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课时分层作业:11 谏逐客书 与妻书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同步测试 第5单元 11谏逐客书与妻书 作业
谏逐客书 与妻书【基础测评】1.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举.地千里 举:攻克 B .王者不却.众庶 却:拒绝 C .汝可以模拟..得之 模拟:想象 D .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念:思念 【答案】D【解析】“念”同“廿”,二十。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必不能禁.失吾之悲重刑法以禁.之B .⎩⎪⎨⎪⎧ 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C .⎩⎪⎨⎪⎧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竟.日不出门D .⎩⎪⎨⎪⎧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也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答案】D【解析】A .动词,忍受/动词,禁止。
B .动词,请求/动词,告诉。
C .动词,完成/副词,全、终。
D .均是名词,书信。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汝之有身也A.亦以.天下人为念B.国以.富强C.汝不必以.无侣悲D.以.今日事势观之【答案】C【解析】A.介词,把。
B.连词,因此。
C.与例句中的“以”都是连词,因为。
D.介词,拿。
4.下列加点的词语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卒不忍独善.其身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③汝幸而偶.我④西.取由余于戎⑤移.风易俗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B【解析】①②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③是名词用作动词,④是名词用作状语,⑤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5.下列对课文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谏逐客书》“西蜀丹青不为采”中的“丹青”,丹、青本是两种可作颜料的矿物,因为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丹青成为绘画艺术的代称,后也可指代史册、史籍。
B.《谏逐客书》“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中的“黔首”,是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谓。
当时平民用黑巾裹头,称为“黔首”,后来成了平民的代称。
C.《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中的“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
谏逐客书、与妻书文言现象、句子翻译、默写习题【高中部编版必修下册第11课】
必修下册第十一课《谏逐客书》《与妻书》习题及答案班级:姓名:说明:最新部编版必修下册教材,第十一课共两篇古文,集中整理了两篇文章的文言现象、理解性默写、重点句子翻译习题。
一、《谏逐客书》【习题】一)文言现象积累: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①遂散六国之从:②四君却客而不内:③而陛下说之,何也?:④西蜀丹青不为采:⑤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2、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至今治.强:②西.取由余于戎:③西.并巴蜀:④使之西.面事秦:⑤使之西面事.秦:⑥蚕.食诸侯:⑦娱.心意、说耳目者:⑧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⑨故能明.其德:⑩却宾客以业.诸侯:⑪强公室:3、重点加点文言词释义①窃.以为过矣:②窃以为过.矣:③移.风易俗:④举.地千里:⑤拔.三川之地:⑥包.九夷:⑦制.鄢、郢:⑧遂散.六国之从:⑨功施.到今:⑩杜私门..:⑪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⑫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⑬今陛下致.昆山之玉,:⑭服.太阿之剑:⑮树.灵鼍之鼓:⑯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⑰退.弹筝而取韶虞:⑱非秦者去.:⑲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⑳是以太山不让.土壤:㉑故能成.其大:㉒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㉓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㉔今逐客以.资敌国:㉕不可得.也:4、特殊句式①东得百里奚于宛:②遂霸西戎:③国以富强:④百姓乐用:⑤东据成皋之险:⑥江南金锡不为用:⑦西取由余于戎:二)理解性默写:1、作者以秦国历史上的四位君主的功业为事实论据,进行概括并得出成功的原因:,。
2、作者罗列秦王所喜爱的异国奇珍异宝及音乐,顺理成章地点出秦王对珍宝喜爱的原因:,。
3、作者认为秦王选取人才的原则是,。
如此重物轻人,决非一代英主所当为。
4、作者认为三王五帝无敌的原因就是能兼容并包,就像,故能成其大;,故能就其深。
5.《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即认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6.《谏逐客书》中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直接落到统一天下这个关键问题,切近要害。
谏逐客书、与妻书习题【高中部编版必修下册第11课】
部编版必修二第十一课古文两篇习题及答案【必修下册】班级:姓名:说明:最新部编版高中必修上册教材第十一课,古文两篇。
精心编辑了两篇古文的文言现象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理解性默写、重点句子翻译、选择题、阅读习题,后附有答案。
