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新闻传播的社会责任理论。

认为新闻自由是伴随义务的,报刊应对社会承担责任,传递信息应真实全面地叙述所发生的事实,交流意见时应表现并阐明社会目标和价值,并以这种社会责任作为报刊业务政策的基础,从而主张有限制的新闻自由,承认政府对新闻事业的干预。

这对自由主义新闻理论作了重大修正。

社会责任理论后被纳入传播学“控制分析”的研究范围。

社会责任理论在二战后流行于西方国家,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而畅行至今。

2.新闻本源:即新闻的根本来源,新闻本源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事实。

3.硬新闻:主要凭信息和思想使人知,常指那些题材比较严肃,思想性、知识性、指导性比较强的时政、经济、科技等新闻。

受众接受时只能产生“延缓报酬”效应。

4.软新闻:主要凭情意趣味使人“乐”,常指那些人情味较浓、趣味性较强、生动活泼、对受众能产生“即时报酬”的效应新闻。

社会新闻大多属于此类。

6.新闻信息:新近发生的为公众所关注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

鲜味、活性、动感、生生不已,是新闻信息的特质。

亦称新闻资讯、新闻讯息。

7.新闻宣传:广义的新闻宣传指新闻传媒所作的一切宣传;狭义的新闻宣传指具有宣传效应的新闻传播,落实到新闻稿。

此取其狭义。

既传播了新闻信息,又宣传了某种思想观点,新闻与宣传完全重合,叫做新闻宣传。

8.新闻舆论:以新闻传媒为载传工具的社会舆论。

新闻舆论是一种舆论类型。

9.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事实能够满足人们新闻消费需求的素质总和,其核心是新闻信息价值。

10.接近性:新闻价值构成要素之一(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即指新闻事实同受众的相关度和贴近度;包括地理接近性和心理接近性。

11.新闻体制:新闻事业构成体系与管理制度的总称,包括新闻事业所有制和新闻传播政策、传播控制方式等等。

12.受众需求:对象化的受众群体的基本一致需求,是受众需要的核心内涵。

13.新闻自律:新闻传播主体用一般社会道德和法律,特别是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新闻法、新闻工作纪律约束、限制自我新闻传播活动的行为,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大致框定了新闻自律的实际要求和范围。

因此,新闻自律的内容问题,也就是新闻道德基本规范的构成问题。

14.个体真实:局部真实、微观真实、个性真实,单篇新闻或单个事实的真实;
15.总体真实:全部真实、宏观真实、共性真实,全部新闻事实或整个新闻报道的真实。

16.新闻报道的倾向性:新闻报道所表明的立场和观点。

包括政治倾向、思想倾向、道德倾向、情感倾向、审美倾向。

17.党性原则:党性即政党或政治组织的政治立场。

公开承认并坚持自己的无产阶级党性,这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一个显著特点。

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以无产阶级党性为首要特征。

18.新闻批评:指运用新闻手段进行的社会批评,具体指新闻传播媒介所发表的对错误的思想言行和种种社会问题予以曝光的新闻稿,有两大类,一类是新闻传媒登载的来自群众的批评意见,一类是新闻机构自己采编的新闻批评稿。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新闻具有意识形态属性?
新闻的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新闻纪录历史,影响当前,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而存在。

新闻史显示,有什么样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就有什么样的新闻。

论总体、主流、要件、高端,新闻是有立场和倾向的。

这种立场和倾向或是阶级的、政治的、思想的、情感的、审美趣味的。

新闻总是对社会产生影响,尤在于影响当前,这种影响极为迅速。

新闻领域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

新闻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它的政治功能,意味着媒介控制和新闻管制,也规定了新闻的倾向性、思想性、政治性和阶级性与生俱来,只不过是有强弱显隐之分。

没有超阶级超党派、完全不偏不倚的“纯客观新闻”,也没有不讲政治原则和政治立场的新闻服务。

2.为什么说,新闻是当前社会生活的反映?
1)、新闻本源即新闻的根本来源,新闻本源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事实。

