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匠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范式研究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当代“工匠精神”的培养研究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当代“工匠精神”的培养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职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工匠精神”成为了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概念。
而“现代学徒制”则是培养“工匠精神”的一种新型方法。
本文将从“现代学徒制”和“工匠精神”这两个方面探讨相关的培养研究。
首先,现代学徒制是什么?简单来说,它是一种以企业为主导,以职业技能为核心,以企业内部培训为重点、政府、高校等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模式。
在现代学徒制中,学生将会通过实践、实训来掌握所需的技能,同时也会接受相关的理论课程教育。
这种培养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职场,还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
其次,什么是工匠精神?它包括“专业技能精湛、对于细节和质量要求高、注重创新和改进、忠于职业、热爱工作、责任心强、注重学习和传承”等诸多方面。
可以说,“工匠精神”是构成“工匠文化”的重要元素,是形成优秀职业人才必不可少的品质。
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更好地实现“现代学徒制”和“工匠精神”的结合呢?我认为,以下几点是需要注意的:一是加强和完善相关的课程体系。
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所需的职业技能也在变化。
因此,在“现代学徒制”中,需要及时地更新和完善课程体系,以满足不同行业和岗位的需求。
此外,需要充分利用企业和高校之间的资源,推出相关的实践和实训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二是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
除了职业技能之外,职业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在实际工作中,职业人才需要具备较高的责任心、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的素养。
因此,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对其职业素养的培养。
总之,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当代“工匠精神”是一种非常有前景和潜力的培养模式。
我们需要注重对其的研究和探索,以更好地促进人才培养和职业发展。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研究二、文献综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工匠精神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关于现代学徒制的研究逐渐增多,而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研究也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在现代学徒制的背景下,工匠精神的培养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要求。
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新型的职业教育模式,强调学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在这种模式下,工匠精神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更要求学生具备敬业精神、精益求精、团队合作等品质。
在现有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当代“工匠精神”培育:关于工匠精神的内涵界定。
工匠精神是一种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精神状态,它体现了工匠对于职业的热爱和对于技艺的追求。
在现代学徒制的背景下,工匠精神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
关于现代学徒制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关系研究。
学者们普遍认为,现代学徒制为工匠精神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平台。
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职业的要求和标准,掌握实践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
关于如何有效实施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工匠精神培育策略。
学者们提出了多种策略和方法,如加强校企合作、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加强实践环节等。
这些策略和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现代学徒制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内在联系和有效策略,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2.1 现代学徒制的研究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创新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
自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提出现代学徒制以来,国内学者和教育界从理论和实践领域展开了大量研究和探索。
现代学徒制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其内涵和特征。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的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的课程体系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学习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为了培养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学徒制教育逐渐被重视和推动。
学徒制教育是一种结合学习和工作的教育方式,通过在实际工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获得相应的理论知识。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课程体系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掌握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的课程体系建设不仅意味着对教育方式的改革,也是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一步。
本文将围绕基于现代学徒制下的课程体系建设进行探讨。
一、理念与目标在基于现代学徒制下的课程体系建设中,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理念和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
学徒制教育的理念是“从实践中出发,理论和实践结合”,即通过实际工作进行学习和实践,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去。
这种理念要求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也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习。
培养目标是基于学徒制教育的特点来确定的,主要包括专业技能的掌握、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围绕这些培养目标来展开,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要兼顾知识的传授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设置基于学徒制教育的课程体系需要合理设置各种相关课程,包括理论知识课程和实践操作课程。
首先是理论知识课程,这部分课程主要是传授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为实践操作提供理论基础。
同时也要注重对实践中常见问题的系统分析和解决方法的讲解。
其次是实践操作课程,这部分课程是学生通过实际工作中学习和练习所掌握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这些课程需要由实际工作中的专业人员来指导和讲解,通过实际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也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项目实战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三、师资队伍在基于学徒制下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师资队伍的建设也至关重要。
