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外交史2
中国古代外交事件
中国古代外交事件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久、拥有着优秀外交技巧的国家,古代有不少外交事件为世界历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西夏朝的发展。
西夏朝的发展,是中国古代外交史上最重要的事件,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外交史上的一大突破。
西夏朝诞生于北魏末期,其时,北方诸邦分裂,张鲁、乌桓、北乐等民族斗争激烈,各路诸侯纷纷谋求新的归属,最终引出了西夏朝的兴起。
西夏朝作为一个新兴儒家王朝,随即开始了外交活动。
他们派遣使臣到北乐、乌桓、张鲁,使得许多诸邦姑尝和平、建立友好关系,并且与他们缔结盟友关系,这些都为后世的外交史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此外,西夏朝还积极推行传播儒家思想、增进与封建制度的外交活动。
他们采取了派遣布衣、招贤使者、派遣少数进献财物、赠送礼物等措施,吸引其他民族和国家入侵。
同时,西夏朝还曾采取一些非常巧妙的方法来促进与旁边的国家的融洽关系,如与东突厥、突厥等进行贸易,这些种种外交举措也为西夏朝的发展增添了不少助力。
西夏朝的外交政策在中国古代史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在清朝时期,钦差大臣们大量运用西夏朝的外交政策,在应对外国势力方面大有作为,并通过谋求友好关系来缓和对外紧张局势,在此过程中也形成了清朝独特的外交传统。
可以说,西夏朝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中国古代外交史上一个不可磨灭的记录。
西夏朝虽然短暂,但其总结出的外交政策和技巧,对今
天的外交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仍为世界外交事件所依据。
中国外交史
1971年10月25日 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2758 号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的中 国席位。 1972年 2月21日 美国总统尼克森访华。 1972年 9月 2日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1975年12月 1日 美国总统福特访华。 1978年 8月12日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 1978年12月15日 和美国共同发表《中华人民 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的建交声明》。 1979年 1月 1日 中国与美国正式建交。 1979年 1月28日 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访问美 理兹比格涅夫· 布热津斯基 国,日本。 1979年 2月14日 中越战争爆发,一直持续到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越关系正常化为止。 1982年 9月22日 英国首相‚铁娘子‛撒切尔 夫人访华。 1984年12月19日 发表关于香港回归的《中英 联合声明》。
Page 13
“最终是为了消灭原子弹”
我从一些介绍我国核工业发展历程的材料中了解 到,还在我国革命胜利之前,中共领导早已开始关注 ‚核‛问题。新中国成立后,这个问题始终没有离开 过毛泽东的视野。 在中外记者会上或与外国记者交谈时,陈毅外长 多次谈到了核问题。有一次,有位记者说,有的核专 家声称,世界上目前已有的原子弹,就足以毁灭专家这样说,有一个人(指赫鲁晓夫)就拿这个东西来 吓唬人。原子弹是厉害,但毛主席有句名言:原子弹 是只纸老虎。这是从战略上藐视它,原子弹没有什么 了不起,亚非拉的反帝反殖斗争才是最好的‚原子 弹‛。 还有一次,有位记者问陈老总:中国核计划的目 标是什么?他答称:这个原子弹嘛,既不能吃,又不 能穿,搞那么些有啥子用嘛!中国只搞一点点。我们 穷得很,不同人家搞竞赛。至于‚目标‛嘛,我们搞 原子弹,最终是为了消灭原子弹。
Page 11
《词汇解析》中国古代外交史
《词汇解析》中国古代外交史词汇解析:中国古代外交史
前言
中国古代外交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古代外交史中的关键词汇,揭示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贡使制度”
“贡使制度”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一种形式。
在这种形式下,中国的皇帝接受来自其他国家的使者,接受他们所带来的贡品,并在特定的场合下赐予宝物作为回礼。
这种制度不仅是中国古代外交往的一种方式,也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通商口岸”
“通商口岸”是指国家在海岸线上设立的贸易港口。
在古代,中国的通商口岸主要是广州、泉州等地。
通过这些口岸,中国可以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
“玄奘西行”
“玄奘西行”是指唐代高僧玄奘前往印度取经的历程。
这次旅行不仅意味着文化在中国的深入传播,也展现了唐朝的外交实力。
唐朝在这次旅行中获得了西域各国的支持,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与西方国家进行贸易的重要商路。
其起点是中国的长安,终点是地中海沿岸国家。
在这条商路上,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得以流向其他国家,同时中国也从其他国家引进了许多商业、文化和科技成果。
结语
通过词汇解析的方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外交史的特点和历史内涵。
这些词汇背后展现出的文化、宗教、商业等方面的内容,构成了中国古代外交的缩影,也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专题四、中国历史上的外交关系
专题四、中国历史上的外交关系一、中国古代外交:1、两汉时期西汉:张骞通西域及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建立了汉朝和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加强了汉朝和西域的联系,为后来使今天的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通过丝绸之路而进行的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国和中亚、西亚各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东汉:甘英出使大秦(古罗马帝国),到达波斯湾。
2、唐朝遣唐使:日本政府派到中国交流的使节团。
来华目的在于向中国学习,吸取唐朝文化,对日本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广泛的影响。
鉴真:唐玄宗时应日本僧人邀请,历尽艰辛,终六渡日本到达日本讲授佛经。
同时还介绍中国医药、建筑、书法等知识。
玄奘:唐朝著名僧人,到天竺求佛法,促进中印文化交流;后整理的《大唐西域记》,是今天人们研究7世纪中亚、印度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3、两宋时期:海外贸易也蓬勃发展,广州、泉州、明州等地是闻名世界的大港,在主要港口设立了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中外经济往来频繁。
4、元朝: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华,著有《马可·波罗游记》,对西方人了解东方起了重要作用。
5、明朝:郑和下西洋⑴目的:明朝前期,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出使西洋。
⑵概况:1405年-1433年,郑和前后航海其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⑶评价: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里上上的伟大航海家。
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戚继光抗倭:元末明初,我国的倭患严重。
明朝海防松弛,百姓身受其害。
