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考历史开卷考试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开卷考试之我见
初中历史开卷考试之我见历史开卷考试已实行了多年,但我发现每当临近中考时,学生都在忙着往书上抄题,密密麻麻的字覆盖了整本书。
学生指望着在这些题海中能找到中考题的影子。
其实这样做只会增加学生临考前的负担和焦虑,使学生变成抄题的机器,根本没有使学生动脑筋思考,学生的能力也得不到发挥。
还有人说“开卷考试不用背,也不用记,不掌握知识也能考好”这些做法和想法都是错误的,危险的。
开卷考试是以开放性、主观性、探究性为特点的考试,要求我们以主观思维为主,融历史知识于其中;重过程,轻结论;重能力,轻知识。
因此我们应营造一个宽松、民主、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共进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不断提高。
历史开卷考试考查的核心是学生的能力。
那么,对于教师来讲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能力,以适应开卷考试呢?一、转变思想教师在思想上要转变观念,放弃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
教师要认识到教师不是历史知识的简单灌输者、垄断者、权威者,而是和学生一样的知识的探究者、组织者、运用者,还应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欣赏者、促进者、帮衬者。
还要认识到学习首先要得到的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而不是知识的单一掌握。
二、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课本内容的不同,在教学中应大胆尝试,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如:谈话法、讨论法、自学引导法、比较法、论文交流法、探究问题等方法。
培育新型的教、学关系,通过活动、探讨、交流,一起构建知识体系,得出结论或知识。
如:在讲《三国鼎立》一课时,根据基础年级的特点,重点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出发,鼓励学生自编小品。
通过扮演“曹操和“袁绍”的学生的对话表演,来加深对本课的印象。
并让学生分析“同样是以少胜多的战役,曹操为什么在官渡之战中取胜,而在赤壁之战中会失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讲美国历史时,可以运用问答和比较法。
例如比较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即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可以从战争的性质、原因、结果上来提出问题,进行分析比较,从而认识到美国是如何通过两次战争走上强大的。
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
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1. 引言1.1 开卷考试的定义开卷考试是指允许考生在考试时查阅书籍、笔记等资料的一种考试形式。
与闭卷考试相比,开卷考试更注重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而不仅仅是记忆能力。
考生可以在考试过程中查阅资料,以便作出更深入、更全面的回答。
开卷考试旨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的整体掌握情况,以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在开卷考试中,考生通常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卷,回答与考试要求相关的问题。
虽然考生可以查阅资料,但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卷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考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简单的死记硬背。
通过开卷考试,学生可以更好地体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反思和总结。
1.2 初中历史开卷考试的特点1. 开卷考试较为常见:相比于闭卷考试,初中历史的开卷考试较为常见。
在开卷考试中,学生可以在考试过程中参考教材或笔记,这种形式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掌握和综合运用能力。
2. 考查能力广泛:初中历史开卷考试通常不仅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包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分析与评价能力。
参加开卷考试的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3. 鼓励独立思考:开卷考试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学生自主查找、整理和运用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也促使学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积累材料,提升信息检索和整理能力。
4. 培养综合素质:开卷考试着重考查学生的分析和论证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综合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
初中历史开卷考试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批判思维能力。
2. 正文2.1 开卷考试存在的问题开卷考试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学生准备不充分、考生依赖教材和考试监督难度大三个方面。
学生准备不充分是开卷考试的一个普遍问题。
由于学生可以事先准备资料,很多学生往往会觉得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去复习,导致考试时缺乏应对的准备和信心。
历史开卷考试的几点思考1
历史开卷考试的几点思考从2005年开始,湘潭县的历史科考试由闭卷改为开卷,这是历史考试的一大改革,一项创新。
传统的闭卷考试主要考查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历史意义,考查“是什么”的问题。
临近中考时还会有一本考标,把所有的知识点囊括其中,学生只需按部就班,死记硬背即可在中考中取得佳绩。
这种传统的考试方法实际上只考察了学生的记忆力,存在很多弊端,它禁锢了学生的个性,也不能很好地考察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陷入一种“背背——考考——背背”的误区,学生也戏称自己为“苦读僧”。
历史开卷考试势在必行!开卷考试的命题思路仍然是忠于课本,但又超越课本,跳出教材,贴近生活和现实,并在很大程度上同政治学科接轨,更加突出历史学科的“史鉴”功能,更加注重对历史事件的背景及结果特别是影响、启示的考查,这不仅给了学生更多创新、更多表现的机会,也给了老师更广阔的发挥空间。
