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2013

合集下载

2013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_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汇总

2013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_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汇总

第三单元知识点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原子:金属、稀有气体、固体非金属单质等。

Fe 、He 、S 、C 、P 、S 、Si 等 物质 构成 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 2、O 2、N 2、Cl 2、、H 2O 、CO 2。

离子:NaCl 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 +)氯离子(Cl -)构成混合物(多种物质)分类 单质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一种元素)纯净物 有机化合物 CH 4、C 2H 5OH 、C 6H 12O 6、淀粉、蛋白质 (一种物质) 化合物:(多种元素) 氧化物 H 2O CuO CO 2 无机化合物 酸 HCl H 2SO 4 HNO 3 碱 NaOH Ca(OH)2 KOH 盐 NaCl CuSO 4 Na 2CO 3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分子。

分子只比构成它的原子大,不能说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如:水分子比构成它的氢、氧原子大,但也有比水分子大的原子。

纯净物:①宏观:由一种物质组成。

②微观:由同种分子构成。

具有固定的组成和化学性质,可用化学式表示。

混合物:①宏观:由多种物质组成。

②微观:由多种分子构成。

不具有固定的组成和化学性质,不能用化学式表示。

物理变化的实质是分子(或原子)的运动速度和间隔发生变化,而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并未改变;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从而构成新的物质。

如:水的蒸发是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通电分解是水分子分裂成氢、氧原子,氢原子重新组合构成氢分子,氧原子重新组合构成氧分子。

3、原子的结构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a 、 原子 原子核(正电) 中子(不带电荷)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b 、原子核内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c 、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有中子(氢原子中没有中子) ; d.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九年级化学《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九年级化学《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wùzhì)
所有(suǒyǒu)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 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第十五页,共十七页。
第十六页,共十七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三章 物质构成(gòuchéng)的奥秘。第三章 物质构成(gòuchéng)的奥秘。第一节 用微粒观点看物质 。中国古代《庄子 天下篇 》中有一句名言:“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实验探究1:探究物质的可 分性。高锰酸钾大颗粒可分割为小颗粒。所有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gòuchéng) 的。所有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gòuchéng)的。3×10-26 kg。再见
第六页,共十七页。
感受(gǎnshòu):物质的可分性
想一想 做一做
议一议
第七页,共十七页。
实验(shíyàn)探究1:探究物质的可分性
研碎
高锰酸钾粉末
加入
10mL水
振荡
象现
第八页,共十七页。
50mL水
步骤
现象
结论
1.研磨:从试剂瓶中取
少量高锰酸钾(ɡāo měnɡ suān jiǎ),用研钵研磨
第九页,共十七页。
高锰酸钾在水中继续分 散这,些水小溶微液粒颜肉色眼越是来越 淡看不见的
结论 (jiélùn)高:锰酸钾是由极其(jíqí)微小的、肉眼看
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所有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ròuyǎn) 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第十页,共十七页。
一滴水中(20滴为1ml)大约有1.67× 1021个水微粒。如果10亿人来
第一页,共十七页。
第二页,共十七页。
干冰(gānbīng)

第三页,共十七页。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一)本单元概述: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分别是“分子和原子”、“原子的结构”和“元素”。

包括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简介等内容。

本单元教材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课题所涉及的内容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在实现课程目标中发挥很好的教育教学功能。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人们依据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观点,通过对微观粒子及运动特点的不断探究和发现来认识和解释宏观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变化的规律,成为化学学科的重要内容和特点,也是现代科学关于物质世界认识的重要成果,在促进学生科学物质观、正确的世界聪明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和文化传承功能。

第二,本单元要学习的基本概念,在初中化学基本概念中占有很大的分量,这些生长性很强的基本概念是支撑和构建初中化学知识结构的重要结点,正确理解这些基本概念,熟练运用有关化学用语和术语,是学习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等其他知识板块的重要基础和工具。

第三,本单元包括的重要科学方法、观念、典型人物和化学史实,是教学中需要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的教育、教学浆糊。

