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莫里哀
莫里哀(Molière)的喜剧艺术特点体现
莫里哀(Molière)的喜剧艺术特点体现莫里哀(Molière)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戏剧家之一,他以其独特的喜剧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莫里哀的喜剧作品包含了大量的戏剧元素和文学技巧,表达了对社会伪善、虚伪和愚昧现象的批判,展现了他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力。
莫里哀的喜剧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实生活的反映莫里哀的喜剧作品主要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为素材,通过夸张、讽刺和幽默的手法,揭示出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和人性的弱点。
他善于观察人们的言行举止,将现实生活中的情节和人物塑造成戏剧形象,使观众在欢笑中思考社会问题,并对现实有所警醒。
二、角色的刻画莫里哀在喜剧中塑造了许多丰满的戏剧人物,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戏剧人物哈巴斯(Harlequin)和阿尔贝特(Alceste)。
哈巴斯是一个滑稽可笑的角色,他总是处于被人欺负的境地,但他又是一个乐观、机智和聪明的人物,通过他的表演,莫里哀成功地揭示了社会中的不公和压迫。
阿尔贝特是一个批判家和理想主义者,他对社会的虚伪和伪善现象充满了愤怒和不满,他的形象展示了莫里哀对社会的批判态度。
三、语言的运用莫里哀的喜剧作品中,语言是他最重要的艺术手段之一。
他善于运用幽默和讽刺的语言,通过对话和对白揭示角色的性格和思想,使观众在欢笑中思考社会问题。
他的语言流畅、机智,富有诗意,通过对语言的运用,莫里哀成功地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戏剧语言风格,成为法国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四、戏剧结构的安排莫里哀的喜剧作品的戏剧结构通常是基于情节的发展,通过引入冲突和转折,展示角色的性格和情感的变化,并最终达到戏剧冲突的高潮和解决的结果。
他善于运用戏剧技巧,如舞台设置、音乐和舞蹈等,使戏剧更加生动和有趣。
他还善于运用戏剧的节奏和节奏,通过剧情的起伏和高潮,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增强戏剧的吸引力。
莫里哀的喜剧艺术特点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他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人物的刻画,揭示了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和人性的弱点,使观众在欢笑中思考和反思。
保罗 莫里哀
人物经历
1
早年经历
2
才华初现
3
闻名世界
4
旅行公演
5
告别舞台
1925年3月4日,保罗·莫里哀诞生于法国南部马思圣街15号旧港尤波而附近。在四兄弟之中,他辈分最小。 他的父亲除服务于当时的邮局之外,也从事业余的音乐活动。4岁时,保罗·莫里哀开始弹奏钢琴;5岁时,他的 音乐才华受到家人的注意。10岁开始进入马赛国立音乐院研习4年正统音乐,并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
保罗·莫里哀旅行公演的足迹已经遍及全球五大洲,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的欢迎。
1984年他演奏了齐豫的《橄榄树》。
1985年再次赴台访问,带来了黄莺莺的《只有分离》。
1986年他为台湾乐迷写了一首创作曲《台北之歌》(Song For Taipei/Thinking Of You)。
1987年他推出三部不同主题的专集《小夜曲》(Serenade),《伊比利亚》(Iberia)、《长记我心》 (Remember)。
保罗 莫里哀
法国音乐家、指挥家
01 人物经历
03 外界评价
目录
02 主要作品
保罗·莫里哀(Paul Mauriat),法国轻音乐大师,世界著名三大轻音乐团之一的保罗·莫里哀轻音乐团的 创始人和首席指挥。
1925年3月4日出生于法国马赛一个热爱音乐的家庭中,4岁开始学习钢琴,10岁时进入马赛音乐学院学习钢 琴和作曲。由于对爵士音乐的热爱,莫里哀放弃了做钢琴家的愿望而投身于流行音乐。1944年19岁的保罗开始了 通俗乐队的指挥生涯。
关于莫里哀的名词解释中文
关于莫里哀的名词解释中文莫里哀是法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和戏剧家,被公认为"喜剧之王"。
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悲喜交织,对社会现实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和批判。
莫里哀的作品广泛流传,并对世界戏剧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首先,莫里哀是一位独具一格的喜剧大师。
他的作品以幽默、讽刺和戏剧性的描写出名,充满了智慧和机智。
他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深入观察,创作出了一系列精彩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哈皮·包餐厅》、《受苦者学校》等。
这些作品以轻松愉快的方式深入剖析了人们的欲望、虚荣和道德观念等问题,让观众在欢声笑语中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
其次,莫里哀是一位文学启蒙家。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为了给人们带来乐趣,更是一种对社会动态的关注和批判。
莫里哀通过喜剧的形式,传达了对社会不公、道德沦丧和权力滥用等问题的无声抗议。
