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数据库工程师课后习题复习资料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数据库技术复习资料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数据库技术复习资料数据库的实施、运行和维护数据库的实施、运行和维护1数据库的实施1.1 定义数据库结构1、为了实现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结果,必须建立实际的数据库,即在确定了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后,开发人员使用具体的DBMS提供的数据定义语言(DDL)来严格描述数据库结构。
1.2 数据装载1、完成了数据库定义后,还须装入各种实际数据;2、由于数据的来源不同,其组织方式、结构、格式会不同,可能出现源数据与新数据库结构不相容;3、我们可以先将源数据提取出来,存入计算机,然后分类转换,成为符合新数据库结构的数据,再存入数据库,具体步骤如下:(1) 筛选数据;(2)转换数据格式;(3)输入数据;(4)校验数据;4、为完成初始数据的录入,通常需要设计一些数据录入子系统,由计算机辅助完成入库工作,对某些纸质数据或数据量少的数据,可由人工一条条进行录入;而对于数据量大的数据,可考虑采用批量数据装载程序来实现。
1.3 编写与调试应用程序1、只有当数据库的结构建立好后,才能开始应用程序的编写和调试;2、可使用模拟数据进行程序的调试。
1.4 数据库的试运行1、应用程序调试完成并已有一小部分数据入库,就可以开始数据库的试运行,也称联合调试;2、试运行十分重要,因为:(1) 检测应用程序在接近真实的环境中运行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 检测系统设计的性能和评价。
3、试运行的工作主要有两个:(1) 功能测试:运行数据库应用程序,执行各种操作,测试程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找出不足,改进现有程序直到符合设计要求;(2) 性能测试:测量系统的性能指标,分析是否符合设计目标。
2 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1、数据库设计并试运行后,如试运行结果符合设计目标,数据库就可以真正投入运行了,同时也标志着开发任务的基本结束和维护工作的开始;2、维护工作包括:(1) 数据库的转储与恢复;(2) 数据库安全性和完整性控制;(3) 数据库性能的检测与改善;(4) 数据库的重组和重构。
四级数据库工程师-24
四级数据库工程师-24(总分:12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43.00)1.在数据库设计器中,建立两个表之问的一对多联系是通过以下索引实现的_____。
(分数:2.00)A.“一方”表的主索引或候选索引,“多方”表的普通索引√B.“一方”表的主索引,“多方”表的普通索引或候选索引C.“一方”表的普通索引,“多方”表的主索引或候选索引D.“一方”表的普通索引,“多方”表的候选索引或普通索引解析:2.关于活动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分数:2.00)A.活动图主要用于描述系统、用例和程序模块中逻辑流程的先后执行次序,并行次序B.活动图用于低层次程序模块的作用类似于流程图,但活动图不可以描述并行操作√C.每个活动图都有一个起点,但不一定有终点D.活动由圆角矩形表示解析:[解析] 活动图主要用于描述系统、用例和程序模块中逻辑流程的先后次序,并行次序;活动图用于低层程序模块的作用类似于流程图,但活动图还可以描述并行操作,而流程图只能描述串行操作。
3.计算机系和教务处要对某数据库进行访问,计算机系全体教师对此数据库中的全部数据具有查询权,教务处全体人员对此数据库中全部数据具有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权。
在SQL Server 2000中,下列安全控制方法最合理的是______。
(分数:1.00)A.为计算机系每个教师授予每个表的SELECT权,为教务处全体人员授予每个表的SE-LECT、INSERT、DELETE和UPDATE权B.为计算机系和教务处分别建立一个角色,将两个部门的每个职工设置为相应角色中的成员。
将计算机系角色和教务处角色设置为此数据库的db_datareader角色中的成员,将教务处角色设置为此数据库的db_datawriter角色中的成员√C.为计算机系和教务处分别建立一个角色,将两个部门的每个职工设置为相应角色中的成员。
为计算机系角色授予每个表的SELECT权,为教务处角色授予每个表的SELECT、 INSERT、DELETE和UPDATE权D.将计算机系和教务处的每个职工都设置为db_owner角色中的成员解析:[解析] db_datareader角色可以查询数据库中所有用户表中的数据,db_datawriter角色可以更改数据库中所有用户表中的数据。
四级数据库工程师-64
四级数据库工程师-64(总分:83.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43.00)1.一个用户试图用查询分析器连接到一个SQL服务器上,服务器使用Windows验证模式,用户需要如何填写登录名和口令框中的内容才能被验证成功,获得访问权?______(分数:2.00)A.什么也不用填√B.Windows 2000账号和一个空口令C.Windows 2000账号和口令D.以上选项都不行解析:[解析] 用户可直接用查询分析器连接到一个SQL服务器上,不需要任何口令。
2.关于对SQL对象的操作权限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分数:1.00)A.权限的种类分为INSERT、DELETE和UPDATE三种√B.使用REVOKE语句获得权限C.权限只能用于实表而不能应用于视图D.使用COMMIT语句赋值权限解析:[解析] REVOKE是对权限的回收,COMMIT是对事务的提交,权限不仅能作用于实表还能作用于虚表。
3.在SQL中,下列涉及空值的操作中错误的是______。
(分数:1.00)A.AGE IS NULLB.AGEIS NOT NULLC.AGE=NULL √D.NOT(AGE IS NULL)解析:[解析] AGE=NULL是错误的,在SQL中没有这样的表达。
4.在封锁技术方面,SQL提供如下了4中事务的一致性级别:可读未提交数据,读提交数据,可重复读,可串行化。
其中哪个是允许事务读脏数据的______。
(分数:1.00)A.可读未提交数据√B.读提交数据C.可重复读D.可串行化解析:5.以记录为单位的日志文件的内容不包括(分数:1.00)A.每个事务的详细执行过程√B.每个事务的结束标记C.每个事务的所有更新操作D.每个事务的开始标记解析:[解析] 以记录为单位的日志文件的内容包括每个事务的开始标记、每个事务的结束标记,以及每个事务的所有更新操作。