包括一些具有应用价值的科学方法和过程,如一滴水中所含分子数量的计算,原子大小与乒乓球和地球的类比、元素符号的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采用、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解释离子的形成等;一些重要的化学基本观念,如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化学变化前后元素不变等;一些重要的化学人物和史实,如道尔顿为代表的控科学家提出原子论的观点、以张青莲为代表的现代科学家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等。

本单元内容比较抽象,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距离较远,再加上前面所学元素化合物知识能提供支持的感性经验有限,这给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安排,本单元的学习将会为大多数学生将初中化学知识融会贯通打下重要的基础。

2013课题3元素

2013课题3元素
注:若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表示:几个某原子, 只具有微观意义。
写出下列元素符号表示的含义 氢元素 一个氢原子 硫元素 一个硫原子 硫物质 磷元素 一个磷原子 磷物质 2H 2个氢原子 H
S P
3S
3个硫原子
4P
4个磷原子
4.元素分类
⑴金属元素:
“钅”字旁,(汞除外,俗称“水银
元素的分类
①固态非金属: (“石”字旁) 碳磷硫硅碘…… ⑵非金属元素 ②液态非金属(“氵”字旁)
O2 H2O CO2
HgO
1、判断下列图形是否属于同种元素 质子 中子 氢元素
电子
氕原子
氘原子
氚原子
2、判断下表是哪一种元素
原子 质子数 6 中子数 6
碳元素
碳-12
碳-13
碳-14
6
6
7
8
元素的特点:
元素 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一个宏观概
念,用来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因此元素只讲种 类,不讲个数。
铜CU Cu 锰mN Mn
锌ZN Zn 钙cA Ca
银AG Ag
一大二小!
元素符号的含义
O
氧元素(宏观) 一个氧原子(微观) 铁元素 氮元素 Fe 一个铁原子 一个氮原子 铁物质 思考
N
5N、2Fe表示什么意义? 五个氮原子 2个铁原子
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①宏观:表示某元素 ②微观:表示一个某原子 ③由原子构成的物质还可表示该物质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
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 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 比。
这种碳原子叫做碳12,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 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 。 这说明是不是还有其它的碳原子呢?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及习题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及习题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梳理课题1 分子和原子1、构成物质的微粒:、、。

⑴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气液态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如:O2、N2、CO2等。

⑵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如:Cu、C、S、He等。

⑶由离子构成的物质:金属氧化物、酸、碱、盐;如:MgO、HCl、Ca(OH)2等。

2、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子和原子的联系、区别:联系: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可分裂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结合成新的分子,但原子不能再分。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化学变化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在化学变化前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改变课题2 原子的构成1、原子的结构:原子中的相等关系:质子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最多7层。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件教案-含同步自学习题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件教案-含同步自学习题答案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 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 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的原因是 ( B)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是可分的
试一试, 走进生活
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体积小100ML。 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休息2分钟 !
•36
第3单元 构成物质的奥秘
37
自学指导
一、看教材P50第1-3自然段,思考: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 分子有什么不同? 2、什么是分子?原子又是什么?分子又由什么构 成的?
水的汽化过程模型
水分子
判断物理变化 的依据
没有生成新物质 (宏观) 分子种类不变 (微观)
人教版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教案.课件(含同步自学作业及答案)
1
第3单元 构成物质的奥秘
2
教学目标
第三单元 构成物质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和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 隔基本特征;知道是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 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 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实验的形式,对有疑惑且有探究价 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实验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对实验观察的结果、分析 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 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逐步形成良好 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合作 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教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一、分子的物理性质:1、分子总是在作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实例:品红溶液滴入水中、蓝墨水滴入水中、湿衣服晾干、酒精挥发、闻到花香、酒香不怕巷子深等。

2、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3、分子间有间隔。

实例:热胀冷缩、变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中变鼓、气体压缩盛放在钢瓶中、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等。

