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心典》论痉初探
《金匮要略》小结:痉(《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金匮要略》小结:痉(《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小结之一:第1条讲的是有三层意思。
第一,刚痉与柔痉的概念。
本条没有讲‘痉’的概念,但我们知道,痉者,抽搐痉挛也。
有汗的是柔痉,无汗的是刚痉。
第二,皮肤肌肉筋骨均属表。
第三,痉属表病,但又超越了《伤寒论》所说的太阳表病。
这个痉,虽是表病,虽有汗或无汗,但不一定恶寒。
小结之二:第2条主要讲的是津液损耗而导致痉病的产生。
小结之三:第3条讲的是痉病的一些表现,最主要的是表现是拘急。
小结之四:第4条讲的是津液的虚实增减所表现出来的脉象。
津液少的,脉象就小。
津液多的,其脉象就饱满。
小结之五:第5条讲的是痉病的脉象。
痉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体内有热,伤耗津液,致使津液不能濡养筋骨。
津液少,故脉象不饱和,而出出弦脉。
小结之六:第6条讲的是痉病而有疮疡的,不能用发汗的办法。
因为疮疡亦属伤损津液。
小结之七:第7条讲的是用桂枝汤解肌,有栝蒌解热生津。
小结之八:第8条讲的是用桂枝汤平喘,用麻黄发汗,用葛根解肌。
小结之九:第9条讲的是热伤津液而出出阳明证,有大承气汤治。
小结之十:胡老说,痉病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有热。
他说‘无论刚痉、柔痉,无热不痉,热伤津液,组织枯燥而不洁濡,因而作痉’。
小结之十一:胡老认为痉病是可以用六经辨证的方法来治疗的。
他认为‘兼表者,无汗麻黄剂,有汗桂枝剂;兼里实者,可与大承气汤;兼半表里者,可与小柴胡加石膏汤’。
小结之十二:从胡老的话中可知,痉属于阳性病,属三阳病。
痉:第2条(《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痉:第2条(《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第二)一、痉第2条:“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读经笔记之一:我们在学习《伤寒论》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太阳病的特点是脉浮,恶寒。
读经笔记之二:但这里却说‘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既然是太阳病,为什么不说‘脉浮’而说‘脉沉而细’?弄清这个问题,对我们学习《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读经笔记之三:病位分表中里,相对来说,脉象也就反应为浮、中、沉。
胡老说‘中医辨证论治,是在患病机体一般地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而适应整体地,讲求一般疾病的通治办法’。
胡老所下的这个定论,我认为是十分正确的。
读经笔记之四:胡老还指出,所谓表,不单单是指皮肤,还包括肌肉、骨骼。
所以皮肤、肌肉、骨骼的疾病都统称为表病。
如我们平时所见至的身疼痛、骨痛等都是属于表病的范畴;而肚子痛、胃痛等,则属于里病的范畴。
用排除法,不属于表病,又不属于里病的,则属半表里。
读经笔记之五:按胡老所说,人体机能与疾病战斗于何处,症状就反映在何处。
这句话是十分正确的。
我们抛开脉象来说,如感冒,这是表病,反应为头项强痛,肌肉骨骼痛等。
里病,反应为肚子痛、下利等;表半表里,反应为胸闷、心闷等半表里的部位。
这些病症的反应,往往都在病位上反应。
读经笔记之六:但脉象就不同了。
一般来说,表病的脉象为浮脉,里病的脉象为沉脉,半表里的病的脉象为不浮不沉。
但有时明明是表病,却反应为浮脉,这是为什么?读经笔记之七:什么是脉?脉,表示身体里的一种支脉,本义指血管,中医里表示人体气血运行的管道,习惯上常血脉并称,但脉有时仅指脉搏或脉象。
读经笔记之八:脉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
心与脉直接相连,血液所以能在脉中运行周身,全依赖心气的推动,《素问·平人气象论》载:“心藏血脉之气也” 。
脉能约束和促进气血循一定轨道和一定方向运行,运载气血,输送饮食物的精华以营养全身。
《金匮要略》痉病治疗思想的临床应用浅识
不 得语 , 欲作刚 痉 , 葛根汤 主之” 。刚痉 的病机是 风寒 表 实, 故症见无 汗恶寒 , 小 便少 , 气上 冲胸 , E l 噤不 得语 , 乃 风寒 湿邪 与卫气 相持 , 既不 能 向外 透达 , 又不 能 向下通
弓反 张划入 痉病 范 畴似乎 不太确 切 。流行性 肌 张力 障 碍综 合征 的临 床表 现 , 其病 前 多有 恶 寒 、 发热 、 头痛、 流
涕 等上感 症状 , 与痉 病 的论述更 吻合 口 ] 。 l 《 金 匮要 略》 关 于痉病 治疗 的论述
《 金 匮要 略 ・ 痉 湿喝病脉证 治第二》第 l 1 条 “ 太 阳
痉 病 是指 以筋 脉强 急 为特 征 的一 组 中医综 合 征 。
血 同源 , 肾藏 精 , 心主 血 , 肝 藏血 , 因此 , 张 仲 景急 下存
痉病 的病 位 在筋 脉 , 由外感 风 寒 , 津液 不 足 , 筋 脉失 养 所致 , 以项背 强急 、 口噤 , 甚 至 角 弓反 张 为特 征 [ 。《 金 匮要 略》 将 痉病分 为 刚痉和 柔痉 , 皆 以筋脉拘 急 为主要 表现 , 二者 的鉴别 要 点是柔 痉有 汗 ' 冈 0 痉无汗 。柔 痉治 以瓜 蒌桂 枝汤 . 冈 4 痉 治 以葛 根汤 和大 承气汤 。 结合 西 医 临床疾 病 , 将破 伤风 、 流脑 、 高热惊 厥等 引起 的抽搐 、 角
行, 逆 而冲上所致 。 以桂枝 汤与麻 黄辛温发散 , 开泄太
治疗 中, 患者 医嘱 尚未 完 成 , 突发 阿 一 斯综合征 , 意识 丧失 , 叹气 样 呼吸 , 四肢拘 急挛缩 , 血 压测 不到 , 大 动脉 搏动 消失 , 心 电图提示 室颤 。立 即开放 气道 , 球囊 加压 辅助 通气 ,予 可 拉 明 0 . 3 7 5 g加洛 贝林 3 m g静 脉
金匮要略浅注-痉湿
金匮要略浅注-痉湿痉湿病脉证第二(痉之为言.强也.其证颈项强急.头热足寒.目赤头摇.口噤背反.详于下文.初起不外太阳.)太阳病(病在标阳.则)发热(邪在肤表.则肤表实而)无汗.(既在标阳.不宜恶寒.而)反恶寒者.(本亦病也.以其表实.)名曰刚痉.太阳病(病在标阳.则)发热(邪在肌腠.则肌腠实.而肤表反虚.故)汗出(标病而本不病.故但发热)而不恶寒.(以其表虚.)名曰柔痉.此言太阳病有刚柔二痉.推原痉之所自始.为辨痉之法.非痉家之本证也.刚痉脉宜紧弦.柔痉脉宜浮弦.仲景未言.可以悟出.、充至切.诸去声.恶也.痉、其颈切.音敬.风强病也.旧本以痉为.传写之误也.今改正之.其病皆由血枯津少.不能养筋所致.燥之为病也.然内经谓诸痉强直.皆属于湿.何其相反若是乎.而不知湿为六淫之一.若中于太阴.则从阴化为寒湿.其病流于关节而为痹.若中于阳明.则从阳化为湿热.热甚而阳明燥化之气愈烈.其病烁筋强直而为痉.是言湿者.言其未成痉之前.言燥者.言其将成痉之际也.经又云、赫曦之纪上羽.其病痉.言热为寒抑.无汗之痉也.又云、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痉.言湿蒸为热.有汗之痉也.千金谓温病热入肾中则为痉.小儿痫热盛亦为痉.圣经贤训可据.其为亡阴筋燥无疑.(然而太阳底面.即是少阴.入脏即死.入腑即愈.首篇言之详矣.兹)太阳病发(于标阳.无有不)热.(发热则脉不宜沉细矣.今反)脉沉而细者.(是证见太阳.脉见少阴.而背项强直等证并见.)名(之)曰痉.为难治.此一节言太阳之里为少阴.痉病在少阴.最重之证也.故于辨其刚柔之后.特笔以提撕.欲人之知所重也.(病在太阳.未必遽成痉也.而太阳之接壤.即是阳明.太阳之里面.即是少阴.阳明少阴.两关津液.津液伤则筋失所养而成痉.此痉病之由也.今)太阳病发汗太多.(津液外脱.则少阴伤.阳明亦燥.筋失所养.)因致痉.夫风病(不知用桂枝汤解之.而以下药)下之.(下多则亡阴.阴亡阳无所制.)则(灼筋而成)痉.(若下后)复发(其)汗.(汗多则亡阳.