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1).pdf
一 阅 读(6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
(12分) 知识产权的终结 只能或复印机发明之前复印一本书知识产权互联网的崛起和外包业务市场侵犯知识产权的成本低低法治保护观念淡薄知识产权7.第段连用两个竟然的表达效果是 (2分) 口琴在的作用是 (2分) 对本文分析错误的项是(分) 作者想象诗人眼里父亲坐在山坡上吹口琴的情景反衬出现实中的父亲吹口琴缺乏美感。
在作者过往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木讷、本份、孤独、苦难的农民,改变了这一印象。
作者对于自己长期以来漠视了父亲的内心精神和思想的追求感到惭愧并很想有所弥补。
本文对父亲吹口琴时的神态、动作等进行细节描写,表现出父亲吹琴时的熟练与投入。
1第段划线句。
(分) 1文中重点写了父亲用口琴吹奏三首乐曲《朝阳沟》、《梁祝》、《父亲和我》的场面,请简要分析作者在听三首乐曲时候的思想情感的变化。
(分) 。
(左思《咏史》) ⑷ ,白露未。
(《诗经·蒹葭》) ⑸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把酒临风A. 问者香于鼎B. 掭以尖草C. 村中少年好事者D. 焚拜如前人一 阅读(60分)(二)阅读下文,完成6-11题。
(13分) 6.黧(1分) 7.强调了作者对于父亲与高雅美妙音乐的联系,以琴诉情的惊诧与感动之情。
(2分) 8.全文的线索(2分) 9.A (2分) 10.特点1分,分析2分。
(3分) 示例1:划线句运用了一系列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父亲吹奏《梁祝》的高超的音乐表现力。
示例2:划线句在句式上整散结合,以整句为主,充满抒情的气势,表现出父亲吹奏《梁祝》的高超的音乐表现力。
11.父亲吹《朝阳沟》时,感动,惊诧木讷、本份、孤独忍耐和吞咽内心精神和思想。
上海市金山中学14-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阅读(6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
(12分)知识产权的终结①知识产权是为了推动艺术与科学发展(版权、专利等),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商标、商业秘密等),这是官方的说法,也是相关法律设定的初衷。
然而,现实世界中,知识财产主要是“以财产形式使重要的抽象客体为私人所占有”,如是,它就同现代资本主义紧密联系,并证明了随之而的面对面竞争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正当性。
②可是,知识产权在中国的制度化进程同时伴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和被称为外包业务的宏大产业运动。
这些因素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共同开启了一系列有助于知识产权衰落的深刻社会变化。
③用商业研究者的话说,互联网和外包都属于某种“破坏性创新”的范式突破。
一般而言,破坏性创新在起步阶段很简单,因为它们只是想通过为那些几乎别无选择的人(即当前的非消费者)提供简装产品或服务占有市场——即便以旧的标准衡量,它们可能也相当原始粗糙。
但是,当主流消费者流向这些新产品或服务时,他们因如此简单易得、优质低价的解决方案而兴奋。
于是可以预见,破坏性创新会逐年改进,最终改造整个世界。
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不断的破坏浪潮将逐渐重塑市场。
④如今轮到知识产权产业了。
它们无法逃脱破坏性创新,而且在当前的数字时代尤其脆弱。
这是因为,知识财产若真是一种法定的无形财产形式、一种以注册或是国家强制力为法⑤复印机发明之前,复印一本书是非常艰巨的任务,复印的高成本和低质量使得知识产权在印刷材料(书籍、杂志、报纸等等)上有效地取得了特权。
但是包括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在内的数字技术改变了这一切。
今天,无论是下载电影还是分享书籍,对版权材料进行未经授权的使用和复制仅需点一下手机、笔记本电脑或任何一个数字终端。
侵犯知识产权已经以最低的成本成为消费社会的一种必要的生活方式以及所有问心无愧的人们都参加的一个仪式。
⑥同样,假冒商品充斥市场;成本极低,质量有时却挺高。
上海市金山中学14-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金山中学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考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戴文开审核人:李书慧)阅读(6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10分)鲁迅先生的“不”(节选)鲍尔吉·原野①鲁迅提升了汉语言的杀伤力。
此语言工于抒情状景,铺陈奥妙道理。
工于言不及义,温柔敦厚。
工于谎言与碑文。
