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储藏时间玉米蛋白变化浅析

合集下载

玉米的储藏技术标准

玉米的储藏技术标准

玉米的储藏技术标准1.1玉米的储藏特性玉米又称包谷、苞米,籽粒由皮层、胚、胚乳三个部分构成。

突出的特点是籽粒胚大,胚部占整个籽粒体积的1/3,占籽粒质量的8%~15%。

玉米籽粒形态扁平,顶部较宽、厚,有的品种顶部饱满隆起,多数品种平坦,有的品种凹陷;基部较狭窄,胚部着生于籽粒基部。

玉米的籽粒表面较为平整,没有小麦籽粒那样的深沟槽。

玉米籽粒有多种颜色,常见的是黄色和白色。

玉米不耐高温储藏,在30℃左右时籽粒中酶的活力加强,呼吸旺盛,消耗干物质,增加水分,放出大量的热,加速品质劣变。

由于玉米胚部含有大量的脂肪,使其容易酸败,同时适宜霉菌的生长和繁殖,也易受常见害虫如玉米象、大谷盗、赤拟谷盗、杂拟谷盗、锯谷盗、锈赤扁谷盗、麦蛾及印度谷蛾等害虫的危害,给安全储藏带来一系列的困难。

(1)原始水分高,成熟度不均匀玉米在我国主要产区是北方,在收获时天气已冷,加之玉米的果穗外有包叶,在植株上得不到充分的日晒干燥,所以玉米原始水分一般较大,新收获的玉米水分在20.0%~35.0%,在秋收日照好、雨水少的情况下,玉米含水量也在17.0%~22.0%。

玉米的成熟度往往也不很均匀,这主要是由于同一果穗的顶部与基部授粉时间不一,致使顶部籽粒往往是不成熟粒。

加之玉米含水量高,脱粒时容易损伤,所以玉米的未熟粒与破碎粒较多。

这类籽粒极易遭受虫霉侵害,有的则能在储藏期间受黄曲霉侵害而被污染带毒。

(2)胚部大,生理活性强玉米胚部大,含有30%以上的蛋白质和较多的可溶性糖,所以吸湿性强,呼吸旺盛。

试验表明,正常玉米的呼吸强度要比正常小麦的呼吸强度大8~11倍。

(3)胚的吸湿性强玉米的胚较之其他部位具有更大的吸湿性,玉米吸收和散发水分主要通过胚部进行。

通常干燥玉米的胚部,其含水量小于整个籽粒和胚乳,而潮湿玉米的胚部,其含水量则大于整个籽粒和胚乳。

(4)胚部脂肪含量高,易酸败玉米胚部富含脂肪,约占整个籽粒中脂肪含量的77%~89%,在储藏期间胚部易遭受虫霉侵害,酸败也首先从胚部开始。

玉米安全储藏技术和管理要点(转)

玉米安全储藏技术和管理要点(转)

玉米安全储藏技术和管理要点(转)一、玉米的储藏特性(一)呼吸旺盛。

玉米的胚是禾谷类粮食中最大的,占总重量的10~14%,占总体积的30~35%,因此,在相同条件下玉米比其他禾谷类粮食具有较强的生命活动和呼吸强度。

正常玉米呼吸强度是正常小麦呼吸强度的8~11倍。

(二)吸湿性强。

玉米种皮和外胚乳很薄,胚部组织疏松,且胚中含有30%以上的蛋白质和可溶性糖,所以吸湿性强。

玉米吸收和散发水分主要通过胚部进行。

(三)容易酸败。

玉米胚部较大,几乎占全粒体积的1/3,约占全粒重量的10%~12%。

由于胚部吸湿容易,且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所以当贮藏环境温度高、湿度大的时候,很容易生霉。

玉米胚部的脂肪酸值始终高于胚乳,酸败也首先从胚部开始。

(四)容易生霉。

玉米由于胚大,脂肪含量高,带菌量大,在温度、水分条件适宜时,容易发生霉变。

(五)容易生虫。

玉米胚部组织疏松,营养丰富,大部分害虫喜欢侵害玉米。

(六)耐储性差。

玉米原始水分大,成熟度不均匀我国玉米产区在北方,每年玉米收获时天气已冷,故新收获的玉米水分在20%~35%。

由于同一果穗,顶部和基部授粉时间不同,导致玉米粒的成熟度不均匀,加上脱粒时玉米容易受损伤,这样未成熟粒与破碎粒的存在,增加了玉米贮藏的难度。

二、影响玉米安全储藏的主要因素玉米在储藏期间有无发热霉变是玉米储藏是否安全的重要标志。

导致玉米发热霉变的主要因素包括玉米质量、玉米水分和粮堆内相对湿度、储藏环境温度以及粮堆气体成分等。

(一)玉米质量。

中央储备粮管理规范中明确提出中央储备粮质量标准必须符合国标中等以上标准。

即:玉米容重≥685g/l、杂质≤1.0%、不完善粒≤5.0%、水分≤14.0%。

玉米质量的好坏对发热霉变有根本性影响。

玉米属于耐储性较差的粮食品种,如果不熟粒多、杂质多、水分高或不均匀,其生理活性较强,就容易发热霉变。

另外,粮食破碎粒和杂质多会增大粮食自动分级,破碎粮食和杂质聚集在一起,容易引起虫霉滋生和大量繁殖,导致热量难以扩散出现发热现象。

玉米青贮、黄贮研究进展及展望

玉米青贮、黄贮研究进展及展望

玉米青贮、黄贮研究进展及展望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肉类食品需求量不断增加,寻求优质饲料成为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关键举措。