经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今下而复汗.身)必拘急.疮家(脓血出多.津液将涸.)虽身疼痛.(表证未净.亦)不可发汗.汗出则(津液愈竭.筋失所养而成)痉.此推致痉之由.从太阳而推到阳明少阴.言汗下疮家.三者致痉.皆由脱液伤津.皆兼此二经而言也.妇人产后亡血过多.因而成痉.亦可以此说括之.(痉有本证.可以备言其形状.亦有误治之变证变脉.可以略陈其大概.今请先言其本证.经云.因于风者.上先受之.故)病(痉)者(上而)身热.(未及于下.故下而)足寒.(风伤太阳之经.故)颈项强急.(风伤太阳之气.故通身)恶寒.(阳气上行于头面.故)时头热面赤.(太阳之脉.起于目内.风热伤于经脉.故)目赤.(头项皆强急而不能动.)独头(呈风象而)动摇.(强急则筋不舒.而牙关紧闭.且风客会厌.而语言不出.所以).卒(然)口噤.背反张者.(风邪入于经输也.此)痉病(本证之形状)也.若(不知其为痉.而误)发其汗者.(汗之沾濡衣被则为湿.湿之陆续不干而生寒.)寒湿相得.其表(因汗而)益虚.(虚甚)即恶寒甚.(盖痉之未成.太阳原有恶寒之证.而痉之既成.阳邪用事.热甚灼筋.何至恶寒之甚.此为误治而一变也.)发其汗已.(不独证之一变.而)其(强直之)脉(亦变屈曲)如蛇.此论痉家之本证.而并及于误治之变证变脉也.(脉如蛇.阴之象也.君子正有履霜坚冰至之忧.乃)暴(然见其)腹胀大者.(遂转忧而为喜.冀其)为欲解.(即首篇入腑即愈之义.况胀为有形之实证.大承气汤即对病之良方矣.乃诊其)脉如故.(仍是如蛇之象.而)反(加)伏弦者(此为变而又变之)痉.此一节承上节汗后变证变脉外.又变一脉证也.师不出方.余于伤寒论发汗后腹胀条.悟出浓朴生姜甘草人参半夏汤.俟其胀稍愈.再以法治之.(痉家之本证.既已备言.即变证变脉.亦复明示矣.痉家之本脉何如.)夫痉(为劲急强直之病.其)脉(亦劲急强直.)按之紧如弦.(谓其自寸至尺.)直上下行.(与督病之脉相似.但督浮而此沉耳.)此一节补出痉病之本脉也.自病者身热足寒至此三节.合作一大节读.痉(为太阳中风之)病(风为阳邪.误用烧针.则为逆.若见)有灸疮.(则风火交煽.真阴立亡.)难治.此一即言痉病误灸之难治也.师不出方.伤寒论火逆诸方.亦恐其过温.余用风引汤减去桂枝干姜一半.研末煮服.往往获效.太阳病(头项强痛.发热恶风.自汗.论所谓桂枝证也.)其证备.(但)身体强KTKT 然.(为风邪入于经输.内经云.邪入于输.腰脊乃强是也.然经输之病.脉应浮数.今按其)脉反沉迟.(盖沉为痉之本脉.迟为津液不足.营卫之行不利.虽痉证尚未全备.而痉脉先已见端.)此(不为伤寒而)为痉(以)栝蒌桂枝汤主之.此一节为痉病之将成未成者.出其方也.然细按方法.必是中风自汗之变证.柔痉用此.刚痉用葛根汤.栝蒌桂枝汤方栝蒌根(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太阳病.(头项强痛.发热恶寒等证悉备.表实既已)无汗.而(邪气不得外达.)小便反少.(邪气又不得下行.正不胜邪.其)气(遂逆)上(而)冲胸.口噤不得语.(面赤头摇项背强直.势所必至.此)欲作刚痉.(以)葛根汤主之.此一节为刚痉之将成未成者.出其方也.究为太阳之治法.非痉证之正治法.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痉(之)为病.(至于入里.而)胸满(气闭而)口噤.卧不着席.(反张甚也.筋为热灼.下为)脚挛急.(上)必(牙关紧而)齿.(此或为少阴火亢.或为阳明燥化.救焚在此顷刻.起死即在此须臾.)可与大承气汤.(以急下之.为下其热以救阴.非下其便以宽胀.)此一节为痉之既成.出一救治之正方.大旨在泻阳明之燥气.而救其津液.清少阴之热气.而复其元阴.大有起死回生之神妙.或问凡曰可与.则犹有相酌之意.岂因大承气之过峻而云然乎.而不知此证.舍大承气并无他法.犹恐服大承气之后.重证犹未尽除.还当审其缓急.而商其再服与否.此际全凭医家之定识定力也.或一下之后.病势已减.审系阳明.以白虎加人参汤滋阳明之燥.审系少阴.以黄连阿胶汤救少阴之阴.二汤可以频服.服后又以竹叶石膏汤收功.抑或以三汤用于大承气之前.全要心灵手敏.此仲师可与二字言外之意也.男(元犀)禀按、竹叶石膏汤去粳米之逗留热气.并以竹沥半杯易竹叶.可从古法而变通之.大承气汤方大黄(四两酒冼)浓朴(半斤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枳朴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湿者六淫之一也.亦如中风伤寒自太阳始.但风寒之太阳病.病在肌表.湿之)太阳病.(病在关节.关者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也.节者骨节之交.神气之所游行出入者也.今病湿.则神真之气.为湿邪所伤.故)关节疼痛而烦.(湿为阴邪.故)脉沉而细者.(湿不在外而在内.)此名中湿.亦名湿痹.(痹之为言闭也.)湿痹之候.(闭气不化.则)小便不利.(闭湿于内.则)大便反快.(治者)但当利其小便.(则湿从小便而去矣.)此言湿流关节之病也.然湿者六气之一也.但一气中犹有分别.雾露之气.为湿中之清.伤人皆中于上.雨水之湿.为湿中之浊.伤人皆中于下.亦称太阳者.病由营卫而入.营卫皆属太阳也.此条论地气之湿.乃湿之浊者.故曰但当利其小便.若雾露之邪.当以微似汗解之.湿家之为病.(湿盛于外者.阳必郁于内.湿盛于外.则)一身尽疼.(阳郁于内.则)发热.(湿热郁于肌肉之间.则)身色如(烟之)熏黄(而带黑)也.上节言湿邪痹于内.而不能化热.此节言湿邪郁于内而发于外.化热而为黄也.湿家.(病在太阳.太阳之脉.上额交巅.夹脊背而行于两旁.雾露之湿.清邪中上.着太阳.阳气聚而不行.故)其人(他处无汗.)但头汗出.(湿邪滞碍.而其经输不利.故)背强.(湿为阴邪.阴气盛于表.故)欲得被覆(而喜)向火.(病尚在表.)若下之(太)早.则(寒湿之邪陷于胃.而为)哕.(胃病则上下二焦亦病.上焦之气不降.则气道壅塞.而)或胸满.(下焦之气不升.则气化不行.而)小便不利.舌上如苔者.(乃湿滑而白.似苔而非苔也.总由寒湿之邪.陷于胸膈.命门之阳.郁在下焦.)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八个字为不易勘语.丹田有热.故)渴欲得饮.(胸上有寒.故欲饮)而不能饮.则(其)口燥(似喜水而又恶水.其懊不可明言之意.则为)烦也.此言清邪中上.病在上而误下之.其变证有如此之多也.(湿家误下.变证既如此之多.若不明言其死证.恐医者犹执迷不悟也.)湿家(误)下之.(头汗已后而)额上汗出.(以阳明之脉交额中.此阳明之气脱绝.而真液上泄也.且见)微喘.(以太阳之气.与肺相合.而主皮毛.此太阳之气绝.而真气上脱也.且见)小便利者.(以少阳三焦.司决渎而出水道.此少阳之气绝.而阴津下注也.三阳气绝.上下离脱.故)死.若下利不止者.(中土败而地气陷.不必三阳气绝.而)亦(主)死.此承上若下之三字.而备言误下之死证.而为医者大加警觉也.(湿又别其为风湿者.不可不知.风为阳.湿为阴.内有湿而外感于风.则为)风湿(不和而两)相搏.(以致)一身尽疼痛.(若阴阳和.则雨露降.)法当(微似)汗(自)出而解.(然阳之汗.以天之雨名之.)值天阴雨不止.医(者不知所以然之理.竟)云此可发(其)汗.汗之病(犹)不愈者.何也.盖(汗者.所以利阴阳也.若)发其汗.汗大出者.(风为阳邪.)但风气(从大汗而)去.(大汗而阳衰.阳衰则阴转盛.而阴)湿(之邪)气(仍)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则阴阳两不相负.而)风湿俱去也.此于湿证中别出风湿之病.明其治法.而不遽出其方者.即引而不发之妙也.盖宇是答辞.周秦多用此笔法.(湿又别其为寒湿者.亦不可不知.雾露之湿为清邪.自上受之.)湿家病.身(虽)疼(而无一身皆疼.不过疼在身之上半.而)发热.(止见)面黄(而身色不似熏黄.肺司气而主皮毛.湿袭于皮毛.故气不顺)而喘.(阴证无头痛.湿未入阴.故)头痛(湿袭皮毛.内壅肺气.故)鼻塞(湿气弥沦.摄乱心主)而(发)烦.(湿邪止在上焦.未尝犯里.故)其脉大.(不犯胃气.)自能饮食.(能饮食则)腹中(尚)和(而)无病.(其)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病浅不必深求.止)内(辛香之)药(于)鼻中.(宣泄头中之寒湿.)则愈.此于湿证中.又别出寒湿之病.寒湿不止雾露之清邪.而举一邪伤高表者.以为隅.则邪伤通身者.包在言外.举一外法通其空窍者以为隅.则内服调其经络脏腑者.包在言外.下节诸方.