基于工匠精神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电子类专业为例
基于工匠精神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电子类专业为例雷友建(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江门529090)[关键词]工匠精神;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9)18-0158-02一、研究背景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技能型、知识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弘扬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
因此改革职业教育和培养体系,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这是现代学徒制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
“基于工匠精神的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课程为纽带,以学生的培养为核心,企业、学校和教师深度参与,这种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知识体系建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相分离、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不足,是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一场重大变革。
因此在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中,要让“工匠精神”扎根于职业教育,让“工匠精神”融入现代职业教育,构建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协同育人的办学机制,以基于工匠精神的现代学徒制为高职院校改革的体制基础,形成“工匠精神”与“现代学徒制”相互融合教学体系。
二、研究综述(一)探索现代学徒制实施的途径与方法,采用“三元制”的合作途径和方法(二)明确合作目标,选择具有一定行业代表性的企业基于工匠精神的现代学徒制关键点是校企合作的深度化,职业院校要结合自身情况及培养目标选择合适的具有代表性的企业。
人才培养目标要与电子类企业的岗位人才需求吻合,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企业的留用或人才输送的方式为学生解决就业问题,相当于“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模式。
(三)建立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导入工匠精神,以工匠精神贯穿其中针对“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教学理念,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由企业与学校、教师与技术员师傅共同参与,按照社会和行业用人需求、岗位知识来构建课程内容和实践项目,以“公共基础课程+核心专业课程+实践教学项目”来建立基于工匠精神的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同时由专业老师和企业技术骨干共同承担教学任务,把学生打造成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与“工匠精神”培育的耦合性研究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与“工匠精神”培育的耦合性研究一、概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快速进步,各行各业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
在此背景下,“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与此“工匠精神”作为制造业中的核心价值观,对于提升产品质量和经济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与“工匠精神”培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耦合关系。
本文首先阐述了“现代学徒制”的核心理念与特征,并分析了其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的优势。
文章深入探讨了“工匠精神”的本质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通过对比分析,文章进一步揭示了“现代学徒制”与“工匠精神”在培育过程中的相互促进作用。
本文提出了在当前教育体系下如何有效地结合“现代学徒制”与“工匠精神”,以培养出更具综合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具体策略与建议。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技术创新的不断加速,现代职业教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在这个关键时期,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传统学徒制度与现代教育体系的融合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现代学徒制”与“工匠精神”之间的耦合关系,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及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工匠精神”作为制造业的核心品质,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为适应这一趋势,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推广。
所谓现代学徒制,是指将传统学徒制度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充分发挥了学校与企业双方的优势,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为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共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现代学徒制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途径研究
现代学徒制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途径研究一、现代学徒制的概念和意义学徒制最早起源于中世纪欧洲的手工业,是一种由有经验的工匠亲自指导学员,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技艺的培训模式。
现代学徒制在继承了传统学徒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技能的全面发展,涉及到技术、管理、市场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学生通过实际工作和学习,逐步培养起对于细节的关注和责任心,形成了勤奋、专注、务实的工匠精神。
现代学徒制的意义不仅在于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了对于职业生涯的认知和规划。
通过与行业内专业人士的接触和交流,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未来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自己的职业道路做出更加明晰的选择。
学徒制也有助于吸引更多有志于从事技术性行业的学生,为社会的技术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
1. 强化实践培训现代学徒制的核心在于实践,因此强化实践培训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最直接的途径。
通过实际工作的锻炼,学生可以逐渐建立自信,培养出对于细节的关注和精益求精的态度。
实践培训还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所学专业的技术和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2. 提升导师水平导师是学徒制中的重要角色,他们的经验和教育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效果。
在现代学徒制中,提升导师的水平显得尤为关键。
学校和企业应该共同配备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导师团队,他们既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要有良好的教学能力,能够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工匠精神。
3. 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培养工匠精神需要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来衡量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传统的学术成绩评价可能无法完全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素养,因此需要建立起一套更加全面的综合评价体系。
这个体系应该包括学生的技术水平、实践能力、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通过多种评价手段来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能力和表现,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加科学和精准的指导。
