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问题解决的起点
以读促思,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初中数学阅读理解题教学策略探索
以读促思,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初中数学阅读理解题教学策略探索摘要:前苏联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育也是语言的教学。
”因此,数学阅读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之一,同时数学阅读又是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一道“二次函数应用题”为例,探索初中数学阅读理解题教学的基本策略,以读促思,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关键词:数学阅读问题解决能力高阶思维一、前言数学阅读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它需要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数学语言和符号,对数学知识的再加工,自我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
而数学教学实则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所有语言的学习又是以阅读为基础.[1]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开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数学阅读的一种重要考察形式是数学阅读理解题,在每年中考中,数学阅读理解题已成为必考题,但学生的得分率却非常低。
调查发现,学生面对数学阅读理解题,因为题目较长,信息量较大,普遍存在畏难心理,不懂得如何从冗长的题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部分学生甚至没有信心把题目读完,就轻言放弃.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不足,导致了不敢直接面对;另一方面,许多教师的教学仅仅停留在让学生识记、理解、应用等,属于低阶思维的层面,没有重视学生的分析、综合、问题解决能力、创造能力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而数学阅读恰恰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数学知识的教学,更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数学阅读,在数学阅读中进行分析、综合甚至是再创造。
二、例题呈现小李的活鱼批发店以44元/公斤的价格从港口买进一批2000公斤的某品种活鱼,在运输过程中,有部分鱼未能存活,小李发现,存活的鱼的重量与鱼的总重量比值为定值,如表一.由于市场调节,该品种活鱼的售价与日销售量之间有一定的变化规律,表二是近一段时间该批发店的销售记录。
(1)请计算运到的2000公斤鱼中活鱼的总重量;(2)按此市场调节的规律,①若该品种活鱼的售价定为52.5元/公斤,请估计日销售量,并说明理由;②考虑到该批发店的储存条件,小李打算8天内卖完这批鱼(只卖活鱼),且售价保持不变,求该批发店每日卖鱼可能达到的最大利润,并说明理由。
七年级月考重要知识点
七年级月考重要知识点七年级是初中学习的起点,对于学生们来说,月考是一个重要的考试,也是对学生们学习成果的检验。
在备考月考前,学生们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针对七年级月考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探讨。
语文语文是一个基础性课程,也是月考中的必考科目。
以下是七年级语文月考重要知识点:1. 汉字基础知识:包括笔画、笔顺、部首等。
2. 诗词鉴赏:要求学生对一定篇幅内的诗词进行鉴赏和理解,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3. 阅读理解:要求学生能够快速阅读文章,并进行理解和分析。
同时,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文章中的难点,如比喻、修辞等语言技巧。
4. 写作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写作,或者是对于现有的题目进行适当的改编。
数学数学是一个应用性课程,也是月考中的必考科目。
以下是七年级数学月考重要知识点:1. 小学数学基础:包括加减乘除、小数、分数、比例等基础知识。
2. 代数基础知识:学生需要掌握代数运算符号、方程式、整式等基本知识。
3. 几何基础知识:学生需要掌握点、线、面、角、平移等几何基本概念,并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统计与概率:学生需要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统计概念,并学会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英语英语是现代社会中必备的一门语言,也是月考中的必考科目。
以下是七年级英语月考重要知识点:1. 词汇量: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词汇量,能够准确理解和表达一些基本的英语单词。
2. 语法基础知识:学生需要掌握英语的基本语法知识,如时态、语态、主谓一致等。
3. 阅读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快速阅读英语文章,并进行理解和分析。
同时,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英语中的一些特殊结构和难点。
4. 写作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写出基本的英语短文,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写作。
综上所述,掌握七年级月考重要知识点对于学生的月考成绩至关重要。
在备考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需要多做练习和认真复习。
相信只要学生们认真备考,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月考成绩。
阅读理解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技巧
掌握 。为了扩大词汇量 , 学生在 日常学习中, 应该养成积累的习 惯, 将一些重要的单词及 时地归纳到生词本中 , 并定期复习 , 几经 反复 , 生词就会变得 比较熟悉了。 另外 , 考生还应该培养根据上下 文猜词的能力。猜词能力是学习语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 考纲 允许考试 中出现一定量的生词 。所以, 学生在平常阅读 中遇到生
可 采 用 比较 实用 的方法 做 题— — 有 目的 阅读 。在 阅读 时 , 首先 看
英阅读理解是对综合能力的测试 , 它考查的不仅仅是语言知 识, 还有学生的知识面。 通过对近几年的高考题进行分析 , 笔者发 现, 高考 阅读选材很广泛 , 内容涉及政治 、 历史 、 地理 、 文化 、 社会 风俗等。因此, 学生除了学好课本外 , 还应该多看一些报纸 、 杂志 和一些课外书籍 , 有意识地去积累知识 , 自己的视野。 扩大 尤其是 对于理科的学生 , 在现行文理分科的教育模式下 , 知识面显得更 为狭窄, 因此考生更应该 多看一些与政治 、 历史有关的知识 。 在阅 读 的时候 , 材和体裁要 广泛 , 题 这样才 能在高考阅读 中, 游刃有
余, 有备无患。
二 、 法 知识 不足 。 言 功底 薄 弱 语 语
题 目要求我们理解什么细节 ,然后迅速在文章里找出相应 的段
落、 句子或短语 , 认真理解 , 选出答案。 这样一来 , 既提高阅读的速 度, 又确保答案的准确率高。同时, 我们应该养成习惯 , 阅读文章
时把与答案相符 的句子或短语用横线标示出来 , 标号注上是哪一 题答案的相关句子 。这样我们在检查 时就不必重新阅读整篇文
词 也 尽量 不 要查 词 典 , 该 根据 文 章上 下 文去 猜 测词 义 。 而应
小学六年级阅读理解——某个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教师教案)
阅读理解——某个词在文中的含义辨别下列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问题”: A: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 B:故障、麻烦 C :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 D :关键、要点①重要的问题在于善于学习。
