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老鼠耳穴升压神经活动的影响

合集下载

心理护理在针刺、耳穴压豆治疗失眠中的应用分析

心理护理在针刺、耳穴压豆治疗失眠中的应用分析

心理护理在针刺、耳穴压豆治疗失眠中的应用分析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及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临床上以失眠就诊者常见。

引起失眠症的原因很多,但最常见的原因是情绪焦虑、抑郁、睡眠习惯不良等原因引起。

有研究表明睡眠质量的好坏与个性因素和心理健康水平有密切关系。

失眠症往往以药物治疗为主,但药物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并易产生药物的依赖和滥用。

2013年9月-2014年2月对我科60例失眠患者采用针刺、耳穴压豆加心理护理治疗失眠进行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针刺、耳穴压豆组30例,男17例,女12例,平均年龄58岁,平均病程6个月;心理护理加针刺、耳穴压豆组30例,男14例,女17例,平均年龄60岁,平均病程5.5个月;所有患者均受过中等教育,治疗前各项内容基本相似,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1.2.1 针刺、耳穴压豆组1.2.1.1 针刺取穴:主穴为四神聪透百会、内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穴。

配穴:肝火上扰加肝俞、间使、太冲,脾胃不和加丰隆、中脘;心肾不交加心俞、肾俞、太溪;心脾两虚加心俞、脾俞;心胆虚加心俞、胆俞、大陵、丘墟。

方法:患者取仰卧位,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取30号1.5寸豪针快速平刺百会前后之神聪,后刺百会之左右神聪,针尖刺向百会穴。

内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分别直刺,得气后施捻转,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1次/d,10d为1个疗程。

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2.1.2 耳穴贴压取穴:主穴为神门、脑点、皮质下、神衰点。

配穴:伴心慌、多梦加心、脾、阴虚火旺加肾,兼有便秘症状者,以肺代替肾,加便秘点,胃腑不和型加胃,肝火上扰型加肝。

方法:左手轻扶患者耳背,在充足的光线下,观察贴压穴位的穴区有无变形、隆起、血管充盈等,再用探棒在该区探压均匀用力,探出压痛敏感点,用0.5cm×0.5cm胶布,将王不留行籽贴压于相应耳穴,二耳交替使用,2~3d更换1次,嘱其每日按压3~5次,每穴位按压1min左右,按压后有胀痛酸麻为度,若某个穴位过于敏感,使患者感到不能忍受,则让其自行揭去,待下次按压时再压,不敏感的穴位按压到一定次数,感觉渐增强,每疗程4次,疗程间休息3d,2个疗程内统计疗效。

针刺听宫穴结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对听神经损伤婴儿脑干诱发电位的影响

针刺听宫穴结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对听神经损伤婴儿脑干诱发电位的影响

[ 2 0 ] Mu l l i g n a B R. Ma nu a l T h e r a p y “ NAGS ” , “ S NAGS ” , “ M WM S ” e t c [ M] . F o u r t h E d i t i o n . Ne wZ e a l a n d : P l a n e V i e wS e r v i c e s L t d , 1 9 9 9 .
c a n c e o f s h a p e ) [ J ] . J B o n e J o i n t S u r g , 1 9 5 3 , 3 5 B ( 2 ) : 2 9 0 - 2 9 7 . 【 2 3 】 Vi l l a f a e J H, S i l v a GB, Di a z — P a r r e O S A, e t a 1 . Hy p o a l — g e s i c a n d
[ 1 6 】胡中, 王萍, 周博 凤. 关 节松动、 肌 肉牵拉和物 理因子综合 治疗肩 关节周 围炎[ J ] . 中华物理 医学与康 复杂志, 2 0 0 1 , 2 3 ( 5 ) : 2 8 2 — 2 8 3 .
[ 1 7 】郭 健 红. Ma i t l a n d手 法 结 合 中 医 推 拿 治 疗 椎 动 脉 型 颈 椎 病 的 I 岳 床 研 究【 J ] . 中西医结合, 2 0 1 0 , l 3 ( 4 A) : 1 1 2 7 — 1 1 2 8 . 【 1 8 ]燕 铁 斌 . 现 代骨科康 复评 定与治疗技 术[ M] . 2 版. 北京: 人 民军 医
[ M] . 5 t h e d . Os l o : No r l i . 2 0 0 2 . [ 2 2 ] Ma c C o n a i l l MA. T h e mo v e me n t s o f b o n e s a n d j o i n t s ( T h e s i g n i i f —

电针法,耳穴贴训练实验

电针法,耳穴贴训练实验

电针法,耳穴贴训练实验篇一:电针法和耳穴贴训练是一种中医疗法,它通过使用电针法刺激穴位和使用耳穴贴来调节身体的功能,以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下面是对这些疗法的实验探究。

电针法是一种通过针灸针连接到电源来刺激穴位的治疗方法。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将电针法应用于治疗头痛和失眠。

他们发现,使用电针法可以显著减轻头痛和失眠的症状,尤其是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症状减轻最为明显。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电针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降低感冒的发生率。

耳穴贴训练是一种通过使用耳穴贴来调节身体功能的治疗方法。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将耳穴贴训练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

他们发现,使用耳穴贴训练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水平,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耳穴贴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降低感冒的发生率。

电针法和耳穴贴训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中医疗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究这些疗法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以便更好地推广和应用这些疗法。

篇二:电针法和耳穴贴训练是一种中医疗法,可以用来治疗各种疾病。

电针法是通过用电针来刺激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而耳穴贴训练则是通过在耳朵上贴敷穴位,利用刺激穴位来调节身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电针法和耳穴贴训练两种中医疗法,来探讨其对身体的治疗效果。