4. 联合企业开展实习项目学徒制的一个核心特点就是与企业的密切合作。
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下“工匠精神”培养研究
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下“工匠精神”培养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下“工匠精神”培养研究引言当前,我国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体系逐渐完善,但在工匠精神的培养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研究将围绕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下“工匠精神”的培养展开探讨,旨在为提升教育质量和加强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下的工匠精神培养,有助于推动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制造业正在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需要更多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通过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可以提高其对于先进生产技术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升级,进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下“工匠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通过深入探讨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培养方法,有助于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推动力,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1.3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部分主要围绕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下“工匠精神”培养展开。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工匠精神的研究逐渐增多。
在国内,一些学者通过对传统工匠文化的挖掘和再现,探讨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和产生机制。
一些研究也指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更新换代,传统工匠文化正逐渐面临消失的命运。
如何在现代职业教育中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匠精神。
他们通过学徒制培养体系,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技能,培养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和借鉴。
对于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下“工匠精神”的培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 正文2.1 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概述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是一种结合了传统学徒制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培养模式。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现代学徒制是一种以工作为基础的实习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职业培训模式。
在这种学制下,学生们通过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与导师一起完成工作任务,同时接受相关的理论知识培训。
学徒制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并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旨在开发适合学徒制的专业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和专业能力。
下面是一个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的示例。
第一步:需求分析在开始构建课程体系之前,需要对目标专业的需求进行深入分析。
这包括确定目标专业的核心技能和知识,并了解该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
通过与相关机构、企业和行业专家的合作,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和建议。
第二步:课程设计基于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符合学徒制要求的专业课程。
这些课程应包括实践技能培训和理论学习两个方面。
实践技能培训可以通过实习或实际工作来进行,学生将与导师一起完成工作任务,以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理论学习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在线学习、研讨会等形式进行,学生将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理论。
第三步:评估和反馈在学徒制课程进行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评估和反馈。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评估可以包括实践工作表现评估、理论知识测试等方式。
反馈可以通过导师的定期讨论和指导来进行。
第四步:修订和改进根据评估和反馈结果,对课程进行修订和改进。
这包括调整课程内容、方法和教材,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培养目标。
也需要与相关机构和企业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建议和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五步:实施和管理在完成课程设计和修订后,开始实施和管理学徒制专业群课程体系。
这包括招生、课程安排、教师培训、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也需要建立学生档案、课程评估和反馈机制等管理措施,以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和管理。
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下“工匠精神”培养研究
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下“工匠精神”培养研究现代学徒制在职业院校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通过建立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匠精神。
本文将围绕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下“工匠精神”培养展开研究。
一、现代学徒制在职业院校中的应用现代学徒制是一种结合学习和实践的教育培训模式,其核心是通过学生与企业的合作实践,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获得专业技能的培训和经验的积累。
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引入现代学徒制,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在现代学徒制的培养体系中,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是关键。
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使学生能够获得真实的工作实践机会,参与真实的项目和任务,从而能够更好地融入职场,快速提高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现代学徒制还重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们在学校的课堂学习和企业的实际操作中相得益彰,从而更好地培养出具备综合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二、“工匠精神”的内涵和特点“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培养出的一种专业素养和职业态度,具有精细、严谨、负责的特点。
在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核心之一是追求卓越,追求品质。
工匠在工作中注重精益求精,追求每一个细节的完美,力求将产品做到最好。
在现代学徒制中,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素质培养和技能训练,培养他们追求卓越的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够以精湛的技艺和高超的素质求精工艺,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2.注重实践:工匠精神强调实践性。
