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九年级化学全册 9.2 新型材料的研制同步测试(含解析)(新版)沪教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9.2“新型材料的研制”知识达标练习题(无答案)
9.2“新型材料的研制”知识达标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常见的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 玻璃B. 钢筋混凝土C. 陶瓷D. 聚乙烯塑料2.在日常生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房间里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B. 图书档案着火,最好用干粉灭火器灭火C. 包装食品的聚乙烯塑料袋可用加热的方法封口D. 用炉具清洁剂清洗家中的排油烟机,利用的是清洁剂的乳化作用3.下列物质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 蚕丝B. 涤纶C. 棉花D. 钛合金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用互相刻画的方法,可比较硬铝和铝的硬度B. 用熟石灰粉末研磨,可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C. 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区分棉纤维和羊毛D. 用带火星的木条,可鉴别氧气和空气5.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 塑料B. 棉花C. 羊毛D. 蚕丝6.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 硬水与软水:用肥皂水,观察泡沫的多少B. 石灰水与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酚酞溶液,看是否变色C. 氧气与二氧化碳:用带火星的木条,看是否能使木条复燃D. 棉与合成纤维:用燃烧的方法,闻产生的气味7.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A. 塑料凉鞋B. 汽车轮胎C. 纯棉T恤D. 尼龙背包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工业上常用稀硫酸除去铁锈,是由于稀硫酸能与铁反应;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③防毒面具的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④洗涤剂能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可以溶解油污;⑤日常生活中的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⑥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⑦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可用肥皂水涂抹以减轻疼痛;⑧合格的火腿肠中含有亚硝酸钠,因此不能食用.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 ③⑤⑥⑦⑧C. ③④⑥⑦D. ③⑥⑦9.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区别方法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点燃,再闻气味)B. 蒸馏水与食盐水(看颜色)C.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加酚酞试液,看颜色)D. 白酒和食醋(闻气味)10.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用聚氯乙烯包装食品B. 常用钢丝球洗刷铝锅,使之光亮、耐用C. 将草木灰(含K2CO3)与氯化铵混合施用,增进肥效D. 利用石灰乳和硫酸铜溶液配制波尔多液11.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AB. BC. CD. D12.下列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A. 陶瓷B. 不锈钢C. 塑料D. 橡胶13.化学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湖水经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即可得到纯净水B. 农业上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就大量使用化肥、农药C. 可用聚氯乙烯塑料制品包装食品D. 校内用钢架制作的自行车防雨棚应定期喷涂油漆防锈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向酸性土壤里撒熟石灰,可调节土壤的pHB. 推广加碘盐是为了预防胃酸过多C. 钢铁在干燥的环境中比在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被腐蚀D. 玻璃钢、光导纤维和合成纤维都是有机合成材料15.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品:①“飞火流星”足球②铝合金门窗③橡皮塞④大理石板⑤羊毛衫⑥铅笔芯⑦保鲜膜,主要是由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是()A. ①②③⑤B. ①③⑤⑦C. ②③④⑤⑦D. ①③⑥⑦二、填空题16.如图是一种家用电热水壶,所用材料属于合金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17.汽车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氢能源汽车备受人们关注(1)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为减小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采取使用(或安装)________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等措施.(2)氢能源汽车子在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从________ 能开始,最终转化为________ 能.氢能源有本身无毒、原料来源广.可再生、________等优点(填一点).(3)某些汽车轮胎是由合成材料和金属材料复合而成的.其中使用的合成材料,主要利用它的________ 等性能(填字母).A.耐高温、高弹性B.透气性好、耐磨C.密度小,熔点低其中使用的金属材料一般为铁合金,主要利用它的________ 等性能(填字母).A.导热性好B.绝缘性好C.硬度大.18.下列是家庭厨房的一些常用物品:A.铁锅B.塑料水杯C.食盐D.食醋E.小苏打F.白糖G.聚乙烯保鲜膜回答有关问题(用序号填写):(1)主要制作材料属于合金的是________ .(2)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 .(3)能用于除去热水壶内的水垢的是________ .(4)生活中烹调时常用作调味剂的是________ .(5)“××”牌发酵粉的成分中含有有机酸和________ .(6)夏季被蚊虫叮咬后,为了减轻痛痒,可以涂抹________ 的稀溶液.19.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1)图1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 .(2)我们通过各种食物获取营养,图2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 .(3)青少年缺铁常会引起________ ,图3是一种补铁的口服液,其中“铁”指的是________(填“分子”、“单质”或“元素”).(4)图4是中国首款概念氢动力汽车,它的工作原理是将氢气和氧气输入到汽车内部的电池中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发生反应,生成水,产生电能.①工作原理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硼氢化锂(LiBH4)是一种储氢材料.请将它脱氢原理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LiBH4+2LiNH2Li3BN2+________ ↑.20.有机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人类使用的三大类基础材料,它们以各自的特点满足着人类多方面的需要。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9.2新型材料的研制同步练习
新型材料的研制1 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物品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羊毛衫 B.塑料脸盆C.不锈钢餐具 D.玻璃杯2 不能用燃着的木条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空气和氧气B.氮气和二氧化碳C.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D.羊毛和化纤布料3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它的主体结构为四根巨型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核心筒。
其中钢属于( )A.金属材料B.合成材料C.天然材料 D.复合材料4 下列材料分类错误..的是…()A.氮化硼陶瓷——有机高分子B.储氢材料镧镍合金——金属材料C.机动车轮胎——复合材料D.普通玻璃——无机非金属材料5 下列关于“化学与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成年人缺钙易造成骨质疏松B.可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涤纶C.用聚氯乙烯塑料作食品包装袋有害健康D.为提高牛奶的含氮量,可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6 化学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我们的生活质量,以下分析不科学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B.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C.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D.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可用燃烧法区别7 资源、能源、材料和环境问题与社会和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做法中与对应试图解决的问题的连线正确的是( )A.从2008年6月1日起,全国实行了“限塑令”——能源问题B.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人造卫星天线——材料问题C.用高分子分离膜淡化海水——环境问题D.奥运会期间,北京实行了汽车“单双号”通行——资源问题8 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常见的纤维有棉花、羊毛、涤纶等。
小明灼烧棉花、羊毛、涤纶三种纤维得到下列气味:则棉花、羊毛的编号分别为( )A.①② B.③① C.②③ D.无法断定9 自然科学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通过化学的学习,你觉得下列情况中不可能实现的是( )A.通过化学反应使水直接变成汽油B.用点燃闻气味法区分聚乙烯和聚氯乙烯C.用人工的方法合成结晶牛胰岛素D.用高温煅烧法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10 小丽同学在参观生态农庄时收获很大,发现化学在生态农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配套K12】九年级化学全册《9.2 新型材料的研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沪教版
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主要内容】1.了解使用天然气(或沼气)、石油和煤等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了解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2.知道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会区分几种纤维、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3.了解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认识酸雨的成因、危害及防治;知道“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处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9.21 新型材料的研制【学习目标】 1.了解材料的分类,能判断一些常见材料的种类。
2.了解无机非金属(陶瓷、玻璃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纤维等合成材料的分类、性质和用途,知道“白色污染”危害及防治。
4.通过探究实验掌握几种纤维、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鉴别方法。
【学习重点】常见材料的分类、性质和用途【学习难点】常见材料的分类、性质和用途导学过程【活动一】自读课本P99---100并交流讨论,认识无机材料的性质和用途1.无机材料包括_____________材料和_____________材料;纯金属和合金都属于_________材料。
2.交流讨论通过人类社会利用金属材料的顺序的分析,觉得与哪些因素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3.交流讨论防止金属材料腐蚀的措施及在使用金属材料适应注意哪些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交流讨论无机非金属材料有哪些?优点和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二】自学、探究,了解合成材料的性质和用途1.合成材料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配套K12九年级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5-2016学年甘肃省酒泉五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里,下列色彩是由化学变化呈现出来的是( )A.雨后的彩虹B.夜晚的霓虹灯C.节日的礼花D.彩色的图画2.下列气体中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3.衡阳市即将正式发布PM2.5检测数据.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情况通常不可能引起大气中PM2.5增大的是( )A.焚烧秸杆B.汽车尾气C.燃烧煤炭D.光合作用4.给试管里的固体物质加热,不正确的操作是( )A.使用铁夹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B.将需加热部分放在酒精灯外焰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D.铁夹应夹在试管的处5.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首先应( )A.移开酒精灯B.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C.继续加热至不再放出氧气D.把试管从铁夹上取下6.下列仪器中,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 )A.量筒B.锥形瓶C.烧杯D.试管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尝药品的味道B.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C.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朝着自己或他人D.使用托盘天平时可用手取砝码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A.硫粉B.木炭C.镁条D.铁丝9.下列反应中,既不属化合反应,又不属分解反应的是( ) A.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B.氧化铁+碳铁+二氧化碳C.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D.磷+氧气五氧化二磷10.下列各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铜丝作导线B.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C.氧气供给呼吸D.用食盐调味1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a、加热b、检查装置气密性c、向试管内装药品d、收集氧气e、停止加热f、把导管移出水面;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 A.bcadefB.cbadefC.cbadfeD.bcadfe12.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不放出氧气B.放出氧气速率慢C.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D.放出氧气总量不变13.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应在试管口塞一小团棉花,其作用是( )A.防止试管破裂B.防止水被吸入试管C.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D.防止氧气产生太快无法收集14.现要将一瓶装满空气的瓶子里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是( )A.红磷B.硫C.铁丝D.木炭15.节能减排、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下列物质中,属于大气主要污染物,必须减少排放的是( )A.二氧化硫(SO2)B.二氧化碳(CO2)C.氮气(N2)D.氧气(O2)16.某无毒气体密度约是空气的,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所有的方法是( )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A.①或②B.①或③C.②或③D.①②③均可17.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停止加热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外壁D.加热试管先预热再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分离液态空气制备氧气的过程属于分解反应B.草堆腐熟是缓慢氧化的结果C.蜡烛燃烧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D.凡具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就是燃烧19.用试管加热固体物质时,有时因操作不当而出现试管炸裂现象,下列操作不会导致试管炸裂的是( )A.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未擦干B.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C.加热完立即用冷水冲洗D.加热时先预热20.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21.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铁元素__________ 硫元素__________ 氧气__________ 红磷__________.22.根据空气的成分,用物质的名称或化学符号填空:①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②露置于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形成一层固体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23.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甲、乙两个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①甲同学: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__________,此实验还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具有的一条物理性质性质是:__________,一条化学性质性质是:__________②乙同学: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实验结果,发现进入集气瓶内的水很少,没有达到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至少填写两种)24.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_____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__________,块状药品用__________夹取.液体药品通常放在__________里.实验室中应注意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按__________取用,液体通常取__________ mL.固体只需__________即可.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为3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仰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__________.(填大于10mL、小于10mL、等于10mL或无法确定).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__________.25.写出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1)取用细口瓶中的药液时,标签没有朝着手心__________;(2)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__________;(3)被加热的玻璃仪器外壁有水__________;(4)加热液体时,试管口朝着有人的地方__________.26.将下列实验的现象和注意事项填在横线上.(1)硫在空气中燃烧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做该实验时要事先在集气瓶底部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27.下列物质:A 洁净空气 B 冰水混合物 C 娃哈哈纯净水 D二氧化碳,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填写序号,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共20分)28.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 b的名称是__________.(2)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发生装置选__________,收集装置选__________(用序号填写).在该反应中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的物质是__________,起__________作用.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__________.(3)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__________.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__________(4)工业制取氧气是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9.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实验时发现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如图).这瓶溶液是什么物质?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首先提出猜想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活动,请在空白处完成相应内容.【提出猜想】猜想1:水猜想2:双氧水(过氧化氢)【设计实验】在试管中取少量黑色粉末二氧化锰,向其中滴入该无色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并放出大量的热.①用__________法收集一试管气体;②检验收集的气体(写出操作方法)__________;③反应的文字(或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实验现象】在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实验结论】二氧化锰在此实验的反应中起__________作用,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该无色溶液是__________,原猜想__________成立.2015-2016学年甘肃省酒泉五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一、选择题(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里,下列色彩是由化学变化呈现出来的是( )A.雨后的彩虹B.夜晚的霓虹灯C.节日的礼花D.彩色的图画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性质进行分析.