事务的详细执行过程不在其中。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数据库工程师教程课后习题复习资料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数据库工程师考试大纲(2008年版)基本要求1.掌握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2.能够使用SQL语言实现数据库操作;3.具备数据库系统安装、配置及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的基本技能;4.掌握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的基本方法;5.掌握数据库性能优化的基本方法;6.了解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生命周期及其设计、开发过程;7.熟悉常用的数据库管理和开发工具,具备用指定的工具管理和开发简单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8.了解数据库技术的最新发展。
考试内容一、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及规划1.软件工程与软件生命周期。
2.数据库系统生命周期。
3.数据库开发方法与工具。
4.数据库应用体系结构。
5.数据库应用接口。
二、数据库设计及实现1.概念设计。
2.逻辑设计。
3.物理设计。
4.数据库对象实现及操作。
三、数据库存储技术1.存储与文件结构。
2. 索引技术。
四、并发控制技术1.事务管理。
2.并发控制技术。
3.死锁处理。
五、数据库管理与维护1、数据完整性。
2、数据库安全性。
3、数据库可靠性。
4、监控分析。
5、参数调整。
6、查询优化。
7、空间管理。
六、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与新技术1、分布式数据库。
2、对象数据库。
3、并行数据库。
4、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考试方式一、笔试:120分钟,满分100分。
二、上机考试:120分钟,满分100分。
*上机考试内容及要求:(1)考试环境①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ver 2000②编程环境和语言:Visual Basic 6.0(2)在指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下完成下述操作①创建和管理数据库②创建数据库对象③数据查询④数据库备份与恢复⑤安全管理⑥事务及并发控制⑦数据导入导出(3)在指定开发环境下开发C/S结构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注:上机考试暂不要求,上机操作考核在笔试中体现。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教程(数据库工程师)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1.1 答案(1)信息是现实世界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反映,是对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描述。
四级数据库工程师-30
四级数据库工程师-30(总分:79.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9,分数:38.00)1.数据库恢复的基础是利用转储的冗余数据,这些转储的冗余数据包是指______。
(分数:2.00)A.数据字典、应用程序、审计档案、数据库后援副本B.数据字典、应用程序、日志文件、审计档案C.日志文件、数据库后援副本√D.数据字典、应用程序、数据库后援副本解析:2.在分布式数据库的数据分配中,全局数据有多个副本,在每个物理场地中都有一个完整的数据副本,这种数据分配的方法属于______。
(分数:1.00)A.集中式B.分割式C.全复制式√D.混合式解析:[解析] 数据分配的方法有集中式、分割式、全复制式和混合式。
集中式是指所有数据片断都在一个场地上。
分割式是指所有全局数据有且只有一份,它们被分割成若干片断,每一个片断被分配在一个特定的场地上。
全复制式是指全局数据有多个副本,在每个物理场地中都有一个完整的数据副本。
混合式是指全局数据被分成若干个数据子集,每个子集被分配在一个或多个不同的场地上,每个场地不一定保存所有数据。
这种分布方法介于分割式和全复制式之间。
3.数据库的体系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______(分数:1.00)A.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B.数据库、文件和记录C.物理级、数据级和信息级D.文件级、记录级和数据级解析:[解析] 数据库的体系结构由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组成。
4.在UML模型中,用于表达一系列的对象、对象之间的联系以及对象间发送和接收消息的图是______。
(分数:1.00)A.协作图√B.状态图C.顺序图D.部署图解析:[解析] 协作图是交互图中的一种,图中包含一组对象,并展示了这些对象之间的联系以及对象间发送和接收消息,所以本题的答案为A。
5.实现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常用方法和技术有哪些?______①用户标识与鉴别②存取控制③自主存取控制方法④强制存取控制方法⑤视图机制⑥审计⑦数据加密(分数:1.00)A.①②③④⑥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④⑤⑥D.全部√解析:[解析] 题中各项均是实现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方法。
四级数据库工程师-44