一、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历史这门学科本来就是非常有趣的:丰富的图片资料、绘声绘色的历史小故事,学生有着浓厚的学历史的积极性,但是传统的闭卷考试要求学生对大段大段的“历史意义”“疯狂”地背诵,对一些毫无规律的年代数字要记得清清楚楚,它的考试题目也是呆呆板板的,例如“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年,()建立了秦朝。
”等等这些毫无感情色彩的词眼。
学生背熟了,二三十分钟就可以完成一套试卷;没背熟,六十分钟过去了,试卷上依旧还是一片空白,考不出好成绩,学习的兴趣又从何而来?开卷考试的题型和内容就灵活多了。
比如“如果请你为历史剧《曹操》准备道具,你不应该在剧中的餐桌上摆放的食物是:A玉米B葡萄C萝卜D核桃”,这多别具特色,又极具开放性,以独特的方式考查了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和明朝引进农作物新品种的内容,题目出得别出心裁,使人耳目一新,学生也省下了干枯背诵的麻烦。
再看下面这道题:“有一天,山顶洞人遇到了北京人,他会认为北京人A长相像猿,比较丑陋B回做项链,懂得爱美C会缝制衣服,比较文明D用人工取火”,多有趣的题目啊,学生乐在其中。
中考通史总结与反思(3篇)
中考通史总结与反思第1篇初三月考已经两次了,但两次考试都没有预期的好,尤其是第二次,从两次考试后我进行了反思,总结出以下几点希望在以后的考试中能不断改进。
一、考试卷看似简单,没有难度特别高的题目,但每一个问题的思考量都很大,还有个别题目虽是考查重点内容,但设问比较偏,以至学生答题时失分点多,A率不高。
二、这两次考试时间是和政治结合在一起,共有100分钟,时间各为50分钟。
跟学生交流后了解到,以往学生答卷时,历史、政治两科分开考,现在考试时间进行改革,但试卷的题量跟以往一样,学生对时间把握不住,如果先做哪一门科,那一门就考得比较好,加之答题时又不抓紧,导致许多同学考到后半阶段时答题仓促,导致后考的一门科差。
三、主观上,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不够,没有很好地掌握学过的知识点。
甚至,停留在开卷考,只要“查一查”、“抄一抄”就可以过关的观念上。
这也是考试不理想的重要因素。
针对以上问题,下阶段我在九年级教学工作准备做好如下几点:一、抓好进度,在教授新知识的时候注重教学方法,在平时多加强审题的训练,围绕问题,寻找知识的落脚点。
开放性试题的命题依据及答案取向是以教材为导向的',教会学生在解题时必须以教材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向教材求索,寻“根”问宗,找出解答问题的相关历史知识,切忌随心所欲,想答什么就答什么。
二、注重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正确运用发散思维是解答开放性试题最为重要的思想武器。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注重时事政治,多看、听新闻,多读书,借助课外知识对课本有进一步的把握。
平时的点滴积累和不断的锻炼,持之以恒地坚持才会硕果累累。
三、教会学生抓住规律性的知识,举一反三,进行知识迁移。
四、强调虚心听同学的发言和老师的总结,不断的进行反思。
五、通过两次月考对我个人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讲课要有吸引力,让学生时刻关注老师,关注课上知识,不断思考问题。
特别是每一个问题的设计,都要深思熟虑,考虑到学生的水平,而不能草率地提问,没有任何的价值。
高效应对历史中考开卷考试的几点技巧
谈高效应对历史中考开卷考试的几点技巧以开放性、主观性、探究性为特点的历史中考开卷考试,要求我们在考前务必加强对主干知识的复习,灵活掌握运用基础知识,把握考试方法技巧,才能高效应对历史中考开卷考试。
历史中考开卷考试技巧如今,历史学科考试形式由闭卷考试转变为开卷考试,摈弃了“死”题目(即客观性试题),增加了主观性试题,偏重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查。
这种以开放性、主观性、探究性为特点的历史中考开卷考试,要求我们在考前务必加强对主干知识的复习,灵活掌握运用基础知识,把握考试方法技巧,才能高效应对历史中考开卷考试。
一、要把握对主干知识的复习技巧主干知识包括历史发展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历史结论等内容,其考点涉及面广,因此,应通过强化复习来提高答题速度,否则考试时容易花大量时间翻书。
强化主干知识不是大段背课文,那样会增加记忆负担,要掌握复习方法。
1.回归课本,打牢基础将《中考指导用书》中每课考试要求对照课文认真复读一遍,并把其中的主干知识强化记忆。
该方法比翻阅书本耗时短,且更高效、更具针对性。
如八年级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的考试要求是“了解三大改造,知道1956年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应记住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及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考试若涉及到便不用再翻书找答案。
2.把握要点,融会贯通只有突出对主干知识要点的理解把握,记忆才能持久;只有融会贯通,才能在考试时明晰问题的内在逻辑联系。
复习时要在每课的相关页码旁加上边签,写上该篇课文的主要知识点,边学边标识注记,以加深理解,此法可在考试中帮助我们快速作答。
3.分类归纳,构建体系从每个单元循序渐进整理主干知识,科学归纳分类要点(历史阶段特征、基本线索等),把分散或相对孤立的分类要点等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建立主干知识的结构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使之变成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主干知识网络,以适应综合能力测试的需要。
例如,“19世纪60年代,中国和日本进行了怎样的改革?结果有何不同?”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考查我们对同类、同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归类识记,进而进行比较的能力。
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
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一、问题分析初中历史开卷考试是历史学科中常见的一种考试形式,与闭卷考试相比,开卷考试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资料参考和查询的机会,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初中历史开卷考试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1. 资料查阅不规范开卷考试中,学生可以携带教材及相关学习资料,进行考试时可以查阅资料。
有些学生对资料的查阅方式不规范,导致了在短时间内无法找到所需的资料,影响了答题效率。
2. 是否合理分析在历史学科中,开卷考试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材料进行分析,但也有学生对资料的分析不够深入,无法准确把握材料的重点和要点,导致答题不准确、不全面。
3. 将资料背诵一些学生在备考初中历史开卷考试时,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机械背诵,导致在考试时只能死记硬背,缺乏对历史知识的深度理解。