二、分子的化学性质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注意:①分子只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单个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②分子不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如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①有些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如O2、H2、N2、Cl2等;②大多数分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子构成,如CO2、NH3、H2O、HCl、HgO、H2O2等;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注意:①宏观: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微观:化学变化是有新的分子生成的变化;②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是最小的微粒(×)③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发生变化;④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⑤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数目可能发生变化;例:氧化汞分解示意图课题2 原子的结构一、原子的构成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1、原子(体积小,质量大)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运动空间大,质量小):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2、原子构成图表原子种类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氢 1 1 0 1 1氮7 7 7 7 7氟9 9 10 9 9钠11 11 12 11 11铝13 13 14 13 13磷15 15 16 15 15氯17 17 18 17 17钾19 19 20 19 19碳 6 6 6 6 6氧8 8 8 8 8镁12 12 12 12 12硅14 14 14 14 14硫16 16 16 16 16钙20 20 20 20 20由上图可得到以下结论:(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2)不同种类原子中质子数不同;(3)原子中: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4)原子中:中子数可能为0;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在构成原子的微粒中,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心,发生变化时往往是原子核外电子发生变化,尤其是位于最外层的电子。

初三化学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

初三化学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学习目标: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的,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微粒间有作用力。

2.了解物质性质与微粒之间的关系:微粒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1.能够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能够设计或完成某些说明物质微粒性的简单实验。

3.能够运用有关物质的微观知识来进行想象和推理。

情感目标: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是由微粒的结构性质决定的。

2.使学生善于用已有的知识对周围的一些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重点:物质的微粒性与物质变化的联系。

教学设计:引入:在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一些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物质的性质,它们各自都有着不同的性质。

我们是否会提出这些问题:物质间为什么可以发生那么多的反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性质,原因是什么?物质到底由什么构成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那么各种物质是否有相同的构成?……这些问题将会在我们本章逐步为你解决。

引入:既然要开始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那么我们学会用微观的观点来观察和解释宏观的物质或现象。

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实验:探究物质的可分性1.将高锰酸钾粉末取出少部分,用研钵将高锰酸钾再研碎,成为小颗粒。

2.将研磨的高锰酸钾粉末放入试管中少量,加入少量的水,发现试管中的固体颗粒逐渐变少,直至消失。

3.得到的高锰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水,溶液的紫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无色。

分析:1.固体颗粒为什么消失?答:高锰酸钾颗粒被“粉碎”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散到水中。

2.溶液的颜色由深到浅,直至无色,这是为什么?答:变浅直至无色,并不是高锰酸钾消失,而是构成它的微粒太少,太小,我们看不见了。

也就是能说明高锰酸钾固体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3.同样是高锰酸钾溶液,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甚至无色。

那么我们是否能说同种物质的微粒的物理性质不同?答:不能。

对于一个微粒而言,毫无物理性质之说。

也就是说,一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必然是大量微粒聚集才能表现出来的。

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三单元 构成物质的奥秘班级 姓名定义:①分子 ②构 分 性质 ③成 成 ④⑤(带正电)原子 (不带电)物质−−−←构成得 (带负电) 失 定义: 。

电 原子的种类由 决定,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

子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序数= = =组成定义: 。

离子 阴离子:质子数 电子数,带 电。

阳离子:质子数 电子数,带 电。

定义: 。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原子的 决定。

元素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 ,原子不能 , 分子的种类 ,原子的种类 ,元素的种类 。

个周期 周期数=原子的元素周期表个族 主族序数=原子的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纯净物是化学变化是 物理变化是一、选择题。

1、【2012·潍坊】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 )A .中子数B .电子数C .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D .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差2、【2012·泰安】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B .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 .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D .原子的体积及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是由电子决定3、【2012·宿迁】科学家发现月球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氦(He-3),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则氦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1 B.2 C .3 D.44、【2012·盐城】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