11、谏逐客书/李斯*与妻书/林觉民一、《谏逐客书》【习题】一)文言现象积累: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①遂散六国之从:②四君却客而不内:③而陛下说之,何也?:④西蜀丹青不为采:⑤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2、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至今治.强:②西.取由余于戎:③西.并巴蜀:④使之西.面事秦:⑤使之西面事.秦:⑥蚕.食诸侯:⑦娱.心意、说耳目者:⑧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⑨故能明.其德:⑩却宾客以业.诸侯:⑪强公室:3、重点加点文言词释义①窃.以为过矣:②窃以为过.矣:③移.风易俗:④举.地千里:⑤拔.三川之地:⑥包.九夷:⑦制.鄢、郢:⑧遂散.六国之从:⑨功施.到今:⑩杜私门..:⑪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⑫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⑬今陛下致.昆山之玉,:⑭服.太阿之剑:⑮树.灵鼍之鼓:⑯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⑰退.弹筝而取韶虞:⑱非秦者去.:⑲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⑳是以太山不让.土壤:㉑故能成.其大:㉒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㉓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㉔今逐客以.资敌国:㉕不可得.也:4、特殊句式①东得百里奚于宛:②遂霸西戎:③国以富强:④百姓乐用:⑤东据成皋之险:⑥江南金锡不为用:⑦西取由余于戎:二)理解性默写:1、作者以秦国历史上的四位君主的功业为事实论据,进行概括并得出成功的原因:,。
2、作者罗列秦王所喜爱的异国奇珍异宝及音乐,顺理成章地点出秦王对珍宝喜爱的原因:,。
3、作者认为秦王选取人才的原则是,。
如此重物轻人,决非一代英主所当为。
4、作者认为三王五帝无敌的原因就是能兼容并包,就像,故能成其大;,故能就其深。
2020-2021学年语文部编版下册课件:课时作业11 谏逐客书 与妻书
解析:A项,“从”同“纵”;B项,“内”同“纳”;C 项,“说”同“悦”。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和例句一致的是( C )
例句:西.取由余于戎 A.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B.故能明.其德 C.蚕.食诸侯 D.却宾客以业.诸侯
12.请根据下面语段的主要内容,提取三个关键词语。 高新技术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给政府管理带来新的机 遇,也带来新的挑战。网络时代公众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管理 中来,并且更加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这也要求政府不断适应民 主、开放、互动的网络生活,积极探索网络时代推进政治民主、 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的方法和途径。公众是社会管理活动的共同 责任承担者,公众参与到行政管理、社会管理和法制监督过程 中,行使参与管理、监督行政的宪法权利和法定权利,形成参与 行政、合作行政、共同治理的新格局,这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潮 流。
解析:①是叙说历史。③“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 下说之”是为引出下文议论服务的。④是批评秦王驱逐客卿是 轻视人才。②⑤⑥三项是从驱逐客卿会给秦国带来危害的角度 来分析,全都属于不该驱逐客卿的原因。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A.在文章里,李斯列举了由余、百里奚、商鞅、张仪等客 卿对秦国国家强盛富强所作的贡献,以及秦王在日常生活中享 用的产于别国的物品,指出“逐客”是因噎废食的行径,必然 导致国家的危亡,由此提出延揽人才应该“河海不择细流”。
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
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 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
部编版 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 课时作业 11谏逐客书与妻书
课时作业11谏逐客书与妻书第一课时基础巩固谏逐客书一、积累运用1.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民以殷.盛殷:多,众多B.功施.到今施:施加C.是以太山不让.土壤让:辞让,拒绝D.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傅:附着、加上解析:施:延续。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D )A.遂散六国之从B.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C.而陛下说之,何也D.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解析:A项,“从”同“纵”;B项,“内”同“纳”;C项,“说”同“悦”。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和例句一致的是( C )例句:西.取由余于戎A.来.丕豹、公孙支于晋B.故能明.其德C.蚕.食诸侯D.却宾客以业.诸侯解析:C项和例句均为名词作状语。
A项,使动用法,使……来;B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明显;D项,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就霸业。
4.下面句中加点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C )A.民以.殷盛,国以.富强B.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C.是以.太山不让土壤D.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解析:A、C项,介词,因为。
B项,介词,依靠,凭借;D项,连词,来。
5.下列句子的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西取由余于戎(状语后置句)B.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省略句)C.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判断句)D.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宾语前置句)解析:D项是定语后置句。