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的讽刺和悲剧元素,使读者对社会的不公感到愤怒和悲伤,进而引发对改革和自由的思考。
莫里哀的作品还常常涉及对人性的探索。
他对人性的描绘既拙劣又真实,充满了对人性弱点和弊端的洞察。
他的角色形象中往往出现丑陋、贪婪和虚伪的特征,这些形象让观众看到了现实世界中的种种不足。
莫里哀用戏剧艺术的手法,暴露了人性的阴暗面,警示人们不要被表象所欺骗,要保持对真实的追求和批判精神。
此外,莫里哀的作品还体现了他对戏剧艺术的独到见解。
他对剧本的结构和对话的处理都具有创新意义。
他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喜剧结构,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使观众在笑声中深思。
同时,他对话的机智和幽默使他的作品更加生动活泼。
莫里哀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同时又融合了当时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使其作品具有普世的价值和影响力。
总而言之,莫里哀是一位伟大的戏剧家和作家,他的作品以其讽刺和戏剧性的特点,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现实的种种问题。
他对人性、社会和戏剧艺术的思考和洞察,使他的作品屹立于法国文学史上,成为经典。
11.第二节 莫里哀
第二节莫里哀一、生平与创作(一)生平莫里哀(1622-1673)是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喜剧的缔造者、古典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作家、法国历史上最卓越的戏剧家、人类历史上继莎士比亚之后的第二座戏剧高峰。
他的创作开了近代社会问题剧的先河。
莫里哀的原名让-巴狄斯特·波克兰,生于巴黎宫廷陈设商家庭,但他酷爱戏剧,放弃了“王家侍从”的特权和荣誉,选择了被视为“贱民”的“戏子”行业,组织“光耀剧团”,取艺名莫里哀。
莫里哀毕生从事喜剧活动:做演员、剧团领导人,并自己动手创作剧本。
几度负债入狱。
后得路易十四青睐,剧团长驻巴黎。
1673年2月17日,抱病演出《无病呻吟》,卸装后咯血而死。
教会不许葬在教堂公墓,四天后草草埋葬。
(二)创作概况莫里哀在2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共写下了三十三出戏剧。
他的整个创作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645年到1658年,为情节喜剧时期。
这一时期莫里哀的创作未脱离情节喜剧的俗套,内容大多是当时流行的多角恋爱、女扮男装、掉换襁褓、最后认亲等情节,但作者增加了一些现实生活的场面和民间生动的语言,使剧情轻快、风俗清新,显出高于同时同类作家的水平。
这一时期保存下来的剧本只有两部诗体喜剧《冒失鬼》和《爱情的怨气》。
第二阶段从1659年到1663年,是古典主义喜剧的开创时期。
这一时期莫里哀的创作体现出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对古典主义戏剧原则的初步运用。
他开始探讨爱情、婚姻、教育以及其他迫切的社会问题,用喜剧的形式表现当时的社会风俗人情。
主要作品有《可笑的女才子》、《丈夫学堂》和《太太学堂》。
《太太学堂》写年老的富翁阿尔诺耳弗为了有一个百依百顺的妻子,用钱买来小女孩阿涅丝,把她送进修道院按照他的理想妻子模式进行教育,阿涅丝长大后被从修道院接出来,却爱上了青年奥拉斯,并设法逃出了阿尔诺耳弗的家庭而与奥拉斯结合。
作品因涉及到教育、婚姻、家庭、宗教等社会问题而成了欧洲近代社会问题剧诞生的标志。
此剧的成功使莫里哀得到国王颁发的1000法郎的利弗尔年金,并荣获“优秀的喜剧诗人”称号。
法国作家莫里哀个人资料
法国作家莫里哀个人资料莫里哀是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同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莫里哀人物简介莫里哀(法语意为长春藤,1622年1月15日-1673年2月17日),法国喜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原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
莫里哀给后人留下了近三十部喜剧,代表作有《无病呻吟》《伪君子》《悭吝人》等,他还创立了芭蕾舞喜剧,是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同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
1673年,他在演完《无病呻吟》最后一幕时永远的倒下了,终年51岁。
莫里哀生平介绍1622年1月15日生于巴黎一个具有“王室侍从”身份的宫廷室内陈设商家庭。
1643年放弃世袭权利,与贝雅尔兄妹等朋友组成“光耀剧团”在巴黎演出。
1644年取艺名为莫里哀(法语意为长春藤)。
1645-1658年带领剧团在法国外省各地巡回演出1659年起,由于剧目受到国王路易十四的赏识,剧团开始长期在巴黎演出,此后的时期也是他创作的高潮期。
但由于长期劳累,莫里哀患上了严重的肺病。
1662年与比他小20岁的妻子结婚。
1673年2月17日他在身体非常不适的情况下,带病坚持表演自编剧目《无病呻吟》。
他在舞台上的种种虚弱表现被观众认为是切合剧目内容非常真实的表演,因而赢得了热烈的喝彩。
演出完毕后几个小时后,莫里哀与世长辞。
死亡1673年2月17日的晚上,法国巴黎剧院上演一部喜剧《无病呻吟》,担任主角的是作者本人─莫里哀。
开演前,他妻子恳切地劝他说:“你病得这样重,就不要登场了吧!”他回答说:“这有什么办法呢?假如一天不演出,那五十个可怜的兄弟又如何生活呢?”他忍着病痛参加了演出。
剧场里座无虚席。
莫里哀登场了,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剧中人“心病者”是一个挂着医生招牌的江湖骗子,没病装病,而扮演的人却真正有病,经常痛苦地皱眉咳嗽,观众还以为是莫里哀表演得逼真,就热烈地鼓掌喝彩。
法国音乐之神保罗·莫里哀的动人乐曲,传世经典(收藏!)