新闻事实具有客观实有性和“实物”(实体)性,新闻原原本本性地及时地报道这些事实。

2)、客观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

有客观事实存在,才有新闻;没有客观事实的发生或变动,就没有新闻。

客观事实不会自动转化为新闻。

客观事实经过“反映”即人的发现、传播,才能成为新闻。

所以,在另一方面,没有“反映”也没有新闻。

3)、新闻具有地域性(位差)和时代性(时差)
3.新闻舆论具有怎样的社会功能?
新闻舆论:以新闻传媒为载传工具的社会舆论。

新闻舆论是一种舆论类型和类型舆论。

①新闻舆论的舆论文本功能;②新闻舆论的舆论范本功能;③新闻舆论的社会生态环境功能;④新闻舆论的社会文化力量功能。

新闻舆论是舆论中的舆论,直接从根本上决定整个社会舆论的形成与发展,决定社会舆论总体的品质、形态与强度,从而构成举足轻重的社会力量极。

4.图示并说明新闻与宣传的交叉关系
①等同论(全同关系):认为一切新闻都是宣传,新闻等同于宣传。

②并列论(全异关系):认为新闻传事,宣传传理,二者是并列关系甚至是对立关系的。

③包含论(大小关系):认为宣传是大概念、种概念,新闻是小概念、属概念,一切新闻都是宣传,但一切宣传不都是新闻。

④交叉论(交叉关系):认为宣传与新闻既有各自独立的部分,又有相互交叉的部分。

有纯新闻、纯宣传;又有新闻与宣传的叠合,这是一个交叉地带,既属于新闻,又属于宣传。

比如一些会议新闻、文件新闻、政策新闻、成就新闻、典型新闻、节庆新闻,既属于新闻,又属于宣传。

“好消息”皆新闻宣传。

“交叉论”规定,绝不能把宣传与新闻混为一谈,但“新闻纸”同时是主义纸、思想纸、观念纸,新闻与宣传不能生分;同时,新闻与宣传的关系是非紧密型的。

新闻与宣传的冲突关系:新闻报道事实,宣传传播观点;有时,宣传的胜利意味新闻的失败。

欺骗性宣传尤其毁坏新闻的根基特别是“事实”这个根基。

“事实为政治服务”、“图解式新闻”、“迎合式新闻”、“印证式新闻”。

5.条陈说明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
1)时效性:时效指在一定时间限度内能起的作用。

时效性是首要因素。

时效性表现为时间性;时新性;时宜性。

2)接近性:新闻事实同受众的相关度和贴近度,包括地理接近性和心理接近性
3)重要性:重要即具有重大的意义、作用、影响。

重要性指向新闻报道反映客观世界的全貌、主流与本质,应“内容为王”。

重要性的标准具有客观性,重要性新闻多指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大事情,那些能过影响历史进程,对社会各方面各层次都有大影响的事实。

重要性的衡量有绝对性与相对性。

4)显著性:显著性谓知名度大能见度高。

显著性主要指人物、地点、时令的著名性,事物或事实、事件的显赫性,事情的稀奇性、反常性。

5)趣味性:趣味性即情趣感。

专指新闻事实的奇异性强、人情味浓、知识性强。

其存在品味问题,黄色新闻是无灵魂的新闻。

纯正的趣味性限指新奇曲折的事情具有趣味性,富于人情味的事情~,知识性强的事实~
6.说明“反馈”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
反馈: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视听反应行为及其过程。

反馈的作用:①构件作用,新闻传播活动必有的现象,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因素(是使传播过程成为闭路循环系统的关键);②纽带作用:传受之间双向互动;前后之间承前启后;③协调作用:协调传者与受众;协调媒体行为前后一致。

7.怎样理解新闻事业是为一定的阶级和政治服务的“舆论机关”?①新闻事业作为“舆论机关”;
②“舆论机关”的“喉舌性质”;③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政治性;④新闻事业阶级性、政治性的产生与体现;⑤舆论机关与“头版头条”;⑥舆论机关的差异性;⑦舆论机关的多用途。

