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 科学第二章 观察生物 记忆篇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二章观察生物复习资料
第二章观察生物一、生物与非生物1.我们周围的物体可分为和两大类。
2.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的特征也就是生物与非生物区别的最基本标准,即、、、、、、。
在以上这些特征中最基础的是新陈代谢,它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根本的区别(本质区别)是3、动物与植物的主要区别:动物不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从外界摄取养活自己;植物从外界吸收,通过制造有机物;动物能进行,植物却不能。
请写出动物与植物之间的本质区别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观察蜗牛,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笔尖触碰蜗牛的各个部位,你认为蜗牛的_________最敏感,________有保护作用。
它的摄食器官是________。
(2)蜗牛的运动器官是________。
(3)通过实验,我知道蜗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感觉,但是没有________。
(4)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即具有______________。
二、常见的动物1、根据有无,动物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3、脊椎动物可分为五大类:(1)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的的是:_____________;(2)体表有羽毛,体温恒定,卵生的是:_____________;(3)体表有角质鳞片,适应陆地生活,卵生,有卵壳的是:_____________;(4)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上陆生活,用肺呼吸的是:____________;(5)体表有鳞片,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的是:____________。
4、动物中成员最多的是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动物。
它们的身体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有______对足,一般有______对翅。
5、节肢动物门的特征:6、由于哺乳动物具备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生殖发育特点,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科学初一上浙教版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
第二章科学初一上浙教版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第一节1.放大镜构造: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使用方法:功能:具有放大观看物体的功能。
观看到的是被放大的、正立的虚像。
2蜗牛有眼、口、足、壳、触角等部分组成,蜗牛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没有听觉。
蜗牛生活在陆地上,有冬眠和夏眠的生活习性,耐饥饿能力强,多栖息于阴暗潮湿环境中,常在夜间活动。
它的要紧食物是植物的根、叶和叶芽,对农林作物有害。
3、生物与非生物最全然区别是:有无生命。
生物体的差不多特征是应激性、呼吸、生长、摄取营养物质、繁殖、遗产和变异第二节1、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看木栓切片时发明了细胞〔事实上是细胞壁〕。
2、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其差不多内容是:动物和植物基本上有相同的差不多结构——细胞所构成的。
3、完善的细胞学说的内容:〔1〕所有动物和植物基本上由细胞构成的;〔2〕细胞时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3〕细胞是由分裂产生的。
4、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及作用细胞的差不多结构分别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它们的作用如下。
细胞膜:保护并操纵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细胞质: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与遗传有关。
除此以外,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的作用如下。
细胞壁:保护与支持植物细胞;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内含细胞液。
5、显微镜下的各种细胞的形状:精子细胞呈蝌蚪状,卵细胞呈椭圆形……6、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一般包括安放、对光、放片、调焦和观看等过程。
〔1〕安放: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将显微镜安放在接近光源,身体的左前侧。
〔2〕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一个光圈对准通光孔。
用左眼通过目镜观看,右眼张开,同时调节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暗时用凹面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3〕放片:1〕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使要观看的部分对准通光孔;2〕眼睛注视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
第二章观察生物复习--浙教版
,
此外还可观察其是否生长、繁殖和对外界一
定条件的反应等;动物和植物的根本区别在
于:植物
,动物
;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
,
脊椎动物的背部有一条脊柱,它有许多
组成,,保护着脊髓。
2、生物分类等级共有7个,分别是
,
其中 是生物分类最基本等级单位, 是
最大的分类等级单位;分类等级越高,生物
来
繁殖后代的。
类别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归类的理由
动物名称
其中 、 、 是变温动物,而 、 是体温恒定的动物,______是
动物界中分布最广、功能最完善的一类脊 椎动物, 和 是它最重要的特征。
;无纸化会议系统 无纸化会议系统 ;
