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选项D 正确。

故选D 。

2.如图甲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质量为M 且足够长的长木板,木板上面叠放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块。

现对长木板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 =3t (N )时,两个物体运动的a --t 图象如图乙所示,若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线Ⅰ是小物块运动的a --t 图象B .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C .长木板的质量M =1 kgD .小物块的质量m =2 kg【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 .根据乙图可知,在3s 以后,m 与M 开始发生相对运动,m 的加速度不变,其大小为23m/s ,所以Ⅰ是长木板的—a t 图象,故A 错误;B .设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23m/s m a g μ==解得0.3μ=故B 正确;CD .当3s t >时,以M 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 mg Ma μ-=即kt mg Ma μ-=解得3mg a t M M μ=- 由此可得332M = 解得2kg M =在3s 内,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可得F M m a =+()即3()1M m =+⨯所以1kg m =故CD 错误。

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力学专题提升专题01运动学图像问题x_t图与v_t图

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力学专题提升专题01运动学图像问题x_t图与v_t图

③若 ,则相遇两次,设 时刻,两物体
第一次相遇,则 时刻两物体第二次相遇
匀速追匀加速
匀减速追匀加速
【专练提升】
1、(多项选择)一遥控玩具小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时刻图象如下图,那么()
A.15 s内汽车的位移为30 m
B.20 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为1 m/s
C.前10 s内汽车的速度为3 m/s
7.5 m处,选项A、C错误,选项B正确;在1~3 s内两车位移相同,由图象甲可求位移x= ×(10+30)×2 m=40 m,选项D正确
典例8如图是直升机由地面起飞的速度图象,试计算直升性能抵达的最大高度及25 s时直升机所在的高度是多少?
【答案】600 m500 m
5 v-t图像的综合运用
典例9图所示是A、B两物体从同一地址动表示相应时刻物体速度为零
面积
无意义
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物体在相应时间内发生的位移,t轴上方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为正,t轴下方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为负
交点
两图线相交说明两物体相遇
两图线相交说明两物体在此时速度相等
【典例精讲】
1.对x-t图像的熟悉:
典例1如图,折线是表示物体甲从A地向B地运动的x-t图象,直线表示物体乙从B地向A地运动的x-t
典例6如下图为甲、乙、丙三个物体相关于同一名置的x-t图象,它们向同一方向开始运动,那么在时刻t0内,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它们的平均速度相等
B.甲的平均速度最大
C.乙的位移最小
D.图象表示甲、乙、丙三个物体各自的运动轨迹
【答案】A
4利用v-t图像求位移
典例7(多项选择)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下图.已知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那么()

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一章 小专题运动图像 运动图像

高中物理必修1 第一章 小专题运动图像 运动图像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梳理深化 强基固本
多维课堂 热点突破
思维建模 素养提升
我们,还在路上……
运动图像
对运动图像的理解及应用 应用运动图像解题“六看” 1.看“轴”xv--tt图图像像纵纵轴轴表表示示位速移度 2.看“线”xv--tt图图像像上上倾倾斜斜直直线线表表示示匀匀速变直速线直运线动运动 3.看“斜率”xv--tt图图像像上上斜斜率率表表示示速加度速度
4.看“面积”xv--tt图图像像上上面图积线无和实时际间意轴义围成的“面积”表 示位移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2022年4月15日星期五2022/4/152022/4/152022/4/15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2022年4月2022/4/152022/4/152022/4/154/15/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152022/4/15April 15,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5.看“纵截距”xv--tt图图像像表表示示初初位速置度 拐点转折点一般表示从一种运动变为另一
6.看“特殊点”交种点像运上在动表x-示t图速像度上相表等示结 用速度—时间图像巧得四个运动量 (1)运动速度:从速度轴上直接读出. (2)运动时间:从时间轴上直接读出时刻,取差得到运动时间. (3)运动加速度:从图线的斜率得到加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 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反映了加速度的方向. (4)运动的位移:从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得到位移,图线与时 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第一象限的面积表示与规 定的正方向相同,第四象限的面积表示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力学专题提升专题12牛顿运动定律与图象综合问题的求解方式

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力学专题提升专题12牛顿运动定律与图象综合问题的求解方式
【答案】ABC
【提升总结】
运用图象解题的能力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读图
即从图象中获取有效信息作为解题的条件,弄清试题中图象所反映的物理进程及规律,从中获取有效信息,通常情形下,需要关注的特点量有三个层面:
第一层:关注横坐标、纵坐标
(1)确认横坐标、纵坐标对应的物理量各是什么.
(2)注意横坐标、纵坐标是不是从零刻度开始。
(1)恒力F的大小;
(2)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答案】(1)12 N(2)0.2
【解析】由图象可知物体0~2 s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a1,2~4 s做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a2.且恒力F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6 .如图甲所示,有一足够长的粗糙斜面,倾角θ=37°,一滑块以初速度v0=16 m/s从底端A点滑上斜面,滑至B点后又返回到A点.滑块运动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A.xA=h,aA=0B.Fra bibliotekA=h,aA=g
C.xB=h+ ,aB=0
D.xC=h+ ,aC=0
【答案】BC
二、关于a – t图像的分析
典例2、=如图甲所示,用一水平外力F推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θ的滑腻斜面上的物体,慢慢增大F,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随外力F转变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假设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依照图乙中所提供的信息不能计算出()
【专练提升】
1 . (多项选择)如下图,一个m=3 kg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从t=0时刻起,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在0~3 s时刻内物体的加速度a随时刻t的转变规律如下图.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那么()