工于诏书、奉本、文告、对偶,以及描述鬼怪神异。
鲁迅从前朝的词语里挑出带刃的、带刺的作兵器,使之工于见血刺骨....。
他自称笔下文字为投枪与匕首,既能远掷夺命,又能给对方贴身安上一刀。
②鲁迅不窘迫。
虽然“文章憎命达”,但憎不了鲁迅经济状况之宽裕。
以往乃至今天的文人,若不做官经商当教授,或在体制内领饷,都和孔乙己差不太多。
鲁迅强,用一管金不换的小毛笔收获银两,则不必向大势力折腰,不必说昧心的话。
住租界、看电影、养活全家。
③鲁迅不昏。
他无论见流亡学生,见文豪萧伯纳,见官员,见各种趾高气扬的学者和天才都不昏头,诙谐不改、清醒不改、震怒不改。
他对自己的身后,对儿子的前程,对诺贝尔奖落于谁头上,对到底谁当左翼文坛“盟主”,一概不起妄心。
④鲁迅的民族主义情绪不狭隘。
越是弱国弱民,越喜欢四处树敌,喜欢高喊热血沸腾的口号。
鲁迅虽然常常生发敌意,但没有煽动过对其他国家与种族的敌意。
他明白,弱在自己身上,病在自己身上,仇视别人无益。
他还明白,民族主义情绪最容易被具有别样用心的人......所利用,生害。
⑤鲁迅不具计划经济观念。
作为作家,作为斗士、学者或以文字谋生的人,他不企图政府提供好的待遇,“养起来”。
他没在文字间期待议员、督学这些官职,以及勋章和奖。
他没有发出“文学衰落了啊”这类哀叹。
⑥鲁迅不结党。
虽然他和萧红等青年作家、曹白等青年木刻家、内山完造等外企CEO关系很好,但不搞小圈子,也不囿于小圈子。
他并非一味怒目,也讲情商。
他和福建省主席陈仪这样的国民党高官是好友,和瞿秋白这样的共产党领袖也是好友。
2015届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7分)未来机器人①11月10日,由腾讯组织的WE大会在深圳拉开,前后有四幕十三场讲演,其中第二场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院士的“人类与机器人共建未来社会”。
徐院士不仅介绍了究竟何为机器人,还带来了一系列他们已经研制成功的机器人的动画视频,的确十分有趣。
②坐在台下聆听的我,虽然看到了一幕又一幕的徐院士口中“感知能力、认知能力、行动能力”三要素俱全的机器人演示,但我始终无法抹去这样一个意念:在未来,恐怕机器人不是我们制造的那种人造仿生体,也许,机器人就是我们自己。
③知名英剧《黑镜》的第一季第三集之“你的全部历史”其实已经隐隐约约地预示了这个未来。
在这部黑色短剧中,人们在脑后植入一个芯片,可以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都永久保存起来,以供自己事后随时查阅。
黑镜前后两季,做的都是对高科技发展进行反思的事。
在这一集中,它的矛头指向的其实就是:可植入设备。
④人类其实一直是靠外部设备生活的,比如衣服就是一种外部设备。
而人类之所以成为万物之长,也就是因为人类会发明并使用工具——工具就是一种外部设备。
数字化时代开启以来,前后已经事实上出现了三种设备:台式设备、手持设备、可穿戴设备。
前两种风靡全世界,后一种正在有这个趋势风靡全世界。
这三种设备有如下这条路径:它们在物理距离上离我们越来越近,它们希望牢牢地和我们在一起,走到哪里都能带到哪里。
某种意义上讲,它们,就是我们——事实上,今天一个智能手机里的所有正在产生的和曾经产生过的数据,的确可以多维度地代表我们自己。
⑤但这三种设备,无论物理距离离我们多近,都还毕竟:1、有距离的;2、我们可以随时把它们拿掉。
设备会不会出现“负距离”,也就是存在于我们的体内?这被我称为“可植入设备”,一旦这种设备大规模出现(零星的,其实已经有了,比如说人工心脏),我们何尝不是半个机器人?⑥在我看来,有两大类“可植入设备”。
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度金山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8分)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①谈到美学,人们都会想到一个古老而朴素的争论: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有一次,我乘地铁上班,在地铁上看到一位小姑娘手中拿着一叠复习资料,口中念念有词:朱光潜说,美是主客观的统一;高尔基说,美是主观的;蔡仪说,美是客观的;李泽厚说,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我听着就着急,如此学美学可不行。
因为,我能预见其学习的结果:此后她再也不会学美学了。
把美学搞得这么无趣,成了干巴巴的几条见解,谁见了也会躲。
有②但是,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的讨论,会产生富有成果的思考吗?我觉得还是会的。
看到一朵花,你觉得美。
这是花美呢,还是由于人觉得美才美呢?这个问题就在那里,不管你是否承认。
③主张“美在客观”的人,会说,口之于味,有同嗜也;目之于美,有同观也。
见到花,人人都觉得美。
觉得它不美的人,是这个人自身的问题:可能是他的眼睛不好,可能是他今天情绪不好,这两种情况都不影响花本身仍是美的。
见,或者不见,美就在那里。
但是,在同一类的事物中,谁美或者谁更美呢?客观论者认为,是它在这类事物中客观上存在的典型性,而不是欣赏者对同一类事物中不同个体的主观选择。
也就是说,这朵花比那朵花更美,不是由于欣赏者喜欢,而是由于这朵花长得更“典型”,这里的“典型”可能会被理解成更完美,长得更饱满,如此等等,总之,美的原因在花一边,而不是在人一边。