四级数据库工程师-44(总分:8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42.00)1.关于数据视图与三级模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分数:1.00)A.数据视图是指用户从某个角度看到的客观世界数据对象的特征B.外模式是数据库用户能使用的局部数据,描述外模式时,通常需要给出其物理结构√C.概念模式以数据模型的形式描述数据D.三级模式结构实现了数据的独立性解析:[解析] 外模式(External schema)也称为子模式、用户模式或用户视图,是对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2.对基于检查点的恢复技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分数:1.00)A.无论事务在检查点之前还是之后提交,都需执行REDO操作√B.可以提高恢复效率C.可以定期建立,也可以按照某种规则建立检查点D.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恢复数据库时根据日志记录所需执行的恢复操作解析:[解析] 系统出现故障时恢复子系统将根据事务的不同状态采取不同的恢复策略,如果事务在故障发生时未完成,应该予以撤销;如果事务在检查点之后才提交,它们对数据库所做的修改在故障发生时可能还在缓冲区中,尚未写入数据库,所以要REDO;如果事务在检查点之前已经提交,则不必执行REDO。
3.设有图书管理数据库:图书(总编号C(6),分类号C(8),书名C(16),作者C(6),出版单位C(20),单价N(6,2))读者(借书证号C(4),单位C(8),姓名C(6),性别C(2),职称C(6),地址C(20))借阅(借书证号C(4),总编号C(6),借书日期D(8))对于图书管理数据库,要查询所藏图书中各个出版社的图书的最高单价、平均单价和册数,在下面横线处填入的SQL语句正确的是SELECT出版单位,______,______,______;FROM图书管理!图书______出版单位(分数:1.00)A.MIN(单价)AVG(单价)COUNT(*)GROUP BYB.MAX(单价)AVG(单价)COUNT(*)ORDER BYC.MAX(单价)AVG(单价)SUM(*)ORDER BYD.MAX(单价)AVG(单价)COUNT(*)GROUP BY √解析:[解析] 最高单价、平均单价和册数分别使用聚集函数MAX、AVG、COUNT来计算。
计算机四级《数据库工程师》练习题与答案.doc
计算机四级《数据库工程师》练习题与答案一、网络管理是通过某种方式对网络进行管理,使网络能正常高速地运行,当网络出现故障时,能及时报告和处理,并协调、保持网络的高效运行。
网络管理功能可分为配置管理、性能管理、记账管理、故障管理和安全管理5部分。
网络管理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答案:管理进程、被管对象、代理进程、网络管理协议和管理信息库网络管理系统由管理进程、被管对象、代理进程、网络管理协议和管理信息库5部分组成。
管理进程是网络管理的主动实体;被管对象是网络上的软硬件设施;代理进程是网络管理的被动实体;网络管理协议用于传输管理信息的一种传输协议;管理信息库是一个概念上的集合,包含被管对象的信息。
配置管理的含义是什么?答案:管理、监控网络及其各个设备的配置信息,包括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各个设备与链路的互连情况、每台设备的硬件、软件配置数据、资源的规划与分配。
配置管理监控网络及其各个设备的配置信息,包括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各个设备与链路的互连情况、每台设备的硬件、软件配置数据、资源的规划与分配。
当网络出现故障时,可用来预测故障和确定故障地点的命令是什么?答案:pingping命令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发送数据包并接收应答信息来检测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网络是否连通。
当网络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用这个命令来预测故障和确定故障地点。
Windows2003提供了很多图形化界面的网络管理工具,其中可用于性能管理,可提供有关操作系统特定组件和用于搜集性能数据所使用的服务器程序所使用资源的详细数据的是什么?答案:系统监视器系统监视器提供有关操作系统特定组件和用于搜集性能数据的服务器程序所使用资源的详细数据。
二、当某学校需要按实验室划分网络,而一个实验室的计算机可能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且不能由一个连网设备连接。
此外,实验室间不需要通信。
则:在划分网络时交换机有何要求?是否需要具备第三层交换功能的交换机?。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教程—数据库工程师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教程—数据库工程师》第一章引论1、数据库技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划分为四个专业方向:计算机科学(CS);计算机工程(CE);软件工程(SE);信息技术(IT)。
1.1 基本概念1.1.1 信息与数据1、信息、物质、能量是组成客观世界并促进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2、信息(Information)--是客观世界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反映,是对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描述。
信息具有可感知、可存储、可加工、可传递和可再生的自然属性。
3、数据(Data)--是描述现实世界事物的符号记录,是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识别的信息。
不同的物理符号体现出数据的不同表现形式。
4、信息与数据间存在固有联系,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或称为载体。
信息则是数据的语义解释,是数据的内涵,信息以数据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为人们理解和接受。
5、数据处理(Data Processing)--是指对数据进行分类、收集、组织、存储,进而从已数据出发,抽取或推导出新的数据,这些数据表示了新的信息。
6、数据管理(Data Management)--是指对数据的分类、收集、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是数据处理业务的重要环节。
7、数据处理与数据管理的区别在于,数据处理除了具有数据管理功能外,还可通过数据管理得到的数据进一步深加工,从中获取新的数据和信息。
1.1.2 数据库系统1、数据库(DB,DataBase)--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大量的、共享的数据集合;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管理系统软件,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