已知锰原子的质子数为25,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锰原子的电子数为( )A .25B .30C .55D .805、【2012·北京】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A .原子B .分子C .元素D .单质6、下图是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A 、钠原子在反应中失去了所有的电子B 、一个氯原子如果得到一个电子就变成不稳定结构C 、氯化钠是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静电作用亲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的物质。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解读)-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解读)-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课题教学建议
1.在元素的概念的教学中,要注意与分子、原子进行对比理解, “元素”是用于分子物质的宏观组成,而“原子”是研究物质 的微观结构。 2.在元素符号的教学中,可以创造课堂情境,理解元素符号的必 要性,以及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及含义。 3.在元素周期表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分组观察、讨论,总结元 素周期律。
三、单元教学目标
2.教学重点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基本概念。
3.教学难点
用微观粒子运动解释宏观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三、单元教学目标 ——课题目标
课题
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 小粒子。
1.分子 和原子 3.以分子为例,能用微观粒子运动的观点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常
粒子。
4.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5.了解化学在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建立联系的途径和特点。
课题教学建议
1.在教学中自制或借鉴一些关于微观粒子运动变化的三维动画, 把抽象内容形象化,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2.在原子的构成教学中,注意引用化学史和科学家的资料,不 仅让学生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历史,还可以通过修正各种 观点使刚学过的知识得以应用、巩固和升华。
类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和符号。(2022年版课标移至学业要求)
3.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2022年版课标移
至学业要求)
2.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4.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 找到指定的元素。
二、单元知识结构
物质的宏观组成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 元素周期表
物质
物质的微观构成
离子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教案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教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实验的形式,对有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实验中注意观察与思考相结合;对实验观察的结果和分析能用文字、图表及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

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重点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难点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烧杯(大小各5只)、试管、酒精灯、品红、浓氨水、酚酞溶液、酒精、水等。

一、导入新课投影四幅Flash动画画面1.小明站在阳台上想:湿衣服晒干,水跑到什么地方去了?2.路过花店时,小丸子对小英子说:我闻到了花香,你闻到了吗?3.冲糖水时,小刚感到迷惑,把白砂糖放入开水中,为什么糖不见了,而杯中的水却有了甜味?4.小强指着马路问爸爸:马路为什么要隔成许多小泥块,块与块之间的间隔冬天和夏天为何不一样宽?以上四种现象在生活中司空见惯,我相信我们一起学完分子和原子的知识以后,你一定会解释以上现象。

二、推进新课(一)分子及其特点[实验]品红在水中扩散你看见了什么?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结论1:宏观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播放动画:分子在水中扩散的微观过程投影:1.苯分子的照片;2.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活动与探究向盛有约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试剂,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分子和原子一、分子 1、基本性质:⑴质量、体积都 ;⑵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运动速率 。

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 ⑶分子间存在 。

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 ,固体时分子间隔 (热胀冷缩) ⑷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 ,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 。

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3、含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三、原子1、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例: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2、分子与原子的比较分子原子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性质 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同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备注 1. 所有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和硅是由原子构成的,其他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 在受热的情况下,粒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3.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原因是构成物质的粒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

4. 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构成气体的粒子的间隔较大。

5. 不同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小于原体积的和,说明粒子间是有间隔的。

6. 一种物质如果由分子构成,那么保持它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如果它由原子构成,那么保持它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3、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课题2 原子的构成考点一、原子的构成 一、原子结构的认识(带正电)原子原子核 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1) 核电荷数 = = 1. 原子的种类由核电荷数(质子数)决定; 2.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四、相对原子质量: ⑴⑵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核内微粒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达标训练】1.原子和分子的区别是:( )A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分成原子,但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B .分子一定比原子大C .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D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变成另一种分子和原子,区别在于它们发生的是不同的变化2.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 )A .中子数B .核外电子总数C .相对原子质量D .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3.一滴水能分成许许多多个水分子,分子又可分成原子,原子又由中子、质子、电子等构成,这些微粒中,一定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命题点3
2. 用微观粒子的性质解释常见现象(8年6考)
分子的特性
举例(类举)
动——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快
闻到气味
间——微粒间有间隔
热胀冷缩、三态变化、体积 变化
命题点1
命题点2
命题点3
分子的特性 小——质量和体积 都很小
举例(类举) 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 kg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 个水分子
命题点3
(3)分类 种类
形成
所带电荷 举例(写化学符号)
阳 原子(或原子团)
镁离子:Mg2+,
离 ①_______形成 ②正__电__荷__ 铵根离子:③_N_H__4+