雨后的彩虹、夜晚的霓虹灯、彩色的图画的形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燃放礼花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雨后的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和折射引起的,属于物理变化.B、夜晚的霓虹灯五光十色,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燃放礼花的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彩色的图画是由于光的反射和折射引起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了解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2.下列气体中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组成判断,空气中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解答:解:空气中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在空气中,氮气的体积约占78%,接近于.故选A.点评: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在中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考查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空气的用途、空气的污染及防治等.3.衡阳市即将正式发布PM2.5检测数据.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情况通常不可能引起大气中PM2.5增大的是( )A.焚烧秸杆B.汽车尾气C.燃烧煤炭D.光合作用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燃烧秸秆、常见化石燃料的燃烧等都会产生PM2.5.解答:解:A、燃烧秸秆会产生烟尘等,会产生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故能引起大气中PM2.5增大.B、汽车尾气中含有燃料不充分燃烧产生的烟尘等,会产生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故能引起大气中PM2.5增大C、煤炭燃烧产生的烟尘等,会产生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故能引起大气中PM2.5增大.D、.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此过程中没有产生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故不会引起大气中PM2.5增大.故选D.点评:环境保护问题是中考的热点之一,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的空气污染来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给试管里的固体物质加热,不正确的操作是( )A.使用铁夹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B.将需加热部分放在酒精灯外焰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D.铁夹应夹在试管的处考点: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给试管内固体加热的操作、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试管炸裂的原因.解答:解:A、使用铁夹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故A正确.B、外焰温度高,将需加热部分放在酒精灯外焰,故B正确.C、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药品中的湿气加热后变成水蒸气,会聚集在试管口,不会倒流至热的试管底部,故该操作不会造成试管炸裂,故C正确.D、铁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的处,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的操作及注意事项,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安全意识.5.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首先应( )A.移开酒精灯B.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C.继续加热至不再放出氧气D.把试管从铁夹上取下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氯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收集完氧气后先停止加热后将导气管移出水槽是错误的,应该先将导气管移出水槽,在熄灭酒精灯解答.解答:解:氯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收集完氧气后先停止加热后将导气管移出水槽是错误的,应该先将导气管移出水槽,在熄灭酒精灯.答案:B点评:对于实验中的操作应明确为什么这么做,不这么做会导致怎么样的后果,要具有严谨的学习思维.6.下列仪器中,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 )A.量筒B.锥形瓶C.烧杯D.试管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有:坩埚、燃烧匙、试管、蒸发皿.解答:解:A、量筒不可用于加热,故不可选;B、锥形瓶不可用于加热,故不可选;C、烧杯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不可直接加热,故不可选;D、试管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故可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用于加热的仪器,属于基础知识,容易做好.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尝药品的味道B.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C.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朝着自己或他人D.使用托盘天平时可用手取砝码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称量器-托盘天平;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实验室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实验室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三不一要),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在使用药品时为保证安全,要做到“三不”,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故选项说法错误.B、对化学实验中的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可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的指定的容器内,故选项说法错误.C、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朝着自己或他人,以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故选项说法正确.D、使用托盘天平时不能用手取砝码,应防止腐蚀砝码,应用镊子夹取,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实验室药品取用的原则、各种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A.硫粉B.木炭C.镁条D.铁丝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生成物的颜色和状态即可正确解答本题.9.下列反应中,既不属化合反应,又不属分解反应的是( )A.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B.氧化铁+碳铁+二氧化碳C.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D.磷+氧气五氧化二磷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碳酸氢铵氨气+水+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B、氧化铁+碳铁+二氧化碳,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也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C、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D、磷+氧气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分解反应的特征(“一变多”)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下列各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铜丝作导线B.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C.氧气供给呼吸D.用食盐调味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可燃性等.解答:解:A、铜丝做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和延展性,这两种性质不通过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为物理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B、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利用氢气密度小的性质,是不通过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为物理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C、呼吸是缓慢氧化的过程,是化学变化,氧气能供人呼吸是通过这一变化表现出来的,为化学性质.故C符合题意.D、用食盐调味是利用了食盐的味道是咸的,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为物理性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的内容,难度不大,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a、加热b、检查装置气密性c、向试管内装药品d、收集氧气e、停止加热f、把导管移出水面;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 A.bcadefB.cbadefC.cbadfeD.bcadfe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试管中装入高锰酸钾,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加热药品,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将导管移出水面,灭酒精灯.解答:解: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撤出导气管;熄灭酒精灯,则正确顺序bcadfe.故选D.点评:掌握正确氧气的操作步骤,可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了解各个步骤中的注意事项.12.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不放出氧气B.放出氧气速率慢C.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D.放出氧气总量不变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催化剂的特点考虑本题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只能改变反应速度.解答:解: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物的速度,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有的反应中催化剂是加快反应速度,有的反应中催化剂是减慢反应速度.故选:BD.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物的速度,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13.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应在试管口塞一小团棉花,其作用是( )A.防止试管破裂B.防止水被吸入试管C.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D.防止氧气产生太快无法收集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其目的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冲进导管甚至水槽.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现要将一瓶装满空气的瓶子里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是( )A.红磷B.硫C.铁丝D.木炭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木炭、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气体;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生成物是固体.解答:解:A、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生成物是固体.B、硫磺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气体.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D、木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5.节能减排、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下列物质中,属于大气主要污染物,必须减少排放的是( )A.二氧化硫(SO2)B.二氧化碳(CO2)C.氮气(N2)D.氧气(O2)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空气的污染物主要包括有害气体和烟尘,主要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A、二氧化硫(SO2)是大气主要污染物,必须减少排放,故选项正确.B、二氧化碳(CO2)不是大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C、氮气(N2)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大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D、氧气(O2)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大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空气的污染气体,了解空气的污染物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6.某无毒气体密度约是空气的,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所有的方法是( )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A.①或②B.①或③C.②或③D.①②③均可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气体的收集方法主要由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决定,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易溶于水,并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解答:解: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并且是无毒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气体的收集装置主要由气体的密度和溶水性决定,另外还要考虑气体是否与水反应、是否与空气反应、是否有毒等等.17.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停止加热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外壁D.加热试管先预热再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综合实验题.分析:运用实验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各步骤注意事项作出选择.解答:A、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A不对.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停止加热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炸裂试管,B对.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外壁,如倒过来先用手握住试管再把导管放入水中,有可能气体受热膨胀跑到空气中,水槽中不会出现气泡,C对.D、加热试管先预热再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防止局部受热炸裂试管,D对.点评:本题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考查,覆盖的知识点全面.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分离液态空气制备氧气的过程属于分解反应B.草堆腐熟是缓慢氧化的结果C.蜡烛燃烧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D.凡具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就是燃烧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氧气的工业制法.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分解反应是对化学变化来说的;B、草堆腐熟是发生了缓慢氧化;C、根据蜡烛燃烧的反应特点判断;D、燃烧是指具有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解答:解:A、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不是分解反应,此项错误;B、草堆腐熟是柴草与氧气和水发生缓慢氧化的结果,此项正确;C、蜡烛燃烧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此项错误;D、发光发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发热,但不是燃烧,此项错误.故选B点评:深入理解基本概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四大基本反应类型都是对化学反应来说的,燃烧、缓慢氧化都属于氧化反应.19.用试管加热固体物质时,有时因操作不当而出现试管炸裂现象,下列操作不会导致试管炸裂的是( )A.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未擦干B.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C.加热完立即用冷水冲洗D.加热时先预热。
新型材料的研制 同步练习九年级下册化学沪教版(全国)
9.2 新型材料的研制一、单选题1.新冠病毒来袭,口罩成了最热门商品。
制作口罩的无纺布基本上都是聚丙烯纤维制成的,聚丙烯纤维应属于以下哪种材料()A.金属材料B.天然材料C.无机非金属材料D.有机合成材料2.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不锈钢锅B.羊毛手套C.钢化玻璃D.尼龙背包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浓盐酸久置于空气中,溶液质量会变小B.铁制品表面涂油可防锈C.煤块粉碎后燃烧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用燃烧法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向酸性土壤中撒熟石灰,可调节土壤的pHB.推广加碘盐是为了防止甲状腺肿大C.钢铁在潮湿的环境中比在干燥的环境中更容易被腐蚀D.玻璃钢、光导纤维和合成纤维都是有机合成材料5.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煤气中毒是指一氧化碳中毒B.棉花、塑料都属于合成材料C.水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D.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含碘量”中的碘是指碘元素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灼烧羊毛纤维有烧焦羽毛气味C.石蕊试液滴入稀盐酸,溶液显蓝色D.氢氧化钙与氯化铵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7.下列衣服面料主要由合成纤维制成的是()A.羊绒衫B.涤纶运动裤C.纯棉T恤D.真丝短裙8.下列物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A.玻璃杯B.塑料瓶C.羊毛衫D.竹筷子9.制作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不锈钢汤勺B.水立方建筑外壁薄膜C.羊毛围巾D.纯棉T恤10.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塑料果盘B.不锈钢锅C.钢化玻璃D.纯羊毛衫11.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鉴别羊毛和棉线可用灼烧的方法B.稀硫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C.NH4NO3溶于水放出热量,水温升高D.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12.下列服装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A.100%羊毛衫B.涤纶连衣裙C.纯棉T恤D.桑蚕丝围巾二、填空题13.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为做好自我防护,我们要减少外出,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
配套K12九年级化学全册 9.2 新型材料的研制素材 (新版)沪教版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9.2 新型材料的研制[课外阅读]铜是人类应用最早的金属铜是人类认识并应用最早的金属之一。
我国是最早使用铜器的国家之一。
到目前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出自新石器时代后期,相当于中原夏代的一些文化遗址中。
在商代早期遗址中出土了较大型的青铜器。
中国商代早期的大型青铜器还很粗陋,器壁厚,外形多模仿陶器,花纹多为线条的兽面纹。
1939年在安阳市出土的礼器“司母戊鼎”是殷代前期青铜器的代表作,是商王为其母铸造的,重达875 kg,高133 cm,横长110 cm,宽78 cm。
经检测,铜占84.11%,锡占11.64%,铅占2.79%,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土青铜器。
又如湖南出土的盛酒器“四羊方尊”,造型逼真,结构复杂,分布在四角的四支羊头上长着卷曲的羊角,还有突出的龙头,楼空的扉边。
重34.5 kg,身高58.3 cm,口边长52.4 cm。
它采用分铸和嵌铸等复杂的铸造工艺,充分反映出了殷代青铜器的高超熔铸技艺。
青铜器除了礼器等外,更多是用于制造兵器,此外也有一些青铜农具出土。
战国时期,齐国工匠已了解到随着用途不同,青铜器材料的性能也应有所变化,为此可以改变青铜中各种金属成分的比例。
我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铜盐溶液里的铜能被铁取代,从而发明了“水法炼铜”的新途径,这一方法以我国为最早,是湿法冶金技术的起源,在世界化学史上是一项重大贡献。
在现代,铜仍旧有着极其广泛的用途。
铜的导电性仅次于银,居金属中的第二位,大量用于电气工业。
铜易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铜合金种类很多,例如,青铜质坚韧,硬度高,易铸造;黄铜广泛用于制作仪器零件;白铜主要用作刀具。
铜和铁、锰、铝、硼、锌、钴等元素都可用作微量元素肥料。
微量元素是植物正常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它可以提高酶的活性,促进糖、淀粉、蛋白质、核酸、维生素和酶的合成,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铜在生命系统中有重要作用,人体中有30多种蛋白质和酶含有铜元素,现已知铜的最重要生理功能是人血清中的铜蓝蛋白,它有催化铁的生理代谢过程功能。
9.2 新型材料的研制(解析版)-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课时同步练(沪教版)
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9.2 新型材料的研制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下列是人造材料的是()A. 木头B. 石头C. 塑料D. 金子【答案】C【解析】A. 木头是自然界中能获得的材料,是天然材料;B. 石头是自然界中能获得的材料,是天然材料;C. 塑料是人为地经化学变化制取的,是人造材料,故符合题意;D. 金子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不是人造材料。