实验设计:本次实验选取了 20 名志愿者,将其随机分为 2 组,每组 10 人。

一组采用电针法进行治疗,另一组采用耳穴贴训练进行治疗。

实验过程:在实验期间,志愿者需要每天进行治疗,每组治疗时间均为 20 分钟。

其中,电针法采用普通的电针治疗仪,对指定的穴位进行刺激;而耳穴贴训练则通过在耳朵上贴敷穴位,利用刺激穴位来调节身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实验结果:经过 10 天的实验,通过对两组志愿者的体重、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的测量和分析,我们发现:电针法治疗的这组志愿者,其在实验期间的平均体重有所下降,心率和血压也有所下降;而耳穴贴训练治疗的这组志愿者,其在实验期间的平均体重有所下降,心率和血压则无明显变化。

耳穴定位(156)升压点(一)2024

耳穴定位(156)升压点(一)2024

耳穴定位(156)升压点(一)引言概述:耳穴定位是一种中医调理方法,通过按压耳朵上特定位置的穴位,可以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耳穴定位中的升压点(一),包括该穴位的位置、作用及按压方法。

正文:一、升压点(一)的位置1. 位于耳廓的上半部分,距耳垂大概0.5cm的位置。

2. 针对不同人群,该穴位的位置可能会有轻微差别,因此应该根据自己的耳廓形态进行准确定位。

二、升压点(一)的作用1. 降低血压:按压该穴位可以刺激神经系统,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2. 缓解头痛:升压点(一)与头部神经直接相连,按压该穴位可以缓解头痛和偏头痛等头部不适症状。

3. 改善睡眠:按压该穴位可以调节身体的能量平衡,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和多梦等问题。

三、升压点(一)的按压方法1. 使用食指和中指按压该穴位,适度用力,以感觉到舒适为宜。

2. 每次按压持续约3-5分钟,可以先轻柔按压后逐渐加力。

3. 按压时可以直接用手指,也可以借助按摩棒等辅助工具。

四、升压点(一)的注意事项1. 在按压之前,应将手指洗净,保持清洁,避免引起感染。

2. 按压时应找准位置,避免偏移,以免影响按压效果。

3. 按压时应保持放松的姿势,避免用力过猛导致不适。

五、升压点(一)的效果与时间1. 升压点(一)的效果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会立即感受到明显的改善,而对于有些人则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发挥作用。

2. 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应持之以恒,每天按压该穴位,坚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明显的效果。

总结:升压点(一)是耳穴定位中的一个重要穴位,按压该穴位可以降低血压、缓解头痛和改善睡眠等问题。

按压时需要注意正确的位置和适量的力度,坚持一段时间才能获得明显的效果。

如果您有血压问题或其他相关疾病,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耳穴按压。

电针、耳穴贴压配合穴位注药治疗失眠58例

电针、耳穴贴压配合穴位注药治疗失眠58例
睡 眠 。 阳跷 脉 功 能 亢 盛 则 失 眠 , 补 阴泻 阳使 阴 、 跷 脉 协 调 , 若 故 阳 不
穴 位 注 药 : 用 维 生 素 B 注 射 液 ( 北 天 药 药 业 股 份 有 限 公 采 。 湖
司 , 号 为 2 0 10 ). 5m , 批 0 8 0 10 2 g 维生 素 B 注 射 液 ( 南 药 业 股 份 有 。 西
表现突出)1 。 1例
1 2 治疗 方 法 .
失 眠 是 临 床 常见 病 症 之 一 , 与 现 代 社 会 生 活 的 高 节 奏 和竞 这 争压力大有很 大的关系 , 且有年轻 化的趋势 。 并 中医 学 认 为 , 眠 失 即 不寐 , 称 不 得 眠 、 得 卧 、 也 不 目不 瞑 , 因 外 感 或 内 伤 等病 因使 脏 是 腑 功能失调 , 神不安 , 心 以致 经 常不 易入 寐 的 一种 病症 1《 证 制 。类 裁 ・ 寐 》 : 阳气 自动 而 之 静 , 寐 。 气 自静 而 之 动 , 寤 ; 不 云 “ 则 阴 则 不
科 技 出版 社 , 0 9 9 . 2 0 :9
f ]祖 丽 培 叶 ・ 哈 尔 .针 刺走 罐 配合 耳 穴 贴 压 治 疗 失 眠 5 5 哈 6例 [] J .国 医
论 坛 。0 9 2 ( )2 . 2 0 ,4 9 :1
5 例患者经 2个疗程治疗后 , 8 临床疗效见表 1 可见 , 。 轻度 、 中
3 讨 论
瘤患者 、 妊娠妇女等。 中男 1 , 3 其 9例 女 9例 ; 年龄 2 ~ 3岁 , 均 1 8 平
4. 4 8岁 ; 程 1 至 2 病 5天 5年 ; 度 失 眠 ( 发 , 生 活 质 量 影 响 小 ) 轻 偶 对 l 例 , 度失 眠 ( 晚 发生 , 显 影 响 生 活质 量 , 易 怒 、 虑 、 乏 7 中 每 明 伴 焦 疲 等 症状 ) 1 , 度 失 眠 晚 发 生 , 重 影 响 生 活 质 量 , 床 症 状 3例 重 每 严 临

不同频率的电针对大鼠神经源性痛的治疗作用

不同频率的电针对大鼠神经源性痛的治疗作用

不同频率的电针对大鼠神经源性痛的治疗作用3孙瑞卿,王贺春,王 韵,罗 非,韩济生(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卫生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频率的电针能否减轻大鼠神经源性痛。

方法:将大鼠右侧L5/L6脊神经结扎,用引起50%抬足的机械刺激阈值评价机械性痛觉超敏,用大鼠5min 内从5℃冷板上的抬足次数反映冷诱发的持续性疼痛。

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给与2Hz 或100Hz 电刺激。

结果:①2Hz 和100Hz 电针均能减轻痛觉超敏,2Hz 起效较早。

②两种频率电针均能减轻冷诱发的持续性疼痛,但2Hz 持续的时间长,多次电针后2Hz 的镇痛效果可持续长达48h 。

③针刺而不通电也能显著减轻冷诱发的持续性痛。

结论:电针能减轻神经源性痛,且低频(2Hz )电针的镇痛效果优于高频(100Hz )电针。

关键词: 电针; 镇痛; 神经源性痛; 痛觉超敏中图分类号:Q423;R2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834(2002)022******* 3基金项目:国家基础研究重大课题(G 1999054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830160,39800198,39700188);美国NIH 基金(DA03983)资助项目收稿日期:2001204209;修回日期:2001212207作者简介:孙瑞卿,(19662),女,山东省人,讲师,博士,从事慢性痛医学研究。