美,由于对象,而不由于欣赏主体。
④主张“美在主观”的人,会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花美不美,在于欣赏者的趣味或态度。
再美的花,没有欣赏者的趣味或态度,也不能成其为美。
这里有着一些复杂的情况。
有人说美在趣味:趣味的形成依赖于修养,修养决定了欣赏者对于欣赏对象的选择。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
一、阅读(6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10分)从维熙:聚焦“经典”①上个世纪之尾,某省出版社出了一套百卷本的“经典散文”。
从鲁迅先生开始,直到一代知青作家,可谓洋洋大观。
笔者有幸也被编者纳入“散文经典”的百卷之一。
初闻这个消息时,我已感到不解,待找到那本我的散文选集时,则从不解转为愕然。
我不否认自己曾写出过一些骨血丰满的散文,那只是把苦难生活涂鸦于纸上;至于它是否会成为“经典”,属于后人评说作品的专利。
任何学者、编辑(包括作者自身),都要对使用“经典”之词,慎之又慎。
②何谓“经典”?词典里的解释为在宗教范畴内是指其教义而言;在文化范围内是指经过时间检验、跨越了时代的优秀著作。
此界定的内在含意,并不意味着权威、名家的著作,都可纳入其经典的范围之内。
道理十分简单,即使是真正的“大家”,写出的文章,未必篇篇金玉,字字珠玑。
因而笔者感到“经典”二字,不是当代人评定当代人作品时可以使用的词汇。
文学如同酒酿一样,是需要时间的浸润和发酵的;时间老人这个最最无情的法官,它不断淘汰文字糟粕,最后留下来的才是文字黄金。
因而“经典”二字,是历经时间磨砺后的产物,一切应时小卖的吆呼,或以此壮其门面者,只能亵渎“经典”这个含金量极高的词义。
③笔者之所以将这一问题,提到如此的高度来加以解析,实因时下滥用“经典”之名,已然成风。
前有车辙,后有来者,皆为营销之策划者也。
记得,几年前曾有一套所谓的文学“百年经典”,堂而皇之地出版问世。
后来听友人说,其中一位编者竟然不自量力地将自己及自己学生(文学界不知其为何许人也)的文章,也选编于其中,这真可以纳入时尚文坛《笑林广记》之中了!中国古人留下一句民谚:黄土冒充珠砂。
笑看其自标“经典”之行径,真可谓开创了前无古人的另一种“经典”了!④笔者认知,凡是传留至今的诗文华章,从远古的《诗经》到唐诗宋词,一直到《红楼梦》《儒林外史》……等等都是以其自身的文字张力活到今天的,一切经典之作,都不是当时定位的结果;这些经典大书都是穿越了长长的时空隧道和密密麻麻的樊篱,而显示其为真正经典的。
上海市金山区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上海市金山区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试卷副标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留住“乡愁”需保护活化“记忆场所”陆邵明①我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已经成功落下帷幕,但她的主题“保护成果全民共享”依然在路上。
事实上,被列在保护名单中的文化资源始终是有限的,远远满足不了当下人们对于历史文化精神的需求。
要让每一位市民在身边的社区就能享受到历史文化保护成果,必须转变思路,转型发展。
记忆场所就是一种全新的理念与模式,让全民更多地享受历史文化资源成为一种可能,同时将为万众留住乡愁。
②日常生活语境“营养”文化资源。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正在发生着深刻的演变。
首先,保护对象已经从社会精英层面的遗产转向大众群体的集体记忆,即,除了关注名人故居,也要关注具有普遍性价值的特色生活街区。
其次,保护价值已经从对历史与美学的评价逐渐转向社会文化价值的挖掘,即,除了关注有历史事件的“高、大、上”文物,也要关注有文化故事的“普通”建筑物。
此外,保护策略从单体的博物馆式保护转向场所语境的保护活化,即,对于“大众层面”的建筑在不破坏主要载体原真性的同时可以进行适应性改造利用。
,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日趋多样化的时代,记忆场所正在成为这一领域的前沿与趋势,也挑战着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
国际文献数据库表明,自2009年开始,记忆场所的主题已经成为了文化遗产、历史研究、城市科学领域的热点。
③记忆场所主要是指具有保留并能繁衍..集体记忆的特色场所。
其独特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层面:在个体层面,记忆场所可以让每一个主体在时空变迁中构建社会身份及其精神慰藉;在社区层面,记忆场所有助于建构邻里文化的认同性与社会纽带;在地方区域层面,记忆场所的图谱将是地方城镇的风貌特色、地域文化、风土人情与其环境品质构成的重要部分;在民族与国家层面,记忆场所网络将极大地丰富与传承民族传统基因。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 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7分) 未来机器人未来机器人分分3分4.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段方框中,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3分)分(4分)11.分析第⑾段在文中的作用。
