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文言文及古诗词复习与测试

合集下载

期末复习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文言文理解性默写

期末复习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文言文理解性默写

期末复习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文言文理解性默写(一)《观沧海》(曹操)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阻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该曲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及古文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及古文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及古文测试题一、古诗词理解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B.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C.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D.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解析:D 选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A 选项只是点明观海的地点;B 选项描写了大海的景象;C 选项描绘了岛上的草木。

A.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B.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C.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D.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解析:C 选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意思是残夜未尽,太阳就已经从海上升起,旧年未过,江上已呈现出春天的气息。

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A 选项交代了诗人的行程;B 选项描绘了江面的开阔;D 选项表达了思乡之情。

A.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B.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C.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D.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解析:B 选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将自己的忧愁之心托付给明月,让明月陪伴友人一直到夜郎以西,借明月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A 选项点明友人被贬的消息;C 选项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未借明月;D 选项描绘了峨眉山的月色。

A.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B.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C. 元曲小令,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D. 这首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

解析:B 选项“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断肠人”直接点明了游子的身份,“在天涯”写出了游子漂泊的处境,“夕阳西下”的环境渲染更烘托出思乡的愁苦,直接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A 选项通过描绘景物烘托氛围;C 选项是对整首曲的特点概括;D 选项是对曲的结构和语言特点的分析。

A.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

七年级上册期中文言文古诗词复习

七年级上册期中文言文古诗词复习

七年级上册期中文言文古诗词复习一、《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名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整体赏析(课本):诗人乘舟来到北固山下,展现在眼前的是山青水碧的壮丽景色。

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去;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着自然的理趣。

3、主题:作者借写长江的风景,表达他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他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胸襟。

4、解释词语:“次”:路途中的停宿。

“客路”:作者要去的路,这里指旅途。

5、本诗的景物描写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什么样的情景?“阔”表现出了春潮上涌,江水与岸齐平的浩渺广阔之景。

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赏析:以小景与大景相互映衬,画面非常精彩。

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衬托的更加恢弘阔大。

▲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赏析:(1)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去;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

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着自然的理趣。

(2)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的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3)海日用“生”,江春用“入”,将景物拟人化而富有生机。

(4)两句对仗工整,形象生动。

8、“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点明了主旨。

●二、《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名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整体赏析(课本):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及古诗测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及古诗测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及古诗测试题附答案(一)《论语》六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论语》的"论"字读______________,它是记录________ ___的书。

(2分)2.课文里有些语汇已经作为成语流传下来,其中有两个表示虚心好学的成语是、。

3.《论语》六则告诉我们,学习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5、第①句有通假字____ _通________,这一则用了___ _____、____ __两种修辞手法。

6、解释加点字:A、时____________B、知___________C、愠__________D、识_________E、厌_________7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其不善者而改之。

”1、将选文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检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检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检测试题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lǘ)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抄录未必,而已能诵其书。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乙)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

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①绝编②,迨③能倍④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

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释)①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

②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牛筒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

③迨:等到。

④倍:通“背”。

(1)下列对甲文中欧阳修处境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幼年丧父B.经济困难C.身体不适D.勤奋好学(2)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3)参考字典解释,谈谈“惟”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惟”的义项:①思,考虑。

②只,只有。

③句首语气词。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为止。

(5)欧阳修和司马光的故事,在学习方面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和古诗复习资料_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和古诗复习资料_
刘安(前179-前122),曾任西汉淮南王。 文章简介: 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原文: 塞翁失马 近塞上① 之人有善术者②,马无故亡③ 而入胡。人皆吊④ 之,其父曰:“此何遽⑤不为福乎?”居⑥ 数月其马将⑦ 胡骏马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⑧。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⑨ 者引弦而战⑩。近塞之人,死者十九㈠。此㈡独以跛㈢ 之故,父子相保㈣。
翻译:
《咏雪》: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翻译:《塞翁失马》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一天)他家的马不知什么缘故逃到胡人那边去了,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福气吗?”过了几个月,他那匹马(竟然)带领着一群胡人的骏马回来了。人们都去祝贺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祸害吗?”家里有的是好马,他儿子喜欢骑着玩,(有一天)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福气吗?”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进了长城,壮年男子都拿起武器作战。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沙场。他儿子就因为腿瘸的缘故(没有被征去打仗),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四、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思考却不学习就会有害。”
五、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一、文言文1.对比阅读(古文阅读)(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家中来营①者,多称尔②举止大方,余为少慰。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③,此君子也。