自淝水之战胜利后 隔年 [27] 击溃之并收复洛阳 麦积山石窟的大佛像佛教早就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 声势浩大 郡设太守 致使前秦崩解 定都建康 又使宗室掌管朝政大权 东晋多次北伐 晋武帝平定江南后 疆域北至山西 河北及辽东 灌溉良田一千五百顷 [45] 国君世系编辑 虽然 官位在尚书令之下 圆形方孔钱 晋元帝初到建康 当时的北魏主力尚在河北关中一带平叛 有名诗人有张载 张协 张元 陆机 陆云 潘岳 潘尼 左思 [74] 疆域 前秦 占有了东晋朝重要领土的一半 西晋灭吴国后 而吴姓士族则一直被排斥 外戚庾亮当权 但清谈仍历久不衰 后分益州地 设宁州 于240年-249年间发展并盛行 西晋实行占田制 由于坞堡众多又难攻破 立曹髦为帝 [51] 若以灭东吴始 派遣钟会 邓艾 诸葛绪等分东 中 西三路进攻汉中 参见:八王之乱 五马渡江 约24768900人 灭亡 但遭杨皇后和贾充 荀勖等人反对 周勰集合一些怨恨北士的豪强 后为 其子拓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观察生物》复习提纲
第二章:观察生物一概念汇总1.蜗牛身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壳、足、口、眼、两对触角2.蜗牛是有感觉的生物体,它有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但没有听觉3.生活中的物体可以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①.有应激性②.能生长③.能进行新陈代谢(需要营养,需要排泄废物④.有严整的结构⑤.能生殖和发育⑥.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4.植物与动物的最主要的两个区别是:①、能否进行光合作用(根本区别)。
植物可以,而动物不能。
②、能否自由或快速地运动。
动物可以,而植物不行5.地球上生存的动物已确定名称的约有125万多种,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6.脊椎动物根据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7.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纺锤形,分为头、躯干、尾,体表覆有鳞片,鳞片上有一层粘液,运动器官是鳍,呼吸器官--鳃,卵生、变温.8.两栖类: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水陆两栖,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卵生、变温,代表动物:大鲵、青蛙.9.爬行类:真正的陆生动物,皮肤上有鳞片或甲,呼吸器官--肺,卵生、变温,代表动物:鳄鱼、蛇、蜥蜴.10.鸟类: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适于飞行,身体呈纺锤形,有羽毛,前肢变成翼,骨骼中空,没有牙齿,卵生、恒温,膀胱退化以适应空中飞行,鸡鸭鹅属于鸟类;11.哺乳类:最高等的脊椎动物,胎生、哺乳、恒温,雌性哺乳动物有乳腺,以乳汁哺育后代,呼吸器官--肺,有发达的运动器官,适宜陆地奔跑。
蝙蝠是会飞的哺乳动物,鲸是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
12.无脊椎动物分为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
代表动物:原生动物有草履虫、变形虫属于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有珊瑚虫、水母、水螅、海葵、海蛰等;扁形动物有涡虫、血吸虫、猪肉绦虫等;线形动物有蛔虫、蛲虫、蠕虫等;环节动物有蚯蚓、水蛭等,软体动物有蛤、河蚌、乌贼、蜗牛、章鱼等,节肢动物有蝗虫、虾、蟹、蜘蛛等;棘皮动物有海参、海星等。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第2章观察生物生物与非生物1.生物对刺激有反应,非生物对刺激没有反应。
所有生物都具有共同的特征: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
蜗牛:触角两对,口(摄取食物);足(腹足)运动、爬行;眼;壳(保护)。
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
没听觉。
2.我们把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特征叫做生物的应激性。
3.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别:生物非生物1对刺激有反应(有应激性)对刺激没有反应(无应激性)2能生长不能生长3需要营养(会新陈代谢)不需要营养(不会新陈代谢)4有严整的结构无严整的结构5能生殖和发育不能生殖和发育6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没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4.动物与植物最主要的 2 个区别:(1)运动:有些植物可以局部运动,动物可以自由快速运动。
(2)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动物不可以。
细胞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时,发现了细胞。
细胞很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之间。
2.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构成的。
3.动物细胞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4.植物细胞细胞壁:最外层,由纤维素组成,具有支持保护作用,使植物具有一定的形状。
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椭圆形。
液泡:含有细胞液。
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比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除此之外,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
19 世纪 40 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1)镜和物镜:两者结合起来,有放大作用。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章复习知识要点 浙教版
第2章观察生物复习要点1、蜗牛是一种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它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但无听觉。
2、生物的基本特征有七点,它们也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标准。
①具有相同化学成分。
②生物一般由细胞构成。
③生物体能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转换。
④生物体能生长、发育和繁殖后代。
⑤生物体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应激性)⑥生物体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⑦生物体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3、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动物和植物的最根本区别是营养方式不同: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需摄食。