8.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众是何种关系?
新闻传受关系构成:①宏观的传受关系构成:新闻传播者整体与新闻受众整体之间存在的传受关系。

②微观的新闻传受关系构成:发生和存在于某新闻信息与视听人个体之间。

③中观的新闻传受关系构成:某传媒与它的受众群构成的传受关系。

传受关系的构成专指某新闻传媒与对象化受众群之间实际发生和存在的供给与消费关系,即中观的新闻传受关系构成。

就双方的关系程度而言,有紧密型的、非紧密型和松散型的。

实际构成和存在的新闻传受双方关系,第一,从传播学理角度说,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

第二,从媒体功能角度说,两者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第三,从实际应用角度说,两者之间是被选择与选择的关系
9.简述新闻传播自由的基本内涵
新闻传播自由:又称新闻自由,新闻活动自由,人们传受新闻的自由。

新闻传播自由并不是新闻传播者的专利,更不等于新闻传播者的新闻活动自由。

新闻传播自由的口号是资产阶级在利用新闻事业反对封建统治者的斗争中首先提出来的,它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首先提出的是“出版自由”,然后提出“言论自由”,最后提出“新闻自由”。

三种自由统称为“表达自由”。

10.为什么说真实性原则是新闻大厦的基石?
新闻报道“基石”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就是报道新闻的保真性和保真度,是一个内涵相当深广的理论命题,即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是一个多义系统,内含有没有、是不是、确不确(正确、准确、真确、精确、至确)、对不对等意义,既论报道的对象,也论报道本身,还论报道效果;既是观念理论的,也是技术理性的。

●陆定一:“新闻工作搞来搞去还是个真实问题,新闻学千头万绪,根本性的还是这个问题。


●马克思《〈莱比锡总汇报〉的查封》:报刊应当“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不应当“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这是好报刊与坏报刊的区别。

“不真实的思想必然地不由自主地要伪造不真实的事实,因此也就会产生歪曲和撒谎。


●列宁:“要向公众全面报道和阐明真相,不浮夸,不武断,不造谣,不作见不得人的报道。


●毛泽东:“要讲真话,不偷,不装,不吹。


●真实性原则是新闻报道的第一原则:1)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没有新闻报道的真实,便没有新闻报道的一切。

2)真实性是受众规律的硬性规定,读者只相信千真万确的东西,受众的第一心理是求真心理,拒斥欺骗。

3)真实性是历史对新闻报道的要求,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新闻报道要绝对忠实于事实,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

11.简述新闻事业的无产阶级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无产阶级党性原则:党性即政党或政治组织的政治立场。

公开承认并坚持自己的无产阶级党性,这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一个显著特点。

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以无产阶级党性为首要特征。

●党性原则的基本内涵:1)思想上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2)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3)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宣传纪律。

●正确坚持党性原则:首先,新闻传媒和新闻传播要一体遵循党性原则。

其次,要防止把坚持党性原则简单化,僵化党性原则。

第三,要处理好党性原则与新闻工作规律的关系。

12.简述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群众性原则的内涵
●群众性原则基本内涵:1)新闻报道的群众性内容;2)新闻活动的群众参与;3)新闻传播的大众化形式。

●群众性内容:1)是新闻报道对准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2)是新闻报道对准人民群众的新闻欲望;3)是新闻报道对准群众的声音: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来自人民群众的批评意见;4)是对准群众的思想实际,教育群众。

●群众参与:第一,依靠群众办新闻事业,动员广大群众关心和参与新闻工作;第二,认真做好通讯员和通讯网工作;第三,高度重视并处理好读者(观众、听众)群众来信、来电、来访;第四,充分尊重群众对新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践行“三贴近”
1)“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时期以来新闻工作的创举。