2.下表中鉴别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鉴别方法A 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取样、灼烧、闻气味B 氧化铜粉末和二氧化锰粉末取样、加入足量水C N2和CO2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D NaNO3粉末和K2CO3粉末观察颜色【答案】A【解析】A. 合成纤维灼烧时不产生烧焦羽毛味,羊毛灼烧产生烧焦羽毛味,所以鉴别合成纤维与羊毛纤维可以采用取样、灼烧、闻气味的方法,故符合题意;B. 氧化铜与二氧化锰都是不溶于水的黑色粉末,取样、加水溶解不能将两种物质区分开,故不符合题意;C. 氮气与二氧化碳均不支持燃烧,用燃着的木条不能区分两种气体,故不符合题意;D. 硝酸钠粉末与碳酸钾粉末都是白色粉末,观察颜色不能区分两种粉末,故不符合题意,3.材料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下列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 铜锌合金B. 玻璃纤维C. 玻璃钢D. 聚乙烯塑料【答案】C【解析】A. 铜锌合金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不符合题意;B. 玻璃纤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不符合题意;C. 玻璃钢是由玻璃纤维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属于复合材料,故符合题意;D. 聚乙烯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故不符合题意。
4.下列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 合金B. 棉花C. 钢筋混凝土D. 合成橡胶【答案】C【解析】A、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属于复合材料,不符合题意。
B、棉花属于天然材料,不属于复合材料,不符合题意。
C、钢筋混凝土就是钢筋和混凝土的复合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符合题意。
D、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不属于复合材料,不符合题意。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9.2“新型材料的研制”质量检测练习题(无答案)
9.2“新型材料的研制”质量检测练习题一、单选题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品:①“飞火流星”足球②铝合金门窗③橡皮塞④大理石板⑤羊毛衫⑥铅笔芯⑦保鲜膜,主要是由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是( )A. ①②③⑤B. ①③⑤⑦C. ②③④⑤⑦D. ①③⑥⑦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汽油洗油污过程发生乳化作用B. 含有金属元素的材料一定是金属材料C. 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纯水和溶液D. 灼烧闻气味可鉴别丝绸和晴纶3.哈尔滨火车站及霁虹桥改造工程2016年3月开工,原霁虹桥将会被拆除内部结构,原址建新桥,其外部装饰将装到桥面宽28米的新桥上,预计2018年年底竣工。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建成后能代表哈尔滨城市风貌、促进城市发展,桥的投入使用也会给市区内的交通缓解压力B. 建设过程中需要较大量的合金等合成材料,其优点是硬度较大、熔点较高C. 桥护栏表面喷白色油漆的目的之一是使道路两侧美观整齐D. 建设过程中也使用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属于复合材料4.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A. 橡胶轮胎B. 纯棉T恤C. 涤纶衣物D. 玻璃钢5.下列不属于天然纤维的是()A. 蚕丝B. 羊毛C. 涤纶D. 棉花6.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合成材料特指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B. 食用碘盐可预防缺碘性贫血C. 氢氧化铝能与盐酸反应且无腐蚀性,因此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D. 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因此要尽量多吃含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7.制作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 纯羊毛衫B. 木制桌椅C. 纯棉毛巾D. 尼龙绳8.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A. AB. BC. CD. D9.阿司匹林(化学式为C9H8O4)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阿司匹林中含有24个原子B. 阿司匹林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 阿司匹林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 阿司匹林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9:810.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生石灰、烧碱、浓硫酸都可用作干燥剂B. 铁、锌、碘元素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D. KNO3、CO(NH3)2、NH4H2PO4都属于复合肥料11.下列方法不能把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A. AB. BC. CD. D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房间里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B. 发霉的花生蒸煮后可食用C. 加入活性炭可使硬水变软水D. 用燃烧并闻气味的方法鉴别衣料中的羊毛纤维和棉纤维13.下列由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2008年十大科学进展中的四项研究,主要属于化学探究领域的是A. 观测太阳系外行星B. 绘制癌症基因图谱C. 研制高温超导材料D. 计算物质世界重量14.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相符的是()A. 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燃料B. CO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冶炼金属C. 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极D. 电木具有热固性,可用作制插座15.地铁,是哈尔滨市历史上最大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2023-2024学年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9.2 新型材料的研制 同步训练(附答案)
2023-2024学年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9.2 新型材料的研制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目前我国已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材料大国”,新材料产业规模已达到全球第一。
下列物品中,属于用合成材料制成的是()A.铝合金门把手B.木制桌椅C.塑料快餐盒D.纯羊毛衫2.下列区别物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A.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酒精和水B.用稀盐酸鉴别黄金和黄铜C.用燃着的木条区别N2和CO2D.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与棉花3.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A.人体中的微量元素:硒、锌、铁B.单质:金刚石、液态氧气、水银C.溶液:碘酒、糖水、食盐水D.复合材料:玻璃钢、合成纤维、合金4.下列生活中的物品,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A.钢筋混凝土B.大理石板材C.铝合金门窗D.食品保鲜膜5.材料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对材料的分类判断正确的是()A.陶瓷属于合成材料B.棉线、蚕丝属于天然纤维C.塑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玻璃钢属于金属材料6.2022年5月1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成功升空,创造了海拔9032米的大气科学观测海拔高度世界纪录。
浮空艇的锚泊主系缆是由多束轻质高强的聚乙烯纤维制成。
聚乙烯纤维属于()A.天然材料B.合成材料C.复合材料D.金属材料7.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He、NO2、SO2是有害气体B.氯化钠、纯碱、小苏打是盐类C.塑料、纤维、橡胶是天然材料D.钙、铁、锌、硒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8.运城是中国丝绸业的发源地之一。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丝胶和丝素,二者都是蛋白质,丝胶易溶于水,丝素难溶于水。
原始的缫丝方法:将蚕茧在热水中浸泡,找到蚕茧上的丝头,拉出长长的银线,这种线叫做“丝”。
下列有关分析合理的是()A.蚕丝属于纯净物B.水中浸泡能除去丝胶C.丝素中含有银元素D.“丝”属于合成材料9.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是将碳纤维与高性能树脂结合在一起制作而成,该材料属于()A.金属材料B.合成材料C.复合材料D.天然纤维10.制作某口服液瓶需要下列材料,其中一定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塑料B.玻璃C.橡胶D.铝合金11.材料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玻璃钢属于金属材料B.有机玻璃材料、不锈钢都属于合成材料C.塑料薄膜属于热固性塑料D.羊毛、蚕丝属于天然材料12.新型冠状病毒的预防和治愈都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材料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A.无纺布医用口罩B.水银玻璃温度计C.装消毒液用的塑料瓶D.橡胶手套13.化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材料等有密切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华为公司自主研发的“麒麟9000芯片”需要以高纯度的硅为原料,硅属于金属元素B.医用外科口罩和防护服所用的熔喷布是一种聚丙烯材料,聚丙烯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C.医用酒精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医用酒精中酒精的体积分数为75%,故医用酒精的溶剂是酒精D.笔、墨、纸、砚为传统的文房四宝,用炭黑做墨,利用了其黑色和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性质14.“限塑令”后奶茶吸管由聚丙烯(PP)吸管改成纸质吸管,后又改成了环保可降解的聚乳酸(PLA)吸管。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9章 第2---3节 知识检测题含答案
9.2 新型材料的研制一、单选题1.一个装有小鸟的笼子浸入鱼缸中,让小鸟与笼外的小鱼“共同生活在一起”,制作这个笼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必须具有的性能是()A.透气、隔水B.透气、透水C.隔水、隔气D.透水、隔气2.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利用物质的进步史。
制造下列用品所需的材料不属于人造材料的是()A.塑料器具B.石器C.青铜器D.铁器3.“分类”可以使人们有序的研究物质,以下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合金:生铁、锰钢、青铜B.碱:纯碱、烧碱、消石灰C.盐:氯化银、氯化钠、氨水D.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金4.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玻璃钢是一种复合材料B.塑料是一类有机高分子材料C.不锈钢是一种金属材料D.玻璃是一种硅酸盐材料,并且是一种纯净物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钢化玻璃是在玻璃中加入钢材制成的B.防弹玻璃是普通玻璃高温冷却制成的C.烧制玻璃的原料是石英砂,纯碱、石灰石D.光导纤维是钢化玻璃拉制成的玻璃纤维6.下列常见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陶瓷B.焊锡C.塑料D.钢筋混凝土7.下列生活用品所含的主要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尼龙背包B.手机塑料外壳C.玻璃啤酒瓶D.排球8.下列生活用品所含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纯棉毛巾B.塑料垃圾袋C.玻璃啤酒瓶D.铝质饮料罐9.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黄铜B.合成橡胶C.玻璃钢D.陶瓷10.下列生活用品所用的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A.青花瓷花瓶B.纯棉毛巾C.铝合金门窗D.塑料方凳二、填空题11.(1)增强身体免疫力,有效抗击新冠病毒,同学们在坚持体育锻炼的同时关注食品健康,请你设计一份营养均衡的午餐食谱______(含糖类、蛋白质、维生素、油脂等)。
(2)为防止病毒飞沫传播,我们外出时会佩戴口罩,生产N95口罩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它属于_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应该如何处理?______(填字母代号)。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新型材料的研制随堂检测
9.2 新型材料的研制同步卷4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一种生活用品往往要用到多种材料,下列用品所列材料都是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导线:铜丝芯、塑料皮B.牙刷:尼龙刷毛、塑料刷柄C.雨伞:尼龙绸伞布、不锈钢伞骨D.夹钳:钢钳嘴、橡胶钳柄2.下列商品或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水立方膜结构B.有机玻璃纽扣C.羊毛衫D.足球3.自行车是学生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在普通自行车(如图)的下列构件中,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车把套B.座包C.链条D.外轮胎4.运动比赛用的滑雪板常使用一种叫玻璃钢材料的制成.该材料属于()A.金属材料B.纳米材料C.复合材料D.有机合成材料5.下列物品所含的主要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涤纶衣B.塑料杯C.蚕丝被D.汽车轮胎6.食品包装袋的制造材料聚乙烯属于下列物质中的()A.塑料B.天然纤维C.合成纤维D.合成橡胶7.陶瓷刀使用纳米氧化锆陶瓷高压制成,锋利度是钢刀的十倍以上,纳米氧化锆陶瓷属于()A.复合材料B.无机金属材料C.合成材料D.无机非金属材料8.鉴别丝织物是真丝(相当于动物毛发),还是人造丝(有机合成纤维)的方法()A.滴入浓硫酸B.看颜色是否鲜艳C.灼烧后闻气味D.无法鉴别9.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灼烧棉花后可以闻到一股烧焦羽毛的气味B.把洁净的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蓝色C.加热硫酸铜晶体可观察到由白色变蓝色D.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溶于水都会放出热量10.玻璃钢篮板经久耐用,玻璃钢属于()A.金属材料B.复合材料C.无机硅酸盐材料D.有机合成材料二.解答题(共5小题)11.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请回答下列生活中的有关问题:(1)厨房里有下列几种物质:①黄瓜;②牛奶;③大米.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填序号,下同),富含糖类的是;富含维生素的是.(2)家庭餐桌上的餐具有竹木筷子、塑料水杯、不锈钢勺子,其中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的是.12.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棉花的主要成分是.(2)棉花茎叶生长迟缓,叶片发黄,并出现倒伏现象时,应施加的一种化肥是(填化学式).(3)生活中常用来鉴别羊毛织品和棉织品的方法是:.(4)为了改良酸性土壤图中喷洒的白色粉末是(填俗称),若土壤中含有少量的硫酸,施加粉末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下列物质;①手机外壳②轮胎③尼龙绳④一次性注射器⑤电视机外壳⑥输送机皮带⑦气球.请你按要求填序号,主要成分属于纤维制品的有,属于塑料制品的有,属于橡胶制品的有.14.聚氯乙烯(主要含有C、H、Cl三种元素)薄膜在使用中会分解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故不能用于盛放和包装食品.装食品的塑料袋应是聚乙烯(主要含有C、H两种元素)制作的.鉴别聚氯乙烯和聚乙烯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是燃烧法,根据燃烧时产生的现象和气味不同来鉴别.请同学们取一小片聚氯乙烯制作的塑料和一小片聚乙烯制作的塑料,用镊子夹住,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待一会儿后,远离火焰,注意观察实验时产生的现象和气味,并记录下来.聚氯乙烯聚乙烯实验现象15.实验探究: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的鉴别材料:白色透明塑料纽扣若干(1)设计方案(写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2)实验思考:已知聚乙烯塑料()、聚氯烯塑料()均为热塑性塑料.据有关报道,环氧树脂塑料具有高度黏合力,加工性能好,耐化学腐蚀,其结构简式为:问:该树脂是热塑性塑料还是热固性塑料?为什么?9.2 新型材料的研制同步卷4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一种生活用品往往要用到多种材料,下列用品所列材料都是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导线:铜丝芯、塑料皮B.牙刷:尼龙刷毛、塑料刷柄C.雨伞:尼龙绸伞布、不锈钢伞骨D.夹钳:钢钳嘴、橡胶钳柄【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铜丝芯是用铜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塑料皮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
教育最新K12九年级化学全册 9.2 新型材料的研制课时训练 (新版)沪教版
9.2 新型材料的研制基础知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人类使用金属的历史,由早到晚的顺序正确的是()A、铁→铜→铝B、铜→铝→铁C、铜→铁→铝D、铁→铝→铜2、下列生活用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A、尼龙袜子B、砂锅C、铁锅D、瓷碗3、下列可制食品袋、药物包装材料、日常用品、管道、绝缘材料等的塑料是()A、聚乙烯B、聚氯乙烯C、聚苯乙烯D、聚丙烯4、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A、尽可能减少使用塑料制品B、回收废旧塑料C、研制和推广使用在自然条件下容易分解的新型塑料D、禁止使用任何塑料制品5、下列有关物质的贮存和运输上的注意点不正确的是()A、水泥要防止受潮A、玻璃制品、陶瓷等要轻拿轻放,不能堆积重压B、塑料制品一般要防止高温,及阳光的暴晒C、碳酸氢铵要经常翻晒,以防受潮变质6、右图是某服装标签的部分说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服装布料的成分是纯棉B、该服装面料具有防火功能C、该服装面料的透气性较好D、该服装面料成分都属于合成纤维二、选择题(有1—2个正确答案)7、下列常见材料中,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是()A玻璃B棉布C不锈钢D塑料8、下列属于合成纤维的是()A、棉花B、羊毛C、蚕丝D、绦纶9、下物质中不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钢筋混凝土B、玻璃钢C、高技术陶瓷D、复合肥10、某种铁的氧化物20g,在加热条件下,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完全反应后,将生成的气体用石灰水完全吸收,得沉淀37.5g,则该氧化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A、2:3B、7:2C、7:3D、21:8三、填空题11、从下面两种塑料中选择合适的来制造不同的产品(填编号):(A)聚乙烯(B)聚氯乙烯(1)食品保鲜膜(2)服装包装袋(3)塑料牛奶瓶12、列举日常生活中由下列材料制成的物品,并分析它们的特点(1)金属材料、;(2)非金属材料、;(3)合成材料、;(4)复合材料、。
13、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称为,它们都是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它们的特点是相对分子质量。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9.2《新型材料的研制》课堂检测 (包含答案)
9.2《新型材料的研制》课堂检测一、基础过关1.在自然条件下难以破坏、分解,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结构,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生存的“白色污染”是指()A.白色垃圾的污染B.石灰窑生产生石灰造成的污染C.废旧塑料的污染D.白色涂料的污染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用竹、木来制造人造纤维B.用棉花纺线织布C.用煤、石灰、水等制造聚乙烯塑料D.用石油天然气等原料制造橡胶3.在垃圾回收中,我们提倡实行垃圾分类回收。
在街道边的垃圾箱中,绿色箱表示盛装可回收再利用垃圾,黄色箱用来装不可回收垃圾。
下列物质中①废铝线②果皮③易拉罐④口香糖⑤废铁锅⑥空矿泉水瓶⑦一次性塑料饭盒⑧旧书、旧报纸,其中能够扔进绿色垃圾箱的()A.③⑤⑥⑧B.③⑤⑥⑦⑧C.①③⑤⑥⑧D.①⑤⑥⑧4.下列符号表示聚乙烯塑料的是()A.PVC B.PE C.PS D.PMMA5.下列不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混凝土B.汽车轮胎C.飞机机翼D.合成纤维6.纳米材料被誉为2l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纳米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符号nm,lnm=10-9m)的空心管。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纳米碳管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纳米碳管材料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C.纳米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D.纳米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7. 下列各种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用于制作人造卫星天线的钛~镍形状记忆合金B.用于制作纳米陶瓷材料的氮化硼C.用于制作灯饰外壳材料的聚苯乙烯塑料D.用于制作飞机机翼、火箭锥头的碳纤维材料8.化学在能源、材料和环境等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甲烷和淀粉都属于有机物B.石油、乙醇和沼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C.合金、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是合成材料D.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的利用都有利于保护环境二、综合训练1.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它由钢筋混凝土等建成。