(3分) ”和曾诗中的“柳”倚仗的都是 。
(1分) 15. 对两首诗歌中的字词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袁诗首句中的“假”是对“风骨”的否定。
B.袁诗第二句中的“自觉”二字饱含讽刺。
C.曾诗开篇的“乱条”已经透出感情倾向。
D.曾诗中的“飞花”“日月”隐含作者之喜。
16.《纸鸢》和《咏柳》两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就两者的“同工”之处做简要分析。
(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
(17分) (吴武陵,信州人。
元和初,擢进士第。
淮西吴少阳闻其才,遣客郑平邀之,将待以宾友,武陵不答。
(长庆初,窦易直以户部侍郎判度支(,表武陵主监北边。
易直以不职,薄其遇。
会表置和籴(贮备使,择郎中为之。
武陵谏曰:“今缘边膏壤,鞠为榛杞,父母妻子不相活。
前在朔方,度支米价四十,而无逾月积,皆先取商人,而后求牒还都受钱。
脱有寇薄城,不三旬便当饿死,何所取财而云和籴哉?天下不治,病权不归有司也。
监铁、度支一户部郎事,今三分其务,吏万员,财赋日蹙。
诚欲边隅完实,独募浮民,徙罪人,发沃土,何必加使而增吏也?”易直不纳。
(久之,入为太学博士。
大和初,礼部侍郎崔郾试进士东都,公卿咸祖道(长乐,武陵最后至,谓郾曰:“君方为天子求奇材,敢献所益。
”因出袖中书笏,郾读之,乃杜牧所赋阿房宫,辞既警拔,而武陵音吐鸿畅,坐客大惊。
武陵请曰:“牧方试有司,请以第一人处之。
”郾谢已得其人。
至第五,郾未对,武陵勃然曰:“不尔,宜以赋见还。
”郾曰:“如教。
”牧果异等。
④初,柳宗元谪永州,而武陵亦坐事流永州,宗元贤其人。
及为柳州刺史,武陵北还,大为裴度器遇。
每言宗元无子,说度曰:“西原蛮未平,柳州与贼犬牙,宜用武人以代宗元,使得优游江湖。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9月学科水平检查语文试卷
一、文学常识填空。
(10分) 1.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鲁迅先生誉之为“ ” 。
2. 词在唐、五代时已经出现,称 ,到宋代才广为流行,改称词。
根据字数的多少,词又分为、 、 。
3.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 集,内容分风、 、颂,,表现手法分为 、 、兴。
二、名句默写。
(任选五句)(5分) 4. 看万山红遍,________;漫江碧透,_________。
(《沁园春.长沙》) 5. ___________,白露未。
所谓伊人,___________。
(《诗经?蒹葭》 ) 6. 祸兮福之所倚,___________。
(《老子》) 7.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
(赵翼《论诗》) 8.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 9.天生我材必有用,______________ 。
(李白《将进酒》) 三、阅读下文,完成文后习题。
(15分) 山间小路 龙应台 ①海德堡古城临河,河对岸山坡上有条羊肠小径,蜿蜒数里,覆着野花或莓果,看季节变化,小路无人不知,因为历代哲学家,歌德、亚斯培斯、黑格尔、韦伯、海德格尔……都曾经在路上徘徊,从哲学家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城的石墙红瓦和渐行渐渺的河景。
我到长沙,什么都不想看,只想去看一条小路,也是一条山中小径;在那条小径上,朱熹,张,王阳明,左宗棠,曾国藩都曾经徘徊,从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长沙郡的城池和波光涟滟的湘江。
那条小路在岳麓山里,蜿蜒穿梭于书斋亭台、老树池塘之间,覆着青苔或落叶。
小路没有名字,有名字的是它牵引环绕的范围,叫岳麓书院。
月的一个下午,阳光穿过重重叶层,将老槐树的影子闪烁洒在地面,与书斋稳重密实的投影形成动与静的辉映,小径上光影错落,明灭之间时光恍惚,仿佛望得见前行者踽踽背影。
也是九月,不到四十岁的朱熹经过长途跋涉抵达长沙,也是别的都不看,渡过湘江,直奔书院小径,与张会面。
他要和张面对面地讨论中庸里关于中和的概念。
上海市金山区金山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上海市金山区金山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试卷副标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第II 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是一种怎样的教育力量①眼下,“文化”成为国家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还有深化、推动、繁荣文化的目标,这当然是一件好事。