2)“三贴近”与群众性原则一脉相承,落脚点在贴近群众。

3)克服“三脱离”,坚持“三深入”。

4)增强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13.新闻舆论监督具有怎样的意义
新闻舆论监督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首先,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重要的内容和标志,是“政通人和”的重要表征;其次,新闻舆论监督能有效地推动三种文明建设,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再次,新闻舆论监督能增强新闻报道与评论的可读性,提高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再次,新闻舆论监督与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殊途同归。

三、论述题
1.论新闻价值与独家新闻的关系
独家新闻是具有高新闻价值的新闻;独家新闻具备独家新闻信息;独家新闻属于尖端新闻。

2.怎样有效防止新闻报道失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3.论新闻传播正确处理倾向性与客观性的一般方法
怎样正确处理倾向性与客观性公正性的关系:①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和倾向性不可偏废。

②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制约倾向性。

③坚持“政治家办报”,也反对“事实为政治服务”。

4.论“三贴近”与新闻传播效果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一个事关新闻传播效果的大问题。

本文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对新闻报道“三贴近”与传播效果的统一以及怎样践行“三贴近”作些探讨。

报道≠新闻,新闻远离了受众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新闻事业获得巨大发展,各式各样的纸质媒体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电子媒体更是异军突起,令人目不暇接。

现在,一个中等城市电视频道的套数一般都在三四十套以上,有的甚至多达四五十套。

这就是说,受众的选择范围更宽了。

那么,受众对于我们连篇累牍的新闻报道是否都接受呢?结论是不言而喻的。

现在的新闻报道让受众满意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

受众对我们的新闻“产品”不满意,原因很复杂,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我们的新闻远离了受众。

1.似是而非的“工作新闻”,隔离了受众。

这里所说的“工作新闻”,是指那些充斥报端、荧屏的部门工作情况或工作总结。

诚然,社会是由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各个阶层组成的,新闻媒体适度报道这些行业、部门的新气象、新经验、新思路和新变化,也无可厚非。

但问题是要遵循新闻的规律。

新闻的要素是“新”,即时间上的“新近”与内容上的“新发现”;传播的对象应为多数人注意的、关心的事实,传播的内容应与多数人的生活有关联。

很显然,这种缺乏与受众相关联性的“部门简报”、“工作动态”之类的“工作新闻”,缺乏这两大要素,难以引起多数受众的关注。

2.枯燥无味的“会议新闻”,远离了受众。

“会议新闻”原指对重要会议的报道。

会议之所以能够成为新闻,是会议的重要性决定的。

但是,现在的会议新闻已经大大突破了“重要”二字,报道会议也似乎成为一种“政治待遇”而竞相攀比。

在这样一种氛围下,一些行业的年会、座谈会、部门的工作会、通气会,也堂而皇之地成为了新闻。

有些会议并不重要,但因为邀请了某位领导人出席,会议的规格也就“水涨船高”。

无须多言,这种“会八股”报道,实在是枯燥无味,受众只有“敬而远之”。

3.无端“炒作”与小题大作,背离了受众。

先说“小题大作”。

名人是新闻。

但名人怀孕、生孩子,本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有的媒体不惜拿出版面、时段,从传言某名人怀孕,到证实怀孕,到去医院胎检,再到生下孩子全过程地跟踪报道。

受众接收到这些报道,难免会发出这样的责问:“有这个必要吗?”再说“无端炒作”,“炒作”原本是新闻媒体关注社会焦点和舆论热点的一个手段,是新闻重要性、显著性的具体体现。

但到了某些媒体、某些记者和某些报道就变了味。

1999年,湖南、重庆两地警方联手一举抓获了张军杀人犯罪团伙。

然而,有的媒体炒作到拿张军杀人犯罪团伙与香港张子强杀人犯罪团伙进行比较,试图让受众得出:张子强不在外面乱搞女人,而张军女人成群;张子强不滥杀无辜,而张军杀人如麻;张子强对家庭有情有义,而张军抛妻弃子等结论。