( )②这次考试共有十个问题。
( ) ③那辆车又出问题了。
( )④渔夫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 )(一)词的本义:词最初的意义,也叫“基本意义”。
汇:河流汇合在一起骄:自满,自高自大 劳:劳动,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
确定本义的方法: (1)查找工具书(2)组词法:用组词的方法猜读它的意义。
如:汇—汇合;骄—骄傲;劳—劳动 (3)对应互释法: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后句中小流—江海 古诗讲究对仗工整 跬步——千里 跬步:小步、半步。
(二)词的引申义:是从词的基本义发展起来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想联系的意义。
如:“顾”本义是回头,其他如:“照顾”、“关心”、“顾虑”等义项都是由它引申而来的,都是“顾”的引申义。
(三)词的比喻义: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而产生的新意。
如:庶竭驽钝.. 本义为劣马、刀刃不锋利。
这里比喻平庸的才能。
其中:庶:希望 竭:竭尽 出自《出师表》,诸葛亮自谦的话。
(四)词的象征义:象征:用具体事物表达抽象含义。
如:“春风又绿江蓝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月”,本义为月亮,这里象征思乡、思念亲人。
绿色:象征自然,和平,和谐,健康,希望。
花语:红色玫瑰——爱情 红色康乃馨——祝愿母亲健康长寿1、请分析某个词语的内涵?2、理解/品味句子中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3、结合文章分析某词有几层含义?4、某个词指的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5、某个加点词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含义:原义+语境义语境:上下文、具体的人物、时间、地点、场合、写作背景等。
1、辨析多义词:瞻前顾后,准确捕捉上下词、上下句甚至上下段的关键信息,以及提供词义、色彩、感情暗示的词。
2、理解指代词或指代内容,要理解词语前后语句的关系,确定指代对象的内容和范围。
五年级数学下册《问题解决》教案、教学设计
过程: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本组的解题思路和结果,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教师对各个小组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过程:教师布置课堂练习,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解题情况,及时发现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养学生面对问题时,勇于尝试、敢于挑战的精神,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听讲、主动提问、合作交流等。
4.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使他们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过程: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小猴子和香蕉的故事,小猴子遇到了一个难题:如何才能用最短的时间拿到离地面较高的香蕉?引导学生思考,小猴子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解决问题。
2.教学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分享,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教师适时给予评价和鼓励,为讲授新知做好铺垫。
2.教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过程:教师布置富有思考性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问题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际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第chapter页的习题1、2、3,要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注意以下方面:
1.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拓展思维。
中考数学复习《阅读理解问题》经典题型及测试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阅读理解问题》经典题型及测试题(含答案)阅读与理解阅读理解问题是通过阅读材料,理解其实质,揭示其方法规律从而解决新问题.既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又考查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这类题目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从模仿到创造的思维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该类问题一般是提供一定的材料或介绍一个概念或给出一种解法等,让考生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获得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用于解决后面的问题.基本思路是“阅读→分析→理解→解决问题”.类型一新概念学习型新概念学习型是指在题目中先构建一个新数学概念(或定义),然后再根据新概念提出要解决的相关问题.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新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解决这类问题:要求学生准确理解题目中所构建的新概念,将学习的新概念和已有的知识相结合,并进行运用.例1 (2017·枣庄) 我们知道,任意一个正整数n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分解:n=p ×q(p,q是正整数,且p≤q),在n的所有这种分解中,如果p,q两因数之差的绝对值最小,我们就称p×q是n的最佳分解.并规定:F(n)=.例如12可以分解成1×12,2×6或3×4,因为12﹣1>6﹣2>4﹣3,所以3×4是12的最佳分解,所以F(12)=.(1)如果一个正整数m是另外一个正整数n的平方,我们称正整数m是完全平方数.求证:对任意一个完全平方数m,总有F(m)=1;(2)如果一个两位正整数t,t=10x+y(1≤x≤y≤9,x,y为自然数),交换其个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得到的新数减去原来的两位正整数所得的差为36,那么我们称这个数t为“吉祥数”,求所有“吉祥数”;(3)在(2)所得“吉祥数”中,求F(t)的最大值.【分析】(1)对任意一个完全平方数m,设m=n2(n为正整数),找出m的最佳分解,确定出F(m)的值即可;(2)设交换t的个位上数与十位上的数得到的新数为t′,则t′=10y+x,根据“吉祥数”的定义确定出x与y的关系式,进而求出所求即可;(3)利用“吉祥数”的定义分别求出各自的值,进而确定出F(t)的最大值即可.【自主解答】解:(1)证明:对任意一个完全平方数m,设m=n2(n为正整数),∵|n﹣n|=0,∴n×n是m的最佳分解,∴对任意一个完全平方数m,总有F(m)==1;(2)设交换t的个位上数与十位上的数得到的新数为t′,则t′=10y+x,∵t是“吉祥数”,∴t′﹣t=(10y+x)﹣(10x+y)=9(y﹣x)=36,∴y=x+4,∵1≤x≤y≤9,x,y为自然数,∴满足“吉祥数”的有:15,26,37,48,59;(3)F(15)=,F(26)=,F(37)=,F(48)==,F(59)=,∵>>>>,∴所有“吉祥数”中,F(t)的最大值为.变式训练1.(2016·常德)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M(a,b),N(c,d),规定(a,b)⊕(c,d)=(a+c,b+d),则称点Q(a+c,b+d)为M,N的“和点”.