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白,守其黑——试析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的对偶元素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对联

中国传统文化—对联

中国传统文化—对联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形式,也是一种常见的书法艺术。

它以创意和对仗为特点,通常由两行对称的句子组成,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

对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漫长的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

据传,最早的对联出现在秦朝,当时称为“骈牡”。

然而,对联在明清两代达到鼎盛时期,成为人们庆祝节日、庆贺婚礼、祝福等场合的重要元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联被视为一种艺术形式,既有诗意也有书法的韵味。

它要求字数相等,意义相对、构思对称、韵律优美,并能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对联的妙处在于通过对仗的方式表达出行文的美感和哲学,使人产生视觉和思想上的享受。

对联的写作需要一定的才情和技巧,同时也需要对语言的驾驭和良好的诗文功底。

它要求对字音、字义以及写作风格的把握,并能够恰如其分地运用修辞和比喻等修饰手法。

写作对联需要遵循规范,一般来说,首联、对联和尾联的字数要相等,意义要互补或相对,韵律要优美。

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对联常常是家庭节日和重要场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联会被贴在门框上以示喜庆和吉祥。

对联所包含的吉祥祝福和美好祈愿能够通过视觉方式表达出来,使人们在节日时更加愉快和庆祝。

此外,对联还是春联和门联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联语在中国人心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和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式。

通过对联的创作和欣赏,我们能够更好地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人的智慧和审美情趣。

同时,对联也象征着中国人对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总之,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而重要的形式,它通过诗意和书法的结合,以对仗和创意为特点,表达了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对联在中国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在节日和庆典上常常可见,也在国内外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喜爱。

通过对联的欣赏和创作,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对联的修辞艺术精选

对联的修辞艺术精选

对联的修辞艺术精选范文1:对联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它是一种修辞艺术,通过对联,人们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表达更多的意思,把想表达的感情和思想更好地表现出来。

对联的修辞艺术有很多精选,喜闻乐见的如“富贵与天齐,贫穷难与俱”、“百忙之中懒得忙,一闲百计都无用”等。

这些对联,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又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它们不仅仅是两句话的简单组合,而是需要作者熟练掌握的修辞艺术。

在对联的修辞艺术中,最常见的是对仗、呼应、对比等修辞手法。

通过对仗,可以增加对联的美感、音韵的感皆和节奏的美感。

通过呼应,可以使对联具有含蓄而深刻的意味,令人引之为戒。

通过对比,可以体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使作品意境更深远。

在写作中要注意的是,对联需要积累丰富的典故、常识和文化背景。

同时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修辞手法,巧妙使用对仗、呼应、对比等,让对联更加生动、有趣,打动人心。

在用词上要遵循精简、贴切的原则,避免华丽的辞藻以及生僻的字词。

总之,对联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修辞艺术,它富有中国文化的特点和魅力,在不断推广和传递中不断发掘新的价值和意义。

范文2:对联是中国古老的文化艺术,它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传统文化之一。

对联以短小的词语和精练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思想和情感。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非常高水平的修辞艺术,是我们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对联的修辞艺术是一种精选,它以一对对的词语相对应,借助对仗、押韵、呼应等手法,传达出马虎等的信息和感情色彩。

例如“守户安民,执法必严”等,都是鲜明的显示对联修辞艺术的例子。

对联的修辞艺术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有用词上的特点。

对联的用词必须简短、明了、贴切,让人们一看即知其意,不需要再作解释。

这样才能突显出对联的精髓和艺术特点。

同时,对联用词还需要体现出威仪、繁简等含义,达到视觉和精神上的愉悦体验。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要不断地传承和发扬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多多关注,学习和了解对联的修辞艺术,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

中华 对联

中华 对联

中华对联一、对联的概念和历史1.1 对联的定义对联,是一种以对仗、对称为特点的文学艺术形式,通常由上下两句组成,句意相对照映,形式上对称美观。

1.2 对联的起源对联起源于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游戏,最早可追溯到唐代。

对联以其独特的形式和艺术效果,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对联的应用对联广泛应用于节庆、喜庆、寿庆、婚庆等场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二、中华对联的特点2.1 体现对仗和对称美中华对联注重双句之间的呼应和对仗,句式结构和字数上要求对称美观。

这种对仗和对称美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同时也使句子更加韵律优美。

2.2 充满哲理和意境中华对联在传达意思的同时,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和意境。

通过简洁的语言,对联能够表达出复杂的思想和情感,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2.3 突出中国文化特色中华对联以其独特的形式和精妙的构思,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通过对联的创作和欣赏,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中华对联的分类3.1 依照格式分类根据对联的格式,中华对联可以分为对扇、对牌、对联和对兔等多种形式。

不同的格式和结构赋予了对联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3.2 依照内容分类中华对联还可以根据内容进行分类,例如祝福对联、哲理对联、春联、对仗歌词等。

不同的内容类型体现了对联在不同场合和领域中的应用。

四、中华对联的艺术创作4.1 文字选择和搭配中华对联的艺术创作离不开文字的选择和搭配。

优秀的对联常常选用有意义的词汇,通过合理的组合和搭配,形成韵律优美、意义深远的句子。

4.2 句式结构和字数要求中华对联在创作时需要注意句式结构和字数要求。

充分发挥对仗和对称的美感,同时注意句子的平衡和节奏感,使对联更加优雅和协调。

4.3 创作风格的特点中华对联的创作风格各具特点,有的讲究朴素自然,有的偏重典雅内敛,还有的注重寓意和象征。

创作风格的选择要与主题和场合相契合,使对联更具艺术魅力。

五、中华对联的传承和发展5.1 对联的传承中华对联的传承不仅仅是文字的传递,更是思想的传承。

对联知识点

对联知识点

对联知识点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通过对仗、对调、对称的技法,以两句为一组,用对仗的格律和平仄的韵律相衬托,创造出形神兼具的语言艺术作品。

