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2、3调查整理

合集下载

统计学第三章名词解释

统计学第三章名词解释

3.1、什么是统计整理?统计整理的程序有哪些?统计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对统计调查阶段所取得的各项原始资料进行分类、汇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得出能反映现象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的各种过程。

统计资料整理既是统计调查阶段的继续和深入,又是统计分析阶段的基础和前提,在统计工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1)根据研究目的设计整理汇总方案。

(2)对统计调查资料进行审核、订正。

(3)进行统计分组和汇总。

(4)将汇总整理的资料编制成统计表(5)统计资料的积累、保管和公布。

3.2 统计资料审核哪些内容?统计调查资料的审查检查资料的完整性和及时性应以统计制度和调查方案为准,核实所有被调查单位的资料是否齐全,是否按规定的份数、项目和时间上报。

检查资料的准确性主要是核实调查材料的口径、计算方法、包括的范围、计量单位等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的方法有逻辑检查和计算检查。

逻辑检查是从合理性方面去检查资料的正确性。

计算检查是通过计算,检查在计算方法、计量单位、计算结果、小计、合计、总计间的各项是否正确等等3.3、什么是统计分组?它有什么作用?统计分组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客观现象的内在特点,按某个标志或几个标志把被研究的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性质的组的一种统计方法。

统计分组的对象是总体。

统计分组标志可以是品质标志,也以是数量标志。

(1)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统计的研究对象是错综复杂的,具有各种不同的类型。

通过统计分组,可以从数量方面说明不同类型现象的数量特征,表明不同类型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2)反映现象的内部结构及其比例关系将所研究现象按某一标志进行分组,计算出各组在总体中的比重,用以说明总体内部的构成。

同时将总体各组之间进行对比,就可以反映各组之间的比例关系。

(3)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现象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利用统计分组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首先用影响标志对总体进行分组,然后计算出结果标志的数值,从而分析两个标志的联系程度和方向。

梁前德《统计学》(第二版)学习指导与习题训练答案:02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习题答案

梁前德《统计学》(第二版)学习指导与习题训练答案:02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习题答案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用规范性的语言解释统计学中的名词。

1. 统计调查:是按照统计工作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地搜集各项原始资料的工作过程。

2. 一次性调查:是不连续登记的调查,它是对事物每隔一段时期后在一定时点上的状态进行登记。

其主要目的是获得事物在某一时点上的水平、状况的资料。

3. 统计整理:是对调查资料进行加工、汇总,使其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以反映现象总体综合特征的工作过程。

4. 统计分组: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按照一定的重要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的部分。

5. 分组标志:是将统计总体划分为几个性质不同部分的标准或依据。

6. 复合分组: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对总体进行分组。

7. 分布数列: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所有的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总体中各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称分布数列。

8. 统计表:是把统计数据按照一定的结构和顺序,用表格显示的一种形式。

二、填空题1根据下面提示的内容,将适宜的名词、词组或短语填入相应的空格之中。

1. 统计设计、统计整理、统计分析2. 准确性3. 每一个单位4. 非全面调查5. 调查单位6. 报告单位、填报单位7. 调查项目8. 单一表、一览表9. 调查期限10. 绝对大比重、重点单位11. 一次性12. 随机原则、数量上13. 普查、统计报表制度、抽样调查、重点调查14. 直接对个别典型单位进行调查、在分类的基础上、选择一部分典型单位调查15. 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216. 重点单位、非全面调查17. 简单分组、分组体系18. 标志、层层19. 离散、组距式20. 反比21. 组中值、一般水平22. 同一个数值、不同数值23. 总标题、数字资料24. 调查表、分析表、分组表、复合表25. 几何图形、具体形象三、单项选择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 D2. D3. A4. B5. C6. B7. B8. B9. C 10. D11. D 12. A 13. A 14. C 15. B316. C 17. D 18. C 19. A 20. C21. A 22. B 23. B 24. C 25. A26. D 27. A 28. C 29. B 30. C四、多项选择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正确的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统计学_第二章_统计调查与整理

统计学_第二章_统计调查与整理
料的事物时。 ⑵有些资料虽可进行全面调查,但比较困难或并不必要。如: 居民家庭收支情况调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⑶对普查或全面调查统计资料的质量进行检查和修正。如: 人口普查资料的正确性复查、验证等。
26

5.使用统计资料时必须注意:不应在非随机抽样情况下,随 意把结论扩大到总体。

严格的推断必须事先框定一个总体,形成抽样框,随机抽 取样本;由样本信息也只能推断到这个框定的总体,而非随
2.抽样调查目的:以样本数值推算总体数值。
3.抽样调查的特点: (1)按随机原则来进行。 (2)以样本数值推算总体数值。 (3)抽样误差可以估计和控制,使推断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
性和准确性。
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相比,具有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 和灵活性等优越性。
25
4.应用范围:
⑴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而又需要了解其全面资
⑵报告法:它是指要求被调查者以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 为依据, 向有关单位提供统计资料的方法。如报表制度。 ⑶采访法:它是由调查人员向被调查者提问,根据被调 查者的答复来搜集资料的方法。如口头询问或开调查 会等。 ⑷问卷调查法: ⑸卫星遥感法:使用卫星高分辨率照片,提供地面农作 物绿度资料,来估计农产量的方法。
意的抽样,任意的推断。