余服官④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⑤。

(节选自《曾国藩家书》)(注释)①营:军营。

②尔:你。

③处约:处在困顿之中。

④服官:为官。

⑤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不要丢掉从我高祖、曾祖、祖父、父亲一贯相传的家风。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②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②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3)阅读(甲)文,谈一谈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4)(甲)(乙)两文都是作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及感悟对后辈的谆谆告诫。

(乙)文中曾国藩认为年轻人要有所作为,应该做到哪些方面?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楚庄王欲伐陈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

使者日:“陈不可伐也。

”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

”宁国曰:“陈可伐也。

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上矣。

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疲矣。

兴兵伐之,陈可取也。

”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节选自《吕氏春秋》)(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庄王听之/择其善者而从之B.兴兵伐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C.民怨上矣/子在川上曰D.遂取陈焉/杀鸡取卵(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戒子书 ________②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③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悲守穷庐,将复何及!(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B.在书信的前半部,他则以慈父的口吻淳淳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C.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作者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鲜明地突出了做人治学的经验。

D.“悲穷守庐,将复何及”一句是以父亲身份告诫儿子要珍惜光阴,努力成才,为社会所用。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选自《列子》)(乙)沈屯子多忧沈屯子入市,听唱书,至杨文广①被围柳城内乏粮外阻救蹙然兴叹不已。

友拽之归,其日夜忧念不置,曰:“文广围困至此,何由得解?”自此悒悒②成疾。

家人因劝出游,以纾其意。

忽见负竹入市者,则又念曰:“竹末甚锐,道上行人必有受其刺者。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综合检测试卷带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综合检测试卷带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综合检测试卷带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甲】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谈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金忠待人以宽(明)焦竑金忠①于人有片善心称之,虽有素与公异者,其人有他善,未尝不称也。

里人有数窘辱公,公为尚书时其人以吏来京师惧不为容公荐用之。

或日:“彼不于公有感②乎?”曰:“顾其才可用,奈何以私故掩人之长?”(选自《玉堂丛语》)(注释)①金忠:人名,明代鄞(今浙江鄞县)人。

②感:通“憾”,怨恨。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③年与时驰 ________ ④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于人有片善心称之/择善而从B.虽有素与公异者/素昧平生C.顾其才可用/元方入门不顾D.奈何以私故/并驱如故(4)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公为尚书时其人以吏来京师惧不为容公荐用之(5)金忠是一个怎样的人?请阅读全文概括。

2.课外文言文阅读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①。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②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③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寡人闻命④矣。

”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注释】①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②陛:宫殿台阶。

③雨(yù):下雪。

雨,落,降,用如动词。

④闻命: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饱而知人之饥 / 晓之者亦舍然大喜B.雨雪三日而不霁 / 切问而近思C.婴闻之古之贤君 / 有闻而传之者D.温而知人之寒 / 温故而知新(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1.文言文阅读。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天津弋人得一鸿,其雄者随至其家,哀鸣翱翔,抵暮始去。

次日弋人早出,则鸿已至,飞号从之;既而集其足下。

弋人将并捉之.见其伸颈俯仰,吐出黄金半铤.弋人悟其意,乃曰:“是将以赎妇也。

”遂释雌.两鸿徘徊,若有悲喜,遂双飞而去。

弋人称金,得二两六钱强。

噫禽鸟何知而钟情若此!(1)《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小说集,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