3、数据库系统(DBS,DataBase System)--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软硬件系统构成,DBS一般分成三个层次:(1)计算机硬件平台;(2)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3)用户;在不引起混淆和歧义的情况下,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
四级数据库工程师-106
四级数据库工程师-106(总分:85.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40.00)1.以下关于事务日志备份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分数:1.00)A.事务日志备份是备份从上次备份之后的日志记录B.在默认情况下,事务日志备份完成后要截断日志C.清除掉无用日志记录的过程就叫截断日志D.如果要进行事务日志备份,必须将数据库的故障还原模型设置为“完全”方式√解析:[解析] 事务日志备份是备份从上次备份之后的日志记录,而且默认情况下,事务日志备份完成后要截断日志。
事务日志记录了用户对数据进行的修改操作,随时间的推移,日志中的记录数会越来越多,这样势必会占满整个磁盘空间,因此,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必须要定期地将日志记录中不需要的记录清除掉,以便腾出空间来。
清除掉无用日志记录的过程就叫截断日志。
2.下述不属于数据库维护工作的是______。
(分数:1.00)A.使用数据定义语言建立多个表、构建数据库总体框架√B.根据备份计划周期性的备份数据库C.根据备份计划周期性的备份数据库D.调整数据库参数,进行性能优化解析:3.以下关于死锁检测和恢复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分数:1.00)A.死锁检测用于定期检查系统是否发生死锁B.死锁恢复用于将系统从死锁中解救出来C.有效的方法是从后面向前REDO这个事务的部分操作,主要能够解开系统死锁即可√D.为了防止某些事务总是被选作被撤销事务,可以限定每个事务被选为撤销事务的次数解析:[解析] 对于每个需要撤销的死锁事务,可以简单地放弃该事务已经完成的全部操作,重新启动该事务,更为有效的方法是从后面UNDO这个事务的部分操作,只要能够解开系统死锁即可。
4.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分片模式和分配模式均是______。
(分数:1.00)A.局部的B.全局的√C.分布的D.集中的解析:[解析]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分片模式和分配模式均是全局的。
5.关系规范化中的插入异常是指______。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数据库工程师复习考点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数据库工程师复习考点第二章数据库应用系统生命周期1、软件工程: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科学,它采用工程化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以及正确的工程管理技术,来开发和维护软件;它将系统化、标准化、定量化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操作和维护,也就是将工程化应用于软件生产;2、软件工程的目标:在给定本钱、进度的前提下,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并具有下述特征的软件产品:可修改性、有效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维护性、可重用性、可适应性、可移植性、可追踪性和可互操作性。
3、软件生命周期:指软件产品从考虑其概念开始,到该产品交付使用的整个时期,包括概念阶段、需求阶段、设计阶段、实现阶段、测试阶段、安装部署及交付阶段;4、软件工程管理:为了能使软件开发按预定的质量、进度和本钱进行,而对本钱、质量、进度、人员、风险等进行分析和有效管理的一系列活动。
5、软件工程以关注软件质量为特征,由方法、工具和过程三局部组成;6、软件过程模型(软件开发模型):是对软件过程的一种抽象表示,表示了软件过程的整体框架和软件开发活动各阶段间的关系,常见的有:瀑布模型、快速原形模型、增量模型和螺旋模型。
1、数据库应用软件在内部可看作由一系列软件模块/子系统组成,这些模块/子系统可分成两类:(1) 与数据访问有关的数据库事务模块:利用DBMS提供的数据库管理功能,以数据库事务方式直接对数据库中的各类应用数据进行操作,模块粒度较小;(2) 与数据访问无直接关联的应用模块:在许多与数据处理有关的应用系统中,对数据库的访问只是整体中的一局部,其他功能那么与数据库访问无直接关系,这局部模块粒度可以比拟大。
2、 DBAS设计开发的硬件方面:主要涉及根据系统的功能、性能、存储等需求选择和配置适宜的计算机硬件平台,并与开发好的DBAS软件系统进行集成,组成完整的数据库应用系统;1、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生命周期模型:(1) 参照软件开发瀑布模型的原理,DBAS的生命周期由工程规划、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实现和部署、运行管理与维护等5个根本活动组成;(2) 将快速原形模型和增量模型的开发思路引入DBAS生命周期模型,允许渐进、迭代地开发DBAS;(3) 根据DBAS的软件组成和各自功能,细化DBAS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引入了数据组织与存储设计、数据访问与处理设计、应用设计三条设计主线,分别用于设计DBAS中的数据库、数据库事务和应用程序;(4) 将DBAS设计阶段细分为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三个步骤,每一步的设计内容又涵盖了三条设计主线。
计算机四级《数据库工程师》应用习题及答案.doc
计算机四级《数据库工程师》应用习题及答案
在设置域名解析服务器时,已知该文件服务器上文件named.boot的内容,回答~。
named.boot文件为:
Directory/var/named
Cachenamed.root
Primary0.0.127in-addr.arpanamed.local
.hosts
.rev
.2nd。
Forward202.112.0.35
给出域名解析的两种方案。
使用DNS服务器时,该服务器是哪个域名的主服务器?该域对应的IP地址是多少?
当DNS服务器启动后,如何验证其是否工作正常?