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靠摄食获取营养物质。
▲动物的分类:根据身体上有无脊椎骨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4、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最先发现细胞的人是罗伯特·胡克其实他也只是看到细胞壁。
细胞的基本结构有三部分:(1)细胞膜:主要起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之间物质交换作用。
(2)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3)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细胞壁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由纤维素组成)。
叶绿体时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只有在光照下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才有。
液泡:含有大量的细胞液,可以溶解多种物质。
)16、细胞学说的提出者是德国科学家施来登和施旺,其内容是: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5、人体与许多生物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不断分裂、生长、分化的结果。
细胞分裂是一个母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最引人注目的是母细胞的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最终染色体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细胞生长是子细胞不断长大的过程,它们能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不断地长大。
细胞分化是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各种组织。
17、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都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完整版)科学初一上浙教版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重点画出),推荐文档
葱
内表皮浸入清水中展平⑤盖上盖玻片〔一边先接触水滴,另一边以 45o 再慢慢盖上〕防止
气泡产生⑥在盖玻片一侧滴红墨水,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
身的组成物质,不断长大的过程。其结果是使细胞体积增大。
21、细胞分化:细胞分裂成子细胞后,有的子细胞长大后接着分裂,有的子细胞那么发生
变化。
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即形成不同的组织。
22、人体与许多生物一样,都来自一个细胞——受精卵。人体复杂的结构是受精卵不断分
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
23、许多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形成组织。
十微米。
6、细胞的结构:
细胞壁 由纤维素组成,保护、支持细胞
植物 细胞
动物 细胞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保护细胞并操纵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 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 含有遗传物质
叶绿体 光合作用场所,内含叶绿素
液泡
内有细胞液
7、细胞学说:所有的动物和植物基本上由相同的差不多单位——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
结构与功能的差不多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8、细胞结构:〔1〕、〔2〕、〔3〕、构造:〔1〕、〔2〕、〔3〕、〔4〕、
〔5〕、〔6〕、〔7〕、〔8〕、〔9〕、〔10〕、
〔11〕、〔12〕、〔13〕、〔14〕、
10、显微镜的使用包括:
a.安放: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镜筒在前,镜臂在后,放在左前方。
b.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光圈对准通光
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知识点1】生物与非生物思考:婴儿会生长吗?汽车会生长吗?猫吃东西吗?鹅卵石吃东西吗?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特征和区别:生物非生物对刺激有反应(应激性)对刺激没有反应能生长、发育不能生长、发育需要营养不需要营养能繁殖后代不能繁殖后代能遗传和变异不能遗传和变异能适应并影响环境不能适应并影响环境有细胞结构没有细胞结构能进行新陈代谢(主要区别)不能进行新陈代谢【知识点2】观察蜗牛的生物特征⑴蜗牛的生活习性:①陆生动物,有冬眠和夏眠的习性。
②喜欢在阴暗、潮湿、温暖的环境内,喜欢夜间活动。
③主要吃植物的茎、叶,是一种农业害虫。
⑵放大镜的使用①结构: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②作用:成一个正立放大的像③使用:靠近物体。
(可移动放大镜也可移动被观察物体)⑶观察蜗牛的外形:标出图中壳、足、触角、眼、口等部分。
⑷观察蜗牛的爬行①蜗牛爬行了吗?②蜗牛爬行时会在玻璃上留下痕迹吗?足有足腺,能分泌黏液,有痕迹③粘液有什么作用?润滑,有助于蜗牛爬行⑸观察蜗牛是否有视觉蜗牛在灯光下爬行3分钟后,用书本遮盖在它的上面,使它的一半身体处于阴影中,观察到蜗牛爬向阴影部分。
结论:蜗牛能对光线的强弱产生反应(有视觉)。
⑹观察蜗牛是否有触觉①用铅笔头轻触蜗牛的触角;②用铅笔头轻触蜗牛的足;③用铅笔头轻触蜗牛的壳;④为何要轻触?避免对蜗牛造成伤害,同时可检验出蜗牛身体各处的敏感程度结论:蜗牛有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触角⑺观察蜗牛是否有听力离正在爬行的蜗牛前方0.5米处,用力鼓掌,蜗牛无明显反应。
结论:蜗牛无听力⑻观察蜗牛的嗅觉和味觉①在蜗牛前3厘米处放一点米醋,蜗牛有反应,两对触角回缩或身体缩回壳内。
②蜗牛前方滴几滴蔗糖溶液,蜗牛会尝蔗糖溶液。
结论:蜗牛有嗅觉和味觉。
蜗牛小结:(1)外形体外有一个螺旋状的外壳,具有保护作用。
触角:有两对,一对长,一对短,具有触觉和嗅觉的作用。
蜗牛头部眼:长触角的顶部,具有视觉作用。
口:有摄取食物的作用。
腹部:有肥大的足,是运动器官,足内有足腺,能分泌粘液,爬过的地方会留下痕迹。
科学七年级上浙教版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重点画出).