(2)请根据以下材料,写出文中词语的意思。

“从”字甲骨文字形如下图所示,表示两人相从,本义是“随行,跟从”,引申义有“顺从”“听从”等。

①(甲)文中“一狼仍从”的“从”意思是________。

“集”字甲骨文字形如下图所示,表示鸟停在树上,本义是“群鸟停在树上”,引申义有“停,停留”“聚集”等。

②(乙)文中“既而集其足下”的“集”意思是________。

(3)下列各组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一狼得骨止/止增笑耳B.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C.而前狼又至/七人早出,则鸿已至D.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4)请用“/”为文中划线语句断句。

噫禽鸟何知而钟情若此(5)蒲松龄笔下的动物往往有着人一般的性情。

(甲)文中“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可看出狼的________(性格特点);(乙)文中雄雁一直跟着捕鸟人并吐出黄金来赎雌雁,则是因为它的“________”(第一空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二空用原文语句回答)。

初一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初一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初一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戒子书 ________②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③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悲守穷庐,将复何及!(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B.在书信的前半部,他则以慈父的口吻淳淳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C.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作者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鲜明地突出了做人治学的经验。

D.“悲穷守庐,将复何及”一句是以父亲身份告诫儿子要珍惜光阴,努力成才,为社会所用。

2.课内阅读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夫君子之行(________)②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③年与时驰(________)(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书”是一种体裁,它与“记”“表”“志”均为古代常见的文体,属于与韵文相对的“散文”的范畴。

B.“静”是一个核心词语,“淡泊”“宁静”是它的正面表现,“淫慢”“险躁”则是其反面表现。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加点的词语①非宁静无以致远 ________②险躁则不能治性 ________③意与日去 ________(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非学无以广才。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B.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认为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正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文章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

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②;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③号如前状。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甲】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谈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金忠待人以宽(明)焦竑金忠①于人有片善心称之,虽有素与公异者,其人有他善,未尝不称也。

里人有数窘辱公,公为尚书时其人以吏来京师惧不为容公荐用之。

或日:“彼不于公有感②乎?”曰:“顾其才可用,奈何以私故掩人之长?”(选自《玉堂丛语》)(注释)①金忠:人名,明代鄞(今浙江鄞县)人。

②感:通“憾”,怨恨。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③年与时驰 ________ ④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于人有片善心称之/择善而从B.虽有素与公异者/素昧平生C.顾其才可用/元方入门不顾D.奈何以私故/并驱如故(4)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公为尚书时其人以吏来京师惧不为容公荐用之(5)金忠是一个怎样的人?请阅读全文概括。

2.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这则寓言选自《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3)“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中的“此”指的是什么?(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________。

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七年级文言文及古诗词复习与测试

七年级文言文及古诗词复习与测试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及古诗词复习与测试1.李白《峨嵋山月歌》意境清朗秀美,风致自然天成:“,影入平羌江水流。

”2.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4.,江春入旧年。

6.,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7.,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8.杨花落尽子规啼,。

9.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0.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1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13.子曰:,可以为师矣。

14.,思而不学则骀。

15.三人行,。

,其不善者而改之。

二根据题意填出诗句1《观沧海》中抒发作者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描写大海的句子有:,山岛耸峙;树木丛生,;,。

你知道抒发壮志的诗句还有:。

2唐诗人的《次北固山下》描写江河之景句:。

表达时光匆匆之句:。

表达思乡之愁句:。

请再写出两句表达乡愁的诗句并注明作者出处:。

3白居易的写出了一幅西湖春景图,你认为其中最能表现初春景象的诗句是: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西湖的诗句:。

6李白对朋友寄托满怀思念的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抒发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其他你知道的表达思友之情的诗句有哪些?。