按脉证而求其丝丝入扣.则得矣.(前言中湿.但当利其小便者.以湿之在内言之也.若)湿家(之表证.其)身烦疼.(而不发黄.可知未郁于内而为热也.且无小便不利.可知未入于里而为痹也.表则宜汗.而不宜大汗.斟酌其适)可(者.当)与麻黄加术汤.发其(微似)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致火气逼汗过多而变证也.况又有湿与热合致衄增黄之虑乎.)此为湿之属表无汗者.出一至当不易之方也.喻氏谓麻黄得术.虽发汗而不至多汗.术得麻黄.行里湿而并可行表湿.止此一味加入.所谓方外之神方.法中之良法也.麻黄加术汤方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甘草(一两炙)白术(四两)杏仁(七十个去皮尖)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汗.(风湿之证.前既详言.犹未言其致此风湿之因也.)病者(风湿相搏.)一身尽疼.(其)发热.(每在于申酉戌之)日晡所剧者.(以阳明旺于申酉戌.当其旺时.邪正相搏.则增也.)此名风湿.(然所以致)此(风湿之)病(乃)伤于汗出当风.(汗随风复入皮腠.而为风湿也.)或久伤取冷(亦)所(以)致(此风湿)也.(致风湿者以此.而所以致寒湿.亦可类推矣.)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此又为风湿无汗者而出其方也.寒湿亦可用之.上节麻黄加术汤为大剂.此方为小剂.亦随其证之微甚而择用之.亦随其证之上下.而取亲上亲下之理也.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麻黄(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薏苡(半两)甘草(一两炙)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风湿(之病).脉浮.(为风.)身重.(为湿.若见此脉此证.汗不出而恶风者.为实邪.大剂有麻黄加术汤.小剂有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可用.若)汗出恶风者.(为虚邪.以)防己黄汤主之.此为风湿证汗自出者出其方也.合上二方.即伤寒论麻黄汤大青龙汤桂枝汤之意乎.钱天来云、病因汗出当风.夫汗出则腠理开.当风则风乘腠理矣.风邪既入.汗不得出.以离经之汗液.既不得外出皮毛.又不能内返经络.留于肌腠而为湿.此即人身汗液之湿也.其或暑汗当出之时.伤于纳凉太过.使欲出之汗不得外泄.留着肌腠而致病.与汗出当风无异也.按金匮以痉湿三证合篇.痉证兼湿.证亦兼湿.湿证最重.必须如此活看方得.防己黄汤方防己(一两)甘草(半两炙)白术(七钱半)黄(一两一分)上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瘥.伤寒(至于)八九日.(九日值少阳主气之期.宜从少阳之枢而外出矣.乃不解.而复感)风湿(合而)相搏.(寒邪拘束.故)身体疼(风邪煽火.故心)烦.(湿邪沉着.故)不能自转侧.(邪未入里.故)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浮虚则为风.涩则为湿也.此风多于湿之证.以)桂枝附子汤主之.若(脾受湿伤.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大便坚.(大便愈坚.则)小便(愈觉其)自利者.(脾受伤.而津液不能还入胃中故也.即于前方)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湿若去.则风无所恋而自解矣.)此又于伤寒不愈.合风湿为病而出二方也.上方治风多于湿.下方治湿多于风.桂枝附子汤方桂枝(四两)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白术附子汤方白术(四两)附子(三枚炮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凡方中有如虫行状.如醉状.如冒状者.皆药势将行使然也.)(伤寒合风湿而病.上既详言之矣.若其病较剧者.用药亦须较缓.今)风湿相搏.(业已深入.其)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此风寒湿三气之邪.阻遏正气.不令宣通之象也.)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荣气卫气三焦之气俱病.总由于坎中元阳之气失职也.务使阳回气暖.而经脉柔和.阴气得煦.而水泉流动矣.以)甘草附子汤主之.此承上节.言风湿相搏.在外者利在速去.深入者妙在缓攻.师恐前方附子三枚过多.其性猛急.筋节未必骤开.风湿未必遽去.徒使大汗出而邪不尽耳.故减去一枚.并去姜枣.而以甘草为君者.欲其缓也.甘草附子汤方甘草(二两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白术(二两)桂枝(四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妙.(者暑也.暑亦六淫之一.故先伤太阳.)太阳中.(病标本之气.故)发热恶寒.(病所过之经.故)身重而疼痛.(热伤气.故)其脉弦细芤迟.(膀胱者.毫毛其应.故)小便已洒洒然毛耸.(阳气虚.不能荣于四肢.故)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气虚不能自支也.)口前开.板齿燥.(以劳而动阳热.阴液不能上滋也.此表里经脉俱虚.不可汗下温针.倘)若(误认为伤寒.而)发其汗.则其(表虚而)恶寒甚.(若因其寒甚.而)加温针.则(经脉虚而)发热甚.(若因其发热甚.而)数下之.(里虚而津液伤.)则淋甚.此言中暑之证.从经脉表里俱病处.绘出虚证模样.意者.寒则伤形.责其实.热则伤气.责其虚也.汗下火皆为所戒.而治法从可知矣.太阳中热者.是也.(暑干肌表.而气虚微.所以)汗出.(太阳以寒为本.所以)恶寒.(暑热之邪.内合太阳之标热.所以)身热而渴.(以)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此言中暑而不兼湿之证治也.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绵裹)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人参(三两)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太阳中.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因暑热而复)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推之夏月阳虚阴伏.凡畏热贪凉.皆可以伤冷水例之.病在阴经.即为阴证.岂可一以清凉治暑哉.)此言暑合湿邪为患.而出其方治也.后人用五苓散.大顺散.小半夏加伏苓汤.十味香薷饮.白虎加苍术汤.皆推展其法而兼治湿也.瓜蒂汤方瓜蒂(二七个)上锉.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顿服.暑者.夏令炎热之气也.有伏病.有正病.有变病.何谓伏病.经云、凡病伤寒而成热者.先夏至为病温.后夏至为病暑.是病伏于冬时.愈郁而愈热.与温病同例也.何谓正病.经云、热气大来.火之胜也.又云、火热受邪.心病生焉.言夏时酷暑炎热.人感之而为暑病.病在心也.白虎加人参汤.是其正治欤.何谓变病.元人谓静而得之为中暑.处于高厦凉室.畏热贪凉而成病.其恶寒与伤寒同.而发热较重以别之.心烦以别之.脉虚以别之.此病在人事.不在天时.故谓之变也.然而更有深义焉.暑必挟湿.是暑阳而湿阴也.夏月伏阴在内.是暑热而阴寒也.读者当得其言外之旨.。
痉证
2000级针灸讲义痉证刘凤斌一、概述1.定义:痉证是指筋脉失养或热甚风动所引起的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中医尚有“瘈疭”一证名,瘈疭即抽搐,《张氏医通·瘈疭》:"瘈者,筋脉拘急也,疭者,筋脉弛纵也,俗谓之抽。
"《温病条辨·痉病瘈疭总论》:"痉者,强直之谓,后人所谓角弓反张,古人所谓痉也。
瘈者,蠕动引缩之谓,后人所谓抽掣,搐搦,古人所谓瘈也。