若以坐标原点O 与任意两点及它们的“和点”为顶点能构成四边形,则称这个四边形为“和点四边形”.现有点A(2,5),B(-1,3),若以O,A,B,C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和点四边形”,则点C的坐标是 ______________2.(2016·荆州) 阅读:我们约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某点且平行于坐标轴或平行于两坐标轴夹角平分线的直线,叫该点的“特征线”.例如,点M(1,3)的特征线有:x=1,y=3,y=x+2,y=﹣x+4.问题与探究: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正方形OABC,点B在第一象限,A、C分别在x轴和y轴上,抛物线经过B、C两点,顶点D在正方形内部.(1)直接写出点D(m,n)所有的特征线;(2)若点D有一条特征线是y=x+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3)点P是AB边上除点A外的任意一点,连接OP,将△OAP沿着OP折叠,点A落在点A′的位置,当点A′在平行于坐标轴的D点的特征线上时,满足(2)中条件的抛物线向下平移多少距离,其顶点落在OP上?解:(1)∵点D(m,n),∴点D(m,n)的特征线是x=m,y=n,y=x+n﹣m,y=﹣x+m+n;(2)点D有一条特征线是y=x+1,∴n﹣m=1,∴n=m+1∵抛物线解析式为,∴y=(x﹣m)2+m+1,∵四边形OABC是正方形,且D点为正方形的对称轴,D(m,n),∴B(2m,2m),∴(2m﹣m)2+n=2m,将n=m+1带入得到m=2,n=3;∴D(2,3),∴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3(3)如图,当点A′在平行于y轴的D点的特征线时,根据题意可得,D(2,3),∴OA′=OA=4,OM=2,∴∠A′OM=60°,∴∠A′OP=∠AOP=30°,∴MN==,∴抛物线需要向下平移的距离=3﹣=.乳头,当点A′在平行于x轴的D点的特征线时,∵顶点落在OP上,∴A′与D重合,∴A′(2,3),设P(4,c)(c>0),由折叠有,PD=PA,∴=c,∴c=,∴P(4,)∴直线OP解析式为y=,∴N(2,),∴抛物线需要向下平移的距离=3﹣=,即:抛物线向下平移或距离,其顶点落在OP上.类型二新公式应用型新公式应用型是指通过对所给材料的阅读,从中获取新的数学公式、定理、运算法则或解题思路等,进而运用这些知识和已有知识解决题目中提出的数学问题.解决这类问题,一是要所运用的思想方法、数学公式、性质、运算法则或解题思路与阅读材料保持一致;二是要创造条件,准确、规范、灵活地解答.例2(2017•日照)阅读材料: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x0,y)到直线Ax+By+C=0的距离公式为:d=.(0,0)到直线4x+3y﹣3=0的距离.例如:求点P解:由直线4x+3y﹣3=0知,A=4,B=3,C=﹣3,(0,0)到直线4x+3y﹣3=0的距离为d==.∴点P根据以上材料,解决下列问题:问题1:点P(3,4)到直线y=﹣x+的距离为 4 ;1问题2:已知:⊙C是以点C(2,1)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C与直线y=﹣x+b相切,求实数b的值;问题3:如图,设点P为问题2中⊙C上的任意一点,点A,B为直线3x+4y+5=0上的两点,且AB=2,请求出S的最大值和最小值.△ABP【分析】(1)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就是即可;(2)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3)求出圆心C到直线3x+4y+5=0的距离,求出⊙C上点P到直线3x+4y+5=0的距离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即可解决问题.(3,4)到直线3x+4y﹣5=0的距离d=【自主解答】解:(1)点P1=4,故答案为4.(2)∵⊙C与直线y=﹣x+b相切,⊙C的半径为1,∴C(2,1)到直线3x+4y﹣4b=0的距离d=1,∴=1, 解得b=或.(3)点C (2,1)到直线3x+4y+5=0的距离d==3, ∴⊙C 上点P 到直线3x+4y+5=0的距离的最大值为4,最小值为2,∴S △ABP 的最大值=×2×4=4,S △ABP 的最小值=×2×2=2.变式训练3.一般地,如果在一次实验中,结果落在区域D 中每一个点都是等可能的,用A 表示“实验结果落在D 中的某个小区域M 中”这个事件,那么事件A 发生的概率P(A)= .如图,现在等边△ABC 内射入一个点,则该点落在△ABC 内切圆中的概率是____ .4.(2016·随州)如图1,PT 与⊙O 1相切于点T ,PB 与⊙O 1相交于A ,B 两点,可证明△PTA ∽△PBT ,从而有PT 2=PA ·PB .请应用以上结论解决下列问题:如图2,PAB ,PCD 分别与⊙O 2相交于A ,B ,C ,D 四点,已知PA =2,PB =7,PC=3,则CD =______.类型三 新方法应用型新方法应用型是指通过对所给材料的阅读,从中获取新的思想、方法或解题途径,进而运用这些知识和已有的知识解决题目中提出的问题.例3 (2017·毕节)D M 93 35)观察下列运算过程:计算:1+2+22+ (210)解:设S=1+2+22+…+210,①①×2得2S=2+22+23+…+211,②②﹣①得S=211﹣1.所以,1+2+22+…+210=211﹣1运用上面的计算方法计算:1+3+32+…+32017= .【分析】令s=1+3+32+33+…+32017,然后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3,接下来,依据材料中的方程进行计算即可.【自主解答】解:令s=1+3+32+33+…+32017等式两边同时乘以3得:3s=3+32+33+…+32018两式相减得:2s=32018﹣1,∴s=,故答案为:.变式训练5、仔细阅读下面例题,解答问题:例题:已知二次三项式x2-4x+m有一个因式是(x+3),求另一个因式以及m的值.设另一个因式为(x+n),得x2-4x+m=(x+3)(x+n),则x2-4x+m=x2+(n+3)x+3n ∴n+3=-4m=3n 解得:n=-7,m=-21∴另一个因式为(x-7),m的值为-21.问题:(1)若二次三项式x2-5x+6可分解为(x-2)(x+a),则a=______;(2)若二次三项式2x2+bx-5可分解为(2x-1)(x+5),则b=______;(3)仿照以上方法解答下面问题:已知二次三项式2x2+5x-k有一个因式是(2x-3),求另一个因式以及k的值.解:(1)∵(x-2)(x+a)=x2+(a-2)x-2a=x2-5x+6,∴a-2=-5,解得:a=-3;(2)∵(2x-1)(x+5)=2x2+9x-5=2x2+bx-5,∴b=9;(3)设另一个因式为(x+n),得2x2+5x-k=(2x-3)(x+n)=2x2+(2n-3)x-3n,则2n-3=5,k=3n,解得:n=4,k=12,故另一个因式为(x+4),k 的值为12.故答案为:(1)-3;(2分)(2)9;(2分)(3)另一个因式是x+4,k=12(6分). 6、(2015遂宁)阅读下列材料,并用相关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计算:11111111111111(1)()(1)()23423452345234---⨯+++-----⨯++. 令111234t ++=,则 原式=11(1)()(1)55t t t t -+--- =22114555t t t t t +---+ =15 问题:(1)计算1111111111111111111(1...)(...)(1...)(...)2342014234520152345201420152342014-----⨯+++++--------⨯++++。
问题表征 解题真正起点
问题表征解题真正的起点表征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又是被加工的客体。
同一事物,其表征的方式不同,对它的加工也各不相同。
表征是问题解决的中心环节,因此在数学问题解决的学习过程中,应充分向学生展示如何来表征问题,让学生学会准确理解问题的本质特征,从而确定问题解决的路径、策略和方法。
1.问题表征的意义问题表征是指解题者通过审题,将外部信息转化为内部信息,从而形成问题空间,包括明确问题的给定条件、目标和允许的操作。
简单地说,问题表征即解题者审题并对题意深刻理解的过程。
美国数学教育思想家波利亚风靡全球的代表作《怎样解题表》中的前两个阶段,一是弄清问题,二是了解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实质上就是引导我们如何形成问题的表征。
因此,问题表征作为解题过程的起点,在后两阶段的实施解题计划与回顾反思中起决定性的基础作用。
为此本文通过研究问题表征对解题思路和心理机制的影响,并梳理影响问题表征的因素,旨在进一步明确解题的方向、思维和空间,更好地实现解题的目标。