张军与张子强两个犯罪团伙,二者互不牵连,这种比较,实属无意义的炒作,还可能误导受众。

4.日常报道的“空话+套话”,唤不起受众的“新闻欲”。

新闻也讲求感染力和知识性。

缺乏感染力和知识性的报道,受众过目就忘,看了就扔。

在我们的日常报道中,“概念+例子”式的报道时常可见,即先由传播者给事物定性,然后带出要说的事。

具体表现为:抽象而不具体,笼统而不明确;生搬硬套,以“通用”语言制造“批量产品”;概述而不描写,无细节,无现场感和知识性。

这类报道使受众一头雾水,或似曾相识,很难唤起受众的“新闻欲”。

新闻传播是讲求效果的。

那些隔离受众、远离受众、背离受众需求的“报道”,只是徒有“报道”之名,而无新闻之实,更谈不上“感染力”和可读性。

这正如刘少奇同志在50年前批评某些“不顾时间、地点、条件,不顾读者的思想感情,我只管发出去,你看也好,你不看也好”②的新闻报道。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一种产品不能唤起用户的“购买欲”,就意味着这种产品没有市场。

同样如此,信息产品失去受众,就意味着失去传播持续进行的基础,其后果不堪设想。

“三贴近”,新闻报道的着眼点与最终归宿
要根治“报道≠新闻”的痼疾,从根本上说,还是要努力实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这既是一个理论、理念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告诉我们:新闻的本源是生活,而新闻是对生活的反映,即:生活在前,反映在后;事实在前,报道在后;生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报道)是第二性的。

换言之,离开生活,也就没有事实,新闻就无从谈起。

这是其一。

其二,生活的主体是人。

所谓社会生活,就是由人构成的生活总称。

人是社会生活的创造者,也是万事万物的主导者。

其三,社会是由一个个阶级、阶层和群体构成的,但无论怎样划分,普通的工人、农民、个体工商业者等人民群众占人口的96%以上。

换言之,人民群众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同时也就是新闻报道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生活的创造者,社会文明、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和新闻源泉的提供者。

新闻传播者贴近群众,不仅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闻事实,同时还能丰富自己的营养,拓宽自己的视野,发掘事物的本质。

从传播的效果出发,新闻报道更要贴近群众。

这是因为人民群众同时也是新闻信息的接收者和消费者。

传播学把发送信息的一方称之为传者;把接收信息的一方,因为人数众多,称之为受众。

受众是新闻传播的“终端”。

应当承认受众在接收新闻信息时确有被动的一面,但受众并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新闻信息,他们同时具有对新闻信息的传播能动的反作用:或促进信息的传播,或使传播效果大打折扣,这是因为:
1.发送不等于送达。

达,即达到。

从环节上看,发送在前,送达在后。

从关系上说,发送是前提,送达是结果,二者互为条件。

从效果上分析,有发送就会有送达,但发送不等于就是送达。

发送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而影响送达。

要获得好的传播效果,就要有效地把新闻送达到受众,从而形成一定的发行量、收视率或收听率,这就是新闻的送达。

据此理解,发行量大,收视(听)率高,发送的效果就好。

反之,效果就差。

这是因为受众对新闻的选择,首先表现在对传播媒介的选择。

受众选择媒介的因素很多,如发布的权威性、传播的内容、价格等,但根本的因素是传播的内容决定的,即受众的喜新厌旧、喜奇厌平、喜近厌远、喜活厌死、喜正厌偏等等,受众喜则选择,反之,则弃。

2.接收不等于接受。

新闻传播效果,是指传送的新闻信息不仅为受众接收,而且为其接受并对其产生了影响。

据此理解,新闻传播效果有三层含义:一是受众的接收,如读报、看电视、听广播等就都是接收;二是传送的内容要为受众接受,即受众相信新闻的内容,认同报道的观点(看法);三是报道对受众产生的影响。

3.认同不是“苟同”。

如前所述,受众对新闻报道不是消极、被动的或不加分析地全部接受,而是经过理解之后,有条件地接受。

然而,经过“理解”后的新闻,就很难避免受众的“见仁见智”。

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正效果的衰减,二是负效果的产生。

这两种效果,都是受众接收并接受新闻信息,并认同新闻之后,产生的传播效果。

新闻要获得传播者原来意图相一致的传播效果,从根本上说,要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即新闻源于群众,又要回到群众的问题。