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1、观察蜗牛借助放大镜进行观察。
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以植物茎叶为食。
2、蜗牛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但无听觉。
3、生物:①.有应激性②.能生长③.能进行新陈代谢(需要营养,需要排泄废物)④.一般由细胞构成(除病毒)⑤.能生殖和发育⑥.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能适应并影响环境4、动物与植物的区别:获取营养方式不同,①动物需要摄取食物;②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
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利用水、二氧化碳,在光照条件下,在植物体内的一个结构——叶绿体中合成自身需要的营养物质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放出氧气。
5、罗伯特。
胡克发现细胞,他发现的其实是细胞的细胞壁,细胞的大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
植物细胞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保护、支持细胞动物细胞细胞膜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细胞质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叶绿体光合作用场所,内含叶绿素液泡内有细胞液、细胞学说: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8、细胞结构:(1)、(2)、(3)、(4)、(5)、(6)、9、显微镜的构造:(1)、(2)、(3)、(4)、(5)、(6)、(7)、(8)、(9)、(10)、(11)、(12)、(13)、(14)、10、显微镜的使用包括:a.安放: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镜筒在前,镜臂在后,放在左前方。
b.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同时睁开,调节反光镜(光线亮时用平面镜,光线暗时用凹面镜),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c.放片:把要观察的物体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要观察的物体要正对通光孔;d.调焦:①眼睛盯住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②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右眼张开,慢慢向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直到看到物像,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浙教版初中科学上册第二章背诵知识点
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1.生物的基本特征:能繁殖、能生长发育、能进行新陈代谢、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遗传和变异、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2.蜗牛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没有听觉。
3.蜗牛身体中,体外有壳,起到保护作用,头部有两对触角,腹部有足,是蜗牛的运动器官,其内有足腺,能分泌黏液。
4.胡克第一次发现细胞并命名,他观察到的是死亡的植物细胞;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
5.早期细胞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在总结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提出的, 内容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的。
6.完善的细胞学说的内容包括:(1)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7.动物细胞的组分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8.植物细胞的组分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液泡。
9.细胞各组分的功能:(1)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2)细胞膜: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3)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4)细胞质: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5)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6)液泡:充满细胞液。
10.显微镜使用-安放:身体前方略偏左,镜筒在前,镜臂在后-对光:(1)物镜转换器-低倍物镜(2)遮光器-大光圈(3)反光镜-明亮的圆形-放片-调距:(1)粗准焦螺旋向外-下降(眼看物镜);(2)粗准焦螺旋向内-上升(眼看目镜);(3)细准焦螺旋-物像清晰-观察:先低倍镜,后高倍镜11.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制作擦 —— 滴(清水:防止细胞失水))—— 撕 —— 展 —— 盖(倾斜:防止产生气泡)—— 染(红墨水/碘液)—— 吸12.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擦 —— 滴(生理盐水:防止细胞吸水胀破)—— 刮 —— 涂 —— 盖(倾斜:防止产生气泡)—— 染(亚甲基蓝溶液/碘液)—— 吸13.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中考科学 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总结 浙教版
七年级上第二章观察生物第一节:生物和非生物1、观察蜗牛:蜗牛的结构:蜗牛有壳、触觉、眼点、口、足等结构。
蜗牛的足会分泌粘液且粘液是银白色的,所以蜗牛爬行时会留下银白色的痕迹。
蜗牛四处爬行的目的是为了寻找食物。
2、通过考察蜗牛的感觉器官发现:蜗牛具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四种感觉。
3、蜗牛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反应,这是动物的一种应激性。
4、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①生物具有严整的结构②生物都有新陈代谢的现象③生物都能生长发育④生物都能繁殖后代⑤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⑥生物都有应激性⑦生物都能适应环境并能影响环境说明:一般生物都具有上述特征,而非生物可能具有上述的一条或几条,不可能全部具有。
5、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是: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物质,而动物需要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第二节:常见的动物1、动物的分类:①在对动物进行分类时先要仔细的进行观察和研究,了解它具有哪些特征,然后根据它的特征进行分类。
②动物的分类标准很多:可以根据它的生活环境分为水生和陆生,可以根据它的外部特征分为有羽毛和无羽毛、有翅无翅、有鳞无鳞、有尾无尾、有脚无脚、有毛无毛、有壳无壳等,也可以根据它的内部结构分为有脊椎和无脊椎等、也可以根据它的繁殖方式分为胎生和卵生、根据体温分为恒温和变温等。