二、策略分析针对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来进行应对和解决,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1. 提前归纳资料学生在备考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前,可以提前归纳教材及相关学习资料,建立自己的资料索引,以便在考试时能够迅速找到所需的资料,提高答题效率。
2. 强化分析能力学生在备考时,需要注重对历史材料的分析,提高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可以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和材料,总结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趋势,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识。
3. 拓展学习视野历史学科是一个涉及面广泛的学科,学生在备考历史开卷考试时,除了要掌握教材中的内容,还可以拓展学习视野,了解更广泛的历史知识和相关资料,提高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4. 注重思维训练历史学科是一个需要思维活跃的学科,学生在备考时可以通过解答历史问题、分析历史事件等方式进行思维训练,提高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鼓励深入思考历史学科中的问题多样且复杂,学生在备考期间需要鼓励进行深入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提高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浅谈初中历史开卷考试的感悟
浅谈初中历史开卷考试的感悟永红学校谷淑我已任教历史学科15年了,在历史开卷考试的改革中,学生的成绩和多年的教学给我留下了许多的感悟。
首先,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
在学生心中,历史只有50分,比起语文、数学、外语次之,在教学中,虽然强调学习知识的目的不在于分值比,而在于如何做人,如何把所学的应用与社会。
历史教学留下的是历史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比如历史中的很多伟人都很重视历史,都对历史有深刻的研究。
读史明智,学好历史会让你越变越聪明,会运用辩证的观点来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让学生把历史学活,譬如以商鞅变法、中国的改革开放、日本的明治维新得出的结论是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能促进社会发展。
用历史联系现实,如果你的成绩不好,你应该改革学习方法;你的家庭经济拮据,你爸爸妈妈应该改变找钱的方式。
电视、电影的许多节目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中发生。
这样,从思想上学生明白了学好历史很有作用,在课堂上学生就更加具有主动性了。
历史成绩自然就提高了。
其次,学生认为反正是开卷,考试时翻书就可以了。
其实历史命题把考察的重点放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等能力上,试题具有开放性、创造性,而且有些问题新颖,在课本中很难找到现存的答案,有些问题是跨章节,从古代考到现在,古今中外都联系了,学生翻书根本就找不到答案。
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呢?根本就在于学生把开卷和翻书找答案等同了。
因为思想上的误区,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没有主动记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人物,或者只记忆不理解,只理解不记忆。
在考试时题题都翻书,试想一下,中考时,政史和堂90分钟10多本书等到你翻,也许你翻完了其中一科,另一科就翻不完了,只能随便做了。
这样做出来的成绩会好吗?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尽量用闭卷考试的要求要求学生记忆,而且记忆了能随手拿来,总比要用时翻书好,在教学中,每节课留几分钟给学记忆,这样我们不但知识学到了,成绩也提高了。
最后,面对开卷考试,应该交给学生开卷考试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铭记在心。
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
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开卷考试已经成为了初中历史考试的一种常见形式。
与闭卷考试相比,开卷考试能够更好地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开卷考试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对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1. 学生对复习的态度不端正由于开卷考试允许学生携带教材和笔记参加考试,一些学生可能会以此为借口,对复习的态度不够认真。
他们认为无论复习多少知识,考试时都可以从教材和笔记中查找答案,从而忽视了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2. 部分学生缺乏学习方法对于开卷考试,学生需要在考试时快速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并且能够准确地运用这些信息进行解答。
一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缺乏对学习方法的培养,导致他们在考试时无法高效地利用教材和笔记中的知识。
3. 老师出题不具备挑战性一些老师在出题时可能对开卷考试持有一种“不求甚解”的态度,导致出的题目过于简单,只要学生翻书就能找到答案。
这样一来,就无法真正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二、对策分析1. 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努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学生应当明白,开卷考试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复习,而是需要更多的理解和综合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设置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家长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对历史知识的主动探究。
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并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加强对学习方法的引导。
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指导学生如何高效地利用教材和笔记。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习方法的培训班,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3. 提升老师出题水平学校应该强调教师在出题时应该更具挑战性。