工匠们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在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中,学校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训课程和企业实习,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应用能力。
3.团队合作:工匠精神也强调团队合作和职业责任感。
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改革探析
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改革探析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结合教育和工作实践的人才培养方式,通过学徒和师傅之间的密切合作,帮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获得专业技能和经验。
在现代社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要实现学徒制的有效实施,需要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本文将对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改革进行探析。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不断地思考和探索,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也需要与团队成员合作,完成团队任务。
这种培养模式强调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传统的培养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学习,这与传统的培养模式有很大不同。
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课程体系需要更加贴近实际工作。
传统的课程体系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际操作的重要性。
学生往往在毕业后才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无法直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改革需要更加关注实际工作需求,将实践操作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帮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实际操作经验。
第二,课程体系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
传统的课程体系往往以考试为导向,学生只关注如何通过考试,而忽视了自身能力的发展。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关注学生的实际能力的培养。
课程体系需要更加注重师徒关系的建立。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师徒关系的重要性,师傅需要为学徒提供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逐步成长为一名专业人才。
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改革需要更加注重师徒关系的建立,通过课程设计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与实际工作中的师傅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与探索
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与探索摘要:本文以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为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校企共同开发基于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构建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专业课程1引言“现代学徒制度”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方式的职业教育制度”,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1],也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载体,课程体系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
传统的课程体系很难适应现代学徒制人才的培养,本文以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为例,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对行业、企业及毕业生进行调研,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素养,在行业企业专家、教育专家和骨干教师共同参与下构建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2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1)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需求。
国务院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2]。
《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22〕9号)指出:各地要选择适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专业,引导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3]。
(2)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满足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面对设备技术含量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汽车制造业,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只有充分利用企业优势资源,与企业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共同培养人才,才能保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摘要】本文探讨了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在论述了现代学徒制的概念、专业群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专业群课程体系设计原则、实施案例分析和效果评估。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并提出了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本研究为教育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望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和提升教育质量。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研究、引言、正文、结论、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概念、理论基础、设计原则、实施案例分析、效果评估、研究成果总结、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教育实践的启示1. 引言1.1 研究背景单纯的学徒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只能在特定领域深造,无法获得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应运而生,旨在通过不同领域的课程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教育培养方案。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其实施不仅可以有效地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将有助于探索一种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它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对接,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就业。
通过构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可以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功能,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这不仅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还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整体创新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对于教育界和产业界而言,研究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通过这项研究的开展,将有助于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改革探析