玉米籽粒和秸秆营养丰富,总能量与牧草相似,经厌氧发酵后可形成优质饲料,满足畜牧业的日粮需求。

主要介绍玉米青贮、黄贮概念及特征,综述其养分、饲喂效果及经济效益研究进展,探讨其发展应用前景。

我国玉米秸秆年产量7亿多吨,占全国秸秆产量的一半以上。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到“粮改饲”政策,重点是调整玉米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可满足肉牛、肉羊、奶牛等草食畜牧业需求的青贮玉米。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肉、蛋、奶等高营养食品的需求逐渐增加,促进了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相应饲料需求量不断增大,而玉米作为最佳饲料,其发展备受关注。

玉米秸秆可作为反刍动物的“粗饲料”,但其粗蛋白含量低、纤维素含量高,直接饲喂的适口性差、消化利用率低。

将玉米秸秆青贮或黄贮后可提高粗蛋白含量,降低纤维素含量,改善适口性。

本文主要介绍玉米青贮、黄贮概念,分析其养分和经济效益差异,探讨其发展应用前景,以期为“粮改饲”政策落实提供理论支撑。

1 概念及特征玉米青贮是指在玉米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距地面15 cm左右,收获连同玉米穗在内的整株植株,切碎至长2~3 cm,放入密闭无氧环境,利用秸秆上附着的乳酸菌进行厌氧发酵45 d以上,最终获得一种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易保存、易消化的优质粗饲料的过程。

玉米黄贮主要有两种方式:1)一种是在玉米乳熟期至蜡熟期,植株下部叶片枯黄,中部叶片开始变黄,上部叶片仍绿(各占1/3),玉米籽粒含水率降至20%~25%,秸秆含水率降到50%~65%时,收获包括玉米果穗在内的整株玉米,切碎至长2~3 cm,在厌氧条件下,秸秆自身附着的乳酸菌利用秸秆内部的糖分和汁液进行乳酸发酵,制成粗饲料,饲喂以牛羊为主的草食家畜;2)另一种是目前国内研究较多的方式,即在玉米成熟期,先收获玉米果穗,再收获玉米茎叶,经切碎加工贮藏发酵,调制成饲料,此时玉米秸秆含水量、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低,纤维化、木质化程度高,因此制作过程中需添加适量水分和发酵剂。

浅析玉米种子贮藏期间的质量控制

浅析玉米种子贮藏期间的质量控制

必 须严 格按 照说 明认真 操作 库 房储 藏 的种子 不得 与
农药、 化肥混 放 。 42 严格 把 好种 子入 库 关 种 子入 库 时 . 严 格把 好 . 要
1 玉 米 种 子 的 特 征 特 性
玉米为颖果 。 的果皮 . 硬 透水性弱 , 水分一般从种胚和
发芽口进入。
除 以上 3点 外 , 要做 到 “ 五分 开 ” 即 : , 级别 不 同的 种 子要 分 开 ; 陈种 子 的 干 、 湿种 子要 分 开 ; 潮不 受 潮 受 的种子要 分开 ; 、 新 陈种 子要 分开 ; 有虫病 、 虫病 的 种 无 子要 分开 ; 一旦 发现 问题要 及 时解决 。 43 种 子 的晾 晒 . 对 于受潮 的种 子或 刚 收获 的种 子 . 含水 量较 高 , 呼吸 旺盛 。因此 . 刚收 获 的种子 在种 子入
用增 强 , 致种 子不 易储 藏 。 导
2 玉 米 种 子 的储 藏 种 类
玉米储 藏有 果穗 储藏 和子 粒储 藏两 种 可根 据各
库贮存 前 , 应进 行充分 晾晒 . 以促使 其后 熟作 用提 前完 成 。经 严格 检验 , 种子 含水量 降 到 1 %以下 , 3 才能 入库 贮 存 。 子在 曝 晒后 要 充分摊 晾 降温 , 种 使温 度降 至库房 温 度 以下 , 入 库贮 存 。 再 以免 造 成种 子 温 度过 高 , 强 增 呼吸 .或 因仓库 与种 子温差 大 .而 出现水 分再 分 配现 象 , 成种子 吸湿 返潮 . 生霉 变 。 造 产
玉 米 的 营养成 分 :0 7 %左 右 的 淀粉 、0 1 %以上 的蛋 白质 、%左右 的脂 肪 和多 种维 生素 。胚部 大 .组织 疏 5
种子的质量关 , 要做到 : ①不符合水分含量标准的种子 不 入库 。水分 含量 应在 1%以下 。② 种 子 的纯度不 符 3 合标准的不入库。 ③种子的净度不符合标准的不入库。

种子贮藏蛋白研究及其应用

种子贮藏蛋白研究及其应用

种子贮藏蛋白研究及其应用种子的贮藏蛋白是种子发育中的一个重要成分。

这些蛋白贮存在植物的种子中,为种子提供养分,从而保证种子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由于种子贮藏蛋白的重要性,人们对其进行各种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种子贮藏蛋白的基本情况、研究进展以及其在农业和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一、种子贮藏蛋白概述种子贮藏蛋白是种子发育的重要成分之一,其组成、含量和分布与物种相关。

贮藏蛋白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着种子的品质和萌发率。

一般来讲,种子贮藏蛋白分为胶体蛋白、谷蛋白、亚麻籽蛋白和花生蛋白等几个大类。

胶体蛋白主要存在于豆类、橄榄、葵花籽和金鱼草等植物中;谷蛋白则主要存在于玉米、大麦、小麦和水稻等谷类植物中;亚麻籽蛋白主要存在于亚麻籽中;花生蛋白则存在于花生种子中。

这些贮藏蛋白均是重要的营养来源,可以提供植物发育所需的氮源和能源。

二、种子贮藏蛋白的研究进展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种子贮藏蛋白的研究也逐渐加深。