老师在出题时不仅应考虑历史知识的广度,更应该重视历史知识的深度和灵活运用。
可以通过让老师参加出题培训和组织出题交流会等方式,提升老师的出题水平,使得开卷考试更具有挑战性和价值。
对历史开卷考试综合复习的几点看法
对历史开卷考试综合复习的几点看法中考历史开卷考试已经实行好几年了,年年教毕业班,年年面对初三历史开卷考试的综合复习,教办要召开初三复习经验交流会,让我作为历史学科代表总结发言。
在此,我总结了几点关于历史学科综合复习的粗浅体会,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态度端正,思想鼓气每一年在进行总复习前,我都要专门拿一节课和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让学生无论成绩好坏都要端正学习态度,认真积极对待,而不是消极应付,自暴自弃,从而对学生进行精神激励,思想鼓气。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开卷考试的认识问题,开卷考试比闭卷考试的难度大,从以往开卷闭卷学生的平均分进行比较,从两者出题方式进行比较。
二是分数上好看点,成绩贴出来,自己的成绩别太显眼,和班上其他人差距太明显。
三是认为翻书做的考这么点分,给低年级的熟悉自己的弟弟妹妹看见太丢脸。
回家没法跟交代父母。
四是历史作为文科临时抱佛脚还来得及,现在复习是精华是关键,以前没有学好不要紧。
五是激将:你们都很聪明,考完我们大家一起看看是哪些题失分较多,是不是不聪明,记忆力有没有什么问题。
二研究考纲,把握方向每一年考试前,市教育局都要下发本年度考试大纲,作为科任教师,就应该对照往年考试纲要和教本仔细研究考试纲要,紧紧把握考试方向,为自己的复习教学计划定好位,使自己和学生明白哪些知识只作了解,哪些知识是识记内容,哪些是需要理解、运用的内容,使自己在复习教学中能够突出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做到既不增加学生负担,也不减低复习要求。
另外,还要多途径地掌握中考的有关信息,如收集整理近几年的中考试卷,进行分析,关注本年度时事政治,从而剖析出本年度中考热点的走向,剖析命题趋势,有效地对中考试题和考试热点难点的收集和归类整理。
三循序渐进,分化梳理综合复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遵循从整体到细节逐步加深、逐层分化的原则,多轮复习,逐层充实,从而从低到高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虽然时间比较紧,还是细致地划分了三个复习阶段,制订行之有效的计划,三轮复习扎实进行,紧密围绕开卷考试这一核心,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
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摘要】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考查范围过广、学生应试心态浓重、考试形式单一等方面。
通过问题分析,可以发现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片面理解和应试技巧的过度训练。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多样化的考试形式、引导学生建立全面的历史学习观念以及加强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度和连贯性等应对策略。
策略分析发现,改进考试形式、调整教学内容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措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建议措施包括调整考试形式、加强历史课堂教学的案例分析和思辨性训练等方面。
初中历史开卷考试的改进方向应该是从传统题型中解放出来,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
我们需要坚持目标导向、因材施教的原则,促进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开卷考试、问题、策略分析、建议、改进方向、总结1. 引言1.1 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初中历史开卷考试是评价学生历史知识掌握情况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这种考试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问题的存在主要表现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
目前一些初中历史开卷考试题目的设置存在过于简单或者过于难题目,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
一些考试题目过于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和启发性,不能有效引导学生思考和发展。
问题分析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学生历史学习的特点和需求。
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往往更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思维能力,而开卷考试的形式并不一定能满足这一需求。
考试中存在的一些内容可能并不是学生真正需要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点,这也会导致考试评价的失真。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应该加强对考试内容的设计和选择,确保考试题目既能涵盖历史知识的各个方面,又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考试题目,如主观题、客观题、解答题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历史知识和思维能力。
可以加强对学生历史学习的引导和激励,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究历史知识。
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
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1. 引言1.1 初中历史开卷考试的背景意义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考试前学生需提前准备资料,通过查阅各种历史资料和文献,扩展知识储备,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