对联以其简洁明了、形象生动的特点,成为了民间喜庆祝贺、赞颂吉祥如意的表达方式。

对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诗人们在创作古体诗时,经常以一句写景,另一句写情,形成了对仗的技法。

宋朝时,因着词牌、曲调的发展,对仗句的应用范围扩大,使得它逐渐独立成为一种艺术形式。

明代时,随着画院对题及铭牌的使用,对仗句的应用更加广泛,对联开始出现在寺庙、宫殿、园林等场所。

清代对联则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书法艺术和审美效果的形式,成为了当代文人雅士艳丽言辞的抒发方式。

对联的创作技巧包括对仗、韵律、意境和艺术语言等方面。

对仗是指对联的前后两句在词义上需要呼应,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或和谐,给人以美感;韵律是指对联的前后两句需要在音韵上保持和谐的关系,以增强对联的韵律感;意境是指对联的内容需要呼应或对比,形成一种富有想象力和美感的意境;艺术语言则是指对联的文字要选用精练、优美、富有想象力的词语,以增强对联的艺术效果。

在对联的创作中,需要注意表达的简练明了、字数的平仄搭配、形式的和谐统一等方面,才能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而对联的欣赏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鉴赏能力,能够理解对联的内涵和意义,欣赏对联的语言之美、结构之美和形式之美。

对联在中国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在庆祝活动、新春祝福、展览会场、书画作品上。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交流的方式。

通过对联的写作和欣赏,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进交流、促进和谐。

总之,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形式和技巧,创造出了千姿百态、富有内涵的语言艺术作品。

对联的创作和欣赏,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鉴赏能力,才能真正体会到对联的美妙之处。

对联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交流的方式,通过对联的写作和欣赏,人们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体验,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楹联对仗用典例释1

楹联对仗用典例释1

楹联对仗用典例释1漆园丁按:对联属于国学的范畴,写作对联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知识和智慧的综合运用,学习文史专业尤其不可忽视。

写作或品评对联,须立足于寄托、意境、情感、气势等,绝不可以辞害意。

但对联有一定的形式要求,否则就不是对联。

对联的格律比较宽松,不必要求押韵,但须讲究平仄,最重要的是对偶。

宽泛的平仄以词组为单位,严格的平仄以音节为单位,即以每个词组或音节的末字为准,一句之中平仄相间,对句与出句平仄相对,上下联的末字仄起平落。

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形成抑扬顿挫的音律美感。

对偶的基本要求是词性相对,有工对、宽对、流水对。

这里的例释材料从一位博友的博客中引过来,例释只是对偶的型例,并不是说非如此对偶不可。

有些型例显得死板,工而不巧,然多有工整灵巧者,可资观玩,亦可训练对偶用语习惯。

分韵排列只是一种排序形式,无关紧要。

且音律与时俱进,古韵可知而不可用。

文中用典奇多,深入浅出,雅俗共赏,裨于增长知识。

引载于此,提供参考。

01、ong\eng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

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牛女:牛郎、织女二星。

河,银河。

参商:二星名。

《左传·昭元年》载,传说高辛氏有二子,长阏伯,季实沉。

兄弟不睦,日寻戈矛。

帝迁阏于商丘,主辰;迁沉于大夏,主参,使之永不相遇。

斗:北斗七星。

戍旅:守边塞的兵卒。

河对汉,绿对红。

雨伯对雷公。

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

云叆叇,日曈曚。

腊屐对渔篷。

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

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叆叇(àidài):浓云蔽日之状。

曈曚(tóngméng):日初出将明未明之状。

蜡屐:晋代阮孚好蜡屐,谢灵运亦有登山蜡屐。

梅子雨:即黄梅雨。

五月江南雨,迎梅又送梅。

对联的韵律与对仗技巧

对联的韵律与对仗技巧

对联的韵律与对仗技巧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它以韵律和对仗为特点,是一种句式严谨、文字工整的艺术形式。

对联的韵律与对仗技巧是其核心要素,下面将对这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对联的韵律对联的韵律是指对联的音韵特征和节奏感。

在对联中,每句都包含若干个字,字的多少和字音都需要相互呼应,以形成协调的韵律感。

1. 字数对称: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一般保持对称,即每句的字数相同或接近。

这种对称可以增加对联的平衡感和和谐感。

例如:春风满面笑颜开,秋水无痕任逐回。

2. 韵脚呼应:对联的上下联需要在韵脚上相互呼应。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声母、韵母和声调之分,因此在对联中需要注意字的发音和韵脚的呼应关系。

例如:江山如画醉诗人,日月如诗入画人。

3. 音调协调:对联的上下联需要在音调上保持一定的协调。

不同的音调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境,通过合理运用音调,可以让对联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乐和人间福如东,诗醉春风赋半句。