随机抽样不是随便抽样。
27

调 查 误 差
登记性误差 代表性误差
总体
随机样本

偏 差 随机误差
实际误差
抽样平均误差
统计推断中的抽样误差就是抽样平均误差。它是处 于调查所固有的,是对抽样推断精确度的量度。
28
一次失败的统计调查
在1936年的美国总统选举前,一份名为 Literary Digest 杂 志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调查的焦点是谁将成为下一届总统 —是挑战者,堪萨斯州州长Alf Landon,还是现任总统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为了解选民意向,民意调查 专家们根据电话簿和车辆登记簿上的名单给一大批人发了简 单的调查表(电话和汽车在1936年并不像现在那样普及,但 是这些名单比较容易得到)。尽管发出的调查表大约有一千 万张,但收回的比例并不高。在收回的调查表中, Alf Landon非常受欢迎。于是该杂志预测 Landon 将赢得选举 。但事实上是Franklin Roosevelt赢得了这次选举 在经济大萧条时期调查有电话和汽车的人们,并不能够反映 全体选民的观点。此外,只有少数的问卷被收回。这些都是 值得怀疑的

简述统计整理的内容

简述统计整理的内容

简述统计整理的内容摘要:一、统计整理的定义与目的二、统计整理的内容与步骤1.数据收集2.数据清洗3.数据汇总4.数据分析5.数据呈现三、统计整理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与价值四、提高统计整理能力的建议正文:统计整理是对原始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分析和展示的过程,旨在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特征,为决策提供依据。

在众多领域中,统计整理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经济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等。

一、统计整理的定义与目的统计整理是指运用数学、统计学等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数据。

统计整理的目的在于挖掘数据中的有用信息,揭示数据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

二、统计整理的内容与步骤1.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统计整理的第一步,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查阅文献等多种方式。

数据收集要确保真实、准确、完整、及时,为后续分析奠定基础。

2.数据清洗:数据清洗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去重、纠错、填充等处理,以提高数据质量。

数据清洗的方法包括数据校验、数据转换、数据匹配等。

3.数据汇总:数据汇总是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统计性的概括和描述,如计算总量、平均值、标准差等。

数据汇总有助于对整体数据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4.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对汇总后的数据进行深入研究,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和特征。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推断性统计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

5.数据呈现:数据呈现是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报告等形式展示出来,使数据更加直观易懂。

数据呈现的方法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图、地图等。

三、统计整理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与价值1.企业管理:通过对销售数据、成本数据等进行统计整理,企业可以了解产品市场需求、优化库存管理、降低成本,从而提高盈利能力。

2.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对国民经济、人口普查、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制定相关政策、规划发展战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3.医学研究:通过对临床试验、病例报告等方面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医学研究者可以评估药物疗效、探究疾病发病机制,为病患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梁前德《统计学》(第二版)学习指导与习题训练答案:02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习题答案

梁前德《统计学》(第二版)学习指导与习题训练答案:02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习题答案

旗开得胜1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习题答案、名词解释用规范性的语言解释统计学中的名词。

1. 统计调查:是按照统计工作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地搜集各项原始资料的工作过程。

2. 一次性调查:是不连续登记的调查,它是对事物每隔一段时期后在一定时点上的状 态进行登记。

其主要目的是获得事物在某一时点上的水平、状况的资料。

3. 统计整理:是对调查资料进行加工、汇总,使其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以反映现象总体综合特征的工作过程。

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按照一定的重要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的部分。

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所有的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总体中各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称分布数列。