在台州,九战九捷,后来荡平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业绩,永载史册6、清朝前期:郑成功收复台湾: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殖民者奉行血腥的海外殖民掠夺政策,在1553年葡萄牙攫取了我国澳门的居住权,1624年荷兰又入侵台湾。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古代中国的外交政策:两汉—明朝中期,积极主动地对外开放政策;明朝中后期—清朝前期: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
一、秦汉时期(古代史P40—41)1、与朝鲜的关系:秦汉之际两汉时期贸易往来2、与日本、越南的交往:汉武帝时光武帝时经济文化联系3、丝绸之路(1)开通条件:①西汉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②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新纪元(2)路线: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葱岭→大月氏→安息→大秦(3)意义:促进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
中国的铁器、丝绸、养蚕缫丝技术、铸铁术、井渠法和造纸术先后西传。
两汉之际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4、海上丝绸之路(1)时间:汉武帝以后(2)路线:广东沿海港口→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3)意义: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5、与安息(西亚大国)的交往(1)安息利用丝绸之路与汉朝频繁交往(2)安息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在汉朝与大秦之间进行丝绸转手贸易,大获其利6、与大秦(古罗马)的交往(1)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至波斯湾,未能到达大秦(2)后来,大秦将目标转向海上,间接的与中国展开丝绸贸易(3)据《后汉书》记载,公元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出使者到达东汉★特点: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开辟。
范围广:同朝鲜、日本往来密切,同西亚和欧洲有直接往来。
形式多:既有使节往来,也有经济文化交流。
地位高: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开始走向世界。
原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国同中亚、罗马、欧洲的联系。
秦汉的强盛与文明对世界各国有巨大的吸引力。
统治者开明的外交政策。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对外贸易发展缓慢(国家分裂,战乱频繁)三、隋唐时期(古代史P79—81)1、隋唐的对外交通(1)陆路:①长安向东到达朝鲜②长安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到达今印度、伊朗、阿拉伯、欧非国家(2)海路:①登州、扬州出发到达今韩国、日本②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到达波斯湾(3)长安、洛阳成为当时国际大都会评价:水路并举,对外贸易频繁,远超以往各代(原因:政府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2、与新罗的友好往来(1)政治交往: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都有往来。
中国外交史考研知识点归纳
中国外交史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外交史是考研历史学专业中的一个重要考点,涉及到中国古代和现代的外交政策、外交手段以及外交背景等内容。
以下是对中国外交史考研知识点的归纳:一、古代中国的外交1. 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外交活动主要体现在诸侯国之间的联盟和敌对关系上。
例如,列国互相通婚、互相结盟,以及进行礼节性的使节活动等。
2. 中央集权时期的外交:在秦汉时期,中国开始形成中央集权的政治体系,外交活动也由各个诸侯国转变为中央政府的任务。
汉武帝时期中国与匈奴的外交是其中的代表,通过和平与战争两种手段处理与匈奴的关系。
3. 唐宋时期的外交:唐朝和宋朝是中国外交史上的重要时期。
唐朝通过修建丝绸之路与周边国家进行经济贸易,以及接受外国使节的礼遇,维护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宋朝时期则通过和吐蕃、辽、金等国的外交手段维持边疆的稳定。
二、近代中国的外交1. 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外交史的分水岭,中国在与英国的战争中失败并签订了《南京条约》,之后又签订了《天津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导致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外交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戊戌变法扩大了对西方的接触并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和技术,同时也是顺应新的国际关系和外部环境走向民主和近代化的努力。
3. 辛亥革命与外交政策: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外交政策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观察中国命运的钥匙”;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提出“以邻为伴,以友为辅”的外交原则。
三、现代中国的外交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外交政策: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中国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与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阵营中坚固的友好关系。
2. 文化大革命与对外关系:文化大革命对中国外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与苏联的关系紧张,同美国发生了中美“乒乓外交”等一系列重要事件,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出现了一段时间的孤立。
中国外交-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主干知识运用 材料一 从明代初期起,在东亚和东南亚确立了等级制的“国际关系”体系, 中国在其中占据了领袖的地位,而朝鲜、琉球、安南和东南亚及中亚的 其他一些周边国家则接受小伙伴的地位⋯⋯在这种社会中,“国际关系”乃 是儒家关于个人间恰当关系观念之扩展,正如每个人在国内社会中都有 其恰当特殊位置一样,每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也有其适当的位置。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简述材料一中所示的“藩属朝贡”体系形成的背景和在近代瓦解的原 因。
答案 背景:古代中国相较周边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先进;是发达儒 家社会伦理观念的反映;中国与周边地区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 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际地位不断下降;列强对中国藩属的 殖民侵略不断加深。
材料二 16世纪的宗教改革动摇了神权世界的世界帝国政治理念的合理性, 促成了民族主义和国家至上观念,这种观念根据欧洲逐渐形成的民族国 家的需要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缔结表明)近代意 义上的以民族国家为基本主体,以正式邦交形式和国际会议为相互作用 模式的国际关系体系开始在欧洲形成。