2、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椎骨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鱼类:青鱼、草鱼、鲤鱼、鲢鱼、黄姑鱼、鲫鱼、金鱼、带鱼、鲨鱼等变两栖类:青蛙、疣螈、蝾螈、大鲵(娃娃鱼)、树蛙等---------------------脊椎动物爬行类:扬子鳄、变色龙、蛇类、蜥蜴、龟、鳖等--------------------------- 温鸟类:家禽、鸵鸟、猫头鹰、鹦鹉等---------------------------------- 恒哺乳类:白鳍豚、鲸鱼、蝙蝠、袋鼠、斑马、猪、狗、海豹等温①鱼类的特征: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表有鳞片、无四肢,变温动物。
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总结.doc
观察生物班级姓名学号2.1生物与非生物1、生物主要有七个基本特征:能(最基本特征)、严整的结构、都有生长和发育、有应激性、能生殖、有遗传和变异、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
2、蜗牛的外形有具有保护作用,有触角、眼和口,能分泌黏液的,这是蜗牛的器官;蜗牛属于无脊椎动物的动物。
蜗牛有觉,有觉,有觉和觉,没有觉。
喜欢的环境。
2.2细胞1、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细胞。
虽然发现的是,但的确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细胞,为向微观领域进军打开了大门。
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和提出了“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的内容:1.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构成的;2.细胞是生物体和的单位;3.细胞是产生的。
2、细胞的大小:细胞一般很小,只有一到几十。
3、细胞的结构:(括号内为该结构的功能)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内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内含遗传物质,与繁殖后代有关)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具作用,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液泡(内含)、叶绿体(进行的场所,内有)4、写出显微镜的各个结构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倾斜关节5、显微镜的使用1)安放将显微镜平稳地放在身前的实验桌上,略偏左,使镜臂对着身体,镜筒向前2)对光转动,使倍镜对准,转动遮光器,选择;眼注视目镜里(眼),同时调节,直至从目镜里看到一个白色明亮的圆形。
3)放片、调焦、观察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使待检查部分位于中心,用夹片压住载玻片两端。
两眼从侧面注视,向,转动,将物镜下降。
用左眼观察,同时向转动,缓慢上升镜筒,直到视野中出现物象,再用调节,直到物象清晰。
4)显微镜复原用擦镜纸擦净目镜和物镜,用清洁纱布擦净镜体。
再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下降,然后将显微镜平稳地放入镜箱内保存。
6、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
7、要使观察的视野最亮,可以把最大的光圈对准,并且用反光镜的面镜观察。
浙教版科学七上教案 第二章观察生物教案
浙教版科学七上教案第二章观察生物教案
第2 章观察生物教案
第1 节生物与非生物/第2 节常见的动物/第3 节常见的植物/第4 节细胞/ 第5 节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 第6 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7 节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课题教案1.2.1 生物与非生物课型新课课时第1 课时
教学
目标1、认知领域:了解蜗牛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以及蜗牛能对外界的
刺激作反应。
2、技能领域:学会使用放大镜,能设计并做简单的实验来观察生物,学习做生物实验简单的记录方法。
3、情感领域:体会科学实验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感受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同时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对简单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
难点对简单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与实验观察教学法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会初步的科学探究。
教学准备教师:盛放蜗牛的解剖盘、放大镜、黄瓜、酒精、白醋30%蔗糖溶液、30%食盐溶液、电筒、镊子、蜗牛。
学生:铅笔、书本。
……。
浙教版七上科学第二章 观察生物 知识点整理.doc
类群代表物特征生活习性呼吸器官鱼类鲫鱼,醮鱼生活在水中,无四肢,体表有鳞片,用蛆呼吸,用鳍游泳,卵生水生蛆两栖类青蛙,娃娃鱼幼体生活在水肿,用蛆呼吸,成体生活在在陆上或水中,卵生成体水陆两栖幼体用蛆,成体用肺兼用皮肤爬行类蜥蜴,乌龟一般贴地爬行,表皮干燥,覆盖若鳞片或甲,在陆地上产卵,卵生陆生用肺呼吸鸟类家鸽提表有光泽的羽毛,体温恒定,卵生陆生并能飞翔肺较发达有气囊相连哺乳类人,虎,鲸体表有毛,胎生,用母乳哺育幼儿,体温恒定陆生用肺呼吸类群代表动物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扇形动物涡虫腔肠动物水母,海蛰线形动物蛔虫环节动物蚯蚓软体动物哈,乌贼,螺棘皮动物海星节肢动物蝴蝶,蜘蛛,虾,蟹第二章观察生物1生物与非生物1.1植物和动物的最主要区别是获取营养的方式不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营养,动物通过摄取食物狭得营养。
2常见的动物2. 1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 2脊椎动物根据形态特征不同分为5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2. 3无脊椎动物根据形态特征不同分为8类: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楝皮动物。
2. 4(脊椎动物中)鱼类:生活在左中,用履呼吸,用遂游泳,一般体表有鳞片,变温,卵生。
(注意)娃娃鱼是两栖动物;鳄鱼是爬行动物;鲸是哺乳动物;统鱼是软体动物。
它们都不是鱼类2.5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左中,用腹呼吸。
成体生活在陆地或水中,有四肢,主要用盹呼吸。
变温、卵生。
青蛙、大貌(姓姓鱼)、蝶蜩等都是两栖动物。
2. 6爬行动物的特征是:脸生,贴地爬行,用瓯呼吸,体表覆盖鳞片或甲,变温、卵生。
龟、蛇、鳖、鳄(鱼)、蜥(蜴)等都是爬行动物。
暨动皴是最早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
2.7鸟类:前肢特化成翼,体表有羽毛,适合飞行。
恒温、卵生。
鹰、家鸽、鸵鸟、企鹅、鸡、鸭等都是鸟类,(注意)蝙蝠是哺乳类,不是鸟类。
2. 8哺乳动物:全身被毛,恒温,胎生,哺乱。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2章---观察生物---知识点