二、对联的对仗技巧对仗是指对联中上下联的文字内容相对应,以形成意义的对称或呼应。

对仗需要注意语义的匹配和句式的对称,以使对联更加有内涵和艺术感。

1. 平行对仗:平行对仗是对联中最常见的对仗形式,即上下联的内容在意义上相对或呼应,并通过平行的结构来达到呼应的效果。

例如:山青水碧春风里,花开花谢故人来。

2. 反义对仗:反义对仗是对联中运用反义词或反义结构进行呼应的一种形式。

通过反义对仗,可以增加对联的表现力和对比效果。

例如:大海波涛汹涌怒,小楼人声鼎沸喧。

3. 轻重对仗:轻重对仗是对联中通过运用轻重不同的词或短语来呼应,从而达到表现不同层次的意境和情感。

例如:梅花香透寒窗冷,菊月明留暖炉明。

总结: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种文艺形式,其韵律和对仗技巧是其重要的要素。

在对联的创作过程中,需要注重字数对称、韵脚呼应和音调协调等韵律方面,同时运用平行对仗、反义对仗和轻重对仗等对仗形式,以达到文学创作中的各种丰富效果。

浅谈古代诗歌中的对偶手法

浅谈古代诗歌中的对偶手法

浅谈古代诗歌中的对偶手法对仗(对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造化赋形,文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

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不相须,自然成对。

”对仗(对偶),这里主要是指律诗的要求而言的。

“律”即是严格的规定和法度。

律诗是一种极为讲究平仄和对偶的严谨诗体,中间两联,即颔联、颈联必须讲求对仗(有些首联和尾联也有对仗的)。

1、对仗的要求首先,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即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其次,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等(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

再次,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第四,词语的“词汇意义”也要相同,即同是名词,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宫室、服饰、器物、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动作等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才能形成对偶。

这里,我介绍一下清代车万育撰的《声律启蒙》。

这是一本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

举几个例子: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

街泥双紫燕,课密几黄蜂。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寒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茶对酒,赋对诗,燕子对莺儿。

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

四目颉,一只夔,鸲鹆对鹭鸶。

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蘼。

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中国画的对偶性关系

中国画的对偶性关系

美术时空ART EDUCATION RESEARCH中国画的对偶性关系□王凯星徐文生摘要: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阴阳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阴阳也体现了对偶的特征。

在中国画的章法中,黑白、疏密、宾主、方圆、藏露等都体现了这种对偶性关系。

老子所说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同样体现了对偶性关系中的对比与和谐。

天和地是构成宇宙的两个最基本的部分,这两部分原先是一体的,化一为二就有了变化;二来源于一,所以在变化中要相呼应,谓之开合。

中国画中处处呈现着符合自然规律的对偶性关系。

关键词:中国画对偶性布局理论一、道与技的对偶性关系中国画的“道”与“技”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技与道在中国画中属于对偶性关系,由技入道,技是技巧,道是常理。

这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感悟、分析、推理的思维方式,是在相互联系的基础上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更是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质变过程,是检验画者是否成熟的标志。

中国画在历朝历代大师的传承、发展中不断创新,形成了独特的笔墨体系。

其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的核心之一,由技入道是其创作的不二法门。

画者只有解决好技与道这对对偶性关系,才能使绘画技艺和理论均有所提高,也才能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中国画。

技是发展,是技法;道是根基,是理论。

以发展启迪根基,在根基的基础上发展,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发展关系。

顾恺之云“以形写神”,即神从形生,无形则神无所依托。

然而有形无神,则是“死形”。

“道成而上,艺成而下”“以形媚道”等说法,都说明技只是艺术的表现方式,而道才是中国画创作与欣赏的核心。

画者在创作中国画的过程中,不能只追求高超的技艺和形而下的表象满足,还要追求形而上的精神层次。

画者如果不多读书、多思考,只一味地磨练技法,那么容易成为画匠;如果画者提高了思想水平,其境界也会提高,作画时方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所谓“迁想妙得”是也。

每个画派都有特定的技法,但万变不离其宗。

中国画创作讲究笔墨勾勒,全幅以气运成,形态既肖,神自满足。

古人为什么喜欢用对仗的方式写诗

古人为什么喜欢用对仗的方式写诗

古人为什么喜欢用对仗的方式写诗古代文人雅士们崇尚对仗的方式写诗,是因为他们追求诗歌的艺术美感和表达力。

对仗是指在诗歌中利用音韵、字义或句法等方面的对应或呼应,以达到平衡和协调的效果。

这种修辞方式在古代诗歌中被广泛应用,为诗歌赋予了独特的音韵之美和诗意之趣。

本文将从文学审美、意象形式、艺术细腻和文化传承等方面探讨为何古人喜欢用对仗的方式写诗。

首先,对仗的方式写诗能增强文学审美的享受。

通过押韵、平仄、对抗等手法,古代诗人可以使诗歌在语音上呈现鲜明的音韵特色。

这些音韵的变化和对称呼应,使读者在欣赏诗歌时能感受到意境的升华和情感的抒发。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有“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首诗通过重复的音韵、反复的对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对仗的方式使诗歌不仅是一种文字的组合,更是一种声音的表达,为读者带来了视听上的愉悦。

其次,对仗的方式能够形成丰富的意象,使诗歌更具形象化的表达。

古代诗人通过对反义词、对偶句式的运用,使诗歌中的形象和意境得以更加生动鲜明地展现出来。

例如,《木兰诗》中有“倚林听箭伤,惊起却长嚎”这一句,通过“箭伤”和“长嚎”两个对仗的词语,传达了木兰英勇战斗的形象,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触。

对仗呼应的方式使诗歌具备了极富表现力的形象,更好地展现了诗人所表达的内在情感和思想。

古代诗人喜欢用对仗的方式写诗,还因为对仗能够展现人文情怀和艺术细腻。

对仗的方式给诗歌赋予了一种韵律感,并在有限的空间内容纳了更多的意义。

它不仅仅是语言的修辞,更是一种借音韵对仗来回显事物之间关系的表达方式。

通过对仗呼应的形式,诗人可以以简洁优美的语言表达情感、展现思想、描绘景物。

这种表达方式既把握了整体的结构,又注重了细节的呼应,使人们阅读时不仅能领略到整体的意义,还能领悟内在的文化底蕴。

最后,古代对仗的方式写诗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古代诗歌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仗的写作方式一直被视为诗歌的基本要素之一。

