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地区土家族古村落旅游开发路径研究

合集下载

游客凝视视角下旅游形象感知探究——以湖南湘西为例

游客凝视视角下旅游形象感知探究——以湖南湘西为例

Further Cover深度涉足游客凝视视角下旅游形象感知探究——以湖南湘西为例黄予勤 杨 艳(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商学院,湖南长沙 410006)摘 要:本研究基于经典游客凝视理论,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照片引谈法,对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凝视现象展开研究。

通过让受访者对选出的12张湖南湘西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图片进行排序,发现脱离城市后慢生活的向往、充分的旅游地营销都会影响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凝视。

基于调查得到的结果,本文提出深挖当地特色旅游资源,增强游客的沉浸体验感;整合当地特色旅游资源,提升游客体验满意度;培育当地居民主人翁意识,实现居民与游客的价值共创三点建议,帮助湘西地区打造景区凝视元素,提升旅游地形象。

关键词:游客凝视;旅游形象;湖南湘西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一、文献综述(一)游客凝视理论1992年,约翰·厄里(John Urry)提出了游客凝视理论[1]。

游客凝视理论是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景点和活动的凝视,用视觉特征去描绘整个旅游经历。

John Urry等指出凝视具有支配性,认为“看”是游客的旅游核心体验[2]。

达里娅·毛兹(Darya Maoz)提出“当地人凝视”概念并深入探讨[3]。

国内学者刘丹萍较早引入游客凝视这一理论,她提出游客凝视具有反向生活性[4],人们更倾向于注意那些自己生活中所没有的并且特别的事物,以获得愉悦、怀旧、刺激等旅游体验。

在这之后,旅游凝视研究开始从理论探讨逐步转为以质性和量化等为核心的旅游社会学科学研究。

国内相关研究多从凝视真实性、旅游体验、游客行为、凝视摄影与旅游凝视、旅游地典型意象元素提取、旅游地形象感知等角度关注游客凝视理论发展与实际运用[5-11]。

(二)游客凝视的建构游客凝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群体的更新换代及社会形态的不同而产生差异。

游客凝视在本质上具有社会性,游客并不能定义它的本质,真正定义它的是游客背后的社会体制和组织[12]。

湖南湘西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湖南湘西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湖南湘西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发布时间:2021-12-17T07:55:25.699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18期作者:刘晓寒[导读] 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外行走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

刘晓寒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摘要: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外行走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

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十三五期间,湖南省提出建设大湘西生态文化精品旅游经济带战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确立“把湘西州建设成为民族文化彰显的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的目标。

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湘西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并对湘西乡村旅游市场进行统计分析及预测。

关键词:乡村旅游现状一、湖南湘西州基本情况1、概况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驻吉首市,是湖南的14个地级行政区之一。

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介于东经109°10′~110°22.5′,北纬27°44.5′~29°38′之间。

东西宽约170公里,南北长约240公里。

全州国土面积15462平米公里,其中城区面积556平米公里。

占湖南省总面积的7.3%。

地处湘、鄂、黔、渝四省市交界处。

湘西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辖区内有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县,2015年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州内人文古迹众多,老司城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

湘西也是武陵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入选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2019年凤凰县,凤凰古城5A创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顺利推进。

凤凰磁悬浮、南华里文旅综合体、老城区临街房屋风貌整治、继续实施交通突围工程、拉毫整体改造升级、以竹山乡居建设和老洞露营基地的“九营十八寨”乡村旅游开发及8座旅游厕所建设等一批旅游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成和运营。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入选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湘西旅游产业开发与土家族苗族文化的复兴

湘西旅游产业开发与土家族苗族文化的复兴
维普资讯
20 07年 第 1期 ( 总第 12期 ) 9
学 术 论 坛
Al 二 ADEM I C ) RUM
NO . . 0 7 12 0
( u l ie C mua v l NO.9 ) t y 1 2
湘 西旅游产业开 发与土 家族 苗族 文化 的复兴
民族历史文化在旅游开发 中长存
铸成了凤凰古城。历经数百年的历史 沧桑 , 在凤凰 古城 留下 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 , 中既有 其
镇压苗民起义的产物 , 而更多是苗汉文化交融 的结
而其根基则仍然是苗族的历史和文化。凤凰的 立足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 , 使凝结 、 沉 晶, 保护和修复的古建筑 淀着民族历史文 化的古城 、 城墙 、 宫殿 、 博物馆、 碑 历史文化遗产 中已得到整理 、 万寿宫 、 大成殿 、 准堤庵 、 天后 宫、 阳 朝 塔、 名人旧居 、 墓地等 , 都变成 了宝贵 的旅游景观 , 有天王庙 、
凤凰古城以苗族文化为 主调和多 民族文化和谐相 种人 , 就只能有两种解 释 : 是他的苗族 意识 淡薄 。 一 处的高雅古朴的民风民俗。 或已消逝 ; 二是他缺乏 民族 自尊心和 自豪感 , 为 认
56
维普资讯
阁总理熊希龄 、 文化名人沈从文 、 画家黄永玉。 呀 !如果你 自认为 自己是苗族 , 著名 你认 为苗族是一个 他们的故居 已成为凤凰古城的主要旅游景点 。 伟大的民族 , 你为 自己是苗族的一员而感到无 比自 凤凰古城的居民以苗族为主体 , 在不 同时代纳 豪 , 你认为苗语是本 民族宝贵 的文化 , 讲苗话是一 入了四川 、 福建 、 江西等地的汉人 。五彩斑斓 的苗 个苗族人的重要标志 , 那么在使用苗语交流没有障