神经源性痛(neuropathic pain 或neurogenic pain )是指由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所引起的疼痛综合症,以自发性疼痛(spontaneous pain )、痛觉过敏(hyperalgesia )和痛觉超敏(allodyni 2a )为特征。

自发性疼痛表现为自发性、随机性和持久性的疼痛,痛觉过敏是指由伤害性刺激引起的异常增强和延长的疼痛,痛觉超敏是指由非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疼痛。

神经源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临床上缺乏满意的治疗方法,是目前一大难题。

不同频率电针刺激缓解大鼠痛情绪的行为观察

不同频率电针刺激缓解大鼠痛情绪的行为观察

不同频率电针刺激缓解大鼠痛情绪的行为观察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对大鼠痛情绪的作用。

方法:本研究以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对痛情绪的作用为研究对象。

给大鼠左侧后脚掌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其产生炎性痛并与环境相匹配,建立条件性位置回避(conditioned place avoidance,CPA)模型,给予大鼠环跳穴(GB30)电针刺激(电流3 mA,波宽0.1 ms,刺激频率2、10、100 Hz),通过条件位置回避装置观察在电针刺激前后痛情绪行为变化。

结果:2、10、100 Hz电针刺激均明显反转了大鼠的C-CPA 反应,但各刺激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不同频率的电针刺激均可缓解痛情绪,且无频率依赖性。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定义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包括痛感受和痛情绪两个成分[1],已知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是内侧痛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接受丘脑内侧核群的纤维投射,主要参与痛觉情绪信息的编码[2],也有实验证明,痛情绪引起的条件位置逃避(conditioned place avoidance,CPA)反應可通过切除大鼠双侧rACC得到缓解[3],这都说明ACC在情感情绪调节过程中居于重要地位。

以往的研究表明电针可以镇痛,并且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对大鼠痛感觉的作用机制有一定差异,低频电针通过促进脊髓上中枢的内源性阿片肽释放,作用于相应的阿片受体;在脊髓内,低频电针(2 Hz)和高频电针(100 Hz)释放内啡肽和强啡肽,作用于δ受体和κ受体发挥其镇痛作用,低频电针在脑内释放脑啡肽,作用于μ受体发挥镇痛作用[4-11]。

还有研究证实电针可以通过激活阿片受体缓解痛情绪反应[5],10 Hz的电针刺激可通过激活μ阿片受体反转大鼠CFA诱导的CPA反应[6-7,12],但低频电针(2 Hz)和高频电针(100 Hz)是否也可以和10 Hz的电针刺激一样有类似的缓解痛情绪的作用尚并不清楚。

电针加耳穴贴压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电针加耳穴贴压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电针加耳穴贴压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电针加耳穴贴压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42例偏头痛的患者,采用电针加耳穴贴压的方法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

结果42例患者中,近期控制11例(26.19%),显效23例(54.76%),有效6例(14.29%),无效2例(4.76%)。

结论电针加耳穴贴压疗法是治疗偏头痛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偏头痛;电针;耳穴贴压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的慢性神经血管疾病,是原发性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而产生的头痛,偏头痛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的搏动性头痛,并且是反复发作,有时患者伴随有畏光、呕吐、恶心、怕声等症状[1]。

发病常有季节性,女性多发,病因复杂,至今尚不十分清楚。

偏头痛还具有治愈困难、发病率高等特点,这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工作与生活,将电针加耳穴贴压治疗方法应用于偏头痛的治疗中,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本文就主要针对此予以简单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12月本院门诊收治的42例偏头痛患者,纳入标准:①满足上述伴典型先兆偏头痛或者是无先兆型偏头痛的诊断标准;②处于发作期的患者;③年龄13~60岁;④能按疗程完成治疗。

其中男7例,女35例;年龄16~53岁;病程最短8 d,最长反复发作31年。

42例患者均按疗程完成治疗及1个月后的随访。

1. 2 诊断标准本次研究中的诊断标准依据国际头痛协会在2004年修订的与偏头痛有关的诊断标准。

本文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主要为伴典型先兆偏头痛患者及无先兆型偏头痛患者。

伴典型先兆偏头痛患者的诊断标准为:①先兆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条,但是不存在运动障碍:a.视野缺损等阴性症状或者是线性闪光幻觉、色斑、点状等阳性症状,包含这些完全可逆的视觉症状;b.包含麻木感、针刺感等完全可逆的感觉症状;c.可逆的语言功能障碍。

②至少具有下列当中的两项:a.每个先兆症状5~6 min;b.≥1个先兆症状主见发展的过程>5 min,或者是不同先兆症状连续出现时间>5 min;c.单侧感觉症状或者是同向视觉症状。

电针老鼠耳穴升压神经活动的影响

电针老鼠耳穴升压神经活动的影响

电针老鼠耳穴升压神经活动的影响本文作者:刘坤李亮贲卉赵玉雪荣培晶高昕妍朱兵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临床观察显示针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1]。

临床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针刺降压有一定的穴位特异性,其中针刺“耳甲”“足三里”“曲池”“丰隆”等穴有较好的降压作用[2-4],而“内关”“公孙”“百会”等穴有一定的升压作用[5-7]。