近年来,许多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善贮藏蛋白的质量和数量。

例如,通过转基因技术,科学家可以在植物中引入外源基因,以增加种子贮藏蛋白的产量和质量。

另外,人们还通过对贮藏蛋白基因进行突变筛选和表达研究,来探究其在种子发育和萌发中的作用机制。

除此之外,种子贮藏蛋白研究还涉及到种子基因组的研究。

通过对种子基因组的测序,研究人员可以快速鉴定和筛选出不同物种中的贮藏蛋白相关基因,并深入探究其在种子发育和萌发中的调控机制。

三、种子贮藏蛋白在农业中的应用种子贮藏蛋白在农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在种子储藏方面,人们可以通过改善种子贮藏蛋白的组成和数量,来提高种子的萌发力和生育能力。

其次,在育种上,种子贮藏蛋白可以作为筛选优良品种的指标之一。

通过测定不同品种中贮藏蛋白的含量和质量,研究人员可以选出质量和营养价值更高的品种并进行进一步研究。

此外,种子贮藏蛋白还可以用于人类食品的生产。

豆类、谷类和葵花籽等植物中的贮藏蛋白可用于制作食品和增加人类营养。

食品蛋白质在加工与储藏过程中的变化

食品蛋白质在加工与储藏过程中的变化
口感变差
蛋白质与风味物 质的结合:影响 食品的香味和风 味,对食品品质 产生积极或消极
的影响
食品安全性问题
蛋白质变化导 致食品品质下 降,可能引发 食品腐败变质
蛋白质结构改 变可能产生有 害物质,对人 体健康造成危

蛋白质氧化和 交联作用影响 食品的营养价
值和口感
蛋白质变性可 能影响食品的 消化吸收,对 特定人群造成
蛋白质相互作 用影响其功能
蛋白质修饰影 响其功能
新型检测技术在蛋白质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用于 检测蛋白质相互作用和蛋白质 的定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用于 研究蛋白质的构象变化和动力
学行为。
质谱技术:用于蛋白质的定性 和定量分析,可检测蛋白质的 修饰和变异。
纳米孔测序技术:用于快速检 测DNA和蛋白质序列,有助于
包装材料应具有 良好的密封性能, 以确保包装内的 食品蛋白质与外 部环境隔离。
包装材料应具有 耐高温和耐寒冷 的性能,以确保 在加工和储藏过 程中能够承受温 度的变化。
包装材料应无毒、 无味,以确保食 品蛋白质的安全 性。
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抑制蛋白质变性、提高蛋白质稳定性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防腐剂、抗氧化剂、稳定剂等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适量使用 食品添加剂的合理选择:根据食品种类和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添加剂
蛋白质水解:热处理促 进蛋白质的水解,生成 小分子肽和氨基酸,增 加食品的营养价值。
蛋白质交联:热处理 使蛋白质分子间发生 交联,形成大分子聚 合物,影响蛋白质的 溶解性和消化性。
蛋白质氧化:热处理 过程中,蛋白质易发 生氧化反应,生成氧 化产物,影响蛋白质 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 。

浅析玉米和大豆种子的储藏管理技术

浅析玉米和大豆种子的储藏管理技术

浅析玉米和大豆种子的储藏管理技术玉米和大豆是两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子的储存管理对于保障农民的生产收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玉米和大豆种子的储藏条件、储藏前的处理、储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储存后的质量评估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储存条件1.温度玉米和大豆种子的储存温度应该低于20℃,较为理想的温度范围为10~15℃。

温度过高会促进种子的老化和种子害虫的生长繁殖,从而导致种子的品质下降。

同时,种子储存的环境温度也不能太低,太低的温度会导致种子吸湿结霜。

2.湿度种子储存时的环境湿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储存环境的相对湿度应该控制在60~70%左右。

过于干燥的环境会引起种子的失水和裂皮现象,使得种子的发芽率降低。

对于种子来说,肉眼所观察不到的水分、脂肪和蛋白质等成分的变化可能对种子的品质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储存环境的相对湿度不能过高,过高的湿度也会导致种子的发霉、变质等现象。