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改革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快速进步,传统的课程体系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改革显得尤为迫切。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应试能力培养,而现代社会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践和经验的积累,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当前教育界普遍认为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改革是必然趋势,能够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通过对课程体系的改革,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其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从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文章结束】1.2 问题提出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改革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围绕课程体系改革展开探讨,提出问题的根源、影响及解决方案。
面对传统教育体系中课程设置难以与现代社会需求对接、学生实际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如何借助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是当前亟需探讨的议题。
问题的提出不仅是对现有教育体系的反思,更是对未来教育方向的探讨。
如何确保课程设置科学、教学质量高效、学生能力全面发展,将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重点之一。
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与解决方案的探讨,希望为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建议。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指研究项目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它反映了研究问题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这一领域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职业发展。
通过研究课程体系改革,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摘要】现代学徒制在职业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为搭建专业群课程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文以构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专业群课程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支撑、设计原则、实施路径及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
在实际效果评估中,将对专业群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总结分析表明,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可以有效提升学习者的实际技能和职业素养,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建议在未来的实践中,继续探索创新,完善专业群课程体系的设计和实施,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研究、理论基础、设计原则、实施路径、案例分析、实践经验、效果评估、未来发展、总结与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为了更好地推动现代学徒制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有必要对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专业群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和探讨。
通过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的就业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研究将探讨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并提出相应的理论支撑和实施路径,以期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现代学徒制的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这种体系的构建可以有效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升级,使教育更加贴近实际需求,更加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可以促进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构建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这种体系的构建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研究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的意义在于促进教育教学创新,推动产教融合,培养优秀人才,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达成。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与实施途径,以期提高教育质量和职业技能培养效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的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的课程体系建设现代学徒制是一种结合实践和理论学习的工作方式,它为学生提供了与企业合作的机会,在实际工作中获得实践经验,同时还要接受相关的理论知识培训。
在这种工作学习模式下,学徒能够从企业中学习专业技能和知识,并得到实际工作经验的机会。
在国外,这种学徒制度早已被广泛运用,而在中国,学徒制度也逐渐受到重视并得到了发展。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的课程体系建设,将是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现代学徒制的特点1. 实践导向。
学徒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直接接触到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挑战,通过实践中的学习获得真实的职业技能和经验。
2. 理论支持。
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学习,使学徒能够在实践中理解学习的理论知识,并能够更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3. 与企业合作。
学徒制度需要与企业合作,学生能够在实际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4. 个性化教育。
学徒制度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进行个性化教育,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职业技能和知识。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课程体系将是未来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1. 实践教学课程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建设应该首先重视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
实践教学课程应该是与企业合作的项目,学生在课程中能够亲身参与实际工作中的项目和任务,通过实践中学习专业技能和知识。
实践教学课程还应该与理论课程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能够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并能够更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2. 理论基础课程3. 个性化教育课程4. 企业实习课程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建设需要统筹考虑实践教学、理论基础、个性化教育和企业实习等诸多因素,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获得全面的职业技能和知识。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建设将是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这种教育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的职业技能和知识,并促进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下“工匠精神”培养研究