湘西地区古村落资源分布与旅游开发研究

湘西地区古村落资源分布与旅游开发研究

( 1. T o u i r s m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Hu a i h u a U n i v e r s i t y , Hu a i h u a 4 1 8 0 0 8 , C h i n a ;
2. C h i n a L e i s u r e a n d T o u i r s m Re s e a r c h C e n t e r , S i c h u a n U n i v e si r t y, C h e n g d u 6 1 0 0 6 4山 以 西 , 沅 水 中上 游 的 整 个 湖 南 西 部 地 区, 行 政 区划 包 括 张 家 界 市 、 湘 西 土 家 族 苗 族 自治 州 、 怀 化 市 和 邵 阳市部分 , 共3 2县 ( 市) , 人 口1 3 4 5万 人 , 约 占湖南省 总人 口 的1 / 5 , 面 积 占湖 南 省 总 面 积 的 1 / 3 1 J 。湘 西 地 区 是 湖 南 省 经 济 欠 发达地区 , 也 是 省 内少 数 民族 集 中 区 和 生 态 环 境 脆 弱 区 。 由 于经济发展的滞后 , 这 里 完 整 保 留 了许 多 明 清 以 来 的 古 村 落 , 如凤凰古城 、 芙蓉 镇 、 洪 江 古 商 城 等 。这 里 古 村 落 群 规 模 之 大 、 保存之完好 、 形态 之丰 富、 密 集度 之高 、 组合 之完 美 、 文 化 形 态 差异之大 , 被誉 为“ 中 国第 一 古 城 古 镇 古 村 群 落 ” 。 目前 地 方 政 府正大力保护并利用古村落资源进行旅游 开发 , 2 0 1 0年 笔 者 参 与 了 地 方 政 府 部 门 组 织 的 古 村 落 资 源 调 查 工 作 。诸 多 学 者 也 对 此 开 展 了研 究 和 探 讨 , 如高 燕 、 郑 焱 对 凤 凰 古 城 景 观 真 实 性 感 知 做 了 比较 研 究 l 2 j , 杨洪、 李 树 琪 等 对 洪 江 古 商 城 的旅 游 开 发 做 了较 深 入 的研 究 l 3 J , 张 怀 英 对 芙 蓉 镇 的 旅 游 市 场 营 销 做 了 S WO T分 析 _ 4 J 。从现有研究看 , 研 究 对 象 主 要 集 中 在 几 个 历 史

湖南湘西乡村旅游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湖南湘西乡村旅游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湖南湘西乡村旅游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一、现状问题分析1.基础设施不完善湘西地区的山地较多,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许多乡村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游客出行不便。

道路狭窄、交通不便、住宿餐饮设施简陋等问题屡见不鲜,给游客的出游体验带来了不便。

2.环境保护需加强乡村旅游的发展往往会给当地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些地方为了快速发展旅游业,对环境保护放松了警惕,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景区内垃圾处理不当、乱建乱搭等现象频发,严重破坏了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3.旅游服务水平不高湘西地区的旅游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导致游客的满意度不高。

一些地方的导游素质较差,服务态度不好,给游客带来了不良的游览体验。

一些旅游设施的卫生条件也不够理想,给游客带来了困扰。

二、对策建议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了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可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交通建设步伐,改善乡村旅游的运输条件。

还可以通过吸引外来资金和技术支持,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设备,提高旅游设施的档次和水平。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是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可以加大对景区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加强对景区环境的监测和管理,制定更为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法规,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景区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要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可以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服务水平和素质。

还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旅游服务管理体系,加强对旅游服务质量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游客的体验质量。

还可以加强对旅游设施的管理,加强对卫生和安全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旅游设施的正常运行。

三、总结湖南湘西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广阔,但是也面临一些问题。

为了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采取有力的对策。

只有这样,才能让乡村旅游更加吸引人、更有吸引力。

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湘西乡村旅游一定会迎来更加璀璨的明天。

湘西十八洞村文化旅游扶贫现状及对策

湘西十八洞村文化旅游扶贫现状及对策

湘西十八洞村文化旅游扶贫现状及对策湘西十八洞村位于湖南省凤凰县,是著名的少数民族村落,也是湖南省级贫困村。

村落周围山峦叠嶂,风景秀丽,村民以苗族为主,历史悠久,文化传统深厚。

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以及长期贫困的影响,导致十八洞村的经济发展依然十分艰难。

为了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提高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文化旅游扶贫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现实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一、现状分析1. 湘西十八洞村的文化资源丰富,拥有悠久的苗族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

这些文化资源可以成为发展旅游业的宝贵财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2. 村落周围的自然景观优美,山清水秀,是徒步、登山、摄影等户外活动的绝佳场所,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潜力。

3. 十八洞村的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交通不便,通讯设施落后,不利于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4. 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大部分人仍然靠传统的农耕生活为主,收入水平不高,脱贫任务艰巨。

二、存在的问题1.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缓慢,吸引游客数量有限,收入较低。

2. 基础设施不完善,无法满足文化旅游的需求。

3. 村民的观念相对守旧,接受新的文化旅游产业理念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三、对策建议1. 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资金扶持等措施,鼓励和引导当地企业家和投资者来十八洞村进行文化旅游项目投资。

2. 改善基础设施,提高交通和通讯设施,增加投资者的信心,使文化旅游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3. 加强对村民的宣传与教育,提高他们对文化旅游产业的认识和接受度,从而更好的参与到文化旅游事业中来,使其受益,并且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4. 发挥当地独特的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推出更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度。

5. 开展文化旅游扶贫培训活动,提高村民的文化旅游知识水平,培养一批懂行的导游和员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四、结语湘西十八洞村的文化旅游扶贫任务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家、投资者以及当地村民的共同努力。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陈宇【摘要】[目的]对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资源按属性和特征进行分类,构建湘西少数民族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并对其进行评价研究,旨在对其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文章采用多目标多因子评价方法并结合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现状,从旅游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开发条件和社会效应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对主要单体进行打分,定量评价乡村旅游资源的等级.[结果]凤凰古城、老司城遗址等共32处为五星级旅游资源,五星级旅游资源在全国具有代表性,有很好的观光价值、开发条件和产业带动作用,四星级旅游资源73处,优良级以上乡村旅游资源共196处,占资源单体总数的83%.[结论]湘西乡村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有很强的开发潜力;乡村自然资源景观特征明显,优级旅游单体数量较多,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知名度;乡村民俗类资源单体众多,包括饮食传统、节庆活动、乡土特产和乡土名人等,多为民族独有文化,具有很大旅游吸引力.【期刊名称】《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年(卷),期】2019(040)002【总页数】6页(P205-210)【关键词】湘西;少数民族;乡村旅游;资源分类;分级评价【作者】陈宇【作者单位】湖南信息学院管理学院,长沙4101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3.210 引言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使生活在城市的人们越发向往原始自然的乡村生活,乡村旅游应运而生[1-2]。