法国⾳乐之神保罗·莫⾥哀的动⼈乐曲,传世经典(收藏!)保罗·莫⾥哀(Paul Mauriat),法国轻⾳乐⼤师,世界著名三⼤轻⾳乐团之⼀的保罗·莫⾥哀轻⾳乐团的创始⼈和⾸席指挥,在世界上享有崇⾼的声誉,极富浪漫的风情,因⽽被誉为“情调⾳乐的使者”、“⼆次世界⼤战后的法国⾳乐之神”。
1925年3⽉4⽇,保罗出⽣于法国马赛⼀个热爱⾳乐的家庭中,4岁开始弹奏钢琴,10岁进⼊马赛⾳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
由于对爵⼠⾳乐的热爱,莫⾥哀放弃了做钢琴演奏家的愿望⽽投⾝于流⾏⾳乐。
1944年,保罗开始了通俗乐队的指挥⽣涯。
20世纪60年代后期,法国的⾳乐舞台在悄悄地进⾏⼀场⾰命,1965年保罗组织了以⾃⼰的名字命名的乐团。
1998年,保罗·莫⾥哀宣布正式告别演出舞台,并与乐团接班⼈Gies Gambus同台指挥。
2006年11⽉3⽇,保罗·莫⾥哀在法国的南部城市佩⽪尼昂去世,享年81岁。
(世界著名三⼤轻⾳乐团:法国保罗·莫⾥哀乐团、德国詹姆斯·拉斯特乐团、英国曼托⽡尼乐。
)保罗·莫⾥哀,新世纪⾳乐祖师,他的轻⾳乐没有古典乐的凝重,也没有流⾏曲的张扬,⽽是将⼆者融合得⾮常完美,历经岁⽉流逝⽽愈加醇厚、隽永。
当你听到那种独特、新鲜、浪漫的弦乐⾳响,明晰、活泼的节奏和铜管、打击乐器的⾳乐,就很容易分辨出这是保罗·莫⾥哀乐团演奏的轻⾳乐,正如这些动⼈的曲⼦……⼀、《Song For Anna》(献给安娜的歌)像春天的花⼀样摇曳美丽的⼀⾸曲⼦。
眼眸⾥绽放的是闪烁的柔情蜜意,跳动的乐符见证了时光的变幻。
舒缓优美的曲调,清新浪漫,明朗欢快,仿佛看见远⽅昏黄的窗台下,少⼥们在皎洁的⽉光下翩翩起舞。
⼆、《On Ne Vit Pas Sans Se Dire Adieu》(不说再见就不能相见)静谧的夜晚,⼼似琉璃,思绪万千,聆听柔美温暖的旋律,灵动的⾳符拨动着柔软的⼼弦。
莫里哀
作者用整整两幕戏,用一场场家庭争吵来为达尔杜弗的出场做铺垫, 别出心裁,“现存最伟大的最好的开场”(歌德)
达尔杜弗一出场,作者便用他与桃丽娜的一段对话和耍手帕的动作 揭穿了他的假正经,
接着通过他向女主人两次求欢剥下其伪善的外衣,
最后通过他蛮横执行“契约”,陷害奥尔贡的情节,进一步揭露其 凶恶本性。
他的作品,直接描绘现实,
好莫过于通过令人发笑的描绘,抨 击本世纪的恶习.