8.统计表:是把统计数据按照一定的结构和顺序,用表格显示的一种形式。

5.分组标志: 是将统计总体划分为几个性质不同部分的标准或依据。

6.复合分组: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对总体进行分组。

4.统计分组:7.分布数列:旗开得胜二、填空题根据下面提示的内容,将适宜的名词、词组或短语填入相应的空格之中。

1.统计设计、统计整理、统计分析2.准确性3.每一个单位4.非全面调查5.调查单位6.报告单位、填报单位7.调查项目8.单一表、一览表9.调查期限10.绝对大比重、重点单位11.一次性12.随机原则、数量上13.普查、统计报表制度、抽样调查、重点调查2旗开得胜14.直接对个别典型单位进行调查、在分类的基础上、选择一部分典型单位调查15.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3旗开得胜16. 重点单位、非全面调查17. 简单分组、分组体系18. 标志、层层19. 离散、组距式20. 反比21. 组中值、一般水平22. 同一个数值、不同数值23. 总标题、数字资料24. 调查表、分析表、分组表、复合表25. 几何图形、具体形象三、单项选择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 D2. D3. A4. B5. C6. B7. B8. B9. C 10. D11. D 12. A 13. A 14. C 15. B4旗开得胜16. C 17. D 18. C 19. A 20. C21. A 22. B 23. B 24. C 25. A26. D 27. A 28. C 29. B 30. C四、多项选择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正确的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统计学第二章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统计学第二章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1、调查项目少而精; 2、本着需要和可能的原则,选择能得到准确 答案的项目; 3、重要项目从多层面进行调查,以便调查数 据能够相互印证; 4、对于“封闭式问题”尽可能采用“选择式” 答案形式,以便于统计分析。
15
四、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When)
1、调查时间: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调查时间有两种含义: ①如果所要调查的是时期现象,就要明确规定 搜集数据的起止时间; ②如果所要调查的是时点现象,就要明确规定 统一的标准时点。 2、调查期限:是指调查工作开始和结束的具 体时间要求。
课号课序号:072000091 1 2 3 张三 李四 王五 课程名:统计学
1 2 3 4
学分:3
5 6 7
页码:1
… … 18 备注
序号 学号 姓名 期末成绩 总成绩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 7
一览表:把多项调查单位和调查项目按次 如考试成绩登记表、教学记录登记表等。
刘六
6 序登记在一张表格里的统计表称为一览表。
8
9 10
第二章
第一节
统计调查与整理
统计调查的意义和种类

※ ※
第二节
第三节
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第四节
第五节
统计分组
分配数列
第六节
统计表
1
第一节 统计调查的意义和种类 一、统计调查的意义
(一)统计调查的概念 按照统计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
有组织地向社会实际搜集各项原始资料的过程。
(二)统计调查的意义 1)认识社会的基本方式
三、确定调查项目(what)
四、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When) 五、确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统计学第二章数据搜集整理

统计学第二章数据搜集整理

普查的规定
• • • • 规定统一的调查项目 规定统一的标准时点 规定统一的普查周期 例如:第六次人口普查,调查表,性别、年龄、 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 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 截止时间,标准时点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 • 人口普查的周期是10年,2000年,2010年
频率
fi
fi
fi :第i组频数
32
(2)频率的性质 (A )
0
fi
1 fi
(B ) (3)频数密度与频率密度(消除异距分组对频数影响) (A) (2.7) 频数密度=频数/组距 (B) (2.8) 频率密度=频率/组距 各组频数密度与各组组距乘积之和等于总体单位数,各 组频率密度与各组组距乘积之和等于1.
29
组数的确定(H.A.Struges经验公 式)

n = 1 + 3.3logN
N – 24 – 44 – 89 – 170 – 359 n 5 6 7 8 9
(斯特杰斯)
• • 15 • 25 • 45 • 90 • 180 • 组距=
30
四、频数(次数)分布
1.频数分布的基本理论
(1)频数分布的定义 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所有单位按某一标志 归类排列,并计算其相应出现的次数。 频数分布是统计整理的重要形式,通过对零乱的、 分散的原始资料进行有次序的整理,形成一系列反映 总体各组之间单位分布状况的数列,即分布数列。
10
• 概率抽样的特点: 1、样本单位按随机原则抽取,排除了主观因素对 选样的影响。 2、根据部分调查的实际资料对调查对象总体的数 量特征作出估计。 3、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 抽样调查的适用场合

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
❖ 调查表就是将各个调查项目按照一定的顺序
和结构排列而成的表格。
❖ 利用调查表,便于调查资料的填写、检查和汇 总整理。
.
❖ 调查表一般有两种形式:
❖ 是把许多调查单位填写在一张表上。适用于调查
一览表 项目不多的情形。该表式较为方便,便于汇总和
核对数据。
中学生身体发育状况调查表
编号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年龄 身高 体重 胸围 呼吸差 肺活量 坐高
.
2.3.1 确定调查目的和任务
调查目的 (Objective of survey)
❖ 1、调查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 2、回答“为什么调查?” ❖ 3、调查之前必须明确 ❖ 调查目的明确,中心突出,才
能使调查有的放矢。 .
2.3.2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 1、调查对象:所需调查的现象的总体,它决
告调查内容、提交统计资料的单位,它一般是在 行政上、经济上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单位。回答 “由谁提供”的. 问题。
❖ 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调查单位” 与“报告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 一致。
调查目的 调查对象 调查单位 报告单位
进行昆明市工 昆明市所有 昆明市每一 昆明市每一 业企业普查 工业企业 个工业企业 个工业企业
集体访问法
从访问对象看
访问法
个别访问法
面对面调查 邮寄调查
从访问方式看
.
电话调查 网上调查
2.2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2.2.1 统计报表 ❖2.2.2 普查