6.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书:不是书信,而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与“表”性质类似。
B.丹青:因为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丹青成为绘画艺术的代称,后也可指代史册、史籍。
C.陛下:当臣子与帝王谈话时,不敢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阶下的侍者而告之,因而称“陛下”。
D.纵横:合纵连横,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
解析: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
谏逐客书、与妻书习题【高中部编版必修下册第11课】
部编版必修二第十一课古文两篇习题及答案【必修下册】班级:姓名:说明:最新部编版高中必修上册教材第十一课,古文两篇。
精心编辑了两篇古文的文言现象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理解性默写、重点句子翻译、选择题、阅读习题,后附有答案。
11、谏逐客书/李斯*与妻书/林觉民一、《谏逐客书》【习题】一)文言现象积累: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①遂散六国之从:②四君却客而不内:③而陛下说之,何也?:④西蜀丹青不为采:⑤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2、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至今治.强:②西.取由余于戎:③西.并巴蜀:④使之西.面事秦:⑤使之西面事.秦:⑥蚕.食诸侯:⑦娱.心意、说耳目者:⑧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⑨故能明.其德:⑩却宾客以业.诸侯:⑪强公室:3、重点加点文言词释义①窃.以为过矣:②窃以为过.矣:③移.风易俗:④举.地千里:⑤拔.三川之地:⑥包.九夷: ⑦制.鄢、郢: ⑧遂散.六国之从: ⑨功施.到今: ⑩杜私门..: ⑪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⑫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⑬今陛下致.昆山之玉,: ⑭服.太阿之剑: ⑮树.灵鼍之鼓: ⑯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 ⑰退.弹筝而取韶虞: ⑱非秦者去.: ⑲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⑳是以太山不让.土壤: ㉑故能成.其大: ㉒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㉓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㉔今逐客以.资敌国: ㉕不可得.也: 4、特殊句式 ①东得百里奚于宛: ②遂霸西戎:③国以富强: ④百姓乐用: ⑤东据成皋之险:⑥江南金锡不为用: ⑦西取由余于戎: 二)理解性默写:1、作者以秦国历史上的四位君主的功业为事实论据,进行概括并得出成功的原因: , 。
2、作者罗列秦王所喜爱的异国奇珍异宝及音乐,顺理成章地点出秦王对珍宝喜爱的原因: , 。
3、作者认为秦王选取人才的原则是 , 。
如此重物轻人,决非一代英主所当为。
谏逐客书、与妻书重点句子翻译【部编版必修下册第11课】
部编版必修二第十一课《谏逐客书》《与妻书》重点句子翻译班级:姓名:一、《谏逐客书》重点句子翻译:1、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译文:孝公推行商鞅的变法之策,改变了秦国落后的风俗,人民因此殷盛,国家因此富强,百姓甘心为国效力,诸侯各国归附听命;2、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译文:假使这四位国君拒绝客卿、闭门不纳,疏远外来之土而不用,这就不会使秦得到富强,秦国也不会有强大的威名。
3、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译文:这样做就说明,陛下所看重的,只在珠玉声色方面;而所轻视的,却是人民士众。
这不是能用来驾驭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啊!4、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译文:所以泰山不拒绝土壤,方能成为巍巍大山;河海不遗弃溪流,方能成为深水;称王的人不抛弃民众,才能表现出他的德行。
5、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译文:现在陛下却抛弃百姓以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以壮大诸侯,使天下之士退出秦国而不敢往西,裹足不敢入秦,这正是人们所说的把粮食送给强盗,把武器借给敌人啊!6、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译文:现在驱逐客卿而帮助敌国,减少本国人口而增加仇人的实力,结果在内使自己虚弱,在外又和各国诸侯结怨,象这样做而想使国家不陷于危境,这是办不到的啊!二、《与妻书》重点句子翻译:1、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翻译:然而遍地血腥阴云,满街凶狼恶犬,有几家能称心满意呢?2、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翻译:我扩充我爱你的心情,帮助天下人爱他们爱的人,这是我勇敢地(在)你之前死却不顾及你的原因。
高中部编人教版版高中必修下册第11课《谏逐客书》《与妻书》习题及答案
。
2、作者罗列秦王所喜爱的异国奇珍异宝及音乐,顺理成章地点出秦王对珍宝喜
爱的原因:
,
。
3、作者认为秦王选取人才的原则是 重物轻人,决非一代英主所当为。
,
。如此
4、作者认为三王五帝无敌的原因就是能兼容并包,就像
成其大;
,故能就其深。
,故能
5.《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 逐客卿是错误的。
,
”,即认为驱
6.《谏逐客书》中说: “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 统一天下这个关键问题,切近要害。
【习题】
一)文言现象积累: 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遂散六国之从:
⑨ 故能明.其德: ⑩ 却宾客以业.诸侯:
②四君却客而不内:
? 强公室:
③而陛下说之,何也?:
④西蜀丹青不为采:
⑤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
2、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 至今治.强: ②西.取由余于戎 : ③西.并巴蜀 : ④使之西.面事秦 : ⑤ 使之西面事.秦: ⑥ 蚕.食诸侯: ⑦ 娱.心意、说耳目者: ⑧ 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