(3)洋务运动中,总理衙门的设立等行为,表代外交体制的演变 (1)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演变始于《南京条约》签订后“五 口通商大臣”的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实际上负责管理五 处通商口岸的对外事务,是一个具有外交性质的职务。 (2)1861年,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中国近代外交 体制的重大进步,官员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逐渐掌握了 利用外交手段谋取本国利益的策略。 (3)1901年外务部的设立,标志着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正 式确立。 从历史的发展趋势来看,官僚机构变化是清政府为融入 世界所做出的努力,不论它是主动还是被动,都促进了 中国社会政治的现代化进程。
答案B
4.(2019·江苏高考)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 录中指出:“中国和美国在七十年代初谋求和 解,这是世界环境所决定的。”当时的“世界环 境”是 ( ) A.中国重返联合国改变了美苏对峙格局 B.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基本消除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 D.中美苏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
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特点及规律
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特点及规律
中国古代的外交史上有很多做出的贡献,它不仅曾经改变了世界史,
而且也影响了中国的未来发展。
在多年的经历中,中国古代外交研究已经
开发出明确的特点及规律,并最终发展成中国自己的外交模式。
首先,中国古代的外交最明显的特点是地域性。
由于几千年来,中国
古代外交活动限于本国的疆域之内,因此外交活动的焦点也一直处于本国
的边界,着重维护本国领土的完整和稳定。
其次,中国古代外交活动的礼仪特点也是有目共睹的。
从商周时期的《汉书·外戚传》中可以看出,外交活动的礼仪有抑扬顿挫、分明对称的
特点,表达了古代对礼仪的讲究。
此外,以和平为主的外交态度也是中国古代外交的重要特点之一、在
古代,外交活动一般都是以和平方式进行,使用和平的手段维持社会的和
谐与稳定。
最后,中国古代的外交一般具有传统性。
外交活动有着稳定的传统,
古代人们重视传统文化在外交活动中的作用,如外交使者抵达时候的仪式,使用礼物向对方表达善意等,都可以见到传统文化在外交活动中的调剂作
用及影响。
总之,从上述几点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外交活动具有明显的特点和
规律。
中国古代外交史复习指南
中国古代外交史复习指南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一、中国古代外交概况(一)中国古代外交史实与阶段特征1、秦汉时期的对外关系:(1)主要史实:(朝鲜日本的关系、丝绸之路、与安息大秦的关系)(2)特征:(对外交往以陆路为主,而且开始吸收外来文化,对外交往的对象是亚洲国家,以输出商品为主)(3)原因:(政治局面的大一统;交通发达;政府的重视和支持)2、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1)主要史实:(交往的国家、方式——政治、贸易和文化交流、主要的代表人物)(2)特征:(广泛的对外开放,与各国进行交流,影响深远,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当时世界上的两大文明中心之一。
)(3)原因:(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唐政府实行较为开明的对外政策。
)3、宋元时期的对外关系:(1)主要史实:(交往的国家、方式——贸易和文化交流、主要的代表人物)(2)特征:(以海上贸易往来为主,交往范围更广,往来人员以商人和旅行家为主)(3)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个民族政权并存)4、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1)主要史实:(郑和下西洋、华侨对南洋的开发、戚继光抗倭斗争、葡萄牙租占澳门、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两次雅克萨之战)(2)特征:(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外矛盾日益尖锐,反侵略斗争出现。
)(3)原因:(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国封建制度日趋衰落,西方资本主义兴起)(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主要内容1、中外政治上的友好交往东汉:(1)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受到光武帝的赠赐“汉委奴国王”金印。
(2)97年甘英出使大秦未果。
(3)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受到汉桓帝接见。
唐朝:(1)日本13次派“遣唐使”来中国访问。
(2)唐与天竺之间在唐太宗时即开始互派使者友好往来。
(3)651年(唐高宗在位),大食遣使与中国通好,此后百余年间,大食派使者来华多达30余次。
元朝:亚洲、东欧和非洲海岸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派使者到大都访问。
明朝:1405—1433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访问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同时也有一些国家的国王和使臣到明朝访问。
外交史总结期末
外交史总结期末第一章:古代外交史(公元前3000年-公元476年)古代外交史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外交史记载,同时也是外交活动的起点。
在这个时期,外交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繁荣。
古代国家之间的外交往来一般包括使节互派、外交贸易、签订条约等。
古代埃及是最早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
公元前2600年,埃及第三王朝的法老塞赫特-卡拉会见了来自叙利亚的外交使节,开启了埃及外交史的篇章。
此后,古埃及与古巴比伦、希臘、古罗马等国家之间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开展了贸易往来。
古代中东地区是外交活动频繁的地区之一。
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波斯帝国等国家之间进行了频繁的外交往来。
他们通过互派使节、交换礼物等方式维护了他们的地缘政治利益。
特别是波斯帝国,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期间,通过外交手段将很多国家并入其版图,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古代希腊是外交活动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
希腊城邦之间经常进行外交互动,尤其以雅典为代表。
雅典强大的海上实力使其成为最早进行外交往来的国家之一。
雅典的外交政策的特点是以民主、自由为核心,倡导和平、合作的外交关系。
希腊城邦之间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也成为各国使节交流的舞台。
古罗马是古代外交史中的重要角色。
罗马通过外交手段扩展了其领土,并建立起了庞大的罗马帝国。
古罗马对外扩张的方式多种多样,既包括外交使节的派遣和接待,也包括军事征服和占领。
古罗马擅长使用外交手段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第二章:中世纪外交史(公元476年-公元1492年)中世纪外交史是一个多事之时期。
在这个时期,欧洲发生了一系列重要事件,包括东罗马帝国的灭亡、十字军东征、国家的崛起和庞大的封建领地。
在中世纪,宗教在外交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基督教的传播导致了欧洲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