这种开卷考试形式不仅考查了学生的知识点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考查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由于考试内容较为复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主动查阅资料、整理知识点,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种开卷考试形式激发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促使他们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提高了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初中历史开卷考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备考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历史学科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思考,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这种开卷考试形式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1.2 存在的问题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试卷设计不合理、内容难易不平衡、学生答题技巧不足、学生复习方法不当以及监考制度不完善等方面。
试卷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考试内容与学生所学内容不匹配,影响考试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内容难易不平衡会导致部分学生在考试中出现挫折感或者得分偏低的情况,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答题技巧不足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些学生在解答历史题目时缺乏逻辑性和条理性,影响了他们的答题效果。
学生在复习历史知识时方法不当也是一个问题,有些学生可能只是死记硬背知识点,而缺乏深入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监考制度不完善可能导致考试作弊现象的出现,影响了考试的公平性和精确性。
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加以改进。
2. 正文2.1 试卷设计不合理试卷设计是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试卷设计不合理会直接影响到考试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一些试卷设计中可能存在题目设置不合理的情况,比如有些题目过于偏题或者涉及到学生未曾接触过的知识点。
中考历史开卷考试的几点思考
浅谈中考历史开卷考试的几点思考近几年来,贵州省黔南地区的中学历史学科,顺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宗旨,在中考中,历史学科的考试办法经历了从闭卷考试到开卷考试的改革尝试。
从闭卷到开卷,不仅仅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还包括在应对开卷考试的教学措施、历史学科在中学教育中所占的地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思想上也潜移默化的发生着变化,作为一线中学历史教师,我就中考历史学科开卷考试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闭卷考试——开卷考试:考试形式和评价标准的变化以2009到2012年的中考文综为例:从考试形式看,2009年和2010年文综试卷采用闭卷考试,分政治和历史两部分,各占75分,要求闭卷考试,考试时间共为3个小时。
试题内容分为第一部分为客观选择题,第二部分为主观题,要求作答在答题卡上。
中考历史试卷的主要题型分为:选择题、列举题、材料题和问答题四种题型,各大题的小题数和分值相对稳定,难易比例合理,试卷的结构和内容能较好的体现初中阶段历史教学的要求和考查学生们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情况。
而2011年和2012年,考试方式采用了开卷考试的方式,考试的范围、内容、题型、在文综卷中所占分数和比例未变,主要变化是体现在出题的趋势和评价的标准。
试卷上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题目减少了,与时事有关的题目增多了,开放性试题所占比重增大,更注重考查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迁移运用的能力,和综合现象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评价方式则由闭卷考试,考分计入中考总分到开卷考试,考分同样计入中考总分。
二、在开卷考查形式下的几种看法:利:从教学的内容看,教师们在三年时间内教授六本教材,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
考试的范围则包括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四本书。
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学生在学习历史学科时,普遍会觉得历史知识面太广,知识点太多,背诵内容多,负担重,记不住,更易搞混,所以往往平常重视语数外主科学科的积累性学习,而对历史学科则不大提得起自觉学习的兴趣,不考不学,考试前,追着老师问考试的要点,抄考试的复习提纲。
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
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中国初中历史开卷考试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一项重要考核方式。
由于开卷考试的存在,学生不再需要花费过多时间记忆复杂的历史知识点,而能够更加注重历史的应用与思考,这对于初中生历史学科思辨能力的培养是有利的。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初中历史开卷考试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复印资料质量不佳很少有初中教师能够编写一本完整的开卷考试题目资料,因此复印资料成为了主要的考试资料来源。
但是,资料的复印质量往往不差,造成了对题目的误解和不便。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教育机构可以在出卷时对资料进行检查,并改善复印质量。
二、题目设计缺乏考查分层历史学科涉及面广泛,历史知识点的层层递进关系明显。
但是,一些开卷考试题目涉及内容单一,对知识点分层考查不够充分,直接询问知识点、简单的基础问题,无法测试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
这就需要教育机构更加注意设计考题。
三、题目限制思考的篇幅和阅读材料有些开卷考试题目过于简洁,指导思考的篇幅过小。
这样做会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思考和论证。
在考试指引中,教育机构可以设置对答卷篇幅和字数的最低限制。
同时,对于涉及到长篇资料的题目,教育机构在指导时应注意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先仔细阅读材料和题目再展开思考。
四、题目缺少开放性一些开卷考试题目存在着单一答案和题目结构固定的问题。
教育机构可以设置开放性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性思考能力。
例如,在考试中发布开放性问题,能够刺激学生目光开阔,充分利用自身的历史知识和思维创造力。