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下“工匠精神”培养研究现代学徒制在职业院校中的培养体系,旨在通过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对技能的追求、对品质的追求、对创新的追求和对团队合作的追求。
本文将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对现代学徒制下工匠精神的培养进行研究。
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实践操作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和创新意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院校应该设定具体的目标。
在实践操作能力方面,学生应该通过课堂实践和实习实训,掌握一项或多项职业技能,并能熟练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在职业道德素养方面,学生应该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有责任心、有纪律性、有团队合作精神。
在创新意识方面,学生应该培养对技术的创新意识,能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能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现代学徒制的课程设置也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环节。
职业院校可以设置一些与实践操作相关的课程,例如工艺操作课程、实习实训课程等。
这些课程可以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和训练,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技巧。
职业院校还可以设置一些与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相关的课程,例如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等。
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方法也是培养工匠精神的关键。
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讲解、示范、实践、讨论等,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职业技能。
教师还应该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和组织,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技能水平。
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团队合作中,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现代学徒制下的工匠精神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设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创新的教学方法来实现。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才能培养出具备实践操作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工匠型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改革探析
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改革探析现代学徒制是吸取了传统学徒制的优点,结合现代产业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企业为主导、学校为辅助、实践为重心、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和应用,也是推动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的关键之一。
因此,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改革进行探析,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应注重实践性。
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工作的紧密结合,提高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融合能力和应用水平。
课程体系应该紧贴产业需求,设置具体实际的操作课程,以案例为核心,尽可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结合起来。
举例来说,在汽车维修方面,课堂理论学习中应涵盖整车和发动机方面的专业知识与实际维修工作中的实际功底,同时亦应融入最新的车辆检测和维修技术。
其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凸显了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的重要性,因此,课程体系中应注重技术含量的提升。
要引导学生掌握先进的科技理论,应对复杂的工作环境和新型工具设备,提高在新技术和新工艺下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
具体地,在电子信息领域内,应注重对电子元器件的熟悉和掌握,利用模拟设备和软件对电子电路进行测试和分析,同时要了解新的电子产品技术,并结合实际操作中的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和改进。
第三,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改革中,还应加强理论知识的讲解,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学生在实践工作中能够遇到的问题千变万化,理论知识则是应对问题的基础。
因此,在课程体系中,应对理论知识的体系化与系统化进行改善和规范,使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储备上有所增加,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
例如,在材料加工工艺组织方面,应注意材料成分分析及热处理工艺等方面的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以便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加工情况和进行相关的工作。
总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改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要突出职业实用,又要注重理论的基础。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优化的研究与实践一、引言本文将通过研究与实践角度,探讨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优化的相关问题,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现行学徒制度在课程体系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优化方案。
二、学徒制度的特点和现状在我国,学徒制度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传统学徒制度没有完全适应现代产业的需求,课程设置和体系相对滞后。
学徒培训的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企业在接纳学徒时并没有完全履行教育培训的责任,导致学徒受教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1. 现行学徒制度在课程体系上的问题和不足(1)课程设置不合理传统学徒制度的课程设置相对滞后,没有完全适应现代产业的需求。
一些课程内容已经过时,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
(2)教育培训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企业在接纳学徒时并没有完全履行教育培训的责任,导致学徒受教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2. 改进措施和优化方案(1)建立行业标准建立行业标准和课程体系,明确各行业的技能要求和教育培训内容,确保学徒培训与企业需求相匹配。
(2)加强导师制度加强导师制度建设,提高企业导师的素质和能力,确保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能够得到有效指导和帮助。
(3)建立培训基地建立统一的学徒培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标准化的培训和实习环境,确保教育质量的稳定和保证。
四、案例分析某西式餐厅引入学徒制度,通过学徒制度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提升餐厅服务的品质。
在实践过程中,餐厅发现学徒们在实际操作中对餐饮知识的了解不够深入,对西餐的制作技术掌握不够到位,这些问题都属于课程设置不合理和教育培训质量不稳定的表现。
通过加强西餐厨师的导师制度,重新调整学徒培训的内容和流程,建立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餐厅的服务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五、结论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建立行业标准和课程体系可以明确企业对人才的技能需求;加强导师制度和建立培训基地可以保证学徒在企业实习期间得到有效的教育培训。