教皇作为基督教的精神领导者,扮演着重要的外交角色。
教皇通过发布宗教法令、调解纷争等手段,对欧洲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十字军东征是中世纪最重要的外交事件之一。
中国古代的外交与国际关系
中国古代的外交与国际关系中国古代的外交与国际关系源远流长,其复杂性与独特性使之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几千年来,中国通过外交手段与周边国家和其他文明进行交流与互动,不仅展示了中国的文化和智慧,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战国时期到明清时代探讨中国古代外交的演变与国际关系的特点。
一、战国时期的外交与国际关系战国时期是中国外交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充满了剧烈的政治斗争和外交纷争。
各个列国为了争夺霸权,采取各种外交手段来对付彼此。
比如,齐国的田忌奇计胜赵国的平原君,展示了灵活的外交策略和战术运用的重要性。
在外交上,战国时期的中国积极与周边国家进行联盟和统一,努力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二、秦汉时期的外交与国际关系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外交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以统一战国七雄而闻名于世。
秦始皇在外交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诸如修筑长城、开辟丝绸之路等,与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等地区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
这种开放自由的外交政策为中国的疆域和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并促进了中外国际关系的发展。
三、唐宋元时期的外交与国际关系唐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外交史上的鼎盛时期,中国的影响力达到了顶峰。
唐朝的丝绸之路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通道之一,不仅实现了经济繁荣,也推动了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
宋朝的外交则更加注重和平共处,通过修筑边境的长城以及和蕃部的和谈,维持了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元朝则通过对外战争和文化的相互渗透,促进了中外双方的国际关系发展。
四、明清时期的外交与国际关系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外交史上的混乱时期,外交政策的转变和冲突频繁发生。
明朝初期,明成祖朱棣采取了大规模的对外扩张政策,重新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与东南亚国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然而,后来的明朝逐渐衰落,清朝的入侵导致了外交政策的彻底转变。
清朝采取了封闭政策,限制与外界的交流,导致中国的国际地位受损。
总结:中国古代的外交与国际关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
中国的外交史发展
中国的外交史发展中国的外交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时期。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的外交政策不断发展和演变,经历了许多重要的转折点和里程碑。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中国外交史的发展。
一、古代时期的外交古代中国外交的重要特点是以礼仪为核心。
中国古代君主通过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和外交往来,维护着国家的利益和尊严。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中国开始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外交政策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中国积极开展与西方国家的交流,建立起了丝绸之路,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二、近代时期的外交近代中国的外交历程可以追溯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战败,签订了不平等的条约,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的外交政策受到列强的压迫和干涉,国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新中国的成立后,中国外交政策发生了重大变革。
中苏关系的冷却和中美关系的缓和,都对中国的外交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外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出了和平发展的外交理念。
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并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广泛的经贸合作关系。
中国的外交政策逐渐从以国家安全为核心,转向了以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为主要目标。
四、当代中国的外交当前,中国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日益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理念,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起来,中国的外交史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
从古代的礼仪外交到近代的不平等条约时期,再到改革开放和当代的多边主义外交,中国外交政策始终围绕国家利益和国际合作展开。
中国的外交政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国家的发展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信随着中国崛起的进一步推进,中国的外交将继续发展壮大,为世界的繁荣和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古代中国的外交政策
古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古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商代时期。
那时,商王朝处理其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常采用婚姻联姻、互赠礼品等方式。
这些方式在后来的历史中得以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中国独特而复杂的外交政策体系。
一、以礼相待中国祖先有“礼之邦”的说法,这种精神影响了中国的外交政策。
对外交往的态度,中国一直以来都以礼相待为基础。
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时,中国的外交政策通常采用送礼和接受礼物,以及互相赠送礼品等方式。
可以说,这种礼节是中国外交的一种最基本的模式。
送礼不仅是中国对外政策中最重要的交往方式,也是一种传承中国文化几千年的传统。
古代中国的朝贡贸易和使节交流的历史表明了这一点。
古代中国的礼节在一些较庞大的贸易路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交流的桥梁,推动了各地之间的交流和贸易。
二、以德服人在中国的外交史上,有一句著名的句子:用德服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让别人通过道德感召而不是通过暴力或者威胁加入自己的一方。
用德服人的思想,是中国在外交政策上的又一重要思想体系。