3.氧气种子在储存过程中需要呼吸,但过多的氧气会促进种子的氧化作用,从而加速种子的老化和降低种子的品质。

因此,种子储存容器的密封性是非常重要的。

储藏容器必须是密封容器,而且必须定期检查密封性。

4.光线种子在储存过程中也需要避免光照。

过多的光照会加速种子的老化,从而降低种子的品质。

因此,在存放种子的器具上有必要做到光线隔断,同时保证通风、渗透、易于拆卸和清洗。

二、储藏前的处理1.清洁在储存种子之前,必须先将种子进行清洁处理。

清洁处理可以除去颗粒表面的灰尘、泥土、根茎和其他杂质。

因为这些杂质可能存在病菌和虫卵,这些病菌和虫卵会在储藏期间繁殖并且影响种子的品质和数量。

2.干燥清洁后的种子必须进行干燥处理。

种子在储存之前必须保持足够的干燥,这可以防止种子变质和细菌生长。

种子的细菌生长和变质主要是由于种子含有较高的水分,所以种子必须在干燥的情况下储存。

3.处理剂在储存过程中,可以对种子进行一些处理,例如添加防腐剂和保鲜剂。

防腐剂和保鲜剂可以防止种子病菌和虫卵的繁殖,同时也可以保证种子的质量。

玉米储存面临的困难和意见建议

玉米储存面临的困难和意见建议
二、玉米储存的意见建议
意见建议
具体措施
1. 提高入库质量
收获后应充分暴晒或烘干处理,降低水分含量至12.5%以下。
2. 控制温度和湿度
保持储藏环境低温、干燥,避免高温高湿环境。
3. 通风散湿
储藏期间要勤检查,做好通风散湿工作,防止积聚湿热。
4. 分类储藏
对不同地块、品种、成熟度、质量的玉米进行分类储藏,避免混杂。
4. 胚带菌量大,易霉变
玉米胚营养丰富,微生物附着量多,储藏过程中易霉变。
5. 容易感染害虫
玉米易受多种害虫侵害,如玉米象、大谷盗等,影响储藏质量。
6. 耐储性较差
玉米的生长期长,收获季没有充足的日晒,导致含水量大,且高水分的未熟粒易导致霉菌侵害。
7. 储存条件要求高
需要保持干燥、低温、通风等条件,否则易导致发热、霉变和虫害。
玉米储存面临的困难和意见建议
一、玉米储存面临的困难
困难点
详细描述
1. 原始水分含量大,成熟度不均匀
新收获的玉米水分含量一般在20%~35%,且由于授粉时间占总体积的三分之一,呼吸作用强,易导致储藏过程中发热和变质。
3. 胚含脂肪多,易酸败
玉米胚的脂肪含量高,脂肪酸值远高于胚乳,容易酸败。
5. 防霉防虫
定期检查储藏情况,发现霉变或虫害及时处理,可使用防霉剂或杀虫剂。
6. 合理选择储藏方式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储藏方式,如搭楼子、码趟子、上栈子、晒场晾等。
7. 适时销售
玉米脱粒后要尽量适时销售,降低保管风险,避免长时间储藏导致的品质下降。
8. 使用科学储粮装具
充分利用科学储粮装具的通风、节粮、降水等优点,提高储藏效果。

玉米留种的贮藏条件与保存技巧

玉米留种的贮藏条件与保存技巧

玉米留种的贮藏条件与保存技巧玉米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玉米的生产和种植过程中,玉米留种的贮藏条件和保存技巧非常关键。

本文将就玉米留种的贮藏条件和保存技巧进行讨论,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保护和保存玉米种子。

一、玉米留种的贮藏条件玉米种子的贮藏条件直接影响到其保存的质量和保值期。

以下是玉米留种的贮藏条件的要点:1. 温度控制温度是影响玉米种子贮藏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玉米种子的贮藏温度应在5-10摄氏度之间,以保持种子的正常呼吸作用,并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如果温度过高,种子可能会发芽或受潮变质;如果温度过低,种子可能会冻毁或失去活力。

因此,选择适当的贮藏温度对于玉米种子的保存至关重要。

2. 相对湿度控制相对湿度是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

玉米种子应在相对湿度为8-12%的环境中储存。

较高的湿度容易导致种子受潮发霉,而较低的湿度则可能引起种子的脱水干燥。

因此,在贮藏玉米种子时,应保持适当的相对湿度,以确保种子的保存质量。

3. 光照条件控制玉米种子应贮藏在无光或低光照的环境中。

过强的光照会导致种子的光度抑制作用不足,从而影响种子的萌发能力和贮藏质量。

因此,在选定贮藏区域时,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和强烈的灯光照射。

4. 氧气供给控制贮藏玉米种子时,应尽量减少氧气的供给,以避免种子氧化和自发呼吸作用的损害。

可以使用密封容器或贮藏袋对种子进行密封,以降低氧气供给。

同时,还可以添加干燥剂或吸湿剂,以控制湿度和减少氧气气氛。

二、玉米留种的保存技巧除了适宜的贮藏条件外,还需掌握一些保存技巧,以提高玉米种子的贮藏质量和保存期限。

以下是一些玉米留种的保存技巧:1. 清洁干燥在保存玉米种子前,应将其彻底清洁干燥,以去除杂质和多余的水分。

可以通过筛网或风机等方法进行清洁和干燥,确保种子的质量和干燥程度。

2. 分装贮存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存玉米种子,可以将种子分装贮存。

将玉米种子根据品种、批次和年份等进行分类,并使用密封袋或容器进行贮藏。

玉米的科学储藏方法

玉米的科学储藏方法

玉米的科学储藏方法
今年是大旱之年玉米喜获丰收,农民笑逐颜开,但由于近期强降雨或储藏不当农民朋友损失惨重,如何储藏好玉米成为难题。

根据玉米的特点,通常可采用籽粒储藏和果穗挂藏两种方法。

1、储藏玉米籽粒:要做好干燥防潮、清除杂质、防霉防虫3项工作。

根据试验玉米籽粒的水分在13%以下,温度不超过28℃,只要做好防潮工作,一般都可以安全储存。

因此玉米成熟后都要及时收获,并抓紧时间将其充分晒干,然后进行脱粒。

清除杂质,杂质也是影响玉米贮藏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含杂质多的玉米容易霉变和虫害,因此玉米在入库前要过筛,清除玉米中的杂质。

防霉防虫,玉米在贮藏期间要勤检查,做好防霉防虫工作,当玉米库内产生甜味时,要及时翻藏或进行晾晒,对防治害虫有较好的效果。

对已经感染害虫的玉米可进行过筛处理,若对玉米进行冬季夜晚露或春晒过筛相结合处理,防虫效果更好。

2、果穗挂藏:此方法储藏玉米方法简单、效果良好,新收获的玉米,将玉米苞叶编成辫,用绳逐个链接起来,挂在通风良好且能避雨的地方储藏,发现虫害及时防治。

1。

新鲜玉米怎么保鲜保存多久

新鲜玉米怎么保鲜保存多久

新鲜玉米怎么保鲜保存多久
1、平常的粮食玉米,只要水分低能常温下第一年渡过夏天,就能存3\4年,时间长了,容易陈化影响品质。

老玉米最好带皮储存,看老的程度常温1-3天,冷藏1-2周,冷冻要是保持好水分3-5个月问题不大。

冷藏老带皮老玉米的最佳温度是0到负4度-18度冷冻保质时间最长。

⑴低温冷藏
由于在常温下甜糯玉米采后的含糖量迅速下降,所以要速度进行低温冷藏。

试验表明,30℃下,采后1天约有60%的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10℃下1天约有25%的糖转化为淀粉,尽管0℃低温对糖转化过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但1天里仍有6%的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糖分的损失,会明显影响鲜食玉米的特有风味和鲜嫩品质。