针刺对血压的调节,是由脊髓及脊髓上中枢协同完成的。

针刺引起的体表-内脏反射有脊髓固有反射及脊髓上反射两种形式,也是针刺调节心血管功能的重要神经反射形式[8]。

其中对脊髓节段性反射的研究较多,得出了公认的结论[9]。

孤束核位于延髓背侧,参与心血管、呼吸、胃肠等多种内脏功能的调控,也是心血管压力感受性反射的第一级感觉中继站[10-12]。

在血压的调节过程中,NTS与迷走神经背核、延髓头端腹外侧核、延髓尾端腹外侧核、疑核等中枢核团有纤维联系,通过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传出通路完成对血压的调节[13]。

还有研究表明,不同躯体部位及耳针刺激信息的传入,通过间接和直接的途径到达NTS进行汇聚[14-16]。

我们认为针刺信号可以通过影响NTS中特定的与血压调节有关的神经元,以体表-心血管反射的形式完成对血压的调控。

但对于NTS中与血压调节有关神经元的鉴别及机体不同血压状态下针刺效应的同步研究,目前尚不多见。

本实验拟观察不同穴位电针对麻醉大鼠血压的影响,同步记录NTS细胞外电活动,探讨针刺在不同血压状态下的降压作用,阐明NTS升压反射相关神经元在针刺降压过程中的变化特点,以深入探讨针刺降压的中枢机制。

1材料与方法1.1动物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47只,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清洁级,实验动物许可证号:SCXK2009-0017,饲养于12h光照/12h黑暗的环境中,自由饮水和摄食。

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遵照科技部发布的《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规定。

针刺电针治疗神经性耳聋

针刺电针治疗神经性耳聋

针刺、电针治疗神经性耳聋作者:tianhezhongyue提交日期:2010-12-6 17:13:00 | 分类:未分类 | 访问量:35针刺、电针治疗神经性耳聋中医学认为一切疾病的发生,皆为阴阳失调所致。

针刺治疗可以起到调和气血、平和阴阳的作用,因而能够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而针治耳聋的道理,就在于能够调节人体的生理平衡,增强听觉器官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使听觉神经和毛细胞得到修复和再生。

至于人体是怎样对针刺产生反应,调节生理平衡的呢?可能是通过神经体液来完成的。

当人体组织受到针刺的机械刺激时,局部组织和神经受到机械损伤,可能产生化学物质或生物电流,当神经或感受器受到这种物理、化学电流的刺激作用后,通过神经反射而引起机械的一系列应答反应,冲动传导大脑皮层,改变大脑皮层的机能状态,提高听中枢的兴奋性,调节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生理平衡,传入冲动通过中枢到达病变部位,可以直接改变病变部位的机能活动状态,通过神经反射,改善听觉器官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使病理改变得到修复,促进机体采取一系列战胜疾病的生理措施。

如改变内分泌的活动,改变体内化学过程和酶系统的活动等,以达到治疗作用。

但是,针刺作为一种外在的刺激因素作用于机体,是有条件的,不是任何一种刺激都能产生治疗作用。

必须达到一定的刺激量,并且必须选择一定的部位,才能产生一定的治疗作用。

我们根据大脑皮层颞横回,为听觉的最高中枢,对双耳所收集来的声音感觉具有高度的综合能力,用针刺直接刺激大脑皮层颞横回区,使颞横回受到局部组织和神经受到机械损伤,产生一种化学物质或生物电流。

当神经或感受器受到生物带电流刺激后,促使提高听中枢的兴奋性,并将这种兴奋性继续传入内耳,促使病变耳蜗神经通过中枢神经的反射,改善耳蜗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再加上神经体液促使未受损的耳蜗毛细胞发挥代偿作用,从而提高恢复耳蜗的听觉功能。

据1979年国外耳鼻喉杂志报道:通过实践观察脑血管及耳蜗的血管其血流变化是平行的。

针刺冠心病患者不同耳穴心区即刻效应的对比观察

针刺冠心病患者不同耳穴心区即刻效应的对比观察

针刺冠心病患者不同耳穴心区即刻效应的对比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耳前心区与耳背心区对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即刻效应影响的差异性,从而探讨耳前心区及耳背心区对心脏的相关性及相对特异性。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观察30例冠心病患者,分别针刺耳前心区、耳背心区、耳垂8区,各组顺序随机安排,全部针刺均在同一患者身上不同时间进行,两次针刺时间至少间隔7天,分别记录针刺前、针刺后15分钟心电图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将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统计分析结论。

结果:1.耳前心区组与耳垂8区对照组针刺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耳前心区具有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供血的针刺效应;耳背心区没有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供血的针刺效应。

【关键词】耳前心区;耳背心区;心电图;即刻效应;冠心病“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络于耳”,耳与全身各部都有紧密的联系,耳穴能够治疗和反应疾病。

耳前心区作为心脏在耳廓的投影区域必定对改善心脏功能有显著疗效。

清代张振鋆的《厘正按摩要术》中“察耳”一节,载有“耳背图”,耳背上注明“上心、下肾、内肺、中脾、外肝”,提出了耳背分属五脏的理论,因此耳背心区亦应对心脏疾病有相应的治疗和诊断作用。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通过观察针刺冠心病患者耳前心区、耳背心区及耳垂8区对心肌供血的即刻改善情况,旨在证实耳穴与脏腑的相关性,并验证耳前心区治疗心脏疾患的特异性,同时观察耳背心区对心脏是否也有相对特异性,为临床利用耳穴治疗心脏疾病优化选穴、提高疗效提供实验依据。

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标准1.1.1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80年12月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建议,参考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与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中的诊断标准[1]。