五、思维操作不够很多开卷考试题目设计中,存在着观点的表述和阐述居多,缺少了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综合和运用。
在开卷考试中,教育机构可以增加一些思维性考题,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教育机构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首先,提高教师的阅读和复印能力。
对于初中历史教师,完善教师资料的编辑和复印技巧是提高考试质量的首要任务。
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
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初中历史是中国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其开卷考试是学生备考的关键部分。
开卷考试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本文将围绕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问题一:过分依赖教科书初中历史开卷考试中,学生往往过分依赖课本,考试时只按图索骥,无法独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没有形成对历史知识系统、全面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历史思维训练,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策略一:注重历史思维培养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时,应该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提出历史假设并予以验证、进行历史事实的比较和对比等方式,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鼓励他们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积极主动地获取历史知识,形成对历史事件的多角度理解。
问题二:知识运用能力欠缺除了过分依赖教科书外,一些学生在历史开卷考试中也存在着知识运用能力欠缺的问题。
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无法将所学的历史知识灵活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策略二:增加案例分析题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在历史开卷考试中可以增加一些案例分析题。
通过案例分析题,可以让学生深入思考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影响等方面,从而提高他们的历史知识运用能力。
教师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也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历史事件的案例,引导他们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
问题三:资料分析能力薄弱历史开卷考试中经常会有需要分析历史文献或资料的题目,但是一些学生的资料分析能力较弱,无法理清文献或资料中的信息,无法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
策略三:加强资料分析训练问题四:结构化思维能力不足在历史开卷考试中,一些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常常缺乏结构化的思维,表达混乱,逻辑不清。
这使得他们的答题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历史开卷考试技巧中考历史答题方法
历史开卷考试技巧中考历史答题方法历史开卷考试技巧一、先作答后翻书历史考试虽是开卷,但时间有限,过多翻书会影响答题速度和连贯性,故针对不同题目,学生要开卷得法。
首先,做选择题时,应尽量不翻书。
对熟知的知识点,可凭记忆直接作答,以保证答题迅速和连贯。
对不熟悉知识点的题目,可集中查阅作答。
其次,做非选择题时,应先作答后翻书。
将题意看清后,先结合自己熟悉的知识点尽量组织答案,最后再查阅相关资料,看答题有无遗漏、答题方向有无偏离题意。
二、选择题“三看三思”选择题审题方法:“三看三思”。
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
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
三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
被选项要三思:1、认真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2、是否符合题干要求;2、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中考历史主观题审题与答题技巧:一审:审问题审问题指的就是在主观题作答时首先应该去看的题目的问题,而不是材料。
即看清楚每道题有几小问、问的是什么、是“根据材料”还是“结合材料”、分值怎样等。
二审:审材料历史主观题往往呈现大量的文字、图片、图表等等类型的材料。
审材料具体的做法是“可圈可点”,重点标记材料提供的时间、人物、数字变化、名词、文献出处、关键语句、引号省略号等项目,这些信息往往跟答案有直接关系。
答题规范——下笔如神序号化,规范化。
如果一道题需要回答多个知识点时,在答案表述时一定要序号化,一般写成①②③…即可,层次清晰,一目了然,这样既容易写又容易被阅卷老师看清楚。
在撰写答案时一定要使用专业术语,组织答案的语言要规范化,即要尽量使用教材表述,切记“口水话”。
用史实说话,论从史出。
历史主观题当中有些问题是让考生谈认识、启示、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等等,这类题的回答虽然在于学生自己的表达。
谈认识、启示等必须要有充分的史实支撑,谈评价必须要有全面、正确、科学的角度。
对初中历史开卷考试的反思
对初中历史开卷考试的反思今天的历史开卷考试,是从第三章到第六章中选择性地考。
这个开卷的形式我很喜欢。
我们没有一大堆古文的翻译,也不会面对不认识的字而心里发慌,所以在做题时可以更加专心。
当然,开卷并不等于放任自流,随意去写答案。
相反,它需要人们更多的理解和记忆,去填补知识的空白点。
只有那些细节记得牢固,才能更好地去做题。
在开卷考试时,让我有点想法的是开卷部分的阅读。
开卷的阅读主要是关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全球化的问题。
在看到两则材料的时候,我就被吸引了。
一则是关于南方共同市场的成立和扩展;另一则是关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和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的建立。
在看完这两则材料后,我惊讶于世界竟会如此之小,又同时为这些事情感到激动。
因为,我觉得,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一件伟大的事情,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而那种贸易全球化,将世界各国的联系更紧密了,贸易范围更广了,消费水平也增长了,还有了高科技的运用……总之,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很好的事情。