2.问题表征对解题思路的影响问题表征包括明确问题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和允许的操作,此时需要知识的关系与观念表征作为甚础,同时受元认知监控的作用。
案例1.等差数列{a n}的前m项的和为30, 前2m项的和为100, 则前3m项的和为( )(a)130 (b)170 (c)210 (d)260思路1:构建关于首项a1和公差d的方程组来求解。
思路2:根据s m、s2m―s m、s3m―s2m成等差数列,构建方程。
思路3:取特殊值m=1,则a1=s1=30,a2=70,a3=110,于是s3m=a1+a2+a3=210,故选c。
反思:思路1涉及等差数列的基本运算,问题表征的是“基本量”的知识;思路2要熟知等差数列的特性,问题表征的是基本性质;思路3运用了特殊化思想使问题迅速解决,问题表征的是思想方法。
案例2.可以用多少种方式(计入顺序)把6表示成3个正整数的和?思路1:6=1+1+4=1+4+1=4+1+1=1+2+3=1+3+2=2+1+3=2+3+1=3+1+2=3+2+1=2 +2+2思路2:6=1+1+1+1+1+1,把6表示成3个正整数之和,就是让5个加号中的二个相加,而保留三个加号不进行计算,答案为c25=10。
技巧大揭秘如何在阅读理解中找到线索
技巧大揭秘如何在阅读理解中找到线索技巧大揭秘:如何在阅读理解中找到线索阅读理解是学习和考试中非常常见的一种任务,对于许多人来说,寻找并理解文章中的线索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然而,通过掌握一些技巧,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在阅读理解中找到线索,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将揭示一些实用的技巧,帮助你在阅读理解中找到关键线索。
1. 仔细阅读题目在开始阅读文章之前,你需要仔细阅读题目。
题目通常会提供关键词或关键信息,这是在文章中寻找线索的重要起点。
例如,题目可能会问:“文章主要讨论了哪些因素?”或者“文章中提到的实例是什么?”这些问题会引导你向特定的方向寻找线索。
2. 划重点在阅读文章时,划重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当你读到重要内容时,可以使用颜色笔或标记器来划出关键词、短语或句子。
这样可以提高你对文章的注意力,并帮助你在之后回答问题时更快地找到答案。
3. 留意转折词和关联词转折词和关联词在文章中起到连接句子和段落的作用,也是寻找线索的重要线索。
常见的转折词包括“但是”、“然而”、“虽然”等,而关联词则包括“因此”、“由此可见”、“例如”等。
当你遇到这些词语时,要特别留意,因为它们通常会提供对问题的答案或关键细节。
4. 分析段落结构阅读理解的文章通常是由多个段落组成的。
每个段落可能会讨论一个独立的主题或观点。
通过分析段落结构,你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观点,并找到与问题相关的线索。
5. 注意观点和态度在阅读理解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是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注意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观点和态度,你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背景和意图,进而找到与问题相关的线索。
6. 精读关键句文章中的关键句对于理解和解答问题非常重要。
关键句通常会提供对问题的答案,或者提供相关细节和信息。
在阅读过程中,要将重点放在关键句上,仔细理解其含义和作用。
7. 利用上下文推测词义在阅读理解中,你可能会遇到一些生词或陌生词汇。
但是,通过利用上下文中提供的线索,你可以推测出这些词的含义。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含答案)第二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课内阅读。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
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终于"一词说明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揭开——( ) 模仿——( ) 清楚——( )3.“秘密”指的是什么?用“"在文中画出来。
4.蝙蝠发出的,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传到蝙蝠,蝙蝠就。
雷达通过发出的,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______________阅读。
在电脑上“种”蔬菜从古至今,人类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地在田间耕作。
然而今天,科学家们已能在电脑上“播种”了。
你看,随着科学家的操作,电脑屏幕上出现了一棵破土而出的小麦苗,小麦苗渐渐长大,叶子展开、开花、抽穗,然后结出颗粒饱满的种子。
他们在电脑上“种出"了小麦。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是科学家在利用高智能的电脑,对农作物的生长过程进行模拟。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们知道,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比较长,影响生长的因素很多,自然环境、气候、虫害,甚至农作物自身的因素等,都会影响农作物果实的好坏和产量的高低。
以前,人们对农作物的研究都是在田间或实验室内进行的,方法陈旧,而且花的时间又很长。
在电脑上模拟农作物的生长过程,目前,最主要的目的是更好地“种出”蔬菜。
如,为了在电脑上“种出"优质的番茄,科学家制作了番茄生长的全过程画面。
他们用电脑模拟番茄植物的分枝模式,研究番茄的枝条长在主干的哪个位置,叶片在哪里长出,番茄的果实才能长得更好。
语文阅读理解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语文阅读理解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随着国家对语文教育的重视,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当前教育的热点话题。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学生阅读理解的常见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提高学生成绩和能力。
一、阅读理解能力不够语文阅读理解是语文学科中的重要考察点,也是考生在高考中拿高分的重要途径。
然而,很多学生在阅读理解时常常出现“不懂”、“理解力不够”的问题。
如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呢?首先,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积极地读书、读报、看电影,多媒体资源的开发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文字进行接触,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
其次,我们需要多做阅读训练,特别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原文,最好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书籍、文章进行阅读训练。
同时,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深度,多从文章的立意、语言、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理解、表达能力不平衡在阅读方面,我们有的学生多为“呆读型”,即只会被动地读、理解字面意思,而忽略了文章的整体意图和作者的立意;有的学生则有口吃、表达不流畅等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查找原因,尽早解决。
针对呆读型的学生,我们要从促进学生的思维跨越、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入手。
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同题材、异形式的文章,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提取、归纳文本中的信息,进而慢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针对表达不流畅的学生,则需注重口语表达的训练,此外可以增加口头表达机会,如组织讨论、研究活动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分析文章能力不够阅读理解不仅仅是对读物内容的理解,还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分析文章的框架、语言特点及文字运用等方面,发现蕴含在文章中的深层次信息。