在传播理念上,新闻传播者要站在群众立场上,并指导自己的新闻实践,努力贴近实际、贴
近群众、贴近生活,这就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新闻传播的出发点,也是新闻传播的最终归宿,更是求得新闻传播效果最大化的惟一途径。

践行“三贴近”,实现新闻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1.报道内容“三贴近”,亲近受众。

社会生活五彩缤纷层出不穷,新闻不可能“有闻必录”,受众受时间、精力的影响,很难“尽览天下事”。

因此,满足的要义是“应知”。

受众的“应知”就是新闻事实与受众的关联程度。

对于新闻传播者来说,紧紧围绕受众的“应知”,研究受众的需求心理,把握时代的主旋律,从林林总总的社会生活中,大胆地捕捉、挖掘和选取“能够引起大多数人的兴趣”的新闻事实。

一般而言,新闻的接近性是指新闻事实与受众在地理距离、思想感情、利益利害等方面的关联程度,即新闻事实发生地点与受众越近,就越关心,与受众的思想感情和切身利益越密切,就越重视。

新闻传播者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理念,践行新闻实践,回答受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问题,无须多言,其传播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2.报道风格的“三贴近”,感染受众。

朱穆之在《如何当好记者》一文中提出:我认为要有一些不同的风格,不要总是一个风格。

要打破老一套,有些不同的风格,有各种各样的风格。

”朱穆之所说的“老一套”指的应当是“程式化写作”的“新闻八股”。

报道内容决定形式,“因事择文(体),量体裁衣”。

在遵循“规则”的前提下,“体有万殊,物无一量”。

最为重要的是,报道的风格要贴近“大多数人”。

这是因为受众是由不同层次的群体构成,受到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欣赏习惯的制约。

符合“大多数人”的欣赏习惯,既通俗易懂,又“阳春白雪”的报道“风格”,才能赢得众多的受众。

3.报道语言的“三贴近”,走近受众。

报道语言的“三贴近”,有这样几层含义:一是报道语言要贴近实际,才能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如前所述,新闻报道必然要涉及社会的各个行业、阶层,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实际。

“隔行如隔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特别是一些难懂的行业术语、职业用语、名词概念,以及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气象、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等。

这些既可能是新闻事实,传播的“亮点”,但受众可能觉得陌生难懂,不易接受。

这就是需要传播者用“翻译”的语言,把难懂的术语译成大众易懂的语言;二是报道语言要符合人物个性。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报道语言符合人物个性,既反映生活的本质,增强报道的真实感,又为受众提供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个性。

三是报道语言要有地方色彩。

报道如能适度运用地方语言,不仅能一扫“新闻腔”的痼疾,客观形象,生动活泼,还能增强报道的信息量,增强报道的可读性。

第一章绪论
简答论述或多选
1.中国新闻学的曲折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改革:《解放日报》改版前后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新闻宣传主张,集中解决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若干重大原则问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改革:1956年7月,以《人民日报》改版为标志的新闻工作改革全面启动,改革中的报纸和通讯社以清新的面貌出现在公众面前。

其主要内容:a 力求突出受众的多样性需要,扩大报道范围,多发新闻,发多方面的新闻 b 开展自由讨论,可以发表不同观点的文章,通过群众性讨论把社会见解引向正确道路c 杜绝党八股,努力改进文风。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改革主要内容:a 力求突出受众的多样性需要,扩大报道范围,多发新闻,发多方面的新闻b 开展自由讨论,可以发表不同观点的文章,通过群众性讨论把社会见解引向正确道路 c 杜绝党八股,努力改进文风。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学发展主要表现方面(简,多):a正本清源,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思想进行了系统全面地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b 打开国门,引进了西方新闻学得研究成果,特别是从80年代初开始的传播学的引进c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框架和体系 d 新闻教育快速发展,新闻学研究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