首先,全球经济一体化,这是指商品、服务和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
其次,通过贸易全球化,产品销售到了许多国家。
他们用低廉的成本获取劳动力、资源和技术,使得生产出来的商品物美价廉。
在这里,新兴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正是因为这样,西欧与亚洲各国之间的贸易才变得十分频繁。
而且,这样的贸易全球化带动了整个世界的发展。
当然,世界贸易的全球化必定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拉大……不过,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贸易全球化都是必须的,它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让更多人受益。
其次,每一项贸易,都是双方同意的。
虽说它有弊端,但也给予了世界经济新的活力,带来了经济的发展。
就像美国,当初发起了这项贸易,就使美国打开了门户,接触到了别的国家,更好地了解了世界各国的文化,也借鉴了别国的优点。
这样,在后来,当别国发展遇到困难时,他们也能伸出援手。
这对整个世界的经济都是有益的。
而我们作为未来祖国的花朵,就应该了解这些,才能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推动世界的进步。
对初中历史开卷考试的反思
、
育功能 , 在 试 题 中渗 透 对 情 感 态 度 和 价 值 观 的 考 查 , 考 查 学 生 历史 学 习过 程 和方 法 ” 。 2 . 认真研 究《 历 史课 程 标 准 》 和《 中考指要》 , 把 握 中 考 方 向。《 历史课程标准》 是 编 制 教 材 的基 础 , 是 中考 评 价 的依 据 , 是制订《 中考 指 要 》 的依 据 。 因此 , 研 读《 课程标 准》 和《 中 考 指 要》 对 于 把 握 历 史 中考 方 向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作 用 。 师 生 应 认 真 学习《 中考指要 》 , 了解考试 范围 、 内容 、 形式 、 题型 、 分 值 及 能 力要求等 , 并根据《 中考指要》 对考点的要求学习 , 这 样 复 习 历 史 时 才更 具针 对性 。 3 . 回 归教 材 , 夯 实 基 础 。 自实行 开 卷 考 试 以 来 。 试 题 越 来 越灵活多样 , 情 景 的设 置 、 材 料 的运 用 都 很 有 新 意 。 但是 , 只 要 我 们 认 真 研究 就 会 发 现 考 查 学 生 运 用 学 过 的 知 识灵 活 分 析 问 题 和解 决 问题 的 思 想 一 直 没 有 变 。 只要 认 真 审题 就 发 现 大 部 分 试 题都 来 源 于 教 科 书 . 即便 综 合 探 究 题 也 是 对 基 础 知 识 的 加工 、 组 合 和 拓展 , 我 们在 中考 复 习 期 间 要 引导 学 生 回归教 材 , 掌握 基础 知识 、 主干知识 。 4 . 进 行 专 题 复 习 。专 题 复 习 是 建 立 在 学 生 掌 握 了一 定 基 础 知 识 和 具 备 明 确 知 识 体 系 之 上 的重 要 步 骤 。 专题 复 习 就 是 把 同 类 型 的 知识 整 合 。 不仅 有 助 于 弥 补 基 础 复 习 中的 不 足 . 而 且 有 助 于 打破 原 来 教 材 体 系 的 限 制 , 进行知识迁移和重组 。 从 而 提 高学 生 归纳 、 分析 、 比较 和 概 括 的能 力 。 如 复 习 中 国 古 代
浅谈初中历史开卷考试
浅谈初中历史开卷考试开卷考试条件下,绝大部分学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简单地认为开卷考试无非是抄抄书而已。
因此,这种认识上的误区易导致在复习过程中存在一些不正确的、得不偿失的做法。
现将在近几年指导中考历史复习过程中总结的几点心得体会提出来,同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1.消除认识上的偏见和误区。
这是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
思想问题是个大问题。
只有把思想上的误区解除了,才能对提高考试成绩起到好的效果。
因此。
在教学中要告诫学生,开卷考试要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除此之外,开卷考试更注重的是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联系现实的分析、理解和概括能力,这就需要扩大学生自己的阅读面,需要教师及时捕捉各种有效信息给学生补充“新鲜血液”。
同时,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提问。
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作铺垫,根本谈不上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2.要教育学生做到开卷考试用书要科学:第一,不要题题都翻书。
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开卷考试就是考试时翻翻书,但是真到考试时,题题都翻书,时间就不够用了,更何况,实行政、史合卷,这样,在规定的时间内,厚厚的一摞书翻来翻去,会极大地影响答题速度和考试的心情。
况且,有的开卷考试试题中有活动与实践探究题,这样类型的题答案在教材中更不可能明确地找到。
因此。
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要告诫学生该背的一定要背,把知识消化在平时的学习中,切不可题题都翻书。
对实在找不到答案的题目,再翻书查找。
第二,往书上记笔记要系统、有条理。
在开卷考试下,很多学生把平时复习的例题、辅导书上重要的题目,自己记不清的题目、老师强调的题题目都密密麻麻地抄在课本的空白处,有的甚至把课本内容都遮住了。
因此,考试需要的东西不知从何处找到,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却未起到良好的效果。
因此,在教学中,针对这种情况,就要告诫学生要学会整理笔记,不要把所有东西都往书上记,应当有选择摘抄一些重要的、系统化的知识点。
同时,抄东西时要分门别类,把知识划分成不同的专题;如:现代经济的发展变化、近代现代抗争与探索史、资本主义政治与经济、国际关系、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世界文化等。
开卷考试初中历史的论文
一、学生对历史开卷考试存在的错误认识
第二,抄得多就考得好。
因历史考试可带课本和历史地图册,许多学生为充分利用好“开卷”,大多不相信自己,生怕漏要点失分,便将自己感觉正确的东西尽可
能多地搬到试卷上,他们大多不经思考就将查阅到的所谓的正确答案生硬地往试卷上套,导致所查阅的内容与题目结合不紧,或答非所问,既浪费时间,又做了无用功。
第三,见考题就翻书。
为确保答案的正确,很多同学做试卷时喜欢见题就翻书,由于平时不烧香,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基本的历史知识没有去记忆,一个简单的选择题,就要翻半天书,才能找出一道题的答案,更不用说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题了。
同时,也感到时间不够用,大多不经思考就将查阅到的所谓的正确答案生硬地往试卷上套,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二、教师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针对上述学生认识上的误区,结合这几年历史开卷考试情况,我觉得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端正学生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点