2.源流:1)、本证首见于《内经》,并认为其与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有密切关系。
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灵枢·经筋》:"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
"《灵枢·热病》:"热而痉者死。
"2)、《金匮要略》将表实无汗与表虚有汗分为刚痉、柔痉。
还提出了误治致痉理论,即表证过汗、风病误下复发汗、疮家误汗等导致津液受伤,筋脉失养而发痉。
为后世医家提出内伤致痉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如《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夹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金匮要略》还提出用瓜萎桂枝汤、葛根汤、大承气汤作为治疗痉证的主方,其中使用大承气汤一法,实为后世温病学派治疗"热甚致痉"的先导。
3)、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首先提出"新产妇人及金疮血脉虚竭,小儿脐风"致痉。
4)、明代张景岳则认为痉证主要是由于阴虚精血亏损所致。
《景岳全书·杂证谟·痉证》:“凡属阴虚血少之辈,不能养营筋脉,以致抽孪僵仆者,皆是此证。
”5)至清代温病学说的发展、成熟,进一步丰富了痉证的病因病机理论,特别是热极生风,热甚津伤引发本病的论述,使痉证病因学说更趋完善。
热门阅读:《中医内科学》第三节痉病
热门阅读:《中医内科学》第三节痉病《中医内科学》 > 第八章经络肢体病证第三节痉病痉病系指由于筋脉失养所引起的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要特征的临床常见病。
中医药对痉病有系统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历代医家对痉病发病原因的认识,经历了从外感致痉到内伤亦可致痉的过程。
《内经》对痉病的病因是以外邪立论为主,认为系风寒湿邪,侵犯人体,壅阻经络而成。
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灵枢·经筋》也说:“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
”《灵枢·热病》说:“热而痉者死。
”汉·《金匮要略》在继承《内经》理论的基础上,不仅以表实无汗和表虚有汗分为刚痉、柔痉,并提出了误治致痉的理论,即表证过汗、风病误下、疮家误汗以及产后血虚、汗出中风等,致使外邪侵袭,津液受伤,筋脉失养而引发本病。
《金匮要略》有关伤津致痉的认识,不仅对《内经》理论有所发挥,同时也为后世医家提出内伤致痉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痉叙论》明确痉病的病位在筋,病机是“筋无所营”。
.明代对“阴虚血少”导致痉病有较充分的认识。
《景岳全书,痉证》说:“凡属阴虚血少之辈,不能养营筋脉,以致搐挛僵仆者,皆是此证。
如中风之有此者,必以年力衰残,阴之败也;产妇之有此者,必以去血过多,冲任竭也;疮家之有此者,必以血随脓出,营气涸也。
……凡此之类,总属阴虚之证。
”而温病学说的发展和成熟,更进一步丰富了痉病的病因病机理论,其热盛伤津,肝风内动,引发本病的论述,使痉病的病因学说渐臻完备。
如《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病》说:“木旺由于水亏,故得引火生风,反焚其木,以致痉厥。
”同时,在外邪致痉中也补充了“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的认识。
痉病古代亦称瘛疯、抽搦、抽风、反折。
《张氏医通,瘛疯》说:“瘛者,筋脉拘急也;疚者,筋脉弛纵也,俗谓之抽。
”《温病条辨·痉病瘛病总论》又说:“痉者,强直之谓,后人所谓角弓反张,古人所谓痉也。
1957年资料11北京中医学院刘弼臣金匮“痉病”浅谈(精)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金匮“痉病”浅谈北京中医学院刘弼臣一、引言“痉”,金匮原文作“痓”,“痓”字据广雅注是恶的意思,和金匮讨论之病证,似乎不相切合,在巢氏病源及千金要方中都作“痉”,所以,后世很多医家,疑是痉字传写错误所致,“痉”,是一种证状,也可说是一种病名,因为中医的病名往往是以症候羣中的主证而得名的,“痉”,主要就是因为筋脉失养所呈现的一种不柔和的背强反张现象,所以,尤在泾云:“痉者强也,其病在筋,故必兼有颈项强急,头热足寒,目赤头摇,口噤,背反张等证。
” 古人早在金匮要略记载以前,对痉病即已具有相当的认识,如内经中在素问五常政大论里提到:“赫曦之纪,其病痉,”在至真大要论中也谈到:“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又云:“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另外,在灵枢热病篇中更提到:“风痉身反折,先取足太阳及膕中、及血络出血、中有寒,取三里,”等等,我们从上引的内经原文中,可以看出不仅提到了“痉”,并且还说明了痉的证状,和病理机转,以及运用针灸治疗的方法,金匮所论的痉病,就是继承了内经的这种理论,再加以发挥和补充,全篇贯穿着“辨证论治”的精神,所以,金匮要略一书,成为我们学习中医的必修课程之一。
二、金匮痉病的“辨证论治” (一痉病的形成痉病发生的原因,根据金匮条文的记载:大体上可归纳为二类: 一类由于六淫外感变化成痉,这是在发病过程中,高热伤津化燥所致,如金匮上所言的刚痉和柔痉是也。
一类则由于误治成痉,即由误汗伤津所致,或由误下损津所致,如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篇第四节原文云:“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第六节原文云:“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前者是本属太阳表证,由于过分发汗,其变证轻则伤津,重则亡阳,所谓津液外脱,筋失所养,因此发生痉病,正如章虚谷所云:“本太阳伤风寒,其气血虚者,仲景原有禁汗治虚之例,倘不如法而治,妄发其汗,汗出太多,更伤津液,而筋脉枯燥,遂致拘急成痉,此明误汗而成者也,”后者则由于素患疮疡,长期不愈的病人,平时脓血排流已多,津液本已不足,纵然出现身体疼痛的表证,也不可采用汗法,如果误用,则汗出之后,必然重伤津液,因此,筋失所养,也就变为痉病,正如徐忠可所云:“疮家血本虚,以疼痛为风,而发其汗,则液亡津燥,而不能和调,乃亦为痉。
从《金匮要略》痉病篇浅议小儿急惊风发病基础
从《金匮要略》痉病篇浅议小儿急惊风发病基础作者:柳心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年第28期【摘要】目的整理分析《金匮要略·痉病》篇的古籍文献,讨论小儿急惊风的发病基础。
方法通过本篇对痉病的症状描述与发病特征辨析出文中痉病的内涵,并与惊风做概念辨析。
对痉病病因、脉象、治疗、预后等条文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小儿惊风病的发病基础。
结果明确了痉与惊风的概念辨析,分析了《金匮要略·痉病》中的相关条文,总结了小儿急惊风的发病基础。
结论本文中的痉指代高热惊厥,其与惊风的内涵有交叉,小儿急惊风与其类似,但不能完全将痉等同于惊风。
从痉病发生的多角度来看津液不足贯穿始终,在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小儿在津液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急惊风。
想提前预防小儿发生急惊风,平时应以健脾胃生津液为治疗原则。
【关键词】金匮要略痉病;惊风;小儿急惊风;发病基础【中图分类号】R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8..02《金匮要略》是汉朝医圣张仲景的重要著作,此书对现今临床仍有指导意义[1]。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症论治第二》主要从痉病的分类、病因、症状、脉象、治疗难易、以及具体方药等方面进行论述。