并依据该标准确定稳定性劳力型分级。

1.1.2纳入标准:①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病情分级属于ⅰ、ⅱ、ⅲ级者。

②年龄在45-75岁。

③心电图示:安静状态下st—t 改变。

电针配合耳穴压治疗呃逆30例临床观察

电针配合耳穴压治疗呃逆30例临床观察
美 键 词 : 逆 / 灸 疗 法 电针 呃 针 耳 穴 贴 压 、 治 而 例 。随 机分 成 电针 配合 耳穴贴 压 ( 观察组 ) 和单纯 电 3 I 疗 效 标 准 痊 愈 疗 7次 以 内 呃 逆 止 , 且 2周 内不 复 发者 ; 转 : 好 治疗 7次 以上 呃逆 不 止 , 但 针 治疗 ( 照组 ) 3 对 各 0例 。 2 治 疗 方 法 呃逆 减轻或 问歇延长 者 ; 无效 : 治疗 7次 以上 呃逆 无 2 1 观 察组 ① 电 针法 : . 取上脘 、 中脘、 内关 、 足三 变化 或加重 者 里、 膈俞 。 气 犯 胃者 加脾俞 、 寒 梁门 ; 胃蕴热 者加天 3 2 治疗 结 果 两 缀均 在 1个疗 程 结束后 判定 治 肺 . 枢、 合各 ; 郁 痰阻者 加肝俞 、 气 丰隆 ; 正气 亏虚 者加关 疗效果 , 疗效 对 比见 附表 。
南京 中医药大 学 2 0 级 硕 士研 究生L 1 0 9 孙丽虹 00 02) 2
背 俞 穴斜 刺 0 5 ~ 08寸 , 穴 直刺 1寸 ~2寸 , .寸 、 余 得 气后 , G6 0 接 8 5电针治疗 仪 , 择连 续 渡型 , 选 电流 呃逆 , 又 称“ ” 常 由胃脘受寒 、 热 , 食不 强度 以患 者能 耐 受 为度 , 古 哕 , 受 饮 留针 3ml, 日 1次 , 0 n每 治 次 当或 手术 后引起 。轻者 可不治 自愈 , 重者 昼夜发作 , 疗 7 为 1个疗 程 。 甚 至延 续数 月“ 。笔 者在实 践 中运用 电针 配合 耳穴 一 ② 耳穴 贴压 : 神 门 、 、 肝 、 、 、 喉 、 取 脾 胃、 胆 膈 咽 内 局 取 .c 贴 压治疗 本 症 , 取得 了满意效 果 , 与单 纯电针 治疗 分泌穴 , 部常规消 毒 , 王不 留行籽 贴在 0 5 m× 并 0 5m 的胶 布上 , .c 然后 贴 在耳穴 敏感部 位 , 患 者每 让 者相对 比 , 报 道如下 。 现 日按揉 2次 ~3次 , 次 3 i , 耳交 替 贴籽 , 星 每 a rn两 每 1 一 般 资 料 全部 6 0例 中 , 3 男 8例 , 2 女 2例 ; 龄 最 小 1 期 治疗 2次 。 年 7 岁, 大 7 最 4岁 } 程 最 短 9 , 病 h 最长 1 6天 ; 纯 呃 逆 2 2 对照组 只采用 电针 法治疗 , 穴及 操作与 观 单 . 取 者 2 j例 , 并发 于其 他 病患 者 3 5例 ; 中寒 气犯 胃 察 组相 同 其 n 例 , 胃蕴热 1 例 , 肺 4 气郁 痰阻 1 8例 , 正气 亏虚 1 3 治 疗 效 果 7

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修复的影响

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修复的影响

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修复的影响脊髓损伤是当今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电针疗法是对脊髓损伤治疗和康复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采用脊髓损伤BBB运动功能评分法和Reuter感觉功能评分法,观察电针夹脊穴对脊髓损伤大鼠脊髓传导功能的影响。

1.材料和方法1.1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1.2单位: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1.3材料:实验于2012年3月~2012年7月,在宁夏医科大学药学院动物实验室完成。

选取清洁级SD大鼠50只。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对照组(A组)、单纯损伤组(B组)、地塞米松治疗组(C组)、地塞米松+造模6 h电针治疗组(D组)、地塞米松+造模2周电针治疗组(E组),每组10只。

1.4方法: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采用改良的Allen's[1],即重物坠落损伤模型。

1.5干预:A组只做椎板切除,不做脊髓损伤;B组脊髓All en's打击损伤后,腹腔给予C组等量生理盐水;C组损伤后20 min内采用地塞米松治疗。

D组给药同C组,损伤后6h开始电针治疗。

E组给药同给C组。

针刺方法:将大鼠置于固定器内,待大鼠安静30min后,在T8棘突下缘和T12棘突下缘两侧各旁开3mm处取穴,0.25mm×25mm毫针垂直刺入5mm,使针尖触及椎板。

采用华佗牌SDZ-II型脉冲电针仪,二组导线分别上下连接针柄,正极在上,负极在下,规律交流脉冲电波,给予“疏密波”,疏波频率3Hz,密波频率100Hz,交替持续时间1.8ms,波宽0.6ms,强度3mA,持续30min,1次/天,持续8周。