因此,提高学生对文章的分析能力,对于其发展独立思考,提高学科水平和能力均有极大的帮助。
我们需要针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合理设置语文阅读理解课次,多安排一些文本实物分析的课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知识,提高对文章结构、语言的分析能力。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含答案)第一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阅读。
小海马为什么是父亲生的温暖的海底,尤其是浅海海底,分外光明灿烂。
那里有胜过陆地森林草原的海底植物,有嬉游其间形形色色的动物。
海马就生活在这里。
这种体长只有10厘米左右的奇特鱼类,其头形似马头,故称它为“海马"。
海马尾部很长,由多节组成,并能灵活曲伸,用尾弹跳。
它的背鳍(qí)像一面锦扇,经常摇动着维持平衡(héng),做直立游泳,动作优美活泼。
海马不仅外形特殊,繁殖(fán zhí)习性也很特别。
因为浅海情况十分复杂而凶险,刚产下的大批动物卵子,大多成为动物互相争食的佳肴(yáo)。
例如,鳕鱼一次产卵竟达千万粒,真正能变成幼鱼的卵可能还不到百分之一。
海马是浅海的老住户,为了更好地保护下一代,它们想出了巧妙的办法。
雌(cí)海马将卵子产在雄海马的育儿袋里,雄性负责给这些卵子受精。
雄海马会一直把受精卵放在育儿袋里,这样,就容易保证全部的受精卵都发育成小海马。
1.海马生活在()A.浅海海滩B.浅海海底C.海面上D.深海里2.海马是一种奇特的鱼类,它不但外形特殊,还“奇”在()A.生活环境特别B.卵子被很多动物互相争食C.繁殖习性很特别D.一次产卵数量很多3.第2段以鳕鱼为例,说明了()A.浅海区域的海底很温暖B.浅海很适合动物生存C.鳕鱼一次产卵数量极多D.浅海情况十分复杂而凶险4.雌海马将卵产在雄海马的育儿袋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课内阅读。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
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阅读理解难题
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阅读理解难题阅读理解问题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可能是令人困惑的难题。
然而,通过采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和策略,我们可以克服这一挑战,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技巧,帮助你解决阅读理解难题。
一、审题准确在开始阅读理解之前,先仔细阅读题目,确保对题目的要求和限制有清晰的理解。
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和问题类型,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找到相关信息。
二、排除干扰项阅读理解题目通常会附带多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我们需要学会排除干扰项,集中精力寻找正确答案。
通过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和比较,将注意力集中在与题目相关的信息上,可以更轻松地找到正确答案。
三、找出关键句在阅读文章时,要学会捕捉关键句子。
关键句通常包含题目中的关键词或和问题有直接关联的信息。
通过找出关键句,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从而更容易回答问题。
四、注重上下文理解整篇文章的上下文很重要。
有时,答案可能没有明确地出现在特定的句子中,而是需要通过对上下文的理解和推断来得出。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整个文章的语境,推敲作者的意图和观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并回答问题。
五、多做练习练习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方法。
通过多做练习题,我们可以熟悉各种题型,培养出对文章的敏锐观察力和理解能力。
定期做模拟试题和真题,不断调整学习策略,寻找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可以提高解决阅读理解难题的效率。
六、积累词汇量词汇是理解文章和回答问题的基础。
通过积累词汇量,我们可以更轻松地理解文章,准确地理解问题。
记忆常见的词汇和短语,了解其含义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阅读理解难题。
七、分段阅读长篇的阅读文章可能会让我们感到困惑和压力。
为了更好地理解,可以将文章划分为若干段落,分段阅读。
这样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组织信息和理解文章的结构,从而更容易回答问题。
总结起来,阅读理解难题并不是无法解决的难题。
通过审题准确、排除干扰项、找出关键句、注重上下文、多做练习、积累词汇量和分段阅读等方法,我们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应对难题。
英语问题解决类文阅读
英语问题解决类文阅读英文回答:Problem-Solving through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English.Reading comprehension is a fundamental skill that enables us to extract information, understand ideas, and draw conclusions from written texts. In problem-solv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understanding the problem statement, identifying relevant information,and developing a solution. Here are some key strategies for problem-solving through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English:1. Active Reading: Engage with the text by highlighting, underlining, and annotating important information. This helps you identify the main points and supporting details.2. Identify Keywords: Pay attention to key terms and phrases that signal important concepts or relationships.These words can help you understand the structure of thetext and its main arguments.3. Infer Meaning: Understand the implied or unstated information in the text. This requires making conne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text and using your own background knowledge.4. Summarize and Paraphrase: Condense the main ideas of the text in your own words. This helps you clarify your understanding and identify the most important points.5. Application: Relate the information in the text to the problem you are trying to solve. Identify the relevant facts and ideas that can help you develop a solution.中文回答:英语阅读理解中的问题解决。