❖2.2.3 重点调查 门 ❖2.2.4 典型调查 调 ❖2.2.5 抽样调查 查
.
2.2.1 统计报表
❖ 一、统计报表的概念:
是以基层企事业单位的原始记录为基础,按照国家统一 规定的表格形式、指标、填写要求、报送程序和 报送时间,自上而下统一布置、自下而上逐级定 期报送统计数据的一种统计调查方式。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

汇总技术:
有传统手工汇总和现代电子计算机汇总两种技术。
(1)手工汇总。常用的汇总方式有四种: • 划记法。划“正”字符号计数,多用于对总体单位数或次数的简单汇总。
• 过录法。将原始资料分类过录到事先设计的汇总简表中,可用于对内容项 目较多的资料的汇总。
• 折叠法。将每张调查表中需要汇总的同类项目及数据折压一个印记,一张 一张的重叠在一起,再进行汇总。这种方法一次只能选择一个项目及其数 据进行汇总,故适用于数据较少的资料。
• 卡片法。将需要汇总的项目数据分类登记在卡片上,再汇总计算。这种方 法适用于总体单位数多、且多采用复合分组形式的事物,特别是设备、器 材类的实物资产的汇总。
(2)电子计算机汇总。其数据处理程序如下: • 第一步,编程。使用计算机语言编写出一套完整的数据处理程序。
• 第二步,数据录入。计算机自动按程序进行数据处理,并将数据处理结果 存储在磁盘、磁带等磁介质中。
树茎
数叶
数据 个数
10 7 8 8
3
11 0 2 2 3 4 5 7 7 7 8 8 8 9
13
向上累 计个数
3
16
12 0 0 1 2 2 2 2 3 3 3 3 4 4 4 5 5 6 6 7 7 7 8 8 9
24
40
13 0 1 3 3 4 4 5 7 9 9
10
50
14 0 0 1 3
16284
22.3
第三产业
20228
27.7
合计
73025
100.0
3、变量数列的编制
成绩 (分)
某班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布表
学生人数 频率 (人) (%)
向上累计

《统计学》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

《统计学》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
组限。
分组的形式如下:
1、单项式分组:
一个变量值代表一组。一般适用于离散变量
且变异范围较小。
例:工人按日产量分组: 日产量(件) 20
人数 8
21
10
22
25
23
30
24
7
25
2
2、组距式分组:用一段距离代表一组。一般适用于连续变量
或变异范围较大的离散变量。
例: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
按成绩分组 60分以下 60—70
单一表: 是每个调查单位填写一张表。 (调查项目较多时,采用该类表式。
其特点是可容纳较多的标志,便于整理 分类)
统计调查时间包括二种涵义:
• 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即:标准时间)
• 调查期限:是指进行调查工作的时限。 (包括搜集资料和报送资料 的工作所需的时间)
调查方法包括:
• 直接观察法(其特点是所收集的资料准确,但需花费
占总数比重(%)
(
f

f
)
39.6
2000-2500
187
35.3
2500 以上
133
25.1


530
100.0
组别(变量)
次数(频数)
频率(比率)
分配数列的概念和种类
种类 以分组标志特征不同分为:
品质数列
变量数列
⑴ 品质数列

某班学生的性别构成情况
按性别分组 绝对数人数 比重(%)

30
75
调查单位和调查对象
• 调查对象:是指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该总 体是由许多性质相同的调查单位组成。
• 调查单位:是指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它是进行调 查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

统计学中的数据收集与整理方法

统计学中的数据收集与整理方法

统计学中的数据收集与整理方法数据在统计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方法对于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就统计学中的数据收集与整理方法进行探讨。

一、数据收集方法1. 抽样调查法抽样调查法是一种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通过从总体中选取样本进行调查和观察,以此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常见的抽样调查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等。

2. 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对一定数量的个体或对象进行实验和观察得到数据。

实验法可以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来确定因果关系。

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对于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3. 统计报表法统计报表法是通过对已有的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到信息。

这种方法常用于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评估,可以有效地发现数据的规律和趋势。

二、数据整理方法1. 数据清洗数据清洗是指对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和筛选,去除不符合要求或有错误的数据项。

常见的数据清洗方法有去重、去噪、填充缺失值等。

2. 数据编码数据编码是将数据进行分类标记和编号,以便于统计和分析。

数据编码可以采用数字编码、字母编码或符号编码等方式,使得数据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和可读性。

3. 数据转换数据转换是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法进行变换,以满足数据分析的需要。

数据转换可以包括数据的归一化、标准化、离散化等处理方法,使得数据更方便进行比较和分析。

4. 数据汇总数据汇总是将原始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计算出相应的统计指标。

数据汇总可以采用表格、图表等形式进行展示,使得数据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结语数据收集与整理是统计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合理的数据收集与整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统计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实际的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与整理方法,以获得高质量的统计结果。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不断提高数据收集与整理的能力,为统计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和第三次课第二章节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第二章统计调查