A、B、C组按照D组同样方法固定但不进行针刺治疗。

1.6BBB及Reuter评分:具体评分等级参见Basso等[2]的方法。

所有大鼠术前1天行评分,术后次日评分,此后分别于1、2、4、6和8周评分,共5次。

2.结果2.1实验动物数量分析5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中途无脱落。

2.2脊髓损伤运动功能BBB评分结果实验开始前5组动物BBB评分均正常。

耳甲部电针刺激对肥胖大鼠摄食和脂肪代谢的影响

耳甲部电针刺激对肥胖大鼠摄食和脂肪代谢的影响

耳甲部电针刺激对肥胖大鼠摄食和脂肪代谢的影响冉红星;唐青青;王茵萍【摘要】目的:观察耳甲部电针刺激对肥胖鼠体质量、摄食、脂肪代谢的影响.方法:60只4周SD雄性大鼠独笼饲养,按随机数字表法抽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Normal组)正常食物喂养,余50只高脂食物喂养8周后,36只大鼠体质量高于空白对照组体质量平均数的10%,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模型组(Model组)、耳甲部电针刺激组(EA-ACR组)、非耳甲部电针刺激组(Sham-EA-ACR组),每组12只.观察肥胖大鼠的体质量、摄食量、胃排空、内脏脂肪质量和棕色脂肪质量的变化.结果:与Model组比较,EA-ACR组大鼠体质量明显下降(P=0.02),睾周脂肪减少(P=0.02),棕色脂肪含量增多(P<0.05),肾周脂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Sham-EA-ACR组大鼠体质量下降不明显(P=0.65),睾周脂肪减少不明显(P=0.47),棕色脂肪含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周脂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摄食量高脂饲料各组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高脂饲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排空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EA-ACR组比较,EA-ACR组大鼠体质量下降有意义(P<0 05),睾周脂肪减少(P=0.01),肾周脂肪减少(P<0.05),棕色脂肪含量增多(P<0.05).结论:耳甲部电针刺激可能主要是通过促进脂肪代谢产生减肥的效果.【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4(020)003【总页数】4页(P372-374,396)【关键词】耳甲部;电针;肥胖;脂肪代谢【作者】冉红星;唐青青;王茵萍【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南京 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南京 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南京 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肥胖是许多疾病的发病基础,也是肿瘤的危险因素,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1种疾病[1]。

电针刺激穴位增强小白鼠体力作用的观察

电针刺激穴位增强小白鼠体力作用的观察

电针刺激穴位增强小白鼠体力作用的观察(200030)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顾训杰摘要本实验表明,选用随机变化的疏密脉冲波由于电脉冲的频率随机可变,故对小白鼠不易产生电刺激的适应现象。

经电针刺激小白鼠穴位后,可恢复小白鼠在游泳实验中产生的疲劳作用,并且能进一步提高小白鼠体力。

这说明刺激穴位不仅是在治疗中所见的双相调节作用,还可看到针刺穴位时能发挥机体原有的潜在能力。

关键词电针针刺双相调节作用众所周知电针具有治疗作用,它能止痛、消炎、抗休克及治疗人体各系统的上百种疾病,但电针刺激穴位是否有增强机体体力方面的作用?为此我们选用小白鼠游泳模型,观察电针刺激穴位增强小白鼠体能作用,现将实验结果叙述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取体重在40克左右的昆明种雌性小白鼠,在小白鼠尾根部携带3克重量的铅环。

取1只直径为25厘米,高为40厘米的玻璃容器(玻璃真空钟罩),内置28e清水,水深32厘米。

抓住小白鼠尾巴,在离水面高度20厘米处将小白鼠作自由落体跌入水中,在小白鼠入水的同时,用秒表计数小白鼠在水中开始游泳时间,当小白鼠用尽全力后,头部开始无法冒出水面,继之小白鼠即下沉,当小白鼠沉到玻璃容器底部时,即刻按停秒表,测得的秒数即为小白鼠的游泳时间;与此同时,立即用手把沉入水底的小白鼠抢出水面,待休息24小时后再次游泳。

每次游泳时,水温、水深均控制在同一条件下。

用同体对照法对比电针前后各小白鼠游泳时间的差异。

1.2小白鼠每日上午9时开始依次游泳,每天1次,连续4天。

第4天时,小白鼠在游泳前先接受刺激1次,每次10分钟,取穴相应于人体的/上星0透/百会0,/命门0透/脊中0穴(毫针长度0.5寸)。

1.3应用本所研制的/多功能电针仪0,选用该电针仪输出的双相针形脉冲,脉冲宽度为0.5毫秒,脉冲电压(峰值)控制在2伏,电针频率选用随机性变化的疏密波,频率疏密变化的范围2~30赫兹。

1.4本实验用上述方法做3批实验,使实验结果获得两次重复。

电针家兔耳穴对血压和膈神经放电作用实验研究

电针家兔耳穴对血压和膈神经放电作用实验研究

电针家兔耳穴对血压和膈神经放电作用实验研究
徐凤洲;陈静操
【期刊名称】《泸州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1(014)002
【摘要】对比观察在自然呼吸、窒息兴奋期和抑制期电针28只麻醉家兔“降压点”穴对动脉血压和积分膈神经放电的影响,经124次实验发现:于上述三种状态下电针耳穴血压下降分别为7.48±0.67kpa(P 0.01)、4.83±0.63kpa和
4.25±0.7kpa(p<0.05);积分膈神经放电频率增快为2.87±0.26次/10
秒,3.54±0.31次/10秒和3.24±0.41次/10秒(p<0.01)。

结果表明电针该穴有显
著降压阳增快呼吸频率的作用,其中兴奋期比抑制期降压更为明显。

为临床进一步
研究耳针对高血压急症和呼吸衰竭的抢救提供了实验资料。

【总页数】4页(P115-118)
【作者】徐凤洲;陈静操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5.97
【相关文献】
1.电刺激膈神经中枢端对家兔动脉血压和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及肾神经传出放电的影响 [J], 关宿东
2.电针自然呼吸和窒息家兔耳尖穴对膈神经放电的影响 [J], 刘忠荣;陆忠鸣
3.电针自然呼吸和窒息家兔耳尖穴对膈神经放电的影响 [J], 刘忠荣;徐凤洲
4.电针窒息家兔耳穴对血压和呼吸影响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 [J], 徐风洲;刘学荣;刘忠荣;田国锋;陈静操
5.家兔窒息前后刺激舌咽神经对膈神经放电和动脉血压的抑制作用 [J], 刘学荣;罗宗英;徐凤洲;邬丽莎;余微;田国锋;李莉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针刺激耳穴对小鼠丧失可控应激诱发学习记忆损害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

电针刺激耳穴对小鼠丧失可控应激诱发学习记忆损害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

电针刺激耳穴对小鼠丧失可控应激诱发学习记忆损害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李宁娆;任维;尹伶伶;易招弟;乔海法;李永丰【期刊名称】《中国康复医学杂志》【年(卷),期】2024(39)4【摘要】目的:观察丧失可控应激是否会诱发学习记忆损害行为,探讨针刺治疗学习记忆损害行为的作用机制。