中国历史上使用用德服人的思想方式,维护自己和周边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
例如西汉时期,汉武帝通过图谋亲近较强地狄羌王,用大量的财富、武器和婚姻带来的利益,迅速争取了他们的归附。
后来,在唐明皇统治期间,以对所称的陈留王阿那瓦尔的好感及礼遇处理其与吐蕃的关系,从而达到了削弱吐蕃对西北地区掌控的战略意图。
三、意图明确古代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中国政府会根据自己的利益要求和外交使命确定境外的政策方针。
外交是关系到国家利益、国家形象和国家地位的重要领域。
因此,中国在处理外交关系时,始终坚持以国家利益为中心、以无私之心为出发点。
同时,中国在处理外交关系时,总是持有明确的意图,这使得中国在外交层面上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总之,中国的外交政策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独特的思想和方法。
古代中国的外交政策体系有着一系列的优良传统,作用着中国对外交往的战略和战术思维。
历史中国古代的外交政策
历史中国古代的外交政策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外交政策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它涉及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等方面。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你介绍中国古代的外交政策,包括其特点、原则以及对外交往的方式。
一、古代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古代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中国一直强调和平与和谐,主张与邻国保持友好关系,避免战争和冲突。
这一原则贯穿了整个古代中国的外交史,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形成了百家争鸣、和平共处的局面。
其次,中国古代外交政策强调礼仪和尊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被视为维系社会秩序和国家和谐的重要因素。
中国在对外交往中也始终遵循“礼尚往来”的原则,重视与他国的交往礼仪,充分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文明。
最后,中国古代外交政策注重实用主义。
无论是与各国的联盟、外交婚姻还是经贸关系,中国始终坚持实际利益和国家战略的考虑。
古代中国善于运用外交手段来维护国家利益,保持自身的独立和发展。
二、古代中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中国古代的外交政策有几个重要的原则。
首先是“以邻为壑”。
中国一直主张与邻国保持友好关系,以确保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
中国历史上对周边国家采取了灵活的外交策略,包括结盟、贸易、文化交流等方式,以实现和平共处。
第二个原则是“敬天敬国”。
中国古代外交政策强调对天命和国家尊严的尊重,将国家的繁荣和安危与天命紧密结合。
这种观念影响了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态度和方式,使中国始终坚守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另一个重要原则是“仁义”。
中国古代外交政策追求以仁爱和正义为基础的交往,强调国与国之间的道义关系。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对外交政策的影响巨大,即以仁义为本的方式架构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流框架。
三、古代中国外交的方式中国古代外交政策采取了多种方式与外国进行交往。
首先是通过使节交流进行外交。
古代中国派出使节团队出访他国,与他国的君主和政要进行会谈和交流。
通过这种方式,中国传递自己的外交意愿和国家政策,增进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
中国古代外交史
中国古代外交史中国古代外交史一.知识归纳1.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概况(1)秦汉—明初:主动开放①秦汉:汉朝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影响远及欧洲和非洲。
向东与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马韩、辰韩、弁韩)及隔海相望的日本有密切交往。
向南与越南有经济技术交流。
向西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交流。
中国的铁器、丝绸、养蚕缫丝、铸铁术、井渠法和造纸术(应该是唐代)先后西传。
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丝绸之路东起长安,经河西走廊,过玉门关、阳关,分南北两路到疏勒(今x疆喀什)会合,越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北上大宛(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和康居(锡尔河流域)到里海北岸,南下身毒(印度),西行大月氏(阿姆河流域),经安息(伊朗)转运到条支(阿拉伯半岛)和大秦(地中海东岸)。
汉武帝以后,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它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的联系。
安息在汉与大秦进行转手贸易,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至波斯湾后返回。
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者从海道来见东汉桓帝,这是正史中国与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后汉书》)。
②南北朝:法显西行取经,13年后回国,将旅行经历写成《佛国记》,这部书是研究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交通和历史的重要史料。
③隋唐:隋唐经济文化繁荣,对各国有很强的吸引力;唐政府鼓励外商来华;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陆路从长安出发,向东可达朝鲜,向西经丝绸之路可达天竺(印度半岛各国)、波斯(伊朗)、大食(阿拉伯半岛)和欧洲(如拂林即东罗马)等许多国家。
水路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韩国、日本;从广州出发,最远可到波斯湾。
唐与朝鲜有商贸、制度、教育、物种、技术、风俗等方面交流。
唐与日本有使节(遣唐使)、制度(大化改新)、建筑(奈良城)、教育(儒学)、商贸(开元通宝)、生活习俗(和服)等方面交流。
隋唐与东南亚的骠国(缅甸)和南亚的天竺有使节、技术、宗教等交流。
中国外交史,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贸易史-人教版[整理][全套]--中国外交史
中国对外交往史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A、概况秦汉时期:⑴开展积极的对外交往,与东亚的朝鲜、日本、越南有了密切联系⑵通过海上和陆中丝绸之路与西亚的安息和欧洲的大秦有了直接交往⑶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远及欧洲和非洲隋唐时期:⑴全面开放,形成中华文化圈⑵与朝鲜、日本关系密切友好⑶与东南亚国家、印度、波斯、大食和欧洲的东罗马进行经济文化交流⑷与非洲有了直接的往来宋元时期:⑴两宋海外贸易繁盛,与南宋通商最密切的是高丽、日本、交趾、占城等国⑵辽、金、与高丽、日本、波斯、大食等有贸易往来⑶元朝与日本、高丽贸易密切;与欧洲、非洲也有交往[《马可波罗行记》]明清时期:⑴对外交往频繁:郑和七次下西洋,华侨开发南洋⑵遭受外来侵略,明清政府领导进行反侵略斗争[抗倭、葡萄牙、荷兰、沙俄]可列表比较B、条件政治基础[社会环境]+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对外交通+对外政策[主观条件]1、国家强盛,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是发展对外关系的重要社会基础2、发达的交通[海陆]、先进的工具[造船、航海技术]是其客观条件3、政府的政策是主观条件[封建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C、特点从时间、地域看……从渠道、途径看……从内容看……1、先陆路贸易为主,后海路贸易为主。