我国的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90年代,最初是以提供餐饮服务的农家乐为主要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发展迅速,经过近30年的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3-5]。

乡村旅游不仅给繁忙工作之余的城市人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更为当地的农民群体提供了收入来源,为脱贫致富提供了新的路径[6]。

因此,乡村旅游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等一系列政策,并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一环,起到改善农村环境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作用[7]。

湘西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

湘西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

湘西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作者:许建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第24期提要湘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区,具有丰富的原汁原味的民族村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价值巨大,对其进行合理而科学的开发,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族进步,而且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本文针对湘西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从提高旅游产品品位、建立实地旅游民族村、建立ECCTV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模式等方面,探讨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对策。

关键词:湘西;民族村寨;旅游业基金项目:生态旅游应用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DSTLY201108)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湘西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农村面积广阔的地方,长期以来,各族人民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构成了人文资源独特,自然资源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苗族、土家族、侗族的民风、民俗最具特色,地域文化特色非常鲜明,具有“土、古、真、美、奇、乐”的特点,真正称得上具有一幅浓郁的民族村寨风情画卷。

一、湘西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意义民族村寨旅游是指以民族村寨为旅游目的地,以目的地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为旅游吸引物,以体验异质文化,满足“求异、求新、求乐、求知”动机的旅游活动。

在湘西地区,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使许多村寨纯粹地居住着某个民族,他们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对湘西民族村寨进行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是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在其不断推进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储存和传播功能,少数民族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强化。

(二)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旅游为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创造了就业机会,使其超越了单一的劳动形式。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当地居民经营各种风味饮食、出售各种特产、开展多样活动等,使其经济收入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

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
宏观管理 / 3 3
湘西民 族文化旅游开发现状与 研究 对策
罗 金 花
摘 要 : 文 在 对 湘 西 自治 州 民 族 文 化 旅 游 开发 现 状 调 查 的基 本 对 受 外 界 影 响 较少 , 多 方 面 得 以较 完 整 的保 留 。因 而 , 西 民 许 湘 础 上 , 旅 游 学 的 角度 对 湘 西 民 族 文 化 旅 游 开发 中存 在 的 问题 从
展 湘 西 旅 游 产 业 一 个 十 分 重 要 的 课 题 , 决 定 着 湘 西 能 否 创 造 这 出真 正 具 有 国 际 竞 争 力 的 旅 游 精 品 。

模 较 小 、 次 也 较 低 ,0 6年 “ 一 ” 金 当 地 仅 接 待 2 0 档 20 五 黄 0 0余 人 、0 40多 辆 汽 车 , 感 到 远 远 超 过 了可 能 的 承 受 力 。 已
( ) 域 旅 游 要 素 整 合 不足 , 品 线 路 不 够 , 乏 联 动 开 发 二 区 精 缺
和整体竞争力 。

民族 文化 旅游 开发现 状分 析

方 面 , 游 资 源 、 力 资 源 、 通 、 务 等 方 面 的 整 合 度 都 旅 人 交 服
湘 西 的 民族 文化 旅 游 起 步较 晚 , 发 展 势 头 较 快 , 但 目前 已 形 成四个主要旅游 区, 即凤 凰 古 城 旅 游 区 、 洞 河 旅 游 区 、 首旅 猛 吉
距 长 沙 市 6 0多 公 里 , 0 只有 一 条 山 丘 公 路 连 接 县 城 ; 游 接 待 规 旅
托 的 重 要 资 源 。 湘西 自治 州 作 为 土 家 族 和 苗 族 的 聚 居 地 , 有 具 古 朴 浓郁 的 民俗 风情 、 奇 独 特 的 古 迹 遗 存 、 淀 了深 厚 的 民族 神 积 文 化 和 独具 魅 力 的 民 俗 艺 术 形 式 。近 年 来 , 民 族 文 化 旅 游 开 在 发 大潮 中 , 西 民族 文 化 资 源 也得 到 了 不 同 程 度 的 开 发 , 成 了 湘 形

湖南大湘西区域发展规划与旅游研究进展

湖南大湘西区域发展规划与旅游研究进展

湖南大湘西区域发展规划与旅游研究进展【摘要】湖南大湘西地区是中国内陆地区的一个重要旅游目的地,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本文通过对该地区的概况、旅游资源、发展规划和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区域发展规划与旅游研究的最新进展。

研究发现,大湘西面临着发展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需要在保护环境和促进旅游业发展之间取得平衡。

未来,应该加强区域规划与管理,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建议政府和企业加大投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大湘西地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湖南大湘西区域、发展规划、旅游资源、研究进展、未来展望、发展挑战、发展机遇、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湖南大湘西地区位于湖南省西部,是湖南省最具特色的地域之一。

这一地区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文化传统而备受关注。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湖南大湘西地区正逐渐成为国内外游客争相前往的热门目的地。

尽管湖南大湘西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规划和发展方面仍存在一些挑战。

为了更好地挖掘和利用这些宝贵资源,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并持续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本文将重点探讨湖南大湘西地区的区域概况、旅游资源分析、发展规划、研究进展以及未来展望,旨在为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结合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将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推动湖南大湘西地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湖南大湘西地区是中国西南部的一个独特而美丽的地区,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历史而备受游客青睐。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湘西地区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对于该地区的旅游发展规划及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湖南大湘西地区的旅游发展规划和进展,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该地区的潜力和资源优势,为地方政府制定长远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旅游资源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可以为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提供策略性建议,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谈湘西凤凰古城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开发模式

谈湘西凤凰古城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开发模式

谈湘西凤凰古城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开发模式湘西凤凰古城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一片民族文化宝地,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如何将湘西凤凰古城的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开发出一种创意的商业模式,成为了当地政府和旅游从业者们关注的焦点。