对偶对联对仗的知识让你学会鉴赏春联

对偶对联对仗的知识让你学会鉴赏春联

对偶对联对仗的知识让你学会鉴赏春联
对偶对联是汉字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春节喜庆气氛的代表。

对偶对联通常由两句意义相对、词汇音节韵律相同的对句组成,平仄协调,意境深邃。

对联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已成为中国文化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联艺术也是当代文化的珍贵财富,因此学会鉴赏春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对偶对联有以下几个要点:
1. 协调平仄:对联的每个字都有一个相应的平和仄的音律,组合起来应该平仄相间,协调悦耳。

2. 意境优美:对联的两句话应该意义相对、形象生动,能够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格律规范:对联的长度一般为7个字或8个字,必须严格按照意音照合、押韵平仄的原则完成。

4. 内涵深刻:对联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

对于鉴赏春联,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从整体上观察:首先,应该整体看待对联,确定其主题,理解两句话的关系。

2. 重视内涵:观察一副对联,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注重细节:注意每个字的用词和排列顺序,是否符合平仄协调等规律,同时也要注意字体书写的工整美观。

4. 了解历史背景:对联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了解历史背景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古诗创作手法鉴赏杜甫诗的流水对法一

古诗创作手法鉴赏杜甫诗的流水对法一

古诗创作手法鉴赏杜甫诗的流水对法一古诗创作手法鉴赏杜甫诗的流水对法一单列主语法主讲辽宁舰杜甫是大量使用“流水对”的诗人。

他虽然不是“流水对”的首创者,但由于他在诗中大量使用流水对,并将流水对仗推向艺术极至的诗人。

他制作的“流水对”取得了对仗艺术表现上的巨大成功。

有专家从全部杜甫诗(1458首)中检出268副“流水对”,对它们进行比较,加以分类,总结出杜甫制作“流水对”的主要方法有两种:拆分单句为流水对和用复句形式制作流水对。

我们都知道,根据对仗两句话句意之间的联系方式,可以把对仗分为三种:一、【正对】:对仗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句意相近,相辅相成,对同一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描绘和表达。

如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运用通感修辞手法,赞美拂水山庄之美的浅深流水琴中听,远近青山画里看。

《拂水山庄》【清】柳如是二、【反对】:对仗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句意相反,相反相成,对同一主题从反面角度进行描绘和表达。

如表达歌颂爱国英雄,蔑视卖国奸臣的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岳飞墓阙楹联》佚名三、【流水对】:上下句单独看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要两句话合在一起,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

流水对有两种形式:1、单句形式:【单句】:一句话中只有一层主谓关系的句子。

简单单句:杜甫写诗。

主谓宾复杂单句:唐代诗人杜甫擅长写流水对仗的诗。

定主状谓定宾唐代诗人杜甫写过很多流水对仗的诗。

定主谓补定宾【流水对的单句形式】:把单句拆分为两句,并通过适当的组词、组句及修辞手法,使拆分开的两句形成对仗。

(详见下表)2、复句形式:【复句】:由两个(或更多)分别具有主谓关系的分句组成的句子,分句间依循一定的逻辑关系,把两句合起来才能表达出完整的意思。

(详见下表)【杜甫诗流水对法一】单列主语法:把单句从中拆开,把主语部分作为出句,把谓语(或不出现谓语)和谓语后面的成分作为对句,以构成流水对:《江汉》【唐】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浅说知白守黑在版画中的意义

浅说知白守黑在版画中的意义

浅说知白守黑在版画中的意义作者:陈丽娟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年第10期摘要“黑白”在我国艺术界中的重要地位有其历史的渊源。

黑白版画之所以具备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乃是缘于“黑白”的社会学与美学特性,同时也基于现代艺术心理学之科学依据。

黑白艺术语言的探索,是造型艺术中带普遍性的学术问题,在黑白版画艺术发展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可探索的空间。

关键词黑白版画矛盾表现力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大千世界,五彩缤纷,争奇斗艳,充满矛盾,有着形形色色的对比,如黑与白、阴与阳、多与少、大与小、疏与密、平与奇、曲与直、虚与实、美与丑等。

这些矛盾其实就是一种“力量”的交锋。

这种交锋尤以黑与白的表现最为强烈:它产生无限的阴柔之美和阳刚之气。

黑白乃色彩世界中的“极色”。

版画中的黑与白就是对上述万物对比的最好概括。

“黑白”在我国艺术界中的重要地位有其历史的渊源。

《老子》云:“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这是古代道家的哲学思想。

“知白守黑”的道理也同样适用于黑白版画。

起源于中国的雕版印刷术———中国古代的版画,它是中国绘画艺术的一种,无论在形式语言上以及美学思想上都与中国画有着共通的特点。

“知白守黑”源自《老子》:“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后以“知白守黑”喻指韬晦自处。

老子原意是用黑白来比喻事理,所以“知白守黑”最初并未用来讲视觉关系。

黑白美与道家的哲学思想分不开。

在道家的思想中有一个观念是“朴素玄化”,厌弃绚丽灿烂的色彩。

老子云:“五色令人目盲。

”庄子亦认为:“五色乱目”,“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染也”,唯有“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这种思想必然影响到早期具有隐逸思想的画家。