当DNS服务器发生故障,是否可以访问网络上的计算机?如果可以,需要什么条件?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及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DNS服务器配置命令的掌握
:
本地解析hosts和分布式域名解析系统DNS。
该DNS服务器是主服务器,该域对应的IP地址是
202.112.58.0。
使用nslookup域名命令验证DNS服务器是否工作正常。
可以,需要知道对方IP。
因为计算机是根据IP访问对方计算机的,DNS的作用是将域名转换成IP地址。
.hosts;表示配置主服务器;nslookup命令验证DNS服务器的工作状态;由于Internet中的计算机间进行通信时必须使用对方的IP地址,而DNS服务器的作用就是进行域名和IP 地址之间的映射,如果DNS服务器发生故障,要访问网络上的计算机,必须知道它的IP地址。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数据库工程师复习资料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数据库工程师复习资料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组成。
外模式(e*ternal schema),或子模式(subschema)或用户模式(user schema),是指数据库用户所看到的数据结构,是用户看到的数据视图。
模式(schema)或规律模式(logic schema),是数据库中对全体数据的规律结构和特性的描述,是全部用户所见到的数据视图的总和。
外模式是模式的一部分。
内模式(internal schema),或存储模式(storage schema),或物理模式(physical schema),是指数据在数据库系统内的存储介质上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取方式的描述。
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的规律结构,决断了DBMS的功能。
外模式涉及的仅是局部的规律结构,是模式的子集,是对模式的调用。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对数据进行三个层次抽象的工具。
通过三级模式,把对数据的详细组织留给DBMS 来完成,使得用户能在高层次上处理数据的规律结构,而不必关怀数据的物理结构。
为了实现这三个层次这间的联系,DBMS在沟通三级模式中提供了两个映象:外模式-模式映象、模式-内模式映象(1)模式模式规定了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一个规律表示或描述形式。
模式既不同于内模式,也不同于外模式。
它比内模式抽象,不涉及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介质。
它与详细的应用程序或高级语言无关。
(2)外模式外模式是个别用户的数据视图,即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规律表示。
(3)内模式内模式是全部数据库的内部表示或底层描述,是用来定义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取方式的。
(4)二级映象对于同一个模式,可以有任意多个外模式。
外模式-模式的映象定义了某个外模式和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这些映象的定义通常包含在各自的外模式中。
当模式转变时,外模式-模式的映象要做相应的转变,以保证外模式的不变性。
这是数据库管理员(DBA)的.责任。
模式-内模式的映象定义了数据规律结构和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数据库工程师复习资料参考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数据库工程师复习资料参考第五章关系数据库逻辑设计概述基本概念关系模型1、关系模型采用一个二维表格在计算机中组织、存储、处理和管理数据。
(1) 关系名(数据库名) :由字母数字组成;(2) 属性名;(3) 关系模式和关系:描述模式描述关系的静态结构,由模式名、关系模式所包含的属性及属性值所满足的条件组成模式定义。
(4) 元组:描述关系中的行;(5) 域:它定义关系的每个属性取值的类型;(6) 主码:能够惟一标识关系中每一个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组;(7) 关系的数学定义:关系模式是建立在集合集论的基础上的,用数学的概念定义关系有;(A) 定义一:域是值的集合,同一个域中的值具有相同的数据类型;(B) 定义二:(C) 定义三:(D) 当关系引用了属性名后关系具有以下属性:不能有重复的元组;元组上下无序;按属性名引用时属性左右无序; 所有属性值都是原子项( 不可再分);(8) 总结:关系是一张二维表,表中的一行被称为一个元组,一列称为属性,由一组域值组成。
关系是元组的集合,关系中的每个元组在数学上被定义为这个关系所涉及的全部域值中笛卡儿积的一个元素。
关系数据库1、关系数据库是按照二维表组织和存储的相互关联的关系的集合,关系数据库模式是关系模式的集合;关系的完整性1、关系的完整性(完整性约束) :是对关系的某种约束规则和关系满足的定义。
通常这组约束规则用来限定和检查数据库所含实例的合法性和正确性;2、完整性约束分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完整性约束是基于关系模式的,主要有主码、外码约束和域约束组成; 动态完整性约束是基于企业的业务规则的。
3、静态完整性约束规则:(1) 主码约束:主码必须满足:(A) 惟一性:在一个关系中不存在两个元组,它们具有相同的主码值;(B) 最小性:不存在从组成主码的属性集中去掉一个属性,还仍能保持数据的惟一性;(2) 外码约束:(3)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问题的提出究竟一个关系数据库包含哪些属性是合理的,如何评价一个关系模式设计的优劣?函数依赖函数依理论利用一个关系中属性之间的依赖关系评价和优化关系模式,以保证存储到数据库中的关系具有较好特性;1、函数依赖:(1) 设R(U)为一关系模式,X和丫为属性全集U的子集,若对于R( U )的任意一个可能的关系r,r 中不可能存在两个元组在X上的属性值相等,而在丫上的属性值不等,则称“X 函数决定丫”或“ 丫函数依赖于X”,并记作X丫,其中X 称为决定因素,因为根据函数依赖定义,给定一个X,就能惟一决定一个丫。
计算机四级《数据库工程师》复习重点:模式结构份
计算机四级《数据库工程师》复习重点:模式结构(一)份计算机四级《数据库工程师》复习重点:模式结构 1 2015年计算机四级《数据库工程师》复习重点:模式结构1 数据视图与数据抽象1、数据视图:指从某个角度看到的客观世界数据对象的特征,是对数据对象某一方面特征的描述。
2、数据抽象:是一种数据描述和数据库设计原则,是指专注于数据对象的某方面特征,而忽略其他特征。
3、集和值:集是指对某一类数据的结构和属性的说明,值是集的一个具体赋值;4、数据模式:对数据库中数据某方面结构和特征的描述,它仅涉及集的描述,不涉及具体的值。
2 三级模式结构1、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外部级、概念级和内部级,分别定义了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用于从不同角度描述数据库结构。