方法:结合经典抑郁症动物模型——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LH)模型的范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即小鼠前3天能够通过学习控制斯金纳箱中的有效鼻触器来主动躲避足底电击;后3天有效鼻触器功能丧失,小鼠从而丧失了对足底电击的控制,建立丧失可控应激(loss of controllable stress,LOC)小鼠模型。

同时,设计无足底电击的对照组(control of non-foot-shock,Control)。

建模完成后,利用新物体识别箱和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行为的变化,并电针刺激耳穴,观察对学习记忆损害行为的改善。

随后,利用高尔基染色观察腹侧前额叶(ventral prefrontal cortex,vPFC)神经元结构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vPFC脑区C-fos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I型囊泡谷氨酸转运体蛋白(vesicular glutamate transporter I,VGLUT1)、突触蛋白I(synapsin I,SYN-1)的表达及针刺后相应指标的变化。

结果:LOC组小鼠在经历认知挫败后造成了学习记忆功能的损害;针刺能够改善其记忆的获取及巩固;vPFC谷氨酸能(glutamate,Glu)神经元显著激活,VGLUT1、突触小泡蛋白(synaptophysin,SYN)表达水平降低,且耳迷走神经刺激能够显著降低其活动水平,调控VGLUT1、SYN蛋白的表达。

结论:耳穴刺激通过调控v PFC中神经元结构的变化及VGLUT1、SYN 蛋白表达改善丧失可控应激诱发的学习记忆损害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针老鼠耳穴升压神经活动的影响[1]。

临床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针刺降压有一定的穴位特异性,其中针刺“耳甲”“足三里”“曲池”“丰隆”等穴有较好的降压作用[2-4],而“内关”“公孙”“百会”等穴有一定的升压作用[5-7]。

针刺对血压的调节,是由脊髓及脊髓上中枢协同完成的。

针刺引起的体表-内脏反射有脊髓固有反射及脊髓上反射两种形式,也是针刺调节心血管功能的重要神经反射形式[8]。

其中对脊髓节段性反射的研究较多,得出了公认的结论[9]。

孤束核(nucleusofthesolitarytract,NTS)位于延髓背侧,参与心血管、呼吸、胃肠等多种内脏功能的调控,也是心血管压力感受性反射的第一级感觉中继站[10-12]。

在血压的调节过程中,NTS与迷走神经背核、延髓头端腹外侧核(rostralventrolateralmedulla,rVLM)、延髓尾端腹外侧核(caudalventrolateralmedulla,cVLM)、疑核等中枢核团有纤维联系,通过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传出通路完成对血压的调节[13]。

还有研究表明,不同躯体部位及耳针刺激信息的传入,通过间接和直接的途径到达NTS实行汇聚[14-16]。

我们认为针刺信号能够通过影响NTS中特定的与血压调节相关的神经元,以体表-心血管反射的形式完成对血压的调控。

但对于NTS中与血压调节相关神经元的鉴别及机体不同血压状态下针刺效应的同步研究,当前尚不多见。

本实验拟观察不同穴位电针对麻醉大鼠血压的影响,同步记录NTS细胞外电活动,探讨针刺在不同血压状态下的降压作用,阐明NTS升压反射相关神经元在针刺降压过程中的变化特点,以深入探讨针刺降压的中枢机制。

1.1动物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250~350g)47只,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清洁级,实验动物许可证号:SCXK(京)2009-0017,饲养于12h光照/12h黑暗的环境中,自由饮水和摄食。

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遵照科技部发布的《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规定。

1.2主要试剂与仪器脱羟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E,Sigma);立体定位仪(SR-6R,日本光电),推动器(DMA-1510,美国),微电极放大器(Model1800,美国),Micro1401mR生理信号采集分析系统(CED,英国),BIOPAC(MP150多道生物信号采集分析系统,美国),微量注射泵(ALC-IP800,上海奥尔科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刺激器(SEN-7203,日本光电),隔离器(SS102J,日本光电),动物恒温系统(ALC-HIP,上海奥尔科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玻璃微电极拉制仪(ModelP-97,美国),针灸针(0.25mm×30mm,苏州医疗用品厂),冰冻切片机(Thermo,MicromInternationalGmbH,德国)。

1.3实验动物制备大鼠用10%乌拉坦(1.0~1.2g/kg)腹腔注射麻醉。

手术及实验过程中动物体温用恒温仪维持在37℃左右。

动物行颈静脉、颈动脉、气管插管术后,动脉插管通过三通与注射器和压力传感器相连,实时记录及监测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pressure,MAP)的变化,注射器内留置2mL200U/mL的肝素,以防血管堵塞。

静脉插管直接与注射器相连,以备静脉用药。

动物俯卧,将大鼠头部用耳棒固定于立体定位仪上,暴露小脑后端及延髓。

在显微镜下剥离软脑膜,暴露的脑组织用温的石蜡油覆盖。

以立体定位仪确定NTS坐标位置:闩部上下1.0mm,中线旁开0~1.0mm,深度0.3~0.8mm。

在手术显微镜下插入玻璃微电极至延髓表面,随即以石蜡油覆盖以防止干燥及减少延髓波动对微电极位置的影响。

玻璃微电极在P-97微电极拉制仪上拉制,尖端直径1μm左右,测定微电极直流电阻应为10~15MΩ,记录前灌冲2.0%醋酸滂胺天蓝电极液。

1.4实验记录同步记录NTS神经元放电及MAP,在微电极推动器下,以2μm/s的速度推动玻璃微电极,在0.3~0.8mm深度之间寻找放电稳定的神经元;在此基础上经静脉注入PE(4μg/kg),以鉴定该神经元对MAP上升的反应。

MAP升高超过10mmHg(1mmHg≈0.133kPa)、NTS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或减少15%即界定为血压相关神经元。

待NTS神经元自发放电稳定、MAP恢复至正常后,记录30s放电脉冲数作为对照值,然后电针耳穴“心”及体穴“内关”“足三里”各30s,各穴电针时间间隔至少在5min以上。