所以鲜食玉米不能长时间贮藏,更不宜在常温条件下久放。

⑵速冻保藏
速冻是将鲜食玉米在-25℃条件下快速冻结,包装后冷藏在-18℃的条件下,这种方法可保质半年,是延长鲜食玉米供应期最有效的方法。

2、鲜玉米的营养价值:
吃鲜玉米对我们健康是有好处的,首先在鲜玉米中是含有大量的
维生素A和维生素E存在的,同时其中的谷氨酸等物质也是非常丰富的,对我们人体来说是有好处的,而且实际上这些成分是能够具有抗衰老作用的。

同时再加上鲜玉米含有丰富的纤维素,不但可以刺激肠蠕动,防止便秘,还可以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加速肠内毒素的排出,对我们的肠胃健康是非常有意义的。

不同储存条件玉米脂肪酸值变化

不同储存条件玉米脂肪酸值变化

02
玉米脂肪酸值是衡量玉米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其变化规律
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储存条件对玉米脂肪酸值的影响尚未完全明确,因此本研究旨
03
在探讨不同储存条件下玉米脂肪酸值的变化规律。
研究目的和意义
明确不同储存条件对玉米脂肪酸值的影响。 为保障玉米品质和安全储存提供理论依据。 对玉米加工和储运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延长储存时间
由于低温储存可以抑制氧化反应, 因此可以延长玉米的储存时间,保 持玉米的脂肪酸值在一个相对较低 的水平。
真空储存条件下玉米脂肪酸值的变化
真空抑制氧化反应
在真空储存条件下,由于缺乏 氧气,氧化反应被抑制,因此 玉米的脂肪酸值相对较低。
高压影响脂肪酸值
真空储存时,由于高压作用, 玉米中的油脂分子可能会发生 变化,从而影响脂肪酸的值。
03
不同储存条件下玉米脂肪 酸值的变化
常温储存条件下玉米脂肪酸值的变化
01 02
储存时间增加,脂肪酸值升高
在常温储存条件下,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玉米中的脂肪酸值逐渐升 高。这是因为玉米中的油脂在储存过程中容易氧化分解,产生脂肪酸 。
水分损失,脂肪酸值升高
常温储存过程中,玉米中的水分会逐渐损失,导致玉米的脂肪酸值升 高。水分损失会加速脂肪酸的氧化分解过程。
水分和温度变化
低温储存过程中,玉米的水分和温度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些因素可能影响脂 肪酸的值。
真空储存条件下玉米脂肪酸值变化的原因分析
真空抑制作用
真空储存可以有效地抑制玉米中脂肪酶的 活性,从而减缓脂肪的分解速度,降低脂 肪酸值。
VS
氧气浓度
真空储存过程中,氧气的浓度会降低,从 而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降低脂肪酸值。

浅析玉米储存品质控制指标

浅析玉米储存品质控制指标

理论前沿与综合论坛172浅析玉米储存品质控制指标李冰(阜蒙县粮油检验监测站)摘要:我国是玉米种植大国,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粮食籽粒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生命体,在粮食储藏过程中,各种环境因素相互影响,都会使粮食籽粒出现变化。

同时,粮食在贮藏过程中不断代谢,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其生命力和贮藏质量不断下降,影响了粮食储藏安全和未来使用。

玉米是一种原始含水量高的粮食。

贮藏过程中发生病虫害、霉变的概率大,玉米胚芽部分大,呼吸强度高,对贮藏条件要求较高。

基于此,本分析了玉米贮藏品质控制指标,以期提高玉米贮藏品质。

关键词:玉米;储存品质;控制指标一、粮食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粮食储存品质控制指标是指判定在安全水分条件下正常储存的无污染粮油宜存、轻度不宜存、重度不宜存的品质指标。

现行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中规定,稻谷、玉米储存品质控制指标为色泽气味、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小麦储存品质控制指标为色泽气味、面筋吸水量、品尝评分值;大豆储存品质控制指标为色泽气味、粗脂肪酸价、蛋白质溶解比率;食用油脂储存品质控制指标为过氧化值和酸价。

二、玉米储存过程中品质变化影响因素(一)玉米储藏品质变化的自身因素影响玉米储藏品质最主要的因素是玉米本身的性质,包括玉米的水分、品种、结构、组成、生产年限等。

仅从玉米自身的水分因素方面出发,对同一品种、同一产地、同一生产年度的玉米脂肪酸值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高水分的脂肪酸值增加较快,低水分的变化较慢。

由于水分是粮食进行生化代谢的介质,低水分玉米脂肪酸变化缓慢,其生命活动的呼吸作用就减慢,氧化程度就减弱,脂肪酸值变化小,品质劣变程度小;高水分玉米脂肪酸变化较快,其生命活动的呼吸作用就加强,氧化速度就加快,水解程度也就加快,脂肪酸值相对较高,品质劣变程度相对较大。

同时,粮食的水分是影响储粮微生物活动的最基本因素,粮食分水越高,带菌量就越大,微生物孽生也就越严重,而且高水分粮食对温度的抵抗力较弱,当温度升高时,粮食代谢、呼吸作用加强;相反,玉米中水分含量较低是一种抑制微生物活动的有利条件,同时也能够提升玉米储存中高温因素的抵抗能力。

浅圆仓内环流控温储藏玉米实仓试验报告

浅圆仓内环流控温储藏玉米实仓试验报告

浅圆仓内环流控温储藏玉米实仓试验报告
x
本文是一份浅圆仓内环流控温储藏玉米实仓试验报告,旨在探讨浅圆仓内环流控温储藏玉米的可行性和效果。

一、试验方案
为了检验浅圆仓内环流控温储藏玉米的可行性,我们制定了如下试验方案:
1.基础条件:测试环境处于室内,温度为20℃,湿度在60%~90%之间;
2.试验时间:测试持续20天,每天对浅圆仓内环流控温储藏玉米样品的温度湿度进行实测;
3.监测指标:浅圆仓室内温度湿度、储藏玉米样品相对湿度、营养成分变化等;
4.设备:湿度仪、热泵设备、水箱和水泵等。