大都是讽刺喜剧,具有反
——给国王的第一份陈情表
贵族、反教会的战斗性, 对新兴资产阶级也进行温 和的嘲讽和批评。他对下 层人物的赞赏,表现了民 主性。当然,他也有迎合 宫廷趣味、趋向“中常之 道”的地方。
一本正经的教训,即使最尖锐,往 往不及讽刺有力量;规劝大多数人, 没有比描写他们的过失更见效的 了。把恶习变成人人的笑柄,对 恶习就是重大的打击。责备两句, 人容易受下去;可是人受不了揶 揄。人宁可做恶人也不要作滑稽 人。 ——《伪君子》序
(二)、《伪君子》
(《达尔杜弗,又名骗子》 Le Tartuffe ou
, l‘Imposteur 1664-1669)
首演后受到围攻禁演,莫里哀不屈不挠地斗争 了五年,三易其稿,向路易十四三上陈情表, 这才终于获准公演,立即轰动一时,获得极 大成功。
1、五幕诗体喜剧,取材于法国现实生活。 剧情见教材P.117
1673年2月17日,抱病演 出《没病找病》,卸装后咯血 而死。终年51岁。
2007年法国最卖座的年度大戏 ——《莫里哀情史》
年轻的莫里哀与朋友合作,共同经 营了一家剧院,开始了自己热爱的 戏剧生涯。1644年,剧院倒闭并且 负债累累(142镑),年轻的莫里哀 因为无力偿还如此巨大的债务,而 被送进了监狱。一年后,他被释放, 却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十三年 后,35岁的莫里哀重返巴黎。世人 很难想像在这十三年中,这个伟大 的法国剧作家的生活是怎样的。 故事集中于莫里哀在这十三年 与乔丹先生的关系。乔丹是一个十 分富裕的中产阶级,他非常喜欢戏 剧表演。在他痴迷于莫里哀戏剧中 的人物表演时,莫里哀也深深地被 乔丹的妻子——爱米尔所打动------
关于莫里哀的名词解释
关于莫里哀的名词解释莫里哀(Molière)是法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喜剧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不仅富有幽默与智慧,同时也暴露了社会现象的荒谬和人性的弱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几个与莫里哀相关的名词进行解释。
这些名词涵盖了莫里哀的作品、风格以及他在法国戏剧发展中的地位。
一、喜剧莫里哀的戏剧作品主要以喜剧形式为主。
喜剧是一种通过夸张、讽刺和幽默来揭示社会弊病和人性弱点的戏剧类型。
莫里哀以他生动的人物形象、巧妙的对白以及戏剧冲突为基础,让观众在欢笑中思考社会问题。
他的喜剧通常讽刺社会各个阶层的荒谬和虚伪,无论是贵族、神职人员还是中产阶级,都逃不过他锐利的目光。
莫里哀的喜剧成为了法国戏剧史上的瑰宝,对后世的戏剧创作影响深远。
二、人物类型莫里哀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类型。
比如,他经常以自命不凡的医生作为戏剧人物,这些医生常常自我吹嘘、滥用权力,并经常陷入荒谬的情境中。
通过这些人物,莫里哀嘲笑了当时医学界的虚伪和无能。
此外,莫里哀还经常刻画市侩的富商和狡猾的贵族,这些人物以追求金钱和权力为目标,他们的行为常常暴露了他们道德上的堕落与虚伪。
通过描绘这些人物,莫里哀揭露了当时法国社会的黑暗面,并向观众提出了对社会价值观的反思。
三、滑稽剧莫里哀的作品也被归类为滑稽剧。
滑稽剧是一种以滑稽和笑话为基础的喜剧形式。
莫里哀的滑稽剧以其激烈的动作、夸张的表演和丰富的幽默元素而著称。
他巧妙地运用了语言和身体语言来创造出令人发笑的情境,使观众大笑不已。
莫里哀的滑稽剧不仅仅是为了博取观众的笑声,更重要的是通过滑稽的形式来揭示社会问题。
他的滑稽剧在娱乐观众的同时,也教育了观众,让他们反思社会现象和人性的弱点。
四、莫里哀与古典剧院莫里哀的作品对于法国古典剧院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17世纪的法国,古典剧院是法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莫里哀则是古典喜剧在其中的重要代表。
古典剧院追求艺术的规范性和正统性,注重戏剧的结构和文学性。
11、莫里哀
阿巴贡:什么也没有!我偏要你滚出我的家。 阿箭:我是你儿子的仆人。我留在此处是他的命令。 阿巴贡:你要等人,什么地方不可以去,比如街上, 偏要在我家里等。别站在我的面前,像尸体一样, 硬梆梆,活像一根柱子;又瞧你那贼眼,眼睛溜得 四处转,还不就是伺机偷窃我的财富。我根本不需 要有一个小偷、一个坏人时刻跟踪我,凡是我所做 所为,明眼人都看在眼里,你不就是看中我的财富, 东瞧瞧西看看,伺机寻找偷什么样的东西。 阿箭:哇!你这种人!您还以为人家偷得走你的财 富吗?凡有东西的地方都上锁,并派人日夜守候, 管得严严实实,最高明的小偷也别想得逞。 阿巴贡:我愿意锁什么东西就锁什么东西,愿意派 人监管就监管,我做什么关你什么事,值得你为此 操心费脑,你说你这样做不是盯我的梢又是干什么 来着。 我担心他八成估计出我把钱藏于何处了。 四处散播谣言,说我家藏财富的不是你会是谁呢?