一、湘西凤凰古城的民族文化资源湘西凤凰古城是中国传统土家族苗族聚居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这里的建筑、街道、民居等保存完好,能够完美展示出土家族的建筑特色和生活习俗。

此外,凤凰古城还有许多重要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如黄丝岩、古城墙、沱江风情带、壶陡风景区等,都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二、商业开发主题的确定在开发湘西凤凰古城的商业模式时,首先需要确定一个主题,以便在整体规划与市场定位上具有明确的方向。

考虑到凤凰古城的土家族苗族特色,可以将主题定为“探索土家苗族文化的神秘之旅”。

三、景点的商业化利用在湘西凤凰古城的景点商业化利用中,可以通过开设特色农家乐、手工艺品店、民族文化体验馆等形式,充分展示土家苗族的传统文化和风情。

游客可以在农家乐品尝地道的湘西特色美食,体验土家苗族的民俗节日,感受浓厚的少数民族风情。

手工艺品店则可以售卖当地手工艺品,如土家族的蜡染、苗族的银饰等,既能让游客购买到具有地方特色的纪念品,也能为当地手工艺人提供创收的机会。

而民族文化体验馆则可以设立各类展览,介绍土家苗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等内容,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湘西凤凰古城的民族文化。

四、主题活动的策划与推广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可以策划各种与土家苗族文化相关的主题活动。

比如,举办土家苗族传统婚礼表演、土家苗族传统音乐演奏会、苗族歌舞表演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给游客带来欢乐和震撼,也将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促使他们推荐给更多的亲朋好友。

此外,还可以在当地建设土家苗族文化艺术培训中心,组织各类专业培训和展览活动,为当地的文化艺术创作者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湘西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方法初探——以湖南凤凰塘头村芭蕉冲为例

湘西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方法初探——以湖南凤凰塘头村芭蕉冲为例

保护与管理 /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74湘西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方法初探——以湖南凤凰塘头村芭蕉冲为例田涵文(北京建筑大学,北京 100044)摘 要: 湘西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村落文化各具特色。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很多从村落中的传统文化渐渐式微。

文章以塘头村芭蕉冲为例,对村落的自然环境、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进行分析,依据芭蕉冲保护与发展规划,对芭蕉冲的保护与发展进行归纳,也希望对湘西地区其他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塘头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Primary Research on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Mode of T raditional Villages in Western Hunan——Taking Tangtou Village as an ExampleTIAN Hanwen(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Beijing 100044, China)Abstract: This article has been studied natural environment,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historical and environmental elements and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in Tangtou village. Take the planning for Tangtou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as an example, the points and suggestions are meant to be of some reference and help to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of in Western Hunan.Keywords: Tangtou village; traditional villages; conservation planning作者简介:田涵文(1991-),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建筑设计及理论。

湘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湘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湘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引言湘西地区作为湖南省的主要乡村旅游目的地,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湘西乡村旅游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旅游者需求的不断变化,湘西乡村旅游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分析湘西乡村旅游市场的现状、优势及瓶颈,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促进湘西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

市场分析1、旅游者需求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壮大,旅游者的需求日益多样化。

现代旅游者更加注重旅游体验的品质和深度,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更高的要求。

因此,湘西乡村旅游需要不断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水平,以满足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求。

2、竞争对手湖南省内及周边地区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众多,如张家界、凤凰古城等。

这些竞争对手在知名度、旅游资源和品牌形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给湘西乡村旅游带来了较大的竞争压力。

3、市场规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假制度的完善,国内旅游业发展迅速。

据统计,湖南省的旅游业年收入已突破千亿元。

然而,受制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等因素,湘西乡村旅游的市场规模仍有待进一步拓展。

优势分析1、旅游资源丰富湘西地区自然环境优美,拥有独特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此外,湘西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和传统手工艺等。

这些资源为湘西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2、地理位置优越湘西地区位于湖南省西部,与重庆市、贵州省接壤,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旅游线路资源。

此外,湘西地处长江中游地区,是连接东西部地区的重要通道,有利于吸引大量游客。

3、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近年来,湖南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例如,加大对湘西地区的资金投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产业升级等。

这些政策为湘西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瓶颈分析1、基础设施薄弱尽管湘西地区的交通条件较为便利,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如乡村旅游景点周边,还存在交通不发达、通讯信号覆盖不足等问题。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深度开发刍议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深度开发刍议
于 湘 西 州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相 对 落 后 ,又 是 少 数 民 族 聚 居 的 地 方 。其 社 会 资 源 呈 现 出 原 始 、淳 朴 的 氛 围 和 特 有 的 少 数 民
国 中部 地 区 与西 部 地 区 的交 界 区 ,具 有 承 东 启 西 的 区 位 优
势 :从 全 国 区 域 旅 游 网 络 看 ,湘 西 州 处 于 大 三 峡 旅 游 经 济
奇 河 幽 、萦 青 绕 白 如 入 仙 境 的 巨 幅 画 卷 ; 人 文 景 观 则 以 民 族 风情 为 主 ,包 括 土 家 族 、苗 族 的 建 筑 、 服 饰 、 饮 食 、劳 作 、节 庆 各 种 风 俗 习 惯 ,古 代 文 化 遗 址 、 名 人 生 活 故 址 和 革 命 遗 址 。 如 中 国 南 方 古 长 城 ( 称 “ 疆 长 城 ” , 溪 洲 又 苗 ) 铜 柱 , 王村 古 镇 ( 又称 “ 蓉 镇 ” , 黄 丝 桥 古 城 堡 。 沈 从 芙 )
旅 游 产 品指 旅 游 吸 引 物 、旅 游 交 通 、食 宿 服 务 设 施 和 设 备 等 向旅 游 者 提 供 所 需 产 品 和 服 务 的 总 和 ] ,是 旅 游 业
湘 西 州 的 旅 游 资 源 是 鬼 斧 神 工 的 大 自然 和 勤 劳 智 慧 的
湘 西人 民共 同作 用 的结 果 ,具 有 品 位 高 、分 布 广 、集 中 程 度 高 的 特点 。 其 主 要 类 型 如 下 : 自然 景 观 以 山地 地 貌 为 主 , 兼 有 水 文 景 观 ,森 林 景 观 。构 成 千 岩 竞 秀 、 万 壑 争 流 、洞
丽 优 美 、纯 朴 自然 、恢 宏 壮 观 、宜 人 清 爽 为 主 旋 律 。 上 述 的资 源 特 色 与优 势 所 在 ,是 吸 引 国 内 外 游 客 前 往 湘 西 旅 游