二、实验结果
1.浅圆仓温度湿度实测结果:全程测量期间,浅圆仓内环流控温的温度控制在20-21℃,湿度控制在60%-90%之间;
2.储藏玉米样品湿度实测结果:全程测量期间,储藏玉米样品的相对湿度保持在12%-16%之间;
3.营养成分实测结果:20天后,储藏玉米样品中空气干燥时,蛋白质含量为1
4.1%,淀粉含量为62.8%,脂肪含量为1.7%,水分含量为
5.9%,糖含量为1.3%,灰分含量为12.1%,维生素A含量为
0.3mg/100g,维生素C含量为2.5mg/100g。

三、结论
从上述实验结果来看,采用浅圆仓内环流控温储藏玉米是可行的,可以保证温度和湿度在一定范围内,并能有效地抑制玉米样品营养成分的流失。

不同储存条件下食品品质变化研究

不同储存条件下食品品质变化研究

不同储存条件下食品品质变化研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品质和储存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食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正确的储存能够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本文将就不同储存条件下的食品品质变化作一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自然储存条件下食品品质的变化。

自然储存指的是将食品放置在室温下,不进行特殊处理。

大部分非易腐食品在此储存条件下能够保持相对较长的保质期,但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品质变化。

例如,面粉在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慢慢变质,其颜色会由白色逐渐变黄。

米饭也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变硬,并且容易吸取外部的水分,影响口感。

另外,某些食品在自然储存条件下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导致食品腐败变质。

因此,在自然储存条件下,尽量将食品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其次,我们来看冷藏条件下食品品质的变化。

冷藏是将食品存放在低温环境中,一般为0°C-10°C之间。

冷藏能够有效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并且对于某些易腐食品更是必不可少。

例如,牛奶、肉类、海鲜等食品在冷藏状态下可以保持新鲜。

但是,长时间冷藏可能导致食品质量下降。

比如,冷藏后的水果容易有黑斑,容易变软。

冷冻食品在解冻后质地较硬,口感也会有所影响。

因此,在冷藏食品时要掌握好储存时间,避免长时间的冷藏造成食品品质的下降。

再次,我们来看冷冻条件下食品品质的变化。

冷冻是将食品放在极低温环境中,一般为-18°C以下。

冷冻储存可以有效抑制细菌活动和食品腐败的发生,同时提高了食品的保质期。

蔬菜、水果、面点等食品在冷冻储存条件下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新鲜度。

然而,长时间的冷冻储存会引起食品的质量下降。

例如,冻肉解冻后会出现部分水分流失,导致肉质变干;冷冻后的蔬菜水分结冰,并且部分营养物质可能会丧失。

因此,在冷冻食品时要注意合理包装,避免长时间冷冻。

最后,我们来看真空储存条件下食品品质的变化。

真空储存是将食品置于真空袋中,排除氧气、减低温度和湿度。

不同储藏时间玉米蛋白变化浅析

不同储藏时间玉米蛋白变化浅析

不同储藏时间玉米蛋白变化浅析作者:郭英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第5期摘要:蛋白质是玉米中主要营养成分之一,其含量以及组成是玉米品质的主要传统指标之一。

为了探寻玉米中蛋白质在储藏期间的变化规律,本试验研究了同一玉米品种在不同储藏年限的阶段,蛋白质总量以及不同种类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选用不同储藏年限的5个玉米品种,检测玉米籽粒在常规条件下储藏的不同阶段蛋白质含量及组成的变化。

通过实验研究表明,玉米在储藏过程中,其蛋白质总量基本保持不变。

但玉米的水溶性蛋白含量、盐溶性蛋白含量以及醇溶性蛋白含量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有逐步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玉米;蛋白质;蛋白质组成;凯氏定氮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5-0050-01l 实验所需仪器和药品试剂:硫酸铜(CuS04.5H20)、硫酸钾(K2 S04)、硫酸( Hz S04)、硼酸(H3 803)、36%盐酸(HCl)、甲基红指示剂( Cis His N3 02)、溴甲酚绿指示剂(C21 H14 Br4 0sS)、亚甲基蓝指示剂(C16 H18 CIN3S.3Hz0)、氢氧化钠(NaOH)、体积分数95%乙醇(C2 Hs OH)。

仪器:扁形铝制称量瓶;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玻璃干燥器(配变色硅胶);感量o.0001 g分析天平;感量o.001 g分析天平;实验水分磨;谷物筛(12.o mm、3.o mm);凯氏定氮蒸馏装置;自动凯氏定氮仪。

2 样品准备及编号选取黑龙江省种植范围分布比较广,种植面积较大的五个品种,分别为矮吨五、奥邦818、丰垦139、佳美2号、新源l号的玉米各6000 g,将五个品种的玉米分别平均分成3份,每份样品2000 g,测定结果取平均值。

分别检测五个品种的玉米中蛋白质总含量、水溶性蛋白含量、盐溶性蛋白含量以及醇溶性蛋白含量,之后将做好编号隔离储存3个月,15个月,27个月、36个月,分别检测其中蛋白质总含量、水溶性蛋白含量、盐溶性蛋白含量以及醇溶性蛋白含量。

玉米储藏技术

玉米储藏技术

玉米储藏技术玉米储藏技术概述: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分布很广,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内蒙古等地盛产玉米。

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也大,其用途广,经济价值很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玉米收获后原始水分较高,不易储藏,必须通过机械干燥或晾晒降水后才能转入正常储藏,是较难保管的粮种之一,通常不宜作长期储藏。

储藏特性名称:我国玉米主要产区在北方,特别是东北三省和河北等省种植面积较大,总产量高,收获时天气已冷,加之玉米果穗外有苞叶,在植株上得不到充分的日晒干燥,所以收获的玉米原始水分一般高达20-35%,在吉林、黑龙江如遇秋雨多,霜冻早,新收获玉米的最高水分可高达38-40%;其他各地在日照好秋雨少的情况下,玉米含水量也在17-22%左右。