中期(1664-1668)
莫里哀戏剧创作的全盛时期,也是其与 教会和贵族反动势力斗争最激烈的时期,作 品具有强烈的民主倾向,主要代表作品有 《伪君子》、《堂·璜》、《恨世者》、 《悭吝人》和《乔治·唐丹》等。 《堂·璜》
《悭吝人》
人物表
阿巴贡——克莱昂特和艾丽丝的父亲、玛利雅的求婚者 克莱昂特—— 阿巴贡的儿子、玛利雅的情人 艾丽丝——阿巴贡的女儿、法赖尔的情人 法赖尔—— 昂色尔迈的儿子、艾丽丝的情人 玛利雅——克莱昂特的情人、阿巴贡的求婚对象 昂色尔迈——法赖尔和玛利雅的父亲 福罗希娜——老鸨 西蒙老板——掮客 雅克师傅——阿巴贡的厨师和马车夫 阿箭—— 克莱昂特的仆人 克罗德妈妈——阿巴贡的女佣人 荞麦秆儿、干鳕鱼——阿巴贡的跟班人员 警务人员和他的见习生 地点:巴黎
莫里哀的故事有哪些
莫里哀的故事有哪些莫里哀出生于法国巴黎,是纯正的法国人,是法国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
他的父亲是一位花钱购买了“国王侍从”身份的挂毯商和宫廷室陈设商,一直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以后能够继承父业,或者成为一位律师。
他将其送进贵族子弟的学校就读,购买了一张奥尔良大学法学硕士的文凭,可是莫里哀对于经商亦或是法律都没有兴趣,他深深地爱着戏剧事业。
然而,莫里哀的家庭并不同意他从事戏剧,于是,21岁的莫里哀离开了家,和同伴一起创建了一个“光耀剧团”演出。
剧团的演出并不成功,莫里哀背上了债务,剧团也倒闭了,他被拘留,一直到父亲将其保释才重新获得自由。
之后的莫里哀继续向着他的戏剧之梦而努力,他加入了另一个剧团,离开了巴黎,在法国的西南地区开始流浪。
流浪中,莫里哀熟悉了法国的社会,了解了法国民众的生活。
他学习了闹剧和“即兴喜剧”,为日后的喜剧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重回巴黎之后的莫里哀开始创作喜剧,并名声大燥。
他终于在他热爱的戏剧事业上获得了成功,他成为了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创造者。
莫里哀喜剧的艺术成就超越了古典主义悲剧,进而法国古典主义的代表。
首先,莫里哀的喜剧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
不像古典主义悲剧那样间接地反映现实。
莫里哀的喜剧是直接的,他直接描绘现实,在他看来,喜剧是一定要描绘当代风俗的。
莫里哀曾经有过十二年的流浪经历,而这流浪经历使他熟悉法国的社会,了解民众的生活,他对现实进行了广泛地观察,对人情世故也进行了深入地观察。
其次,莫里哀的喜剧中,有不少带有强烈的战斗精神,这是适应了当时的君主专制的需要的。
在艺术上,他对戏剧的形成进行了改造,创造了风俗喜剧和性格戏剧。
在他的创作中,一个人物不一定只有一种性格,在依照人的复杂性的基础上,他所创造的人物除了一种主性格之外,往往还伴随着其他的附属性格。
他所创造的喜剧还有着不少闹剧的成分,这也是那十二年的流浪生活中他学习到的东西。
他将闹剧融入喜剧之中,加上细致地心理刻画,闹剧的成分在他创作的喜剧当中成为了描绘人物的手法之一。
莫 里 哀
则。
出生富商家庭,10岁丧母。外 祖父常常带他看戏。
莫里哀酷爱戏剧,自愿放弃 继承权,21岁参加了剧团,取 艺名莫里哀。从当喜剧演员到 做剧团领导人,自己动手创作 剧本。
1673年2月17日,抱病演出《 没病找病》,卸装后咯血而死 。终年51岁。
他认为,戏是为看戏的人编演的,因而目的是要使他们 喜欢。
他主张作品要自然、合理,强调以社会效 果进行评价。
剧本在许多方面突破古典主义的陈规旧套, 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他的作品开古典主义喜剧之先河,极大影 响了喜剧乃至整个戏剧界的发展。
《伪君子》写伪装圣洁的教会骗子 答尔丢夫混进商人奥尔恭家,图谋 勾引其妻子并夺取其家财,最后真 相败露,锒镗入狱。
美学思想
艺术鉴赏的常识,并不是来自艺术法则,也不是来自亚里斯多 德和贺拉斯,而是来自直观快感。人们可以根据法则推导出并 无快感可言的鉴赏心得,也可轻而易举地从快感作出判断,莫 里哀主张后者。
整体评价:艺术逐渐走向成熟,融古典主义法则于创作中,研
究贵族教育、 爱情婚姻,社会现实性强。