汉代以陆路为主。
随着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提高,唐朝时陆路贸易和海上贸易都很发达。
两宋以后对外贸易以海路为主2、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以官方贸易为主,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以加强友好往来为主3、对外贸易伴随着文化交流4、对外贸易促进了民族融合,如回族的形成5、明朝中后期,对外关系出现新现象:西方殖民者开始东来,我国开始遭受西方外来侵略D、文化交流1、中国文化外传:⑴科技:四大发明、《缀术》、《本草纲目》、《天工开物》⑵生产技术:冶铁、纺织⑶文学、艺术、体育:屈原、唐诗、围棋⑷文字:朝鲜、日本⑸思想:儒学2、外国文化传入:⑴物种:①天竺的郁金香、菩提树[唐] ②越南占城稻[北宋] ③玉米等[明后期][“西学东渐”] ⑵科技:①印度的天文、历法、医学和熬糖法[唐] ②科技著作及水利方法[明清]⑶文化:①佛教[西汉] ②高丽乐;中亚舞蹈;印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唐]③传教士把西方的音乐、绘画等介绍到中国[明清之际]E、交通1、陆上丝绸之路两汉时期: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或阳关,后分为南北两路,至疏勒会合。
考点02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2020—2021学年高二选择性必修1《新题速递·历史》(解析版)
考点02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1.(2020·山东高三月考)图1所示是在唐代流行的大秦景教(基督教的一支)中国碑。
此碑可以用来说明唐代A.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B.中欧直接交往较频繁C.中国书法艺术的西传D.儒学正统地位被挑战【答案】A【详解】景教作为西方宗教在唐流行,说明唐代对外来文化持开放态度,故选A项;中欧直接交往并不频繁,故排除B项;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景教无法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故排除D项。
2.(2020·朝阳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月考)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
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含有胡旋舞等中亚元素。
以上现象反映出唐朝文化的特征是A.开放包容、兼收并蓄B.繁荣发达、注重传承C.与市井生活紧密相连D.革故鼎新、富于创期【答案】A【详解】敦煌壁画承载印度、希腊和道教等多元文化因素,《羽衣霓裳舞曲》源于印度音乐,吸收中亚元素等反映出唐朝文化具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特征,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唐朝文化具有繁荣发达、注重传承的特征,B项错误;与市井生活紧密相连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唐朝文化具有革故鼎新、富于创期的特征,D项错误。
3.(2020·安徽六安一中高一月考)“鉴真东渡”“玄奘西行”,两位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鉴真东渡日本,宣扬佛法,对日本的经济、文化影响重大;玄奘西行,求取佛经,促进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
说明唐朝时期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对外开放,双向交流,故B选项正确;高度繁荣,共享太平无法依据材料得出,故A选项错误;玄奘西行说明世界领先的说法错误,故C选项错误;题干问的是特点,源远流长,泽被东西说的是影响和作用,故D选项错误。
了解中国古代的外交关系中外交往的历史与变迁
了解中国古代的外交关系中外交往的历史与变迁中国古代的外交关系自古以来就具有较为复杂的历史与变迁。
几千年来,中国通过外交方式与周边国家以及远方的国家进行交流和合作,从而塑造了中国的外交格局。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外交关系的历史与变迁,以及对现代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古代外交的起源中国古代外交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代和西周时期。
在商代,商王与周边国家的君主进行贸易交流,开展外交活动。
西周时期,周王朝大力推动“天下大同”的外交理念,与周边国家签订“和约”以保持和平。
古代中国外交的本质是以礼仪为核心的关系建立。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礼记》中详细记录了当时的外交礼仪,使得古代中国外交具有一定的规范性。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变迁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外交关系变得更加紧张和复杂。
那个时期,中国分裂为七个大国,彼此之间争夺领土、资源和势力范围。
面对外交挑战,中国秉持“以德服人”的原则,通过择善而从、修好而偏的外交策略,与各国建立互信和联盟关系。
例如,鲁国的孔子提倡“仁爱”和“中庸”,通过陶冶各国君主的德行,争取与他们建立友好关系。
同时,各个国家也通过争夺权谋,进行外交较量。
这一时期的外交变迁推动了中国外交思想的发展,并对后世的外交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秦汉时期的外交重心转移秦统一六国后,中国的外交重心转移到了对外扩张。
秦始皇通过修筑长城,防范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同时还通过同匈奴的外交手段,维持边境的和平稳定。
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为后来的中国外交奠定了基础。
汉朝时期,中国的外交重心不再放在对外扩张,而是更加注重与西方胡人的交流。
通过“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与西方奇异民族的贸易交流得以增强,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这一时期的外交交流加深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唐宋时期的外交盛世唐宋时期是中国外交的黄金时代。
在这一时期,中国多次派遣使节出使周边国家,加强与丝绸之路沿途国家的贸易往来。
同时,唐宋王朝还通过文化交流,将中国的文化和科技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
【高中历史】3、中国古代对外交往
繁荣
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友好、冲突
清朝 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 前期 战、闭关锁国政策
闭关锁国
唐
宋明
西 汉
清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基本走向:
从 开放 到 闭关锁国 。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时期
史实
特点
(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成了丝绸之路的开辟(2)丝绸之路的
汉代 开通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3)造纸术的外传,促进了文化交
大帝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将希腊文 明传向东方,也促进了东西方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