有人说,现在的中国人讲实惠、重功利,不买书(烹调、股票、考试参考书除外),不看戏剧(电视剧除外),不听音乐会(红歌除外),不欣赏舞蹈(公共空地上锻炼身体的“群舞”除外)。
一句话,对文化不感兴趣。
我不太同意这种看法。
前面提到的那些“除外”也都是文化,中国不是没有文化,只是看得见的似乎都是“大众文化”。
②大众文化的特点是实用:娱乐、消遣、调剂劳累,或者用时兴的话来说是“振奋精神”(抽烟、喝酒也可以振奋精神,也是一种“文化”)。
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深化、推动、繁荣的目标,对于大众文化应该说是已经达到了。
③不仅政府和商家在为此共同努力,连高等学府也加入进来。
比如,最近网上很红火的“化学歌”就是一个例子。
歌中唱道,“化学究竟是什么,化学就是你!化学究竟为什么,化学为了我!……父母生下的你我,是化学过程的结果。
你我的消化系统,是化学过程的场所。
”££是把化学元素周期表编成歌,至少还得有初中化学知识的人才能呢?④真正需要深化、推动的,是文化对国民的心灵教育。
这并不是什么新点子,而是人类自古以来为什么看重文化的原因。
两千多年前,希腊人的教育目标就已经是培养“有文化”的,也就是完整的人了。
希腊文化推崇自由教育(全面的人文教育)。
希腊化时代,希腊教育传到罗马,罗马人注重的是实用教育,虽然后来学校里也开设文法、修辞、演说的课程,但只是技能而非希腊人所看重的那种文化。
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金山中学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考试卷1. 根据要求填写诗句。
(1)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__.(2)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3)《饮酒》一诗中体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蕴含了一个成语:曲径通幽,诗句隐含了要达到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的哲理.【答案】(1). (1)挥斥方遒(2)。
(2)白露未晞 (3). (3)此中有真意, (4)。
欲辨已忘言 (5). (4)曲径通幽处,(6)。
禅房花木深2。
按要求选择:(1)下面句子加点词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_________)A。
爱妻..详细谈谈。
..丽华祝丈夫生日快乐. B.请明天上午到我府上C. 劳驾..您把提包递过来。
D. 明天我准时去,你务必在家恭候..。
(2) 电影《刮痧》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美国的故事.中国人许大同的儿子丹尼斯发烧,家人用中医刮痧疗法给丹尼斯治病,虽然孩子病好了但许大同被指控。
法庭上,面对控方律师嘲讽似的提问及对中国传统医学的“误读”,许大同感到百口莫辩。
下列为控方律师设计了提问,最贴切情境的一项是(________)A. 许先生,刮痧疗法怎么没能治好中国那些东亚病夫?B. 许先生,难道丹尼斯背上的印痕是你爱孩子的吻印吗?C. 许先生,你说“经脉穴位"能治病,能解释一下吗?D. 许先生,你就是靠这种野蛮治病方法活到今天的吗?【答案】【答题空1】(1)C【答题空2】(2) B【解析】(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面句子加点词语使用得体的一项”,这是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性。
考生应关注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
A项,“爱妻”,是丈夫呼唤妻子的叫法。
句中应是妻子自称,故错误。
B项,“府上”,敬词,称对方的住所或故乡.句中称自己的家,不当.D项,“恭候”,敬辞,恭敬地等候,说自己对别人的等候,而句中让对方等候自己,不当。
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金山中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2.答题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阅读 6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 1—5 题。
(12分)留住“乡愁”需保护活化“记忆场所”陆邵明①我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已经成功落下帷幕,但她的主题“保护成果全民共享”依然在路上。
事实上,被列在保护名单中的文化资源始终是有限的,远远满足不了当下人们对于历史文化精神的需求。
要让每一位市民在身边的社区就能享受到历史文化保护成果,必须转变思路,转型发展。
记忆场所就是一种全新的理念与模式,让全民更多地享受历史文化资源成为一种可能,同时将为万众留住乡愁。