2、模式:(1) 也称逻辑模式、概念模式;(2) 对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3) 模式不仅定义了数据的逻辑结构,还定义了数据之间的联系、与数据的关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4)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建立在某种数据结构模型基础上。
3、外模式:(1) 也称子模式、用户模式、用户视图;(2) 是对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3) 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每个外模式描述了某个特定用户所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4) 外模式还是保证数据安全的有力措施,每个用户只能看见和访问所对应的外模式中的数据,其它数据对他是不可见的。
4、内模式:(1) 也称物理模式、存储模式;(2) 是对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代表了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和物理组织结构;3 二级映象与数据独立性1、外模式/模式映象:(1) 定义了数据库中不同用户的外模式与数据库逻辑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2) 可有多个外模式/模式映象,对于每个外模式,需要一个外模式/模式映象来定义该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3) 当模式发生变化时,只需调整外模式/模式间的映象关系,而外模式无需修改,保证了数据与应用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称为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XX计算机四级数据库工程师复习题.doc
XX计算机四级数据库工程师复习题练习是帮助我们稳固知识的最好方法,以下是为大家的xx数据库工程师复习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在SQL Server 2000中,Userl是销售数据库中的用户,并只被授予了销售明细表数据的删除权限,那么Userl用户在该数据库中能够执行的操作是A)删除销售明细表中的全部数据B)删除销售明细表中的指定数据C)查询销售明细表中的全部数据D)以上操作都可以(2)在SQL Server 2000中,要对数据库GoodsDB进行一次差异备份,将其备份到设备Backup 1上(该设备已建立好),并要求该次备份操作去除Backupl中己有的备份内容。
以下能实现该备份要求的语句是A)BACKUP DATABASE GoodsDB TO Backupl DIFFERENTIAL,WITH NOINITB)BACKUP DATABASE GoodsDB TO Backupl WITH DIFFERENTIAL,NOINITC)BACKUP DATABASE GoodsDB TO BackuplDIFFERENTIAL,WITHINITD)BACKUP DATABA息E GoodsDB TO Backupl WITH DIFFERENTIAL,INIT(3) ADO对象模型用于简化通过ODBC, OLE DB等接口访问数据库的编程工作。
以下关于ADO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用ADO对象访问数据库时,仍需依赖OLE DB, ODBC等数据库访问接口B)开发者只需通过使用ADO对象模型中的几个简单对象的方法和属性即可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因此,使用ADO对象模型可以提高数据访问效率C)ADO是在OLE DB, ODBC等接口根底上设置的高一层接口D)ADO对象模型提供的编程接口与数据提供者无关,提高了数据访问的透明性(4)在SQL Server 2000中,关于dbcreator角色,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该角色是SQL Server系统提供的效劳器级角色B)该角色是SQL Server系统提供的数据库级角色C)该角色是系统管理员定义的效劳器级角色D)该角色是系统管理员定义的数据库级角色(5)在分布式数据库中,查询处理和优化比集中式数据库要复杂得多,其中的查询优化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I/O代价、CPU代价和通信代价。
四级数据库工程师资料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教程—数据库工程师》这份资料我也是从网上载下来的,由于有了考四级的经验,我觉得这份资料总结的非常好。
所以我复习的时候就参考了这份资料。
另外我想为考四级数据库的同志们提先意见,对于考四级,其实这份资料已经总结的很完善了,把这份资料看个四五遍过是基本没问题的,大家不要去买什么试题什么的,很多人去背试题,其实那也能过,但是那是学不到什么东西的,就算过了问题数据库是什么他们都答不出,就别说设计一个数据库了,最好的方法是去买一本基本教材,把一本基本教材看懂了过基本是没问题了,而且学到了东西,对于试题,那些基本上没必要花钱去卖,网上搜两份真题看看题型就够了。
第一章引论1、数据库技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划分为四个专业方向:计算机科学(CS);计算机工程(CE);软件工程(SE);信息技术(IT)。
1.1 基本概念1.1.1 信息与数据1、信息、物质、能量是组成客观世界并促进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2、信息(Information)--是客观世界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反映,是对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描述。
信息具有可感知、可存储、可加工、可传递和可再生的自然属性。
3、数据(Data)--是描述现实世界事物的符号记录,是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识别的信息。
不同的物理符号体现出数据的不同表现形式。
4、信息与数据间存在固有联系,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或称为载体。
信息则是数据的语义解释,是数据的内涵,信息以数据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为人们理解和接受。
5、数据处理(Data Processing)--是指对数据进行分类、收集、组织、存储,进而从已数据出发,抽取或推导出新的数据,这些数据表示了新的信息。
6、数据管理(Data Management)--是指对数据的分类、收集、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是数据处理业务的重要环节。
7、数据处理与数据管理的区别在于,数据处理除了具有数据管理功能外,还可通过数据管理得到的数据进一步深加工,从中获取新的数据和信息。
2019年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数据库工程师复习(9)
2019年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数据库工程师复习(9)第9章事务调度与并发控制9.1事务与事务调度9.1.1 事务的概念1、事务是构成数据库应用中一个独立逻辑工作单元的操作的集合,也是访问并可能更新数据库中各种数据项的一个程序执行单元。