4.罗马征服地中海:公元前2世纪下半期,罗马经过扩张,成为 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国。通过征服战争,使罗马文化渗入 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客观上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外关系从西汉的丝绸之路开始,唐朝实行开 明、开放的对外政策,宋朝海外贸易的繁荣,成为唐宋时期经 济繁荣、文化昌盛的重要原因之一。郑和下西洋后,我国的对 外交往逐渐减少。清朝前期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从而导致中 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2、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近代史上西方列强用武力 打开了中国大门,其外交也是屈辱的、不平等、不独立的。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采取了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在 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外交史专题注:中国古代外交史专题仅为大纲版;新课标版未单列中国古代外交,仅零星散见于新人教版必修Ⅱ的中国古代商业和中国古代经济政策框题。
本专题含中国古代秦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对外交往概况。
一.知识归纳1.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概况(1)秦汉—明初:主动开放①秦汉:汉朝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影响远及欧洲和非洲。
向东与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马韩、辰韩、弁韩)及隔海相望的日本有密切交往。
向南与越南有经济技术交流。
向西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交流。
中国的铁器、丝绸、养蚕缫丝、铸铁术、井渠法和造纸术(应该是唐代)先后西传。
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丝绸之路东起长安,经河西走廊,过玉门关、阳关,分南北两路到疏勒(今新疆喀什)会合,越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北上大宛(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和康居(锡尔河流域)到里海北岸,南下身毒(印度),西行大月氏(阿姆河流域),经安息(伊朗)转运到条支(阿拉伯半岛)和大秦(地中海东岸)。
汉武帝以后,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它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的联系。
安息在汉与大秦进行转手贸易,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至波斯湾后返回。
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者从海道来见东汉桓帝,这是正史中国与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后汉书》)。
②南北朝:法显西行取经,13年后回国,将旅行经历写成《佛国记》,这部书是研究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交通和历史的重要史料。
③隋唐:隋唐经济文化繁荣,对各国有很强的吸引力;唐政府鼓励外商来华;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陆路从长安出发,向东可达朝鲜,向西经丝绸之路可达天竺(印度半岛各国)、波斯(伊朗)、大食(阿拉伯半岛)和欧洲(如拂林即东罗马)等许多国家。
水路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韩国、日本;从广州出发,最远可到波斯湾。
唐与朝鲜有商贸、制度、教育、物种、技术、风俗等方面交流。
唐与日本有使节(遣唐使)、制度(大化改新)、建筑(奈良城)、教育(儒学)、商贸(开元通宝)、生活习俗(和服)等方面交流。
隋唐与东南亚的骠国(缅甸)和南亚的天竺有使节、技术、宗教等交流。
隋唐与中亚的波斯和大食有交往。
唐朝时中国人学习了天竺的熬糖法、东罗马的医术、杂技和周边邻国的乐舞风格。
唐朝人杜环在非洲留下了行踪。
史载东非索马里使者在唐太宗时来到中国。
④明初:一方面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另一方面中外矛盾尖锐,甚至发展为侵略反侵略斗争。
郑和下西洋,其最主要目的是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政治目的为主),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它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但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使这一航海壮举悄然结束。
(2)明后期—清前期(鸦片战争前):闭关锁国明中期,葡萄牙殖民者强占澳门。
明中后期,戚继光和俞大猷配合抗倭,取得胜利。
明末,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
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
康熙帝时,在雅克萨大败俄军,签订《尼布楚条约》。
由于自然经济占主导,缺乏广泛的外贸需求(主要原因);也由于西方殖民者的侵扰和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明中后期开始实行的闭关政策在清初继续实行,只留广州一处海关通商,并规定由“公行”(政府特许的外贸商行)统一管理外贸事务。
2.从区位角度总结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主要内容(1)古代中国与东亚的关系①与日本的关系:秦汉时期:徐福东渡的故事;汉武帝时,日本有30多个小国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东汉光武帝,“汉委奴国王’’金印;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人日本。
隋唐时期:遣唐使;贸易往来频繁;突出人物:鉴真和吉备真备;日本制度文化深受唐朝影响。
明清时期:东南沿海倭患严重;明政府限制私人海外贸易;戚继光抗倭,1565年肃清倭患。
②与朝鲜关系:秦汉时期:秦汉之际,燕、齐、赵等人为避战乱,数万人迁居朝鲜;三韩多次派人赴汉,会见光武帝;辰韩引进中国先进文化,被称为秦韩号;从朝鲜输入檀弓、果下马等;中国输出铜镜、漆器、铁制工具等。
隋唐时期:唐朝的留学生中,新罗最多,最著名的是崔致远;长安等地设有“新罗坊”、“新罗馆”接待新罗商旅;新罗从唐朝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制铜、制瓷技艺等;新罗制度、文化深受唐朝影响。
(2)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印度半岛的关系①与印度半岛的关系:汉朝:开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通过丝绸之路,进行频繁经济文化交流。
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法等西传,印度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人中国。
隋唐时期: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品。
以佛教为纽带,中国和天竺交流加强,天竺遣使唐朝送来郁金香、菩提树。
佛教艺术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记数法传到天竺。
玄奘从陆路到达天竺研究佛学。
义净从海路到天竺研究佛学,后来到印度尼西亚等地。
②华侨开发南洋南洋:泛指东南亚地区。
过程:从唐朝开始,我国东南沿海——带有很多人到南洋诸岛谋生。
明朝郑和下西洋后,更多的中国人迁徙到南洋诸岛定居,成为华侨。
作用:他们带去先进工具和技术,对南洋开发作出重大贡献。