培养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阅读策略与解题思路
培养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阅读策略与解题思路随着学生年级的升级,阅读能力和解题思维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变得尤为重要。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阅读策略和解题思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培养小学五年级学生阅读策略与解题思路的方法,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阅读策略1. 预测和推测:在读一篇文章之前,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标题、图片、字体、段落结构等来预测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猜测词义、揣测事件发展等,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2. 寻找关键词和主旨句:学生在阅读时应该注意寻找文章中的关键词和主旨句。
关键词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重点信息,主旨句则可以帮助他们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
3. 标注和总结: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用符号或者关键词标注重要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话总结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并且方便之后复习和回顾。
4. 提问和回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提出问题,然后寻找答案。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思考文章的深层次含义,并且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5. 多种阅读材料: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阅读能力,老师可以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如故事书、科普文章、报纸、诗歌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二、解题思路1. 仔细阅读题目和选项:在解题之前,学生要仔细阅读题目和选项。
有时候,题目中的关键词和选项中的关键词可以给出解题的线索。
2. 分析问题类型:学生可以根据题目的要求和选项的特点来分析问题类型,如找出主题、推理、细节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问题,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3. 多角度思考: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有时候,换一种思路就能得到不同的答案。
4. 双重确认:学生在选择答案前,应该双重确认答案的正确性。
可以通过再次阅读题目和选项,排除错误选项,确保选择的答案是正确的。
语文阅读理解开放题型5步解题,2个问法和2个重点!
语文阅读理解开放题型5步解题,2个问法和2个重点!开放式阅读理解,是指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读物,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己思考,提出问题,完成题目,解答问题,说明其知识背景,运用知识原理综合练习技能,培养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做问题的任务,从而掌握语言的主要实践。
它是语言的独特的练习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宽学习吸收的压力,减轻学生的负担,尤其是有利于语言技能和思维技能的发展。
二、解题的五个步骤:1、仔细阅读课文:首先,要快速浏览读物,了解读物的基本情况,以抓住读物主要内容线索,然后再竭力仔细阅读,将文章按它的内容、结构、词义及语法等分析清楚,从读物中掌握文章中间接提示的内容,这样才能有效地做好开放式阅读理解。
2、积极思考:根据读物中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联想比较,抓住文章重难点,从读物中推断,抓住细节提示,在读物中提出问题,根据问题认真思考,勤求解答问题,这样可以有效的做好开放式阅读理解任务,以及吃透读物的要点,此外,在读物中要抓住主旨大意,把握文章结构,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课文中的问题。
3、归纳填空:在读物中,要整理自己的思路,把文章中的每个段落按顺序进行归纳,然后分析和总结,把关键的词语等填到空格中,这样可以使思想更加清晰,可以帮助学生记住读物重点内容,准确地掌握读物中的要点。
4、抓住关键句:学生需要把握文章重点,细节部分,抓住文章中关键句,结合关键句,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为面对开放式阅读理解的能力。
5、诊断问题:在做开放式阅读理解训练时,要及时诊断自己的思路和答案,不仅要把握文章的关键,而且还要把握文章的细节,及时诊断自己对题目的理解,以及知识的掌握是否准确,这样可以保证解答问题的准确性。
三、两个问法:1、基础问题法:在完成开放式阅读理解时,要训练学生养成把握文章主题,能够发现细节和特殊信息,并及时问出相关问题。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深入了解,这个问题法在学生分析思考文章内容时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作用有哪些类型
阅读理解的分类及其作用引言阅读理解是人类获取知识、理解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人们通过阅读理解,能够理解文本中的信息、逻辑关系以及作者的观点,从而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应用获取的知识。
本文就阅读理解的分类及其不同类型的作用进行探讨。
1. 事实性阅读理解事实性阅读理解主要侧重于理解文本中的事实描述。
它要求读者根据文中所给的信息,通过准确而清晰的理解,回答有关事实细节的问题。
事实性阅读理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信息获取能力:通过阅读理解,人们可以更加准确地获取到文本中所传达的事实信息,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库。
•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在回答事实性问题时,需要根据文本中的线索进行推理和判断,培养了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增进语言理解能力:事实性阅读理解要求读者准确理解文章中的词语和句子,为扩大词汇量和提高语言理解能力提供了机会。
2. 推理性阅读理解推理性阅读理解要求读者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从隐含的信息中进行推理和判断,给出有根据的答案。
它不仅依赖于文本中的直接信息,还需要读者进行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
推理性阅读理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推理性阅读理解要求读者通过分析推理文本中的信息,发现线索,从而培养了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读者在进行推理性阅读理解时,需要根据逻辑推理信息,准确解答问题,培养了问题解决的能力。
•扩展思维广度:推理性阅读理解需要读者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从多个角度进行推理和判断,从而提高了思维广度。
3. 评价性阅读理解评价性阅读理解是对文本的价值进行评价和判断。
通过评价性阅读理解,读者能够理解文本中的观点、立场和逻辑关系。