第二和第三次课第二章节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第二章统计调查

名师整理优秀资源第二章统计调查学习重点:本章主要讲授统计调查的内容和方法、统计调查的组织。

难点讲授调查方案的设计。

第一节统计调查的意义和种类一、统计调查的意义(一)统计调查的概念统计调查就是根据调查的任务和要求,采取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有组织地及时搜集各项反映社会经济活动和科学试验成果的原始资料的过程。

所谓原始资料是指对调查单位搜集的没有经过汇总整理,需要由个体过渡到总体的统计资料。

统计调查在统计工作的整个过程中,担负着提供基础资料的任务,所有的统计计算和统计研究都是在原始资料搜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因此,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基础环节,是统计分析的前提。

只有搞好统计调查,才能保证统计工作达到对于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

并从而预测未来,统计资料还是制定政策的依据,并据此检查和监督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

(二)统计调查的要求根据统计制度方法的统一规定,统计调查必须达到准确、及时两个基本要求,做到数字准、情况明、反映及时。

1.准确性统计调查的准确性是指提供的统计资料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情况,保证各项统计资料真实可靠。

2.及时性各项调查资料不但要求准确,而且需要及时,这是很明显的,因为过时的资料落在了形势发展的后面,失去时效,犹如“雨后送伞”起不到统计的真实作用。

二、统计调查的种类1.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划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①全面调查:构成总体的所有单位的调查。

如:普查。

②非全面调查:构成总体的一部分单位的调查。

如典型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

2.按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划分为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①统计报表:按照一定的表式和要求,自上而下的统一布置,自下而上的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定期的调查方式。

如:农业统计报表制度,工业统计报表制度。

②专门调查:为研究某些专门问题而由调查单位组织的多属一次性调查。

如: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

3.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划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①经常性调查:随着现象的不断变化而连续不断地进行登记。

统计学+第二章+三四五节

统计学+第二章+三四五节
第三节 统计数据整理 一、统计整理的概念 统计整理通常是指对调查所 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类、汇 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的工 作过程。 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的第三 阶段。这个阶段是统计调查的 继续,统计分析的前提。
二、统计资料整理的程序和内容
(一)统计整理的程序 1.设计统计整理方案。 2.资料审核。 3.对资料进行分组和汇总。 4.编制统计图表。 5.统计资料的积累和保管。
五、频数分布的类型
各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现象都有着特 殊的次数分布。概括起来,主要有下列 几种类型:
–钟形分布 –U形分布 –J形分布
1. 钟形分布 钟形分布的符征是“两头小、中间大”, 即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多,靠近两端 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少。绘成曲线图,宛如一 口古钟。
钟形分布具体可分为对称分布和非对称分布。 对称分布的特征是中间变量值分布的次数最 多,两侧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则随着与中间变量 值距离的增大而渐次减少,并且围绕中心变量 值两侧呈对称分布,如图①。
单位有可能归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
• 判断: ①离散型变量可以做单项式分组
或组距式分组,而连续型变量只能做
组距式分组。(√) ②在进行统计分组时,总体中的
任何一个单位有可能归属于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组。(×)
四、累计频数与累计频率
向上累计频数(频率):将各组次数 (频率)由变量值低的组向变量值高的 组累计,用以反映各组上限以下的累计 次数或累计频率。 向下累计频数(频率):将各组次数 (频率)由变量值高的组向变量值低的 组累计,用以反映各组下限以上的累计 次数或累计频率。
区间的最大值称为上限, 最小值称为下限,上限与下
限之差为组距,
即:组距=区间的最大值 (上限)-区间的最小值 (下限)

【统计学 精】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和整理

【统计学 精】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和整理
• 无限总体的调查。 • 破坏性的产品质量检验。 • 总体单位数过大。 • 没必要全面调查,如城乡居民家计调查、民意测 验等。 • 特殊情况,如战备物资调查、矿产调查等
(2)对普查资料进行必要的修正。
4、典型调查
• 这是一种专门组织的非全面调查。它根据调查的目的,在对所研 究的对象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取若干(一个或少 数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和研究,借以认识事物发展 变化的规律。
• 重点调查适用的条件:

当统计调查的任务只要求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而
调查对象中确实存在重点单位时,比较适宜进行重点调查。
• 例如,为了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可以选出鞍钢、宝钢、首钢、 马钢、武钢等几个大型钢铁企业调查,以便对钢铁产量有个大致的了解。
3、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是实际中应用最广 。 泛的一种调查方式
(3) 是运用概率的估计方法 。
• 例如:通过抽样推断得出,厦大学生的平均 月支出在(420,470)元上的可靠性为90%。
(4)抽样推断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 抽样调查的优越性: 第一,经济性强。 第二,时效性高。 第三,适应面广。 第四,准确性大。
抽样调查的适用范围 (1)一些不可能或不必要进行全面检查的社会 现象。
性和时效性。
三、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和种类
• 1、定义:统计分组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客 观现象的内在特点,按照某个标志或几个标 志把研究的总体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的部分 (或组)的一种统计方法。
统计分组
• 2.兼有“分”和“合”的双重含义: •对于现象总体,是 “分”;对于单位, 是“合”。 • 对于分组标志,是“分”,对于其他标 志,是“合”。