失电子
阴 原子(或原子团)
硫离子:S2+,
离 子
④_______形成 得电子
⑤负__电__荷__ 碳酸根离子:⑥_C__O_23-
命题点1
命题点2
命题点3
(5)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元素
原子
区别
只表示一类原子的总称;只讲 原子是微观概念,既表示 种类,不论个数,是宏观概念 个数,又表示种类
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
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 和数目不变
联系
元素是同类原子的总称,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 原子是构成元素的基本单元
命题点1
命题点1
命题点2
命题点3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命题点1
命题点2
命题点3
目录
• 命题点 1 构成物质的微粒 • 命题点 2 原子的结构和微粒结构示意图 • 命题点 3 元素及元素周期表

精品2013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ppt

精品2013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ppt
混合物
定义 元素 符号
周期表简介
分子
构分
成裂
原子








离子
特点 结构
特点 阳离子 阴离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核外电子
大显身手
1、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纯净物
的是
,混合物的是
(均
填容器下的代号)。
氧气 和液 氧
A
二氧
氧气
化碳

过氧
和臭
和一

化氢

氧化

和水

B
C
D
E
2、下图是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 图,图中 “ ”“ ”分别表示 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 表示混合物的是( )
H3+离子和H3分子。请回答: (1)1个H3+离子中含有
和 个电子;
个质子
(2)H3分子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3)H3属于 物或纯净物)。
(填混合
四、物质组成--元素
1、定义: 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即核电荷数) 。
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宏观:表示一种元素
元素符号 微观: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元素符号前有数字,只表示原子的个数,只具有 微观意义。
3、元素周期表
①同一周期: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 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
⑤三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A.①④ C.②③④
B.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0、根据右边的结构图回答: ①.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原子,X值为___ ②.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带2个单位正电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基础篇)【课题1原子和分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1、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氧气O2,氢气H2,氮气N2、二氧化碳CO2、P2O5、H2O等,化学式由不止一个原子合起来。

如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五氧化二磷是由五氧化二磷分子构成。

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有些物质有原子构成:如稀有气体(He、Ne、)、所有金属(Fe 、Hg)、固态非金属(硫S,磷P)等。

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硫是由硫原子构成。

3、离子:由离子构成的的物质:如氯化钠NaCl等。

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分子原子离子不同点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表示方法用化学式表示,如氧气用O2,水用H2O表示用元素符号表示,如铁用Fe表示碳用C表示用离子符号表示,如氧离子用O2-表示,钠离子用Na+表示相同点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彼此有间隔、不断运动中联系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4、对分子、原子概念的理解: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水电解后,一个水分子破裂成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两个氧原子又结合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又构成氧气。

两个氢原子又结合成一个氢分子,许多氢分子又构成氢气。

水电解后,水分子变成氧分子和氢分子,氧分子和氢分子是不同于水分子,水也不再具有水这种物质的化学性质,所以保持水这种物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不管怎样变,原子的种类不变,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5、分子的特点:(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不断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滴水中含有的分子个数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闻到某种气味、水的蒸发、酒精、汽油的挥发等都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温度低,分子运动速度就慢。

物质三态的变化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两种不同的液体混合后体积变少,是分子间有间隔的缘故。

分子间的间隔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课题2原子的结构】研究原子的结构能够揭示原子与原子之间如何结合的。

1、原子的构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原子核一般有质子和中子构成。

但有的原子没有中子,如氢的原子核内就没有中子。

2、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由于质子所带的电荷与核外电子的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电子的运动:核外电子绕核作高速运动,离核近的电子能量较低,离核越远,能量越高。

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4、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为2个)的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如氖、氩等稀有气体,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5、离子:带电的原子叫做离子。

失去电子带正电形成阳离子,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都小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如钠离子,表示为Na+,镁离子表示为Mg2+。

得到电子带负电形成阴离子,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都等于大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如氧离子表示为O2-,氯离子表示为Cl-。

6、氯化钠的形成: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易失去1个电子而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氯的最外层是7个电子,易得到1个电子而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带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相互作用就形成了氯化钠。

所以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7、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数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

【课题3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多万种,但组成这些物质的基本元素只有100多种。

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1、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元素是一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如CO2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2、元素的含量:地壳中含量占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Al2O3)。