? 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 今逐客以.资敌国: ? 不可得.也: 4、特殊句式 ①东得百里奚于宛: ②遂霸西戎: ③国以富强: ④百姓乐用: ⑤东据成皋之险: ⑥江南金锡不为用:
⑦西取由余于戎 :
二)理解性默写:
1、作者以秦国历史上的四位君主的功业为事实论据,进行概括并得出成功的原
因:
,
5、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 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6、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 也。
部编版必修下册第11课古文文言现象习题及答案
必修下册第十一课《谏逐客书》《与妻书》文言现象及答案班级:姓名:一、《谏逐客书》文言现象积累: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①遂散六国之从:②四君却客而不内:③而陛下说之,何也?:④西蜀丹青不为采:⑤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2、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至今治.强:②西.取由余于戎:③西.并巴蜀:④使之西.面事秦:⑤使之西面事.秦:⑥蚕.食诸侯:⑦娱.心意、说耳目者:⑧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⑨故能明.其德:⑩却宾客以业.诸侯:⑪强公室:3、重点加点文言词释义①窃.以为过矣:②窃以为过.矣:③移.风易俗:④举.地千里:⑤拔.三川之地:⑥包.九夷:⑦制.鄢、郢:⑧遂散.六国之从:⑨功施.到今:⑩杜私门..:⑪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⑫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⑬今陛下致.昆山之玉,:⑭服.太阿之剑:⑮树.灵鼍之鼓:⑯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⑰退.弹筝而取韶虞:⑱非秦者去.:⑲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⑳是以太山不让.土壤:㉑故能成.其大:㉒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㉓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㉔今逐客以.资敌国:㉕不可得.也:4、特殊句式①东得百里奚于宛:②遂霸西戎:③国以富强:④百姓乐用:⑤东据成皋之险:⑥江南金锡不为用:⑦西取由余于戎:【参考答案】一)文言现象积累: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①遂散六国之从:从,通假字,通“纵”,合纵。
②四君却客而不内:内,通假字,通“纳”。
③而陛下说之,何也?:说,通假字,通“悦”。
④西蜀丹青不为采:采,通假字,通“彩”,彩饰。
⑤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傅,通假字,通“附”,缀着。
2、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至今治.强:古今异义,这里是形容词,指安定,今译是动词,治理。
②西.取由余于戎。
:名作状语,向西③西.并巴蜀:名作状,向西④使之西.面事秦:名作状,向西⑤使之西面事.秦:名词作动词,侍奉⑥蚕.食诸侯:名作状,像蚕一样⑦娱.心意、说耳目者:使动,使……娱乐⑧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使动,使……愉快⑨故能明.其德:使动,使德明⑩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动,使……完成事业⑪强公室:使动,使……强大3、重点加点文言词释义①窃.以为过矣:私下②窃以为过.矣:过错③移.风易俗:改变④举.地千里:占领⑤拔.三川之地:攻取⑥包.九夷:吞并⑦制.鄢、郢:控制⑧遂散.六国之从:瓦解⑨功施.到今:延续⑩杜私门..:贵族豪门⑪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从前假使⑫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拒绝⑬今陛下致.昆山之玉,:获得⑭服.太阿之剑:佩带⑮树.灵鼍之鼓:陈设⑯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取用⑰退.弹筝而取韶虞:摒弃,不要⑱非秦者去.:离开⑲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方法⑳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排斥㉑故能成.其大:形成,实现㉒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借给㉓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赠送,给予㉔今逐客以.资敌国:来,表目的㉕不可得.也:实现4、特殊句式①东得百里奚于宛:状语后置②遂霸西戎:省略句,省略“于”③国以富强:省略句,省略“之”④百姓乐用:被动句,乐于被用⑤东据成皋之险:定语后置⑥江南金锡不为用:被动句。
部编版必修二第十一课古文古文两篇重点句子翻译
部编版必修二第十一课古文两篇重点句子翻译【必修下册】班级:姓名:11、谏逐客书/李斯*与妻书/林觉民一、《谏逐客书》重点句子翻译:1、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2、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3、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4、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5、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6、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参考答案】重点句子翻译:1、译文:孝公推行商鞅的变法之策,改变了秦国落后的风俗,人民因此殷盛,国家因此富强,百姓甘心为国效力,诸侯各国归附听命;2、译文:假使这四位国君拒绝客卿、闭门不纳,疏远外来之土而不用,这就不会使秦得到富强,秦国也不会有强大的威名。
3、译文:这样做就说明,陛下所看重的,只在珠玉声色方面;而所轻视的,却是人民士众。
这不是能用来驾驭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啊!4、译文:所以泰山不拒绝土壤,方能成为巍巍大山;河海不遗弃溪流,方能成为深水;称王的人不抛弃民众,才能表现出他的德行。