②日常生活语境“营养”文化资源。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正在发生着深刻的演变。
首先,保护对象已经从社会精英层面的遗产转向大众群体的集体记忆,即,除了关注名人故居,也要关注具有普遍性价值的特色生活街区。
其次,保护价值已经从对历史与美学的评价逐渐转向社会文化价值的挖掘,即,除了关注有历史事件的“高、大、上”文物,也要关注有文化故事的“普通”建筑物。
此外,保护策略从单体的博物馆式保护转向场所语境的保护活化,即,对于“大众层面”的建筑在不破坏主要载体原真性的同时可以进行适应性改造利用。
,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日趋多样化的时代,记忆场所正在成为这一领域的前沿与趋势,也挑战着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
国际文献数据库表明,自2009年开始,记忆场所的主题已经成为了文化遗产、历史研究、城市科学领域的热点。
③记忆场所主要是指具有保留并能繁衍..集体记忆的特色场所。
其独特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层面:在个体层面,记忆场所可以让每一个主体在时空变迁中构建社会身份及其精神慰藉;在社区层面,记忆场所有助于建构邻里文化的认同性与社会纽带;在地方区域层面,记忆场所的图谱将是地方城镇的风貌特色、地域文化、风土人情与其环境品质构成的重要部分;在民族与国家层面,记忆场所网络将极大地丰富与传承民族传统基因。
上海市金山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金山中学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试卷考试时间: 120分钟试卷满分: 100分一阅读(6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
(11分)①宋词中的帘,品种繁多,状态各异,就前者言,有珠帘、绣帘、画帘、翠帘等等;就后者言,有卷帘、开帘,低帘、高帘,下帘、上帘,疏帘、重帘等等。
帘的原始功能在于遮蔽和阻隔,但这种“遮”和“隔”又有其特殊性,它既不像“甲”那样遥不可及,也不像“乙”那样难以逾越。
可以说,帘之妙处正在于它的隔未全隔,而通未全通,也可以说是隔犹未隔,通犹未通,只看当事人的心态和感觉如何,这便预示帘的阻隔功能具有喜剧性与悲剧性的双重内涵。
以词人常用的“隔帘看未真”一句为例,就可以产生两种感受截然相反的心理。
第一,乐观的视角:虽然隔帘看未真,但毕竟是看到了,这是何等的幸福和慰藉;第二,悲观的视角:虽然隐隐约约看到了,然而毕竟得不到真切实在的接触,这又是何等的痛苦和折磨。
②当人与人(通常是帘内的女子和帘外的男子)隔帘相对时,二者就入了一种微妙的情境中。
帘内的世界对帘外人言,就成了一种神秘幽深的存在,但这一存在对他而言又是那样的近在咫尺却不可接近,那样地引人入胜却不可触摸。
而帘外的世界对帘内人而言,则隐喻着一种美丽然而难以预测的诱惑,一种与当下生存不同的别样的激情与热烈。
在她内心深处,不管是接受还是抗拒,那样一种隐秘的渴望已经被点燃。
此时的帘,不仅隔开两个人的身,似乎也隔开了他们的心,至少帘外的人是这样认为的。
帘内的人对这帘外人的态度是不很明朗的,道是无情又似声声呼唤,道是有情又似诸多推拒。
③有时候,帘内人虽然在场,却未出场,即她只是作为一种现实的存在,却未表现出任何情感的波动,这对帘外人来说,似乎更成为一种“多情却被无情恼”的惆怅。
如舒亶《减字木兰花·蒋园口号》,帘内的她,既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曾经装点过他春日的记忆,也不知道自己的离去触动了一份敏感的心情。
她凌波微步地来,亦是行云流水地去,对于帘外的他来说,显得这转瞬间的相遇犹如一场迷离的梦。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13分) ①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刀,为善可以造福人类,为恶可以致祸。
为了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和造福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进行了艰苦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有益的成果。
然而有时结局却不尽如人意,违反了科学家的初衷,造成负面的社会效应,这种事史不绝书。
②伤寒是一种可怕的疾病。
一战中,及战后几年内有数百万人死于伤寒。
化学家缪勒在研究如何消灭传染伤寒的虱子时,找到了一种杀虫剂,简称DDT,经过实验认为对人畜无害,1944年正式投入使用。
DDT对防止伤寒病的传染、避免二战重演一战的惨剧起了决定的作用;DDT也是有效的灭蚊剂,对防止疟疾传染贡献良多。
缪勒因此获得了1948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③但是,在长期使用DDT后,人们发现了许多后遗症:DDT会经由皮肤、呼吸道及消化系统进入人体内引起中毒,产生多种症状,严重的足以致命;DDT结构稳定、不易分解,残留在生物的食物链中,导致北美洲的秃鹰濒临灭绝。
美国在1972年明令禁止使用DDT,最近联合国有关机构正在讨论是否在全世界范围内禁用,引起了赞成和反对两派的辩论。