3、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既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如元素符号O表示氧元素,又表示一个氧原子。

2O表示两个氧原子,不能说两个氧元素。

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粒子所带电荷的多少。

元素符号前边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

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

H:①表示氢元素。

②表示一个氢原子。

2H表示两个氢原子。

O2-表示氧离子,2 O2-表示两个氧离子。

4、元素周期表:科学家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它们科学有序的排列起来,这样就得到了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从元素周期表上可以查到的信息有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5、前20位原子名称: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6、必须熟记以下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氢H 镁Mg 氯Cl 铜Cu 汞Hg 碳 C 铝Al 钾K 锌Zn氮N 硅Si 钙Ca 银Ag氧O 磷P 锰Mn 钡Ba钠Na 硫S 铁Fe 金Au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过关篇)【课题1原子和分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和。

1、分子:分子是粒子。

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如等,化学式由不止一个原子合起来。

如氧气是由构成,五氧化二磷是由构成。

2、原子:原子是粒子。

有些物质有原子构成:如(He、Ne、)、(Fe、Hg)、(硫S,磷P)等。

铁是由构成,硫是由构成。

3、离子:由离子构成的的物质:如氯化钠NaCl等。

氯化钠是由构成。

分子原子离子不同点的最小粒子的最小粒子原子后形成离子在化学变化中再分在化学变化中再分表示方法用表示,如氧气用,水用表示用表示,如铁用表示碳用表示用表示,如氧离子用表示,钠离子用表示相同点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联系破裂成,重新组合成,得失电子后形成4、对分子、原子概念的理解:如水是由构成,水电解后,一个破裂成和,又结合成,许多又构成。

又结合成,许多又构成。

水电解后,分子变成分子和分子,和是不同于,水也不再具有水这种物质的化学性质,所以保持水这种物质的最小粒子是。

不管怎样变,的种类不变,所以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5、分子的特点:(1)。

(2)。

(3)。

一滴水中含有的分子个数说明。

闻到某种气味、水的蒸发、酒精、汽油的挥发等都是的结果。

分子的运动与有关,温度越,分子运动速度越,温度,分子运动速度就。

物质三态的变化说明,两种不同的液体混合后体积变少,是的缘故。

分子间的间隔与和有关,温度,分子间的间隔变,压强,分子间的间隔变。

【课题2原子的结构】研究原子的结构能够揭示原子与原子之间如何结合的。

1、原子的构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和构成。

原子核一般有和构成。

但有的原子没有中子,如氢的原子核内就没有中子。

2、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电荷,中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电荷,由于,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数=数=数。

3、电子的运动:核外电子运动,离核近的电子能量较,离核越远,能量越。

核外电子是排布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关系密切。

4、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为个(氦为个)的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如氖、氩等稀有气体,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化学性质。

5、离子:叫做离子。

失去电子带电形成离子,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都个,在化学反应中易电子,形成离子,如钠离子,表示为,镁离子表示为。

得到电子带电形成离子,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都个,在化学反应中易电子,形成离子,如氧离子表示为,氯离子表示为。

6、氯化钠的形成: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易1个电子而带一个单位的电荷,氯的最外层是7个电子,易1个电子而带一个单位的电荷。

带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相互作用就形成了氯化钠。

所以氯化钠是由构成。

7、相对原子质量:国际上以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所得到的数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原子的数+数。

【课题3元素】元素是的总称。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多万种,但组成这些物质的基本元素只有种。

元素可分为元素和元素。

1、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元素是一个概念,只讲不讲。

如CO2是由元素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和构成。

2、元素的含量:地壳中含量占前四位的元素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3、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既表示,还表示。

如元素符号O表示,又表示。

2O表示,不能说两个氧元素。

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

元素符号前边的数字表示。

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

H:①表示。

②表示。

2H表示。

O2-表示,2 O2-表示。

4、元素周期表:科学家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它们科学有序的排列起来,这样就得到了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从元素周期表上可以查到的信息有。

数=数=数。

5、前20位原子名称:,,,。

6、必须熟记以下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氢镁氯铜汞碳铝钾锌氮硅钙银氧磷锰钡钠硫铁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