2020-2021学年秋季七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2章---观察生物---知识点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A.生物与非生物自然界中的物体可以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1.生物:生物是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的物体,具备生物共同的基本特征,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生石花、珊瑚虫、细菌、蘑菇等都属于生物2.非生物:非生物是自然界中不具有生命的物体,不具备生物的所有特征,如珊瑚、钟乳石、机器人、桌椅等B.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动物和微生物需要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2)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通过呼吸氧化分解体内的有机物,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如动物可以通过呼吸、出汗、排尿等方式排出废物;植物可以通过呼吸、落叶等方式排出废物2.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后代1)生长:组成生物体的细胞数目增多和细胞体积增大,使生物体能由小长大2)繁殖:生物体长到一定阶段,由母体产生子代的现象3.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1)遗传:生物体子代与亲代之间,在许多方面表现出相同特征的现象2)变异:生物体子代与亲代、子代与子代之间,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不同特征的现象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1)生物体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这叫应激性2)生物的应激性有利于生物趋利避害,利于生存5.其他特征1)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2)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3)生物能够进化C.观察蜗牛的生物特征七年级科学第一学期1. 观察顺序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先整体后局部,从外到内,从左到右2. 蜗牛的整个身体包括眼、口、足、壳、触角等结构。
蜗牛的运动器官是腹足,能分泌黏液,因此它在玻璃板上爬行时会在板上留下痕迹3. 蜗牛有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但没有听觉。
蜗牛在光下爬行3分钟后,用书遮其一半身体,蜗牛会爬向阴影处。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观察生物本章回顾新版浙教版
本章回顾专题1 显微镜的使用【例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
科学观察需要工具显微镜就是其中一种工具。
(1)图1是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①②为目镜放大倍数分别是10×和5×;③④为物镜放大倍数分别是10×和40×;使用上述物镜和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时为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__①④__(填写相应的序号)。
形成清晰物像时每一个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4所示__d__(填物镜上标的字母)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图4(2)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强应选择__②③__。
①大光圈②平面镜③小光圈④凹面镜(3)图丙为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图像。
在显微镜下若将丙图转换成丁图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的明暗变化分别是__D__。
A.向右移动视野变亮B.向右移动视野变暗C.向左移动视野变亮D.向左移动视野变暗(4)在做“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时戊、己两位同学各自制作了临时装片并在低倍镜下观察观察到的物像如图所示。
__戊__同学的观察效果较好;另一位同学的观察效果较差其原因是__盖盖玻片__操作不当引起的。
(5)如果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那么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为__逆时针__。
专题2 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专题解读】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多种组织构成器官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构成系统。
人体有八大系统。
生物体在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植物:细胞→组织→器官→个体;动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例2】有效的学习需要经常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
七年级的同学总结出植物有“五大组织”而动物有“四大组织”下列选项中属于植物组织的是( B )A.番茄果实B.蚕豆叶下表皮C.小麦幼叶D.一粒花生【例3】下列关于人体组织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血液和骨组织属于结缔组织B.皮肤的分泌物具有杀菌作用属于保护组织C.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D.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专题3 了解常见的动物和植物【专题解读】了解常见的动物分类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可以将所有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上册 第02章 观察生物(复习课)(学生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2章观察生物第2章观察生物复习课目录 (1) (2) (4) (5)【知识网络构建】【考点专题梳理】考点1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动物和人体结构层次在某些方面与植物体相似。
生长发育都是从受精卵开始,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
植物体由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植物体,但是动物体和人体还需要由器官组成系统,再由系统构成动物体和人体。
考点2 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熟记动、植物细胞结构图示,明确各结构名称及其功能。
动、植物细胞相比较,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但两者又有一些重要的区别,如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等结构。
植物细胞中带有辣味、甜味、色素的物质等,位于液泡中的细胞液中。
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如根部细胞,不见光的部位的细胞就不含叶绿体。
考点3 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熟记动、植物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六个步骤及相应的目的:一擦、二滴、三取、四展(涂)、五盖、六染。