评价性阅读理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增强批判性思维能力:评价性阅读理解要求读者对文本中的观点进行分析和判断,加强了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培养辨别信息真实性的能力:评价性阅读理解要求读者识别文本中的信息是否可信,提高了辨别信息真实性的能力。
有冰川擦痕的人阅读理解
有冰川擦痕的人阅读理解在起伏的地球表面,有一条隐形的线,海拔在此之上的地方即是积雪终年覆盖的世界。
它具有强烈的边界意味——不再消融的雪可以形成冰川,大多数人类活动在此终结。
冰川学家崔之久的研究以此为起点向上展开。
在冰川发育典型的青藏高原,雪线高度可以达到六千米。
这表示他需要不断抵达那些高地,即使这带来巨大的危险。
他是北京大学地理系教授,作为新中国第一批进行地貌研究的学者,在自1957年起从事这项研究的最初几年里,冰雪夺去了他眼睛的健康、右手的五根手指和同伴的生命。
但这并没有使他离开,反而让他一生的命运正式和冰川相连。
但在88岁的这一年里,崔之久觉得自己将要和冰川告别。
他去了一趟玉龙雪山,这座山的冰川曾经在2004年发生过一次高速崩塌,当时他恰好在丽江,亲自去勘察了现场。
17年过去,他再度前往这里,想观察它的变化。
困难显现了,在本该如履平地的海拔2000多米高度,他发现自己走不动路,腿脚不听使唤。
一个一米多高的坎出现在眼前,他爬不上去,只能先坐在坎上,再慢慢把脚挪上去,最后站起来。
在三四年前,他的感觉还不是这样,在野外,走上几公里不成问题。
而根据他的学生、辽宁师范大学教授张威回忆,2015年左右,崔之久完全可以跟得上年轻的学生们,兴致高的时候还会唱李娜的《青藏高原》。
衰老的气息拖延了很久,终于还是找上门来。
和很多守在书斋或实验室里的学科不同,地貌学要求研究者进行大量的野外实地考察。
在野外的力不从心意味着在科研里的某种退场。
在这个行当里,跑野外最多的老先生也是干到88岁,崔之久算是平了这个纪录。
而人的生命长度,在冰川的纪年面前不值一提。
晚年开启的生命中最后一个课题让他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
这是一个关于中国冰川如何形成的宏大命题。
中国的冰川和南北极不同,属于中低纬度冰川,与高山拥有很密切的关系,它的出现是气候变化和地质构造运动耦合的过程。
做区域的冰川研究,冰川学家们已经很熟练,而这样宏观的课题在当今的研究中并不多见。
聚焦真实情境,提升读图能力——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实践与思考
3.3 养成质疑习惯,学会主动质疑 教师要设法为学生建立一个永久的质疑平台,建立鼓励质 疑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从而养成良好的质疑习 惯。如评选一天最佳提问人、一周最佳问题等。 总之,读图过程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起点,主动建 构、理解数学概念,获得数学方法,发展用数学进行交流,提高解 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能有效地 提升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教师应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培养学 生的读图能力,让学生在读图过程中逐步学会搜集和处理数学 信息,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认识世界,逐步提高提出问题、解决问 题能力,形成良好数学素养。
1 学会数学的观察,培养收集数学信息的能力
1.1 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一年级上册学生的观察特点,把静 态图片变成有趣的动画,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注意事物 的变化,学会从图中收集、提炼与数学相关信息,逐步养成良好 的观察习惯。 例如,上册 P89《淘气的校园》中 (如图 1),跳长绳和短绳的小朋友、 跑 1 道和 3 道的小朋友、跳绳和踢 毽子的小朋友,以及跑步和踢毽子 的小朋友等等之间的相互联系,教 师要适时引导和启发。 1.2 学会发散性观察思维,寻求 解题途径多样化 发散性观察思维,就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图画,得出不同的 数学信息,在多样性的数量、数理关系中发现数量、数理演变的 规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进行有目 的、多角度的引导,使学生开阔思 路,寻求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例如,上册 P39 《跳绳》(如图 2),通过观察发现:戴帽子的有 1 人,没戴帽子的有 7 人;摇绳的有 2 人,跳绳的有 6 人;穿裙子的有 3 人,穿裤子的有 5 人……这些信息 分别都可以解决一共有几人? 2 学用数学的语言,培养良好的数学表达能力
语文阅读理解题技巧
语文阅读理解题技巧语文阅读理解题技巧1. 预览题目•在开始阅读理解题之前,先看一遍问题,了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这样有助于聚焦注意力和预估阅读内容。
2. 留意关键词•仔细阅读问题和选项中的关键词,特别是修饰词、比较词、数量词等。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答案。
3. 找寻线索•阅读全文时,要注意寻找与问题和选项有关的线索。
可以通过标记关键词、划下重要信息等方式,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
4. 关注段落结构•注意段落之间的逻辑连接和转折关系,这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意思和作者的观点。
关注关键句子和过渡词,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脉络。
5. 推敲选项•对于每个选项,都要进行仔细的推敲。
判断选项是否符合原文的含义,排除无关选项,并进行比较、推理,找到最合适的选项。
6. 多角度思考•阅读理解题通常涉及多种观点和角度,需要我们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分析。
要善于做出自己的判断,不仅仅局限于文字表面的意思。
7. 综合分析•在选择答案之前,要对整个文章进行综合分析。
将问题、选项和文章联系起来,以全局的角度思考,并找到最佳答案。
8. 反复确认•最后,在提交答题卷之前,要反复确认问题和答案的匹配。
避免粗心错误,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语文阅读理解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有所帮助。
通过预览题目、留意关键词、找寻线索、关注段落结构等技巧的应用,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和解决问题。
祝大家阅读理解能力日臻完善!1. 预览题目在开始阅读理解题之前,先看一遍问题,了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这样有助于聚焦注意力和预估阅读内容。
2. 留意关键词仔细阅读问题和选项中的关键词,特别是修饰词、比较词、数量词等。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答案。
•关键词提醒:关键词通常表示文章中的重点内容,理解这些词汇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意图。
3. 找寻线索阅读全文时,要注意寻找与问题和选项有关的线索。
可以通过标记关键词、划下重要信息等方式,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
•强调句子:注意作者在文章中的强调句子,它们通常会提醒我们文章的重要信息和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IAOXUEYUEKANXIAOXUEBAN
教学月刊·小学版2017/12数学 11
本期话题
花边的长度”就是求周长的问题。最后,形成一个 数学问题“12 个边长是 2 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 长方形,周长最短是多少?”数学化加工的过程,实 际上是引导学生从“事理”走到了“数理”,学会用数 学的眼光分析问题。
学生就很容易发现“求冬冬花的钱与买了 5 块 橡皮、2 支彩笔”无关,问题就简化为:丁丁花 15 元, 冬冬比丁丁多 3 元,冬冬花了多少元?无疑,这个过 程为后面的“分析与解答”铺平了道路。
车头用了 8 个车轮。
小 亮 一 共 有 40 个 车 轮,他能组装出一列 有 6 节车厢的小火车 吗?为什么?