(3)古代中国与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关系①陆上丝绸之路开辟条件: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开辟奠定基础;西域都护设立——有效地保护了商旅往来;甘英出使大秦——进一步了解西行路线;汉朝经济文化繁荣、国力强盛——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
路线:长安一河西走廊一敦煌一疏勒一大宛一安息一大秦。
意义: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②海上丝绸之路开辟:汉武帝以后。
路线:广东沿海港口(广州等)一印度支那半岛一马六甲海峡一孟加拉沿岸一印度半岛南端。
意义:加强了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问的联系。
③郑和下西洋目的:弘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寻找建文帝。
条件:国力强大,造船业发达,天文地理知识进步,罗盘针使用等。
过程:1405年至1433年,先后7次,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路线:沿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特点:规模大,历时长。
次数多,航程远,抵达国家地区多。
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
增进了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
局限性:目的不是发展海外贸易,没有推动海外贸易新时代的到来。
它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造成巨大负担,没有生命力。
随着国力衰退,航海壮举便悄然结束。
(4)古代中国与欧洲的关系秦汉时期:东汉时甘英出使大秦,行至波斯湾。
166年大秦王安敦王朝派使者来到东汉。
这是中欧直接往来的最早记录。
隋唐时期:唐朝和东罗马有使者往还,东罗马的医术、杂技传人中国;唐朝的丝绸、瓷器大量运往欧洲。
宋元时期: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中国,畏兀儿族人列班•扫马前往西亚、欧洲,成为我国第一位访问欧洲各国的旅行家。
明清时期:16世纪后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
传教士来华,把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绘画、音乐等方面著作介绍给中国,又把中国的儒学和道学介绍给西方,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
徐光启等与传教士合译西方科技著作,为中国科技注入新的生机。
1685年和1686年雅克萨反击战;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1553年,葡萄牙租占澳门。
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5)古代中国与中亚、西亚的关系秦汉时期:汉朝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
中国铁器、丝绸以及养蚕缫丝技术、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
隋唐时期:唐朝对外往来密切,隋朝和波斯互遣使节,唐朝波斯人在中国开设“波斯店”。
唐高宗时,大食与中国通使,持续了一个半世纪。
中国造纸术在唐朝时传到大食。
宋元时期:元朝时大量波斯人、阿拉伯人迁人中国,他们和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长期杂居通婚,开始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3.中国文化的外传(东学西传)(1)秦汉文明开始走向世界①原因: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社会制度先进,封建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发展,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正式开通于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便利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
②表现:中华文化从东、西、南三个方向与外部世界展开了广泛交流,开始突破周边近邻范围,走向西亚、欧洲和北非。
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法等西传;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和水利工程技术分别传往日本、朝鲜和越南。
166年大秦王安敦王朝派使者来到东汉。
这是中欧直接往来的最早记录。
(2)隋唐文明基本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①原因:隋唐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唐朝有很高的国际声望;隋唐对外交通发达,西北陆路和东南海路同时并举;统治者实现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鼓励外商来华。
②表现: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建筑技术传到日本;数学专著《缀术》传入朝鲜和日本,成为其学校教材;纺织即使传入朝鲜、阿拉伯;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传入日本;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制了日本文字;中国儒家经典、佛教传入日本。
(3)宋元文明西传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①原因: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我国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和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运用是最为突出的成就,对外贸易空前兴盛,东至朝鲜、日本、西至非洲的一些国家。
②表现:一是造纸术的外传,朝鲜(4世纪)→日本(7世纪)→阿拉伯国家(8世纪)→欧洲、非洲(12世纪)→美洲(16世纪)→大洋洲(19世纪)。
二是活字印刷术外传,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西夏在此基础上使用木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个多世纪,后先后传到朝鲜、日本、埃及和欧洲。
三是指南针外传,13世纪时(南宋时),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为欧洲航海家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四是火药外传,13世纪(元朝)火药和火器由阿拉伯入传入欧洲。
4.外来文化的内引(西学东渐、外物内引)(1)农作物品种: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传入中国。
(2)生产技术:唐朝时,波斯的织锦法、天竺的熬糖法、东罗马的医术传入中国;明朝还引进欧洲的水利方法。
(3)科技:明朝时,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著作,把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绘画、音乐等方面著作介绍给中国。
(4)宗教: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唐朝玄奘西游古印度;伊斯兰教在唐时由阿拉伯传入中国;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来华。
(5)艺术:唐朝时朝鲜的高丽乐、中亚的舞蹈传入中国。
二.规律小结1.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一些基本规律(1)条件:政治基础(社会环境)+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对外交通+对外政策;中国古代先进的经济、科技文化是发展对外关系的重要基础;政府的对外政策,政局的稳定和交通的发展,以及交通工具的进步等,也是其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