反对派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缪勒的发现,开始被认为是好事,获得了科学界的最高奖,隐藏的恶果在几十年后才暴露出来。
④应用科学如此,纯科学如何?著名科学家哈代在1940年写道:“真正的数学对战争毫无影响。
至今还没有发现有什么火药味的东西是数论或相对论造成的,___A__将来很多年看来也不会有人能够发现这类事情。
”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几十年以后,被誉为“数学皇冠上得明珠”的数论,___B__成了军方用来编制和破译密码的重要工具!___C__原子弹的理论依据恰好就是相对论的质能相当原理。
纯科学___D__接触到实际,同样面临“拔剑四顾心茫然”的难题。
⑤以上都是历史了。
展望未来,科学技术正以空前的规模加速发展,其双刃剑作用与日俱增,这迫使科学家在做出每一项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发现的同时,不得不认真考虑社会责任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13分)①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刀,为善可以造福人类,为恶可以致祸。
为了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和造福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进行了艰苦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有益的成果。
然而有时结局却不尽如人意,违反了科学家的初衷,造成负面的社会效应,这种事史不绝书。
②伤寒是一种可怕的疾病。
一战中,及战后几年内有数百万人死于伤寒。
化学家缪勒在研究如何消灭传染伤寒的虱子时,找到了一种杀虫剂,简称DDT,经过实验认为对人畜无害,1944年正式投入使用。
DDT对防止伤寒病的传染、避免二战重演一战的惨剧起了决定的作用;DDT 也是有效的灭蚊剂,对防止疟疾传染贡献良多。
缪勒因此获得了1948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③但是,在长期使用DDT后,人们发现了许多后遗症:DDT会经由皮肤、呼吸道及消化系统进入人体内引起中毒,产生多种症状,严重的足以致命;DDT结构稳定、不易分解,残留在生物的食物链中,导致北美洲的秃鹰濒临..灭绝。
美国在1972年明令禁止使用DDT,最近联合国有关机构正在讨论是否在全世界范围内禁用,引起了赞成和反对两派的辩论。
反对派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缪勒的发现,开始被认为是好事,获得了科学界的最高奖,隐藏的恶果在几十年后才暴露出来。
④应用科学如此,纯科学如何?著名科学家哈代在1940年写道:“真正的数学对战争毫无影响。
至今还没有发现有什么火药味的东西是数论或相对论造成的,___A__将来很多年看来也不会有人能够发现这类事情。
”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几十年以后,被誉为“数学皇冠上得明珠”的数论,___B__成了军方用来编制和破译密码的重要工具!___C__原子弹的理论依据恰好就是相对论的质能相当原理。
纯科学___D__接触到实际,同样面临“拔剑四顾心茫然”的难题。
⑤以上都是历史了。
展望未来,科学技术正以空前的规模加速发展,其双刃剑作用与日俱增,这迫使科学家在做出每一项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发现的同时,不得不认真考虑社会责任的问题。
1.第③段中,给加点词“濒临..”写出拼音是:____________。
(2分)2.第③段中划横线处,请你联系上下文推断,反对派的理由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说说第④段划线句“应用科学如此,纯科学如何?”的作用。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④段中的A、B、C、D四处,根据语境应该依次填入…()(2分)A.甚至、却、一旦、而 B.而且、竟、而、一旦C.就是、竟、而、一旦 D.纵使、却、一旦、而5.你同意“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刀”这个说法吗?请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理由。
(80字左右)(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完成6—10题。
(14分)②时序更迭,四季循环,极像一个生命的历程,由明媚清纯的春进入热情活力迸发而理想高燃的夏季,然后自盛放的夏转入成熟的秋,由恬美成熟的秋进入沉思的冬季。
于凛冽的冬季,极像走完了人生的一个历程,正期待另一个新的超越,正企望另一次新的突破,再展开另一种生命的新境界——期待另一个生命春天的来临。
生命就是需要不断地超越,也需要不断地突破,才不致枯滞的。
③冬季真是属于沉思而非凋零的季节。
田野上,成熟的稻子已收割,田野裸裎自己的胸膛,没有稻穗摇曳,更无从听群蛙齐鸣,往昔有着青春绚丽,如今倒像进入禅境。