1 痉病与惊风概念辨析痉病的症状描述为“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2] 。
由此可见痉病的主要表现是突然的口唇紧闭,角背反张,同时伴有两目上视,两手握固等症状。
根据其症状表现后世的很多医家将痉当做惊风的同名词。
《温病条辨》亦说“痉为惊风”[3],但惊风的概念范围较广泛,多指代以抽搐为主症的一类疾病,小儿多发,本文中的痉指代高热惊厥,体弱之人多发,其概念较为具体。
这二者概念内涵可以交叉,但不能完全等同。
《金匮要略》中将痉病分为刚痉和柔痉,其鉴别是无汗为刚,有汗为柔。
其皆为太阳病且有发热的表现。
由此可见文中的痉病多在高热后发生,结合前文的症状描述可知其类似于现在的高热惊厥。
金匮要略心典卷上痉湿病脉证治第二
金匮要略心典卷上痉湿病脉证治第二金匮要略心典卷上痉湿病脉证治第二太阳病。
发热无汗。
反恶寒者。
名曰刚痉。
太阳病。
发热汗出而不恶寒。
名曰柔痉。
成氏曰。
千金云。
太阳中风。
重感寒湿则变痉。
太阳病。
发热无汗为表实。
则不当恶寒。
今反恶寒者。
则太阳中风。
重感于寒。
为痉病也。
以其表实有寒。
故曰刚痉。
太阳病。
发热汗出为表虚。
则当恶寒。
今不恶寒者。
风邪变热。
外伤筋脉为痉病也。
以其表虚无寒。
故曰柔痉。
然痉者强也。
其病在筋。
故必兼有颈项强急。
头热足寒。
目赤头摇。
口噤背反等证。
仲景不言者。
以痉字该之也。
活人书亦云。
痉证发热恶寒。
与伤寒相似。
但其脉沉迟弦细。
而项背反张为异耳。
太阳病。
发热。
脉沉而细者。
名曰痉。
为难治。
太阳脉本浮。
今反沉者。
风得湿而伏。
故为痉。
痉脉本紧弦。
今反细者。
阴气适不足。
故难治。
太阳病。
发汗太多。
因致痉。
夫风病下之则痉。
复发汗。
必拘急。
疮家虽身疼痛。
不可发汗。
汗出则痉。
此原痉病之由。
有此三者之异。
其为脱液伤津则一也。
盖病有太阳风寒不解。
重感寒湿而成痉者。
亦有亡血竭气。
损伤阴阳。
而病变成痉者。
经云。
气主之。
血主濡之。
又云。
阳气者。
精则养神。
柔则养筋。
阴阳既衰。
筋脉失其濡养。
而强直不柔矣。
此痉病标本虚实之异。
不可不辨也。
病者身热足寒。
颈项强急。
恶寒。
时头热面赤目赤。
独头动摇。
卒口噤。
背反张者。
痉病也。
若发其汗者。
寒湿相得。
其表益虚。
即恶寒甚。
发其汗已。
其脉如蛇。
痉病不离乎表。
故身热恶寒。
痉为风强病。
而筋脉受之。
故口噤、头项强、背反张、脉强直。
经云。
诸暴强直。
皆属于风也。
头热足寒。
面目赤。
头动摇者。
风为阳邪。
其气上行而又主动也。
寒湿相得者。
汗液之湿。
与外寒之气。
相得不解。
而表气以汗而益虚。
寒气得湿而转增。
则恶寒甚也。
其脉如蛇者。
脉伏而曲。
如蛇行也。
痉脉本直。
汗之则风去而湿存。
故脉不直而曲也。
暴腹胀大者为欲解。
脉如故。
反伏弦者痉。
此即上文风去湿存之变证。
魏氏云。
风去不与湿相丽。
则湿邪无所依着。
必顺其下坠之性。
而入腹作胀矣。
《金匮要略》“痉病”及其临床意义。
《金匮要略》“痉病”及其临床意义。
《金匮要略》“痉病”及其临床意义李今庸医学《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论述了痉病的主要脉证、方治及预后等。
痉病是以“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等为主要证候,脉象沉紧弦直。
如表实无汗者为刚痉,治以葛根汤;表虚有汗者为……(共691字)概述本篇论述了痉病、湿病、暍病三种疾病。
痉病以“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等为主要证候,脉象沉紧弦直。
如表实无汗者为刚痉,治以葛根汤;表虚有汗者为柔痉,治以栝蒌桂枝汤。
如表证已罢,风燥盛极,则以大承气汤急下存阴为治。
湿病的主要证候为“骨节疼烦”或“一身尽痛,发热”,“小便不利”等,治疗原则取”微微似欲汗”,表实无汗者,以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等方为治;表虚汗出者,以防己黄耆汤、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等方为治。
暍病乃伤暑邪而成,其主要证候为发热恶寒,汗出而渴,小便已洒洒然毛耸,身重,小有劳即热而喘喝,治以清热益气生津,用白虎加人参汤;其挟水湿为病而致一身见肿者,以一物瓜蒂汤行湿为治。
小结本篇所载的痉湿暍三病,都是以外感为主的,痉病多因于风燥;湿病主要为伤湿;暍病则是伤于暑,三者虽然病因不同,病变的过程、机理不同,但是,其病邪则均首犯于太阳经。
本篇所论及的痉病,其主要证候是“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
背反张”,脉象是沉紧弦直。
其表实无汗者为“刚痉”;表虚有汗者为“柔痉”。
本篇主要所论及的痉病,是由于六淫之邪气侵袭,化风化燥致伤筋耗液所引起。
所以在许多条文里皆冠以“太阳病”三个字以示注意经脉,又于第三条论难治之脉,第四、第五、第六各条论因误治而致痉之由,第十条申明有灸疮难治,是将病因与治法谆谆详示无遗。
学者体会经旨,审证处方,自无不愈之理。
其所示汗下的三个方剂,用葛根汤,栝蒌桂枝汤,一为发汗,一为解肌,但都有滋养津液,舒缓筋脉之功,故治风寒之邪,亦必注意生津;用大承气汤取其急下存阴,是适宜于燥热实证的痉病。
《金匮要略》痉病学习笔记
《金匮要略》痉病学习笔记①解病痉,又做痓chì,以项背肌肉、筋脉痉挛、拘急为主的一类病证。
属伤寒类证。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难经》∶督脉为病,脊强而厥。
一为柔痉,《黄帝内经·气厥论》: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痓。
《灵素节注类编》:若肺移热于肾,肾为水脏,邪热乘之,则水沸外溢而为汗,筋脉反燥而强急为柔痓(同痉)。
仲景所论有汗名柔痉,无汗名刚痉,皆有虚实寒热、外感内伤之异也。
②脉象9、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一作筑筑而弦,《脉经》云:痉家其脉伏坚,直上下)③证候痉病主证,总体以阳气上冲,积聚于上为主:7、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
痉为伤寒类证,太阳病脉浮,痉病脉沉者,类少阴脉,属正虚。
3、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
成因,多为汗、下伤津,或本津液亏虚,筋脉失养所致。
4、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5、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6、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10、痉病有灸疮,难治。
分类为二,刚柔也,刚痉无汗,柔痉有汗:1、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2、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恶寒有无不作主证,非辩证点,故1条反字争议可以忽略。
)④治法刚痉:12、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右七味,㕮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13、痉为病(一本痉字上有刚字),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方: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
柔痉、刚痉、痉,三者的关系《金匮要略·第二》
柔痉、刚痉、痉,三者的关系《金匮要略·第二》“柔痉、刚痉、痉”三者的关系最近,有一学友问我《金匮要略》中“柔痉证”的方药是什么?原文中刚痉的用方是“葛根汤、大承气汤”;痉的用方是“栝楼桂枝汤”,却没有柔痉的相关方药。