高考物理:57张动图,秒懂高中物理原理!

高考物理:57张动图,秒懂高中物理原理!

高考物理:57张动图,秒懂高中物理原理!物理不像语文或者英语,文科的东西记的东西偏多,理解的成分偏少,但物理理解的成分很重,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反而很少。

要想把物理学好,先要把简单的概念弄懂、简单的题目做会。

任何复杂的题目都离不开最简单的原理。

据同学们的反馈,物理存在的问题,大多数是无法理解物理模型,所以下面整理了一些关于高中物理知识的概念动图,有助于理解。

运动学1.位移和路程的关系是什么?2.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都相等的直线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这种说法对么?3.上下两幅图的加速度之比是多少?4.仔细观察动图,空中的物体和落地的物体有什么特点?5.枪口正对着猴子还是猴子的下方,上方?6.从下图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摩擦力7.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8.物块所受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大小是如何变化的?9.还记得传送带模型是什么吗?记得二级结论吗?力的合成与分解10.两个力合力的大小范围是什么?动力学11.如果水平面光滑且无穷长小车将做何种运动?12.突然拉动小车,小车上的物块为什么向后倾倒,突然停止,为什么物块又向前倾倒?13.通过三幅动图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14.随着托盘中沙子质量增加,物块的加速度如何变化?15.雨滴下落的实际情况是这样的相互作用16.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是什么?17.图中两个弹簧的弹力大小是否一样?若一样,为什么?18.自行车前后轮所受力的方向是什么?圆周运动19.红色箭头表示什么物理量,注意红色箭头的大小和方向的变化20.近日点与远日点的速度关系是什么?机械能守恒定律21.图中选谁为机械能守恒的研究对象22.四根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是否相同?23.图中小球为什么能上升到等高位置动量守恒定律24.两小车的速度关系是?25.图中炮和炮弹的系统能量是否守恒26.弹性碰撞的结果表达式你还记得么?27.人船模型的适用条件和结论还记得么?28.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两个小时是否是弹性碰撞?机械振动29.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加速度、速度、势能和动能随位移是如何变化的?30.单摆的周期与质量的关系是?31.单摆的周期与摆角的关系是?32.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是?33.单摆的周期与重力加速度的关系是?34.简谐运动的图像35.单摆的振动图像36.单摆的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化37.阻尼振荡的周期是否变化?38.最强大脑中的吕飞龙把玻璃杯吹破,利用了什么物理学原理?机械波39.机械波传播的是什么?质点的振动周期和传播周期的关系是?各质点的起振方向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40.纵波的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与横波有何不同?41.仔细观察波的传播与各质点振动的特点42.波峰与波谷43.波的叠加原理是什么?44.波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什么?45.薄膜干涉形成的彩色条纹46.双缝干涉光路47.以匀速v行驶的汽车反向射出一枚速度大小也为v的子弹——速度的相对性48.单摆的机械能守恒,有惊无险49.动量守恒经典实验50.不断增大入射角,折射光消失,全反射51.布朗运动的原因52.匀速圆周运动和单摆周期运动的关系53.折射使池水变浅,注意光线方向54.慢镜头观察弹性形变55.弹簧各部分加速度如何?再进行受力分析看看!56.电荷能吸引细小水流,这是为什么呢?57.传说中的羽落术,其实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1 运动学图像问题(x-t图与v-t图)【专题概述】
用图像来描述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

图像是一种直观且形象的语言和工具,它运用数和形的巧妙结合,恰当地表达各种现象的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

运用图像解题的能力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读图
2、作图和用图
依据物体的状态和物理过程所遵循的物理规律,作出与之对应的示意图或数学函数图像来研究和处理问题。