5、译文:现在陛下却抛弃百姓以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以壮大诸侯,使天下之士退出秦国而不敢往西,裹足不敢入秦,这正是人们所说的把粮食送给强盗,把武器借给敌人啊!6、译文:现在驱逐客卿而帮助敌国,减少本国人口而增加仇人的实力,结果在内使自己虚弱,在外又和各国诸侯结怨,象这样做而想使国家不陷于危境,这是办不到的啊!二、《与妻书》重点句子翻译:1、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2、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3、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4、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课时作业5:第11课 谏逐客书 与妻书
11谏逐客书*与妻书《谏逐客书》时间:45分钟满分:72分得分:______分一、基础素养巩固(21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缪.公(liào) 蹇.叔(jiǎn) 西戎.(rónɡ) 殷.盛(yīn)B.膏腴.(yú) 范雎.(suí) 灵鼍.(tuó) 窈窕.(tiǎo)C.叩缶.(fǒu) 黔.首(qián) 模.样(mú) 赍.粮(jī)D.商鞅.(yānɡ) 连横.(hénɡ) 混淆.(yáo) 搏髀.(bì)解析A项,“缪”应读“mù”;B项,“雎”应读“jū”;D项,“淆”应读“xiáo”。
答案C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遂散六国之从B.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C.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D.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解析A项,“从”同“纵”;B项,“内”同“纳”;C项,“藉”同“借”。
答案D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过:错误。
B.而陛下说.之,何也说:说到,提及。
C.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让:推辞,嫌弃。
D.藉寇兵而赍.盗粮赍:付与,送给。
解析B项,“说”同“悦”,喜欢的意思。
答案B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①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B.⎩⎨⎧①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②损民以.益仇 C.⎩⎨⎧①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②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D.⎩⎨⎧①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解析 A 项“而”,①表示转折,却;②表示因果,因而。
B 项“以”,都表示目的,来。
C 项“所”,都是放在动词或动词短语前,组成名词性短语。
D 项“乃”,都是表示两事情理相悖或事出意外,可译为“却、反而、竟然”。
课时作业6:第11课 谏逐客书 与妻书
第11课谏逐客书Ⅰ 语言素养专练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来:招致、招揽 B .至今治.强 治:治理 C .弹筝搏.髀 搏:击打、拍打 D .故能就.其深 就:成就 答案 B解析 治:社会安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 B.⎩⎪⎨⎪⎧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C.⎩⎪⎨⎪⎧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顺风而.呼 答案 D解析 D 项连词,表转折,译为“却”/连词,表修饰。
A 项都为连词,表目的,来。
B 项都为介词,相当于“于”。
C 项都为副词,竟然。
3.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客,指外来的人,与“主”相对。
也指外出或寄居旅居他乡的人。
《谏逐客书》中指在秦国做官的其他诸侯国的人。
B .《谏逐客书》中的“六国”指的是与秦国并称的包括郑国、卫国等六个诸侯国。
C .“丹青”中丹、青本是两种可作颜料的矿物,因为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丹青成为绘画艺术的代称,后也可指代史册、史籍。
D.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谓。
当时平民用黑巾裹头,称为“黔首”,后来成了平民的代称。
答案B解析“《谏逐客书》中的‘六国’指的是与秦国并称的包括郑国、卫国等六个诸侯国”说法有误。
《谏逐客书》中“六国”指的是“合纵”抗秦的六个诸侯国——韩、魏、燕、赵、齐、楚,不包括郑、卫。
4.翻译下列句子。
(1)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课时作业2:第11课 谏逐客书 与妻书
第11课谏逐客书与妻书核心素养一课两练Ⅰ语言素养专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施:延续B.此五子者,不产.于秦产:出产C.使之肖.我肖:像D.汝幸而偶.我偶:婚配,嫁给答案 B解析产:生,出生。
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卒不忍独善.其身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③却宾客以业.诸侯④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⑤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 B解析①②均为形容词作动词;③名词的使动用法;④名词作状语;⑤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且以.汝之有身也A.亦以.天下人为念B.今逐客以.资敌国C.以.其无礼于晋D.第以.今日事势观之答案 C解析C项与例句都是连词,因为。
A项介词,可与“为”组成“以……为”的形式,译为“把……作为”。
B项连词,来。
D项介词,拿。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逐客书》中,作者开宗明义,申明论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谏逐客书》中,作者指出秦王对物与对人的行为形成矛盾和对比,揭示了他这种重物轻人做法危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与妻书》中,作者引用了《孟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说明自己不顾妻儿而勇于牺牲的原因。