首先,我要提出一点,也是很多人容易误解的地方,柔痉、刚痉、痉三者的关系,这三个病证是并列的关系,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痉证”的分类有两种,一种是柔痉,另一种是刚痉,那是大错特错的,而且不符合仲景医圣的辩证观。
我举个例子:中风、中寒、风寒三者的关系,若给一个完全没有中医学基础的人看,很容易误认为:风寒证的分类的两种,一种是中风,一种是中寒。
这是现代很多人的习惯思维,但稍有点中医基础的学友就知道,中风、中寒、风寒是三种不同的病证。
在这里,我先将原文解读一翻,再结合原文讨论标题中三者的关系:1、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此为太阳表寒证(实证)。
此处并未说明脉象,但可参考“麻黄汤证”。
并无“难治”之语句。
2、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此为太阳中风证(实证)。
此处亦未有脉象,可参考“桂枝汤证”。
并无“难治”之语句。
3、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
此处有说明脉象,脉沉细,说明该病人是“虚证”,故有可能常伴有怕冷。
而原文担了该病人有发热之症状,有发热、怕冷两种症状,在伤寒论中常分类到“太阳病”,故原文以“太阳病”三个字开头,但不一定就是表证,如既往我发表的文章里说到,“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仅是以病人主诉的症状分类,重要的还要靠医者辩证。
(详解可参考本公众号既往文章《吴茱萸汤的横向对比》)。
以上可能有部分读者会认为我这么简单地解释,就强硬地将“柔痉、刚痉、痉”三者区分开来,太过牵强了,但读者们别急,那是古人前辈们的思维方式,我们慢慢地将后面的原文看一篇就知道我分析的正确与否了。
原文:4、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原本只是太阳表证(实证),却因为治疗不正确,发汗过多了,伤津了,导致虚证,故致“痉”。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二三)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痉病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二三)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痉病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第一节痉病一、痉病分类【原文】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这一篇实际上是包括三个内容,一个是痉病,一个是湿病,还有一个暍病。
这三个,从病的表现,脉象,临床症状以及治疗这四个方面,都进行了一个比较详细的讲解。
所以,《金匮要略》的每一篇后面都叫病脉证治。
我们先来看痉病,痉病的这一篇内容,在临床上是非常有用的。
但是,这里有些内容,可能和现代医学结合不起来。
首先看痉病的分类,关于痉病,张仲景到底分了几类?第一个刚痉,什么叫刚痉?太阳病,发热无汁,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痉”字,有的书上写的是“痓”,“痓”可能是误写,也就在传抄的时候出现了误写,因为这两个字特别的相近,“痉”字的繁写“痙”是这样的,与“痓”特别相似,很容易把“痉”字当成一个“痓”字。
所以,有可能是在传抄的时候出现了误写。
痉病,首先是病在太阳,这个太阳,到底指的是什么?在《伤寒论》里有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
这个太阳是指的一个阶段还是指的一个部位呢,还是指的一个症候群呢?实际上,在《伤寒论》里,没有这么明确。
但是,根据整个《伤寒论》里的内容,这个太阳,应该是指的是病位。
在人体上,太阳,就是太阳膀胱经和太阳小肠经。
是指的膀胱经,小肠经受寒,那就是太阳病。
如果不这样来解,那伤寒论里好多的东西就解不明白了。
太阳病表现出来的是发热,无汗,恶寒。
太阳病是什么呢?既然是太阳经的病变,它就可以感受各种邪气。
在《伤寒论》里,张仲景已经是讲得很详细了。
后面讲《伤寒论》的时候再展开讲。
当我们知道是在太阳经的部位有病,表现为发热,无汗,恶寒,在加上痉,这就是刚痉。
原文的意思,大致就是这样。
【要点延伸】1、“痉"病共同特征:发热。
与脑部感染性疾病、高热惊厥相关。
2、“刚痉"病因:风寒性生物性病邪,如脑膜炎双球菌等。
3、“刚痉”特征:恶寒、无汗。
首先,痉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一定有发热,没有发热,就不能叫痉病。
金匮要略心典
金匮要略心典
《金匮要略心典》,金匮著作。
三卷。
简称《金匮心典》,清.尤怡纂注。
书成于1729年。
尤氏研究仲景学说多年,颇有心得,纂注时力求得《金匮》之妙谛,发仲景之心声,故名“心典”。
作者删去原书的最后三篇,阐述仲景原文的精义。
文笔简炼,条理清晰、注释能与临床相契合,对原文中难以解释的深奥文义,宁可缺略,不强予衍释。
并改正原文传写之误,删略后人增添的内容,可称《金匮要略》注本中较好的一种。
本书有多种刊本,上海中医学院基础理论教研组曾对此书进行校注,现存十余种清刻本,1975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金匮要略】第二章第4条
【金匮要略】第二章第4条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第4条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导读:《金匮要略》编辑按照刘渡舟编著《金匮要略诠解》中分类方法,按照第几章第几条标注。
注释多选清代、近现代医家著作,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
欢迎大家留言补充名家论述或者发表自己的注解!子恒试注太阳病,发汗为正治之法,微微汗出最佳。
如果汗出太过,津液受损,筋脉失养,容易导致痉病。
清·尤怡《金匮要略心典》此原痉病之由,有此三者之异。
其为脱液伤津则一也。
盖病有太阳风寒不解,重感寒湿而成痉者;亦有亡血竭气,损伤阴阳,而病变成痉者。
经云:气主煦之,血主濡之。
又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阴阳既衰,筋脉失其濡养,而强直不柔矣。
此痉病标本虚实之异,不可不辨也。
清·吴谦《医宗金鉴》【注】此承上文,详申发汗过多成痉之义也。
太阳病当发汗,若发汗太过,腠理大开,表气不固,邪风乘虚而入,因成痉者,乃内虚所召入也,宜以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固表温经也。
由此推之,凡病出汗过多,新产、金疮破伤出血过多,而变生此证者,皆其类也。
清·高学山《高注金匮要略》此及下文三条,俱非痓病,因误治以伤阴,遂亦成痓者也。
发汗太多,不特火熨等治令其大汗,凡表药过剂及发汗后更发汗者皆是。
汗虽阳液,而经隧络脉,实赖以为和软,因致痓者,木出津而劲,土去水而板之象。
清·黄元御《金匮悬解》太阳病,发汗太多,亡其津血,筋脉失养,感于风寒,因成痉病。
清·曹颖甫《金匮发微》太阳之病,有失表而传阳明者,亦有汗液太泄而传阳明者。
伤寒如此,痉证亦然。
惟筋脉强急,则为痉证所独异,而要亦未尝不同。
曾见燥实之阳明证,亦有两足拘挛不能履地者,又有从髀关下经伏兔牵右膝而不伸者,要之为大承气汤证。
可以悟发汗致痉之大旨矣。
清·沈明宗《张仲景金匮要略》此三条(第4/5/6条),乃明他病汗下不当则变痉也。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病脉证治要点总结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病脉证治要点总结1. 痉病鉴别诊断:栝楼桂枝汤证脉沉细迟,汗出,不恶寒,身体强;葛根汤证脉细沉,无汗,口噤不得语、恶寒;大承气汤证恶热,角弓反张,脉沉细。
eg:磨牙,除凉虫证外,须考虑痉病的葛根汤和大承气汤证。
2. 总结:临床上见肌肉强直,牙关紧咬,独头动摇,角弓反张,张不开嘴,就要想到痉病。