统计学中的数据收集和整理

统计学中的数据收集和整理

统计学中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统计学作为一门科学,涉及到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

在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上,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环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统计学中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

一、数据收集的原则在进行数据收集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1. 目标明确性:在数据收集的初期,需要明确研究的目标和所要回答的问题。

只有清楚明确的目标才能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和采样策略。

2. 信度和效度:信度是指数据收集工具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效度是指数据工具是否测量到了研究问题的本质。

为了保证数据的信度和效度,我们需要使用经过验证的测量工具和合适的研究设计。

3. 采样代表性:采样是指从总体中选择一部分观察对象,用于代表整个总体。

采样的目标是保证样本与总体之间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在选择采样方法时,需要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对象的特点来确定最合适的采样方式。

二、数据收集的方法1.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

通过设计合适的问卷并发放给样本对象,收集他们的观点和意见。

问卷调查的优势是收集大量数据的效率高,但也存在着回收率低、回答者主观性和误差等问题。

因此,在进行问卷调查时,需要注意问卷设计的合理性和问题的准确性。

2. 访谈调查:访谈是一种直接与被调查对象进行交流的方式,可以深入了解被调查对象的观点和意见。

访谈调查的优势是可以获得详细和全面的数据,但也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人力资源。

在进行访谈调查时,需要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充分性。

3. 观察调查:观察调查是直接观察和记录被调查对象的行为和现象。

观察调查可以减少受访者的主观性和回忆偏差,但观察者的主观性和认知偏差会对数据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观察调查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并确保观察者对被观察对象的行为保持客观性。

三、数据整理的方法数据整理是将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录入、清洗、编码和存储的过程。

统计学中的数据收集与整理

统计学中的数据收集与整理

统计学中的数据收集与整理统计学作为一门学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数据收集与整理是统计学的基础,也是后续数据分析和推断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探讨统计学中的数据收集与整理方法,并介绍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数据收集的方法数据的收集是统计研究的第一步,通常有两种主要方法:实验和观察。

实验方法是通过人为干预来收集数据。

实验设计的目的是控制和操纵变量,以便获取有关因果关系的信息。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可以随机分配实验对象,并进行干预或处理,然后记录结果。

实验方法在实验室和社会科学研究中被广泛使用。

观察方法是通过观察和记录来收集数据。

观察可以是主动的或被动的,可以使用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观察方法。

观察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如人口普查和市场调查。

二、数据整理的过程数据整理是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可用于分析的格式的过程。

数据整理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清理:在数据清理阶段,研究人员需要检查和修复数据中的错误、缺失值和异常值。

这个步骤是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2. 数据编码与分类:在数据编码与分类阶段,研究人员将原始数据进行编码和分类,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统计。

3. 数据转换与标准化:在数据转换与标准化阶段,研究人员可以对数据进行转换和重构,以便更好地满足研究的需要。

例如,将连续变量离散化或对数据进行标准化。

4. 数据存储和管理:在数据整理过程的最后,研究人员需要选择适当的工具和方法来存储和管理数据。

这有助于数据的后续使用和共享。

三、数据收集与整理的重要性数据收集与整理是统计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它们对于统计推断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数据收集与整理过程中的清洗和校验步骤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发现和修复数据中的错误和异常值,从而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2. 提高数据的可靠性:通过标准化和转换数据,可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这有助于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并减少因数据源不一致而引起的误差。

统计学基础:数据采集、整理及分析方法

统计学基础:数据采集、整理及分析方法

统计学基础:数据采集、整理及分析方法统计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数据科学领域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

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是统计学中最为重要的三个环节,他们合理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从无数的数据中获取有用信息。

在数据科学迅速发展的今天,通过数据采集、整理及分析,人们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基本的数据采集、整理及分析方法。

一、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统计学中最为基础的环节之一。

从几个的数据源收集数据,并将其集成为一个大型的、相关联的数据集合,然后进行后续的分析是数据科学的基本流程之一。

在进行数据采集的过程中,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确定数据采集的目的在进行数据采集之前,需要先明确数据采集的目的。

这将有助于确定需要采集哪些数据、以及如何采集这些数据。

数据采集的目的与数据采集的方式和技术密切相关,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区分。

2. 采集数据的方法数据采集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包括观察、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等。

在采集数据之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采集数据的方法和技巧。

3. 数据的可靠性与精度在进行数据采集的过程中,要保证采集的数据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精度。