(4)《与妻书》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概括了没有几家可以过上称心快意生活的原因。
答案(1)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2)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4)遍地腥云满街狼犬5.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不超过25个字。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课时分层作业:11谏逐客书与妻书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课时分层作业:11谏逐客书与妻书课时分层作业(十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昔缪公求士B.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C.而母立于兹D.汝幸而偶我D[A项,“缪”同“穆”;B项,“内”同“纳”,接纳;C项,“而”通“尔”。
]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来:归顺B.强公室,杜.私门杜:堵塞,封闭C.适.冬之望日前后适:恰逢D.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肖:相像,类似A[A项,“来”的意思是“招致,招揽”。
]3.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A.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B.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C.汝幸而偶.我D.当尽吾意为幸.B[例句与B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A项,形容词作动词,看重;C项,名词作动词,婚配,嫁给;D项,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幸事。
] 4.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B.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C.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D.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D[D项,“所以”一词表原因,不表结果。
现代汉语表结果。
] 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B.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C.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D.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C[C项,定语后置句,其他三项为状语后置句。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与妻书》中,作者引用了《孟子》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说明自己不顾妻子而勇于牺牲的原因。
(2)《与妻书》中,作者用八个字概括了没有几家可以过上称心快意生活的原因,这八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2021学年语文部编版下册课时作业11 谏逐客书 与妻书
课时作业11谏逐客书与妻书第一课时基础巩固谏逐客书一、积累运用1.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B)A.民以殷.盛殷:多,众多B.功施.到今施:施加C.是以太山不让.土壤让:辞让,拒绝D.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傅:附着、加上解析:施:延续。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D)A.遂散六国之从B.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C.而陛下说之,何也D.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解析:A项,“从”同“纵”;B项,“内”同“纳”;C项,“说”同“悦”。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和例句一致的是(C)例句:西.取由余于戎A.来.丕豹、公孙支于晋B.故能明.其德C.蚕.食诸侯D.却宾客以业.诸侯解析:C项和例句均为名词作状语。
A项,使动用法,使……来;B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明显;D项,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就霸业。
4.下面句中加点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C)A.民以.殷盛,国以.富强B.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C.是以.太山不让土壤D.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解析:A、C项,介词,因为。
B项,介词,依靠,凭借;D项,连词,来。
5.下列句子的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D)A.西取由余于戎(状语后置句)B.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省略句)C.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判断句)D.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宾语前置句)解析:D项是定语后置句。
6.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书:不是书信,而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与“表”性质类似。
B.丹青:因为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丹青成为绘画艺术的代称,后也可指代史册、史籍。
C.陛下:当臣子与帝王谈话时,不敢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阶下的侍者而告之,因而称“陛下”。