湘西古村落空心化问题研究--从景观设计学视角出发

湘西古村落空心化问题研究--从景观设计学视角出发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所提升,对环境的认识、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湘西古镇的景观环境存在建筑质量差、新建筑与村庄整体建筑风格不一致、耕地占用严重等问题。

景观改造是保护古镇的必然要求。

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生态景观设计是景观设计与生态设计的有机结合,是现代景观设计发展的主要趋势。

从这个角度讲,当空心化问题在古村落中变得越来越严重时,拆除旧村庄,重建新土地和翻新土地的方法不一定适合。

因为这些古老建筑或任何其他物质遗产体现了农业时代的文化,没有历史建筑的村庄将失去其传统文化载体的功能,所以在城市化快速推进和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加强对传统村庄的保护。

一、湘西古村落空心化的现状及原因湘西州,全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是湖南省唯一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

湘西州由1市7县组成,分别为吉首市、泸溪县、凤凰县、古丈县、花垣县、保靖县、永顺县和龙山县。

其地理位置大部分处于二三阶梯过渡带的武陵山脉,拥有人口264.95万。

湘西古村落面积大,保存完好,形式丰富,具有文化差异性和完善性。

(一)湘西古村落空心化的现状以舒家塘村为例,村落有277户,1912人。

其中有男性978人,女性834人,但村落一年内大多数时间男性都显然少于女性,整体呈现以妇女、儿童和老人为主的状态。

由于村落发展旅游业,妇女通常在家中从事与旅游有关的活动,很少外出打工,大多数成年男子离开村落去其他城市打工。

大多数房屋都是拆除原始旧房屋新建的,这严重损害了村落的历史建筑形式。

大量的空置和废弃房屋出现,整个村落出现了“内空”的聚落空心化问题。

由于地理位置封闭和经济落后,大量当地居民选择外出务工,这直接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二)湘西古村落空心化的原因自然条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落的形成和空间结构,是影响传统村落发展的重要因素。

影响传统村落演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环境变化、自然灾害和地形原貌。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发展规划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发展规划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发展规划1前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九五"期间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已初具产业规模。

科学编制旅游业发展规划,是关系到湘西州旅游业在新世纪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件重大事情。

编制湘西州旅游业发展规划,应站在新世纪的高度,体现新世纪、新体制、新形势特征;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和指导作用,增加决策的科学性。

本规划着重解决全洲旅游整体形象确定、旅游产业定位、旅游产品开发、产业结构战略性等调整问题,找准全洲旅游业发展突破口,实施旅游产业带动战略,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 旅游业发展趋势2.1 国际旅游业近半个世纪,国际旅游业发展速度很快,入境人数和旅游创汇一直呈上升趋势。

1960年6929.60万人次,创汇68.67亿美元;2001年全球旅游人数高达7亿人次,创汇4620.00亿美元,入境人数和创汇增长速度很快,旅游总产业已占全球经济12%以上,已成为超过石油、汽车业的第一大产业。

在已形成的五大国际旅游市场中,亚洲是新兴、朝气蓬勃的国际市场,在20世纪80年代,亚洲国际旅游市场开始升温,90年代后期,亚太地区国际旅游市场成为国际旅游市场发展最快的地区。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1世界旅游中心将向亚太地区转移。

2.2 中国旅游业中国旅游业近20年来发展速度很快,2000年增长速度为15.1%,增速为世界第一,在国际旅游市场所占份额达3.8%,位居第五。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入境国。

2.2.1入境旅游2000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达83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6%,增长速度为世界第一,居世界第七。

2002年,我过入境旅游人数达979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99%。

其中,外国人1343.95万人次,比山年增长19.71%;香港同胞6187.94万人次,增长5.65%;澳门同胞1892.88万人次,增长19.98%;台湾同胞366.06万人次,增长6.35%。

乡土聚落空间的演变与发展规律研究——以湘西州德夯村为例

乡土聚落空间的演变与发展规律研究——以湘西州德夯村为例

姚林志,吴以伦,李傲东,等.乡土聚落空间的演变与发展——以湘西州德夯村为例规律研究[J ].中南农业科技,2023,44(5):138-142.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武陵山脉腹地,整体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受制于地理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湘西州传统村落多位于山谷或山顶台地之上。

经过历史的不断演变,湘西州传统村落形成风格各异的空间组织形态。

湘西州传统村落空间多临水而建,沿着等高线合理组织村落空间。

吉首市矮寨镇德夯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丰富的历史文化与地理位置造就了其独特的聚落形态格局。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下,德夯村经历了从农业为主到旅游开发的产业转型升级过程。

在人地关系驱动的影响下,其乡土聚落空间也随着发生了改变。

人地关系是指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是基于一定生产和社会背景下的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的关系[1,2]。

人地关系随着时间发展动态变化,具体体现在3个方面,生产作用促进力、土地承载力和生产生活组织力[3,4],3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从农业扩张期(1986年前)、市场拓展期(1986—2001年)、旅游开发期(2001—2009年)、旅游成型期(2009—2022年)4个阶段分别阐述在人地关系驱动影响下德夯村聚落空间的演变过程,可为同类型旅游村落的空间形态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1德夯村的形成背景1.1德夯村的地理环境德夯村位于吉首市西北部(图1),地处武陵山脉中心腹地,海拔约300m ,有一条连通矮寨镇的公路通行,全村面积约3.8km 2,144户586人,是一个苗族聚居地,主要农作物有粮食、烟叶、蔬菜、油菜等。