数据库系统通过执行各种事务实现对数据库数据的操作,管理和执行事务是DBMS的基本功能。
9.1.2 事务的特性(ACID特性)1、原子性(Atomicity)一个事务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元,这些操作要么全部执行,要么一个也不执行。
2、一致性(Consistency)当一个事务独立执行时,其执行结果应维护数据库的一致性,即数据库不会因事务执行而受到破坏。
数据库满足全部完整性约束,处于准确的状态;3、隔离性(Isolation)当多个事务并发执行时,系统应保证一个事务的执行结果不受其他事务的干扰,事务并发执行结果与这些事务串行执行时的结果是一样的;4、持久性(Durability)一个事务一旦成功完成全部操作,则它对数据库的所有更新就永久地反映在数据库中,即使以后数据库发生了故障;9.1.3 事务调度1、一个事务中各操作的执行顺序和执行时机一方面取决于事务自身内部逻辑,另一方面也受DBMS中事务调度机制的控制。
当多个事务并发执行时,DBMS必须采用合适的并发调度机制合理安排各个事务执行顺序,以保证事务的ACID特性。
2、调度分为串行调度和并发调度,串行调度的特点是一个事务的所有操作都执行完后才开始执行另一事务,不存有事务操作的交叉执行;不同事务操作的交叉执行称为并发调度,DBMS交叉执行来自多个事务的各个操作,以提升数据库系统的性能。
9.1.4 可串行化调度1、事务的串行调度能够产生准确的结果,但执行效率低,如果并发调度S等价于某一定义在TS上的串行调度,那么S称为可串行化调度;2、给定两个定义在事务集TS上的的调度S和S’,如果能够通过交换S中一系列非冲突操作的执行顺序将S转换为S’,则称S与S’是冲突等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1.1 答案(1)信息是现实世界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反映,是对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描述。
(2)数据是描述现实世界事物的符号记录,是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识别的信息。
(3)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分类、收集、组织、存储,进而从已有数据出发,抽取或推导出表示新的信息的数据。
(4)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的分类、收集、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过程,是数据处理业务的重要环节。
(5)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形式框架,是用来描述数据的一组概念和定义,包括描述数据、数据联系、数据操作、数据语义以及数据一致性的概念工具。
(6)概念数据模型是按用户的观点对现实世界数据和信息进行建模的工具,常用的概念数据模型是实体-联系模型。
(7)数据结构模型是机器世界中与具体DBMS相关的数据模型,其典型代表是关系模型。
(8)物理数据模型描述数据在数据库系统中的实际存储组织方式。
(9)模式是对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也称为逻辑模式或概念模式。
(10)外模式是对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也称为子模式、用户模式或用户视图。
(12)内模式是对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也称为物理模式或存储模式。
(13)外模式/模式映像是对数据库中不同用户的外模式与数据库逻辑模式之间对应关系的描述。
(14)模式/内模式映像是对数据库中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数据的物理存储组织结构之间对应关系的描述。
1.2 答案数据库是存储在计算机内的共享数据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数据管理系统软件。
数据库系统则是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软硬件系统构成,包括了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1.3 答案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有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
1.4 答案当数据库模式发生变化时,通过调整外模式/模式间的映像关系,使得应用程序不必随之修改,从而保证数据与应用程序间的逻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当数据库数据的物理存储结构改变时,通过调整模式/内模式映像关系,保持数据库模式不变,使数据库系统的外模式和应用程序不随之改变,保证数据与应用程序间的物理独立性,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1.5 答案DBMS的主要功能有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库运行管理与控制、数据库建立与维护。
1.6 答案DBMS包括查询处理器和存储管理器两部分。
查询处理器实现面向用户的查询分析处理和优化功能。
存储管理器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了访问存储在数据库文件中的应用数据的接口。
1.7 答案近年来出现的数据库新技术有工程数据库、演绎数据库、知识数据库、模糊数据库、时态数据库、统计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对象数据库、并行数据库、移动数据库、基于网格的数据管理技术等。
第2章习题参考答案2.1 答案(1)软件生命周期是指软件产品从考虑其概念开始,到该产品不再使用的整个时期。
一般包括概念阶段、需求阶段、设计阶段、实现阶段、测试阶段、安装部署及交付阶段、运行阶段与维护阶段。
(2)数据库应用系统需求是指用户对数据库应用系统在功能、性能、行为、设计约束等方面的期望和要求。
2.2 答案数据库应用系统中的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和开发工具、与数据访问与处理有关的应用软件、与数据访问与处理无关的应用软件。
2.3 答案(1)参照软件开发瀑布模型原理,DBAS的生命周期由项目规划、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实现与部署、运行管理与维护等5个基本活动组成。
(2)将快速原型模型和增量模型的开发思路引入DBAS生命周期模型,允许渐进、迭代地开发DBAS。
(3)根据DBAS的软件组成和各自功能,细化DBAS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引入了数据组织与存储设计、数据访问与处理设计、应用设计三条设计主线,分别用于设计DBAS 中的数据库、数据库事务和应用程序。
(4)将DBAS设计阶段细分为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三个步骤,每一步的设计内容又涵盖了三条设计主线。
2.4 答案DBAS规划与分析的主要工作内容分为系统规划与定义、可行性分析、项目规划三个方面。
其中,系统规划与定义是通过了解用户实际需求,明确数据库应用系统需要实现的目标和任务,并从数据管理和数据处理的角度,确定系统中数据库软件的功能、性能范围;可行性分析则包括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操作可行性分析和开发方案选择;项目规划则是对项目资源、成本和进度做出合理估算,并据此制定DBAS项目开发计划。