D.纵横:合纵连横,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
解析: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11谏逐客书与妻书作业含解析部编版下册
谏逐客书*与妻书(45分钟,47分)一、基础达标(27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几家能彀B.河海不择细流C.藉寇兵而赍盗粮D.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解析】选D.A。
“彀”同“够”。
B。
“择”同“释”,舍弃。
C。
“藉",同“借”。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宝:宝贝B。
遂散六国之从.从:同“纵”,合纵C。
此非所以..跨海内所以:用来D。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形容词用作动词,敬爱【解析】选A。
宝,名词作动词,珍爱,珍视.3。
下列“以”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A。
且以汝之有身也B。
今逐客以资敌国C.民以殷盛D.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解析】选D。
D项和例句的“以”都是介词,用.A.介词,因为;B。
连词,来;C。
介词, 因此.4。
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是吾不是处B。
东得百里奚于宛C。
迎蹇叔于宋 D.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解析】选A。
A.是判断句,其他三句是状语后置。
5.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一样的一项是()A。
汝可以模拟..得之B。
吾充.吾爱汝之心C。
第.以今日事势观之D。
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解析】选D。
A。
模拟,古义:想象,揣摩.今义:模仿。
B。
充,古义:扩充。
今义:满,足;冒充。
C。
第,古义:但,但是。
今义:常用在整数的数词前面,表示次序。
6。
在《谏逐客书》中,李斯用秦王所喜好的珍宝美色都出自外国,来证明驱逐客卿是错误的,这种论证方法是()A.例证法B.演绎法C。
对比法D。
类比法【解析】选C。
秦王喜欢珍宝美色不是出自秦国的,客卿也不是秦国的,却要驱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7.下列对《谏逐客书》文意的理解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列举了秦国历史上穆、孝、惠、昭四代国君任用客卿而国富兵强的史实,用充足的事例说明客卿对秦国帝业的建立是有功的,从而证明了驱逐客卿是错误的这一中心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作业(十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昔缪公求士B.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C.而母立于兹D.汝幸而偶我D[A项,“缪”同“穆”;B项,“内”同“纳”,接纳;C项,“而”通“尔”。
]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来:归顺B.强公室,杜.私门杜:堵塞,封闭C.适.冬之望日前后适:恰逢D.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肖:相像,类似A[A项,“来”的意思是“招致,招揽”。
]3.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A.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B.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C.汝幸而偶.我D.当尽吾意为幸.B[例句与B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A项,形容词作动词,看重;C项,名词作动词,婚配,嫁给;D项,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幸事。
]4.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B.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C.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D.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D[D项,“所以”一词表原因,不表结果。
现代汉语表结果。
]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B.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C.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D.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C[C项,定语后置句,其他三项为状语后置句。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与妻书》中,作者引用了《孟子》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说明自己不顾妻子而勇于牺牲的原因。
(2)《与妻书》中,作者用八个字概括了没有几家可以过上称心快意生活的原因,这八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遍地腥云满街狼犬7.请以“真正的爱情”为开头,把苏轼、归有光、林觉民三个人巧妙运用其中,写一组排比句。
真正的爱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正的爱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正的爱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三个人物中要选择具有代表性语言,特别要突出“真正的爱情”的诗句;同时注意前后要构成排比关系。
[答案]苏轼《江城子》中“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怀念归有光《项脊轩志》中“亭亭如盖”的枇杷树的永恒林觉民《与妻书》中“真真不能忘汝”的呼唤8.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不超过25个字。