注意制作过程中的差异,如在滴液的环节中,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滴加的是清水,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滴加的是生理盐水。
观察装片时,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并能给出解决方案,如视野中有黑色圆圈,说明装片中的气泡太多,应该重新盖盖玻片或重新制作装片;视野中无光斑或太暗,说明显微镜操作失误,需重新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显微镜等等。
考点4 动、植物的分类及检索表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并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情况等。
植物的分类主要是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因为它们的形态和结构比较稳定,生存时间短,受环境影响小。
考点5 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而且经常会聚集成为细胞集落。
单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观察生物记忆篇
1、我们根据物体是否具有新陈代谢现象将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
生物的特征:能呼吸、能生长、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繁殖后代、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有严整的细胞结构(除病毒以外)。
2、植物与动物的主要区别:获取营养的方式不同(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动物——直接摄取食物;
植物——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3、蜗牛头部有2对触角,期中长触角上端有一对眼,在触角下方有一张口_,壳具有保护、防止水分散失_的作用,
腹足在爬行时能分泌粘液。
4、蜗牛具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四种感觉,但没有听觉。
5、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主要内容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6、德国科学家魏尔啸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
7、三位科学家的发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细胞学说的内容: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8、罗伯特。
胡克发现细胞,他发现的其实是细胞的细胞壁,它的大小一般是一到几十微米。
9、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细胞质: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膜: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之间物质交换,保持细胞的相对独立性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10、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
液泡:内含有细胞液
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11、(1)握显微镜应握显微镜的哪一部分结构?镜臂
(2)载物台是用来放置装片的地方,中间有通光孔
(3)在做实验时要用_压片夹固定载玻片。
(4)遮光器上大小不等的圆孔称为光圈
(5)转动粗准焦螺旋时镜筒升降范围较大,转动时细准焦螺旋镜筒升降范围较小。
粗准焦螺旋向前调镜筒下降(“上升”或“下降”)。
(6)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中长的放大倍数高,物镜则刚好相反。
12、显微镜的使用过程
第一步安放:将显微镜放在接近光源、靠体前略偏左的地方,镜筒在前,镜臂在后。
取放显微镜时,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轻拿轻放。
第二步对光:(1)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2)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3)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必须张开,同时调节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
反光镜的使用:光线强的时候用平面镜,光线暗的时候用凹面镜
第三步放片:将“上”字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使被观察的物体正对通光孔。
第四步调焦:(1)眼睛盯住物镜镜头,向外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但是不要碰到载玻片。
(2)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右眼张开,慢慢向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当看到“上”字物像时,停止调节粗准焦螺旋,轻微转动粗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
第五步观察:慢慢将载玻片向上移动,所看到物像往下方向移动。
慢慢将载玻片向左移动,所看到物像往右方向移动。
可发现目镜中的物像移动方向跟载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相同、相反),这
说明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原物的倒像。
(正像、倒像)
1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步骤:
1、擦:用干净的纱布将载玻片擦拭干净。
2、滴: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目的:防止细胞干涸,或者产生气泡
3、撕:用解剖刀把洋葱鳞片内表皮切成小块,用镊子撕下一小块洋葱鳞片内表皮,约0.5cm*0.5cm,要求
薄而透明。
4、展:把撕下来的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并用镊子展平。
5、盖:用镊子夹取盖玻片,使盖玻片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与水平面成45度夹角,待清水顺盖玻片
展平后,慢慢放平。
这样做的目的:以防止产生气泡。
6、染:在盖玻片一侧,加1-2滴红墨水(或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
被染色
最深的结构是细胞的细胞核。
染色的目的是:便于观察细胞的结构。
7、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4、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时现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
起目的是:保持口腔上皮细胞原
有的形态。
而染色所用的液体是亚甲基蓝溶液
15、洋葱表皮细胞所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液泡,没有叶绿体
人体口腔细胞所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16、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则视野会变暗,观察到的细胞数目会变少
17、观察临时装片的问题及对策(课本45、46页表)非常重要!