【配套K12】九年级化学上学期9月质检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4-2015学年湖北省黄冈市九年级(上)质检化学试卷(9月份)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2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 B.湿衣服被晾干了C.冰雪消融 D.煤的燃烧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 B.密度 C.溶解性D.可燃性3.实验桌上有一瓶无色液体,某同学说可以往溶液样品中滴加石蕊试液,判断其酸碱性.该环节属于科学探究的()A.提出问题 B.作出猜想 C.设计实验 D.反思评价4.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量取液体B.加热液体C.滴加液体D.点酒精灯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D.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6.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防腐保护气B.空气中的各组成成分是固定不变的,不同地区不会有什么差别C.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含量少,不能直接从空气中分离获得稀有气体7.空气中PM2.5含量增加可能导致雾霾天气,PM2.5指的是()A.二氧化硫 B.可吸入颗粒物 C.二氧化氮 D.一氧化碳8.2014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向污染宣战”.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通过焚烧秸杆为农作物提供养分B.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D.施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9.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空气B.冰水混合物C.稀有气体 D.铝合金10.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B.棉线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11.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以采用加热氯酸钾(白色固体)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现加热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一份中混入少量的二氧化锰(b曲线),分别同时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A. B. C. D.12.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实验现象不明显,原因可能是收集本实验所用氧气过程中()A.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B.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C.收集满氧气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D.收集氧气时,观察到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二.填空简答题(共5个小题,23分)13.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名称(1)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2)空气中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3)一种暗紫色的固体(4)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14.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一黑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2)燃烧红磷自制烟雾弹(3)实验室加热纯净物制氧气(4)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化合反应(5)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氧化反应.15.有A、B、C、D、E、F、G七种物质,白色固体A与黑色固体B混合加热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气体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暗红色固体D在C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E.物质F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由此可以推断:(1)A是; C是; E是;F是(填物质名称)(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F在空气中燃烧:白色固体A与黑色固体B混合加热:.16.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炼钢等领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1)人们把氧气叫做“养气”就充分说明氧气的重要性,氧气的作用主要是和.(2)氮气可以作为食品包装中的保护气是利用氮气的这条性质.(3)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下列没有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A 二氧化硫B 一氧化碳C 二氧化氮D 二氧化碳E 臭氧(4)列出两条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17.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1)将细口瓶中的液体倒入试管,标签要朝着手心的原因是(2)蛋黄派充氮气包装,其原因是(3)白炽灯泡钨丝上放少量红磷,其原因是(4)油炸食品在空气中放一段时间后变软的原因是.三.实验探究题(两小题,共15分)18.以下是实验室常用部分仪器:(1)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④;(2)小李同学选择仪器制取并收集氧气,已知他使用了仪器①③⑤⑥,那么他还需要使用上图仪器中的(填序号);该发生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将导气管的一端伸入水中,后用双手紧握试管得外壁,观察到,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3)小张同学使用了仪器②③⑦来制取氧气,那么他还需要使用上图仪器中的(填序号),写出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用该装置收集一瓶氧气不知是否收集满了,其验满方法是.(4)小王若用排水法收集了一瓶气体,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发现木条没有复燃,可能的原因有A.实验所用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太小.B.开始收集时,倒置于水槽中的集气瓶未装满水C.导管口一出现气泡就立即收集.(5)硫化氢是有毒气体,溶于水成氢硫酸.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和稀硫酸溶液在常温发生化学反应制硫化氢.你认为要选择的仪器组合是不选用⑧⑨来收集硫化氢气体的理由是.19.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证明氧化铜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并与相同条件下MnO2的催化效果做比较,实验时间均以生成30mL气体为准(即比较反应速率).用图示装置测量产)图中油层的作用是(2)从设计原理看,实验中的“待测数据”可以是指.(3)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气体体积,在读取反应前后量气管中液面的读数的过程中,应注意(填字母编号).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b.读数前不能移动量气管和水准管c.保持水准管静止,待水准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d.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2014-2015学年湖北省黄冈市九年级(上)质检化学试卷(9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2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 B.湿衣服被晾干了C.冰雪消融 D.煤的燃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湿衣服被晾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冰雪消融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煤的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 B.密度 C.溶解性D.可燃性【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因此,都属于物理性质.A、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B、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C、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D、可燃性是通过物质燃烧表现出来的,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属于化学性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3.实验桌上有一瓶无色液体,某同学说可以往溶液样品中滴加石蕊试液,判断其酸碱性.该环节属于科学探究的()A.提出问题 B.作出猜想 C.设计实验 D.反思评价【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专题】科学探究.【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根据题意,实验桌上有一瓶无色液体,某同学说可以往溶液样品中滴加石蕊试液,判断其酸碱性,是一个设计实验的过程,在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实验、反思评价等基本环节中,应属设计实验的环节.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量取液体B.加热液体C.滴加液体D.点酒精灯【考点】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B、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手应该拿住试管夹的长柄部分,切不可把大拇指按在短柄上,以免造成试管脱落.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应该“悬空中放”.D、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解答】解:A、给量筒内的液体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A正确;B、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体积的,且不能把大拇指按在短柄上,以免造成试管脱落.故B错误;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错误,不应深到试管中接触试管,应悬空正放,故C错误;D、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以防失火,故D错误.故选:A.【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D.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量器-托盘天平;液体药品的取用;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从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会收集不到所制取的气体,造成药品浪费去分析解答;B、从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直到天平平衡为止去分析解答;C、从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应先在外面挤压橡胶乳头,赶净空气后再将其伸入液体内去分析解答;D、从先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再把导管移出水槽.这样随着试管的温度越来越低,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就越来越小,内部大气压变小,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槽内的水就会被顺着导管压到试管内,可能使试管由于受热不均从而炸裂去分析解答;【解答】解:A、制取气体时,应该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否则会造成药品浪费;故A错误;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直到天平平衡为止;故B正确;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应先在外面挤压橡胶乳头,赶净空气后再将其伸入液体内;故C错误;D、先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再把导管移出水槽.这样随着试管的温度越来越低,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就越来越小,内部大气压变小,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槽内的水就会被顺着导管压到试管内,可能使试管由于受热不均从而炸裂;故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做实验时,步骤的先后顺序不能颠倒,否则可能会引起实验事故.6.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防腐保护气B.空气中的各组成成分是固定不变的,不同地区不会有什么差别C.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含量少,不能直接从空气中分离获得稀有气体【考点】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B、根据空气中的各组成成分不是固定不变的分析.C、根据空气的成分进行分析;D、根据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含量虽少,但仍能直接从空气中分离获得分析.【解答】解: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和食品发生反应,可作食品防腐的保护气,故说法正确.B、空气中的各组成成分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同地区略有差别,故说法错误;C、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此外还含有其它气体和杂质,其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不是质量,故说法错误.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含量虽少,但仍能直接从空气中分离获得,故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在中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了解空气的组成和各组成成分的性质和用途是解题的关键.7.空气中PM2.5含量增加可能导致雾霾天气,PM2.5指的是()A.二氧化硫 B.可吸入颗粒物 C.二氧化氮 D.一氧化碳【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从PM2.5指细颗粒物,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属于可吸入颗粒物去分析解答.【解答】解:PM2.5指细颗粒物,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A、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中的气体污染物;故A错误;B、PM2.5指细颗粒物,属于可吸入颗粒物;故B正确;C、二氧化氮是空气污染物中的气体污染物;故C错误;D、一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中的气体污染物;故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考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8.2014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向污染宣战”.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通过焚烧秸杆为农作物提供养分B.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D.施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从焚烧秸秆时,会污染空气,同时又会烧掉秸杆中的营养成分去分析解答;B、从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只是把工业废气排放到高空中,还是会造成空气污染去分析解答;C、从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少利用化石能源,减少空气污染的目的去分析解答;D、从提高农作物产量要合理的施用化肥和农药,去分析解答;【解答】解:A、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3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会,会污染空气,同时又会烧掉秸杆中的营养成分,故A错误;B、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只是把工业废气排放到高空中,还是会造成空气污染,故B错误;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少利用化石能源,减少空气污染的目的,故C正确;D、提高农作物产量要合理地施用化肥和农药,防止多余的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故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减少污染,从我做起,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9.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空气B.冰水混合物C.稀有气体 D.铝合金【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解答】解:A、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B、冰水混合物是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C、稀有气体是由氦气、氖气等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D、铝合金中含有铝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B.【点评】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就可以判断该物质属于混合物,还是属于纯净物.10.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B.棉线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棉线的材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但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B、棉线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烧纸的气味,羊毛等蛋白质材质才产生烧焦羽毛气味,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11.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以采用加热氯酸钾(白色固体)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现加热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一份中混入少量的二氧化锰(b曲线),分别同时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A. B. C. D.【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催化剂能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根据氯酸钾制取氧气的特点;不加催化剂时产生氧气的速率慢,加入催化剂后速率加快,因为b加了二氧化锰,但a没有加,所以在速率﹣时间关系图上,b的斜率应该比a大,因为氯酸钾的质量相同,所以a与b产生氧气的量是相同.A这一反应中催化剂只是加快了反应的速度并不改变生成物的量;B加热虽加入了二氧化锰但也不会开始加热就生成氧气;C这一反应中催化剂只是加快了反应的速度,a与b产生氧气的量相同;D反应虽加入了二氧化锰但也不会开始加热前就生成氧气;【解答】解:A这一反应中催化剂只是加快了反应的速度并不改变生成物的量,故A不正确;B反应虽加入了二氧化锰但也不会开始加热就生成氧气,故B不正确;C这一反应中催化剂只是加快了反应的速度,a与b产生氧气的量相同,故C正确;D反应虽加入了二氧化锰但也不会开始加热前就生成氧气,故D不正确;答案:C【点评】此题设计的知识点是关于催化剂的知识,解题时只要把握催化剂的特点是只改变反应的速度,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的特性即可.12.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实验现象不明显,原因可能是收集本实验所用氧气过程中()A.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B.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C.收集满氧气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D.收集氧气时,观察到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氧气的收集方法.【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从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会导致收集不到氧气去分析解答;B、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不会造成氧气的流失去分析解答;C、从收集满氧气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防止了在把集气瓶拿去水面时,造成氧气的流失去分析解答;D、从收集氧气时,由于刚开始冒出的是空气,只有观察到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此时产生的是氧气,才能开始收集,这样收集到的氧气比较纯净去分析解答.【解答】解:A、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会导致收集不到氧气,则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由于集气瓶中氧气很少,所以实验现象不明显,故A正确;B、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是正确的操作,不会造成氧气的流失,则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实验现象应明显,故B错误;C、收集满氧气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是正确的操作,不会造成氧气的流失,则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实验现象应明显,故C错误;D、收集氧气时,由于刚开始冒出的是空气,只有观察到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才能开始收集,这样收集到的氧气比较纯净,是正确的操作,则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实验现象应明显,故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收集氧气时,由于刚开始冒出的是空气,只有观察到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才能开始收集.二.填空简答题(共5个小题,23分)13.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名称(1)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氮气(2)空气中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3)一种暗紫色的固体高锰酸钾(4)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二氧化硫.【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空气与水.【分析】(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固体;(4)属于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的是二氧化硫.【解答】解:(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填:氮气;(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填:二氧化碳;(3)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固体;故填:高锰酸钾;(4)属于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的是二氧化硫;故填:二氧化硫.【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4.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一黑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碳+氧气二氧化碳(2)燃烧红磷自制烟雾弹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3)实验室加热纯净物制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4)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化合反应铜+氧气氧化铜(5)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氧化反应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的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发出白光,故答案为:碳+氧气二氧化碳;(2)燃烧红磷制造烟雾,是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文字表达式为: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3)高锰酸钾属于纯净物,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4)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文字表达式为:铜+氧气氧化铜;。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9.2《新型材料的研制》同步训练 (包含答案)