2.5 答案DBAS需求分析包括数据需求分析、数据处理需求分析、业务需求分析等方面,此外还包括对系统在性能、存储、安全、备份与恢复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分析。
2.6 答案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概念设计包括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和系统总体设计。
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是依据数据需求分析结果,分析需要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各类数据对象的特征及其相互间关联关系,并表示为概念数据模型;系统总体设计则是依据系统规划与分析结果和系统需求分析结果,确定系统软硬件总体框架。
2.7 答案数据库应用系统的逻辑设计包括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事务概要设计、应用程序概要设计三方面。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的主要步骤为:将E-R图转换为初始关系模式、对初始关系模式进行优化、检查关系表对数据库事务的支持性、确定关系模式完整性约束、设计基于关系模式的用户视图。
2.8 答案数据库应用系统物理设计包括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事务详细设计和应用程序详细设计。
数据库事务详细设计是根据事务处理流程,面向具体DBMS平台和开发环境,利用SQL语句、数据库访问接口,采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或DBMS提供的事务实现机制,设计数据库事务。
2.9 答案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系统实现和部署包括建立数据库结构、数据加载、事务和应用程序的编码及测试、系统集成测试与试运行、系统部署等工作内容。
2.10 答案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包括日常维护、系统监控与分析、系统性能优化调整、系统升级进化。
第3章习题参考答案3.1 答案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需求分析的工作把用户对应用系统的非形式化需求不断揭示和挖掘出来,其目的在于明确应用系统的目标、功能、性能、数据范围和相关约束,形成需求说明书,作为系统开发后续各阶段的工作基础。
完成需求分析的基本方法是调查分析,即面谈、实地观察、问卷调查及查阅资料。
3.2 答案例如,可采用下列过程和步骤完成学校选课系统的需求分析:(1)标识问题标识问题从现行教务系统的业务流程做起,采用面谈、观察等方式理解现行教务系统的业务流程,包括现行教务流程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方面,通过对系统各类问题的识别和标识获得对待建选课系统功能、性能及运行环境等的全面理解。
(2)建立需求模型使用DFD等建模方法建立选课系统需求模型,借助模型及抽象方法把选课系统中的各类活动,如学籍管理、课程管理及选课、补退选等功能描述清楚,使得各类人员便于认识、理解系统所实现的功能。
(3)描述需求按照需求说明书规格全面地、完整地描述及说明选课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
(4)确认需求由相关专家及人员确认和进一步检查选课系统需求的合理性、正确性和有效性,以确保需求分析的结果是全面的、准确的和一致的。
3.3 答案(1)不过早陷入具体的细节。
(2)从整体或宏观入手分析问题,如业务系统的总体结构,系统及子系统的关系。
(3)通过图形化的模型对象直观地表示系统要做什么,完成什么功能。
(4)图形化建模方法方便系统分析员理解和描述系统。
(5)模型对象不涉及太多技术术语,便于用户理解模型。
3.4 答案功能需求主要描述应用信息系统的处理要求。
例如,本书应用案例“商场经营管理系统”用了两层数据流图较全面的描述了商场经营管理系统将要完成的功能。
图3.3第一层数据流图从总体描述了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完成商场经营管理涉及的信息及信息范围以及目标系统与外部的数据交换关系。
图3.4第二层数据流图描述了实现商场业务活动需要的基本功能,如库存管理、销售管理、会员管理及查询统计以及完成以上各处理要求需要的输入、输出数据及信息。
信息需求主要描述目标系统需要存储和管理哪些数据,这些数据具有什么属性特征和组成格式。
商场经营管理系统的数据需求见2.7.2所列的数据对象。
性能需求描述应用系统对性能的要求。
例如,商场经营管理系统对响应时间,存储容量,系统的适应性,数据的安全性、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
3.6 答案(1)商场经营管理系统A-0图(2)商场经营管理系统A0图3.7 答案(1)电子产品租借管理系统第一层数据流图(2)电子产品租借管理系统第二层数据流图第4章习题参考答案4.1 答案数据库概念设计包括如下基本步骤:(1)确定实体集(2)确定联系和联系类型(3)建立由信息模型表示的企业模型(4)确定实体集属性(5)对信息模型优化4.2 答案(1)实体集与实体集实例如,李明读了两本书,丁一读了3本书。
根据这个事实可以抽象出一个数据模型“学生读书”。
其中“学生”是一个实体集,因为实体集描述具有相同属性特征和性质的事物集合(如学生对象集合);而其中的“李明”、“丁一”是学生实体集中的实例,因为他们都是学生集合中的一个具体对象,实体集实例描述一个集合中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分的事物。
(2)属性与属性实例如“学生读书”数据模型中的姓名是学生实体集的一个属性,属性描述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征或性质,一个实体通常由多个属性来刻画;而“李明”、“丁一”是姓名属性的实例也是姓名属性的取值。
(3)联系与联系基数学生和图书两个实体集之间的关系叫做“联系”,联系描述实体集之间的一种连接或关系;如果实体集学生的一个实例与实体集图书的2个、3个或N 个实例相联系, 就说明在联系的学生端有基数1,而在联系的图书端有基数2、3、或N, 联系的基数刻画两个实体集之间联系的类型:1:1或1:N 或M:N 。
4.3 答案(1)分类联系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物是其它事物的类。
例如,实体集 “电冰箱”、“洗衣机”、“彩电”是实体集“电器”的分类实体集。
“分类联系”描述两个或多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在这些实体集中,存在一个一般实体集如电器,它的每一个实例都恰好与一个且仅一个分类实体集如“电冰箱”或“洗衣机”或“彩电”的一个实例相联系。
通常,一般实体集的每一个实例和与之相关的一个分类实体集实例描述的是现实世界的同一事物,它们具有相同的唯一标识符。
(2)不确定联系例如,商场允许一位客户购买多种商品,而同一种商品允许多名客户购买。
在实体集“客户”和“商品”之间就存在着不确定的联系。
不确定联系又称为“多对多联系”或M:N 的联系。
这种联系关联的两个实体集之间的任一实体集的一个实例都将对应另一个实体集的1个或多个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