这需要通过具体的采集方法和技巧,以及后续的数据处理方法来保证。

在数据采集的时候,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或减少数据误差和不确定性。

二、数据整理数据整理是统计学中也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数量庞大、来源广泛的数据集中,存在着大量的噪声和不用的数据,而数据整理可以将这些数据进行清洗、去除,修正,让数据的真正含义得以展现。

1. 数据清洗数据清洗是指通过对数据进行过滤、分析、处理等操作,以去除其中的无效数据、离群值或异常数据,以及不一致或错误的数据。

通过数据清洗后,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真实、完整和可信的数据。

2. 数据变换在数据整理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数据变换,以提高数据的质量以及对数据的认识。

比如,可以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统一量纲,便于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和分析。

统计学基础2 3

统计学基础2 3
主要内容
一、绝对数和相对数
(一)绝对数
绝对数(亦称总量指标)是统计资料经过汇总整理后得到的反映总体规模和水平的总和指标。
作用(1)反映一个国家的国情和国力,一个地区或一个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
(2)是进行经济核算和经济活动分析的基础。
(3)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分类:按反映总体的பைடு நூலகம்容分:变量总值/单位总数
3.在确定集中趋势指标的过程中,算术平均数比中位数和众数使用了更多的数据信息。
4.对于钟形分布且数据量很大时,三种集中趋势指标有如下三种数量关系:
应用平均指标的原则
1.必须是同质的量方可平均;
2.总平均数与组平均数结合分析;
3.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结合分析.
三、离散趋势的测定
标志变异指标是反映变量分布离散趋势、与平均指标相匹配的指标。
统计分组
对于定性数据就是依据属性的不同将数据划分成若干组,对于定量数据就是依据属性数值的不同将数据划分成若干组。
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频数分布编制
分组的关键
变量的选择,选择与研究的问题有关的变量。
组限的确定。应遵循穷尽和互斥原则。
定性数列编制:
组限的确定一般比较简单。
定量变量编制:
分为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两种形式。
3.确定组限
应能把现象的不同类型划分出来。
要考虑到数据是连续性变量还是离散型变量。
无法确定实际数据的取值范围,或者数据中存在极端数值,可采用开口组的形式。
4.确定组中值:(上限+下限)/2,开口组
二、统计数据的展示
当统计数据比较多时,就应该制作表格或者图形进行展示,使数据的重要特性能从表格或者图形中直观地反映出来,这样可提高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的效率。

统计学原理教案中的数据收集与整理解析学生如何收集和整理可靠的统计数据

统计学原理教案中的数据收集与整理解析学生如何收集和整理可靠的统计数据

统计学原理教案中的数据收集与整理解析学生如何收集和整理可靠的统计数据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学科。

在实际应用中,收集和整理可靠的统计数据对于准确分析和推断结论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统计学原理教案中学生如何收集和整理可靠的统计数据。

一、数据收集方法1. 问卷调查:学生可以设计和分发问卷来收集数据。

问卷应该具有合适的问题和选项,以确保数据能够全面反映研究主题。

此外,学生还应考虑样本的数量和代表性,以避免采样偏差。

2. 观察法:学生可以通过观察事件、行为或现象来收集数据。

观察需要进行合理的记录和分类,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实验法:学生可以设计和执行实验来收集数据。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控制和调整变量,以确定不同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正确的实验设置和数据记录是确保数据可靠性的关键。

二、数据整理与清洗1. 数据录入:学生需要将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录入,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无误。

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或电子表格来进行数据录入和管理,这样可以提高效率和减少错误。

2. 数据清洗: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缺失或异常值。

学生需要进行数据清洗,即检查和修正数据中的错误和异常值,填补缺失值。

这样可以确保数据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解释。

三、数据分析与解释1. 描述性统计:学生可以使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

常用的描述性统计指标包括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它们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据的分布和特征。

2. 推论统计:学生可以运用推论统计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推断和推断结论。

推论统计主要包括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估计,它们能够帮助学生从有限的样本中推断总体的特征和关系。