9.2《新型材料的研制》同步训练一、基础过关1.青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铜锡合金。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青铜属于纯净物B.青铜属于金属材料C.青铜的硬度比铜大D.青铜耐腐蚀,易铸造成型2.芜湖工业发展迅速,奇瑞汽车、海螺集团、新兴铸管、鑫科材料等企业在国内外已具有一定影响。
这些企业的以下产品中,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汽车 B.水泥C.钢管 D.铜缆3.根据《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第十一条,广州市居民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
可回收物主要有以下四种,其成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塑料B.纸类C.金属D.玻璃4.材料的应用和发展与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紧密相关。
下列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陶瓷B.玻璃钢C.铝合金D.塑料保鲜膜5.汽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下列汽车部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钢铁外壳 B.羊毛坐垫C.车窗玻璃D.橡胶轮6.下列生活用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A、尼龙袜子B、砂锅C 、铁锅D、瓷碗7. 从下面两种塑料中选择合适的来制造不同的产品(填编号):(A )聚乙烯 (B )聚氯乙烯(1)食品保鲜膜(2)服装包装袋(3)塑料牛奶瓶8.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称为 ,它们都是人工合成的 化合物,它们的特点是相对分子质量 。
二、综合训练1.右图是某服装标签的部分说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服装布料的成分是纯棉B 、该服装面料具有防火功能C 、该服装面料的透气性较好D 、该服装面料成分都属于合成纤维 2.(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按要求将下列各组物质的序号填到横线上:①尿素、磷铵、硫酸钾 ②塑料、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 ③铜、钢材、铝合金 ④无机盐、糖类、维生素 ⑤天然气、汽油、煤常用作燃料的是 ;常见的金属材料是 ;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 ;人类重要的营养素是 ;常用的化学肥料是 。
(2)锂(Li )电池因质量轻、能量密度高、充电快被广泛应用。
配套K12九年级化学全册 9.2 新型材料的研制学案1 (新版)沪教版
9.2 新型材料的研制【学习目标】了解常见的材料,知道材料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
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认识开发环境友好的新材料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学习重点】1.知道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材料的特点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实验探究纯棉纤维、羊毛纤维、化学纤维;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常见材料的简单鉴别。
自学导航1.材料大致分为、、、四类;请各举例、、、。
2.合成材料一般包括、、三类。
3.人造纤维是以和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合成纤维是以、、、和空气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制造而成的。
4.我国环境保护亟待解决的“白色污染”问题是指造成的污染。
用来包装食品的塑料是。
指点迷津5.纳米材料被誉为2l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纳米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符号为nm,lnm=10-9m)的空心管。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纳米碳管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化合物B.纳米碳管材料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C.纳米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D.纳米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6.一种新兴的金属由于其密度小、延展性好、耐腐蚀性强,它和它的合金材料在航空、航海和化学工业中正逐步取代铝和铝合金材料而被广泛应用,该金属是 ( )A.锌 B.钛 C.镁 D.锰7.区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的最佳方法是 ( )A.颜色 B.硬度 C.溶解性 D.燃烧,闻气体的气味8.美国和日本的三位科学家以导电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成果荣获200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他们用碘来掺杂聚合物,使其导电能力增强107倍,具有金属般的导电能力。
碘(I2)属于( )A.金属单质 B.非金属单质 C.化合物 D.混合物课后练习一、选择题9.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原料可生产耐高温、高强度的陶瓷,可用来制造发动机零件。
这种物质是 ( )A.Si02 B.A12O3 C.A1N D.Fe2O310.下列各种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用于制作人造卫星天线的钛~镍形状记忆合金B.用于制作纳米陶瓷材料的氮化硼C.用于制作灯饰外壳材料的聚苯乙烯塑料D.用于制作飞机机翼、火箭锥头的碳纤维材料11.在自然条件下难以破坏、分解,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结构,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生存的“白色污染”是指( )A.白色垃圾的污染 B.石灰窑生产生石灰造成的污染C.废旧塑料的污染 D.白色涂料的污染12.单晶硅是制作电子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
ksiAAA九年级化学全册 9.2 新型材料的研制同步测试(含解析)(新版)沪教版
《9.2 新型材料的研制》一、选择题1.下列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钢筋 B.蚕丝 C.天然橡胶 D.塑料2.纯羊毛织成的衣衫的主要材料属于()A.天然纤维 B.合成纤维 C.合成橡胶 D.塑料3.生活中常用的不粘锅,其内衬用的一种材料叫聚四氟乙烯.该材料属于()A.金属材料 B.纳米材料 C.复合材料 D.有机合成材料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钢和碳纤维是天然材料B.钢铁在海水中不易锈蚀C.白色物质造成的污染称为白色污染D.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棉花和羊毛5.对物质进行归类整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类关系不相符的是()A.空气、海水﹣﹣纯净物B.白磷、红磷﹣﹣可燃物C.不锈钢、铜﹣﹣金属材料D.合成橡胶、塑料﹣﹣有机合成材料6.聚乙烯塑料是由许多乙烯分子(C2H4)连在一起聚合成的大分子后得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聚合成聚乙烯的变化是物理变化B.聚乙烯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乙烯分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4D.聚乙烯塑料能导电7.下列各组物质,用灼烧的方法不易区别的是()A.聚乙烯、聚氯乙烯 B.羊毛线、纯棉线C.面粉、葡萄糖 D.炭粉、二氧化锰8.下列做法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要求不相符的是()A.合理使用农药 B.研发可降解塑料C.大力提倡使用化石燃料 D.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9.汽车轮胎的主要材料是()A.无机非金属材料 B.非金属材料C.复合材料 D.合成塑料10.压电陶瓷是一种具有压电效应功能的陶瓷材料,已被用于许多领域.对压电陶瓷挤压或拉伸时,它的两端就会形成一定的电压,可运用其火花放电点燃可燃性气体.压电陶瓷还能把电能转换成超声振动,用于超声清洗、超声医疗等.结合上述材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属于电磁波B.压电陶瓷属于有机合成材料C.压电陶瓷能够实现机械能和电能的互相转化D.火花放电可以使可燃物的着火点升高11.化学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有机合成材料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B.农业上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农药C.湖水经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即可得到纯水D.汽车使用压缩天然气(CNG)作燃料,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12.生产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B.降低新装修房屋内的甲醛含量,最好的方法是紧闭门窗并在房间内放一盆水C.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D.提倡节日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13.下列生活用品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是()A.陶瓷杯B.不锈钢碗C.塑料盆D.玻璃茶壶二、解答题14.(1)放置在空气中的铝制品和黄金制品都不易锈蚀,请你分别说明原因.(2)单质硅是由石英固体(Si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的,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5.“页岩气”是蕴藏在岩层中的天然气,被誉为未来能源的“明星”.(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中碳的质量分数是,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2)天然气属于(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为缓解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填字母序号).a、煤b、石油c、氢能(3)CH4在空气中燃烧的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能,而CH4﹣O2燃料电池则是将化学能转化为能的装置.(4)天然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定条件下CH4与CO2反应生成CO和H2,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CO和H2可合成液体燃料CH3OH,反应中CO和H2的分子数之比为.16.使用密度小、强度大的镁合金能减轻汽车自重,从而减少汽油消耗和废气排放.(1)镁元素在自然界中是以(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的.(2)工业制镁的一种原理是2MgO+Si+2CaO2Mg↑+Ca2SiO4,抽走容器中的空气对反应有促进作用,且能防止空气中的物质与Mg反应使产品混有(填化学式).(3)制镁的原料MgO可从海水中获得.小华利用镁与盐酸反应后的废液,模拟从海水中获取MgO的过程,实验如下:步骤1:向上述废液中,边搅拌边分批加入CaO,至MgCl2完全沉淀为止,过滤得Mg(OH)2固体.共消耗8.4g CaO.步骤2:将Mg(OH)2固体加热分解为MgO和水,所得MgO的质量为4.0g.①步骤2中Mg(OH)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②通过所得MgO的质量计算上述废液中含MgCl2的质量m= g;③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步骤1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CaO+H2O=Ca(OH)2;Ca(OH)2+MgCl2=CaCl2+Mg(OH)2↓;.17.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从1999年开始发行,一元币为钢芯镀镍(Ni),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1)铸造以上硬币用到的材料都是(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2)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填序号).A.金属的导电性 B.金属的耐腐蚀性 C.金属的硬度 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3)以上硬币中涉及到Fe、Cu、Al、Ni(镍),已知镍能够发生如下反应:Ni+H2SO4═H2↑+NiSO4;Fe+NiCl2═Ni+FeCl2这两个反应的基本类型都是,四种金属的活动性有强到弱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18.新型材料纳米级 Fe 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 Fe 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纳米级 Fe 粉在氧气中能自发燃烧生成黑色固体,此黑色固体的化学式为.(2)请补充完成上述制备工艺的化学方程式:H2+FeCl2Fe+ .在制备纳米级 Fe 粉的工艺流程中,N2的作用是.(3)研究人员发现最后制得的纳米级 Fe 粉样品中混有少量的 FeCl2杂质.①为除去样品中的杂质,在无氧环境下,先加溶解,然后再、洗涤、烘干.②取样品20g,加入足量的盐酸,生成氢气 0.7g.请计算该样品中单质 Fe 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沪教版九年级全册《9.2 新型材料的研制》2015年同步练习卷(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钢筋 B.蚕丝 C.天然橡胶 D.塑料【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结合材料的成分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钢筋是用钢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故A错误;B、蚕丝属于天然材料,故B错误;C、天然橡胶属于天然材料,故C错误;D、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2.纯羊毛织成的衣衫的主要材料属于()A.天然纤维 B.合成纤维 C.合成橡胶 D.塑料【考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可根据羊毛的组成及各种材料的定义进行判断.抓住概念的关键信息:天然、合成快速判断.【解答】解:A、纯羊毛织成的衣衫是由羊毛制成的,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故A正确;B、合成纤维是人工合成的,而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故B错误;C、合成橡胶是人工合成的,而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故C错误;D、塑料是人工合成的,而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常见材料种类的辨别,要抓住概念的内涵去判断,同时也要记忆常见的材料类别.3.生活中常用的不粘锅,其内衬用的一种材料叫聚四氟乙烯.该材料属于()A.金属材料 B.纳米材料 C.复合材料 D.有机合成材料【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已有的材料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聚四氟乙烯是一种塑料.【解答】解:聚四氟乙烯是一种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观察选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材料的类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其成分进行.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钢和碳纤维是天然材料B.钢铁在海水中不易锈蚀C.白色物质造成的污染称为白色污染D.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棉花和羊毛【考点】复合材料、纳米材料;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白色污染与防治;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复合材料是把多种材料复合在一起得到的一种具有特别性能的材料;B、根据金属锈蚀的条件进行分析;C、根据白色污染的定义进行分析;D、根据棉花和羊毛燃烧时的气味不一样进行分析.【解答】解:A、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故A错误;B、钢铁在水和氧气并存时就会生锈,故B错误;C、白色污染是指废弃塑料污染,故C错误;D、棉花属于纤维素,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最简单的检验方法是在火中灼热,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的是蛋白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点较多,基础性较强,可利用已有知识进行解答.5.对物质进行归类整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类关系不相符的是()A.空气、海水﹣﹣纯净物B.白磷、红磷﹣﹣可燃物C.不锈钢、铜﹣﹣金属材料D.合成橡胶、塑料﹣﹣有机合成材料【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金属材料及其应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A、根据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B、能够燃烧的物质属于可燃物;C、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和合金;D、三大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解答】解: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氯化镁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归类错误;B、白磷、红磷都具有可燃性,属于可燃物,故B归类正确;C、不锈钢属于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铜属于金属单质也属于金属材料,故C归类正确;D、三大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故D归类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可燃物的特点,金属材料的判断方法和熟悉三大有机合成材料.6.聚乙烯塑料是由许多乙烯分子(C2H4)连在一起聚合成的大分子后得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聚合成聚乙烯的变化是物理变化B.聚乙烯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乙烯分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4D.聚乙烯塑料能导电【考点】塑料及其应用;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以乙烯合成聚乙烯有新物质生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B、有机高分子材料是指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据此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塑料是常见的绝缘材料,不导电,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以乙烯合成聚乙烯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B、聚乙烯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选项说法正确.C、乙烯分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2:4,故选项说法错误.D、聚乙烯塑料是常见的绝缘材料,不导电,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特征、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塑料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下列各组物质,用灼烧的方法不易区别的是()A.聚乙烯、聚氯乙烯 B.羊毛线、纯棉线C.面粉、葡萄糖 D.炭粉、二氧化锰【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碳的化学性质;塑料及其应用;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分析】A、依据两者燃烧的现象不同分析解答;B、依据羊毛线、纯棉线燃烧的气味不同分析解答;C、依据面粉、葡萄糖灼烧时的现象相同分析解答;D、依据炭粉灼烧或会消失成为二氧化碳分析解答;【解答】解:A、灼烧时有石蜡状油滴滴落.并有蜡烛燃烧气味的是聚乙烯;若不易燃烧,离火即熄灭,火焰呈绿色为聚氯乙烯薄膜塑料,所以灼烧时可以鉴别;B、羊毛绒灼烧时会有焦羽毛味产生,而棉纤维灼烧时会有烧纸的味道,所以灼烧可以区分;C、面粉、葡萄糖灼烧时均会炭化变黑,现象相同无法鉴别;D、炭粉灼烧时会燃烧且不断变少(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锰灼烧不会发生反应,所以可以区分;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要求反应的现象不同.8.下列做法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要求不相符的是()A.合理使用农药 B.研发可降解塑料C.大力提倡使用化石燃料 D.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考点】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根据合理使用农药不会污染水资源进行解答;B、根据可降解塑料不会造成白色污染进行解答;C、根据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排放出大量的废气、烟尘造成环境污染进行解答;D、根据使用无磷洗衣粉能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进行解答.【解答】解:A、合理使用农药不会污染水资源,有利于保护环境,故A不符合题意;B、可降解塑料不会造成白色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故B不符合题意;C、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排放出大量的废气、烟尘造成环境污染,不有利于保护环境,故C符合题意;D、使用无磷洗衣粉能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关注世界环境问题,平时注意多搜集环境保护的资料,多积累相关的知识.9.汽车轮胎的主要材料是()A.无机非金属材料 B.非金属材料C.复合材料 D.合成塑料【考点】复合材料、纳米材料.【专题】生活实际型.【分析】根据材料的特点进行分析.无机非金属材料是通过无机物之间的反应生成的,非金属材料由非金属元素或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合成塑料属于合成材料.【解答】解:A、无机非金属材料除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钙等外,都不含碳元素,故A错误,B、非金属材料一般由非金属元素或化合物构成的材料,故B错误,C、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故C正确,D、合成塑料与合成橡胶是两种不同的合成材料,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合成材料的分类及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区别.10.