图2
①
②
③
④
这个问题的信息要从题干、对话、火车图片中
提取,学生往往会顾此失彼。从上面学生作业可
以发现,理解“组装一列有 6 节车厢的小火车”,学
生有歧义。有的把车头算作一节车厢(如图①),
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等通俗易懂的语
言来表示)三个板块,为一线教师教学“解决问题”
提供了基本路径。但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众多的
“贴标签”现象,机械刻板的、形式化的经历过程,表
现为“阅读理解”简单化、“分析解答”统一化、“回顾
反思”随意化的情形。基于如此现状,笔者仅从“阅
读与理解”这一板块,提出阅读理解的视角与内涵,
三、信息的筛选与提取 信息的筛选与提取,即面对一个信息真实、冗 杂的问题,要明确解决什么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可 利用的信息有哪些,这些信息与问题之间有无关 联,删除无关信息。要求学生从较多的信息里识别 多余条件,捕捉必要条件。 传统的“应用题”,给出的信息大多比较封闭、 单一,没有多余条件,也没有信息缺失,用上所有信 息就能解决问题。而现在,特别倡导基于生活情境 的真实问题,则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对 有关信息进行对应与分类,需要学生洞察信息与待 解决问题的关系,实现粗略的辨别与筛选。 (一)隐含信息的提取 信息呈现可以有多种途径,如对话、媒体、标 牌、广告等;同时,信息呈现又会有多种方式,如文 字、表格、图画等。因为是真实情境,信息还可能是 杂乱无章的,需要学生重新整理,自主提取。如二 年级上册的解决问题,学生作业如下:
有的仅仅理解组装 6 节车厢(如图②)。另外,还
有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关注到这个信息(如图③),
也有部分学生看到图中只画出 3 个轮子,没有根
据 生 活 经 验 想 到 一 节 车 厢 需 要 6 个 车 轮(如 图
④),这些错误都是由于没有正确提取隐含信息而 导致的。
(二)有效信息的筛选 解决一个真实问题,必然会有多余信息的干
【关键词】阅读理解;信息;数学化;筛选与提取;外显表征
2011 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
准(2011 年版)》,“四基”“四能”成为总目标的主
体。相应地,人教版教材对“解决问题”的内容也进
行了重新编写与设计,明确强调对解决问题全过程
的经历,提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即阅读与理解、
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一、二年级则用“知道了
扰 ,首 先 要 删 除 一 些 明 显的无关信息。如教学 三 年 级 上 册“ 归 一 问 题 ”,教 师 创 设“ 共 享 单 车骑行”的情境,呈现左 图 信 息 ,要 解 决 的 问 题 是“骑行 5 千米需要多少 时 间 ”。 学 生 首 先 解 读 各个信息,理解每一个数量表示的意义,明确了要 解决的问题后,就可以找出多余信息,如关于骑行 的费用、消耗的卡路里等。当然,要确定哪些信息 是有效的,还需进一步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根据 数量关系进行选择。 我们的一些学生还习惯于封闭问题的解决,认 为每一个问题必须要用上所有的信息。在日常教 学中可以设计如下问题,促进学生形成筛选整合信 息的意识与能力。
让“阅读与理解”真正助力问题的解决。
一、信息基本意义的把握
把握信息的基本意义,即整体理解题目讲一件
什么事情(生活情境),了解有哪些已知的条件,明
确要解决的是
小丽 我排第 10。
我排第 15。 小宇
什么问题。这 个过程可以包 括以下任务:
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
图1
(1)学生齐读、 默读或个别
读,理解疑难字词。如一年级上册“小丽和小宇之 间有几人?”(如图 1)学生对“之间”理解有困难,教 师可以通过现场排队示范加以解释。(2)明确已知 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或 画线的方法进行标注,也可以用圈一圈的方法标出 关键词句。(3)学生从读题到说题,就是用自己的语 言简单复述题目的整体意思。对于低年级学生,给 予具体的提示:先说题目讲了什么事情,然后再说 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要求不完全照读题目,用自 己的话把题目意思说得简单点,甚至用换一种说法 表达条件与问题的含义。
二、信息的数学化加工 信息的数学化加工,即从生活情境的描述抽象 到数学理解,要以数学概念为基础,分析把握生活 情境的实质,实现两者的有效连接,把现实生活问 题初步加工为一个数学问题。如三年级上册“怎样 拼,使长方形周长最短”,教学中创设如下问题情 境“:学校组织‘童眼看世界’绘画展评活动,每一幅 绘画作品,边长都是 2 分米,有 12 幅作品评为优 秀。如果把 12 幅作品拼成一个长方形,再在大长 方形的一圈都围上花边,怎样拼花边会最短?”学生 通过阅读理解,能根据“每一幅绘画作品,边长都是 2 分米”,知道绘画作品的形状是正方形;知道“围
丁丁花 15 元钱买了 5 块橡皮。冬冬比丁丁多花 3
元钱,买了 2 支彩笔。
冬冬花了多少钱?解答这个问题需要用到的信息
是( )。
A.15 元,5 块,3 元,2 支 B.15 元,3 元,2 支
C.15 元,3 元
D.3 元
对于上述问题,还要引导学生经历信息的分类 与整理,如下:
丁丁: 5 块橡皮 15 元 冬冬: 2 支彩笔 比丁丁多 3 元 冬冬?钱
本期话题
阅读理解:问题解决的起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田小勤
【摘 要】“解决问题”教学强调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即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 答、回顾与反思。具体而言,可以从信息基本意义的把握、信息的数学化加工、信息的筛选与 提取、信息的联想与推断及信息理解的外显表征等方面来探讨“阅读理解”的视角与内涵,并 将此作为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的有效抓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