为排除针刺穴位顺序对神经元放电结果的影响,穴位随机排序,观察电针对MAP及NTS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以0.2mL/min(2μg/mL)的速度在大鼠颈静脉微量注射PE(6~12μg/kg,维持15~30min)造成药物性血压升高超过15mmHg及以上。

在升压平台期再分别电针上述穴位,并观察其对MAP和NTS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神经元放电的信号经微电极放大器放大,MAP信号经BIOPAC转化为电信号后输入Micro1401mR生理信号采集分析系统,SPIKE2软件实行数据处理。

神经元放电记录结束后,用刺激器通过隔离器经微电极放大器向玻璃微电极通以20μA的阴极直流电20min,将玻璃微电极内2%的醋酸滂胺天蓝电极液导入脑组织以标记记录位置。

灌流切片后确认准确的记录位点,位置不符合者数据不纳入统计。

1.5穴位定位及电针刺激按照《实验针灸学》[17]选穴。

左“足三里”穴在左腓骨小头下约5mm处;左“内关”穴在左前肢1/6折点处外侧,桡、尺骨缝中;左耳穴“心”在耳甲腔中央。

电针强度2mA,频率10Hz,波宽500ms,参考电极放在穴位旁开0.5mm处。

1.6统计学处理血压数据用均值±标准误(x珚±sx珔)表示,针刺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间进一步的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均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据本研究组以往对NTS神经元自发放电的研究,以刺激前后放电频率超过15%作为标准,神经元对针刺的反应分为兴奋、抑制和无反应,刺激后频率变化增加15%判断为升压反射相关神经元。

神经元对刺激反应的分类个数属计数资料,神经元放电变化表示为增加百分比,组间变化率的比较采用LSD分析。

以上数据输入SPSS13.0统计软件实行统计分析。

2结果2.1NTS与升压反射相关的神经元的鉴别麻醉大鼠颈静脉注射PE后,在记录动脉血压升压反射的同时,分辨并完整地记录到67个NTS神经元细胞外放电,其中15个细胞(22.39%)放电频率增加,呈兴奋反应,放电频率的净增加率为(63.59±13.21)%;36个神经元(53.73%)放电频率无变化;16个神经元(23.88%)放电频率减少,呈抑制反应,放电频率的净降低率为(49.28±11.50)%。

2.2电针作用于耳穴“心”及体穴“内关”“足三里”对大鼠生理状态下MAP及NTS神经元放电的影响如图1所显示的单个例子,电针耳穴“心”和体穴“足三里”能够明显降低实验动物的MAP,与此同时,NTS与升压反射相关神经元的放电明显增加;电针“内关”虽然也能轻度激活NTS神经元放电,但对MAP没有明显影响。

正常大鼠的MAP范围为82~120mmHg。

统计结果表明(图2),生理血压状态下,电针耳穴“心”使动物的MAP由原来的(100.11±3.30)mmHg下降为(88.47±3.75)mmHg,下降了(11.64±0.45)mmHg(P<0.001);电针“足三里”使MAP下降了(5.74±0.64)mmHg(P<0.001);电针“内关”对MAP无显著影响(P>0.05)。

不同穴位组间降压效应比较显示,电针耳穴“心”和体穴“足三里”对MAP的影响大于“内关”(P<0.05)。

针刺不同穴位引起MAP变化的同时,对生理MAP状态下NTS与升压反射相关神经元的放电频率的影响以兴奋性为主。

对升压反射有兴奋性反应的15个神经元待MAP恢复至生理状态时,电针大鼠耳穴“心”,8个放电频率增加[净增加率为(115.20±15.25)%],7个放电频率无变化或减少;电针“内关”穴,7个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净增加率为(54.24±6.89)%],8个放电频率无变化或减少;电针“足三里”穴,7个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净增加率为(103.35±14.78)%],8个放电频率无变化或减少。

组间比较结果显示,电针耳穴“心”和“足三里”两个穴位对神经元激活增加的百分比较“内关”穴显著增高(P<0.05)。

见图3。

2.3电针作用于耳穴“心”及体穴“内关”“足三里”对PE引起MAP升高状态大鼠MAP和NTS神经元放电的影响在大鼠颈静脉注射PE造成药物性升压模型,MAP由生理的(99.28±3.82)mmHg,上升并维持在(121.66±2.91)mmHg。

如图4所显示的单个例子,电针耳穴“心”和体穴“足三里”能够明显降低实验动物升压平台期的MAP,与此同时,NTS与升压反射相关神经元的放电明显增加;电针“内关”虽然也能轻度激活NTS神经元放电,但对MAP没有明显影响。

统计结果表明(图5),在PE引起的升压平台期,电针耳穴“心”使动物的MAP由原来的(124.17±4.43)mmHg下降到(118.70±3.64)mmHg,下降了(8.30±0.79)mmHg(P<0.001);电针“足三里”使MAP下降了(6.07±0.79)mmHg(P<0.05);电针“内关”对MAP无明显影响(P>0.05)。

组间比较显示,电针耳穴“心”和体穴“足三里”的降压效应好于“内关”(P<0.05)。

比较同一穴位电针对麻醉大鼠生理状态和PE引起血压升高状态下MAP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状态下MA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电针不同穴位引起升压平台期MAP变化的同时,对NTS与升压反射相关神经元的放电频率的影响以兴奋性为主。

对升压反射有兴奋性反应的15个神经元中,电针耳穴“心”,9个放电频率增加[净增加率为(92.94±10.42)%],6个放电频率无变化或减少;电针“内关”穴,9个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净增加率为(44.66±6.27)%],6个放电频率无变化或减少;电针“足三里”穴,8个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净增加率为(86.73±5.57)%],7个放电频率无变化或减少。

组间比较结果显示,电针耳穴“心”和“足三里”两个穴位对神经元激活增加的百分比较“内关”穴显著增高(P<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