通过不断完善学徒制度的课程体系,可以使学徒制度更好地为现代产业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专业人才,推动职业教育的深化和发展。
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改革探析
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改革探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体制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
尤其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需要教育机构及时调整课程体系,以满足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改革。
1. 模式定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实践为主导、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企业为中心、以学校为基础、以学徒为主体的全过程培养模式。
通过学徒式的工作学习,使学生在企业中得到实际动手解决问题和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让他们真正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2. 模式优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不仅在于实践能力的提高,还在于:(1)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让学生更快的适应企业的生产模式,更快的成长为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2)培养学生对企业生产过程的深入了解,在实践过程中了解企业中的各个环节,并利用成果为未来的职业发展积累经验。
二、改革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存在着课程理论与实际操作之间脱节的现象。
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只是从纸面上了解到课程中的知识,缺少了实践操作的机会。
这种模式培养出的人才,不仅很难适应市场需求,更不利于大学生向社会转型。
因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会是大学生教育的未来。
教育机构必须针对这种课程体系进行调整,才能更加顺应市场的需求。
1. 开拓课程范畴传统教育只重视文化类学科,忽视了技能学科、职业学科和课外拓展类学科。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需要开拓更广阔的课程范畴。
增加技能类和职业类学科,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市场需求。
同时还要开拓课外拓展类学科,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增加实践操作的机会传统教育模式下,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教育机构需要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增加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在现实生产环境中锻炼实践操作技能。
同时,还要建立学生实习工作规范,营造良好的实践操作环境,让学生全面提高实验素质和应对复杂场景的综合能力。
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下“工匠精神”培养研究
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下“工匠精神”培养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职业院校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的建设,逐渐培养出一批拥有“工匠精神”的学生。
一、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是职业院校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解决培养方案与企业需求不匹配难题而创新的教育模式。
其培养的核心是“学徒制”和“产教融合”。
学徒制要求学生通过跟师傅或企业实战指导老师进行实践学习,积累大量的工作经验,以及在实践中逐步形成适应性强、能力提高的能力和专业技能。
学生从课堂走向车间,通过具体的实践锤炼其职业素养和技能。
企业则负责提供硬件设施、人员培训和指导,向学生传授实际技能和行业经验。
产教融合要求企业在职业院校的教育过程中参与到教学当中,让专业培训更贴近产业实际需求,让学生适应产业发展的变化趋势。
职业院校则要求教师提高自身培训水平,更好地与企业对接,整合教学资源,提供更具实际用途的教学设计和实践训练。
二、“工匠精神”的内涵“工匠精神”是指工匠所具有的敬业、精益求精、创新、追求卓越的品质。
在职业教育的培养过程中,要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逐步培养出学生的“工匠精神”。
1、敬业敬业是工匠精神的基础,是指工匠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和专注,对自己职业的热爱。
在学习职业技能的过程中,学生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学习环节,不断完善自己的技能,对待职业态度要认真,不断提高自己。
2、精益求精精益求精是指工匠在生产过程中不断追求完美,将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力求将工作做到最好。
在学生的职业教育中,要不断地发现问题,狠抓质量和效率,通过不断地改进自身技能,努力将每一个细节做好。
3、创新创新是工匠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工匠在不断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开拓思路,不断探索、创新,为新产品和新工艺的研发做出贡献。
在学生的职业教育中,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不断创新,从而在工作中有更好的表现。
4、追求卓越追求卓越是指工匠在生产过程中不断追求卓越,创造出更加优秀的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卷第4期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ol. 24No. 4 2017年12月Journal 〇沙Changsha Social 院ork College Dec. 2017 !于工的现代学+制课程体012研4朱志伟(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摘要]从实现工匠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对当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标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反思,设计提出了 具有前瞻性的现代学徒制“小班化”课程体系范式,对课程体系构建步骤、课程体系内涵、课程体系实施保障等进行 了分析,特别是对“小班化”教学工作的开展进行了阐述,并对实施后的成效进行了思考和总[关键词]小班化;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范式[中图分类号]G712 [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136(2017)04-0066-03一、问题提出等职业教 展行计2015-2018年延东在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座谈会上的讲等都 提出X业,展工学、现代学徒制等学习式的职业教,培学的工匠 、和业创业,中特会建设班人”[1]~[3] ,展 工匠型人培养的现代学徒制 有了 的体制 。
年来,在现代学徒制的人培养准实施过中,工学、实践技的培养,是 问题是学体系的公共础课程、业 课程、业 课程的范式[4];过度业的特 性,业 的、技、职业养课程体系 的职业的学徒 标准设性课程,职业 性问题 的是 业人才培养 式 ,柔性地、态地适应会元化需和业市场波动性特点 挖掘学徒的个性化潜 满足企业对工匠型人的需这些症是人培养观念落后人培养标准和教学运行组织形式存在缺陷导致的,这 是哪一个业系室的,必须从学校层面对人培养观念、人培养标准和教学运行组织形式进行系统 反思与整体构人培养标准设计和教学运行组织 的技术 是课程体系范式的建构此,构建现代学徒 制课程体系范式是非常必的,这也是高职院校参与“双 一流”建设的首任务。
二、概念界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职业教合,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 传授 技,师徒促进实践教学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5],也是职业教育 将校企作由顶实、订单培养、小班化教学、工匠精 培 断拓展、、深化的一种人才培养式。
美著名学哲学家Thomas Kuhn的,范式可描述为特时期内一个同体成员所认同、3的和实规范。
课程体系范式是职院校师生体在教学领域内所同认可的课程体系构建式的总 称,它直规束着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
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范式是在工匠型人培养过程 中,为了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校企作”、“工学 ”、X业为导向”、“职业 可 展”、X职业教 教学的规 \ 等 型 ,形成与 适应的规范。