21世纪后,德夯村开始培植名木花卉,但规模较小。

整个村落位于峡谷之中,四周皆为山脉环绕,地势外高内低,最高海拔700m ,最低海拔150m (图2)。

村落西北处由流沙瀑布形成的九龙潭水域是村落周边最大的水域。

当地植物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约92%。

关于雅阳塔头底古村落的调查报告

关于雅阳塔头底古村落的调查报告

关于雅阳塔头底古村落的调查报告雅阳塔头底古村落位于中国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雅阳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村落,也是湘西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

该村落依山傍水,环境幽静,民风淳朴,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建筑和石雕艺术品,被誉为“湘西固城第一古村”。

一、古村落的历史和地理环境雅阳塔头底村落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村内保存着大量明清时期的石雕、古建筑和木雕等文物。

村落地处永定区境内,地理位置优越,属湘西地区典型的丘陵地貌。

四周环山,绿树丛生,优美的自然风光使得村落成为游客们旅游观光的热门景点。

二、古村落的建筑和文物雅阳塔头底古村落建筑风格独特,以明清时期的传统建筑风格为主,主要建筑包括庙宇、祠堂、宅院等,村内保存了大量古色古香的建筑,其中尤以寺庙建筑和石雕最为引人注目。

村内的塔头山石雕保存完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被誉为“湘西石雕艺术的明珠”。

三、古村落的乡土民俗和民族风情雅阳塔头底古村落内保留着丰富的湘西乡土文化和民族风情,村内有着独特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如迎宾节、古戏会等,这些传统文化活动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古村落内的居民多为土家族和苗族,他们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民俗习惯,纯朴善良的民风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四、古村落的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随着旅游业的兴起,雅阳塔头底古村落也逐渐被外界瞩目,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加大了对古村落的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力度。

村内的旅游设施得到了加强和完善,道路畅通,环境卫生良好,提高了游客的接待水平,也为当地居民增加了旅游收入。

同时,古村落的文物保护工作也得到了加强,对古建筑和石雕等文物进行了修复和保护,加强了对古村落的保护力度,使得古村落得以得到持续的发展。

五、发展前景和建议雅阳塔头底古村落作为湘西地区古村落的代表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旅游资源价值,其发展前景广阔。

首先,需要进一步加强古村落的保护工作,加大对古建筑和文物的修复和保护力度,确保古村落的历史完整性和文物完好性。

湘西采风调研报告

湘西采风调研报告

湘西采风调研报告1. 引言湘西地区位于湖南省西部,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

湘西自然风光秀丽,人文历史底蕴深厚,吸引了众多文学艺术家和探险家前来采风调研。

本报告将对湘西地区进行综合调查研究,以探索当地独特的自然景观、民族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2. 自然景观湘西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

其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是湘西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以其独特的石峰、溶洞和岩石画而闻名世界。

此外,花垣河、石牛河等风景河流及橘子洲、乌蒙山等山岳景观也深受游客喜爱。

3. 民族文化湘西地区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其中以土家族、苗族和侗族为主。

这些民族有着独特的服饰、民间艺术和民俗活动,如土家锦鸡舞、苗族踩街和侗族木楼等。

此外,湘西的美食文化也非常丰富,土家酸菜鱼、苗家腊肉以及侗族腊鸡等都值得一尝。

4. 社会经济发展近年来,湘西地区的社会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旅游业成为湘西地区的支柱产业,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

同时,当地的农业、林业和畜牧业也在稳步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饮食、服饰、民间工艺品等民族文化产业也日益兴旺。

5. 存在问题然而,湘西地区发展仍然面临一些难题。

首先,旅游业发展不平衡,有些地区的旅游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其次,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不完善,制约了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最后,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失去,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下降。

6. 对策建议为了促进湘西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优化旅游资源布局,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 注重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开展相关的教育培训和文化活动。

- 引进新兴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7. 结论通过本次湘西采风调研,我们对湘西地区的自然景观、民族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湘西地区在旅游业、社会经济和民族文化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土家族传统村落生态性研究--以石堰坪村为例

土家族传统村落生态性研究--以石堰坪村为例

0 引言聚落、村落在过去和现在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人们在这里生存、发展,随着世界文明高速发展,它们又保留着自己的传统,不可替代、不容忽视。

中国传统村落的发展作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生态力量,影响着中国50%以上的人口生活。

土家族传统村落是土家族人生产生活的聚居地形式之一,承载了该民族的数千年历史文化。

其村落、聚落因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历程,在空间上表现出形态、类型和肌理等方面的多样性,它是外部特点与内部结构组合的产物。

同时,村落和聚落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因不同的文化、社会、自然条件的交错碰撞变化,引起其内部空间的多种变化。

研究土家族传统村落的生态性不仅是对其民族文化、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为如何在建设发展中保存其生态性打下基础。

■生态城市与环境土家族传统村落生态性研究*———以石堰坪村为例罗钏雯(天津大学,天津300072)摘要:中国传统村落的发展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生态力量,它们影响着中国50%以上的人口生活。

土家族传统村落是土家族人生产生活的聚居地形式之一,承载了该民族的数千年历史文化。

研究土家族传统村落的生态性不仅是对其民族文化、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为如何在建设发展中保存其生态性打下基础。

湖南张家界市永定区王家坪乡石堰坪村是一个典型的土家族传统村落,保存着良好的乡土文化、村落及建筑状态。

其生态性的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生态村建设科学的基础背景资料。

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研究传统村落,取其精华,为能源供给、生态技术引进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所需要改进、提高的方面给出了指导。