系列作品:《可笑的女才子》贵族的矫揉造作和空虚无聊
《丈夫学堂》子女教育,人道主义与封建思想的 冲突,标志着从情节喜剧向风俗喜剧的转向
《太太学堂》婚姻、家庭、宗教问题,反对修道 院教育和封建夫权思想,争取恋爱自由的观点;标志着法国古典 主义喜剧的 形成,开创了欧洲近代社会问题剧的先河
莫里哀的声誉
莫里哀生前写剧讽刺宗教,得罪了教会。死后教会 不准他的遗体安葬在教会墓地。经莫里哀的妻子向国王 求情,准予安葬在公墓围墙外面的乱坟堆。他的坟墓被 教会挖掉。
莫里哀
达尔杜弗的伪善及典型意义
达尔杜弗是l 7世纪法国封建贵族和教会势力的化身,是一个假虔徒、伪 教士的典型。贪食贪睡贪财贪色是他的本性,上帝是他的工具,虚伪是 他的手腕。、达尔杜弗成了“伪善者”的同义语,他跨越国界,飞越时 空,是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 这一形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作品首先刻画了他表里不一的伪善性格。 他将自己装扮成虔诚教士,实际上却是贪食贪睡贪财贪色的恶棍。接着, 英里哀进一步揭露达尔杜弗伪装虔诚的罪恶用心。达尔杜弗觊觎奥尔贡 年轻的妻子,又施计让奥尔贡将儿子赶出家门,并立下字据,把全部家 产赠给他。至此,伪君子的罪恶用心昭然若揭。 最后,作者抽丝剥茧似 地揭露了达尔杜弗伪善的危害。恶行暴露后,他立刻露出了狰狞的本相, 利用法律,串通官府,要把奥尔贡一家赶出大门。他还到宫廷告发奥尔 贡私藏政治犯的秘密文件,企图置恩人于死地。 这一人物的行为向世人昭示了这种伪善不是孤立的个人,法律、宗教、 官府、官泛都与他有联系,都对他有利。伪善的社会孕育了这类伪善的 人。
《唐· 璜》
《唐· 璜》又名《石像的宴会》 主要内容:借一个西班牙的传说,揭露法国贵族的罪恶。 主人公唐· 璜是一个贵族恶少,但表面文雅潇洒,甚至还 有“自由思想”。这个登徒子勾引妇女,诱惑、变心、抛 弃使其太太艾尔维尔几乎心碎;他破坏一对青年农民夫妇 的幸福,还当着某村姑未婚夫的面向她大献殷勤;他也不 耐烦自己年迈的父亲,公然劝他早上西天,因为这样就可 免了听其讨厌的说教。唐璜无恶不作,最后终于在一个死 于其手的骑士的石像面前遭到雷击,陷入迸裂的大地。 《唐· 璜》人物性格复杂,情节发生的地点多次变换,并 不遵守三一律,是莫里哀剧作中独具一格的作品。
创作的第三阶段(1668-1673)
莫里哀
莫里哀
莫里哀(1622—1673)本 名巴蒂斯特-波克兰,是伟大的 喜剧家,法国古典主义最杰出 的代表。
他是一个独来独往的人,他的喜 剧接近悲剧,戏写得那样聪明, 没有人有胆量敢模仿他 。 ——歌德
一、生平与创作
1622年 生于巴黎一个具有“王室侍从”身份的宫廷室 内陈设商家庭,学过物理、数学、舞蹈、剑术、拉丁文, 并熟悉经济哲学。
艺术特色
1、成功的间接描写。 (在达尔杜弗未出场以前作者用各种手法勾 画出他的基本轮廓,使之人未露面,性格却 已呈现在观众面前。) 2、结构严谨,情节曲折, 层次分明。 (在 剧作中,将人物出现的 时间地点都巧妙安排, 使矛盾冲突更加尖锐集 中,结构严谨精巧。)
3、人物塑造集中夸张,具有高度概括性。 (作者充分运用对比夸张等手法,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 人物的性格。) 4、表现手法既严谨又灵活。 (作者颜歌遵循古典主义“三一律”法则,在有限的时 间和空间内展开情节,塑造人物,表达主题,充分地显 示了其高超的艺术技巧,还纳入了民间闹剧的艺术手法, 使剧作妙趣横生,富有生活气息。)
这一时期,莫里哀以嘲笑迂腐的社会风气揭开了自己新创作 的序幕。
主要问世的作品有《多情的医生》、《可笑的女才子》、《太 太学堂》等。 《太太学堂》是莫里哀的第一步大型喜剧,批判了修道院教 育和封建夫权思想,具有现实精神。
中期(第三阶段)
3、第三阶段(1664—1668) 是创作成熟期 出现了《伪君子》、《堂璜》、《恨世者》、《吝啬鬼》的 重要作品
二、创作 早期(第一、二阶段)
1、第一阶段(1646—1658) 创作初期,创作灵感鉴于以 下两点: 首先,外地所提供的 创作领域,同各层人物广泛 接触,了解他们的生活、风 俗习惯及可笑之处。 其次,研究其他剧团特 别是意大利人剧团的剧目和 演技。
法国文学家莫里哀简介