有了这个范式,职院校 考学职业向、构等,种课程体系式,对学生开展个性化 培养,学生具备未大国工匠的基本素 质与技三、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范式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范式组成 有:课程体系构建步骤、课程体系内涵、课程体系实施保障 存在 的问题与 措施。
1、课程体系构建步骤课程体系范式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柔性特,保证 工匠型人培养标的实现。
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可 步骤 作企业人需!业技领域!职业!课程提炼!教学保障过开展 作企业人 需 分析,职业 业过对 型 的工作任务进行 ,总 出对 应的行业 f参考[收稿日期]2017-09-08[基金项目]2016年湖南省教 学规课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 特 业课程体系范式的.》(X JK016CZY104),人 2016年 职业院校教教学职业院校‘小班化’分式教学模式 与实 ZJG B2016003),人[作者简介]朱志伟(1976 -),男,湖南衡山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现代学徒制。
第4期朱志伟:基于工匠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范式研究67图1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构建步骤 2、课程体系内涵课程是实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课程 内容必须对接工匠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和专业能力要 求。
可将课程体系划分为4个课程门类:工匠素质养课 程、行业基本能力课程、岗位专能力课程和个人职业拓 展课程[7], 的系如图2所示。
图2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结构1 匠素质养 课程类课程要 一学年,使学徒具有以社会义 为基的求、岗业、的工匠。
授此类课程需要 企业 和工作岗位, 企业 是社 义 的现,学徒的 是基企业的工作岗位。
类课程 人文基、职 、教 校学生必的课。
课程教学、课程教学内容、 可, 是教学内容 企业、企业展历、企业 教、职业生 划、 作,则 。
类课程有必课,也有 课。
2 行业基本能力课程类课程 要 一学年,要 作企业岗位群对的职业能力 ,使学徒 一行业的用基本能力。
授类课程 对 的专业基和 的基本 能,可以 职业资标准 职业能 标准为参,进行课程 内容的重组与。
此类课程均为必课,学徒必须过 学校与企业联组织的课程 , 将作为学徒入职的重要依据。
(3 位专能力课程类课程要 二学年,以合作企业位用人标准为依据,使学徒 具体位的专能力为目标。
合作企业岗位用人标准,兼顾学徒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基 本需求,提炼出校企共建的课程,并执行“学校教师"企 业师傅”的双导师联合授课制度[6]。
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构建步骤如图1所示。
合作企业人|_专业技能领域岗位群职业能n Jrm m |~i /na —/力 a a —_鬚 —/授类课程,尽可能采用“学校教师"企业师傅”的双导师授课形。
作企业生产旺季,可由企业 学 生(学徒)开展工作位专训练,企业师傅面向学生的 工作位生产现负责位能授;企业生产淡 季由学校导师企业用集中授课的 负责教授专业理与基本技能。
学生 年的学习后,按照“课程+位 +工作业绩 +师傅评 的学徒学业 与评体系进行。
类课程要根据作 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设置个课程,以供学徒根据自己 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增强就业位的 性。
(4)个人职业展课程类课程要 三学年,根据学徒的职业取向和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培养学徒 意和就业创业能力,使学徒处人无我有,人有我,人我,人 我变”的势境地,为中 色社 义 建设者接班人。
类课程中的毕业设计毕业 ,建议改为毕业作品。
毕竟工匠能人才培养为的职业院校照搬 应用研究人才培养为的本科院校毕业设计毕业论 的做法,较差,饱受师生诟病。
作为衡量人才培养 质量的一个明,职业院校学生可以设计制作一个展 现其能水平的毕业作品。
毕业作品的形与内容可以 根据作企业的实际情况学徒位的 一个实- 产品使用说明、工 程、开展 、示专 划、专 软件著作权、阐述 自己的业计划、总 位生 问、 性建议、提出 变 用性研究 。
总,类课程要以师徒的形 导学徒自由择课程,实 的个性培养。
3、课程体系实课程体系的有实是现代学徒制 形式的重要素。
,教学 建设、教学模和教 教学 改 面, 需要 划。
1 匠师 教学 建设现代学徒制是培养工匠人才的,所以现代学徒制 的首要 是建一个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 组成 的“匠师教学 , 是学校教师,是企业师傅,要联 为工匠的师傅。
为,要 现有教师制和用工制度的 , 建教师 制或设 兼职教师位,学校与企业 人 用、双向职炼、向联 研和专业建设的力度。
教师期企业炼制度,并将教师的企业实和教师 并作为 专业 职 的重要依据。
专业教师企业 实,与企业的技改和 ,提 学校教师的 能力和社会能力,为 行业企业 实际,使教师为学 校与企业作的。
作企业要 能人才师傅,明师傅的责和,师傅 的教学,并可受徒。
企业师傅教学中要把行业基本 i h析典型尚位专播 1 J i作岗位职业H i i i h1双导师联合授课选择技能项H U载体一确定具体人才培养模式||确定H匠型人才培^111分析企业人才«}求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隶M 专业群确定职业岗位群68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年企业的先进理念、工艺等“搬”到课堂中来,带着市场前瞻 性来参与课程改革、教材开发,使职业院校的教学能更切 合市场与企业的发展需求,从而造就一个既有理论知识 又具有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的“匠师型”教学团队。
⑵开展“小班化”教学近几年来,职业院校在推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订、实一措时出现了学生在校所学专业知识与 衔 的现,进而出现学生在 进 专业技术 到求 。
,职业院校的班教学 性 与就业 性技能 在着。
现 学 的的技术技能岗位要求、具有 发展能力的 工匠型人才。
由论学校教师企业师,学生,能力有 的,力 的,所,的班、班、师 ,实现 的。
而“小班”教学则能 发 师、学生的潜力,现 的现学 7小班化”教学的 [8]。
①小班小班学生 年5'15人左右;借鉴研究生培的形式织各年学生梯队式地在专业师的指学,现“师带弟、师兄帮师弟”的成才氛围。
②小班师选择小班导师是学校老师与企业师傅一起成的双导 师,年一起着重 5'15个学生。
小班导师规划学生的专业学与就业 虽然师一个新的称谓,但对师的求却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度,过去那种 滥竽 的个别现在现学前将形毕露。
只有师的责任心和教学 扎实了,能率领自己的团队去跟踪社会发展技能 技术技能岗位所要求的知识与能力③小班学生议为在校学的时只有两年多,所以新生入校后,要尽快据自己的兴趣,综合家长的议,选择自己的小 班导师,尽早融 师的 团队中。
④小班教学 求工匠 成课程、业基本能力课程等公共基础性强的课程按 班教学模式展开,师必须掌控学生的学动态,师父式地关注学生,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坚 实的础专项能力课程和 职业展课程师责。
小班教学现学实的关 ,合合企业业发展的需,有对性地据自的特长和 的自开展 有时 性的 课程教学⑤小班教育教学管理实施现学7小班化”教学模式后,政班和现学班的离,在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上将出现一新,现学班报名 少、学生考及、学 考 合、学生对 、学生对企业 时,可参考图3所示程,尽 能 师去 理、现学7小班”课程 式,具有较强的性 性,能 学生据就业需和自的兴趣选择师团队、专业展课程,学生学的潜力,学生个性需求与发展,能进师的和责任心,学校和合企业的社力。
职业院校和合企业在实施现代学 程中,结合“小班”课程 式,形成特有的课程体系变式后 [9],成一定【参考文献】[1]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动计划(2015-2018年)[EB/OL]. /srcsite/A07/moe_737/s3876_cxfz/201511/t20 151102_216985.html,2017-01- 10.[2] 刘延东在推进职业教育现 [EB/OL].http: ///srcsite/A07/s7055/201701/t20170122_295559. html,2017-01- 20.[3] 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EB/OL].http: ///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5/201409/ 174583.html,2016-03- 01.[4],.重职院校课程框架体系的范式与功能分[J].程教育研,2014,(2): 156-161.[5].职业教育现代学 中的关键问题[J]•华师 学学报(教育学),2017,⑴:30-38,117.[6]•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 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 86-89.[7],,先.企业参与现代学与动力研[J].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17-20.[8].职“小班”梯队式 式 来自校的 [J].长沙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⑶:8-10. [9],.从注重专业技能 全 发展论高职院校课程 的式[J].职业教育,2011,(12):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