关键词:传统村落;土家族;石堰坪;生态村;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7237(2015)08-0060-04Ecology of Tujia Traditional Village in Southwest of Hunan :Take Shiyanping village as instanceLUO Chuan-wen(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China)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ountryside village in China isa considerable ecological power,which affects daily life of more than half Chinese people.The traditional village is one of the Tujia minority people ’s inhabitation forms,bearing along a thousand years of culture of this race.It is not only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culture,the techniques or the intangible heritage culture,but also a solid foundation forpreserving the ecology alo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s.Shiyanping,located in the Wangjiaping town,Yongding district of Zhangjiajie city,Hunan province in China,is a typical traditional Tujia minority country side,which preserves an excellent status of culture,planning and buildings.The research ofecology is scientific basic data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ustainable eco -village.In the way of traditional villag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using the advantages as the guidelineto improve the energy supply,introduction of eco-technolog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s,etc.Keywords :traditional village; Tujia minority; Shiyanping; eco-villag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建筑节能收稿日期:2015-01-27;修回日期:2015-07-3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中国生态村落中零排放建筑的MSA 方法研究———关于适用指南的综合策略》(51178296)2015年第8期(总第43卷第294期)doi :10.3969/j.issn.1673-7237.2015.08.0161 土家族原生态村落1.1 土家族及石堰坪村土家族,是我国古老的56个民族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西地区土家族古村落旅游开发路径研究作者:伍正刚来源:《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05期摘要:古村落开发是中国旅游发展的热点之一,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

湘西地区保留不少土家族古村落,永定区石堰坪和庙岗、龙山县惹巴拉、永顺县双凤和沅陵县桃坪界等五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目前湘西土家族古村落旅游开发中存在的开发与保护、开发与村民利益、开发与落后基础的三大矛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共享发展和创新发展的路径开发湘西土家族古村落旅游。

关键词:古村落;旅游开发;湘西地区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605(2016)05-0048-04湘西地区包括张家界市、湘西自治州、怀化市、邵阳市和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江永县,共39个县市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贫困人口集中区。

湘西地区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和白族等主要少数民族,其中,土家族是第一大少数民族。

土家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现在保留了不少古村落。

一、湘西地区土家族古村落基本情况目前,对古村落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界定。

朱晓明认为,古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村,保留了较大的历史沿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1]。

刘沛林认为,古村落是人类聚集、生产、生活和繁衍的最初形式,一直处于演进发展之中。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在一些演进缓慢的特定地域,仍有幸保存各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些村落,而且村落的环境、建筑、历史文脉、传统氛围均保存较好[2]P23-25。

从以上两位学者的定义可以看出,古村落要具备历史、环境、建筑风貌、人文、传统风俗等基本要素。

土家族古村落主要分布在张家界市、湘西自治州和怀化市。

本文所研究的古村落是已经和即将列入住建部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和国家民委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单的5个土家族村落,并根据旅游发展状态分为已开发、未开发和待开发三类(见表1)。

石堰坪、庙岗、桃坪界、惹巴拉和双凤5个土家族村落基本具备古村落的特点:一是拥有悠久的历史。

根据现有史料,石堰坪、庙岗、桃坪界这三个村在明清时期有人出任朝廷的重要官员。

得益于古代发达的水运,惹巴拉是清代沅江水系重要支流酉水河的重要码头。

双凤是湘西彭氏土司祭天的地方,历史可追溯到隋唐时代。

二是村落环境未变。

石堰坪位于山间盆地,很少受到旱涝等自然灾害,村址基本没有变动。

庙岗坐落在堡子界大山脚下,是张家界到沅陵的古代驿道上的重要驿站。

桃坪界位于海拔600多米的半山腰,依山而建。

惹巴拉位于酉水河岸,因经常受洪水威胁,多次往高处迁移。

双凤坐落于海拔800多米的山顶上,为历代彭氏土司祭天的地点,基本不变。

三是保存大量土家特色建筑。

石堰坪建筑群始建于清代,有吊脚楼182栋,建筑格局为多传统组合式原生态、原风貌的吊脚楼群体;庙岗现存的建筑群始建于明代,有吊脚楼60栋,布局紧凑、集中;桃坪界的建筑群从明朝延续下来,现存有100多栋,依山而建,共有九层,非常壮观;惹巴拉现在保存有明代建筑5栋,清代建筑58栋,民国时期建筑34栋,以及287栋具有特色的窖子屋,四合水屋,构成一个庞大的古建筑群;双凤保存下来的建筑有数十栋,有土司祠堂、摆手堂等特色鲜明的建筑。

四是继承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些村落保留和继承了土家织锦、土家摆手舞、毛古斯舞、土家梯玛、土家打镏子、土家“咚咚喹”、土家山歌、土家哭嫁歌、蓐草锣鼓、九子鞭、扬叉舞、层篓舞、铜铃舞、迎宾栏门、草龙灯、傩戏、太平歌、求雨、土地戏、渔鼓、三棒鼓、花灯、打三棋、打飞棒、跳房子、贺梁、开荒、土家糊仓、土家刺绣、斗鸟等传统农耕文化和非物物质文化,历史悠久,世代相传,人人都能参与,个个都能传唱。

五是继续发挥居住功能。

近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这些村落绝大多数劳动力外出务工,但是仍然有人留守,并能维持村落的正常运转。

二、湘西地区土家族古村落旅游开发存在的矛盾随着新型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面临很多困难和矛盾。

经过大量的调研,这5个村落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以下三个主要矛盾。

(一)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矛盾随着旅游开发的进行,古村落的保护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首先,是保护原有风貌与现代化改造的问题。

这5个村进行现代化改造或旅游开发的情况是:惹巴拉整村全部推倒重建,用水泥游道代替原来的石板路,用水泥桥替代原来的木质结构风雨桥,在村里修建游客接待中心和停车场,是“新”的古村落;石堰坪村修建了环村水泥路,对田园风光的整体效果有一定影响;庙岗处于未开发状态,只有4栋现代建筑,但是修建进村公路和新村部,对村庄的整体风貌造成一定的破坏,与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协调;双凤对村庄进行重新修缮,大部分保持原貌;桃坪界地处偏僻,基本上是原样。

随着旅游的深度开发,这个矛盾将更加突出。

其次,是保护古建筑与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的问题。

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村民为提高生产生活质量,很多人都想将老房子推倒,重新建设新的更适合现代的住房。

通过调研,这5个村都存在村民为改善生产生活或搞旅游接待而改造古建筑的现象,这种现象任由发展会对古村落保护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第三,是旅游开发与保护传统文化的问题。