压电陶瓷是一种具有压电效应功能的陶瓷材料,已被用于许多领域.对压电陶瓷挤压或拉伸时,它的两端就会形成一定的电压,可运用其火花放电点燃可燃性气体.压电陶瓷还能把电能转换成超声振动,用于超声清洗、超声医疗等.结合上述材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属于电磁波B.压电陶瓷属于有机合成材料C.压电陶瓷能够实现机械能和电能的互相转化D.火花放电可以使可燃物的着火点升高【考点】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新科技.【分析】本题考查了声学、材料及能量转化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学以致用.【解答】解:A、超声波属于机械波,不属于电磁波,故A不符合题意.B、压电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不符合题意.C、对压电陶瓷挤压或拉伸时,它的两端就会形成一定的电压,并且压电陶瓷还能把电能转换成超声振动,所以压电陶瓷能够实现机械能和电能的互相转化,故C符合题意.D、可燃物的着火点与点燃的方式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利用生活中某一实例,较全面地考查了物理知识的应用,揭示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物理意识.11.化学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有机合成材料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B.农业上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农药C.湖水经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即可得到纯水D.汽车使用压缩天然气(CNG)作燃料,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考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水的净化;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施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的使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环境的污染,纯水指的是不含有其他物质的水,天然气的使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解答】解:A、有机合成材料的使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塑料的使用,废弃塑料造成了白色污染,故A错误;B、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所以不能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要合理施用,故B错误;C、纯水指的是不含有其他物质的水,湖水经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仍然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水,故C错误;D、天然气中含有的有害成分少,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2.生产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B.降低新装修房屋内的甲醛含量,最好的方法是紧闭门窗并在房间内放一盆水C.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D.提倡节日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考点】白色污染与防治;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根据焚烧废弃塑料会造成空气污染解答;B、根据为降低居室甲醛含量,应该打开门窗通风换气;C、根据化肥、农药要合理使用,以避免污染水体解答;D、根据燃放烟花爆竹会造成空气污染解答.【解答】解:A、为减少“白色污染”,集中并露天焚烧废弃塑料袋,会造成环境污染,故错;B、降低居室甲醛含量,应该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故错;C、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以避免污染水体,是可取的,故对;D、提倡节日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错.答案:C.【点评】本题把化学知识融入生活,使学生了解了化学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激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13.下列生活用品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是()A.陶瓷杯B.不锈钢碗C.塑料盆D.玻璃茶壶【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利用这一知识结合具体的材料判断解决.【解答】解:A、陶瓷杯由陶瓷制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错误;B、不锈钢碗由不锈钢制成,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B正确;C、塑料盆是由塑料制成,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C错误;D、玻璃的茶壶是由玻璃制成的,玻璃主要是由硅酸盐制成,不属金属材料,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金属材料的考查,认识金属材料的范围,结合选项中关于材料的描述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二、解答题14.(1)放置在空气中的铝制品和黄金制品都不易锈蚀,请你分别说明原因铝制品能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保护膜;黄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发生化学反应.(2)单质硅是由石英固体(Si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的,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SiO2Si+2CO↑.【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压轴实验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从铝、金的性质进行思考;(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填写.【解答】解:(1)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在铝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排在最后面,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故答案为:铝制品能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保护膜;黄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发生化学反应.(2)此反应的反应物是碳和二氧化硅,从题上看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断定产物是硅和一氧化碳.故答案为:2C+SiO2S i+2C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金、铝的化学性质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5.“页岩气”是蕴藏在岩层中的天然气,被誉为未来能源的“明星”.(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中碳的质量分数是75% ,它是一种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2)天然气属于不可(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为缓解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c (填字母序号).a、煤b、石油c、氢能(3)CH4在空气中燃烧的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而CH4﹣O2燃料电池则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4)天然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定条件下CH4与CO2反应生成CO和H2,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CH4+CO22CO+2H2.CO和H2可合成液体燃料CH3OH,反应中CO和H2的分子数之比为1:2 .【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书写化学方程式;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以及常见的新能源进行解答;(3)根据能量的转化进行解答;(4)根据CH4与CO2反应生成CO和H2进行解答.【解答】解:(1)甲烷(CH4)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75%,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故填:75%;有机化合物;(2)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人类正在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等;故填:不可;c;(3)CH4在空气中燃烧的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而CH4﹣O2燃料电池则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填:热;电;(4)一定条件下CH4与CO2反应生成CO和H2,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CH4+CO22CO+2H2,CH3OH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4,所以CO和H2可合成液体燃料CH3OH,反应中CO和H2的分子数之比为1:2.故填:CH4+CO22CO+2H2;1:2.【点评】化石燃料日趋枯竭,并且化石燃料的使用造成了环境污染,因此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人类正在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等.16.使用密度小、强度大的镁合金能减轻汽车自重,从而减少汽油消耗和废气排放.(1)镁元素在自然界中是以化合物(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的.(2)工业制镁的一种原理是2MgO+Si+2CaO2Mg↑+Ca2SiO4,抽走容器中的空气对反应有促进作用,且能防止空气中的物质与Mg反应使产品混有MgO (填化学式).(3)制镁的原料MgO可从海水中获得.小华利用镁与盐酸反应后的废液,模拟从海水中获取MgO的过程,实验如下:步骤1:向上述废液中,边搅拌边分批加入CaO,至MgCl2完全沉淀为止,过滤得Mg(OH)2固体.共消耗8.4g CaO.步骤2:将Mg(OH)2固体加热分解为MgO和水,所得MgO的质量为4.0g.①步骤2中Mg(OH)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MgO+H2O .②通过所得MgO的质量计算上述废液中含MgCl2的质量m= 9.5 g;③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步骤1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CaO+H2O=Ca(OH)2;Ca(OH)2+MgCl2=CaCl2+Mg(OH)2↓;Ca(OH)2+2HCl=CaCl2+2H2O(或CaO+2HCl=CaCl2+H2O).【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1)根据只有金、银等少数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主要是以单质形式存在进行解答;(2)镁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3)Mg(OH)2固体加热分解为MgO和水;根据方程式的反应关系进行相关的计算及判断.。
配套K12九年级化学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深圳市17所名校九年级(下)联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40分)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象B.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C.自制过滤器过滤液体D.点燃蜡烛刚熄灭产生的白烟2.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①2H ②2NH3③SO2④CuO ⑤Mg2+⑥2OH﹣⑦H2O.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B.读取液体体积C.过滤D.滴加液体4.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所盛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B.C.D.5.下列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A.镁与稀盐酸反应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放出热量B.水通电一段时间后,得到的氧气与氢气在相同条件下体积比约为1:2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D.将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有红色固体附着,液体的质量不变6.如图所示微观的某化学反应,该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下列四个反应中的()A.2KClO3═2KCl+3O2↑B.2HI+C12═2HCl+I2C.CO2+C2CO D.2HCl+CuO═CuCl2+H2O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组装装置①时,先固定试管,后放酒精灯B.用装置②进行实验时,先加固体药品,后加液体药品C.装置②和③中的a端连接后可用于制取收集CO2D.在装置③中加满水,收集O2时气体应由b端通入8.在A+3B=2C+2D的反应中,14克A完全反应生成44克C和18克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16 B.32 C.64 D.969.重铬酸钾(K2Cr2O7)可用于测定酒驾中的酒精(C2H5OH)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7B.K2Cr2O7属于氧化物C.C2H5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D.C2H5OH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2:5:110.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结论的是()A.B.C.D.11.“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关于CO2与CO的比较正确的是()A.组成:都是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但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元素B.性质:都能溶于水,但是CO能燃烧而CO2不能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等D.危害:都有毒性,CO2还会造成温室效应A.A B.B C.C D.D13.某同学用塑料瓶设计了制取并检验CO2性质的简易装置(如图),拉动铜丝,把布袋浸入醋酸后有气泡产生.则下面叙述错误的是()A.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色B.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可以用铁丝代替铜丝D.所用材料体现了资源利用意识14.有元素化合价为+2价的A、B两种金属.取等质量的A、B与足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错误的是()A.金属活动性:B>AB.相对原子质量:A>BC.反应完成后,产生氢气的质量:A>BD.要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需要的金属质量:B>A15.ClO2是一种安全、高效的饮用水杀菌消毒剂.制取ClO2的方法有多种,一些国家用氯酸钠(NaClO3)与浓盐酸反应来制取,而我国最近研究出用Cl2与物质X反应来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Cl2═2NaCl+2ClO2.请据此回答:以上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A.NaClO B.NaClO2C.NaClO3D.NaClO416.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试验后发现所测定氧气的体积低于.针对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正确的是()A.查看实验装置是否漏气B.将红磷改为蜡烛再重做实验C.实验中红磷的量可能不足,没有将瓶内的氧气消耗完全D.反应后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减少18.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B.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氧元素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所有的微粒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D.金属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19.向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滤渣中只有铜 B.滤渣中一定有铁C.滤渣中一定有锌D.滤渣中一定有铜、铁、锌20.下列事实可以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①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②银的导电性强于铜③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④铜能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A.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二、填空与简答(本题有5小题,共33分)21.(1)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和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用语填空:①2个氢分子;②构成氯化钠的粒子;③天然气主要成分;④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可用于食品包装的防腐;②舞台上出现的云雾缭绕的景象,是使用了升华的缘故.22.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A、B、C、D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填元素符号);(2)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3)由B元素和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4)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则X= _,离子的符号为;(5)F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族.23.A﹣H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B均为黑色粉末;D、F均为红色固体,且D为单质;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回答:(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反应.(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在反应③中E表现出性.(3)写出一个能实现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24.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序号).A.蒸馏水 B.河水 C.自来水(2)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填序号).①用洗菜水冲厕所②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③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浸灌为喷灌、滴灌(3)城镇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可用如图1表示,试回答相关问题:①自来水生产过程中,除去水中不溶性固态杂质的设备是;投药(多为ClO2)的作用是;②自然界的水多含有杂质.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通常称为硬水,一种软化硬水的简易方法是:;③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常加入活性炭,其主要作用为;④在吸附、沉淀、过滤、蒸馏四种净水方法中,的净化程度最高.(4)用如图2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该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25.小明为探究Cu、Al、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做了如下两个实验.请分析实验,完成填空.(1)试管①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铝丝表面附着一层固体,溶液颜色变浅.(2)试管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3)通过实验探究,Cu、Al、Ag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三、实验题(本题有2小题,共16分)26.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请按要求作答:(1)仪器a的名称是;(2)用B装置制取气体并能随时停止反应,上部与下部对接应选(填“b”或“c”);(3)从装置A~D中选择:加热KMnO4制取O2并收集纯净的O2,应选用图中的(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待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用图中G的方法回收生成物中的二氧化锰,则二氧化锰在G中的处(选“f”或“d”)(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应选用图中的(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用装置E排空气收集H2,气体应从导管的(填“d”或“e”)端进入;若制取的O2用F装置排水收集,请将图F补画完整.27.在研究“铁生锈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兴趣小组对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请把实验报告补充完整.铁生锈条件的探究.取3段光亮无锈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放入3支干燥洁净的试管底部,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要保证有足够长的时间来观察现象.实验①②无明显现象,实验③中铁丝生锈,且试管内空气体积减小.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填名称)发生反应的结果.(1)当铁丝足量,时间足够长,实验③进入试管内的水的体积约占试管体积的.(2)该实验创新之处在于:可根据铁丝表面的铁锈和两种现象来判断铁丝反应进行的情况.(3)铝比铁活泼,但铝难腐蚀,原因是.(4)金属资源储量有限且不能再生,为了保护金属资源,除防止金属的腐蚀外,你还有什么合理的建议.(答一点即可)四、计算题(本题有2小题,共11分)28.苯甲酸钠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有防止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在世界各国均被广泛使用.其化学式为C6H5CO2Na.完成下列问题:(1)苯甲酸钠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最简质量比.(2)28.8g苯甲酸钠中含有g的钠元素.29.黄铜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它是铜和锌的合金,可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常用品.