7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表现离别之情的诗句:。

8关于学习方法,古人所谈甚多,《论语》中说:。

请再写出一两句:。

10雪花是千百年来诗人吟咏的对象,写出几句咏雪的诗句:。

一、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古今异义】 1、儿女:古义:子侄辈的人,指家中的年轻一代人今义:指子女2、因:古义:趁,乘,凭借今义:因为3、文义:古义:诗文今义:文章的意思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语文初一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质量检测试卷带答案

语文初一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质量检测试卷带答案

语文初一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质量检测试卷带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lǘ)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抄录未必,而已能诵其书。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乙)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

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①绝编②,迨③能倍④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

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释)①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

②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牛筒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

③迨:等到。

④倍:通“背”。

(1)下列对甲文中欧阳修处境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幼年丧父B.经济困难C.身体不适D.勤奋好学(2)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3)参考字典解释,谈谈“惟”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惟”的义项:①思,考虑。

②只,只有。

③句首语气词。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为止。

(5)欧阳修和司马光的故事,在学习方面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lǘ)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抄录未必,而已能诵其书。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乙)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

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①绝编②,迨③能倍④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

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释)①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

②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牛筒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

③迨:等到。

④倍:通“背”。

(1)下列对甲文中欧阳修处境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幼年丧父B.经济困难C.身体不适D.勤奋好学(2)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3)参考字典解释,谈谈“惟”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惟”的义项:①思,考虑。

②只,只有。

③句首语气词。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为止。

(5)欧阳修和司马光的故事,在学习方面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献马贾祸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

芮季曰:“不如捐①之。

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

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

子无以应之则将哓②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

”弗听,卒献之。

荣夷公果使求焉,弗得,遂谮③诸王,曰:“伯也隐。

”王怒逐芮伯。

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

(选自《郁离子·献马》)【注释】①捐:抛弃,舍弃。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古诗词复习专题试题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古诗词复习专题试题

七年级上学期文言文、古诗词复习专题单位:乙州丁厂七市润芝学校时间:2022年4月12日创编者:阳芡明一、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古诗文。

1、生活中表示既擅长从正面学习,也擅长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2、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

来表示。

3、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4、当别人不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5、?观沧海?中展现海岛活力勃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

6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7、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8、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

表达花草茂盛的句子是,。

9、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 ,。

是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

9、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个与“送别〞有关的完好诗句:,。

10、曹操的?龟虽寿?最能表达诗人曹操大方激昂,壮怀剧烈的情感的诗句〔含比喻〕是,。

,。

出自本文的成语11、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12、?夜雨寄北?中设想将来与友人秉烛长谈之情景的句子是,。

13、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着重写今曰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

14、只有思想永远活泼,承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朱熹在?观书有感?借景喻理,表现作者这种哲理性考虑的句子是,。

出自本文的成语15、请你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的两句诗告诫一位学习有些松懈了的同学,。

二、阅读以下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及古诗词复习与测试一、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古今异义】 1、儿女:古义:子侄辈的人,指家中的年轻一代人今义:指子女2、因:古义:趁,乘,凭借今义:因为3、文义:古义:诗文今义:文章的意思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句总括了谢太傅一家咏雪的背景,精练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事件“__________”等因素。

2、解释加粗的词。

(1)寒雪日内集_________ (2)与儿女讲论文义_________(3)俄而雪骤________ (4)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5、兄妹两人一个把雪比作盐,另一个把雪比作柳絮,哪一个更好呢?说说你的理由。

6、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二、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通“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古今异义】 1、去古意:离开今意:到、往 2、委古意:丢下、舍弃今意:委屈、委托3、顾古意:回头看今意:照顾4、期古意:约定今意:日期5、引古意:拉今意:引用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

①中:________ ②不:________ ③引:________ ④顾:________2.给文中划线句添上省略的人称。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陈元方不再理会“友人”的原因是因为“友人”“________”又“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