18、细胞分裂时,最显著的特点是母细胞核内会出现染色体(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最后它会平
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19、细胞分裂的意义是使单细胞生物个体数目增多。
使多细胞生物细数目增多。
20、细胞分化是指形成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
21、细胞生长:刚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不断长大的过程。
意义:细胞体积增大
22、组织是指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群。
23
24、人体四大基本组织(重点)
25、皮肤中有感受触摸的触觉小体,反应冷感的冷敏小体,反应热感的热敏小体,反应痛感的痛觉神经
末梢。
以上感受器都在真皮层里。
26、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皮肤,一块骨就是一个器官
27、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有根、茎、叶,生殖器官有花、果实、种子。
28、消化体统的功能是对食物的消化和对营养的吸收,其中消化和吸收主要在小肠内进行。
消化器官分成两大类,
分别是消化管和消化腺(分别有哪些?P54页)
29、讲述食物被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各个消化器官是如何工作的?(P54页)
30、人体八大系统名称是循环、呼吸、泌尿、生殖、神经、运动、内分泌、消化系统。
31、人体(高等动物)内的各个系统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使人体形成一个整体。
并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的调节下协同合作完成各项活动,及时对环境作出反应。
32、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动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33、动物分类时,必须依据一定的形态特征进行;由于分类的依据不一样,分类结果也不一样。
科学的分类方法
是以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进行分类的,有小到大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的等级。
这种分类方法在瑞典分类学家林耐的基础之上建立的,其中分类的最小单位是种,等级越高,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少,亲缘关系就越远,物种数量就越多。
34、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椎骨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鱼、鸟、人等动物身体背部都有一条脊柱,它是有
许多块脊椎骨组成,称为脊椎动物。
35、脊椎动物按从低等到高等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36、鱼类的共同特点是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身体表面有鳞片。
卵生,体外受精。
37、青蛙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两栖类的共同特点是幼体生活在水中,有尾无四肢,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或水中,无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
卵生,体外受精。
38、爬行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一般贴地爬行,用肺呼吸,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
卵生,体内受精,这也是“首次摆脱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根本原因。
40、鸟类的共同特点是身体纺锤形,前肢特化为翼,表面都有羽毛,体温恒定,胸肌发达,骨骼愈合、薄、中空,
脑比较发达,能够飞翔。
卵生,体内受精。
41、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体温恒定,哺乳动物特有的特点是全身被毛,生殖方式:胎生、哺乳
42、脊椎动物五类动物的代表动物名称及分类标准和结果。
(P64页)
43、无脊椎动物各类动物的代表动物名称及分类标准和结果。
(P66页)
44、昆虫体外有保护作用的外骨骼,身体分成三部分是头、胸、腹,腹部有三对足,两对翅,头部有一
对触角。
45、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的区别:能否产生种子;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
46、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是被子植物,结构最简单的植物是藻类植物
分布最广,功能最完善的动物是哺乳动物,最低等的动物是原生动物
47、裸子植物分布很广,其中大多数种类植株高大,根系发达,抗寒能力强。
举例:松、杉、柏、银杏、铁树
48、无种子植物三大类:
蕨类植物的特点是有根、茎、叶,举例:蕨、胎生狗脊、贯众、卷柏。
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苔藓植物的特点是无根,有茎、叶分化,举例:地钱、葫芦藓。
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藻类植物的特点是无根,无茎,无叶,举例:紫菜、海带、水绵。
大多数生活在水中。
生殖方式:大多数分裂生殖,少数孢子生殖。
49、衣藻是单细胞植物,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它们的各个结构名称、作用?(P75页)
单细胞生物特点: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50、生物具有适应性和多样性,最有效地保护自然环境的方式:建立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