3. 数据可视化:学生可以利用图表、图形和图像等方法将数据可视化,以便更直观地呈现数据的模式和趋势。

数据可视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释和传达统计结果。

总结:在统计学原理教案中,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收集、整理和解释可靠的统计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
第一节 统计数据整理的意义及程序 一、统计数据整理的意义 二、统计数据整理的程序 (一)设计统计整理方案 (二)审核原始数据 完整性 准确性 逻辑性审核 计算性审核
(三)、数据的分组和汇总 (四)、绘制统计表与统计图
第二节
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的意义 二、统计分组标志的选择 (一)、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选择分组 标志 (二)、选择反映现象本质的标志 (三)、考虑现象所处的历史条件和经 济条件
2、组距与组中值的计算 重叠式 不重叠式 开口组 3、累计频数与频率
第四节
统计数据的显示
一、 统计表 二、 统计图
基尼系数
A 基尼系数= A B
A 表示实际收入或财富曲线与绝对平 均线的面积。 B表示实际收入或财富曲线与绝对不平均 线的面积。 若 A=0,则基尼系数=0,表示收入与财 富绝对平均。 若 B=0,则基尼系数=1,表示收入与财 富绝对不平均。
5、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 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 A.调查范围目的不同 B.选取调查单位方法不同 C.组织方式不同 D.作用不同 6、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如果调查对象是全部商业企业,则调查单位是 ( ) A.每一件商品 B.每一个商业企业 C.每一个商业企业的全部商品 D.职工每一个销售班组
(二)统计调查的具体方法. 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
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确定调查目的。 确定调查目的就是要明确统计调查要研究和解 决什么问题。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调查对象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总体,也 称调查总体。 调查单位是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也就 是总体单位。调查单位是具体调查项目和内容的承 担者。 报告单位是负责报告调查资料的单位。
三、统计分组的种类 (一)、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分为 简单分组 复合分组 (二)、按分组标志的性质分为 品质分组 数量分组
第三节
分配数列
一、分配数列的概念及种类 二、变量数列的编制 1、组距数列的编制步骤: (1)确定组数和组距 重叠式 不重叠式 开口组 统计原则 : “上组限不包括在内” (3)统计分配次数
3、对某企业的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最大 组的上限为200元,邻组的组中值是225元; 最大组的下限为650元,邻组的组中值是 625元;则最小组和最大组的组中值分别为 ________和________。 4、根据上题资料计算,最小组的下限和 最大组的上限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5、在统计分组中,组距相同的分组称为 ________。
计算组中值
教师年龄分组(岁) 30 以下 31——40 41——55 56以上 组中值
假设将某公司所属20个企业某年资本金 利润率指标按大小顺序排列如下: 6% 16.4% 19.5% 22.5% 9.7% 18.2% 19.7% 24.5% 11.5% 18.4% 20.8% 26.5% 13.6% 18.8% 21.5% 28.5% 15.2% 19.2% 21.8% 29.5%
7、抽样调查抽取样本时必须遵守的原则 是( ) A.随机性原则 B.灵活性原则 C.可靠性 原则 D.准确性原则 8、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 ) A.确定调查目的 B.确定调查对象 C.确定调查项目 D. 确定调查时间
9、下列调查中,属全面调查的是(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10、下述调查属于经常性调查的是( ) A.对2001年大学毕业分配状况的调查 B.我国的人口普查 C.按月上报的钢铁产量 D.对物价变动情况进行一次摸底调查
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 0.2以下 0.2~0.3 0.3~0.4 0.4以上 为高度平均, 为相对平均, 为比较合理, 为差距偏大。
填空: 1、对原始数据的审核主要从两方面进 行 ; 一 是 进 行 ________ ; 二 是 进 行 ________。 2、在统计分组时,若采用上下限重叠 式的组限表示方法,应遵守________的统 计原则。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
第一节 统计数据的基本问题 一、统计调查的意义和要求 1、概念 2、要求: 准确、及时、全面 二、统计调查的种类
1、按搜集资料的组织方式不同, 统计报表制度 专门调查; 2、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 全面调查 非全面调查; 3、按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 经常性调查 一次性调查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一致的 是( ) A.企业设备调查 B.工业普查 C.人口 普查 D.农村牲畜调查 2、某地区有200家工业企业,现要调查这些 企业生产设备状况,调查单位是( ) A.200家企业 B.每个工业企业 C.全部生
产设备
D.每件生产设备
3、对北京市几个特大型商场进行调查, 借以了解北京市商业市场商品销售的基本 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 查 D.抽样调查 4、我国人口普查采用的是( ) A.直接观察法 B.报告法 C.采访 法 D.被调查者自填法
要求:整理上述资料。
按利润率分组 (%) 1——10 10——20 20——30 按利润率分组 (%) 5——15 15——25 25——35
企业数 2 10 8 企业数 4 13 3
四、统计调查方案设计
(3).确定调查项目、设计调查 表。 (4).确定调查时间。 调查时间 包括调查资料所属时间和调查期 限。 (5).调查的组织实施。
第二节 统计调查体系
我国目前已形成的统计调查方法体 系是: 以必要的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 经常 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同时 辅之以重点调查、科学推算和全面报 表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我国常用的调查方式


一、普查 二、统计报表制度 三、抽样调查 四、重点调查 五、典型调查
概念、特点
练习题 (一)判断题 1、统计报表是我国定期取得统计资料的一种 重要方式。( ) 2、抽样调查在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处于 主体地位。( ) 3、我国的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因此, 它是一种经常性调查方式。( ) 4、统计报表有全面报表和非全面报表之分。 ( ) 5、抽样调查中存在抽样误差,因此,抽样推 断是不准确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