B.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

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5.下列句中加粗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诲女知之乎 B.学而不思则罔 C.路转溪头忽见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6.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填写序号)?①敝人②卑职③陛下④令尊⑤寡人⑥足下⑦令郎⑧老朽⑨麾下敬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谦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这则故事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

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9.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0.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2分)三、《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每空1分,共4分)①学而时习之()②不亦说乎()③吾日三省吾身()④博学而笃志()(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空2分,共6分)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③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孔子认为,只要温习了学过的知识,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

B.“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谈论的是学习方法。

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D.“四书”指的是《尚书》《论语》《大学》《中庸》。

四、诫子书(一)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4分)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二)填空(4分)《诫子书》选自,作者是字,他是三国时蜀国的政治家、家。

(三)翻译下列句子(30分)1、非宁静无以致远:2、静以修身3、俭以养德4、非淡泊无以明志5、年与时驰6、淫慢不能励精(四)阅读(38分)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本文作者就和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答:2、这是一篇充满力量的书:“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是的力量;“俭以养德”是的力量;“非淡泊无以明志”有的力量;诫子书只有字,传递出的信息,比起长篇大论,诫子的效果必然要好得多,这就是简约的力量。

3、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4、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答:5、用横线画出文中提到“志”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

6、请写出你读过课文后感悟。

7、请写出一句赞美诸葛亮的诗句和一条诸葛亮用过的计谋读《狼》,回答问题。

(10分)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其一犬坐于前A.其一犬/坐于前B.其一/犬坐于前C.其/一犬坐于前D.其一犬坐/于前2.解释文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1)敌( ) (2)意()(3)()洞 (4)股( ) 3.翻译下面句子。

(2分)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4.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5.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2分)6.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项()(多选!)A.“径去”的意思是径直走开。

“犬坐”的意思是像狗似的蹲坐在面前。

B.第4段中前三个“其”字的意义分别指:屠户、积薪、前狼。

C.第4段中三个“以”字的含义都是“用”。

D.“屠暴起”,写屠户的当机立断。

“暴”,突然的意思。

E.“目似暝,意暇甚”的意思是:眼闭着似乎在睡觉,那神情善良得很。

F.“一狼径去”写狼另有图谋,“犬坐于前”写狼牵制屠户。

G.第4段写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狡诈阴险。

H.第4段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7.加粗词词性词义相同的一组是(差别细微,要仔细分辨。

)[ ]A.犬坐于前前狼 B.以攻其后自后断其股 C.久之毙之 D.意将隧入身已半入8.为下面的句子选出正确的译文。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A.前面的狼假睡,后面的狼引诱敌人。

B.屠户这才明白前面的狼假睡,原来是用这个方法迷惑敌方。

C.才明白前面的狼假睡,用盖子引诱敌人。

D.前面的狼悟出假睡是为了诱惑敌人。

9.如果用“屠户遇狼”概括第一段的内容,后面三段的内容依次应为________、________和屠户杀狼。

10.从文中找出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并用现代汉语说说它的意思。

句子:意思:11.写出两个带“狼”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

六、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日: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1、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A.国人道之.。

B,闻之.于宋君。

C,问之.于丁氏。

D,得一人之.使。

2、给加粗的句子加标点: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3、解释加粗的词:及()闻()道()使()4、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5、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6、文中的宋君是一个怎样的人?7、对本文的寓意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不要轻信流言蜚语。

B,一家之言,经再三转述,往往会丧失原义。

C,对于别人的话,要注意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

D,要勇于揭穿别人的谎言。

七、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②,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③,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④,亡处亡块。

若躇步跳蹈⑤,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⑥,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解释词语意思:①崩坠( ) ②果( ) ③只使( ) ④四虚( )2、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 )这句成语。

3、翻译下列句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③,亦不能有所中伤。

4、这则故事揭示的道理是?5、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6、结合你的理解,评价“晓之者”的行为做法。

7、现实环境中的你,面对今天的环境,杞人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