法国文学家莫里哀简介莫里哀莫里哀也叫让·巴蒂斯特·波克兰,法国的剧作家,著名的文学家,下面是本人为你收集整理的莫里哀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莫里哀生平简介莫里哀出生于1622年的1月15日,原名为让·巴蒂斯特·波克兰。
莫里哀的父亲是挂毯商和宫廷室陈设商,他用钱买来了“国王侍从”的身份,并希望莫里哀能够子承父业,或者称谓一位律师。
1635年,莫里哀被父亲送进了克莱蒙中学读书,这是一所贵族子弟的学校。
三年之后,莫里哀的父亲将“国王侍从”的身份过到了莫里哀的名下。
1639年,莫里哀中学毕业,他的父亲为他买了一张奥尔良大学的法学硕士文凭。
可是,莫里哀自小便不喜欢经商,也不想成为一位律师,他喜欢喜剧。
在莫里哀21岁的时候,他离开了家,和十几个青年一起组织了一个“光耀剧团”开始在巴黎演戏。
可惜演出失败了,莫里哀因此背上了债务,被拘押起来,在父亲的保释之下才得以出狱。
1644年,他将“莫里哀”作为自己的艺名,1645年,莫里哀组织的“光耀剧团”解散,离开了法国巴黎,跟着另一个剧团在法国的西南一带开始流浪,一流就流了十二年的浪。
在这十二年的流浪生涯中,莫里哀了解了法国人民的生活,熟悉了法国的社会,学习了人们喜爱的闹剧和意大利的“即兴喜剧”。
这十二年,莫里哀锻炼成了一个出色的戏剧活动家。
1652年之后,莫里哀成了剧团的负责人,并开始创作剧本。
他所创作的剧本深受民众的喜爱,还被邀请为路易十四演出,自此之后莫里哀便开始定居在巴黎。
后来,莫里哀为了维持剧团的开支而带病参加演出,在1673年2月17日的《无病呻吟》最后一幕落幕之后,莫里哀便咯血倒下,51岁的他当晚逝世。
莫里哀的作品莫里哀自1652年开始创作剧本。
1655年,他创作的诗体喜剧《冒失鬼》在里昂上演,第二年,他创作的诗体喜剧《爱情的埋怨》在贝济上演。
他所创作的这两个诗体喜剧,使得莫里哀的具体按受到观众的欢迎,随之升高的是剧团的声誉。
莫里哀(Molire)
当他的真面目被揭露后,欲把奥尔恭逐出家门, 甚至要置其于死地。他说:“王爷的利益就是我 头等重要的责任”,为此“朋友、妻子、母亲, 就是我自己也要牺牲的”。
揭露了宗教虚伪和丑恶 ,其矛头直指宗教特务组 织。答丢夫一词已成为伪善的同义语。
剧照
插图与剧照
Thank you!
莫里哀的后期创作(1 Pourceaugnac (1669)
普尔索雅克先生
The Magnificent Suitors (1670)
The Would-Be Gentleman (1670) Psyche (1671) Scapin’s Schemings (1671) A Pretentious Countess (1671) Learned Ladies (1672) The Hypochondriac, or The Imaginary Invalid (1673)
莫里哀(Moliè re)
Life
Born: in Paris onJanuary 15, 1622 Died: in Paris onFebruary 17, 1673 Pè Lachaise Cemetery re Period:1645-1673 Nationality:French Name: JeanBaptistePoquelin (让-巴蒂斯特波克兰) Pen name(艺名):Moliè re Occupation:Play writer, actor and stage manager Pè Lachaise Cemetery re 拉雪兹神甫公墓
玛丽雅娜 奥尔恭之女
《伪君子》人物关系介绍
剧情简介
莫里哀
伪善的行为1
迷惑奥尔恭的假虔诚和假仁慈: “每天他都到教堂来,和颜悦色地紧挨 着我,双膝着地跪在我前面;……他一 会儿长叹,一会儿闭目沉思,时时刻刻 必恭必敬地用嘴吻着地,每次当我走进 教堂,他必抢着走在我的前面,为的是 到门口把圣水递给我。……
伪善的行为2
……有时,我送点钱给他用,但是, 他每次都客气地退还我一部分。有时, 我一定不肯收回,他便当着我的面把钱 散布给穷人;……有一天他祷告时捉住 了一个跳蚤,事后一直埋怨自己不该生 那么大的气竟把它捏死。”
《吝啬鬼》 (1668)
主要人物 阿尔巴贡 老鳏夫,高利贷者
克莱昂特 阿尔巴贡之子
艾丽丝 阿尔巴贡之女 玛丽雅娜 克莱昂特的意中人
瓦赖尔 艾丽丝的意中人
昂赛尔默 瓦赖尔与玛丽雅娜的 父亲
阿尔巴贡形象
《吝啬鬼》 :吝啬鬼阿尔巴贡