这时农人正忙着堆肥,成车成车的堆肥正肥沃着贫瘠的土地;在冬季,泥土正吸收着新的养分,当明春来临,牛犁翻松了新土,那土地就再洋溢无限的生机。
我们所熟知的自然界,有些动物正在冬眠,冬眠并非死亡,而是一种新蜕化;有些树木花草也弃绝了红花绿叶,但那也不是枯死。
明春,嫩绿的新芽,将开展一个新的绚丽的梦境。
④而守候一季的寒冬,你心里孕育着什么?正想做何种的突破?⑤我们生命之所以贫瘠,原因往往不是放弃了工作,便是因工作而放弃了沉思;要不断地工作,也要不断地沉思。
生命原是一个不知来自何处、去至何方的奇迹。
存在也是一个时空的偶然,我们需要不停地奋斗,高燃理想之火的赤子之心,来印证我们生命真正的存在。
这样我们便需活跃我们的思维,点燃灵台的明灯,燃亮我们该走的路,以便我们继续跋涉。
生命也是需要不断跋涉的,不管昨日你有多少功绩,不管昨日你果园里开了多少花朵,那是属于昨日;若你一心沉湎昨日的喜悦,就难享今日更清纯的欢欣。
今日,一个新的开始,更需要我们前进,更需要我们孕育,人生是一条走不完的旅程,需要生命的火把,直至成灰而泪尽……⑥在这冬季,原不是告退的季节,守候一季寒冬,原在孕育明媚的春天。
一位诗人意味深长地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冬季,让沉思丰盈你的生命,也孕育更新你的疲惫或已充满创伤的心灵,来孕育一个崭新的春天。
冬季原来是沉思的孕育的季节啊!⑦别放弃,别叹气,别忘了冬季是沉思的孕育的季节。
6.请用相关符号给下面的单句划分句子成分。
(2分)冬季原来是沉思的孕育的季节啊!7.第②段用“时序更迭,四季循环”来比喻“生命的历程”,请简要概括“生命的历程”的基本轨迹。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在第⑥段中,作者引用了英国诗人雪莱的诗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请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头是一个假设复句,兼用了反问和比拟两种修辞手法。
B.第五段阐述了要使生命不贫瘠,那就要不断地工作并且沉思。
C.人生的冬季包含着人生的疲惫、挫折和磨难,但不包含成功。
D.本文行文语气舒缓,但颇具动人的力量,使人产出情感共鸣。
E.文章纵论横议,汪洋恣肆,充分体现议论性散文语言的气势。
10.文章结尾提到:“冬季是沉思的孕育的季节。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感悟。
(不超过80字)(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完成第11题。
(6分)(任选六空)11.①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②________________,英俊沉下僚。
(左思《咏史》)③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④_______________,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⑤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⑥________________,观海则意溢于海。
(刘勰《文心雕龙》)⑦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⑧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四)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第12—14题。
(6分)尉迟杯·离恨周邦彦隋堤路。
渐日晚、密霭生深树。
阴阴淡月笼沙,还宿河桥深处。
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隔前浦。
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将离恨归去。
因思旧客京华,长偎傍疏林,小槛欢聚。
冶叶倡条①俱相识,仍惯见、珠歌翠舞。
如今向、渔村水驿,夜如岁、焚香独自语。
有何人、念我无聊,梦魂凝想鸳侣。
[注]①冶叶倡条:指歌妓。
12.“尉迟杯”是这首词的_______。
(1分)13.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上阕中“淡月笼纱”化用自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表现了夜晚的隋堤大路上雾气弥漫、月光清冷的朦胧景象。
B.下阕主要通过今昔对比,表达词人对于京华深深的眷恋之情。
C.本词最后一句“有何人、念我无聊,梦魂凝想鸳侣”,写得十分拙直、率真,感情不够含蓄,却格外朴实浓烈。
D.整首词主要通过对于往昔美好岁月的回忆,展现了作者宦途中,不愿别离的忧愁。
14.上阕中划线句“无情画舸……载将离恨归去”,与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有异曲同工之妙,试从手法的角度赏析划线句。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15-18题。