加脉沉细有力就可确诊为痉病。
3. 湿病的特点:湿家都有身体疼痛,且在阴雨天加重。
(不具备此证就不是湿病)4. 湿病方证鉴别要点:第一,脉有力,日晡所剧者,麻杏薏甘汤。
第二,脉有力,日晡所不剧者,麻黄加术汤。
第三,脉浮无力,身重汗出恶风者,特别是身重,用防己黄芪汤,第四,脉无力,近之则痛剧者,甘草附子汤。
第五,脉无力,近之不痛剧,大便干着,白术附子汤;大便不干者,桂枝附子汤。
5.湿病特殊症状:第一,如虫行皮中,防己黄芪汤。
第二,骨节疼痛,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甘草附子汤。
6. 暍病就是暑病,中暑的特点:身重而疼痛。
7. 暍病诊断要点:初次得病时在暑伏天;每到暑伏天病情加重;脉大无力,口渴乏力。
8. 暍病总结:清暑益气汤应用指征:脉虚大弦数;舌苔薄白;伴随症状多见心烦,口渴,疲乏无力。
若首次发病时间在暑伏天,且疾病到了暑伏天加重者考虑暑病。
湿暍病病脉证治1. 痉病鉴别诊断:栝楼桂枝汤证脉沉细迟,汗出,不恶寒,身体强;葛根汤证脉细沉,无汗,口噤不得语、恶寒;大承气汤证恶热,角弓反张,脉沉细。
eg:磨牙,除凉虫证外,须考虑痉病的葛根汤和大承气汤证。
2. 总结:临床上见肌肉强直,牙关紧咬,独头动摇,角弓反张,张不开嘴,就要想到痉病。
加脉沉细有力就可确诊为痉病。
3. 湿病的特点:湿家都有身体疼痛,且在阴雨天加重。
(不具备此证就不是湿病)4. 湿病方证鉴别要点:第一,脉有力,日晡所剧者,麻杏薏甘汤。
第二,脉有力,日晡所不剧者,麻黄加术汤。
第三,脉浮无力,身重汗出恶风者,特别是身重,用防己黄芪汤,第四,脉无力,近之则痛剧者,甘草附子汤。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痉湿暍病脉证第二(痉篇)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痉湿暍病脉证第二(痉篇)2015-04-13仲景伤寒论痉湿暍病脉证第二现在从痉湿暍病脉症第二从这地方开始,这个金匮要略可以研究,他都是各种的病做题目。
这一章讲的是三种病痉、湿、暍,这三种病的脉和证并治,应该有个并治两字,并治两字落下去了。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这个痉病,一般说是不恶寒的,唯独刚痉则不然,「反恶寒」,由这个「反」字可以看出来,其实这是太阳伤寒嘛,伤寒是发热无汗而恶寒。
这一段的意思就是说痉,痉是什么东西呢?就是抽,平时说是抽风,小孩子五天风,七天风,怎么说与风有关系,其实不然的,现代说是破伤风,它是由感染破伤风杆菌而引起的抽。
小孩子剪脐带,以前剪脐带不卫生,感染破伤风菌就要抽,现代小孩子遇到抽风就少啦,在医院就消毒干净了。
所以说古人说这风是有问题啰,研究中医的原委相当广,相当广泛须要整理。
这里头的风字,假如是风,现代的产妇不象以前,以前简直是把屋里捂真是风湿不透,该抽风还是抽风,现代在医院里头蛮不在乎,它不抽风所以不是风是肯定的,不但如此,还经过科学证明了。
但站在中医的立场想一想,既不是风,那治病不是袪风啰,是治什么呢?古人认为是袪风,既不是袪风,这袪风的药也就成问题了,所以说研究中医需要务实来看待它,这问题太多了,我本来打算,将平时经常用的药,另写一些,现在怕是来不及了,时间根本不够用,你们谁有时间可以写一点。
这一章很容易就看的出来,意思就是这种抽的这种病,如果以太阳病伤寒这个病型出现的话,就叫做刚痉。
刚才讲这个中风是有问题,但是刚痉这个形象一点不错,古人对证的形象的掌握,这也是个规律,治疗一点不错,所以中医尽管说它是风也好是寒也好,是辨证不是辨病,治疗既不是袪风也不是治破伤风菌,所以中医妙的地方,不在我们这种理论上怎么来说它,而在治疗的方法方式上。
就说《伤寒论》里方法讲的非常清楚,这个书就不清楚了,你看这一句话就知道,「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如果没有一个痉的这个问题在里头搁着,那这就是太阳伤寒啊,怎么是刚痉呢?它讲的是痉,其实是痉抽,如果痉病一抽,要是以太阳伤寒出现者,就叫刚痉,它是这个意思。
《金匮要略》刚痉新解
《金匮要略》刚痉新解
孙肇阳;马晓峰;刘宏艳;马铭泽
【期刊名称】《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22(41)3
【摘要】文章考证不同《金匮要略》版本,重解《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中第7、12、13条原文,提出第13条大承气汤证是典型刚痉,第12条葛根汤证为欲作
刚痉,第7条是刚痉提纲,由葛根汤证向大承气汤证的转归反映了刚痉的传变过程,以“口噤”为典型刚痉先兆。
文章旨在统众家之纷说,明刚痉之原理,以期从刚痉动态
发展的角度为临床选方用药及判断预后提供新视角。
【总页数】4页(P291-294)
【作者】孙肇阳;马晓峰;刘宏艳;马铭泽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2
【相关文献】
1.《金匮要略》痉病治疗思想的临床应用浅识
2.痉病方证与临床——《金匮要略》方证与临床系列之一
3.《金匮要略心典》论痉初探
4.对《金匮要略》柔痉"不恶寒"的再认识
5.《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中“术”辨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o
had some med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M
meaning. Yi;pluse;taiyang disease
Key words:convulsive
disease;JinKuiYaoLue
XinDian;You
《金匮要略心典》【l】为清代医家尤怡所著。尤怡, 字在泾,又字饮鹤,号拙吾,晚号饲鹤山人,长州(今 江苏吴县)人,自幼家贫而好学,工于诗书,淡于名 利。师从名医马元仪,悬壶济世,晚年医术益精,并长 于钻研仲景之学。《金匮要略心典》是尤氏长期研读 《金匮要略》所著,见解独到,深入浅出,为后世医家 所推崇。清代医家徐大椿曾赞此书:“条理通达,指归 明显,辞不必烦而意已尽,语不必深而旨已传。虽此 书之奥妙不可穷际,而由此以进,虽人仲景之室无难 也。”【1滁序痉病,作为《金匮要略》脉证并治之开篇首 病,历代医家对其病因、证候等方面存在不同见解, 现对尤氏论痉之独到处作几点探讨。 1致痉之因 在《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第二》篇中,张仲景 阐述了因误治致痉的3种情况,即“太阳病,发汗太 多,因致痉”(第4条)、“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 必拘急”(第5条)、“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 痉”(第6条)。尤氏以为,此即张仲景“原痉之由”,而 再究其因,则有两条:
中图分类号:砌渤;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509(2014)06-0701--03
Guangxing Bas/c
Disc咧。啪Convulsive Disease of JinKuiYaoLue XinDian Bai Jie,Xu
Medwine,Hangzhou(310053) Abstract:【Objective]To
通讯作者:徐光星。E—mail:xgx55555@163.com
701
“病有太阳风寒不解,重感寒湿而成痉者”。太阳 伤寒,当以汗解,但若医家发汗太过,正气损耗,则不 能与邪气抗争。而此时汗液停留肌表,则化为寒湿之 邪侵入人体,正气与津液愈损,无力濡养筋脉而成痉; 而太阳中风,医者误下,损耗津液,同时引寒湿之邪人 里,更能损耗气阴而致痉。尤氏所谓“重感寒湿”,均建 立在津液损耗基础上,正气无力生津行津,因而无法 濡养筋脉,导致痉病; “亦有亡血竭气,损伤阴阳而病变成痉”。疮家本 虚,津液气血已然耗伤,若再发汗,必定使津液亡失, 气随津脱,气血阴阳益虚,则骨节筋脉无法得到濡养, 故发为痉。 诸种原因,其所致结果,即脱液故伤津、筋脉失 养。尤氏谓之,“此原痉病之由,有此三者之异,其为脱 液伤津则一也”,高学山将其形象地比喻为“木出津而 劲、土去水而板之象”[2118。 2痉病之脉 仲景论痉,共13条条文,其中提及脉象的有5 条。历代医家对此各持己见,众说纷纭。尤氏论痉病