老子主张“素”和“玄”,“素”是白色,“玄”是黑色。

而且,我国古代认为北极是天顶,呈玄色,所谓“天玄地黄”,故天之玄色为神圣的颜色。

黑白之所以高贵,原来它们与宇宙有着本质的联系。

黑白版画之所以具备丰富的艺术表现力,那是缘于“黑白”的社会学与美学特性,同时也基于现代艺术心理学之科学依据。

对偶修辞格的中华文化特征-心理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对偶修辞格的中华文化特征-心理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对偶修辞格的中华文化特征-心理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修辞学家陈望道在《修辞格发凡》中给对偶做了这样的定义:说话中凡是用字数相等,句法相似的两句,成双作对排列成功的,都叫做对偶辞[1].对偶又称对称对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恒久的魅力,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墨子小取》中有关侔的阐述:侔也者,比辞而俱行也。

其中,侔便包含了对偶、对照的含义。

对偶修辞格大量存在于诗歌、散文和其他文艺作品及日常生活中,其在形式上力求整齐美观,语句互相映衬和补充,如《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上下两句对应整齐,相得益彰;在音调上,对偶句讲究音韵和谐,节奏铿锵,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上下音韵平仄相对,抑扬顿挫相交,读之音乐感强,品之韵律优美;在表意上,对偶句又体现凝练集中,生动形象,如皮鞋广告:皮张之厚无以复加,利润之薄无以复减,用皮张对应利润, 厚对应薄, 加对应减,此句迎合消费者购买商品时追求性价比高,经济实惠的心理需求,增加消费者对广告的吸引力,形成对产品和品牌的良好印象;在抒情上,对偶句更是直抒胸臆,酣畅淋漓,如祝寿对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便是用对偶的形式表达祝福的心声,语句真切形象,便于记忆。

作为一种语言表现手法,对偶在汉语构词造句和技巧运用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在思维模式、美学追求、民族心理等方面折射出深厚而独特的中华文化特征。

一、对偶修辞格蕴含阴阳和合的辩证思维阴阳的概念最早见于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道德经》中: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意思是说,天下万物都有阴阳两面,他们是既关联又矛盾对抗的两种力量,也是万物形成和发展变化的根源。

因此,在中国传统哲学思维中,人们把阴阳看做是组成自然界与社会的一切事物基本要素,世界由阴阳二元构成,认为所有事物都处在对立统一的矛盾中,这种矛盾既对立,又统一,又相互转化,即整个世界处在一个阴阳和合而不相排斥的太和状态,只有阴阳二气和合统一并和谐运行,才能维持自然界的平衡有序,就像道家太极图所描绘的阴阳鱼图形,阴阳二鱼交融于一个圆形之中,既对立又互补。

老子的知白守黑是重要的美学原理(学习笔记)

老子的知白守黑是重要的美学原理(学习笔记)

老子的知白守黑是重要的美学原理(学习笔记)知白守黑,是中国艺术家们重要的审美方法,在文学创作、书法创作和绘画创作中,知白守黑成为一个普遍性的原理得到运用。

在艺术审美中,白指的是虚空处无墨处,“黑”指的是写实处着墨处。

首先,知白守黑在诗歌艺术中的运用,就是诗歌要有“诗韵”,“诗味”,“虚空”等。

唐司空图认为好的诗必须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要“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这里说的韵味,就是“白”,从迹象以外的虚空处去求得,从不著一字处去领会韵外之致。

宋严羽以禅喻诗,提出作诗当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

认为只有“空”和“虚灵”才能产生神韵。

同时代的范温在他的《替溪诗眼》中,对“韵”作了探索性的解释:“有余意之谓韵”,“不足而有韵”,“行于平夷,不自矜炫而韵自胜”。

“韵”就是“有余意”。

“不足”,“平夷”才能“韵自胜”。

明代王世贞提倡神韵说,同样强调“镜中之相、水中之月……无迹可求,”“色相俱空”,强调“空”字,强调“清运”,是以唯“空灵”、“清远”乃有神韵。

我们再从具体的诗歌中看“知白守黑”。

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诗歌中只有来访者和童子的对话,而诗人“问”了什么?没有说,隐者是谁?也没有说,这些都没有说出来的内容,我们却可以去想象。

有了想象的巨大空间,从而也就使这首诗具有了韵味,有了诗味,否则,如果都交代出来,便没有了诗歌的味道。

这种以实写虚的手法,就是知白守黑,也可以称之为诗歌中的空白艺术。

可见,只有在诗歌中有“虚”、“空”、“空灵”、“清远”的“白”,才能出现诗歌的神韵,在“有余意”、“不足”、“平夷”中才能产生神韵。

前人早有“虚以成韵”之说。

庄子说:“虚室生白,唯道集虚”。

高旦甫:“即其笔墨所未到,亦有灵气空中行”。

哲理的“道”集在虚的地方,令人咀嚼不尽。

对联中几种特殊的对仗形式

对联中几种特殊的对仗形式

对联中几种特殊的对仗形式作者:邹宗德对联对仗的基本规律一般概括为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同、结构相当、平仄相对等要素。

但是也有许多特殊的对仗形式,其中有些对仗形式鲜为人知,笔者在此特作系统介绍。

(一)借对对联是倾向于工对的,联家千方百计谋求对仗精工。

传统诗词格律中的借对法,即可把不能相对的词语变成能相对者,甚至变成极工的对仗,从而使对仗获得更多的自由,提供了一条宽工转化之途径。

借对可分为借义对和借音对两种。

1、借义对作为对仗之字词,用句中原义虽非工对,但其另有他义,借之以对仗则属精工,此为借义对之原理。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唐·杜甫七律《曲江》)“寻常”是普遍的意思,但古制以八尺为寻,倍寻为常,故可借为量词,与“七十”相对为工。