玉米的成熟度也不很均匀,这主要是由于同一果穗的顶部授粉时间较晚,致使顶部籽粒产生不成熟粒,加之玉米原始水分高,脱粒时容易损伤,所以玉米的未熟粒与破碎粒较多,这些因素都给玉米的安全储藏带来不利影响。

玉米的耐藏性差,有以下特点:1)玉米胚大,生理活性强,玉米的胚部几乎占全粒体积的三分之一,占全粒重量的10-15%。

玉米胚部大的特点给储藏带来很多不利的因素。

玉米胚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约含有全粒30%以上的蛋白质和较多的可溶性糖。

由于具有这些亲水物质,所以吸湿性强,呼吸旺盛。

据试验,正常玉米的呼吸强度要比正常小麦大8-11倍。

玉米吸收及散发水分主要通过胚部进行,干燥玉米胚部含水量小于全粒或胚乳,而水分大的玉米(超过20%),其胚部含水量则大于全粒或胚乳。

2)玉米胚含脂肪及可溶性糖多,易于变质玉米粒内所含脂肪及水溶性糖,主要集中于胚部。

因此储藏中胚部首先遭受虫、霉为害。

特别是胚部含脂肪高达30%占整粒脂肪含量的77-89%,所以胚部的脂肪酸值始终高于胚乳,而且温度愈高、湿度愈大,产生的游离脂肪酸愈多,酸败也首先从胚部开始。

玉米储藏的特性与储藏技术

玉米储藏的特性与储藏技术

玉米储藏的特性与储藏技术7.1%2、通风栅自然干燥通风栅自然干燥降水,是采用特制的通风栅储存高水分玉米,利用自然风降低玉米水分的方法。

经一定时间自然通风后(7~110天),玉米水分可下降至14.2~18.9%。

实现安全储藏。

3、高水分玉米的春季晾晒将已脱粒的玉米薄摊在晒场上晾晒降水。

春晒应在三月初铺满地,五月末前晾晒结束。

一般粮面辐射温度0-5摄氏度时即可开始铺粮。

厚度一般应掌握在4.5-7厘米,南方可掌握在15厘米以内为宜。

铺晒的玉米每天应适度趟翻。

4、玉米码风垛自然干燥玉米码风垛自然干燥即半安全水分玉米袋装自然干燥,是把潮粮由铺地晾晒转向立体晾晒的一种新的玉米降水方法。

风垛自然干燥的条件要求是日最高气温在零上五度至十五度,空气湿度在50%以下,风力五级风以上,玉米含水量不超过18%为好。

5、机械烘干采用机械烘干方法将高水分玉米的水分降低到安全水分标准以内。

严格掌握烘干温度与时间,达到烘干后玉米水分均匀并保持玉米品质。

二、玉米的储藏方法(一)高水分玉米的越冬冷冻储藏东北三省高水分玉米的越冬冷冻储藏,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露天围堆冷冻。

另一种是露天做囤冷冻储藏。

一般情况下,可以安全储藏到四月十日以后。

(二)玉米房式仓常规储藏安全水分玉米的常规储藏方法与稻谷、小麦一样,其主要的措施也是控制水分、清除杂质、提高入库粮质,坚持做到“五分开”储藏(即水分高低分开,质量好次分开,虫粮与无虫粮分开、新粮食与陈粮分开、色泽、粒型不同分开)以及加强虫害防治与做好密闭储藏等。

(三)玉米露天储藏露天堆放玉米,要求选择地势高、干燥通风场所。

首先要打好堆或囤的基础。

露天储藏主要有袋装,围包散堆与圆囤散堆三种形式。

露天袋装堆放多用于短期储藏或备载储存。

玉米露天做囤散装储藏北方地区可短期储藏,也可长期储藏。

做囤散装储藏可用穴子做囤或篱笆(木杆、钢筋)做囤,(四)玉米机械通风储藏玉米机械通风储藏有露天机械通风,房式仓机械通风和立筒仓机械通风等。

粮食陈化解析

粮食陈化解析

粮食陈化解析摘要:禾谷类粮食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糖类(主要是淀粉),另外还有纤维素、维生素、色素、矿物质及其他微量成分。

粮食在储藏过程中,其化学成分会呈现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往往是劣变。

劣变最快的是脂肪,其次是淀粉,而蛋白质的变化相对比较缓慢。

另外储藏方式不当,则会加快粮食化学成分的变化。

关键词:陈化粮、陈粮、新粮粮食在储藏期间,随着时间延长,虽未发热霉变,但霉活性减弱,呼吸强度降低,生活力减弱,物理化学性状改变,利用品质和食用品质变劣,粮食种子这种由新到陈,由旺盛到衰老的现象,称为粮食陈化。

一影响粮食陈化的主要因素:1)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霉活性增强,生理活动旺盛,加速陈化;反之,延缓陈化。

2)湿度:湿度大,粮食平衡水分高,酶由束缚状态变为溶解状态,导致生理活性强,加速粮食陈化;反之湿度小,延缓陈化。

3)通气状态:氧气充足,粮食呼吸旺盛,加速陈化;反之,氧气缺乏,二氧化碳积累,呼吸微弱,延缓陈化。

4)杂质和虫害:杂质含量多,虫酶易孳生,加速粮食成分分解,陈化速度加快;反之,粮食纯净度高,虫酶不易孳生,能延缓陈化。

5)储藏时间:储藏时间越长,粮食越容易陈化;反之,粮食新鲜度越高。

二粮食陈化后的感官特征:由于类胡萝卜素的异构化,及小麦籽粒内部发生非酶褐变和酶褐变,颜色从黄变红,陈麦及陈麦粉颜色一般暗红、灰红,颜色加深程度随陈化程度的加深而加深。