开卷考试仍旧需要记忆。
开卷考试时,思考空空如也,抄书无从下手,这是在考场常见的情景,主要是学生对历史考试很少作记忆准备的结果。
学生没有必需的知识储备,对课文内容和基本知识点很陌生,考试时影响答题速度和准确性,因此只有学生有了历史知识熟练的记忆,正确运用所学知识,才能在历史考试时取得满意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考历史开卷考试的几点思考
近几年来,贵州省黔南地区的中学历史学科,顺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宗旨,在中考中,历史学科的考试办法经历了从闭卷考试到开卷考试的改革尝试。
从闭卷到开卷,不仅仅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还包括在应对开卷考试的教学措施、历史学科在中学教育中所占的地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思想上也潜移默化的发生着变化,作为一线中学历史教师,我就中考历史学科开卷考试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闭卷考试——开卷考试:考试形式和评价标准的变化
以2009到2012年的中考文综为例:从考试形式看,2009年和2010年文综试卷采用闭卷考试,分政治和历史两部分,各占75分,要求闭卷考试,考试时间共为3个小时。
试题内容分为第一部分为客观选择题,第二部分为主观题,要求作答在答题卡上。
中考历史试卷的主要题型分为:选择题、列举题、材料题和问答题四种题型,各大题的小题数和分值相对稳定,难易比例合理,试卷的结构和内容能较好的体现初中阶段历史教学的要求和考查学生们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情况。
而2011年和2012年,考试方式采用了开卷考试的方式,考试的范围、内容、题型、在文综卷中所占分数和比例未变,主要变化是体现在出题的趋势和评价的标准。
试卷上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题目减少了,与时事有关的题目增多了,开放性试题所占比重增大,更注重考查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迁移运用的能力,和综合现象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评价方式则由闭卷考试,考分计入中考总分到开卷考试,考分同样计入中考总分。
二、在开卷考查形式下的几种看法:
利:从教学的内容看,教师们在三年时间内教授六本教材,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
考试的范围则包括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四本书。
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学生在学习历史学科时,普遍会觉得历史知识面太广,知识点太多,背诵内容多,负担重,记不住,更易搞混,所以往往平常重视语数外主科学科的积累性学习,而对历史学科则不大提得起自觉学习的兴趣,不考不学,考试前,追着老师问考试的要点,抄考试的复习提纲。
而教师,则在考前加大作业量,搞得学生各科复习资料一大把,负担沉重。
而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后,虽然教学时间紧,教学内容广,知识点多,但有经验的教师可以避轻就重,在平常教学时,有针对性、目标性的选择教学的内容,并把中考的能力要求和各个考点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中,形成主干知识体系。
而教科书中非课标,考纲要求的内容只做浏览,增加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如若教学时间或复习时间太紧,教材涉及内容与考点无关,则可考虑直接放弃,抓大放小,提高教学或学科复习的效率。
利用空余的时间,教师还可以在教材之余,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带学生去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祭奠;观看有
意义的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就某个感兴趣的历史论点进行自主学习,展示探究性研究成果;复制再现历史文物小制作等活动,丰富历史课堂的教学教育形式,使学生爱上历史课,在学习中感受历史人物的精神,提升总结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弊:随着考试压力的减轻,某种程度上也不利于对中学历史学科的重视。
有的主科老师或班主任甚至会出现要课、抢课的现象,说历史学科不是主科,可以上快点,赶进度,多余的时间就可以拿给其他学科做练习订正试卷,而有些历史教师,也因为考试压力的减轻,放松了对自己教学的严格要求,放松了对学生良好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
即便改革了中考历史学科的考试方法,仍然会出现学生平时不会,到考前阶段,才四处找复习资料,在考场上左翻右翻资料,导致做题缺乏自信,每一道题目都在书上或复习资料上找答案,依赖资料,不能自主做题,答题时间分配不合理,对考试成绩要求不高,敷衍过关的现象。
而从高中历史教学的沿袭性来看,则出现了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现象,高中教师所问的过渡性的历史基础知识,学生则无法答出,忘记或缺乏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得教师则必须再花时间重新梳理一遍基础知识,才能开始进行下一步教学,而学生的学习任务也随之增加,事倍功半。
其实,无论是闭卷还是开卷,都是作为具有终结性和选拔性双重功能的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成果反馈的重要环节。
而良好的学习习惯,令人满意的学习成绩,则需要师生共同的配合努力。
从教师来看,不论是哪种考试方法,教师都应严格的要求自己的教学进度,合理的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有的放矢,设计自己的教学内容。
教师应未雨绸缪的为学生着想,教给学生的,不只是教材上的内容,还应包括教师的品格,坚持不懈的精神,而从学生来看,不应因为考试成绩而作为学习的目的,学生在学校主要的目的除了学习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得到一种学习知识的能力,学生只要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针对所学学科的特点,熟悉地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取得好成绩也同样不难,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培养完善自我的性格。
新课改还在进行,改革的尝试还在不断进行,改革的目的是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探寻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换句老话,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有利于开展教学的,提升教育水平的,都应该大胆的尝试,采百家之长,促使我们的历史学科,更好地发挥以古鉴今,教书育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