地有七星邻北斗;人如二客伴东坡。

(清·百文敏、吴山尊对句于肇庆七星岩)“东坡”为苏轼之号,是专用名词,现借“东”为方位名词,而与“北”成工对。

好句不妨灯下草;高龄可辨雾中花。

(佚名题眼镜店)“草”本为动词,此处借为花草之草,以与“花”相对。

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清·严问樵挽姬人朝云联)“朝云”为姬人名,现借“朝”为时令类词对“暮”,借“云”为天文类词对“雨”成工对。

席上不分南北;眼前只见东西。

(笔者讽酒官联)“东西”为物品,现借之为方位名词与“南北”相对。

解脱拈花刚佛日;证明因果在仙霞。

(清·孙叔平挽邢克均巡抚之妻于福建)“佛日”即佛之生日,死者适于该日去世,此处借年月日之“日”为太阳之同义词“日”,以与“霞”作天文对。

“仙霞”即仙霞岭,借“仙”对“佛”,借“因果”之“果”为花果之“果”,以同“花”相对。

2、借音对两字本不能相对,但其中之一有同音字与对方为工对时,则可借音而对。

借音对常多用于颜色对,此种不被联家作为工对,实不得已而为之,因而少用之。

马骄珠汗落;胡舞白蹄轻。

(杜甫《泰州杂诗》)句内借“珠”为朱,和“白”成颜色对。

对联的总结

对联的总结

对联的总结引言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和传承。

它是通过文字的形式,将两句话相互呼应、相互对应,形成平衡、和谐的艺术形式。

本文将对对联的起源、特点以及对联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进行总结。

起源对联最早的起源可追溯到唐朝,但其形式和流行则发展到明清时期。

北宋文学家韩愈可谓是对联的奠基人,他在文章中运用韵律,在开头和结尾进行呼应,影响了后世。

明清时期,对联在文人士大夫中间普及,成为社交交流和文化娱乐的一种形式,也越来越注重对联的艺术性和表达能力。

特点对联的特点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对仗互补:对联的两句话必须相互对仗,平衡呼应,形成一种完美的互补。

这种对仗可以是平仗、仄仗、声调对比或者意义上的对比等。

2.简洁明了:对联的句子应该简洁,不啰嗦,能够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主题和意境。

3.富有意象:对联的句子应该表达出深刻的意象和创意,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4.艺术性:对联之间的平仗和韵律的运用使其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使人们在欣赏对联的同时感受到美的享受。

对联与中国文化对联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了表达、传播中华文化的一种方式。

首先,对联是中国文化中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富有创作力和表现力,能够通过简短的句子传递出深刻的思想和哲理。

这种艺术形式不仅是文人雅士之间的交流方式,也是民间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

例如,在中国的春节期间,人们常常会贴对联在门上,寓意着新年的祝福与美好的期许。

其次,对联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平衡与和谐。

对联的两句话相互对仗,呼应形成平衡,这种思维方式反映了中国文化中追求平衡和谐的价值观念。

同时,对联也是中国人喜庆、祝贺的表达方式,传递出和谐、团结的社会氛围。

此外,对联也是中国文化传统和历史的重要载体。

对联的形式和内容多样,可以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价值观念和文化艺术成就。

通过对联,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个时期的社会变迁,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结论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表达起到了重要作用。

古典诗词的对仗技法

古典诗词的对仗技法

古典诗词的对仗技法传统意义修辞学之对仗,系用对偶之法,即用相同之字数、偕相似(反)之意,构成对应之词句。

古典诗词之创作构思,主体以“天人合一”的观物态度体察世界,天地间万物同存,正反相对,偶合成双,文辞生发,溯源于心,亦不例外。

《文心雕龙·丽辞》:“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

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湏,自然成对。

”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之词素亦有相当之独立性,最适宜构成相对之词句,而对偶之法,独具匀称、平衡、谐和、圆满之特色,兼具对比、映衬之效用。

对仗作为汉文学特有之修辞方法,于诗学一脉,占有特殊之地位,非浓墨不足道之。

对仗之法,滥觞于古歌谣、发展于《诗经》、《楚辞》阶段,蕴藉于古体诗,完善定格于近体诗。

早在先秦诗歌中即出现对偶句,如《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楚辞》“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九歌.湘君》)。

晋魏以后对偶影响扩张,以前骈散交错之文体,逐次发展为通篇骈四俪六之骈体文。

以此发端,诗歌中对偶从不工整到逐渐工整,从随意使用到逐渐规范化。

初唐以后,格律定型,对偶始成格律诗重要组成之部分。

近体诗之绝句、律诗、排律,对仗各有规则。

绝句一般不要求对仗,诗家自裁;律联为强化节奏对称与照应,避免四联八句语气过于单调雷同,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原则上要求必须对仗;排律的对仗和律诗同,首联、尾联对仗无可,但中间不论有多少联,要求全部对仗。

杨慎【升庵诗话】云:“五言律八句不对,太白、浩然集中有之,乃是平仄稳贴古诗也。

僧皎然有【访陆鸿渐不遇】一首云:'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着花;到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虽不及太白之雄丽,亦清致可喜。

”词之格律较之诗律,宽严有度,存较多机变。

沈祥龙《论词随笔》云:“词中对句,贵整炼工巧,流动脱化,而不类于诗赋。

对偶句修辞理据及对偶句例举(沈祥和:汉文化乃是一种对偶文化)

对偶句修辞理据及对偶句例举(沈祥和:汉文化乃是一种对偶文化)