【典例精讲】
1. 对x-t图像的认识:
典例1 如图,折线是表示物体甲从A地向B地运动的x-t图象,直线表示物体乙从B 地向A地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2~6 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为5 m/s
C.从计时开始至甲、乙相遇的过程中,乙的位移大小为60 m
D.在t=8 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
【答案】B
典例2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x-t图象,下列关于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出发
B.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位置出发
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小
D. t2时刻两个物体速度相同
【答案】C
2、与s-t有关的追赶问题;
典例3如图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A、B两质点的x-t图象,由图可知( )
A.t=0时,A在B后面
B.B质点在t2秒末追上A并在此后跑在A的前面
C.在0~t1时间内B的运动速度比A大
D.A质点在0~t1做加速运动,之后做匀速运动
【答案】B
【解析】由图象可知,t=0时,B在A后面,故A错误;B质点在t2秒末追上A并在此后跑在A的前面,B正确;在0~t1时间内B的斜率小于A,故B的运动速度比A小,C错误;A质点在0~t1时间内做匀速运动,之后处于静止状态,故D错误
典例4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两车相距
B.t1时刻乙车追上甲车
C.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D.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答案】B
【解析】由图知,0到t1时间内,乙车在甲车后面追赶,t1时刻追上甲车,A错误,B
正确;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t1时刻乙车速度大于甲车速度,C错误;0到t1时间内,两车位移相等,时间相等,根据=知,两车平均速度相等,D错误.
3 变速运动的x-t图像;
典例5物体沿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4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s 为 ( )
A.s=2 m B.s=4 m
C.s=10 m D.s>10 m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物体在前2 s内位移是4 m,后2 s内位移是-6 m,所以在0~4 s 内物体通过的路程s为10 m,故选C
典例6 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个物体相对于同一位置的x-t图象,它们向同一方向开始运动,则在时间t0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的平均速度相等
B.甲的平均速度最大
C.乙的位移最小
D.图象表示甲、乙、丙三个物体各自的运动轨迹
【答案】A
4 利用v-t图像求位移
典例7 (多选) 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 -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则( )
A.在t=1 s时,甲车在乙车后
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处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 s
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
【答案】BD
【解析】在t=3 s时,两车并排,由图可得在1~3 s内两车发生的位移大小相等,说明在t=1 s时,两车并排,由图象可得前1 s乙车位移大于甲车位移,且位移差Δx=x2-x1=7.5 m,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处,选项A、C错误,选项B正确;在1~3 s 内两车位移相同,由图象甲可求位移x=×(10+30)×2 m=40 m,选项D正确典例8 如图是直升机由地面起飞的速度图象,试计算直升机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及25 s 时直升机所在的高度是多少?
【答案】600 m 500 m
5 v-t图像的综合运用
典例9图所示是A、B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相同的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
A.A比B早出发5 s
B.第15 s末A、B速度相等
C.前15 s内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50 m
D.第10 s末A、B位移之差为75 m
【答案】D
6 利用图像求追击相遇问题:
典例10 在水平轨道上有两列火车A和B,相距s,A车在后面做初速度为、加速度大小为2a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而B车同时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运动方向相同。

要使两车不相撞,求A车的初速度满足什么条件。

【答案】v0<
【解析】:利用速度-时间图像求解,先作A、B两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其图像如图乙所示,设经过t时间两车刚好不相撞,则
对A车有v A=v=v0-2at
对B车有v B=v=at
以上两式联立解得t= 
经t时间两车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差,即为原来两车间的距离s,它可用图中
的阴影面积表示,由图像可知
s== = 
所以要使两车不相撞,A车的初速度v0应满足的条件是 v0<。

【总结提升】
利用图像解题的关键是要灵活的运用图像的斜率,交点、以及面积所代表的物理意义来分析问题、在追击相遇中利用图像解题更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追击相遇问题,可总结如下:
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
速度大者追速度小者

①若
②若

③若
【专练提升】
1、(多选)一遥控玩具小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15 s内汽车的位移为30 m
B. 20 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为1 m/s
C.前10 s内汽车的速度为3 m/s
D.前25 s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
【答案】ABC
2、(多选)如图所示是A、B两运动物体的位移图象,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两物体开始时相距100 m,运动方向相同
B.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5 m/s
C.A、B两物体运动8 s时,在距A的出发点60 m处相遇
D.A物体在运动中停了6 s
【答案】BC
3、 (多选)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即x-t图象如图所示,甲图象过O点的切线与AB平行,过C点的切线与OA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两车相遇前,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B. 0~t2时间内甲车的瞬时速度始终大于乙车的瞬时速度
C.甲车的初速度等于乙车在t3时刻的速度
D.t3时刻甲车在乙车的前方
【答案】AC
【解析】图象的纵坐标表示物体所在的位置,图象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可知,0~t1时间甲的斜率大于乙,之后甲的斜率小于乙,A正确,B错误;由题知,甲图象过O点的切线与AB平行,则甲车的初速度等于乙车在t3时刻的速度,C正确;t3时刻两车的位置坐标相
教育是最好的老师,小学初中高中资料汇集
专注专业学习坚持不懈勇攀高峰11 同,两车处在同一位置,D 错误
4、(多选)质点做直线运动,其x -t 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质点在0~20 s 内的平均速度为0.8 m/s
B .质点在0~20 s 内的平均速度为1 m/s
C .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
D .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
A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