麦体无麦毛,腹沟深,表皮无光泽,用刀切开,硬质陈麦切面色泽暗红,无光泽;软质陈麦切面粉质化严重。

陈化小麦有一种难闻的陈宿味,夹杂酸苦味,随陈化程度加深而加深。

三粮食陈化后的特征表现:1)生理变化:主要表现为酶活性大大降低或丧失,生活力下降或消失,呼吸趋于停止或完全停止。

2)化学变化:小麦中的脂肪,在储藏期间发生了氧化和水解作用,导致脂肪分解,使游离脂肪酸增多,部分脂肪酸进一步氧化分解为戊醛、已醛或戊酮等挥发性羰基化合物,形成难闻的陈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储藏时间玉米蛋白变化浅析
作者:郭英
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8年第05期
摘要:蛋白质是玉米中主要营养成分之一,其含量以及组成是玉米品质的主要传统指标之一。

为了探寻玉米中蛋白质在储藏期间的变化规律,本试验研究了同一玉米品种在不同储藏年限的阶段,蛋白质总量以及不同种类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选用不同储藏年限的5个玉米品种,检测玉米籽粒在常规条件下储藏的不同阶段蛋白质含量及组成的变化。

通过实验研究表明,玉米在储藏过程中,其蛋白质总量基本保持不变。

但玉米的水溶性蛋白含量、盐溶性蛋白含量以及醇溶性蛋白含量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有逐步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玉米;蛋白质;蛋白质组成;凯氏定氮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5-0050-01
1 实验所需仪器和药品
试剂:硫酸铜(CuS04.5H20)、硫酸钾(K2 S04)、硫酸( H2 S04)、硼酸(H3 803)、36%盐酸(HCl)、甲基红指示剂( Cis His N3 02)、溴甲酚绿指示剂(C21 H14 Br4 0sS)、亚甲基蓝指示剂( Cl6 Hi8 CIN3S.3H2 0)、氢氧化钠(NaOH)、体积分数95%乙醇( C2 Hs OH)。

仪器:扁形铝制称量瓶;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籍;玻璃干燥器(配变色硅胶);感量
0.OO01 g分析天平;感量0.O01 g分析天平;实验水分磨;谷物筛(12.0 mm、3.0 mm);凯氏定氮蒸馏装置;自动凯氏定氮仪。

2 样品准备及编号
选取黑龙江省种植范围分布比较广,种植面积较大的五个品种,分别为矮吨五、奥邦818、丰垦139、佳美2号、新源1号的玉米各6000 g,将五个品种的玉米分别平均分成3份,每份样品2000 g,测定结果取平均值。

分别检测五个品种的玉米中蛋白质总含量、水溶性蛋白含量、盐溶性蛋白含量以及醇溶性蛋白含量,之后将做好编号隔离储存3个月,15个月,27个月、36个月,分别检测其中蛋白质总含量、水溶性蛋白含量、盐溶性蛋白含量以及醇溶性蛋白含量。

3 水分测定
采用《GB 500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中规定的方法一。

在各个储藏期,在每次对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的同时,均需分别测定五个品种玉米样品的水分含量并记录。

4 蛋白质测定
本实验采用《GB 5009. 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中规定的第一
法,凯氏定氮法对蛋白质总量、水溶性蛋白含量、盐溶性蛋白含量以及醇溶性蛋白含量进行测定。

4.1 实验原理
玉米样品中的蛋白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NH3,氨气再与硫酸反应生成硫
酸铵(NH4)z S04,在强碱性条件下对硫酸铵蒸馏再得到气态NH3,用一定浓度的硼酸进行吸收,最后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就可以根据盐酸标准溶液的用量计算出氮含量,通过换算系数,计算出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4.2 蛋白含量测定
蛋白总量测定。

用分度值为0.O01 g的分析天平称取粉碎到规定细度的样品0.2 g于凯式烧瓶中加入五水硫酸铜0.4g、硫酸钾6g、硫酸20 mL,轻轻摇动后于瓶口放置一小漏斗,以45度倾斜置于石棉网上缓慢加热,直至不再产生泡沫,加大火力消化直至瓶中液体变为澄清的蓝绿色后再继续加热半小时,冷却后于10 mL容量瓶中定容,混匀,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含氮量,计算蛋白含量。

水溶性蛋白的测定。

样品粉碎后,用分度值为0.001 g的分析天平准确称取2g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蒸馏水80 mL,摇匀后置于30℃振荡器中提取2h,再于5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液,消化并定容后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含氮量,计算蛋白含量。

盐溶性蛋白的测定。

样品粉碎后,用分度值为o.O01 g的分析天平准确称取2g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5%NaCl溶液80 mL,摇匀后置于30℃振荡器中提取2h,再于5000 r/min 离心15 min,取上清液,消化并定容后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含氮量,计算蛋白含量。

醇溶性蛋白的测定。

样品粉碎后,用分度值为0.O01 g的分析天平准确称取2g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70%乙醇水溶液80 mL,摇匀后置于30℃振荡器中提取2h,再于5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液,消化并定容后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含氮量,计算蛋白含量。

5 蛋白变化情况分析
通过对样品的原始蛋白含量及分别隔离储存3个月,15个月,27个月、36个月后的样品蛋白质组分检测结果进行计算分析发现,五个品种的玉米样品变化基本一致,通过长时间的储藏,玉米样品的蛋白质总量几乎没有变化,数值波动均在2%以下,但其蛋白质组成有一些改变,其中水溶性蛋白与盐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很小,变化幅度在3%以内,但是其中的醇溶性蛋白含量在储藏27个月后,有明显的下降趋势,降低了14.3%,储存36个月后下降幅度达到了15.2%,实验结果表明了玉米在常规储藏条件下,蛋白质的变化较为缓慢,储藏稳定性比较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