对偶句修辞理据及对偶句例举(沈祥和:汉文化乃是一种对偶文化)对偶句修辞理据及对偶句例举(沈祥和:汉文化乃是一种对偶文化)话题:对偶修辞教育学习对偶句修辞理据及对偶句例举(沈祥和:汉文化乃是一种对偶文化)有关对偶句,这使黄伟涛想起自己原创的“一副对联”,虽然语文阅读作文专题博客博主晓得自己其实在献丑,但总算略知对联的精妙,对联就是对偶句,对联是文化,对偶句也是文化。

那么,如何说明对联是文化呢,伟涛先向沈祥和先生鞠躬致敬,并转载他的一篇给力文章“矛盾的和谐——谈对偶修辞理据”来阐明这问题。

矛盾的和谐——谈对偶修辞理据沈祥和对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众多的热爱者,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夸张地说,汉语修辞是对偶的修辞,对偶不仅是一种修辞格,也深入渗透到汉语修辞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也可以说,汉文化乃是一种对偶文化。

”为什么对偶在中国有如此巨大的生命力与吸引力?究其原因,我们认为。

对偶不仅与汉语言特点、民族文化、民族心理高度和谐,更为主要的,对偶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和谐体。

这种对立统一在以下四个方面表现得很突出。

一、整齐与错落的矛盾和谐1(视觉上,对偶上下两句对应得非常整齐;但在具体的用哪些字词上却力避重复,使对偶看起来字面工整而又内容富有变化。

如:万井桑麻中,点缀六桥花柳;一城灯火下,辉映十里湖天。

(杭州西湖湖心亭)上下句字数相同:11个字;词数相同:8个词;词性相同:均为数词、名词、名词、方位词、动词、数词、量词、名词;结构相同:均为偏正结构——方位结构——动宾结构;但却无一字一词相重。

2(听觉上,对偶的上下两句节奏相同,间歇相同;但读音平仄相对,抑扬顿挫相交,使对偶读(听)起来节律整齐又起伏错落。

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上下句节奏相同:均为二二一二;可是平仄相对:平平仄仄平平仄对仄仄平平仄仄平。

3(容量上,对偶的两句形式并列,内容却相对或互补;刻意的严谨格式,却容得下无比广阔的内容。

实可谓“言有尽而义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

诗词初学者必备|什么是“对仗”,有什么讲究?

诗词初学者必备|什么是“对仗”,有什么讲究?

诗词初学者必备|什么是“对仗”,有什么讲究?作律诗,绕不开的⼀个问题就是对仗。

律诗中间两联要求必须对仗,那么什么是对仗呢?诗词初学者赶紧看过来。

对仗,简单地说,就是指诗词曲赋中的对偶。

了解对仗之前,须知什么是对偶。

对偶是⽤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对短语或句⼦,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式。

⼀、在形式上,对偶可分为以下⼏类——1.单句对偶:⽤⼀句对⼀句叫单句对。

例如:善⽆微⽽不赏,恶⽆纤⽽不贬(《诸葛亮传》)2.偶句对偶:⽤两句对两句叫偶句对。

例如:六王毕,四海⼀。

蜀⼭兀,阿房出。

(《阿房宫赋》)“六王毕”与“四海⼀”相对,都是主谓词组,“蜀⼭兀”与“阿房出”相对,也都是主谓词组,且“六王毕,四海⼀”与“蜀⼭兀,阿房出”相对。

3.多句对偶:⽤三句对三句,或⽤更多的句⼦相对,叫多句对对偶句。

例如:登⾼⽽招,臂⾮加长也,⽽见者远;顺风⽽呼,声⾮加疾也,⽽闻者彰。

(《劝学》)4.句中对:同⼀句中的上下两词语互相对偶。

例如:“峰回路转”、“晓风残⽉”、“⽻扇纶⼱”。

(“峰回”对“路转”,主谓词组相对;“晓风”对“残⽉”,偏正短语相对;“⽻扇”对“纶⼱”亦如是。

⼆、在内容上,对偶可分为以下⼏类——1.正对偶:上下句表达的意思是同类的或相近的,是互为补充的。

例如:海内存知⼰,天涯若⽐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上下联的意思是相近相关的。

“海内”,四海之内,古代指全中国。

“⽐邻”,近邻。

⽽或长烟⼀空,皓⽉千⾥,浮光跃⾦,静影沉璧。

(《岳阳楼记》)“皓⽉千⾥”对“长烟⼀空”,“静影沉璧”对“浮光跃⾦”。

上下联意思相关互补2.反对偶:上下句表达的意思是相反或相对的,多指同⼀事物的两个⽅⾯。

例如:锲⽽舍之,朽⽊不折;锲⽽不舍,⾦⽯可镂。

(《劝学》)“锲⽽舍之”与“锲⽽不舍”是反对。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六国论》)“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厌”是反对,“奉之弥繁”与“侵之愈急”是反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聃在《 道德经》 二十八章中云:知其白, “ 守其黑, 为天下式。 ” 我们在老子的这句话所能引申出的观点中, 也不仅仅是简单的 对偶关系。某种意义上说, 他打开了传统绘 画艺术中的另一扇方便 之门, 即计白当黑的艺术手法。
例 如 , 方 艺术 中的黑 白关系 是从 属于 现实 世界 中 的光 影关 西
理念传递 本 目 任 辑 张 栏责编 越
知其白守 其黑 试 国 民间 术中 对偶元素
文/ 王剑武 ( 中国美术 学院)

要: 本文 以中国传统艺 术的对偶元素 为着力点来 分析 民间艺术 的造型构成特 征, 通过 具体的案例来阐
述 黑白、 细、 粗 疏密、 点线面等对偶元 素的关系。 关键词: 对偶: 民间艺术 ; 剪纸 ; 画; 影 年 皮
中发现它的踪迹 , 如剪纸, 如年 画, 如皮影等等。 本文的目的是对
这些隐藏于传统 民间艺术背后的造型法则做一个简单的阐叙。