浮脉相鉴别。
而尤氏《金匮要略心典》则引用了成无己的观点: “太阳病,发热无汗为表实,则不当恶寒,今反恶寒者, 则太阳中风,重感于寒,为痉病也。太阳病,发热汗出 为表虚,则当恶寒,今不恶寒者,风邪变热,外伤筋脉 为痉病也。”然其意并非在此。尤氏认为,痉病不同于 太阳病,“其病在筋,故必兼有颈项强急,头热足寒,目 赤头摇,口噤背反等症”,而不必拘于太阳病恶寒发热 之症。同时尤氏提到,“仲景不言者,以痉字该之也”, 也说明其认为仲景本意是以太阳病类比痉病,而非二 者为同一病,只是症状相似而已,应当在辨证论治中 加以区分。后又引用《活人书》“痉证发热恶寒,与伤 寒相似,但其脉沉迟弦细,而项背反张为异耳”之语, 由此可见一斑。
竟不能奋飞矣。此脉之至变,义之至精也。”[51然因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中提 到“肝死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 死”[6】,故而不少医家认为“其脉如蛇”为肝之死脉,
万方数据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6月第38卷第6期
下行”。“按之”,则体现脉象沉伏,此可与太阳表证之
of the
third,the seventh,the eighth conten乜of
the taiyang
US
JinKuiYaoLue.You Yi also emphasized the convulsive disease had its own syndrome,which should
The views which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6月第38卷第6期
《金匮要略心典》论痉初探
白洁徐光星(指导)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杭州310053
摘要:【目的】探讨清代医家尤怡所著《金匮要略心典》对痉病成因、脉证等的见解。【方法】通过对《金匮要略心典》的仔细研读、思考,并参考历代医家 对相关条文的注释,分析阐释尤氏论痘的独到精妙之处。『结果14氏将痉病之因概况为2类,即重感寒湿、亡血竭气,并最终导致脱液伤津,筋脉失 于濡养;尤氏论痉之脉,见解独到,尤以注释《金匮要略・痉漫喝病脉证第二》篇中第3条、第7条、第8条的原文脉证为佳,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尤 氏论痉,强调痉病有其本证,不可与太阳病混为一谈。【结论】尤氏《金匮要略心典》关于痉病的阐述精辟独到,为后人学习《金匮要略》提供了思路与 方法,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痉病;金匮要略心典;尤怡;脉象;太阳病
of qi
and the blood,and finally leading
notes not
boby
fluid exhaustion
and mascular
malnutrition.The viewpoints of You Yi
the pulse of convulsive disease Was unique,especially the
702
第3条: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日痉,为难
治。
脉沉者,尤氏论此为“风得湿则伏”。风性开泄, 因而太阳脉为浮,今遇湿下行,则伏而为沉脉。《内 经》有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颈项强,皆属于 湿。”[3】可见痉病虽有太阳症状,却不能等同于太阳 病,此于其口噤、项强及主脉中即可辨别。清代医家 张路玉亦持此观点:“发热脉当浮数,今反沉细,知邪 风为湿气所着,所以身虽发热,而脉不能浮数。”[41321 因此在临床治疗上,医者不可拘泥于太阳病论治,应 全面考虑,辨证论治。而提及细脉,尤氏认为此为“阴 气适不足”,而不少医家认为脉细为阳气不足。如《医 宗金鉴》中提到:“今沉而细,邪入少阴,阳气已衰,岂 易治乎,故日难治也。”[4}465高学山亦云:“细为无阳之 诊。”伫】竹综观此论,笔者认为,此处尤氏所谓“阴气”, 当指体内阴津,谓津液不足,不能濡养,发为痉病。痉
on
be
confused谢tIl
disease.[Conclusion】
learn JinKuiYaoLue,
convulsive disease
ofJinKuiYaoLue
XinDian written by You Yi were very penetrating,providing the way for
尽的思考空间。
本处应为衍文。尤氏则以为,本处之“其脉如蛇”,意 指脉行迟滞,如蛇行一般,乃因湿为实邪,其性黏滞, 留滞机体,阻滞气血运行,而此时正气未衰,故尚可 推动气血运行,只是受阻而滞缓,并未出现“浮之弱” 的脉象。 第8条: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 者,痉。 此条承接上条,为风去湿存之变证。对于此条, 各家亦有不同见解。关于“暴腹胀大”,尤氏引魏氏之 言,云:“风去不与湿相丽,则湿邪无所依著,必顺其下 坠之性,而入腹作胀矣。风寒外解,而湿下行,所以为 欲解也。”另徐忠可认为此是“经络之邪欲从内出”, 章虚谷云“邪在太阳阳明之经络,为欲解之兆也”,唐 容川认为此“乃阴来和阳”门,而赵以德亦从五行角度 解释,认为“是故以腹之暴胀,因知木之郁于肝者也, 已出之脾,而木气行矣,火与俱,而燥金之气退矣。金 退木行,故日欲解”fll】。诸家虽理解角度不同,但均认 为“暴腹胀大”为邪将外出,病将欲解也。此时脉应为 浮大,如尤氏所言,“如是诊之,其脉必浮而不沉,缓而 不弦矣”。今条文言“脉如故”,意即“脉如蛇”,又“反 伏弦”,对此诸家争论颇多。不少医家见脉弦,认为理 应是肝之病。章虚谷之言“弦为肝之本脉,伏弦则肝 气沉郁可征矣”川,赵以德之“反伏弦者,则是风犹郁 在肝而自病其所合之筋脉”[8】,均是很好的例子。而尤 氏却另辟蹊径,认为“乃其脉如故,而反加伏弦,知其 邪内连太阴,里病转增而表病不除,乃痉病诸证中之 一变也”。太阴,此处应代指足太阴脾经,李东垣曾云 “太阳传太阴脾土者,名曰误下传”【9】,此处医家见“暴 腹胀大”,不知此为邪之欲解,反而误用下法,致使表 病未除,而内伤脾胃,痉病未愈,反而加重,又出现痉 之本脉,而非责之于肝。如此解释,为后世学习《金匮 要略》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观点,亦为临床治疗拓宽了 思路,不可谓不妙也。 然尤氏论痉脉,亦有平淡之处,如下两条,就不及 前论精当,但亦可深入浅出,为初学《金匮要略》者提 供学习思路。 第9条: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紧如弦”,即为痉病之本脉,此条文较易理解, 尤氏也未作过多解释。风寒夹湿致痉,脉多弦紧,即 尤氏所谓“坚直之象”。紧脉主寒,寒性收引,正对应 痉病筋脉挛急之征,而寸关尺三部俱紧,因而“直上
Ⅲ旃.嘏 《鼢圆煳暴旁罄:》醪阕对辩
病本脉为紧弦,体内正气亦能抗邪,而今“阴气”缺 乏,邪气直驱人内,正气无力抗邪,岂非难治乎? 第7条: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 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 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 已,其脉如蛇。 病痉者被汗,寒湿相得,尤氏谓此“汗液之湿与 外寒之气相得不解”也。痉脉本弦紧直,今“脉伏而 曲,如蛇行也”,只因“汗之则风去而湿存,故脉不直 而曲也”。尤氏此番论述,寥寥数笔,即将痉病误汗之 脉产生机理描述得颇为精到。元代医家赵以德对此 形象描述:“试言其脉,则因误汗,逼令真阳脱人湿 中,所以形容其如蛇也。言脱出之阳,本疾急亲上,轻 矫若龙,为湿气所阻,则迟滞如蛇之象,尽力奔迸,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