一方面,部分村庄进行旅游开发后,几乎所有的人放弃传统的农业生产,家家户户搞旅游,不是开客栈,就是开餐馆,要不就卖东西,要不为游客表演节目,生产方式发生巨大转变,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也完全改变;另一方面,部分村庄搞旅游开发后,迎合游客口味的外来文化盛行,而传统的、本土的文化却被忽视,并逐渐消失。

一个完全商业化、现代化、无传统文化的村庄,就不能再算古村落。

(二)旅游开发与村民利益的矛盾通过调研,这5个村落在旅游开发中,存在两个方面与村民利益相冲突的问题。

第一,长期受益与短期利益的矛盾。

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投入大、期限长且收益率低,政府和民间资本较多考虑是的投资的长期回报。

相反,村民通过旅游发展可以短期内直接获取利益,往往注重短期利益。

因此村民急功近利式的旅游开发将产生严重的后果,会破坏整个开发规划,会对古村落的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第二,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矛盾。

古村落的旅游开发是一盘棋,需要统筹规划,整体开发。

但是在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村民的局部利益发生冲突,譬如:石堰坪村在旅游开发中,少数村民将原来的木质结构的房屋拆除,重新修建了水泥建筑的客栈;为节约成本和适应现代生活,有的村民在对住房进行修缮时,采用现代材料和工艺,破坏了古建筑的原貌等。

(三)旅游开发与农村落后基础的矛盾根据实地调研,这5个村落均位于贫穷落后地区,缺乏旅游开发的必要条件。

一是基础设施落后。

这5个村落普遍存在位置偏僻、交通落后、游客接待设施缺乏等问题,严重制约旅游的可进入性和便利性。

二是投资风险大。

落后地区的古村落旅游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投资期限长、资金周转慢、收益低、风险大。

政府的投资有限,民间资本不愿,本村资金有限,是制约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人才缺乏。

根据调查,这5个村的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的人勉强维持基本的农业生产。

发展旅游,缺乏大量的旅游服务人员和管理人才。

四是特色不突出。

目前,中国古村落旅游已经初步形成规模,古村落旅游逐渐兴起。

这5个村的旅游开发仍然走的是模仿道路,与其他成名古村落雷同,没有自身的特色。

五是知名度低。

这5个村落由于发现时间晚、开发程度低、宣传力度小等原因,在本地区可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名气很小。

三、湘西地区土家族古村落旅游开发路径湘西地区这5个土家族古村落,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采取以下的发展路径来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实现保护和发展的双赢。

(一)科学发展首先,通过旅游可进入性、便利性和可开发性分析,将5个村进行分类开发。

在可进入性方面:石堰坪和惹巴拉交通相对较好,在张家界和湘西两个游客集散中心2个小时交通圈内;庙岗和双凤交通一般,山路崎岖,离最近的旅游交通中心3小时车程;桃坪界交通落后,弯多路陡,自驾车到旅游交通中心需要4小时。

在便利性方面:石堰坪和惹巴拉现有的接待设施,已经能够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基本的旅游要素;庙岗和双凤可以为自助游和自驾游的旅行者提供简单的食宿条件;桃坪界还不能提供旅游的必要条件。

在可开发性方面:石堰坪和惹巴拉位于开阔地带,拥有可供旅游开发的大量土地;庙岗和双凤几乎没有多余的土地建设各种旅游接待设施;桃坪界的田地与村落融为一体,不能用作旅游开发。

因此,石堰坪和惹巴拉列入深度开发类,打造古村落旅游风景区;庙岗和双凤纳入小规模开发类,打造古村落旅游景点;桃坪界归为暂缓开发类,全面保护。

这5个村的开发分类及发展目标见表2。

其次,在最大限度保留古村落原有文化和风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旅游规划。

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不破坏古村落原有的风貌,比如:道路铺上与环境协调的青石板,水、电、气、通讯等设施入地或隐藏布置等;村民进行居室、厕所、卫生间、厨房、牲畜圈等生产生活设施现代化改造时,要采用原来古建筑的材料和工艺,尽量与古建筑协调一致;建设相关旅游设施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古村落原貌,例如:游客接待中心尽量远离村落的核心保护区;游道的设置与村落的地形地貌浑然一体;民宿、餐饮设施要统一、规范不影响古建筑原貌;村落进行旅游开发时,既保留和传承本地特色文化,又满足游客体验民俗文化的需要;旅游发展后,村落不要完全商业化,要尽量保持原貌。

(二)共享发展古村落旅游开发要最大限度的保护村民的利益,要让村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一方面,选择合适的开发模式,维护双方的合法合理权益。

在开发模式选择上:石堰坪一直以政府为主导进行开发,已经成形,建议继续坚持;庙岗是原生态的古村落,没有进行任何的开发,可以采取以市场为主导的模式;桃坪界是保留完好的古村落,因地理位置偏僻,以政府为主导进行旅游开发;惹巴拉和双凤两个村已经完成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政府市场并重的模式。

在权益维护上,政府要公平公正发挥关键的监管作用,维护当地村民和市场投资双方的合法合理权益。

另一方面,围绕旅游,建立合适的产业支撑。

这5个村进行旅游开发的同时,还要围绕旅游产业建立其他产业支撑,来防范旅游产业的风险。

这5个村要以农业或者手工业来支撑,不能荒废原来的传统产业。

土地平整和肥沃的古村落以农业为主,围绕旅游做好做粮食、蔬菜和肉类等种养殖业,譬如:石堰坪和惹巴拉;人多地少、位于高山的古村落以林业为主,围绕旅游开发水果种植和竹木工艺品等产业,例如:庙岗和双凤;位置偏僻、环境优美的古村落以服务业为主,围绕城里人发展医疗健康和养生养老产业,比如:桃坪界。

这5个村的旅游开发模式选择和产业支撑见表3。

(三)创新发展针对这5个古村落旅游开发先天不足、基础落后的问题,要在项目支持、投资环境、打造特色和市场营销方面进行创新,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旅游开发成功,村民受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