黑 、白
黑与白是~种基本 的对偶关系, 它们的关系是一种相对的辩
证关系, 而如何正确地安排黑白关系是艺术作 品创作成功与否的 关键。 在民间艺术领域里, 剪纸是通过 黑白对偶关系来进行形象
塑造的极致体现, 是一种运用对偶关系来表现艺术形象的绝佳范 例。 剪纸属于中国比较古老的民问艺术, 在全 国范围内都有普及。 它的制作非常简便, 一张纸、 一把剪刀便能完成艺术创作。 如果离 开黑白对偶关系的运用, 剪纸将无剪纸作 品中, 我们可 以看到以次要对象的 “ 红”即 “ 实”的 形体来衬托主体 “ 的形式。当然, 白” 构成剪纸艺术的也不仅仅是
单一的黑白对偶关系, 在此处只是把它作为代表范例。
剪纸的基本创作原理, 就是运用黑白的对比关系来塑造对象、
图一
图二
]8 01包 世 2 81 装 界 0, /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抑扬顿挫就非常符合传统用笔的规范。 而图-q , l 粗放的凳子与使
镇宅驱邪的内容, 如经常悬挂于门板的郁垒、 神荼、 钟馗等。此类木 刻年画的脸部造型都比较纯朴, 如图六, 而衣袍与铠 甲经常是一简

用细线条刻画的瓶子就非常具有视觉吸引力。这个剪纸作 品里面,
线条粗、 细的对比度并没有平衡, 因为还有上面粗壮的叶子与之相
呼应
繁, 疏密得当。我们可以明确地感受到年画艺术家对画面黑白对 比的敏锐感受力与把握力。画面中既会有衣服的面, 也经常出现零
更会有简练的面部轮廓线。 在我们进一步的观察 中, 发现一些剪纸作品对粗、 细对偶关系 落的点, 的运用, 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塑造具体的造型, 更表现了形体之间的 空间关系, 如通过前后形体的叠压关系来表现。 如图四, 梁柱与桌 子、 栏杆之间的前后关系, 通过造型之间的粗、 细对比来产生空间 上的错觉。
表现对象。 如图一 《 年年有余》的造型手法 , 就是以鱼的 “ 对 黑”
比人物的 “ 来表现对象。 白” 而图二进行了更加复杂的对比关系运 用, 黑中套白、 白中嵌黑, 使造型更为复杂、 生动、 饱满。 虽然剪纸的艺术原理很简单, 即运用剪刀在纸上剪掉 “ 的 负” 形, 留下 “ 的形来塑造对象, 正” 通过黑、 线、 疏、 白, 面, 密等对偶 关系的运用表现出丰富多彩的形象感觉。 但这种通过简单的创作 手法产生的剪纸艺术, 它的生命力与感染力却很强。 艺术手法上的 纯粹性、 单~性使它更具有视觉上的 中 击力, 更能强调造型上的单 纯性。
还有一个对偶法则, 它是很多民间艺术都经常会运用的一一 对称 。 在剪纸中有左右对称, 也有左右、上下对称等。这种对称, 在视 觉上有一种和谐 的、连 续 的美。有趣 的是它并不常常是镜
疏的空白, 也有极密的细节刻画。 很多的剪纸艺术品在细节上的塑 像般简单 的对 称, 而
系, 它表现的是物体细腻的、 微妙的变化。 而中国绘画艺术中的
黑白运 用 , 是截 然不 同的机 制 。 不但 运 用 黑 白的对 比 组成 关 系 它
来表现对象, 甚至可以在画面中大片的留白来暗示图画中未 曾画 出的云、 或者其他 对象。当然 , 水 这种计白当黑的绘 画机制影响
深远。
可以说组成 画面的各种元素都能够有效地对立统一起来, 和
谐而有序。 并且, 各种元素之间都会有呼应关系, 如主体人物穿戴着 黑色的帽子和白色的脸部之间的对比, 以及经常在白马身上出现的 黑点之间的呼应关系。 图六就是把这些元素有效地、 合理地组织起
来 的典 范。
三、 、 疏 密
在评论传统绘画作 品的理论 中,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 “ 疏可跑 马, 密不通风” 这句话 , 它是赞美构成画面元素之间的疏密安排得 当, 既有极密集之处, 又有极疏的空白。 在民间艺术作品中, 密 疏、 更是必不可少 的造型手段。 如在一些木刻年画作品中或在一些剪 纸作品中可以感受到艺术家对线条疏密有致的正确把握 , 既有极
二、 粗、 细
传统的中国书画讲究用笔, 强调一波三折, 使线条本身具有粗
细变化 的韵味。当然, 民间艺术不可能完全做到这一点, 毕竟工具
中国传统的写意画, 是通过 笔墨纸砚这种载体来实现的。以 运用笔墨之时产生的黑、白, 实, 重, 徐, 湿, 淡 虚、 轻、 疾、 干、 浓、
等对偶关系来表现对 象, 这些都是中国绘画中经常运用的艺术手 和载体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限制。 但它们在这方面的尝试 , 却产生了 法。 通过这种对偶关系来组成、 表现对象, 抒发艺术家的情感。 表 面上看似乎只是技法层面上的手段 ( 掌握它的确需要一定的技法功 底 ) 但其实却与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有关。 , 因为, 此种手法的运用不仅仅局限于正统的绘画艺术, 它其实 容纳于 个更大的文化背景中。 我们可以在 中国的很 多民间艺术 另一种不同风味的线条形式。 如图三年画的脸部造型的线条, 它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