为了测(1)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表中m的数值为,n的数值应该为;(2)第份,硫酸已经反应完全了.(3)列式计算该黄铜样品中金属锌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2015-2016学年广东省深圳市17所名校九年级(下)联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40分)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象B.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C.自制过滤器过滤液体D.点燃蜡烛刚熄灭产生的白烟【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象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酸雨的形成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硫酸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自制过滤器过滤液体,只是将部分杂质除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点燃蜡烛刚熄灭产生的白烟是将蜡蒸汽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①2H ②2NH3③SO2④CuO ⑤Mg2+⑥2OH﹣⑦H2O.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表示元素的化合价.【解答】解: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①2H中的“2”表示两个氢原子;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②2NH3中的“2”表示两个氨分子;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③SO2、⑦H2O中的“2”分别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1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故④O中的2表示在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⑤Mg2+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⑥2OHˉ中的“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⑥,故选项说法错误.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⑤,故选项说法错误.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故选项说法正确;D、表示分子个数的为②,故该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B.读取液体体积C.过滤D.滴加液体【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取用固体药品时,瓶塞不可倒置;B、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面平行;C、过滤实验要用玻璃棒引流;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可接触试管壁.【解答】解:A、取用固体药品时,瓶塞倒置,防止污染的瓶塞污染药品,故A错误;B、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面平行,故图示操作正确;C、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故C错误;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可接触试管壁,防止污染药品,故D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同学们必须记清.4.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所盛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B.C.D.【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解答】解:A、液氧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属于单质;B、二氧化碳硫和三氧化硫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混合物;C、过氧化氢和水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混合物;D、冰是固态的水,冰水共存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而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要充分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方面的知识,掌握了物质的分类方法才能对物质进行正确的分类.5.下列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A.镁与稀盐酸反应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放出热量B.水通电一段时间后,得到的氧气与氢气在相同条件下体积比约为1:2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D.将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有红色固体附着,液体的质量不变【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电解水实验;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专题】空气与水;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本题可以根据金属与酸、盐的反应规律,电解水实验,结合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来分析.【解答】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镁在氢的前面,能够和酸反应生成氢气,故A对.水通电产生产生氢气和氧气,并且在相同条件下体积比约为1:2,故B对.氧气化学性质活泼,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故C对.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铁比铜活泼,每56份铁能置换出64份质量铜,液体的质量减少,故D错.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与酸、盐的反应规律,电解水实验的结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知识点全.6.如图所示微观的某化学反应,该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下列四个反应中的()A.2KClO3═2KCl+3O2↑B.2HI+C12═2HCl+I2C.CO2+C2CO D.2HCl+CuO═CuCl2+H2O【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给定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中提取信息归纳对应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需要首先处理好给定的示意图,这是解题的关键.【解答】解:由于给定的示意图中有前后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所以在解题时要清除掉,从而防止造成干扰.得右图:从处理后的图可以看出:反应前是三分子,且一分子是单质,另外两分子是化合物;生成物也是三分子,且单质一分子,化合物两分子.可以看出该反应为置换反应,且化合物都是两分子.结合四个选项,只有B选项符合要求.故选B.【点评】给定微粒分析对应反应时要首先从给定示意图中提炼对欲选择的方程式的限制条件,之后再做出判定.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组装装置①时,先固定试管,后放酒精灯B.用装置②进行实验时,先加固体药品,后加液体药品C.装置②和③中的a端连接后可用于制取收集CO2D.在装置③中加满水,收集O2时气体应由b端通入【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组装装置的一般顺序是:从左到右,自下而上;B、固体和液体反应的实验,先加固体,再加液体药品;C、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判断发生装置,据二氧化碳的密度确定进气管;D、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气体从短导管进入,长导管利于将水排尽.【解答】解:A、根据组装装置的一般顺序,应先放酒精灯,后固定试管,故错误,但符合题意;B、固体和液体反应的实验,先加固体,再加液体药品,操作正确;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常温反应制取,可用装置②,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和③中的a端连接可收集CO2,b管便于排尽空气,操作正确;D、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气体从短导管进入,长导管利于将水排尽,所以在装置③中加满水,收集O2时气体由b端进入,操作正确;故选A.【点评】记住组装装置的一般顺序是:从左到右,自下而上,加入药品的先后顺序,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利用双孔塞、排水法收集时,气体应从短管进,长管出水.8.在A+3B=2C+2D的反应中,14克A完全反应生成44克C和18克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16 B.32 C.64 D.96【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现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14克A完全反应生成44克C和18克D时消耗B的质量,再根据方程式列比例式求出B的相对分子质量.【解答】解:由14克A完全反应生成44克C和18克D可知B的质量为:44克+18克﹣14克=48克,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A+3B=2C+2D28 3X14克 48克根据:解得X=32.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在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时与前面的系数有关.9.重铬酸钾(K2Cr2O7)可用于测定酒驾中的酒精(C2H5OH)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7B.K2Cr2O7属于氧化物C.C2H5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D.C2H5OH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2:5:1【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重铬酸钾的化学式进行判断.B、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1个乙醇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2x+(﹣2)×7=0,则x=+6价;故选项说法错误.B、K2Cr2O7是由钾、铬、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C、C2H5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5+16=46,故选项说法正确.D、1个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C2H5OH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2:6:1,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结论的是()A.B.C.D.【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科学探究.【分析】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二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解答】解:A、甲中燃烧的蜡烛罩上烧杯后,一会儿后与氧气隔绝,熄灭了,说明燃烧需要氧气参加,故正确;B、滤纸片和乒乓球片都与氧气接触,乒乓球片燃烧起来,滤纸片没有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不仅需要与氧气接触,同时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错误;C、小石头不能燃烧,小木块能够燃烧,说明小石头不是可燃物,小木块是可燃物,故错误;D、铜片上的白磷能够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同时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A选项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故选:A.【点评】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11.“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关于CO2与CO的比较正确的是()A.组成:都是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但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元素B.性质:都能溶于水,但是CO能燃烧而CO2不能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等D.危害:都有毒性,CO2还会造成温室效应【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专题】元素与化合物;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CO2与CO的元素组成、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CO2与CO的溶解性、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二氧化碳没有毒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CO2与CO都是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但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B、CO2能溶于水,一氧化碳难溶于水,CO能燃烧而CO2不能,故选项说法错误.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具有可燃性、还原性,可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等,故选项说法正确.D、二氧化碳没有毒性,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用途、毒性、对环境的影响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电解水实验.【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根据空气成分分析.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B、根据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氧气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完毕后氧气质量不再增加为一定值进行解答;C、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没有影响;D、根据电解水得到的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考虑.【解答】解:A、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装置内减少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剩余的气体越占,故A错误;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开始不产生氧气,一段时间后,开始产生氧气,氧气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完毕后氧气质量不再增加为一定值,故B正确;C、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没有影响,所以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是相等的,故C 错;D、电解水得到的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是8:1,图示中是2g:0.25g=8:1,故D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知道酸碱加水稀释后pH值的变化情况,一定要理解催化剂的概念、催化作用,知道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多少的判断方法,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及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13.某同学用塑料瓶设计了制取并检验CO2性质的简易装置(如图),拉动铜丝,把布袋浸入醋酸后有气泡产生.则下面叙述错误的是()。
(最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9.2《新型材料的研制》同步练习(含答案)
最新精品资料·化学新型材料的研制1 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物品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羊毛衫 B.塑料脸盆C.不锈钢餐具 D.玻璃杯2 不能用燃着的木条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空气和氧气B.氮气和二氧化碳C.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D.羊毛和化纤布料3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它的主体结构为四根巨型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核心筒。
其中钢属于( )A.金属材料B.合成材料C.天然材料 D.复合材料4 下列材料分类错误..的是…()A.氮化硼陶瓷——有机高分子B.储氢材料镧镍合金——金属材料C.机动车轮胎——复合材料D.普通玻璃——无机非金属材料5 下列关于“化学与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成年人缺钙易造成骨质疏松B.可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涤纶C.用聚氯乙烯塑料作食品包装袋有害健康D.为提高牛奶的含氮量,可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6 化学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我们的生活质量,以下分析不科学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B.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C.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D.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可用燃烧法区别7 资源、能源、材料和环境问题与社会和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做法中与对应试图解决的问题的连线正确的是( )A.从2008年6月1日起,全国实行了“限塑令”——能源问题B.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人造卫星天线——材料问题C.用高分子分离膜淡化海水——环境问题D.奥运会期间,北京实行了汽车“单双号”通行——资源问题8 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常见的纤维有棉花、羊毛、涤纶等。
小明灼烧棉花、羊毛、涤纶三种纤维得到下列气味:则棉花、羊毛的编号分别为( )A.①② B.③① C.②③ D.无法断定9 自然科学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通过化学的学习,你觉得下列情况中不可能实现的是( )A.通过化学反应使水直接变成汽油B.用点燃闻气味法区分聚乙烯和聚氯乙烯C.用人工的方法合成结晶牛胰岛素D.用高温煅烧法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10 小丽同学在参观生态农庄时收获很大,发现化学在生态农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2 新型材料的研制》一、选择题1.下列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钢筋 B.蚕丝 C.天然橡胶 D.塑料2.纯羊毛织成的衣衫的主要材料属于()A.天然纤维 B.合成纤维 C.合成橡胶 D.塑料3.生活中常用的不粘锅,其内衬用的一种材料叫聚四氟乙烯.该材料属于()A.金属材料 B.纳米材料 C.复合材料 D.有机合成材料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钢和碳纤维是天然材料B.钢铁在海水中不易锈蚀C.白色物质造成的污染称为白色污染D.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棉花和羊毛5.对物质进行归类整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类关系不相符的是()A.空气、海水﹣﹣纯净物B.白磷、红磷﹣﹣可燃物C.不锈钢、铜﹣﹣金属材料D.合成橡胶、塑料﹣﹣有机合成材料6.聚乙烯塑料是由许多乙烯分子(C2H4)连在一起聚合成的大分子后得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聚合成聚乙烯的变化是物理变化B.聚乙烯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乙烯分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4D.聚乙烯塑料能导电7.下列各组物质,用灼烧的方法不易区别的是()A.聚乙烯、聚氯乙烯 B.羊毛线、纯棉线C.面粉、葡萄糖 D.炭粉、二氧化锰8.下列做法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要求不相符的是()A.合理使用农药 B.研发可降解塑料C.大力提倡使用化石燃料 D.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9.汽车轮胎的主要材料是()A.无机非金属材料 B.非金属材料C.复合材料 D.合成塑料10.压电陶瓷是一种具有压电效应功能的陶瓷材料,已被用于许多领域.对压电陶瓷挤压或拉伸时,它的两端就会形成一定的电压,可运用其火花放电点燃可燃性气体.压电陶瓷还能把电能转换成超声振动,用于超声清洗、超声医疗等.结合上述材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属于电磁波B.压电陶瓷属于有机合成材料C.压电陶瓷能够实现机械能和电能的互相转化D.火花放电可以使可燃物的着火点升高11.化学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有机合成材料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B.农业上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农药C.湖水经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即可得到纯水D.汽车使用压缩天然气(CNG)作燃料,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12.生产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B.降低新装修房屋内的甲醛含量,最好的方法是紧闭门窗并在房间内放一盆水C.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D.提倡节日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13.下列生活用品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是()A.陶瓷杯B.不锈钢碗C.塑料盆D.玻璃茶壶二、解答题14.(1)放置在空气中的铝制品和黄金制品都不易锈蚀,请你分别说明原因.(2)单质硅是由石英固体(Si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的,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5.“页岩气”是蕴藏在岩层中的天然气,被誉为未来能源的“明星”.(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中碳的质量分数是,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2)天然气属于(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为缓解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填字母序号).a、煤b、石油c、氢能(3)CH4在空气中燃烧的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能,而CH4﹣O2燃料电池则是将化学能转化为能的装置.(4)天然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定条件下CH4与CO2反应生成CO和H2,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CO和H2可合成液体燃料CH3OH,反应中CO和H2的分子数之比为.16.