《与妻书》的感人,最重要的在于它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到处都是浓得化不开的真情,缠绵悱恻而又充满激情,为国捐躯的激情与对爱妻的深情两相交融,相互辉映,叫人断肠落泪,而又撼人心魄,令人感奋。
虽然已时隔百年,但文章的魅力依然,作者对爱妻的那份真情、那种“以天下人为念”、舍生取义的革命者的气度风范,依然令人动容,而且将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与妻书》以对妻子的深情和为国捐躯的激情感动世人。
[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孙文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巇,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碚①者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
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岗上一抔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纪载而语之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陧②之象,视清季有加;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
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助予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现吾人理想之真正中华民国,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世而不朽;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选自《梦想与路径:1911—2011百年文萃》,有删改)【注】①踬碚:遭受挫折。
②杌陧:(局势、局面、心情等)不安定。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B.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C.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D.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B[断句的时候要注意关键词和句式,如专有名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等。
本句中,“草木”“风云”“全国”“乃”“如”前都要断开,且前两句句式整齐,构成对偶句,排除A、D两项。
“全国久蛰之人心”中“人心”之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
故选B。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辛亥,即辛亥年,属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其中,“辛”为十天干之一,“亥”为十二地支之一。
B.碣,刻石中的一类形制。
汉代以前的刻石没有固定形制,大抵刻于山崖的平整面或独立的自然石块上,后人将刻有文字的独立天然石块称作“碣”。
C.史迁,即司马迁。
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
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作者情况的文章。
序只能写在文章的前面。
D[序也可放在书的后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1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运用对偶、比喻、排比、夸张等手法高度评价黄花岗起义,认为它与武昌起义一样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革命进程。
B.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事迹十年之后才有烈士事迹的编辑,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国内政局动荡。
C.作者有感于当时形势,奋笔直书,痛斥黑暗势力气焰嚣张,呼吁后来人继承先烈遗志。
D.鉴于黄花岗起义失败,作者深感必须发动民众,说明了作者思想的转变和进步。
A[没有使用排比手法。
]1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句关键词:继述,继承;徒,仅;诚,实在。
第(2)句关键词:为,写;以为,以之为;勖,勉励。
[答案](1)不然就不能够继承先烈的遗志并将它发扬光大,而只能仅仅对他们的英勇事迹发表感慨,这实在是我们后死的人的羞耻啊!(2)我写这篇序文,既为沉痛地悼念先烈,也希望用它来作为对阅读这本书的国人的勉励。
【参考译文】清朝末年,革命党人历尽艰难险阻,以坚强刚毅、不屈不挠的精神,跟人民的敌人交锋搏斗,所受的挫折不止一次,牺牲情形的悲壮,以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包围攻打两广总督衙门的战役最为突出。
我党的精华,全部被烧毁,那个损失可以说是太大了!然而这场战役,碧血到处飞溅,浩然正气充满四方,草木为他们满含悲伤,风云因他们变了颜色,全国人民长期隐藏抑制的情绪,这才大大振作奋发起来。
(对清朝统治者)长期积聚的怨恨和愤怒,像汹涌的波涛冲击山沟一样,无法遏止抑制,不到半年武昌起义的大革命就因此成功。
那么这场战役的价值,简直可使天地惊骇、鬼神哭泣,其和武昌革命这一战役一同长存而为后人纪念。
但是自从民国开始建立,变乱纷纷而来,(使得)黄花岗上的烈士坟墓,还埋没在荒野杂草之间。
自烈士们牺牲以后拖延了七年之久,才有烈士坟墓墓碑的修建;拖延十年之久,才有烈士事迹的编辑。
而七十二烈士中,有的虽有事迹记载却记述得不够详细具体,有的只留存姓名而没有(记下)事迹,更严重的是有的连姓名都不可查考,就好像历史记载的田横的事迹,即使凭着司马迁的善于为游侠作传(的手笔),也不能够给五百个壮士一个个立传,这就越发使人悲痛啊!邹海滨拿他所编辑的《黄花岗烈士事略》这本书请求我为它写篇序言。
那时候,我正为了准备北上讨伐敌人,在桂林统帅军队。
看看国内,敌人的气焰正嚣张,(国家)倾危不安的迹象,比清朝末年还要厉害。
而我在三十年前所倡导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就是被许多烈士不惜牺牲生命去争取的主张,还和过去一样不能(被)实行。
那么我这次行动所肩负的责任,比三十年前更加重大。
假如全国的人都以这些先烈的牺牲精神为我们的国家而努力奋斗,帮助我完成这个重大的责任,实现我们建立真正的中华民国的理想,那么这一部创建民国的用鲜血写成的历史,就可以流传后世而永垂不朽!不然就不能够继承先烈的遗志并将它发扬光大,而只能仅仅对他们的英勇事迹发表感慨,这实在是我们后死的人的羞耻啊!我写这篇序文,既为沉痛地悼念先烈,也希望用它来作为对阅读这本书的国人的勉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