《吝啬鬼》 (又译《悭吝人》)取 材古罗马喜剧《一坛黄金》,成功地塑 造了阿尔巴贡这个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 吝啬鬼形象。他的性格反映出法国早期 资产阶级的特征。
思考
1、《伪君子》的前两幕主人公不上场,这 是出于什么样的艺术构思? 2、《伪君子》着重写伪君子的失败,这对 刻画主人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思考
1、名词解释:三一律
2、古典主义文学艺术特征 3、分析达尔杜弗的形象。
伪君子:达尔杜弗
《伪君子》是莫里哀 最杰出的性格喜剧,莫 里哀在剧中全力塑造了 一个伪善者的典型形象 达尔杜弗。达尔杜弗个 性最突出的标志是欺骗 和伪装,这是他的主导 性格。
达尔杜弗肖像
①伪装的虔诚信徒
达尔杜弗深知通过宗教发财的奥妙, 看清了上流社会多有保守、顽固、愚蠢的善 男信女,掌握了他们以宗教虔诚为时髦的社 会心理,把自己打扮成虔诚的信士,靠着他 在贵族社会中养成的一套伪善手腕,用三分 做作,七分奉承的假虔诚骗取资产者奥尔恭 的信任。
欧洲最杰出的喜剧家莫里哀
欧洲最杰出的喜剧家莫里哀网摘莫里哀(1622-1673)是欧洲最杰出的喜剧家之一。
他是古典主义作家,但并不拘泥于古典主义法则。
他的喜剧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的特色,但也带有宫廷色彩。
他原名若望—巴蒂斯特·波克兰,莫里哀是他的艺名。
他出身于资产阶级,父亲是巴黎室内陈设商,供应宫廷陈设,买得“国王侍从”的称号。
莫里哀童年时代常随外祖父观看民间戏剧的演出。
上中学时,他学习了拉丁文。
传说他曾听过唯物主义哲学家伽桑狄讲学,人们以此解释他的喜剧中的自由思想。
他的父亲要他学法律,继承他的商业。
莫里哀既不想当律师,也不愿意当陈设商,决心以戏剧为终生事业。
1643年,他和一些青年戏剧爱好者一起组织“光耀剧团”。
他们没有演戏经验,没有自己的剧目。
剧团营业惨淡,负债累累。
莫里哀是剧团的对外负责人,被捕下狱。
靠他的父亲替他还债,他才出狱。
他和他的伙伴们一起到外省去。
1645-1658年,他们走遍法国。
他长期深入生活,经常和地方官绅打交道,并接触到社会下层。
1652年,他成为“光耀剧团”领导人。
他们的演剧艺术大大提高,他开始为剧团编写喜剧。
他在外省编写的剧本大部分已遗失,保留下来的只有《冒失鬼》(1653)和《情怨》(1656),是用意大利喜剧风格写成的。
1658年他回到巴黎,在卢佛宫演出他在外省编写的《多情的医生》,非常成功,路易十四要“光耀剧团”留在巴黎。
《可笑的女才子》(1659)是他回巴黎后编著的第一部剧本,嘲笑法国封建社会生活和贵族沙龙的所谓“典雅”的文学流派,指出这个流派歪曲自然,违背理性。
这部讽刺喜剧刺痛了自命风雅的贵族男女,一度被禁演。
由于路易十四的干预,禁令不久便解除了。
《丈夫学堂》(1661)和《太太学堂》(1662)标志着莫里哀创作的一个新阶段。
他从情节喜剧转向风俗喜剧。
他从人文主义观点出发,讨论了爱情、婚姻、教育以及其他社会问题。
《太太学堂》的艺术成就比《丈夫学堂》高。
《太太学堂》的主人公阿尔诺耳弗年老、富有,相信金钱万能,可以购买一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里哀(1622—1673) 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 奠基人。 生前被法兰西学士院 拒之门外,死后学士 院为他立的塑像上刻 着这样的话:“他的 光荣什么也不少,我 们的光荣却少了他”
太 阳 王 路 易 十 四
创作分期
第一阶段(在外省的12年)
作
《冒失鬼》、《情怨》
品
第二阶段(1659——1663),古 典主义喜剧的开创期
《,成熟 《伪君子》、《堂璜》、《恨世者》、 《吝啬鬼》 期
第四阶段(1668——1673)
《贵人迷》、《司卡班的诡计》、 《女博士》、《没病找病》
吝啬鬼
《伪君子》
又译《达尔杜弗》,莫里哀最优秀的喜剧。 1、争取演出权的斗争 2、人物: 达尔杜弗: 全剧的中心人物,在他身上集中概括了封 建贵族和教会势力的伪善本性。
陈惇:《欧洲古典喜剧的经典作品——莫 里哀的〈伪君子〉》,《外国文学研究》 2001年第1期。 鲁萌:《论达尔杜夫——兼论历史和心理 的辨证转化》,《外国文学研究》1984年 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