使用密度小、强度大的镁合金能减轻汽车自重,从而减少汽油消耗和废气排放.(1)镁元素在自然界中是以(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的.(2)工业制镁的一种原理是2MgO+Si+2CaO2Mg↑+Ca2SiO4,抽走容器中的空气对反应有促进作用,且能防止空气中的物质与Mg反应使产品混有(填化学式).(3)制镁的原料MgO可从海水中获得.小华利用镁与盐酸反应后的废液,模拟从海水中获取MgO的过程,实验如下:步骤1:向上述废液中,边搅拌边分批加入CaO,至MgCl2完全沉淀为止,过滤得Mg(OH)2固体.共消耗8.4g CaO.步骤2:将Mg(OH)2固体加热分解为MgO和水,所得MgO的质量为4.0g.①步骤2中Mg(OH)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②通过所得MgO的质量计算上述废液中含MgCl2的质量m= g;③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步骤1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CaO+H2O=Ca(OH)2;Ca(OH)2+MgCl2=CaCl2+Mg(OH)2↓;.17.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从1999年开始发行,一元币为钢芯镀镍(Ni),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1)铸造以上硬币用到的材料都是(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2)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填序号).A.金属的导电性 B.金属的耐腐蚀性 C.金属的硬度 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3)以上硬币中涉及到Fe、Cu、Al、Ni(镍),已知镍能够发生如下反应:Ni+H2SO4═H2↑+NiSO4;Fe+NiCl2═Ni+FeCl2这两个反应的基本类型都是,四种金属的活动性有强到弱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18.新型材料纳米级 Fe 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 Fe 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纳米级 Fe 粉在氧气中能自发燃烧生成黑色固体,此黑色固体的化学式为.(2)请补充完成上述制备工艺的化学方程式:H2+FeCl2Fe+ .在制备纳米级 Fe 粉的工艺流程中,N2的作用是.(3)研究人员发现最后制得的纳米级 Fe 粉样品中混有少量的 FeCl2杂质.①为除去样品中的杂质,在无氧环境下,先加溶解,然后再、洗涤、烘干.②取样品20g,加入足量的盐酸,生成氢气 0.7g.请计算该样品中单质 Fe 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沪教版九年级全册《9.2 新型材料的研制》2015年同步练习卷(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钢筋 B.蚕丝 C.天然橡胶 D.塑料【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结合材料的成分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钢筋是用钢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故A错误;B、蚕丝属于天然材料,故B错误;C、天然橡胶属于天然材料,故C错误;D、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2.纯羊毛织成的衣衫的主要材料属于()A.天然纤维 B.合成纤维 C.合成橡胶 D.塑料【考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可根据羊毛的组成及各种材料的定义进行判断.抓住概念的关键信息:天然、合成快速判断.【解答】解:A、纯羊毛织成的衣衫是由羊毛制成的,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故A正确;B、合成纤维是人工合成的,而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故B错误;C、合成橡胶是人工合成的,而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故C错误;D、塑料是人工合成的,而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常见材料种类的辨别,要抓住概念的内涵去判断,同时也要记忆常见的材料类别.3.生活中常用的不粘锅,其内衬用的一种材料叫聚四氟乙烯.该材料属于()A.金属材料 B.纳米材料 C.复合材料 D.有机合成材料【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已有的材料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聚四氟乙烯是一种塑料.【解答】解:聚四氟乙烯是一种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观察选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材料的类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其成分进行.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钢和碳纤维是天然材料B.钢铁在海水中不易锈蚀C.白色物质造成的污染称为白色污染D.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棉花和羊毛【考点】复合材料、纳米材料;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白色污染与防治;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复合材料是把多种材料复合在一起得到的一种具有特别性能的材料;B、根据金属锈蚀的条件进行分析;C、根据白色污染的定义进行分析;D、根据棉花和羊毛燃烧时的气味不一样进行分析.【解答】解:A、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故A错误;B、钢铁在水和氧气并存时就会生锈,故B错误;C、白色污染是指废弃塑料污染,故C错误;D、棉花属于纤维素,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最简单的检验方法是在火中灼热,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的是蛋白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点较多,基础性较强,可利用已有知识进行解答.5.对物质进行归类整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类关系不相符的是()A.空气、海水﹣﹣纯净物B.白磷、红磷﹣﹣可燃物C.不锈钢、铜﹣﹣金属材料D.合成橡胶、塑料﹣﹣有机合成材料【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金属材料及其应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A、根据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B、能够燃烧的物质属于可燃物;C、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和合金;D、三大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解答】解: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氯化镁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归类错误;B、白磷、红磷都具有可燃性,属于可燃物,故B归类正确;C、不锈钢属于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铜属于金属单质也属于金属材料,故C归类正确;D、三大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故D归类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可燃物的特点,金属材料的判断方法和熟悉三大有机合成材料.6.聚乙烯塑料是由许多乙烯分子(C2H4)连在一起聚合成的大分子后得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聚合成聚乙烯的变化是物理变化B.聚乙烯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乙烯分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4D.聚乙烯塑料能导电【考点】塑料及其应用;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以乙烯合成聚乙烯有新物质生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B、有机高分子材料是指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据此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塑料是常见的绝缘材料,不导电,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以乙烯合成聚乙烯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B、聚乙烯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选项说法正确.C、乙烯分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2:4,故选项说法错误.D、聚乙烯塑料是常见的绝缘材料,不导电,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特征、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塑料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下列各组物质,用灼烧的方法不易区别的是()A.聚乙烯、聚氯乙烯 B.羊毛线、纯棉线C.面粉、葡萄糖 D.炭粉、二氧化锰【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碳的化学性质;塑料及其应用;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分析】A、依据两者燃烧的现象不同分析解答;B、依据羊毛线、纯棉线燃烧的气味不同分析解答;C、依据面粉、葡萄糖灼烧时的现象相同分析解答;D、依据炭粉灼烧或会消失成为二氧化碳分析解答;【解答】解:A、灼烧时有石蜡状油滴滴落.并有蜡烛燃烧气味的是聚乙烯;若不易燃烧,离火即熄灭,火焰呈绿色为聚氯乙烯薄膜塑料,所以灼烧时可以鉴别;B、羊毛绒灼烧时会有焦羽毛味产生,而棉纤维灼烧时会有烧纸的味道,所以灼烧可以区分;C、面粉、葡萄糖灼烧时均会炭化变黑,现象相同无法鉴别;D、炭粉灼烧时会燃烧且不断变少(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锰灼烧不会发生反应,所以可以区分;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要求反应的现象不同.8.下列做法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要求不相符的是()A.合理使用农药 B.研发可降解塑料C.大力提倡使用化石燃料 D.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考点】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根据合理使用农药不会污染水资源进行解答;B、根据可降解塑料不会造成白色污染进行解答;C、根据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排放出大量的废气、烟尘造成环境污染进行解答;D、根据使用无磷洗衣粉能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进行解答.【解答】解:A、合理使用农药不会污染水资源,有利于保护环境,故A不符合题意;B、可降解塑料不会造成白色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故B不符合题意;C、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排放出大量的废气、烟尘造成环境污染,不有利于保护环境,故C符合题意;D、使用无磷洗衣粉能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关注世界环境问题,平时注意多搜集环境保护的资料,多积累相关的知识.9.汽车轮胎的主要材料是()A.无机非金属材料 B.非金属材料C.复合材料 D.合成塑料【考点】复合材料、纳米材料.【专题】生活实际型.【分析】根据材料的特点进行分析.无机非金属材料是通过无机物之间的反应生成的,非金属材料由非金属元素或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合成塑料属于合成材料.【解答】解:A、无机非金属材料除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钙等外,都不含碳元素,故A错误,B、非金属材料一般由非金属元素或化合物构成的材料,故B错误,C、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故C正确,D、合成塑料与合成橡胶是两种不同的合成材料,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合成材料的分类及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区别.10.压电陶瓷是一种具有压电效应功能的陶瓷材料,已被用于许多领域.对压电陶瓷挤压或拉伸时,它的两端就会形成一定的电压,可运用其火花放电点燃可燃性气体.压电陶瓷还能把电能转换成超声振动,用于超声清洗、超声医疗等.结合上述材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属于电磁波B.压电陶瓷属于有机合成材料C.压电陶瓷能够实现机械能和电能的互相转化D.火花放电可以使可燃物的着火点升高【考点】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新科技.【分析】本题考查了声学、材料及能量转化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学以致用.【解答】解:A、超声波属于机械波,不属于电磁波,故A不符合题意.B、压电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不符合题意.C、对压电陶瓷挤压或拉伸时,它的两端就会形成一定的电压,并且压电陶瓷还能把电能转换成超声振动,所以压电陶瓷能够实现机械能和电能的互相转化,故C符合题意.D、可燃物的着火点与点燃的方式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利用生活中某一实例,较全面地考查了物理知识的应用,揭示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物理意识.11.化学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有机合成材料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B.农业上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农药C.湖水经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即可得到纯水D.汽车使用压缩天然气(CNG)作燃料,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考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水的净化;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施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的使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环境的污染,纯水指的是不含有其他物质的水,天然气的使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解答】解:A、有机合成材料的使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塑料的使用,废弃塑料造成了白色污染,故A错误;B、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所以不能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要合理施用,故B错误;C、纯水指的是不含有其他物质的水,湖水经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仍然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水,故C错误;D、天然气中含有的有害成分少,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2.生产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B.降低新装修房屋内的甲醛含量,最好的方法是紧闭门窗并在房间内放一盆水C.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D.提倡节日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考点】白色污染与防治;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根据焚烧废弃塑料会造成空气污染解答;B、根据为降低居室甲醛含量,应该打开门窗通风换气;C、根据化肥、农药要合理使用,以避免污染水体解答;D、根据燃放烟花爆竹会造成空气污染解答.【解答】解:A、为减少“白色污染”,集中并露天焚烧废弃塑料袋,会造成环境污染,故错;B、降低居室甲醛含量,应该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故错;C、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以避免污染水体,是可取的,故对;D、提倡节日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错.答案:C.【点评】本题把化学知识融入生活,使学生了解了化学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激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13.下列生活用品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是()A.陶瓷杯B.不锈钢碗C.塑料盆D.玻璃茶壶【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利用这一知识结合具体的材料判断解决.【解答】解:A、陶瓷杯由陶瓷制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错误;B、不锈钢碗由不锈钢制成,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B正确;C、塑料盆是由塑料制成,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C错误;D、玻璃的茶壶是由玻璃制成的,玻璃主要是由硅酸盐制成,不属金属材料,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金属材料的考查,认识金属材料的范围,结合选项中关于材料的描述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二、解答题14.(1)放置在空气中的铝制品和黄金制品都不易锈蚀,请你分别说明原因铝制品能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保护膜;黄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发生化学反应.(2)单质硅是由石英固体(Si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的,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SiO2Si+2CO↑.【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压轴实验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从铝、金的性质进行思考;(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填写.【解答】解:(1)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在铝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排在最后面,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故答案为:铝制品能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保护膜;黄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发生化学反应.(2)此反应的反应物是碳和二氧化硅,从题上看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断定产物是硅和一氧化碳.故答案为:2C+SiO2Si+2C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金、铝的化学性质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5.“页岩气”是蕴藏在岩层中的天然气,被誉为未来能源的“明星”.(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中碳的质量分数是75% ,它是一种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2)天然气属于不可(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为缓解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c (填字母序号).a、煤b、石油c、氢能(3)CH4在空气中燃烧的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而CH4﹣O2燃料电池则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4)天然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定条件下CH4与CO2反应生成CO和H2,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CH4+CO22CO+2H2.CO和H2可合成液体燃料CH3OH,反应中CO和H2的分子数之比为1:2 .【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以及常见的新能源进行解答;(3)根据能量的转化进行解答;(4)根据CH4与CO2反应生成CO和H2进行解答.【解答】解:(1)甲烷(CH4)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75%,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故填:75%;有机化合物;(2)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人类正在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等;故填:不可;c;(3)CH4在空气中燃烧的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而CH4﹣O2燃料电池则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填:热;电;(4)一定条件下CH4与CO2反应生成CO和H2,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CH4+CO22CO+2H2,CH3OH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4,所以CO和H2可合成液体燃料CH3OH,反应中CO和H2的分子数之比为1:2.故填:CH4+CO22CO+2H2;1:2.【点评】化石燃料日趋枯竭,并且化石燃料的使用造成了环境污染,因此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人类正在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等.16.使用密度小、强度大的镁合金能减轻汽车自重,从而减少汽油消耗和废气排放.(1)镁元素在自然界中是以化合物(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的.(2)工业制镁的一种原理是2MgO+Si+2CaO2Mg↑+Ca2SiO4,抽走容器中的空气对反应有促进作用,且能防止空气中的物质与Mg反应使产品混有MgO (填化学式).(3)制镁的原料MgO可从海水中获得.小华利用镁与盐酸反应后的废液,模拟从海水中获取MgO的过程,实验如下:步骤1:向上述废液中,边搅拌边分批加入CaO,至MgCl2完全沉淀为止,过滤得Mg(OH)2固体.共消耗8.4g CaO.步骤2:将Mg(OH)2固体加热分解为MgO和水,所得MgO的质量为4.0g.①步骤2中Mg(OH)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MgO+H2O .②通过所得MgO的质量计算上述废液中含MgCl2的质量m= 9.5 g;③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步骤1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CaO+H2O=Ca(OH)2;Ca(OH)2+MgCl2=CaCl2+Mg(OH)2↓;Ca(OH)2+2HCl=CaCl2+2H2O(或CaO+2HCl=CaCl2+H2O).【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1)根据只有金、银等少数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主要是以单质形式存在进行解答;(2)镁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3)Mg(OH)2固体加热分解为MgO和水;根据方程式的反应关系进行相关的计算及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